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思考论文

努力学习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努力学习”参与投稿,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监理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思考论文(共12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监理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思考论文

监理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思考论文

近年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跨越式发展,给美誉为“工程质量安全卫士”的监理行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高、新、尖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和推动了工程建设的飞速前进,作为工程建设整体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工程监理,也要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因此我们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工程监理队伍。下面就监理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谈几点看法。

1监理队伍的建设

1)监理人员的择优选择。

人是这支队伍的核心,人员的组成和素质是队伍的关键因素,我们应从人员的择优选择入手。就工程监理主要业务而言,工程监理业务和行业属于智能型的技术咨询服务。监理人员工作不是单纯机械的重复,每天面对不同的场地环境,参差不齐的施工和管理人员,首先要有过硬的技术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过硬的技术包括: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熟悉工程设计的基本知识、熟悉工程地基处理和地质勘查相关知识、熟悉一定的施工技能、熟悉建筑材料相关知识、熟悉现行的施工规范规程和验收规范规程、具备一定的协调能力;其次要有审时度势的头脑和腿勤、手勤的辛劳,监理人员只有熟悉工地现场,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预控,进行管理;再次要有坚持立场的原则和综合协调的能力,发现隐患,立即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坚决不准进入下道工序。基于以上几点,监理人员的选择比较困难,监理人员的产生不能直接从高校招聘录取,从高校招聘录取的人员没有具体工作经验,不利于监理工作的现状和快速开展工作。监理人员应从工程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咨询单位招聘录取,从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咨询单位招聘录取的人员,已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然后进入不同的监理岗位,通过实地协调管理,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不断积累、进步,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监理人员。

2)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

先进的、科学的管理制度是一个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基本保证。目前在我国,由于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实际状况是监理责任大,待遇低,无职业自豪感,给管理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即使这样,我们也应从以下几方面抓好工作。首先,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并使之有效运行,各级各类人员要职责明确,分工合理,保证企业和团队的正常运转。在此基础上,建议实行末位淘汰和降薪降级制度。制定考核细则,每月进行小考核,年终进行综合考核,优胜、先进进行奖励,成绩差者降级降薪,直至末位淘汰。通过考核激发监理人员上进心,让每个人员感受到压力,积极努力工作,完成好自己负责的工作。其次,监理人员的合理组织,优势互补,达到人员的有效利用。一个公司所有人员不可能都是多面手、各方面都很强,要根据监理工程专业特点的不同,对监理人员进行合理配置,进行优化组合,实现优劣互补,达到监理人员素质整体优化、监理人力资源有效利用。

3)提高和稳定监理人员的待遇。

目前我国监理行业的待遇较其他行业还是比较低,还有一些一线监理人员甚至没有“五险一金”,没有特殊环境补贴,没有意外伤害保险。而监理人员工作环境比较艰苦、管理难度大、具体工作量逐渐增加:抽检频率提高、资料整理繁重、旁站项目加多、监理责任加大,而工资待遇没有变化,造成监理人员的无序流动,不利于监理队伍建设。5月1日,《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和《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标准》的实行,从法律基础上解决了监理收费低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监理工作环境,但随着国家应付国际金融风暴政策出台,大批工程同时开工,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新的管理规定并没有迸发出应有的活力。只有靠政府部门发挥积极的政策导向,再出台相应的项目监理机构人员配备和工资待遇参照意见,进一步明确一线监理人员工资待遇标准,才有利于监理队伍的建设、监理人才的培养、监理人员的管理。20世纪90年代初期监理从业人员的薪酬待遇大体等于或高于其他行业水平,此后虽然也在逐步提升,但升幅明显不足,至今已落到了全行业的最后,因此要建立稳定的监理队伍,必须要有合理的工资待遇水平,并建立健全监理人员的五险一金和各种特殊环境补贴。

4)监理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

职业道德建设应以忠诚为本,以企业利益为根,以集体发展为源,去开展教育。具体形式可采取集中培训、会议讲话、案例学习、例会宣传等多种形式进行。主要内容应包括:a.爱岗敬业。监理人员不仅要把监理工作当成是谋生的手段,更是要把监理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要热爱这项工作,忠实履行监理职责,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b.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监理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监理人员肩负着为工程质量把关的重大责任,在监理工作中做到诚实守信,摈弃一切弄虚作假等恶劣作风,以优质服务和诚实负责的实际行动赢得社会和业主的信任。c.奉献精神。在我们的监理队伍中要提倡奉献精神,监理工作人员长期在施工现场,工作生活条件比较艰苦,这就要求我们监理人员要具有奉献的精神,能够以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的精神去完成监理工作。职业道德建设工作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形成一种氛围,要有带头人,要明确提倡什么,摈弃什么,让监理队伍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种主思路,逐步地贯穿于每一个人的日常行为中。只要我们的监理队伍能吃苦、境界高、肯钻研,就没有胜任不了的监理项目。

2监理人才的培养与管理

1)能力的培养。

企业人才的培养在企业发展当中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21世纪的人才短缺将是每个企业所面临的现象,我们的监理企业也不例外,如果没有充足且高素质的人才资源做支撑,将无法适应市场变化的需求。监理人才的培养要有相应的成长环境,这就要求监理企业有爱护人才、重视人才的理念和适宜的工资待遇水平,以及能力升、业绩升、工资升的科学管理办法,有了相应的环境还需要具体方法途径,监理人才的培养最有效的办法是对口专业深造学习,而我们的监理人员又不能长期离岗,只能短期集中培训学习。第一,利用冬休时间聘请知名专家集中面授专业知识,提升监理人员理论知识水平;第二,有计划的开展施工现场直观教学,每项新工程开工前,有针对性的对重难点问题的预控措施进行讨论,实际施工中进行提炼,完成后进行总结,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第三,职业道德的培养,除对业务水平培养外,监理人员还要有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抵御环境诱惑的坚强心态,职业道德的培养通过案例学习、解剖典型案例,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警钟常鸣,保持清醒头脑。

2)理念和方法的培养。

要有好的监理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首先监理人员必须懂得“严格监理与优质服务”的辩证关系,监理人员在做好“三控三管一协调”的同时,必须按监理规范要求先检查施工单位自检体系的运行情况是否正常运转。自检体系不正常,监理再忙再累也是徒劳。同时监理工作要强调事前监理、主动监理,积极为业主和施工单位提供合理化建议,这样才能赢得业主和施工单位的信任,才能有效开展监理工作。其次要注意协调管理的方式方法,不能急于求成,做思想工作是关键,有时一个公正的表扬胜于千言万语,以我们监理的辛劳和负责的态度感动参建各方,以我们监理实际检测数据、工作效果去征服参建各方。目前我国监理还处于施工阶段监理,在政府相关政策调节下监理应尽早介入勘查阶段、设计阶段,这样能更全面的把控工程建设,更有利于工程建设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GB50319—,建设监理规范[S].

[2]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Z].[3]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标准[Z].

篇2:广播影视配音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的思考

关于广播影视配音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的思考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数字技术、移动通讯的推动,我国广播影视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势头,但与广播影视蓬勃发展的态势相比,作为广播影视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配音业却正经历着低迷时期,生存现状、发展前景不容乐观,配音人才培养与建设企待关注。本文在分析广播影视配音人才队伍的生存现状与当下培养路径的基础上,探讨广播影视配音人才队伍培养的发展战略,旨在为广播影视配音人才培养与建设提供学理支撑与发展思路。

[关键词]配音 现状 发展 人才培养

广播影视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和主要交流方式,是各国进行文化“软实力”竞争的锐器,配音艺术是广播影视艺术的一种重要传播手段,然而随着广播影视艺术的迅猛发展,配音艺术却并没有进入相应的繁荣期,尤其是广播影视配音人才队伍在现状和培养路径方面的许多深层次的问题,使得配音艺术近年来走入了前所未有、无法诀择的低迷期。诸如人才素质需要提升、薪资福利需要完善、社会地位需要提高、行业角色需要尊重等广播影视配音人才的问题亟待社会的广泛关注、呼唤学术学理的强势介入。

一、广播影视配音人才队伍的生存现状

配音演员虽然身在影视圈这个高收入群体,但他们的生存现状根本不能够与台前的演员相比,虽然同为演员,配音演员的名气、地位、收入都与台前演员有太大悬殊。他们年收入偏低,堪称挣扎在娱乐圈的底线。许多优秀的配音人才在这样的境遇中自然流失了,配音行业比影视业其他行业更需要得到人们的关注。

1、公众关注少

艺术审美来源于视听,视与听应当是两条平行发展的直线,在艺术地位上应当是一致的,但从广播影视传播现实来看,好像并非如此。配音作为听觉艺术往往处于从属角色,远远低于视觉艺术。因此与台前演员的风光无限相比,配音演员虽然同为演员,观众对他们的关注程度是有巨大差异的,幕后的配音演员就好比是红花后的绿叶,默默无闻。在我国,由于体制等方面的原因,配音稍显神秘,与公众几乎处于完全脱离的状态,这也使得公众对配音、对配音演员缺乏了解,有兴趣参与到配音事业中来的人更是稀少,因此,配音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媒体的介入,加大宣传,也需要配音演员白身的多渠道发展,甚至走向台前进行透明化运作,揭开配音的神秘面纱,让公众关注并了解配音。

2、薪资待遇低

配音演员是个特殊群体,在形象上的低曝光率,让他们成为了娱乐圈的边缘人物,但在声音上的高曝光率,又让他们成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他们不是明星,不是剧务人员,甚至不是群众演员,但他们对影视剧的贡献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然而他们却拿着低薪。即使是如童白荣这样的金牌配音员给《玩具总动员3》这样的好莱坞大片配音,收入也不到千元。而据了解,著名演员李幼斌的片酬达到了25万一集。同样都是大牌演员,虽然表演的方式不同,但收入差距之大让人无法想象。由于薪酬太低,许多配音演员不得不另谋出路以维持生计。如周星驰的御用配音员石班瑜转行当了导游,鲍国安老师演的曹操堪称经典。虽然不能与明星大腕动辄上百万的片酬相比,但至少应该让那些真正的优秀配音员凭着专业的水平就能过上有尊严的小康生活。如童白荣、石班瑜这样的金牌配音员的薪资待遇都只是如此,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配音员薪资待遇该是多么的惨淡。

