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云纱的文化审美特征论文

钢蛋儿子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钢蛋儿子”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香云纱的文化审美特征论文(共13篇),欢迎阅读分享。

篇1:香云纱的文化审美特征论文

香云纱的文化审美特征论文

香云纱采用独具智慧的加工方式,运用天然植物染料,以河涌中的河泥作媒染剂,并以河水清洗织物;加工的对象是天然纤维织物;加工场地是自然生态的河滩、草地;加工能源是阳光,而且生产过程无污染排放,香云纱工艺堪称人与自然和谐的典范。因此香云纱被称为绿色环保产品,生态纺织品也毫不为过,在服饰上的运用,彰显其生态自然的传统服饰文化特色。此外,香云纱属于丝绸“纱类”织物,其名称中后词“纱”表织物大类,前词表工艺特征,“香云”谐音“响云”,“响云”意指以此面料制成服饰穿着行动时沙沙作响,以织物的意韵神态为名;再者“香云”是美誉,寄托美好之意,从中国传统审美角度命名,中国人一贯以吉祥、溢美之词,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之意。香云纱从名称上亦传达出民族传统文化审美意蕴。

香云纱地域文化价值内涵

香云纱作为地域性服饰产品,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众多独特之处构成了其独特的地域文化价值,是为地域文化的表征。香云纱(莨绸)作为广东地区特有的天然丝绸产品,英文译名为“gambieredCantongauze”,英文名称中“gambiered”为“被开创”之意;“Canton”为“广东”之意;“gauze”为“薄纱”之意,香云纱英文原意有“始创于广东地区的薄纱”之意,由此显示香云纱地域性特征非常明显。香云纱加工的地域性特征:首先,香云纱加工以桑蚕丝织物为坯绸,而广东丝绸历史悠久,早在汉唐时期,就有“采桑饲蚕”、“桑蚕织绩”的活动和关于丝织物“广东锦”的记载。广东是我国蚕桑的主要产区之一,素有“粤缎之质密而匀”、“广纱甲天下”的说法[3],特别是香云纱产地佛山地区自古丝绸纺织业较为发达。再者,香云纱加工关键环节,染色“上莨”所用薯莨为岭南地区特有的野生植物,自古就因优异的性能而被用于染色整理织物和皮革。广东佛山地区河涌密布,香云纱二次上染“过乌”所用河泥必是该地区河涌中无污染的河泥。由于传统香云纱加工环境的自然生态性要求,香云纱只出产于岭南地区广东佛山的顺德、南海这一特定区域,该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气候,终年温暖湿润。香云纱“上莨”之后晒莨工艺需要足够的日晒强度和相当大的湿度条件,这两项恰是产地的气候特点,传统香云纱依赖地域环境加工生产的独特性,即构成了香云纱加工的地域特色文化内涵。香云纱的形成是基于广东地区湿热气候对服饰的特殊需求。经过薯莨涂层处理的香云纱面料,除了具有桑蚕丝织物轻滑、吸湿透气的特性,更有触感清凉,挺爽不贴身,穿着时“流汗不黏身”,凉爽宜人之感;而且由于薯莨胶质物质作用,面料抗皱性增强,易洗、快干,便于保养,适合广东地区的炎热潮湿的气候环境穿用,深受当地人喜爱,并且影响至气候环境与之相似的华南及南洋一带。同时,由于薯莨本身就是一种中药,有防霉、除菌、除臭等保健功效,面料浸染薯莨之后,服饰在使用过程中,有效药用成分缓慢释放,对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尤为有效。

香云纱丝绸文化审美价值体现

香云纱是运用植物染料、手工染色工艺加工的传统桑蚕丝织物,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丝绸中的一个特色品种类型,具有中国古老丝绸文化的典型表征意义。丝绸织物历史源远流长,早期的织物名称多为单音词,后来就在此词的前面加上许多修饰性的词,在明清时期形成了较完整的命名规则,这一模式直到今天仍适用。“香云纱”、“莨纱”名称中后词“纱”是丝绸大类名称。纱类织物一般是指丝线细、密度小具有轻薄感的丝织物。古时亦可写作“沙”,《礼记》说“周王后,夫人服以白纱豰为里,谓之素沙”[2],乃是取其孔稀疏能漏沙之意。纱常有低密度平纹,重平组织交梭纱,以及绞经组织形成的小提花的纱织物。香云纱、莨纱命名为“纱”,是因最初加工这类产品,是用有透空的桑蚕丝小提花绞纱织物作坯绸,故而得名。但目前加工香云纱的坯绸早已不限于这类纱织物了,已扩展到电力纺、双绉、素绉缎、提花缎等等各种类型丝绸面料,因而习惯上将除绞纱织物为坯绸加工的香云纱统称为“莨绸”。“莨绸”后词单音词“绸”,亦为丝绸大类名称,“绸”在《说文》中解释为“大丝缯也”,“缯”在古时用作丝织物总称,而现代常用“绸”作丝织物的总称。“绸”普遍认为是质地较为细密,但不过于轻薄的丝织物。在近期制定的莨纱国家标准中,确定“莨绸”为香云纱的正式学名[5]。香云纱的命名蕴含着中国传统丝绸文化,体现了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和文化审美观。香云纱质地精良、风格独特,属于丝绸产品中的高档品种,自然传达出丝绸高品质的、珍贵的材质感,表达了中国丝绸文化的积淀。历史上,丝绸曾作为中国的名片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香云纱因产地临海的特殊地理位置,早自明代起,经“海上丝绸之路”大规模出口海外,香云纱表征的中国丝绸文化远播海外。中国丝绸,有着新奇、精致、柔和、纤巧和优雅的审美意蕴,如今,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以丝绸为代表的服饰产品在世界消费潮流中仍备受青睐,散发出其固有的独特魅力。以香云纱为代表的中国古典丝绸在现代的时装流行中活跃起来,充分展示着中国服饰文化的风采。

香云纱服饰文化审美价值体现

天然材料纯手工制作的香云纱,具有独特质感,面料特征成为香云纱服饰审美形式的重要因素,使以其制作的服饰韵味深长,彰显独特神秘的服饰审美价值;香云纱服饰亦成为香云纱服饰文化审美价值的重要载体,香云纱通过服饰传达出一种文化的气息。

1香云纱服饰材质美

香云纱以桑蚕丝织物为坯绸,因而具有丝绸的内在材质美感,更为突出的'特征是与普通丝绸迥异的外在质感效果,主要缘于香云纱加工工艺中的晒莨和过乌形成的涂层物质作用;加之织物经薯莨汁液的反复多次浸泡,结构变得相当紧密,进一步获得增重的效果[6],从而增强了面料的强度和耐磨性,使柔软的桑蚕丝坯绸变得硬挺,形成香云纱特有的挺爽质感。再者,香云纱服饰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面料会不断经受摩擦、挤压作用,涂层物质随之逐渐剥落,面料表面会渐渐形成一种类似于蜡染的龟裂的“冰纹”肌理,呈现出自然、神秘的风格特征。此外,随穿用时间延长,洗涤次数增加,涂层逐渐润涨,不断发生变化,手感越来越柔软,颜色更加柔和,纹理更加细腻,香云纱正有所谓“越穿越美”之说。随着穿用过程的面料变化,香云纱服饰穿着体现了一种自然独特的审美韵味。

2香云纱色彩的服饰审美意蕴

香云纱面料双面异色,正面色深,乌黑亮泽,色彩凝重沉静,表达出含蓄与优雅的意蕴;背面色浅,为棕黄或棕红色,自然朴实,传达出质朴、古雅的气息。其正反面色泽深浅对比,视觉冲击感强;同时棕与黑稳重和谐,蕴含高雅,透露出幽然深远的审美意味。香云纱的基色是背面的棕黄或棕红色,经薯莨反复多次上染,由表及里,棕色逐渐加深;而正面是经河泥涂覆与薯莨单宁反应生成的黑色涂层物质。面料正面的黑色并非纯粹的黑,其实是如水墨画般的墨色;又因黑色涂层较薄,在正面暗沉的黑中隐隐显出背面的棕黄或棕红色,使色彩更具灵动之感,蕴含丰富的层次和变化。同时,在胶质的涂层物质作用下,使面料表面略带皮质感,显出金属般的光泽[6],凸显神秘感,透出时尚气息,使香云纱在服饰上的应用彰显另类、个性、与众不同的独特的审美韵味。

3香云纱服饰文化表征

现今中国在与世界文化交流碰撞之下,形成文化多元化的时代,现代人服饰审美素养不断提高,服饰文化欣赏能力不断提升。再者,中国经济经几十年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对高端服饰产品需求旺盛。因此作为高档丝绸产品的香云纱在现代服饰市场,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地域性民族服饰产品的新奇感,民族的记忆,历史的回味,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香云纱服饰以深厚的文化内涵,以独特的服饰艺术审美价值体现了现代人较高层次的服饰审美心理需求。同时,香云纱作为传统丝绸面料,具有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意义,隐含着凝厚含蓄的大气和深藏不露的典雅,主要表现为含蓄,即一种内蕴丰富,不张扬的美,通过服饰产品传达出中国人内敛、含蓄的服饰文化审美价值观。

香云纱服饰文化传承保护的现实意义

香云纱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蕴含独特文化艺术审美价值,但在现代追求高效率的工业化时代,手工香云纱生产仍沿用地方独创传统手工艺加工,这种生产方式的生存环境是非常脆弱的,作为文化传承和保护更是刻不容缓,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时尚的流行有着周期性的规律,市场追逐的时尚热点是此起彼伏的,香云纱服饰在时装市场上的热度也会逐渐减退,但作为传统服饰文化传承的意义却是恒久远的。民族文化,是民族的精神之所在,是中华民族的遗传基因,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对于香云纱的认识,要突破限于服饰商业产品的价值认识,还应有更深层次的对其文化价值的发掘和认识。喧嚣的商业市场终究会归于平静,针对某一具体服饰流行的一时性、短暂性而言,服饰文化流传才具有生命力。

篇2:草原文化的审美特征

草原文化的审美特征

特定时空内形成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一定人种的诞生,并进而决定了该种族文化和美学风格的形成.草原的独特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造就了牧民们崇尚自由、力量的审美追求,造就了他们对马的眷恋、酒的'渴慕和理想人格的追求.

作 者:崔占华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刊 名: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RTV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4) 分类号:B83-0 关键词:地理环境   草原文化   美学风格  

篇3:城市公共文化审美特征探究

城市公共文化审美特征探究

形式美与内涵美的'交融、静态美与动态美的契合、传统美与现代美的汇聚,是公共文化的主要审美特征.准确把握公共文化的审美特征,对于建立内涵丰富、形式优美的公共文化设施与场所,对于举办广大市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公共文化活动,对于营造和谐融洽的公共文化氛围,对于卓有成效地广泛开展城市公共文化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 者:陈亮 CHEN Liang  作者单位:山东艺术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刊 名: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DONG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AND SHANDONG ECONOMIC MANAGEMENT PERSONNEL INSTITUTE 年,卷(期): “”(2) 分类号:G0 关键词:公共文化   审美特征   形式美   内涵美   静态美   动态美   传统美   现代美  

篇4:水彩画审美特征分析论文

水彩画审美特征分析论文

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水彩画传入中国后经过历代水彩画家的不断探索和研究,逐渐形成了具有东方意韵的中国式水彩画。尽管水彩画在中国已逐步走向成熟,但由于对水彩绘画语言内涵、精神认识不足以及对水彩画独立审美取向缺乏研究,以至于许多人普遍认为油画才是绘画中当之无愧的大画种,才具有独立的审美特征,水彩画作为油画的附庸、绘画中的“小品画”根本就没有独立的审美特征。

