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校金融营销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析的论文

大力氯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大力氯”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国高校金融营销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析的论文(共13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篇1:美国高校金融营销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析的论文

关于美国高校金融营销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析的论文

一、引言

美国金融市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和最具有流动性的市场,创造了美国GDP的7.2%,雇用了599万员工。美国金融业主要由银行、保险、证券、资产评估和风险投资等行业组成,行业内部竞争非常激烈,对金融营销人才的需求一直处于增长状态。据估计,到仅证券业对人员的需求将增长12%。美国高校不仅要满足金融企业对金融营销人才的数量要求,还要满足在行业激烈竞争背景下的人才质量要求。金融业对美国高校本科毕业生一直有着相当的吸引力。为了更好地满足各级金融机构的营销人才需求,美国一些高校开始从宽泛面向各行各业培养市场营销人才转向有针对性地培养金融营销本科人才,开设相应的金融营销专业,形成了一套有效的金融营销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被认为是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我国高校对金融营销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还处于探索之中。本文对美国高校的金融营销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剖析,以供我国相关高校参考和借鉴。

二、美国高校金融营销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一)培养目标美国一流大学迈阿密大学设置了国际金融营销专业,作为与市场营销、金融学并列的独立本科专业,由金融系负责,授予工商管理学士学位(BBA)或者工商管理理学学士学位(BSBA)。迈阿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原则性,能改变全球商业和社会的领袖为使命。国际金融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以强大的国际课程方案为基础,建立兼顾国际金融和国际市场营销的综合性课程,为国际金融机构或者国际商务界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决策型金融营销人才。美国普通高校尼古拉斯州立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是一所通过AACSB认证的商学院。,它就专门开设了金融营销本科专业,把金融营销专业设在会计与金融系,作为与金融学并列的专业。金融营销专业将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知识与销售职业技能融合在一起,目的是培养学生沟通、技术、批判性思维和伦理决策能力。金融营销人才培养面向的岗位主要有理财规划师、个人理财顾问、股票经纪人、投资组合经理和保险代理人等。

(二)课程体系设置美国高校对金融营销本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进行了精心的设计。自从设立金融营销专业,尼古拉斯州立大学一直在积极探索领先的金融营销课程体系,下面以此为例予以说明。尼古拉斯州立大学的金融营销的学位计划规定,要取得学位必须修满120个学分。在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学生所学课程共分为大学核心课程、商业核心课程和专业课程三大模块。其中,大学核心课程16门,共45个学分,占总学分的37.5%;商业核心课程14门,共42个学分,占总学分的35%;专业课程11门,共33个学分,占总学分的27.5%。必修课学分占75%,选修课学分占25%。选修课范围比较大,强调通识教育,但选修量并不多。

(三)教学方式、方法和培养手段美国高校对金融营销人才的培养采用结构化的课堂教学安排和低结构化的课堂教学安排两种教学方式。前者是指教师在教室讲授,要求编写符合学校规定的课程教学大纲,并在上课前提供给学生。课程教学大纲包括课程介绍、学习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时数、预期结果、工作量和教学内容安排等内容,后者是指采用研究讨论会、专题讨论会(work-shop)、实习、独立研究、工作室工作(studio work)等教学方式。为了实现人才培养和教学目标,专业教师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尼古拉斯州立大学金融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中各抽取1门金融类课程和营销类课程,从专业课程中各抽取3门金融类课程和营销类课程,对其教学大纲分析可见,教师们根据课程特点综合应用讲授法、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实验法、角色扮演、特邀嘉宾和小组项目等方法进行教学

三、美国高校金融营销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特征

(一)根据满足金融机构的营销人才需求进行本科人才培养定位金融机构对金融营销人才存在差异化需求。不同规模和不同性质的金融机构以及金融机构内部不同的营销岗位对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有着不同的要求。美国高校都是根据金融机构的人才层次需求确定自己的人才培养定位。迈阿密大学明确面向跨国金融机构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决策型金融营销人才,而尼古拉斯州立大学则面向一般金融机构的个人理财顾问等直接面向顾客的一般性营销岗位培养本科人才。由于金融营销人才培养定位不同,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标准和培养要求就呈现差异化。迈阿密大学就注重培养金融营销学生的商业领袖能力和营销决策能力,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研究讨论会等能提高学生深入分析问题能力的研究性活动。尼古拉斯州立大学则注重常规销售技巧的训练。

(二)强调金融营销人才的个性化、自主性培养尽管美国高校规定了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向和培养方案,在此基础上,想要成为什么样的金融营销人才,今后从事怎样的金融营销岗位,又取决于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对金融营销专业的选择具有充分自主性。每个学生都必须向学校提交个人的培养方案。迈阿密大学和尼古拉斯州立大学都为每个学生配备了学业导师。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除了商业核心课程都已经明确固定,大学核心课程和专业课程中存在选修科目。学生要从学校开出的各种课程中按要求确定选修课程,填入个人培养方案,交给学业导师审核签字。在学生填写培养方案时,导师也会对学生选修课程给予具体指导。既照顾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职业发展方向,又确保符合学校对金融营销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三)实行“金融理论+销售技能”的综合课程体系在金融营销的专业课程体系中,金融类课程占有较大的比重。在尼古拉斯州立大学的金融营销专业课中,专业必修和选修课总共11门,其中,金融类课程8门,占72.7%,营销类课程3门,占27.3%。金融类课程涵盖金融学专业的核心课程,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全面的金融理论,掌握扎实的金融理论基础。营销类课程,主要是市场营销专业的方向性课程,即服务营销和专业销售技能的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服务销售技能,注重金融服务销售技能的训练深度。在美国高校看来,金融产品销售是一种具有专业技术产品含量的销售,作为金融营销人员,必须对金融理论有全面的理解,才能在此基础上实现成功销售。

(四)实施以金融销售能力和技能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方法体系每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都明确了课程学习目标,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求,最终都以金融营销能力培养为目标。美国高校强调,作为一名以金融营销为职业方向的学生,除了掌握金融理论知识,还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技能和批判性思维技能。在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中,比如大量的书面作业,包括书面报告、小论文、学期报告和案例研究,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书面沟通能力。专题讨论会、PPT演示、小组项目和课堂讨论都可用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案例研究、小组项目和各种形式的专题讨论会都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用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技能。以“专业销售”课程为例,教师提出了三个学习目标,而且说明了实现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法。第一个目标是理解专业销售的原理,实现方法是讲授、讨论、阅读、案例研究及两次考试。第二个目标是理解现实中专业销售人员究竟是什么样的职业,实现方法是让学生访谈不同企业的专业销售人员,在访谈基础上写一篇学期论文,并与教师讲授和教材的观点进行比较,要求在学期末用PPT演示。第三个目标是学会销售“黄金法则”,保持有利于客户和自己的高道德行为标准,实现方法是教师演示实例,在课堂开展广泛的讨论,阅读指定的材料,准备案例分析论文。因此,美国高校教师所应用的一系列教学方法和成绩评价方法都是服务于金融营销人才的培养目标。

四、启示

美国金融营销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对改进我国高校金融营销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根据金融企业的营销人才需求精准定位金融营销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美国高校对金融营销本科人才培养有着非常清晰的定位,直接指向具体的金融营销岗位和能力层次。然而,我国高校对金融营销本科人才的定位比较模糊。比如,某高校把“在金融企业从事营销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作为金融营销本科人才培养定位。这种定位显然过于宽泛,没有体现与其他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的差异化。根据这种表述,只要是营销和管理工作岗位,其培养的学生似乎都可以胜任。什么岗位都可以胜任,最后是什么岗位都不能胜任。事实上,随着我国金融行业的开放和激烈竞争,金融企业对金融营销人才需要也越来越细分化。金融企业既有要求具有较高推销技能的一线操作性营销岗位,也有要求具有策划能力的管理性营销岗位,还有同时兼备金融理论和营销理论的技术性营销岗位,如个人理财顾问。我国高校需要像美国高校那样,清晰界定金融营销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具体的岗位指向。要实现精准定位,必须以对金融企业营销人才需求的深入调查为基础,同时兼顾考虑其他高校的培养目标。

(二)围绕金融营销岗位设计金融营销课程体系在美国高校的金融营销课程体系中,通识教育占据较大的比重,虽然专业必修课学分不到三分之一,但开设的金融类课程都已涵盖主要金融理论,市场营销的方向性课程如“专业销售”等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充分考虑了金融营销岗位的理论素养和技能培养。我国高校如广东金融学院和上海金融学院模仿美国高校,通识课程也占据着非常大的学分比重,专业课的学分比重较低,可是,专业课中金融类课程数量偏少,以营销类课程为主,而且都是理论性课程,没有针对具体的金融营销岗位设计职业性和技能性课程。就银行来说,既有直接在柜面向顾客提供常规业务的柜员服务岗位,也有在大厅为各种顾客提供综合服务的大堂经理岗位,还有开拓市场和维系客户关系的客户经理岗位以及面向顾客理财需求的个人理财岗位,这些岗位要求的金融理论、营销知识和技能并不一样。我国高校需要对金融企业不同的金融营销岗位进行聚类分析,把具有相近金融理论知识和市场营销技能的岗位归为一类,围绕同类的金融营销岗位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从而与金融企业的营销岗位实现无缝对接。

(三)针对金融营销岗位能力要求设计教学方法体系美国高校的教学方法体系服务于金融营销岗位能力培养,每一种方法至少对应一种能力或技能的培养。我国高校虽然鼓励任课教师摒弃传统以灌输知识为目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可是大部分专业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运用的教学方法非常有限,并不重视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即使有的学校引进和探索了多种教学方法,但是不少是为了应用而应用,应用过程流于形式,教学方法也不成体系,不能充分满足人才培养需要。要想使学生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就需要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我国高校在教学方法设计和应用上需要转变思想观念,从“以教学为目的”转变为“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 因此,我国高校需要全面识别金融营销岗位能力和技能的需要,设计一套科学的教学方法体系,任课教师根据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需要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

(四)改革统一的成绩评价模式,促进学生提升专业能力和职业技能美国高校对专业课程成绩评价不采取统一模式,而是分类对待,营销类课程重技能考核,金融类课程重理论考试。营销类课程具有很强的实务性,理论考试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比重较低,而金融类课程的理论性比较强,拥有扎实的金融理论基础对学生以后工作很重要,闭卷考试成绩在总评成绩中占据较大分量。除了书面考试,美国高校教师采用小组项目、案例研究、小论文等多种成绩评价方法,通过这些平时成绩评价方式培养和促进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技能。反观我国高校,几乎都采用“占比低的平时成绩+占比高的期末成绩=总评成绩”这样一种统一的成绩考核评价模式。这种以结果为导向的考核方式,难以有效促进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提高专业能力和职业技能。我们要学习美国高校,改革当前统一的“三七开”或者“四六开”的以期末成绩为主导的成绩评价模式,赋予任课教师充分的自主权。无论是理论笔试还是技能考核,都应该以多样化和频率高的平时成绩评价占主体,期末考试成绩只能作为总评成绩的一小部分。这样,教师就可以将多种教学方法和多种考核方法有机结合,给学生施以必要的学习压力和动力,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技能。