3、主体素质差

配音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配音演员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语言表现力,要有一定的艺术素养和表演技巧。然而,由于社会地位低,收入压力大等一系列问题,现今许多配音员抱着不负责任的态度,只求完成任务,不追求艺术品质,应付了事,使得很多影视作品因配音效果不佳而黯然失色。这不仅是态度的问题,很多配音演员由于自身的语言功底不太深厚,很难快速把握人物性格特点和表达习惯,赋予人物恰切的音色,难以迅速、准确的运用恰当的表达样式来配音。声音的可塑性不强,适应面窄。同时配音演员的个人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也影响了配音事业的大跨步发展。

4、部门管理乱

我国广播影视配音事业目前的配音形式称之为“项目管理体系”。一个译制任务就是一个项目,由制片人担任项目经理,对整个译制任务进行统筹管理,他委派一位导演,再由导演从那些分散于各个录音棚的配音演员中间挑出最合适的,临时组建一个配音团体。这种配音形式使得配音演员之间缺乏足够的默契,即使经常在一起配音,但由于没有剧团式的氛围影响,也很难达成共有的配音风格。另外由于对其他的演员特点不了解,以及对全片基调把握的不够,很多配音员在配音过程中都力求达到“不温不火”的程度,以便能和其他演员的风格达成统一,而不会使自己的表演太过突兀。这种管理方式使得配音从业者基本处于无统一组织和无统一管理的“散户”状态,配音行业难以形成规范的职业标准和执业要求。许多配音演员处于“职业”和“业余”的边缘,难以角色稳定化。

二、广播影视配音人才队伍培养的当下路径

我国目前培养配音专业人才路径主要是专业学院培养、社会团体选拔、文艺团体转入与自修成才,虽然路径较多但存在状况堪忧。

1、学院培训

我国目前只有同济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吉林艺术学院为数不多的几所高等院校开设配音专业,少量院校如中国传媒大学、湖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开设了相关的兴趣课程。培养配音专门人才,并没有较大规模的开展专业招生。我国的配音演员目前还处于职业化的初始阶段,行业基数非常小,与日本目前正处于偶像化热潮的日本配音行业相比,我国配音行业无论是职业化程度还是商业化程度都远远低于日本。在日本有130多家专业的声优(日本对配音演员的称呼)学校,每年培养2000多名职业配音演员,这些生源足以构成日本庞大的配音产业所需要的人才基础。反观中国目前的配音行业,正处于青黄不接,良莠不齐的尴尬境地,没有建立有效的培养稳定后备人才的机制,搭建开放的平台,提供充足的学习机会,使得配音事业的发展缺乏持续的动力。因此,我国的配音人才培养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建立职业化的配音人才培养体系十分迫切和必要。

2、社会选拔

对配音演员的选拔日本主要有四种方式:第一种是从中小学生的时候就开始作为童星从属于大公司的剧团,边表演边培养演技,在高中毕业的年龄开始从事配音工作,之后大部分都成为了第一线的演员和声优。第二种是在高中、专门学校或是大学毕业后在剧团作为舞台演员被动面相关人士发掘而成为声优。第三种是在高中、专门学校或是大学毕业后再去专门的声优养成学校深造。第四种是从原来其他行业或完全不相干的工作转行成为了声优。与日本专业化的配音人才培养相比,我国配音人才培养专业化程度不高,没有形成系统化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为了弥补高等院校生源的不足,我国的一些社会培训班也会进行公开选拔,发掘可塑性强有发展潜力的热爱配音事业的年轻人才。例如由青青树动漫公司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合主办的“全优声”中国首届声优大赛就发现了不少有潜力,热爱配音事业的好苗子。不过虽然社会选拔不失为一条发掘人才的有效途径,但由于时间、技术等的限制,简短的培训出来的配音员质量并不高。

3、文艺团体转入

以往优秀的配音工作者大都来白于电影制片厂、话剧团。虽没有接受专业的配音训练,但他们专业的译制经验和深厚的表演功底仍然打造了一部部配音经典。目前国内的配音演员也大部分是剧团出身,当今许多的影视明星、歌手也纷纷加入到配音事业中来,比如成龙和吴宗宪为《花木兰》配音,邓超、田亮女儿田雨橙加盟《神偷奶爸2》国语配音,谢霆锋为《风云决》配音。虽然明星加入到配音大军中来可以吸引观众的眼球,扩大宣传影响,追求更大的商业效果,但明星配音毕竟不专业,往往配出来的效果差强人意,观众并不买账,反映平平。相比于明星配音,我想专业的配音员应该更能做好配音这项本职工作,我们需要的是配音明星而不是明星配音。

4、自修成才

在配音演员中有一些并没有接受“科班”学习,但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也走人了配音行列。在生活中,热爱配音、学习配音的`人应该不少,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通过自学成才的,配音是一门艺术,除了需要孜孜以求和精益求精的精神,还需要熟练的技术和各种“能人所不能”的能力才能创造艺术的极致。古人云:“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对于配音演员来说要想完成好的作品就应先端正态度,加强自身修为,而绝不能以声音敷衍,粗制滥造。虽然目前国内的配音环境不尽如人意,但热衷于配音事业的演员应当以全“声”心的态度投入到事业中来。同时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掌握熟练的配音技巧,才能在此基础上追求配音艺术的完美。

篇3:加强高校后勤队伍建设的思考论文

加强高校后勤队伍建设的思考论文

[摘要]后勤工作是高校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后勤队伍建设决定着高校后勤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影响着高校整体水平和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针对高校后勤队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高校后勤队伍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高校;后勤;队伍建设

后勤工作是高校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后勤职工在高校工作中担负着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作用。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探索新体制、新机制的转折时期,如何建设一支事业心强,遵守纪律、爱护国家财产、技术熟练、具有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全心全意为师生员工服务的后勤职工队伍,决定着高校后勤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影响着高校整体水平和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辽宁省高校后勤队伍现状

近年来,辽宁省高校后勤队伍发生了巨大变化,有些高校已开始从行政管理、教师以及优秀毕业生当中挑选部分人员加入后勤队伍,从而改善了后勤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但从涵盖理、工、医、农、财经、外语等15所院校在编的1507人后勤队伍现状调查结果来看,仍不能适应当前学校改革发展的需要,“三多三少”不合理结构仍然存在。即“低学历的多,高学历的少;普通工人多,技术人员少;简单劳动者多,人才少”。后勤队伍的状况不容乐观,后勤队伍的建设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高校后勤队伍存在问题

1.学历结构偏低、年龄偏大从表1中看出,本科以上学历仅占20.17%,高中以下占63.58%,随着高校发展,后勤管理向着科学化、规范化迈进,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管理,加强后勤信息化建设已成为面临的实际困难;从表2中可以看出,40岁以下占21.51%,40岁以上占78.49%,其中45岁以上占58.2%,在后勤人员只出不进的政策下,再过将有55%的人员退休,高校后勤服务与保障将难以维系。

2.职称结构不合理、工人技师断档从表3、4中可以看出,管理人员高级职称占3.58%,工人技师占9.02%,且工人技师平均年龄56.8岁,且高级工的平均年龄也超过50岁,再过3-5年,80%-90%技师将退休。这样一支队伍中的骨干力量,与日益发展壮大的高校形成巨大反差。

3.存在问题原因

后勤职工队伍中,由于特殊历史原因,造成的学历层次偏低、文化水平不高;后勤深化改革以来,压缩后勤规模,后勤职工只出不进,形成自然减员,年龄偏大;长期以来高校对后勤队伍建设重视不够,重使用轻培养,与师资队伍建设相比,后勤队伍在人员配备、业务进修、技术培训缺乏近期和中长期的规划,而且没有在后勤方面引进大学以上的人才,使队伍出现了断层;后勤人员自身缺乏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一些职工文化水平不高,不能读、不能写、不懂管理,只会埋头苦干,加上后勤工作琐碎、复杂,使从事后勤工作的同志也常常忽视学习和自身素质的提高,缺乏紧迫感和危机感;更有不少人把后勤工作看得很简单,不认为它是一门学问等等,结果造成整体队伍文化素质低,结构不合理。因此,后勤职工队伍建设、调整队伍结构、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综合素质、建立一支能够满足学校服务保障体系要求、精干高效、勤恳务实的后勤职工队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三、加强高校后勤队伍建设的措施加强高校后勤队伍建设可以依照以下整体思路稳步进行:通过岗位和编制控制队伍规模;通过培养和引进提高队伍素质;通过事业和政策稳定骨干队伍;通过考核和竞聘优化队伍结构;同时重视技师队伍的梯度建设。

(一)拓宽进人渠道

人才引进是队伍建设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多种方式吸引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优秀人才加入到后勤队伍中来,使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逐步实现人才引进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1.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公开招聘,严格考核(包括面试、笔试、实际操作、心理测试等)、岗位试用、择优录用岗位需要、专业相关的优秀应届毕业生。

2.积极挖掘具有较丰富工作经验和较高管理水平的人才,将他们吸引到后勤的重要工作岗位中来。

3.根据岗位需要,积极培养和引进能够确保学校正常运行的、思想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即工人技师。

4.探索建立基地,采取吸引专业对口的院校学生定点到后勤相关岗位实习等措施,经过培养、考察、实践,双向选择,留下表现优秀的毕业生充实到后勤工作一线,不断提高队伍专业化水平,保证队伍来源的基本素质。

(二)加强培训考核

培训考核的目的是提高工作能力、服务水平和工作业绩,使职工了解和熟悉自己的岗位职责和考核标准。

通过培训考核,不断更新知识,使职工在工作中表现出高昂的工作热情和良好的工作态度、高度的责任心和技能水平,促进队伍整体素质提高,适应学校发展建设的需求。

1.加强基层党团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后勤文化建设,不断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育人意识、大局意识和忧患意识,把优秀分子吸引到党团组织中来,发挥模范带动作用。

2.鼓励员工积极参加与工作岗位相关的'学历教育,以适应学校事业发展和岗位的需求,达到提高工作绩效的目的,在职工学习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支持和鼓励。

