浅析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春晓》诗词翻译论文

OverSlouchy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OverSlouchy”参与投稿,以下文章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春晓》诗词翻译论文(共12篇),供大家阅读。

篇1:浅析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春晓》诗词翻译论文

浅析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春晓》诗词翻译论文

一、《春晓》诗词介绍

《春晓》一诗共四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的这首《春晓》是他隐居鹿门山时的时候写的,意境非常优美。诗人没有采用一般手法直接叙述眼前春天景色的手法,而是通过春天早晨将要起床和起床后的感受,以及所见引起的回想来描绘体现春天的气息,有过这种经历和感受的中国人自然能体会到诗人那刻的这种感觉。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在气温适宜的春天里睡觉是多么的沉眠,以至于没有发觉早晨拂晓天亮,到处都是鸟儿鸣叫声,才吵醒了睡梦中的人儿。“处处闻啼鸟”就这么五个字,所用笔墨虽少,却充分展现了春天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早晨。鸟鸣欢叫唤醒了夜晚春困沉睡的诗人,推开窗打开门春晨拂晓的光亮照进屋来。春天给人们夜晚一个美好的睡眠,早晨起来自然神清气爽,活力四射,听到鸟儿欢快的鸣叫就知道有多美好,向读者生动地展现了春晨鸟鸣的场景,体现了诗人对春晨的喜爱和怜惜。诗人就差直接感叹“春天多么没好”了。中国诗词的美妙之处正在于没有明说,却是无尽的赞美。这么美好的春天拂晓差点就淡忘了昨夜的风和雨,看看地上那么多落下的花瓣,方能肯定昨晚确实刮了风下了雨。昨夜沉眠的睡梦中似乎听到了风声和雨声,看看外面那么多落下的花儿又有多少是风吹下雨打下的呢?这多少让人有些伤感和失落,没有昨夜的微风和细雨,枝头依然挂满鲜花,在阳光的照射下那又会是怎样一种春日早晨的景象呢?应该会更美吧!虽然昨夜的微风细雨凋零了一些春光,但微风细雨也纯净了春日早晨的空气,柔和了清晨的阳光。音韵的和谐让人们读来朗朗上口,自然传唱千古,而且接地气贴近生活,自然为大众所接受,更重要的是景情交融引发人们无限遐想的空间。

二、接受美学简述

德国一个大学教授提出来的“接受美学”强调文学作品应该从欣赏者的角度来考虑。一部好的作品,一篇好的诗词,作者写出来或者翻译者翻译出来只完成了一半,另一半需要欣赏者读者来填补其中留有的无限遐想空间中的内容。

接受理论意在强调,每一首诗词的文字只是每一个作品的一个简单构成部分,诗词的符号和文字构成相当于一个作品组成部分中的载体。在没有读者阅读它之前,它仅仅只是文字和符号而已。然而经过读者的阅读,结合阅读者自己的情感经历再进行赏析想象,丰富了文字和符号的内涵,才成为了作品。作者和翻译者的作用在于提供了指引读者思考的文字和符号。好的作品在于为阅读者指引的这条道路仅仅只是相对固定,有比较大的自由度,需要融入读者的思想情感和经历体验。诗词的文字和符号可以离开接受读者的审美经验和感知而保持其结构形态永远存在不变。诗词作品却需要读者接受并主动融入自己的审美体验和生活感受。读者生活经历的不同,思想感情的变化都会影响作品的呈现。诗词作品是阅读者升华的之后的文字和符号。

好的翻译文字和符号会引导读者在阅读过程创造性地去使文字符号变成详细具体的形象和感受。中国的诗词作品总是含有许多隐含而未透漏的东西,读者阅读之后这些不确定的东西就能呈现出来,所以诗词文字符号的人物和场景等就含有了读者所赋予的一些美的内容了。不同的阅读者对相同的诗词文字符号,在理解方面会有细微的差别,只要总的感情基调没变,都是可以的,这正体现了潜在审美价值在不同阅读者身上的表现。翻译诗词作品时所用的文字符号应该考虑阅读群体普遍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这样才能到达原作者所作诗词的境界。诗人写出文字符号时赋予了文字符号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使其得以流通并被众多阅读者阅读接受。阅读者接受诗词文字符号时,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审美体验丰富了诗词文字符号的内涵而使其成为了作品。诗词的文字符号永久不变,但他们处于不同时代或者换了存在的社会环境就会成为不一样的作品,这就是我们为什么理解诗词时要交待作者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之下写出来这篇诗词。诗人写作诗词的文字符号给阅读者理解诗词划定了一个范围,阅读者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也给自己理解诗词划定了一个范围,因此就会有不同阅读者对相同诗词在感受方面会有细微的差别,就像诗词赏析时各考生不会有完全相同文字符号的答案一样。

诗人写出那些文字符号时,他就希望阅读者从这些文字问号中读出他所期待阅读者读出来的东西,读者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情经历与诗人产生交集。这种诗人与读者联系的`交集,一方面决定于诗词的文字符号,另一方面决定于阅读者所读类似作品而积累的经验。翻译者所要做的就是翻译出好的作品让读者能读出原作诗词的内涵。诗词作品存在一些不确定性,诗人恰恰期待读者用个人体验去发现这种不确定性。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说,给人启发越多的作品越好,阅读者的主动参与思考,使得诗词作品的内涵和意义不会一成不变。诗词文字符号需要阅读者自己润色补充内涵增添情感。诗词的文字符号只是作品里一串拨通联系读者的电话号码,读者接听了,接受并有自己的理解,与诗人产生共鸣才算达成了诗词作品的目的。

三、接受美学在《春晓》诗词翻译中的作用

翻译者在翻译《春晓》的时候,应该考虑阅读者的生活经历、情感经历以及阅读经历等,更多地从读者接受角度来翻译。有了阅读者的参与,翻译出来的诗词在语言和风格方面都会更加贴近原作,因此接受美学在《春晓》诗词作品翻译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觑。

传统翻译诗词的方式主要是从原作者诗词文字符号着手,而按照接受美学理论进行的诗词翻译更加注重读者阅读接受并调动自己思维积极参与的过程。按照接受美学理论翻译出来的诗词作品像原作一样含有一些空白和想象空间,必须读者根据联想来填补这些空白,让他们具体化。读者依据自己的阅读经验、生活经历以及情感体验会期待翻译诗词呈现某种画面,这必然和翻译者的翻译工作有关。《春晓》诗词作品翻译也一样必须考虑所翻译作品的大部分阅读群体的接受度。

四、融入接受美学的<<春晓>>诗词翻译作品赏析

将接受美学融入《春晓》诗词翻译,前者对后者有良好的适应性,从一些优秀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运用了这一理论,诗词的翻译将会有更美的效果,翻译作品也就从文本正真的走向文学。

译文一:

A Spring Morning/I awake light -hearted this morning ofspring/Everywhere round methe singing of birds———But now Iremember the night,the storm/And I wonder how many blossomswere broken?

这首翻译作品出自Bynner,他是一位对中国古诗词翻译很有见地的外国翻译家,他的翻译作品,评论家意见虽有出入,但是褒多贬少,在诗词翻译方面能够达到令多数人肯定的状态,已属不易,在对《春晓》这篇译文进行赏析之时,我们可以领略到大师的风采。外国翻译者相较中国的翻译者而言,优势在于对于外语的熟练掌握和运用,以及对于外国受众内心的熟悉了解,这两点是中国的翻译者所无法企及的,而他们翻译的弱势在于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以及对诗词意境的真正领悟,如果能将这二者结合,外国的翻译者能够翻译出很美很受大众喜爱的翻译作品。

首先,分析翻译者外语翻译技巧的采用,词语“light-hearted”和“singing of birds”应用的十分贴合场景,让读者读起来有身临其境之感,刚刚从睡意朦胧中,被鸟儿的轻盈的歌唱声敲打着蒙睡的心,初醒。读来喜爱春天的感觉慢慢升温。接下来译者用到了连接词语,来将诗歌中看不到逻辑思路用介词连接的方式表达出来,作者在描述一个春天的早晨时,不经意的就回忆起了夜晚似有听到楼外风雨和花瓣飘落的轻声。翻译成外语之时,作者选择了用连接词来表达这种逻辑,也不失为一种方法,同时,也和外国受众的逻辑思维方式相切合,我们注重感性的感受,重感性,少重逻辑,而西方受众的思维方式则是有这严密的理性思维,如此翻译,更加的贴合他们的审美。

其次,《春晓》这首诗,情感的表达方式,作者选取的是形象的描绘方式,并无虚无缥缈的词,多是精准的选用了和诗词内容意义对应的英译词,描绘出来的场景也和原诗词并无出入,从晨起蒙蒙睡意,处处可听见鸟儿的啼叫,敲打着刚苏醒的心灵,忽忆起昨夜,有风雨穿林打叶,不小心打落一地花瓣。西方受众读到翻译者对意境描写的诗歌,可以很直观的想象到这样的美好的场景,能很快的吸收并感受到作品的美,似乎可以与作者一同去欣赏这春的美景。从情感表达方式的选取上,译者充分的结合了接受美学,并使作品产生了好的接受效果。最后用“broken”来形容落花,花落到泥土里的状态,也将也来风雨打叶的感觉描绘得非常直观形象,贴合作品原有的语义和境界。

译文二:

One Morning in Spring/Late! This spring morning as Iawake I know/All around me the birds are crying,crying/Thestorm last night,I sensed its fury/How many,I wonder,are fallen,poor dearf lowers!

