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的论文

然后呢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然后呢”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学生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的论文(共14篇),欢迎参阅。

篇1:学生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的论文

学生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的论文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展和中国在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更趋多元化。对大学生的培养,无论在宏观上还是在微观上都必须把跨文化交际能力放在一个重要位置上加以强化。当今外语教学中存在着不少阻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问题,如:教师缺乏文化教学能力的培训,教学中人为地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分割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是一种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必须多层面全方位从课堂、课外和社会实践三维拓展进行。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语言训练;综合素质;社会实践

一、什么是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学习期间,笔者先后与韩国、日本、新加坡、印度等十几个国家的同学交往,深刻认识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跨文化交际能力指的是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所需要的能力或素质。”这些能力和素质又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毕继万教授指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语言能力、非语言能力、跨文化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际适应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新编《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在培养目标中强调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还要“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当代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交际能力理论的提出者美国的社会语言学家Hymes认为交际理论包含四方面的内容:①分辨合乎语法的语言形式;②分辨实际可接受的语言形式;③能分辨得体的语言形式;④能分辨一种语言形式的常见程度。因此,第一方面的内容相当于乔姆斯基理论体系中的语言能力(LinguisticCompetence),它是人的内在能力;后三方面的内容可通称为“语用能力(PragmaticCompetence)”。前者体现为语言形式的准确性,后者体现为具体情境中语言运用的适宜性,所以交际能力实际上就是语言能力与交际文化的结合。此外,交际是为达到某一明确目标所进行的活动,跨文化交际能力是由交际的有效结果或目标实现的“功效”来定义的。我们可以认为综合文化能力是人文知识与精神的概括。语言是传递文化的媒介,学习外语必须学习文化,外语教学一定要与文化教学相结合。新的高等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对大学生文化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提出了具体要求,在教学要求上也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在专门安排的文化素养一栏里要求学生在大学期间“熟悉中国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熟悉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发展现状、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具有较多的人文知识和科技知识”。培养当代大学生不仅要让其具有基本的文化素质,还应该使他们突破文化差异的障碍,在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之间顺利跨越“文化沟”,构建“文化桥梁”。

二、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高校文化教学滞后于语言教学,这使“我国目前在校大学生的目的语文化能力一般低于语言能力”。,为促进我国外语教学改革,南方、北方分别成立课题组对中国外语教学现状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的调查,发现许多高校在教材、课程、投资、师资、教学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中国外语教学费时长、投资大、收效慢、效益低,学生的交际能力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培养。通过对比本人在国外学习的亲身经历,我认为我国外语教学中存在着以下阻碍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的问题:1.很多教师缺乏文化教学能力的培训,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欠缺,因此上课时底气不足,无法正确引导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张红玲的调查显示,67%的外语教师未受过任何培训,只能凭借感觉和经验来从事教学。笔者对本院英语教师的调查显示,近70%的教师未受过既有语言本身又有教学方法的培训,接触外国文化的质和量也不够,缺少体验外国文化的机会。2.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被人为分割。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交际能力的提高和语言文化教学是分不开的。教师应在外语教学中逐渐渗透文化点,在训练学生语言技能的同时,增强他们对文化的敏感性,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及这些差异在语言运用中的表现,从而在培养学生逐渐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时,不断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自觉性、主动性。然而不少教师忽略语言技能和文化教学的关系,人为分割两者联系。3.习俗代文化,忽略文化的特征。一份给英语专业三、四年级的问卷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文化?”的确这题目难以全面回答,但是,学生回答“风俗习惯”的占67%,这多少让人感到大学生对文化认识有些肤浅。而导致这一问题的产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一些教师在授课时的.确是把文化的重点放在国内外的风俗和习惯上。我院先后请来的6位外籍教师做的文化讲座上有5位(83%)都是讲本国的风俗习惯,学生自然以为知道一些外国的风俗习惯就是对他国文化的全部或基本了解。

三、多层面全方位地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培养高校外语专业学生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种必须,不然很难想象外语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怎样在工作岗位上与他国的政治与文化的交往、经济商务的洽谈中很好地完成任务。因此,在外语教学中这一能力的培养应放在重要的地位,单纯地教语言技能而不注重甚至脱离文化的教学都是不符合时代精神的。笔者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是一种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1.课堂教学主动导入一个人“在习得语言的同时也习得了文化”,“学习一门外语,就意味着学习它所构筑的一整套文化世界;掌握一门外语,就意味着获得一种新的对世界的看法。”只有关注语言的人文性,才能对外语语言的本质有更丰富、完善、深刻的理解,才能从外语教学方面来帮助培养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优化他们的人格精神状态,培养出有国际理解意识和能适应国内外多种发展变化的专门人才。课堂教学是教师的主阵地,应该抓住契机积极导入文化知识:一是开设专门课程,如英美文化、英美概况、语言文化交际;或对一些像英美文学这样的传统课程进行梳理和改革,因为“文学文本是跨文化交际研究最重要的领域之一”,这些课程可以用来强化人文精神、文化理念和价值观,把文学欣赏和人文精神与文化素质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二是在各门基础课上用“文化渗透”“文化旁白”,对将近“占80%百科信息”的外语教材进行合理地利用和引导,进行文化信息的点滴输入。教师在讲解词汇、语法时都可以利用其有关的内容把文化知识渗透进去。课文分析时可以“旁白”背景知识,对文章中出现的西方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文化取向可以组织讨论,不求统一,只求认识和了解。2.课外活动积极投入我们系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英语演讲比赛、寝室英语等活动。最近我们还组织学生搞了一个《中国梦,我的梦》演讲,很多学生积极参与。这些活动不仅多方位提高了学生对英语的理解欣赏和表达能力,而且大大激发了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所以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各种文化、文艺、英语兴趣提高活动,使他们从中汲取提高外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养料。3.社会实践热情参与一些学生在参加与在我校留学生的联谊活动后说,通过亲身体验他们对“语用得体”“交际失误”“文化错误”等课堂教学时学的东西有了较深刻的理性认识,他们撰写的小论文体现了对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感悟和理性认识。因此,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去验证、锻炼提高自己的语言技能、文化素养和交际能力。

四、结语

麦克卢汉的“地球村”这一术语告诉人们时空已在不断缩小,跨文化之间的对话频繁而紧密。当今的中国跨文化交往频率加快,所以外语教学改革势必要强化跨文化交际能力,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第一步就是要在外语教学中开展“扫盲”运动,使人们对那些隐含的、潜意识的文化有所了解。

参考文献:

[1]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毕继万,跨文化交际研究与第二语言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1):10-24.

[3]刘爱真,关于研制大学英语文化因素细目表的探讨[J].外语与外语教学,,(2):44-45.