3.鼓励员工积极参加专业岗位培训并取得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将技术等级与薪酬直接挂钩,促使员工技术不断提高,知识不断更新,服务水平不断改进,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4.充分挖掘人力资源使用潜力,通过岗位轮换、岗位交叉使用、人力资源共享,团结协作,努力实现一人多职、一职多能,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人力资源得到最合理、最充分的使用。

5.明确岗位要求,完善考评办法。建立健全岗位职责,制定岗位说明书,落实全员岗位责任制,对干部按照“德、能、勤、绩、廉”五方面的要求进行考核和评议;对职工进行政治思想、工作表现和业务技能等项考核,实施职工分级考评办法,考核结果与晋升、薪酬挂钩,建立有效的考核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

(三)规范用人管理

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办法,建立良好的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分配机制,激励员工积极主动做好工作,把岗位职责、考核竞聘、分配晋升有机地结合起来。

1.合法用工,分类管理。按照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用工制度。根据后勤职工队伍庞大、编制多元化的特点,不断完善各类编制人员的管理办法,充分调动每个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工作热情,真正以主人翁责任感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

2.改革薪酬,政策激励。积极稳妥地进行薪酬制度的改革,进一步完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实行工资分类管理,深化薪酬调整机制和分配激励机制改革。制定合理有效的薪酬分配方案和管理办法,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程。

3.提倡参与,关心成长。加强软环境建设,建立后勤特色文化,用后勤精神教育、引导员工更好地工作;充分发扬民主,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管理,大胆提出合理化建议,增强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重视优秀人才的选拔与培养,树立先进典型,增强后勤队伍的凝聚力。

4.技能型人才的来源和培养模式。高度重视后勤服务保障运行所需技能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短期内,高级技工以自我培养为主,技师、高级技师以引进为主。长远看要建立技能型人才梯队,通过培训、培养造就一支综合素质好,技术水平过硬的工人技师队伍。

(四)人员有序流动

通过加强规范管理,在员工技能及队伍整体素质普遍提高的前提下,按照人力资源共享的原则进行人员调整,促进职工队伍合理、有序流动,确保队伍的活力和战斗力。

1.定岗定编、减员增效。因事设岗,按岗定编,根据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和岗位的需要,依照满负荷工作量的原则,科学、合理地进行岗位规划设置,明确岗位职责和岗位定编,实现减员增效。

2.严格考核、竞争上岗。让职工了解本岗位的工作内容、技

术要求和相关知识。在定岗定编的基础上,逐步完善竞争上岗机制。实行竞争上岗,标准统一公开,人员能进能出。通过落实考核机制,达到提高技能,推动工作,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的目的。

3.择优聘用,有序流动。探索建立优秀人才补充和人员有序流动相结合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在定岗定编、考核的基础上择优聘用,提高引进质量,为后勤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4.措施得当,稳定队伍。对后勤各类骨干,通过事业留人和政策倾斜吸引优秀人才,保持骨干队伍的基本稳定。以后勤精神凝聚人,以教育事业鼓舞人,以多方关怀感动人,以政策突破激励人。充分发挥党政工团组织的作用,建立一支能打硬仗的、稳定的后勤骨干队伍。

在学校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加强后勤队伍建设是事业发展的需要,还需要按照专业化服务的要求,调整结构,转变观念,本着科学、精干、高效的原则,为后勤可持续发展,构建满足大学建设需要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和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志峰.高校后勤队伍建设浅议[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

[2]孙丰荣.提高后勤队伍素质,推动高校后勤深化改革[J].高等农业教育,,(5).

[3]刘伟.浅论目前我国高校后勤队伍的素质[J].咸宁学院学报,2006,(4).

篇4:高师音乐教育与声乐人才培养思考论文

高师音乐教育与声乐人才培养思考论文

一、高师声乐人才的培养应该适应当前的音乐教育改革

新世纪关于音乐的基础教育方式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针对高师的音乐教育改革也势在必行,对于高师音乐人才的培养首先应该适应当前音乐教育的需要,跟随时代的步伐。学生应该增强演唱水平的提高以及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高师的声乐人才首先应该掌握演唱的技巧,同时发声技巧也应该熟练掌握,使用正确的发声方法,演唱不同时代的以及不同风格的歌曲,对于美声以及民族等各种的音乐表达形式也应该具备基本的演唱能力。在提高音乐演唱水平的同时也应该熟练掌握演唱的基本理论知识,在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的基本条件下去演唱歌曲,才能有正确的演唱技法。关于声乐基础的理论知识一直是高师在音乐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很多的教师认为基础理论知识并没有演唱的技法可靠,因此只注重技能的传授,对于理论知识并不看重,这导致在歌曲处理上缺少知识的积累,因此对于声乐的发展起到了阻碍的作用,高师应该重视对声乐理论知识的传授,这样才能让学生都在理解的基础上之上进行唱歌,也才能在演唱技法上有新的突破。其次,关于声乐教师的教学能力需要提高。高师是培养声乐人才的重要基地。这里面出来的学生将来会从事社会上声乐的教学,对理论上的演唱技法进行传授,因此应该对他们着重培养。高师的学生应该首先学会做人,之后学会学习,学会教学。目前,在高师的音乐课堂上可以看到声乐只是以发声的技巧训练为主,对于学生的上课能力培养不足,很多的教学技法高师的教师只是在讲课过程中一笔带过,没有具体分析,让学生只是了解了演唱的技法,并不了解教学的方法,这让他们以后在教学中很难继续进行具体知识的传授。本文认为,声乐教学是基础音乐教育的重要一部分,因此在高师的声乐理论课堂上应该增加关于声乐教学的比重,这种通过教学的方式让高师的学生能够边懂边练,在以后参加工作的过程中,能够知道如何传授声乐的知识。再次,可以增加高师学生的实习时间,让他们在实习当中锻炼技能,将来在工作中能够更好的融入到声乐教学中去,掌握更多的教学技巧。为了适当当前的音乐教育改革的需要以及全面人才培养的需要,高师的教师还应该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课堂内外,应该注意学生的言行,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还包括对于学生的伴奏、舞蹈、表演、创作等能力的培养,力求把声乐教育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提高声乐教育人才的综合人文素养,为将来培养一名优秀的声乐老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高师声乐课程设计应该综合考虑

毋庸置疑,高师声乐与人才的培养应该适应当前的音乐改革需要,应该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不光有声乐教学这一方面的能力,他们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同时高师的学生还应该具备唱、讲、教、导等能力。关于声乐课程的设置直接关系到对于声乐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应该格外的重视,本文认为对于声乐课程的设置应该进行综合型构建,其中主要包括声乐理论、声乐演唱、声乐实践三门主要课程,另外为了培养综合素质的人才还应该让声乐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可以开设声乐与文学、声乐与伴奏、声乐与表演、声乐与历史等课程。在高师的声乐教学中,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对声乐的技能过多的传授,但是在声乐的基本理论知识上并不看重。本文认为应该加强声乐基础知识的'构建,加强对学生声乐理论知识的灌输。在基础的音乐教材上,内容主要包含歌曲的演唱、歌曲的欣赏、歌曲理论等综合性的音乐知识,另外课外的音乐辅导能力也是音乐教师应该有的能力。因此,高师的声乐人才应该不仅有演唱的能力,还应该熟练的掌握声乐的歌曲理论以及声乐的发展史等理论知识。其中声乐的理论课程主要包含声乐的发展历程以及歌唱的技法。歌曲的赏析以及声乐的表演等几个部分。声乐的理论课程本应该是每个高师的学生都学习的课程,因此应该加强理论知识的教学,让每个学生熟练的掌握理论知识,在通过对于歌曲的赏析以及技法的掌握,提高声乐的欣赏能力以及思考能力。声乐的演唱课程也是在音乐的教育当中,重要的教学内容,并且一直在声乐的教学课程上备受重视,很多的学生甚至认为只要掌握了声乐的演唱技法,学习好声乐的演唱课程,就全面掌握了声乐的知识,也认为只是声乐学习的唯一途径,因此往往专注于此。但是对于如何分析以及处理个去研究的很少,甚至不去研究,这导致在歌唱的表演方面探索力度严重不够,未来的音乐教师不应该只重视音乐的演唱技巧而不重视歌曲的处理以及表演的基本能力,否则毫无表现能力,因此,高师在声乐演唱教学中应该教学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包括发声技巧、歌曲处理以及歌曲表演三个方面,高师应该除了对发声技巧进行讲解之外,还应该对歌曲的处理方法以及歌曲的表演方面进行讲解,在歌曲的表演方面,比如:歌曲演唱的形式以及演唱的音色和形体表演等重点强调,通过这种与表演相结合的方式让歌曲的演唱达到声情并茂的境界。关于声乐的实践教学是一门技巧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要学好这门课程需要大量的实践,实践与理论融为一体。高师的声乐实践课程主要包括:声乐的教学法,以及声乐的排列,其中声乐的排列主要包括自弹自唱自演等音乐作品。除了以上的三种声乐必修课程之外,为了满足整个音乐专业的需要,还应该提高声乐的理论知识培养以及技巧的培养,发展声乐的表演能力,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声乐的选修课程,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

三、高师声乐课程教学教学形式与方法应多样化

从整个高师的课程结构来看,因为教学课程要求不同因此教学的内容侧重也不同,因此课程的设置应该采取多样化,同样教学的方式也应该多样化,多种方式的教学能够更吸引学生注意力,这样不断推动声乐课程的发展。高师的声乐课程根据不同声乐教学的目的跟要求,主要的教学形式分为三种分别为声乐集体课、声乐小组课、声乐个别课。通过这三种不同的形式实现培养综合型发展的人才的培养目标。高师声乐的集体课可以说是在声乐课程改革的趋势,声乐的集体课也越来越受到了每个学院的重视。但是目前,关于声乐集体课的开设很多还有不足,比如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形式上,因此需要进行改进,本文认为对于声乐集体课的设置的人数应该不超过30人,每周开展课时为2节课,系统的讲解声乐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