从水彩画在中国的发展情况来看,无论在表现技法、欣赏趣味,还是在表现形式上,中国水彩画都呈现出独特的审美特征,它已成为我国多元文化艺术取向中的一朵奇葩。

一、艺术取向的多元化

水彩画在中国的发展,无论在表现内容、表现形式上,还是在表现技法、艺术媒介的选择上都体现出独立的、艺术趋向多元化的审美特征。特定的艺术媒介决定着艺术形式语言的内涵,而艺术形式语言内涵与外延的双重指向的融合决定着该艺术形式的艺术特性。水彩画是水与色的相互交融,独特的色痕带和水彩痕迹不仅形成奇妙、清新的视觉效果,而且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随机性,这种独特的艺术特性与中国传统彩墨画非常相似。中国彩墨画使用的画纸不仅质地柔软,而且吸水性较好,这使得彩墨画的设色呈现出淡雅、简约的特性。水彩画画纸独特的纸质纹理不仅使水色渗融流变带给人变幻莫测“恍兮惚兮”的妙境和难以名状的朦胧美,而且经水稀释过的色彩在运动中与自然保持了和谐的灵动之美,体现出透、轻、薄的特点。水是中国画家追求高雅清逸、诗情画意意境的根本语言。与其他画种的设色技法相比,水彩画中水彩的相互交融、流动渗化之法极为独特,不发挥水的长处,水彩画在表现力度上比不上油画和粉画;不发挥彩的特点,水彩画在神韵上远远逊色于水墨画。

17世纪水彩画刚刚诞生时,其艺术取向非常单一,色彩在画面上所占比重非常小,基本上是淡彩或淡色素描,作为传统的油画、素描和版画的附属形式,水彩画的特性并不明显,尤其是作为水彩画特殊媒介的水的渗透、流动和融合的特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德国绘画大师丢勒将色彩与形体相结合,使水彩画成为具有欣赏价值的风景画,水彩画才最终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种,英国水彩画家对色彩的大胆运用不仅使水彩画取得了新的效果,水彩画技法日益纯熟,而且使水渗透流动和融合的特征在水彩画中自然地流露出来,使水彩画具有了独特的审美价值。20世纪,随着科学技术和艺术观念的不断发展进步,水彩画的技法和艺术特征发生了重大转变,水与色的有机结合使得颜色在画面的分布更加富有节奏变化和自然天趣,许多画家从墨守成规的创作模式中走出来,在借鉴其他画种特技的基础上,对水彩画固有的程式、表现题材、表现形式、技法和材料进行了创新和探索,不断扩展水彩画的外延,使水彩画逐步地适应了当代绘画艺术观念和审美趣味。水彩画作品因具体的人、工具材料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形式,新工艺、新技法层出不穷,从传统的湿画法、干画法,到多层画法、肌理画法、综合画法,水彩画的表现形式多姿多彩,表现手段多种多样,表现技法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艺术取向特色。

从近年的全国水彩画展来看,写实型、写意型、抽象型等表现手法各领风骚,在这些表现手法中,以自然真实形象和色彩为依据创作的写实型作品是当今水彩画创作的主流,这些作品以直观的色彩和形象感受为主,真实地表现了自然物象的具体形象和色彩;以笔意和水味取胜的写意型水彩画强调充分发挥水色的语言特点来表现画家的主观感受、控制画面整体气氛,看似漫不经心的画面呈现出潇洒自如的艺术效果;抽象型水彩画强调精神世界的视觉形象化,在作品中很难看出自然物象的具体形态,是从物态到心态的转化过程,讲究画面形式带来的视觉冲击力,艺术生命力较强。由此可见,当代中国水彩画发展到今天不仅证实了中国水彩画在内涵和外延上的双重取向融合,而且展现出水彩画独立的审美特征和多元化的艺术取向。

二、造型语言的多样化

水彩画的语言表现形式丰富多彩,造型语言丰富宽泛,既有气势恢宏、场景庞大的古典主义水彩画家,也有刻画精细、感人至深的现实主义水彩画家,他们以严谨、生动的基调创作出许多打动人心的作品。长期以来,格调轻快柔美的程式化水彩画造型语言一直是中国水彩画家创作的固定语言规范,但随着水彩作品交响乐式、打击乐式作品的出现,这种单一的造型语言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作画规则与套路难以全面概括水彩画的造型语言风貌。中国当代水彩画家致力于表现形式和造型语言多样化实践,积极地挖掘水彩造型语言。他们从思维观念、色彩、材料等多方面大胆探索水彩画艺术语言,戒除清淡、苍白、空虚的矫揉造作之风,摈弃“小品”意味的情趣,舍弃水彩画家自身设定的框架套路,研习西方水彩画的表现手段、表现技巧和造型语言形式,提升艺术创作的意义,拓展水彩画的多样化造型语言。

近年来,我国许多中青年水彩画家不断探索水彩画艺术创作,大胆突破艺术观念,引入西方水彩画的表现技法、表现形式、表现内容,使我国水彩画技法语言风格更加鲜明、造型语言更趋于多样化。水彩画家陶世虎创作的写实型风景画秉持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原则,将中西艺术融为一体,不仅将油画的色彩与中国画的运笔相结合,拓展了水彩画的表现力,而且打破了传统水彩画表现技法的模式,借鉴其他绘画艺术类型,追求具象写实造型艺术的深度,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造型语言风格;水彩画家刘寿祥使用粗纹保定纸结合喷水的技巧,完成了厚实的画面造型;水彩画家柳毅充分利用水的优势创作出水淋淋、空蒙秀美、灵逸洒脱、虚实相生、轻灵隽永的艺术情趣和朦胧美意境。当然,还有一些水彩画家苦心研究水彩画的肌理,刻意利用“水迹”来表现对象,这些作品不仅产生出巧夺天工的艺术魅力,而且化平淡为神奇,带给人如入仙境般的感觉。总之,这些多样化的造型语言通过嫁接重构的方式很自然地与其他艺术语言相融合,不仅赋予水彩画新的内涵、新的境界和新的风格、独特的造型语言,让人深切地感受到水彩画的美,而且在保持水彩画本体语言亮丽、纯真的基础上,将其他艺术语言纳入水彩画造型语言中,打破“小品”陈念,将中国画强调的笔墨与意蕴的理念与西方绘画重形色、表现写实和体现秩序的特点注入到水彩画中,建构起水彩艺术语言多样化的审美特征。趣相结合孕育出的新视觉生命形态就是水彩画的肌理美,这种美是水彩画独有的风格。水彩风景画中,绚丽的天空、浪花飞溅的大海、斑驳的土墙、坚硬的岩石、梦幻的水乡烟雨、柔嫩的花瓣、纹理条条的山岩,这些蕴藏着深层内涵的肌理既是岁月沧桑变化的`明鉴,也是一种特殊的视觉语言。将这些美丽的肌理转化为艺术语言自如地运用于绘画艺术中,不仅能丰富和提高绘画艺术的表现力,以自然之美传情达意,而且能在水色交融中使绘画语言与心理效应相吻合,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皱擦、点染等技法与西方油画的浑厚笔触等表达出来,展现水彩画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特征。

水彩画的肌理之美还体现在透明亮丽的艺术特性。一层层的水粉叠加以及水粉本身所具有的透明的特点不仅能使水彩画纸呈现出本质之美,而且能使水彩本身效果沉淀,带给人舒畅愉悦之情。此外,由于水彩画笔与中国毛笔结构上的一致性,许多水彩画家将毛笔运笔方法运用到水彩画中,以笔意、力度的把握来展现运笔之美、笔意之美。而随着人们对水质能动性认识的加深,许多画家开始主动、能动地把握透明、流动、渗透等水的特殊性来作肌理:在水分尚未完全干透时利用撒盐、喷水等不同的技法和材料制成形状各异的水痕,形成不同的肌理效果,这种独特的制作方式不仅为水彩艺术语言的多样性提供了可能性,而且能充分发挥水的特性,深刻表现对象的质感,制造出不同的肌理效果。

总之,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艺术形式发展的多样化,必然会带来水彩画表现语言的不断丰富和创新。只有从内涵和外延两方面来强化和拓展水彩语言,水彩画的审美特征才能得到不断扩展,审美取向才能走向多元化的方向。

三、独具风格的肌理之美

水的灵性和品格为水彩画增添了诗情画意之美。水彩画将水与色相互融合,以水的酣畅、色的洗练、笔的洒脱、便捷的工具、材质等相互交融,形成了绚丽多姿、高雅自然、亦真亦幻、清新宜人的格调和艺术效果,这也是水彩画独特的审美特征。善于使用水的画家能够借助于水与色的紧密结合,流淌、扩散、聚散和分解纵情挥洒、畅叙情怀,营造虚虚实实、朦朦胧胧、缥缥缈缈、或隐或现的意境。在我国以水调色的作画方法有着悠久的历史,但以水的流动、沉积与色的变幻来展现无限的生机,兼容具象抽象之美,独具审美风格的只有水彩画。水彩画中人意与天。

篇5:美声唱法审美特征论论文

美声唱法审美特征论论文

内容摘要:

美声唱法是流行于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声乐艺术,其历史悠久,成就巨大。本文以文化含量的丰厚性、发声方法的科学性、声音特色的美妙性为三大理论层面,从美学视角与美学高度,对美声唱法的审美特征金进行了概要论述。对于把握美声唱法的本体美学特征,具有重要的启示参照价值。

关键词:

美声唱法 审美特征 文化含量 发声方法 声音特色

美声唱法又称“欧洲歌剧唱法”、“西洋唱法”,是声乐艺术的重要一种,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深受广大听众喜爱。

研究探讨美声唱法的审美特征,对于美声唱法美学品位的提升与审美的把握,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价值与实践参照意义。本文就此作粗浅论述,引起引起关注与讨论。

具体而言,美声唱法的审美特征,可以分解为以下三大层面分别予以解读。

一、文化含量的丰厚性

文化含量的丰厚性,是美声唱法的第一大审美特征。

美声唱法伴随着欧洲音乐文化同时产生、同时发展。可以说,美声唱法的产生,直接源于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其文化底蕴十分丰厚。文艺复兴运动是14-16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16世纪资产阶级史学家认为这是古代文化的复兴,故而命名为“文艺复兴运动”。它始于意大利,后很快遍及德、法、英、荷等国家。它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标榜,冲破近千年反动宗教思想的禁锢,摧毁了严禁男女恋爱和婚姻自由的旧礼教,彻底被判了崇“神”观念而追求“人”的生活,主张“人的个性解放”,形成了“人文主义”思想体系。在意大利,代表人物有诗人但丁、作家薄伽丘、建筑师波鲁涅列斯基、画家达・芬奇、拉斐尔、雕塑家米开朗琪罗、音乐家帕莱斯特里耶、拉索等。在法国,代表人物有散文家蒙田、小说家拉伯雷等。在英国,代表人物是剧作家莎士比亚。

在帕莱斯特里耶、拉索等人音乐创作的`影响下,佛罗伦萨的一批具有进步人文主义思想的音乐家佩里、卡奇尼、卡瓦列尼联合诗人里努契尼等,成立了“弗洛伦萨艺术创作小组”,创作出新的独唱歌曲。1594年,佩里与卡奇尼根据里努契尼的台本创作出历史上第一步歌剧《达芙纳》(Dafne)。1594年首演,获得巨大成功,令人遗憾的是该歌剧曲谱已失传。16,佩里与卡奇尼再度联手,根据里努契尼的台本创作出歌剧《尤里迪茜》,成为目前尚存的世界最早的一部歌剧,创造出宣叙调和咏叹调。随着歌剧的兴起,美声唱法便应运而生,各种声乐举派与许多声乐家也层出不穷,于是正式形成了美声唱法流派。

后来,随着西方艺术歌曲的产生与发展,美声唱法更加丰富多彩,也更加成熟繁荣。

由此可见,美声唱法文化含量之丰富,是不可言喻的。

二、发声方法的科学性

美声唱法的发声方法,融声学、物理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等各种科学知识为一炉,形成了鲜明的科学性审美特征。

在发声特点上,它根据人体自身特征划分出不同的声部(男声、假声、混合声)。有声学划分法、音域划分法、省区划分法、生理划分法等等,还有固定唱法与首调唱名法等。

在呼吸方法,美声唱法运用科学的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充分调动人体所有呼吸器官的能动作用,共同完成呼吸与气息控制任务。吸气深,速度快,吸气量大,呼吸控制能力强。始终在均匀平稳而有节制的状态下进行呼吸,气息的强弱与长短均能有效地调节,从而使声音的应变力强,并形成明显的呼吸支点。

