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市场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分析的论文

神谷浩史的胖次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神谷浩史的胖次”参与投稿,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艺术市场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分析的论文(共14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艺术市场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分析的论文

艺术价值体现在艺术、历史、科学、教育等文化研究方面。艺术的市场化有益于文化的传播和艺术市场的繁荣,但艺术又不可能完全市场化,因为艺术的文化价值无法用货币来衡量。过度的市场化也可能导致艺术家在追求市场价值时降低艺术品的艺术性,也可能导致市场在追求市场价值时通过不正当手段抬高市场价格。良性的市场化将促进艺术繁荣并将艺术品的文化价值广泛传播,推动文化的大发展与大繁荣。在市场的遴选下,艺术的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只有保持同一性时才是理想中的市场状态,即有多大的文化价值就有相应的市场价值,如果文化价值与市场价值不符,终将被市场调整到同步状态。

当代的书画市场已经是高度繁荣了,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繁荣。近年来嘉德、保利、翰海等拍卖行成交的古代或近现代画家的作品频频过亿,这些亿元的成交额不断刷新中国书画拍卖的新纪录。我国当代画家作品的市场价格也不低,目前我国艺术市场的价格较高,市场繁荣。当代中国经济已经处于较发达阶段,人们一旦满足了物质的需要,就自然而然地将自己的精神诉求提到日程上来,这也促使了当代社会文化消费、艺术消费的发展,而书画艺术品的收藏无疑是他们较为热衷的消费方式。因为这不但能够保值、升值,更能提高自身生活品位与艺术素养。从近几年来看,中国艺术品升值的空间与速度要远远高于股票与基金,因此,艺术品在当代更具投资空间,这使不少收藏家、公司、企业等把注意力转向了艺术品。极其矛盾的是,这些投资者的注意力并不在于艺术价值或者学术水平,而是在于艺术品的流通价格与画家的知名程度。由此,在市场的繁荣下,艺术品的消费欠理性的因素左右了某些市场的导向。

艺术市场的繁荣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画发展的环境,给中国画发展带来新的契机。首先,当代繁荣的艺术市场给画家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利益,改善了画家的生存环境,让画家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不再是清贫的状态。其次,繁荣的艺术市场刺激了中国画专业的大发展。由于市场的繁荣,参与中国画创作的人越来越多,目前中国画创作群体应该是美术类中最多的。再次,中国画市场的繁荣,引起了不少赞助商的介入,举办画展,举行绘画艺术研讨会等等,掀起了中国画创作的新高潮。艺术市场的繁荣刺激了中国画的发展,积极的推动了文化与经济的繁荣。一方面,中国画的核心即是它的文化属性,这也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对中国画的需求者虽然不一定都是真正的文化人,但即便是附庸风雅也优于吃喝玩乐,他们的参与积极带动了大家对文化的热衷与追逐,对提高国民及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另一方面,中国画创作队伍中高端人群逐渐增加,这些艺术家受过良好的教育,拥有较高的艺术造诣、文化水平和较高学历,他们的艺术行为无形中带动了文化的大发展。业内人士在评价一幅艺术品时以学术水平的高低为标准进行衡量,而外行人士判断一幅作品的优劣的标准通常则是作品流通价格与画家知名度。更多情况下,他们会因为流通价格与画家知名度而关注艺术品,而不是因为艺术品的水平才关注艺术品。因此不少当代画家面对如此繁荣的艺术市场,关注的重心已经不是自己作品的学术水平,而是作品在市场中的流通价格与个人的知名度,而“书画作品一旦进入市场,其价格并不一定与其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相符,有时显得过高,有时显得过低,这种价值与市场价格相违背的双重矛盾,是区别于一般商品的固有属性”[2](P21)。因此,作品的学术水平与市场价格通常不一定成正比,有些作品水平高但价格不一定很高,有些作品水平低但价格不一定低,这里面有不少市场因素与炒作等方面的原因。在这种物质与精神双重利益的引诱下,不是每一个画家都能为艺术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不少画家面对繁荣的市场为了生存、为了提高收入等只好改变自己以适应艺术市场,其中一些人则完全被市场所操控,进而失去自我,失去原则。具体来说,艺术市场的高度繁荣给艺术创作带来三个方面的负面影响。

其一,市场利益的诱惑成为不少当代画家创作的原动力,这使得不少画家失去了潜心研究、艰苦探索的可能性,进而使艺术创作的水平停滞不前。艺术创作与市场经营有着一定的矛盾性,有些画家的作品风格一旦被市场认可,画家就很难放弃可观的收入与市场的厚爱而主动探索,进一步研究、尝试,最终改变自己的风格面貌。“艺术生产领域存在一些不好的现象,面对各种物质利益的诱惑,有人不再认真地深入生活,思考生活,真实地反映生活,揭示生活的本质和规律,而是把金钱作为唯一的追逐目标,生产了大量市侩、应景性产品。”[3](P89)

其二,高度繁荣的艺术市场让不少当代画家的年产量剧增,使艺术创作流于形式与套路,而缺乏真挚的情感寄托与内涵。这一点在当代比较明显,也是艺术市场繁荣带来的诟病。某些画家只要有画廊或者收藏者需求,就可以拼命地制作作品。这就是当代画家面临的问题,也是当代书画创作极度繁荣情况下却没有极为经典的作品出现的根本原因。古代没有一个作者考虑过艺术市场的问题,作者创作时就是真挚情感的自由抒发,而今天不少画家每天在重复相同的笔墨与图式,甚至是构图,这样不必花时间去思考与研究,而经济的收入却丝毫不会减弱。

其三,艺术品价格定位标准的紊乱使不少当代画家迷失自我,通过寻求各种关系与人情,实现价格上涨。这一点主要指的是当代艺术市场不规范带来的艺术品价格定位标准的紊乱,价格的高低与画家的身份、社会职务等有着很大的关系,职务的高低会直接决定画家价格多少。因此,不少画家不是潜心研究艺术,而是终日研究关系网来提升社会地位,进而达到相应的职务,提高价格。这都是在市场利导下出现的乱象。

篇2:艺术市场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分析的论文

在探讨画家该采取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市场之前,我们必须要厘清艺术市场与学术水平之间的关系,这样才不会盲目地拒绝或者顺从。它们并不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它们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必然联系,即艺术水平较高的作品价格一般情况下比较高,虽然有时候也会出现不高的现象,但其升值的潜力很足,有很大空间。而水平不高的作品虽然有时候也会出现价格很高的现象,但终究会在市场的调节中逐渐退去。艺术品的投资判断标准虽然现在有点混乱,但终究会进入一个良性的轨道,即判断标准会集中在作品的艺术水平与艺术风格的独特性。因此,面对繁荣的艺术市场,当代画家必须趋利避害,应该集中精力进行艺术创作,尽量回避主动扮演纯粹商人的角色。面对这个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其一,潜心艺术创作,暂时性忘却市场。暂时性忘却市场不是永远忘记市场,更不是不进入市场,这一点需要明确。暂时性忘却市场是为了以后更加顺利地进入市场,并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因为,艺术市场化带来的经济收益不是画家追求的终极目的,换句话说,画家画画不是单纯地为了利益化,其终极目的还在于精神的愉悦与享受。如果画家不能暂时忘却市场,创作的时候心里惦记着市场带来多少回报,他的心态就不能够平稳,就不可能平心静心,潜心苦练,最终也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潜心创作首先要加强自身文化修养,提高艺术水平。这里所提到的文化修养主要是指传统文化修养、文学修养。而这恰恰是艺术创作水平提高与否的关键所在,因此制约了很多画家的发展。早在宋代邓椿的《画继》中就曾云:“画者,文之极也……其为人也多文,虽有不晓画者寡矣;其为人也无文,虽有晓画者寡矣。”[4](P666)明代李日华在《墨君题语》中亦云:“绘事必须多读书,读书多,见古今事变多,不狃狭劣见闻,自然胸次廓彻,山川灵奇;透人性地时一洒落,何患不臻妙境?”[5](P228)近现代中国画大师诸如黄宾虹、傅抱石、陆俨少、李可染等无不在此方面有着深厚的学养,因此,必须加强这方面的修养,才能使创作有更进一步提升的基石。

其二,找准时机,进入市场。当画家的艺术创作逐步成熟,风格逐渐形成,水平得到不断提高,这个时候就需要开始进入艺术市场。艺术市场让画家的劳动得到价值回报,改善画家的物质生活条件,给画家提供更加优越的.创作环境。而且更为值得提及的是,这是艺术家对社会贡献的一个重要方式,它推动了文化艺术水平,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同时也确立了画家的社会认可度。对于一个画家而言,被社会与学术界接受与认可,是对创作的肯定,更是对精神劳动的最大的赞颂。

其三,塑造良好的市场形象。画家进入市场以后,必须了解市场,把握艺术市场运行的规律,在艺术市场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与品格。首先,要注重艺术作品的质量。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曾多次提醒画家“不要在卖画过程中将人格也卖掉”,并且身体力行,每年都会销毁自己不满意的作品,以防止流入市场。其次,要有独立的艺术发展方向。这一点要求画家在艺术市场中保持独立的人格不能让艺术市场牵着鼻子走,一味迎合市场,最终迷失艺术方向,在市场中失去人格与尊严。一方面继承传统优秀的绘画技法技巧,另一方面要敢于突破传统绘画样式与风格的束缚,勇于创新,保持鲜明的艺术风格和时代气息,这样才能创作出即源于传统,又有鲜明时代风格的优秀作品。因此,国画家应善于学习传统、关注时代、关注自我风格的确立,潜心研究,以避免人云亦云,逐步确立自我艺术风貌。

篇3:艺术市场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分析的论文

要厘清艺术与市场的关系,解决繁荣的中国画市场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需要画家自律,而且必须完善市场规范。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在现实中不可能完全一致,市场认可的价值和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两者不完全一致,市场必须引导并规范理性消费,因此需要建立第三方机构规范双方的行为,即建立作品价值评测机构。这一评价机构属于非政府机构,必须遵守公正、客观的原则,进行评价。它应该拥有一整套的评价体系,即作品价值评测体系。这个评测体系应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互相参考去完成对画家艺术品价格与市场的评估。

(一)通过画家的学术履历评估市场价值

这个评测方式可以有效掌握画家的学术积累与学术探索过程,通过对画家学术履历的掌握与分析,大致可以对其市场价值做一个简要的评测。这个评测方式具有可操作性。主要是收集画家的相关艺术履历信息数据。这些信息数据包括画家参展的经历,在杂志、报纸等发表的作品,以及求艺的学历、经历等信息。这些看起来虽然似乎有点流于外在形式,但的确能够为画家市场价值的评测起到相应的积极作用。

(二)通过画家作品的学术水平评估市场价值

这个评测方式着重对画家的学术水平进行评测,方式是通过成立专家评审委员会进行学术测评。专家委员会的人员应该具有较高的学术修养与深厚的艺术功底,可以请资深的美术理论家与中国画名家参与。专家委员会具有一定数量的委员,进行评估的时候随机抽取,这样可以避免亲属、领导、朋友、学生等人情关系,利于对画家价值的客观评测。评测的内容从中国画的精神、笔墨、风格、图式等方面着手,而不是针对某一张画的具体问题。因为画家作品的精神、笔墨、风格、图式等信息是较为恒定的,这样的评测内容可以防止因为画家某一张画的好坏而决定了其市场价值的高低。

(三)通过画家历年作品市场价格评估其升值空间

这个评测方式是对画家历年作品市场价格的汇总、分析,进而得出一个相对准确的信息,即画家作品的市场价格是在逐年上升,还是逐年下降,抑或是稳定不变。这个评测方式有效地杜绝了画家漫天要价,也避免了画家通过各种不正当手段提高自己的画价。总之,上述三种评测方式相辅相成,通过三种评测方式综合得出的结果基本客观。这个评测体系的运行可以有效地削弱繁荣的艺术市场给中国画创作带来的负面影响。因为评测体系的完善使画家必须通过认真的创作、不懈的探索、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等手段才能提高自己作品的艺术市场价格,能够有效解除画家因市场而产生的浮躁情绪。

结语

市场的繁荣与当代中国画创作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它既推动文化发展,给画家带来价值体现与社会认可,但与此同时对创作与市场也带来不少负面的影响与弊端。面对繁荣的艺术市场给中国画创作带来的负面影响,当代画家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既不能盲目地排斥艺术市场,也不能被艺术市场所左右,失去自我,失去艺术底线。必须加强自身素养,潜心艺术创作,暂时性忘却市场;找准时机,进入市场;塑造良好的市场形象。艺术家要想在艺术市场中长久居于不败之地,必须要对自己的艺术创作高标准、严要求,作品必须是精心创作的满意的作品,不断树立自己的品格形象,不能被市场所左右,这也是画家在艺术创作与艺术市场这个矛盾上寻求到的一个平衡点。此外,应该从市场的角度建立作品价值评测机构与体系削弱市场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个评测体系可以有效消除作品价格高低变化大、画家一心只想提高价格而不安心创作等一些不良现象。也给买家提供了一套可评测与分析的市场化的资料,为理性收藏与投资铺设了平台。

