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货车生产中精益化管理的运用论文

lovejoy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lovejoy”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铁路货车生产中精益化管理的运用论文(共9篇),欢迎您能喜欢,也请多多分享。

篇1:铁路货车生产中精益化管理的运用论文

铁路货车生产中精益化管理的运用论文

1 研究背景

从 100 多年前的泰勒科学管理开始,管理学以分工和明确职责拉开了提高效率的序幕。几乎所有企业都在发展过程中致力于管理的规范化和精细化,他们追求严密明确的分工和细化到位的流程来固化工作,追求完美管理来提高组织效率,这一切似乎都很正常地走过 100 多年。但是到了今天,这些过于规范和精细的管理可能反而会制约创新和发展,组织的活力在规范化背后荡然无存,一切都按部就班,那些按部就班的职责和流程几乎十几年都没有人质疑和优化过,企业的衰败就这样开始了。企业追求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并没有错,但如果不能实现精益化的管理,那么过度的规范化和精细化可能是企业走向死亡的开始。

2 精益化管理与精细化管理的区别

对于“精益化管理”与“精细化管理”两个概念,在国内存在很多的相关名词,用着用着,这些词就开始打架了、就开始你我不分了,在很多人眼里,这两个词是一个意思。大家都混着用,就连很多教授,讲着讲着,就混为一谈。

精益管理是一种系统的识别和消除浪费的理念和方法,通过消除非增值活动来加快流程速度(流程效率),提升利益相关方的价值。当我们面对破坏性创新和差异化市场激烈的竞争,希望以所谓规范化和精细化实现竞争力的时代已经过去,今天我们需要借助精益化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化繁为简,重新回归管理的本质,就是为客户创造价值这一句话,没有第二句。从精益管理的`思想出发,有几个关键的原则:聚焦客户价值、简化管理流程、改善创新活力、实现价值。精益化的五大原则是因果关系,是相互承接的,一切的管理都要忘记概念,回归本质。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是企业管理提升的必经之路;而精益化的过程,则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方向。

3 推进铁路货车精益生产的意义

推进精益生产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国资委、中国北车关于管理提升活动要求的重要举措,是适应今后铁路货车市场竞争的必由之路,是改变传统的大规模流水生产方式存在先天缺陷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也是当前及今后适应国内外铁路货车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迫切需要,是打造世界铁路货车制造业强企的有效途径。

4 精益化管理的实践应用

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在货车制造领域采用了精益化管理的思想,并以精益生产年为平台启动了精细化管理工程。精益生产管理从生产组织、工艺流程、现场管理、人力资源、质量控制、安全管理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出发,构建了铁路货车生产的精益化管理的体系模型,提出了实施经验管理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按照安全质量风险管理及管理提升活动的要求,结合企业内部深化基础管理、降低成本、节支增效的需要,公司在上年度精益试点的基础上,制定出本年度的精益化管理工作方案。其工作思路是,密贴公司生产经营实际,利用精益生产的有效方法,抓住“压缩现场在制、减少废品损失、降低故障停台、减少产能浪费”四方面重点,将一点一滴的改进落实到生产线、作业班组、设备机台以及具体产品上,实实在在地降低制造成本和质量损失;利用技术改造的契机,进行现场管理标准化建设,促进现场管理上台阶。整合现场管理的方法、工具以及活动,依靠党、工、团各种工作载体形成合力,全员聚焦质量、成本、效益,扩大管理增效的范围和作用,为公司提升运营质量和发展能力提供强力支撑。精益生产是被认为最适用于现代制造企业的一种生产制造管理方式。其精髓概括为全员参与、持续改进、提升品质、消除浪费,这与我们要大力培育的质量意识和成本效益意识相辅相成,与我们重点强调的安全质量和成本管理完全一致。通过多年实践,大部分生产车间的生产现场逐步实现了整洁、定置、有序和目视化,班组建设、设备管理等取得很大进步,在制品大幅降低、生产制造周期有效缩短、职工精神状态明显改观,现场管理达到较高水平。在精益生产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应该清醒认识到精益生产在“内实”方面还有许多的工作要做,应进一步做真、做细和做大,持续改善的道路没有穷尽。

后续工作中,如何围绕效率、效益、质量、成本、安全等拓思路、想办法、搞创新,是我们的工作重点和着力点。

为了进一步推进精益化管理工程的实施,公司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第一,“精益办”要组织对各单位精益开展所取得的成效进行科学、定量的分析评价,用好用足既有的激励机制。同时,要做好精益团队人员的评价,作为人力资源培养选拔的输入,促进精益氛围形成。第二,精益生产十大模块的归属部门要全方位的做好工作,与本单位工作有效结合,务求工作实效。第三,精益示范单位要围绕效率、效益、质量、成本、安全,做深、做实、做细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改进,此外要做好宣传动员、学习交流活动,以推进精益工作向全面和纵深发展。第四,齐抓共管,营造氛围,塑造精益生产文化。