在共鸣方法上,美声唱法综合运用人体的共鸣腔体,并重点强调“打开喉咙”、“寻找‘面罩”’。所以美声唱法共鸣好,音量宏大。

三、声音特色的美妙性

声音特色的美妙性是美声唱法的第三大审美特征。

所谓“美声唱法”,是意大利文的意译,原文为“bell can-fo”,其中“bell”为美好、美丽之意;“canto”为歌唱、歌声之意,因此美声唱法的准确翻译应为“美好地歌唱”或“美丽的歌声”。但不管如何翻译,都以声音特色的美妙性作为重要的本体审美特征。总的来说,“意大利美声唱法是以音色优美,发音自如,音与音的连接平滑匀净,花腔装饰,乐句流畅灵活为其主要特点。”

参考文献:

①韩勋国编著,歌唱教程[H],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P152

篇6:中西宗教文化审美论文

中西宗教文化审美论文

神话与原始宗教是人类超越情结的异化,是远古的理想,文化的根系,它包容着一族群的团队哲学和整体艺术,营造着独特的民族精神。所以,民族是从有神话以后才开始的,宗教是第一文化。[1](p73)作为一种古老而又普遍的文化现象,宗教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不同的民族所创造出来的宗教也必然带有不同区域的文化印记。同时在宗教的发展演进中,逐渐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宗教形态,拥有不同的宗教观念和宗教经验。本文从伦理现实与世俗超越,感性包容与理性独尊,淡然宁静与积极进取等方面比较,探讨宗教哲学差异对两种文化发展的深远影响。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西方人的思维、世界观、价值观以及行为行动,达到更有效地进行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目的。

一、伦理现实与世俗超越

众所周知,构成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是伦理与审美。[2]p88儒家思想体现的这种伦理,是讲求伦理秩序的礼,用于节制人的欲望,以免破坏中国的伦理血缘基础及社会秩序。这种伦理观念对悠久的中国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国的四大名著等文学作品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尤其在《三国演义》中,作品鞭挞了不忠不孝,无信无义的曹操,赞扬了正统的蜀汉伦理国家,刘备的仁德,关羽的忠义,诸葛亮的智慧弘扬儒家的仁、义、礼、智、性。注重伦理秩序的孔子精神更偏于现实与平凡,因为被尊为文化圣人的孔子,道教的主神太上老君,都是由世俗人物的修炼神化而成的。他们以自己的深刻的思想、渊博的学识和伟大的人格力量征服了天下的民众,赢得人们的信仰,因而慢慢地获得神性变成神的。所以儒道思想更体现了对现世生活的热爱,关注人的现实存在,注重现实生活的享受;强调现实的伦理关系;在生活现世之中寻找永恒。

中古的西方似乎分为两个世界,一个属于教会的,神灵的,智慧的信仰世界;一个是世俗世界统治者的属人的、情欲世界。基督教认为自然是灵魂支配甚至厌恶肉体而向神界超升,耶稣的拯救精神就是对世俗世界的一种超越。[3](p57)根据基督教经典《圣经》可知,是上帝创造了世界万物,上帝是先于人类,是超越于世俗人事,独立于人类而存在的。人神关系优于一切现实关系。在充满不幸的现实世界里,人们要逃入个人内心来获得神的青睐,在强暴的压迫面前靠肉体的坚忍不拔来保持住个人的尊严,使自己得到来世幸福的希望,这种希望在现实世界是看不见的。只有在这种纯精神性的苦恼忏悔、叹息和默祷中,才能走完人与上帝的无限距离,获得某种超越整个现实世界的与上帝合一的境界。[4]P122作为基督教信仰核心的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就是这种牺牲现世追求,追求超越与上帝同在的宗教精神的最好象征。

二.感性包容与理性独尊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在人类的认识发展过程中,主体对客体的反映采取感性直观和理性思维两种,认识经历由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两个阶段。感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是感觉、知觉和表象。理性认识是对感性认识和知性认识的思考和反思,是针对原因、过程、现象、结果的分析和认识。)中国文化普遍注重感性认识,感官的满足和生命的享受。表现出了对客观事物的直观认识,表面生动形象的极大兴趣。而西方文化中,人们造出一种脱离于感性世界的理念,一个存在于整个时间过程之外的神,让个体的人与理念沟通,说明了其理性思维的习惯与传统。

受感性认识的影响,中国的宗教具有一种相对性、相容性和多元性,它可以和其它宗教并存,教义都比较开放,宗教领袖们也都具有一种阔大的胸襟,宽容的精神。中国人的这种感性包容精神体现出一种强烈的身体化倾向,注重感官的满足,注重生命的享受。认定肉体为自我之本源,肯定感性的生命过程为实在的现实。儒教的现实伦理,道教的养生与长生,佛教的“顿悟”感兴趣的都是现世的生活,是不脱离肉体感性的生活,它的永恒观是肉体的、现世和世俗的。彰显了中国文化的重世俗、重肉体、重感性生命的精神特征。

相对于中国宗教的相对性和相容性,西方的宗教具有绝对性和排他性。基督教神学以为,上帝的神性不可言传,超越一切概念。上帝作为宇宙第一推动力的自然神论,上帝乃事物发展进化的过程神论,上帝为宇宙和谐,秩序,规律的创造者和维持者的宇宙神论,上帝是绝对另一体的超越神论。【5】P300尤其在欧洲的中世纪,教权高于一切,是衡量一切价值的最高准绳。同时基督教重视灵魂而蔑视肉体,体现了远离世俗,远离感性的特征。这种远离感性生命,对上帝的绝对信仰也体现了西方文化中的理性思维。

三.淡然宁静与积极进取

极重理性的西方哲学家康德认为,审美活动中的崇高感就是一种积极的愉快,因为通过人的理性能力,人在一瞬间得到一种肯定自己,尊敬自己的情绪。这种情绪能激励人的创造精神,是创造主体产生一种自强不息、昂然向上的活力。[6](p370)西方人对上帝的'敬仰,自豪于得到上帝的眷顾,必然产生极大的崇高感,因而最大程度的激发了积极创造精神。而中国的儒道哲学,强调伦理秩序、修身养性,必然消解个人的奋斗精神,导致一种惰性文化的形成。孔教的安于现状,安分守己,道教对情感的烦恼和生命短暂的超越,体现了儒道哲学这种以萎缩个性为前提,静观状态的审美,而不是动荡的激情状态的审美,构成了中国人较为稳定的心态[7]p189塑造了中国人静态的心灵,安睡的文化精神。

相反,基督教的原罪之说让人不断地忏悔以得到上帝的原谅,造就了西方人动态的心灵,惊醒的文化精神。因为基督教将人置于神与魔、灵与肉的不断冲突中,使人无法静静地消受生命,人必须超越这有限的现世生活,向来世的天国奋斗,所以人不可能安于现状。尼采等西方哲学家的审美人生观就是以张大个性为前提的,推崇生命的进化,高扬主体的意志力,强调个体的战斗精神。通过个人信念与努力,积极取得上帝的青睐来拯救自己。这种靠个人信念,通过持之以恒的个人灵魂深处的追求与奋斗而获得新生的理论是基督教教义的核心,是美国新教文化的一大支柱,是个人主义积极进取思想的源泉。[8]P28这种思想与上帝的世俗超越与一元的基督教上帝观不无关系。

在中西宗教文化中,世俗人物的神化和超越世俗人物的主神来源,感性包容与理性独尊的信仰特征以及宁静稳定与主动进取的宗教文化精神形成两种不同的文化模式。中国文化注重的是内在世界,崇尚宁静淡然,西方文化注重外在世界,崇尚有为与进取,是有其宗教文化的历史渊源的。正如著名神学家保罗·蒂利希曾所说,宗教是文化的灵魂,文化是宗教的形式。[9]

参考文献:

[1]徐宏力,徐良.文艺学与美学的郑和研究和多余推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5

[3][4[5][6]邓晓芒.文学与文化三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1

[2][7]高旭东.中西文学与哲学宗教[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5

[8]朱永涛,美国价值观-一个中国学者的探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9]王恩铭.当代美国社会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篇7:桑植花灯的审美特征初探论文

桑植花灯的审美特征初探论文

【摘要】本文就桑植花灯的审美特征谈点初浅看法。

【关键词】桑植花灯;艺术魅力;地域特色

桑植地处湖南湘西省西北部武陵山脉腹地,是一个以土家族、白族、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县。生活在这里的少数民族人民是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各民族的文化在这里既各自独立地发展,又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形成了这一地区保留至今的多元化的文化氛围,从而孕育和产生了多种多样的民族民间舞蹈形式。其中,桑植花灯就是各民族人民最受欢迎的传统歌舞艺术。本文就桑植花灯的审美特征谈点初浅看法。

一、概述

桑植花灯,一般指以湖南省桑植县为代表的,广泛流传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张家界一带的一种民间歌舞艺术。它是当地人民在自己的生产、生活过程中,为了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结合民间舞蹈而产生的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歌舞艺术。经过历代艺人对桑植花灯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桑植花灯已经能够多方面反映人民的生产、生活和思想感情,艺术体系日趋完善,艺术表现手法日趋成熟,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魅力。千百年以来,桑植花灯在当地的人民群众中,代代相传,流传至今。现在,在湘西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桑植花灯依然是新春节日里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重要的文化生活形式。

桑植花灯大部分剧目质朴健康,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如反映生产劳动的剧目《茶山歌》中唱到:“远看茶山一片青,近看茶山绿茵茵……摘茶山歌岭连岭,四面八方闹腾腾。”它不仅唱出了劳动的艰辛,也唱出了丰收的喜悦。又如描写封建社会中爱情的剧目《五想奴的苦》诉说到:“一想奴的娘,不该把奴养,把我送去当童养媳,我越想越心伤。……五想奴的哥,我俩情意合,两人商量逃出去,美满婚姻多快活。”这些生动而又朴实的语言,表达了青年男女对封建婚姻的强烈反抗,对自由婚姻的迫切追求。再如反映封建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的.剧目《壮丁苦》:“正月是新春,爹娘把儿生,生下孩儿是苦命,长大要当兵……长到十六七,积劳也成疾,保长甲长带狗腿,闯进我家里。绳索把我捆,解到壮丁营,风餐露宿受鞭打,背井离乡泪淋淋。”在这首唱词里,可以看出劳动人民所遭受的残酷迫害,同时也反映了对统治阶级的强烈不满和憎恨。新中国建立以后,桑植花灯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引下,当地的艺人们以饱满的热情,利用丰富多彩的花灯舞蹈(下转第167页)语汇,创作了许多歌颂党、歌颂社会主义、歌颂新生活的花灯节目,如《四季花儿开》、《田间乐》、《庆丰收》等。

根据桑植县出土文物上记载的花灯套路,桑植花灯在唐末五代就达到了极高的程度。到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凤凰县水田就建立了兔平茶灯会(即花灯会)。从此,优秀的花灯艺人层出不穷,大大地加速了桑植花灯艺术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桑植花灯这一民间奇葩的内涵,使它真正成为民间舞蹈的精华。下面,我将对桑植花灯的审美特征试做一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

二、桑植花灯的审美特征

1、桑植花灯的舞蹈动作丰富多彩

花灯的舞蹈动作丰富多彩,有“六六三百六,拌形似于猴,回生有奇葩,跳灯不用愁”之说,不论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走的,土里长的都可以表现出来,单凭一双手,即可刻划出日、月、风、云、夜、雷、雨、雪、山、花、鱼、浪、草、木、鸟、虫、来、去、开、关、转等。通过手眼身步相边,所表现出来的每一个舞蹈形象,均给人们以美的享受。如“雪花盖顶”、“美女梳头”、“嫦娥奔月”、“燕子含泥”、“鸳鸯游池”、“兔子望月”、“鲤鱼跳龙门”、“牛赶碾”、“猴子吃奶”、“观音坐莲”等200余种动作,称为“套子”,通过多层次的组合后,使其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舞蹈小品,拆散则可以填到其他舞蹈中去。而贯穿“套子”的地位变换路线图,又称为“圈子”,对“套子”和“圈子”相互关系,概括为“套子走圈子,圈子绕套子,圈套结合通路子,圈套不合乱套子”四句话。说明了什么“圈子”只能做什么“套子”;反之,什么“套子”就得走什么“圈子”,否则会乱套子。花灯往往是在一张桌子上表演,若两人圈套不合就不会协调,甚至相撞,无法表演。圈子要圆、套子要连,成为花灯的特有规律。常用的圈子有:“一把弓”、“半边月”、“内荷花”、“扣莲花”、“箱子环”、“纱帕子”、“扭麻花”、“扯四方”、“环圆圈”、“过堂圈”、“斜纵圈”等等。花灯步伐也富于变换。有猴步、鸭步、梭步、踢步、辗步、铺步、云步、歪八步、风摆柳、探步、蹬山步等等。

