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经营管理技术及人才培养策略分析论文

李帝努努力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李帝努努力”参与投稿,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连锁经营管理技术及人才培养策略分析论文(共10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连锁经营管理技术及人才培养策略分析论文

连锁经营管理技术及人才培养策略分析论文

一、我国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现状

一方面,我国经营连锁管理人才的需求大。我国经营连锁在的发展中,逐渐由原来的大城市集中转向中小城市发展,我国连锁企业销售总额呈逐年增长趋势,店铺总数逐年增多。一般情况下一个连锁店需要员工十至上百不等,且需要各个层次的专业人才,由此可见我国连锁经营的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再加上国际连锁企业在我国市场的发展,使得人才的紧缺形势更为严峻。另一方面,我国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与市场的需求不相符,高素质专业人才严重供给不足。由于我国连锁管理发展起步晚,发展时间短,连锁管理教育与人才培养存在问题。当下高校商学院主要以培养宏观管理人才为导向,连锁经营专业开设较少,与市场专业人才需求不成正比。开设连锁经营专业的院校在人才教育目标上不明确,校企合作等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项目仅流于表面,没有真正发挥出作用。

二、连锁经营管理技术

1.连锁经营管理的专业特色

连锁经营的三大核心技术是商品采购技术、物流配送技术和信息技术,这些技术都是专业性极强的经营管理技能。商品采购技术主要包括交易制度、业务流程、商品策略、定价方法、促销手段等;物流配送技术主要包括总部配送、社会配送、配送中心等模式;信息技术包括数据分析、连锁经营技术等。

2.连锁经营的管理控制

连锁经营管理具有标准化和模式化,本质特征在于连锁总部与连锁店之间的资源共享。作为连锁经营的管理人才要具有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形成对员工培训、员工工作安排、职责、服务标准、店面陈列、广告、市场营销、顾客关系、顾客抱怨处理程序、存货控制程序、会计程序、现金和信贷管理程序、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处理等一些列标准与模式,这是经营活动的必要保障。

三、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策略

我国目前连锁经营人才的培养主要以高校培养、培训机构、连锁企业内部、职业资格认证等模式,在不断完善我国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要不断探索和创新适应现代商业发展的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新模式。

1.加强和完善连锁经营人才的学院式培养

高校培养模式主要是在学院开设连锁经营专业,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学习能力,但目前高校培养模式缺乏实践经验,无法满足连锁经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因此,高校要充分发挥在连锁经营人才培养方面的主体作用,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连锁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能在各类工商企业、社会组织从事市场调查研究、连锁推广、商务谈判、等管理工作,具有英语翻译和口语表达的能力、公共关系能力、商务谈判能力、电子商务技能等。加强高校连锁经营师资力量的建设,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加强连锁经营专业的实践性教学,建立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加强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等合作项目,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2.规范和完善连锁经营培训机构和企业内部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各类连锁经营培训机构在近些年得到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方式灵活、简单快速的优势,培训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能够短时间内为社会培养出大批量的连锁经营管理人才,但是培训机构培训周期短,在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上较高校培养还存在一定差距。现如今社会各种培训机构水平参差不齐,内容不尽相同,培养出的连锁经营管理人才也良莠不齐。因此要不断规范发展现行的培训机构,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培训协会的规范与监督,使培训机构不断提升培训质量,完善人才的培养。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培养模式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针对企业内部岗位直接进行有目的的人才培养,因此市场连锁企业应不断加强对内部员工的培训力度与投入,为企业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连锁经营专业人才。

3.引进国际执业资格认证模式

职业资格认证模式在我国发展起步晚,在现代职业资格考试体系中存在许多问题,但这种模式对于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来说具有科学性和专业性,完善的人才评估体系为连锁经营培养出专业性、高素质的人才。加快引进国际通用的执业资格认证模式,职业资格认证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从业者进行公证的测试,对合格者给予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我国要参考国际先进的考试标准,完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打破我国资格考试的各项漏洞和弊端,实现市场化的操作,为连锁经营培养出具有职业素质的人才。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连锁经营的发展,人才成为连锁企业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从我国连锁经营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来看,我国连锁经营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较大,但我国连锁经营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市场对人才需求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各大高校要不断加强和完善连锁经营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出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政府要加强对培训机构的完善和监管,完善我国执业资格认证机制;企业要加强内部培训力度,培养实践性人才。除此以外,要不断探索和完善我国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我国连锁经营的发展。

作者:胡延坤 单位:重庆城市职业学院工商管理系

篇2: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论文

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企业连锁经营模式的发展,行业对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高等职业教育承担起了培养各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任务。为缓解社会对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的渴求,探索其人才培养体系就成了该专业建设的当务之急。本文从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设计的内在逻辑,专业核心能力与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与模式等四个方面探讨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高职教育;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在我国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中出现得相对较晚,才被教育部正式添加到高职专业目录里。专业设置较晚并不代表连锁经营这种现代商业模式的发展滞后,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与发展,连锁企业如同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据统计,我国“十五”期间全国连锁企业的门店数量就高达十万多家,营业额达到7000亿元。“十一五”期间,中国百强连锁企业店铺增长率平均高达51%。“十二五”期间,中国整体经济环境进一步繁荣,连锁经营企业再一次迎来了发展机遇。根据《—中国连锁经营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到底百强连锁企业门店数量就已经达到15万多个,销售额增长至1.66万亿元。从另一个角度看,连锁企业如此迅猛的发展也必将带来数量巨大的就业岗位,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已经出现稀缺态势。正因为如此,本着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探索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就势在必行了。

