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权力话语理论下的翻译策略研究论文

十八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十八”参与投稿,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基于权力话语理论下的翻译策略研究论文(共14篇),希望大家喜欢!

篇1:基于权力话语理论下的翻译策略研究论文

基于权力话语理论下的翻译策略研究论文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国与国的文化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国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进行翻译并介绍到国外;与此同时,也有国外的一些译者将我国的作品翻译到他们本国的语言。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有一种权力关系在制约着译者,使得不同国家的译者在翻译同一部文学作品的时候,会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

一般来说,强势的国家更加崇拜自己本国的文化,而对于外来国家的作品则抱以不屑一顾的态度,因此导致翻译书籍占英美图书比重较小,根据笔者查找的数据,在 1990 年,英国出版了 63980 种图书,其中翻译书籍仅有 1625 种(2.4%);美国出版了 46743 种图书,其中翻译书籍仅有 1380 种(2.96%)(李红满,:106-107)与之相反,翻译的书籍在弱势文化中所占的比例较之文化强势国家大了许多。以韩国为例, 年至 年,从韩国出版市场的翻译图书所占的比重一直维持在 25%-31% 之间。这和英美国家的数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不仅如此,当我们仔细阅读强势国家为数不多的翻译书籍时,会发现译本和原著所要表达的意思会有一定的出入,这是因为译者会受到权力的制约,对其中部分用词进行一定的修改,这在某种程度上会违背原著作者的初衷,使得译本在译入语国家产生与本国不同的效果。本文将从权力话语理论的视角下,对一些文学作品及其各国译本进行分析,从各国译者在翻译他国文学作品时采取的翻译策略中,探寻对我们中国译者的启示。

一、权力话语理论

后结构主义的思想家们认为,翻译不是单纯的语言间的转换,也不能看作是文本层面上的信息转换,而是和文化与权力密切相关的。在研究翻译和权力的相互作用的理论家中,最有代表性的学者就是福柯,他提出了“权力话语理论”,所谓“权力”是指一切控制力和支配力,它是一种网络关系,弥漫于人类存在的全部领域。它包括有形的,如政权机构、法律条文;无形的,如意识形态、道德伦理、文化传统和习俗;还包括思想、宗教等的影响。它们是一种对人们思想行为的控制力、支配力,它们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络,任何人都不可能独立于这个网络而存在(吕俊,:106-109)。福柯把“话语”与“权力”结合在一起进行考察,认为社会制度、权力机制对话语实践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他认为自由的、不受约束的人文科学知识是不存在的。

权力话语理论给翻译研究提出了新的理论指导和研究方法,使得翻译不仅仅局限于语言学,而是扩展到文化,历史,美学,甚至意识形态等多样的学科领域。权力话语理论时时刻刻都会对译者和译文进行操纵,译者也始终不能摆脱这样一种约束。通过该理论,处于第三世界国家的我们,可以得知在面对欧美强势国家的文化侵袭和对弱势国家的忽视态度时,采取何种策略可以更好地将中国文化推向外国,巩固我国的国际地位。在译文中能够体现出权力话语理论的作用的代表性策略就是归化和异化。

二、归化和异化

德国的施莱尔马赫曾在 1813 年在柏林皇家科学院的一个学术演讲中指出,翻译只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尽可能地不打扰原作者的安宁,让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种是尽可能不打扰读者的安宁,让作者去靠近读者。之后,1995 年,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的《译者的隐身:一部翻译史》问世,里面使用了一对关键术语—“归化”和“异化”。

前文提到过,西方国家引进的翻译书籍数量相对较少,而且在翻译外来文化的过程中会大量采取归化的策略。中国的翻译学者在研究西方的归化翻译倾向上也很活跃,另一方面又强烈地将其作用于权力话语。中国学者对英美译者将外国文本任意删除变用的`行为表示反对,也进行过强烈的批判。而中国译者在翻译本国作品的时候,大量采取异化的策略,尽量保持自己文化的原汁原味,使中国文化最大限度地在译入语译本中体现出来。这种翻译策略的差异也可以从各国的译本中体现出来。因此笔者将用下面的例子来具体分析一下权力话语理论在翻译中的具体体现。

三、权力话语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体现

1. 在汉译英中的体现

一般说来,在翻译外语文本时,由于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比较自信,轻视其他文化,往往对他们认为落后的文化不屑一顾,在翻译东方弱势文化文本时,一般不会接受东方弱势文化中有别于自己文化价值的成分,多半会采取归化策略(金敬红等 :451-455)。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例 1:

原文: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P156)

译文 1:Truly,“Storms gather with-out warning in nature,and bad luck befalls men overnight”(P155)

译文 2:I know“the weather and hu-man life are both unpredictable”(P231)

上文中的原文是红楼梦第十一回王熙凤的一句话。译文 1 是杨宪益的译本,译文 2 是霍克斯的译本。从上面的译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和欧美国家的人对中文文本英译采用了不同策略。杨宪益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虽然离纯正的英语表达距离相对较远,但是传达了原汁原味的中式表达,有利于扩大中国文学在世界的影响,提高中国文学的世界地位;与之相反,霍克斯采用了归化的策略,摒弃了中文原语的结构,用英语中常用的表达,更加贴近英语国家的读者。

2. 在汉译日、汉译韩中的体现

前文举出的例子是汉译英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英美国家的译者翻译中文小说的时候,基本上采取了归化的策略,摒弃了我国小说原有的味道。处于第三世界国家的我们,在面对英美强势文化的时候,我国的译者在翻译的时候有一定的反抗精神,尽量采取异化的策略,来尽力保存我国文化的元素。

权力对于翻译策略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欧美和亚洲国家的对立,在亚洲国家之间也有一定的体现。这一节笔者选取了余华的小说《活着》的日译本和韩译本进行比较,来分析其中权力话语带给翻译的影响。我们来看下面两个例子。

例 2:

原文:日本投降那年,龙二来了,龙二说话时南腔北调,光听他的口音,就知道这人不简单,是闯荡过很多地方、见过大世面的人。(P95)

译文 :日本が投降した年に、龍二がやっ来た。言葉になまりがあり、その発音を聞いただけで、只者でないとがわかる。(P90)

在上文中,日译本的译者飯塚容对其进行了归化翻译。将“南腔北调”译成了“なまり(乡音)”。因为中国地域辽阔,南方和北方的口音相差很大,所以出现了“南腔北调”这个词汇,而译者在进行翻译的时候归化翻译成“乡音”,则没有了这背后的文化。韩译本的译者白元坦是在“南腔北调”这个词的翻译上,忠实了原文,采取了异化的策略,译成了“”,这也体现出中韩两国并没有强烈的权力关系,而中日两国这种关系确实存在。笔者认为,如果是中国译者进行翻译,在译文中进行直译,添加脚注不失为一个良策。

3. 在英译汉、英译韩中的体现

以上笔者举出的两例都是强势文化国家在翻译弱势文化国家作品的时候采取的归化策略,下面我们再看一些弱势国家翻译强势国家文本的例子,这里面笔者选取了美国小说《富爸爸,穷爸爸》的汉译本和韩译本进行比较研究,从中探寻同属弱势国家的中韩,在翻译美国小说的时候,两国译者会带着什么样的翻译态度来进行翻译。

例 3:

原文:He is only 29. He was fired from the car wash because he refused to take off his championship ring as he was wiping off the cars,so…(P15)

译文:他只有 29 岁。因为拒绝在擦车时摘下冠军戒指,他又被洗车站解雇了。(P22)

观察上面的译文,可以发现中韩两国对于“championship ring”的翻译截然不同。中文译者采取了完全归化的策略,翻译成了“冠军戒指”;而韩国译者翻译成了“”而没有翻译成固有词“?”。因为韩国语言受到英文外来语的影响严重的特殊性,译者更倾向于翻译成有欧美范儿的词汇。

通过前面的几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英美国家在翻译中国的作品时,会采取归化的策略,对含有中国文化的语句进行删减,更改,融入他们本国的元素,译本更便于译入语国家的读者理解。而中国译者翻译同样一部作品时会采取异化的策略,尽力保留我国的文化,将中国文化传递给英美国家的读者。

日本和韩国虽然同属汉字文化圈,两国的语法结构和词汇也十分相近,但是在翻译中文小说时也会采取不同的策略。日本译者更愿意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原文的意思,采用归化的策略,而韩译本尽量忠实于原文,采用异化的策略来处理一些词汇。在对待美国小说时,中文译者更喜欢将一些词汇用纯粹的中文进行翻译,偏向于将美国小说翻译成地道的中文;而韩国更加崇尚用外来语进行翻译,而不是固有的韩文。

权力话语理论让我们认识到,翻译并非只是两种语言之间转换那么简单,而是与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因素密切相关。这就要求译者必须秉着一个正确、端正的态度来面对各个世界国家的文学作品,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作为一名中国的译者,在将中国作品翻译到国外时,更应该积极采取异化的策略,这样我国文化的精髓才能更好地保留,以免被西方归化、吞噬。西方国家的译者将我国的作品翻译到他们本国时,或许会采取归化的策略,删除或更改我国文学作品中很多的文化元素,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尽可能站在中国译者、中国人民的角度进行复译,让西方人看到一个真正的中国。

篇2:社会心理学下权力理论发展分析论文

前言

社会心理学主要是研究个体和群体心理特征的学科,是社会上个人心理特征的体现。近几年来,权力理论在社会心理学界的关注度有所上升,针对不同时代的不同权利特征进行了归纳与总结,从各种角度对权力理论进行阐述,以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对权力理论的发展进行分析。

一、权力理论的基本概述

权力是平衡政府、市场、社会三者关系的手段,通过对三者的约束与利用,确保社会的正向发展。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将权利分为两种,一种是社会权利,另一种是国家权力,权利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种必然现象。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权利,会得到不一样的定义,权利即是个人与国家所追求的目标,又是政治斗争所得的结果。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权利的定义,一般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从社会冲突方面进行研究,另一种是从社会合作方面进行研究。从社会冲突的角度来看,主要表现在社会不同团体和阶层之间,上位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能够对下位者发号施令,通过支配他们的意志去完成任务,但是这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就是产生社会冲突的主要原因。从现阶段的社会发展情况来看,这种社会冲突是一个可持续的过程,虽然有助于短期内维持社会平衡,但是社会冲突的的根本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认输的一方虽然屈服了,但是他们并不是心甘情愿的接受胜利者的提议,因此很容易引发二者之间的矛盾,为了妥善解决这段矛盾,权利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权利是维持政府、组织、团体之间平衡的媒介,是统治者用于平衡与下位者之间关系的工具,在阶级斗争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当阶级斗争垮台了,社会、政府、团体才能获得真正的安宁。从根本上看,以社会冲突的角度看权力是非常蛮横的[1]。从社会合作的角度来看,权力是非常不同的。分工合作使每个人都能通过自己的力量去生活,有耕耘才有收获,有助于经济效益的发展。劳动力自己完成大量的工作和依靠其他人进行分工合作是有很大区别的,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能够减轻施加在个人身上的责任,使劳动充满了乐趣。但是,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要注意工作的完成,因为是分工合作的形式,所以如果有一个人不能做好本职工作,会严重影响到其他人的工作效率,这样大家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都会对别人的工作进行一定程度的干涉,就会产生权利与义务。通过这种形式互相监督、干涉的形式来维持合作分工,如果依然有人没有遵守这一条件,就会产生权力。这种权利是以“同意”为基础的,如果不想受到权力的管束,就要事事靠自己,无法得到分工合作的好处。简单来讲,从社会合作的角度看权力就是一种“同意”[2]。