这是诗词翻译家翁显良先生作品,他的主张是自由译,对格律与散体实现完美转换。这一篇译文,将他的理论观点很好的表达,在这首诗歌的翻译当中,译者并没有逐词逐句的进行对译,而是换了一些词语的说法。中国诗人英译的优势是读得懂中国诗人词人,能够将传统文化很好的理解领悟和表达出来,而较外国翻译者的劣势在于,如果不是很好的掌握外语翻译技巧及西方文化特色,对西方受的喜好和审美并无所知,则会产生翻译时表达不够贴合西方读者的口味,而最终没有使文本变为优秀的作品。译者的此篇译文,没有看到直译诗词的身影,是以一种意译的说故事的形式表达,而在表达的过程中,着重将原作者的感觉和心情描绘出来,使受众通过心境去了解情景。此词描绘的心境与第一首译文比,则略显悲凉凄婉,第一首叹春,这一首是有悲春色彩,与中国古代的词人喜欢借景抒发悲意是一致的,至于受众是否理解,取决于受众对中国文化了解的程度。

篇2:美学视角下的先锋诗论文

美学视角下的先锋诗论文

一、先锋诗的困境

首先、先锋诗歌被商业文化悬浮,它失却了前进的根基。在80年代,知识分子由于其作为启蒙者的地位,其美学观念和话语曾作为全社会的精神理想而广为大众所接受和认同,倍感处于社会和文化中心位置的骄傲与自豪,而在90年代,他们不但因为从原有的主流文化中独立出来而深感不安,更惶恐的是大众因市场经济的作用而放弃了纯粹精神生活的空间。有意思的是,主流文化和大众商业文化却保持了和谐与兼容,尽管大众商业文化品位不高,良莠混杂,但却实惠有效,这样一种格局,就将知识分子文化置于一种悬浮的地位,并使之丧失了原有的自信与进取精神。

其次,无深度地解构一切,失去了激情与想象。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某些诗作在形式上似乎具备一些先锋特征,但倘若真正地深入到文本内部,却很难读到某种深邃而独特的32审美意蕴,无法看到创作主体内心精神的超前性。如韩东、朱文等一些“断裂派”的作品,徐江、尹丽川、沈浩波等人的“身体诗歌”,都让人觉得其中的精神深度非常可疑。他们的文本所展示出来的多是各种苍白的精神基质和躯体欲望的疯狂,是无深度和无痛感的消解冲动,这使得人们根本无法体会到诗人出类拔萃的深度思考、与众不同的审美发现。

最为突出的表现便是在一群先锋诗人围绕着“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两种立场进行的一场近乎内讧式的争论。对先锋诗歌的写作而言,或许持何种立场写作或许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否创作出有代表性的诗作,能否用有力的作品来回答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和人们内心深处的忧虑与焦灼,以回应历史自身的长久期待,展示诗人在人类精神前沿的探索姿态。是的,这场争论的确暴露了一些先锋诗人狭隘的思维和苍白的精神。精神深度的缺失是先锋诗歌创作的一大悲剧,如《梅花:一首失败的抒情诗》,就彻底瓦解了知识分子式的抒情,《事实上》是一首消解政治的道德神话,《北风吹》更是将阶级教育的文本下移为性意识文本。尽管这些作品在解构的意义上具有某些艺术突破,但在思想上却没有达到一种特有的深度,不能从本质上证明先锋诗歌的真正超前性和深刻性。

这样的困境,带给先锋诗人的必然是危机,甚至酿成悲剧。诗人之死、诗人转行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当前这样多元与自由的社会里,市场经济的运作极大地改变了文学的生产方式,特别是网络的介入,更使得当代中国文学开始了不可阻挡的多元化进程。说到底,诗歌乃至文学本来就是一种精神个体性的劳动,它本质上就是反对束缚、反对一统、反对一元的。何况经济体制的转型必然带来人们思想观念和判断标准的转变,“我们时代语境的过渡性、双重性、相对性和暧昧性,决定了我们判断的模糊与困难。”

多元化的格局使得作家和诗人更加自由,这种自由是创造主体的自由,自由的选择,自由的呈现。然而,自由却有着复杂的内涵,倘若自由发展到极端,就会导致极端自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甚至造成悲剧。当然,这些先锋诗人之死有各种各样的原因,然而,理想和现实的极大矛盾与巨大落差,则是酿成诗人悲剧的一个共因。这该是我们从先锋诗人的悲剧中获得的最大启示。

二、先锋诗的新生

(一)先锋诗歌边缘化,是喜还是忧

可以回忆,在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主流――中年――权力”诗坛同“边缘――青年――地下”诗坛的对立格局中,后者曾以其对当代文化的责任感和在艺术上的新鲜感,,以“不平”之气屡屡对前者发起攻击,并最终获得了在诗歌内部的某种权力,成为今天继续解读和研究的经典文本。然而在90年代普遍的“个人化、私语化”写作中,尽管有许多人曾言称这正是写作的本真状态,但从内在的思想与精神气质上,我们却看到了严重的“失重”和“落空”的局面,到处是弥漫着唯美和感伤气息的关于爱情、梦幻、死亡以及书斋中孤芳自赏的自言自语。事实上,诗歌本源于民间,它从哪里来,就应回到哪里去,走向边缘,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那种视边缘化为诗歌衰落、从而倍感失落的态度,只不过是对原有中心地位的一种留恋而已,因为,诗歌和文学曾养活了作家和诗人。可以确信,下一次否定必然会出现。

(二)应有宏大的视野与终极追求

真正的先锋,它的`视野应是宏大的,是民族的,应与民族在经济上的崛起同步;同时,也是世界的,是世界范围内的先锋。先锋诗人是永远走在时间与意识前面的人,他没有任何可供自己模仿的对象,自己本身就是后来者的模仿对象。就目前而言,当代中国的先锋诗歌,至多也就是中国范围内的先锋诗歌,当代中国的先锋诗人大多也是借鉴西方的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理论、模仿西方的文学创作来进行创作,甚至亦步亦趋,机械复制,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所以,有人称中国的先锋是“伪先锋”也就不足为怪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学习并借鉴西方先进的思想和艺术表现手段是非常必要的,但学习与借鉴并不等于照搬照抄,更不能把西方的标准作为衡量评估的唯一标准。

先锋,首先是民族的,然后才是世界的,是从民族走向世界。中国本来就是一个诗的国度,既然我们是屈原和老子的子孙,就应该立志使世界把惊异的目光再一次投向东方。原创性和民族性,应是当代中国的先锋诗人们共同追求的目标。只有这样,中国的先锋才能成为真正的先锋,中国的诗歌才能无愧于诗的国度。

篇3:翻译学视角下的意义探讨论文

翻译学视角下的意义探讨论文

对意义的认识论展开研究是翻译学意义理论范畴最基本的任务。意义的认识论可泛指对意义的认识规律进行发掘研究,也可聚焦于某个实际点,譬如对意义的把握或“意义获得”翻译学意义理论的认识论,这种属于从“自实际出发”到“见实际成果”的理论描写,该理论描写包括意义的基本特征、意义的存在形态以及意义真值的逻辑分析等三个方面。

一、意义的实体性

意义的实体性就是所谓“言之有物”。言之无物,当然是nonsense,这是按常理而言。哲学上的“实体”是一个概念分类的最高范畴。实体可指物质的、非物质的,也可指有感觉的或无感觉的。这些实体一旦进入人类的认识世界,就形成了古代希腊哲学和逻辑学家波菲利所构建的一个树形图,哲学界称之为“波菲利树形图”。

根据波菲利的观点,一切概念皆实体,它可以是实的(Branch A),也可以是虚的(Branch B)。“实的实体”指时空客体,因为它们的存在占有时、空,相当于波菲利的“物质实体”,虚的实体可以叫做抽象实体。抽象实体包括人的抽象概念、理论或科学概念等非物质概念,即柏拉图所谓的“观念或形式的现实本体论”。这一术语又被某些当代西方哲学家作“柏拉图主义的实在论”讲,他们认为在虚的实体中除了一大批表示性质(如redness)和数量(如“一、二、三”)的形容词、量词和副词可以统称为“质量实体”外,还应包括“理论实体”和文艺作品中的“虚拟实体”。“理论实体”虽然可能还是科学假说,但只要科学理论反映客观世界的实在或现象(如H5N1病毒),那么理论实体就一定有其指称和意义。“虚拟实体”则是艺术家根据自身的直接或间接经验虚构想象出的某种实体(如“凤凰”、“丘比特”等),这些概念显然也是具有意义的。

除了有实在的时空实体、可以表示性质和状态的质量实体(常常是可感知的,所以应该归属于“实的实体”)以及理论实体、虚拟实体以外,人的概念中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专门用以表示关系的概念,可称为关系实体,包括一切发挥结构功能因而具有功能意义的结构的词(在汉语中称为虚词)和语句的结构机制。因此我们可以构拟一个翻译学意义实体的树形图。

实际上,在意义实体的树形图上与在波菲利的树形图上一样,有些项目很难在两枝之间划出一个绝对的次范畴。奎因也是逻辑实证主义者,但他看到了这一点,才在20世纪60年代转向柏拉图的实在论立场,提出“对本体论的承诺”的前提,也是明智的抉择。他将“类”(class)的概念引入实体(实在论)领域,从而厘清描述性抽象实体的意义。

二、意义的疏略性

意义这个网络系统具有疏略性,它并不具备细致入微的描写能力,这点可体现在语言的每个层级和每项意义单位。究其原因,首先,尽管人的思维是“非线性的”,但语言这个意义的承载体只能是线性的,也正因如此,语言并不具备与思维比肩的多维描写能力。