一、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企业连锁经营商业模式起源于美国,这种经营理念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受到了各界的关注,后来风靡全球,在我国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所谓连锁经营是指企业在不同的多个区域里,以统一的名称,统一的标志,统一的管理方法,统一的服务程序等进行商业运营的模式。这种经营模式突出了品牌效应,因此而获得了营销上的优势,给商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高职类专业的特点源于行业本身的特点,换而言之,现代连锁经营模式有什么样的特性,高职院校所开设的此专业就必须依据这种特性展开教学和实训,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培养出能胜任连锁经营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连锁经营企业的运营主要分为三大板块——连锁企业总部的运营管理,连锁企业门店的运营管理,连锁企业的商品物流管理。这三大板块又分别在内部组织系统,信息技术系统,风险控制系统,统筹规划系统等四大管理框架下完成连锁经营。正因为有了上述连锁经营行业的特性,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特点也因此而彰显出来。高职教育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也就清晰明了了:培养具备一定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理论,适应连锁零售管理与服务一线需要,掌握连锁门店运营管理操作技术,能从事门店开发,胜任商品采购、品类管理、物流配送、卖场设计、商品促销等连锁经营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内在逻辑

高职教育体系下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应本着属于它的规律进行。高职教育是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发展地方区域经济为思路,以培养专业核心能力为原则而构建起来的课程体系群。设置高职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我们需要理清一条逻辑线路:所设专业的就业方向是什么?→在此方向上有哪些岗位群?→每一个岗位群里又有哪些具体的岗位?→每一个岗位的工作任务是什么?→胜任每一个具体的岗位需要哪些专业能力?→每一种专业能力需要哪些课程来支撑?如果我们能回答这条逻辑线路上的每一个问题,那么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也就呼之欲出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如何设置?我们本着上面的逻辑线路依次进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就业方向是从事连锁企业一线服务与管理工作。在此方向上有四个岗位群,连锁总部管理岗位群,连锁门店运营管理岗位群,物流管理岗位群,配送管理岗位群。在这四个岗位群里,有初始岗位9个,例如市场调研员、收银员、理货员、质量管理专员,物流专员等等。有可发展岗位8个,例如连锁门店店长、物流配送主管,品类主管等等。还有相关岗位11个,例如行政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等。每一个岗位都它的工作任务,例如市场调研岗,其工作任务就是信息收集、问卷调查、问题研究以及组织项目调查活动的各类协调工作。在这样的工作岗位上,要完成此项任务,工作人员就必须具备市场调研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设计问卷调查的能力,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这些能力从何而来呢,就需要课程来支持。要构建这些能力就必须开设《市场调查与预测》、《市场营销学基础》、《消费者行为学》等课程。按照这样的思路与方式,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也就建立起来了。

三、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核心能力与课程框架

根据企业连锁经营就业方向和相关岗位要求,从事连锁经营管理工作需要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能力:市场调研与分析能力,门店开发与运营能力,经营策划与设计能力,商务洽谈与沟通能力,商品物流与管理能力。在这五个方面的能力中有三种能力是连锁经营管理所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它们是门店开发与设计能力,商品采购与管理能力,门店运用与管理能力。在学科领域里,专业核心能力往往是此专业区别于彼专业的差别与特点,也是构建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依据。要具备门店开发与设计能力,在课程上就需要有《经济学基础》、《市场调查与预测》、《连锁门店开发与设计》等课程来支持。要具备商品采购与管理能力,在课程上就需要有《商品学基础》、《物流基础》、《品类管理与实务》等课程来支持。要具备门店运营与管理能力,在课程上就需要有《消费者心理学》、《连锁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会计基础》、《连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来支持。需要注意的是,专业核心能力的形成绝非几门专业核心课的教授就能让学生达到的,换而言之,核心能力除了专业核心课程的支撑以外还要有其它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来夯实基底,才能真正打造出该专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对于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核心能力的打造需要有三个层次的目标来完成,分别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在知识目标层面,要懂得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基础、会计学基础、物流基础的相关知识。了解国家对连锁经营管理方面的政策与法规。要理解消费者心理与消费购买决策的过程。懂得商品学的基础知识,熟悉商品采购过程。掌握理货员、收银员、店长等岗位的职责。在能力目标层面,要有清晰的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有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有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有问卷调查和市场开拓能力,有商品采购和物流配送的能力,有理货、收银、盘点的能力,有卖场设计能力,有处理顾客投诉及危机公关能力,有人力协调,员工管理能力。在素养目标层面,要具有一定的中国人文艺术修养,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热爱自己的事业,遵守行业规范,能积极工作,乐观向上。

四、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学方法与模式

我国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一定位的本身就注定高职教育是重实践教学的。对于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教学方法与模式,我们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的模式进行专业人才培养,以双证融通的方式进行考核。所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课堂讲授专业理论,然后通过校内实训室进行相关专业能力的模拟实训。所谓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是指学院努力开拓校外实训基地,通过企业与学院的合作让学生到真实的工作岗位和环境中锻炼,以此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所谓双证融通的考核方式,是指学生要完成专业理论学习后获得毕业证书,通过校内外实训取得相应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后方能正式毕业。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设置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动态的根源是行业的变化以及相应岗位能力要求的提升,所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是一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的研究过程。

参考文献:

[1]刘轶宏,阎惠全,王晓娟.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QSQ三位一体”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成人教育,2011(2).

[2]孔美多.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17).

[3]黄蕾.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1).

[4]晋淑惠,王化冰.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J].价值工程,(10).

[5]高皖秋.论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改革[J].学理论,(35).