2、桑植花灯的音乐优美动听

花灯音乐总的来说旋律明快流畅,节奏跳跃活泼,结构严谨规整,有浓郁地方味的生活气息,花灯曲调非常丰富,基本上都是专调专曲,花灯音乐与花灯舞配合紧密,由于表演形式和场地的要求,花灯音乐在旋律和节奏方面也必须有相应的特点,加地方方言衬词,故在旋律中大量运用衬腔,充实丰富了曲调的表现力。又增加了生活气息,突出了地方风味。乐队伴奏,早期师“一套锣鼓一把琴”,由师徒共兼的六人小乐队,一套锣鼓里:堂鼓、土锣、勾锣、头钵、二钵等五件击乐,一把琴是指一把狮子吐弦的大筒,后来又逐渐增加了笛子、唢呐、二胡等。主题鲜明的节奏和强烈的音响效果,来配合舞台表演,渲染气氛,刻画人物情绪的变化。   花灯的音乐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花灯音乐的曲调非常丰富,基本上都是专调专曲,一曲填多词的现象几乎没有;其次是强调多样,宫、商、角、徵、羽诸调式都有,虽然单一调式数量最多,但也有交替调式,如角羽交替、羽商交替以及徵商调式、宫商调式等,绝大部分属于五声音阶;再次是花灯音乐与花灯舞蹈配合紧密,由于表演形式和场地的要求,使得花灯音乐在旋律和节奏方面也必须有相应的特点,如旋律多位级进,渐进较少。尤其是五度以上的大跳就更不多见了,整个曲调显得小巧细腻、明快流畅。再如节奏方面,时值较短的音符用的很多,时值长的音符则用的很少。这适合动态不大,动率较快的舞蹈动作,以表现欢快跳跃,风趣活泼的情绪;再次是大量的运用衬腔,既丰富了曲调的表现力,又增加了生活气息,突出地方风味。最后一点是打击乐的锣鼓点子十分丰富。这是因为在表演花灯时,演唱部分舞蹈并不强,每唱完一段则由锣鼓伴奏表演花灯舞蹈,变化多端的舞蹈部分是促使锣鼓点子丰富多样的主要原因。最初花灯的主要伴奏乐器也只是打击乐,后来才逐步增加竹笛、唢呐、胡琴等吹管、丝弦乐器。

3、桑植花灯讲究“三节”、“六合”的运用

桑植花灯具有载歌载舞,风趣活泼的艺术特点。在表演中要依据歌唱的内容,通过手眼身法步刻化人物的形象,性格和感情。要求演员在表演中讲究“三节”“六合”的运用。

所谓“三节”、“六合”,拿手臂来说:手是“稍节”,肘是“中节”,肩是“根节”。腿来讲:脚是“稍节”,膝是“中节”,胯是“根节”。就整个身体来讲:头是“稍节”,腰是“中节”,脚是“根节”。“六合”,有内三合,外三合。外三合就是稍、中、根节,内三合,即是每做一个动作都要做到稍节起,中节随,根节追。内三合就是说:演员在表演时要做到精、气、神。“精”就是要演员在表演时,把人物的精神气质表现出来;“气”就是要呼吸自然,表演自如;“神”就是演员表演时注意力集中。“内三合”和“外三合”的结合,也就是内在的感情与外在的动作,以及面部表情很好的结合,才能使自己塑造的角色,达到“栩栩如生”的艺术效果。

同时在表演中要做到:“气沉丹田,头顶虚空,全凭腰转,两肩轻松”。“气沉丹田”是要演员在表演时心平气和,呼吸自如,并要清气上升,浊气下降,紧收腹部,气存丹田,这样才能定好“桩”。“头顶虚空”是演员排除一切私心杂念,集中思想,完全进入角色。“全凭腰转”是告诉演员要善于用腰,要懂得用腰的方法。“两肩轻松”就是要演员两膀灵活自如。另外就是演员的面部表情要灵活运用,如眼睛在表演时有笑眼、媚眼、呆眼、恨眼、冷眼、定眼、留情眼、回忆眼等多种。鼻子可以做出皱鼻、哄鼻等。嘴也有歪嘴、斜嘴、啄嘴、逗嘴等。这些都是表演艺术必须遵循的规律。

综上所述,桑植花灯是丰富多彩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短小精悍,舞蹈动作风趣活泼,曲调优美流畅,乡土气息浓郁,随着社会的演变,历代艺人不断丰富和发展,使它逐步形成了较完整,具有独特风格的一种艺术形式,并能多方面反映人民的生产、生活和思想感情,在人民群众中扎下根,世代相传。

参考文献

[1]麻根生・湘西墟场文化[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于平・舞蹈形态学[M].北京:北京舞蹈学院内部教材,

[3]钟以轩・桑植民歌[M].湖南:岳麓出版社,

[4]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4

[5]谢心宁・湘西探秘[M].贵阳:贵州出版社,1994

[6]湘西自治州地方文化志编辑委员会・湘西自治州文化志[M].湖南出版社,1996

篇8:夏代玉器的审美特征论文

夏代玉器的审美特征论文

摘 要:原始玉器工艺发展到夏代,开始出现镶嵌、勾彻、浅浮雕和圆雕等琢玉技术,这就使得夏代玉器的造型和纹饰走向程式化和复杂化成为可能。几何直方的规整形状,出齿、安柄的细部造型,还有线面结合的构图,乃至浅浮雕式的立体纹饰,均强化了夏代玉器的艺术形式和审美意蕴,形成了匀称规整、多样统一、象征表意和凝重神秘的艺术风格,从而有效地实现了中国玉器主体审美观念从新石器时代“饰玉”向商周“礼玉”的过渡。

关键词:夏代玉器;线刻;浮雕;象征表意;凝重神秘

根据《史记》、《竹书纪年》等文献资料的记载和碳十四技术的年代测定,夏代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其年代可基本框定为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囊括了龙山文化晚期至二里头文化四期的中国早期文明。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为中心,并波及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夏县东下冯,内蒙古的夏家店,山东的岳石地区,陕西神木石峁遗址,以及内蒙古亦峰夏家店遗址的夏代文明,出土了丰富的石器、陶器、玉器、青铜器、骨蚌器、木漆器等原始器物,其中尤其是玉器,以其独特的玉料、精湛的工艺、多样的造型、别样的纹饰以及极富时代特征的艺术审美风格,充分展现了夏代先民的形式感、想象力和社会风尚,这些无疑构成了夏代玉器的基本审美特征。

一 玉料和工艺特征

与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为代表的北方玉器玉料以及良渚文化为代表的南方玉器玉料相比,夏代玉器所用玉料无论在外在色泽还是内在质地上,都表现出中原玉料独特的审美风貌。据考证,“古代中原地区用玉多为软玉,其结构一般为交织的纤维显微结构的闪透石-阳起石系列矿物集合体。玉的质料致密坚硬,外表又显示出柔润,体胎半透明而又具有光泽”[1]。夏代文化的典型代表——二里头遗址所出土的玉器就鲜明地体现了中原软玉的审美特征。二里头玉器玉料的来源有新密的“密玉”,属白玉;南阳独山的“独玉”,属青玉;还有淅川的绿松石等。因而制成的玉器有的呈乳白色,如二里头遗址四号坑出土的玉柄形器;有的呈淡青色、嫩绿色以及灰褐色等,如二里头遗址三号坑出土的绿色夹白斑的玉戈。这种五彩斑斓的玉料色泽正好满足了夏代先民多种玉器品种的制造。同时,以二里头文化为代表的夏代,基本处于黄土高原地区,玉石作为山地的精英,自然有别于随手抟来的一捧泥土,故而成为某种神秘灵物的表象,承担着原始礼制统治的功能。夏代玉器也正是首先凭借这一玉料的外在特征和内在质地而一跃成为国家重器,承载着礼仪的功能,成为专制社会的代言。因此,夏代玉料以其纯美的色泽、温润的质地,以及神秘灵物的表象,体现了愉悦的艺术审美形式和神秘的宗教礼仪内涵的融合。

极具中原地方特色的二里头玉料同时也促进了夏代琢玉工艺的审美化进程。夏代玉器的制作工艺,由于青铜工具的引入,在新石器时代玉器打磨、刻纹、镂空、抛光的基础上,开始向着更加精细的方向发展,这主要表现在镶嵌、勾彻、浅浮雕、圆雕等工艺及其所形成的审美效果上。

虽然镶嵌工艺在新石器时代早已出现,如红山文化女神塑像中的嵌陶工艺,使得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显得自然、古朴。但真正能体现镶嵌工艺的高难度的嵌玉和嵌铜技术却是从夏代才开始的。如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镶嵌绿松石片圆铜器、铜牌饰以及绿松石片、云母片镶嵌漆器等镶嵌工艺不但均属首创,而且制作精良,尤其是镶嵌绿松石铜牌饰,其凸面为二三百块不同形状的绿松石片粘嵌成饕餮形兽面纹,极具形式美感,且营造出庄严神秘的氛围。与女神塑像的眼珠相比,它不仅在镶嵌物的数量上体现出优势,而且还开始讲究镶嵌中纹饰的构图。这不仅是夏代先民对不同质料器物驾驭能力的体现,也是他们对装饰的形式构图的审美追求,故而代表了夏代镶嵌工艺的最高水平,开启了后代青铜器镶嵌绿松石工艺的先河。

勾彻法的运用,主要体现为夏代玉器上的阴阳线刻纹。至二里头文化三期,夏代已出现被称作“砣子”的青铜质料的圆形琢玉工具,它一方面可以在玉器表面刻画出条条细阴线,另一方面在阴线沟槽的一个立面,向外扩展,形成较宽的斜坡面,形成阳刻凸纹。这种阴凹线和阳凸线的形成过程即玉器制作工艺中的勾彻法。夏代玉圭上精致的琢刻菱形雷纹带花纹以及玉柄形饰表面复杂的兽面纹、花瓣纹等纹样图案即为其见证,丰富了纹样的形式,且其精致性有效地提升了玉器的审美品格。

浅浮雕与圆雕工艺在夏代玉器的琢制中一般是搭配使用的。浅浮雕是在阴线刻纹的基础上凸出阳纹而使其具有立体的表现效果,一般用于纹饰的构图;而圆雕则多是为造型美观而使用的雕刻技巧,是整体形象的立体雕刻。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即可构成玉器纹饰和造型相搭配的整体审美艺术风格,如夏代玉柄形饰的制作工艺虽然综合了研磨削切、勾线阴刻、阳刻浮雕、钻孔、抛光等琢磨工艺,但最能体现其艺术风格的却只是两种:在柄形饰的四面用浅浮雕琢出繁复的纹饰,粗节用单线或双线雕成兽面纹,中节及顶部琢成花瓣纹,细节则有二至三周阳刻凸线纹;在柄形饰的四楞用圆雕技术琢出立体的造型,玉柄的四楞处为鼻梁,两侧为半张兽面,相邻柄面结合为一张完整的兽面。这样,浅浮雕与圆雕工艺形成了多样的纹饰图案和独特的立体三维造型,使得整个玉柄形饰柄面上的勾线饕餮花纹中点与直线结合得自然、流畅、舒展,造型和纹饰搭配得圆润、细腻,相得益彰。

总之,夏代先民在玉器制作工具和制作方法上的提高,尤其是双线浮雕纹样和兽面铜牌饰上的绿松石镶嵌工艺,有效地促成了夏代先民审美理想的物化,使他们的审美意识得到了较充分的展现。具体到玉器纹饰的雕琢过程而言,大致经历了由“勾彻法”向“浮雕法”演变,由平面线条向立体浮雕演变的过程。其实这正好体现了夏代纹饰雕琢工艺的审美特征,它一方面体现了夏代玉器雕琢工艺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充分地表达了夏代先民日益细腻的内心情感和审美理想。