二、社会心理学视角下权力理论的发展分析

(一)权力理论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社会文化对于权力概念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不同文化下的个体对权力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像是水平集体主义下的文化会将权力看作是为其他人谋求福利的过程,是以社会发展为基础;而垂直个体主义下的文化会将权力看作是为自己谋求福利的过程,是以个人发展为基础。由此可见,不同的文化会影响权力效应的发挥。

(二)权力效应与动机之间的关系

权力会在上位者与下位者之间进行流动,并不是说上位者就能够一直保持着高高在上的姿态,而下位者一直没有翻身的.机会。在特定的条件下,下位者的思维逻辑要比上位者要创新,只要给下位者一个机会,很有可能就会成为他们反超上位者的时机,由此可见,动机会影响权利效应的发挥[3]。

(三)社会权力与个人权力的区别

从不同的角度看待权力会得到不一样的答案,因此,对于权力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在众多定义中,有一种分类方式将权力分成了社会权力与个人权力。社会权力强调对他人权力的控制,而个人权力是对自身的掌控,个人权利会增加人类的虚荣心,会使人类产生打破规矩的思想,而社会权力则不会。由此可见,权力的类型也会影响权力效应的发挥[4]。

结论

综上分析可知,权力作为个人心理特征的表现,其发展对社会、政府、个人之间的关系有很大的影响,从社会心理学视角来看,个人的思想和社会的发展或多或少都会对权力理论造成影响,由此可见,必须要充分了解个人的心理特征,尤其是对权力的操纵和对事物的感知,融合多种观点来丰富权利理论,促进权力理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雪,蔡頠,孙嘉卿,吴嵩,封子奇,金盛华.社会心理学视角下权力理论的发展与比较[J].心理科学进展,,01:139-149.

[2]王菲.微观权力视角下网络谣言的主体性成因及政府应对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

[3]李昊天.心理学与人类学视角下的情境学习论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4.

[4]张梦璐.联络口译译员角色理论及西汉—汉西口译语境中的实证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

篇3:浅析翻译理论视角下的戏剧翻译研究论文

浅析翻译理论视角下的戏剧翻译研究论文

“戏剧”是个宽泛的概念,人们可以从多层次多角度对它加以定义。在维基百科中“,戏剧(drama)”被定义为“演员将某个故事或情境,以对话、歌唱或者动作等方式表演出来的艺术”。在《大美百科全书中》,是这样定义的“一种意由演员表演表现的文学形式”。戏剧写作的重要性最终使得很多戏剧都以文本的形式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因此,这些戏剧的文本,无论以何种形式问世,人们都将其作为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在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交融的历史中,戏剧翻译对外国文学作品在中国的推广、普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英美戏剧作品的翻译而言,它已经成为我国翻译文学中的重要一员。然而在中国,在学者的翻译过程中由于缺乏理论依据、对研究术语理解不透,以及译者观念陈旧等因素使得国内翻译研究,尤其是戏剧翻译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

一、戏剧翻译的发展现状与不足

20世纪70年代巴斯奈特在相继参加了文学研讨会和翻译研讨会后,发现人们讨论翻译的术语落后、观念陈旧。在国内,人们对于翻译的研究,仍局限在一个价值判断式的讨论和批评中,没有统一的标准进行规范和度量。译者通常只是根据自己对于戏剧翻译标准的理解,将其自身的戏剧翻译规范作为准绳,进而对他人的翻译作品进行比较,指出问题,找出异同。至此,研究就地止步。目前而言,在英美戏剧翻译实践中,每年只有极少数未曾被翻译过的作品问世,大多是译者根据所掌握的翻译技巧和方法进行实践翻译,通过对文本的中西文化对比进行研究,从而得出自身对该剧目文本翻译的标准和原则。从实际翻译结果来看,过多注重戏剧翻译方法的研究在推动英美戏剧的翻译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微乎其微,并没有从本质上促进其发展。

此外,戏剧文学作为世界文学领域中的一个分支,对世界文学的发展中应体现出其具有的独特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然而,根据相关资料研究表明,以文学翻译的角度去审视当前我国翻译学者的研究,发现其对英美戏剧汉译的考察、研究和重要性并没有引起关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英美戏剧汉译翻译在文学翻译中的地位也有所忽视。

二、戏剧翻译研究的意义

事实上,英美戏剧翻译作为我国翻译文学和文化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对文学发展的推动发挥着积极作用。自中国话剧诞生的那天起,西方戏剧(包括英美戏剧在内)就影响着其发展,并随时受到英美文学翻译的'推动和制约。我们有必要从文化战略的高度上看待英美戏剧翻译,使其成为我们戏剧文化建设乃至文化产业建设的新的发展分支,为祖国文化事业的多元化发展注入鲜活的力量。

三、语用学翻译理论与戏剧翻译

1、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下的戏剧翻译

人们在20世纪末期逐渐认识语境研究是不能脱离对语言意义的研究的。因此在此基础上,一门专门研究语言运用和语言载体相互关系的学科—语用学逐渐发展为相对独立学科,随着语用学发展的普及性,人们逐渐将其主要理论框架运用到对戏剧翻译的研究中。

英国哲学家奥斯丁(J.Austin)从20世纪60年代起,他的言语行为理论得到推广和发展,他对这个理论的各个侧面进行了探索,其中一些看法为后来的翻译研究奠定了基础。哈蒂姆认为,对于翻译而言,奥斯丁的言语行为理论具有极强的解释力和说服力,对戏剧翻译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言语行为理论通过与针对主要以研究原有文本的语言风格、内容为主要内容的语言理论进行分析比较后发现,言语行为理论顾及到了舞台表演者所表达的语言即台词在不同层次水平的观众心中形成的不同理解,相对于传统语言研究,其增加了对不同观众内心感受的考虑;它既照顾到了译者对原有文本意义的表达,也考虑到了文本文字下隐含的深意。

2、关联理论视角下的戏剧翻译

何自然指出,进行翻译的第一步应先理解原文。译者对原文理解准确的基础是对原文语境的把握,通过对原文语境的分析研究,发现原文与其所在语境之间的联系,最终体现原文的语境效果。戏剧翻译是双重推理的过程。在翻译过程中,原作者、译者和读者三者之间即构成了三元关系,由于原作者与译者、读者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的不同,通常使得原文作者想要表达的语境和内容不能正确的、直观的被译者所体会,因此,读者从译者的作品中体会到的语境就不尽相同。同样,被视为社会文化多元体系和世界文学翻译领域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戏剧翻译文学,在发展中依然会受到社会意识形态、诗学和多元化社会系统的影响和制约,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方位对其进行研究。

3、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和戏剧翻译

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法国兴起了解构主义理论。解构主义致力于对文化结构的束缚性、封闭性进行解除,主张对问题的研究应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分析。其中以德里达为代表的解构主义学者一直视翻译为研究语言差异的平台,试图运用翻译学多元理论研究语言和哲学。解构主义的思潮不仅影响到了翻译研究,也影响到了戏剧创作。解构主义能够对文本作者、原文本是否具有权威性以及翻译者是否能忠实于原文等内容进行释义。实践证明,在导演掌控整个剧组、“一剧之本”被结构的双重情况下,剧组相关人员对戏剧译本的最终面貌具有更多的话语权。

因此,在我们对世界戏剧文学(包括英美文学)在理解和翻译实践的基础上,始终保持对文学艺术发展的观察和信息获取,及时掌握国外戏剧翻译发展的动态,并通过对国外优秀戏剧文学的翻译实践提取精华,促进我国本土戏剧的发展,使其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建设中的一支劲旅,对翻译文学的蓬勃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篇4: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应用翻译策略论文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应用翻译策略论文

【论文摘要】关联论把翻译看作是一个认知推理的交际过程,并就此为翻译研究提出了新的理论框架。基于应用翻译具有信息性、劝导性、和匿名性的特点,本文应用关联理论的相关原理,指出在应用翻译过程中,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应利用自己认知语境的各种信息知识推导出原文的暗含意义或交际意图,找出语境和信息的最佳关联获得相应的语境效果,再以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和期待为准则,对译文进行最佳关联的取舍,为译文读者提供最佳关联,实现应用翻译传递信息的目的。就此本文提出了应用翻译的一些翻译策略,如替换,改译,增译,补译,摘译或将信息重组等方法,以实现译文和交际目的的最佳关联。

【论文关键词】关联理论;应用翻译;应用翻译策略;关联性

一、引言

二、应用翻译及其特点 从应用翻译的特征来看,“信息性,劝导性和匿名性是这类文本的主要特点”(方梦之[J],)。信息性,是指这类文本主要传递文本的客观信息和形象;劝导性旨在唤起读者去体验去行动,如广告劝导人们购物,旅游介绍劝导人们去参观旅游景点,在功能上,出于功利的目的更倾向于译文而非原文;匿名性指原文作者大都处于匿名的状态,和文学翻译相比,缺乏“个性”,有一定的写作模式。

应用翻译的这些特征决定了它“不是展示译语语言文化异彩的场所,不提倡所谓‘异化’和‘诗学效果’”(贾文波,:277),而应该尽量去缩小原语和译语由于文化,语言思维等不同所引起的差异,努力减少信息交流的障碍,达到应用翻译交流信息的目的。

三、关联理论及其翻译观

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图的活动,它要传递的是说话人的意图。说话人为使听话人懂得自己的意图,总是以明示的方式表达信息; 听话人为了了解说话人的意图,必须将信息纳入无误的明示——推理模式中进行演绎推理。演绎推理的重要依据就是获取信息和语境的最佳关联。

“译者的责任是努力做到使原文作者的意图(intention)与译文读者的企盼(expectation)相吻合”(林克难,1994)。为做到这一点,译者必须担负双重推理的责任。首先从原文字句中体会原文作者的意图,即原作者企图通过这些字句传达给受体什么假设。译者应解读原文的明示信息,对其暗含意义结合语境进行推理,找出语境和信息的最佳关联获得相应的语境效果。同时译者还必须了解目的语读者的认知环境,即原文企图传达的语境信息是否在译语中存在,如果存在,是否需要译语读者费力地调出语境,是否能达到“最佳关联”,然后译者向译语读者进行明说并表达其暗含意图。在表达过程中,译者要考虑译文读者对译者明说后暗含意图的推理。由于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存在语言、文化、思维等的差异,所以认知环境不可能完全一样,译者为了使译文读者达到最佳关联,译者应对译文进行处理,以使译文读者从语境中获得最佳语境效果。