篇3:分析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的特色论文

分析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的特色论文

连锁经营是一种现代化的商业经营形式和组织形式,它是通过对若干零售企业实行集中采购、分散销售、规范化经营,从而实现规模经济效益的一种现代流通方式,主要有直营连锁、特许连锁、自由连锁等类型,实行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标识、统一经营方针、统一服务规范和统一销售价格等是连锁经营的基本规范和内在要求。连锁经营业最早产生于美国,而后逐渐在欧洲和日本发展起来,己具有130多年的历史,因其具有市场范围广,知名度高,成本低等优点成为世界上一种流行的零售组织形式,被称为第三次零售革命,在发达国家零售市场占到60%以上,十分普遍.我国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加快发展步伐,到全国连锁经营企业百强销售额2465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品零售总额6%。上海、北京、广东、江苏等省市连锁经营发展较快,20上海连锁经营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达30%,北京达18%。

福建省连锁经营自以来发展较快,特别是近年来,国内外连锁经营企业纷纷在我省开办连锁企业,沃尔玛、麦德龙、好又多、永辉、国美、联华、永乐、三联四处开花。到目前为止,我省共有各类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企业、餐饮企业67家,所辖的门店数为664家,销售额55亿元,占全省限额以上批零、餐饮业23%,年销售总额62亿元,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3%,每个连锁总店平均拥有门店数量在10家左右,年销售额上亿元的有9家,连锁门店有80%以上与总部在同一城市,省内跨地区的有58个门店,跨省的有26个门店。21世纪是‘连锁的世纪”,国家经贸委在“十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将连锁经营作为现代流通业的发展方向,福建省也提出今后五年连锁经营的发展规划,连锁企业将在商业、服务业中占主体地位,连锁企业的超常规发展对人才提出迫切的需求,需要更多掌握现代技能的连锁经营管理人才,本文就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以下粗浅的探讨。

一、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

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化、国际化连锁企业发展需要,掌握连锁经营的基本原理、熟悉连锁企业购销存业务流程和人、财、物、信息等方面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具有良好的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公共关系协调能力的连锁经营管理高级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能胜任连锁企业总部各管理岗位、连锁企业配送中心管理岗位、连锁门店管理、折扣店、便利店、连锁企业信息系统管理等岗位的工作。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属于工商管理类,高职学生在专业教育方向应该突出素质培养和能力训练,应当以职业分析为基础,以从业技能训练为核心,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教学与企业技能训练相结合的原则,突出基础理论知识应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获得从事职业所必备的知识、技能等综合素质和能力,增强就业的针对性,同时了解市场环境、企业运作、管理模式等实际问题,为毕业上岗做好准备。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责任心强,工作爱岗敬业,团结合作,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的特点,以“应用”为主要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体系,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要安排专业认识实习、超市实习、物流管理系统软件实习,同时与校外企业积极联系,建立稳定的实训基地,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动手能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的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设置

连锁经营管理不是理论型职业,是操作型职业或应用型职业。在理论体系引导下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是该职业教育的特点。因此謂理论学习'实践培训和实习结合为一体,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会枯燥无味,不会高深莫测,符合职业教育的规律和高级职业人才的发展规律。专业建设要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明确专业建设的目标和指导思想。专业建设根据福建经济建设的实际,确定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构建起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建成特色鲜明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以与行业、企业乃至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的密切联系为中心,以信息化带动专业建设现代化,以国际化促进专业建设标准化,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达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以主动适应行业、产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为福建经济建设服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建设在起点上就要与世界先进的连锁理论与实践接轨,由于连锁企业本身科技含量较高,包括物流配送、采购技术、信息技术科技含量较高的内容,需要较多的课程模拟实训。

专业教学要以培养综合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专业的教学要以适应行业、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以构建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并建立相应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体系为教改的重点。以探索有效的产学结合运行机制为特色,以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双师型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和质量保证监控体系为保证;以改革教学方法、手段为突破口。强调高新技术、信息技术对专业教改的渗透,加强专业法规、惯例和技术标准与国际接轨的探索,以提升专业教改的水平。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二级支撑平台是经济学、管理学及计算机应用等课程,因此要把课程按逻辑关系整合成知识模块,形成网络状的课程体系,按照“大平台,小模块”的模式组建教学模式。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实践教学五大模块组成.高职连锁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能力:1.连锁商店经营管理和策划能力,2.商品流通组织和管理能力,3.商业英语的使用能力;4.掌握计算机操作和应用技术,熟练使用物流管理软件,具有连锁商店信息系统操作维护能力。5.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处理公共关系的能力。6.具有从事连锁企业会计核算、理财能力。7.商品包装和展示能力,8.商场定位、开拓及营销能力。

要制定可行的专业教学计划,制定可行的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大纲和实训教学大纲,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教材建设规划、实践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和教改经费投入、使用计划,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要成立专业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建立由企业界人士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和规章制度,确定经费投入、使用计划,配备适应现时教学需要的师资,老师要有较强的教学研宄能力,可以积极与连锁集团联系,聘请他们的专家担任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委员,对专业设置的教学计划课程体系进行指导,同时,与他们进行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安排学生实习等事宜,加强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双证书”的考证工作,除了获得高职毕业证书之外,还要取得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营销员、推销员”职业资格证书,福建省非计算机专业一级考试证书,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证书,POS操作证书等等,为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可以在学校内建立商贸中心,以实训和教学结合为一体,通过学生的模拟实训,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的特色

与其他高职教育的专业相比,我们认为,福建省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应当具备以下的特色:

