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我国大学美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论文

Miyo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Miyo”参与投稿,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近十年我国大学美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论文(共20篇),希望大家喜欢!

篇1:近十年我国大学美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论文

近十年我国大学美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论文

[论文摘要]近十年来我国在大学美育的功能、课程设置、实施途径、评价、改革与发展趋势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尚存在研究内容缺乏深度与宽度、研究方法缺乏整合与创新,以及大学生审美形成过程研究的缺失等问题。今后应重视大学美育的整体性研究,加强大学美育的元研究,注重大学美育的历史研究,倡导大学美育的实践取向研究。

[论文关键词]大学 美育 回顾 反思

与近年来中小学美育研究的热闹繁荣相比,我国大学美育的研究显得比较冷清和薄弱。其实,大学美育更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价值,它不仅关涉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关涉大学内在精神品格的提升,而且关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实现。本文主要利用“中国知网(CNKI)”,以“大学美育”、“大学审美教育”、“高校美育”和“高校审美教育”为主题检索词,对~的文献进行复合检索,共获得文献186篇。通过对近十年我国大学美育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梳理,反思和探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美育进一步研究的对策趋向。

一、近十年我国大学美育研究的回顾

1.大学美育功能的研究

大学美育的功能是指美育在大学教育中所能发挥的作用或功效,这是大学美育必须首先明确的问题。为此,学者们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有学者指出,大学美育重在通过感性关注成全人的生命、通过情感激发完善心理结构、通过引导体验走向自我超越、通过人文关怀发展个性。有学者从个体价值的角度进行研究,认为大学美育能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养,优化审美趣味;能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形成创新品格;能赋予大学生人文关怀,建构精神家园;能塑造大学生审美人格,促进和谐发展。还有学者基于大学美育本质的认识,指出大学美育本质上是以提高人的审美素质为目的的文化教育,与其他教育相比,它更加注重人的价值观念、人格境界、精神个性、趣味修养的培养与训练;作为一种个性教育和发展教育,它的宗旨不在于传授谋生的本领,而在于帮助人探索和寻找一条发展之路、向上之路,使人在精神的自我建构上发展个性和完善人格。

2.大学美育课程设置的研究

大学美育课程设置主要解决大学美育“教什么”,因而也是大学美育的核心问题。有学者指出,大学美育课程设置不仅包括理论学习与艺术欣赏两部分,还应把课内课外的实践活动纳入美育主体框架之中,从而形成三者前后呼应、承上启下、纵横交错的结构模式。也有学者对大学美育课程设置进行了更为具体的层次设计,认为第一个层次是美育理论课程,包括“大学生审美修养”、“美育学概论”、“美学原理”等,主要讲授美学、美育学、艺术史、美学史、艺术评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第二个层次是艺术鉴赏课程,包括“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中国传统艺术鉴赏”等;第三个层次是美育实践课程,它是美育理论课程、艺术鉴赏课程的继续和深化,是提高大学生审美素养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3.大学美育实施途径的研究

大学美育的实施途径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问题,也是大学美育能否卓有成效的关键。对此,有学者指出,大学美育的实施一要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加强大学美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二要结合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体悟美的理念和美的人生;三要积极开拓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四要结合各种社会资源,努力营造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社会环境,通过各种途径保障美育的有效实施,形成大学审美教育与社会文化建设相整合的良好态势。也有学者认为,应加强美育的师资、设备、设施建设,巩固美育工作的支撑点;寓美育于大学教育的各环节之中,拓宽美育的实施途径;依托艺术教育和课外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审美情趣;倡导读书优良传统,学习文化经典,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

4.大学美育评价的研究

大学美育评价在本质上是一种审美价值判断过程,它直接针对的是大学美育的价值和效果。对此,有学者指出,大学美育评价的内容应包括思想认识评价、条件建设评价、活动组织评价和活动效果评价四个方面,评价的原则和方法应坚持以定性评价为基础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观察为基础的观察与访谈相结合和以自评为基础的自评与他评相结合。也有学者认为,大学美育评价首先要选准评价的维度,包括大学美育的构成维度和效果维度;其次要选择科学的评价方法,因为大学美育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评价的特殊性,不能用一般的评价思路或方案来评价美育,应致力于探求适合美育自身特点的评价方法,如观察评价法、追踪调查评价法和访谈评价法等。

5.大学美育改革与发展趋势的研究

在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大学美育也要不断改革,才能彰显其活力和魅力。但对于大学美育如何改革,看法不一。有学者指出,大学美育改革要树立具有整体性、全育性、多内涵、高功能的美育理念;建立完整、开放、互动的美育体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美育;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在教师的言行中渗透美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也有学者认为,大学美育改革首先应提高认识,建立完善的美育管理体制;其次要加强和完善美育课程体系建设;第三要重视美育师资队伍建设;第四应增加资金投入,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最后要充分发挥优秀大众文化的积极作用。也有学者在对大学美育发展历程考察的基础上,指出大学美育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美育理论系统化,美育地位法规化,美育对象个性化,美育内容多样化,美育手段现代化,美育标然时代化。

二、近十年我国大学美育研究存在的.问题

1.研究内容缺乏深度与宽度

纵观近十年来我国大学美育的研究,虽然众多学者发表的研究成果颇丰,但是关于大学美育的本质、特点、功能、课程设置和实施途径等具体问题的研究却存在着大同小异、低水平重复的现象,缺乏既符合大学生审美发展特点又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新颖独特的理论,影响了大学美育科学化的进程,制约了大学美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因此,大学美育研究必须注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仅要对已有成果做进一步深化研究,而且还要不断拓展其新的研究领域,如大学美育的结构问题、大学美育的过程与规律问题、大学美育与大学其他各育的关系问题、大学美育的模式与方法问题、大学美育的师资培养问题、大学美育的科学评价问题等,从而使大学美育理论逐步得到完善和发展。 2.研究方法缺乏整合与创新

研究对象的性质决定研究方法,而研究方法又必然会影响研究结果。方法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工具,也是理论发展的主要标尺。任何理论观点上的分歧在很大程度上都源于研究方法上的细微差别。反思近十年我国大学美育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微观研究,即从某一视角、某一侧面进行研究,而宏观和整体性研究则相对缺乏;理论研究、经验总结研究较多,但实证研究则比较欠缺。研究方法的相对陈旧和单一,已成为制约我国大学美育研究的主要瓶颈。因此,必须注重大学美育研究方法的整合与创新,以大学美育基础理论的研究带动重大实践问题的研究,以单纯进行大学美育研究走向大学美育的整体性研究,从而推动大学美育研究的深入有效开展。

3.大学生审美形成过程研究的缺失

大学美育是由教师和学生两种最积极、最活跃的人的因素组成的,它既包括教师传授美的过程,也包括学生接受美和形成美的过程,是两者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以往有关大学美育的研究明显过于重视教师对美的教授和灌输,过于重视教师在美育过程中主导作用的发挥,而忽视了大学生对美的接受和生成,忽视了大学生在美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大学美育的低效甚至无效。对大学生审美形成过程进行研究,由于更接近大学美育的本质和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因而更有助于大学美育功能的发挥和任务的实现,这也将会成为今后大学美育研究的突破口和热点课题。

三、今后大学美育研究的对策展望

1.重视大学美育的整体性研究

大学美育研究的整体性,首先是指必须把美育放在大学教育整体层面上进行研究,亦即美育是大学教育整体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大学德育、智育、体育等有何区别,又有何联系?怎样以美育为纽带实现大学各类教育的紧密结合,促成善、真、健、美的辩证统一?它对大学人才培养任务的达成究竟有何价值,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究竟如何发挥作用?只有清楚地知晓这些问题,才能真正把握大学美育的本质和规律。其次是指必须从大学美育课程体系的整体构建、大学审美环境的整体营造、大学审美文化(包括教师审美文化、课程审美文化、学生审美文化等)的整体建设、大学美育手段方法的整体运用、大学教职员工的全员参与等诸方面进行研究。最后是指应从学科综合与交叉的角度进行多学科整合性研究,这不仅能开阔我们的研究视野,拓宽研究思路,而且能克服单一化研究视角带来的盲点和误区,从而有助于大学美育研究的深入进行,并在此基础上催生新的大学美育理论。

2.加强大学美育的元研究

元研究是指对研究的研究,也就是对研究活动本身存在的问题进行的反思性研究。元研究的兴起,带来了科学研究的逐步科学化。大学美育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也应加强其自身的元研究。大学美育研究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实际上都或多或少地与这种元研究的缺失有关。进行大学美育的元研究,应以大学美育研究本身作为研究对象,形成大学美育理论自身的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其研究内容包括大学美育研究逻辑起点的确定,大学美育理论逻辑结构的建构,大学美育研究过程的回顾和梳理,大学美育研究方法论和研究范式的反思等。大学美育的元研究能使我们形成清晰的认识和定位,有利于大学美育研究科学有效地推进。

3.注重大学美育的历史研究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大学美育也不例外。历史研究就是从各种现象、事件和过程的具体性上考察对象发展的自然进程,在揭示对象历史的基础上再现对象的发展。从12世纪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建立兴盛到今天,大学已经走过了近千年不平凡的发展道路。在大学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学者们对大学美育这一领域进行了多视角、全方位思索和探究,形成了丰富且有价值的美育思想和理论。研究大学美育,就要对历史上已有的这些美育思想和理论进行回顾和梳理,寻找共性和规律性的东西,为今天大学美育研究提供借鉴和思路,使我们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取得更加科学的研究成果。

4.倡导大学美育的实践取向研究

大学美育既是一种教育理论形态,更是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充满着实践智慧。注重大学美育的实践取向研究,首先是由于大学美育体系的构建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发展过程,必须坚持以点带面,通过大学美育基地的实验和实践,总结其内在的规律性,然后以典型带动全局,层层推进;其次是由于美育本身就是一个实践过程,通过实验和实践基地建设,解决美育的实践疑难和困惑,使师生都有机会体验和探索美育的实施策略和方法;最后是由于通过实验和实践基地建设,可以使那些有较高艺术天赋的大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有利于发现和培养一些高素质的艺术人才。

篇2:近十年我国生涯辅导研究回顾与前瞻论文参考

关于近十年我国生涯辅导研究回顾与前瞻论文参考

[论文摘要]近十年来,我国学界对生涯辅导的研究日益重视,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生涯辅导的定义、实施原则、对象内容以及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等。文章回顾我国生涯辅导的历史,展望未来,认为我国生涯辅导研究将呈现本土化、网络化、一体化以及更加注重创业教育的趋势。

