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广德县农田水利工程现状与治理对策的论文

回音绝响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回音绝响”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安徽省广德县农田水利工程现状与治理对策的论文(共12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安徽省广德县农田水利工程现状与治理对策的论文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意义重大,其能够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是完善的防洪安保体系,是地区地区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的有力支撑。通过积极建设农田水利工程能够很好的保证农业生产安全。广德县农业不断向前发展,农业用水量不断增加,这就需要我们切实做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储备更多的农业用水,保证地区农业生产安全。

广德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宣城市东境,苏浙皖三省交界处,所辖面积是2165平方千米,是安徽省唯一与苏浙两个发达省份毗邻接壤的县份,是东进西出的桥头堡、南北经济的结合点,是华东沿海经济挺进安徽等中西部地区的第一站。整个县域南北较高,中间较低,分布很多丘陵和山地,桐河和无量溪向北汇集成郎川河,地区水资源较为丰富。随着农业经济不断发展,大量农田水利工程被建设,农业产量进一步提升。但是农田水利工程不管是维护管理还是建设都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及时采取措施将其解决。

篇2:安徽省广德县农田水利工程现状与治理对策的论文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很大盲目性和随意性,导致了农田水利工程在工程技术,水资源开发、社会经济效益等事多个方面不能实现互相兼容,一些农田水利工程浇灌涵管漏水,在没有经过水利部门工作人员认证的前提下,乡镇就开始大修,由于找不到问题根源导致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严重影响到农田水利工程使用寿命和效率。

治理粗放,建设标准不高。由于一些地区资金紧缺导致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标准不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投入使用之后,治理不到位,管理粗放,导致农田水利工程使用效益受到极大影响。县域的一些农业开发项目建成之后,没有落实好相关部门的治理职责,项目建成较短时间内,引水渠道出现淤积,泵站损坏严重,项目工程的经济效益受到了极大的.阻碍。

新工程建设进度缓慢,旧工程年久失修。现阶段,工程建设监督治理机制建设不健全,很多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土地产权纠纷问题,导致了工程建设进度缓慢,建设质量不高,严重影响到施工周期,对农业生产和日常用水产生了不良影响,此外,很多地区重视面子工程形象工程,重视建设新工程,上新项目,而忽视了已建农田水利工程的维护和保养,导致工程年久失修,灌溉能力和灌溉范围大大降低。

2 农田水利工程治理对策分析

2.1 强化领导,明确责任

广德县以农村饮水安全、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及水系连通、小农水重点县、抗旱水源连通及小型水利设施改造提升等工程为重点,全力推进农田水利兴修工作。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要全面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要在当地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建设,避免建设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进一步强化领导,保证各个部门各司其职,高效配合。地区规模部门和财政部门要进一步落实好规划编制和审批、项目申报、建设计划下达以及项目建设管理等多项工作。县级的水利部门对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和初步设计,组织和指导项目实施和运行管理,从而让切实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计划性和科学性。我县依托县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和年度各类支农涉水项目资金计划,制定完善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合理确定年度工作计划、工作目标、实施重点。此外,强化组织保障。县乡全面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健全部门分工协作制度,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支持、受益主体参与的建设格局

2.2 建立良性的运行治理机制

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设置项目管理岗位,管理和维护人员实行聘任制,通过公开竞争上岗确定工作人员岗位。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积极推行管理目标责任制,并签订责任合同,严格规范好治理行为和管理责任。

确定合理的农业用水价格。按照科学合理、优质优价、公平的原则科学确定水价,并结合用水高峰期对水价进行适当调整,水价确定要实行听证会制度,保证农民群众全面参与其中,并积极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建立完善的监理监督机制。任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都需要配备工程监理单位,对于大型或者集中连片的农田水利工程要积极推行工程监理制,对于分散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要结合工程实际建设完善监督管理办法,保证工程质量。

2.3 做好农田水利工程前管理工作

对于新建的农田水利工程要做好规划工作,要成立专门的工程规划部门,保证领导亲自参与,积极做好工程所在地调查工作,先解决好土地纠纷问题,制定科学的补偿机制,避免危害到群众合法利益。

做好建设中的材料设备管理工作。所有工程材料都应该采用找投保的形式确定,要严格把关各种材料质量,确保农田水利工程质量。

做好验收检查工作。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要分阶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项目工程竣工之后,要组织政府部门、水利部门、发改委、卫生部门和用户代表等进行验收检查,对于检查不合格的项目要及时采取措施整改,直到工程符合质量为止,绝对不允许不合格的工程投入使用,此外,当地政府部门还要转变思想,既要重视新项目建设,还要重视已建项目的维修保养,划拨专项资金用户已建水利工程升级改造,提高已建工程使用寿命和灌溉范围。