总之,面对繁荣艺术市场带给中国画创作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内外兼修”,一方面加强画家自身的修养与素质,端正心态,勤学钻研,尽心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另一方面从市场的角度建立作品价值评测机构与体系,对画家进行有效的评测与规范。内外结合,双管齐下,最终使中国画创作与艺术市场达到一个最佳的契合点,以促进市场的理性发展,为文化的大发展与大繁荣铺设良性轨道。

篇4:探析竞争对市场和效率分析影响论文

探析竞争对市场和效率分析影响论文

一、无竞争的完全竞争市场

传统经济学将市场分为四种类型,后来又有可竞争市场理论,但是,经济学最经典的市场仍然是完全竞争市场。一般均衡理论以此为基础,只有经济或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才能得到一般均衡和资源有效配置的结果。然而,一般均衡理论的缔造者瓦尔拉斯却没有使用一个精确的完全竞争定义。根据施蒂格勒的总结,完全竞争概念是在亚当斯密提出的观点的基础上逐渐演化和完善成现在的含义。也只有使用现在的含义,才能构造出一般均衡理论。亚当斯密和马歇尔等早期经济学家都认为竞争既包括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也包括消费者之间为获取有限供给商品而展开的竞争。但科尔奈在《反均衡》一书中将市场状态分为买方市场、卖方市场和均衡,科尔奈将前两者分别称为压力状态和吸力状态,两者都是非均衡,前者存在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后者存在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在均衡状态下没有竞争。科尔奈出身于社会主义国家,曾亲眼目睹短缺,所以,将卖方市场列为市场常态的一种,而市场经济的常态主要是买方市场。其他论者也有这类划分。为了简化起见,本文只关注生产者之间的竞争。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对资源有效配置和经济发展是最有意义的。要实现资源有效配置,首先需要完全竞争市场是均衡的。为了使用瓦尔拉斯均衡或马歇尔均衡的概念,完全竞争市场为厂商规定了几个严格的“制度”要求厂商遵守,它们体现在阿罗—德布鲁模型的假定中。该模型假定众多,我们只关心与企业的自由选择权相关的部分,或者说与企业竞争相关的部分。

1.同一市场的所有厂商必须生产相同质量的商品,这质量包括商品的物质特性、获得时间和地点,一旦这三个因素中的一个发生不同,就将产生不同的商品。按照这个逻辑推断,如果有售后服务,售后服务的不同也属于不同商品。同质商品的假定实际上是为了同一个市场内形成一个统一的价格,其基本原则是相同的商品使用一个价格,这在均衡时有意义。

2.所有厂商都不能单独定价,只能被动接受市场决定的价格。这是剥夺厂商的定价和调价权,是为形成统一的均衡价格所做的进一步限制。

3.厂商必须使用凸性技术。凸性技术排除了规模收益递增,保证主体的最优化得以实现,进而保证供求函数、超额需求函数、价格调整函数几者之间从前向后传递的连续性。连续的价格调整函数可以满足不动点定理。这几个制度性假定基本上排除了厂商竞争的可能,价格竞争、质量竞争包括技术创新是厂商最基本的竞争手段,因此,很早以前就有众多知名经济学家批评一般均衡中的完全竞争根本不存在竞争。自诩为竞争的最高形式的完全竞争市场居然没有任何竞争。排除了厂商之间的竞争并且做了一系列必要的假定后,一般均衡理论得到了完全竞争经济的一般均衡存在的结论。其中的价格调整函数是一个从价格单纯形到自身的连续函数,它是瓦尔拉斯假想的拍卖人使用的:在超额需求时提高相对价格,超额供给时降低相对价格,直至形成均衡价格。使用不动点定理证明,可以找到一个不动点作为均衡价格。在此基础上,经济学证明,每个竞争性均衡都是帕累托最优的。一般均衡理论使用公理化方法在逻辑上演绎出均衡和资源有效配置结果的同时,并未对市场机制作出完全的说明,主要是如何协调主体间的决策和市场机制中的利益争夺。这是排除企业的竞争手段造成的。一般均衡理论只给出了有效配置的结果,却没有说明配置效率的来源。一般均衡理论与市场机制存在着根本的冲突:一般均衡理论是确定性的静态均衡分析,而市场机制则需要一个动态非均衡的过程才能体现出来。对于市场机制中的协调问题,即使是新古典理论给出的价格协调机制,一般均衡理论也没有给予实证性的解释。一般均衡理论也叫价格理论,它认为是价格调整引导资源配置,最终实现一般均衡和配置效率。因此,价格调整在资源有效配置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完全竞争的市场假定强行排除了企业的定价和调价权,这导致它所分析的市场经济缺少价格调整机制。连完成一般均衡存在性证明的肯尼斯阿罗也意识到一般均衡的价格调整与完全竞争假定的冲突。一般均衡理论的处理办法是坚持完全竞争假定,同时用一个假想的拍卖人来调整价格,它实际上也是均衡的实现过程。价格调整和均衡的实现是资源有效配置中最重要的过程,但一般均衡理论却将它置于一个假想的过程中。对完全竞争最初的一个理解是单个厂商的产量相对于整个市场的产量微不足道,没有能力影响价格,古诺称之为“竞争或竞争效果的极限”。然而,这个含义到了一般均衡理论中就变成了单个厂商是市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没有影响价格的能力”与“没有定价权”含义是不一样的,前者是说单个厂商相对于市场总量而言非常渺小,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不足,即使它改变自己的价格,市场价格也不会因此被改变一点。

而后者则是说单个厂商没有决定自己价格的权力,这是从制度的角度排除了厂商的定价或调价的权力。熊彼特注意到了这两种竞争含义的不同,他在评论古诺的竞争理论时谈到了这一点。如果没有一般均衡及其效率分析,完全竞争可以使用“单个企业无力影响价格”这个含义,但一般均衡的概念和资源配置效率要求必须剥夺企业的定价权,这可以保证一个市场实现统一的均衡价格。资源配置与利益争夺或竞争的冲突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亚当斯密之前,人们就担心每个主体都只顾自己利益会导致社会的混乱,亚当斯密以其力作《国富论》表明,每个人都为自己的利益而努力,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下,资源会达到有效配置。但是,在亚当斯密那里,他没有剥夺厂商之间竞争的权力,相反,他把个体的自由选择权包括厂商价格竞争、质量竞争的权力作为经济与市场发展的动力。对于斯密、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家而言,价格竞争是竞争过程的本质。一般均衡理论在致力于资源有效配置的同时并没有忘记利益问题,但它只关注利益最大化选择,以此代表对利益问题的处理。单个主体争取自身利益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与其他主体争夺利益,这在市场中就是竞争,二是让自身利益实现最大化。亚当斯密的理论中包含了这两方面的含义,这两方面自然也是斯密的资源优化配置的应有之义。厂商之间竞争令价格降低到等于成本,且各厂商的利润率相等;每个厂商都实现最优选择是经济整体上最优配置的前提。一般均衡理论所用的静态均衡不可能将这两个含义都包括在内,它只是片面地用最优化来处理利益问题。不仅如此,现在全部新古典经济理论都在用最优化,并产生了三个组合的分析工具:静态最优化与静态一般均衡、动态最优化与动态一般均衡、随机动态最优化与随机动态一般均衡。这些分析工具几乎囊括了主流经济学所有的理论与模型。以一般均衡理论为代表和基础的新古典经济理论所用的最优化是画地为牢式的,基本上是给定外界环境下的最优化,不存在任何与其他主体利益争夺的意思。这令一般均衡理论彻底放弃了真正的竞争。

二、模型技术成就了一般均衡和配置效率

任何科学都是在寻找其研究对象的有关规律,就连研究随机现象的概率论也希望得到随机现象的规律,概率论的创始人之一俄罗斯数学家柯尔莫哥洛夫说过,概率论的认识论价值在于对偶然现象集体性大规模考察的基础上研究出一种非随机的规律性。寻找规律就是寻找确定性或确定性的规律。经济学是研究经济规律的,而经济学的数学模型则试图建立高度确定性的规律,它比其他社会科学的确定性要高,因为,它所得到的规律是用稳定的函数表示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可以精确定量。而鉴于现实世界的经济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及经济主体行为纷繁复杂,经济学模型化的过程其实就是全面确定化的过程:只要遇到不确定性或引起不确定性的因素就将其转变为确定性,然后进行逻辑演绎,构建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因此,全面确定化再加上逻辑演绎,这就是经济学的模型技术。崔殿超指出了针对新古典金融模型所进行的确定化,不过,这个内容需要完善。经济学模型所做的全面确定化大体上包括五个方面。

1.主体的行为模式确定化,都做最优化选择。人的行为模式多种多样,有理性的、非理性的。在非理性行为中,行为经济学就揭示并区分了多种不同的行为模式,属于认知上偏差的有代表性启发式、获得便利性、锚定效应、后悔厌恶、过度自信、过度乐观,属于偏好上差异的有框架偏差、损失厌恶。理性行为与非理性行为几乎肯定会做出不同选择,非理性行为中的不同模式也会做出不同选择,而众多微观主体不同的选择必将对总体上的均衡产生影响。为了排除行为模式不确定的影响,新古典理论假定所有的主体都是理性行为者。这也是做均衡模型所必需的。理性行为假定连带着主体决策所掌握的信息确定化,即信息是完全的。

2.主体最优决策的依据确定化。如消费者选择的是消费品而不是投资品,在给定偏好结构的情况下,本来饱和需求量(如吃两个面包就饱了,不再需要了)和预算约束(即收入)都可以决定消费量,但一般均衡理论假定偏好是非餍足的,连带着假定消费集有下界无上界,实际上就是假定不存在饱和需求量,这样,消费量就由预算约束决定,在价格给定情况下,消费量由收入决定。从这个角度考虑,一般均衡不过是一个收入恒等式。消费量都由预算约束决定,可以保证总量上供求均衡的实现。事实上,在现实中,这种消费由收入决定是穷人的状态,本来还想吃,但兜里没钱了。以饱和需求量决定需求,也实现了效用最大化,如果承认饱和需求量或餍足点的存在,消费者可能存在剩余收入,从总量上存在需求不足的非均衡可能,一般均衡的实现就面临不确定性。经济学在每一种最优行为上都避免行为依据的不确定性,以保证得到确定性的结果。

3.目标单一化、选择变量确定化。生产者唯一确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消费者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并因此假定偏好是稳定的。主体用于最优化计算的目标函数必须是明确和稳定的。如果允许生产者在价格、质量、数量、创新、广告、营销策略上都可以进行选择,生产者在那个变量上进行选择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就很难说,选择变量的不确定性将产生很大的市场不确定性。

4.经济系统中,主体的角色和数量确定化,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亚当斯密所说的行业的进出在这里事实上不存在了。对于用数学方法精确地描述主体行为的模型来说,主体角色和数量的确定都是必须的。甚至还在主体间做同质性假定,然后分析代表性主体行为。

5.主体间决策协调结果确定化,为此必须做均衡假定。如果微观主体做了最优化假定,则总体上必须有均衡假定与之匹配。奥利弗法夫罗认为最优化和均衡是联系在一起的,最优化和均衡的强主张相互暗示着对方:在完全竞争模型中,对个体最优化来说,均衡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均衡价格是个体最优化的基本参数,如果不存在均衡或均衡价格不能确定,个体的最优化计算没有意义;对均衡来说,个体的最优化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如果个体的选择不是最优选择,他随时可能改变自己的选择,当个体改变自己的选择后,市场的均衡就会改变,此时的均衡不是稳定的均衡。为了实现主体间协调结果确定化,还要求主体在其他方面整齐划一,如厂商间实行统一的价格、统一的质量,并且在拍卖者调整出均衡的价格后才能贯彻生产和消费决策。

上述五点本身未必属于不确定性,但它们是从根基上消除了市场中的不确定性。经济学模型技术的另一方面是逻辑演绎。逻辑演绎本在科学方法论之内,一门科学不仅需要逻辑严谨,而且需要内生地解释一些现象和问题。经济学现在使用的数学公理化方法更是以逻辑演绎著称。数学上的公理化方法就是指从尽可能少的原始概念和不加证明的原始命题(即公理)出发,按照逻辑规则推导出其他命题,建立起一个演绎系统的方法。供给函数、需求函数、劳动供给函数、劳动需求函数及其他要素供求函数等都是最优化的结果,但是,在早期古诺和卡塞尔都直接使用过需求函数。德布鲁系统阐释一般均衡理论的《价值理论》是完整使用公理化方法的第一本经济学著作。严格的逻辑演绎需要现象或事物间有确定的因果关系,因此,逻辑演绎进一步增强和巩固了前面的确定化。理论经济学崔殿超递增的竞争程度对市场机制及效率分析的冲击追求普适性或逻辑演绎曾经导致一些经济学理论出现偏差,凯恩斯、马克思都曾发生这种情况。两者结合在一起就是进行确定性地逻辑演绎,得到确定性的结论或命题。