其次,就语言意义的疏略性而言,还体现两个方面的特征:语词的有限性以及每个词外延意义的简约型。具体来讲,词汇系统虽具有开放性,但也无法避免某个特定历时和共时位置下词义义项的有限性。人类现在依然无力去用语言描写语言以外世界各种“存在”的特征(如质地、形状和色彩等)。此外,意义的简约性也是其疏略性的必然产物。从负面视角来看,这种简约性备受指责,早已有之,因此才使约翰逊博士(Samuel Johnson,1709—1784)用了数百字,以极尽精微之能事来解释一个小词“net”(网)。现代的辞典编纂者也是尽其所能,比如,《简明牛津词典》对“狼”这个词作如下解释:

Wolf:Erect-eared straight-tailed harsh-furredtawny-grey wild gregarious carnivorous quadruped allied to dog preying on sheep etc.or combining in packs to hunt larger animals.(Concise Ox ford Dictionary)

“Wild”(野生动物)本身就是一个概括词,即便前面加上四组复合限制定语(“竖耳”、“直尾”、“粗毛”、“褐黄”),语义仍然简约疏略。可见,自然语言虽粗糙朴实,但却植根深厚;虽含混简约,却也丰富多彩。正因为这样,不少西方有见地的语言哲学家指出了对译学的意义理论来说意义的另一个重要的特点——“不确定性”。

三、意义的不确定性

意义的“不确定性”是相对于“确定性”这个概念而言的,因此,作为意义特征的两个方面,其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倡导这两者辩证统一关系的先驱便是皮尔士和奎因。从翻译学视角来看,意义确定意味着可译,不确定则意味着可译性的限度。

符号逻辑学家皮尔士早于19世纪90年代初就提出了指号意义的不确定性,他视“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为两个相辅相成的`“逻辑公理”并予以阐发:前者受“因果律”(the law of causality)支配,后者受“偶然律”(the law of accidental cause)支配。而另外一名倡导意义不确定性的则是现代哲学家奎因。他认为,意义的不确定性无处不在。翻译的不确定性正是源于不同语言对刺激反应在意义和指称的差异。奎因还提出,翻译中要对不确定性原则予以足够重视,这是因为译者通常会认为每个句子表达的意义并无关联,并习惯于将语言结构拆分开来进行翻译,此时对不确定性加以确定尤为重要。

四、意义的游移性

意义的疏略性和不确定性使其也产生了游移(fluidity)的效果,这使得语言意义具有无限能动性。所谓意义的游移性,主要体现在人类可以借由使用赋予词语意义,也就是维根斯坦所说的:

The meaning of a phrase for us ischaracterized by theusewemakeofit.Themeaningisnota mentalaccompanimenttotheexpression.Thereforethephrase“IthinkImeansomethingbyit,”or“I amsureImeansomethingbyit,”whichwehearsoofteninphilosophicaldiscussiontojustifytheuse ofanexpressionisforusnojustificationatall.Weask:“Whatdoyoumean?”i.e.,“Howdoyouuse thisexpression?”

因此,人是语言的主宰者,而非受到语言主宰。英语中早就有“词本无义,义随人生”(Wordshavenomeaning;mangivesmeaningforthem)之说,这非常符合语言的现实。凯撒只用了六个词“Icame,Isaw,Iconquered”来概括其毕生征伐的成就,这六个词的意义可以使人一怔:有人可能会咒骂,也有人可能对其雄心佩服得五体投地。莎士比亚那六个小小的结构词(虚词)“Tobeornottobe”更是拨动了五百年人心,使读者永远不会淡忘那个王子的幽愤。

汉语语义也是如此,意义的疏略性赋予我们更多游移地寓意寄情的机会。如“方寸之地”是指心,“方寸已乱”则指心乱(语出《列子·仲尼》)。不过由于语言符号犹如空框,它可以“尽如人意”地容载它可能容载的“意”,后人也可以撇去列子的比喻而用其实“意”。总之是“方寸地”何止方寸!可以说,意义如果没有疏略不实的特性,人类就不会有诗歌,不会有文学——当然也就不会有翻译。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现在已经有了六种译式,连武松打虎也有了三种“打法”。

在西方,除了语言哲学家、逻辑学家和词典编纂学家以外,当代欧洲还有很多知名的哲学家及文论家如利科(Paul Ricoeur)、德里达(Jacques Derrida)和萨特(Jean-Paul Sartre)都极力支持意义的不确定论。值得注意的是连现代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家都在论证言语交流中语义的游移性问题。

五、意义与思维的伴随性

上述意义的疏略性、不确定性和游移性,就其深层原因,皆因伴随思维和观念而产生。思维(thinking)侧重于意义发生、发展的过程,观念(idea;thought)则侧重于意义发生、发展的结果。这里所说的“伴随”(attending)的意思是意义以其物质外壳(即词语)致力于观念的形成(shaping)。据洛克所言,承载意义的词语通常为一些不够完美(imperfectly)或漫不经心(carelessly)的意指观念,因而出现晦涩难懂或含混杂乱也是在所难免的。

六、意义的逻辑性

我们通常强调语言的逻辑性,其本质实乃意义的逻辑性。皮尔士认为意义逻辑性最需强调是思维的清晰度,他认为概念的内容即使再丰富,倘若逻辑混乱,便是一团令人望而生畏的“泥浆”。

符合逻辑则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词语意义及搭配符合语法规范及社会语用规范;二是行文的叙述扩展条理和层次分明,二者缺一不可。

七、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将翻译学意义观中的“意义”表述如下:意义是意指(signifying)过程的产物或结果,意指过程是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对指称(包括物质指称、关系指称和抽象指称)的观念化;因此,意义可以定义为在语言实际运用过程中被观念化了的指称。因此,意义高于指称。

篇4:美学视角下的木鼓舞分析的论文

美学视角下的木鼓舞分析的论文

摘要:人类最早产生的艺术就是舞蹈,我国早在五千年以前就出现了舞蹈艺术。因此舞蹈是一门古老的艺术,舞蹈是用身体来完成各种高难度或是优雅的动作。我国的少数民族都聚集在云南地区,佤族就是云南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佤族人民非常的能歌善舞,舞蹈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木鼓舞就是佤族特有的舞蹈被佤族人世世代代流传下来,是佤族人民的精神象征。本篇文章主要从美学视角下对佤族木鼓舞进行分析。

关键词:美学视角;佤族木鼓舞;美学特征

佤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世世代代生活在大山里与歌舞为伴。佤族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就是木鼓舞。从广义范围上来看木鼓舞包括:拉木鼓无、刀舞、甩发舞、迎头舞、送头舞、供头舞、跳木鼓房舞等等。这些舞蹈在表演的时候都需要木鼓作伴奏。因此把这些舞蹈统称“木鼓舞”。从狭义的范围上来看,佤族的舞蹈里面,木鼓舞是一种祭祀的舞蹈,非常庄严,是由制作、娱乐、祭祀、取材组成的,与其他的舞蹈不同。

一、木鼓舞题材广泛、形式简单

木鼓舞是佤族人民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舞蹈,木鼓舞的主要内容是源于佤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例如:木鼓舞的第一段拉木鼓就是表演了山村里的'男子去山上砍材,再把木材准备好,等着魔霸指挥。从拉木鼓一直到敲木鼓,都是在重现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状态。在最后一遍舞蹈里面,舞蹈的题材也是来自人们的日常生活。在舞蹈中他们的动作都是规定好的舞步,然后大家一起根据舞步欢快的跳舞。还有就是因为木鼓舞的题材比较广泛、形式也相对来说很简单,所以很受当地老百姓的欢迎,就这样流传下来。

二、木鼓舞风格质朴、独具特色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身边时时刻刻都有舞蹈,例如:老年人跳的广场舞、电视上专业表演艺术家的舞蹈表演、各种大型舞蹈团的表演等各种各样的表演技巧让我们赏心悦目,舞者花样百出。但是佤族表演的舞者并没有进行专业系统的舞蹈训练,也没有像我们生活中看到的那么多的花样,但是佤族人民都是在用心跳舞。因为跳舞对佤族人民来说是一种对明天美好向往的寄托,更是对神灵庄严的祭奠。在佤族木鼓舞看不到各种各样技巧展示,但能给我们心灵上的震撼。现在舞蹈里面充满了各种技巧的舞姿,佤族的木鼓舞和别的舞蹈不同,有自己独有的特征。舞蹈的最后一段敲木鼓舞,和敲木鼓舞人的节奏相结合,人们在一起载歌载舞。佤族的女孩就披着长长的头发,男孩就用坚实的胳膊欢快的敲木鼓。在佤族人的心中,木鼓舞是可以取悦神灵的,跳木鼓舞可以让明年的庄稼五谷丰登、人畜兴旺。

三、载歌载舞、粗狂豪爽

众所周知,音乐和舞蹈是紧密相连的,我们都知道舞蹈离开了音乐就不能更好的去理解舞蹈的含义。同样佤族的木鼓舞也是需要音乐配合,但是这个音乐是佤族人民自己的歌声,当然歌声也是来源于他们的日常生活。在敲木鼓时,人民开始一边唱歌一边跳舞,每一个人都唱出了自己的心声,加强了佤族人民之间的交流,使佤族人民的心靠的更近。在舞蹈第三段桥木鼓中,在木鼓的伴奏下,佤族的小姑娘和小伙子们一边唱歌一边跳舞,尽情的载歌载舞,场面非常的热闹。如果是一个外来人来到佤族一定会被佤族人民的歌声舞步所吸引,很快的被他们的气氛感染融入到里面。木鼓舞可以说是非常轻捷豪爽、热情奔放的。