2.4 健全资金投入,创新管理模式

近些年,广德县健全投入机制,建立专项资金增长的长效机制,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投入,县财政预算安排水利专项资金,同时利用县水利投资公司平台,加大融资力度。制定和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措施,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投入水利建设,并创新建管模式,全面落实“四制”管理,对小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在统一规划和建设标准、技术指导和监管的前提下,由具备条件的受益村级组织、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组建项目法人或组织实施。广德县农田水利工程进一步的提升,极大的促进了地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篇3: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与对策论文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与对策论文

【内容摘要】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对农田水利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设高标准的农田水利设施,已经成为发展社会经济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落实国家发展方针政策的重要手段,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在高标准农田水利的建设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对高标准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基本现状作了简单论述,并根据建设现状进行思考分析,提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高标准;农田水利;水利工程

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对发展我国粮食产业有着重要的意义。高标准农田水利设施指的是在一般水利工程建设的基础上,除保证抗旱防涝功能外,建设高层次的农业工程的标准,实现简单操作、高效节约的农业生产任务,促进环境友好发展。

一、高标准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现状

(一)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概述。高标准建设农田水利,也就是改造现有的水利工程,提高农田水利的服务水平与管理水平,改进水利工程建设的体制与制度,使其达到合理运行的结果,换言之,在气候干旱时期,可以有效调动水资源,做好区域水资源的统筹管理,保证农田得到及时灌溉,当气候多雨时,利用沟渠或者水库,及时做好防涝工作,高标准农田水利设施完备,可以有效实现机械化生产,极大程度上可以节省一定的人力、物力,合理建设农田沟渠网,可以保证土地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有效防止土地资源在使用中发生浪费的情况,实现绿色环保的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二)高标准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现状。一是受到区域经济与农业基础设施的差异影响,造成对待高标准建设认识没有到达统一,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背景条件下,国家与行业也为对其进行具体的定义,造成区域建设出现认识差异,有的地区追求高产稳产,有的区域则重视旱涝保收,还有的区域则看重节能高效,这些现状的存在,不利于积极推广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二是农田水利建设缺乏统一的制度,其具体表现为缺少统一布局以及资金的统筹,每个区域都有着自己的筹资办法,而且每个部门在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时,缺少建设经验,造成盲目的实施和规划,使当前的水利工程建设,还处在起步的阶段,没有形成有效合力。三是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管理者过于重视机械化生产,而忽视了人才的管理,过分追求用高质量材料和机械设备,来建设高标准的农田水利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管理办法,经过长期的发展,给施工建设造成一定的'困难,使施工标准达不到基本要求。

二、有效促进建设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的措施

(一)明确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发展的方向。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既是区域建设,同时也是全国农田水利建设,而为了更好推广实施高标准的水利工程项目,促进其更好更快的发展,必须对区域内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针对区域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进行问题总结,从区域建设的实际出发,积极借鉴其他区域建设农田水利的经验,结合自己区域实际情况,制定出建设的对策以及解决的方案,明确本区域发展的方向。

(二)制定统一规范标准。高标准水利工程建设是全国农业基础建筑的重要内容,为了促进其建设与发展,则需要建立行业规范,明确并规范建设的标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统一的规范标准建设,而国家水利部以及相关部门,在制定统一标准时,要剔除传统观念的限制,积极听取地方部门的意见,同时结合水利专家给出的意见,制定出统一的标准,但是由于各个区域发展的情况不同,所以在实施统一标准的过程中,也需要根据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大对经济发展落后区域的扶持力度,在实行统一的量化考核标准时,要给出具体的参考值,这需要根据区域的具体情况制定,实现有效的、合理的调节。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要想正常、有效开展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工作,需要建立健全科学的、合理的管理规章制度,促进高标准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在日常的建设当中,地区政府部门要根据本区的建设条件与农田特点,制定出适合本区域建设农田水利工程的规章制度,并有效落实,同时要做好人员的管理工作,转变重视机械的使用而轻人才管理的意识,提高人才的技术水平,积极发挥人才的能动性作用,实施奖励机制,调动人员的积极性,给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作出贡献的人员一定的奖励,使其主动做好农田水利建设工作。定期对规章制度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及时发现规章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好相应的调整,逐步提高建设农田水利的管理水平。