篇5:高中数学合格人才培养思考论文

高中数学合格人才培养思考论文

一、合理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教育学、心理学可得,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因素,动机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正是兴趣,它是动机的活跃分子。我们可以把兴趣分为间接兴趣和直接兴趣。间接兴趣由行动或事物任务目的引起,直接兴趣由行动或事物自身引起。我们教师的任务就在于可以借助学生具有的直接兴趣激发他们的间接兴趣,以求间接兴趣和直接兴趣的相互整合,把短暂兴趣转为稳定兴趣。研究表明,兴趣为学习的加速器和牵引力。教学中,教师要把引导学生学习数学乐趣作为首要任务。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主动、积极、愉快地学习,为更好地学习增添动力。激发兴趣、保持兴趣的关键就在于新课的引入。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新课引入,在此过程中教师如果引入方法精心设计,学生的兴趣、好奇心被唤起,一开始学生就有迫切的求知情绪,有了这样的学习氛围,这就是一个成功的开端。高中数学教学好的引入方法很多,如复习引入、设置悬念引入、探究引入、设置情境引入、趣味游戏引入等。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爱好引入到课堂,引入到课题内容中来。

二、采用探究式教学,注重知识过程

以前传统的教学,教师以讲授为主,教学过程死板,学生只能被迫接受,因此他们感觉课程内容多、容易忘记,而且在实践中很难转化为能力,进而觉得高中数学难学。为此,我们要把以前的注重“教”变为现在的注重学生的“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把学生真正当成课堂的主人,鼓励学生积极探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去发现知识,让他们在探究中形成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同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引导所有学生主动积极地把在实践探究中获得的新知识、新理论和它本来所具有的知识结构联系起来,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激励他们在探究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体会探究过程,不断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学生是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核心,教师作为一个引路人,可适当地指引方向,但路还是要学生自己去走。教师要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方式和掌握数学概念,在教学探究中自主参与完成。探究作为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理念,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或实践得到的知识,更能转化为能力,在考试以及生活实践中体现出来。因此,教师要注重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持续不断地体会前进的喜悦,并不断转化为进一步学习新知识的动力。

三、激励情感交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学生是有情感的个体,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高中学生更是如此。现阶段的学生有新的思维,有新的人生态度,当然这些不一定全部正确,甚至有一些我们看起来有些难以理解,但这一切都有它存在的道理。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们也要去了解这些,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学生做朋友。这样,在课堂上才能建立和谐,学生才能愉快地学习,事半功倍。我们要不断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和学生一起充分地感受探索问题与发现新问题的喜悦,进一步深层次地分析结果,和学生一起探索新发现、新见解,和学生一起享受创新与成功的喜悦。发展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让学生充分感觉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是一起探索、一起前进的。我们不要“独裁”地让学生干这干那、学这个学那个,久而久之,即使学生不反感也会感到很累,课堂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因此,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建立新型的课堂关系,这样我们可以轻松地教,学生可以愉快地学,高中数学课堂就会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

四、不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评价互动

评价活动是上一次学习的结束,也是这一次学习的.开始。教师要在学生合理表现的基础之上,适时根据这一次所要学习的任务以及学习目标,对每个小组或个体的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开展多维有效的评价,并对学生的表现最大限度地肯定。同时,教师要指引学生个体或小组与其他个体或小组开展多项有效交流活动,相互学习、相互指导,并通过自我评价和判断,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数学思维方式,使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得到全面发展,让学生发现不足和优点,尽可能地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五、课堂教学中注意知识迁移中的思维定式

思维定式是指学生在某学科中已拥有的知识和获取知识的方式以及过去学习的经验,学生在心理上的一种预备状态,它使个体倾向于以一种特定的方式对外界刺激进行反应,而抑制其他方式的反应。显然,定式使学习者倾向于以某固定的方式进行认识活动。大量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定式既可促进相近课题的学习与迁移,也可能有干扰的负迁移效应。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对相关知识的类比归纳,能温故知新,但在学习过程中也要克服思维定式的影响。学生习惯死记硬背,不注重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先入为主,总是习惯用先学到的公式概念解决问题,这样不利于新知识的学习。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克服这种干扰新知识学习的思维定式,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总之,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让每一个学习的个体都有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类比归纳的气氛中轻松学习,启发诱导,让每一个学生掌握数学技能和学习方法,形成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使每一个学生体会到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伴随着无穷的乐趣,实现他们的成才梦。

篇6:安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考论文

安全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仅有利于加深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关系到他们就业能力和社会竞争力的提升。因此,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围绕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针对当前安全工程专业研究生教学和培养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以提升就业能力和社会竞争力为导向,探究安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和工作需求的变化,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应用人才已经成为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重点[1],应用型人才不同于研究型人才,其要能够解决“干什么”和“怎么干”的问题。

1当前安全工程研究生就业现状

1.1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及结构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2]。大学生就业能力主要包括基本个人能力、专业技能和求职技能三个方面,其下层因素中最能表现大学生能力强弱的是其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及已学习和掌握的专业知识。

1.2安全工程研究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分析

1.2.1职业目标不明确

职业目标是在个人根据自身情况以及面临的机遇和制约因素,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确立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与目标。个人的人生目标由职业理想确立,并最后通过职业理想实现[3]。目前,很多安全工程研究生缺乏职业理想,没有奋斗目标,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想做什么,适合做什么。很少去考虑毕业后从事哪个行业,从哪里做起,最终可以得到什么样的职业目标。并且他们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而绝大部分高校也没有对研究生开展针对性的和个性化的职业生涯指导,导致很多研究生缺乏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未来的就业方向和就业目标不明确。

1.2.2专业基础不扎实,知识面窄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安全专业人才提出了新要求,而高校的课程设置、等明显滞后于企业的需求。这就导致学校培养出来的安全专业毕业生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使得部分学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且在应聘过程中,由于所学的专业知识滞后或者不足造成毕业生的专业能力不足,处处碰壁。主要是因为高校设置的专业课程滞后且面窄,部分课程内容已经脱离现实,缺乏前沿性和发展性。

1.2.3实践动手能力差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高校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的培养十分薄弱,表现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统一要求,轻发展个性;重考试分数,轻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等。而研究生也只重视课程学习和论文课题相关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用人单位必须花费一定金钱和实际去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这使得大部分企业不愿意雇佣应届毕业生。而很多研究生认为自自己学历高,对工作的期望值也高,而自身学术基础没有打好,掌握的安全领域专业技术又少,“眼高手低”的现象并不少见,直接影响着就业前景。

1.3安全工程研究生就业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1.3.1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存在弊端

影响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高校原因主要表现在课程设置和实践安排存在问题。首先,教学内容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存在差异,缺乏特色,只是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基础性能力培养;其次,由于缺乏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参与,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实践性和实效性。最后,高校没有针对研究生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对学生就业意识的培养处于无表现阶段[4]。

1.3.2研究生缺乏培养就业能力的意识

通过与身边同学关于就业方面的交流发现,不少同学对就业能力的概念存在偏差,对就业能力的理解也很狭小。而且普遍认为就业能力的培养通常是在毕业前几个月进行的,读研前2年期间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几乎没关系,因而,都不会有积极、主动、意识地培养自身的就业能力。

篇7:安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考论文

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理论型、学术型人才而言的,是掌握直接应用型知识和具有更具体实践能力的人才[5]。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实现从学历教育到能力本位的战略转移,在教育观念和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转岗能力及创业能力。

2.1培养应用型人才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开设安全工程专业的目的是解决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由于该“安全”的不确定性、复杂性、综合性等特点,使得安全工程专业不同于其他工科专业,具有多学科交叉、多行业交融的特点。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要求截然不同的安全要求和保障条件。采矿、石化、建筑、交通、机械制造等行业的用人单位需要安全管理与安全技术并重型的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开展安全生产方面的工作,不仅要懂生产还要懂安全,不仅要懂技术还要懂管理,即用人单位非常重视安全专业人员的沟通、组织、综合分析、创新、应变、表达等能力。然而,现行不完善的培养模式使得高校培养出的安全工程毕业生安全管理知识薄弱、安全技术不扎实、没有充分了解相关行业的专业背景知识和法律法规、实践动手能力薄弱等问题,在应聘和未来工作岗位上处于劣势。因此,高校必须改变安全工程学生培养模式,以提升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培养安全工程创新应用型人才,帮助安全工程毕业生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胜出,更快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

2.2安全工程毕业生顺利就业的需要

随着诸多高校扩招,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人数持续增加,其数量已超过现有市场需求和经济所能吸收的力量,导致出现严重的就业难的现象。为了能够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顺利完成就业,必须要具备他人所没有的能力和特点。而应用型人才具有动手能力强、善于创新、知识面广、专业素质全面等特点,在同等条件下,是招聘单位的首选。

2.3安全工程应用型人才知识结构体系

安全工程应用型人才除了具备本专业基本的基础理论知识外,还要掌握应用理论与技术,能够分析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存在安全问题的致因及其变化趋势,找到解决安全问题的最佳方案,并自行运用生产工具解决该安全问题。只有具备了安全工程应用领域的知识,才能将安全工程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发挥出人才的多样性优势;才能满足社会对多层次、多方位的安全工程人才的需要,才能更好的保障安全工程毕业生的顺利就业。安全工程应用型人才知识结构体系如表1所示[5]:

3“产学研”合作对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的作用

3.1“产学研”合作提升研究生的专业技术能力

“社会各行业安全领域需要什么安全理论和技术?”对于绝大部分安全工程研究生来说是未知的,甚至不清楚自己未来从事安全工作的性质和任务。在校期间,由于培养机制的弊端,通过课堂讲授的安全技能是不完善的且存在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现象,使得培养出的研究生很难掌握一些安全领域必要的技能,专业技术能力也存在不足。而“产学研”培养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规划制定、制度设计、系统管理的'创新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科学的规划和设置产学研培养模式中的教学内容,其应当有别于职业教育,研究生通过有限时间内产学研模式学习,提高自身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解决问题能力,具备一定的本专业技能与管理经验,避免和克服脱离实际、“眼高手低”、崇尚空谈的弊病。