四、木鼓舞在佤族舞蹈中的地位

(一)体现出了佤族的历史观

木鼓舞是在中间放一个木鼓,舞者都围绕着木鼓进行舞蹈。佤族是先有了木鼓才有了木鼓舞。木鼓舞最早是在母系社会后期产生的,根据资料记载,佤族的祖先在大山里生活,因为大山里土壤肥沃所以佤族的祖先就开始种庄稼卫生,但是经常遭到野兽的偷袭。相传在一次袭击中,佤族的祖先用木桩吓跑了野兽,庄稼获得了丰收。从此以后就制作了第一支木鼓。到了第二年人民为了庆祝庄稼的丰收,大家就围成一个圈,围绕着木鼓跳起舞,后来就慢慢的发展成现在的木鼓舞。并世世代代的留传下来,每年的春天都会举办一次。可以说木鼓舞的历史是很悠久的,像木鼓舞这种流传至今的舞蹈在历史上是寥寥无几的。

(二)体现出了佤族民族精神

佤族的木鼓舞是祭祀舞蹈,对神灵是非常崇拜的,从舞蹈里面就看到了宗教色彩。木鼓舞里面包括了剽牛舞,因为牛是佤族的图腾,牛在人民心中的地位是高贵神圣的。因此在木鼓舞中也寄托了人民的思想。木鼓舞从古代一直保留到今天,每个年代都有变化,这也显着出佤族这个少数民族也在不断的进步。现在佤族都建立了木鼓房,随着木鼓房越来越精细相应的舞蹈动作也越来越复杂化,从中也可以看出佤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对艺术的追求越来越强烈。我们要想了解佤族的文化就要从木鼓舞开始了解,因为佤族流传下来的相关资料并不是很多,只有木鼓舞流传下来了。所以木鼓舞包含的信息有很多,从中体现了佤族的民族精神。综上所述,虽然木鼓无是佤族的祖先留下来的产物,但是随着人民生活地域和习俗都不同也就造成了文化差异,又随着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在快速的发展,佤族的木鼓舞传统的宗教色彩逐渐的消失。相关的文艺工作者把木鼓舞搬到了舞台上,使木鼓舞在北京、上海等地演出,给人民带来很强的震撼性,从而让世界各地的人们知道了佤族有这种淳朴的舞蹈,并让人们记住了佤族的这个古老的民族。因此说舞蹈不仅仅是人民日常生活的娱乐方式,更是不同民族文化的体现,延续佤族木鼓舞文化,并代代相传。

【参考文献】

[1]陶翠香,何卫东.佤族拉木鼓发展演变探析―――寻求其在现代社会传承和多元化发展之新思路[J].当代体育科技,,02.

[2]甘开鹏,王秋.历史记忆、文化传承与族群认同―――云南佤族木鼓舞文化内涵与工作分析[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03.

[3]艾兵有,潘亿生.沧源佤族木鼓舞文化的价值解读[J].咸宁学院学报,,08.

[4]刘秋子.西盟佤族传统舞蹈[J].剑南文学(经典教范),2013,04.

篇5:传统美学视角下的现代景观设计研究论文

一、现代景观设计中传统美学的应用

(一)传统美学中的和谐美

在中国文化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天人合一”理念一直贯穿始终,因而这种整体意识也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这种“天人合一”的整体性意识主要就是讲究以整体为美,将大自然、人、艺术设计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艺术就是对这一整体的呈现。“整体美”是这种“整体意识”的传统美学的一个重要理念,我国传统的审美都是注重对景观整体的美,完全不同与西方国家那种注重每一个细节美的审美意识;而这种整体美的进一步发展就会演变成“和谐之美”这种审美思想,即景观的设计要达到万物和谐的最终境界。“和谐”二字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节制”,体现在传统美学上就是“尚清”、“尚淡”的审美追求,与之相对应的艺术原则就是:虚实、浓淡、深浅等等。讲究一种整体美,不是使其中的各个因素的.关系走向一种极端,而是相互协调、交相辉映。只有处理好组成景观整体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把握好适度原则,才能使整个景观的艺术境界有所提升。例如我国的辽宁大连市的海之韵广场,其中的主体雕塑、五组主题雕塑和人造瀑布以及铺地广场等要素相辅相成、相互辉映,同时广场与大连市最美的滨海路北段相连,不仅给美丽的滨海路增添了独特的魅力,也使广场更具有观赏性,极大的突出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二)传统美学中的意境美

中国美学区别于西方美学的重要体现就是意境,意境二字是我国美学独有的美学概念。在我国,“意境”二字作为美学概念最早可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但是这种审美意识在唐朝得以成形,关于什么是意境,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回答:第一,景观设计者的主观意识、审美特征和客观物质的结合就是意境;第二,意境就是情景融合,相互辉映,所谓“情”就是景观设计者内心的美学感受以及设计的灵感,而“景”不仅仅是自然景观,还包含了经过设计师加工过的景。景观设计师对“意境”的创造正是经过自身对现世生活、对人生的体验并将其融进自己内心深处的映射,利用特别的艺术手段表现出景观中的“意境美”,这样才能使设计出来的景观作品呈现出不一样的审美价值和感染性。例如位于我国江南古城苏州的留园,就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这种“意境美”。

二、传统美学视角下的现代景观设计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在中国传统美学影响下的中国人,形成了中国式的审美特点,即对任何事物的审美,首先就是对该事物的整体形象有一个初步的把握,先整体再局部,之后再回到整体。这种“整体美”的传统美学原则要求现代景观设计需要深入贯彻整体性原则。现代景观设计是具体的构成要素组成的,像自然环境、人工雕像、光线等等,而现代景观设计最终呈现的整体效果,不是各个构成要素单纯的相加,而是各个要素之间相互配合、相互辉映的综合体现,是各个要素的有机结合。而每一个组成要素都凝结了人们的精神、情感,这些要素共同配合,凸显了现代景观的表现力、感染力,从而向人们传达着某种信息、情感,极大的满足人们内心的需求。因此,对于现代景观作品的“美”的评价,需要考虑的是景观设计作品的整体效果,而非各要素“单独美”的单纯结合,“整体美”来源于各个部分之间的和谐配合。而对于城市景观的设计需要从城市的整体出发,将这个城市的形象与特征充分展现出来。

(二)以人为本原则

现代景观的出现是为了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现代景观的设计必须要以人为本,这也是中国传统美学的课题中应有之义,对人的关怀是现代景观设计的根本出发点与最终归宿。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现代景观设计在注重美感之余,更重要的是使人们达到一种生理上的舒适感。人们户外行动的需求是现代景观设计的重要根据,对于一个景观设计的成败、设计水平的重要评价依据就是它是否满足了人们户外活动的需求以及满足的程度。因此在现代景观的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到人民大众的需求,以人为本设计出符合现代生活、现代社会发展的现代景观。

(三)区别对待原则

景观所处的地域不同,其设计也应该具有不同的特点。在传统美学“天人合一”的审美意识下,现代景观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景观所处城市的自然、社会环境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牢牢把握区别对待这一原则。比如说在气候较为炎热的地区的房屋等建筑的墙体都较薄,且通透;而天气较为严寒的地区的墙体设计较厚,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也倾向于选择耐冻的材料,因此这两种地域的景观结构是迥然不同的。并且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也会形成不同的植物景观,且不同的地域下生活的人们对于景观设计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并且不同的自然环境也会形成不同文化、审美传统。因此,传统视角下的现代景观设计需要区别对待,依据地域环境的不同进行景观的设计。

三、结语

现代景观设计中传统美学的运用,使现代景观设计有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撑。和谐美、意境美的运用不仅能够提升景观设计的品味,还能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同时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和谐意境美为现代景观设计者提供了创作灵感。因此,我们需要结合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将中国传统美学的内涵使用到现代景观设计中去,从而进行创新和发展,创造出文化气息浓厚的现代景观设计作品。历经五千年形成的中华传统文化,给予了景观设计者充足的灵感,并且在中国传统美学影响下的中国现代景观设计,一定会在未来的国内外景观设计领域大放异彩。

篇6:浅析翻译理论视角下的戏剧翻译研究论文

浅析翻译理论视角下的戏剧翻译研究论文

“戏剧”是个宽泛的概念,人们可以从多层次多角度对它加以定义。在维基百科中“,戏剧(drama)”被定义为“演员将某个故事或情境,以对话、歌唱或者动作等方式表演出来的艺术”。在《大美百科全书中》,是这样定义的“一种意由演员表演表现的文学形式”。戏剧写作的重要性最终使得很多戏剧都以文本的形式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因此,这些戏剧的文本,无论以何种形式问世,人们都将其作为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在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交融的历史中,戏剧翻译对外国文学作品在中国的推广、普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英美戏剧作品的翻译而言,它已经成为我国翻译文学中的重要一员。然而在中国,在学者的翻译过程中由于缺乏理论依据、对研究术语理解不透,以及译者观念陈旧等因素使得国内翻译研究,尤其是戏剧翻译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

一、戏剧翻译的发展现状与不足

20世纪70年代巴斯奈特在相继参加了文学研讨会和翻译研讨会后,发现人们讨论翻译的术语落后、观念陈旧。在国内,人们对于翻译的研究,仍局限在一个价值判断式的讨论和批评中,没有统一的标准进行规范和度量。译者通常只是根据自己对于戏剧翻译标准的理解,将其自身的戏剧翻译规范作为准绳,进而对他人的翻译作品进行比较,指出问题,找出异同。至此,研究就地止步。目前而言,在英美戏剧翻译实践中,每年只有极少数未曾被翻译过的作品问世,大多是译者根据所掌握的翻译技巧和方法进行实践翻译,通过对文本的中西文化对比进行研究,从而得出自身对该剧目文本翻译的标准和原则。从实际翻译结果来看,过多注重戏剧翻译方法的研究在推动英美戏剧的翻译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微乎其微,并没有从本质上促进其发展。