(四)政府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高标准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这就需要国家水利部门建立健全农田水利项目管理的科学机制,在建立的过程中,需要保证统一的、科学的规划,做好部门管理工作,保证其发挥各自的职能,保证资金来源,同时保证专项资金的利用,对于建设工作做得比较好的部门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励部门工作,提高部门工作的效率,除此之外政府部门还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进行专项资金拨款前,需要充分了解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做好资金统筹管理,区域政府可以利用建设政策,拓宽建设资金筹集的渠道,为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工程,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促进农业市场经济的发展。(五)提高建设队伍的整体素质。建设高标准的农田水利工程,需要利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而做好人员与物资的管理是保证农田水利项目的重要手段,在建设农田水利项目中普遍存在的是人员素质低下的问题,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针对管理人员这一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一是转变自身的思想意识,转变机械设备可以完全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观念,将人员放在高标准农田水利项目工程建设的主体地位,在组建施工队伍时,需要保证施工人员具有较高的技能素质,同时还需要其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二是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做好项目施工的管理工作,包括施工材料的质量把控工作,从质量的源头加强管理;三是在日常的管理中,做好人员技术的培训,积极引入先进的技术,并使人员充分掌握设备操作与施工技能,在人员方面保证施工的质量,提高农田水利建设的效率,做好人员安全意识的教育工作,提高人员安全意识,保证施工建设的安全性,将施工安全责任进行具体的划分,并对施工人员实行奖励机制,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并按照相关的管理制度,对人员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处罚,优化施工队伍,提高农田水利建设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结语

高标准农田水利项目工程的建设,是提高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该项目的建设可以为农村提供生产生活用水保障,同时还具有调节气候的功能,但一切功能的发挥都需要有高质量的保障,需要在建设的阶段,做好严格的质量把控,主要从建设发展的方向、规章制度的建立、施工队伍的管理等方面入手,做好全面的建设工作,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工作效率。

篇4:农村水利工程现状与对策论文

农村水利工程现状与对策论文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农村水利具有不同的特点,基于目前我国农村水利工程存在的问题,本文以水利工程的发展为切入点分析了农村水利工程发展现状,提出了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使水利工程的效益发挥到最大化,使农村水利建设得到良好发展。

前言

农村水利工程涉及闸、站、堤、河流、沟渠及水利配套设施,它分为农村蓄水设施、引水设施、输水配水设施,是农民抗御自然灾害,改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环境条件的基础设施,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物质保障条件。在我国农村水利工程以小型工程为主,大都分布在偏远山区、半山区等。农业用水量近些年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在总用水量中的比例有所下降,但是仍是我国用水的主要部分。分析目前我国农村水利工程的现状,明晰新时期农村水利工程的特色,提出与时俱进的农村水利工程发展模式是当务之急。

1.农村水利工程的现状

1.1 缺少统一完整的规划,资金投入明显不足

由于农田分布广泛,都是根据的局部需要而进行建设,缺乏整体规划或远景布置,工程呈现点多、面广、线长、施工地点分散等特点,所以无法大规模投入资金进行整修建设,因此一般农村水利工程的配套设施较为缺乏,控制区域较小,同时由于各地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地的配套设施的配置情况相差较大,因此农村的水利工程的防洪标准较低,很难承受较大的防洪、泄洪的能力。农田水利设施严重不足,农田防洪排涝工程设施薄弱,灌排体系不完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

由于地方的财政资金有限,水利工程的修建一般投入资金较少,虽然国家近几年加大了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资金,但是很多地区地方政府的财政资金紧张,配套不到位,农村水利工程建设难以完成建设,甚至很多建设项目处于停滞状态。由于人力 、财力等方面严重不足,很多项目降低了项目的建设标准,使用时间较短,造成了资源极大浪费的同时,也给抗洪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同时由于缺乏统一有效的规划,给生态系统也造成了严 重的破坏 。 1.2 农村水利工程的管理机制滞后,专业素质低下

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的集体意识逐渐淡薄,尤其体现在农村的水利工程管理方面,大多数农民在利用水利工程的时候,缺乏自主管护工程的意识,农村的这种粗放式的水利工程管理方式导致许多地方农民的用水十分混乱,甚至出现漏 、渗 、冒、跑等十分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现象,而且还严重损毁了水利工程设施。此外,由于各家各户的生产进度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无法达成统一用水,农民在谋求自身的生产利益的时候就会随意放水、开沟、堵坝、截流,导致输水渠道被破坏而最终无法供水。

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来进行,而农村具有 相应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少。特别是由于农村水利部门运转资金不足,工资待遇偏低,导致专业骨干人才流失严重。农村水利部门工作人员除承担着规划、建设、管理、执法等工作外,日常事务性任务多,缺少时间进行继续教育学习,致使专业素质得不到提高。

2.在现行阶段下,对农村水利工程发展的应提出新的要求

2.1 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使新建的水利工程设施与旧的工程设施巧妙结合在一起,发挥工程最大的效益。同时,在水利工程建设初期,需要严把工程的质量关,要严格挑选符合规格标准的建设原材料,做好工程建设中的第一步。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严把工程建设中监督关,监理工作要做好。工程建设完成后,要紧密跟随的工程的管理与维护工作,避免出现“有人建,无人管”的情况。