篇2: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分析论文

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分析论文

摘要:我国应用型电子信息人才有较大缺口,这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合理性有很大的关系,该文主要针对电子信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入深入分析与研究,并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一些设想。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电子信息工程;创新;培养模式

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型人才需求日益递增,同时为了迎合市场的需要,很多高校纷纷开办相关专业,供给随着需求在增长,按理来说供给应该可以实现平衡。但现实情况是企业招不到适合的应用型人才,高校毕业生又面临着改行、改专业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究其根本原因在于高校对于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和培养模式上出现了理解上的偏差,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中理论与实践没有很好地进行结合,为此,我们应该深入了解电子信息行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将工程实践能力贯穿到教学中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让学生毕业后能很快地适应企业需求。

1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培养学生具有信息系统和电子技术等知识的本科热门专业,毕业后学生能从事各种信息系统和电子设备的开发与设计。在景德镇陶瓷大学机电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重点建设的应用型工科专业,它是在原来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上发展起来的,以电子技术、自动化及信号与系统为主干的宽口径学科专业。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有团队协作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的现代新型应用型人才。

2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2.1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现状

目前,企业对电子信息类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在与日俱增,但实际情况是企业没有招到适合自己的人才,而高校毕业生又不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岗位,这日益尖锐的矛盾让工程教育与产业需求越发凸现出来。过去几年,很多高等院校都找到其关键问题在于本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设置不合理,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体系陈旧,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跟不上市场与企业的需求;2)实践环节中理论验证占较大比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体现在认识阶段,不利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3)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实际工程化训练的项目不够,整个过程的实现存在较大的困难。通过对相关企事业单位和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我们发现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需要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相结合、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相结合,搭建人才成长平台,优化人才培养体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为:培养具备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系统工程意识、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有团队协作精神和能将知识转化为实践工程应用能力的现代化应用型人才。

2.2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研究

①转变和优化教学观念。应用型本科人才和学术型人才是有明显区别的,应用型本科教育也不仅仅是本科和高职的叠加,需要在本科教育层次达到基本要求时,还需全面进行整合和优化,使学生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以及解决工程实际的实践能力。由于高校所处地方和区域经济在发展中存在较大差异,学校需要在转变教育观念的同时,应综合考虑教学资源倾斜度、教学资金的配备和教学体系的构建,要有精确的评价体系来适应地方经济电子信息行业发展需求;②在教育改革常态背景下构建全新的培养体系,在进行教育和改革的'过程中优化教育模式,积极优化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和实践方面的能力,以便以后进入企业后能有很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以此为背景,在电子信息专业教学过程中采用“3+1”的教学模式,也就是前三年形成扎实的理论知识,最后一年强化实践能力,为“最后一公里”的路程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为了能够与行业需求接轨,在教学过程中还需积极突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丰富学生实践知识的经验,促进形成专业素养;③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创新课程内容。在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创新课程体系,优化人才结构,促进行业所需人才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素养。在应用型教育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模拟法、案例法、项目驱动法以及渗透教学法等,在教学中要横向联系,纵向推进,整合教学资源,在实训过程中完善就业技能和本领;④创建“双师型”队伍,提高教师水平。在进行“双师型”队伍建设过程中,必须建立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合理的梯形队伍,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活动,鼓励进修,也可给教师挂职锻炼的机会,促进教师对教学和科研成果进行转化。同时,也可聘请优秀经验丰富的专家或者企业技术人员对师资队伍进行补充,让学生第一时间感受最新的电子信息专业研究成果,为毕业后进入该行业奠定扎实的基础。

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景德镇陶瓷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按照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建设目的,在制定培养方案时,注重学生基础理论、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实现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个性化教育与大众化教育相结合,把握社会需求,人才培养新需求。电子信息工程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对公共课、专业课、实践环节设置进行优化,重构新的课程体系,把第二课堂纳入新课程体系当中,实现两大课堂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出专业基础牢固、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高级应用型人才。结合社会和企业的需求,通过坚持四年不断线的实践教学,切实促进学生工程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与相关企事业单位深度合作,完善“专业共建、过程共管、成果共享”的产学研合作有效机制。实现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共建提升学生适应社会和专业核心的能力。为促使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对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认识及课程设置情况,掌握电子信息行业最新发展动态,我们在第一学期开设了“电子信息工程导论”专业基础课程;为增强应用型人才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等大赛中获得较好的成绩,我们适当的增加了一些相关专业课程的学时数,如:“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并把电子线路CAD专业课程提前至二年级上学期;为突出应用型人才非学术型人才的特点,我们也适当地把与主干学科不符的专业课程删除,如:“随机过程”、“数据库原理”等;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我们增设了课外创新学分,学生可通过参与第二课堂、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获取学位所必需的学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学习的热情;学校每年年均投入20万余元用于创新创业项目的经费,不断有学生参与到项目中来,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好的创意和效益。

4专业建设的后续设想

4.1实施“导师制”培养方案

大四最重要的教学任务是毕业设计,但是由于学生忙于考研或者找工作,往往毕业设计效果都不是很理想,拟建立的“导师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在大三时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给学生安排好一名导师,导师除了给学生答疑解惑外,还可指导其创新创业项目,或者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来,导师制”可以增强学生专业认知,这样到毕业设计时,选择与项目相关的题目,学生兴趣大幅提高,时间充裕,效果也更好。

4.2加大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大力开展实践教学

目前,已经投入使用的实训室主要用于电工电子实习和金工实习,除了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外,还要从长远考虑在当地及周边地区建立一批校外实习基地,以满足电子信息专业实践教学需求。目前,学校在昌河铃木有限责任公司、江西联创(万年)电子有限公司建立了实习基地。现在江浙沪电子企业中积极寻求合作伙伴,开创校外资源,培养应用型人才。

4.3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对于电子信息企业来说,毫无疑问最为看重的是毕业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对于在校期间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会优先录用。目前,电子工艺师、电子信息工程师、电子设备工程师系列是很能被电子信息相关企业单位认可的,为了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我们应该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调整课程体系,强化学生技能,把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内容纳入教学计划中,不但让学生获得学历学位证,也要让学生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4.4加强校企合作

实践教学环节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完善齐备的实验室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先决条件。目前,一些知名半导体生产企业面向有一定条件的大学提供一种资助计划,这样的资助对于教学和课程建设都有着重要作用。上海华清远见公司免费为学生提供实验和学习用的芯片,并每年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提供免费周嵌入式培训,对学校的单片机嵌入式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给予有力的支持。目前,我院正积极争取建立嵌入式实验室。

5结论

通过近几年来对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探索和研究,学生的创新和就业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0%左右,毕业的学生也受到了企业单位的广泛好评。作为一所地方高校,如何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是我们一直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朱晓慧,于润伟.以就业为导向的电子与信息工程专业建设与课程开发[J].中国电力教育,(3):50-82.

[2]张兴旺,吕树清,查小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江西教育科研,.8.

[3]张闯.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践教学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周绍斌.高等院校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5]高春,王志伟.应用型本科人才实践能力培养途径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8)

[6]许志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7]张兄武.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10(15).

[8]许志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6).

[9]潘懋元.什么是应用型本科[J].高教探索,2010(1).

篇3:浅析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论文

论文摘要:文章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定位和特征,提出了其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在借鉴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认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是:争取地方政府支持,构建校政企合理分工、良性互动的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利用亲产业优势,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大课堂”;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打造多种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开阔视野,有效开展国际创新创业教育合作。

一、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1.英美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1947年,哈佛大学首次开设“新创企业管理”课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美国高校创业教育主要分为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类。课堂教学除了传统的理论和方法教学外,还采取案例教学、模拟教学、项目教学、讲座、公司考察、自由讨论、个别辅导等。课外活动则主要包括:(1)创业计划竞赛,指创业者就某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产品或服务,向风险投资家游说以取得投资的商业计划书。(2)“合作计划”项目,指高校与公司、非盈利机构、政府机关等合作,定期参加一定阶段的工作实践。(3)大学里的“孵化器”,为学生提供办公场地,设备和创业辅导等。(4)创业论坛,成功的创业家与学生座谈交流,使学生了解他们在创业过程中的创业经验、创业理念,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美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可分为创业意识类、知识类、能力素质类、实务操作类,课程实施逐步深入,从入门到意识,再到技能,最后到热情。

英国政府明确提出高校创业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在于在全社会形成一个激发创业、鼓励创新和奖励成功的文化,而不仅仅是为即将要创建企业的学生实施教育和培训。1987年英国政府发起了“高等教育创业计划”,旨在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此后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1)政府资助在学生创业能力和企业家精神培养方面表现优异的高校。(2)为扶持青年创业,政府提出了多种计划和基金,针对青年特点提供债券式的创业启动金。(3)校外力量包括政府都十分关注创业人才培养活动,为学校提供项目、经费和研究等方面的`支持。

英国高校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创业意识”、“创业通识”、“创业职业”三个层次的创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创业意识”旨在培育学生创业精神和意识,形成尊重创业的社会文化。“创业通识”旨在培养学生的企业家思维习惯,学会以企业家的视角来看待问题。“创业职业”侧重于开办企业、发展壮大企业等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成就有创业潜质的学生,助其成为未来的创业者或企业家[1]。

国外的创业教育具有以下特点:(1)开发系列完备的创业课程。到,在美国多所高校中,大约有1600所大学开设了2200多门关于创业的课程。这些课程涵盖了创业构思、企业融资、企业设立、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2)依靠坚实的学术研究成果。国外高校十分专注于创业研究和教学,甚至将该类教育作为学校的竞争优势来培养,不少学校将商科学生必修的“管理学”直接改为“创业管理学”。许多大学还开设创业学或创业研究专业,成立专门的创业教育中心和研究会等。同时还拥有大量的创业学术期刊,巩固了在创业学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3)重视学生的模拟体验教育。国外创业教育的途径多种多样,有创业计划书的撰写、案例分析、演讲、与有实务经验的创业家座谈、计算机模拟等,十分注重学生感性体验的获得[2]。