[论文关键词]生涯辅导 历史回顾 前瞻

一、引言

二、我国近十年生涯辅导研究回顾

纵观近十年,我国生涯辅导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

1.生涯辅导的定义。在我国,基于不同学科角度对生涯辅导的概念理解也不尽相同。心理学角度认为,生涯辅导是指由辅导人员结合其专业知识提供一套有系统的计划,用来促进个人的生涯发展;教育学角度认为广义的生涯辅导或生涯教育包括学校的一切课程与教育活动,因为其目的都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狭义上,应当是指为帮助学生进行生涯设计、确立生涯目标等专门性课程与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学角度认为,生涯辅导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根据国家、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对大学生的要求与期望,引导大学生认清其人生发展的方向,树立人生发展的长远目标以及阶段性目标,树立职业生涯发展的意识,指导与协助大学生解决自身成才成长中的实际问题;管理学或多学科角度认为大学生生涯辅导是以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为指导,在全面分析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前提下,了解和把握最新就业动态,预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

2.生涯辅导的目的和目标。对我国生涯辅导的目的,总的说来可分为社会导向、个体导向和综合导向三种观点。社会导向者认为生涯辅导的目的是“促使大学生全面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个体导向者认为“生涯辅导的目的不仅是确定某个职业或职业发展的目标,而且是帮助他们实现自身价值,未来拥有更加愉快、幸福的.生活”;综合导向者认为“生涯辅导的目的在于引导个体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来审视个人的职业选择与人生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此前提下对个体所拥有的各种发展资源进行评估,学会选择与规划,通过促进个体自主有序的发展来实现个人与社会之间最积极有效的互动”。关于生涯辅导的目标,从个体角度看,是促进个体的生涯成熟;从所要解决的问题看,最初目标是帮助学生实现就业,中级目标是帮助学生寻求匹配度较高的职业,最高目标是培养大学生自主择业发展的意识、理念及能力。

3.生涯辅导的实施原则。从宏观角度看,中国化的生涯辅导应以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和谐为原则;从中微观角度看,我国多数学者认同实施生涯辅导要坚持全程性、全员性、现实性、系统性等原则。

4.生涯辅导的对象和内容。我国生涯辅导的主要内容是围绕大学生而展开的,包括五个密切相连的环节和步骤:知己、知彼、决策、行动和反馈。根据实施阶段任务的不同,大学生生涯辅导的具体内容可细分为一年级的专业认识、养成教育,侧重生涯剖析,自我定位;二年级的丰富自我、完善知识结构教育,侧重生涯设计,夯实基础;三年级的强化实践、创新教育,侧重生涯诊断,拓展素质;四年级的就业指导、职业导航教育,侧重生涯导航,择业就业。

5.生涯辅导的实施途径和形式。国外生涯辅导主要通过生涯教育和生涯咨询两大途径实施,我国学者比较集中的是关于生涯辅导课程和团体辅导的研究。生涯辅导课程开发应兼顾学科本位、学生本位和社会本位,可考虑从“大课程观”角度建构包括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实践课程和环境课程在内的生涯辅导大课程体系。至于团体辅导,不少文献采用了实证研究的方式,主要探讨生涯团体辅导对个体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等。作为我国生涯辅导实施重要创新的职业规划大赛也进入了学界的研究视野,然而不管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有待加强。

6.生涯辅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生涯辅导理论在我国发展的特色之一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介入。关于两者关系有三种观点:一是“载体”说,或曰“途径”说;二是“融合”说,或称“渗透”说;三是“主导”说。但是,当前生涯辅导中存在弱化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现象,必须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涯辅导中的主导性,应强化主导意识、细化主导内容、改进主导方式和提高主导能力。 “

三、我国生涯辅导研究的未来走向

1.本土化研究的向度拓展与结合。生涯辅导本土化一般都经过移植、借鉴、对话和创新四个阶段。近十年来,我国生涯辅导研究更多地放在对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生涯发展理论、职业兴趣理论进行“西方话语”的简单照搬上,缺乏有本土文化含量的“中国式解读”。要充分发挥生涯辅导的积极作用,需要结合我国国情在个人与社会、规划与实践、主导与主体等关系处理上对生涯辅导价值内核进行本土化重构。展望将来,生涯辅导本土化研究除了继续进行中西对比研究外,如何整理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与结合时代精神、当下鲜活实际进行生涯辅导创新将成为本土化研究新的重要研究向度。此外,生涯辅导研究必须面向当下,不能仅仅满足于一种理论研究的繁荣现象,而要更加有助于解决我们所面对的现实就业问题,要面向社会、引领生活、塑造人格。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统揽下认识和实践生涯辅导,是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亦是当今中国时代的呼唤。

2.生涯辅导研究的网络化趋势。互联网突飞猛进的发展、电脑的普及、网民的骤增为网络生涯辅导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毕业生人数飞速增长,而接受过正规培训的专业辅导人员严重匮乏,使开展网络生涯辅导成为必需。在国外,基于计算机的生涯辅导系统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可以预见的是,网络生涯辅导将成为我国下一步研究的新热点。一是网络生涯辅导的内容和形式。生涯辅导网站、计算机辅助生涯辅导系统(CACG)的开发与设计是最为急迫的,网络生涯辅导课程、网络辅导与咨询以及网络调研、测评与信息反馈将是网络生涯辅导的重点内容,生涯辅导博客等新形式的探索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关注。二是如何提高网络生涯辅导人员的素质以及探索网络生涯辅导的有效方法。网络生涯辅导人员与传统生涯辅导人员最大的区别是具有网络和多媒体的运用能力,能进行“交互式导学”,而且应该具有更强的应变能力;最后是研究网络生涯辅导如何扬长避短、趋利弊害的问题。网络是一把双刃剑,通过网络开展生涯辅导也存在一些问题,譬如费时、非直观性、安全性和伦理规范等。

3.纵向与横向:一体化研究的两种视角。在发达的西方国家,生涯辅导研究呈现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趋势。所谓纵向一体化,指的是生涯辅导研究贯穿小学、中学、大学到职场乃至人的一生。在美国,全国职业信息协调委员会(NOICC)专门发布了“国家生涯发展指南”(NCDC),阐述了四个层次的生涯辅导目标:初等学校、中等/高中学校、高等学校和成人。在英国,教育与技能部制定了“全国生涯教育框架”。在韩国,也发布了《韩国终身职业发展国家标准》,该标准贯穿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目前我国对生涯辅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阶段,中小学尤其是中学生生涯辅导研究尤为紧迫。中学生涯辅导缺失的主要原因在于窄化生涯辅导的目的和内容,把就业指导等同于生涯教育,教育与生活的疏离,应试教育盛行。教育部在几年前专门进行了农村中学生涯辅导的试验项目,目前有些城市的中学也开设了人生规划课程。

横向一体化,则是指学校、个人、政府、社会、家庭等一起构成生涯辅导的大系统。在美国,除了推广校内模式外也十分注重校外模式的构建。包括以雇主为基础的模式、以家庭―社区为基础的模式、以农村―住宅区为基础的模式。此外,美国还十分重视校外实体及社会联盟对生涯辅导的重要作用。在我国,过去比较重视生涯辅导校内系统研究,在下一阶段,生涯辅导与行业、岗位、区域经济特点相结合的研究以及包含学校干预系统、个人自助系统和家庭社会系统在内的生涯辅导大系统建构将会进入学界的研究视域。

4.生涯辅导与创业教育相结合的研究走向。目前,创业教育正引起全球范围的关注,“创业”已经超越了“创办企业”的狭义概念,而更具有广义上的开创事业、开拓事业、开拓业绩等含义,而这些对于从事各个领域和岗位的人都是重要的。由此而言,创业教育无疑为学生的成长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载体。美国在生涯辅导中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力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精神,还特别将有关企业管理的实际操作知识列入生涯辅导。此外,他们还把产品设计技术、资金筹措、事业策划、事业管理及政府的有关法律章程等作为生涯辅导课程或讲座的重要内容。

在我国这样一个大学毕业生众多、就业供需矛盾突出的国家,更需要通过政策积极引导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生涯辅导与创业教育相互作用,密切相关。国内开展创业教育最早和最有成效之一的清华大学也明确提出将创业教育融入生涯辅导之中。创业教育能增强大学生自我认知的敏锐性,引导大学生主动进行职业探索,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高度和广度。而创业的成功,首先要依赖于生涯辅导,即创业者首先要自我认知,自我完善;其次要能够洞察环境,善于发现市场上尚未被满足的消费者需求,在此基础上捕捉创业机遇。在生涯辅导的实践中,可能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去创造职业而不是发现职业。可以肯定的是,创业教育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生涯辅导研究的重要研究方向。

篇3:我国近十年来应付方式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我国近十年来应付方式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应激理论兴起之后,应付和应付方式的研究也相继大量出现.虽然与此相关的研究资料很多,但是我国的'应付和应付方式的研究还是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对我国近十年来有关应付方式的研究进行了简单回顾,并揭示了今后这方面研究的发展趋势.

作 者:刘宣文 江帆 董岩芳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刊 名: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28(5) 分类号:B84-06 关键词:应激   应付   应付方式  

篇4:反思与建构:我国大学治理研究评析

反思与建构:我国大学治理研究评析

大学治理是指大学内外利益相关者参与大学重大事务决策的结构和过程.它解决的'是大学内部权力分配和行使问题.我国学者对大学治理的研究着重于探讨大学外部权力关系,但是在借用政治学治理理论研究大学外部权力关系,以及借鉴公司治理理论研究大学内部权力关系时候,均出现了问题,值得深入反思.今后,可从结构主义视角和人-文化理论视角拓宽大学内部治理研究.