此外,戏剧文学作为世界文学领域中的一个分支,对世界文学的发展中应体现出其具有的独特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然而,根据相关资料研究表明,以文学翻译的角度去审视当前我国翻译学者的研究,发现其对英美戏剧汉译的考察、研究和重要性并没有引起关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英美戏剧汉译翻译在文学翻译中的地位也有所忽视。

二、戏剧翻译研究的意义

事实上,英美戏剧翻译作为我国翻译文学和文化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对文学发展的推动发挥着积极作用。自中国话剧诞生的那天起,西方戏剧(包括英美戏剧在内)就影响着其发展,并随时受到英美文学翻译的'推动和制约。我们有必要从文化战略的高度上看待英美戏剧翻译,使其成为我们戏剧文化建设乃至文化产业建设的新的发展分支,为祖国文化事业的多元化发展注入鲜活的力量。

三、语用学翻译理论与戏剧翻译

1、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下的戏剧翻译

人们在20世纪末期逐渐认识语境研究是不能脱离对语言意义的研究的。因此在此基础上,一门专门研究语言运用和语言载体相互关系的学科—语用学逐渐发展为相对独立学科,随着语用学发展的普及性,人们逐渐将其主要理论框架运用到对戏剧翻译的研究中。

英国哲学家奥斯丁(J.Austin)从20世纪60年代起,他的言语行为理论得到推广和发展,他对这个理论的各个侧面进行了探索,其中一些看法为后来的翻译研究奠定了基础。哈蒂姆认为,对于翻译而言,奥斯丁的言语行为理论具有极强的解释力和说服力,对戏剧翻译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言语行为理论通过与针对主要以研究原有文本的语言风格、内容为主要内容的语言理论进行分析比较后发现,言语行为理论顾及到了舞台表演者所表达的语言即台词在不同层次水平的观众心中形成的不同理解,相对于传统语言研究,其增加了对不同观众内心感受的考虑;它既照顾到了译者对原有文本意义的表达,也考虑到了文本文字下隐含的深意。

2、关联理论视角下的戏剧翻译

何自然指出,进行翻译的第一步应先理解原文。译者对原文理解准确的基础是对原文语境的把握,通过对原文语境的分析研究,发现原文与其所在语境之间的联系,最终体现原文的语境效果。戏剧翻译是双重推理的过程。在翻译过程中,原作者、译者和读者三者之间即构成了三元关系,由于原作者与译者、读者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的不同,通常使得原文作者想要表达的语境和内容不能正确的、直观的被译者所体会,因此,读者从译者的作品中体会到的语境就不尽相同。同样,被视为社会文化多元体系和世界文学翻译领域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戏剧翻译文学,在发展中依然会受到社会意识形态、诗学和多元化社会系统的影响和制约,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方位对其进行研究。

3、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和戏剧翻译

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法国兴起了解构主义理论。解构主义致力于对文化结构的束缚性、封闭性进行解除,主张对问题的研究应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分析。其中以德里达为代表的解构主义学者一直视翻译为研究语言差异的平台,试图运用翻译学多元理论研究语言和哲学。解构主义的思潮不仅影响到了翻译研究,也影响到了戏剧创作。解构主义能够对文本作者、原文本是否具有权威性以及翻译者是否能忠实于原文等内容进行释义。实践证明,在导演掌控整个剧组、“一剧之本”被结构的双重情况下,剧组相关人员对戏剧译本的最终面貌具有更多的话语权。

因此,在我们对世界戏剧文学(包括英美文学)在理解和翻译实践的基础上,始终保持对文学艺术发展的观察和信息获取,及时掌握国外戏剧翻译发展的动态,并通过对国外优秀戏剧文学的翻译实践提取精华,促进我国本土戏剧的发展,使其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建设中的一支劲旅,对翻译文学的蓬勃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篇7:接受美学概念下英汉习语翻译中的读者关照

接受美学概念下英汉习语翻译中的读者关照

接受美学强调读者在艺术作品的存在和意义构成中的作用,读者具有参与文学作品创造的'权利,其能动性、创造性的接受使文学作品的内在价值和意义得以充分表现.英汉习语翻译过程中要重视读者的地位,充分发挥读者的接受理解潜力,其中包括要关照到读者接受者的社会习俗问题,地域文化问题,宗教信仰问题,以及文化空缺或文化冲突的情况等.

作 者:刘艳芳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刊 名:文教资料 英文刊名: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年,卷(期): “”(9) 分类号:H3 关键词:接受美学   习语翻译   读者关照  

篇8:浅谈期待视野的唤醒与融合接受美学视野下的阅读教学论文

浅谈期待视野的唤醒与融合接受美学视野下的阅读教学论文

一、期待视野的理论渊源

“期待视野”也被翻译为“期待视界”,是接受美学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1967 年,联邦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教授H·R·姚斯发表了《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 《Toward an Aesthetics of Reception》) 一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文艺理论观点——“接受美学”,伴随着接受美学理论受到学界的热烈讨论,“期待视野”概念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视野”即“Horizon”,其含义本是指地平线。胡塞尔、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卡尔·波普尔和卡尔·曼海姆等学者都曾对其做过相关阐述,其中,德国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海德格尔提出的“前结构”理论和哲学解释学伽达默尔提出的“理解的历史性”以及“视界融合”理论,将“视野”一词的理解进一步拓宽。在现象学和阐释学的角度下,它被拓展引申为形成理解的先决条件和各种与之有关的联系因素的总和。

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姚斯在上述学者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期待视野”的理论观点。他在《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中指出: “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一种既成的结构图式。读者的这种阅读文本的既成心理图式,叫做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因此,在文学接受活动中,期待视野是读者对文本阅读既定存在的“前理解”,是读者阅读前的心理预期。这种心理预期的形成是读者自身的认知能力、知识水平、文化素养、审美情趣以及生活阅历和价值取向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结果。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作为文本的读者,在阅读前已经形成了一定“视野”,即个体的认知水平和审美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对文本的“期待”,这为我们重新审视阅读教学并探索改进策略提供了有利契机。

二、阅读教学中“期待视野”的价值分析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课堂中,教学活动主要是围绕对文本的解读而展开,教师根据教学参考书并结合自身的理解,引导学生去探究、挖掘作者在文本中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在这过程中,学生看似积极参与了课堂教学活动,但其实是教师带领学生被动寻找答案的过程,且这一答案也是作者早已赋予的标准答案。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仍旧是以教师为中心,限制了学生对文本解读的自由发挥,减少了课堂讨论探究的趣味性和学生释疑解惑的成就感,影响阅读教学的效果。而接受美学则打破了这一传统认知,指出阅读活动是作者、读者和文本三者共同对话的过程,尤其强调学生是文本阅读活动的中心。接受美学的另一位重要理论家沃尔夫冈·伊瑟尔提出: “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不是隐藏在作品之中、等待阐释学去发现的神秘之物。”阅读教学的意义并非只衡量学生从文本接受了多少信息,更重要的是学生是否在阅读过程中进行自我解读与体验? 是否进行了个性化阅读和探究性阅读? 而作为接受美学核心概念的“期待视野”理论,则很好地回应了上述疑问。

( 一) 期待视野理论强调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性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作品和作者是中心对象,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主,以统一规范的解读为纲,往往忽视学生作为接受对象和解读主体的中心地位,限制了学生个体审美体验的生发。期待视野理论提出读者是第一性的,文本是第二性的,指导理论的变革将促使教学理念发生巨大转变,导致“教与学”的关系随之产生变化。期待视野理论将促使教师减少“个人权威解读时间”,把更多的精力用于激发学生主体意识,更多关注其个性化解读以实现文本解读的创新。

( 二) 期待视野理论认同学生在阅读中的差异性

姚斯认为期待视野具有差异性。不同的生活经验和受教育经历会产生不同的期待视野。期待视野的差异性会影响读者对阅读作品的判断,读者对于熟悉的文本内容会主动接受,对陌生的文本内容则会产生排斥。同理,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不同的认知水平和审美情趣会出现不同的期待视野。期待视野理论启示我们,要重视考查学生“已有期待视野建构情况”,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减少课堂上无效和低效的教学时间,将精力集中在与学生期待视野相排斥的迷茫点、困惑处,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 三) 期待视野理论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能动性

期待视野理论作为接受美学的核心观点,非常重视发挥读者的能动性。“期待”一词本身就是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表征。学生的期待视野会对阅读对象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判断、分析和取舍。这一过程中,阅读期待的能动性会促使其不断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读文本,积极能动地参与重建文本。期待视野理论启示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学生进行阅读过程不是被动接受和消极认同,而是主动接受和积极融入。教师要因势利导,重视调动、激发学生参与阅读的热情,变消极被动为主动能动,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三、阅读教学中“期待视野”的唤醒

学生的“期待视野”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但传统教学观念主导下的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期待心理的引导却长期被忽略,加之应试教育下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经验普遍不足,审美情趣不高,导致学生期待视野与阅读教学要求之间还有较大差距,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学生的期待视野亟待唤醒。鉴于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 一) 积累阅读厚度,挖掘阅读深度,拓展学生的“期待视野”

学生的“期待视野”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后天的生活、学习环境中逐步形成并不断增强的。对于阅读教学而言,拓展学生的“期待视野”要从学生阅读的数量累积以及质量提升着手。