对于一般均衡来说,就是肯定能得到一般均衡的结果,万无一失。或然性这种情况都被排除在外。一切多元的、不确定性的都被单一化、确定化,在逻辑上得到一个确定性的结论并不令人意外。经济学能如愿以偿地得到所要的结论还得益于逆向构思过程:先确定结论,该结论需要什么假定就做什么假定。凸性假定就是由逆向构思“推导”出来的:为了能够使用不动点定理,要求相关函数连续,相关函数连续则要求消费者、厂商行为的最优化解存在,后者则需要偏好和技术是凸的。排除众多不确定性依赖的就是非现实假定,这令经济学模型中非现实假定充斥。公理化方法产生于数学,公理本来的含义是天经地义、不言自明的道理,后来,到了形式公理化阶段,公理不再是不言自明之理,仅仅是理论的假设。经济学研究的都是现实中的具体问题,使用公理化演绎得到的命题一定会被人用现实的经验进行检验。公理化方法逻辑严谨的演绎得到的命题并不可靠,也就是说,逻辑严谨的`演绎并不能保证经济理论的科学性。

考什克巴苏指出,经济学中最站不住脚的假设是那些不属于公理但却被深深植入这门学科的假设,经济学模型大多都有这种假设。尽管可以做大量非现实假定,但经济学模型仍不是无所不能的。它擅长的分析只是静态均衡,在静态均衡的范畴内,只要做非现实假定,你可以得到你想要的任何结果,因此正如许多学者都已意识到的,经济学模型的全部结果都已经蕴含在模型的假定中了。这就是经济学的本质主义,我们得到的乃是我们预设的,是循环论证的结果以非现实假定为基础所做的全面确定化,令经济学模型几乎已经从根本上排除了不确定性,这导致经济学的多数模型都是确定性模型,尤其是早期。因此,经济学模型无法刻画市场经济中的真实存在的竞争就可想而知了。现实中的竞争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最终产生非均衡结局的可能性很高,竞争起码对竞争者来说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成败皆在未定之天。哈耶克认为,结果不可预测正是竞争的价值所在。经济学模型所用的静态分析、最优化分析、均衡分析都不利于对竞争的完整准确的描述,即使使用其中的一个也足以扭曲对竞争的分析。经济学的模型技术不适合用于竞争,但由于竞争在市场经济中几乎无处不在,经济学不容易彻底回避,所以,经济学勉强构造了一些竞争模型,结果效果极差。一般均衡理论所用的完全竞争模型根本没有竞争。

三、实力竞争的市场

实力竞争的市场是一个统一的市场,有统一的货币,市场的各部分之间不存在市场和贸易壁垒。单个主体有常规的自由选择权:厂商有定价权,同一行业的厂商可以生产异质产品,可以创新。显然,市场不再是完全竞争市场。当同一个市场不再实行统一的价格,进而得不到统一的均衡价格,主体最优化以及完全信息的假定都没有必要,因为,放弃了统一的价格和相同的质量,几乎已经不可能从严谨的数理逻辑上得到整个经济的一般均衡和资源优化配置的结论,最优化和信息完全都是为这一“市场有效”的结论服务。因此,这类市场可能比较接近奥地利学派对市场经济的认识,自然也比较接近现实的市场经济。本节的分析将或多或少具有奥地利学派的风格。在这种市场上,厂商恢复了常规的价格竞争和质量竞争。这是市场经济中企业本来就应该拥有的竞争手段。与完全竞争市场的无竞争相比,这种市场赋予厂商很多竞争手段,这已经表明后者的竞争程度大于前者。对企业来说,将价格作为竞争手段就是行使定价权以争取自身利益,古诺就让企业选择价格而不是产量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但是,具有一般意义的价格竞争是通过降价扩大市场销量,在市场上排挤竞争对手。

这种竞争是消除亚当斯密所说的额外收益的手段,后者也就是所说的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的零利润状态,这被看成是资源有效配置的一个标志。这意味着在实力竞争市场上,竞争有与资源优化配置一致的一面,实际上在亚当斯密那里,竞争就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这是厂商决定的内生的价格所产生的竞争作用。对企业而言外生的价格具有引导企业资源配置或改变资源配置的作用,如市场的价格。市场价格升高,企业可能增加生产或追加投资。由于各企业的价格不再统一,市场价格可以理解为市场均价。企业根据市场价格决定产量水平。我们看到,只要赋予企业应有的权力,市场中就可以看到企业间的竞争,也可以得到市场机制。质量竞争是企业在实力竞争市场的另一种基本的竞争手段,很多情况下它意味着创新。创新是指厂商发现或开发出一种完全新的东西,一种新的投入品来源,或是一种新的组织生产的方法、一种新产品、一个新市场等。厂商会因创新获得更多的利润,而且常常是巨大的利润。除了价格竞争与质量竞争外,厂商还可以采用广告等其他一切竞争手段。实力竞争市场不再限制企业的自由选择权,这主要是因为它已经无法进行严格的逻辑演绎,从而理论变成开放性的。竞争的另一面是,它对资源配置有破坏作用:

1.竞争导致市场内生的不确定性,其中的主体很难知道行为的最终结果是什么,比如一项投资是盈是亏,销售是多是少,企业的未来前景如何等。但哈耶克将其看成是竞争的价值所在。

2.与第一点相联系,企业在不确定性下决策就会有盲目性,于是很容易产生过度竞争。过度竞争在经济学界很早就受到关注,它是指产业中企业数量过多、产能过剩、企业利润过低甚至亏损等现象。过度竞争是供过于求,属于典型的非均衡状态。迈克尔佩罗曼甚至认为竞争容易导致不稳定性和萧条,如果没有市场的法律、习俗创造出的惯性,市场将更加不稳定。

3.当允许企业进行价格和质量竞争的时候,竞争性行业容易走向垄断或集中,而垄断和集中被认为不利于资源有效配置。这就形成了经济学中规模经济与自由竞争之间的“马歇尔冲突”,这已经成为产业经济学研究的主题。这些是竞争与资源有效配置冲突的一面:竞争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在市场中引入价格竞争和质量竞争包括其他竞争,厂商的变量选择进而厂商行为就有了较大的不确定性,实际上是恢复了市场经济固有的不确定性,这样做就把做模型的路给堵死了。在逻辑上就无法得到一般均衡和资源有效配置的结论。这就是一般均衡理论排斥两种实力竞争的原因。只要同一个商品不再实行统一的价格,马歇尔的局部均衡和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连定义都得不到,更无法从逻辑上严格演绎出来,能得到的只是奥地利学派所说的均衡趋势。这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效率分析是一个致命打击。要从逻辑上严格地演绎出市场经济能够实现一般均衡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必须使用瓦尔拉斯均衡的概念。在奥地利学派的“市场过程”中,知识的分工特性、企业家的发现和动态竞争等因素都决定了均衡基本上不可能实现。一般均衡理论最耀眼的成就就是得到了完全竞争经济的静态一般均衡,但是,如果考虑众多可能的外生冲击如偏好变化、资源禀赋变化、技术水平提高、主体信息水平变化等,这个静态均衡即使真的实现了也没有多少价值,因为在上述冲击下它会转瞬即逝。尽管静态均衡状态没有多少价值,但市场均衡仍然是一个重要问题,它几乎是任何经济分析都无法回避的。

有市场就有供求,而供求的关系就是均衡问题,即使均衡不存在,但均衡问题一定存在。市场或是均衡的或是非均衡的,它总会表现出供求关系的某种形态。奥地利学派承认市场经济存在均衡趋势。这个均衡是供求均衡,供求之间的协调是在“市场过程”中通过“企业家发现”和“动态竞争”实现的,但这不意味着均衡一定能实现。在奥地利学派的均衡理论中,价格依然是一个重要的信号:它为市场主体将分散的消费者的偏好信息和生产者的生产能力信息集中反映在价格上,该学派研究了价格机制和价格形成过程。如果像新古典经济学那样,将价格看成是市场供求的协调者,那么价格必须是弹性的。但是,就协调供求关系来说,价格只是一个间接信号,直接信号则是供求本身,即供给直接对需求变化做出反应,而不是经过价格;需求直接对供给变化做出反应。经验研究表明,供给与需求会直接发生相互影响)而不是像新古典理论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都是相互独立的。而且,凯恩斯、新凯恩斯主义者都关注到价格刚性的倾向,后者令价格协调供求的能力打了一个折扣。因此,本文使用一个新的均衡概念:凯恩斯均衡。前面所说的市场存在均衡趋势也是凯恩斯意义上的。凯恩斯均衡是指忽略价格水平的供求均衡。凯恩斯在《通论》中使用的均衡概念就是指忽略价格水平的供求均衡,当然它是总量层面的。同一个市场已经没有统一的价格,这样,价格与供求之间很难建立起精确稳定的函数关系。本文承认价格是引导资源配置的信号,但它是间接的信号,且不是唯一的信号。实际上,只有相对价格变化才有引导资源配置的作用。凯恩斯在《通论》中并没有说价格是不变的,相反,凯恩斯明确谈到增发货币和成本上升都会导致价格上升。价格刚性是后来的经济学家在构造IS-LM模型和推导总需求曲线时强加给凯恩斯的,是逻辑演绎的需要。只有价格是刚性的,总需求才完全等于国民收入。在IS-LM模型和总需求曲线中,总需求等同于国民收入。

四、实力竞争与非实力竞争并用的市场

本节分析的市场有以下特征:

1.不存在真正统一的市场,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不存在统一的货币,二是各主体(即各国)之间存在贸易壁垒,这个市场主要是指国际市场。

2.这种市场的利益单位和主体是各个国家,而不是单个企业,后者常常是现代国际贸易理论所使用的分析方法,用单个企业代表整个国家。

3.既然不存在真正统一的市场,这种市场上主体(单个国家)的自由度很大,也就是说,它有很多手段争取自己的利益。它甚至可以选择是否参加国际市场。现代国际经济包括国际贸易、金融、投资等多个方面,全面分析一国在整个国际经济中的得失是非常复杂的。本节的分析局限在国际贸易领域。将整个国家视为一个单一主体会遇到一些质疑,因为一国国内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有众多不同的利益集团,它们在利益上存在差异甚至直接对立,在政策主张上存在差异或博弈,各利益集团都试图影响政府的贸易政策,现有的国际贸易理论中存在着对后者的理论分析。新贸易理论以寡头厂商的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为基础,它所用的就是以一个企业来代表整个国家,这种方法也有很大缺陷。这个问题反映的是在国际经济方面理论分析的困境和两难选择:无论选择厂商还是国家作为主体进行分析都不是完美的。将整个国家作为一个主体来看,其基础是出口企业的利益与国家利益是基本一致的,进一步则是出口企业包括国内企业的利益与消费者的利益也有一致性的一面,出口增加和国内企业增产可以创造就业和国民收入。在国际市场上,一个国家在进口和出口两个方面都可以与外国竞争,因此,其竞争手段也比较多,它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反映竞争实力的竞争手段,它们的主体是国家,但具体就是该国的出口企业的实力竞争手段,假定企业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上都可以使用价格竞争和质量竞争等实力竞争手段,它们将国内市场中的竞争手段用于国际市场。

1.价格竞争。同国内市场的价格竞争一样,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也是以低价争取市场份额为目的。以低价进行竞争会牺牲当前的利润,因此,这种做法是着眼于长远利益,其目标低则保持市场份额,高则是将竞争对手挤出市场。与国内价格竞争不同的是,国际间的价格竞争力会受到汇率、国内货币政策等非实力因素的影响,或者说,国际间的价格竞争力可以人为创造出来。

2.质量竞争。包括产品质量的创新。第二类是非实力竞争手段,它是国家层面的。它可以影响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也可以有效保护本国企业的市场份额。

1.汇率政策。一般而言,低估本国货币可以降低本国出口产品的价格,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其着眼点在于促进出口。

2.贸易壁垒。贸易壁垒包括关税、配额、反倾销税、反补贴税、合理评定程序、政府采购、政府补贴、产品检验标准等。政府这类政策的目的是为了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市场,将其留给国内企业,从而也保护国内的就业、利润、税收。凭实力进行的竞争有利于改进资源配置效率,价格竞争令经济利润为零,要素的收入等于要素对生产的贡献。质量竞争可以推动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然而,在国际市场,实力型的竞争会受到非实力竞争手段的干扰,令实力型的竞争手段不能再反映真正的实力。人为地低估汇率以提高本国商品的竞争力,此时本国的出口商品价格与外国的同样商品价格相比就不是实力的竞争。各国使用汇率和贸易壁垒等非实力因素是一个主动的行为,它可以使用这些手段,也可以不使用,如当一国出口产品价格本身就具备很强的竞争力时,该国政府就不会动用汇率政策。本国产品在国内市场有竞争力的时候,也没有必要用贸易壁垒保护本国市场。在国际市场,一国商品的价格竞争力由两个因素决定,一个是这个商品的价格本身,它是由该国国内的供求状况、成本水平和国际市场的供求决定,另一个因素是汇率,因此,只有汇率处于一个合理的水平时,价格在国际市场的竞争才是真正的实力竞争。汇率水平合理的前提条件是不存在出于自身利益而进行人为的干预,但是,即使这个前提成立,汇率也很难确定是否合理。首先,我们假定两国的价格是合理的,它能够反映成本和该产品的稀缺程度,这样,只有汇率与两国价格之比是一致的,汇率才不会影响两国的价格实力对比,这也正是汇率合理性的定义。根据两国货币购买力平价决定的汇率与两国价格之比是一致的,从表面上看,用实际汇率公式计算的实际汇率等于1。