作 者:郭卉 Guo Hui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刊 名:现代大学教育  PKU CSSCI英文刊名:MODERN UNIVERSITY EDUCATION 年,卷(期): ”“(3) 分类号:G64 关键词:大学治理   外部治理   内部治理   研究   反思  

篇5:中国语文美育研究30年特点与反思论文

【摘要】近30年来,我国语文美育在理论研究、实践应用研究、自身学科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确立“人”“生命”与语文美育的关系为主要研究主题、与研究力量开始向若干重点领域集中的同时,注重研究思维方式的转型,结合本土实践与积极汲取和整合外来研究成果并重视加强自身建设。但我国语文美育研究在专业化水平、自身学科体系构建与贡献、对实践的关注上仍存在明显的不足。

【关键词】学科教育语文美育研究研究发展

语文美育是语文教师充分挖掘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中的美学因素。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以审美化的教学方式,通过听、读、说、写的言语实践,有意识、有计划地结合语文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主动获取语文知识、技能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审美感知力、审美创造力和情商,完善学生的主体审美人格的教育活动。语文美育在我国并不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追根溯源,它的首倡者是蔡元培先生。蔡元培先生早在1922年《美育实施的方法》一文中,就曾非常清晰地描述过美育的图谱,语文美育和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美育一起,赫然名列于学科美育之中。但由于时代和历史条件的局限,学科美育思想自蔡元培先生提出后,一直少有阐述和响应。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历史性的转折,才又一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形成热潮。

篇6:中国语文美育研究30年特点与反思论文

1.研究格局:研究力量开始向若干重点领域集中

语文美育研究已恢复近30年了,但对于一个学科来说,这段时间并不算长。特别是改革开放中出现了大量的教育热点和难点问题,学科的自身建设与拓展面临各种问题,以及学者个人兴趣的限制,学术研究格局处于不断发散、不断展开的过程中。但对语文美育近30年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发现其研究重点更为明确,力量更为集中,并出现了学术对话的趋势,学术旨趣、研究行为、研究力量开始向若干重点领域集中。上述情况大致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语文美育价值、途径的研究,是语文美育最为集中的研究视角;

(2)语文美育的意义问题,是最明确的学科意识;

(3)对多媒体与语文美育的关系的讨论,表明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在拓展;

(4)从人生论的角度探讨语文美育与人生的关系,反映了语文美育研究的新趋势。

2.研究主题:“人”“生命”与语文美育的关系深受关注

语文美育是直面人的活动,对人与生命的关注始终是其内含的研究主题。近30年来,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很多是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其情操等方面的探讨。随着相关研究地逐步深化,在对学生审美情操的培养持续关怀下,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把目光投向了如何使教师的价值引导与学生自主建构相统一的研究视角上,还增添了有关“生命美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和如何潜移默化式地渗透美育思想等问题的讨论。

3.研究方法:研究思维方式出现了新的走向

语文美育30年的研究在方法论上也出现了新的走向:研究主体的思维方式不断从旧的框架中解放出来,实现对研究对象的重新认识和发现;研究主体的知识结构、方法意识和运用方法的水平、对研究活动的整体策划和反思等方面的研究能力不断提高,使研究水平不断提高。纵观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语文美育研究人员的思维方式,主要经历了两大步的转变:第一步是努力冲破教条主义、形而上学的思维束缚,转向运用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等横断科学提供的思想方法和具体研究手段来重新认识、研究教育现象,指导教育实践;第二步是一部分学者力图冲破只关注宏观、整体、旁观式研究的局限,走向关注具体、微观、丰富、动态、多质美育实践过程本身,关注研究主体直接参与或介入的复杂思维模式。 4.自身建设:本土化与积极汲取和整合外来研究成果并重

改革开放以来,在一些学者的努力下,西方一些语文美育研究成果被相继介绍到中国,大开国人的眼界。以朱绍禹的《美日苏语文教学》为代表,一批著作相继面世,使国人对国外语文美育理论与实践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随着对西方语文美育研究评价工作的开展,我国对西方语文美育研究有了较准确地把握之后,结合本国实际状况,出版了一些相关著作,如程钧的《语文审美教育论》;彭田翼的《语文美育论》;杨斌的《语文美育叙论》等。大量的著作、文章使国人了解了当前国际语文美育研究的.趋势,也刺激了人们的深入研究。其中,美国盛行的“重视经验、创造性与教育自由”尤其受到关注。

篇7:中国语文美育研究30年特点与反思论文

1.语文美育研究的专业化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近30年的语文美育研究呈现出某些全新的格局与更为深入的学术探究渠道。我们有理由预期语文美育研究的未来发展将更趋于成熟、更趋于完善,但我们也有必要指出,我国语文美育研究的未来发展尚需认真审视某些自身的不足之处。如语文美育研究的专业化程度不够高,表现为低层次重复研究较多。无论哪个学科,都需要把握研究的前沿,语文美育也不例外,这种对学科前沿的把握要求我们做任何一项研究时对以往的研究予以梳理。近30年对语文美育价值、途径的研究始终是语文美育界的热点问题,从发表的研究成果来看,这两大主题中的重复、雷同、相似现象也最多,缺少深层次的整合与分析,因而难以带来整体的推进。语文美育研究需要踏着他人的脚印前进,既借鉴他人,又不拘泥于他人。只有这样,才能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2.语文美育自身建设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

语文美育的自身建设是每一个语文美育研究者必须面对并加以思考的问题。近30年的研究很显然缺乏这方面的研究。以上所谈到的语文美育研究,大致有三种倾向,即:艺术教育作为美育;情感教育作为美育;从属于其他形式的美育。无论哪种理解,语文美育的价值总是通过语文教育的过程和内容表达出来,总是和教育活动中的艺术活动和艺术训练相联系,甚至同化,语文美育的价值追求,在教育观念上追求的是寓教于乐的原则。从语文教育的现实性上和教育内容上看,尽管在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中有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都得到全面发展的规定,但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语文美育并不存在自己的载体,没有真正独立话语权。从长远看,显然研究问题很重要,但是缺乏对自身理论体系的探讨,缺乏对自身存在载体的反思无疑会使人感觉语文美育犹如浮萍,语文美育独特的质在哪里?

3.语文美育研究对实践的关注还需进一步加强

语文美育主要通过三种形态来体现其存在,即专业的语文美育、大众的语文美育和个人的语文美育。从本质看,语文美育终究是一个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关注实践始终是语文美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但是,如何关注实践,语文美育界一筹莫展。这种思维定势必须要打破。语文美育目前进入了一个剧变时期,旧的运行机制已被打破,新的运行机制尚未建立,语文美育与社会互动的矛盾与冲突大量存在,语文美育的差异性和复杂性要求我们必须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分析,把理论探讨与解决现实问题结合起来,突出应用性,才能使语文美育研究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篇8:来我国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回顾与反思

20年来我国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回顾与反思

对近20年来我国心理学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及分析资料的方法进行了客观的回顾与评价,概述了我国心理学研究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和分析资料的方法,探索研究方法的变化趋势,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为今后研究科学水平的'提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作 者:崔丽霞 郑日昌  作者单位:崔丽霞(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系,)

郑日昌(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刊 名:心理学报  ISTIC PKU CSSCI英文刊名: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年,卷(期): 33(6) 分类号:B841 关键词:心理学研究方法   分析资料的方法   回顾  

篇9:我国地方文献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我国地方文献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建国四十年来(1949一1989),我国图书馆界对地方文献的理论和实践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并在总结地方文献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开始对地方文献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进入八十年代以后,我国地方文献研究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起来,呈现出百花竞放的局面。但是,如何进一步拓宽和加深地方文献研究,正确估量地方文献学的学科地位和发展趋势,是地方文献工作者和研究者十分关注的问题。下面旨在通过勾划出各阶段地方文献研究的状况,对我国地方文献研究工作提出一些设想,以便明确我国地方文献研究的发展方向。

一、我国地方文献研究的发展阶段及特征

地方文献研究的深度、广度和速度,是地方文献研究状况的集中体现。我们首先从建国四十年来我国地方文献研究论文的分期统计(表一),并在此基础上勾划出各个阶段地方文献研究的特征。

表(一) 地方文献研究论文分期统计(1949-1989年)

年限

1949-1965

1966-1976

1976-1989

篇数

11

0

94

占总量(%)

10.5

0

89.5

注:材料来源1949~1980年以华东师范大学所编《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论著目录》(1949~1980)和南京图书馆所编《图书馆学论文索引》(1949~1980)为依据:1980年以后,主要以《全国报刊索引》、《图书馆学文摘》以及各主要图书馆学专业刊物为依据。

1.1949~1965年

这个阶段主要围绕地方文献工作的任务和内容,地方文献如何为读者服务,以及地方文献的书目索引工作等问题展开讨论,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如《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如何以地方文献为科学研究服务》、罗焕文《省地方文献的组织》、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参考研究部《我馆的地方文献工作》、蒋完奎《大力积累地方文献资料为研究工作服务》、赵平《积极做好地方文献工作,更好地为农业服务等文。这一阶段地方文献研究的另一特征,就是注意对地方文献工作进行初步的理论总结。例如,杜定友先生1957年在南京图书馆举办的省市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进修班上,讲述了《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与使用》,简要地介绍了地方文献的范围、收集、分类、编目、使用等五个方面的问题。这个讲稿是我国第一份关于地方文献工作比较系统的理论总结,也可以说是我国地方文献研究的奠基之作。这一阶段还十分注意向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学习,翻译了一批论文。如《“地方文献”这一概念的内容》、《苏联的东方文献工作》、《图书馆地志文献工作方面的几个问题》和《书目部的地志文献工作――库尔斯克省图书馆工作经验介绍》等文,对我国的地方文献工作的开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2. 1966 ~ 1976年

十年**期间,我国地方文献研究工作完全处于停顿状态。

3.1976年以后

1976年特别是进入八十年代以后,我国地方文献研究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据不完全统计,1976年至1989年十三年间,我国共发表有关地方文献的研究论文94篇,占整个四十年地方文献研究论文总数105篇的89.5% (如表一所示)。这些论文绝大多数是八十年代以后出现的,显示出如下的特征:

(1)对地方文献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如何做好地方文献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发表了一批论文。如任宝帧《关于省市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几个问题》、甘肃省图书馆《加强地方文献工作为本地区四化建设服务》、方文真《地方文献在公共图书馆中的地位和作用》等,这些论文对我国地方文献工作的开展起了积极的作用。此外,还对地方文献工作如何为编史修志工作服务进行了探讨,发表了柳成栋《图书馆如何在配合地方志编写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等文。

(2)集中对地方文献的收藏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发表了大量的论文。如高树榆《谈谈搜集地方文献中的几个问题》,在介绍地方文献收集重点和方法的同时,比较早地提出了地方文献必须同时具备地方性和文献资料性这两个本质特征。这方面的论文还有陆泰安等《关于西北地方文献的搜集、发掘和利用》、王仁富等《谈谈“地方文献”的搜集》、莫少强《漫谈地方文献征集方法》、吴乔生《谈谈地方文献的征集和收藏工作》等,这些论文主要介绍了地方文献收集的重要性、方法和范围等方面。

(3)对我国地方文献书目的历史沿革和地方文献书目工作的研究有了较大的加强,扩大了地方文献研究的范围。例如柯平《地方文献书目研究》(硕士论文)、李德山《地方文献书目简论》、樵夫《地方文献目录初探》、刘子明《高似孙在我国目录学史上的贡献》等文,对我国地方文献书目的历史沿革作了一些探讨。陈加《地方文献书目工作论略》、刘志磊《试论地方文献书目》、唐国英《加强广西地方文献书目工作,努力提高图书馆的社会效益》等,这些论文从不同角度对地方文献书目的作用以及地方文献书目工作进行了探讨,拓宽了地方文献研究的范围。

(4)对杜定友先生的地方文献研究及其实践活动,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发表了卢中岳《杜定友对地方文献工作的业绩与评价》、罗屏《杜定友论图书馆建设和地方文献的探讨》、刘毅《杜定友对地方文献的研究与实践》等,这些论文通过对杜定友先生有关地方文献的研究和实践活动的全面考察,探索其学术思想和工作方法,丰富了地方文献研究的内容。