2.国内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

从我国创业教育实践看,有三种创业教育模式:一是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强调创业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构建创业所需知识结构,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起来开展创业教育。二是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代表,以提高学生创业知识、创业技能为重点。其特点是商业化运作,建立大学生创业园,并为学生提供资金资助和咨询服务。三是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以创新为核心的创业教育,在专业知识传授过程中注重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同时为学生提供创业所需资金和必要的技术咨询。

厦门理工学院高度重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成立了创新创业园区,获批教育部、科技部高校毕业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和厦门市创业孵化基地称号。对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都起到很好的作用,学校的主要做法是:

(1)积极与国外高校开展项目合作,与英国中兰开夏大学开展“就业能力与创业精神研究”项目。获得由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发起的“首相倡议计划”资助。与日本佐世保高专合作的“通过日中交流培养有实践经验的年轻技术者”项目获得日本文部省资助等。 (2)有效整合校内外资源。由企业家导师授课、以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已纳入教学计划。2009级以后的本科生都必须取得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2个学分方能获得学位。联合厦门明翰电气、东林电子、建霖工业等企业开办创新创业实验班,联合设计培养方案、选派师资、实施招生计划、参与培养过程、推动就业与创业等,实验班深受学生欢迎。成立福建省内高校首个“创新创业教研室”,跨系的教研室共有教师42名,师资涵盖创新创业教育的各个环节。

(3)打造创业项目体验与孵化平台。园区现有29个大学生创业团队进行创业体验。园区为其提供场地和3000元到2万元不等的创业启动金,并配备一对一的企业家导师定期进行指导。选择一些相对成熟的项目进行孵化,2009、20分别提供了20万元和35万元的种子基金。

(4)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以学生为主导开展“梦想工场”、项目展会及淘宝市集等主题活动。与厦门大学、集美大学等大学的学生互动交流创业经验,联合申报创业项目和参与创业计划竞赛。

总之,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正在发生可喜的转变:从名牌大学试点到应用型本科高校再到普通高职院校,从面向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到全体学生,从创业知识的传授到创新素养的培养,从特定环境下的指导到日常教育各个环节。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

创新是大学的灵魂,创业是大学的社会责任。应用型本科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密切,与产业关系亲近。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要处理好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关系,从学校所处区域的实际出发,探索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开放性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1)争取地方政府支持,构建校政企合理分工、良性互动的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机制。政府应加大力度建设创新创业培训和支持系统,弥补高校教育力量和资金的不足。政府在工商注册、资金扶持、税收减免、办公用房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政府要推进大学生创业园建设,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平台。企业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担任创业导师,参与创业指导和服务。高校应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发挥所有课程和实践环节的作用。

(2)利用亲产业优势,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大课堂”。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从创造性意识、精神、人格、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合理安排课程教学。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让学生实地了解企业的管理和运作,了解行业的赢利模式,了解创业所需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建立企业导师制,让有创业经验、管理经验的企业导师参与创业项目指导和培训。与企业合作,实际参与企业的产品研发、管理创新、市场拓展等。

(3)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打造多种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组织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让学生了解企业、行业和地区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提升学生调查分析、归纳推理、知识创新等方面的能力。企业导师参与商业计划书的指导,使得创业计划更加贴近市场、贴近企业实际运行。选择优秀项目给予资金资助,让学生创业团队真正进行实际运作,获得创业体验。对于可以商业化的项目,联合企业、政府给予支持,形成学生创业的品牌。

(4)开阔视野,有效开展国际创新创业教育合作。在学术研究、课程开发和教材出版等方面进行国际合作,提高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参与国际创新创业计划竞赛,通过竞赛,让学生、老师与国外高校多交流沟通,感受不同国家的创新创业文化,取长补短;与跨国公司合作,就企业关心的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市场和品牌拓展等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春虎.英国高校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及借鉴[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7):58-59.

[2]周波,程艳.中外创业教育的历史回顾及其发展趋势[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6):56-58.

篇4: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论文

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论文

一、加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策略

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满足社会的需求,这就要求本科高校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准确定位培养方向,学校要摒弃传统单一的管理和教学模式,根据专业化多学科融合的趋势,完善学科和课程的教学体系,多建设具有基础性、专业性、发展性、综合性的专业学科,与此同时还应该创新教育目标,科学的调整学校的课程体系,更加注重融入应用、技术等课程,要转变传统单一的专业课、基础课授课方式,开展素质选修课等内容,给学生提供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学校还应该与当地政府、企业密切联系,组织学生进行实习,为学生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构建地方本科院应用型人才体系的科学方法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体系的构建必须以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素质结构等为核心,要培养“知识面较宽,基础较扎实,应用性较强”的新型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学校深化课程教学体制改革,壮大师资力量,提高教育者教学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明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构建一个能顺应高等教育大众化,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效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及其体系的构建是我国地方高等院校发展的必然选择。地方本科院校应该充分利用本地区的优势,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调整学校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从教学质量、学校师资队伍、管理制度等方面入手,建立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把我国建设成为制造强国。总之,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构建应用型人才体系的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党和国家、地方政府、地方本科院校三者的共同努力。

篇5:高校工程造价本科人才培养研究论文

高校工程造价本科人才培养研究论文

工程造价作为新兴的本科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近年来,由于工程造价方面的人才需求不断增加,高校的办学规模迅速扩大。但就业市场也开始出现“找工作难”与“招人难”的“新常态”,究其原因,一是专业规模扩张速度过快,导致需求矛盾出现;二是人才层次与专业结构存在不适应市场的地方;三是教学本身出现问题,毕业生质量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1]。作为本科专业人才供给的微观主体,高等院校应积极致力于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研究,厘清人才培养目标,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合理设计课程体系,加强教学过程管理,以应对人才市场需求的“新常态”。

一、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内涵

“供给侧改革”思想肇始于传统的需求管理对经济增长日渐式微的背景,期望通过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品供给结构,提高产品质量,从“供给侧”来解决产能过剩的情况,并提高经济效益。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人才培养同质化而导致的“产能过剩”现象十分突出。因此,“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理念应运而生。从内涵上讲,“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应践行国家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全面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与人才培养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经济社会系统的人才需求[2]。从高等院校的视角来看,“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首要目标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其基本内涵可以理解为高校办学应面向人才市场需求,优化培养资源,合理确定办学目标与层次,科学规划课程体系,强化教学手段与过程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高校工程造价本科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人才就业目标市场模糊,培养目标定位不清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我国开设工程造价本科专业的高校已超过百所,年均毕业生数量近2万人,与人才市场的需求相比,已经出现总量过剩的现象。由于专业创设之初的.功利主义,大多数高校缺乏对自身办学基础与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深入研究,培养目标往往与自身的优势学科或专业看齐,这种培养目标的定位模糊,使得高校出现专业人才供求结构性矛盾时,不能在最短时间内做出相应的专业调整。

(二)人才培养同质化严重,课程体系特色不足缺乏特色

工程造价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应该体现出研究型人才、综合应用型人才、实践技能人才的梯次特点,从而形成目标就业市场清晰,核心能力差异化的竞争结构。但目前除了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化、差异化程度较高外,普通高校人才培养同质现象严重。如依托土木工程、建筑学科等工程技术学科建设工程造价的院校,通常体现出“重技术,轻管理”的建设思路,而依托经济、管理等学科办学的院校则走向与之相反的道路,但在同类院校之间,其培养目标、办学模式、课程体系等则基本趋同。

(三)人才培养手段单一,实践创新能力训练不足

人才培养的执行主体主要在于教师,目前因为“重科研,轻教学”的考评制度,以及高校师资队伍博士化等原因,高校教师缺乏开展教学研究,更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手段的热情。另外,高校实践创新能力训练环节形式化的现象普遍存在。工程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环节由于组织实施面临安全管理责任大,过程监控难,教师工程绩效评定难等问题,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被弱化。而诸如上机实习,课程设计等环节往往普遍采用学生分组完成、教师结果评定的方式进行,由于缺乏严格的过程管理同样被弱化,致使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思维训练不足。

三、高校工程造价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路径

(一)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厘清人才培养目标

按照EC的理念,工程造价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在理念上应以学生为中心,在目标上强调与产业社会相结合[3]。同时,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与修订的各环节应该突出“以生为本,服务育人”的理念,构建学生参与机制,认真研究包括毕业生、在校生等群体的意见,滚动改进人才模式各环节。此外,高校应该确立建设区域性、应用型、多科性大学的办学目标,根据地方经济文化发展需要,重视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高校要本着建设应用型专业的理念,开启工程造价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发展的探索之路。同时,还要充分研究自身的办学基础,密切联系产业实践,选择差异化战略,面向人才供给的细分目标市场确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未来毕3月业生的竞争优势。

(二)引入第三方机制,优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工程造价的人才培养应遵循从学科体系转变为工程过程体系的设计理念[4],优化课程体系。高校应建立第三方机制,借鉴其行业经验,研究毕业生就业领域执业岗位对学生核心能力的要求,并将核心能力分解为若干能力要素,以此为依据确定涵盖全部能力要素的专业课程目录,依据工程项目生命周期与课程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确定课程开设时间序列,并通过持续改进,优化课程体系。此外,在优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要专门设置“创新教育”课程模块。在该模块中,要将创新教育理论、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学历教育与执业教育作为理论基础,并将解析毕业生主要工作岗位及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知识、能力和素质当作重点,以此形成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高校可以通过设立“在创新活动中培育创新人才”的实践教学模块,形成工程造价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实现课程体系优化。

(三)联系行业发展动态,丰富人才培养手段,强化实践创新能力训练

结合行业发展动态前瞻性地设计实践实训体系,是训练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的有效路径[5],是实现人才显性供给与隐性供给统一的方式[6]。就当前而言,BIM在工程建设领域的推广应用,装配式建筑,PPP模式等不断推行对传统的工程造价咨询实务带来了范式转变式的冲击,对专业人才的实践知识与技能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因此,对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结合行业发展动态。在培养手段层面,充分引入当前最新的信息技术,采用以翻转课堂为代表的教学新手段开展“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与“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BasedLearning)模式,强化训练过程管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四、结语

当前,我国经济正面临“去过剩产能、优化结构、增加效益”的历史性转型,工程造价本科人才的培养亦面临着类似问题。因此,顺应社会经济系统改革的大背景,积极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供给侧改革”正是时代对于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本研究中,笔者以微观主体的视角界定了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内涵,在分析当前工程造价本科人才供求矛盾的基础上,从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设计、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提出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路径,从而推动工程造价专业的改革及实践。

参考文献:

[1]朱高峰.中国工程教育的现状和展望[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13-20.

[2]方法林.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J].大学教育,(9):25-27.

[3]周凌波,王芮.从《华盛顿协议》谈工程教育专业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4):6-14.