[4]北方课题组,关于外语专业教育改革的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30(3):7-11.

[5]顾嘉祖,徐劲.“文学文本中的跨文化交际原则评析”[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8,(1):67-71.

[6]窦卫霖.跨文化交际导论[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篇2: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论文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论文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因而各自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等,也造成了人们说话方式或习惯不尽相同。因此,在交流中,人们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对对方的话语做出不准确的推论,从而产生冲突和障碍。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是针对文化冲突提出来的,它是一种在理解、掌握外国文化知识与交际技能的基础上,灵活处理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新概念,关于它的界定仍在不断讨论中。布卢姆提出它应由态度(attitude)、知识(knowledge)与技能(skill)三方面构成。

1、态度。跨文化交际能力概念中所包含的“态度”,主要是指对交际对象不同于自我的观念、价值观与行为的看法和表现。为达到互相沟通的目的,交际者需要对交际对象的社会文化持有好奇与开放的心态,有意识地发现其它文化的特征,并主动通过与交际对象的接触与社交加深对它们的'认识。

2、知识。交际场合需要的社会文化知识包括两方面:一是本人与交际对象的国家或民族的社会文化知识;二是在交际过程中如何根据实际需要恰如其分地运用已学的社会文化准则控制交际进程的知识。

3、技能。学习者需要掌握的社会文化技能包括两方面:第一种技能是在接受信息以后,根据已掌握的社会文化知识对信息进行分析以达到理解与说明的目的;第二种技能是在此基础上发现新信息,并将它们连同第一种技能处理的(即已理解的)信息一起提供交际使用。这两种技能的结合便使已掌握的社会文化知识得以运用到交际的实际中去。

现行的高中英语教材中,蕴涵西方文化的内容比比皆是,这为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渗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笔者认为大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一、拓宽学生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

我们教师可以利用英语教科书与教师用书中的文化注解,让学生了解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人物和事件,充实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还可以补充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的背景知识。这种方法灵活、简便、针对性强,适用于各个阶段各种语言材料的教学。此外,还可以运用综合讲解法和系统介绍法,结合课文教学,讲解、介绍英语国家的常用成语、俗语极其文化内涵等。比如,北师大版必修模块5第15单元Learning的CultureCorner的学习中,我向学生介绍了西方教育制度体系,并让他们归纳中西方教育体系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使学生对于中西方的教育体系有了较深入的了解。

二、注重跨文化对比,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跨文化对比是文化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比较中西方文化可以加深学生对两种文化之间差异的理解,并激发他们去了解产生这一差异的社会历史原因,从而使他们获得跨文化交际的文化敏感性;还能使他们学会不同文化的交际模式,增强跨文化意识,避免跨文化交际的失败。我们教师要用心捕捉教材中任何一个细小的教育资源,不失时机地进行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渗透。比如,在讲解北师大版必修模块6第16单元Stories中的NameStories时,我就中西方姓氏的来源、取名的方式、中西方姓名的翻译做了比较,并列举了当代中国著名影星的英文名字作为例子,如JackyChan(成龙)、JetLi(李连杰)。学生兴趣浓厚,很快就做到了融会贯通,把自己的名字“西化”地翻译了一下。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了中西方取名的巨大差别。英语国家的人在给新生儿取名字时,会用长辈或某个名人的名字作为孩子的名字,以表示对他的尊重;而在中国,这一做法是要避免的,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名讳”。 三、开展文化意识课外教学活动

1、鼓励阅读,促进英语文化知识的积累

可向学生推荐富含英语文化的报刊、文学作品等。例如,我推荐学生阅读英语周报和二十一世纪报,里面有很多富含英语文化的文章,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觉其中的文化要素并找出两种文化的异同。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和阅读量,又培养了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同时提高了他们运用目的语文化进行交际的能力。

2、开展英语课外活动,注重跨文化意识的延伸

可适当地开展英语课外活动,如英语角、英语晚会、角色扮演、模拟现场等。如角色扮演,它可以是一种模拟语言情境的英语教学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学生扮演不同人物角色,并把在一定情境下可能发生的事情用语言和动作表示出来。它大大有利于交际能力的发展,如听能、应用能力、语感、观察力、灵活性、想象力和即兴表达力等,而且角色扮演肯定会对学生的认识兴趣产生积极影响,这种兴趣能促进他们的学习,促使他们自觉地掌握英语。

3、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的兴趣

在校园中营造出浓郁的英语文化氛围,可以使学生潜移默化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例如我校就利用校园广播在课余时间播放英文歌曲、故事和诗歌等,介绍一些西方的文化背景知识,学生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自然而然地习得相关的文化知识。长此以往,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的兴趣,同时逐渐养成跨文化意识。

综上所述,高中英语课堂要实施跨文化渗透,教师应利用教材中的文化内容,向学生介绍交流英语文化,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做到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篇3: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大面积、全面提高外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到外语教育是跨文化教育的一环,把语言看作是与文化、社会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

作 者:敖玉文 Ao Yuwen  作者单位:呼伦贝尔学院外语系,内蒙古,海拉尔区,021008 刊 名: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LUNBEIER COLLEGE 年,卷(期): 13(3) 分类号:G04 关键词: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言   文化  

篇4:探讨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论文

探讨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论文

论文关键词: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能力

论文摘 要: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实现跨文化交际。在全球化趋势明显的今天,正确认识跨文化交际教育的重要性,提高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地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英语教学应该实行语言教学和文化背景知识传授相结合的方式,认识和加强学生跨文化意识。

一、引言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跨文化交际不仅是语言形式的沟通,而且是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中国文化是东方文化的代表,而英美文化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种文化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使得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文化差异引起的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现象屡屡出现,成为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一大障碍。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实现跨文化交际,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因此,我国的英语教学,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体验和实践,培养他们使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开阔视野,加深对世界的了解,借鉴和吸收世界文化的精华,提高文化素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语言能力(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和社会文化能力的总称(即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合适交际的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目前每个英语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

1。加强教师自身文化修养。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教师自身的文化修养是关键。因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要还是依靠英语教材、课堂和英语教师的传授来获取知识。所以,英语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了解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时刻明确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跨文化交际。除此之外,英语教师还要利用周围一切条件,不断为学生组织跨文化交际实践活动,为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2。对比文化差异。

董亚芬指出,任何一种民族语言都是该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语言材料中,篇章、句子甚至每个词无不包含着本民族的文化信息。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通过文化对比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文化差异包含的内容庞杂繁多,下述四方面尤其值得重视。