1、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建设要突出行业背景?服务于福建经济建设的需要。今后福建省连锁经营从传统零售业、餐饮业向第三产业多个专业领域渗透,一是在石化、烟草、农资、家电、家具、服装、食品、医药、电信、装饰材料、电力物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汽车汽配等零售行业中,推行连锁经营;二是在旅店、洗涤、美发、照相、维修等传统服务业和旅游、快运、软件开发、商品租赁、教育培训、家庭服务、娱乐健身、房地产中介等新兴服务领域中推广连锁经营;三是鼓励工业生产企业利用、整合自己的销售渠道、经营网点或与流通企业联合,发展连锁经营;四是加快餐饮业连锁特别是中式快餐连锁店的发展,提高传统产业的整体水平。在地区布局上,重点发展沿海城市及设区市所在城市的连锁企业,支持优势连锁企业加快向城市社区、郊区、小城镇和沿海发达乡村扩张,支持发展跨地区连锁经营。

在形式上,鼓励企业充分利用社会商业资源,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特许经营的发展模式。在完善直营连锁的基础上,鼓励特色突出、具有知名品牌的连锁企业、老字号企业,运用商品、商号、配送、经营管理等优势,发展特许经营和专业连锁,整合社会资源;支持中小门店按照特许经营、自由连锁等方式,与大型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企业合资合作,联合联手,提高连锁商业的组织化程度。在业务重点上,坚持以“为民、便民、利民”为指导思想,进一步促进业务结构的合理化和多样化。以中等收入的工薪阶层为主体顾客,以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为经营宗旨,以大众化生活用品和“菜篮子”食品为主体商品,积极推进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超市的发展,努力提高生鲜食品经营比重。大力发展以社区为中心、具有多项服务功能的连锁便利店,探索便利店在不同地区的经营内容和发展模式。推进传统百货店向现代化大型综合超市、购物中心等业务转型和功能创新,并利用连锁经营进行改造。大力发展连锁专业店和专卖店,使之成为开拓闽货市场的新形式。在技改重点上,一是建设和改造连锁企业的物流配送中心,采用先进物流配送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和配送能力。连锁企业逐步建设自己的配送中心,并逐步发展向社会零售商业配送。二是实施连锁企业管理信息化,发展电子商务。连锁企业从实际出发,分步骤实施总部、配送中心和门店的管理信息化,并与供应厂商和顾客连网,建立供应链信息网络,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从福建省今后连锁企业的发展趋势来看,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要充分认识到上述大背景,以福建省连锁行业发展的重点作为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的方向。

2、进一步加强“订单式’人才的培养

工作。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在今后有大量的需求,根据“好又多”商场的统计资料,每开一个大卖场,需要600名左右的员工,工种多达40多种,企业预测当发展到200个分店的时候,三分之二的门店店长以及主要干部都要实现本土化,为了建立一支后续干部队伍,以保障企业良好的发展势头,以上海市为例,“好又多”向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出了“订单”,要求自起,每年向他们输送一定数量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实施“订单”的过程中,学院建立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建设委员会,“好又多”的人事部经理和一些高级技术、管理人员是这个委员会的成员,直接参与连锁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好又多”的各个大卖场是学生学习、实习、实训的基地,只要组织得好,可以做一个很好的员工,更重要的是,连锁企业可以从中挑选一些他所需要的将来的骨干。因此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启示,可以采取同样的措施,做好“订单式”人才的培养工作。

篇4:连锁经营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连锁经营成为一种新型的经营模式,其通常是指以特殊的形式把同一产业不同规模的企业联系在一起,管理集中化,分工专业化,运行规模化,从而实现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如今,连锁经营在市场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高,因此需要对连锁经营管理给予高度的重视,尤其是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文章将会对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推动连锁经营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市场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使我国商业业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连锁经营异军突起,其连锁门店数量和销售额增长速度较快。但是,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相对比较匮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连锁经营行业的发展,因此需要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而高职院校需要注重对该方面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以期更好地提高管理专业人才的综合水平,为连锁经营行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篇5:连锁经营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2.1交换模式

交换模式在高职院校培养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通常是指经营内容相同的连锁经营机构采用交互式来对连锁经营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以确保连锁经营管理人员学习其他机构的管理方式、管理模式和管理内容,并对其优秀的地方进行吸收。交换模式下,连锁经营机构需要根据对方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并签订相应的合同,避免管理内容及管理技术外泄,对于培训结果与预期结果差距较大,还需要提供相应的金额培养,如果所培训的管理人员可以更好地促进该连锁经营机构的发展,则需要该连锁机构为培训方提供额外收益的10%~20%。因此,交换模式不仅可以增加连锁经营机构的交流与沟通,而且还可以有效提高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综合素质水平。

2.2定期模式

定期模式通常是指阶段性培养,根据实际情况来对培训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一般分为5个阶段进行培养。第一阶段: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知识进行吸收和巩固,从而对其有个系统化、完整化的了解,在大脑中构建连锁经营管理知识框架,以确保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在该阶段能够对经营管理的基本技术、基本技巧及基本操作等有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并为管理人员提供一定短时间的实践操作,有效提高管理人员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效率;第二阶段:注重对各个方面的操作技术和专业性的经营操作进行培训,主要包括管理的方案制定、管理的流程、管理的内容、管理的注意事项、管理的重点等,并注重对管理技巧的传授,有效提高高职学生的管理能力水平;第三阶段:对连锁经营管理新研究内容进行培训,主要包括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方法,保证每一位管理人员都可以更好地满足新时代背景下连锁经营管理的基本要求,从而使管理人员能够有效应对更为细节、更为复杂的问题,有效提高管理人员的能力水平,提高连锁经营管理的整体质量;第四阶段:综合性培训,主要是对各种管理成功的案例进行展示和讲解,并引导和鼓励管理人员对案例进行分析;第五阶段:对管理人员进行测试,以实践效果作为评价的`关键指标,根据测试结果来判定其是否胜任连锁经营管理工作。