[4]周绪红.中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现状与展望:在2015国际工程教育论坛上的专题报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1):1-4.

[5]李元元.以新思路新模式促进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12):23-25.

[6]张有声.从供给侧改革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思路[J].中国高等教育,2016(1):37-41.

篇6:高校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高校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摘要】陕西高校公共艺术专业授课目的与其他专业课有所不同,公共艺术专业强调的是通过提升高校学生艺术人才的感知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而雕塑与陶艺作为公共艺术专业的重要研究方向,其艺术特色为直观性、公共性、社会性。目前陕西部分高校在公共艺术专业人培养模式建设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在认识方面有待提高,就以雕塑与陶艺方向为例。本文针对地方高校公共艺术专业课程产、学、研方面的问题,简要阐述高校艺术人培养模式与产、学、研一体化建设问题研究上的一些观点。

【关键词】陕西高校;公共艺术;雕塑与陶艺;研究

公共艺术专业目前是高等艺术教育的重要分支,是实现“美育”的重要途径和高校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在高校教育改革的宏观背景下,陕西高校为了顺应改革趋势潮流,在省内广泛的开设了公共艺术课程,开设公共艺术专业课程旨在增强高校学生的艺术素质,培养高校生创造力、发散思维等方面的综合素养。公共艺术专业雕塑与陶艺艺术对大学生的综合发展的潜能作用越来越被陕西各级教育部门和各高校重视。陕西部分高校在公共艺术专业雕塑与陶艺方向的课程上已取得一些成就,但雕塑与陶艺的创作现状也令人堪忧,许多高校艺术类学生对雕塑与陶艺的学习认知不高,有种“养在深闺人不识”的窘境。由此可见,陕西高校在针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与产、学、研一体化建设上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陕西高校公共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问题

(一)高校艺术类学生对公共艺术专业课程内容了解不够

目前,陕西部分高校学生学习此类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修够学分,对课程内容本身其实没有多大兴趣。这其中包含深层次的原因:第一,课程内容实用性不强,所学知识与企业所需脱节。第二,社会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专业技能要求比较高,而且非常强调通过团队合作解决企业内部的问题,但是现今高校对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方面的培养尚不够重视,教学内容过于理论性而实践环节较少,学生体验操作实训不够,输出的毕业生往往不适应企业的需求。

(二)部分高校艺术类教学课程设置不很合理

目前,陕西部分高校开设的公共艺术类课程尚未达到教学的相关要求,且在教学质量评价上缺乏统一的、行之有效的标准。还有一些高校选取的教材不很实用,应用性不强,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例如雕塑与陶艺专业对教学实践性要求很高,现有些老师不太注重此方面教学,从而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得不到身体感官体验,这种状况直接影响高校培养学生的质量。

(三)公共艺术课授课方式不当、教学设施滞后

陕西高校在公共艺术课的授课方式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授课效果不理想,课堂秩序乱。当前,部分高校科本出身专业老师相对紧缺,对于要求专业性很强的雕塑与陶艺专业课程教师授课的有效性和学生听课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影响。我们都知道,听课人数多的时候教师的手势、板书、模型展示等都会受到局限,本来很具艺术性的课程失去了本有活力和生机,这样就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总体的效率都受影响。

二、高校艺术人才培养模式与产、学、研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雕塑与陶艺方向的现状

我国的雕塑和陶艺工艺历史悠久,陕西作为中国物质文化遗产的发祥地在雕塑和陶艺上独具特色。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现今的艺术评判标准对许多传统工艺品持评价不高,“学院派”雕塑和陶艺的创作思路与“企业现实派”的具体需求存在脱节的问题,造成毕业生工艺品的设计制作的作品处境尴尬,选修这类专业的学生甚至表现出对未来就业感到迷茫的心理。同时,雕塑和陶艺设计本身具有非常巧妙的艺术想象空间,形式多样,工艺要求严格,创作思维空间巨大,应运技巧要求很高等等,这些因素给广大学生提出了非常高专业要求,他们面临着诸多方面的挑战。

(二)艺术人培养模式与产、学、研一体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传统的雕塑与陶艺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代又一代国人不断创新的过程,这类艺术品不仅需要在外进行塑造而且还需富含丰富的时代文化内涵,它需要创造者通过其敏锐的思维和创作天赋,充分挖掘其市场价值,将一般材料塑造成优秀的工艺制品,以此实现雕塑与陶艺艺术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我们陕西高校要在艺术人培养模式与产、学、研一体化建设下足功夫,将传授、教学、推广、研究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以此为纽带,广泛的培养艺术人才,让广大雕塑与陶艺艺术能够实现自身价值。

三、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

公共艺术课教学除了要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性外,还需要充分考虑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如何上好艺术类课程是陕西高校面临的现实问题。在近些年的具体实践过程中,也有部分高校摸索出了一套艺术人才培养和产学研一体化建设并重的教学模式。研究其成功的诀窍,需要从调整教学观念、内容、形式三个方面实现。(1)以企业需求为中心,科学设置艺术课程高校在开设公共艺术课程前,必须要先了解市场和企业的基本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然后再因时制宜的制定教学目标,只有以企业需求为中心,因材施教才能保证教学的实用性。开课之前,各高校决策层须要依据企业的需求制定合理的教学大纲,科学的.设置艺术课程,从而使艺术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评价指标具备更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学质量有据可依。当下,各高校的教学大纲基本上由各高校自己决定,但是由于陕西的许多高等院校缺乏用人企业对艺术专业技能需求的市场调研,以致无法掌握企业的切实需求,因此造成了实用艺术教学方面的经验不足,教学内容和方向差别较大,因而,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大纲不能仅各高校学自行制定。为保证公共艺术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科学合理,必须根据国内的市场具体需求,制定出一套实用性强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2)调整教学内容,积极推进团队合作的实践教学现实教学中,为实现实用与综合素养并重的教学目标,必须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课程的教学内容要以用人企业的需求为出发点,整合所有可掌握的教学资源以丰富教学内容,转变固有的、教条的教学理念。具体工作有:第一,教学大纲的制订要更近针对性,每节课都要拥有一个明确的、实用的主题,要以“学以致用”为目标,深入浅出,突出知识技能的应用。第二,积极推进合作化的教学方式,将艺术生分成若干小组,多布团队合作类型的作业,以实现团队成员的优势互补、相互学习和相互促进的效果。推进团队合作的实践教学的主要原因出于企业需求的考虑,未来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是非常重视团队合作的,虽然许多艺术生都具备很高的艺术天赋,但在就业之后他们却表现平平,主要原因是他们团队意识不强,这就造成其很难融入到企业的团队之中,因而无法正常的发挥自己的才能。因而,在学习阶段我们就要重视学生团队合作和团队意识方面能力的培养,只有具备了团队的合作意识,才有益于艺术生将来在职业生涯上取得成功。(3)立足“产学研”,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战略要立足“产学研”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战略,就要在大学原有基础上实施变革,打破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更多的精力放到关注企业的实际要求上,采取“以需定产、因需定配”的人才培养战略培养学生。高校培养人才的最终目的就是使毕业生将来能为社会和企业所用,如果培养的学生不符合社会和企业的需求,自然就谈不上什么人才培养了,高校的人才培养只有逐步向企业的需求靠拢,才能从本质上提高毕业生的质量。立足“产学研”的建设,首先要增加教与学的互动,以增加兴趣为目标提高公共艺术课学生学习的参与率,使艺术生的创造性能力能够有机会发挥。其次,开展专题讲座,例如邀请业内专家开设明清陶瓷艺术专题课等以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达到提升效率和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双重目标。再次,增加教学实践,可以结合现代雕塑与陶艺的特点多组织设计实践活动,通过教学实践加深学生对知识实用技能方面的理解和掌握。最后,积极与企业合作,各高校要通过多种渠道与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让广大学生能够有机会参与到企业的产品设计、工艺流程以及市场调研等具体工作之中,压缩高校教学与企业需求之间的距离,使高校所培养的人才更加实用,更容易被企业所接受。

【参考文献】

[1]曹煜璐.“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校企合作研发平台的建设研究[J].艺术科技,2016(04)

[2]刘太雷.高职高专院校美术设计专业产、学、研一体化问题浅探[J].商情(科学教育家),(01)

[3]张华宣.加强校内辅修课基地建设,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走产、学、研一体化之路[J].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5

篇7: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人们对孩子教育予以高度关注。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性教育环节,关系到幼儿学习习惯培养。纵观当前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幼儿知识教育是其教育教学重点,但在培养学生其他能力上存在不足,使得学前教育人才的综合素养不尽人意。高校作为培养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主阵地,要推进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当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不足

(一)学前教育专业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在当今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形势下,我国国民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学前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性环节。近年来,学前教育专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不少高校扩大了学前教育专业的招生规模,或新设了学前教育专业,让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数量大幅度提升。从数量上来说,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基本能够满足幼儿教育的发展需求,但从质量上来说,却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提升。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大,让整个教学流程受到干扰,学前教育专业教育质量不尽人意。在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模式下,绝大多数学生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良好的教育能力,但在其他能力上往往存在不足,教学经验多以教材为基础,在对幼儿教育活动进行创新上存在不足。

(二)学前教育课堂体系有待改进

在当前教育发展形势下,绝大多数高校均秉承与时俱进的原则,积极推进教学模式创新,但在教学理念上存在一定不足,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符。在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下,灌输式教学模式一致存在。受这一教学模式的影响,不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认为,必须将教学放在如何提升幼儿成绩上,丰富幼儿的基础知识积累。在这种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学前教育课程体系存在一定缺陷,会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造成负面影响。高校要在素质教育的指导下,推进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进一步优化,并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将素质教育理念融入到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素质教育的洗礼,在素质教育的指导下进一步认识幼儿教育,并学习和吸收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及思想。然而,当前部分高校未能关注课程体系变革,主要着眼于教学模式,使得所取得效果相对有限。

(三)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固化

不少高校均开设了学前教育专业,但对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均在形式上进行改动,将理论知识讲解作为教育教学的重点,对于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有所忽视,使得幼教人员的综合能力有待提升。在当今时代发展形势下,幼教行业对幼儿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幼教素养,但在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上存在不足,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整个教学活动缺乏感染力。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所制定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够健全和完善,仍采用统一标准评价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其他能力。在这种教育模式下,不少学前教育学生在步入工作岗位后往往不能及时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在处于幼儿方面的问题时,常常手忙脚乱,找出到及时有效的应对方式,在实践经验及应变能力上存在不足。