(5)逐步摆脱了工作经验的描述,开始加强地方文献的理论研究。发表了骆伟《论地方文献》、《论地方文献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与意义》、《论地方文献的特点》以及于乃义《地方文献简论》、韩朴《关于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基本理论的几点探索》、罗智华《地方文献工作之我见》等一系列论文,对地方文献与地方文献工作的`一些理论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促进了地方文献研究工作的开展。

(6)地方文献等研究开始引起重视,1987年中山大学图书情报学系创先开设了地方文献课程,并招收了“地方文献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复旦大学历史系也于同年招收了这一方面的硕士研究生。

二、我国地方文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建国四十年来,特别是步入八十年代以后,经过广大地方文献研究者的辛勤耕耘,我国地方文献研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地方文献的研究基本上还是停留在工作经验的总结描述,缺乏理论的升华。我们可以从下表进行分析:

表二 我国地方文献研究论文的分类统计(1949-1989年)

论文分类 收藏 整理 书目 利用 工作 理论 其它

篇 数 45 10 8 9 18 8 7

%

42.9 9.5 7.6 8.6 17.1 7.6 6.7

注:同表一

从表二的分类统计可以看出,我国地方文献研究论文主要集中在工作经验的叙述和总结上。例如,发表有关地方文献收藏的论文达45篇,占全部研究论文的42.9%,而地方文献理论研究的论文仅有8篇,占全部研究论文的7.6%。此外,对地方文献工作发展趋势的研究更是空白,有些文章虽然也谈到一些理论问题,但往往饱含浓厚的经验色彩,充满明显的描述特征,理论论证十分脆弱。再次,有关地方文献收集的论文主要涉及收集的途径与方法,而对地方文献收集的特点、原则等一系列理论性的问题几乎没有涉猎,这也是地方文献研究中缺乏理论升华的又一重要体现。

2.对地方文献开发利用,尤其是新技术在地方文献工作中应用的研究还有待加强。地方文献开发利用的研究,是我国地方文献研究中的薄弱环节之一,虽已有所研究,如李敏《地方文献综合开发利用的设想》、徐大平《关于西北地方文献资源联合开发的构想》以及莫少强执笔的《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促进地区出版物资源共享》等。但据表二,这方面发表的论文仅有9篇,占全部论文的8.6%,这表明,地方文献开发和利用的研究,远未达到应有的水平,这与我们前面所说的地方文献工作存在着“重藏轻用”,传统工作方法占主导地位的现象是一脉相承的。

3.地方文献研究分散,不注重吸收他人研究成果。据抽样统计,我国《图书馆学研究》、《图书馆学通讯》、《图书与情报》、《图书馆理论与实践》、《图书馆》、《广东图书馆学刊》等21种图书馆学期刊,在1985~1988年共发表有关地方文献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论文共45篇,其中附有引文(注释或参考文献)的论文有8篇,引文比率竟仅有17.8%,远远低于图书馆学论文的引文比率29.8%,而引用外文极少,只有2条。自引率也极低,说明地方文献研究还远未自体系。这些情况表明,地方文献工作者在将自己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形成学术文献时,不注重吸收他人的研究成果。尽管他们与图书情报工作者一样,被称为传递情报信息的尖兵,但在自己的研究中,并没有表现出较强的情报吸收能力,这与地方文献工作中存在着各自为政的现象是息息相关的。

三、我国地方文献研究的发展方向

从我国地方文献研究的状况可以看出,我国地方文献研究正处于从工作经验的描述和总结向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发展。在此情况下,我们认为应当着重强调以下几方面:

1.在马列理论的指导下,加强地方文献基础理论的研究,确定地方文献领域中的一系列科学概念,评估地方文献学的学科地位,探讨地方文献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加强地方文献学同图书馆学、情报学、文献学、目录学、方志学、教育学、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的联系,完善地方文献研究体系,拓宽地方文献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积极吸收国外地方文献研究的成果,丰富我国地方文献研究的内容。

2.实现地方文献研究从工作经验型向理论指导型的转化,巩固和加强地方文献理论与工作实践的联系,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功能。注重研究地方文献工作中的规律性问题,不仅要全面系统地分析和总结我国地方文献工作的经验和存在问题,而且必须加强对地方文献工作发展趋势的研究,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地方文献工作的理论体系,减少或避免我国地方文献工作实践的盲目性。总之,只有开展理论研究,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地方文献工作的水平;而地方文献的理论研究,只有面向实际,才能有效地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

3.重视地方文献方法论的研究,大力加强对我国地方文献工作现代化一系列问题的探讨,提高我国地方文献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4.对地方文献研究进行有效的组织领导,成立专门组织,负责制定地方文献研究的发展规划;形成网络,加强地方文献研究的交流和合作;创办地方文献研究的专门刊物,提供园地,交流研究成果;加强地方文献研究与地方文献工作和教学的联系,壮大地方文献研究的队伍。

我们深信,经过广大地方文献工作者和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一门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兴学科―地方文献学,必将应运而生,并展现出光辉灿烂的发展前景。

〔出处〕 图书情报论坛 1994(3)

篇10:我国新闻学定量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是科学研究的两种基本方法。所谓定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是判断测试各类事物性质属性的研究方法。就新闻学而言,新闻事业的性质、新闻事实的价值、传播者的倾向、新闻和意见的种种性质,都必须用这种方法加以判定。对于定量研究,许多研究者进行了界定。本文先将一些研究者对定量研究的内涵和基本特征的阐述作撮要概括:

定量分析是指对客观现象进行数字化的测量,经过数学模式归纳、分析,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①

新闻学的量化指把事件、人物、行为、态度等用数字来描述和分析。②

定量分析方法是依据一定的有代表性数量的新闻现象、新闻实践、某些观点加以分析,力求找出共同点。③

在此基础上,笔者综合以上说法,对定量研究作一界定,以方便后文的论述:

新闻学定量研究是指依据一定的有代表性数量的新闻现象、新闻实践、新闻观点,运用科学的测量手段,如调查、实验、模型、表格、统计等,对其进行数字描述和分析,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的研究方法。

一、新闻学定量研究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为了从定量的角度说明问题,本文对自1980年到发表在《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大学》、《国际新闻界》、《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等刊物上有关新闻学定量研究的文章作粗疏整理和考察。本文所谓的新闻学定量研究文章,是指有关新闻学定量研究的介绍、评述、研究和应用,即凡为定量调查或分析类的文章,一般均算在内。同时,由于新闻学和传播学相互交叉、融合,新闻学研究已经过渡到新闻传播学研究阶段,二者更是无法绝对划清界限。因此,这里所谓的新闻学定量研究的文章也包括部分传播学定量研究文章。回顾新时期以来我国新闻学定量研究的发展过程,其现状及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初具规模,发展较为平稳。主要表现为论文数量增加,相关论文在新闻学研究文章中所占的比重增大

为了统计的方便,本文将80年代的新闻学定量研究文章归纳在一起;90年代的新闻学定量研究文章则按年份统计,具体年份为1990―20。由于客观原因,一些资料无法获得,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数据的可靠性。下面是5种期刊历年发表的新闻学定量研究文章的数量。

表1的数量统计说明,上述这些刊物中的新闻学定量研究文章数量由80年代的17篇增加至90年代的102篇,增长了6倍,文章数量有了较大突破。

数量的增加意味着关注、接受并开展定量研究的人越来越多。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受传播学研究方法的启发,纷纷开展新闻学的定量研究工作。这些研究者大多数素质较高,有的还是新闻传播学术界的核心人物,如陈崇山研究员领导的受众调查及其后一系列的类似的抽样调查,带动了新闻学的定量研究。他们以极其敏锐的观察能力,从不同的角度对新闻学定量化的许多问题进行着各个方面的探索,这是我国新闻学定量研究初具规模和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2.新闻学定量研究的研究范围有所扩大,关注焦点增多

为了了解学者的研究兴趣、关注焦点,本文对5种期刊上发表的新闻学定量研究文章进行了主题分类。为了研究的方便,分类标准没有强求一致。另外,为了满足统计上的排他原则,每篇论文只归入一个类型。虽然本文尽量从论文本身的侧重点与习惯上对这些类别的理解出发,但选择本身难免主观,这也是所有的“归类”的弊端。

每一类别包括以下内容:

方法评介(Methodology),主要是定量研究方法的介绍、评述、探讨;

受众分析(Audience Analysis),包括受众的认知、态度、评价等心理过程,对媒介的使用与满足,弱势群体(Minority)(包括少数民族、女性、儿童)在媒介中的形象及其对媒介的影响;媒介运作(Press Performance/Communicator Analysis),包括报道内容、以及对新闻从业人员(报社社长,电视台、电台台长,编辑,记者)的研究等;

媒介经营(Media Management and Ownership/Economics of the Press),包括媒介的内部管理和外部控制及媒介之间的竞争,新闻事业的改革;

期刊(Periodical),主要包括对各种新闻专业期刊的定量研究分析的文章;

广告、网络及新技术(Advertisement Internet New Technology);

新闻价值(News Value),指新闻价值的量化;

传播效果(Media Effect);

传媒教育(Media Education)。

5种期刊发表的论文分类情况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新时期以来,我国新闻学定量研究几乎涉及到新闻学领域里的所有核心内容,既有新闻学理论方面的,如新闻价值的量化问题;也有新闻业务方面的;还有新闻教育方面的,如新闻人才的培养。说明我国新闻学定量研究的范围有所扩大,研究者的关注焦点较多。

篇11:我国新闻学定量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在所归纳的主题中,从论文数量来看,关于媒介运作的定量研究明显地占据主流地位。在119篇定量研究论文中,研究媒介运作的文章占31.9%。由此得知,媒介运作是我国新闻学定量化研究的重点和主体。研究受众的定量文章占了22.7%也是学者们的研究兴趣所在,受众调查是带动整个媒体运作的重要一环,大众媒体对受众调查极为重视,受众调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抽样调查方法是按照一定的方法选取研究总体中部分对象进行考察并由此推测总体情况的一种定量研究方法。我国学者第一次使用抽样调查方法进行受众调查是在1982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和首都新闻学会等单位进行的“北京地区读者、听众、观众调查”,国内称之为“我国新闻史上一次突破性的行动”。从此,我国的新闻学定量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新闻价值的定量研究,虽然它只占1.7%,但它是传统新闻学研究走向定量研究的最佳例证。新闻是有价值的,而价值又是有大有小的。从理论上讲,新闻价值是可以进行定量分析的。这种量化有助于我们更清晰更深刻地理解、描述和分析新闻价值量的大小及变化,可以成为高层新闻理论研究的.辅助工具。80年代中期,我国学者范东生进行新闻价值量的研究尝试,提出测量新闻报道的数学公式,这一公式体现出报道价值与新闻的显要程度、变动率及受众的关切系数成正比,与报道的相对时效成反比的规律。