各级地方政府应积极贯彻实施中央颁布的三个“中央一号” 文件,加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公共财政支出,放宽基础建设的优惠政策的幅度,形成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其他各单位相互协作,共同参与的多元共同管理机制。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是农业经济发展的经济命脉,是保证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完善农村的水利工程建设对农村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此外,各个地区的政府还可以修建各种小型的水利工程来支持当地农业的发展。

2.2 完善管理机制,提高专业素质

管理机制是任何工程赖以维持的根源和动力。在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完善管理机制,按照 “谁受益,谁负担,谁投资,谁所有”原则,采 取经营性的小型农村供水工程按“股份合作制”企业体制运作,采用灵活多样形式 ,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管理的效率,提高农村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明确了农村水利公共设施归用水户集体所有,加强经营管理,落实工程维护管理和服务责任,是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能力,实现农民收入稳定待续增长。提高技术人员素质应高度重视基层水利行业整体人力资源的开发,提高技术人员素质。

水管部门对农村水利工程维修管理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水管部门应 当充分发挥其 自身的监督指导作用,要有计划、多形式、全方位的加强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学习,对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能承担起相应的工作,根据 实际情况经常组织农村水利工程维修管理人员开展学习并进行业务培训,使他们能够适应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岗位要求,从而切实提高其服务质量及管理水平。今后应采取多种措施吸引并留住专业技术人才,为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提供基本保障。

2.3 明晰产权,发挥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

水利工程所有权确定是指依法确定水利工程所有权的产权归属,明确所有权主体行使权利的范围及管理权限的一种法律行为。实际中,村民没有产权意识,认为工程是集体出资自己受益,造成很多水利工程未到使用年限便提前报废。为减少村民无限制掠夺工程的现象,在工程竣工以后,可通过租赁、拍卖、个人承包或股份合作等形式,按照“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界定小型水利工程的产权,形成切实有效、适合当地社会情况和不同。工程类型的管护模式,使新老水利工程都进入良性运行轨道。同时,这也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发挥小型水利工程综合效益、维护正常水事秩序和社会稳定的需要。

2.4 建立农民参与式的管理模式,确保工程永续利用

农村水利工程服务的.对象足农田和农村,使用的主体是农民。“参与”反映的是一种基层群体被赋权的过程,所以农民参与式管理是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实现农村的可持续的、有效益的发展、解决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的切实有效的方法。

培养农民的丰人翁意识,把参与式发展理论引入工程建设中来,将极大地促进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健康发展,确保工程的永续利用,促进农村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总结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进步与发展,农村水利建设的大踏步发展势在必行,各项设施涉及的范围会逐步推广,所起的作用也会越来越重要。因此,农村水利建设应该依据现阶段的农村社会发展的目标,转变原有的陈旧观念,接受科学的水利工程建设,拓宽农村水利建设的服务范畴。

并且制定符合当地发展水平的管理政策,使农村的水利建设走上健康、正确的道路。另外完善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后期管理与维护制度,使水利工程的效益发挥到最大化,并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使农村水利建设得到良好的发展。

篇5: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模式与选择论文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模式变迁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转变的,形式也有所不同。自1982年至今,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模式的变迁可以分为三个重要的阶段。

1.1政府集权治理阶段

自1982年起,我国就开展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工作。为了调动广大农户参与农田自理的积极性,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公社主动的承担起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的职责,大量的`开展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治理工作,并且在地方政府的带领下,形成了集体治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机制。

1.2双层经营治理阶段

与政府集权治理不同的是双层经营治理工作,是由更多方面治理主体共同开展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双层经营治理工作是以村为单位,利用收取生产管理费用的形式,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此种形式所产生的结果便是农户必须要在缴费之后,才有权利使用小型农田水利设备。随后,农户可以按照自身的需求,自主的针对农田进行灌溉[1]。双层治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进步,并在投入使用初期展现了自身的实际效果。但是在投入使用一段时间以后,双层治理工作开展的中后期,很多农户出现了不愿意自己投劳的现象,甚至很多“搭便车”的情况产生,使得双层经营治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动摇。随后我国还积极的开展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改革,这便导致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经营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现象,这也造成了双层经营治理制度的落幕。

1.3个体单元治理阶段

我国农业体制随着社会实际的发展也在积极的发生着变革。自从我国进行税费改革之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所有权也在进行积极的转移,逐渐的从集体的手中转移到广大农户个体单位的手中。自此以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所有制再也不属于集体,灌溉管理的主体也变成了广大农户。此外,为了激发我国农户个体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治理的积极性,我国政府也积极的给予了广大农户丰厚的补贴,进一步增强了农户们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积极性,为个体单元治理模式带来了充分的活力。在个体单元治理模式开展的过程中,尊重了所有农户的自主性,促进了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进程。