二、促进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对策

(一)调整学前教育教学形式,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如何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成为教育重点。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任课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和创新,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如小组合作方式、角色扮演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并引导学生基于幼儿角度分析和思考问题,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幼儿的心理状态及内心需求,为提升学生的教学能力奠定基础。幼儿年龄较小,认知能力相对有限,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故而常常出现提出让大人尴尬或难以解答的问题。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这一点,并进行情境模拟,让学生根据不同情况作出应对,以提升学生的应变能力,灵活有效地解决各种幼儿问题,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二)对传统教育理念进行调整,构建健全的课堂体系

高校在设置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时,要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改变以往将知识性教学作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在素质教育的指导下,吸收和学习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为此,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传统的教育理念,调整实践课程及理论课程在课程体系中所占比重,在丰富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幼儿由于年龄较小,大多天真烂漫、活泼好动,对游戏具有浓厚兴趣。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幼儿教学规划,并由学生自主选择课程主题,通过开展这种训练,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让幼儿和学生能够友好的交流沟通,并能够自主规划和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为打造出一堂优质的'幼儿课堂奠定基础。

(三)制定健全完善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评价体系

所制定的评价体系及执行情况和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质量具有极大关联。在之前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内,知识能力教育被作为关键环节。但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对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需求量大增。为此,评价体系要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高校要秉承与时俱进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评价习进行创新和调整,将创造性思维、实践能力等纳入到评价体系之中,不再单纯关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促进学生职业素养及专业能力的提升,为学生步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注重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

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幼儿园、托幼机构等对幼儿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幼儿教师不仅要具备基本的工作能力及专业知识,还需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尊重和爱护学生,明确学前教育在孩子成长发展中的重要性,挖掘各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对幼儿教育工作进行深层次研究,从而发展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然而,要想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较高难度,并不属于单纯的技能学习环节,而是在理念上的深入。高校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要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深入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后劲能力。

(五)适当添加新课程内容,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当前,不少幼儿园推进了课程体系创新,将现代化课程体系运用到教育教学之中,如多元智能理论。然而,不少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不能尽快适应幼儿园的教学模式,在教育教学中表现不佳,由于未接受过系统专业的学前教育。为此,高校在设置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时,要对这些新理念及体系进行科学分析及研究,组织教师到其他院校或地方进行参观学习,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有效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切实提升高校学前专业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及自身在就业时的核心竞争力。部分幼儿园注重教学模式创新,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开展了别具特色的课程,诸如幼儿戏剧、幼儿种植园。通过开展种植课程,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通过播种等环节,深刻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从而提升学生爱惜粮食的意识。通过开展幼儿戏剧课程,能够给幼儿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锻炼幼儿的表现能力及表达能力。为此,高校在设置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时,要适当引入这些具有创新性的课程,让学生掌握和理解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及方式,并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运用能力,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

三、总结

在当今时代发展形势下,任何事物均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之中。高校要根据时代发展要求,推进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调整和优化,摒弃之前单一滞后的教育教学理念,优化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优化教学评价体系,等等,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为学生走上学前教育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高校要推进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优化。

【参考文献】

[1]康少华.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赜[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06):97-98.

[2]杨丽星.幼儿社会教育现状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J].课程教育研究,2018(45):22-23.

[3]姜明红.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0):186-188.

篇8:高校特殊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分析论文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的发展与教师的综合能力水平有很大关系。尤其是当前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在高校发展程中需要培养更多特殊教育人才。本文对高校特殊教育人才培养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提高高校教师队伍质量。

关键词:特殊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策略

1特殊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以及问题

特殊教育教师是特殊教育过程的引导者,在特殊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素养、专业知识、职业态度、教学技能、甚至言行举止等对学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特殊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到特殊儿童的康复与成长,并最终影响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近年来,国家和政府强调“特殊教育事业是一项神圣事业”,召开了全国特殊教育会议,相继出台一系列文件和方案,这是中国特殊教育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特殊教育的发展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是,“长期以来,从教育管理部门的教育机构到教育实施部门的学校,从社会的公众认识到残疾人的家庭,对残疾学生的教育期望值不高,对残疾人教育的认识和对残疾人潜能认识不足,总是拘禁在‘残疾’、‘缺陷’上,而不考虑如何将残疾儿童培养成才”。[1]思想观念滞后,这些错误的观念和做法严重影响了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导致目前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呈现“数量少,质量低,结构不合理,队伍不稳定”等现状。再者,特殊教育专业是一门专业性、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的专业,尤为强调临床实践和实训能力的培养。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相对滞后,特殊教育专业开设较晚,各高校大多处于摸索、模仿、借鉴阶段,培养的特殊教育人才与现实需求存在脱节的现象。一直以来以“学科本位”为主线构建的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强调专业的专、精、深,人才的培养比较单一;而且从高师特殊教育到特殊教育第一线师资之间间接性环节过多,学生所获的也多为间接性知识,缺乏从事特教工作的直接经验,实践能力较弱;此外,当前高校特殊教育人才的综合能力水平还比较薄弱,很多特殊教育教师缺乏探究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依旧沿用比较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与其他专业的教师接受的教育一样,没有体现出特殊教育的特点,没有对特殊学校的学生实行差异化教学,这对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篇9:高校特殊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分析论文

随着我国的特殊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在特殊教育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加强对特殊教育人才的培养的重视

高校特殊教育人才的综合能力水平不够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校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加强高校特殊教育人才的建设,基础和关键在于学校的各级领导对特殊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只有学校方面重视了的特殊教育人才建设工作,才能在工作中加强对特殊教育人才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的解决,比如开展更多的培训课程,邀请更多知名的专家或者教授对特殊教育人才开设专门的教育课程等,使得以后从事特殊教育事业的学生可以对特殊教育有更加充分的了解。对此,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各级的领导应该要对特殊教育进行充分了解,对特殊教育人才的市场进行分析,完善特殊教育人才培训的课程,给予特殊教育人才培训工作更多的时间,并且可以通过各种平台进行宣传,使得特殊教育人才的培训工作能够被更多学生知晓,能够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其中,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特殊教育人才。

2.2将新媒体作为特殊教育人才的个人管理工具

高校特殊教育人才的不断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水平,以便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更好地为特殊教育提供服务,改善更多需要接受特殊教育的孩子的境况。因此,这对特殊教育人才提出了很多的要求,特殊教育人才应该要对自己进行管理,对自己的学习以及一些拟教学工作进行反思,找准自己的问题所在。当前的时代是信息化时代,因此要加强对各种新媒体的应用,使得特殊教育人才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有交流与沟通的平台。当前很多高校的教师都存在理论知识丰富但是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对此教师可以将这个问题的解决当做主攻方向,比如通过对自己学习过程的记录,然后回看这些内容可以发现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不足,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对这些不足进行解决,就是一个研究和实践的过程。网络媒体作为一种特定的媒介,在快速发展的'时代,受到特殊教育人才群体的关注越来越高,网络媒体能够通过快速、广泛的传播机制,对各种信息进行全面地扩散。网络媒体具有网络的特征,既具有信息化和现代化的特征,同时也具有虚拟性,正是由于新媒体的这些性质,使得很多特殊教育人才开始利用这种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情感。特殊教育人才可以充分地利用新媒体实现与其他特殊教育人才的沟通与交流,比如有的微信群、qq群等,有各地的特殊教育人才聚集在一起,在这些群组内特殊教育人才可以畅所欲言地探讨教学问题,从与别人的交谈过程中,可以获得更多的经验,有助于特殊教育人才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以及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有效地解决,帮助特殊教育人才累积更多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形成个性化的知识体系,从而可以对更多需要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进行更加全面的教育。此外,特殊教育人才也可以将自己的经验整理成为条理清楚的笔记,通过各种媒体平台上传到网络上,便于不同学校的同专业学生的下载、分享、交流,从而引导特殊教育人才能够加强对特殊教育的研究,提高教学水平。

2.3加强对特殊教育人才再教育的宣传,建立相对稳定的特殊教育人才

随着素质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特殊教育也被纳入到教育体系中,而且受到社会和教育系统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但是特殊教育人才缺乏是特殊教育发展的重要障碍。很多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出现不稳定的状态,使得该岗位上的人越来越少,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就应该要建立稳定的特殊教育队伍,进行高效的教学。高校应该要利用新媒体加强对特殊教育人才再教育过程的宣传,使得更多的特殊教育人才能够了解到特殊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社会对特殊教育人才的需求,从而强化他们的学习意识。比如高校的新闻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微博公众号等,都可以作为宣传的载体,可以定期推送有关的培训消息,让特殊教育人才知晓,特殊教育是未来教育系统中的重要部分,明白特殊教育人才队伍的紧缺型,从而使得更多人可以投入到特殊教育事业中。为了建立一支更加稳定、更高素质的特殊教育人才,有的高校还制定了一系列的奖励措施,对从事特殊教育的学生进行奖励,因此能够调动特殊教育人才的积极性,使得高校的特殊教育人才素质不断提升。为了要建立稳定的队伍,还可以通过课后的各种活动来发挥凝聚力。因为当前很多人认为特殊教育队伍比较薄弱,所以不愿意加入进来,因此高校可以组织相关的活动,比如组织赛课,使得特殊教育人才可以将自己不同的教学方法展现出来,加强特殊教育人才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从而使得教学效率不断提高。再比如学校可以定期组织特殊教育人才之间的聚会,特殊教育人才通过交流对这个教育类别有更多认识,从而提高教学过程中的耐心,激发特殊教育人才的学习热情。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特殊教育受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对教育人才进行培养的时候,应该要注重特殊教育人才的培养,针对当前特殊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以壮大特殊教育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胡延琴.特殊教育发展探析[J].河南教育学院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2]安容瑾,刘淑红.甘肃省高校特殊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甘肃高师学报,,(9).

[3]魏明.基于高校战略管理理论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1).