参 考 文 献

[1]周延虎,何桢。传统精益生产方式的缺陷与改进[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

[2]顾新建,祁国宁。德国的精益管理的思想[J].工厂建设与设计,,(2)。

[3]王文章。论精益生产与精益企业[J].工业工程,,(1)。

[4]杜宏生。实施精益生产是当前中国企业的最好选择[J].工业工程与管理,,(6)。

篇2:信息通信调度精益化管理初探论文

信息通信调度精益化管理初探论文

一、专业管理的主要做法

1.完整、详实的业务管理流程公司结合“信息通信省地一体化”实际情况,梳理修订信息通信调度信息安全事故处理工作业务、信息通信系统运行异常监控上报、信息通信调度运行监控事件处理、信息通信检修管理等业务流程,作为信息通信调度工作的导向。信息通信调控中心负责信息通信系统运行监控,并将监控发现事件及时通知相关运维部门,运维部门15分钟之内向调度反馈初步原因,调度值班员每30分钟询问故障处理情况,并如实在IDS、TMS系统中记录处理情况,公司信息通信维护专责通过系统访问,时刻关注事件的处置过程。2.制度规范及细则是调度精益化管理的制度保证国网青海信通公司根据“三集五大”机构设置的特点,结合国网公司同业对标指标和国网信息通信工作评价细则,及时修订信息通信调控中心各岗位工作标准,细化信息通信调度岗位的工作细则,编制完成了《国网青海信通公司信息通信调控值班规范实施细则》《国网青海信通公司信息通信调控值班备忘录》等制度,将值班工作内容具体到每天的每个时间点。国网青海公司信息通信调度借鉴资产全寿命管理的经验,不断健全运行日统计、周分析、月评价的管理模式,每日统计系统运行数据,每周分析并发布运行风险,每月指标分析会对信息通信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每月根据国网总部调控中心的新增加指标,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及工作质量标准,定期召开运行指标分析会。3.自主开发辅助监控工具,提升调度运行监控效率信息通信调度在充分利用现有的IMS系统、IDS系统、IAS系统、ISS系统、TMS系统、内外网桌面终端管理系统等管理软件的基础上,针对调度监控内容多、监控工作量及难度较大的现状,自主开发了自动分析预警监控工具,实现对传输网、核心网、主机、应用、数据库、灾备复制进程等监控指标的实时监控与主动告警,完成对IMS系统数据录入准确性、完整性的'自动校验,实现对保障运维工作规范性的一单两票工作流提醒及对各运行评价指标自查及月度预测的支撑。便于调度值班人员及时发现指标预警并快速处理,从而有效提高公司信息通信调度运行值班监控效率。4.检修全过程管控助推信息通信检修精细化管理为进一步规范检修操作、合理安排检修计划,国网青海公司信息通信调度以内部检修平衡周会、各地市公司检修平衡会、电网检修平衡月度例会为平台,汇总全网信息通信检修计划并与省地电网一次检修工作有效衔接,进一步完善检修内容,调整检修时间,推进现场检修作业标准化和运维管理规范化,并通过系统优化类检修与升级类检修相结合、网络类检修与传输类检修相结合等方式,更加合理地安排检修计划,缩短业务系统停运次数和时长。会同省调、安监部、运维检修部、各地市公司会商检修风险,最终以省公司发文的形式流转到相关部门。通过梳理信息通信系统运行关键性能指标,分析指标数据对系统运行的影响程度,探索开展信息通信系统状态检修工作,例如尝试通过信息系统登录人数日曲线的分析,找到最适合各信息系统检修的时段和时长。

二、评估与改进

1.目前,公司围绕提升运行水平、同业对标指标,结合信息通信调度机构考评细则、信息通信调度员考评细则等专业管理的评估方法,对信息通信调度机构及信息通信调度员进行考评。2.专业管理存在的问题:2.1人员结构有待完善、人员综合能力有待提高。2.2为支撑信息调度融合发展,信息通信调度运行支撑系统的功能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升。3.今后的改进方向或对策:3.1完善信息通信调度人员结构,增加信息通信调度各项职能管理人员和调度员数量,设置信息通信检修管理、信息通信资源管理、信息通信方式管理、信息通信系统分析专责,加强信息通信调度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及调度能力培训。3.2进一步完善信息通信调度支撑系统的功能,使之更加智能化。增加支撑系统监控范围,更好支撑信息通信调度融合的闭环管理。

三、成效

自4月份信息通信调度开展精益化管理后,采取信息通信“大值班、大日志、大报表”的形式,上报各类信息通信调度报表1600余次,未发生信息通信调度事件。TMS调度应用指标在国网兄弟单位排名第一,信息通信调度响应优秀,获得国网加分表扬。通过精益化管理促使信息通信调度各项工作高效运转,信息通信调度值班效率及质量极大提高,与省调、省检修公司调度建立沟通机制,积极配合电网的相关工作,全力支撑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篇3:精益生产管理在炼钢生产中的应用论文