篇12:我国新闻学定量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新时期,我国新闻学研究打破了单一的定性分析研究,定量研究开始“崭露头角”,并且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出现这种情况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学科背景。

1.思维方式的转变

在新时期,由于摆脱了线性因果律的认知方法和经验思维的传统模式,把研究置于现代科学思维的轨道上,从而获得了新的突破。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一股“方法热”,从文学、社会学、哲学等领域影响了新闻学,并引发了整个社会思维方式的转换。思维方式的变化,引起观念的变化、知识结构的更新,反过来又促使思维方式的更加科学化、现代化。新闻学开始从政治本位、宣传本位向新闻本位、学术本位过渡,加上不断东渐的西学的冲击和影响,新闻学研究与过去相比,开始注重选择新的研究方法。80年代末、90年代以后,我国新闻学研究有一个新的突破,那就是定量研究提上日程。定量研究的成果,集中体现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改革开放后主办的《新闻与传播研究》上。

2.社会科学科学化趋势的推动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支持

随着社会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化,人们深感社会科学研究越来越借助于“数据说话”,数据诠释的说服力和真理度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明显增强。作为社会科学主要研究对象的人类社会,是一个多变量、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的动态系统,只用定性分析方法加以研究是远不够的。它使社会科学往往停留在对研究对象的推理分析和描述界定上,其结果往往只能见仁见智,缺乏自然科学那样的实证性、精确性、普适性和权威性,真伪难以得到验证。因而,影响到人们对社会科学科学性的认可度。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定量分析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当今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更加速了社会科学定量化趋势的发展。传统方法研究社会科学主要是思辨方法,资料数据主要靠人工收集、整理、分析,不仅工作量大,得出的结果也粗糙、简单。现代社会科学在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资料方面,已经摆脱了手工方式而完全用计算机完成。新闻学研究中常常涉及到大量数据资料,如受众调查。如果没有计算机,要对这些资料作定量分析几乎是不可能的。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于1985年对全国报纸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输入计算机统计分析,并运用现代化技术对全国报纸的基本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如果没有计算机的应用,进行这么大的调查是不可能的。因此,计算机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大规模开展定量研究提供了现实性的支持。

3.媒介生存、发展的压力为定量研究提供了动机

中国经济进入市场经济阶段以后,媒介业竞争日益白热化,任何一种大众传播媒介要想成功地解决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必须搞清楚自己在整个大众传播市场上究竟处在一种什么位置上,它的运作空间到底有多大。换一种说法,大众传播媒介必须要非常重视报纸的发行量、广播的收听率、电视的收视率,必须非常重视读者、听众、观众的兴趣需要。否则,大众传媒如果失去受众,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础。因此,争夺受众成为大众传媒之间激烈竞争的焦点。正如美国北卡罗莱纳州大学的一位新闻学教授所说:“谁不搞(受众调查――笔者),谁就没有读者,谁就没有饭吃。”⑤然而,在我国,大众传媒对受众兴趣需要的了解,大多依靠主观臆断和合乎逻辑的推理,较少使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其得出的结论缺乏科学性、准确性和可信性。大众传媒增强自身竞争力的主要途径是了解、分析自己的媒介产品内容在受众中的关注度。实现这个目的主要手段是进行严格、科学的受众调查,即对受众的兴趣、爱好、价值取向等内在特征进行量化分析,然后根据量化分析的结果有针对性地改进或改变自己提供的媒介产品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媒体的激烈竞争为定量研究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4.传播学研究方法的启发

改革开放后,新闻界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管理方法和生产线的同时,也引进了不少传播学理论,传播学的引进立刻引起了我国新闻学界的广泛兴趣。尽管传播学脱胎于美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受到商业利益、政治制度以及研究中的实用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很大影响,但它的科学性没有被低估。在一定程度上说,传播学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震荡。其主要表现是:引进了一些新的观念,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推广了定量分析的方法。大陆新闻学研究在意识到定性研究的局限性后,必须寻找新的研究方法弥补它的缺陷。无疑,传播学定量研究方法的引入为新闻学研究提供了切实的帮助。事实上,我国新闻学研究中的某些定量方法借鉴、移植了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如内容分析方法、实验方法等。

三、我国新闻学定量研究的趋势

1.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更为有效地结合

在新闻学的实际工作中,人们除了运用定性研究方法,还越来越多地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对新闻现象进行考察。定量分析是分析手段之一,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弥补定性分析之不足,增加分析结果的妥当性和可信度。但是定量分析不等于分析的全部,它有其运用范围,也有其局限性。“美国化带来的问题是我们的研究方法太单一,致使我们的传播学研究(也可指新闻学研究――笔者注)就太单调了。其实,除了定量研究方法之外,还有许多定性研究方法。”⑥在“刚刚过去的15到间,定性方法在大众传播研究中的再次兴盛”⑦证明了定性研究方法的不可或缺。在国外和我国的新闻学研究中,一些学者在运用定量方法时,往往矫枉过正,过分注重甚至堆砌数据,轻视、否定定性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新闻学研究的进展。应该说,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是互为前提,互为补充的关系。没有对事物一定量的认识就不能进行定性分析,因为事物存在总有一定的量,没有量就没有事物,在对事物性质总体把握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定量。这种定量分析又以使对事物质的认识更精确、更科学。由此可见,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更为有效的结合将是新闻学定量研究的趋势之一。

篇13:我国新闻学定量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3.定量研究的方法日益丰富、具体

对于新闻学定量研究来说,采用定量方法,进行定量分析,是最基本的条件。本文对5种期刊上的定量研究文章所用的定量方法进行了归类,见表3(排除了17篇对定量方法进行介绍、评述和探讨的文章):

表1

年份80年代199019911992

199319941995

篇数17057095141213711

19

表2

类别媒介运作受众分析方法评介媒介经营广告、网络及新技术

期刊传播效果传媒教育新闻价值

篇数3827179125632

所占比例31?9%22?7%14?3%7?6%10?1%4?2%5?4

%2?5%1?7%

[HTH]表3[HTSS]

类别统计分析抽样调查内容分析数学模型实验研究

篇数29442531

所占比例28?4%43?1%24?5%2?9%1?9%

从表3的描述来看,采用统计分析、抽样调查的文章较多,分别占28.4%、43.1%。统计分析、抽样调查和数学模型都属于数学方法,三种方法共占74?4%。说明数学方法是新闻学定量研究的主要方法。数学方法是“用数学语言表达事物的状态、关系和过程,并加以推导、演算和分析,以形成对问题的解释、判断和预言的方法”④。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一个知识部门,只有在它的主要标准和基本规律性得到数量表现和数学表达之后,才是精密的。”

在定量研究中,内容分析的发展趋势令人瞩目。内容分析方法是对新闻媒介所载的新闻内容进行深入、系统分析的方法。通过内容分析既可以对新闻内容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又可以由此而推断和描述新闻传播者的行为、预期新闻传播效果等。所以,内容分析是新闻传播研究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

从本文统计的情况来看,内容分析方法的数量和比例在我国新闻学定量研究中仅低于抽样调查、统计分析,说明内容分析方法已经得到足够的重视。

另外,实验研究方法开始运用于新闻学研究中,不过数量和比例都不如前几种定量方法。实验方法是一种在一定人工设计的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客观、系统的观察、测量和分析的方法。虽然实验方法在我国新闻学研究中运用还极少,但是随着新闻学研究的深入开展,会有关于新闻现象的更多实验研究出现。

纵观新时期新闻学研究,其所用的定量方法日益丰富、具体。这些方法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定量性、移植性和综合性。其中,大多数方法都是移植数学、统计学、传播学等学科的方法,把它们应用于新闻学研究中;同时,由于新闻学定量研究的复杂性和广泛性,它的有些研究方法本身带有综合性,或者在实际运用中往往需要同时采用几种方法,进行综合研究,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但是不管哪一种,其最显著的共同特征是定量分析。通过较长时间的研究和广泛应用,这些方法的大多数已比较规范和成熟,如抽样调查、统计分析、内容分析,而且它们各有优势,相辅相成,基本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定量方法体系。

二、我国新闻学定量研究的发展原因

我国传统的新闻学研究主要依靠思辨的方法,从概念到概念,如研究新闻的党性、阶级性、真实性、指导性等都是靠哲学式的思辨。因此,成果表现方式只是粗糙的定性描述(如以文学描述、哲学思辨形式、对个体新闻实践成就进行总结整理),手段单一落后,技术含量低。在新闻学研究领域,用其它学科如社会学、心理学尤其是数学(统计)方法甚少。同时,由于技术、经费的原因,我国新闻学的研究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偏重定性分析,而忽视定量分析,使一些研究得不到确切的数据作支撑,其可信性和科学性都受到影响。此外,由于“左”的思潮影响,政治与新闻界限不清,长期以来,新闻学术界只强调定性研究而视定量分析为资产阶级的研究方法,这种状况也造成了定量研究在新闻学研究中一定程度上的缺失。

篇14:我国新闻学定量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2.数学化趋势加强

科学认识的一般规律是这样的:一开始对事物进行定性研究,然后再研究其量的规律性,精确的定量研究使人们能够深入地认识事物的本质。“一切科学研究在原则上都可以用数学来解决有关的问题。只有现在还不能应用的数学,没有原则上不能应用数学的研究领域。”⑧因此,马克思指出:“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目前,无论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还是人文与社会科学,都处于数学化过程中,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更加速了各门科学数学化的趋势。

在我国,用数学方法研究新闻传播规律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距离“真正完善的地步”还很远。作为衡量新闻传播学理论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数学方法将在新闻传播领域中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

3.团体研究和专业运作加强

我国传统的新闻学研究注重个体经验实践的总结,讲究个人单独操作,研究者不乐于或不善于与他人合作研究。这种思维方式和操作习惯在目前的定量研究中同样存在,许多研究者仍然喜欢独立操作,不善于与他人共同研究。这种状况必然导致新闻学研究视野的狭窄,新闻学定量研究方法的落后以及研究的预期层次低,从而妨碍新闻学研究的整体发展。随着新闻现象的日益丰富,待解决的问题增多,研究者之间合作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增强。同时,随着计算机收集、处理、分析资料的能力的提高,新闻学定量研究的专业水准也会进一步提升。

4.应用领域拓宽,重视在新闻实践中的应用

传统新闻学的定量研究多集中在传统媒体(报纸、广播、杂志、电视)的行为上。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计算机技术的广泛运用,新闻学定量研究开始涉及到网络领域。例如,互联网发展的宏观统计、互联网用户状况调查、互联网的社会影响、网络受众的定量研究等。