二 造型与纹饰特征

极富中原特色的软玉材料和琢玉工艺,使夏代玉器的器形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征。新石器时代玉器的许多造型都还是模仿当时某些动物、植物、人物等现成实物而成形的,如红山文化玉龙、崧泽文化鱼鸟形玉璜等。到了夏代,玉器的创造则基本上走出了对自然物象的直观模仿,更多的是依据人们生活的审美风尚而进行其造型及细部处理的。夏代玉器在造型上趋于程式化,器形大而薄,以几何直方形为主,流行在玉器边缘装齿扉或安柄,并镶嵌异物,形成了自己的审美特征。

据后代史书记载,夏王朝是在战争基础上形成的,这也可以从出土的夏代玉器的器形得到验证。夏代玉器造型表现为:少祥和平静的模仿性装饰玉器,而多抽象的直方形兵器。玉钺为长方形或近圆形,玉圭为平首形,玉刀为长条梯形,尤其是多孔玉刀较以前更薄,更为长大、平滑。这些造型肖似兵器,至少与当时的“尚兵”习俗联系紧密,社会化的审美创造体现了其满足自身功能需要的理性化和观念化。夏代玉器的形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开拓创新,一方面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直觉体验能力,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们对社会的抽象想象能力。除此之外,夏代玉器形制还有出齿,即在玉器两侧雕出繁复的齿扉,如玉璋滋乳而成的牙璋,其扉棱显得华美异常。程式化的造型使得玉器在既有质料美的基础上充分流露了夏代先民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感,体现了先民的理性创造精神和感性生活情趣。

夏代玉器的审美发展主要体现在纹饰上。由于玉材的创新以及几何直方形的平面化造型,尤其是青铜轮工具的引进和勾彻、浮雕、圆雕等工艺的运用,使夏代玉器的刻饰纹饰向多样化、复杂化方向发展成为可能,其独特的审美价值也获得了新的突破。

夏代玉器大多局部饰以平行或交叉的阴刻细线,并以此构成简略而精炼的纹饰构图。夏代玉器纹饰主要有直线纹、斜格纹、云雷纹和兽面纹,仅有少量的动物纹和植物纹。其中云雷纹见于玉圭,兽面纹见于兽面纹柄形饰、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而直线纹、斜格纹见于玉刀、玉戈、玉圭等,这些简约的刻纹装饰,实际上是夏代先民承载和表达其观念和信仰的痕迹,不同的纹样和构图,代表了不同的文化审美心理。

细劲的直线纹、斜格纹是夏代玉器中最常见的装饰纹样,以平行的阴刻细线为其典型特征。斜格纹是由直线纹成组交叉刻成菱形状,整体上使图案更加紧密,强化了渲染的效果。如多孔玉刀两端,以及玉牙璋的内与援相接处就有成组的阴刻直线,线形细劲有力,深而直,使得玉器形象的美观化和礼仪性均得到了强化。

云雷纹在各种纹饰中尤为突出,用柔和的回旋线条组成的是云纹,有方折角的回旋线条是雷纹,二者配合,形成一种磅礴的气势和神秘的审美效果。该纹饰多饰于玉器两端的穿孔之间,两边再饰以阴线刻纹将其框住。如二里头遗址三区二号墓出土的玉圭,其二圆穿间有以细阴线刻划的菱形四方连续式云雷纹,琢刻精致,立体感强。夏代的玉圭一般用于社祭,礼云神。因土地需山川之气而致时雨,云行雷响方能有雨,故可是云雷纹以象征之。尽管要借助于“神物”,但其控制自然,驾驭天地的朴素人本意识和人的主体精神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显现。再如七孔玉刀,其近两端处也常琢竖直阴线纹与菱形云雷纹,风云雷电听其号令。

兽面纹为橄榄形眼眶,圆眼珠,宽鼻翼,阔口,这在龙山文化石锛上可找到源头,而且与新寨陶器盖上的饕餮纹饰极为相似,更是夏代大型绿松石龙形器头部的简化或抽象表现。兽面纹以象征手法夸大其头部,强调五官,尤其擅长抓住其眼部特征局部放大,作“臣”字形眼,钻圆圈眼瞳。该纹饰“主要突出它们的头、目、齿等主要器官的特征,省略不重要的细部或对其只作象征性的表现,重要细部圆润婉转的阳线”[2],其中装饰趣味与象征趣味相得益彰,使礼的威严和审美的情感融为一体,后来更多地见诸商周时期的青铜容器。同时,这一脉相承的兽面纹饰的演变也彰显了夏代先民的宗教信仰和对龙崇拜的社会风尚。龙纹图案起源于远古的族徽,最早出现的是红山文化玉龙,而到了夏代,龙形兽面纹饰的手法和主题,经过长期的酝酿,已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模式,并且为帝王专用。

总之,夏代玉器的纹饰呈现为两种主要形式:一种主要以线条为主,采用线面结合的方法,构成整个玉器的平面纹饰图案,如细劲的直线纹、斜格纹,回旋的云雷纹;另一种就是浅浮雕式的立体纹饰图案,如立体感极强的兽面纹。纹饰上的线刻和浅浮雕更进一步突出了以上各种纹样的装饰功能和文化意蕴,对商周的玉雕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 艺术与审美风格

关于夏代玉器的整体艺术风格问题,杨伯达先生曾谈到:“从其前后玉器工艺美术的发展情况来看,夏代玉器的风格,应是红山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玉器向殷商玉器的过渡形态,这从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玉器可以窥其一斑”[3]。对此说法我表示赞同。一方面,夏代玉器的艺术风格承袭了新石器时代的审美风尚。就造型而言,玉圭的方形结构和钻孔的审美处理是龙山文化玉圭的延续,玉牙璋则是龙山文化铲形器的进一步完善化和复杂化,玉琮的方圆构形更是受到了良渚文化的深远影响。就纹饰而言,浅浮雕式的兽面纹,其橄榄形眼眶与石家河文化玉器相似,其宽鼻翼和阔嘴巴又直接脱胎于龙山文化石锛;另一方面,夏代玉器在继承新石器时代玉器的基础上形成的抽象直方的独特造型和神秘威严的兽面纹饰,又均系商周玉器制作的根据,对后代玉器的创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夏代玉器的过渡性风格十分突出。但我们若仅仅把夏代玉器的艺术与审美风格定性为一种过渡性,无疑是忽略了其特有的审美文化特征。至少,夏代玉器还体现了以下极具鲜明时代性的艺术与审美风格。

一是匀称规整性。对称、均衡、规范、平整,是玉器造型艺术具有审美价值的重要因素。夏代玉器的这些形式美感不仅体现在整体的结构造型设计上,而且也显现于局部的细微纹饰图案雕饰中。夏代玉器在整体构形时,为补充直方形在美观上的相对不足,常在两端装以繁复的齿扉以及饰以细线纹饰,它们均成对出现,且左右对称。最典型的是玉七孔刀,就造型而言,玉刀扁长呈梯形,上部背端相对厚而窄,下部刃端相对薄而宽,而且近刀背处镂有平行、等距的圆孔七个,使得上背下刃重量均匀得体。同时刀的左右两端又装有齿扉六对,显得极其对称;就纹饰而言,玉刀近两端处表面琢了竖直阴线纹与菱形纹,其下有两条平行阴线与刃相隔。整个玉刀在造型和纹饰的.搭配上将夏代先民的审美形式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二里头遗址五号坑出土的创新形玉钺,呈圆弧背,两侧逐渐外侈呈宽刃,每侧有扉牙两组,每组为三齿,呈对称状,刃呈莲弧形,分四段,左右均衡对称。另外,更多的玉戈、玉圭,以及装饰类玉器,其造型和纹饰也常显示出对称规整的韵律美和整体和谐的审美风格。

二是多样统一性。夏代处于中国国家形成的初始阶段。首先夏代诸方国的玉器受各地区文化生活的影响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风格。如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的夏代玉器多为装饰类的臂环、玉管等,而少礼仪器,呈现出祥和的氏族审美风味;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的夏代玉器则多璧、牙璋、钺和多孔刀等,形制和风格倾向于庄重和威严,使灵物与政权统治、等级礼仪紧密相连,巫术性与人文性相交织。同时,受特定时代和地区间相互交流的影响,夏代玉器又形成了统一的艺术审美风格。如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玉器在吸收陶寺遗址文化玉器祥和优美风格和石峁遗址玉器庄重威严风格的基础上,又融入了自身的王权等级色彩,形成了既庄严肃穆又装饰美观的大一统风格。与此相应地,中原二里头的主体审美风格又借助国家的统治王权向四周传播和辐射,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当属代表社会等级象征的牙璋、圭、钺等玉礼器,这类玉器的传播过程实质上也就是夏王朝礼制观念和审美风尚的传播过程。

正如杨伯达先生所说,“到了夏代,出现了第一个统一的中央王朝之后,玉文化的形式亦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遂而出现了统一的玉文化,或与地方玉文化暂时并存、对峙”[4] 。夏代玉器糅合了史前各地文化的诸多因素,其文化也必然是多元性和统一性并存的文化,其艺术风格也必然呈现出多样统一的审美特征。这种由多样趋向统一的玉器审美风格展现了夏代王朝的宏大审美情怀、独特审美趣味以及鲜明时代特色。如玉器器形一般大而薄,流行的齿扉装饰也由简而繁,且有了细劲的阴刻直线纹;异物镶嵌工艺开始应用于青铜器制造,十字纹青铜方钺上镶有多块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中的兽面纹由200多小块绿松石镶嵌而成,均代表了夏代这一独特时代的审美艺术风格。

三是象征表意性。宗白华先生曾经说过,“中国人的个人人格、社会组织以及日用器皿都希望在美的形式中,作为形而上的宇宙秩序,与宇宙生命的表征”[5],这句话精要地揭示了古代器皿的象征性特征,夏代玉器也体现了这样一种象征表意性的艺术风格。首先,夏代玉器的一个典型特征是玉兵形器增多,这类玉器只是形制似兵器,而非真正的兵器。如数量众多的玉戚、多孔玉刀,以硬而脆的玉石为原材料,一般宽大体薄,也无使用痕迹,结合其特殊的纹饰以及两边的扉齿考虑,它们应为仿兵器形的非实用玉器,是一种象征权力和威武的礼仪玉器。另外,玉刀穿孔均为奇数,从一个到三个、七个不等,这可能与当时偏于阳刚之数的审美风尚有关。再如玉戈、玉钺等,也在这种特定的时代传达着等级礼仪的精神特质,并上升成为一种 “有意味的形式”。这些玉器的形式中积淀了社会的价值和内容,远非简单的实用器具所能比拟,是对外在自然的升华,具有高度的象征性审美价值。这一点,尤仁德先生在《古代玉器通论》中揭示得尤其精到:“二里头所出玉戈、玉钺和玉刀,都是作为‘兵杖’形式出现的,它们象征夏朝君王的军权及其在战事中的胜利与凯旋…….夏王朝是经过血雨腥风的长期战争才得以建国和巩固政权;它们所反映的是战争与征服的特殊文化形态,是促使王权强化的主要精神力量”[6]。一言以蔽之,在夏代,礼玉的形制已成为个体身份的标识码,也是社会地位尊卑的具体体现,它同社会意识形态有着明显的联系,充分展现了夏代玉器的象征表意性风格。

四是凝重神秘性。夏代的许多礼仪玉器,造型相对规整,它们凭借自身的高贵地位进入夏代先民生活之后,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和社会观念;同时,后者又反过来促进了前者的发展,使玉器向着礼仪化和程式化的方向发展。夏代社会浓重的礼制风尚和等级观念,造成了其玉器所突现的人文意识之中始终笼罩着一层浓厚的庄重感和神秘感。“三代时,玉质礼器是贵族们的‘权杖’,朝享会盟,用以表征其身份地位;又是通神的礼器,用以祭拜神灵祖先”[7]。夏代玉器就兼有礼玉和瑞玉的双重身份,既带有朴素的原始崇拜的巫术色彩,同时又孕育着夏王朝等级身份的人文色彩。这尽管只是一种扭曲的人本意识观,但毕竟代表着其觉醒,人本意识打从娘胎里出来就带上了一种礼的枷锁,显得凝重而庄严。以夏代玉器的纹饰为例,由光素无纹向直线斜格纹再向云雷纹和兽面纹的发展,尤其是变形的兽面纹,两眼圆瞪,有一种狰狞的庄严美。这就使夏代玉器逐渐转为沟通天地的宗教法器和社会生活中的仪仗礼器,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夏代先民审美心理由朴素的自然观向极具抽象化的礼制观念的转变,从而形成了夏代玉器神秘化、庄重化的人文风格。

“形而下者谓之器”,夏代玉器集合了中原地区的玉材,开启了青铜工具雕琢玉器的工艺,形成了直方、规整的审美造型和独特而多样的纹饰图案,构成了玉器审美艺术中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外在形式;“形而上者谓之道”,夏代玉器同时又与先民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连,与他们的时代审美风尚相合拍,并且玉器的造型和纹饰本身就是这些精神内涵的物质载体,构成了玉器审美艺术想得到悟得出的内在意蕴。总之,考古发掘的夏代玉器既是具体的形而下的器物艺术形式,同时又反映了抽象的形而上的精神文化内涵,充分展现了夏代先民的审美形式感、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将夏代玉器独特的时代审美特征再现于4000多年后的今天。

参考文献:

[1]郑杰祥.新石器文化与夏代文明[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377.