(1)词汇差异

词汇是英语表达的基础。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单词的时候喜欢把每个单词都与一个汉语词汇联系在一起,以便记忆。然而我们在使用某个英语单词时不能只注意其语意层面,还要从跨文化的角度进行揣度。比如“red”(红色)是中国文化的基本崇尚色,体现了中国人民在精神和物质上的追求,被赋予喜庆和吉祥之意。而在西方文化中,红色带有很强的贬义色彩,带有“危险”、“激进”、“流血”、“暴力”的意思。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在翻译《红楼梦》时,为了保留“红”在汉语中的文化内涵,把标题直译为A dream of Red Mansions,引起英美读者对“red”一词产生不好的联想。后来英国汉学家霍克斯将该标题意译为The Story of the Stone(《石头记》)。因此,在平常的词汇积累中注意从文化异同的角度加以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2)语用差异

任何语言都是某种社会文化的反映,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跨文化交际失败的原因就在于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所引起的语用差异。中国人在彼此见面时常常会问对方:“吃了吗?”“去哪儿啊?”这样的问候在中国人看来非常亲切,然而在西方人看来却非常难以理解甚至是气愤。中国人认为这样的问候能体现对对方的关心,而外国人则认为中国人想要了解他们的隐私。还有“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不了解它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很难理解它的文化内涵,就会导致交际失败。可见,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都必须先了解该语言民族的社会文化。

(3)思维差异

文化的不同通常引起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国人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含蓄、谦让、儒雅,而英美人崇尚自由,勇于表现个性。所以,对别人的`赞美,中国人会说“哪里哪里”“不敢当”“过奖了”,西方人一般说“谢谢”;表示感谢时,中国人往往会说:这是我应该做的,不用客气等,英美人则会说:It’s my pleasure/Thank you。这都反映出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两种文化,一个是以“你”为中心,一个是以“我”为中心。

(4)体态文化差异

肢体语言也是人类进行交际活动的重要工具,中西方不同的肢体语言体现了不同的体态文化。如拥抱、握手、亲吻、手势语等属西方人的体态语言,而中国的体态文化不包含这些过于亲昵的动作。了解并学会运用体态语对文化交际是大有益处的,如耸肩表示“I don’t know”;掌心向上伸开双臂则表示无能为力或无可奈何。

3。重视本族文化的重要作用,培养跨文化意识敏锐度。

了解并熟知本民族文化是培养跨文化意识敏锐度的前提。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刘润清教授曾经指出:“文化教学,这不仅仅是让学生懂得西方文化,而且要懂得本族文化,二者并重。”这是因为跨文化交际是双方的。作为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我们必须在了解和熟知中国文化特点和表达方式的基础上,学习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并学会用英语表达本族传统文化,宣传本族优秀文化,让西方人了解更多的中华文化,比如中国的太极拳(Taiji)、武术(Wushu)、功夫(Kongfu)、气功(Qigong)、衙门(Yamen)、曲艺(Quyi)、二胡(Erhu)、麻将(Mahjang)等。我们要夯实本族文化的功底,不失时机地传播中华传统文化,让西方人了解中国文化,这样有利于双方的相互理解,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时效性。

中西文化的比较性学习是培养跨文化意识敏锐度的关键。跨文化意识敏锐度是一种对有别于母语文化的他国或他族文化的反映度和感知度,它是以母语文化为参照体系。敏锐度的加强有赖于母语文化和异国文化的同步提高。然而敏锐度的高低并不与文化知识的多少成正比,而是有赖于对中外文化的对比性研究学习。

4。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文化渗透。

(1)讲解法

讲解法是课堂文化教学最为直接的方法。教师直接结合教材内容对相关的文化知识加以讲解。

(2)对比法

对比法是文化教学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对比,学生可以发现母语和目的语的语言结构与文化之间的异同,了解异族文化的特殊性。比如从称呼、招呼语、告别、做客、谦虚、道歉、赞扬、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将中西文化进行对比,可以加强学生的文化意识敏锐度。

(3)阅读法

阅读文学作品是文化学习的一个主要方法。因为文学作品是社会文化的反映,所以,要想了解英语国家文化,阅读一定量的文学作品会有很大的帮助,从中可以找到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和信息。

(4)实践法

实践法是实现文化教学目的最直接的方式,文化教学的目的是实现跨文化交际,所以教师可以借助各种资料让学生对中西方不同民族在价值观念、政治信念、宗教信仰、社会准则、道德标准及思维方式等方面有所了解,然后为学生创造各种机会进行跨文化交际实践活动。

三、结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土壤。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不能脱离一个国家的文化背景孤立地教授语言知识。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既教授语言,又传播文化,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使学生跨越文化差异障碍,减少文化休克现象,增加交际的有效性和成功交际的体验。

参考文献:

[1]徐冰。试析跨文化交际与高校英语教学。英语教学,。

[2]王宗华。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 提高外语交际能力。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

[3]谭玲。跨文化交际意识与大学英语教学。中国成人教育,2009。

篇5:语言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论文

语言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论文

一、语言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原则

1.系统性原则

虽然每种文化都各成系统,但至今为止,在外语教学中关于如何学习跨文化还没有定论。教师们通常遇到什么文化现象就浅尝辄止地说明一下,给人的感觉就是话题不定,随意性很强,缺乏系统性。这也是困扰大多数外语教师的问题。细川认为“在教授日本事情的时候,教师对所教知识在大脑中必须要有一个整体规划,比如这部分对学习者来说将来会起到多大作用,为了扩大所起的作用,接下来要讲哪部分必须要想好”[3]20。如果不这样的话,也许课堂气氛会很活跃,也很有意思,但是关于目的语国家的文化也许什么都学不到。那么在外语课堂中教师到底需讲授什么样的知识以及如何讲授,这就涉及到教学大纲的问题了。在制定教学大纲时,要参考外语专业的社会、事情、概况等课本及相关的大纲,明确对待跨文化的原则、内容、方法、手段及学生的学习目标等。只有这样,才能使系统性的文化讲授成为可能。

2.适度性原则

课堂中所导入的文化知识必须要适时适度,本着紧密为传授语言知识服务的原则,不可喧宾夺主。因此在外语教学中需要导入的文化必须要与外语知识学习或交际能力培养相关联。如果理解成文学、艺术、音乐、历史、地理、哲学等,那就大错而特错了。这样大量的导入,不但超出了大纲的范围,而且也与教学目的和目标背道而驰。文化的导入目的应该是外语学习的补充,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语言知识和交际能力的掌握。另外,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理解和吸收能力随时对内容进行调整,太难或太易的内容都是不适合的。还应合理地把握时间的分配,注意既不能影响教学的进度,又能达到文化导入的目的。