新闻学定量研究的问题多是结合实际,针对具体对象有的放矢,有理有据地进行分析、研究,很少进行思辨、预测,而是“依据一定的有代表性数量的新闻现象、新闻实践、某观点加些分析力求找出共同点”⑨。随着中国入世,媒介竞争的加剧,新闻学定量研究将更加“趋利”、“务实”,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注释:

①刘春伟:《定性定量分析在新闻中的运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第1期。

②转引自刘晓红:《精确新闻报有:现状问题及教育》资料来源(1),《新闻与传播研究》,第1期。

③朱继东、徐培汀:《系统新闻学研究方法论再探》,载《新闻广播电视研究》,1984年第6期。

④闵大洪转引自刘卫东:《新闻传播学概论》,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3月第1版,第20页。

⑤引自姜秀珍:《新闻统计调查的种类与方法》,《中国新闻学院学报》,19第1期。

⑥袁军、龙耘、韩运荣主编:《传播学在中国――传播学者访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版,第152页。

⑦熊兴保:《大众传播研究方法概述》,《现代传播》,1994年第5期。

⑧娄策群、桂学文主编:《信息经济学通论》,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年6月第1版。

⑨朱继东、徐培汀:《系统新闻学研究方法再探》,《新闻广播电视研究》,1984年6期。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强月新系新闻系主任、副教授;宋兵系硕士研究生邮编:430072)

【责任编辑:姜依文】

我国新闻学定量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篇15:试论我国教师课堂管理伦理研究回顾与展望论文

试论我国教师课堂管理伦理研究回顾与展望论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全面铺开,课堂管理伦理引起许多管理学者的关注。课堂作为一个特殊的、与学生密切相关的领域,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对课堂管理伦理这一问题的思考和研究。通过梳理我国教师课堂管理伦理的相关研究,分析目前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课堂伦理管理的背景、意义和内容,并展望未来教师的课堂伦理管理。

论文关键词:课堂管理伦理;研究综述;未来展望

自从有了学校教育,每个人与课堂关系就很密切,而每个课堂是由若干教师和几十名具备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心理特征、不同地域文化特色的学生组成的有机体。作为一个统一的集体来说,它肩负着实现课堂管理目标的重任,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不同的课堂管理方式,引导、整合众多学生的行为,使其符合课堂目标的要求。教师的课堂管理行为仅仅是管理技术或是管理艺术,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行为,包含着伦理价值;课堂不仅具有工具性的价值,更具有道德伦理教育的价值,其间时刻发生着具有伦理道德的对话和冲突情境。正是在充满伦理性意义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育人”价值更加得以凸显,教师的道德导向作用更加得以发挥。因此教师的课堂管理就必须具有伦理意义。

一、课堂伦理管理的背景

对于教师课堂伦理管理的历史考究,可以追溯到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他的伦理管理思想主要有:

1.课堂学生的组成上

针对当时“学在官府”的癖习,他奉行“有教无类”的原则,并大胆实践之。孔子的课堂上学生组成是五花八门,不分贵贱和国籍、年龄的限制。他的学生中有贵族子弟,也有平民。而且对于以前名声不好的人,他也可以吸收。

2.教师的德育观

孔子一生传道、授业、解惑,被国人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作为我国最早专心致力于教师职业的代表人物,师德精神依旧具有现实性的意义。他的师德的第一个要求是乐道敬业、热爱学生。他形象地把乐道敬业说称之为要“磨而不磷,涅而不缁”,“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对待学生真诚无私,孔子把“仁者爱人”的精神倾注在学生身上,他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悔乎。”在传授知识上“吾无所隐尔,吾不行不与二三子者”。师德的第二个要求是终身学习、诲人不倦。孔子认为,作为一个教师,必须具备“学而不厌”的精神,在他五十岁的时候仍然在学习《易》;同时认为教师“诲人不倦”是仁的表现。师德的第三个要求是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孔子强调教师以身作则,身正才能正人,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够正其身,如正人何?”孔子一生不仅以其深刻的思想和渊博的知识获得学生的敬佩,而且以其以身作则的人格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此外,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开始反思教育被日益赋予的工具理性和教育主体论、学生能动论的崛起,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管理理念,课堂管理开始进入伦理管理时代。

二、课堂伦理管理的意义

对于课堂管理伦理研究的重要性,学者们阐述了各自的看法,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课堂管理的复杂性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面对面互动的过程,在课堂中可能发生诸多教师想象不到的突发事件,需要教师着手进行解决,远非人们想的那样简单,而是充满挑战,这就是课堂管理的复杂性。课堂是培养、教育学生的主要场所,在整个课堂空间都具有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教师课堂管理的根本目的是确保学生身心健全发展,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而教育的根本属性决定了课堂管理不可能只是刚性的、效率最大化的,课堂管理应该是道德的、伦理的、充满人文精神的,“教育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教育管理不可能蜕变为纯粹的专业技术化和职能化的管理”。引介到课堂管理过程中,课堂管理不可能仅仅运用各种管理技术或艺术的活动,课堂管理必须具有教育意义,富含伦理价值。

2.伦理对课堂管理活动具有促进作用

课堂管理不仅仅是遵守成人而形成的游戏规则,道德伦理在某种程度上对处理某些课堂管理事件更有效,更合乎动态变化课堂的需求。伦理管理可以进行全域性覆盖,它的力量可以伸张到课堂管理的心理、行为的各个方面,促使单纯的技术管理充满伦理性、教育性。道德管理将谋求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契合点,维护管理的公正性和合理性,从而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提升管理的价值性和可行性;伦理道德可以帮助解决课堂管理实践中的道德两难和道德困境。总之,课堂管理伦理将顺应现代公共管理理念的变化,变管制规训为主转向服务课堂主体为主,凸显教育的价值性和生动性,师生在新的管理理念下获得教育的重生。

3.我国课堂管理伦理缺位现状

审思我国课堂管理现状,教师和学生均没有体会到本应属于充满生命意义的课堂的幸福感,人性内心深处的伦理性诉求处于一种极度缺乏的状态。教师在课堂空间内人性关怀的缺位,有时导致学生选择极度对抗的方式,结果师生均处于痛苦和困惑的状态。在现实的课堂生态中,快慢分班导致的信心压抑,教育贿赂导致的人性扭曲,分数至上导致的竞争压力等促使课堂生态日益恶劣。总体上,我国课堂管理伦理出现的缺位,体现在对公正的'侵害、对尊严的践踏、对生命意义的漠视上等。

4.课堂伦理管理重新配置教育资源

长期以来,教育领域盛行的工具理性、主体异化现象被人们逐渐反思。课堂应该是充满生命意义、追求内心幸福的场所,伦理管理将指明课堂发展的方向,促使教师课堂管理同时追求效率和人性关怀;伦理管理将提升师生的幸福指数,因为马斯洛的人性需求学说指出,物质层面的追求是最基本的诉求,而内心幸福感是人性发挥潜能获得自我认同的完美体验,这种自我认同的价值感从深层次上体现出人生目的和价值的追问。教师在课堂管理中对伦理的追寻将使教师和学生获得终极的幸福关怀,具有“内圣而外王”的社会与主体双重价值。

三、课堂伦理管理的内容

对于课堂管理伦理的内容,有的学者从宏观维度研究了伦理管理内容,还有学者从微观的维度研究了具体的伦理内容,但是不论是从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我国对课堂管理论研究还远不成熟,目前依旧处于片段化、零碎化的阶段。下面将简要总结目前国内研究现状: 1.课堂制度管理伦理

华东师范大学郅庭瑾老师借用法律和道德的相互关系认为,制度伦理应包括:制度伦理化和伦理制度化。制度伦理化指向制度的设置合乎道德性、伦理性;伦理制度化是将人们普遍认可的伦理价值经过一定的程序加以制度化,形成制度规范。如同《道德的课堂:基于管理的视角》一文中,郅老师指出课堂管理的规章制度的应合乎道德性,包含两个方面:课堂管理的规章制度本身应合乎德性,规章制度的合理性“不仅表现它运作的有效性上,而且表现在它的性质的先进性上”。规章制度本身所体现的伦理精神和伦理价值是衡量规章制度性质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规章制度要真正保持先进性,必须要做到其中所蕴涵的道德的先进性。如尼布尔在《道德的人和不道德的社会》一文中指出,社会道德失范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制度本身的正当性有问题,导致人们的认知模式出现偏差,因为“制度为个人行为提供了一种激励系统,同时它还为个人提供了与环境有关的信息和认知模式,个人按照制度指引的方向和确定的范围出选择”。所以,对现有的课堂制度进行案列剖析可以发现管理制度本身的是否合乎正当性,将对未来课堂管理的效度和价值引导具有深刻的意义。

2.课堂管理理念的伦理

在我国,关于教育管理理念和学校管理理念伦理的研究文献发表得比较多,这些大都集中在宏观层面,而课堂伦理主要是发生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并且常常发生在交往密切的课堂,所以,需要研究教师在课堂管理中伦理理念和行为,伦理精神和道德的渗透也主要是发生在课堂这一微观层面。

在郅庭瑾老师所写的《教育管理伦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一书中,她认为教育管理理论首要构成要素是管理思想和理念,而正确的教育管理思想和理念的确立是在一定的社会道德理念的大环境中完成的,其本身不可能独立存在,往往受到其所处更大道德生态的影响。深度反思目前社会道德生态,打破教育道德生态孤岛的惯性思维,运用系统和联系的观点来看待问题,对于构建健康公正的课堂管理伦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一点上,也有学者从教师自身应该具有的内在教育伦理角度指出: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师课堂管理伦理诉求的基点;和而不同的学生管理,教师课堂管理伦理诉求的关键;情理相融的课程管理,教师课堂管理伦理诉求的核心;宽严有度的精神环境管理,教师课堂管理伦理诉求的保障。

以上提供了一条提高课堂管理伦理的思路,对于形成课堂伦理管理有重要的意义。课堂管理伦理标准的提高,不仅仅要求道德个体,更需要道德社会的系统重建,为道德个体的价值认知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当然课堂管理者道德水平需要通过系统的道德建设和培养,形成育人者高尚的道德情操,并鼓励育人者充分发挥道德主体性,自觉地辨别真善美丑,通过教育系统的道德坚持去达到社会道德结构化的改善,教育主体性的最终目的才能实现。