四、关联理论翻译观下的应用翻译策略

(一)替换,改译以实现译文的最佳关联

在不同的语言交际中,由于原语作者和译语读者处于不同的`文化语境中,早已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互明的共同认知环境”,译者首先要解读原文的暗含的意思,然后为目的语读者提供译语的最佳关联。对译语中缺失的文化形象,可以用替换或改译的方法寻找译语读者和译文的最佳关联,如“有钱到处是杭州,没钱杭州凉飕飕”的译文“With a heavy purse ,everywhere is paradise for you, but with an empty purse, paradise is miserable for you.”在中国文化中,很容易将杭州和天堂联系起来,因为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说。在翻译中,如果把杭州直接音译为“Hangzhou”,不了解中国文化的译语读者很难将“Hangzhou”和“天堂”相联系,就无法实现最佳关联,故作者在此用了改译的方法,改变形象,以实现最佳关联。

(二)增译,补译以实现译文的最佳关联

为了保留原文的特色和个性,我们可以采用异化的翻译方法,但是对于译语中缺失的文化语境,我们可以采用增加注释或阐释的方法,即保留了原文的特色,又消除了因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认知语境中的障碍,有效地实现译文的功能。

例1:生在苏州,穿在杭州,吃在广州,死在柳州。

It is gook luck for anyone to be born in Suzhou with the most promising living environment, to dress himself in Hangzhou with the most beautiful silk clothes, to dine in Guangzhou with the most delicious food, and to die in Liuzhou with the most elaborate funeral.

“苏州”、“广州”、“杭州”“柳州”都是中国的城市名,在这里无法采用转换形象的方式改译,如果采用音译或直译的方法,译语读者无法知道为什么要“生在苏州”……,采用解释性的增译方法,可以跨越理解的鸿沟,将暗含的意思表达了出来。

(三)摘译,缩译或将原文信息重新组合,以达到最佳语境关联

摘译强调的是保留原作中重要的或译文读者感兴趣的信息,删除那些次要的、可有可无或表达重复的冗余信息。缩译即对原文的信息进行压缩,用更精炼的语言将原作译出。

由于原语和译语文化和语言的差异,必然存在认知环境的差异,如果将原语的文体风格和句型结构不作改变,原封不动地翻译,译语读者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知道其意图,就违背了关联论“最小最大”原理(“以最小的心理投入获得最大的认知效果”)。因此,“译文只能根据交际意图和译文读者的期待,用蕴含译语文化身份的表达方式来取代原语文化身份的表达方式,取‘义’而舍‘形’,将原文表达交际意图的主要信息予以明确表达,不然难以达到读者与译文的最佳关联。”(贾文波,2004:289)

例2:仿真绣《耶稣像》堪称苏绣极品,为近代绣界宗师沈寿于198月以油画为范本绣制而成。绣品中耶稣神色微妙,肌肤质感细腻,头发飘然若飞,尤其是他的一双眼睛,深藏忧戚,极为感人。沈寿大师创作的这一作品,用色多达111种,劈丝线细达七分之一,针法也复杂多变并有大胆突破。

The exhibition also displays the embroidered Portrait of Jesus by master Shen Shou, based on an oil painting in August 1914. The embroidered picture uses 111colors, split silk threads, and complicated stitches. The smooth skin, flying hair, and in particular, the melancholy eyes of the embroidered Jesus, are a visual feast.

为达到最佳语境效果,译文将一些不影响信息 分析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应用翻译策略 分析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应用翻译策略分析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应用翻译策略 更多内容源自幼儿

传递的部分删去(划横线部分),摘取了一些重要信息,并按逻辑层次对原文语序作了相应调整(原文第二句和第三句),这就顾及了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为达到最佳关联提供了充分的语境。

五、结语

关联理论的翻译观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对翻译进行研究,从更高层次上对翻译标准和翻译策略的探讨,对以传递信息为根本目的的应用翻译尤具指导作用。关联理论的翻译观强调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尤其是译者的认知推理过程。在应用翻译过程中,作为主体的译者应发挥其主体性,应用一些翻译策略,减少信息传递中信息的损失,消除译语读者因认知语境差异获取信息的障碍,达到译文和交际目的的最佳关联,实现应用翻译传递信息的目的

篇5:权力话语理论观照下的文学翻译活动

权力话语理论观照下的文学翻译活动

由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提出的权力话语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实际上,文学翻译不是纯粹的文本间的信息转换,而是一种由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中各种权力话语操控的产物.权力话语对文学翻译活动的操控主要有政府机构、社会制度、团体组织等显性权力话语的操控和意识形态、伦理道德、文化传统与习俗、宗教信仰、美学思想、价值观念等隐性权力话语的操控.权力话语理论观照下的文学翻译研究有助于增强人们对文学翻译活动社会性本质的认识.

作 者:曹英华 Cao Yinghua  作者单位:黄冈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黄冈,438000 刊 名:鸡西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XI UNIVERSITY 年,卷(期): 8(2) 分类号:H315.9 关键词:权力话语理论   文学翻译活动   操控  

篇6:渠道权力失衡下弱小一方应对策略研究

1.问题的提出:家电行业四大霸王规则

家电市场向来都是刀光剑影,从轰轰烈烈的价格战到愈演愈烈的渠道圈地战,一直吸引着厂、商家和消费者的注意力,在“渠道为王”的今天,家电产品的制造商和商家的争斗与冲突也显得格外地耀眼夺目:高频率、公开化和大规模化。

国美、苏宁、大中等新家电连锁企业的出现、成长、壮大,以及其在一级市场的拓展,无可避免的引发了这样或那样的渠道冲突。

在家电市场上,家电制造企业与家电连锁企业之间的冲突与竞争不仅仅表现为某个制造商与某个家电连锁企业之间的冲突与竞争,而是整个的家电连锁企业与家电制造商之间的冲突与竞争。成都国美就是因为未经格力允许擅自将其产品大幅降价,而引发双方交恶,直至如今断交两年;1月中旬,因苏宁电器单方面宣布海信彩电大幅度降价,厂家和商家发生摩擦;3月31日,康佳彩电在国美电器20余家店面遭遇“封条”,暂停销售。此类厂商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

在家电市场,渠道商势力日益强大,在商业流通领域中的地位日益凸现,甚至在厂商交易中处于主导地位。自以来,大型家电专业连锁企业开始在全国各大中城市攻城掠地,疯狂圈地,尤以国美、苏宁、永乐等为代表的大型专业家电连锁企业的表现更是抢眼。伴随着力量的壮大,这些渠道商不可避免的希望谋求获得更大的市场利益。于是凭借其庞大的销售能力,家电连锁企业制定游戏规则;运用供货商们痛恨的“流氓条款”转嫁风险;疯狂开店费用厂家埋单;名目繁多的费用收取,这便是被家电供应商痛陈的“四大霸王规则”。

2.渠道权力

家电连锁企业为什么能为所欲为,在家电行业凭借自身的能力创造四大规则呢?让我们将目关聚焦到渠道权力上来,利用渠道权力来解读家电制造商与家电连锁企业之间的冲突。

所谓渠道权力( Power )是指一个渠道成员A使另一个渠道成员B去做它原本不会去做的事情的一种能力。简单地说,权力就是一种潜在的影响力。

关于渠道去权力的来源有两种说法:权力基础说和依赖―权力说。

权力基础说认为,与其他权力一样,渠道权力也有六种基础,即奖赏权(reward power)、强迫权( coercive power)、法定权( legitimate power)、感召权 ( referent power)、专家权( expert power) )和信息权 ( information power)。

依赖―权力说认为渠道权力的本质是依赖性的反映。什么是依赖性?假设B更大程度上依赖A,则:B从A处得到的效用(价值、利益和满足感)会更多;B所能得到的这些效用的替代来源越少。依赖性就是由这种替代来源的稀缺性造成并放大的效用,效用、替代稀缺性对于依赖性的形成缺一不可。当A依赖于B,在一个程度上,B就对于A拥有权力。相反,当B依赖于A,A就或多或少对于B拥有权力。理论上讲,每个渠道成员都多多少少对其它渠道成员拥有一定的权力,因为成为一个渠道的成员这件事本身就意味着这个成员既依赖于别人同时又被别人依赖。依赖别人给别人权力,而被别人依赖又使自己拥有权力。

3.用渠道权力解读渠道冲突

渠道冲突实际上是“功能性相互依赖”这同一枚硬币的另一面。当功能性相互依赖为渠道成员提供了合作的必要性时,它也同时播种下了冲突的种子。合作意味着两个独立个体的协调行动,既然是两个独立的个体,那么就不免在目标、角色、意识和资源的分配等方面存在利益上的差异和矛盾。

西方渠道行为理论认为,导致渠道冲突的主要原因有目标不一致、角色对立、资源稀缺、感知差异、期望值方面的差异、决策领域无共识、沟通不足等等。家电制造商和家电连锁企业之间的冲突除了以上各种原因之外,其最关键的根源乃是渠道权力的失衡。在这种失衡的渠道权力下,家电连锁企业因其庞大的销售能力而在交易中对家电制造商拥有绝对权力,并利用其拥有的权力极尽所能地对家电制造商进行压榨和剥削,从而使得家电行业冲突重重,

家电连锁企业庞大的销售能力可以转化为一种巨大的感召权,这种感召权又可以转化为对与家电制造商的奖赏权,强迫权。由于这种奖赏权的存在使得家电制造商更加依赖于他们,并成为其重要的渠道力量。在这种失衡的权力下,双方签订了一些不平等“条约”,又赋予了家电连锁企业以法定权。家电连锁企业拥有的专长权和信息权又能促进其销售的增长,于是在这个权力呈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中,家电连锁企业于是凭借其强大的销售能力,在家电行业形成了家电制造商深恶痛绝的“四大规则”。 于是在这种不平衡的依赖中,家电制造商便成了被剥削和压榨的对象。

另一方面,家电市场家电品牌和企业数量过多、产品产量供应远远大于市场需求,而相比之下大型的连锁商数量又不是很多,这种市场状况又加深了制造商对渠道商的依赖性。 在某种意义上,家电制造商对连锁大卖场的态度是矛盾的:不通过连锁大卖场,则销量尤其是在一二级城市的销量就受到很大的影响,依靠它就要受到它的“盘剥”。

当然,不平衡的渠道权力关系并不必然导致渠道冲突,许多不平衡的关系反而起到很好的作用,如在高度不确定的市场中较高的相互依赖是可取的,他们可以共同解决问题;较低的依赖性也可以很容易地改变供应商。因此,不平衡的依赖不总是有害的,在稳定的环境中依赖性较少的一方资源限制滥用权力,或较强的一方能较公平地对待较弱的一方,那么依赖性较高的一方的处境会好得多。