3.主流性原则

文化的种类丰富多彩,多种多样,既包括高尚的,也包括低俗的部分。应该导入的内容也五花八门。既包括政治、经济等,也包括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风俗、习惯、礼仪等等。通常会有很多人认为“讲什么都行”,对于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在“什么都行”中选择出“什么(即所教授内容)”[4]95。因此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挑选,尽可能的选取那些能为课堂知识服务的主流文化。

二、语言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手段

在外语教学中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手段和方法多种多样。在教室中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充分利用文字资料

包括课本、杂志、参考书等书籍的阅读。阅读书籍是学生系统学习目的语国家文化的有效手段。特别是文学作品的阅读非常利于人们对该国文化的理解和把握。因为某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学作品是该国家或民族文化的精华、是传统文化的积蓄。教师不但要指导学生通过阅读一些文学作品提高自身的修养、欣赏作者的创作技巧,还应该对文学作品所包含的社会背景、历史时代及文化风俗进行详细地剖析,这样才利于学生对该作品所包含文化的理解和吸收。从而培养其对跨文化的理解意识和运用能力。因此推荐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外语教师的一项重要责任。另外,杂志往往会及时地登载一些最新的信息,通过阅读杂志可以了解目的语国家最新的文化发展动态,以此来推察该国文化的变迁,以便系统完整地理解该国文化。

2.合理利用视听资料

现阶段人们使用的视听资料主要有幻灯、收音机、录音机、录像、电影、网络等。视听教育是把声音或影像资料作为素材进行教学的。在外语教学中,充分发挥视听资料的长处,有机地使声音和影像结合在一起,就会使外语学习中的“听、说、读、写”四种技能中的“听”与“看(另一种形式的读)”有效地结合到一起,提高效率。而且视听教材能够把抽象的文化通过客观的声音、图像等以影视剧等形式,再现活生生的生活画面,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5]。

3.充分发挥实际指导者的作用

这里所说的指导者是指来自于目的语国家的外语教师、留学生、研究人员以及对跨文化感兴趣的人士。从语言学习的角度来看,邀请外籍教师来担任会话、听解、社会事情、作文等课程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手段。学生通过与目的语国家的人们进行接触和交流,可以很自然的习得通常情况下在教室和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和文化。例如:我们中国人从小就知道,与人见面时为了表示诚意,要主动把自己的手伸给对方,通过握手来传达友好。而我们在书本上也学到了日本人见面时,要把自己的头低下,通过鞠躬来传达一种敬意。看似非常简单的问题,可是实际上,对于互不了解对方文化的双方来说,当时的姿势、视线、表情、时间的长短、使用的语言等都是难题。而且这些东西不经过反复实践是很难掌握的。所以,在生活中通过与目的语国家人们的实际接触会很自然地掌握。为了更好地发挥人的媒介作用,除了聘请外教外,很多学校还邀请外国留学生走进外语课堂,互相做学习伙伴,以便在实践中学会跨文化交流。

4.利用各种渠道拓展第二课堂

语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外语教学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还必须对学生加强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和学校利用各种渠道开展教学实践满足学生对语言实践机会的需求,积极拓展第二课堂,有效促进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第二课堂的形势主要有外语角、原版影视作品欣赏、外语专题讲座、外事活动见习和去外企社会实践等形式。通过以上途径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掌控能力,并能切身体会感悟和检验课堂中所学相关文化在语言应用中的作用。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一定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指导,让学生领悟文化在交流中的重要性,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语言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规律分析

教师通过不断探索,发现人们对跨文化的认识,通常有以下五个阶段。在课堂中学生对跨文化的接触吸收也同样要经历这样五个阶段。以日语学习为例。第一阶段:接触跨文化(Contact)。大部分日语专业的学生都是进入大学才刚刚接触日语的。由于要接触一门崭新的语言和文化,所以他们往往表现得非常兴奋和期待,习惯于用自己固有的文化观去审视新接触的文化,觉得这也新鲜、那也新奇,而忽视了对文化深层内涵的挖掘。经常听到的话语有「日本人は優しい」「和室がき」等。第二阶段:否定自我(Disintegration)。随着对日本文化理解的加深,第一阶段的新鲜感逐渐消失,两种文化间的本质差异渐趋明显,特别是开始与日本人接触时,本来自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对方却不能理解,对于如何与日本人接触显得束手无策,于是慢慢的对自己失去信心,甚至对自己当初的选择产生怀疑。情绪陷入低谷。代表话语有「私はだめだ」「言語的な才能を持っいない」等。第三阶段:自我调整(Reintegration)。在这一阶段严重者甚至会全盘否定目的语国家文化,以恶语攻击目的语国家的人或者事儿。从而排斥该文化,美化本国文化。在旁观者看来简直就是一种退步。这就需要学生重新调整自己的心情,以冷静的公正的态度来重新审视该文化。第四阶段:自律(Autonomy)。这一阶段在明确两种文化异同点的同时接受该文化。逐渐从以本国文化观看待事物的态度转变到适应接受该文化,即要具有「人に頼らなく自分でやっいけるようになった。自律性を獲得した!」的'自我满足感。这样就能深入地理解目的语国家文化,恰当地应对各种问题。第五阶段:独立(Independence)。经过以上各阶段的磨炼,在此阶段基本上能够把握自己的行为在多大程度上受到目的语国家文化的影响,而且也能够根据具体情况自如地选择采用哪种文化观并付诸行动。在评价目的语国家的人时也不再笼统地归类,而是尊重每个人的个性特点。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在了解以上五个阶段的特点后,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主要有两种方式。其一:以传统讲义的方式把相关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包括让学生自己阅读有关文化、历史、政治以及经济等方面的书籍。但是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学生很难获得使自己发生根本改变的信息,也不能持续地从文化交流的实际掌握改变自己的交流技巧。因此,我们不太赞成学生通过此种方法学习跨文化交流。其二是经验学习法。这里的经验学习法并不是简单地重复见闻过的事情。而是强调通过“交流”这一重要因素进行实践。其目的就是给学生一次客观地重新思考和审视以往经验的机会和过程。具体的做法就是教师设置题目,有意识地让学生经历某些事情,然后询问学生的心理感受,让其进行客观性的分析。

四、结语

世界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如何使学生尽快地了解跨文化,使他们顺利的同目的语国家的人进行交流,是每个外语教师必须关注的课题。现阶段跨文化领域的研究多集中在东西方之间,亚洲各国之间的跨文化研究才刚刚起步,希望更多的学者关注此课题的研究,也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能为外语教学提供一条新的思路。8月,天津外国语大学召开了世界日本语大会,其主题就是《異文化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のための日本語教育》(跨文化交际中的日本语教育),与会者超过人,大会还编辑出版了《跨文化交际中的日本语教育》论文集,收录文章1000多篇。可以说是我国日语界跨文化交际研究成果的一个展示。相信以此为契机,在我国日语教学中的跨文化研究一定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秉承“导入文化与讲授语言同等重要,在语言教学中积极地导入跨文化”的理念,并且不断地探索和研究“文化与语言的关系”,为更多更好地了解语言与跨文化的关系不懈努力。