但是,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表明对于CPI这样总体的价格指数购买力平价不成立,而且,经验分析显示对于贸易品购买力平价也不成立。后者意味着购买力平价无法解释短期汇率水平,市场均衡汇率并不必然符合购买力平价。也就是说,即使不考虑人为的汇率操纵,市场汇率也可能对价格实际水平产生扭曲。如果人为地操纵汇率,对两国相对价格的扭曲更严重。一般而言,国际竞争力较弱或由强转弱的国家会使用汇率和贸易壁垒。前者可以人为地提高本国商品的价格竞争力,增加自己的出口。后者则可以保护本国市场和产业。经济形势越是不好,各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越激烈,各国越容易使用非实力手段维护自己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如果国际市场显示出需求小于供给能力的常态,各国动用非实力手段进行竞争也会常态化。在国际市场上,主体间的利益争夺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示。操纵汇率和贸易壁垒极易引起国际摩擦。一国的货币贬值有利于改善该国的国内经常收支和增加就业,但在增加本国就业的同时,会导致其他国家的就业相应减少。因此,对方国家会进行报复,从而引发贸易战和汇率战,而贸易战和汇率战可能导致两个结果,一是各国走向封闭,或几个国家成立封闭的小集团;二是各国普遍认识到国际经济关系破裂的危害,建立一个国际制度和机制抑制非实力竞争手段的使用,当年关贸总协定(GATT)和今天的世界贸易组织(WTO)就具有这种作用。贝格威尔和思泰格尔认为世界贸易体制的理论基础不是自由贸易理论,世界贸易体制不是为了走向贸易自由化而是为了避免各国政府在单方面改善贸易条件过程中所出现的囚徒困境。当各国间已经建立起较为深入的经济联系后就产生了相互依存,废止彼此间的经济联系,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增长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甚至可能引发经济衰退。然而,世界贸易体制及其规则并不能有效阻止汇率操纵和贸易壁垒。其原因在于:

1.尽管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商品包括其他要素在国际间广泛流动,但人口和劳动力在国际间转移与此不相匹配,只有极为有限的流动,也就是说,各国的利益主体没有改变,当国际贸易竞争令一国生产转移到另一国时,劳动力并不能转移出去,这是各国普遍将本国市场保护起来尽量留给本国企业的深层原因,也是贸易保护的内在动力。劳动力转移滞后不仅拖国际贸易后腿,而且拖整个全球化后腿。

2.各国参与了国际贸易和世界贸易体制,但是各国的主权还在,并得到世界贸易体制的承认。汇率操纵的具体做法和贸易壁垒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安全原则等都是各国主权直接衍生出来的,世界贸易组织对此也无可奈何。各国的主权在国际贸易中的最高体现就是可以决定是否加入国际市场,即使加入了WTO也有退出的权力。自由贸易理论试图告诉民族国家参与自由贸易是一个理性的选择,但是,它所依据的贸易利益计算存在很大缺陷:它计算的是静态或短期的利益,而且没有考虑保护本国产业所保住的国民收入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依据这样的利益计算,自由贸易理论指责实行贸易保护的国家为傻瓜。现实中,多数国家都选择与其他国家进行非实力的竞争并没有引起自由贸易理论的反省。本节的市场中,我们已经假定企业有价格竞争和质量竞争的权力,这意味着我们不能得到生产可能性曲线,后者是生产的效率曲线转化来的,其基础是国内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因此,不能使用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分析工具进行分析。在国际贸易中,如果制度允许或无力阻止单个国家采取某种竞争手段,那么,该国在必要的时候就会使用这种竞争手段。在一般均衡理论中,微观主体的最优选择与市场总体上的均衡是连在一起的。同样,在非均衡的条件下,市场的非均衡对单个主体的选择也有影响。如果假定国际市场是非均衡的,则可以得到各国之间存在激烈竞争的确定性结论。在经济危机中,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有所加强就是这个道理。强有力的非实力竞争手段的广泛使用令国际市场只有很弱的市场机制。表现出来的价格不能反映真正的竞争实力,市场选择的不是最强的生产者,无实力的生产者可能受到保护,这样的市场不可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消费不能享受到物美价廉的商品。但市场机制还在,高工资国家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无法与低工资国家竞争。如果高工资国家试图以汇率政策强行提高自己的价格竞争力,国内的金融领域承受不了这样的压力。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上都可以使用价格竞争与质量竞争,这与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明显不同,后者假定国内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只是在国际市场才允许有价格和质量差异,但它将这些纳入到绝对优势、比较优势、要素禀赋等范畴,最终演绎出形成国际分工的均衡结果。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都引入实力竞争,这是本文界定不同程度的竞争时使用的,对本文来说,这是必须的,这是本文分析的逻辑起点。

同上一节的实力竞争市场一样,这样做也将做模型的路堵死了,因而,无法从逻辑上演绎出均衡和效率。拉尔夫戈莫里与威廉鲍莫尔在承认各国在国际贸易中可能存在利益冲突和竞争的同时,依然使用均衡分析,其均衡多种多样。然而,如果能肯定或假定各国都在使用非实力手段进行竞争,那么,世界范围内(或两国模型中的两国)整体上的资源有效配置已经无从谈起,此时即使实现了均衡也没有太大的意义,此时的均衡只是在国际间进行交易部分的供求关系。传统的自由贸易理论两国模型也只能分别考察贸易对两国福利的影响,以此来计算整体的福利所得。原因很简单,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利益,没有一体化的利益格局。当各国在国际贸易中资源优化配置不存在时,剩下的就只有各国之间的竞争了。不考虑非实力竞争,各国在国际贸易中也是一种竞争关系,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对一国来说最佳的结果往往对它的贸易伙伴不利。允许贸易伙伴与本国产业竞争,并以此来提高生产能力有可能使本国全面受损,而不是造福全体公众。这正是非实力竞争兴起的原因。身处其中的民族国家最优选择就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维护好自己的利益,而不是轻信自由贸易理论的谎言。非实力竞争手段常有陷入囚徒困境进而令国际关系破裂的危险,这凸显了统一的世界市场的必要性。

五、总结和结论

本文讨论的市场分为三种类型,这三个市场的竞争程度是递增的。完全竞争市场的没有任何竞争,企业两种最基本的竞争手段价格竞争与质量竞争包括其他竞争手段都被禁止。为了从逻辑上肯定地得到资源有效配置的结论,企业的上述竞争手段必须被假定掉。这样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一般均衡和资源有效配置的结论。其代价是市场机制在该理论中没有得到完整的表达,市场机制包括以价格调整协调主体决策和利益争夺,前者由虚拟的拍卖人操作,后者被排挤掉了,令完全竞争市场及其均衡非常像虚构的神话。实力竞争市场引入了现实中的价格竞争和质量竞争。由于偏离了完全竞争假定,企业有了竞争手段,市场中有了竞争。与完全竞争市场相比,它的竞争程度高了一个层次。但是,企业有了定价权,一个市场不再实行统一的价格,自然无法从逻辑上得到传统意义上的静态均衡及其配置效率。能得到的只是存在着均衡或资源优化配置的趋势,但是,该市场中的市场机制被复活了。实力竞争与非实力竞争并用的市场指的是国际市场。由于没有统一的货币等原因,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统一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的国家都保留着自己的主权,这是它可以使用非实力竞争手段的根源。它是和完备市场对应的另一个极端。该市场在实力竞争的基础上,还有非实力型的竞争,自然它的竞争程度比实力竞争市场要高。该市场的非实力竞争破坏了贸易双方的竞争实力对比,这导致国际市场对生产者的选择不再符合效率标准,国际间的资源配置不具有优化的意义。

在国际贸易的互通有无的两国间不存在竞争,但对其中的进口国的出口可能存在几个国家竞争。至于产业内贸易部分则纯粹是竞争关系。非实力竞争手段对资源有效配置的破坏具有一般意义。其他非实力竞争手段如寻租、关系、钱权交易等也破坏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原则。市场中胜出的不是最具实力的生产者;凭关系就可以做生意,生产者不具有创新的动力。从几个市场的比较中可以得到以下几个结论:

1.市场经济不能没有真正的市场机制或竞争。市场经济不能没有真正的市场机制,而市场机制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靠竞争。通过竞争或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本质特征,也是它最突出的优势。因此,市场经济不可以像完全竞争市场那样为了从逻辑上肯定得到一般均衡和最优配置结论而令市场无竞争。这样看来,一般均衡模型已经歪曲了市场经济的本质。市场经济不仅可以优化资源配置,而且可以推动创新和经济增长,后者在一般均衡模型中也没有体现出来,相反,由于静态均衡的需要,在短期创新是被禁止的。

2.市场制度只能允许实力型的竞争。实力型的竞争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和推动经济增长。非实力竞争或许可以带来经济增长,但它以破坏资源配置效率和阻止创新为代价。那些成功地使用了非实力竞争手段的主体会得到暴利,但对整体的资源配置没有任何好处,竞争的失败者则是非实力竞争的受害者。要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必须加强市场制度建设,市场要统一,不能搞行政割据;要严格法制,禁止使用非实力手段竞争。

3.主流经济学的模型技术有很大的局限性:它构造不出接近现实的模型。一般均衡理论存在的老生常谈的问题就是非现实性,其实问题更为严重的是,它所分析的完全竞争经济已经歪曲了市场经济的本质。一般均衡理论倾力关注的静态均衡并不是现实中最重要的问题,现实中最重要的是市场经济是否存在优资源配置的趋势。主流经济学的模型技术对存在真实竞争的市场无能为力,根本做不出模型来。

篇5:工具媒介对艺术创作活动的影响论文

关于工具媒介对艺术创作活动的影响论文

关键词:工具媒介;艺术创作;艺术观念;艺术家

摘要:工具媒介是艺术创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构成艺术作品,同时又对其进行规约:一方面。它决定着作品的创作方式,形式趣味;另一方面,以其复杂的内容层次影响着创作者,从而决定了艺术作品的深层意蕴。

早在150前,人类的祖先就已经开始利用石器、骨胶和赤铁矿在洞穴的岩壁上刻画各种狩猎的场景,以此来乞求狩猎获得丰收。这些简单的动物、人形均体现出原始人对自然界的认知和概括,是早期的艺术作品。而他们所使用的这些工具也就成为完成艺术作品的工具材料。19杜尚将一个签名为“R・Mutt”的小便池送人展览馆,从而质疑了传统的艺术范畴。在这里,其观念以更强有力的方式进入了作品,它不再是一种观察和表现,而是方法本身,如仅仅将“小便池”作为作品的工具材料未免不达意。那么,这个行为、这个观念以及这个观念所针对的传统艺术都作为一种无形的材料介入其中的话,其“工具材料”一词的物质性是相当有限的,对此,笔者将采用“工具媒介”一词。

媒介(media)的用法首创于加拿大社会学家赫伯特・马歇尔・麦克卢汉,在他的著作《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第一章即以“媒介即是信息”作题。在书中他写到“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日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入一种新的尺度。”他又说“虽然媒介本身即是信息――而内容却是另外一种媒介。报纸的内容是文字的表述,正如书籍的内容是语言,电影的内容是小说一样。”…因此可以说,媒介是信息的承载者,而它本身是一个多层次等级性的结构。之所以采用“工具媒介”这个词是因为基于它的包容与弹性。笔者将通过静态与动态两种方式的研究,进一步阐释工具媒介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一、静态研究

1.工具媒介的层次等级性媒介拥有一种多层次等级性结构。以绘画作品为例,在一幅具象绘画作品中,工具材料的物理属性构成了作品的第1个层次,即它是用水彩、水粉、还是油彩、中国画颜料画成;而写形状物是画面语言的第2个层次;构图、画面的节奏与形式趣味构成了媒介的第3个层次。由于以上这几个层次结构的不同,其画面效果也各有异。

在一幅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作品中,这三者紧密相连,不分彼此,人物之美即是画面之美(达・芬奇曾通过选择不同人物的不同部分共同构成一个理想人物),平整的画面,完美高雅的人物,以及稳定的三角形构图,使画面充实完整。也就是说作品的物理属性、写形状物的要求与形式趣味这几个媒介层次都得到了体现。而在一幅康定斯基的作品中,其构图节奏,画面音乐性则成为艺术家所主要强调的――即形式趣味。另外,一些极简主义的作品,通过取消人为痕迹,让颜料在画布上自然流淌,也展现了材料的物理特质。

当然,这些都是较极端的例子,更多的作品则是通过强调这几个层次的不同序列而得到充满意味的形式的。以马蒂斯为例:通过对模特进行多次的描绘与提取,马蒂斯得到了一个体现艺术家感受和模特形体空间的线性图式,在构成一幅阿拉伯纹样式的开放性构图中,这些线条可以被移动,然而感受和体现的精髓却始终保留。因此,形式既取得了构图所要求的完整,又能表现出画家对客体的认知与感受。就像画家所说:“我绘画一切。”也就是说,描绘层次与构图层次既相互促成又相互牵制,从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在这个意义上,马蒂斯可以说是古典性的,然而他作品中的.人物造型又确与我们的视觉习惯相去甚远。