2.3顶岗实习培养模式

该模式通常是指高职学生在完成大部分专业课、基础文化课及校内实验实训课后从事校外实践性教学的培养模式。实际上,通过顶岗实习培训模式,可以使学生的实践经验和技能得到有效的提升,为了确保顶岗实习培养模式的顺利进行,则需要高职院校尽可能实现与企事业单位开展“零距离”培养模式,通过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可以使他们亲身体验连锁经营管理工作的基本流程,亲自体验企业文化、企业的管理要求等,更好地检验自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了解和掌握程度。顶岗实习结束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在实践过程中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进行弥补,更好地提高学生对该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同时,顶岗实习培养模式还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职业意识。此外,顶岗实习培养模式还能够使学生注意相关工作细节,更好地提高高职学生的连锁经营管理工作水平,使他们更好地胜任连锁经营管理工作。

篇6:连锁经营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通常情况下,连锁经营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尤其是管理工作几乎涵盖了连锁经营运行的各个层次、各个环节,全面性、系统性的连锁经营管理不仅可以确保连锁经营的高效性、稳定性,而且还可以准确地预测连锁经营阶段潜在的风险,从而实现连锁经营发展的条理化、系统化。在连锁经营管理阶段,需要对各个时期的运行信息和数据进行有效的记录,这些信息和数据不仅能够为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而且还可以为连锁经营方案的制定和未来发展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更好地推动连锁经营行业的发展,提高连锁经营的整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加大培养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的力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连锁经营管理工作正在面临管理专业人才缺乏、管理能力有待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这些不仅会导致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地开展,而且还会影响连锁经营行业的发展,此时作为高职院校需要注重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教学方案和培养模式,以期更好地提高连锁经营管理工作效率,推动连锁经营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篇7:连锁经营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3.1注重培训效果和模式创新

作为高职院校,在培养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仅要对高职学生的初次就业给予考虑,而且还需要对学生的未来发展给予考虑,因此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多开设一些实践环节及选修课程,以确保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来选择课程,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自主创业,而且还可以更好地提高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训效果。同时,高职院校还需要注重对培训效果和模式的创新,通过社会实践、互动教学专题讨论等教学方式,来更好地提高培训的效果。当然,高职院校也需要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与他们构建互惠合作的长效机制,促进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有效结合,更好地提高培养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质量。

3.2职业培训机构与行业企业可以适度介入人才培养之中

实际上,连锁经营和高校教育都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和职业性,在连锁经营过程中,行业、企业掌握了工作环境和岗位对高职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等要求的第一手信息,此时通过在企业、行业与高职院校之间构建平等的合作关系,并鼓励职业培训机构与行业企业可以适度介入人才培养之中,不仅可以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且还可以更好地推动连锁经营行业的发展。

3.3重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可以定期安排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师到连锁企业进行现场实践,这样不仅可以使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连锁经营管理流程,而且还能够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实践技能。同时,构建企业兼职教师资源库,定期聘请连锁经营企业的管理专业人员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和课内实践课指导教师,将一些管理经验、管理技巧和管理理念直接地传达给学生,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水平。

4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连锁经营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作为高职院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与之相匹配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水平,提高连锁经营管理工作的整体效果,进而推动连锁经营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江霞,蔡春江,何武香.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医药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药房,,5(9):89-90.

[2]邱云.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探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2(3):114-115.

[3]潘茜茜.构建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立交桥研究[J].当代继续教育,2016,7(2):75-76.

篇8:连锁经营管理相关论文

摘要:连锁经营管理作为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主干课,其课程教学改革需要依据课程的基本特点,结合当前时代背景,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开发与训练,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与素养,提高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

关键词:连锁经营;管理;课程教学

连锁经营作为零售行业经营的一种新型模式,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由于其经营模式具有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等特点,能将复杂的业务活动在职能分工的基础上实现相对的简单化,当前业已成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首选途径之一。随着连锁经营领域的逐渐扩大,经营业态的不断丰富,新的经营模式日益涌现,特别是互联网思维、大数据的广泛应用,连锁经营在业务领域、经营范围、管理模式等方面呈现出巨大变化。连锁经营管理作为工商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连锁经营管理课程教学改革需要适应时代背景的变化:不断转换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技、完善考核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从而提升学生在实践、创造、就业和创业等方面的能力。本文将从培养和锻炼学生能力的视角出发,提出连锁经营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与建议。

一、教学内容:夯实基础,重视实践,突出实用

(一)夯实理论基础

连锁经营管理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与其他课程密切相关:如客户关系管理、市场营销、品牌管理、消费者行为学、战略管理等。因此,在教授理论时,一方面需要掌握连锁经营管理自身所特有的一些理论知识体系,同时还需要纳入一些其他相关研究领域的理论,如连锁经营管理的经济学基础包括规模经济理论、区位选择理论等,管理学基础包括市场营销理论、战略管理理论等。因此,在理论教学时,需要尽量体现出基础性与通用性,夯实连锁经营管理的理论基础。

(二)重视经营实践

连锁经营管理是一门要求理论与实践结合性很强的课程。因此,需要特别注重实践性,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每章授课前可以选择合适的案例进行引导,使学生通过引导案例的学习进入相关教学内容;针对连锁企业日常经营中的典型问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认知,一方面可以聘请连锁企业领导或员工进入课堂教学,另一方面可以安排学生到连锁企业进行参观学习与实地调研等。