[2]杨伯达.中国玉器的发展历程[A].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玉器,文物出版社,1986:8.

[3]杨伯达.中国玉器的发展历程[A].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玉器,文物出版社,1986:6.

[4]杨伯达.中国和田玉玉文化叙要[J].中国历史文物,(6):70.

[5]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2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412.

[6]尤仁德.古代玉器通论[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2:84.

[7]郑淑萍.山川精英·玉器的艺术[A].美感与造形,三联书店,1992:254.

篇9:影视音乐新审美特征分析论文

在当前影视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影视和音乐的结合为影视艺术发展提供了新的血液和活力,也为提升影视作品的艺术魅力提供了新的途径。以影视作品为核心的影视音乐的兴起,既推动了影视艺术的发展成熟,也扩展了音乐的生存空间。但是,影视音乐不同于一般的纯粹音乐艺术,音乐与影视艺术相结合,需要遵循影视艺术的发展规律,做到为影视艺术服务。因而,不同种类的影视作品类型需要与不同的音乐类型、形式等进行匹配。为此,需要不断探索影视艺术和音乐艺术相结合的类型、特征、作用和功能等基本要素,为当前的影视音乐艺术的创新和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在这种情况下,国内一些学者针对影视音乐这一对象进行了理论性的探索。由李静编著,海洋出版社出版的《影视音乐艺术》一书作为探讨影视音乐艺术的重要著作,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对影视音乐艺术进行了分析。

影视音乐的概况与发展

在理论层面,作者重点分析了影视音乐的发展概况、分类和作用,继而深入到不同类型的影视作品中,对不同类型的影视作品中音乐艺术的类型、特点、作用、功能、美学特征和审美方式等进行了分析。该书以影视音乐为对象,首先提出了影视音乐的概念,描述了影视音乐的发展历程。作者引用电影大师伯格曼的名言:“电影和音乐一样,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可以说,电影和音乐有共通之处,都是以人的情感为核心触发点,以达到感动人的目的。电影和音乐分属不同的媒介艺术,电影作用于人的视觉,是一种视觉艺术(早期电影并没有声音元素),音乐则作用于人的听觉。正是这种互补性,使电影和音乐得以结合,为电影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电影和音乐相结合还得益于二者都可以在共时或者历时条件下被切分、计量和重新组织。电影是一种空间运动艺术,音乐是一种时间运动艺术,因而作为具有画面感的电影主要通过在空间运动中展示时间,而音乐主要在时间运动中描绘空间,当画面与音乐有机结合,就诞生了新的艺术形式――影视音乐。

事实上,人类早期的电影被称为“默片”,即无声电影,这一阶段受众只能看、不能听。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现场演奏配乐诞生,但是电影与音乐是分离的。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专门为电影进行配乐的作曲家,他们开始根据影片的主题、人物、情节专门创作谱曲。随着录音技术和光还原技术的诞生,真正意义上的有声电影开始出现。有声电影的出现,使电影艺术从视觉艺术向视听艺术的转变,大大改善了电影艺术的受众体验,拓展电影艺术的发展前景。电视作为影视艺术的重要载体,也随着技术本身的发展实现了和音乐的结合,实际上,电视音乐的发展借鉴了电影音乐的经验和成果。这样,电影、电视与音乐的结合就使得电影音乐、电视音乐这些概念开始诞生,由此形成了影视音乐的重要领域。影视音乐的分类与作用。影视音乐不同于纯粹的音乐艺术,它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如影视音乐的内容具有确定性,它必须以影视剧的内容、情节和人物等为参照进行创作,因而这就确定了其内容范围;它在结构上还具有灵活性,可以根据影视剧的需求进行创作,而不需要考虑纯音乐艺术中的结构,因而实现了多样化发展。从分类上看,当前的影视音乐主要分为电影音乐和电视音乐两大种类,而电影音乐和电视音乐又可以细分为不同的类型。

就电视音乐而言,可分为电视片音乐、音乐电视、电视广告音乐等。其中,电视片又包括电视栏目标版音乐、电视专题片音乐、电视综艺节目音乐、电视文学节目音乐、电视纪录片音乐、科教片音乐等不同类型。以电视音乐中的电视栏目标版音乐为例,标版音乐可以分为器乐型纯音乐和歌曲型音乐,作者详细分析了其特征、作用和形式。作者认为,电视栏目标版音乐是指音乐在电视节目中起着很强的标志作用,使其节目有别于其他节目的音乐,这类音乐包括为频道包装的频道音乐和栏目片头、片尾音乐。标版音乐具有个性提示具体栏目的功能,如新闻联播的片头音乐具有较强的提示功能。它也具有相对持久性和稳定性特征,能够在长时间内引发受众认同。它还能突出和强化频道的整体形象,具有结构短小、精炼等特征。电视专题片音乐是指在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片头、片尾音乐和分散在片中个部分的音乐,一般专题片音乐具有统一性,它贯穿全片起到统一艺术风格、概括主题和深化主题的作用。电视音乐专题片分为主观音乐和客观音乐两种,主观音乐是指创作者根据纪录片具体内容,在后期制作过程中加入的音乐;客观音乐是指镜头画面中人物自身在特定场景下自我表达的音乐,如主人公的演唱等。这些音乐具有渲染气氛、烘托主题、激发情感的抒情作用。同时,还可以起到参与叙事、加强节奏的作用。此外,这类音乐还具有组接画面、过渡转场的作用。

篇10:影视音乐新审美特征分析论文

影视艺术与音乐艺术的结合,使影视艺术获得了新的发展,影视音乐也形成了自身的新审美特征,如听觉的感知性、音画的融合性、视觉的延展性、形态的间断性、内容的指定性、情节的叙事性、情绪的感染性等。其中,听觉的感知性是指受众能够通过听觉对影视音乐的原声进行感知,认知作品的主题。对此,作者以《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主题曲《琵琶语》进行说明,认为琵琶语的意境和电影内容紧密衔接,在忧伤的旋律中解读了一个女人的故事。音画的融合性是指影视音乐必须要和画面结合起来,才能够完整呈现剧情,音乐需要表现影视剧的内容。作者以《红楼梦》主题曲为例,分析了作曲家对“满腔惆怅,无限感慨”的美学追求。视觉的延展性是指影视音乐在调动观众的`听觉和视觉上具有重要作用,听觉可以产生视觉的通感,在通感中允许受众感受到或者“看到”更多的视觉性信息,增强影视作品的魅力。形态的间断性是指影视作品在画面语言上遵循蒙太奇的手法,具有间断性,由此也使得配合影视剧内容的音乐呈现出一定的间断性特征。内容的指定性是指影视音乐表达的内容需要受到规定的影视剧情节和画面的制约,因而具有指定性特征。情节的叙事性是指影视音乐可以参与到情节的发展过程中,对故事情节起到推动作用。情绪的感染性是指影视音乐通过调动受众情绪来实现以情动人的目的。

影视音乐作品分析

在具体的实践层面,作者对大量优秀的影视音乐作品进行了分析,如早期电影《马路天使》以及国外著名电影《魂断蓝桥》《辛德勒名单》《与狼共舞》《海上钢琴师》等。同时,作者还分析了电视剧中的音乐作品,如中国电视剧的巅峰之作《红楼梦》《大宅门》等。在电影音乐方面,以《海上钢琴师》为例,作者通过对影片详细背景资料的呈现,让读者对影片背后的故事有了深入的了解。此外,作者还对导演进行了介绍,从该片导演的生活经历和创作经历入手,分析其创作理念及创作风格的形成。作者还介绍了该片中作曲家的详细信息,分析了其为电影配乐作曲的创作历程以及创作风格形成的过程。在此基础上,作者分析了该影片的大体剧情,并有针对性地对该片中的配乐进行了细致分析。作者将该片中音乐的呈现分为序奏、童年、相识、回忆、录音、尾声几个部分,并配有音乐的简谱,便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进入到由剧情引发的情感共鸣中,以音乐的形式为读者呈现出影片的内容,这不仅使作者的分析有的放矢,也能使读者有直观的体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该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入手,以影视音乐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影视艺术与音乐艺术的结合以及影视音乐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影视艺术的分类、特征、作用和功能以及其存有的独特审美特征和审美方式。为了具体展示影视音乐的艺术魅力,作者通过分析国内外经典影片的方式为读者提供具体的分析对象,为阐明影视艺术与音乐艺术之间的融合和互动提供了直观、丰富的案例。因而,该书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有利于推动当前中国影视音乐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为影视音乐的创新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现实指导。

篇11:电影音乐审美特征探析论文

摘要:电影音乐作为电影与音乐的一种结合,又被称之为“背景音乐”,是电影艺术中一门重要的象征语言,具有审美关联性,画面指向性,情感渲染性和视觉延展性特征,本文通过对电影音乐审美定位及其特征的分析,试图推进对电影音乐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理解。

关键词:电影;音乐;审美;艺术

一、电影音乐具有审美关联性

为电影需要而创作的音乐与其他音乐不同,它并非只追求自身单纯的艺术展演和听觉效果而是为整个电影的叙述逻辑服务的,是要传递该电影在画面、台词方面无法传递的意涵。当音乐进入电影叙事之后,便成为电影的一部分,将与电影镜头、台词一同展现人物的性格、情绪以及烘托具体的场景,从而推动故事情节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电影音乐与电影画面、镜头呈现、人物特征和故事情节的关联就显得尤为重要。电影音乐对正在发生的故事情节起到烘托和反衬的作用,而画面中的故事则是对电影音乐试图表意的内容的一种坐实、一重具体化的呈现。例如意大利电影《海上钢琴师》中的配乐就深刻体现了导演试图传达给观众的思考,影片中反复插入的主题曲《1900'sTheme》只有跟具体的故事情节、人物和画面结合起来,观众才能领悟1900对对大海、对置身其中的邮轮的爱与恨,苦与愁。因此,当电影音乐被赋予直观、生动的画面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时,观众对电影音乐的体悟自然便同故事情节关联在一起,便能与导演的心思产生共鸣。

二、电影音乐具有画面指向性

电影音乐作为电影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其内容和情感表达都是围绕着电影里具体的画面和故事情节展开的,即以电影画面的审美为指向。因为当音乐进入电影画面中时,就意味着其基调必须要与正在发生的故事情节相匹配,要么渲染画面氛围,调控剧情节奏,或烘托人物感情,切换场景过渡,总之,电影音乐必须在与电影画面艺术和故事情节相吻合的情况下,才能获得感官和视听上的艺术价值。另,就电影音乐的创作来说,必须依据电影主题、情节设计和主题思想来创作,在此基础上,电影音乐还要试图深化观众对电影具体情节的认知和感受,让观众通过电影音乐更加准确、具体的把握导演在幕后试图表现的思想实质。所以说,电影音乐必须要丛书与电影画面和故事情节的发展。如国产电影《建国大业》中,导演运用不同主题风格的背景音乐来展现画面中我军和敌军士兵的精神面貌,当画面切换到我军战士在前线的奋勇冲锋时,使用了激昂奋进的音乐,以突显我军气势如虹的进攻场面,当战争结束后一片狼藉的战场画面,又使用了悲怆凄凉的音乐来表达战争“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残酷并且也试图引发观众对战争的反思。