2.工具媒介使用的传承性及对艺术家的作用在以上分析的几个层次中,工具材料的使用方法,描绘事物的方式以及构图的规范与趣味,都是艺术家使用工具媒介的具体表现。但是,也应看到:艺术家使用什么工具材料,如何使用,表现什么,如何表现,有一定的传承性,但这种传承也不是完全的。而传承的变化有两方面,一方面是题材与工具使用语言的不断丰富,另一方面是形式趣味的形成与精妙化,如中国画中对笔墨气韵的强调,笔墨形式对个人精神气质与审美品格的体现等(文人画的形成可以说是一种形式趣味传承与发展的结果)。

对艺术家来说,传统既是资源,又是束缚,艺术家承袭这些传统,从中形成具有历史脉络的形式趣味,同时,不同时代对于不同事物的理解又造成了感受性的不同。在这种要求下,艺术家一方面将这种形式趣味内化为自身修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在有限的条件下发展个体感受的表达方式,从而产生新的趣味与图式。清代郑燮言“眼中之竹”、“心中之竹”、“手中之竹”正有这种含义。“眼中之竹”更多的是外界刺激,是未加整理的和新鲜的;而“心中之竹”则是为艺术家的修养、心智所捕获和整理的;“手中之竹”是与各层次的工具媒介互动的结果,是脱胎于传统又体现艺术家独特感受的形式。

另外一点也是极为有趣和有待商榷的,即材质的物理特性对艺术作品的思维方式和表现力的影响。以东西方绘画比较而言,中国画以毛笔、宣纸为媒介,笔迹行走的过程是即时的,不易修改的,行笔的一竖一划都体现出极强的过程性,是一种固化了的过程。中国艺术(特别是书法)强调过程,强调贯穿过程之气,讲究气的蒙养。而对西方绘画(相当一部分)来讲,无论是铅笔,还是油彩,其修改的可行性很大,作画过程有强烈的指向,强调目的、结果,其作品常常是草稿的完整实施,且与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极为相似。至于到底是先有材料媒介的选择,还是先有材料媒介的使用来塑造这种思维方式,现已经无从查考,但是这种工具媒介所表现出的文化差异是极为有趣的。

二、动态研究

1.科学技术促进了工具媒介的彻底更新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艺术提供了新的工具媒介,且使某些材质的限制在新材料的运用中不复存在。然而,新的材料媒介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因素,也并非只为改善原材料而来,其自身也是一个拥有多种特性的物质实体(即拥有媒介的多层次性,这种媒介的层次越复杂,它对其应用的原系统的影响就越大,如电子媒介),这种新媒介的使用不仅会带来艺术作品本身制作过程与形式趣味的变化,而且也常常对原有的艺术观念形成冲击,产生新的可能性,与此同时也导致了原有系统的边界更为模糊,类似一种语义学上的混乱。“发展不象理性的解放和人类的自由那样由某种理念磁化(aimante)而成,发展仅仅依据其内在的原动力的加速和发展而产生,它吸收偶然性,储存其信息价值,并将这种价值作为其发展运作中新的必要中介。”以电子音乐的发展为例,留声机发明后,音乐得以以声音的形式保存下来,而在此之前,乐曲的流传与传承主要以乐谱的形式完成。演奏家们将乐谱转译为声音,在尊重原作精神的基础上通过技巧和自身的理解将声音形式完成为带有个人特性的作品。然而,在乐谱的传承方式中,这种声音形式的再创造被取消了。声音转录不仅将演奏家的作用凸显出来,而且还使演奏成为一种可以广泛流传和分析的文本。声音转录作为一种工具必然要求更清晰地再现其声音作品,这种要求已得到了极大满足,而仿真的要求也显得更为严苛和微妙。从某些音响发烧友的行为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变化:即音响部件的仔细匹配,甚至是连接部件的缆线,播放的厅室也被细加推敲,更有甚者是听者与音响的位置也被严加考察。以上的安排基于一个理想:即通过这些努力可以真实地再现演奏厅中的音乐演奏实况。然而,发烧友们发现他们借助昂贵的音响器材得到了现场所无法听到的东西。例如,他们可以将复杂的声音分解为分离的声部,从合唱中分辨出个人的嗓音。这样,他们可以通过电子媒介获得从重现过去的声音到产生过去声音的新复本。

2.工具媒介的改变对艺术品审美规范及特性的影响第一,对审美规范的影响。电脑图形软件的应用使设计师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画”出干净明晰的设计图案,所设计的物品与环境也可通过电脑进行仿真呈现,观者甚至可以通过动画“步”入其中;另一些软件可以直接模仿某些艺术大师的造型特点(如Painter)。然而,许多利用电脑进行设计与图形处理的人常常发现,在电脑屏幕上,所有的设计与图形都显得完美――屏幕提高了色块的亮度与饱和度(某些绘画在屏幕上的效果甚至超过了实际效果),直线、曲线都得以最精确的呈现,没有污迹和瑕疵。这种美来源于先进的科技,就像精良的摄影器材和细腻的胶片所能提供的一样。第二,对艺术品特性的影响与此同时,电脑对艺术家与作品的关系也在悄然发生改变。其修改的便捷也使艺术家制作的过程被彻底隐藏了,而艺术家所面对的是一种思维过程的最后产物。有一些艺术家利用电脑程序进行创作,给出几个简单的基本元素,使其以偶然的方式进入程序,同时,设计一套组合原则,使之不断地组合再生。这样,在必然的原则下,偶然性的基本元素呈现出一种永不停息的不同组合样态――作品从艺术家那里得到一个起点,随着网络事业的发展,作品可以在网上流通,这样就使集体创作成为可能。

3.工具媒介的变化对艺术观念的影响数字化是一场未完成的革命,它进入艺术领域时,正是高雅艺术与大众艺术相互融合以及绘画、音乐、雕塑等森严界限产生模糊之际。艺术,以强大的包容性接纳了新技术和新形式,从而使这一媒介的进入对艺术观念的影响就显得不甚明朗。要揭示工具媒介的改变对艺术观念的影响,可以从研究摄影史中得到。而在此之前,首先要了解艺术概念的灵活性。按照维特根斯坦的观点,概念是流动的。翻开艺术史会发现“艺术”一词的概念极为模糊。对于原始人来说,它是巫术的形式;对于中世纪的教堂,它既是装饰,又是向不识字的大众宣讲上帝之道的手段;西方“艺术”的现代概念,形成于文艺复兴,只是到了启蒙和浪漫主义时代,才有了自己的现代意义。瓦萨里在他的《大艺术家传记》中记录了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几位艺术家的生平与成就,他的著作开创了一种艺术史写作的模式,同时也倡导了一种艺术精神,这种精神由当时的艺术家开创,通过将透视与解剖引入绘画,从而使绘画摆脱了行会式的秘密传承,成为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与把握,艺术享有了同科学一样的荣耀,艺术家也成为创造者和发现者。在古代中国,“艺”被认为是自由的游戏;《论语》“子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六艺――礼、乐、射、御、书、术,强调一种对物质技能的熟练掌握,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从而完成完整人格的培养。可见不同地域不同时期,对艺术的定位也是不同的。通过分析摄影史可以揭示工具媒介的变化对艺术形式及观念的影响。真正意义上的摄影始于1839年,达盖尔发明了银版摄影术之后,使影像得以图像的方式存留下来。长期以来,摄影的地位显得暧昧与尴尬,与绘画相比,它更像一种魔术,可用来作肖像记录;一些摄影师想通过模仿绘画效果使摄影步入艺术殿堂,其结果是使摄影成为一种从属于绘画的二级形式。随着一批摄影艺术家的实践,摄影开始以两种方式介入“艺术”:一是展示照片所呈现的事物的抽象形式之美(如坎宁安);二是将摄影的记录性,对真实场景的捕捉能力直接带入“艺术”活动(如史川德)。这种介入的结果是极为复杂的:一方面,绘画摆脱了写形状物,为了获得绘画自身的特性,通过一种排他的方式,使绘画开始了纯粹的平面形式的探索;另一方面,摄影的机械性将瞬间冻结,展示出同一时间不同人、物以自身为中心的变化,从而将人在观察过程中的指向性与习惯方式呈现出来,揭示了眼睛观察的主观特征(在这一点上,照片可以说是超“现实”的);第三方面的意义最为深远,它改变了人们对“艺术”所持的态度。早在古希腊,柏拉图就将绘画看作是对客观世界的描摹,而客观世界又是对神所臆造的绝对“理式”的模拟。这样,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艺术与“理式”有了一种传承呼应的关系。人可以通过艺术去体味绝对“理式”,就像通过火光投在洞壁上的影子推断实物。摄影揭示了一种新的真实,即“观看”与“看到”的差异。摄影通过自身的介入,发展了“艺术”所隐含的对自我与真实的寻求与探索,使之体现了更广大的文化意义。在此意义上,许多艺术家将艺术视作一个自救与救他的过程,用行为、装置来探索人类承受的极限,寻找思维的起点,试图以建立全新的更具变通性和当代性的交流方式等使艺术走出象牙塔,也使艺术的边界更为宽泛和模糊。

工具媒介的构成是复杂的,它不但是构成审美规范的重要一环,而且也改变了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从而悄然地影响着人的感知与观念,影响着人类的存在状况。

篇6:茶文化对陶瓷艺术的影响论文

摘要:对于我国文化发展来说,无论是茶文化,还是陶瓷艺术,其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元素。茶具应用在茶文化创新发展过程中,实现了成熟发展和系统化应用。可以说,正是茶文化的成熟发展和系统化应用为陶瓷艺术成熟应用提供了基础。本文拟从茶文化的具体内涵分析入手,结合陶瓷艺术的具体理念及发展特征认知,通过融入多元文化背景下茶文化与陶瓷艺术的传承压力,进而探究茶文化对陶瓷艺术的相关影响。

关键词:茶文化;陶瓷艺术;生产技术;应用理念;设计创新

我国有着丰富的文明,在成熟的文明机制中,形成了一系列成熟完善的元素内容,这些元素内容是以物质元素应用为基础,融入具体应用理念的元素体系。当然,在整个文明体系内,通过各种元素进行融合作用,从而构成了体系化的文明体系。在这一传统文明体系中,茶文化和陶瓷艺术就是其中极其重要的元素之一。在这一艺术元素中,其不仅是丰富的物质元素,同时也是融入了相应价值理念的具体设计元素。尤其是茶文化在形成和应用过程中,想要实现最佳应用效果,就必须从其应用基础分析入手,通过分析其中所具备的关联元素,从而形成完善全面的应用效果。

1茶文化的具体内涵分析

随着当前人们对生态健康养生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只有将茶文化体系的具体理念内容融入到社会发展应用过程中,才能在满足人们需要的同时,实现茶文化的最大利用价值。通过对整个茶文化体系中的具体理念和内涵进行系统化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其中实际上包含着成熟的发展体系,尤其是整个茶文化体系中,通过将物质元素与精神理念进行系统化融入,从而实现对茶文化体系的成熟全面认知,其不仅打破了传统的认知状态,同时也在融入时代发展趋势和人们具体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具体完善理念内涵,结合选择合适的传承载体基础上,从而实现对茶文化的理想传承效果。茶文化作为我国整个文化体系的核心,完善的茶文化理念不仅为我们了解和应用传统文化提供了基础,同时更重要的是在整个茶文化应用过程中,其对相关元素应用也形成了各种影响。在整个茶文化体系中,饮茶环节是其中极其重要的环节,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不仅感受着系统化的茶文化元素,同时也对茶文化理念形成了成熟感知。而在茶文化发展过程中,茶具有着重要作用,人们使用茶具品茶,不仅能够感受茶中所具有的芳香,同时也能对其中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形成全面认知。在使用的茶具中,陶瓷茶具有着成熟的应用体系。茶文化体系中的最大价值内涵在于其将具体的文化理念和元素融入到相关物质元素基础上,而这些理念不仅包含丰富体系化的人文理念内涵,同时其中也包含了相关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因此认知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容,并探索该内容体系的具体应用思路,就极为必要。但是结合当前茶文化体系的应用状况看,多数人未能对该文化体系的价值理念和多样元素形成全面认知。传统茶文化理念作为整个传统文化体系的核心和关键,其必须将具体的茶文化理念融入其中,通过深层次探究传统茶文化体系的元素和客观理念,从而实现对传统茶文化的.理想传承。