篇6: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模式与选择论文

2.1经济因素选择

经济因素是保障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模式开展的基础前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模式有多大的经济效益、其自身的持续发展程度就越大[2]。在实际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的过程中,在个体单元开展管理治理的同时,可以积极地通过租赁的形式,促进单元个体与专业组织部门之间的合作。这样不仅能保障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实际经济效益,而且能够切实的落实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工作的各项要求。通过社会组织部门专业的维护管理手段,切实的保障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各项基础设备的长效运行,切实的践行了可持续发展的相关要求,最大程度上展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实际经济效益。定期、高效、专业的治理模式,能够有效地避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各项环节的损害,最大程度上保障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经济因素。

2.2实际地理因素选择

就我国当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模式的发展来说,个体单元参与治理的实际意义是非常显著的。在实际选择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模式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经济水平、农业发展水平等各项内容,选择合理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方案。区分清楚集权治理、个体单元治理与双层经营治理工作的特点与区别。结合本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借鉴中外成功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案例,选择出适合本地区实际发展的治理模式。个体单元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模式需要广大用户具备良好的自主管理意识,并全心全意的融入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过程中。集权治理模式更加注重公平性,但是治理成本相对较大。双层治理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但是需要个体与政府组织部门之间的良好互动[3]。所以,在选择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模式时,还需要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治理模式。

2.3生态环保因素选择

生态与环保是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开展的基础方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直接影响着水资源利用程度,想要保障水资源最佳合理的运用,就要具备专业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技术与手段。所以,在选择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模式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地按照生态性的原则,选择生态性最佳的手段。个体单元治理的过程中,由于很多农户缺乏专业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技术与经验,就必须要及时的与专业水利组织进行合作,将科学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技术融入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中,保障资源利用效率最高。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模式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效率。纵观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模式的发展趋势,虽然有一定程度上的优化,但是还需广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人员的共同努力。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农业情况、生态情况选择治理模式,促进经济效益最大化,推动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于练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治理模式比较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10).

[2]刘仁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制度与治理模式研究[J].农家科技,,(12).

[3]杨波.新时期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理模式分析[J].水能经济,2016,(10).

篇7: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模式与选择论文

农田水利工程在我国运用与发展的时期相对较早,并且在我国水利技术发展与进步的推动下,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模式也进行着有效地推动。但是在我国水利治理工作发展效果显著的当下,仍会存在一些问题。此外,我国水资源较为充足的地区,相对忽视了的水资源的节约,使得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开展的质量有所下降。总体来说,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较为顺利,但是治理工作的责任落实较为缓慢,并没有完善、健全的治理模式可用,使得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工作不尽如人意。本文针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模式变迁与选择进行详细的分析。

篇8:农田水利工程的对策及路径论文

农田水利工程的对策及路径论文

1加强监管和审核,提高工程质量

在现代农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应该成立专门的监管部门,统一规范招标、工程建设、工程验收标准。在施工过程中,监管部门要进行抽查,对于不合格的工程及时勒令停止,保证施工的质量,并要求相关工程建设完善后进行验收报告,将工程质量与对施工单位的考核挂钩,进行有效监管机制的构建和实施,提高工程质量。在工程审批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完善审批制度,从源头上进行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工程的保质保量完成,提前规划审核好施工的地址、修渠排水等工程建设情况等,聘任一些专业人才对参与工程建设单位的`资质、权利、质量状况进行严格的审核。成立专门的招标部门,设立规范的招标标准和规范,通过公平公正的方式进行合理竞标,避免不规范和没资质的单位介入,并设立专门的监督人员,保证工程质量。

2加强管理,明确产权,落实责任

针对目前的农田水利工程,应明确工程设计及施工标准,在权责和利益方面应明确使用者、所有者的不同和直接关系,明确地管理制度,避免出现无人负责的状况,将责、权、利相统一。针对小型的集体所有的水利设施设定专门的管理人负责,对于使用人员进行严格的管理,并明确使用者的责任,出现问题时由使用者负责并追求专门管理人员的责任;针对经济效益较高的工程,通过拍卖、承包、租赁等方式来选择专门的承包商,通过以上方式将产权进行转让并促使其产生经济效益,出现问题有承包商自行负责维护并由工程主管部门进行监督,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来进行水田水利设施的维护和建设。对于正在建设中的农田水利工程要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对于工程建设问题和施工中的问题进行解决,并设立专门负责的小组组长,明确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的责任,并进行县乡村三级责任机制的建立,将具体的责任落实到相关部门的相关人员身上,负责人要根据工程进度进行跟踪汇报,出现问题追求责任人、施工单位、相关部门负责人的责任,避免相互推诿责任的现象。