那么,什么时候容易受伤害的、依赖性较高的渠道成员会感到它是被公平对待的呢?公平对待有两种形式:分配性公正(Distributive Justice)和程序性公正(Procedural Justice )。

分配性公正主要是指各种奖赏如何在渠道成员之间分配。在权衡分配上的公平时,渠道成员不只是考虑绝对报酬,他们将自己从这种关系中得到的利益和4条基线相比较:

(1) 他们自己的投入(他们对关系的投入);

(2) 他们同行(可比较的渠道成员)得到的利益;

(3) 如果选择最好的替代品时他们可能获得的利益,这种替代品可以是销售另一种产品或投资其他地方;

(4) 另一方的投入(其他渠道称誉对关系的投入)

如果有下列情形,即使较低的报酬(绝对量)也被经销商认为是公平的:

(1) 经销商投资很少

(2) 其他的经销商得益也很少

(3) 经销商的资源没有更好的用途

(4) 制造商对于彼此的关系投入相当多,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制造商获利很多,经销商得益较少也是“公平的”

如果有下列情形发生,即使很高的绝对量的报酬也被经销商认为是不公平的:

(1) 经销商投资很多

(2) 制造商投资很少

(3) 其他经销商获利丰厚

(4) 有较多其他颇具吸引力的机会

程序性公正,是指较强大的一方在正常的日常运营程序上对待较弱的一方的方式中隐含的公平性。这个问题和较弱的一方得到的公平性是两码事。例如,当制造商有下列行为时,经销商就认为他们的供应商在程序方面是比较公平的:

(1) 双向沟通(既说也听)

(2) 以不偏不倚的形象出现

(3) 欢迎讨论和不同观点

供应商集团中同经销商打交道的人,如果做到以下几点,经销商会感到供应商在程序上比较公平:

(1) 做出解释

(2) 比较礼貌

(3) 对于渠道成员所处的环境比较了解

篇7:生活教育理论下中学语文教育研究论文

中学语文教育不仅要承担传授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教育职能,同时要关注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人文精神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学语文教师只有从生活的角度开展语文教育,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体验中收获、感知、理解和应用知识,实现语文教育的生活化,才能使中学语文教育更加“接地气”。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中学语文教师要真正理解“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中处处有生活”的内涵,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真正与语文教育融合到一起,加深中学语文的教育层次,让语文教育回归生活本身,增强语文教育的针对性。

一、中学语文教育中对生活教育的曲解

语文课程不仅具有工具性的特征,还具有人文性的特征,但在教育实践中很多教育工作者对语文教育的特征认识理解不到位。具体表现是:首先,有的中学语文教师过分注重语文课程作为工具的属性,而对语文教育的人文性重视不足,导致中学语文教学失去了教育活力和应有的精神性。语文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一现象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培养和协调发展,也不利于中学语文的生活化教学。其次,有的中学语文教师过分依赖语文教材,“唯成绩论”的教育倾向比较突出,语文教学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仅仅能从语文教材中获取语文知识,学习过程相对枯燥与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保持学习热情。同时,中学语文教育也没有很好地体现“学以致用”,没有将“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中处处有生活”这一教育理念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很好地贯彻和落实。再次,当前的中学语文缺乏开放性,中学语文教育活动基本被严格限定在学校教育空间内,使中学语文教育脱离社会教育的大环境。由于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比较少,影响了学生对社会复杂环境的适应性,也不利于实现中学语文教育实践中智力教育、德育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统一。

二、生活应当成为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支点

(一)中学语文教育应源于生活

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变化催生了更大的教育需求,也让教育行为处于不断发展和持续改进之中,同时教育又反作用人类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对于中学语文教育来说,其教育内容主要是人类基础生活经验的总结、人类智慧与人文精神的结晶以及思想的升华,所以无论是基础性的知识,还是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与情感,都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由于语文教育源于生活,所以中学语文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这正是陶行知对于教育源于生活的核心阐释。只要将中学语文教育与现实生活相衔接,中学语文教育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活力源泉,才会使中学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精彩。如果中学语文教学过于依赖教材,无法实现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有效衔接,那么这样的语文教育就是“死教育”,就无法为学生构建有益的生活教育环境,教学思想也是狭隘的,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中学语文教育离不开生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学教育的`功利性和工具性需求不断上升,这一方面说明了教育的价值和现实意义,但另一方面也暴露教育常常脱离现实生活的问题,进而陷入应试教育的怪圈。中学语文课程的主要特点和基本的教学目标,决定了中学语文教育离不开现实生活,这不仅仅体现在语文课本内容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还体现在中学语文课程中孕育着丰富的人文情感。只有将中学语文教育融合到现实生活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才不会与社会相脱节,才能增强语文学习的生活体验,最终内化为个人的知识与情感。

(三)中学语文教育的本质是为了生活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即服务于学习者对现实生活的追求,进而促进社会的进步。中学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不断增长知识,实现综合育人,让学生的生活更加美好。因此,中学语文教育要保证教学素材的生活性、层次性,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养成认识生活、适应生活、思考生活的思维习惯,并最终利用所学知识改造生活、丰富生活、改善生活。

三、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中学语文教育对策

(一)生活即教育,让生活成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源泉

生活素材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导入,不仅可以丰富中学语文教育的素材,还可以有效增强中学语文教育的活力。因此,中学语文教师要拓展教学思路,善于以语文教材为依托,将生活中与中学语文教学相关的内容融合到课堂教学中,实现文本教材的生活化。虽然语文教材是可以在学生面前直接呈现的知识范本,但是只有与生活紧密相结合,才能使学生在感悟语文、欣赏语文方面取得进步,感受语文课程学习的生活意义与现实价值,从而产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潜能。如学习朱自清的《春》这篇课文时,学生不仅要理解作者笔下关于春天的表象,还要能够体会文中作者的丰富情感,这就需要学生能够结合自己对春天的生活经验和体验感悟。对此,语文教师需要制定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在教学前搜集和整理生活化的语文教学素材,将有针对性的教学资源及时充实到课堂中,以便引导学生从课堂学习环节有效延伸到现实生活中。

(二)社会即学校,让社会实践成为中学语文教育的常态

所谓“社会即学校”,是指语文教师要有开放的教育思想,将教学活动走出课堂和学校,让中学语文教学打破固有的局限性,让自然、社会都成为语文教育的载体,构建中学语文教学的大教室、大环境。对此,中学语文教师要适时地组织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走向社会,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利用所掌握的知识来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增长新的知识,教师的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桥之美》时,语文教师可以组织一次关于“桥之美”的摄影比赛,引导学生对身边的桥梁多发现、多观察,并结合在课堂上学到的说明文写作技巧,对最美的桥梁进行描述,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考与观察能力,训练景物写作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做合一,让学生在中学语文教育的体验中丰富语文学习情感

中学阶段,中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量虽然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生活经验较少,情感素质较简单,社会阅读能力也相对较弱。因此,对于很多抽象性、复杂性的知识内容,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教育阶段,很多时候需要学生亲身实践,实现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与实践体验的有机统一,这样可以降低学生在知识理解和知识应用时可能会遇到的思维障碍,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加高效。例如,在写作教学中,对于语文基础差、语用能力偏弱的学生来说,“提笔忘字”的现象非常普遍,导致有的学生对语文写作兴趣丧失、信心全无,在语文作文课堂上存在畏难、焦虑等作文写作的思维障碍。对此,中学语文教师可以先创设实践操作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写作前可以“有感而发”,逐渐树立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写作情感,端正语文学习与作文写作的态度。如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产生“忧国忧民”的感情,在教学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孤儿院、养老院等社会公益机构,亲身做一些公益性的社会活动,使学生在进行相关的作文写作时就可以“文思如泉涌”了。在教育实践中,中学语文教师应当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搜集和整理教学素材,实现课内教学、课外教学的有效延伸,使现实生活知识渗透到中学语文教学中,探索生活化教育途径,使中学语文教学方式多元化发展,从而提升中学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顾克刚.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与初中语文教学生活化〔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下旬),,(12):64.

〔2〕杜铁花.寻找窗户外的语文课堂———陶行知“生活教育”初探〔J〕.中学语文,2014,(27):22-23.

〔3〕王庆霞.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姻———用生活教育理论指导语文教学案例评析〔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5):25.

〔4〕马明月.行之有理,用之知贵———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10):357.

〔5〕蔡国雄.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促进教师素质提升发展〔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1):26-27.

〔6〕武春玲.让语文融入生活———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模式探析〔J〕.语文天地,2014,(5).

〔7〕季明荣.捕捉语文教学的生活元素———关于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分析〔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3,(12).

篇8:基于哲学研究的理论下的想象论文

基于哲学研究的理论下的想象论文

“想象比知识更重要”。爱因斯坦的这句名言,不仅适用于科学发现和艺术创作,也适用于哲学研究。哲学研究离不开文献积累、思想积累和生活积累,然而,哲学研究的目的并不在于“积累”,而在于 “创新”。哲学的 “创新”,就是熔 “三个积累”于一炉所激发的 “理论想象”,并以哲学的理论想象赋予哲学范畴以新的思想内涵。下面,结合我所做的哲学工作———思想的前提批判,谈谈我的理论想象。