2陶瓷艺术的具体理念及发展特征认知

事实上,陶瓷艺术在整个文化体系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元素,而陶瓷艺术的应用,不仅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表现,同时也是人们生活标准和要求的具体提升。陶瓷在生产应用的初期,其更多是作为生产资料出现的,无论是材料的生产与提取,还是整个陶瓷生产技术的完善性,均较为局限,在这一过程中,陶瓷艺术更多充当的是极具应用属性的生产工具。而随着陶瓷应用与研究不断成熟,陶瓷工具在生产应用过程中,其艺术性元素和文化性元素逐渐融入其中,从而实现了陶瓷艺术的体系化形成。当然,在陶瓷艺术应用过程中,其通过生产陶瓷茶具,通过融入相关文化理念,从而实现了陶瓷艺术与茶文化理念的系统化融入。当然,陶瓷茶具在应用过程中,其不仅为茶文化传播提供了相应载体和基础,同时也为茶文化发展提供了相应动力。事实上,陶瓷艺术也为茶文化传承发展提供了相应支持。想要形成茶文化对陶瓷艺术的具体影响认知,就必须突破单一的文化元素形式,通过具体融入,从而形成对茶文化和陶瓷艺术价值的全面认知。随着当前多元文化发展应用不断成熟,如今,茶文化和陶瓷艺术作为重要的传统文化资源,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极大发展压力,而想要对这一问题进行突破和解决,就必须从该艺术体系中所具备的价值内涵分析入手,通过探究其中所具有的艺术元素,从而实现传统文化发展背景下的艺术传承理念探究。

3多元文化背景下茶文化与陶瓷艺术的传承压力

随着当前多元文化经营发展不断成熟,如今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传承压力进一步提升,尤其是在多元文化成熟发展的今天,茶文化与陶瓷艺术很难实现理想的传承效果,特别是在多元文化经营发展过程中,传统的茶文化和陶瓷艺术由于缺乏合理完善的传承载体,从而使得这一系列文化元素未能形成全面传承。传统茶文化有着丰富价值理念和内涵元素,其是当前我们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同时也是丰富认知元素的重点,因此如何才能在多元文化发展压力下,提升茶文化和陶瓷艺术的具体应用内涵就极为必要。当然,我们还必须认识到茶文化与陶瓷艺术都是一种极其重要的不可再生的资源,因此我们需要注重文化开发与保护的系统化融入,通过创新发展,结合保护机制与开发策略相结合,从而有效解决其中存在的传承压力。所谓多元文化,实际上是多种文化理念的有效融入,而在这一系列文化元素系统化传承过程中,其不仅需要将各种文化的具体元素进行融入,同时也要对整个文化体系中所具备的价值理念进行全面融合。实际上任何一种文化在应用过程中,想要实现最佳应用效果,都必须从其中所具备的内涵理念中切入,通过融入理念元素,从而实现创新发展的理想目标。不仅如此,在多元文化传承发展过程中,文化之间的融合也有着重要要求,当然,将各种具有内涵关联性的文化要素进行融入,从而也使得各种关联性文化也实现了有效推动力。对于茶文化与陶瓷艺术来说,茶文化是陶瓷艺术的内涵,而陶瓷艺术也为茶文化传承发展奠定了相关基础和载体,因此想要实现多元文化的最佳传承效果,就需要寻找到合适的传承方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如今人们具备了参与各项消费活动的具体基础。客观的看,在人们参与社会生活过程中,生态绿色、文化娱乐消费也发展成为人们新的消费理念。而在这一过程中,实际上也对人们的文化内涵形成了有效应用。无论是茶文化元素,还是陶瓷艺术理念,已经发展成为人们生活中极其重要的消费内容。但是,想要对最大效果满足消费者的多元文化认知,就需要充分结合人们的客观需要,并且对整个社会传承环境进行有效改造,从而使其在充分满足文化需要的同时,实现多样文化内涵的全面融入。

篇7:茶文化对陶瓷艺术的影响论文

无论是具体的茶文化,还是相关陶瓷艺其不仅是一种艺术,同时也是文明理念的有效诠释和表达,因此在整个文化机制建设过程中,需要发掘和探究多种文化要素,尤其是需要寻找部分极具特殊性和代表性的元素,通过系统化融入,从而实现茶文化艺术与陶瓷艺术的全面融入。茶文化与陶瓷艺术相结合,形成了丰富的陶瓷茶具艺术。其中所具有的艺术价值和文化理念,更是为陶瓷艺术和茶文化的创新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陶瓷茶具艺术作为当前茶叶产业经营的主体和关键,提升陶瓷茶具艺术的内涵元素,丰富陶瓷茶具的艺术设计理念,直接关系到其综合价值的诠释与发挥。当然在整个传统茶文化应用过程中,弘扬其中所具有的文化理念内涵,并将其与陶瓷艺术文化的相关内涵想系统化融入,其不仅是对该文化艺术的创新,同时也为该文化影响力的提升和民族认同感的实质性提升提供重要帮助。对于茶文化来说,其与陶瓷艺术之间存在相应关联点,而这一关联点实际上就是陶瓷茶具,因此优化陶瓷茶具的生产设计,创新陶瓷茶具的材料选择,通过有效融入丰富的设计理念,从而实现茶文化与陶瓷艺术的有效结合。通过选择合适的设计元素和文化理念,并探究适合二者融入的元素,通过有效创新,从而实现整个设计元素的有效应用。茶文化不仅是成熟的文化体系,其同时还是系统化的发展理念,对于陶瓷艺术发展来说,想要实现该艺术体系传承发展的理想效果,其不仅要从茶文化体系中寻找到与陶瓷艺术利用相结合的共性元素,同时也要从传统艺术体系中,寻找到合适的理念内涵,通过将其融入到整个陶瓷器具生产过程中,从而为整个艺术发展提供实质性推动力。对于整个传统茶文化运行而言,通过有效开发传统茶文化的各项内容,能够为陶瓷艺术的系统化经营发展提供相应帮助。在传统茶文化经营建设过程中,通过对传统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进行改造,充分发挥传统茶文化的资源优势,融入实质性创新和元素完善,从而为传统茶文化开发建设提供相应支持和帮助。

5结语

随着当前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如今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与此相关的是,各种生态;绿色元素发挥具体文化元素也成为人们新的关注点。在这一过程中,茶文化和陶瓷艺术就具备了相应价值。而在茶具生产设计过程中,陶瓷艺术有着重要的应用技巧和成熟度,无论是茶具的应用材料选择,还是茶具的生产发展历史,都与陶瓷艺术发展应用有着重要关联。可以说,茶文化对于陶瓷艺术的发展传承有着重要作用和价值,其不仅为陶瓷艺术创新提供基础,同时也为其理念内涵融入提供相应保障。

参考文献

[1]姚素媛.17世纪后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西方文化对中国陶瓷艺术的影响[J].陶瓷科学与艺术,(2):131-134.

[2]林建群.陶瓷艺术在建筑室内外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缘来如瓷”会所设计为例[J].中国陶瓷工业,(3):220-222.

[3]龚保家.中国传统陶瓷工艺在现代环境艺术中的应用开发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73-75.

[4]董余靖.中外文化对陶瓷艺术的影响[J].佛山陶瓷,2015(16):156-158.

[5]孔六庆.论民族文化在现代陶瓷艺术创作中的意义[J].广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4):172-175.

篇8:用户体验的电影艺术创作分析论文

用户体验的电影艺术创作分析论文

【内容摘要】用户体验业已成为网站、APP构建的重要领域。网页开发技术AJAX之父杰西詹姆斯加勒特提出的五层模型(5S)及用户体验要素的概念,作为网站建设的基本方法得到了肯定,并且扩展至网页设计外的领域。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是信息设计的核心,重视用户的体验与感受,并在产品中体现出来,其意义不单单在节约成本、获取经济利益方面,更重要的是在交互中体现关怀和产生情感,使人类在信息交换过程中得到心灵满足。鉴于五层模型与用户体验要素的基本方法适用于众多领域的信息架构,文章利用加勒特的理论,分层次地研究电影创作的机制,并且分析观众体验在电影的筹备、构思和拍摄过程中的重要性,明确电影艺术创作中以观众体验为中心的创作原则。

【关键词】电影创作;用户体验;体验要素;层次模型;信息设计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用户体验是指一个人在使用或准备使用一个产品、系统或服务时所产生的感受与反映。用户体验包括用户所有的情感、信仰、观念、生理和心理的反应、行为以及发生在使用的前中后阶段中获得的成就感。以用户为中心的用户体验研究,探究人对信息的认知与接受过程,分析人在与信息交互过程中的心理与生理特点,从而在信息系统的设计中充分考虑用户的行为与感受,可以发挥信息的最大价值。笔者选择电影作为研究对象,目的是将这个模型和用户体验的要素应用在电影艺术的创作中,分析电影艺术信息架构的过程与方法,论证用户体验对电影的故事创意、类型、艺术风格、视听效果等内容的重要性。

一、加勒特的五层模型(5S)与用户体验要素

杰西詹姆斯加勒特发布的网站开发模型,其中包含5个层面(5S)和10个要素。随着人们对这个模型的深入思考,发现这个模型不仅局限于网站设计中。随着后来的实践,加勒特也认为无论是其关注点、概念模型还是设计原则,都可以应用于所有的产品和服务当中。笔者发现目前国内对于加勒特的“用户体验要素”和“5S”应用的研究对象有在线学术论坛、家庭系统产品、网站信息建构、网络购物平台和产品设计等。目前的研究范围还相对狭窄,主要集中在互联网信息的架构中。较少的考虑艺术范畴中艺术信息的设计,尤其是电影。事实上,在电影艺术中,观众就相当于用户,观众交互的对象是银幕上的视听形象,大多数的观众买票步入影院,期望的就是能获得好的观影体验。而大多创作者则期望收获高的票房回报,有艺术追求的艺术家还希望能够更好地传达情感和表达观念。为了能够缓和观众与创作者之间的.矛盾,弥补商业与艺术的裂痕,以观众体验为中心应该成为电影创作的重要原则之一。加勒特从战略、范围、结构、框架和表现这5个层面来讨论用户体验的问题。由于网页具备应用软件与信息检索的双重属性,加勒特将它分开讨论,一类是功能型平台类产品,另一类是信息型媒介类产品。依照其解释,功能型产品主要关注任务,将网站看成用户完成一个或多个任务的工具;而信息型产品关注的则是信息,通过创建一个“富信息”(Information-rich)的用户体验,目的是提供给用户一个富有意义的信息组合。电影艺术在本质上,是文本化、视觉化、听觉化的信息集合,通过选择、组织、提炼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其创作是从抽象概念到视听呈现的一个复杂过程,涉及到的工作由最初的创意到生成具体的文本,再到拍摄剪辑完成,而每一个步骤的实施需要依靠多人配合完成,过程具有层次特性。由此可见,电影由于自身的特性,确实适合作为信息性媒介类产品被研究。其中,电影作为信息与观念的载体,直接作用的是人的感觉器官,并不涉及功能的设计,所以在框架层中,不考虑导航设计,只讨论信息设计。

二、电影创作层次模型与观众体验

(一)战略层

战略层是制作的最初阶段,其要确立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任务和目标。在电影创作过程中,战略层的主要内容是要了解清楚投资者与创作者对影片的期望和想要达到的目标,同时还要了解目标观影人群对电影片的期望。总的来说,来自内部的“产品目标”问题和来自外部的“用户需求”共同组成了战略层。确定“产品目标”,就是创作者清楚地表达他们想要什么。在这一阶段,对目标的确定是相对抽象的,而且需要细化,这个目标的确立是建立在对潜在观众的消费心理和观赏心理研究的基础之上的。比如电影档期,春节期间是上映黄金时期,每年中国春节期间院线上映的影片达到10部以上,并且主题大多积极健康,以喜剧为主,更符合过年阖家欢乐的气氛,所以票房更有保证。对于观众体验的研究,主要是对观众需求的了解。大多数观众走进影院的动机是通过体验影片虚构世界中丰富的情感而获得精神的满足。但因为每个人的知识背景、观影背景、理解程度和兴趣爱好不同,所以在战略层需要明确目标受众是谁,清楚他们的品位,为他们量身打造的影片才有票房的保证。

(二)范围层

清楚了创作者与潜在观众的需求之后,创意设计就开始了,由此进入范围层。设定目标并对观众需求有所了解之后,就需要开始明确具体的内容。在电影创作中,一切创意工作的开始主要依靠文本实现,文本确立后才能确定视觉信息如何架构。范围层要做的仍然是筹备工作,不涉及视觉化工作。在这个层次中,观众的需要主要以言语、文字的形式被表达出来,体现这种需求的就是文字剧本。范围层中需要预估的内容包括作品类型、风格、题材、主题以及价值观的建构等。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教授杨远婴在《电影概论》一书中介绍,剧本前期策划的主要内容是对故事创意及题材的构思和取舍。杨远婴认为,在目前的商业环境中,电影正面对艺术和市场的双重压力,所以对创意的挖掘和对题材的选择,已经变成电影创作者需要首先考虑并且慎重对待的一个课题。因为这个方向性的决策将直接对影片未来的市场回报负责。而范围层关注的正是观众体验的内在需求,这种内在需求被转化成了创意,成为灵感的重要来源,创作者通过对观众需求的把握可以对投资及回报进行预测。