3加强资金投入和相关人员培训

资金是保证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基础,要鼓励民间资本的介入,设立专门的市场筹集、农民集资、国家及地方政府补贴制度,通过三方的协作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通过政策指引和规范进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且要将此种款项纳入财政预算的范畴之内,保证资金及时足额安排到位并保证专款专用,设立专门的监督小组来避免挪为他用现象的发生。针对农民和相关水利工作者进行技能培训,通过知识讲座、技能培训班、再教育等形式让他们了解最新的国家政策、农业生产技术、维护保养技术、新设备配套技术等,提高他们的工程设计、施工、工程维护等整体素质,让他们及时地适应新时代、新技术的要求,对老水利工程进行合理的维护使用,对新水利工程进行有效地管理建设,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的良性循环和对新技术的吸纳能力。

篇9: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及对策论文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及对策论文

摘要:鉴于地区特有的南方喀斯特岩溶地质和地貌特征,区域内缺水问题极为严重,大力发展农田水利工程成为了地方政府工作的重点内容。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全县有效灌溉面积28900hm2,占保有耕地量55006.7hm2的52.53%,能够满足人畜饮水、田间节水灌溉、农业综合开发等需要。重点论述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科学的管理方法,以推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投资渠道;配套资金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三农问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而构建旱涝保收的农田灌溉系统能够提高单位面积内农田的产量,推动农业快速发展。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会影响我国农业的发展,因此,应逐渐加大对这项工程的投资力度,改善农业结构,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石林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辖区内,此处为喀斯特岩溶地貌,水资源总量为7.44×108m,其中,地下水3.94×108m,地表水3.5×108m,人均地表水所有量1443m,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属于贫水区域。虽然相关部门不断加大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力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其建设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大的问题,需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推动其快速发展。

1、管理现状

1.1投资渠道多,统筹规划不明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对农村发展的扶持力度明显增强。农业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而且其发展也离不开水利工程的支持。因此,在水利、农业开发、国土等投资渠道较多的大背景下,如果职能部门不能遵循自身发展需要规划和建设农田水利,就会导致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资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而且统筹规划不明显,普遍缺乏系统性和合理性,建设重复,使得资金被浪费,影响工程建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2缺少资金

现阶段,在建设农田水利工程时,政府需要提供配套的资金,以用于工程勘测、建设管理和青苗补偿等。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受地方财政支出的限制,配套资金没有及时到位,部分地方项目违规操作,将中央资金用于支付工程占地费用、工程勘测设计费用等,导致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分配不均,影响其施工建设。

1.3缺乏节水意识,节水灌溉未推广

鉴于地区地理环境的特殊性,水资源分布不均匀,采用节水措施有利于解决农垦区干旱的问题。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普遍缺乏节水意识,而在节水措施实施的过程中,受灌溉运行管理费用高、维修费用高等因素的影响,人们排斥喷灌、管灌、滴灌等节水模式,节水灌溉的推广难度比较大。

1.4缺乏管理主体

除了农田水利工程外,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生产工具和资料均需分产到户,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是,实际情况是,农田水利工程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能分割到户,只能由村小组集体管理和使用。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田水利建设与分散经营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农田水利设施有明显的公益性,无法明确管理责任和运行责任,而且经济效益差,导致人们对农田水利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出现了无人管理农田水利设施的情况。

2、实施对策

2.1整合项目,加大建设管理力度

以县区为单位整合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并由县区政府划分区域,实现规划的统一性、实施的统一性和验收的统一性。在此过程中,还应加大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资力度,防止重复投资的情况发生。另外,水利部门专门管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并由其他部门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提高其利用率,为日后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2.2部门协作,做好前期规划

受农业性质的影响,农田水利建设面积大,所以,要科学规划农田水利工程,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工期和工程质量。调研和前期规划工作的顺利进行能够保证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防止重复投资的情况发生。在具体工作中,各部门要协调发展,聘用专业水平较高的设计人员,保证农田水利工程布局的合理性和规划的科学性。在设计时,要重点关注农田水利基础薄弱的区域,提高人们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防两极化问题,从而实现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2.3提高透明度和参与的主动性

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要保证项目的透明度,实时公示相关成本支出,尊重人们的知情权,严格把握国家投资与众筹之间的比例。这表明,在农田水利建设的过程中,人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要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受益者。在工作过程中,可采取投劳和筹资2种方式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可实行公开竞争制度,选取工作能力强、积极性高、参与度高的村组加入,以激发人们的参与热情;可实施激励机制,对于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的社会资本,要给予极大的鼓励和肯定,从而扩展资金筹措渠道,并在收益中规划出其建设管理所需的费用。另外,还要不断加大节水工作的宣传力度,增强人们的缺水危机意识,节水灌溉新技术的应用为节水措施的落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4构建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能力