3.2“产学研”合作提升研究生的求职应聘能力

在高校校园招聘的现场,每个招聘单位的工作人员都会问应聘学生同一个问题,即“有没有相关行业的实习或工作经验?”。高校培养出的研究生应当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要。企业到高校招聘的对象是希望能够快速进入工作角色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同等条件下,招聘单位更愿意选择那些具有相关行业工作经验的学生,因为他们能够快速适应安全生产第一线的需要。“产学研”合作培养方式能够为学生提供实际的工作训练,帮助他们在激烈的就业应聘竞争中胜出,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

3.3“产学研”合作提升研究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产学研”合作可以让安全工程研究生走出学校的“象牙塔”,走出实验室,真正地去接触企业、接触行业、接触社会,使他们更加了解企业、行业、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通过实际工作训练,有助于他们毕业后尽早走进职场,遇到挫折和困难时,能够自我调整,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忍耐能力、抗挫折能力、情绪表达控制能力。“产学研”是大学生从朦胧走向成熟,从校园向社会,从学生向职业人转变的桥梁。

4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安全工程研究生培养新模式

为了克服现行安全工程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和研究生就业能力不足的现状,建立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产学研”安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4.1建立“订单式”人才培养方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是指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签订协议,充分发挥出各自教育资源优势,共同制定出人才培养计划并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及管理,用人单位按照协议约定学生就业[6]。高校和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培养安全工程研究生,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去该企业工作。该培养方式可以充分利用高校培养安全专业人才和科研院所开展科学研究的良好软硬件条件,为企业培养符合他们自身条件的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人才,不仅可以克服企业缺乏高级安全专业人才的不良倾向,还能实现高校和科研院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4.2建设产学研“双师型”教师队伍

在“产学研”合作模式下,学校可以将企业或者科研院所的安全领域高级技术人才请进学校来,与校内导师联合指导研究生,建设产学研“双师型”教师队伍。校内导师通过与企业或科研院所合作,共同参与科研和技术创新,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真正了解社会和企业的需求,进而指导研究生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设计。经验丰富的企业或科研院所的高级技术人才能够为研究生提供实地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有助于研究生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需要结合起来,培养工程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3紧贴企业实际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传统的研究生课程安排是以纯逻辑知识体系为依据,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的需要。在安排研究生教学课程内容时应当以技术实践活动项目为线索,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目标,将学科知识、专业素质的培养赋赋予学生的全教育培养过程中。此外,将研究生就业能力的开发和培养贯穿到整个教育过程中,开展个性化的服务于指导,提高安全工程研究生的职业能力,强化职业规划意识,指导改进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使得他们能够根据自身特点和能力,不断建立、修正、完善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5结论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各行业安全领域中对应用型安全工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面对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应用型人才将在企业安全生产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安全工程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弊端和研究生就业能力不足的现状,本文提出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旨在实现校内课堂传授为主向课堂传授与现场指导实践相结合转化,加强安全工程研究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为社会和企业培养高素质的安全工程应用型人才。

篇8:安全工程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思考论文

安全工程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思考论文

摘要:安全生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大力开展安全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的人才培养已经成为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共识。本文主要从人才培养的定位、模式与机制、方案与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和实践教学环节几个方面对安全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旨在提高专业硕士的培养质量,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安全生产工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安全;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研究

安全生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国务院把加强安全工程领域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作为安全生产十二项治本之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教育部最近颁发的学科目录把安全科学与工程提升为了一级学科。因此,大力开展安全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的人才培养已经成为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共识。安全工程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需要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安全生产工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这决定了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点的建设在人才培养定位上要有针对性;在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上要有创新性;在人才培养方案内容中突出模块化;在教学方法、手段和实践教学环节更需要加大培养力度。

一、人才培养的定位

安全工程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的定位在“招生入口”与“就业出口”都需要体现出其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就业出口”也就是毕业生今后的工作性质和内容决定了“招生入口”学生的基础专业条件。

(一)“就业出口”的针对性

省属高校人才培养主要针对地方经济建设。对于我省而言,高危行业的安全生产监察监管、高危行业生产和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存在较大的高层次人才缺口。特别是煤炭行业,在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的现实下,需要有大量具备煤炭生产技术基础理论和技能,并掌握了安全生产系统工程的高层次人才,充实到煤矿安全生产的监测监管、现场指挥一线。而我省目前尚无面向煤炭行业的安全工程专业领域专业硕士培养点。面对我国到安全生产实现根本性好转的目标,无论是政府相关部门还是相关企业,都有较为长期的高层次人才需求。因此,在“就业出口”上,我们把人才培养定位在“针对高危行业,为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培养具备主体生产技术基础理论和技能,并掌握安全生产系统工程的安全生产监测监管与生产技术管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体现出对社会需求的针对性。

(二)“招生入口”的针对性

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的知识结构主要涉及到工学和管理学的内容,是一个学科交叉、复合型的专业。要保证有充足的优质的生源,对于应届生,需要注重考察学生的本科所学专业的知识结构。因此,招生时,除了从安全工程本科专业招收学生以外,更要侧重招收有行业主体专业学历,如采矿工程、地质工程、测量工程、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等专业的学生。当然,对于这两类不同的本科教育背景入口的学生,在培养过程中,应当采用相对应的培养方案,以完善其作为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的知识结构。社会考生中具有现场实践工作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是非常重要的优质生源。特别是在高危行业,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其在自己的技术岗位上或多或少都积淀了一些安全生产的基本理念和常识,再在专业硕士学习阶段加以系统学习和提高,容易成为优秀的安全工程高级应用型人才。我校面向企业长期开展安全培训和安全知识更新教育,要充分利用各种平台,重视这批生源的开发,加大宣传,并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采取各种措施,吸纳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入学。

二、人才培养的模式与机制

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规律来开展安全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的培养是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具体到本专业而言,基于学生的知识基础结构,本校已经具备的实践基地的教学、研究条件和该专业的特殊性等,需在原有的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和机制上创新,充分发挥企业和社会作为用人单位在人才培养中应该发挥的主要作用,采取“1+1+1”学制的培养模式和“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以及由“联合培养”到“定向培养”、“订单式培养”的模式进行培养。

(一)“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

“双导师制”是指每位学生都配备学校、企业各1名指导教师。学校导师主要指导学生的课程学习和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校外实践基地导师主要负责现场业务指导、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同时参与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审核工作。虽然校内外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对导师的基本素质的要求是一致的。对于校内导师,我校过去曾经对专业课教师要求必须至少在基层挂职锻炼一年以上,这个规定需要作为专业硕士校内导师任职条件之一;对于校外导师,需要的是让他们具备一定的教师技能,掌握教育教学基本规律。我校国家级安全技术培训中心面向企业开展的安全培训教师岗位培训,可对这些导师们开展这些内容的培训。

(二)“1+1+1”学制的培养模式

“1+1+1”学制的`培养模式指安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的学制为三年,学生在这三年分三个阶段完成学业。第一年在学校以基础理论为主,完成课堂教学所必须修完的学分,在这一年中,除公共必修课以外,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入口以及出口,给出多个学习方案,建立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为学生的第二个学习阶段打下基础。第二年在实践基地以实践基地挂职锻炼和实际操作为主。我院的实践基地主要分为安全生产监督监管机构和生产、经营企业两大类。在安全生产监督监管机构,学生可挂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岗位,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应用系统安全理论,对所辖企业或地区在开展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安全生产监督监管理论,再回归指导安全生产监督监管,创新方式,提升监督监管水平;在生产、经营企业,学生同样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从事安全生产的具体规划、设计、研究、应用和隐患排查,以点带面,总结提炼安全生产的系统理论,再回归指导企业的安全生产。当然,如果条件和时间允许,学生最好在这两类实践基地都能得到锻炼学习的机会。

(三)由“联合培养”、到“定向培养”“订单式培养”

独立由学院开展安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人才的培养显然是不科学的也是没有生命力的。调动企业与政府相关机构的积极性,让社会参与培养,既是凸显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也是实现学校与企业共赢、建立人才培养长效机制的的最好模式。鉴于目前安全工程高层次人才的奇缺,我校的安全工程专业硕士应该乘势而行,与相关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紧密联系,采取联合培养的方式,办出特色。再逐步实现订单式培养、定向培养,从招生到教学计划的制定,再到就业,培养和造就安全生产监测监管和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真正需要的人才。

三、人才培养的方案与内容

人才培养的方案制定需满足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除我校采用的现行的教学基本方案外,为实现上述的培养模式,在专业课程中,需要突出培养方案的模块化,即安全系统工程模块、安全监测监管模块和安全生产技术设计模块,以适应不同类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一)安全系统工程模块

安全系统工程是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结合工程学原理及有关专业知识来研究生产安全管理和工程的新学科。在本科教学中,已经对其基本的原理有所介绍。在专业硕士阶段,需要从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运筹学优化理论、可靠性工程、人机工程、行为科学、工程心理学等对其加以提升。各模块可作为专业基础模块,提供给该专业的所有学生作为必修课学习。

(二)安全监测监管模块

安全监测监管模块主要以安全生产监督监管的应用为培养目的的教学模块。其中主要涉及到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行业规范、管理学等。该模块主要提供给以政府机构的相关部门为就业目标的学生必修。也可提供给到企业就业的学生选修。

(三)安全生产技术模块

安全生产技术模块主要以安全技术的应用为培养目的的教学模块。其中主要涉及到安全系统的设计、安全设施的设计、安全运行诊断、重大危险源辨识、抢险救灾等专业技术。由于涉及的行业较多,在本科阶段,学生对各行业的内容都只能有较为肤浅的学习,而在专业硕士阶段,需要就高危行业的安全技术加以重点突出,这也符合我校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的定位。该模块主要提供给以到企业为就业目标的学生必修,也可提供给以到政府机构的相关部门为就业目标的学生选修。

四、教学方法、手段和实践教学环节

安全工程是关系到“人命”的工程,需要每一位从业者以严谨、负责的态度对待这项工作;而这个专业又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个专业,无论在安全生产监督监管领域还是在安全生产的设计、指挥岗位上,都要求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因此,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需要加大改革的力度,并对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上给予充分的重视。

(一)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对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的教学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教学质量是值得推崇的。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以“安全生产总工程师”的角色和学习主体的“学生”以“安全监察官员”或“安全监测监控工程师”的角色定位,使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能以更为接近实际的视角进入角色情境;“角色扮演”教学法需要有特定的模拟场景,这些场景包括课堂理论环境和实验教学环境。无论教室和实验室的环境设计和演示、实验设备都力求逼真。更能加深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达到教学目的。以实际案例充实课程内容最新的案例融入课堂,对联系生产实际,激发学生兴趣,进一步建立工程意识将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二)实践教学环节

按照我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环节已经贯穿到了整个培养过程。但真正最能锻炼实践能力的环节,是在实践基地的锻炼和学习。我校建立的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和聘任的基地指导教师已经为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专业硕士在基地的实习要区别于本科生的一般生产实习。要学习的是生产现场的安全设计和安全诊断以及管理技能;要提高的是隐患的辨别、应急事故的处理能力等。要真正得到锻炼,必须是“挂职”,才能获得更多的增长能力和水平的机会,获得更多的锻炼。

五、结束语

我校本科安全工程专业已经入选“四川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而安全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点的建设,将为我校进一步完善“安全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成为四川省安全生产人才培养基地,提供重要的支撑。我们需要不断进行安全工程领域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和创新,并需要不断的总结和完善。努力提高安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向社会输送更多的安全生产工程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隆泗,李基.安全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7):200-203.