篇10:高校化工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高校化工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一、高校化工专业现状

20世纪前叶,一批重大化学工艺出现使得化学工程这个学科在学术界崭露头角,而煤和石油迅速发展也要求有透彻的理论指导与专业知识,因此作为化学工程的一级学科应运而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化工学科逐渐走向成熟,目前国内各大地方院校中,绝大部分开设了化工工程专业及其类似专业,为我国化学工业培养了大批人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化工教育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这也成为我们亟待改革教学模式的原因。

(一)化学工程与高新技术学科交叉发展

化学工程涉及面广,且涉及品种多、数量大,不仅关系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载体”和“桥梁”。而化工在学科上与材料、能源、化学等学科联系越来越紧密和深入,因此在人才的培养上也应该遵循学科发展规律,培养专业化、多样性复合人才。目前,我国高校专业教育仍然停留在过去传统教学方式,与高新技术发展的现实有所脱节,学科交叉引起专业界限的淡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在仅仅强调本专业知识的把握,更应着眼于未来,打造化工与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交叉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培养多层次、复合型人才。

(二)人才就业观念和培养模式改革

这就要求高校化工教育人员转变教学模式,从化学教育深层理念创新入手,扩大学科内涵,改变教学设置和教学方法,开展以理论教学作为基础,以实践训练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化工学科教学质量。就目前情况来看,“平台加方向”实为不错的选择。近年来,我们以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深化改革教学模式与实践等教学项目为依托,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和实践。根据社会需求,调整学科专业,压缩冷门内容,采取专业互补的形式,拓宽专业发展方向,尽可能增加知识含量。此外,化学工程专业应紧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通过建立不同种类的培训基地,在打好基础理论知识前提之外,尽可能增加实际操作的经验,以便毕业后很快适应工作环境。

(三)教育模式落后,学生创新能力不足

人才的竞争是一切竞争的核心。教学模式的落后直接导致学生创新能力不足,难以承担新领域开发和高新技术研发的重任。高校教学仍然遵循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单一的授课模式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化学工业的热情,进而导致学生缺乏创新意识。这也是目前高校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针对上述情况,未来高校必须在人才培养以及课程教学方面有所改变,适应当今社会对化工人才的要求和化工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具体说来,可从基础专业知识和课程改革入手,打造高素质专业人才。

二、高校化工类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改革探讨

(一)适应社会发展,拓展专业外延和内涵

1.重视新兴专业,与社会接轨。近年来,高新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与人们生活有关的各种新科技层出不穷,特别是生物化工与新能源等发展十分迅速,在日常生活与生产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我们高等教育院校应该抓住当前发展契机,重视新兴产业的出现和发展,努力调整专业课程,与社会发展接轨。特别是生物制药、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作为人类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极大重视,这些都是当前化学工程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重要领域。高校教育应及时了解行业最深动态,调整教学方案,以适应当前化工行业发展的现状。

2.把握发展趋势,发掘专业内涵。化学工程最早包括“化学工程”、“化工自动化”等几个板块,但就目前的形式看,仅仅围绕这几个传统板块展开教学已不能满足现在的产业发展现状,应在原有基础上发掘专业内涵,确保传统人才培养紧跟学科发展趋势,不断充实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另外,根据信息技术在化工领域应用的愈加广泛的特点,一方面将其纳入传统课程体系,另一方面,与信息学院、生物学院等展开合作,探索和实践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使化学工程焕发新的生机。

(二)深化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美、英、德等西方发达主义国家早就将“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内容,澳大利亚也明确指出到高等教育的使命是输送符合国家和全球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有知识、技能和适应能力的优秀人才。我国紧跟世界发展步伐,也将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未来一段时间教育领域发展的重要领域来把握。尤其当前我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导致对于人才需求的变化速度非常快,毕业生也面临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因此,深化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重点。

1.变革课程体系,注重课程质量。本着务实专业基础,注重能力培养的原则,高等院校,特别是石油高校应认真梳理与优化传统化工课程,同时根据现代化工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打造适应化工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这不仅要求高校对传统课程进行整合,更要抓住重点,利用化工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点,拓展化工专业课程,与其他课程相互支撑,形成一个有机整理,以满足新形式下的化学工程技术发展要求。努力提高课程质量也是当下高校发展需着重考虑的重要方面,如何将枯燥的原理课程讲得精彩、生动,培养学生对于化工产业的热爱并激发学生投身化工实业的热情,这是衡量课程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根据一项研究调查显示,在化工专业毕业生对高校教学效果等评价中,与世界总平均值相比,中国化工教育只有教师优秀与敬业精神一项略高于平均值,而包括教师激励作用、就业所需课程深度、授业满意度以及课程组织优劣等其他四项评选,中国的得分全部低于世界平均值。这其中尤其需要警惕的是,中国学生学习化工专业愉悦程度仅仅为67%,这一成绩远远低于美国、澳大利亚以及英国等同类学生,这一调查结果也给我们化工教育从业人员敲响了警钟。

2.加强创新实践教学环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高校可利用自身资源和外部条件,从实验教学和实习教学两方面加强学生实践能力。高校可利用现有实验室,开设大量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等实验项目,将创新能力培养融入实验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主动探索创新,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实习教学作为化工专业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中也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过于单一、落后的教学模式很难适应当前瞬息万变的就业环境,必须积极的组织实习教学,建立高效与高新技术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通过人才输送等渠道加强学生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并在实习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构建优良育人环境。在我国高校教育领域,过去往往过分强调“教书”,而忽略了“育人”;过分强调“教学”,而忽略了“教育”。这种情况导致的结果就是,高校毕业生很多时候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所学专业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缺乏应有的动手操作能力,或者所学知识与社会脱节,最终不得不背弃自己所学专业。西方教育在之前的发展过程中也曾出现过类似情况,而中国目前这种情况则相当突出。我们如何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将可迁移性技能培养作为基础知识领域外的重要环节,努力培养学生可迁移性技能是高校教育的必由之路。除了这些基础知识的培养外,更应该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与道德品质方面的培养,学生可通过良好的素质进行自觉地学习与提升,很快适应未来的就业岗位与就业环境,这是高校未来人才的培养方向。在高校课程设置过程中,以专业知识为主线,以可迁移性技能培养为辅线,增加学生团队合作的机会,进一步提高学生合作精神和交流理解水平,不断提高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成为社会与企业放心人才。

三、结语

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来自知识经济与新科技革命的冲击和挑战,科技与人文及其他学科的交融、渗透,使得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特别是对高校化学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石油院校为代表的高等教育院校必须适应新的发展形势,遵循原有学科基础上,依托国内外化工产业发展大背景,结合本校本专业的特色以及社会需求,勇于探索,勇于实践,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并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取得先机,提高毕业生整体素质,从而保证高校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篇11:转型期高校动漫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中国动漫产业告别了高速发展时期,进入了深层次调整的转型期——从关注产量转变为关注产能,从追求数量转变为提升质量,实现从传统型向创新型、速度型向效益型、数量型向质量型、内销型向外向型、单一赢利模式型向多元化赢利模式型的转变,更趋理性发展。

一、动漫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结构单一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中国内地逐步成为世界最大的动漫加工基地之一。经过10多年的发展,大批中国动漫制作人才被培养出来。与此同时,为了迎合当时动漫市场需求特点,许多高校和培训机构一味注重对学生动漫制作技术的培养,导致动漫制作技能型人才过剩,人才的创造力较为薄弱。一些高校的艺术专业大量扩招,课程设置长期不予调整,导致许多高校动漫人才培养结构单一,缺乏针对性。在课程内容上,重软件技术、美术基础课程,轻跨学科知识、应用性知识。在教学方法上,重理论轻实践,轻素质能力养成,缺少有针对性的专业实践课。所培养的人才以技能型为主,创意策划能力偏低。

(二)动漫教育的引领性不足

以来,发展动漫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之一,动漫教育也随之得到快速发展。然而从起,在众多高校中,动漫专业毕业生就业难情况大量存在,高校动漫类专业就业连续三年被亮起了红牌。此外,中国动漫教育暗藏的盲目性和功利性,给动漫行业带来深层次隐忧,这已经在《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中被明确指出。这说明我国动漫教育已经滞后于动漫市场对高素质艺术人才的需求,无法满足动漫企业的用人要求,与市场需求发生脱节或错位。此现象有学者总结为四个“脱节”:师资质量与教学要求脱节、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脱节、学术研究与专业教学脱节、动漫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由此,动漫教育的问题表现在:动漫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无明确的市场定位;教学方式落后,教学体系课程设置不规范,缺乏针对性;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设备不足,教材匮乏等。目前,高校动漫教育培养的人才没有与时俱进,与动漫产业的转型升级不相适应。这不利于中国动漫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以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二、转型期高校动漫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创新

(一)更新教育观念,重视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是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是在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既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也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大学精神的建设不仅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更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重塑大学精神,引领教育教学,对高校动漫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1.批判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随着经济全球化、多元文化时代的来临,大学校园文化受到了深刻的影响,各种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想、政治观念冲击或弱化着大学独立、自由、批判的精神。科技至上、知识的社会功用价值,在大学校园带来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割裂。多元文化的思潮冲击着大学校园文化及其核心,特别是大学精神的缺失。当前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严重影响着高校动漫人才的培养和成长。2.强调独立和自由教育的引领作用大学的独立精神,一方面体现在大学自身的品格和原则,不应该在外界因素的驱使下丧失;另一方面,在大学教师和学生身上体现,自身是独立的个体应该被每一个人都认识到,尤其是精神独立的个体。大学的自由精神是发现知识的土壤,体现在学习自由、教学自由、学术自由和学生自由发展上。独立和自由精神是“以人为本”精神的体现。大学精神起着引领、整合及推广社会文化的作用,是在社会文化相融合的过程中形成的。大学独立自由的精神体现在追求“和而不同”的思想境界。高校艺术教育应尊重动漫专业学生的自由研究、自由创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大胆探索、兼容并蓄。

(二)转型期动漫人才的素质构成

1.高素质动漫人才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素质是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大学生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所具备的能力,是判定其能否成为工作单位核心岗位上最合适、最称职的员工,也是判断一个人是否是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动漫专业的高素质人才也从属于以上范畴,人才的特点必然与行业特点相关。根据动漫产业链、动画制作流程,需要前期设计人才、中期制作人才、后期合成、特效人才等。此外,还需要创意策划、编剧人才,经营管理制片人才,动漫周边设计、市场营销以及法律人才等。高素质的人才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原动力,制约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缺乏高素质动漫人才。2.强调科学、艺术、文化素质的结合科学、艺术、文化素质相结合的高素质动漫人才是我国高校培养的目标。科学素质主要指创作者掌握较高研究价值的动漫技术和科学技术,能够尊重事物发展的特性和客观规律,可以从整体上提升动漫原创作品的科学性、合理性等,将科学理论、方法以及观念融合在动漫的研发、创作及制作中。艺术素质主要是指创作者在动漫艺术方面有较深的修养,包含文学、绘画、电影、音乐等,不仅能够提升原创作品的艺术个性与表现方式,而且在动漫作品的原创性上有更长远的考虑。文化素质主要是指创作者所接受的'人文社科类的知识,包括历史、哲学、文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并能通过动漫作品体现出来,通过作品反映出的综合气质或整体素质。高素质动漫人才并非科学、艺术、文化素质的简单相加,而是能够平衡这三方面对动漫原创作品的影响,科学规范地管理团队,进行高效工作。在协调运行作品的策划、创作、生产与销售等环节的同时,表现出作品的人文个性,并能够兼顾作品内部各要素的客观性、合理性等。