一、人的历史形态与哲学的历史任务马克思在 《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中提出 “人的依赖关系” “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和 “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阶段上的自由个性”的人的历史三形态说; 而早在1844 年发表于 《德法年鉴》的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则提出 “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正是在研读和沉思马克思相隔 10 余年的两段论述中,激发了我的一个重要的 “理论想象”: 从人的历史形态去理解哲学的历史任务,从哲学的历史任务去揭示人的历史形态的文化内涵。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哲学的时代主题马克思关于 “哲学”的名言,既强调了哲学的 “时代性”,即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 “时代精神的精华”,又强调了哲学的 “人类性”,即“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 “文明的活的灵魂”。然而,在引证马克思的这句名言时,人们却往往只是把哲学解说为 “时代精神的精华”,而很少提及哲学是 “文明的活的灵魂”,也就是单纯地强调哲学的 “时代性”,而极力地回避哲学的 “人类性”,甚至以哲学的 “时代性”讨伐 “超时代”的 “哲学妄想”。其结果,就把哲学的 “时代性”与哲学的 “人类性”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并由此导致以哲学的 “时代主题”否认或取代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到底有无自己的 “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 “真实意义”到底是什么?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究竟在什么意义上构成哲学的 “基本问题”? 马克思关于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的论述,引发我重新思考 “哲学”及其 “基本问题”。这就是: 不同时代的哲学,不同民族的哲学,不同派别的哲学,不同领域的哲学,它们之所以是 “哲学”,就在于它们是以一种区别于常识、宗教、艺术和科学的 “哲学方式”把握世界。进一步追问: 哲学究竟是以何种方式把握世界? 就在于它把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作为 “问题”反过来而思之,反思常识、宗教、艺术和科学以及人类的全部思想和行为中所隐含的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三、对思想的思想与思想的前提批判人类把握世界的哲学方式,是把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作为 “问题”反过来而思之,这就是哲学意义的 “反思”。在哲学史上,黑格尔不仅把哲学规定为 “对思想的思想”的 “反思”,而且在与 “表象思维”和 “形式推理”的对比中,深切地阐述了哲学思维何以必须是 “反思”,并且以 “反思”的思维构成了概念自我否定的辩证法。然而,哲学所追究的 “思维和存在”的 “关系问题”究竟是何种 “问题”? 哲学所 “反思”的 “思想”究竟是什么? 正是在苦苦求索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恩格斯的一段论述让我产生了至关重要的理论想象。这就是: 黑格尔的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并不是思维和存在 “是否统一”和 “如何统一”的问题,而是恩格斯所说的“理论思维的不自觉的和无条件的前提”问题。人类之所以能够以 “目的性”和 “对象性”的实践活动方式存在,之所以能够以 “合目的性”和 “合规律性”的实践活动方式而构成自己的历史,之所以能够 “给自己构成世界的客观图画”并从而把现实变成自己所理想的现实,之所以能够以 “思维规定”把握 “存在规定”的方式而追求真理,从根本上说,就在于 “我们的理论思维”有一个 “不自觉的和无条件的前提”———“我们的主观的思维和客观的`世界服从于同样的规律,因而两者在自己的结果中不能互相矛盾,而必须彼此一致,这个事实绝对地统治着我们的整个理论思维”。由此,我所形成的进一步的“理论想象”就是: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从根本上说是 “理论思维的不自觉的和无条件的前提”问题; “对思想的思想”,从哲学上说就是批判地反思这个 “不自觉的和无条件的前提”所隐含的问题; 因此,哲学意义的 “反思”,并不是一般意义的 “对思想的思想”,从根本上说就是并且必须是 “对思想的前提批判”。

四、基本观念的前提批判与哲学的工作方式诉诸当代哲学,我们可以发现,它的突出特征之一是哲学研究的分支化、专业化和技术化,而这 “三化”的集中表现则是哲学的 “部门化”,这就是科学哲学、文化哲学、政治哲学、经济哲学、价值哲学及至管理哲学、技术哲学、工程哲学等争奇斗艳、此消彼长、蔚为大观。然而,所谓的 “部门哲学”究竟何以是 “哲学”而不是科学、文化学、政治学或管理学? 从根本上说,就在于前者所指向的是这些 “部门”的基本观念,就在于它所进行的并不是案例的或数据的 “实证研究”,而是批判地反思 “实证研究”中的 “基本观念”。批判地反思人类活动和人类文明中的基本观念构成所谓的 “部门哲学”。每门学科都有构成自己的基本观念, “部门哲学”把各门学科构成自己的基本观念作为批判反思的对象: 其一,批判地反思各门学科本身,诸如科学哲学对 “科学”的反思,文化哲学对“文化”的反思,政治哲学对 “政治”的反思,价值哲学对 “价值”的反思,并以此引发各门学科的自我批判和自我超越; 其二,批判地反思各门学科的核心范畴和基本范畴,诸如科学哲学对“观察与理论” “理解与解释” “归纳与演绎”“逻辑与直觉”的反思,政治哲学对 “平等与自由”“平等与正义”“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的反思,价值哲学对 “价值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价值的个体性与社会性” “价值与评价”的反思,并以此引发各门学科 “解释原则”的变革和 “概念框架”的重构; 其三,批判地反思各门学科所蕴含的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既以此揭示各门学科中的真实的哲学问题,又以此丰富和深化哲学自身的理论内容。这就是作为 “哲学”的“部门哲学”所展开的 “思想的前提批判”。

五、“表述”的科学、“表达”的艺术与 “表征”的哲学思想的前提批判,不只是对 “基本观念”的前提批判,而且是对构成基本观念的深层的 “哲学理念”的前提批判; 而对哲学理念的前提批判,必然集中地体现在对 “哲学本身”的前提批判。这就是: 哲学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究竟如何把它与人类把握世界的其他方式区别开来? 逻辑实证主义重要代表人物卡尔纳普关于科学、艺术与哲学关系的论述,催化了我对哲学的存在方式的 “理论想象”。在 “拒斥形而上学”的旗帜下,卡尔纳普以区分语言的两种职能为出发点,明确和尖锐地向“形而上学” 提出挑战: 语言具有 “表述” 和“表达”两种职能; “科学”以构成关于经验事实的命题的方式而充当语言的 “表述”职能, “艺术”则以构成关于人的情感或意愿的方式而充当语言的 “表达”职能; “哲学”既不像 “科学”那样 “表述”经验事实,又不像 “艺术”那样“表达”情感意愿,“哲学”不只能是 “理性的狂妄”和 “语言的误用”吗? 应当说,卡尔纳普由语言的两种职能而对哲学提出的诘难,既是以最“合乎逻辑”的方式向哲学的存在方式提出的挑战,又为重新理解和阐释哲学提出了最为现实的“理论想象” 的空间———不是 “表述” 和 “表达”的哲学究竟以何种方式存在? 由此又引发我更深刻地思考马克思关于哲学的名言: 哲学究竟以何种方式而成为 “时代精神的精华”和 “文明的活的灵魂”? 正是把卡尔纳普对哲学的 “挑战”和马克思关于哲学的 “名言”联系起来,并把这个 “联系”诉诸于对哲学史的反思,构成了我对哲学存在方式的 “理论想象”: 哲学是以区别于“表述”和 “表达”的 “表征”方式而存在的。

六、人类的故事与个人的故事哲学 “表征”时代精神和人类文明,当然是在讲 “人类的故事”; 然而,对 “人类故事”的理解和对 “人类故事”的讲解,却离不开讲解者对 “人类故事”的体悟和思辨。因此, “哲学”既是哲学家以个人的名义讲述人类的故事,又是哲学家以人类的名义讲述个人的故事。个人的体悟和思辨与人类的思想和文明,熔铸于哲学家各异其是的理论想象之中。每个时代的人类都有该时代的特定的人类历程和理论资源,由此构成该时代的哲学家共有的人生历程和理论资源,并因而构成该时代哲学的“广泛而深刻的一致性”。然而,时代性的人类历程又总是表现为哲学家的特殊的人生历程以及哲学家对人类历程和人生历程的独特的生命体验;时代性的理论资源又总是表现为哲学家对特定的理论资源的占有以及哲学家由其所占有的理论资源所形成的特殊的理想想象。特殊的人生历程和独特的生命体验,特殊的理论资源和独特的理论想象,二者的水乳交融构成了个性化的哲学理论。因此,我在 《哲学通论》中提出: 哲学是以时代性的内容、民族性的形式和个体性的风格去求索人类性问题。在这个意义上,哲学就是以 “我”的名义讲述 “我们”的故事。

篇9:研究社会化理论下青少年心理健康论文

研究社会化理论下青少年心理健康论文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概念及标准

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而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由于确定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不同,国内外学者提供的判断标准有所不同,侧重点也有差异。例如:马斯洛认为充分自我实现的青少年就是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而美国学者阿特金森认为,对自己的能力有正确认识、能够承担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具有稳定与协调的人格结构的青少年才是心理健康的青少年。总体来看,心理健康的青少年具有以下几种标志:一是能够全面地认识自我,有良好的自我意识,能够做到自知自觉,既对自己的优点长处感到自豪,又不因自己的缺点而感到沮丧,保持自尊,自信;二是有理想,生活有目标,既有敢于拼搏的勇气,又能正确地看待生活中的挫折,做到“胜不骄,败不馁”;三是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接纳他人的短处,以包容、积极的心态与人交往,在相处的过程中,尊重多于嫉妒,信任多于怀疑,欣赏多于憎恶;四是当遇到外界刺激时,有较强的情绪控制能力,保持行为协调,心理平衡;五是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对待事物乐观开朗,满怀希望,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进取态度。所以,心理健康的青少年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上多持有一种积极的、开放的、现实的、辩证的、通达的人生态度。

二、青少年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著名心理学家威克曼根据青少年不适应行为的指向将其分为外攻性问题和内攻性问题,外攻性问题与对待他人有关,如旷课、挑衅、反抗、不合作、撒谎、盗窃、打架、破坏公物等叛逆行为;内攻性问题与对待自我有关,如退缩、消极、悲观、自卑、自残、自杀等自我贬低行为。威克曼的研究还发现,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更加注重外攻性问题,高估其严重性,并想尽方法对青少年的叛逆行为进行约束。而时常被忽略的是具有自贬性的内攻性问题,其往往是青少年出现叛逆行为的根源。所以,心理健康研究人员更加重视青少年的内攻性问题。只有真正走进青少年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地了解他们,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我国青少年常见心理健康问题总结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外攻性问题

1.自私

都说“自私自利,是立人达人之障”,但是处于转型期的青少年都会有不同程度上的自私心理。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风气盛行。所以,有很多人说,自私是人之本性。正如一句民谚所说,自私自利从来弄不明白,究竟它是全人类的一部分,还是全人类是它的一部分。其实,当婴儿刚出生的时候,他的自我概念如同一张白纸。在经过无我有物、有我无物和物我整合三个阶段的顺序发展之后,儿童健康的自我概念才逐渐发展出来。在这个三个阶段的过程中,家庭和社会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家长对孩子过分宠溺,并灌输类似“只扫自己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不良思想,以及社会上的负面影响,导致有些青少年仍然停留在有我无物的阶段,并没有把主观和客观、自我和环境有机整合起来。这种由自我概念发展障碍所导致的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在行为表现上就是自私和没有责任感,凡事只看到自己而不考虑他人的感受。这就会间接地导致青少年出现人际交往危机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所以,自私不仅仅是一种不健康的自我观念,同时又是引发其他异常心理和行为的根源。

2.叛逆

引起青少年叛逆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原因是由于身心发展不同步。青少年时期身体迅速发育,使其产生长大成人的感觉,觉得自己可以不依赖家长、老师独立做很多事情。但是事实上,青少年时期只是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时期,其能力还是不足的,思考问题还是幼稚的。所以,在家长和老师眼中,青少年仍然是需要指导和照顾的小孩儿。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反差,自然会引起青少年内心的反感,他们的成人感驱使他们去反抗。由于担心自己的存在被忽视,青少年往往也会做出一些出乎意料的事情,以渴求标新立异,引人注目。叛逆心理虽然没有发展到不健康心理那么严重的程度,但是当它遭受刺激,反应强烈时却也是一种反常的心理。它虽然不等同于变态心理,但是已有变态心理的特征。从成都发生的“沈鹏弑母”案,到温州发生的砍死奶奶案,再到广东发生的少女杀死奶奶案,这些接二连三发生的杀害至亲的案例说明,对青少年的叛逆心理一定要加以重视,平时要能注意到孩子细微的心理变化,及时地与其沟通,尊重孩子的想法,平等地交流。