篇9:监理队伍的建设及人才培养论文

监理队伍的建设及人才培养论文

摘要:项目监理是一项集合了知识密集型以及高智能的技术咨询行业,其核心在于监理工程师,通过监理工程师来为客户提供相应的专业技术服务,所以对于监理行业来说,高素质人才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探究了监理队伍的建设以及人才培养要点。

关键词:监理;人才;培养

1前言

在监理行业之中,高素质人才应当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即可以很好的解决以及分析问题,可以和建设方、施工方进行良好的沟通;经验较广,能够掌握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知识,也就是除了需要了解监理的相关知识之外,也应当了解金融、法律以及项目建设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需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这是由于建设项目,尤其是房屋建筑项目,涉及到的利益方较多,难免会发生疏漏,为此监理人员一定要遵守相关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本着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各个参建方、人员,做到尽职尽责,使业主的利益得到更好的维护。

2注重监理人才的培养工作

2.1帮助员工进行职业规划

由于监理单位的很多员工没有进行过职业规划,同时也缺乏职业规划意识,所以监理单位应当以员工自身的特点与其理想职业价值观为基础,帮助员工实施职业规划,同时对员工进行职业发展规划制定以及设计培训工作,确保员工可以了解职业发展规划,清楚自身正处于职业生涯中的哪个环节,了解自身的特长与优势,掌握关键胜任能力,并具备理想的职业远景以及职业价值观。

2.2创建多元培养模式,提升监理人员综合素质

2.2.1岗前培训

监理人员在上岗前,需要接受岗前培训,具体内容为:监理工作的职责,主要工作内容以及方法,行为规范,并接受安全教育,同时还需要接受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要求和工程流程等文件的交底。

2.2.2在岗培训

在进行在岗培训时,需要采取多元培训方式,比如说公司内部培训、岗位锻炼、进一步脱产学习深造、参加外部的各类专业培训、员工业余自学、参加各类执业资格考试等。积极参加相应的培训课程。监理单位应当根据各个员工的发展方向,为其制定具体的培训课程,分时间、分次数、分人次的安排单位员工参加具体的课程培训。培训内容应为专业技术或者是管理类知识,利用课程培训来提升员工的知识水平,开阔员工的眼界,使员工逐步转向为复合型人才、管理型人才以及专业型人才。在实施人才培养时,除了需要注重员工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同时还需要注重管理水平的增强。监理单位应当考虑让一些员工进入高校脱产参加管理课程,接受专业的管理课程。以促使监理单位的管理人员可以深入的了解自身的日常管理活动,提升其协调以及领导能力,使其更好的进行管理活动。实行轮岗锻炼制度。制定科学的轮岗制度,让员工在不同的岗位上参与工作,可以使其具有相应的工作经验,同时员工的业务水平也会提升,不仅可以避免某一些岗位过多的依赖于某位员工,同时员工也可具有更高的实践经验。专业的监理工程师需要接受3到5年的培养,其中监理工程师需要使用1~2年的时间来掌握以及了解施工管理模式和工程施工技术,在之后的2~3年应当参与到工程活动中,通过实践协调与熟悉项目错综复杂的关系,并要主动参与到项目变更索赔的协调处理以及工程计量等方面,所以员工尤其是骨干人员有必要进行轮岗锻炼。另外员工也需要积极自学,参加各种相关执业资格的考试,比如说监理工程师、一级建造师、造价工程师等考试。监理单位在此也需要给予员工更多的帮助,比如说聘请专业的培训老师,到单位为参与考试的员工进行培训,也可以和某培训机构合作,由单位出资,减免员工的培训费用,对通过考试并获取资格证书的员工进行物质奖励,以激励更多的员工参与考试培训。

2.3创建专家型学习组织、树立主动学习、不断学习理念

监理单位下属各项目监理片区、监理组定期进行相互学习交流;监理公司总工办或技术部成立若干课题研究小组,开展课题研究讨论,提高企业员工专业理论素养。鼓励员工结合工作中的实际工程经验发表相关论文、专著、发明实用性专利及先进的工法等。

3注重监理项目部的打造,促进优秀团队的建设

首先需要配备优秀的总监。由于监理活动比较注重服务质量,虽然服务一词看似“平常”,但是做好是有一定难度的。服务的质量往往会受到项目总监的影响,同时项目总监的工作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也会直接关系到监理合同的履行情况,以及所监理项目的工作质量。项目总监可谓是整个项目监理部中重要的领军人物,由于其工作能力会直接关系到一线员工,所以很多业主会比较认“人”。因此一定要着重配备优秀总监,促进监理团队更好的发展、建设。其次需要合理设置项目团队。由于监理队伍的`内部组成也会关系到监理工作的效果,所以除了需要配备更好的监理总监之外,还应当以本项目的难以程度、规模大小以及工程特点为基础,科学的确定项目监理部的每一个人员,形成优秀的监理团队。同时在项目的实施阶段还应当做到人员的搭配工作,不仅需要保证整个监理团队专业结构合理,同时也应当考虑到监理队伍技术层次以及年龄结构这些方面,以便于保证效率,造就一支专业具有高强竞争力较强的优秀监理团队。

4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落实人才激励措施

监理单位需要以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基础,科学的制定绩效考核以及考评体系,有效结合定量考核以及定性考评方式。另外也需要考虑到单位的用工制度,制定灵活的奖罚方法和有效的晋升制度,将工作实绩考核放在首位,专业能力测试加以辅助,结合监理项目部对员工的综合评价,以及员工年度绩效考评情况来判断,是否给予员工工资晋升的机遇,做到多劳多得,人尽其才。

5结语

随着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房屋建筑市场的深刻变化,鼓励大众创新,由此各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如BIM技术、装配式建筑、各种先进的工法等,这为监理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这也使监理企业、监理人员面临着新的挑战。工程项目的质量对于项目的使用以及运行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监理人员作为主要的监督、管理工作者,其对项目有着管理的职责,所以监理人员自身的工作能力对于整个项目质量的保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为此监理单位需要正面直对市场挑战,制定人才强企战略,落实人才储备机制,注重人才的培养,做好监理项目部的打造,提升自身人才的拥有量。

参考文献:

[1]铁力军.工程监理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创新与实践[J].人力资源管理,(11):98.

[2]李武玉.加强监理人才队伍建设促进监理企业转型发展[J].建设监理,(2):26~28+79.

篇10:人才培养与土木工程论文

人才培养与土木工程论文

1厚力学基础,加强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培养,促有效教学

回答第一个问题,理论联系实际。为何进行几何构造分析。因为在前续的学习中,知道体系可以分为几何可变体系和几何不变体系。其中几何可变体系一般称为机构,不作为土木工程结构物承载,而只有几何不变体系才是土木工程领域可以进行承载的结构。其中,几何不变体系又可以进一步分为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即通常所说的静定结构)和存在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通常所说的超静定结构)。静定结构和超静定结构的受力特点和性能不同。基于此,为了确保框架的使用安全并了解其受力特点,必须对其进行几何组成分析,从而确定该体系是结构还是机构。如果是结构,是无多余约束的静定结构,还是存在多余约束的超静定结构。回答第二个问题,联系实际。例题是怎么来的?目前,框架结构在房屋建筑结构中应用非常普遍。实际复杂的空间框架结构是如何简化到如例题所示的简单结构的?体型上,将原本复杂的空间框架去掉一些次要约束,最后简化为一榀平面框架进行分析;杆件上,原本杆件是有一定的形状和尺寸的,为了简化分析,将各根杆件均采用中轴线替代;材料上,现场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材料,该材料实际有一定的离散性、各向异性,且施工过程很难完全均质,为了简化分析,将其简化为各向同性、均质、线弹性;连接方式上,由于横梁和竖柱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连接很可靠,将其视为刚结点,而框架结构为了尽量减少不均匀沉降,其基础与地基的联系很可靠,连接刚度大,故将其视为固定支座。回答第三个问题,回到理论基础。该例题的要点是要进行几何构造分析。关于几何构造分析的解决方法,就是利用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则,即二元体规则、二刚片规则和三刚片规则(或者称为静定结构的三个判据)。根据二刚片规则便可以判定该体系是有三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相信在教学过程中,只要经常采用启发式教学,正确引导学生思考,关注实践能力的培养,并进行长期的训练,学生的力学分析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工程的能力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力学的有效教学即可实现。