(三)结构层

在范围层中,通过了解观众对作品内容的需求,编剧和导演在脑海中已经对影片所表现出来的特性有了把握。然而,目前这些需求和创意概念是比较分散和抽象的,缺乏必要的逻辑联系。所以在结构层中,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信息架构。信息架构主要是研究人们认知信息的过程,对于产品而言,信息架构关注的是呈现给用户的信息是否合理并且有意义。在范围层中,故事的题材与风格基本确立以后,剧本的大纲、故事结构和众多细节都要填充完整。在电影中,信息架构的过程体现为文字剧本的细化,编剧要完成大量具体的工作,为下一阶段——文本向视觉的转化奠定坚实的基础。需要注意的是,电影制作更多是导演中心制,编剧对于故事信息的编织和建构只是“信息架构”中的一部分,架构的过程会一直延续到整部影片拍摄完成。导演会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表达的需要对文字剧本提出要求,进行修改。所以在电影创作中,信息架构并不仅是编剧的任务,通常情况下,很多导演本身也是出色的“信息架构师”。

(四)框架层

结构层界定了影片传达的信息内容,框架层用于确定用什么样的形式来实现。电影信息的表达主要依靠观众的视觉感知实现,所以由文本形象向视觉形象的转化是框架层中要完成的主要内容,这一内容被定义为信息设计。这一过程需要处理更精确的细节问题,关注点几乎全部在独立的艺术元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上。电影导演的工作任务就是将文学剧本中的文字形象和画面,通过电影语言的运用将它们转变为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由于观众是直接利用眼睛和耳朵来“阅读”影片,所以在整个转化过程中,视觉形象的选择与组织极其重要。一部作品最后能否为人所喜爱和理解,以及能否完美地传达出整个影片的思想主题和精神内核,都取决于视听艺术形象的创造。在这个过程中,分镜头脚本成为了导演创意思维最直接的体现,它也成为了电影文字形象转化为视听形象的中间媒介。分镜头的画面内容是根据文字剧本的描述来绘制,是导演对影片全面设计与构思的蓝图,其内容包括景别、画面构图、人物动作、对白、音响、音乐、镜头类型等。剪辑也是信息设计的重要内容。剪辑是创造和孕育一部影片第三次生命的过程,导演和剪辑师需要通过选择、取舍大量的素材,把一段段影像依照叙事情节串联起来,将对白、音乐、音响、画面、色彩进行编排、组合,最终形成一部主题鲜明、表达明确的作品。

(五)表现层

表现层位于五层模型的顶端。这一层中,所有的工作都将关注观众最直接感觉到的地方:内容与美学交汇、艺术与技术结合,最终诞生出一件艺术品。表现层的内容,是完成其他四个层面的所有目标,并同时满足用户的所有感官需要。电影针对听觉的设计包括音乐、音响和人声;针对视觉的设计则包含了人物动作、色彩、镜头以及虚构的空间和环境等。演员、录音师、摄影师和美术、道具、服装等部门的协调配合,目的就是完成艺术作品的视听表现设计。

结语

本文将创作过程分成战略、范围、结构、框架和表现五个层面进行分别研究,可以清楚地看到“用户(观众)体验”在电影艺术中的重要性,对观众心理的研究应该是贯穿整个创作过程,而不是局限在某一方面。这样分层次研究,并不代表电影艺术的创作像网页建设一样层层推进,后一阶段的实施必须要求前一阶段完成,而往往是交叉在一起,多个阶段相互渗透、整体推进的。在编剧进行文字剧本的创作过程中,导演已经在对艺术风格、艺术元素等内容进行了构思。以观众体验为中心的艺术创作应当成为电影创作的重要原则之一,而且在目前文化产业大发展的环境下,考虑观众的体验尤为重要。对创作者来说,基于用户体验的电影艺术创作不仅可以充分利用资源,而且有更大的可能获得经济利益和艺术影响,对观众来说,多样的影片能够更好地让各个层次的人获得精神满足和实现表达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加勒特.用户体验要素[M].范晓燕,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杨远婴.电影概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3]邓胜利.国外用户体验研究进展[J].图书情报工作,(3).

[4]向剑勤.国内用户体验研究前沿与热点的知识图谱分析[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3(4).

篇9:美国期权市场发展概况及对我国的影响分析论文

美国期权市场发展概况及对我国的影响分析论文

美国是全球的金融中心,也是场内期权的发源地。美国的期权市场品种齐全、发展均衡,在产品设计、交易机制和系统上富有创新精神,一直引导着全球期权市场发展的潮流。美国是全球最大的个股期权市场和ETF期权市场,其中ETF期权的交易量占到t全球的99%以上,个股期权也占据了60%以上的市场,虽然其股指期权市场规模相对于亚太地区比较小,但品种不断创新,标的指数丰富,市场发展十分成熟。

一、美国期权市场发展的重要经验

(一)美国期权市场品种齐全、发展均衡

,美国所有交易所内有2500多只股票和60余种股票指数开设相应的期权交易。美国所有的期权交易都需要通过期权清算公司(OCC)进行集中清算,根据OCC的统计数据,美国期权市场的交易量由1973年112万张增长到了20的41. 7亿张,除了个别年份有所下滑外,其余年份均保持t高速的增长,年复合增长率为20. 9% 就整个美国期权市场而n,股票期权和ETF期权成交量占比较高,分别为50%和30%左右,股指期权也占据10%以上的份额,其他种类的期权均不如这三种权益类期权成交活跃。

(二)CBOF在期权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美国现拥有多达12家交易所提供期权交易,这些交易所在撮合机制和收费标准上各有不同,一起形成t一个充满竞争、富有活力的市场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作为场内期权的开创者,一直保持了在期权市场的领先地位,年在美国拥有20. 81%的占有率。另外,美国市场较大的期权交易所还包括纳斯达克OMX费城交易所(CP H LX)、国际证券交易所(

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是场内期权的创始者,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期权交易所之一,作为衍生品市场创新的领头人,OBOE创造了丰富的产品供投资者交易,目前挂牌交易的有大约1896种个股期权,28种指数期权,%种ETF期权和4种利率期权,每天的平均交易量在290万张合约以上,其中个股期权和ETF期权采用实物交割、美式履约,指数期权采用现金交割,履约方式既有美式又有欧式,覆盖的指数并存。此外,OBOE还创造t著名的衡量投资者对市场情绪反应的波动率指数(VIX),以及广为机构投资者使用的买卖指数((BXM)等

(三)以做市商为主导的美国期权市场投资者结构

投资者结构方而,美国大多数期权交易所保留了做市商的交易制度,一些交易所将竞价模式与做市商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比如OBOE的两栖交易系统(Hybrid Trading System)。美国期权市场近半数的交易是通过做市商完成的,做市商为整个市场提供了很好的流动性,个人投资者占市场的四成左右,股指期权市场中机构投资者参与交易的比例要比个股期权市场更高一些,这源自于机构投资者对冲市场风险的需要。

(四)美国期权市场投机情绪相对较低

在期权的使用上,主要分为投机、套保和套利三种方式,一般而高,套保交易者持有期权的时间会比较长,而投机和套利交易者的持有期较短,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未平仓合约与成交量的比值能够反映市场上的投机程度。OBOE中个股期权的未平仓比例比股指期权高很多,这表明美国投资者更多地应用个股期权进行资产配置,而利用股指期权进行投机和套利交易。相比于巴西、韩国、印度等新兴市场,无论是个股期权还是股指期权,OBOE的未平仓比例都要高一些,说明美国期权市场的投机情绪相对较低。

二、美国成功经验对我国开展期权交易的启示

2月,首个股票期权产品上证SOETF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进入现货与衍生品交易共同发展的新时代,也为一个多元化投资和风险管理的资本市场新阶段拉开序幕。美国发展其期权市场方而居于全球领先地位,学习其机制建设、管理措施等各方而的成熟经验,有利于建立合理规范的衍生品交易市场。

第一,从期权产品发展的顺序看,应该遵循先开展股票ETF期权,在进行棉花、大豆等商品期货期权产品,最后推出股指期货期权的路径。ETF期权和主要证券联系紧密,投资者结构也比较相似,以机构投资者为主,投资理念将更加成熟、理性。与此同时,E下F期权采用实物交割方式,对标的资产的需求通常超过现金交割方式,可以刺激现货市场的交投活跃程度、帮助投资者更好的进行风险对冲。

第二,在期权市场发展初期,我们应该奉行严格监管、步步为营的改革思路,不断拓宽期权产品的范围。就ETF期权而高,可以将投资标的拓展到债券、利率、汇率、大宗商品及另类投资等领域从整个期权产品体系看,可以逐步推出期货期权和个股期权,以及其他盈利状态更复杂的新型期权,乃至有序地建立场外期权交易市场。

第三,制定严格的.风控机制,加强投资者教育。我国证券市场以散户投资者为主,必须实施严格的风险管理措施,不仅要有较高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要求,控制投资者准入条件和分级管理机制,还要有严格的限额管理,包括持仓限制、购买限制以及交易限制,有效降低错单交易导致的市场风险。针对个人投资者,要设置较高的准入门槛,不仅需要个人投资者有相当规模的资金和现券交易经历,还要通过期权知识测试来促使投资者深入认识期权这一衍生品与其他资本市场产品的重大不同,帮助其更合理、客观评价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防止个人投资者在没有充分认知情况下购买与其自身风险特征不匹配的金融产品,从而从根本上保护个人投资者的利益。

第四,建立竞价与做市商并存的市场格局。期权市场通常交易合约数量多,流动性不足,通过做市商增强交投活跃度、减少价差风险是全球的普遍做法。在我国推动发展期权市场的过程中,可以对做市商的交易行为分成提供流动性行为以及消耗流动性行为两种,根据市场绩效的不同,实行不同的管理措施。在发展初期,做市商必须拥有重组的资金,有完备的风险管理体系,以及专业的业务能力和职业操守。

第五,积极引导机构投资者通过现货、期货和ETF期权之间的套利机制,适当进行反向操作,平抑基础标的市场的波动性,更多地利用期权产品来分散风险,而不是进行投机交易。监管当局应该鼓励金融机构提供更多不同投资策略、不同风险特征的风险产品,满足机构投资者长期资金风险管理的需求。

篇10:开放式基金对市场的影响

投资基金是一种投资的通道,以方便投资者的投资,因此投资基金的收益是不纳税的。开放式基金也是一种更便捷的投资通道,货币市场资金可以经由此流向资本市场(我国已经设立和将要设立的投资基金都是资本市场投资基金,货币市场投资基金近期内还不会出台)。因此,开放式基金有利于股市的繁荣,对大盘有积极影响。

开放式基金具有追加认购和解约赎回机制,当大盘上涨时,会刺激投资者认购的积极性,使认购数量大大高于赎回数量,基金规模随之膨胀,股市资金供给量增加,对大盘产生助涨作用,同样当大盘下跌时,基金为了应付日益增多的赎回量,不得不为增加头寸而减仓,对大盘也会产生一定的助跌作用。不过,总的来说,对大盘的助涨作用会大于助跌作用。因为从境外开放式基金的发展情况来看,在一个较长时间段里,大盘上涨时基金认购数量与赎回数量间的差始终会大于下跌时赎回数量与认购数量的差,认购的区间量永远大于赎回的区间量,资金的流人量始终大于流出量。当然开放式基金对大盘的助涨助跌作用也是在一个理性的区间内,因为基金管理人不会简单地根据基金规模的变动方向而决定买卖策略。

开放式基金对股指的助涨作用会影响到我国股市惯有的“牛短熊长”的格局,从而使股指运行格局发生变化。这是因为我国股市仍属发展中市场,股指上升阶段时往往伴随着大规模的扩容,因此常常导致一轮上升行情在其中后期就已开始出现后续资金严重不足的局面,从而制约着一轮上升行情的完整展开,这也是我国形成“牛短熊长”格局的原因之一,也是多年来股市上升第五浪屡次失败的重要原因。开放式基金的推出则能使这一局面有所改变。随着股指的上升,开放式基金规模也随之迅速扩大,将有效缓解此时加速扩容所导致的后续资金严重不足的窘状,从而有助于延长牛市的持续时间,使一轮上升行情的上升五浪形态能完整地形成并展开。

篇11:开放式基金对市场的影响

1.由于开放式基金的规模不受限制(或限制较宽),因此经营有方的开放式基金将脱颖而出,这些基金规模较大(美国6026家开放式基金的平均资产为5.87亿美元,大的开发式基金资产达300亿美元),市场上的大盘股、中盘股、小盘股的区分对它们来说都不再重要。因此,随着开放式基金的发展,价值被低估的大盘绩优股将同中小盘股一样活跃。

2.对封闭式基金的影响。开放式基金是比封闭式基金更便捷的投资通道,开放式基金的出台势必对封闭式基金产生冲击。尤其是我国目前的封闭式基金在投资者中形象不佳,它们并没有显示专家理财的特长,但不管盈亏,收取的管理费却分厘不少,以至于基金管理公司是目前国内令人向往的就业方向。开放式投资基金的推出将会使封闭式投资基金受到冷落,从国外来看,随着投资基金业的发展,开放式投资基金逐渐成为投资基金的主流是必然的趋势。1940年美国开放式投资基金与封闭式投资基金资产之比为O.73:1,到19二者之比达到27.54:1。