1精益生产管理体系概念

精益生产管理(LeanProduction,LP)是继单件生产方式和大量生产方式之后,在丰田汽车公司诞生的全新生产方式,其核心是精益,即“完善、周密、高品质、高效益”之意。精益生产是“一种以客户需求为拉动,以消灭浪费和不断改善为核心,使企业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成本和运作效益显著改善的一种全新的生产管理模式”。精益生产管理体系以5S管理及全员改善为基础,以准时化(JIT)和自动化作为两大支柱,以最大限度及时满足市场多元化的需要为宗旨,以最短的开发周期、最低的消耗、最低的价格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不断降低成本,将企业的生产运作转变到精益生产的轨道上来,从而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增加利润和效益。

篇4:精益生产管理在炼钢生产中的应用论文

如何将其应用到不锈钢制造企业炼钢生产之中呢?笔者提炼出一些方法将精益生产运用到不锈钢制造企业炼钢生产的生产体系中,希望将炼钢生产的生产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2.1现场管理方面

不锈钢制造企业炼钢生产一般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管理架构及职责存在的不足、生产现场管理不细致、现场管理人员不知道管理的重点、现场5S及目视化管理较差等方面。运用精益生产中的标准化作业、看板及目视化管理等工具可对以上问题进行改善。

2.1.1优化组织结构

①根据不锈钢制造企业炼钢生产的职能定位,具体优化不锈钢制造企业炼钢生产的组织构架。②通过系统梳理,明晰确定职责归属,从而形成明确的科室职能定位和书面的科室职责描述。③对生产现场作业人员进行定岗定编。④根据生产现场作业人员定编数量及生产工艺,考虑管理幅度,测算基础管理人员数量及管理等级,从而设计生产现场组织架构。

2.1.2可视化管理

可视化管理是利用各种视觉感知信息来组织各类活动,达到提高效率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目的就是把潜在的活动或异常现象明显化,变成一看就明白的事实。可视化管理的特点是公开化和透明化,尽可能地将管理者的要求和意图让大家看得见,增加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提高效率可视化管理的主要手段有:挂牌、看板、信号灯、提醒板、流程图等。

2.1.35S管理

1)通过营造整齐清洁的工作环境让员工充满信心,同时也让顾客对你充满信心。2)物品摆放有序,不用到处寻找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3)通过清扫、清洁不断改善环境,避免设备损坏,提高产品品质。4)保障安全生产。5)减少人员、设备、时间等的浪费,从而降低生产成本。6)通过实施改善建议提案,增加组织活力。7)缩短作业周期,确保交货期。

2.2计划管理方面

1)生产计划的主要指标。①生产任务与生产能力之间的平衡。②生产任务与劳动力之间的平衡。③生产任务与物资供应之间的平衡。④生产任务与生产技术准备的平衡。⑤生产任务与资金占用的平衡。2)生产计划的安排标准。①产量任务的确定。②生产计划的编制。③生产进度的安排。④生产任务的安排。

2.3设备管理方面

当前,困扰炼钢生产的设备管理有四大问题:①设备管理、操作、维修人员流失严重,导致大量无一定工作经历的人员上岗操作。②设备陈旧、老化加快,导致设备的事故隐患不断和维修成本增加。③设备档案不齐全,设备管理者、使用者对设备使用寿命无法控制,安全隐患较多。④不重视设备的维修保养,设备带病运转、缺零少件、拆东墙补西墙现象普遍,不能发挥全部机械设备的效能。为此,笔者认为就在企业炼钢生产系统引入TPM体系,通过完善设备日常点检、建立设备维修档案、预检预修制度的实施等一系列措施,由事后维修体系逐渐转变为预防主要的管理体系,设备管理体系如图1。

2.4质量技术管理方面

现在不锈钢制造企业炼钢生产在质量管理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以处理质量事故为主,缺少对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措施。对这种问题的改善思路是由处理质量问题的事后管理,转变为监控生产过程的预防管理;主要利用样本数据(采样和各种参数记录)等,通过使用质量管理统计控制方法对生产过程的变动进行监控与分析,对异常的发生做到事先预知,防止质量异常的发生。其中,统计控制是应用数据统计技术对质量各阶段进行的评估和监测,以保持质量管理过程的稳定性。主要措施是:①在炼钢生产通常设立“质检科”,并按车间分设“质检组”来负责质量管理。质量监督控制是根据质量标准对生产全程进行的质量检查、评定;质量改进是对生产过程影响产品质量的各因素进行完善和整改。②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从质量管理工作程序入手,实行质量控制。计划阶段包括四个步骤:分析现状,找出质量问题;分析质量问题,找出影响质量因素;根据影响因素制定措施,提出改进计划,并预计计划效果;实施阶段是根据预计目标和措施,有组织的执行和实现质量控制;检查阶段是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验,并发现不足之处;处理阶段包括两个步骤: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并将成功经验进行标准化,提出失败的预防措施。对未能解决的问题应转入下一个循环环节,作为下期考虑的目标。