1. 要重视阅读量的积累

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课本的阅读篇目毕竟是有限的。如果学生只局限课本的阅读,那极易造成知识面的狭窄。学生常常会有这样的阅读感受: 心中已经感觉到了“什么”,但又说不清到底是“什么”,需要经过点拨才能恍然大悟。究其原因,是文本的鉴赏能力不强,而根本原因则是阅读积累不够。古语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增加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给学生推荐阅读书目,给予学生方法指导,让学生通过广泛的阅读,了解历史文化、领略风土人情、感悟生命体验。

2. 要拓宽阅读的范围

选自课本的篇目都是古今中外的名家经典之作,对于拓展学生的“期待视野”的效果最为明显。但实际的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仍以“读懂吃透课文内容”为核心,目光聚焦在课文本身,扩展性教学和阅读指导缺失。教师应以课文作为基点,以作者、作品甚至是背景资料或是节选段落作为辐射点,将阅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链。例如,教师可以和学生收集、整理作者的不同时期不同作品,在系统的分析、比较中感受作者的创作风格和思想情感,从而构建更宽、更广、更深的“期待视野”。

3. 要积极倡导阅读反思

姚斯认为,阅读视野的嬗变分为三个阶段: 初级的审美感觉阅读的视野; 二级的反思性的'阅读阐释;三级的阅读的视野。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生活阅历相对不足,在阅读时更多的关注文本表面特征,停留在初级的审美感觉上。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视野层次,需要引导学生在阅读后重新审视文本,提出疑问、进行反思,尝试建立与文本、作者的“隔空对话”机制,建立从浅表性阅读走向深层次赏析的多层次、立体式培养体系。

( 二) 丰富生活阅历,加深情感体验,扩大学生的“期待视野”

读者在阅读接受活动中重新建立的文本意义,既是建立在读者原有的知识结构基础之上,也是文学作品所达之意和所表之情与读者的“期待视野”相契合的结果。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学作品来源于现实生活,作家的文学创作是“三分文学,七分生活”,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是现实社会的反映。读者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场景很熟悉,甚至感同身受,就能很快地进入作品的情景之中、与之共鸣。而这要求读者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和情感体验。因此,教师要善于借助课堂这一宣讲平台,引导学生在平日里注意观察生活,接触自然世界,参与群体活动,积累生活常识,感悟“真善美丑恶”,学习“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倡导学生秉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情趣,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做一个“有故事”的人。生活是学生的第一课堂,也是一本厚重的书,上好这堂课,读好这本书,方能在阅读中感悟更深刻、理解更透彻。

( 三) 构建对话平台,促进有效交流,提升学生的“期待视野”

读者的期待视野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思维模式,而是动态可变的意识形态。在阅读对话交流过程中,期待视野会不断调整、完善和发展,并挖掘出作品的潜在意义和创新意义,从而重新整合构建阅读经验结构,催生出新的期待视野。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文本的读者,教师不仅要主动参与到阅读交流对话之中,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利用期待视野对文本、作者做出回应,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建立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对话平台。

1. 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尝试与文本进行对话

这种对话并非是形式意义上的言语交流,而是思想情感、价值观念的交流碰撞。“对话”需要学生进入文本的情景之中,仔细揣摩文本语言、结构内容以及表达方式,并关联脑海中存储的原有知识经验体系,进行比较、判断、取舍、反思,以形成新的认识。

2. 教师要建立课堂对话交流平台

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对学生阅读接受活动进行指导、控制和调整。学生的知识经验、人生阅历和阅读感悟毕竟有限,对文本的理解难免会出现方向偏差、解读浅显和过度解读等情况,此时就需要教师及时与学生互动交流,鼓励学生个性化解读,纠正错误理解。同时,教师还可以建立学生之间的对话平台。不同学生的期待视野会产生不同的个性化解读,学生间的讨论交流能够启迪新的灵感和思维火化。

( 四) 创设期待情境,填补文本空白,激发学生的“期待视野”

情境是唤醒心理反映的重要外部因素。在课堂中创设合理有效的情境氛围,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情绪,融入到文本情境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期待视野。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结合文本的主题和内容,通过自身的语言、神态、动作,借助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营造与课文主旨一致的课堂情境氛围。例如,在教授情感细腻、主旨伤感的文本时,教师可以在导入阶段播放一些旋律柔和、低沉甚至哀婉的音乐,放慢自己的语速语调,烘托宁静、凄美之情境,使学生更容易调动期待视野,融入文本情境之中。同时,接受美学认为,文本都具有未确定性,存在着很多的“空白”和“未定点”。期待视野会召唤读者去填补这些“空白和未定点”,填补的过程也是读者对本文内容和意义重新建构的全新过程。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寻找文本的“空白”和“未定点”,调动期待视野、发挥想象力,去主动填补文本的“空白”和“未定点”,积极参与文本意义重构,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四、文本与阅读期待的视野融合

接受美学提出,期待视野包含了定向期待和创新期待两个不同的属性。正如加达默尔所说: “一当某个最初的意义在本文中出现了,那么阅读理解者就为整个本文筹划了某种意义。一种这样的最初意义之所以又出现,只是因为我们带着对某种特殊意义的期待去读本文。”读者的期待视野总是会带有一种审美惯性和思维定势进入文本阅读,这种定向期待取决于读者已有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文学和艺术修养等多种因素,是一种相对稳定的阅读心理。而创新期待则是恰恰相反,它是读者摆脱被动接受、寻求自主解读的心理渴望下的一种心理失衡状态。创新期待会促使读者不断调整期待视野,接受文本中与自我期待视野不同的认知,丰富、开拓读者的期待视野。在阅读过程中,期待视野的定向与创新双重作用,使得读者的视野与文本的视野处于一种交织融合与背离排斥相交替的状态,这一状态的具体表现被姚斯称为“审美距离”,即既定期待视野与新作品出现之间的不一致。正如姚斯所说: “假如人们把既定期待视野与新作品出现之间的不一致描绘成审美距离,那么新作品的接受就可以通过对熟悉经验的否定或通过把新经验提高到意识层次,造成‘视野’的变化”。审美距离有着自身的规律性。当作品、情节或是主题思想与读者的期待视野相一致( 或是低于读者的期待视野时) ,读者会因作品的无趣和寡味而丧失阅读兴趣,审美距离归为零; 当作品的内容、情节或是主题思想在一定合理区间内高于读者的期待视野,就会刺激读者进一步探求这种未知,读者的阅读兴趣就随之高涨。接受美学认为,文本的意义既不是在文本那儿,也不存在于阅读者身上,它存在于读者视野与文本视野的融合之中,存在于视野融合的无限过程中。而阅读活动的根本意义,在于促成读者的当前视野与文本的历史视野的交融,即“视野融合”。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好学生的期待视野和文本之间的审美距离,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并最终促成学生的阅读期待与文本的视野融合。应重视对学生期待视野与文本之间的审美距离的控制,教学计划与内容的设定,要使得审美距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有效利用“阅读期待”引导激发文本创新欲。同时,教师要掌握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文化素养水平,认真分析每个学生的阅读期待心理,控制好合理的阅读教学审美距离空间,从而不断拓展学生的“期待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和能力。

“期待视野”理论给阅读教学带来了观念颠覆和变革创新的契机,他揭示了阅读活动的本质是读者“阅读期待”被唤醒和实现的心理过程。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审美需求,积极创设阅读情境,唤醒学生的期待视野,促进其阅读期待与文本的视野融合,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阅读课堂。

篇9:互文性视角下的中国古典诗词翻译

摘  要: 中国古典诗词在意象、音韵和用典等方面存在大量的互文性特点。本文以李清照词的翻译为例,分析源语文本的互文性特点和译入语文本中的对原文互文信息的传递,阐明了互文性理论在诗词翻译中的运用。

关键词: 互文性;古典诗词;翻译;源语文本;译入语文本

一、引言

互文性理论是西方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浪潮中产生的一种文本理论。法国符号学家、女权主义批评家茱莉亚?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在1969年首次提出了互文性(Intertextuality),她指出:“任何一篇文本的写成都如同一幅语录彩图的拼成,任何一篇文本都吸收和转换了别的文本。”1也就是说每个文本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个文本都和其他文本之间有着或远或近,或明或暗的联系。克里斯蒂娃还进一步指出,某一特定文本是“几种不同文本的换位,是几种不同文本之间的关联;在一个特定文本的空间范围里,来自其他不同文本中的几种言谈相互交织,彼此中和”。[1]把这一理论放到文学中来解读时,某部文学作品和其他文学作品不可避免的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因此,要从历时性和共时性等多方面来解读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离不开互文性,那么文学翻译能否脱离互文性而存在呢?先看看翻译过程所包括的要素:源语文本,译文文本,读者/译者。作为文学作品的源语文本不可避免的是和其他文学作品有历史、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互文性关系。译文文本(即目的语文本)是基于源语文本的翻译作品,译文文本和源语文本的互文关系不言自明;同时考虑到目的语文化习俗等的差异,译文文本不免会打上目的语文化的烙印,这一烙印在其他译文文本中不免会存在,也就形成了和其他(同一或不同作品)译文间的互文性。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一定要考虑到源语文本的互文性,才能译出传神的作品;同时译者翻译的某一文学作品的信息也会有形无形的映现于另一翻译作品中。由此分析,翻译的整个过程都无法绕开互文性而独立进行。

二、诗词源语文本的互文性

中国古典诗词具有语言简洁凝练、意境深远、节奏优美等特点;诗人通常旁征博引并运用比喻、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来抒情表意。诗词中包含丰富的文化意象,互文性极强。以宋代词人李清照的词《声声慢》的下阕(第二节)的开头为例:

遍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而今有谁堪摘?