篇6:探讨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论文

探讨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论文

一、语言能力的培养

对语言能力的培养,语言能力是跨文化交际中必须具备的交际能力,它与语用能力以及语言策略能力共同构成了外国学者所认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英语老师应该适时适当的向学生指导语用的学习方法,以此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语言策略能力指的是人们对语言的运用应变能力,现在很多学生学习英语,掌握英语的含义和用法已经非常的熟练,但是如果运用到生活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和他国的人交流就经常会出现了一些问题,这就要求老师针对这一问题,在对学生进行英语训练的时候让学生意识到应该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去学习,讲究语言应用的策略,这样的练习方法可以弥补学生词汇和语法知识缺乏的不足。

这样训练学生学习英语,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使学生能够积极有效地去处理交流中遇见的问题,准确的传达自己的想法,从而提高学习的整体交际能力。

二、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以往的教学教法中,人们对英语学习的认识就是熟悉掌握词汇和语法,并没有考虑怎样的运用,所以培养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就应该联系他国文化,学习他国语言特色以及思维方式,加以训练,这样的学习方式有助于以后同他国人民进行交流时的实际应用,避免因为思维方式的不同,造成沟通内容上的误解,正确的思维能力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前提,是良好沟通的必要保障。

三、行为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最终体现者就是行为能力,所以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就不容忽视对行为能力的培养。外国人对行为能力的定义就是行为规范的理解和对行为冲突的对策的能力,培养行为能力,首先就应该了解他国的行为规范,例如:基本礼仪和文化禁忌等等,从而避免因为不了解他国文化而在交流的过程中触犯了他国的禁忌,引发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行为冲突能力就是在已经因为某些因素在交流的过程中与他人发生了争执,这个时候应该灵活的分析导致问题发生的关键因素,采用巧妙的解决方式化解尴尬的冲突局面。行为能力的培养是跨文化交流的体现者,因此,在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体系中应该在行为能力培养这一方面加强力度,以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社会性发展能力的培养

社会性发展能力简而言之就是一个人的人际交往能力,一个人的人际交往能力有一小部分是与生俱来的,但是后天的培养占有很大的比重,如何培养一个人的社会性发展能力呢?

首先应该培养其文化适应能力,也可以说是环境适应能力,因为一个地方的文化,在其环境上得到了全面的'体现,不困是生活环境还是文化环境,都反应着一个地方的文化特色,我们应该对一个地方的文化环境有敏锐的洞察能力,先清楚的掌握地方文化特色,在根据文化上的差异作出相应的调整,一个人能否迅速的适应一个地方的文化环境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性发展能力的高度。其次培养社会性发展能力就是培养交流能力,在适应环境的基础上更要学会与人沟通,学会将自己的想法和他国文化产生共鸣,以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这样才能在我国文化和世界之间架起坚固的桥梁,将我国传统文化发扬至世界每一个角落的同时也吸取他国的优良文化,将祖国文化的发展带向新的高潮。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大学英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顺应时代的发展,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对传统大学英语做一些适当的改变是很有必要的。

大学英语的教学方法与本国语言的教学大相径庭,一个完善的理论体系为实践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理论依据。但是,培养大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看见成效的,所以在培养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这条道路上,需要任重而道远的精神,不断地去研究和探索,以总结出更多经验,开辟出更多的方法和途径,为跨文化交流提供更多的帮助。

篇7: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如何上好大学英语课,使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挥洒自如,是目前大学英语课堂亟待解决的.问题.揭示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并提出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几点建议.

作 者:张建波  作者单位:辽宁医学院,辽宁,锦州,121000 刊 名:硅谷 英文刊名:SILICON VALLEY 年,卷(期): “”(12) 分类号:G42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能力  

篇8: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跨国文化交际意识指对外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异同的敏感度以及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如英语)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cultural awareness).跨文化交际能力指学生根据所处的文化环境及交际双方各自的文化背景,在理解并尊重交际双方的文化背景的'前提下,恰当、得体地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教师在教会学生运用英语获得信息和表达思想的同时,必须进行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那么,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呢?

作 者:张爱娥  作者单位:茂名市第十九中学 刊 名:南方论刊 英文刊名:NANFANG LUNKAN 年,卷(期): “”(9) 分类号:G0 关键词: 

篇9:如何培养外国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如何培养外国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一部分.学习语言不只为了掌握语言技能,而是要利用这种语言技能进行有效的交际.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在培养学生语言技能的同时,更要时刻注意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本文通过对对外汉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分析,尝试地提出了对外国留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一些策略.

作 者:王潇潇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刊 名:考试周刊 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 “”(4) 分类号:G64 关键词:外国留学生   跨文化交际能力   对外汉语   培养策略  

篇10:少数民族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论文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19-0100-01

要想真正掌握一门外语,除了应当掌握这门外语的语法组成、发音以及词汇等基本知识外,还要求学生可以在一定的环境之下,能够通过对外语知识运用而完成有效的交流活动,从而实现交际的目的。在大学英语的学习中,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便是培养学生语言交际的实践能力。因此,近年来很多的教育专家以及学者,开始从理论以及实证方面着手研究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并且得出了提升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系列理论与方法,并逐步应用于实践之中。不过,在大学生之中还有较为特别的群体,例如,少数民族学生这一学生群体拥有自身独有的特征,而其所拥有的特征将会对他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带来何种影响,却很少有学者进行研究。因此,在此通过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调研的方法,研究导致少数民族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弱的原因,并探讨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调研过程

(1)调研对象。在此对我校共100名少数民族学生进行调研,所调研的学生包含法律专业学生、管理专业学生、外语专业学生以及教育专业学生等。

(2)调研工具。此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按照不同的专业随机发放调查问卷,每一个专业发放25份,一共发放100份调查问卷,收回问卷中有效问卷为96份,问卷有效率达到96%。

(3)调研主要内容。

①学习英语最主要的目的。英语作为非常重要的一种外语,在跨文化交际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对100名少数民族学生调研过程中,发现学生学习外语主要是基于实际的需求,如为了能够获得毕业证书,为了能够拥有更加理想的工作。而只有非常少的学生学习外语是为了扩展自己的视野,能够和外国人进行交流。