2.5安全管理方面

企业炼钢生产炼钢生产危险系数高,事故发生机率大,所以所有制造型企业炼钢生产都将安全管理放在重要位置,因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企业炼钢生产的安全成本将不可估量,公司的.效率和社会效应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可见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笔者通过在企业炼钢生产安全管理方面的经验,结合精益思想理念整理出如下5个方面的实施思路:①通过对生产现场作业人员每一步作业步骤进行详细调研与分析,并充分考虑作业过程中在人、机、料、法、环各方面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最终制定《现场危险分析报告》。②在调研、分析过程中充分参考了工艺人员的意见与建议,防止产生遗漏和错误。③在调研过程中对生产现场需要的改善的问题点进行总结,从而制定了《现场改善点明细》;通过对现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可以进一步消除安全隐患,提升生产安全管理水平。④加强并完善对象消防器材的管理。包括:消防器材管理台帐(名称、标号、区域、负责人、确认人等信息)、现场实施定置化管理及目视化管理。⑤制定安全周报,宣传安全环保知识。从思想意识方面稳固改善效果,将安全理念深入每一个员工的心里面。

3结语

不锈钢制造企业炼钢生产通过实施精益生产管理,可以优化组织体系,完善作业的标准化,生产现场管理水平有明显的提升,设备的可开动率及维修成本有显著的效果、安全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安全隐患明显降低,产品质量有所提升,从而消除了生产人员浪费作业的现象,减少了附加作业及作业人员的数量,达到降低制造成本,大幅度地提高现场人员的作业效率,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炼钢生产生产效率的目的。

篇5:精益化管理的煤矿物资库存管理应用论文

精益化管理的煤矿物资库存管理应用论文

摘要:我国市场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煤炭产业发展又迎来了一个新的高峰期,但传统的煤炭物资管理方式早已不能满足现在的煤炭企业管理需求,煤炭物资库存管理问题亟待解决。如今的煤炭企业逐渐采用精益化的管理方法来有效管控煤矿物资。本文主要结合煤矿物资库存管理的现状和问题,深入分析了物资精益化管理在煤矿产业中的优势,针对实际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提出了合理、有效的解决办法,希望能为我国煤矿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经验支持。

关键词:煤矿物资;精益化;库存管理;应用

煤炭企业以往的物资管理手段和物资精益化管理存在很大的差异,精益化管理不仅有专业化的技术保障,还有可靠的数据化标准以及信息化应用手段,能实现煤炭企业的节能、环保、增效的绿色产业目标,提高煤炭生产给企业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首先分析了煤矿物资管理的现状,并对精益化管理做了简要介绍,再结合当前煤炭物资库存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精益化管理的应用手段和方法,完善煤炭企业从物资采购到物资规划再到物资使用的整个管理流程。

一、精益化管理的概要介绍

如今,许多行业都逐步推行精益化管理经营模式。所谓精益化管理,就是运用系统化、程序化的规则将企业的管理流程变得更加信息化、数据化、标准化。这种管理模式是帮助管理人员调控产品、企业服务以及工程技术标准的有效途径。精益化管理的核心在于“精”,换句话说,就是要求管理人员在进行企业项目管理时不容忽视任何一个细小、关键的环节。精益化管理的有效实施就是要有刚性制度的保障、管理人员责任感的落实以及操作人员专业性的支持。

二、企业煤矿物资库存管理存在的现实问题

物资库存管理是煤矿企业进行生产、服务、经营的重要保障工作,对煤矿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当前煤矿物资的库存管理工作存在着一定的运营难题,企业管理存在很多制度缺陷。1.管理体系不完善。如今,我国煤矿企业并没有针对物资库存管理制定出科学、合理、完善的管理体系。正是管理制度的缺乏,才会致使我国的煤矿生产引发资源浪费、投入成本浪费等问题,管理人员单方面对这些浪费现象采取制止手段并没有产生很理想的效果,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物资库存管理制度存在的缺陷同样会影响煤矿材料本身的质量,进而大大减少煤矿的有效库存量。产品的质量、规格没有进行严格的审查,导致一些供应商在煤矿市场上会高价出售低质量的煤矿产品,严重制约了经济市场的发展和进步。2.库存结构不合理。我国煤矿企业存在的高成本、高消耗现象主要是由于库存管理结构不优化导致的,企业对物资处理不及时,形成了煤矿物资的大量积压,已经存在的物资还没有被调配就有新的物资挤压进来,报废的物资得不到及时清除,逐步会影响企业资金的有效周转,资金的大量沉淀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研究现状表明,当前我国煤矿企业物资的积压量占整体物资存储量的50%,形势不容乐观。3.信息沟通不及时。分散管理、多头存储是企业进行煤矿物资库存管理所采取的主要手段。然而,正是这种管理手段阻断了煤炭企业内部实时信息的沟通和交流,企业有关管理部门不能及时获取最新的物资管理信息,致使各个部门之间的运行相对分散,合作不紧密。消息不流通、资源共享不及时就会严重影响煤矿资源的调配和管理,不同部门各自存储物资,相互之间没有形成沟通网,其他部门很有可能重复、多次存储相同的物资,企业采购物资的成本反而会被提高,采购的效率相对会被拉低。4.两级库存模式存在弊端。传统的煤炭物资库存管理采用了两级库存的管理模式,但是这样的管理模式已经不符合当前物资的管理需求,反而加大了煤矿企业的生产和管理的成本投入。结合当地煤炭物资库存管理的实时情况和问题建设物资存储库,才能探索出最适合的物资存储方法。企业不仅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来建设物资存储仓库以及消耗大量财力物力来搭建物资存储设备,还需要一定的人员对物资的运输、存储、维护进行各种管理。5.物资管理需求发生改变。当今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以及企业运行模式发生改变,传统的物资管理方法不能满足煤矿企业现在的管理需求。煤矿企业物资管理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缺陷,如煤矿物资的大量积压、管理结构不合理以及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都明显暴露了传统的物资管理模式存在的运营漏洞,针对存在的种种问题,煤矿企业对精益化管理模式应用的呼声越来越高。