该词写在北宋已亡,丈夫赵明诚已故之后,已步入晚年的女词人孓然一身,忧愁悲苦之情可想而知。此处词人用黄花即菊花自喻,抒发词人清高傲世、抑郁惆怅的情怀。菊花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经常被吟诵,和梅花、兰花、竹子并称为“四君子”。在百花凋零的深秋依然傲然开放,难道不是孤独,不是清高么?李清照在《醉花阴》中也以菊花自喻自己的孤苦境遇。她写到:“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诗词中的音韵也能产生互文的效果。中国的汉字是形声字,强调形、音和义的融合。诗词中的遣词用字在音、义的融合上最为显著。朱光潜认为,诗词中的声韵不只是词语的声音,更是意义的声音。汉语中的长音、短音、清音和浊音在诗词中均能产生不同的音响效果,分别能给人以舒缓、急剧、明快和沉重的感受。李清照的《声声慢》的上阕(第一节)前十四个字: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此种采用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的押韵形式,第一行是两个重叠动词外,其余均为形容词的组合,通过声音的缓重、沉闷传递出词人抑郁惆怅的情怀。

互文性在诗词中的另一个体现就是用典处较多。李清照词《凤凰台上忆吹箫》中写道:“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句中的“武陵人” 引刘义庆《幽明录》中的刘晨和阮肇天台遇仙结为夫妻的故事做典,借指丈夫赵明诚;“秦楼” 又称凤台、凤楼。凤楼来自刘向的《列仙传》中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和萧史的故事,他们因吹箫引来凤凰,后乘凤而去,他们引来凤凰的地方被称为“凤楼”或“秦楼”,这里借指自己和丈夫的爱巢。这里的“武陵人”和“秦楼”是用典互文的体现。

篇10:互文性视角下的中国古典诗词翻译

三、诗词译入语文本的互文性

在强调意境的中国古典诗词这一独特的文学形式中存在多方位、多角度的互文信息,译者在进行诗歌翻译的时候,更是要把握好这些互文信息,使得译诗不失原诗的风格与韵味。下面从三方面来分析一下译入语文本(即译文文本)中对原诗词互文性的处理与体现。

1、互文性与意象传递

针对李清照的词《声声慢》的第二节的开头,译者如何此中的互文信息传达给目的语读者呢?从以下的三个译例来进行分析。

译文一:

The ground is covered with yellow flowers

Faded and fallen in showers,

Who will pick them up now?     (许渊冲 译)

译文二:

Gold chrysanthemums litter

The ground , pile up, faded, dead.

This season I could not bear

To pick them                  (Rexroth 译)

译文三:

Lo, how my lawn is rife with golden blooms

Of unched chrysanthemums

Weary their heads they bow.

Who cares to pluck them now?   (Turner译)

许渊冲把“黄花”直译为“yellow flowers”,虽一目了然,可是读者不能联想到菊花这一意象。向日葵(sunflower)、金盏花(buttercups)等也是黄色的花儿。读者无法体味到原词中的互文意义。Rexroth 和Turner 把“黄花”直接释义成“chrysanthemums”。菊花在西方通常是用在葬礼上的花,英美人对菊花(chrysanthemums)的理解是一种怀念追悼之情。虽然和原词中菊花的内涵有差异,但悲伤之感还是吻合的。这样忠于原词的互文意义的译法更易为译语读者所接受,也能加强英语读者对汉语文化的了解。如果英语读者弄懂了菊花在汉语中的清高、孤傲的内涵意义,读到其他有关菊花这一意象的诗词也就自然可以产生类似的联想。也就能体会到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境了。

2、互文性与音韵传递

分析一下李清照的《声声慢》的第一节前十四个字的两个译文文本。

译文一:

seeking, seeking,

Chilly and quiet,

Desolate, painful and miserable. (杨宪益,戴乃迭 译)

译文二:

I pine and peak

And questless seek

Cropping and moping to linger and languish

And on to wander and wonder, glare, stare and start

Flesh chilled

Ghost thrilled

And keep canker of rankling anguish (John Turner 译)

杨与戴二人的译文第一行中运用两个重复的词“seeking”,其中长元音/i:/的发音悠远深沉,很好烘托出寻寻觅觅的意境;第二行中的辅音/t?/ 、/kw/ 和/t/ 象征寂静,体现出词中的冷清;第三行的三个舌边音/l/的运用强化出原词的声音韵律,苦闷之情溢于言表。译文文本中每行词语的轻重音暗合原文的平仄韵律,同原诗的押韵方式十分相似,译得形神兼备,再现了原诗的悲戚之情。相比之下John Turner的译文没有把原文中音韵的互文信息很好的传递出来。虽然也押韵,但失去了原文由紧凑的叠词所带来的浓密的愁思之苦。

3、互文性与典故

分析一下李清照的词《凤凰台上忆吹箫》的两个译本:

译文一:

I think of someone in Wuling, far away

Distance haze hides the mansion in which I live.

Note: Wuling is an old name for south China

(茅于美 译)

译文二:

Far, far away you pass your days;

My bower here is drowned in haze.

(许渊冲 译)

茅于美的译文把“武陵人”直译成“someone in Wuling”,并在译文末加注的形式翻译出来。译出女词人对远在他乡的丈夫的思念之情。许渊冲的译文中把“武陵人”意译为“you”(你),没有把原词用典处的互文信息传达给译语读者。对于“秦楼”的翻译处理上,两位译者从译诗的全篇风格考量都未用更多的笔墨解释这一词语的典故内涵。对于译者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分析每篇译诗还是要从整体来把握,本篇对译诗分析仅限从互文的角度来解读。

四、结语

翻译,包括译诗,不仅是语言上的转换,也是文化层面上的转换。在这一活动中作者、译者、读者进行着超越时空的交流,期间会出现或被增加、或被删减、或被误读的互文性信息转换。源语文本和译文文本是互文本;译者对原语文本的阅读和阐释本身也是一种互文活动,译者是源语文本和译文文本的媒介。译者的任务是实现二者之间合乎语言、逻辑、审美等多重标准的转换。因此,互文性存在于对诗歌解读与翻译的整个过程中。在互文性理论的背景下阐释古典诗词及诗词的翻译,能加深读者和译者对于源语和译入语中互文信息的理解,从而消除文化的隔阂,增进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Kristeva Julia.Desire in Language: a Semiotic Approach to Literature and Art[M].Oxford: Blackwell,1969.

[2]常青.文学翻译中的唯美追求[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3): 125-126

[3]常青.从译者的读者意识来谈中诗英译的翻译策略[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69-71

[4]李明.文本间的对话与互涉——浅谈互文性与翻译之间的关系[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5-9

[5]茅于美.漱玉撷英:李清照词英译[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

[6]许渊冲译.宋词三百首[M].长沙:湖南出版社,

篇11:生态美学视角下室内环境对仿生设计的选择论文

生态美学视角下室内环境对仿生设计的选择论文

1.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建筑市场的繁荣,市场上丰富多彩的建筑装饰设计材料加重了建筑能耗,要在不断的创新发展中寻求降低建筑成本和减少无故的能源浪费的方法,以低碳发展的角度,重新审视建筑装饰设计的发展前景,具有重大的研宄意义。

2.室内仿生设计的生态美学理念

人与自然是不是永远处于对立的关系,两者是不是不可能统一协调,这是认识论的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在室内环境设计上也存着人与自然的审美的“共生共荣”的现象。生态美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认为人类在不断完善社会发展的同时,应该注意协调自身与自然协作关系。遵循生态美学的观点,室内环境设计的观念必须进行彻底更新。

传统的室内环境设计首先是以传统习俗为根据,按照功能进行室内环境布局,做到有轴线划分,主次明显;其次是整体色调要讲宄明暗结合,线条多趋方正,板面做刻花,外表硬朗,又不失柔美之感,饰品家具多以仿古木质为主,地面墙体以石材为主。为了满足室内环境的最优化需求,传统的建造方式和技术原则就材料应用而言,并不具备循环性。也就是说,在追求人工环境优越性的同时,对自然资源的索取可以说是“掠夺”式的,这可以视为传统建造工艺的致命弊端,使得人类文明的发展站在了自然的对立面。

3.建筑装饰设计中的常见误区分析

3.1存在较为严重的奢侈浪费现象

我国现今多数的建筑装饰设计都是以“高贵”、“华丽”等等为设计目标的,这就严重导致了许多装饰设计人员在进行其设计工作时盲目追求建筑外观的豪华,而没有结合建筑本身的风格。其主要原因是多数的设计人员没有认识到建筑装饰设计的本质,以及受外来观念的影响较大等等[3]。此外,部分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工作时只是盲目的效仿欧美风格或者是我国古代的风格,而在进行具体的设计工作时,又由于自身的'能力不够、对欧美建筑的风格或我国古代建筑的风格不够了解等原因,使得设计出的作品达不到该有的效果,严重造成了资金浪费,奢侈浪费的现象十分严重。

3.2没有实现个性化设计

我国现今多数的建筑装饰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工作时缺乏创新精神,没有意识到设计作品个性化的重要性,而只是模仿他人较为成功的案例,或者是在设计时将不同的装饰风格胡乱进行结合,严重导致其建筑装饰设计缺乏个性。虽然我国今年来建筑装饰行业发展较为迅速,但是,我国的装修却缺乏创新,特别是在装修风格的设计上,多数都有相似之处,缺乏特色。

3.3对装饰材料的选择不当

多数的建筑装饰设计人员在进行其具体的设计工作时,为了简单追求建筑物的美观,在选择建筑材料时只是考虑到了材料的美观性,而没有针对材料的实用、环保以及安全等方面的性能进行考虑。因为,多数的装饰材料本身对人体有很大的害处。