(三)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产、学、研结合产学研结合是指企业、学校、科研单位等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互相协调配合,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较强的综合优势,并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先进系统。其实质是促进技术创新所需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这种模式适合复杂科技成果的市场化应用。高校与动漫产业需求紧密结合,建立多样实践平台:第一,成立动漫工作室;第二,开展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第三,校企联合,提供校外实习基地;第四,加强实践教学,构建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以及模块化的课程结构,同时设置课程平台,如通识课平台、专业基础课平台、专业创作课平台、实践课平台等。改革动漫教育,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第一,了解动漫市场以及行业需求,明确动漫人才培养目标和市场定位,确定专业方向;第二,优化课程设置,开展高水平的对外学术交流;第三,提高教师的艺术创作和教学水平,为教师提供定期专业进修机会,聘请行业专家授课;第四,实行分层次培养的渐进教学模式,解决动漫专业学生能力参差不齐的问题。教研结合,培养创新型动漫人才:第一,加强艺术创新,倡导百花齐放;第二,鼓励科研促进教学,建立完善的科研激励机制。2.推进校企合作校企合作的优势:第一,校企合作适应社会与动漫市场需要;第二,校企合作是一种“双赢”模式。校企合作的模式:第一,学校引进动漫企业项目教学模式;第二,校企互动式模式,引进行业专家进校授课,师生进入企业创作、生产;第三,“订单”式合作。各高校应从实际出发选择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校企动漫合作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加快并促进了动漫高端人才的培养,不仅提高了高校培养动漫人才的能力,也有利于动漫企业的发展壮大,实现了校企互动合作,打破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双赢。3.推进校校合作,教育部、文化部决定在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实施“动漫高端人才联合培养实验班计划”,并从开始培养动漫高端人才联合培养实验班学生。这项举措是为培养适应国家、社会需求的动漫高端人才,以推动国家关于动漫产业发展的总体部署。6年多来,三校深入推进计划实施,充分发挥各校教育资源优势,借鉴国内外动漫人才培养先进经验,以提高动漫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动漫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以加强实践环节为突破口,形成了“三校一体、四年一贯、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动漫人才培养新机制。创新跨校联合培养机制,建立了人文、艺术、技术三位一体、有机融合的动画人才培养新模式,实现了兴趣导向、多元选拔、生源质量的有机统一,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发展。校校合作实现了资源优势互补,不同特色院校之间既突出自己学校的专长与特色,也实现了校际之间的有效合作与交流。结语中国动漫产业在不断创新发展中转型升级。高校动漫教育要以市场和动漫产业需求为导向,更好地完善中国动漫教育体系,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动漫人才。通过动漫教育夯实中国动漫产业的基础,推动中国动漫产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小波.中国动漫产业转型研究[M].北京:经济社会出版社,.

[2]高新,屠志芬,赵庆华.动漫产业转型期的高端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1(23).

[3]李姝.构建产学研结合的高校动漫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思考[D].吉林艺术学院,2015.

[4]夏敏,甄巍,高巍华,李剑平.动漫高端人才联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12).

篇12:论创新应用型高校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论创新应用型高校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

工商管理专业是我国高校开设范围最广的专业之一,同时也是社会实践性最强的专业之一,工商管理专业六十年的开设历史中,尤其是改革开放后这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为国家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工商企业管理人才,也积累了较为充分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经验。但是我们也看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不断增加,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以及资本市场的完善程度的增加,传统的课堂讲授式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方式正在变得越来越不适应市场和社会的需要。存在着诸如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空泛,目标定位较高,不适合本科培养,缺乏针对性;教学内容陈旧、内容与实际工作脱节,缺乏实用性;缺乏对于学生创新性、实践性、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教学方式单一,考核方式单一,授课形式单一等问题。这种传统的培养模式,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团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的提高和养成,不能使学生在大学期间就能熟练掌握沟通、协调、组织、领导、创新能力,成为社会需要的工商管理专业实用人才。河北金融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成立于 年, 年开始招收本科专业,随着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明确,工商管理专业不断调整培养方式,将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注重能力培养,尤为重要。鉴于此,我们对 2015 级工商管理本科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创新,以“三融五化职场式”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学校特色及社会需求,以培养就业能力、创新与创业能力为导向,围绕学生在企业管理中的岗位能力需求及职业提升的能力要求,依据“观摩+认知+模拟+训练+实战”的人才培养策略,通过对企业管理工作任务的实施,开展分阶段课程教学体系和实战(实践)训练,通过“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管理技能。

1 培养目标工商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诚信品质和团队意识,掌握现代管理理论与金融运营知识,具有企业经营管理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管理变革创新能力,能够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政府及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具有国际化视野、创新精神和良好发展潜质的应用型中高级管理人才。

2 培养能力图谱结合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 2015 级工商管理本科班专业能力图谱,具体来说经过四年的培养,第一,形成包含审美、语言表达与沟通、工具运用、团队协作和职业适应能力的基本能力;第二,形成包含管理基本能力、环境分析、内部认知、内部运营、经营管理决策、资源整合、管理变革创新、资本运作能力为核心的专业能力;第三,形成包含经济分析、科学研究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拓展能力。经过四年的培养,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适应力和职业潜力,成为具有丰富管理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应用型管理人才。

3 培养方式

3.1 调研及论证人才需求,构建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首先应该是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了解社会和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要体现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发展的互动性,面向未来、面向社会、面向实际,为此我们专门进行了对用人单位的调研,包括工业企业、商业企业、金融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了解到目前企业需要毕业生能够不仅具有较高的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及创新精神,具有一定的'经营管理基本知识,还具有企业资本运营和资本投融资能力,可以为企业资金筹集提供方案,对此我们结合学校金融特色,初步制定了 2015 级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组织了有关专家进行了多次论证,得出如上的人才培养目标,并提出了“三融五化职场式”人才培养模式特色,该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就业能力、创新与创业能力为导向,围绕学生在企业管理中的岗位能力需求及职业提升的能力要求,在真实的企业化环境中,依据“观摩+认知+模拟+训练+实战”的人才培养策略,通过对企业管理工作任务的实施,开展分阶段课程教学体系和实战(实践)训练,通过“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管理技能。

3.2 根据培养目标要求,调整教学内容,突出学校专业特色 根据学校金业特色以及培养目标,修改了 2015 级工商管理的课程设置,由之前的四年理论教学调整为前两年基础理论教学+后两年的主要实训教学,课程内容上也做了较大的调整,更多的体现应用性。四年的课程由三大平台两大模块,即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基础选修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组成,专业课程模块构成采取“专业核心课程+专业特色课程+专业实训实践课程”的新思路,依托专业主干课程夯实专业基础,利用专业特色课程打造专业特色优势,借助专业实训实践课程突显实践应用能力。理论课程由本专业及相关专业教师担任主讲,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通过企业管理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软件、企业认知实习和专业实习、专家讲座、职业拓展训练等,并指导学生参加创业计划大赛、职业经理人大赛、金牌营销等课外拓展训练,同时安排学生进入相关企业进行实习锻炼。为了实现培养目标的要求,实现学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特色核心能力的培养,与企业合作开发,建设完成《资本运营管理》校本特色课程。其理论部分以专题的形式进行讲解,实训部分将以企业资本运营及上市流程为核心内容以模拟实际企业上市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实际训练,从而达到对理论知识综合掌握并实际应用的目的。

3.3 根据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突破单一授课模式 以教师组团上课为特色,以 3—5 名教师为基本团队,依据教学任务中的模块要求,根据教学大纲安排,就某一个专题进行授课。授课主要采取教师之间课堂对话与讨论的模式,就与某一模块理论、知识点相关的热点话题展开讨论和辩论,要求学生提前进行资料的查询与整理,引导学生参与学习与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对象以授课班为基本单位,授课内容以项目或任务为导向进行设计,体现学以致用、学有所用。实行班级教学公司化管理,按照公司运营的方式与制度进行管理。在教学的公司化管理过程中,每一个教学项目与教学任务都被视同公司的任务,任务的完成与绩效和奖惩制度挂钩,每个团队都被视为一个考核单元,各个业务单元之间引入竞争与淘汰机制。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学校承接企业运营中的某一真实项目。企业发出项目招标,学校各个项目小组可以依据企业需求,在校内进行方案的设计运营竞赛,企业方通过参与该项赛事活动,可以从中选出适合自己企业的方案。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职业生涯锻炼机会,也为企业提供了智力支持,进而实现校企合作互利共赢。校内可以举办职业经理人大赛、企业运营模拟大赛等项目,以赛带学。工商管理专业在全系教师共同努力下,在教师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形成了校内“三个三”教学模式,即“三自”学习法、 “三课”协同法、 “三位一体”法。“三自”即自主预习、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三课”即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 “三位”即高校、企业、家庭。通过该模式,学生能够更加贴近实际,系统思考相关管理问题,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篇13:地方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探析论文

截至2010年,全国共有371所高校设置了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其中,仅从2000—2010年,就有190所地方高校开设了行政管理本科专业。部属高校凭借学校名气、办学经费、师资力量、生源质量等多重优势,其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彰显较强的竞争力;然而,地方高校,特别是二线城市地方高校的行政管理本科毕业生,在就业浪潮中整体竞争力偏弱,甚至出现了少量待业毕业生。这印证了中山大学倪星教授的观点,即“办学层次低、学校综合实力弱或学科实力弱的高校的毕业生初次就业存在一定困难”[1]。诚然,部分原因缘于社会人才需求量的相对饱和,但是,其根本原因在于该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内在缺陷。本文力求客观梳理当前地方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人才培养凸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些许建设性对策,以期推进该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快速、健康、持续地发展。

一、地方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人才培养凸现的问题

(一)从培养软件扫描人才培养困境

1.培养目标定位宽泛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将行政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当前绝大部分地方高校大都参照这个文件精神制定培养目标、设置课程体系和安排教学任务。这种宽泛的人才培养目标导致各地方高校注重“通才”培养,要求学生掌握众多领域的基础知识,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博而不精”,成为缺乏专业优势和专业特长的“万金油”。

2.课程体系设置失衡

绝大部分地方高校行政管理本科课程体系存在以下明显的失衡结构。第一,课程体系趋同,地方特色课程薄弱。虽然1998年教育部对本专业的基础课和必修课做了硬性规定,然而,地方高校在选修课方面开设体现地方特色的课程极少,导致课程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凸现高度趋同性。第二,课程体系整体呈现两极分化。综观国内地方高校行政管理本科课程体系设置现状,整体呈现政治学取向和管理学取向。

主要原因在于开办行政管理专业的院系从自身办学思维、师资力量和办学资源等方面设置课程。第三,课程之间的衔接性不强。有些地方高校开设了公共财政、公共政策、定量分析等课程,却没有开设支撑这些课程的基础课。