(三)突出实用内容

围绕连锁经营管理课程教学内容,在教学设计与安排上着力突出与连锁经营密切相关的内容,如市场定位、营销策略、门店布局、店铺设计、商品陈列、物流管理以及安全管理等基本环节或流程。针对具体实际操作问题进行深入阐述,并配合视频演示、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法,并结合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相关要求,确定出课程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突显课程内容的针对性与实用性。

二、实现教学方技形式多元、灵活运用、注重实效

连锁经营管理具有覆盖范围广,涉及层面多,理论性与实践性强等特点,决定了课程教学方技的选择与使用,不能局限于一两种教学方技,应力求形式多元,灵活运用,注重实效。根据课程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合理利用。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式,可以选用多种教学方技协调使用,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形式多元

根据国内外教学改革经验,在连锁经营管理课程教学中,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

(1)翻转课堂。转变以往教师主导课堂的教学方式,重新配置课堂内外学习时间,将学习决定权由教师转移给学生。学生在课后完成自主学习,教师则采用讲授法或协作法来满足学生需要以及促成个体学习。

(2)换位思考。教师通过教学情境设计,让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其中,并转换研究问题的角度,从不同的角度深入观察和思考,通过问题的不断提出,激发学生思维活力,牢固掌握与灵活运用专业知识。

(3)案例教学。教学案例一般源于企业的经营实践。对案例的分析也是对企业经营管理经验的学习和总结,大多可分为课堂教学案例和专题性案例等类型。通过对教学案例的分析与学习,学生提出个人的观点和看法,学习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个人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相应锻炼。

(4)角色扮演。依据某个教学情景随机选择数名学生参与角色扮演,演示结束后由学生指出各个角色的演示所反映的问题,并提出如何预防或解决的方案或措施,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5)视频演示。在进行专题讨论或介绍连锁企业经营实践时,选择国内外知名连锁企业进行视频演示,以加深学生对连锁企业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深入理解。

(6)模拟软件。通过引入连锁企业经营管理软件,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对连锁企业经营管理流程的认知,如组织结构、人员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等。

(7)参观实践教学基地。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基地等社会资源,通过实习和其他社会实践环节,积累实际的经营管理经验。

(8)引入实践导师。聘请连锁企业领导或员工成为学生的实践导师,对连锁企业的实践操作现身说法,增加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衔接。

(二)方技灵活运用

从上述论述中可以看出,每种方技都有着自身的优点,同时由于课程性质、进度安排,教材选择等的不同,也会影响到各种方技的实际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认清各种方技的优点,结合重点与难点,以及具体教学情景,因势利导,灵活运用。如翻转课堂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更为真实的学习,学生在课后完成自主学习,自主规划学习内容,学习节奏等,既可以对课程整体教学,也可以对某些具体章节采用;换位思考是一种参与式教学方式,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客观分析问题。教师通过问题的不断提出和深入,激发学生的思想活力,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形成新的认识和理解,可以在服务失败与补救、商品陈列与布局等方面采用;角色扮演法可以应用于门店的营销策略和店铺管理的教学中,让学生以经营者、招聘者、应聘者等身份现场演示;视频演示可以选择国内外知名企业整体运作流程,也可以通过剪辑合成知识点碎片,使学生对一些抽象概念、管理流程、问题处理等进行认知;经营模拟软件需与教学情景进行契合。当前可以选用“商道”、“流通大师”等软件,可以针对某个教学知识点,也可以针对整个企业运作流程进行模拟;实践教学基地可以使学生通过实地调查,专家访谈等对连锁企业实践操作获得直观认知,如企业物流配送中心、商品陈列等。

(三)注重综合实效

在上述教学方法应用过程中,更需要注重各种教学方式、方法或手段的综合实效。提高综合实效需要考虑如下方面:一方面是连锁经营领域和范围的转变。由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思想的推行,使得连锁经营的涵盖范围、经营模式与管理模式等都在不断变化;二是学生的学习模式的转变。以往教师主导课堂、学生被动填鸭的传统模式已经不再适合当今教育发展需要。碎片化学习、思考型学习、研究型学习以及实践探索型学习等被不断提出。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连锁经营的发展态势和趋势,掌握连锁门店经营管理原理,获取实战操作经验,需要通过案例教学、视频演示、经营模拟软件等各种教学方技协同,因材施教、因学施教、因势利导,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三、考核体系:方式多样,注重过程,弱化考试

连锁经营管理课程考核可以实行考核方式多样化;注重学生学习的综合表现,能反映出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考核贯穿于教学的全部过程;加大对实践教学部分的考核,弱化考试的作用。对于连锁经营管理课程考核,可采用期末考试、调查报告、课程论文、比赛获奖等形式,具体考核方式可以采用小组考核或个人考核、单独评定或综合评定等。例如在综合评定中,学生成绩可以由平时成绩(70%或60%)和期末考试成绩(30%或40%)两部分构成(具体权重可由教师决定):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平时作业、课堂提问、模拟实训、出勤情况等,贯穿于整个教学全过程。平时作业考核学生完成课后作业以及调查报告等的质量;模拟实训考查学生参与各项实训活动的表现;课堂提问考查学生课堂陈述的质量;课堂出勤考核学生遵守纪律的情况;期末考试以理论笔试为主,主要是针对知识点的系统梳理,以及考查学生识记、理解和创新的能力。由于期末考试考评指标单一,效果具有短期性,可以弱化考试作用。