三、精益化管理的特点

1.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精益化管理运营的核心要义就是以人为本,着重强调以人为核心的管理方式。将有限的人力物力发挥出最大的利用价值就是精益化管理的最终目标。在进行煤矿物资的库存管理工作时,每一名员工应该做到生产效益最大化,这也是精益化管理首要解决的难题。合理调配及使用人力资源有助于提升煤炭物资库存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减少人员的调配,企业生产的利润率大大提高。2.管理精确化。精益化管理作为一种科学化的管理模式应用于煤炭物资库存管理中,数字化是其体现的最重要的特征。企业应保证物资管理各个环节的数字化操作,也只有数字化的标准管理才能保证精益化管理模式的正常运行。一般来讲,煤炭物资管理量比较庞大,因此,煤炭企业需要对物资管理的每一个流程都实现数字化、精确化管理,这样才能保证物资在进行出库、入库工作时得到有效的监控和调配,进而提高物资管理工作的执行效率。3.逐步的改进和优化。煤炭物资库存应用的精益化管理并不是一成不变、一贯到底的,精益化管理流程应该是一个不断完善、持续优化的动态过程,优化的过程并不容易。精益化管理并不是一味照搬到各个煤矿企业管理中,它需要结合不同煤矿企业的自身特点和物资管理需求来做出一定的改变,量身定制出最适合该企业的精益化管理方案。当然,其他企业精益化管理案例也应该拿来借鉴,但是应该在借鉴的基础上针对现实情况进行修改和创新。精益化管理每一次在煤炭企业的应用都应该得到提升和优化,这样才能给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生产动力。

四、在煤炭企业中应用精益化管理的特点和优势

1.在煤炭企业中应用精益化管理的特点。第一,煤矿的开采工作地点在地下,很有可能会发生火、煤尘、瓦斯等意外灾害。为了确保煤矿开采工作的安全性,必须严格要求所使用的物资来源于正规厂家并标有专门的安全标志,供应商应该配有合法的生产许可证和质量合格证,因此,采购部门要加强管理,准确、合理、及时地供给正规生产物资,保证煤矿物资管理工作的质量。第二,由于煤矿生产需要的物资种类复杂繁多,产品的实体并不是由物资材料直接构成的,所以物资材料可以进行重复多次使用。第三,煤炭制造的产品通常需要露天存放,存储物资所需资金大部分来源于流动资金。可见,资金周转速率提升,才能保证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2.精益化管理在煤矿企业物资库存管理应用实践中的体现。企业运营标准和物资库存管理制度是保证物资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体系基础。精益化管理并不只是负面的增加员工的任务量,作为一种新兴的管理模式应该被企业更多的工作人员了解和学习。企业应对员工进行有组织的培训和宣传,通过开会、制作宣传栏以及年终考核等方式来加强员工对精益化理念的理解,使得精益化管理的工作意识深刻地印在员工内心;建立精益化所对应的管理体系,进一步优化企业生产速率和工作效益。3.精益化在煤矿物资采购中的体现。煤炭企业在进行煤矿物资采购工作时通常采用招标比较的业务方法。用来支持煤炭工程的材料物资一经审批通过后,至少需要三家公司在竞标时对该工程进行投标,招标工作的各个环节需要负责招标工作的领导小组采取精益化管理。首先需要相关部门对投标公司进行全面的审查,判断投标公司的企业信誉、业务能力以及物资供应水平和质量,深入调查投标公司近几年真实的业务实力,在进行招标工作时,招标领导小组要严格控制好煤炭企业的招标流程,物价审计部门、物资监察部门对流程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严密监督,务必保证煤矿企业物资采购工作的公开性、公正性和严谨性。4.精益化在煤矿物资配送中的体现。煤矿物资的流动和运输是受物资流动需求支配的,精益化管理新模式的应用有效地推动了配送模式的创新和发展。物质是保证煤矿工程实施的物质基础,物资管理部门应该按照需求将物资配送到需求地点。考虑到煤矿物资运输的特殊性,煤矿材料和物资的配送应该采取流动的运输模式,将物资的领料制逐步转变成物料的送料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工程建设现场的服务意识是物资管理部门进行库存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也是保证物资运输的首要前提。物资管理部门还需要设立物资配送专线人员,保证物流的顺畅运行。除此之外,还应该实行24小时轮流值班监督制,能够满足煤炭物资的实时需求,在第一时间保证煤炭物资送达施工场地。