3.对国债的影响。开放式投资基金的设立对国债市场是一个重大利好消息。一方面,为了应付可能出现的大量投资者的解约赎回,设立的开放式投资基金应购入较大比重的.国债,开放式投资基金是国债市场稳定的投资大户。另一方面,开放式投资基金可赎回、柜台交易等特点必将比封闭式基金对储蓄存款产生更大的冲击,而储蓄存款增长的放缓会导致银行坏账凸现,银行资本金亏蚀,这时国家财政将会大规模地发行国债以补充国有银行的资本金(已发行了2700亿元特别国债用于补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这为国债市场的阔步发展提供了契机。

4.对同业拆借市场的影响。根据规定,基金管理公司可以进入同业拆借市场。开放式基金为了保持充分、适当的资产流动性,必然会经常进出同业拆借市场,将多余的资金拆出去,将资金缺口拆进来。因此,开放式基金的设立将有利于活跃同业拆借市场。

5.对储蓄存款的影响。开放式基金开辟了一条银行储蓄资金进入股市的捷径。开放式基金可以进行收益滚存,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入市资金数量。另外,开放式基金不用公开上市交易,不会像封闭式基金那样会分流大笔已入市资金,其所筹资金投向证券市场部分形成纯粹的有效需求。

篇12:开放式基金对市场的影响

1.将更加注重流动性。为了应付赎回的要求,开放式基金的部分资产要保持高度的流动性,整个基金资产按流动性高低(从现金、国债、绩优大盘股、一般股票到公司债券)有一定的配置比例,这种资产的流动性标准将会是相当科学、客观的,同时又是相当量化和具可操作性的。开放式基金的投资主要是组合投资,而不是做庄投资。组合投资要求精确的计算、要求高超的风险管理技术。因此,随着开放式基金的发展(在NYSE市场上,开放式基金大约与上市公司数目相当),价值投资理念、金融工程技术将会流行起来。

2.将更加注重投资者的利益。开放式基金的规模将主要由市场决定,为了基金的顺利设立、顺利运作和基金管理人的自身利益,开放式基金将更加注重投资者的利益,更加注重销售和客户服务。而此前的封闭式基金按基金规模提取固定的管理费,旱涝保收,对基金管理人没有很强的激励约束机制,基金管理人对投资者的利益也不放在心上,甚至出现投资基金管理公司配合庄家出货或吸筹,高吸低抛,损害投资者利益的情况。

3.将更加注重操作的透明度。开放式基金管理人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缺乏透明度的基金管理公司,既有违开放式基金的有关规定,也不能吸引足够的投资者。透明是开放式基金的显著特点,在西方发达国家,开放式基金每天都要公布其投资组合、资产净值、购买价格、赎回价格等(目前我国封闭式投资基金是一个季度公布一次其投资组合)。

4.要求价值投资,要求风险管理,不能追涨杀跌。开放式投资基金要求投资人树立价值投资理念和组合投资理念,而不能追涨杀跌。如果追涨杀跌,当大盘下跌时,投资人都撤回投资,开放式投资基金将无法生存。而且随着开放式基金的出现,越来越多的散户将通过开放式基金投资,这时市场上将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做庄投资法将不再灵验,因为机构之间谁也骗不了谁,很自然地,大家要转到价值投资上来,市场上无风险套利的机会将越来越少。要想套利,必须承担相应的风险,因此,对风险的度量与对风险的管理将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不像现在以散户为主的市场上人们很少去度量风险并进行科学的风险管理。

来源:www.forumcn.com/

篇13:浅谈艺术市场的营销学论文

浅谈艺术市场的营销学论文

摘要:市场营销学鼻祖菲利普科特勒将市场营销定义为“为通过创造和交换产品及价值来满足个人或群体的欲望和需要的过程”;科特勒又提到,竞争者产生于营销过程,竞争者和营销人员将产品信息,要么直接地要么间接地通过中介传递给最终用户。

关键词:艺术市场 市场营销学

一、前言

市场营销学鼻祖菲利普科特勒将市场营销定义为“为通过创造和交换产品及价值来满足个人或群体的欲望和需要的过程”;科特勒又提到,竞争者产生于营销过程,竞争者和营销人员将产品信息,要么直接地要么间接地通过中介传递给最终用户。显然,市场营销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由供应商、竞争者、公司(销售人员)、营销中介及最终用户等构成。

随着情感经济的迅猛发展,艺术市场营销要素特征的研究对于指导艺术市场营销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笔者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现有的研究针对艺术市场营销的研究较多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针对艺术市场营销要素特征的研究几近空白,而艺术市场营销要素作为艺术市场营销的基石,对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基于此,本文在剖析艺术市场营销要素演变的基础上,分析了艺术市场营销要素的特征。

二、艺术市场营销的要素演变

艺术品进入市场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历史进程而发生的。艺术市场营销的要素随着商品经济的进程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演变,即萌芽、精英主导、消费主导以及投资兴起阶段。

1、萌芽阶段——原始和奴隶社会时期

市场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社会分工的出现、商品交换的需要,市场应运而生。市场的产生为艺术品和工艺品作为商品交换的对象在市场上的流通,提供了商品交换的地点和时间。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初期,人们从自给自足占统治地位的自然经济,到封建社会初期的上层阶级的简单商品经济,统治阶级或上层阶级将剩余物质财富中的精神产品脱离开来,成为能令他们产生愉悦的艺术生产。

在这一时期,由于艺术品市场的规模还很小,人类的生存尚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度时期,艺术品交换市场、中介以及市场竞争皆未形成。

2、精英主义阶段——封建社会时期

在封建社会时期,作为社会精英阶层的王公贵族等统治阶级,他们的态度、言行和投入对艺术市场营销的发展方向、模式和前景产生重要影响。艺术活动与商品经济最简单而直接的关系是艺术活动资金或经费的供给。在精英主义阶段,王室朝廷、贵族、氏族等资助艺术,艺术家则以获取俸禄的形式进行艺术创作,此时的艺术创作皆是符合统治阶级兴趣爱好的形式,后世人称为宫廷艺术。王公贵族作为需求者,拉动了艺术品的供给。

在这一时期,由于艺术品市场的规模限于占有社会统治地位的上层阶级,尚未形成固定的艺术品交换市场,专业的市场中介也未形成,市场竞争也不明显。艺术品市场营销仅处于供给与需求一体化的阶段,没有形成完整的市场。

3、消费主导阶段——资本主义时期

到了16、17世纪,艺术品收藏与投资不仅仅是社会上层阶级的行为,大量的中产阶级也加入了艺术品收藏与投资的行列中来,艺术市场的范畴相较之前大为扩展。荷兰的油画商品交易表现最为典型,荷兰市民将购买的油画悬挂于住宅、办公室或其它一些公共场所。在此过程中,最早的艺术品拍卖产生了,市场的繁荣与艺术品拍卖方式的兴起,为艺术家出售艺术品提供了交易场所和交易方式,极大的促进了艺术品市场经济的繁荣。与此同时,英国的伦敦出现了对艺术品进行拍卖的销售体系;法国也出现了销售艺术品的画店。

这一时期已形成完整的市场,艺术品交易市场和规模的扩大,打破了之前供需一体化的格局,艺术中介的雏形悄然出现,艺术竞争也已实现端倪。此时,艺术家作为艺术品的供给者有两种出售艺术品的形式,一是自行与艺术品的需求者进行商品交易;二是通过艺术品拍卖中介代销,艺术品要么售出后与画店分成,要么直接以较低的价格被画店收购。

4、投资兴起阶段

19世纪中晚期,画廊的出现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画店,艺术市场的范围急剧的扩展,由艺术品逐渐扩展到工艺品。与此同时,世界也相继建立起博物馆或是美术馆,主要从事艺术品收藏、展览、销售等活动。20世纪开始,人们逐渐将艺术品交易看成具有较高回报率的投资行为,这种观念的普遍流行促进了艺术市场的繁荣和运作机制的完善。例如,世界最大的拍卖行苏富比和克里斯蒂公司,已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品拍卖流程和方式。

在投资兴起阶段,作为艺术市场营销主要参与者的中介,其发展呈现种类多样化、功能复杂化趋势。在传统艺术品营销中介基础上,衍生出一些新兴的艺术品营销中介,如画廊、博物馆、艺术博览会、艺术品信托基金、艺术品交易中心、互联网等等。

由此可见,从萌芽阶段的艺术品市场营销要素的模糊,到精英主义阶段的供需一体化,乃至投资兴起阶段的供给、中介、竞争、需求四大市场营销基本要素,艺术市场营销要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经济的繁荣逐步完善。

三、艺术市场营销要素的基本特征

市场营销理论发展至今已然成熟,但是艺术市场营销理论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究其原因,艺术市场营销的对象是精神产品的营销活动,与一般以市场营销的对象——物质产品的营销有着本质的不同,如表1所示。本文从市场营销活动的基本要素供给-中介-竞争-需求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出发,系统地研究艺术市场营销要素的基本特征。

1、从艺术市场营销的供给来看,其典型的特征是实施精神产品的创造

作为营构意象的艺术创造与非艺术创造,两者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一般物质产品的生产关注产品的效用及功能,是具有较强实用功利性的物质创造活动。而艺术创作主要在艺术家头脑里进行,艺术家针对特定的需求群体进行素材的加工和艺术构思、实现意向营构,将自己的审美情感物化为艺术作品或艺术形象。整个创作过程凭借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感觉、知觉、记忆、联想、想象等复杂的心理活动,依照特定的创作方法和理论来进行创作,以实现艺术家的审美追求。

2、从艺术市场营销的需求来看,其典型的特征是追求审美效应的产生

人们的需求受产品价值的影响。工业产品的价值由产品的实用功能、成本、质量等要素构成,满足人们的实用价值诉求;而艺术作品的价值则以精神的审美价值为主,满足人们对精神价值的诉求。

工业产品满足消费者需要采取的`是让顾客认识到产品的存在、以物质形态感知产品的功能,产品的物质功能一般是顾客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功能。促销的手段是通过广告宣传产品的功能和品质以吸引顾客的注意、进行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以实现销售行为。

艺术品以满足消费者的审美情感需求,包括了审美期待、鉴赏过程和审美效应的产生三个内容。只有产生了审美鉴赏、获得了精神享受,顾客才愿意购买产品。因此,艺术作品的营销不仅仅需要向消费者传达作品的价值信息,而且需要影响消费者的审美期待、在鉴赏过程中帮助消费者体验与想象,进而引导顾客实现艺术消费、实现审美效应。显然,艺术市场营销的一切手段都是围绕引导消费者实现审美效应,这一过程较工业产品的功能消费的营销活动要复杂得多。同时,培养消费者的消费品味以影响消费者的审美期待,鉴赏过程中对消费者的启发、引导等,都能够对消费者的需求产生很大的影响。

3、从艺术市场营销的中介来看,其典型的特征是进行情感信息的传递

无论是艺术品、还是一般工业品,其市场营销活动都离不开中介。中介的作用体现在产品信息的传播和产品形式的传播,两者在这两个方面有着本质的不同。

以物质形态为主的工业产品市场营销中介的传播包括两个要素,其产品信息的传播内容主要是产品功能信息的传播;其产品形式的传播则强调的是物流通道、产品质量的保证等因素。

艺术传播的信息是艺术作品所包含的具有审美意蕴和某种社会文化意义的信息,这些信息通过艺术作品具体存在的物质材料、艺术语言和艺术形象等体现出来。艺术传播按照传播过程中艺术信息的不同表现形式,其主要传播方式有现场传播方式、展览性传播方式和大众传播方式三种。通过这些艺术传播方式,将艺术形象展示出来,向社会广泛传播,以实现艺术家的创作目的。

4、从艺术市场营销的竞争来看,其典型的特征是替代竞争的应对

无论是工业产品、还是艺术作品,当它们进入市场交换时,都会面临市场竞争。不同的是,由于两者的功能特征不同,面临的竞争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别。

工业产品的竞争是产品功能、质量、价格的竞争,在同质化的功能、质量的前提下,价格就是重要的竞争标准,消费者往往偏爱物美价廉的产品。因此,工业产品的竞争是多维度的,一方面是产品功能、质量的竞争,即在同等条件下给顾客提供更多的功能、更好的质量,以获取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在同等条件下尽可能降低价格,也就是降低消费者的消费成本,以吸引消费者、取得竞争优势。

艺术作品满足的是人们个性化的审美价值诉求,在作品创造的过程中,创作者独特的构思、表达有利于形成产品的差异化竞争;但是,由于艺术作品的审美实现受到消费者的审美期待、审美效应的移情特性和审美过程中对艺术品的再创造等,使得人们的某一种审美需求可以通过多种艺术作品、乃至多种艺术形象而得以实现,这些艺术作品乃至艺术形象之间就形成了替代竞争的关系。

篇14:浅谈宗教对艺术的影响

浅谈宗教对艺术的影响

宗教与艺术同属于幻想的领域,情感的'领域.艺术之所以被宗教所影响,具体表现在后者利用前者来宣扬与传播自己,并为前者所需的发展提供了宗教的内容与题材;同时表现在它具有促进艺术和阻碍艺术发展两种相反的作用.

作 者:李杨  作者单位:邢台学院音乐系・河北,邢台,054001 刊 名: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英文刊名:LITERARY THEORY 年,卷(期):2009 “”(3) 分类号:G09 关键词:宗教   艺术   影响   精神意识  

相关专题 艺术创作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