②少数民族学生对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评价。在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评估调查中得出,少数民族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存在相对弱的问题。很多学生在跨文化交际方面存在较大的障碍。反映出少数民族学生对于英语的'应用能力不强,在使用英语交流的过程中没有信心,而且所处的学习环境相对封闭,不够开放。

③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发现,很多少数民族学生认为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不高主要是因为自身心理特征以及采用的教材所导致的。由于少数民族学生生长的环境较为特殊,和汉族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少数民族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过程中,应当认识到这一点,这样才能确保少数民族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效果得以进一步提升。

二、少数民族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较弱的原因

(一)民族心理特征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影响

语言属于文化载体的一种形式,同时语言还是文化中非常关键的内容。如果想学好并掌握一门外语,应当全面、深入地了解语言所拥有的背景以及文化,不然便无法掌握这门语言。而很多的少数民族学生来自于较为偏远地区,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等很大程度上受到本民族文化的影响,西方文化接触较少。而学习西方文化的过程中,极易导致和其自身的文化价值出现冲突与矛盾,导致跨文化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障碍。

(二)使用的教材和少数民族学生思维模式不相符

在教材的编制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学生所拥有的差异性,使得很多内容他们不容易理解。另外,很多英语教材内容较为死板,缺乏趣味性,导致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不能很好地发挥,直接影响到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效果。

三、英语教学中提高少数民族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对策

(一)强化多元文化之间的比较

少数民族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较弱的主要原因是文化冲突所带来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进行英语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比较,让少数民族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认识英语国家的文化与思想,体验多元文化带来的碰撞,这样会更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价值观,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多元文化。

(二)在课堂教学中创建跨文化交际情境

因为语言属于一种交际使用的工具,其拥有特定的应用环境。而英语教学中所采用的教材很多较为死板,不能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所以,应当进一步優化课程设计,在课堂中融入实践环节,通过设立跨文化交际的情境,让学生的思维能够逐渐向英语国家文化领域转变,从而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结语

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是时代的要求,更是民族发展的要求。少数民族学生拥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认识到这些特殊性,采用适宜的方法,更为有效地提升少数民族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不断推动民族教育事业向前发展。

篇11: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探讨论文

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探讨论文

摘要: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除了要具备基本的英语知识、口语技能之外,还应当对外国的文化有所了解,提高整体能力,现如今我国商务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方面还存在问题,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在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期对英语教学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职院校;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

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需要面对较为繁重的交际压力,与外国友人进行深入交流,如果学生对外国文化知识不了解,就很容易在交流过程中冒犯他人,影响双方之间的关系。为此,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工作者应当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外国文化知识。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阐述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希望为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一、商务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商务英语交流需要

从事商务工作的人员需要与多领域的人群进行交流和合作,在此过程中就会接触大量的外国人,世界上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较多,而且这些国家之间的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交流过程中不能将英国的文化当做是所有英语国家的文化,从业者需要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进行系统的了解,从而在交流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待。如果从业者对英语国家的文化没有深入的了解,不仅会造成交流障碍,还容易冒犯他人的文化,影响双方关系进一步拉近。在商务合作过程中,双方必须保持良好的合作氛围,不能出现彼此冒犯的情况。

(二)教学改革工作的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职院校英语专业教学工作一直没有取得较好的成效,培养出的学生大多数从事其他工作,真正进入商务领域的人少之又少,这说明我国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教学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许多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视英语语法、词汇教学,对外国文化并不深究,学生获得的文化知识就随之减少,这一情况导致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降低。某些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毕业后,与外国宾客交流存在较多的障碍,双方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商务合作的可能性也就随之降低。为此,相关院校应当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响应教学改革的号召,提高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1]。

二、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通过案例教学将现实的商务环境引入课堂

在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案例将商务交流的环境带入课堂中,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案例教学方法可以将外国文化知识融入环境,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积极和有利的,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得到提高,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增强。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应当注意案例应当符合实际情况,不能凭空捏造,否则案例的作用就会削弱,同时案例应当具备一定的普遍性,在商务交流过程中经常遇到。此外,案例还应当具备一定的时代性,过时的案例不应当出现在课堂中,教师要选择对学生帮助最大的案例资源。通过实施案例教学法,学生掌握外国文化的能力会明显增强。

(二)提高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师的文化素质

许多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教师对外国文化没有深入的了解,这些教师在学习阶段没有到外国深入研究,其了解的外国文化往往来自于书本和想象,这说明我国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教师文化素质较低。现实情况要求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改变自身不完美的地方,例如可以在暑假、寒假期间到外国去访学,高职院校要给予教师适当的资金支持,同时,教师要加强与外国英语教师的交流,从外国友人的口中学习外国文化,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适应跨文化交际教学的要求[2]。

(三)开设汉语文化课

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不仅要开设外国文化课,还应当开设中国文化课程,提高学生的汉语文化水平,现如今许多学生对我国的文化了解非常少,反而对外国文化比较热衷,这导致学生在认识本民族文化时存在较大的偏差,容易将东亚文化认为是中国汉语文化。高职院校要将学生的汉语文化水平从高中阶段提升至大学阶段,让学生学到更深入的汉语文化,在区分汉语文化和外国文化的同时才能游刃有余。因此,教师应在英语教学中同时传授中西两国的文化知识,促使学生了解两种文化间的异同,必要时可以组织汉语文化专家为学生授课,或者让学生参观汉语文化的精华成果,增强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在接下来一个阶段要开设与文化相关的课程,如英语国家概况、跨文化商务交际、商务礼仪和商务英语翻译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对比中西文化的.不同,从而让学生加深对外国文化的理解,在今后的交流过程中,尊重外国的文化,实现双方的尊重互信。

(四)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多渠道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工作提供了许多便利,教学工作也可以借助科学技术的优势,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工作不应当仅局限在课堂内,要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提高自身的交际能力,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鼓励学生与外教及国际友人用英语交流。或者与外国的学校进行联合,开展互联互视交流,让身处两国的学生能够通过视频进行交流,双方学生可以展示自己文化的精华部分,这样不仅可以让我国的学生了解外国的文化,还可以让外国学生了解我国汉语文化,可谓一举两得[3]。总之,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学工作很多年来一直坚持落后的教学理念,学生虽然学到了专业的英语知识,但是对外国文化所知甚少,在与外国友人交流时会经常冒犯对方,影响双方进一步交流。针对这一问题,高职院校应当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组织学生学习外国的文化知识,了解外国文化精髓。涉外商务活动的成功,除了必需的英语知识外,还要专业的文化知识进行辅助,这是一种内在的交流模式。高职院校要培养能够熟练应用英语进行涉外商务活动和文化交流活动的实用性技能型外语人才,并将此作为一种长期目标坚持下去。

参考文献:

[1]谢忠瑞.论商务外语学科及学术研究的再定位[J].职业,,30:81.