2宽口径,提升学生综合性专业素养培养,提高就业竞争力

土木工程专业自起,已经进行了重新划分(包括房屋建筑、道路桥梁、岩土与地下、铁路、港口码头等八个分科)。可见,土木工程专业内容多,范围广。当初这样划分显然是出于综合性人才培养的需求。可事实上,很多学校的土木工程专业还仅仅局限于最基础的房屋建筑方向或原本建立土木工程专业时该校的优势专业方向,这显然和综合性人才培养的期望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土木工程课程体系设置中,根据课程性质不同,专业课包括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其中,专业必修课为该专业必须学习的课程,比如,刚才提到的“三大力学”,而选修课则为在专业基础课程上进行拓展的课程。成功的专业选修课能深化专业理论知识,扩展专业视野,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同时是避免专业同质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总学分一定的前提下,为了使人才培养方案更为合理,这两者之间有一定的比例要求。总学分一定,若必修课学分过多,则学生的可选择空间太小,限制其自我选择合适的方向发展,也不符合“宽口径”的发展要求。总学分一定,若必修课学分过小,则不满足“厚基础”的要求,导致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困难重重。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专业素养,在“厚基础”,学好土木工程专业依托的基础课程的前提下,建议优化必修课程及选修课程比例,进一步增加学生专业选修课的容量和质量以实现“宽口径”。在选修课程设置中,可以囊括道路、桥梁、铁路、港口、市政、给排水等大土木领域的课程,在提高学生对所在学校优势专业方向的前提下,进一步拓宽口径,提高学生综合性专业素养,进而提升其就业竞争力。

3启发式教学,增强学习能力培养,促进综合分析能力提升

在进行扎实的力学学习和广泛、深入的专业课程学习后,原则上学生应已经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但实际情况往往是多年的应试教育使得他们的学习能力并未达到理想状态: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产生知识量太多,知识面太广的感受。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学科内部各课程的关联能力不强导致学习困难造成的。因此,采用启发式教学,适当引导,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使其融会贯通,建立学科内部各课程间的`联系显得尤为重要。尤其对于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程的教师而言。这个启发式教学和适当引导主要表现在,在不同学科交叉点上,进行一定的提问、示范,帮助找到课程之间的联系点,从而建立学科知识点的关系图。比如,在进行《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有一关于桁架位移计算的算例。相关课程包括《房屋建筑学》、《土木工程建筑材料》、《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等。从《房屋建筑学》课程角度出发,可以得出这是一个三角桁架屋顶,可将杆件之间的联系作为铰结点。这是一个联合桁架,从几何构造角度分析,这是一定静定桁架。从《土木工程建筑材料》角度出发,可以得出,粗线部分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而细线部分应采用钢材。原因是粗线是压杆,可采用抗压强度大而价格较优惠的钢筋混凝土材料,而底部细线部分是拉杆,故只能采用抗拉能力强的钢材。从《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角度出发,可以得出,原均布荷载为屋面均布荷载。但桁架结构要求所有荷载只能作用在结点处。因此需要依据等效原则通过《荷载》课程进行简化处理。若授课时教师在分析例题时对这些问题采用启发式教学,进行适当引导,则更能激发学生学习乐趣,并提高其融会贯通的能力。当然,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积极引导,慢慢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总而使其具备更强的综合分析能力。

4重德育,加强责任意识培养

由于最终输出产品为土木工程结构物,所以土木工程专业是关系社会民生的重要学科。结构缺陷或破坏轻则使社会财产蒙受损失,重则引起大量人员伤亡,所以必须加强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很多教育学者呼吁由于目前教育体制、社会、家庭存在的教育问题导致教育倒置化,即在高等教育阶段,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德育。这是我们必须承受的后果。德育到底应该放在哪个阶段?需要如何落实效果这也是很重要的问题。在进行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时,德育需要始终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首先,在学生学科入门指导时,就应该向学生灌输土木工程专业所肩负的使命,土木工程师必须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需要注意的是,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不必枯燥地重复,可以通过引入一些惨痛的失败案例来进行。相信实际工程案例不管是视觉冲击还是心灵触动,效果更佳。当然,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所表现出来对土木工程专业的敬畏之心,对教师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这些言传身教才是最有效的德育。

5结语

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任重道远,关于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提出以下几点做法:

(1)为更好实现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抓住力学基础这个重点不动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实现力学的有效教学;

(2)突破人才培养单一瓶颈,提升专业选修课的容量及质量,拓宽专业培养口径,培养综合性人才,促进就业竞争力提升;

(3)启发式教学,适当引导,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融会贯通,培养综合分析能力;

(4)重视责任意识培养,培养认真、严谨的治学及工作态度。

作者:叶元芬 单位: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土木工程系

篇11:电力工程施工监理思考论文

一、电力工程建设监理所面临的问题

建设监理的目的或作用之一是为了减少业主和承包商在所谓信息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对称,以便使双方在一个更加公平的平台上进行博弈,从而达到共赢的结果。但从上面所反映的个别存在的问题来看,建设监理的开展存在一定困难,或者说有相当一部分项目的监理在体现独立性、公正性、委托性、服务性、科学性方面受到一些制约和影响,有些是外部的,有些是内部的,有些则是体制性的。

1.1监理组织的定位

我国电力建设监理走过一段虽非漫长却较曲折的道路,它同业主是一对难兄难弟,经过了从外在的、被动的到内在的、主动的、由假到真的过程。过去人们根据FIDIC白皮书(业主与咨询工程师标准服务协议书),一直强调监理独立的第三方地位,但在实际上较难做到,因它是受业主委托实施监理。我国实行的是以业主为主、委托监理为辅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而且在FIDIC新版红皮书和黄皮书中,虽然仍采用了“工程师”管理合同的表述,但它不再是独立的一方,而是属于雇主人员,这似乎更符合中国业主们的思想。所以在实施监理过程中,业主越权干预是难免的。有的业主理所当然认为,监理是花钱雇的就应该听业主的;同样,监理有时也会主动或被动包揽原属业主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这也是一种越权。另外,有些建设项目业主、监理同属一家,或一个系统或一个集团内成员,其能否坚持公正公平往往不免令人疑虑。还有的业主求成求胜心切,希望最省最快最好地完成项目及早发挥效益,这是可以理解的,但还是应该尊重科学。电力工程涉及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问题,有其自己的内部规律,不能像某些地方政府那样搞政绩工程,甚至以政治任务相号召,致使设计单位、承包商、监理等无所适从。业主和监理只是委托和被委托的合同关系,业主不是其他相关方的领导而是核心,同样监理与承包方只是监理和被监理的关系,是受业主委托管理工程的代理人,所以其一切活动都应以合同为依据,以实事求是为原则。无庸置疑,监理组织必须坚持独立公平公正和科学性,认真履行监理所规定的职责,这是电力建设市场发展的趋势。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与国际市场接轨,我国电力建设企业将进一步融入国际市场,而国际承包商也将更多地进入国内市场,新的承包和管理方式,如PMC(项目管理承包商)、EPC/交钥匙总承包等新的管理经营模式,必将影响我国的建设管理体制,因而我国业主及监理的关系将会进一步得到明确和规范。

1.2监理市场有待规范,监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我国电力建设实施监理之初,第一批监理人员是选聘的长期从事电力建设具有丰富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人员,但也有其先天不足之处,即缺乏有关市场、法律、经济、商务等方面的知识。其后早期的监理人员培训取证注册也是较为认真的。但随着电力建设的蓬勃发展和监理的普遍实施,监理行业成为一种新兴产业行业,据资料介绍,电力建设监理市场并不规范,有信誉的监理单位只有10%;90%达不到应有水平的要求。这个评价似乎过于悲观,但认真考察3年后目前的监理现状,不可否认仍有不尽人意之处。现在几乎所有的设计单位、施工企业、电力基地开发公司以及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纷纷组建监理公司。监理人员的组成情况也显芜杂,相当比例的从业人员既无职称又无资质,也缺少监理实践经验,不少监理机构中有职称资质者只有三四人或更少,说明市场需求量很大,以致民间曾流传的笑话说:实在找不着事干了,只好去当监理,就像小布什当年找不着工作只好弄个州长总统当当。这虽然只是一种黑色幽默,但却反映了一种社会现象。现在监理人员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下岗待岗内退和退休人员,还有相当一部分是职业学校的学生。不可否认,他们中间有许多优秀和可造之才,而且为我国的监理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不免又给人一种错觉,似乎监理是一项很容易而又体面的工作,成为一种门槛很低的再就业门路和就业渠道,这是严重的误解和误导。实际上规范对监理从业人员的资质、职称、培训及经历都有着严格要求的,而且需要有必要的多方面知识,可见资质和职称也是非常必要的。当然资质职称也不是绝对的,现在的监理培训颁证注册也是应运而生,有一些很不规范的在职的人,利用在职期间的便利可以取得各式各样所需的资质。以上种种情况和误解,究其原因应是监理市场不规范之故。

1.3总监的素质是监理工作的关键

如上所述,电力建设市场和监理市场虽然存在着诸多不尽人意之处,但监理制总是一种进步。监理工作的优劣除业主的决策因素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总监的素质和能力。有关监理工作,国家在GB50319―《建设工程监理规范要求》、DL/T5111―2000《电力水利工程施工监理规范》、《电力建设监理规定》(电水农[]882号)中,对监理职责、程序、与业主承包商及设计单位的关系,甚至各类文件格式、表格等都作了详尽的规定,难免使人们误以为总监只要签署:此事由×××审阅拟文批复或处理,然后签字发文那样容易简单。因这远非总监的全部工作,其主要职责实际上是全面负责项目建设的进度、质量、投资、安全的控制,环境的监督以及合同和信息的管理,与众多相关方之间工作协调。这需要总监具备较全面的专业技术,了解市场商务经济法律等相关知识,具有既要坚持原则又能灵活处理各相关方问题的能力,其中尤甚要处理好与业主的关系。由于上述所存在的状况,监理和业主有时难免在某些问题上存在分歧,也发生过业主行文要求更换总监的事件。作为总监也应熟悉诸如FIDIC、ISO19001、ISO14001、OHSMS这些我国等同采用的国际管理标准,以便与按上述标准运行的相关方协调,而这样的素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面对不同专业不同素质的监理人员,如何发挥各自作用,建设一支专业精干、有效公正而又具有良好作风和风气的监理机构,圆满完成项目监理任务,则需要一定的领导艺术和才能。另外,项目监理部作为监理单位的派出机构,实际上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组织而且多为临时建制,因此总监应具有良好的个人品质和勤奋的工作作风,因其所处的位置又十分关键而且敏感,所以还必须十分谨慎、秉公处事、洁身自好。经过十多年的实践,现在已经培养造就了大批总监人才,但与需要相比似乎还远远不能满足数量和质量的需求。