3.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当前我国大部分地方高校的教学方法还停留在传统教育模式上。第一,从教学理念来看,许多办学单位将教学目标定位为“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在制定教学计划、设计教学内容等方面,都是以“传授知识”为基础,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明显不足,仍然没有跳出“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学理念。第二,从教学方式来看,很多地方高校采取以教师占主导的“填鸭式”授课方式,在课堂过程中漠视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互动性和创造性,忽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第三,从教学手段来看,迄今为止有些地方高校还没有能力普及多媒体课室,“一本教材”、“一支粉笔”式的单一教学手段依然存在。

4.人才评价体系相对滞后

当前地方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人才评价体系相对滞后,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第一,人才评价指标结构不科学。当前地方高校大学生人才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德、智、体、美、劳”五个一级指标,缺少评价“应用型”人才实际运用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的一级指标。第二,人才评价内容不全面。地方高校在评价大学生的时候,更多地集中在“德、智、体”三个方面,“美、劳、能”三方面内容评价重视不够。第三,人才评价手段不合理。在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人才培养实践中,评价人才的主要手段依旧是考试,考试成绩成为衡量人才优劣的主要准绳。

(二)从培养硬件管窥人才培养困境1.师资力量薄弱地方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师资力量带有明显的政治学取向或管理学取向,整体比较薄弱。第一,从学科背景来看,政治学取向的办学院系,行政学和经济学等学科背景的师资力量比较贫乏;管理学取向的办学院系,政治学、行政学和社会学等方面的师资也很奇缺。第二,从学历学位结构来看,位于省会城市的地方高校学历学位结构整体偏高,不过,具有行政学、经济学背景的高学历学位教师依然偏少;二线城市地方高校学历学位结构主要以硕士研究生为主,不少二线城市高校甚至还存在专科学历的师资。

第三,从职称结构来看,具有高级职称的师资力量较少,主要授课教师以助教和讲师居多,特别缺乏专业对口的高水平学科带头人。

2.实验室建设薄弱

行政管理实验室就成为学生运用专业知识、熟练操作技能的重要平台。如果要建设一个比较成型的、能够容纳70名学生的实验室,一般需要配置诸如办公设备(如电脑、多媒体设备、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等)、电子政务实践平台、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行政管理案例分析系统、公务员考试模拟系统、行政管理绩效评估系统、公共政策分析系统、统计与定量分析系统等设备。保守地预算,以上设备至少需要60万元的经费投入。由于办学经费紧张等众多原因,即便是省会城市地方高校,行政管理实验室建设也只是处于筹划或起步阶段。迄今为止,二线城市地方高校还没有建立相对成型的行政管理实验室。

3.实践基地建设薄弱

一般而言,大学生毕业后主要有三种就业途径:其一是通过公务员招考进入政府部门,其二是通过公开招考进入事业单位,其三是通过择优录取进入企业或私人部门。如果毕业生在大学期间有较长时间的社会实践阅历,无疑增加了就业筹码。按理来说,办学单位应该分别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或私人部门建立稳定且充裕的实践基地。但事与愿违,临近沿海的地方高校与当地企业联系较为密切,主要将实践基地建立在企业;对于内地的地方高校而言,私人企业比较有限,企业实践基地平台难以搭建,更不用说要搭建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企业或私人部门的整体实践平台,如此一来,培养应用型人才便成了“空中楼阁”。

二、对地方高校行政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

(一)因地制宜强化人才培养的软件建设

1.以服务地方建设为导向,制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重要依据。原有宽泛的行政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已经不合时宜,地方高校必须立足地方、依托地方、服务地方。

地方高校应该根据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与办学优势,高举“服务地方建设”这面大旗,制定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切实可行的办学类型和办学层次,进而准确定位行政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重点与特色。一般而言,地方高校可以为当地建设着力培养以下三类应用型人才。第一,基层管理型人才。这类人才除了具备扎实的行政学和管理学等理论知识,还需重点掌握乡镇治理、村委会治理、村民自治等理论知识,主要输送到乡镇,尤其是村委会从事基层管理工作。第二,社区管理型人才。这类人才除了具备宽厚的'行政学和管理学等理论知识,还需掌握社区治理和城市管理等方面知识,主要输送到县市街道办或居委会从事社区管理工作。第三,企业管理型人才。这类人才除118了需要具备坚实的行政学和企业管理等理论知识,还需具备一定的经济学、计算机等理论,主要输送到企业或私人部分从事管理工作。

2.以迎合社会需求为契机,设置课程体系当前社会呈现多类型、多规格、多层次的人才需求态势,急需各式各类的应用型人才。中山大学政务学院曾经对行政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设置进行过专门调查,结果表明,该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按重要性从高至低依次排序为:“行政管理学、秘书与行政公文写作、管理学、管理心理学、国家公务员制度、公共关系学、社会调查方法、宏观经济管理、行政管理案例研究、政治学原理、公共政策分析、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等。”[2]尽管该项调查结果并不一定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行政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的学科背景、知识结构和课程设置,但是,它依然在较大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取向。地方高校应该以迎合社会需求为契机,对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进行大胆整合和内容更新,并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切实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建设的新课程,在课程体系上逐步形成“基础+专业的平台化架构、专业主干课程+跨专业任选课程的模块化纵向化的培养体系,以保证人才的基本规格、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3]3.以深化教学改革为重心,创新教学方法地方高校应该在汲取传统教育方法积极因子的同时,以深化教学改革为重心,创新教学方法。其一,创新教学理念。我国几千年来形成了“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育理念,这种教育理念使得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了“以理论灌输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的片面育人模式。未来行政管理本科教育要实现教学过程由“以理论灌输为中心”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转变,教学主体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其二,创新教学方式。提倡用启发式教学方式替代“填鸭式”教学方式,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思考,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此外,还应该倡导案例教学法和研讨教学法,这些方法均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三,创新教学手段。随着互联网、计算机、投影仪的广泛普及,采取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改变“一支粉笔”、“一根教鞭”式的枯燥教学手段,有利于活泼课堂气氛,提高课堂质量。

4.优化评价体系,科学评价人才

一般而言,可以通过健全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平衡人才评价内容和创新人才评价手段三个角度来优化人才评价体系。第一,健全人才评价指标体系。随着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量的不断增大,地方高校应该在“德、智、体、美、劳”五项一级评价指标的基础之上,增设“能”这项评价指标,以便构建一套合理且全面的人才评价体系。第二,平衡人才评价内容。地方高校在评价大学生的时候,应该合理界定各项指标之间的分值权重,不能过于偏重某些指标内容。诚然,智力指标是考核大学生的一项重要内容,但为了防止培养“高分低能”型大学生,地方高校应该重视能力指标的考核比重,以便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运用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此外,“体、美、劳”三项考核指标在考核内容里面也应该占有一席之地。第三,创新人才评价手段。由于当前大部分地方高校缺少成型的实验室和稳定的实践基地,导致办学院系缺乏评价行政管理本科人才知识运用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平台,因而更多倚重考试这种手段来评价学生。为此,办学单位应该创新评价手段,形成智力考试和能力考核相结合的办法。

(二)量力而行充实人才培养的硬件建设

1.多渠道、多层次提升师资力量地方高校可以通过外部引进、在职培养、挂职锻炼和社会聘用等多种渠道提升师资力量,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体、兼职和客座教授相结合的高素质师资队伍。第一,外部引进。着力从国内外知名高校引进高学历学位的应届毕业生或高职称的资深教师,这是一条立竿见影的捷径,可以快速补给地方高校师资力量的不足。第二,在职培养。外部引进虽然是一条捷径,但在全国范围内,紧缺专业毕业生或资深教师对于社会需求量而言,仍然呈现“僧多粥少”困境,在职培养就成为地方高校解决本校师资力量的主要途径。为此,地方高校应该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或有计划地输送一定数量的教师赴国内外名校进修或访学。第三,挂职锻炼。有计划地选派政治觉悟高、业务素质好的中青年教师到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以丰富人生阅历、增加实践经验。此举不但有助于挂职者熟悉相关管理工作的运作规律,还有助于了解社会需要什么类型的行政管理本科人才。第四,社会聘用。即聘任一定数量的资深政府官员或企事业单位高级管理者作为兼职教授,邀请他们定期来学校授课或作学术讲座。

2.多渠道、多途径筹资夯实实验室建设很多地方高校都面临办学经费紧张的现实难题,资金短缺是制约各地方高校行政管理实验室建设的根本因素。行政管理实验室很难为学校创造社会效益,短期内难以收回投入成本。因此,很多地方119高校都不太愿意对行政管理实验室建设投入太多经费。行政管理专业的办学院系只能多渠道、多途径筹资夯实实验室建设。一般而言,以下几种渠道较为可行。第一,借助本科学位评估的东风,尽可能争取校方经费支持。虽然大部分地方高校不太愿意对社会科学进行资金投入,但是新增本科专业在开办第四年都要接受教育主管部门的学位评估,其中,实验室建设就是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在这种背景之下,地方高校虽不愿却不能不对新增专业实验室建设进行一定的经费投入。第二,通过与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合作等途径,争取相关单位资助。办学院系可以通过与上述部门签订合同等方式,承诺每年向上述部门免费培养一定数量的技术人才,将该实验室作为以上单位相关技术人才的重要培训基地;

甚至还可以定期为以上单位提供相关的管理咨询或解决其他管理难题,以期获得资金资助。

3.多渠道、多领域拓宽实践基地建设地方高校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拓宽实践基地建设。第一,将实践基地建设在党政部门。根据往届毕业生实习见习的信息反馈,政府部门愿意接收实习期较长的毕业生到他们单位进行实习,特别是当党政部门迎接上级检查或评估等特殊时期,对“蜻蜓点水式”的短期见习却不太欢迎。将实践基地建设在党政部门既十分必要又相当可行。第二,将实践基地建设在企业或私营部门。企业或私营部门是当前消化大学生实习见习的主要阵地,也是多数地方高校的主要实践基地。建设企业实践基地对办学院系和企业本身都属于双赢。对办学院系而言,只有企业才有这么大的承载能力,在企业建设实践基地是他们的首选;就企业本身来说,大学生具有理论水平高、业务熟悉能力强、专业技能上手快等特点,可以快速为企业创造效益。第三,将实践基地建设在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特别是社会团体也是吸纳大学生实习见习的场所。大学生到党政部门实习见习的门槛较高,不易达成;而到企业实习见习又担心专业不对口,学不到本领;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介于两者之间,故而大学生比较乐意选择这些部门进行社会实践。

相关专题 探析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