三、电影音乐具有情感渲染性

《尚书尧典》中记载着舜的一句话:“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意思就是作诗以言志,高歌以咏言,作声以依咏,演律以和声。电影音乐作为电影中重要的艺术语言之一,其关联着整个影片的故事发展情节、不同场景的氛围环境以及每个人物内心的感情起伏,因此,在一部经典的电影作品中,导演往往会对电影音乐的创作提出极高的要求,合适恰当的电影音乐不仅可以准确的将电影表达的思想主题和型塑的人物形象传递给观众,而且还能起到渲染观众感情和烘托影片画面的作用。电影音乐对影片的重要性除了渲染画内人物和画外观众的情绪情感,还烘托着电影的宏观基调和微观情节的作用,既可以感染观众的情绪,还有助于观众理解影片的画面和内容。例如在电影《霸王别姬》中表现的作为淋漓尽致,其音乐随着程蝶衣和段小楼相遇在不同时代背景,面对不同人物时准确而精致的抒发了他们各自心中的感情纠葛,不仅表达了两位京剧伶人半个世纪的悲欢离合,也引导观众对传统文化、人的生存状态及人性的思考与领悟。

四、电影音乐具有视觉延展性

事实上,在一部90-200分钟的电影中想要表达导演和编剧的全部思想主旨几乎是不可能的,由于受制于影片时间的限制,影片所能展现故事情节是有局限性的,而如何在计划的的时间、有限的镜头和政府的审查中将电影主旨更好的延展下去,电影音乐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即它能通过自己的音调、节奏、曲风引起观众对画面和故事情节的联想,赋予影片在有限的时间和镜头之内变现出一种无限延伸的意义,观众即可在这种开放式的情境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完成对导演意图的领会。因此,电影需要依赖电影音乐表达和延展其意犹未尽之处,而电影音乐则需要依赖观众听觉来延展他们视觉上的想象。例如在电影《秋日传奇》中,以《LegendsOfTheFall》作为背景音乐,开头恢弘大气的交响乐烘托了画面的沧桑之感,而后半部分悠扬婉转的苏格兰风笛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站在苍茫草原之中的身心体验。在影片的最后,《OffToWar》响起,预示着战争结束,让人不禁联想起整个战争过程中那美好、坚毅却又处处遭遇绝境的爱情传奇,没有一句旁白解说,单凭这一娓娓道来的背景音乐便能给观众对故事结尾无限的瞎想和思考。这便是电影音乐对观众视觉的延展效果。

五、结语

通过对电影音乐的上述四个审美特征的分析,可以看出电影在作为电影音乐载体的同时,也得到了电影音乐对其思想主题的升华,两者彼此关联,相互衬托,共同构成了电影作品——这一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只有弄清楚了电影音乐的审美特征,才能对电影的艺术魅力和价值有更加全面、综合、深刻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卢磊,王永法.从美学角度解读电影音乐的功能和特质[J].芒种,20xx,01.

[2]刘玉山.电影音乐的艺术功能浅析[J].电影评介,20xx,03.

篇12:电影音乐审美特征探析论文

作为现代电影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音乐正在被赋予无可替代的重要使命。电影音乐具备音乐艺术性和影视艺术性的双重审美特征。具体到表现上,主要体现了音乐的唯美性、情感性、空间性等;电影的蒙太奇性、人屏交互性、画面传递性等。音乐艺术性和影视艺术性独特审美表现的相互融合,形成了电影音乐独特的艺术风格,又具有多种审美特征。

一.电影音乐的相关范畴概述

1.电影音乐的分类

从音乐素材的获取与使用来看,电影音乐可以分为原著音乐和非原著音乐。原著音乐是专门为该影视作品设计的音乐素材,是剧作家与作曲家以及导演共同构思且创作的专项音乐,具有展现影视作品和推动电影音乐发展的作用;非原著音乐的使用相对较为普遍,是在音频作品中发掘适合影视作品的既有音乐,由于非原著音乐的使用更为方便快捷,因此现有影视作品中,使用非原著音乐占有比例较大。尤其是在电影发展初期,电影音乐中的音乐艺术,主要是由已有的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等进行画面配音,或者对既有音乐进行简单修改,而直接使用,后期逐渐出现异类音乐。

2.电影音乐的表现形式

音画关系是电影艺术得以成立的基础,音乐在电影中具有多种表现形式,主要分为画内音乐和画外音乐,其中画内音乐也可以理解为客观性音乐或现实性音乐,画外音乐可以理解为功能性音乐或主观性音乐。画内音乐是对屏幕画面中的音源概括,包括各种画面场景中出现的各种音乐,不仅包括影视作品中的人物的唱、奏等,还包括影视作品中的音乐会、舞会、歌舞、小唱、街头音乐等多种形式。画外音乐主要是屏幕画面上没有展现发音源头,但是却又有音乐的匹配;画外音一般是有剧作家专门为该电影设计的音乐,重在为剧情服务,尤其是人物的心理活动渲染和环境变化的烘托等。

3.电影音乐的艺术作用

作为有声电影发展中重要的构成因素,电影音乐从简单的音符到复杂的配乐、插曲音乐、主题音乐等阶段,是一个从单一层面向立体层面转化的过程,具有渲染人物心理、烘托环境氛围、折射时代气息,塑造人物、表现叙事、创造情感等多项功能。电影中的音乐艺术是受众在第一时间接收到的影音讯息,发展到现阶段,电影音乐成为电影综合艺术表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强大的塑造功能,还具有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调节功能,已成为现有电影不可缺少的部分。同时,电影音乐也成为音乐艺术的一种重要载体。

二.电影音乐的审美特征

1.电影音乐美感的非独立性

电影音乐与传统音乐美感审美方式上有着诸多不同,电影音乐之所以是电影音乐,是因为依附于影视作品而富有更加深刻、扩张的生命属性。对于普通音乐的认知而言,必然被赋予更多的音乐属性。电影艺术无论是时空还是时间,都是相互依附,画面与音乐素材的共融融合共同构成了电影唯美成果。电影音乐的美感并非独立存在的,极端的分析开来,电影音乐唤醒了人类感知力的立体属性。在电影的艺术表现中,使用的音乐与画面的关系往往更加的紧密,尤其是电影中原创的音乐作品,没有电影的衬托,或许并不具备同样的生命力与感召力,而失去影视作品的电影音乐,必将难以在历史的长河中充满扩张力。普通的音乐能够流传的因素主要源于自身的生长属性,从一开始诞生即拥有自身的受众群体,而电影音乐是伴随着影视作品而诞生的,先入为主的审美原则必将对其审美层次和审美群体所接纳,而脱离开来重新定位,必会因失去画面受众的群体而失去相应的生命力。因此,电影音乐的审美特征难以独立存在,必将伴随着影视画面的具象化表达而加深观众对审美对象的感受。

2.音画结合的互动性

电影音乐与影视画面的最普遍审美特征就是“音画同步”,是影视画面与音乐旋律相互融合、彼此互动渗透、节奏步调一致的常见依存关系。不论是从传播学上的考量还是心理学上的考虑,音乐元素都是影视画面、人物对话、文字穿插、音响烘托等其他元素无法表达的元素。影视画面传达给受众是直观的、富有冲击力或吸引力的视觉美感,而音乐的附加更增添了受众感官上的立体感受。画面与音乐的统一协调,让受众产生心灵上的共鸣,让渲染的氛围更加具有唤起性。在《菊次郎的夏天》电影中,主人公正男和菊次郎在受困于车站时,一段小提琴音乐随之响起,伴随着钢琴声两者与影视画面相融合,将受众带入一个凄美的雨夜,随后响起的大提琴再次奏响了影片的主题,将受众的心境仿佛带入到了一段深沉而又布满哀怨的记忆中,在记忆中,主人公寻找着自己的母亲,而与之相伴的大提琴奏乐更是让受众沉寂在寻找中,在奏乐临近尾声部分,伴随着雨滴的减小,欢快的小提琴奏乐将受众从沉寂拉向欢乐,这段人们熟悉的小提琴旋律让深沉的回忆包袱放下,重新振作起来继续奔向希望的道路。这种音画融合的特性,激活了画面的单调与直白,让画面更具有想象空间和立体质感,实现了两者相互衬托下的具象化。在《天使爱美丽》电影中,同样的古典手风琴音色和悠远的旋律犹如一阵微风,将欧式特有的典雅和浪漫扑面而来,欢快的音乐如同女主人天真烂漫的性格特点,活灵活现,像天使一样可爱。这些电影音乐之所以充满美感,是“音画同步”的.接触效果,如果将音乐与画面割裂开来,无论是画面还是音乐的美感都将大打折扣,也难以成为彼此领域的经典之作。

3.电影音乐对画面的叙事性

在电影音乐的美学功能中,音乐对电影叙事的烘托与渲染作用显得尤为重要。音乐在电影叙事中的表现形式大致有情景音乐、剧情音乐、背景音乐等。对于叙事的情景音乐,音乐的选取主要是根据影视画面的内涵而确定,此时的音乐对画面主要是烘托气氛和透视画面本质,是对氛围的进一步提升。比如,在《海上钢琴师》电影中,故事是对一位诞生于海上的钢琴音乐奇才进行的讲述,通过不同的音乐讲述其具有争议的传奇人生。在画面的配乐选取上,主要是大师级的作曲人,对不同的画面和环境进行独立原创,所创作出的钢琴为主,管弦乐和室内乐为辅的乐章,深深吸引了受众,并在影视作品之外对立成为出色的乐曲。在画面的配比上,主人公舒缓柔和的钢琴声,伴随着望向窗外“望向自己”女孩的画面,平静之中带有激动与惊讶。随着1900灵动的琴声,将观众带入了他的内心世界,讲述属于他的事件,纯真而自由,让受众纷纷沉浸在音乐最纯粹的欢快中,伴随着灵动的钢琴声,主人公传奇的一生显现在受众面前。影视作品自身就是故事的讲述者,而音乐的渗透,让影片所要表达的主题更加透彻深刻。电影叙事中,无论是影视人物还是作品环境的塑造或是各种情节的交叉,任何一个成功的部分都无法离开音乐而独立存在。通过优秀的电影音乐不仅对电影主题进行了画龙点睛,更大的作用就是让人们更深刻地去理解这部电影的主题。

4.电影音乐的片段之美

电影音乐相对于普通音乐而言,篇幅相对短小,通常音乐都是作曲家情感认知的完整表达,然而在电影之中的音乐,鉴于电影音乐难以进行完整的“陈述”,只能与影视作品相对应采取片段式的采用,因此电影音乐具有片段之美的审美特征。在经典电影《钢琴家》选用的音乐《升c小调夜曲》中,平静舒缓的开始,忧伤宽广的基调,预示着千百万犹太人的生命即将终止的厄运。影视中这个细微音乐片段,正是为德国军官的人性与品质所做的对比铺垫。在影片中,钢琴家发现德国人到来之时听到悠扬的《月光奏鸣曲》驻足聆听时,一方面体现了杀人成性的德国军官内心中仍然残留着人性的善良和对音乐之美的追求,但另一方面又暗示了德国军官刽子手的嗜血本性。这两首原本具有特定美感的音乐在影视作品的片段之美,打破了原有的审美特征而焕发出新的审美特性。对于影视作品环境氛围、人物心理变化的渲染与烘托,既不刻意描绘场景也不特别地去表述主人公的内心感受,但是伴随着音乐声音的扬起,画面的定格表达了更为深邃的穿透性,让抽象的影视画面借助音乐的形象顺利的表达出来,让人物形象与环境特征更加生动、感人。可谓是片段之中尽显人性丑恶。