(二)内攻性问题

1.抑郁

常言道:“少年不知愁滋味。”但是这句话渐渐被日益严重的社会心理健康问题所打破。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因为各种各样的心理压力而饱尝愁滋味。因为青少年不需要承担来自家庭、社会的压力,所以很多人不理解为何青少年会抑郁,会有解不开的心事。但是,单就学业压力、家庭问题、交友障碍这些成年人看似微不足道的问题就足以摧垮部分孩子的心理防线。青少年的抑郁症的主要原因可以大致分为两个方面:

(1)内在因素,即与青少年本身的性格特征有关。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个人的性格也多种多样,各有不同。有些孩子天生性格外向、乐观,凡事都往好的方面想,对生活抱有正面积极的态度。而有些孩子,则性格内向、文静,不爱与人交流,孤僻多疑,常常注意事物的消极面,不善于表达自我内心情感。当生活中遭受意外挫折时,他们更倾向于自我封闭,逃避现实。第二种类型的青少年往往是抑郁症发病的高危人群。

(2)外在因素,即与家长的教育方式及社会影响有关。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学校课程紧张,学习压力大给青少年造成极大的思想负担。有相当一部分青少年抑郁的原因是家庭的教育方式不当。父母给孩子提供了优良的物质保障但却忽略了与其心理上的沟通。同时,社会上评断标准的失误也是导致青少年抑郁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过分地重视学业成绩,而忽略孩子内在品格的培养,认为成绩好的孩子就是好孩子,成绩不好的孩子做什么都不对。长此以往,青少年生活在迷茫,不自信,忐忑之中,变得越来越不爱讲话,继而引发抑郁症,从而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酿成一桩桩的悲剧。

2.自残

据调查证实,有自残行为的青少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他们把自残行为当作宣泄内心压力的一种方式。自残与自杀有着本质的区别,自残者也许没有自杀的念头,仅仅是希望通过残害自身身体的方式获得快感。常言:“身体发肤授之于父母。”到底是什么原因致使青少年如此不爱惜自己的身体?总体而言,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家庭的因素。不和睦的家庭,过多的童年不幸,父母管教太过严苛,或者经常性地遭到辱骂殴打等,都会引发青少年的自罚、自残行为。二是自我施压。有很多青少年太过追求完美,如果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成果的话,便会用自残的方式进行自我惩罚。三是从众效仿心理。据有关报道,两名台北中学生为表义气,竟约定同时用刀具割手腕,然后用相同的手帕包扎以作为标记。此等自残行为竟被同学们认为颇有勇气,十分英雄,纷纷效仿。青少年思考问题的方式还不成熟,很多时候都是在盲目地追逐他们所认为的“潮流”。近些年来,青少年的自残现象已经越演越烈,各种关于青少年极端自残行为的报道屡见不鲜。

3.自杀

这是人们最不愿看到的一幕,孩子对于家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何青少年自杀率居高不下?自杀可以分为:自杀威胁和自杀行为两类。前者是想用自杀对抗家长和老师的管教,动辄以自杀相威胁。这种行为可能源自于对于自我自尊心保护的逆反心理,其内心还是希望更好地生活。而后者则是由于悲观厌世所致,丧失了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往往这种青少年都深深地遭受常年抑郁的折磨,找不到人生的方向,看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觉得生不如死,以至于产生轻生的念头。无论是作为一种手段的自杀,还是作为一种目的的自杀,都反映出一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三、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

(一)家庭因素

不管何时,家庭教育的地位永远是最重要的,父母在孩子的人格塑造培养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所以,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往往就是引发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根源所在。不恰当的家庭教育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溺爱型。现如今,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长过分宠爱孩子,迁就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自我感觉是爱孩子的表现。但事实却是害了孩子,过分地溺爱,养成了一个个任性、自私的“小皇帝”和“小公主”,不懂得分享,难以合群。放任型。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漠不关心,优点不给予表扬鼓励,缺点不给予纠正。自认为这样做是效仿西方的自由教育方式,还有助于养成孩子不骄不躁的好品行。殊不知,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指路灯,明确地告诉孩子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这样才能保证孩子在人生轨道上有着正确的行驶方向。此外,家长不注意自身的道德、思想修养,不良行为潜移默化地侵蚀着孩子的心灵,使孩子养成了我行我素的不良行为和蛮横不讲理的不良品性。专制型。家长对于孩子的生活干涉过多,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孩子应该听从自己的所有安排。孩子缺乏自己独立思考的机会,同时也丧失了私人的时间与空间。如果孩子稍加反抗,或达不到家长的预期要求,就粗暴地对待孩子,甚至出现体罚的行为。长此以往,孩子内心的反感越积越多,这不仅会影响与父母的感情,还会导致孩子产生心理问题。过度教育型。家长对孩子总有一种过高的期望,自己曾经没有做到而后悔的事情,总希望子女能够替自己做到。这样就会不顾及孩子本身的兴趣爱好,要求孩子学特长,阅读书籍,参加各种比赛,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留下了不良的心理隐患。这是目前家庭教育中的弊端,是青少年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

(二)学校因素

中国自古便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理论,很多人为了考取功名,付出了一生的心血。社会发展至今,我国的学校教育仍未能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分数似乎成为评断一个孩子优劣的唯一标尺。在此单一的评价标准下,每一次考试都等同于一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战争,导致孩子心理超负荷运行。面临着激烈的升学竞争,孩子在题海中冥思苦想、死记硬背,整天有写不完的作业,做不完的题,双休日也要参加补习班、特长班的学习,根本就无法体会学习的乐趣。孩子因此身心疲惫,精神紧张,一遇不顺心的事如考试失利、人际关系紧张等,便恶劣情绪郁结心头,久而久之,遂成病态。曾经一位即将参加高考的女孩子,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说:“我真怕考不上大学,老师说考不上大学的话,一辈子就完了,将来肯定没有多大的出息。”高考的竞争、升学的压力使她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青少年的身心还处于发育,待完善的状态,心理承受能力还十分稚嫩脆弱。学校不恰当欠科学的教育方式,会导致青少年过重的心理负担,造成心理障碍,形成一旦没有考上理想学校就产生一定前途无望、理想成空的想法,最终抑郁成疾。

(三)社会环境因素

改革开放政策给我国经济上带来了空前的繁荣,人们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的同时,也受到了多元文化的冲击。近年来,我国的本土文化一直与外来文化处于一种持续冲突又相互妥协交融的状态。我国尚处于社会转型阶段,目前很难实现多元文化的有效整合。文化的迥异很容易导致人们对于原有的价值观产生怀疑,原有的价值观正在逐渐减弱甚至丧失其功能,新的价值观又比较零散杂乱而不成系统。这增加了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在适应社会生活方面的难度,造成青少年在认知上的失调和行为上的失范,引起心中的迷茫、焦虑不适,行为出现偏差、越轨。社会因素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一是社会刺激因素增多,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环境污染、噪音增多等,严重地干扰着中小学学生的正常休息、学习和健康。二是社会不健康因素增多,如充满暴力和色情的音像制品和书刊、大量的计算机游戏软件等,十分容易让自我约束能力不强的青少年沉溺其中。青少年网瘾问题,寒暑假宅童问题都严重妨碍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和人格的发展。三是住宅越来越多地成为独门独户,生活越来越封闭,甚至出现了居住十几年还不认识周边邻居的情况,这严重限制了孩子与伙伴的交往,致使孤独感增加。青少年缺少与同龄人的交往,使许多心理品格得不到发展和完善。

四、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及意义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少年强则国强。所以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及时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其本源入手,提出如下三个方面的对策:

(一)家庭成员之间进行友好沟通

父母与孩子之间最重要的莫过于沟通,良好的沟通不仅可以消除父母与孩子的隔阂,还可以让孩子深切感受到父母之爱,健康阳光地成长。首先,作为家长要懂得尊重孩子的想法,愿意倾听孩子的心里话。当彼此想法发生冲突时,不搞强权管理,要求孩子无条件服从,能够心平气和地与孩子交流,慢慢地让孩子理解父母的观念,同时也接受孩子的认知想法,从而对事物达成共识。

(二)学校科学营造学习氛围

学校是教书育人,传授知识的地方。学校应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而非过分重视学习结果,按成绩把孩子等级化。教育工作者要做到真正地放弃比较,理解接纳每个孩子的不同之处。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心理讲座等活动,让青少年真正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或者不定期地请专业的心理教师对心理有问题的孩子进行心理疏通。

(三)社会媒体环境积极引导

社会要加强对于青少年的保护措施,切实保护青少年的利益。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成为了青少年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所以,国家有关部门应进行立法,规范人们的网络行为,对传播不良信息的大众传媒电视、书籍、网站等进行严厉打击。此外,还应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图书馆、科技馆、少年宫、博物馆等文化阵地的导向功能和陶冶功能,因势利导,把青少年的注意力引导到有益于社会、有益于身心的活动中。社会各界要多多宣扬正面积极的精神,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篇10:公民社会理论视域下的校长权力表达论文

摘要:

公民社会理论融合主体性理论和民主性理念,认为社会管理活动是在权衡个体行动与集体行动的互动基础上的组织化结果。它强化社会成员的公民意识,肯定公共理性的存在,为学校管理工作的变革提供了背景因素和理论支持,同时也对校长权力表达途径的转变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

篇11:公民社会理论视域下的校长权力表达论文

公民社会理论以人的有限理性作为前提假设,认为社会决策的选择是在权衡个体行动与集体行动的基础上,为减少行动成本和实现利益最大化,各个社会事务决策参与者进行的组织化的结果。[1]它融合了主体性理论和民主性理念,强调社会的共同需要和社会成员的共同决策认同,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公共理性的存在。公民社会理论认同公民在参与社会权力运行的价值和对公民进行社会责任及公民意识的培养,主张政府、市场和社会成员等多方在参与社会事务管理中的沟通与协作。

一、公民社会理论催化下的学校管理模式变革

随着公民社会理念的不断深入,社会的民主化日益提升,学校的社会地位和角色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学校的政治功能逐渐被弱化,学校的社会功能开始趋于复杂化。学校与政府、社会组织以及社会公民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逐渐增强,一方面学校发挥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功能,另一方面学校作为社会组织也在积极地参与社会事务的管理。同时,学校的管理工作也逐渐社会化,越来越多的校外组织和社会成员开始积极关注并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在学校内部学校成员开始共同分享价值观并参与学校管理工作。可以说,公民社会中的学校不再是单纯的政治工具性组织,在社会环境中,它逐渐成为了社会生活的中心,就学校本身而言,它逐渐演变为一个文化的共同体。公民社会理念不仅促进了学校社会地位的改变,同时也催化了学校管理工作的变革。