五、结束语

精益化管理模式在煤炭产业管理中具有相当理想的应用效果,它的经营理念是降低产业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企业效益,对煤矿库存物资管理模式的优化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给我国煤炭产业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精益化管理在煤炭企业中的应用也要及时引进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不断更新和优化精益化管理模式,进而降低资源浪费,使煤炭企业获得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阚世光,东志萍.基于精益思想的煤矿物资库存管理模式设计[J].经济管理,,05(08):30-32.

[2]刘振世.企业大力推进精益管理和精益生产的可行性和必要性[J].价值工程,2011,10(21):18-20.

[3]朱国平.企业精益管理的层次结构[J].经济与管理,,5(12):20-23.

[4]唐魁敏.精益管理在具体实践中的运用分析[J].经济与管理,,11(11):23-26.

[5]陈改连.煤矿企业物资供应管理的有效措施[J].经济与管理,2012,10(08):32-36.

[6]王玉宽.基于供应链的煤业集团物资库存控制策略研究[J].露天采矿技术,2010,12(04):12-16.

作者:孙晓伟 单位:河南神火国贸有限公司

篇6:基于精益化管理理念的高职后勤管理改革探究论文

基于精益化管理理念的高职后勤管理改革探究论文

作为高校重要组成部分的后勤管理部门也要及时改革管理模式,构建适应现代高校教育发展的管理模式。精益化管理理念就是将高校的管理实现社会化、企业化管理,将高校后勤管理按照不同的内容进行程序化运作。

1精益化管理的概述

精益化管理理念来源于企业的精益生产,它是以人为本,按照顾客的需求确定产品价值结构,并且及时地生产与供应,最终实现产品价值的战略思想,其主要目的就是提高组织效率和效益。高校后勤管理是高校后勤部门为全校的日常活动提供给物质服务所进行的计划、决策、组织等活动。在我国实施节约型社会的背景下,高校的后勤管理模式改革也要遵循该原则,即在坚持“公益性”、“三服务、两育人”的基础上,积极引进精益化理念,改变高校传统的粗放型后勤管理模式,解决高校后勤管理中所存在的制度问题、人事问题以及质量管理问题等难点。

2高校后勤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后勤管理要实现市场化管理运作模式,利用市场竞争规律提高高校后勤管理组织的效益,降低高校的成本负担,以便高校集中精力发展教育,但是截止到目前,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改革还远远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在高校后勤管理中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

2.1高校后勤管理思想落后,对精益化改革的认识不到位很多高校后勤管理人员受到计划经济观念的束缚,他们不愿意实施市场化改革,认为实施市场化会破坏他们稳定的工作状况,影响到他们的个人利益,因此他们在进行后勤社会化管理改革过程中表现地不积极。归根结底,造成后勤管理人员如此观念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对精益化理念的正确认识,他们认为实施精益化就是要取消他们的稳定工作关系,使得他们需要在竞争中生存,为此他们不愿意实施市场化改革。另外高校的管理者也不愿意实施市场化后勤管理模式,担心实施市场化管理模式之后会影响到高校的各项日常工作,破坏高校原有的平衡关系。

2.2高校后勤管理制度还不完善高校实施精益化管理就是要求高校后勤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按照市场规律在满足“公益性”的基础上,实施企业化管理。但是目前我国很大一部分高校的后勤管理制度建设还不完善,最明显的就是校企不分,后勤管理收益与高校挂钩,高校后勤管理的风险没有脱离高校。比如后勤投资所带来的投资风险则完全由高校承担,从而会增加高校固定资产的流失风险。

2.3后勤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偏低纵观高校后勤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发现,很大一部分人员是由高校的其它岗位走向后勤管理岗位的,他们缺乏后勤管理经验与知识,导致其在具体的工作中不能适应现代高校后勤管理改革发展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一是后勤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很多后勤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后勤管理知识,尤其是缺乏管理知识,他们不能科学地处理管理工作中的事务;二是后勤管理人员缺乏创新精神。高校后勤实施精益化管理前提需要后勤管理人员具有创新精神,敢于打破传统管理模式,创建具有创新性的管理模式;三是后勤管理人员缺乏“服务”意识。后勤人员在实施管理模式改革过程中,过分地强调后勤的市场化运作改革,将后勤的经济效益作为改革的重点,却忽视了高校后勤的本质特点,即为高校师生提供服务。

3高校后勤实施精益化管理理念的具体对策建议

精益化管理理念强调的是以人为本、为师生提供全面的服务、提高后勤管理组织的工作效益与效率。在高校后勤管理中实施精益化管理模式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需要高校后勤部门采取以下措施促进高校实施精益化管理模式。