4.生态美学视觉下对室内装饰仿生设计的选择

4.1室内环境仿生设计对自然美的选择

居住环境的安全性是人类的共同需求,而置身于天然绿色的居室环境,则是人们对自然的共同向往。在生态美学的研宄视角里,人类的情感归属与其所处生存环境的依从关系,同样也是其研宄范畴内的“生态现象”。从依附于自然到逐渐掌控自然;从规避自然威胁到逐步剔除不适的自然因素;从茅草屋到高耸林立的大厦。直至今日,人类所掌握的科学技术足以让人们重返自然,得以享受健康安全的居住环境,这是人类对自然所呈现出的特有的情感内涵。为适应人们对生态环保居住环境的追求,现今室内环境往往在设计之初就强调自然色彩和天然材料的应用,并采用民间施工工艺与艺术风格,将工艺与材料切实的结合在一起。在此基础上设计师更加强调“自然化”的肌理效果,以仿生学为主要设计手段来使人们联想自然、感受自然。

4.2室内环境仿生设计对节能环保的选择在室内环境装饰中使用绿色装饰材料,其优点体现在:绿色建材能够明显降低对传统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可以使游离甲醛、苯、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释放量降到最低。绿色装饰材料正在逐渐实现清洁、低能耗的生产加工过程,重视产品的生态化,确保在其生产过程和使用年限中对使用者及周围的环境产生零危害。选择生态环保型装饰材料对于促进人体健康,最大限度地改善生活环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室内空间墙面喷涂利用纳米光触媒技术生产的液体壁纸,这种液体壁纸在空气中受纳米粒子表面空穴(h+)作用被氧化成H0自由基活性物,能够强有力的夺取其他物质中的自由电子,进而发生强氧化反应,致使有机物(甲醛、苯)赖以生存的有机营养物、氮氧化合物、硫氧化物、硫化物等被其氧化成CO2、H2O和相应的酸,达到净化空气,持久保持空气清新的效果。

4.3注重建筑装饰设计与文化特色的结合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的精髓,我们在进行建筑装饰设计时也应该注意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因此,各建筑装饰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装饰设计时应该将其专业知识与当地的文化特色相结合,在具体的设计中可以在空间、布局等的处理上充分体现我国的传统文化的思想,以此来实现装饰的和谐美,在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提升我国的建筑装饰设计水准。

5.结论

综上所述,生态美学理论指导下的室内环境仿生设计是运用生态学原理、遵循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即综合系统效率最优原则,来设计室内装饰,使物质、能源在室内装饰中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物无污染、生态平衡的居室环境,使自然、装饰物和人三者之间形成和谐统一。

篇12: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应用翻译策略论文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应用翻译策略论文

【论文摘要】关联论把翻译看作是一个认知推理的交际过程,并就此为翻译研究提出了新的理论框架。基于应用翻译具有信息性、劝导性、和匿名性的特点,本文应用关联理论的相关原理,指出在应用翻译过程中,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应利用自己认知语境的各种信息知识推导出原文的暗含意义或交际意图,找出语境和信息的最佳关联获得相应的语境效果,再以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和期待为准则,对译文进行最佳关联的取舍,为译文读者提供最佳关联,实现应用翻译传递信息的目的。就此本文提出了应用翻译的一些翻译策略,如替换,改译,增译,补译,摘译或将信息重组等方法,以实现译文和交际目的的最佳关联。

【论文关键词】关联理论;应用翻译;应用翻译策略;关联性

一、引言

二、应用翻译及其特点 从应用翻译的特征来看,“信息性,劝导性和匿名性是这类文本的主要特点”(方梦之[J],2003)。信息性,是指这类文本主要传递文本的客观信息和形象;劝导性旨在唤起读者去体验去行动,如广告劝导人们购物,旅游介绍劝导人们去参观旅游景点,在功能上,出于功利的目的更倾向于译文而非原文;匿名性指原文作者大都处于匿名的状态,和文学翻译相比,缺乏“个性”,有一定的写作模式。

应用翻译的这些特征决定了它“不是展示译语语言文化异彩的场所,不提倡所谓‘异化’和‘诗学效果’”(贾文波,2004:277),而应该尽量去缩小原语和译语由于文化,语言思维等不同所引起的差异,努力减少信息交流的障碍,达到应用翻译交流信息的目的。

三、关联理论及其翻译观

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图的活动,它要传递的是说话人的意图。说话人为使听话人懂得自己的意图,总是以明示的方式表达信息; 听话人为了了解说话人的意图,必须将信息纳入无误的明示——推理模式中进行演绎推理。演绎推理的重要依据就是获取信息和语境的最佳关联。

“译者的责任是努力做到使原文作者的意图(intention)与译文读者的企盼(expectation)相吻合”(林克难,1994)。为做到这一点,译者必须担负双重推理的责任。首先从原文字句中体会原文作者的意图,即原作者企图通过这些字句传达给受体什么假设。译者应解读原文的明示信息,对其暗含意义结合语境进行推理,找出语境和信息的最佳关联获得相应的语境效果。同时译者还必须了解目的语读者的认知环境,即原文企图传达的语境信息是否在译语中存在,如果存在,是否需要译语读者费力地调出语境,是否能达到“最佳关联”,然后译者向译语读者进行明说并表达其暗含意图。在表达过程中,译者要考虑译文读者对译者明说后暗含意图的推理。由于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存在语言、文化、思维等的差异,所以认知环境不可能完全一样,译者为了使译文读者达到最佳关联,译者应对译文进行处理,以使译文读者从语境中获得最佳语境效果。

四、关联理论翻译观下的应用翻译策略

(一)替换,改译以实现译文的最佳关联

在不同的语言交际中,由于原语作者和译语读者处于不同的`文化语境中,早已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互明的共同认知环境”,译者首先要解读原文的暗含的意思,然后为目的语读者提供译语的最佳关联。对译语中缺失的文化形象,可以用替换或改译的方法寻找译语读者和译文的最佳关联,如“有钱到处是杭州,没钱杭州凉飕飕”的译文“With a heavy purse ,everywhere is paradise for you, but with an empty purse, paradise is miserable for you.”在中国文化中,很容易将杭州和天堂联系起来,因为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说。在翻译中,如果把杭州直接音译为“Hangzhou”,不了解中国文化的译语读者很难将“Hangzhou”和“天堂”相联系,就无法实现最佳关联,故作者在此用了改译的方法,改变形象,以实现最佳关联。

(二)增译,补译以实现译文的最佳关联

为了保留原文的特色和个性,我们可以采用异化的翻译方法,但是对于译语中缺失的文化语境,我们可以采用增加注释或阐释的方法,即保留了原文的特色,又消除了因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认知语境中的障碍,有效地实现译文的功能。

例1:生在苏州,穿在杭州,吃在广州,死在柳州。

It is gook luck for anyone to be born in Suzhou with the most promising living environment, to dress himself in Hangzhou with the most beautiful silk clothes, to dine in Guangzhou with the most delicious food, and to die in Liuzhou with the most elaborate funeral.

“苏州”、“广州”、“杭州”“柳州”都是中国的城市名,在这里无法采用转换形象的方式改译,如果采用音译或直译的方法,译语读者无法知道为什么要“生在苏州”……,采用解释性的增译方法,可以跨越理解的鸿沟,将暗含的意思表达了出来。

(三)摘译,缩译或将原文信息重新组合,以达到最佳语境关联

摘译强调的是保留原作中重要的或译文读者感兴趣的信息,删除那些次要的、可有可无或表达重复的冗余信息。缩译即对原文的信息进行压缩,用更精炼的语言将原作译出。

由于原语和译语文化和语言的差异,必然存在认知环境的差异,如果将原语的文体风格和句型结构不作改变,原封不动地翻译,译语读者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知道其意图,就违背了关联论“最小最大”原理(“以最小的心理投入获得最大的认知效果”)。因此,“译文只能根据交际意图和译文读者的期待,用蕴含译语文化身份的表达方式来取代原语文化身份的表达方式,取‘义’而舍‘形’,将原文表达交际意图的主要信息予以明确表达,不然难以达到读者与译文的最佳关联。”(贾文波,2004:289)

例2:仿真绣《耶稣像》堪称苏绣极品,为近代绣界宗师沈寿于1914年8月以油画为范本绣制而成。绣品中耶稣神色微妙,肌肤质感细腻,头发飘然若飞,尤其是他的一双眼睛,深藏忧戚,极为感人。沈寿大师创作的这一作品,用色多达111种,劈丝线细达七分之一,针法也复杂多变并有大胆突破。

The exhibition also displays the embroidered Portrait of Jesus by master Shen Shou, based on an oil painting in August 1914. The embroidered picture uses 111colors, split silk threads, and complicated stitches. The smooth skin, flying hair, and in particular, the melancholy eyes of the embroidered Jesus, are a visual feast.

为达到最佳语境效果,译文将一些不影响信息 分析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应用翻译策略 分析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应用翻译策略分析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应用翻译策略 更多内容源自幼儿

传递的部分删去(划横线部分),摘取了一些重要信息,并按逻辑层次对原文语序作了相应调整(原文第二句和第三句),这就顾及了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为达到最佳关联提供了充分的语境。

五、结语

关联理论的翻译观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对翻译进行研究,从更高层次上对翻译标准和翻译策略的探讨,对以传递信息为根本目的的应用翻译尤具指导作用。关联理论的翻译观强调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尤其是译者的认知推理过程。在应用翻译过程中,作为主体的译者应发挥其主体性,应用一些翻译策略,减少信息传递中信息的损失,消除译语读者因认知语境差异获取信息的障碍,达到译文和交际目的的最佳关联,实现应用翻译传递信息的目的

相关专题 美学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