[2]刘春富.跨文化商务交际学对商务英语教学研究的启示[J].河南科技,,06:276.

[3]刘晓丹,高欢家,陈艳.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湖南教学研究,2015,(3):13-14+16.

篇12:浅析高校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的论文

浅析高校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的论文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

旅游英语的教学仅仅需要教授英语的技能、基本知识、旅游知识,还需要为学生的交际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目前,我国旅游英语教学中哑巴英语的现象非常严重,学习了相关的基本知识,却无法在实践中得到运用,对于教学来说可以说是失败的。随着国际间的交流越来越普遍,文化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突显出来,从而使英语教学的方式也发生了重大改变。

(一)语言在相应的文化下才有实际意义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同样一句话,放在不同的文化中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涵义,因此文化对于语言的影响是很大的。语言可以说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反映了民族的一种文化理念,透过赋有语言的文化,人们可以了解该民族的历史人文、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不懂得文化,就无法对语言进行准确的理解和深入的掌握,可以说,脱离了文化学习语言无法领悟语言的精髓,就学不好语言。旅游英语同样需要结合国外的文化学习,要掌握英语学习的背景,在这个基础上理解好语言所带来的涵义。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目的所决定

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是为了交流,而不仅仅是为了学习,也就是说语言是一种媒介,联系着背后的人与人。对于旅游英语的学习者来说,仅仅掌握英语的语法、句型、词汇和语音规则是远远不够的,一门语言发展了那么多年的历史才凝练而成,是在积淀了很深入的文化基础上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恰恰是让学生能够用外国人听得懂的英语交流。因此,在旅游英语的教学目标中,语言、旅游知识的教学与文化的教学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否则就容易产生误解导致交际失败。

二、跨文化交际在旅游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对旅游英语教学中的教学存在着比较大的争议,涉及到语言的专业能力其教学方式应该有所创新,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目的,主要存在的问题集中在以下几点:

(一)教学方式陈旧,没有创新

目前虽然有些教师已经开始注意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对于旅游英语教学的重要性,但是仍然有些学校将语言知识的教学放在整个教学的重要位置,对于其他能力的培养却懒得花心思。英语的学习仅仅在卷面上,只是为了考试,对交际没有提供相应的设备和场所,其能力无法得到提高和改善。

(二)对目的与文化的学习

现在有些旅游英语的学习者过多的注重西方文化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甚至放弃了对自己语言的理解和掌握,而是硬生生的去理解西方的历史文化、价值理念以及行为方式,对汉语的学习却不怎么上心,这种削减式的学习做法同样是不可取的。尤其是跨文化交流,是在良好的掌握母语文化的基础上,对外语的文化理解,才能更加深入、形象。脱离了母语去学英语,为文化的理解也是不到位的。

(三)语言的应用能力较强

事实上,跨文化理解能力差就无法进行沟通和交流,但是当语言能力达到一定的高度和流利程度后,文化障碍也会显得比较突出,这主要是指此时语言失误很容易获得对方的谅解,即使发生了沟通不畅的情况,也会被误认为是一种认为的故意的语言行为,这种导致的文化交际上的冲突风险会更大。

三、如何在旅游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针对旅游英语的.教学目的和当前的教学方式,需要在语言的学习中注重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应该采取以下几点为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创造条件:

(一)运用教科书教授词汇蕴含的文化内容

在旅游英语的学习中,最为基本的就是英语词汇,可以说这是学习外语最最基础的内容,这些词汇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这些英语词汇的产生、消亡以及新陈代谢都蕴含了丰富的文化信息,例如“Friday”这个词在英美人眼里就有着特殊的文化意义,它是指耶稣受难的日子,这也就产生了周五一系列不太好的内容。而相对的“Sunday”是耶稣复活的日子,于是就有与之相关的比较好的涵义。教师可以在教授词汇的过程中,将这些文化的内涵讲给学生听,就会使整个教学增添生趣。

(二)将了解语言的文化作为课下作业

课上的时间是有限的,尤其是进入大学,一周两三节课并不能教授英语的全部内容,任何老师都不能把所有的信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教授完,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需要利用课下的时间。教师进行授课后,可以作为作业布置给学生,让他们充分的体会词汇、语境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段的意义,扩大学生的外语语言和文化知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为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体会交际的成就感,寻找交流的环境,促进他们对语言的锻炼和交际能力的培养。

(三)聘请外籍教师教授课程

事实上,我们都知道学习一门外语,尤其是在国内没有那么好的语言环境的条件下是何等困难,旅游英语的教学中应该聘请外籍教师参与教学,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的交流欲望,而且还能够将关于文化的内容做更好的理解。外籍老师,尤其是英美教师,他们知道在什么场合下应该说些什么内容才不被引起误会,这恰恰是中国教师所缺乏的,即使是在国外呆了一两年的中国教师,也无法达到较好的语言文化的理解水平,因此,聘请外籍老师对于学生的听力以及口语都将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从旅游英语专业学习的角度来说,和将英语的老师接触是有必要的。

篇13:浅析培养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论文

论文摘要:本文只从高职高专(笔者所在的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角度,去论述培养文化意识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问题。教学实践表明,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密不可分。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涉外交际活动也越来越多,与世界接轨已成定势,社会生活和实践证明,仅仅掌握语言知识并不能保证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成功的交际,我们应该认识到必须把语言知识和文化意识结合起来才能顺利进行交际。一个对于英语国家的文化不了解或了解很少的人,即使语音,语法正确,拥有几千个词汇,不了解文化背景,没有文化意识,犹如只抓住了外壳而不领悟其精神(胡文中,1995)0因此,作为英语学习者来说,在与来自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交往时,不仅仅要掌握目的语正确的语法,地道的语音,语调和一定的词汇量,还应该了解他们的社会习俗,价值取向,言语规则甚至非言语交际方式等,否则会产生误解和矛盾,影响和妨碍人们正常的交际。

二、什么是文化意识?