公民社会理论引导的学校管理工作变革主要是指学校管理模式的变革,即由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向公民社会理念下的学校“治理”模式变革。20世纪70年代末,各国开始重新调整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主张将市场机制引入公共服务,全球化和分权化的社会趋势开始改变公共管理的生态环境,社会关系日益复杂多变,相互依存性也在不断加深。随着这一形势的逐步深入,原有的市场竞争机制改造公共管理的做法开始出现弊端,合作网络应运而生,成为治理公共事务的重要组织形式。治理理论认为,组织的权力分配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各个主体间责任界限模糊,主体权力相互依赖;与传统的管理概念不同,治理是一种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强调治理主体的参与性;在治理的过程中,领导者不是唯一的决策者,而是决策的引导者,通过合理的机制引导治理主体的决策选择。

公民社会理论催化下的学校管理模式向治理模式转变,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对学校外部管理关系、学校角色和社会地位的调整;二是学校内部权力结构的重新组构。具体表现为:政府不再是学校的唯一管理者,政府转变为学校发展的引导者,社会开始广泛参与学校管理,多元化的管理主体相继确立,学校的自治权不断扩大。学校作为社会活动的中心性组织,其社会服务功能逐渐扩大,很好地满足了社会生活的需要。同时,在学校内部,学校办学自主权不断增加,学校的管理权不断得到分化,学校内部成员共同成为学校的治理主体,共同分享学校管理的价值观和理念,学校内部事务的管理由学校内部成员通过交流、合作、协商等途径解决,形成多元化的利益表达渠道。在这样的治理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出,学校—社会—政府之间以及学校内部成员之间的良性互动和相互依赖关系逐渐形成,各个治理主体的主体间性不断增强,公民社会的属性得以体现。

二、公民社会环境中校长权力的根本性转变

从本质上说,治理模式的根本在于强调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和权力共享的多元化,这种模式与集权政治下的校长权力表达路径截然不同,是对集权政治下校长权力绝对化与唯一化的否定。

(一)校长权力的来源

由行政授予向职业法律赋予转变在我国现有的教育管理体制下,绝大多数校长是由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任命的,校长的权力也是由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授予的。在学校外部,校长其实是上级教育政策的执行者和相关工作的落实者;在学校内部,由于学校管理工作的等级制存在,校长拥有学校管理工作的最高权力,对学校事务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拥有着绝对的决策权。作为管理者,校长与其他学校管理成员之间,校长与学校管理对象之间是一种典型的单向、线性的结构等级关系。

公民社会理论推动的学校管理模式变革使校长的权力在来源方面发生了转变。校长权力的政治性被削弱,取而代之的是校长权力的职业化与专业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的专业化范围在扩大,越来越多的社会职业加入专业化进程,专业化的速度也愈加快,校长职业也不例外。这主要表现在:校长作为一种职业,在其权力的来源渠道上,不再是上级的授予,而是社会遴选机制有效运行的结果,校长权力不再是上级的授予,而是来源于校长职业本身,是一种职业赋予权;在权力的运行上,校长权力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成分不断增加。校长职业化对校长职业资格进行了科学的定位,校长专业化则提升了校长的职业地位,使校长权力的界限更加清晰和明确,校长的行政性权力和经济性权力削减,专业性权力提升。[2]此外,随着校长权力职业化和专业化程度的提升,校长的定位也发生了改变,即校长不再是政策执行的工具,而是拥有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个体。就校长权力本身而言,其运行目标的政治色彩逐渐减弱,技术性成分不断增加。

(二)由绝对的管理权转变为道德的领导权

根据公民社会理论,学校是一个文化的共同体,其成员共同分享价值观、信念和组织承诺。校长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也不再独揽决策权,而是由校长与学校的治理主体协商、交流与沟通后的共同选择。随着校长在学校事务管理中的角色转变,校长的管理权逐渐转变为道德的领导权,所谓道德的领导权,是以萨乔万尼的道德领导理论为基础的服务式的领导权力和道德权威。校长不再依靠权力的威严和标准的规范去直接管理学校事务,而是动用使学校成员因广泛共享专业及共同体的价值观、理想而感到负有义务和责任的那种道德权威去领导学校的治理。

当校长的绝对管理权转变为道德的领导权时,校长职业本身的行政等级权力就被移到了边缘,校长的专业化权力以及校长职业本身的责任与义务将成为校长权力的中心,校长成为学校的服务者。

同时,校长在具体事务中的决策权将“给予”相应的管理者和教师,不再凌驾于他人之上。此外,道德的领导权强调校长的道德权威,而校长道德权威建构的根本就是对学校管理工作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即将管理理念、管理目的和管理行为的本质共同整合到学校管理的核心价值观中,使其成为一种共同价值观而被大家认同。可以说,校长的`绝对管理权向道德的领导权转变也是校长道德权威的建构过程。

(三)校长权力由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管理权转变为多主体的共同治理权

公民社会理论最根本的思想是公民参与管理社会事务,它意味着原有的校长这一管理主体与教师、学生等学校其他成员等管理客体之间的关系将发生改变,校长与其他管理人员之间不再是直线式的上下级关系,在决策上也不是决策与执行的关系,而是共同参与学校事务管理的多主体的一种主体间关系,即校长与其他学校管理工作参与者之间是平等的协作关系。这种关系的转变也促进了校长权力的转变,即校长对学校事务的直接管理权转变为多治理主体的共同治理权。社会、政府、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等社会其他力量都将积极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校长权力的执行主体范围将被扩大。从根本上说,校长权力代表着多元治理主体的共同利益表达,而其共同利益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校长权力的运行轨迹。这种转变是学校管理路径的根本转变,它不仅增加了学校管理工作的主体性、民主性,也使学校组织的公民社会属性得以强化,而且对学校成员公民社会意识的培育意义重大。

三、公民社会理论推动下校长权力的表达途径

(一)校长权力表达的路径转变

校长权力的执行路径往往是自上而下的,这种权力执行路径更多地强调了上层权力执行的目标和权威,忽视了下层权力执行者的利益表达和目标理解。公民社会理论主张公民要有“公民意识”,主动参与社会管理;主张建构社会的多元化治理结构。从这个角度看,公民社会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与原始的权力执行路径相悖离,从根本上说,它主张多元的权力执行路径,这一路径改变了简单的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单一权力执行模式。从权力拥有者、权力执行者和权力监督者等多方的互动出发,以各个权力主体之间的博弈均衡点为单位,还原了权力执行的过程和本质。在公民社会理论推动下,校长权力在执行过程中各治理主体之间的权力博弈均衡点也是多元化的。因此,校长权力的执行从本质上说是从一种均衡到另一种均衡的过程,而整个过程似乎像一张布满结点的网,各个权力主体被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加大了校长权力执行的民主性的同时,也使校长权力的执行更合乎理性。

(二)校长权力资源的有效分配

根据公民社会理论,校长权力从性质上发生了改变,它不再是校长个人独有的一种行政权,而是一个权力资源的集合。校长权力的行使不再是校长个人的行为,而是学校以校长为中心的多元治理主体的共同选择。因此,公民社会理论影响下的校长权力表达,首要途径就是对校长权力进行有效分配。

首先,应转变校长的领导方式,由指挥型领导转变为服务型领导。校长权力的行使与校长的领导方式密切相关,公民社会理论从根本上重新诠释了校长权力,服务式领导方式则是新内涵下校长权力执行的重要途径。服务式的领导方式其实是校长的个人权力转变为权威的过程,也是校长权力转变为学校责任的过程。校长权力不再凌驾于他人之上,而是被授予的服务权。

其次,校长权力部分归属学校治理委员会。学校治理委员会成员主要来自政府、社会、其他学校、本校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其他愿意参与学校管理的社会组织。校长是学校治理委员会的重要领导者,针对学校管理中的重要问题,校长有权利和义务组织参与治理委员会的决策;各治理主体与校长之间是主体间性的关系,有责任和义务在学校管理事务中做出利益表达,学校治理委员会拥有对学校管理中重大事务的最终决策权。

再次,校长拥有学校的行政管理权力,对学校常规管理工作,校长拥有管理和决策权,如在管理理念上,校长有权力构建科学的学校管理理念;在管理方式上,校长有权力变革和创新学校的管理方式;在具体事务的管理中,校长有权力对一些行政事务问题做决策。

(三)校长权力执行监督机制的设立

在公民社会理论中,学校是一个治理结构的文化共同体,与公民社会组织相比,二者具有很大的同构性。公民社会组织所具有的非官方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集体性等都会或多或少地在学校中得到反映。[3]因此,在政府、社会与学校和谐互动的发展环境中,职业和法律赋权的校长权力不但要接受职业标准和法律制度的规约和监督,还要得到更大范围的政府、社会组织、市场、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专家以及其他社会新闻舆论的认同与评价,从而形成一种有效的校长权力监督机制。

校长权力监督机制的设立要从两个层面进行:一是制度层面。要对校长权力资源的分配、运行以及评价等基本规则进行制度规范,同时将对违反规则行为的处理办法做以明确规定,为监督工作奠定良好的制度化基础。二是机构设置层面。校长权力监督机构是监督工作运行的主体,它是校长权力分配与执行之外的组织,在人员组成上可以广泛吸纳政府成员、学校的离退休教师、学生家长等。校长权力监督机构对校长权力的执行形成了一定的约束,它能够使校长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更具透明化,有利于增加学校管理工作的民主性。对于校长权力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校长权力监督机构能够及时发现并对其进行有效控制,从而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公民社会理论增加了学校管理变革中的公民成分,多元化的校长权力执行路径使校长权力的执行更加客观、目的更加合乎理性,这对于增加学校组织的公民社会属性和推动现代学校制度的构建都具有重要意义。

篇12:趋同形势下的跨文化翻译策略研究

趋同形势下的跨文化翻译策略研究

从与日俱增的汉英语言及文化趋同现象出发,分析了翻译与趋同的关系,重点从译者应运用的`翻译原则与翻译方法2个方面进行英汉互译策略探讨,建议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综合考虑翻译目的、读者接受心理与特定语境,运用恰当的翻译技巧使翻译与趋同相辅相成地促进跨文化交流.