四、结论

连锁经营管理作为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主干课,其课程教学改革需要依据课程的基本特点,结合当前时代背景,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开发与训练,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与素养,提高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因此,本文从培养和锻炼学生能力的视角出发,提出连锁经营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策略与建议:一是转换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重视理论教学,夯实理论基础,提高学生理论分析能力/重视经营实践,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增强学生实践认知/突出实用性,满足学生创业与就业需要;二是创新教学方技。主要体现在教学形式多元化,如翻转课堂、角色扮演、模拟软件等、/针对教学设计情景以及各种方技优点,灵活选择合适教学方技/同时还需要协同教学方技,因材施教,提高综合实效;三是完善考核体系。考核方式多样化选择,如可采用期末考试、调查报告、课程论文、比赛获奖等形式。同时注重过程考核,弱化考试作用,以促进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供应链管理在我国连锁经营配送中的应用张学艺物流技术-12-25

2、连锁经营的供应链管理李玉辉,邵光亚商业研究-03-10

篇9:连锁经营管理相关论文

摘要:总之,目前我国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还存在着很多不足、缺陷且不符合企业及市场需求的现状,面对这些现状及现实情况,就需要采取一些先进、科学、新颖的方式方法对连锁经营管理的人才培养进行研究,并结合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及企业专业布局的特点进行分析与探索,才能有效的、科学的进行人才培养,才能为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开辟一条充满前景的道路。

关键词: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

一、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在市场发展中的重要性

目前,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及市场的需求,对不同形式培养的不同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伴随着这样的需求,如今社会上新兴的人才培养模式也逐渐浮出水面,并备受大家的关注与使用,例如: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连锁经营管理是以一种多种形式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包括很多方面的管理内容,这些内容也都是按照市场的需求来制定与计划。所以,采取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即符合社会的发展潮流及市场的发展需求,也有助于培养人才及缓解人才就业压力,由此可见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其次,现今的市场也是一个缺乏专业人才、素质人才及全面发展的人才市场,然而,连锁经营管理正具有这样特点与特质,其的人才培养正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及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连锁经营管理的人才培养成为市场发展中必不可少及尤为重要的举措之一。最后,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地的高校、高职、专科等高校越来越多,面对这样的发展形势,就会呈现出学校学生就业难等问题。于是,其学校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借鉴这种连锁经营人才培养的模式,也可以运用“校企合作”等方式方法培养人才并解决学生就业压力大的问题。所以,根据以上这些实际情况,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就在市场的发展中占据着尤为重要的位置。

二、分析现今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

鉴于新时代的发展,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背景下,了解到我国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与差别,连锁经营管理的人才培养质量与素质也远远差于市场的需求,人才培养的数量也达不到市场的要求。其主要现状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形式欠缺。目前,对于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的方式相对来说是比较单一的,例如:有大家都常见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不同培训公司、培训企业、企业连锁及企业机构合作等培养模式。从各方面来看,这还是呈现着方式单一且连锁机构较少的现状,单从这几个方面讲不仅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还带动不了人才培养的发展。同时,在另一方面,这种连锁经营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多都只局限于专科及职业高校等院校,这些院校的专业也有局限,明显就呈现着分配不均的现状。然而,这些现状对于不断发展且逐渐增长的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来讲,是远远满足不了其的需求及也不能使人才培养的发展达到一定的高度与深度。

2.人才培养的专业计划与企业的需求不一致。不管是在学习方面还是工作方面,一个对准目标的计划与方案往往是成功的基石与重要保障,只有坚持这种有计划的人才培养,才能满足企业与市场的需求。就连锁经营企业人才需求的形势来看,其是多样的、丰富的、全面发展的,具体也包括计划管理、设计管理、经营管理、财务管理、技能管理及运输管理等等。但是,在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着知识技术不过硬、培养方向不明确、技术培养不成熟及专业素质不高等现状。当把这些专业人才推向市场中进行实践时,就会导致人才专业技术不过硬及半生不熟的状况,将这样的人才运用到企业中就会表现出一种凡事都不会做,或是只会做一半的情况。同时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还呈现着另一种趋势,就是培养人才的方式太过于急,或是学习的范围太广泛等,这样的培养形式毫无疑问就导致人才培养满足不了企业的实际需求。

三、结语

总之,目前我国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还存在着很多不足、缺陷且不符合企业及市场需求的现状,面对这些现状及现实情况,就需要采取一些先进、科学、新颖的方式方法对连锁经营管理的人才培养进行研究,并结合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及企业专业布局的特点进行分析与探索,才能有效的、科学的进行人才培养,才能为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开辟一条充满前景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雷祺;何庆江;山东纺织经济-11-20

2、连锁经营管理专业“2+1订单式”教学模式探索陆春华;职业教育研究2008-01-08

篇10:探讨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论文

探讨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论文

连锁经营的迅速发展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增长的一个热点,其发展的速度与规模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测,这既是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是极为严峻的挑战。而人才在连锁经营企业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加快各层次连锁经营专业人才的培养,为社会提供大量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掌握现代商贸理论与实务的复合型人才,成为促进我国连锁经营发展的关键。

从高职教育长远发展看,产学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如何通过校企合作,把产学结合落到实处也是目前高职商贸类院校实践中面临的一个难题。

一、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特色和能力结构

连锁经营是一种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是现代商业和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方向。由于我国连锁经营起步较晚,对零售学和连锁经营有研究的教授学者少,双师型人才更少。师资的严重不足以及人才培养机制的僵化,使得我国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严重滞后。作为一名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教师,感到有必要对原有的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方法等进行研究,探讨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

(D)连锁经营管理的专业特色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是既具备连锁经营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又掌握连锁经营岗位技能,能适应连锁(行业、企业)从事一线基层业务管理工作的应用技能型人才。