5.音画非同步的对立美感

电影音乐与影视画面在“音画同步”方面是早期和现下主流的审美组合,新生代叛逆族的成长让“音画同步”之外诞生了“音画异步”的受众群体,并在时间的推移中有扩大趋势。电影音乐虽然历史上是与电影画面同步进行的,无论从音乐美感角度还是影视画面传递角度,都是同步表现同样思想的有机统一,但是从多元化的发展来看,“音画异步”也将是未来电影产业或者电影音乐产业的“新生代”,这种对立的关系,从表象上看是同步的,这时的音乐与画面都具有双重的含义,在彼此含义的另一面而言,存在着异步的本质,但是诠释的又都是影片所要表达的多层次化含义。音画异步的作品较为少见,但是在获得奥斯卡大奖的《泰坦尼克》作品中也有细微表现,比如在船体即将下沉的过程中,歌手以“啊”为代替歌词,与当时画面表现的景象已有不同,似乎是通过简单的歌词来将旋律更加“悠扬”的飘向远方。这种音画不同步的画面,在诸多的影视作品中都略有表现,只是由于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式难以被受众所接受,因此也仅仅是某几个画面的展现。“音画异步”的对立之美,是表现多层次感的对立之感,细分为多层次探讨,实则仍然是剧作家的内涵对应。这种对立的审美特征所传达的异样之美,在未来多元化发展中,必然成为“同样”之美。

三.结语

电影音乐的多个审美特征,不是相互独立的存在与受众感官之中,往往是本质的一种结合和延伸,是彼此衬托的相互协调,更是对影视作品展现内涵的进一步抒发。日益多元化的时代背景,审美的标准也是多元化分布,多元的审视也早已融入到对电影音乐和电影画面的评判中。电影音乐已经与严格意义上的艺术概念日趋模糊,而音乐的艺术扩张力早已将音乐艺术带进了千家万户,逐渐世俗化、大众化、日常化;电影艺术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文明的提升,逐渐走进新生代的日常生活中,电影与电影音乐从古典音乐、流行音乐、另类音乐一路走来,潜移默化地对各类受众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比如,多元化的电影音乐顺利地体现了电影画面的纵深感,甚至完全与影视画面相异的音乐配音,在新常态下的影视作品中将日趋多见。

篇13:旅游审美文化

旅游审美文化

摘要:随着世界的和平、稳定及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逐渐成为现代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之一。从古至今的旅游变迁中,我们可以看到旅游的审美变迁。在旅游逐渐大众化的今天,旅游作为自身的心灵与自然交融的审美感应形式,可以达到健身壮体、陶冶性情,觉悟人生哲学境界的旨意。

关键词:旅游文化  山水文化  宇宙观哲学  旅游现实问题

中国的旅游自然审美思维方式并不像西方那样仅仅作为一种精神娱乐与休闲生活的方式来完成情感的陶冶,促进身心的健康,而是强调以自然宇宙景观作为精神审美的对象,拟取人生、社会、自然的精神意象。

中国是一直一个很讲究自然山水旅游的国度。在中国历史上曾有无数的圣人贤哲骚士墨客,从自然审美行旅中,寻觅人生宇宙灵感的思维,指示人生对社会、自然的价值取向,获以创造不朽文化的精神力量。中国旅游文化其实并不新鲜,由来已久,早在中国古代2000多年前便有史记载。论语中孔子和其学生曾点就曾有过这样的对话:

子曰:“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赤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这一段本是表现孔子希望社会大同,和谐美好的理想景象描写。但是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当时的“童子”“冠者”等士族阶级的一项娱乐活动便是郊游踏青,四月暮春,芳菲始尽,邀上志同道合的好友四五人,一起于沂水沐浴,感受春天生机勃勃,万物始发的活力,又迎风起舞,意由心生,随风舞动,大声歌咏而归,这是何等惬意的生活。如同《诗经·小雅·鹿鸣》中有言: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野鹿呦呦叫着呼唤同伴,在那野外吃艾蒿。我有许多好的宾客,鼓瑟吹笙邀请他。这是一个有感就发的年代,这是一个歌颂美与爱的年代,旅游似乎可以追溯到那时候,从最简单的放松身心,感受自然之美中得到人文的生华,得出生命的感悟,与生活的体会,劳动的价值之可贵。

魏晋南北朝时期,山山水水更是氏族名士们的最爱,寄情于山水,即使放浪形骸,也得一种超脱洒然的自在。小隐隐于林,大隐隐于市。是真名士自风流,兴尽则好,此时的旅游集会是士大夫们交流开阔胸襟的最好形式,把一盏曲水流觞,奏一曲高山流水,酬尽知音,谢尽风流。如王羲之所书千古名书:《兰亭集序》。不从书法上讨论其如何行云流水,挥洒自如,单从其文学文化价值上就有难以企及的高度。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所谓旅游,其最终目的仍是使自身获得一种身与心的洗礼,获得一种情感的浸染和释放。所以必然离不开人文,离不开文化,说古人喜欢山水,喜欢奇绝的自然景物,不如说他们喜欢开阔自己的胸怀,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视界的开阔远比旅游景物本身能带给人的东西多。同样,用于今日,当旅游成为一种时尚,当人人有能力有基础去旅游去消费,那个人所求亦不过寄情山水,开阔视界罢了。

说到审美:在我国传统的自然山水旅游审美中,人们往往把自然景观作为自己心灵感应的对象物,从中获取审美的精神力量。旅游热点和旅游路线的变迁能够很好的反映这个问题:古人很讲究以主体游心于自然山水之中体验情感,使审美观照与审美精神迈向高度自由的境界。古人西山水,即使是在自家的小园林里也要砌上假山,挖好渠塘,做一个缩小版的山水之境,其喜爱程度不言而喻。现代人似乎沿袭了这种喜爱。山山水水仍是大多数人的最爱。但凡和奇绝自然扯上点关系的都可以变成旅游名景区。除此之外,文化旅游的兴起也占了半壁江山。各人文景点也是一片爆满,于是乎,名人住过的地方,哪怕只是一个晚上,那也叫做故居。比较新兴的旅游热点就是农家乐文化旅游和名族特色文化旅游了,其实这两个旅游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所体验,所感受的不是自己的生活,而是别人的,是自己不曾知道或很少了解的一种生活。这可以让人们体会不一样的环境,利用这样一种新奇感来达到旅游景点的吸引人的目的。

以西部民族特色游为例:中国西部广袤的土地上生活着大约40个少数民族,他们生计方式不同,语言文字各异,有着彼此有别的宗教信仰,绵延着各具风情的民俗习惯,在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这些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生态作为西部旅游业发展的一项重要资源,对国内外游客有着巨大吸引力。因此多样性的民族文化作为西部旅游业发展的一项重要资源 ,对西部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旅游带动经济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思考到这样一个问题:目前民族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问题日渐突出,如何在保护西部文化生态和旅游发展中找到一个契合点,使旅游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达到一个平衡这是旅游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旅游活动的本质是一种综合的审美活动。中国旅游审美文化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旅游审美文化视域中的“山水景观”由单纯的自然山水升华为“人文山水”,自然山水文化已融入到人们旅行游览活动当中,反映了中国传统旅游审美文化与审美心理。在某种意义上,中国传统自然山水审美观就是中国传统旅游审美观,而当代旅游审美文化与审美心理则受当代文化观念与审美需求的变化而发生相应改变与演进。一、旅游与审美:旅游的本质是一种审美活动从旅游现象产生的历史过程来看,旅游起源于古代人们的审美活动和娱乐活动,是人们为满足审美和娱乐需要为主要目的的旅行。近现代旅游因旅1游产业的推动而得以迅速发展,内涵与形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增加了许多与时代需求相伴生的功能,如休闲、度假、猎奇、探险、康乐等。但这些功能并未在根本上改变旅游审美和娱乐的基本功能,并统辖在审美和娱乐基本功能之下。旅游的本质表现在不同的层次上。对旅游本质的认识,不同学者有不同看法,但对旅游的基本功能与文化属性却有着趋于一致的看法。如果把旅游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现象,从这个角度来讲,旅游的本质是一种审美活动。

再说哲学:旅游作为一种社会综合的文化现象,它的背景跟文化哲学精神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特别是中国山水旅游更是以哲学思维去指导人们从自然宇宙观中,获以审美情感,伦理道德、人生价值、思想境界的哲学精神力量。

庄子逍遥乐游自然山水,从情感汪洋的《庄子》里,提示人生与自然互相感应的精神意义;司马迁早年“览潇湘,登会稽,历昆仑,周览名山大川,而其襟怀乃益广”,写下名垂千秋的《史记》;南朝画家宗炳对自然山水审美痴迷到如此程度:“老病俱至,名山恐难遍游,惟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凡此等等,都是从不同的哲学思维角度,来审察认识感悟自然旅游的文化精神。这种自然山水旅游的文化精神,蕴意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精神。以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感应”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维可以来很好地说明中国山水旅游的哲学精神。

(一)天人感应。从现代旅游科学思维来认识,即是人在大自然景观中旅游,自然景观的物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体心理情绪、情感思维、生物钟节奏,血脉流通等等。这种“天人感应”的自然山水旅游效应,既能使人的精神愉悦,思维清明,性情陶冶,身心健康得到优化,又能提高人生哲学思想境界。如白居易在《读谢灵运诗》中云:“谢公才廓落,与世不相遇。壮士郁不用,须有所泄处。泄为山水诗,逸韵谐奇趣。大必笼天海,细不遗草树。岂惟玩景物,亦欲摅心素。”白居易可谓深悟山水诗鼻祖谢灵运的山水旅游的精神奥秘,从而点明了谢灵运把山水作为一种郁愤或情感宣泄的对象物,得到某种精神的藉慰。

人的生命存在于消逝的自然时空中,参与社会创造人生价值时,既要有积极进取的刚健创造精神,亦需要退守澹泊的思想作补充。从自然景象中体验人生向往的精神世界,感悟人类创造文化价值的精神意义,是旅游者从自然景观中,以自然精神意象作为心灵感应的对象物,体悟人生与自然审美的感应。

(二)天人合一。从旅游审美心理状态来认识,即是人在自然山水旅游中,使自身的思维情感,人生理想,人生价值取向交融于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中,进入到物我俱忘的境界。

人对自然的审美情感与心灵视界的融和,可以讲是一种自由的审美行为,没有受到社会功利或人为压抑的种种心理负担,而是一种纯粹原始情感的审美快感表现过程。因为人与社会情感的.交换,往往带有某种功利的目的,造成人们心理的负担,制约审美情感抒发的自由性与舒展性。因此,中国古典旅游美学的“天人合一”审美思维方式能消除社会有时阻阀人的个性与心灵的自由开放,活泼灵性的弊端,使人在自然山水旅游中,将自身的审美情感纳入大自然中,与自然物象交融合一的忘我境界。

因此,自然山水旅游是以博大精深的宇宙意识与幽深远阔的生命情调相结合,使人生充盈着盎然生趣的生命意趣。从精神超越的身心澄淡中体悟人生艺术境界,使心灵体验大自然的美感,摆脱功利羁绊,万象混化,物我为一。由此可见,中国传统的自然山水旅游哲学精神将是人类未来世界最高尚最重要的旅游哲学意识。也只有这种山水旅游哲学意识,才是人类摆脱现代科技文明所造成的种种消极因素的精神苦恼与心理疾病的科学旅游思维方式。

此外,中国传统山水旅游美学的特征就是把人的哲学精神“物化”为自然山水的人格精神意象,借助山水以澡雪消解种种现代精神的烦恼和痛苦,使困顿苦寂的心灵得以春萌和复苏。美国学者S·阿瑞提说:“创造活动可以被看成具有着双重的作用,它增加和开拓出新的领域而使世界更广阔,同时又由于使人的内心灵体验到这种新领域而丰富发展了人本身。”(见《创造的秘密》),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旅游与旅游文化,除了强调人的生存空间与自然生态和谐统一之外,还要求人的精神境界同样要与自然统一和谐。从某种意义来说,这是一种把人生价值追求和人生价值取向放在宇宙时空流程中去追求人生的哲学精神境界。这作为解决当前人文精神所出现“物我所耗”的极度挥霍与“唯利而图”的唯我独尊的一种思维方式之一,是具有重要的思想启发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旅游审美观的变迁与发展——基于山水文化的视角》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01期

作者:李向明;杨桂华;

2、《对民族文化多样性与西部旅游文化建设的思考》

来源:《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03期

作者:沈阳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李巍

3、《浅谈中国山水旅游审美的宇宙意识》作者:凤博

4、《旅游文化与审美》作者:曹诗图 阚如良 曾文贵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相关专题 香云纱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