作 者:林晓琴 LIN Xiao-qin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刊 名: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11(1) 分类号:H315.9 关键词:翻译   趋同   跨文化翻译   策略  

篇13:概念隐喻理论下温度隐喻的研究论文

概念隐喻理论下温度隐喻的研究论文

一、引言

隐喻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言语形式,是人们借助具体的、有形的、简单的始源域来表达和理解抽象的、无形的、复杂的目标域概念,从而实现抽象思维的一种言语现象。从新兴认知科学- 具身认知兴起以来,研究者更多的从认知机制对隐喻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

概念隐喻理论由 Layoff 和 Johnson 在 1980 年提出,是指当人们需要建构一些抽象概念时常常使用隐喻来理解和表达的理论。具体而言,是指在概念隐喻涉及的两个概念域: 始源域和目标域上,通过概念结构“架构”而实现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的隐喻化,从而达到理解抽象、复杂概念的目的。这种概念之间的隐喻化既体现在语词层面上,也存在于心理表征层面上,如在“知识就是力量”这一概念隐喻中,人们使用“力量”概念来表征“知识”概念,通过知觉系统将具体概念架构到抽象概念系统上,从而能够深刻的理解抽象概念。总之,通过隐喻映射机制主体可以以身体的经验对抽象概念进行表征和理解。

温度,人的一种最基本的感觉,是人体对外界环境在身体上的反应。温度对人类生存至关重要,它被用来构筑人类生活中许多的抽象概念,由此衍生出众多的概念隐喻。色彩、人的性格、情感概念都与温度有很大的相关。红色及其它鲜艳的颜色会经常出现在婚礼场合,这与色彩所给人提供的心理上的感受有关。温度概念也反应人在性格上的差异性,“温和”,“热心”,“冷静”等词汇可以来描绘人的品性,另外,温度所衍生的概念隐喻在构建人的不同的情感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有关热的温度总反映出热情的、感情深厚的,如“热情款待”、“热恋”等,而冷范畴的词汇则表现出感情不和或生疏不关心的,如,“冰冷”、“冷眼相看”、“冷战”等。众多研究者对温度隐喻做了大量研究,本文对这些研究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并对未来该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二、关于温度隐喻的实证研究

在温度隐喻的跨文化研究中,朱东华基于温度图示的英语概念隐喻的结果表明,基本隐喻存在跨语言的普遍性。彭传微俄汉语温度形容词概念隐喻对比分析中,证实了温度作为一个基本图式的合理性,说明俄汉语中的抽象范畴通过隐喻而产生的过程,这一研究结果直接应用于俄汉语的教学中。李丽虹在 年的汉英温觉词汇的对比研究中发现汉语中的温觉词更倾向于直接由温度域引申到态度、环境、心里感觉等域,而英语中的温觉词则喜欢沿着通感隐喻的方向发展,更多的是听、视、嗅域,显示了与汉语的差异性。

在温度概念与人际情感概念的联结的研究上,早在 1958年 Harlow 证明了早期温暖体验在幼猴社会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研究者将出生后的幼猴分为暖育组和冷育组,前者允许接近一个带有发热器的人造猴,冷育组所接近的人造猴是没有发热功能的。研究发现,暖育组的幼猴成年后交往正常,但是冷育组的幼猴成年后出现了交往障碍,而暖育组的幼猴成年后没有出现这种障碍。结果表明,成年后其社会交往能力的形成是以幼年期的所经历的温度体验为基础的。

Williams 和 Bargh 在体验身体上的温暖能促进人际温暖的研究中,发现当被试触摸热的刺激会引起“热情”思维,而当被试接触冷的刺激会引发被试的“冷淡”思维。

IJzerman 和 Semin 的温度觉是社会接近性的出一文中,通过要求被试评估自己所在房间的温度,结果发现在与其他被试坐的更近时会认为房间的温度更高。

Kai 和 Claudia 的较冷温度提升观点采择能力的研究中,发现较热的环境有自我中心锚的存在,不愿意将个人观点分享他人,故观点采择能力低,反之,冷的环境观点采择能力高。

三、总结与展望

温度隐喻的研究涉及到很多方面,不论是温度词汇的跨文化研究还是温度与社会情感的相互作用的研究都取得了富有成效的资料。纵观研究者们展开的一系列研究,温度 - 社会情感隐喻的研究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不论是温度与社会情感的相互作用的研究,还是温度 - 社会情感隐喻的形成机制与作用的研究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为人们以后在工作生活中的温度隐喻的'实践应用提供了保障。因此,温度 - 社会情感隐喻的相关研究会是现在及未来隐喻研究热点,关于左前脑在温度隐喻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这也是从另一新角度,认知神经科学角度所做的研究,是未来研究的一个新方向。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已有研究中也存在不足,未来关怀温度隐喻的研究可以关注以下三点:

( 一) 完善研究方法

以往的研究范式存在一些不足。在温度隐喻的研究中更多采用了情景操纵范式或心境诱发范式,这些操纵处理都为了温度隐喻的启动效果,但是其中如人操纵咖啡杯的温度,暖和凉,具体标准的把握至关重要。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性,所以,暖与冷的温度操作实在无法达到精确的标准。在未来的研究中除了以上方法的完善外还需要引进新方法来研究温度隐喻,如生理多导仪,功能性磁共振技术,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等。

( 二) 拓展温度隐喻研究领域

本世纪初期,众多研究者们关注了温度词汇及温度 - 社会情感隐喻的研究,但关于温度与色彩、人的性格、人与事物活跃程度的相关研究少之更少,人的性格及活跃程度都是关于人的心理层面,物理温度与人的心理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研究应该受到重视,得到的有价值的结果可以为人们提供帮助。

( 三) 注重温度隐喻研究的应用

早期研究者已经得出,温度影响社会人际互动和人际情感体验,所以,对于有些企业内部散漫及人际不和谐的类似现象,可以通过适当的温度干预进行调节。另外,冬季是一些心理疾病发生的高峰期,这种变化可能是因为冬季寒冷气候造成的人的心理上的一种不适,如,抑郁症。也有研究者发现利用温度的调节可以促进一些心理疾病的康复,因此,我们应该在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尝试在生活中使用温度干预政策来实现所做研究的实际价值。

篇14:激励理论下高校学生管理策略的思考论文

激励理论下高校学生管理策略的思考论文

【摘要】激励是开展高校学生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式。文中从激励理论切入,分析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活动中的应用意义,努力在学生管理实践过程中采取有效的应用策略,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管理心理学;激励理论;应用意义;策略选择

一、概述

激励作为管理的重要职能,必须注重把活动主体自身内在的兴趣、情感和需求的内激励与主体参与活动所受到的外部刺激而激起的动机、情绪等外激励相结合,从而实现发挥激励的积极效应。结合高校学生管理实践,笔者深入学习了内容型、过程型、行为改造型和综合型等几种激励理论的相关问题,认为激励理论应用于高校学生管理实践,目的就是致力于大学生积极的学习和工作动机的激发和培养,特别注重鼓励学生内在动力的积聚、正确目标的树立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

二、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的应用意义

管理心理学注重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及行为,而激励理论就是该学科中重要的理论之一,积极应用激励理论与高校学生管理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一,有助于提升高校教育管理质量。在高校各项教育管理工作中,应用激励理论,完善激励机制,畅通激励方法和渠道,努力结合对大学生情感、思想、行为等教育管理的同时,将促进高校思政教育、教育管理和学生管理的实效。其二,有助于营造人性化教育管理环境,促进学生发展。利用恰当的方法和手段,积极把管理心理学中的公平理论、需要理论等激励理论灵活引入高校学生管理,少一些刚性管理,多一点柔性管理,更加重视激发大学生的个性和情感因素,科学把握他们思想、心理和行为的发展变化,突出启发性、感染性等管理特征,必将使教育管理更贴近学生的发展需求,在实施科学化、规范化教育管理的同时既实现了学生人性化管理,又激发学生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和创新性,进而实现学生教育管理的目标。

三、激励理论应用于高校学生管理的策略

1、设置合理目标实施激励。

目标激励法是引导大学生围绕目标、明确方向、激励追求的有效方法。在此,积极利用期望理论将有利于促进学生管理的成效。美国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认为个体有意义、有价值行动目标对其行动选择具有积极的意义,对被管理者的期望值越高,激励目标的价值也将越高,则对被管理者彰显的激励力量就可能越大,促进积极性提高则越明显。所以,在学生管理实践过程中,笔者积极从三方面做出努力:首先,密切结合学生学习和工作实际,制定出明确的奖励目标及措施;其次,善于借助集体心理的群体优势来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最后,还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紧张活泼、愉悦民主的育人环境增强学生管理活动的外部激励因素。在高校学生管理实践中,坚持以合理目标为诱因能使大学生把既定的努力目标与自身的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能激起他们的良好学习和工作积极性。例如在管理活动中,要求大学生把大学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作为班级组织管理的重要目标,他们就会有意识地把个体努力与集体目标相结合考虑。

2、树立积极榜样实施激励。

榜样激励法是利用形象化的典型楷模作为管理活动的参照对象,鼓励学习主体积极向榜样学习的有效激励方法。现代大学生形成了多元化的追求目标,同样并不排斥学习榜样的必要性,积极正面的榜样也是他们进取、发展、进步的重要努力目标。例如,高校适当创设有效活动情境,例举莫言、屠呦呦等典型人物的事迹,能让学生深切感受他们独特的成功经验及工作经历,从榜样中获取更为理性的认识,增强学习和工作的实际能力。

3、物质和精神并重实施激励。

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得益彰,不可偏废。在学生管理实践中,我们要注重以一定的物质性因素来对学生实施有效激励,如学年度奖学金、实物嘉奖、任命学生干部、专业学科加分、免试等,也要善于利用校纪记过、扣学分、免除评优资格等惩罚措施,灵活借助奖惩手段激发学生树立应有的正确发展目标。同时,我们还要精心组织、公正地在学生中开展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等各项荣誉评选活动,使他们在荣誉激励下收获学习和工作的成就感。这些适度合理的奖惩都将激励着大学生全面综合发展。

4、尊重信任关怀实施激励。

尊重是开展学生管理的'前提,只有充分尊重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人格、个性、情感及选择,才能深入管理实践,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体察他们的举止言行,认同他们的需求和情绪,协助他们解决面临的困难和挫折,获得管理实效。信任是学生管理活动中的重要要求,只有我们对学生施以充分的信任,相信他们的能力,最大可能地为他们创设便利条件,让他们充分施展才干,这样才能激励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习和工作的目标或任务。关怀是学生管理中的切实行动,我们认识到,大学生的发展需求是多层次、多样化的,而他们的需求正是我们关怀的重点。我们要获取真实有效的激励效果,就必须时时关注学生在生理、求知、尊重、友爱、尚美及自我发展等的需要,力求在正面满足的同时又极大发挥激励的积极效应。

综上所述,积极将激励理论应用于高校学生管理实践,通过多层面、多视角激励措施的有效实施,对调动学生积极性,内化学习和工作动力,激发潜能,激励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同时,我们只有坚持积极引入、分析借鉴新的科学理论和有效方法,在学生管理活动中融入更多的“柔性”管理模式和人性化教育管理理念,在结合具体管理活动中不断探索、实践、分析、总结,才能推进并获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局面、新成就。

【参考文献】

[1]蔡奇轩.试析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J].江西社会科学,2012(03)

[2]代旭升.激励理论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08)

相关专题 话语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