所谓文化意ip(culturalawareness),指的是对文化多元性的意识和对差异的宽容态度,对文化成员的共情能力,以及对自身文化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的觉察和反省。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目的语使用的适宜性是在跨文化交际的框架中定义的,“学生需要一种跨文化交际能力,他们能够受益于语言文化教育”(Byram&Morgan,1994)(高一虹)。

三、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请看,苏:一顿便饭,为您洗尘,请。沃尔夫:噢,这简直是一次盛宴,每个菜都是佳肴,我很喜欢,不过,我觉得这些菜对我们来说太多了。苏:哪里哪里,实在是算不了什么,不过一点小菜和薄酒,不成敬意,以后有机会可以好好安排,让您更满意。

饭后,沃尔夫马上给总公司写了一份备忘录:苏先生不是一个合适的合伙人,他的管理不切实际。在我看来,他更愿意把资金投资在饭桌上而不是工厂的产品生产线。

苏先生的盛情款待得来的是这样出人意料之外的结果。

为什么要有文化意识呢?这是因为,像发生在苏先生公司的这起事件一样,文化上的误解会妨碍公司在跟外商合作时顺利开展商务活动。人们在文化方面犯错误可能不是故意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但有些很可笑的文化方面的失误却使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有些致命的失误几乎使企业濒于破产。往往是因为其决策者不了解文化的奥秘。他们需要了解人们的语言和行为背后的原因。只有在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之后,群体和个人语言,行为方式才能被他人所理解甚至被他人所预见。也惟有如此,公司才可以蒙受重大的经济损失或免于破产的命运。

我们在和来自其他文化的人交往的过程中,或者在和其他的文化价值观接触的时候,要清楚自己传达给对方的文化价值观,同时也要了解对方的文化价值观。除此之外,还要认识到,在这个过程中很可能存在“鸿沟”。亨德里克.谢里(HnedrickSerrie)曾写过一篇文章,探讨了解他人视角的必要性,他指出,“把握好行为的分寸比掌握语言还重要,可是很少有人懂得这个道理。

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

贾玉新认为如果把几乎所有的、不同程度的交际都认为是跨文化交际,那么,跨文化交际将包括:跨种族交际,跨文化交际,同一主流文化内不同群体之间的交际,以及国际性的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建立和维持良好关系的能力;(2)以最少的损失和曲解进行有效交际的能力;(3)在适当程度上顺从别人并与人合作的能力。以上这些方面的能力明显地体现在各种行为特征上,例如领会、尊敬、灵活性、对模棱两可事物的容忍性,及与别人在互动中的操纵能力等。

五、注重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只注重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听读),而忽视跨文化交际能力(说写译)(曲政、俞东明)Wolfson(1983)指出,“与外国人交往时,本族人对外国人在语音和句法方面往往比较宽容。而违反讲话规则却常被认为是不懂礼貌,因为本族人不太可能认识到社会学的相对性”。由此可见文化方面的错误可能会引起更为严重的交际失误。

请继续看,一位中国女士在宴会上听到别人称赞她的.衣服样式时说的一句话:

That’salovelydressyouhaveon.

No,no,it’sjustaveryordinarydress.

在汉语中,当听到别人的称赞时,人们常说:“过奖过奖,惭愧惭愧”之类的自贬的词语,以示礼貌,谦逊;而在西方文化中,在这种情景下,受赞扬者直接用“Thankyou”,“Iamverygladtohearthat”之类的话语应答即可。否则,听话人会认为这种答话暗示着答话人在嘲笑说话人不懂衣服样式的好坏,缺乏审美观和鉴赏力,严重的后果是会引起对方不快,导致交际中断。 六、寓文化教学于语言教学中

(一)注重文化意识导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许国章先生曾经说过: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当作用于文化的时候,它是文化的信息的容器和载体。概括的讲就是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则是语言的底座或环境(束定芳,庄智象)。联系到外语教学,既然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如此密切,那么在外语教学中导人文化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美国社会学家Hymes认为交际能力有四个重要参数,即语法性,适合性,得体性,和实际操作性,其中适合性和得体性的实质就是语言使用者的社会文化能力。也就是说,使用者应能在英语环境中遵循一定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恰到好处地同他人交往,遵循他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不冒犯别人的隐私和忌讳等。例如,不能在葬礼上说“Alovelyday,isn’tit?”不能问外国人“Whereareyougo-ing?”也不能问女士“Howoldareyou?”或“Areyoumarried?”等关于个人隐私方面的问题。Canale和Swain认为交际能力包括四方面的,其中社会语言能力是指在各种不同的交际场景下,语言使用者能根据话题,说话者的身份,交际目的等因素,恰当地理解和表达话语。这与Hymes的适合性和得体性有着相似的内容。由此可见,在中国的英语学习环境里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就包括培养他们的社会文化能力,或者确切地讲,也就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利用一切机会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由于我们的学生母语文化根深蒂固,用母语的逻辑进行思维和表达已成定势,所以学生习惯于把母语的文化习惯和文化模式套用到所学语言中去,从而发生文化干扰。

笔者在校园里不止一次地经历这样的问候语:”Goodmorning,teacherChen”,“Helloteacher”\"Hi,teacher”…在我们的文化里,老师,主任,院长,经理等表示职业,职务的名称,在日常交往中常作称呼语来使用,以示尊重,直呼其名,是不恭不敬的行为。但在大多数的西方国家里,人们推崇平等主义,崇尚个人成就而忽视个人在团队中的地位,因此除了Mr.Mrs.MissMsDr.等之外,人们是不会用工作名称或职务来作为称呼语的。同样,在日常生活的交往中,同辈,孩子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挚友之间往往直呼其名;更有甚者,孩子对父母,长辈,老师也都可以直呼其名,以示亲切,接纳,否则就觉得被拒千里之外。如西德影片《英俊少年》中的孩子海因切,直呼其父为卡尔,呼其外公为威廉;美国连续剧《我们的家》中媳妇洁茜也直呼其公公为格斯,这在中国人的交际中是绝对不允许的。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能利用一切机会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他们就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了。

文化意识中的许多内容回会激起学生们的强烈兴趣,又特别实用,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的欢迎程度往往大于普通的语言知识。英语教师如果能在课堂适当融人这些内容,不仅不会影响教学进度,反而能从主观上增进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并同时帮助他们了解西方人的价值取向,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社会规范。

七、结束语

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时代的要求。认识到己方文化和异域文化之间的相互生存关系是参与文化交流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前提,我们要有“着眼于全球的思维和落实于局部行为的意识(thinkgloballyactlocally),要重视“inter”一词原本所包含的“之间”和“相互”这两层含义,培养学生既具有一定的语言能力又具备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即具备“人乡随俗”的能力。

篇14: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传统的商务英语教学只强调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忽视了对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如何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近年来倍受外语界专家的`关注.通过分析商务英语专芈以及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探讨了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

作 者:谭君 刘桂兰 TAN Jun LIU Gui-lan  作者单位:南昌工程学院,外语系,江西,南昌,330099 刊 名:怀化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IHUA UNIVERSITY 年,卷(期):2008 27(5) 分类号:H319 关键词:商务英语   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关专题 跨文化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