农村水利服务体系的构建极为重要,它的`存在为实现农业和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在具体工作中,要构建县、乡、村为一体的服务体系,完善人员、经费、设备等基础建设,提高服务能力,保证相关工作能够正常进行。同时,还要多培养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所需的专业人才,有效缓解人才短缺的局面。另外,可以根据岗位需求实施定岗培训,提高人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改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队伍的结构。

2.5重视维护管理,开创经费新渠道

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水利部门要重视产权改革,确定农田水利工程队的所有权和管理权,以满足水利工程的管理需要。与此同时,要制订完善的农田水利工程用水与管理责任制,让人们意识到这项工程是集体资产,自己是其中的一份子,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当地农田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制订完善、有效的补贴制度,将农田水利设施和设备等纳入补贴范围。另外,要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避免人为破坏农田水利工程的事情发生。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需高度重视其建设管理,并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与本地相符的措施,加大投资力度,推动工程的建设速度,满足多方面的用水需求,实现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聂秋月,黄琳煜,赵越,等.浦东新区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探索[J].中国水利,(7):38-40.

[2]张海英,高兆翔.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典型问题及应对措施[J].中国农业信息,2014(10):24-26.

[3]吴琼慧.浅谈漳州芗城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J].水利发展研究,2014,14(3):76-77,81.

[4]柴家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2):291-291.

[5]钦章俊.浅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5):151,154.

[6]王磊.关于林西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新材料新装饰,2014(5):431,434.

篇10:探究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与思考论文

探究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与思考论文

一、引言

建设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节约水资源、促进粮食增产增收的有效措施。近年来,随着国力的增强,国家增加对农业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建设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实现了我国农业的高效率集约化发展,取得了较好效果。然而,在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也不乏各种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和制约着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我们必须着力解决这些问题和不足,以切实提高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水平。

二、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基本概念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每年中央一号文件也都是关于三农问题的,特别提出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核心,是指能实现“旱能灌、涝能排、机械作业方便、高效、节水、生态友好”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是现阶段提高农田生产效率、建设集约化和环境友好型农业的现实需要,也是促进我国农业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需要。因此,必须切实搞好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三、现阶段我国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分析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加以解决。这些问题和不足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有效的施工监管,建设标准普遍偏低。尽管高标准农田水利施工具备相应的施工标准,具备相应的施工监管制度,但在管理实践中,这些监管制度却没得到很好落实,时常出现施工单位为赶工程进度违反国家施工规定进行操作的现象,例如:采购低于标准的施工材料、擅自更改施工图纸、不按规定工艺流程进行施工等。同时,由于监理单位工作人员在工程监理中缺乏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存在投机取巧现象,未能及时遏制施工单位的某些不合规行为,也使得监理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样就为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留下了诸多的隐患,影响后期运行效益,间接提高工程后期管理成本。二是标准性和规划性较差。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离不开合理的规划设计和严格的施工标准,但是由于现阶段对施工规划和标准的重视度不足,致使很多地区的'高标准水利工程建设缺乏明确的施工方案、统一的施工标准,使得有些工程建设存在着较大随意性、盲目性,这样就会影响工程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效益。三是水利工程施工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人是整个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最核心、最关键、最灵活的因素,是工程建设的主体,策划者的知识水平、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都是施工质量好坏的决定性因素。在高标准农田水利施工建设过程中,有的施工单位疏于对人的管理,如没有按规定持证上岗、没有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和质量意识的培训,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造成施工方案、工作流程违反相关规定,使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受到影响。四是工程竣工后缺乏有效的维护。很多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竣工后,由于后期管理不到位,资金投入不足,致使相关机械设备老化,得不到有效的养护,逐渐失去应有的价值。由此可见,需要为高标准水利工程建设储备足够的后期养护资金,确保设备及时得到维修、保养,能够造福农业。

四、推进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和不足,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认为加强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需要积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在施工管理机制上下功夫,增强监管的实效性。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施工需要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制度为保证,要建立包括监管目标、监管计划、监管重点、监管标准、监管手段的完善施工管理制度,环环相扣地进行科学的管理,确保整个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从施工开始到竣工始终处于完善制度的监管之中,切实增强工程施工管理的实际效果。二是做好事前规划,提升施工规划管理。在施工前,经过充分调研论证,由专业人士制定科学可行的施工方案,依据施工方案做好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准备,安排好人、财、物,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和计划,确保各个施工过程有条不紊地推进。三是打造高素质的施工队伍。在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离不开高素质的水利专业人才,因此,必须加强人才管理,储备高素质的人才,打造高水准的施工团队。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无论管理者、技术员还是具体施工操作者都必须具备较高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深刻认识到这项工程的重要性,都要按照操作规程按部就班地组织开展施工。这就需要在人才选拔、人才培训上下功夫,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施工队伍,全力保证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四是加大资金投入和后期管理。水利工程投入使用后,后期的养护和管理直接关乎其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因此,必须抓好后期的管理。同时,要为后期养护预留足够的资金,为后期管理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