3.1创新高校后勤工作理念,创建精益管理文化影响高校后勤管理改革推进的主要原因就是高校后勤工作人员的观念比较落后,缺乏服务意识、创新意识以及竞争意识,因此在高校中推行精益化管理模式,就要对高校后勤员工的思想进行革新:首先创新后勤员工的`思想意识,让他们意识到精益化管理模式给自己带来的好处,精益化管理模式不会降低他们的个人收益,反而会增加后勤工作的个人收益。因此高校要加强对精益化管理理念的宣传,提高员工对该理念的正确认识;其次高校要创建精益管理文化。精益化管理文化是精益化管理模式得以发展的基础,通过建立浓厚的精益化文化,可以在高校内部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进而使得员工在内心深处具有精益化管理的理念。当然精益化文化的构建需要完善的战略流程。高校后勤战略是后勤发展的规划,是规范高校后勤流程的具体指导,因此高校在制定战略流程时一定要让员工参与到其中,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且还有助于员工对精益化管理模式的正确认识,改变他们落后的思想观念。

3.2建立以精益化管理理念为指导的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规范后勤具体工作的“红头文件”,高校后勤精益化管理模式的实施就必须要进一步完善以下制度:一是建立基于精益化管理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随着高校之间的竞争,高校清楚地意识到必须要依靠管理创新提高高校的市场竞争力,而高校的管理最终需要人来完成,因此高校要建立基于精益化管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将精益化管理纳入到绩效考核中;二是建立基于精益化管理的成本核算制度。传统的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实施的是行政管理模式,即高校后勤运作从不考虑成本支出,而实施精益化管理模式强调的是市场化运作,需要高校后勤的所有活动都考虑成本因素,加强高校后勤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分析,利用价值链对高校后勤管理作业进行分析,消除不增值甚至减值的作业,降低企业的成本;三是建立基于精益化管理的人事管理制度。高校后勤管理改革必须要改变传统的工作人员编制制度,打破传统的“干多、干少都一样的现象”,引入市场化竞争模式,按照高校后勤岗位进行公开招聘。

3.3提高基于精益化管理理念的信息管理水平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是现代高校后勤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对后勤信息的自动采集、处理与分析,可以为高校后勤决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提高基于精益化管理理念的信息管理水平,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一是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要充分利用高校的信息资源。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要借助高校图书馆以及高校网络平台的现有资源实现对高校师生的全方位服务。比如高校食堂借助高校网络平台对每日的菜谱信息进行更新,及时让学生了解食堂的饭菜信息;二是深化工作程序、疏通信息流程。高校后勤信息管理要根据精益化管理模式的要求,从信息的实用性和及时性两个方面入手,提高信息的质量。后勤信息工作依托高校现有资源平台,虽然能够提高信息工作的效率,但是由于高校信息资源平台比较侧重学术知识信息,缺少商业信息,因此,这就要求高校后勤的信息管理人员做好信息的实用性区别,在信息处理的技术和处理流程方面进行有效地组合,筛选出对后勤管理有价值的信息来;三是提高后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根据后勤具体工作开展针对性地教育培训,提高后勤管理人员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的能力。同时转变后勤工作人员的服务作风,树立“服务至上”的精神,全心全意为广大师生服务。

3.4加强对高校后勤工作的质量管理推行精益化管理,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是关键因素,因此在高校后勤管理中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一是对后勤全过程实施质量管理。高校后勤管理是由许多环节所构成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高校后勤的精益化管理,因此要加强对后勤全过程的管理,以高校食堂为例,需要从产品来源的采购、制作、销售以及回收等环节加强质量管理;二是对后勤工作人员的质量管理。全员质量管理需要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实现全面质量管理,应使后勤员工自觉地参加质量管理的各项活动,并对自己和相关部门的质量活动进行监督,这是高校后勤全员质量管理的灵魂所在。

总之,高校后勤进行精益化管理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高等教育改革的追切要求,也是高校后勤发展的需要,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因此作为高校后勤管理人员一定要积极引进精益化管理理念,实现高校后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篇7:精益化管理在高校后勤餐饮服务中的应用分析论文

1现阶段我国高校后勤服务工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1高校后勤餐饮服务管理不到位

目前,我国高校餐饮后勤服务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管理观念保持、管理方式落后、缺乏服务意识、饭餐质量不合理、餐饮服务机制不完善等。许多高校后勤餐饮制作方式还停留在过去的手工制作水平,不使用便捷设备,技术含量低下,大多都是依赖厨师过去的经验,直接导致高校后勤餐饮服务运营流程不合理、工作质量和生产力水平低下、缺乏规范性、执行力度不够等问题。由于高校后勤餐饮的公益性和投资成本的逐利性二者存在矛盾,加上高校后勤餐饮服务管理不到位,使得许多高校投资方为了扩大收益,不择手段的追求经济效益,使用不合理的食品滥竿充数,这给高校后勤餐饮食品质量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与此同时,高校后勤餐饮服务忽视食品的卫生营养、食物类型单一、卫生清洁差、设备老化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我国高校后勤餐饮食品质量差,不利于高校后勤餐饮工作的发展。