3.课堂管理方式的伦理

如果说前面论述是内隐性的,内隐在教师内心里秉持的一种理念的话,课堂管理方式的论往往就表现为外在的、教师直接作用于学生的一种伦理。

在课堂管理方式的伦理方面,一些学者提出一些原则,如“热情、公平、因材施教”“制度化与人性化相结合”“刚性与柔性相结合”“宽严有度”“引导启发”。也有学者就伦理道德和课堂管理方式的关系做了探讨,并且解释了当前教师课堂管理忽视伦理道德的表现,对课堂管理伦理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加强教育管理伦理学科建设、构建教育管理伦理法律框架、健全教育管理者的责任机制、制定教育管理者的行为伦理准则、提高社会公众的参与和监督。此外,还有些学者指出,构建道德的课堂,除了课堂管理理念合乎道德、规章制度合乎道德等因素,还要求教师将道德意识融入常规课堂管理过程,经常用道德的视角审视自己的行为是否侵犯了学生的自主权,是否合乎道德。从中可以判断:教师在课堂管理中,需要尊重学生自主性,让课堂变成学生充分发挥自我价值、积极性的场所;让日益僵化的课堂变成学生重要的人生经历和生命中有意义的动态课堂。

4.课堂课程内容的伦理

在《道德的课堂:问题与思考》一文中,郅庭瑾老师提出一个案例:关于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要求学生在知识传授、技能培养的过程中受到道德方面的影响和教育,结果在沪港两地学生反应是大相径庭。郅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被泛化的文以载道,能带来的只能是道德的沦丧和虚无。“在很多时候,文以载道一旦失去了学生的配合与支持,所谓的道不过是教师的自以为是和一厢情愿。”在这样的课程内容渗透道德价值理念仅仅是教师的一厢情愿。在以后的课程内容中,改变一厢情愿的想法,和学生互动、争取学生的支持和配合,将间接生活经验和学生的直接生活经验相结合。

还有学者认为,课堂管理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教师应以“庖丁解牛”的方式,深度挖掘课程的伦理价值。教师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以教材为基准点,按照学科演进逻辑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通过阅读、情境描述、学生角色扮演等方式,将静态的文字和动态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使之变成沟通校内外的伦理渗透的桥梁。华东师范大学的胡东芳老师还提出运用“金庸效应”,其核心思想就是借鉴金庸小说中的很多能深深拴住人的眼球的写法。另外在传授课程内容上,教师可以采取“三化”的方式来启发引导学生,即:学科性知识生活化、高深知识浅显化、枯燥知识幽默风趣化等策略。

总结前面学者的建议可以看到,在教师课堂课程伦理管理中应拉近学生的生活与课程内容的距离,将学生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使学生在自我体验中,感受课程的伦理价值。让学生陶醉与教学中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这或许就是胡东芳老师倡导的“金庸效应”的魅力所在,也是道德课堂的真谛所在。

四、教师课堂管理伦理研究的未来展望

对于如何提升课堂管理伦理,郅庭瑾老师认为:课堂管理伦理的实现,一方面首先需要教师本身打破教师中心的传统思维,转变管理方式,具体方式包括,建立教师课堂管理的管理准则、引进家长会的监督机制、实施教育失当责任制度,必要时可以采用法律强制手段。另两位学者从教师内在伦理精神的角度指出,当代教师应追求的课堂管理的伦理诉求包括: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管理、和而不同的学生管理、情理相容的课程管理、以及宽严有度的精神环境管理。此外郅庭瑾《道德的课堂:基于管理的视角》一文中指出:课堂管理的规章制度的应合乎道德性,用伦理精神和道德关怀制定制度、生成制度,促使制度本身也成为道德课堂构建的一项重要资源;课堂管理规章制度的执行应合乎道德,在合乎道德的规章制度执行中,应蕴涵着合理、平等、自主的精神,不在把关注的“视点”放在对人的控制与“规训”上,而是在平等自主的基础上,作为促进人发展的重要环节。

综合以上观点可以看到伦理管理日益成为课堂管理未来趋向。当前有众多的研究者在研究伦理管理,实践层面包括一线学科教师、基层学校管理者;理论层面包括各高校教育论理学专业研究人员。虽然他们各自所处的研究情境不同,但是进行的这些实践和研究,将对这门学科的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提供很大的帮助。但是,教师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和西方发达国家教育管理伦理学的发展相比,我国不仅缺乏学科体系,而且在实证研究上缺乏数据,伦理管理分别在教师和学生在行为、心理、认知、价值取向上和传统管理相比,发生何种变化仍处于思辨阶段。我国的教师课堂管理伦理研究,应立足于本土情境,同时借鉴西方研究成果,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篇16:我国易位少籽西瓜研究回顾与展望

我国易位少籽西瓜研究回顾与展望

文章回顾了我国易位少籽西瓜主要研究成果,分析了我国易位少籽西瓜产业现状,发现产业存在重视不够和研究攻关协作相对不足等一些问题,认为易位少籽是发展少籽西瓜的有效途径,发展前景很好,今后要加强基础性研究、新品种选育和品种保护.

作 者:李平郑金焕 张明权 吴会会  作者单位:荆州农业科学院,湖北荆州,434010 刊 名:农业科技通讯 英文刊名:BULLETI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5) 分类号:S6 关键词:西瓜   易位系   少籽,研究,产业  

篇17:社会心理学研究与反思论文

社会心理学以经验社会中的文化现象作为自己的分析要素时,社会心理学走上了对以后的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社会经验论”之路;对于文化现象的关注还促成了精神分析学说由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理论向社会心理学理论的转变,使精神分析理论成了最为重要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流派之一;在社会行为的研究中,文化向度的引入不仅使社会心理学更为深刻地把握了社会行为的本质,还完善和发展了社会心理学的学科体系。

一、社会心理学独立形态的确立

当社会心理学以经验社会中的文化要素作为自己的基本话语时,社会心理学也就走上了对以后的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社会经验论”之路。而首先迈出这一步的典型样板则是在这一时期社会心理学的最初形态———民族心理学。民族心理学通过对文化要素的分析证明,“除个体意识之外,还存在着表征团体心理性质的某种东西,并且,个体意识在某种程度上是由这种东西决定的”。这也就是个人心理与群体心理或社会心理的关系问题。尽管现代社会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已经截然不同于民族心理学,但是,个人心理与社会心理或个人意识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一直就是社会心理学的中心课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心理学作为现代社会心理学的知识源头,对今天社会心理学的科学研究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文化研究与精神分析理论的转向

对于文化现象的关注,不仅使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得以确立,而且还促成了精神分析学说由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理论向社会心理学理论的转变,从而使精神分析理论成了最为重要的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流派之一。安德列耶娃指出:“不考虑精神分析的影响,就不可能理解现代西方社会心理学的整个面貌及其某些根本特征和方向。”这足以说明作为社会心理学理论流派之一的精神分析理论在整个西方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但是,如此重要的一种社会心理学理论在它创立之初却与社会心理学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它甚至都算不上是一种心理学理论,而仅仅是一种关于神经病的治疗学说。因为“精神分析思潮不是在心理学或社会心理学的内部产生的,它的发源地是精神病学的临床治疗”。然而就是这样一种理论,在它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们把注意力转向文化时它便获得了社会心理学意义,直至成为一种足以引起所有社会心理学家(不管是反对者还是赞成者)都给予高度重视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在弗洛伊德晚年的著述中,他把对原始社会文化的研究推广到了对人类社会的普遍文化与人性本能的关系的考察上。之后在阿德勒、霍妮、弗洛姆等这些后期精神分析理论家手中,精神分析运动全面转向了社会文化领域,形成了有声有色的精神分析理论中的社会文化学派。总之,不管是精神分析的古典理论还是后期理论,都是由于对文化因素的高度关注和对文化研究的高度重视,才使得这一理论学说真正获得了社会心理学的意义,从而也确立了精神分析学说在所有社会心理学理论流派中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三、社会行为研究中文化向度的引入

多数社会心理学家都承认,社会心理学是以社会行为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但是,在对社会行为的研究上采取什么立场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家重视的是社会群体及群体中的相互作用与社会行为的关系,而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家考虑的则是社会活动中的个体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念等因素对个体行为的影响。虽然这两种取向在社会行为的研究中都是不可缺少的,但这并不是对社会行为的全部解释。因此,在社会行为的研究中社会心理学必须要考虑文化因素的作用,这是正确地把握社会行为本质的关键所在。而文化向度一旦被纳入社会行为的考察范围,立即就使社会心理学关于社会行为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广阔的领域。一个社会的男性和女性以什么样的方式行动,完全看这个社会中的文化是如何对他(她)们提出要求和有什么期待的。当然,由于文化的不同,在不同的社会里便存在着不同的行为模式。同样,一个社会中由于拥有某种共同的文化,其成员便对某类特定的事物作出相对一致的反应。这种结论对于社会心理学来说至少有以下两方面的启发意义:第一,在某一特定社会中所获得的关于社会行为的结论不能简单地推及到整个人类社会;第二,社会心理学必须将建立在文化模式基础上的社会行为模式纳入自己的研究视野,这既是正确把握社会行为本质的需要,更是建立完整的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的需要。

四、结语

从中我们已经看到,没有对文化的研究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对于众多文化成果的吸收都是通过文化人类学来实现的。文化人类学的诸多理论知识已经被有机地组合到了社会心理学之中,成了社会心理学理解一切社会心理现象的基点之一。当然,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文化人类学是在本世纪初才从人类学中分离出来的,但是这并不妨碍社会心理学从“人类学”或“民族学”的文化研究中汲取营养。所以说,文化人类学作为社会心理学的母体学科,是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学科属性的必然选择。

篇18:社会心理学研究与反思论文

1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来源

19,心理学家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和社会学家罗斯的《社会心理学》两部划时代著作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的诞生,关于社会心理学的争论也由此而生。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墨菲所阐述的:“当社会心理学成形之时,它趋向于分为两支,一支是心理学家的社会心理学,着重社会情境中的个人;一支是社会学家的社会心理学,着重团体生活。”①周晓虹教授指出社会心理学是一只由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支撑起的三脚金鼎,主张走出单一的心理学取向,从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综合取向出发研究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②心理学家的社会心理学侧重于研究个体的社会心理现象,以观察、实验、测量、统计等为主要研究方法;社会学家的社会心理学则更侧重于研究群体问题;文化人类学则认为社会心理学应着眼于全人类各种族各文化的研究,强调文化渲染的力量,提倡采用跨文化研究方法促进多元化社会心理学的发展。③所以说,社会心理学应该是一门指向个体、群体、大众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的、研究全人类的科学,它不局限于某一个或某几个学科领域,而是多学科体系相互整合、相互吸收,比如引入符号互动论、④本土化研究。⑤

2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纷繁复杂,有偏重于个体心理和行为研究的心理学取向,有偏重于群体和社会互动研究的社会学取向,有偏重于跨文化和全人类研究的文化人类学取向等等。在社会心理学发展的历程中,心理学取向一直占据首要地位并主导着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向。直到近几十年,社会心理学家提出应加强对群体心理与行为的研究。