二、几点认识和建议

在国外,建设工程是否实行监理由建设单位自愿选择,而我国则明确规定电力建设项目必须实行监理即强制监理,说明对监理工作的重视。为了完善监理制度,克服和避免监理组织本身和相关监理环境所存在的问题,试提出几点不成熟的认识和建议。

2.1市场和法制环境尚需完善

应该说,我国电力建设的法律法规规范是比较健全的。但在工程实践中,无论大中小、国家和地方甚至包括三峡这样的国家重点工程,仍存在部分项目不招标、不监理、无资质承包、超资质监理,相当比例的监理人员无相应资质(包括有一定知名度的大监理单位)之类的问题,说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缺乏有效监督的现象还是存在的。虽然这不是普遍现象,也应该引起重视并加以改变。这些问题只靠行政干预和国家审计监督似乎一时难以转变,归根到底还要靠市场机制和法制环境的不断改善加以解决。

2.2进一步界定各自的角色

电力工程是业主、监理、设计、承包商、制造商、供应商以及地方政府等众多相关方参与的综合性社会工程,各方都扮演着不同的、不能相互替代的角色,承担着相应的职责权限和义务。所以明确的角色定位十分必要。按ISO9000标准的观点,这些组织只是顾客和供方这两方关系,即:业主是顾客,其他则是业主的供方;双方是平等的,只是按合同履行各自的职责。其关系应遵循相互依存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确保双方都获得增强创造价值的能力。应该认识到,供方是业主不可缺少的资源,他们提供的产品(实物和服务)为业主的产品实现创造了条件,所以业主应该善于把供方的需求期望知识和经验变为自己的资源,并充分开发为己所用;而供方的一切活动应真正以顾客为中心,按合同规定认真履行其职责,达到满足业主及法律法规的要求;监理作为业主的供方,提供的产品是管理即服务,其特点是代理业主并在其授权范围内从事工程管理,所以与其他供方又有所不同,除以业主为关注焦点之外,还应公正地为其他供方服务。实际上业主的顾客身份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在建设期项目业主同时也是其上级或股东的供方,将来项目建成交付运行后,作为业主则是水、电能源和环境的供方,面对的同样是广大顾客。如果各方都能明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艺,电力建设舞台将会更加精彩。

三、结语

面对我国电力建设高速度发展的现实,电力建设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这不仅是电力建设监理本身的问题,也有外部环境和相关方的问题。相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的不断完善,电力建设监理事业也会有更大的发展。

篇12:电力工程施工监理思考论文

一、勘察监理

在电力工程项目的勘察阶段,就要开展相应的监理工作,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协助业主编制勘察要求,这个工作是勘察监理的基础,在工作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尽可能了解业主所需,制定合理科学的勘察措施,为勘察监理打好基础。第二,选择勘察单位,要选择负责任而且勘察实力和勘察经验丰富的勘察单位进行勘察,这个工作可以从根本上保障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三,核实勘察方案,在监督实施过程中,加强对勘察方案的有效控制,这是勘察监管工作的主体,这决定着勘察监管能否成功。第四,参与验收勘察。验收是质量的保证,是工作经验的总结,最重要的是能够弥补勘察监管的不足,为勘察验收画上完美的句号。勘察监管的费用大约要占整个监管费用的百分之三,多了会造成资金浪费,少了又不能保证勘察监管的质量,相关人员要认真把握。

二、设计监理

设计工作是整个工程工作的源头,设计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项目使用价值的高低,决定着整个项目的结构是否安全,更决定着项目投资效益的高低,可见设计工作在整个工程建设中是很重要的。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设计工作,更要重视设计监理工作,设计监理主要包括协助业主编制设计要求、选择设计单位、组织评选设计方案等内容。总体上讲,设计监理可以通过淘汰设计草案,选择最经济最实用的设计方案,有效避免因设计不合理而造成的浪费,设计监理可以在第一时间纠正设计质量方面的问题,能够有效控制设计的变更,对选择最好最合适的设计方案起着重要的监督指导作用,我们要重视设计监理,通过有效设计监理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保证工程的进度。在电力工程的全程监理中,设计监理所占的比重大约应该为百分之十。

三、工程施工监理

工程施工是整个建设工程的重点和核心,如果设计是工程的精神,是灵魂,那么工程施工则是整个工程建设的躯体,是工程建设的主体部分。在工程施工期间,需要对工程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理工作,才能有效保障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工程施工监理也是整个监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监理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工程施工监理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几点:工程投资监理,这是保证工程投资适度的重要方法;质量监理,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进度监理,这是保证工程进度的重要方法;另外,工程施工监理还要进行合同管理、信息管理,还要能够自主、公正地协调好各种关系,诸如项目法人和各承建方间的关系,充分发挥监理工作的重要作用,使监理工程师能够充分发挥出组织职能、服务职能和控制职能。只有工程施工监理到位了,才能保证工程顺利开展,保证工程能够高效、经济又优质地完成。工程监理意义重大,在整个监理工作中占着十分重要的位置。电力工程施工监理具体工作包括六方面。

1.电力工程的质量监管

质量监管是电力工程监理的核心内容,在监管工作中,相关的监管人员要严格按照国家建设工程的质量标准控制目标,通过具体的质量控制措施,在保证投资适度,工程进度的同时,实施质量监管,最大限度地保证工程的质量达标。就电力工程而言,电力工程的监理要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程规范、监管合同和有关的质量管理规章等相关文件认真执行,在具体工作中,要通过审查、检查、见证等环节进行监理,通过各项环节的监理全面保证整个施工过程的施工质量,最终达到“零缺陷”地把工程交给生产部门,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工程的质量。监管工作者既要审查承包商的人员配置及资格,做好准备,又要在原料控制复检、材料取样见证、设备开箱验收、关键程序监理等方面认真落实工作,把分项、分步验收、质量阶段性评审、设备定期检查等各项工作做好,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才能顺利通过上级部门的验收。

2.进度监管

电力工程的进度监管也很重要,这项工作主要是在满足投资和质量的同时,通过有效的进度控制,保证工程在规定期限内顺利完成。进度监管的主要工作是根据合同编制工程进度计划,督促承包商编制二级工程进度,加强对承包商的工程进度控制监管,跟踪进度计划,落实计划执行,定期召开进度分析会,总结阶段工作,制定预控措施,及时制定、纠正措施,督促施工单位均衡施工,消除一切障碍,保证工程进度。

3.投资监理

工程的投资监理的目的是通过投资监理,通过有效的投资监理措施,在保证工程质量又能保证工程进度的同时,实现最大限度节约成本,使工程的实际投资不超出计划投资的控制范围。投资监理的主要工作是,协助编订招标文件、签订中标合同、制定投资计划、审核施工计划、审查承包商的投资完成情况、审查工程方的相关凭证、协助业主索赔、降低风险投资、协助竣工结算等。在现阶段电力工程的投资监管中,输电线路的拆迁赔偿在工程投资中的比重逐年增加,如何加强拆迁赔偿的合理控制就成为电力工程监管的重要内容。作为监理单位要积极地行动起来,协助业主和施工单位把赔偿费用处理到位,将投资监理工作做好。

4.安全监理

电力工程要保证安全、高效进行,离不开安全监理。由于电力工程建设大多在较为偏远的地方,建设工程情况比较特殊。这就决定了电力工程的施工条件极其困难,要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开展工作,安全监理必须到位,这样才能防止施工单位因环境迫使而盲目施工的情况发生,最大限度地消除安全隐患。近年来,电力工程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工程建设安全监理实施已经迫在眉睫,没有安全,工程质量就得不到保证,工程进度、投资控制等工作也不可能顺利开展。工程安全监理能够最大限度地消除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危险现象,最大限度地克服管理上的缺陷,最大限度地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工程安全监理一定要做到位。那么如何保障工程安全监理工作的高效运作?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做起:首先,建立安全施工保证体系,严格按照施工安全标准进行监理;其次,审查承包商的安全保障体系,防止不安全施工现象的发生;再次,审查施工方的安全设计方案,确保方案科学合理并且合理制定阶段安全预防措施,细化安全监理工作;还可以通过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安全监察,在监察过程中,把安全隐患消除掉。安全监理事关重大,监管部门和监管人员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把安全监理工作落到实处。

5.协调工作

工程项目的监理工作是系统的工作,这就需要各个部门的支持和合作,需要监理人员协调好各个部门的工作。协调工作的好坏最能体现一个监理人员的技术水平、理论素养和责任意识的高低,做好协调工作是合格监理人员必备的条件,同时,也是监理人员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因此,作为监理工作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协调技巧,培养自己的协调能力。在工作过程中,监理是业主和施工单位之外的第三方,在合同的基础上,监理人员不断努力协调好建设过程中的各方面的组织关系,充分了解情况,对出现的矛盾能够公平、公正地处理,才能做好协调工作。只有协调好各种关系,工程建设才能顺利开展。协调工作的具体内容有:协调业主、施工等各个参建单位的关系,协调政府和参建单位的关系,解决施工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关系等等。在电力工程监理中,协调工作十分重要,只有上下齐心,没有矛盾,没有冲突,工程建设才能顺利开展。

6.信息监理

在电力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有大量的信息需要反馈,这些信息只有及时地传达给监理部门,才能保证监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信息监理工作中,监理人员要做好对信息的整理、存储、处理、传递等工作,通过对信息的及时把握,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提高对工程项目的规划、决策、检查等工作监理水平。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要及时掌握反馈信息,针对问题,能够迅速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工程中出现的突发问题,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四、总结

总之,电力工程的全程监理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化的工程,电力工程建设可能需要多个部门、多个单位共同参与才能顺利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工程全程监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全过程的监理才能在有限时间内使各个参建单位有效沟通,通力合作,及时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使电力工程建设变为和谐、快速、高效运作的建设活动,实现工程管理的最优化发展。建立完善监理方法,能够有效与国际接轨,增强工程的竞争力。因此,在电力工程建设中要实现全方位监理,对工程建设实行动态化控制,才能有效保证工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