1.2高校后勤餐饮工作人员服务意识薄弱,效率低下

由于高校后勤餐饮工作盈利小,许多学校都对高校食堂进行了外包,导致高校后勤餐饮聘用的餐饮人员缺乏敬业精神和创新意识、服务意识薄弱、缺乏正确的卫生常识,有些餐饮服务人员文化水平低下、很少有机会进行精益化管理培训,甚至存在态度恶劣等现象,引起广大师生的不满。这些因素直接制约了我国后勤餐饮服务的竞争力,给我国高校后勤服务带来了不良影响。

篇8:精益化管理在高校后勤餐饮服务中的应用分析论文

现阶段,“精益化管理”又被称为“精细化管理”或者“改变世界的机器”,它最初来源于日本汽车生产的管理模式,后来在人们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更新演变成为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所谓精益化管理模式是指一种科学的集约化、规范化、规模化的生产模式。“精”顾名思义就是精益求精,只投人生产所必要的生产要素,没有多余的浪费,保证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生产出符合市场标准的合格产品;“益”是指利益,即所有的社会企业活动,都要有一定的收益。有相关资料对“精益化管理”做了详细明确的阐述:“精益化管理,是现代企业为适应集约化和规模化的生产方式,建立目标细分、标准细分、任务细分、流程细分,实施精确计划、精确决策、精确控制、精确考核的一种科学管理模式,是管理者用来调整产品、服务和运营过程的技术方法,其核心思想是精、准、细、严;本质是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突破口是提升员工的执行力;管理目标是降低物料成本和人力成本,提高效率以及产品和服务质量,打造品牌竞争力。”可见,将精益化管理模式与我国高校后勤餐饮服务相结合,不仅能使高校食堂运行经营成本降到最低、消除无效的浪费和劳动,还可以建立健全高校餐饮管理体制,提高高校餐饮的食品安全质量,增强高校后勤餐饮的核心竞争力,促进高校后勤餐饮管理工作的创新和发展,推动我国高校餐饮事业的发展。

篇9:精益化管理在高校后勤餐饮服务中的应用分析论文

3.飞建立健全高校后勤餐饮服务制度,增强食品安全性

针对我国高校后勤餐饮服务管理工作不到位的现状,各大高校应该转变过去落后的管理理念,将精益化管理与后勤餐饮服务相结合,逐步完善管理制度,首先,高校餐饮行业可以借鉴我国上海世博会“中心厨房”的经验,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学生的需求,开办多种多样的小吃窗口,如:西部、南方风味、西餐、小炒、西点、快餐、大众菜肴等,与此同时还要严格按照标准化、精细化的要求进行食品制作,确保食品在质量上和口味上都能使师生满意。其次,学校还要与时俱进,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结合精益化管理手段,建立严格的质量检测管理政策,对高校食堂饭菜进行严格的监察,完善信息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并解决师生的反馈意见和要求。最后,国家还要建立相关这能部门对高校食堂进行有效的安全卫生监督,相关部门可以不定期的去高校食堂进行抽样检测、明察暗访,做到有效的监管,从根本上消除高校餐饮行业的食品安全隐患,维护广大师生的自身利益。

3.2提高高校后勤餐饮服务人员素质,培养新型服务人才

高校后勤餐饮服务人员是整个学校餐饮服务工作的保障,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高校餐饮事业发展的快慢。可见,高校餐饮服务人员在高校餐饮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首先,学校应该更新转变服务人员的思想理念和工作态度,提高餐饮服务人员对自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同时还要对餐饮服务人员进行多方面的培训,加强对其工作技能的训练,让餐饮工作人员正确理解食品安全质量标准,注意食品安全卫生,加强餐饮服务工作人员的精细化管理理念,进一步提高餐饮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竞争意识和协作能力,为高校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新型餐饮服务人员。其次,各大高校还要对餐饮服务人员进行合理的弹性安排,在高峰时段和非高峰时段进行合理的人员安排、进行人员流动,从而减少师生在高峰期就餐排队等待的时间,确保广大师生能以最快的速度接受服务,避免出现“忙闲不均”的情况。最后,学校同时还可以及时对餐饮服务工作人员的数量进行必要的增减、调整,避免人员闲置而带来的不必要的浪费,提高餐饮服务质量和广大师生的满意程度,将精细化管理与后勤餐饮服务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我国餐饮事业的快速发展。

4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后勤餐饮服务仍面临诸多问题,例如:物价上涨、在校师生消费水平的提高、需求量的增多、餐饮行业竞争激烈等。这就需要高校餐饮服务工作人员要全面理解精益化管理的具体内涵、掌握精益化管理的基本方式并将其应用到高校后勤餐饮服务中、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合理配置资源、不断完善精益化管理的生产、技术和信息要素,从根本上提高高校餐饮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推动我国高校后勤餐饮服务事业的向前发展。

相关专题 货车精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