连锁经营的三大核心技术是商品采购技术、物流配送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其中商品采购技术包括交易制度、业务流程、商品策略、定价方法、促销手段的制定等在内;物流配送技术包括企业自有物流配送和第三方物流配送等不同配送模式条件下的配送方案制定和执行;信息管理技术包括MIS基本管理技术、POS技术等等,这些都是专业特色极为浓厚的经营管理技能。因此,在连锁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过程中,要发挥高职高专职业教育的特色,突出职业技能的培养。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应以现代经营管理理念为依托,以提高连锁经营能力、连锁物流运作能力和管理信息系统操作能力为特色。既注重现代经济管理理论知识的传授,也注重现代物流运作能力的训练,同时重视信息技术对经营管理的支持作用,以适应当今时代对综合型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

(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所需职业知识、能力、素质与课程结构分析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学计划要有设置明确的教学模块,按照职业能力结构建立课程体系。这个教学体系的形成,凝聚了教师们的集体智慧,我们抱着科学和慎重的态度对课程的结构、比例权重、内容衔接等方面进行认真推敲,力争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相统一,突出体现抓基础、重实践的特点,所有专业课程都体现着为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而开设的理念。在进行课程改革与调整时,强调“理论以够用为度”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适当减少了难度大、对操作技能影响小的理论内容的教学,加大了实践案例教学和直接进店的实习学时,保证每学期有企业实践,争取三年不断线。每门课程有对应的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调研连锁企业或亲自参与实践,强化实践技能的培养和提高,突出技能型人才培养特点。

二、加快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构建“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

根据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工商管理系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分成连锁岗位技能综合实训、财贸岗位技能综合实训、财贸岗位体验实习、企业顶岗实习四个模块,形成一个有机的实践教学体系。

为了落实这些教学环节,必须要有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学环境中实践性教学环境和条件是必不可少的,实践性教学环境又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

(一)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

1.建立连锁岗位技能综合实训室

(1)实训室建设指导思想

连锁岗位技能综合实训室建设要以培养连锁企业第一线基层业务管理岗位实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宗旨,以岗位训练为手段,立足高标准、高起点、高效益的建设原则,为培养具有基层业务管理岗位实用技能型专门人才提供多层次、多方位、多形式的良好的实训环境。

(2)实训室建设目标

为了突出连锁企业经营管理的特色与优势,建设“全真型”连锁企业岗位技能综合实训室。

连锁企业岗位技能综合实训室旨在加强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培养学生在实际环境中的操作能力,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岗位技能,是连接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的一座桥梁。

连锁企业岗位技能综合实训室既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训场所,承担连锁经营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任务;也可以为教师开展科研提供必要的环境;同时,还可以为连锁企业提供培训服务。实训室建成后有能力也有条件进行一系列的实训教学体系改革。

(3)实训室建设特点

连锁企业岗位技能综合实训室与“机房+软件”的实训式模式截然不同;与一般仿真模拟的实训室相比具有鲜明的特点:

第一,实现模式不同。以培养目标所对应的职业岗位技能训练为基础,而不是课程技能训练的简单组合。

第二,培训内容不同。以全真企业的业务流程为内容,进行连锁企业实际岗位技能的训练。

第三,培训目标不同。突出总部群和店铺群两个职业群的全真训练,进行岗位轮换。同时,采取阶梯式培训,对每一个岗位的训练进行严格的标准化测评,合格后进入下一个岗位训练。根据学生训练情况,经过相关9个岗位测评,成绩优秀的学生在计划课时内的岗位轮换可达到九个,成绩稍差的学生也至少可轮换到六个岗位,充分体现企业通用的竞争上岗机制。

(4)实训室建设内容

全力打造一个以连锁经营管理实践为基础,以先进标准的连锁经营管理流程为重点,以先进的连锁经营管理信息系统、专业设备及完整的实训模拟环境为保证的既符合企业实际又益于教学训练的实训平台。

以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为核心,以连锁企业物流、信息流、票流等活动为主线,以基础业务管理诸功能最优化设计为框架,进行实训室整体功能总体布局及各项软硬件的设计。

2.财贸岗位综合实训(案头工作模块+公司创建模块)

财贸岗位综合实训分为案头工作与公司创建实训两个方面的训练。

案头工作模块通过实训使学生熟悉办公事务的处理,能进行公函写作,熟练运用基本的办公设备。

公司创建模块是通过模拟小企业创建的具体流程,使学生掌握小企业创建过程。

3.财贸岗位实习

通过组织学生在校内商业一条街实习、使学生对企业环境有初步了解,为校外实训奠定基础。

按照以上的思路,校内实训将通过对连锁经营管理活动流程进行系统模拟达到纵横交错、线面结合、系统与功能并举的效果,使学生对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连锁经营管理活动有一个全面综合的理解和掌握,从而真正提高就业和创业的能力。

(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学生在毕业实习环节主要赴校外实习基地进行企业顶岗实习。校外实习基地除了提供实战场所外,还提供了富有实战经验的零售连锁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与校内专任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实习,使经过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一毕业就能上岗工作,实现了工作能力与企业用人要求的零对接,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目前,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工商管理系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已建立了北京菜市口百货股份有限公司、7-11、易初莲花等企业在内的多个教学协作单位,这些单位的支持与帮助为保证企业顶岗实习教学创造了条件。

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对于企业品牌推广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都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双方在拓展学生素质教育、增加学生就业竞争力、推广企业就业品牌、合理发现与储备企业所需人才四个大方向上达成共识。校外实习基地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成为学生课堂教学之外的重要补充,成为学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企业也很好地利用了学校的资源,在人力资源的培训上,达到“选、用、育、留”并重的人才战略,可以为连锁企业员工的素质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和创新活力,促进了企业的和谐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需要在具体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成功的路还很漫长,但我们有决心也有信心,坚持把这条探索之路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