五、结语

总之, 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只有加强管理,提高建设水平,才能真正惠及农业发展,才能收到工程预期效益。

篇11: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现状与对策论文

1.1水利工程监控措施与检测不到位

在对不同水利工程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制定一定的监控措施,并构建长效工程检测与管理机制,从而实现对不同工程总体情况以及应用情况的全面把握,更好的保证工程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但是,现实情况却是在很多地区,农村地区的基层水利部门都没有能够构建系统的水利工程监控与检测体系。对于不同水利工程的日常应用情况,没有定期进行巡视和检查以及记录。在检测过程中,也大多较为笼统,且缺少对各种新型监测技术和设备的应用。对于存在问题的工程,也无法及时发现。

1.2管理相关资金投入不足

在一些农村地区,各种水利工程建设完毕投入使用之后,当地的政府部门以及水利部门等便大多不再对工程予以足够的重视,存在十分突出的“重建设”而“轻管理”的现象。很多地区还受到自身财力水平的影响,在水利工程监测和管理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十分有限。导致很多地区在进行水利工程管理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等过程中各项工作的开展举步维艰,进而影响到相应的工程管理效果。

1.3工程管理效率低下

当前,很多农村地区的水利工程管理方面都缺少完善的管理体系,在管理过程中对各种科技手段的应用也较少,进而影响到实际的管理效率。很多地区都没有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管理组织不健全,工作人员的责任不明,工作积极性不高。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也大多采用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模式,缺少对各种新型技术手段的`应用。

2进一步提高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措施

2.1实施科学管理完善工程监控与检测

水利工程监控措施与检测不到位会对各种水利工程的管理效果产生直接的不利影响,为此,对不同地区而言,还要注意结合当地实情,积极的构建系统的水利工程监控与检测体系。对于相关的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加强日常的教育和培训,引导其增强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认真对待工作,做好日常的各项工程管理工作。同时,制定科学的工程管理方案。对于不同水利工程的日常巡视、检查的内容和频率以及方法等予以明确,确保管理的常态化。除此之外,及时的引入各种新型的监测技术和监测设备,提升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技术水平,以更好的发现各种问题和病险等。

2.2加大工程管理资金投入

对不同的地区而言,在完成本地区相关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之后,要继续对相应的工程予以充分的重视,实现建设与管理并重。结合本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情况以及财政水平,合理的进行资金投入方案设计和规划。尽可能的增加资金投入,保障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以更好的进行现有工程应用情况的监测和管理。并及时发现存在的病险和问题,予以相应的维护和改造等。另外,加大在水利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建设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合理的进行资金发放,并制定严格的资金管理和应用制度,保证各项资金应用到位。以更好的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发挥出水利工程的作用来,造福当地农民。

2.3完善管理体系借助科技手段提高管理效率

针对的当前在对农村水利工程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的管理效率低下问题,有必要在今后的管理过程中注重对相关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完善。要注意结合不同地区、不同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应用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对于不同的管理工作任务和职责进行明确的划分,保证责任到人,以更好的开展各项管理工作,保证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另外,注意充分结合当前网络与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现实情况,结合管理工作需求,积极的引入各种新型的科技手段,以更好的提高日常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在有效减轻工作人员负担、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可以有效促使工程管理的集约化、精细化发展,更好的促进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模式改革。

3结束语

总之,当前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还需要有关部门及时予以充分的重视,并积极的完善工作方案,强化工程管理。以获得更好的管理效果,有效促进农村地区水利事业的发展,更好的造福广大农民。

篇12:我国农田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

我国农田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

摘要:农田污染影响到我国农业可持续性、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已经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污染局部改善,整体恶化,治理难度逐步加大是我国农田污染的现状,造成农田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来自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物和工业污染物,其中农业污染源日益成为我国农田污染最为主要的来源.通过分析我国典型区域农田污染的主导因素,提出加强我国农田污染控制的技术对策: (1)加强农业污染源的'控制: (2)加强污灌区的污水处理; (3)做好生活污染物的回收处理工作; (4)开展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作 者:孔箐锌    陈阜  作者单位:孔箐锌(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陈阜(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期 刊: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   Journal: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NEW ENERGY INDUSTRY) 年,卷(期):2010, “”(4) 分类号:X5 关键词:农田污染    土壤污染    防治对策    农产品安全   

相关专题 广德县安徽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