对于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划定,阎力在《当代社会心理学》一书中主张从个体、个体之间、群体、个体与群体之间、大众五方面入手研究社会现象。更详细的说,个体社会心理现象包括社会知觉、自我概念、态度、印象、归因、角色等;个体之间包括人际关系、人际排斥、人际沟通、人际吸引、喜欢、友谊、爱情等;群体包括群体影响、群体思维、群体极化、群体规范、群体压力等;个体与群体包括从众、服从、社会助长、社会惰化、竞争、合作、反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等;大众包括时尚、谣言、流言、传闻、社会恐慌、偏见、宣传、舆论、民族文化与风俗习惯、国民性等。

此外,文化人类学的研究角度也备受广大研究者关注。文化人类学期望通过文化熏染研究文化环境对行为的影响,进而整合为民族性格。国家、宗教、种族、民族、文化的差异都可能使特定群体形成特定群体行为,这些行为是社会心理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内容。因此,社会心理学还应重视不同文化群体间的差异和某些特定文化问题的研究,例如中国特色的“面子”、“人情”等问题。

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具体来说,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有以下三方面的局限性:

(1)社会心理现象难以数量化、操作化。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是个体、群体以及他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社会心理现象,这些现象不能够通过一个客观的尺度来加以测量,也不能同一个特定的经验操作紧密相连,因此它是无法准确定量并操作测量的。

(2)实验假设的自我实现。由于社会心理学实验存在主观性,实验者常常根据自己的实验目的需要选取实验材料并设计实验程序,甚至进行人为操控,证实自己的实验假设。“期望效应”、“霍桑效应”、“安慰剂效应”等均表明心理学实验假设产生自我实现效应。自我实现效应又往往导致一种实验现象的多个对立面的证实,进而使实验结果矛盾化、虚假化。而这种主观因素的影响在社会心理学实验中是无法避免的,因此,社会心理学实验的严谨性需要受到关注。

(3)社会心理现象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实验结论的外部效度需要实践验证。性别、宗教、种族、社会阶层等等都是社会现象得以存在的基础,也是社会现象的重要影响因素,因为人不可能脱离其中任何一点而单独考虑某两些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而自然实验法要求我们尽可能控制一切无关变量,摆脱时间、地点、社会和文化,剥离自变量和因变量,并观察两者间的因果变化。因此,其实验结论在现实生活中的推广性需要科学严谨的论证。

因此,实验法作为社会心理学研究是必要的,但同时必须注重该方法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如何在保证研究内部效度的同时扩大外部效度成为社会心理学家必须关注的问题。现代心理学开始逐渐关注诸如民族志、档案研究、准实验研究、跨文化研究、群体头脑风暴等行之有效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以扩大社会心理学研究结果的外部效度。

4社会心理学的道德伦理诉求

(1)关注人的社会属性。社会心理学要着眼于人际互动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不能够将个体孤立研究,也不能为了研究而破坏个体与他人、社会所建立的亲密联结。⑥

(2)尊重他人的信仰。人的存在不仅仅是肉体的存在,而且也是精神信仰的存在。⑦信仰的不同也就需要社会心理学在研究过程中充分尊重他人信仰,在尊重伦理道德和信仰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研究。

(3)道德养成。实验者在实验设计过程中要注意被试的道德养成问题,如果是好的品质固然是好,但如果是坏的品质,实验者应慎重考虑。

综上所述,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仍面临着诸多问题,但机遇与挑战并存,这要求社会心理学工作者敢于突破创新,勇于吸收接纳其他学科的突出之处,立足于我国五千年文化传统,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同心协力,就一定可以改善社会心理学目前的困境,促进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篇19:社会心理学研究与反思论文

一、社会心理学“本土化”研究综述

(一)何为“本土化”

由于不同国家的国情不同,在学术发展的过程中,各个国家的学者都在思考如何发展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道路,建立具有本国特色的研究体系,“本土化”这一术语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

而“本土化”成为一种普遍性的学术运动,则是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当时美国一举跃升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国家,也成为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学术上的头号大国,因此引领了“本土化”的发展,要求各国和各地区的社会学者从自己的国情和社会需要出发,针对本国的现实问题,提出自己的理论设想,采用有效的本土化研究方法,去揭示社会行为的客观真相。

一般而言,对于“本土化”的理解,就是让我们的研究具有自己的特色,让它和我们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有很高的契合度。

(二)为何会出现“本土化”

为何会出现“本土化”运动?总结有以下三个原因:

1.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和信息交流范围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所谓能够超越时空,具有普遍解释力的社会行为科学知识并不存在。所以,学者们认识到研究社会行为的方式以及由此创构的理论通常会受到社会与文化背景的影响。

2.20世纪70年代,以美国为中心发生的现代社会心理学危机,使许多曾经过度崇拜美国学术的发展中国家学者开始反思,他们看到美国社会心理学尚且不能解决自己国家的问题,更不可能解决其他国家的问题。

3.民族自尊心及对美国文化霸权主义的不满,也是本土化运动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并积极发展的原因之一。

(三)社会心理学的“本土化”

中国台湾和香港的学者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首先提出了社会心理学的本土化或中国化问题。在1982年台湾地区召开的“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的中国化”讨论会上,杨国枢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提出“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并指出了中国化的四个层次和方向。

香港的社会心理学家也颇为关注“本土化”。从20世纪70年代起,何友晖已经围绕孝道、面子问题进行了许多和本土化相关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并提出过“亚洲心理学”的设想;高尚仁则聘请了芝加哥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杨中芳回港任教,推动香港地区的社会心理学本土化运动。

二、社会心理学本科教育模式“本土化”的现状与研究意义

(一)社会心理学本科教育模式“本土化”的现状

在“本土化”研究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对于社会心理学本科教育的本土化改革研究却少之又少。从20世纪初社会心理学在西方诞生到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的大学课堂,30多年来,社会心理学已经成为现今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课。但是现行的大学本科专业社会心理学教学普遍地采用教师讲授型的教学模式,并且在理论性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的学时分配上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甚至无实践的现象。另外,由于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来源于西方,解释的许多社会现象并不适用于我国目前的国情,无法对社会发展起到作用。因此,思考如何在本科教育中将西方理论融入中国国情,进行“本土化”改革成为笔者研究的一个重点。

(二)社会心理学本科教育模式“本土化”的研究意义

在社会变化迅猛的当代,研究人类社会行为及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社会心理学,对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类本身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具有意义。这门学科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带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既有极其深厚的理论渊源又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价值,它力求对人类的社会行为及其规律做出科学的解释。

作为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教学的必修课程,“本土化”教学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在各种舆论及传媒不同的价值输出过程中,许多本科大学生面临着基本价值观缺失,对社会对生活感到困惑和迷惘的情况,所以如果能将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中国实际国情结合,解释社会现象,探讨人类行为,将对大学生的人格塑造、逻辑思维能力的养成、正确世界观以及客观公平社会态度的形成将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三、改革的措施

(一)重新分配课程的教学时间和内容

对于课堂教学实践和内容的重新分配,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基础知识和理论讲授阶段,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讲授的第一个部分是社会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取向、历史与现状、研究的一般方法及拓展等。第二个部分是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如社会学取向方面是孔德的实证主义和斯宾塞的有机学派,心理学取向方面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华生的行为主义学派和勒温的场论学说,文化人类学方面是跨文化研究等。这个阶段的学习,主要沿袭传统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流派和研究方法,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本学科的由来与发展,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第二阶段是开展“本土化”主题研究,以学生的自主研究为主。首先可以征询学生的意见,搜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兴趣的关于社会心理学本土化的主题,如“中国人的面子问题”、“中国人的孝道”和“中国不同社会阶层的心理”等,以小组为形式,引导学生利用观察、文献、社会调查和实验等方式进行专题研究。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以阶段汇报的形式,每个小组分别在课堂上和老师同学们讨论研究思路和研究进度。

第三阶段是“本土化”研究的总结和创新,以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讨论为主。这个阶段,每个学生小组都完成了本组对“本土化”主题的研究,并以调查报告或者研究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教师和学生们可结合国情共同探讨所研究问题“本土化”的现实发展和未来走向,甚至还可以有自己的创新,以专题集的形式构建“中国社会心理学”的课程架构。

(二)改革教学形式,由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形式转变为理论性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相结合

由于现行的大学本科专业社会心理学教学普遍地采用教师讲授型的教学模式,并且在理论性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的学时分配上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甚至无实践的现象。另外,由于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来源于西方,解释的许多社会现象并不适用于我国目前的国情,无法对社会发展起到作用。

针对这种情况,建议在规划本科培养方案的时候,增加社会心理学实验课程的学时数,开展各类经典实验如罗夏墨迹测试、阿希从众实验和晕轮效应实验等,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实验中,扮演实验者与被试者的角色,在融入兴趣的同时更好地将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加深理解。

另外,可合理分配教学与实践时间的比例,增加实践教育。为了更好地进行本土化教学,不仅要在课堂中将西方理论融入中国国情,更应以实践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总结,如带领学生外出观察社会现象,研究社会行为,了解社会心理等,从而对学科的本土化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三)改革研究方法,将定量研究方法引入社会心理学本土化教学

社会心理学融合了心理学、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发展出具有本学科特色的研究方式。在传统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教学上,把更多的重点放在了实验研究上。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科的进步,社会学中的定量研究方法越来越显现了自身的优越性。特别是在本土化改革的过程中,如何解释中国社会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成了社会心理学教学和研究中需要思考的问题。在此环境下,定量研究方法凸显其优越性,可以通过对各类统计数据的汇总和分析,以数据、图表等形式展现和解释本土社会现象。

因此,在本科教学计划中,应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及“数据分析和统计软件应用”等课程作为社会心理学的先修课程,并在课程教学中重复和深化相关的知识,让学生熟练掌握调查方法和统计技术,并将其更好地运用于本土化的研究中。

(四)以其他课外形式进行本土化改革的拓展

以阅读、讲座、机构探访和社区调查等课外形式,将“社会问题”、“城乡社会学”、“社区工作”和“发展社会学”等学科与“社会心理学”的教学结合在一起,放眼中国社会发展形势,积极开展基层问题调查,发挥老师和学生们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更好地投入专业的学习活动中,也能更深刻地了解中国社会现有的主要问题,思考解决方法,加强课程教育的效果。

篇20: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要求与教材建设历史回顾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要求与教材建设历史回顾

从分析、比较三次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和同期的大学英语教材出发,回顾我国大学英语教学20年来的.改革历程,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文章表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是一个顺应时代需求而不断改革和建设的过程.

作 者:卞树荣  作者单位: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江苏南京,210042 刊 名:南方论刊 英文刊名:NANFANG LUNKAN 年,卷(期):2007 ”\"(10) 分类号:H3 关键词:大学英语   大纲   教材   改革  

相关专题 美育近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