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化护理对脑出血患者的效果分析的论文

huyuequ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huyuequ”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程序化护理对脑出血患者的效果分析的论文(共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程序化护理对脑出血患者的效果分析的论文

程序化护理对脑出血患者的效果分析的论文

脑出血是临床上神经内科的常见病。此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运动障碍、语言障碍、意识障碍、呕吐、偏盲和头痛等,可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相关的临床实践证实,对脑出血患者进行程序化护理可有效地促进其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了进一步证实此护理方法的有效性,笔者对 年11 月至 年11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 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4 年11 月至2015 年11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 例脑出血患者。这78 例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临床上规定的脑出血的诊断标准并被确诊。我们按照随机数表法将这78 例患者分为程序化组和常规组,每组各有39 例患者。在程序化组39 例患者中,有女性患者14 例,男性患者25 例。本组患者的年龄在45 岁至74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4±13.8)岁。本组患者中有大脑外囊出血患者9 例,有丘脑出血患者4 例,有脑叶出血患者10 例,有基底节区出血患者16 例。在常规组39 例患者中,有女性患者16 例,男性患者23 例。本组患者的年龄在44 岁至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8±14.1)岁。本组患者中有大脑外囊出血患者9 例,有丘脑出血患者5 例,有脑叶出血患者10 例,有基底节区出血患者15 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为常规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具体的护理方法如下:(1)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2)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和生活护理。(3)遵照医嘱对患者进行输液护理和用药护理。

1.2.2 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程序化组患者进行程序化护理。进行程序化护理的具体方法如下:

(1)成立程序化护理小组,由神经内科护士长负责分组和任命小组长。程序化护理小组的成员包括神经内科护师和基层护理人员。

(2)对各小组负责的病房进行明确的划分,并根据每位小组成员的工作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安排。

(3)在脑出血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其心率、脉搏、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对其进行治疗。

(4)在脑出血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护理人员要将其床头抬高15 度至30 度,以降低其颅内压,防止其发生脑水肿。同时,护理人员要及时清理患者口腔中的分泌物,并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防止其误吸分泌物,保持其呼吸道通畅。

(5)在脑出血患者的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后,护理人员要每隔两小时协助其进行1次翻身训练。同时,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进行上肢屈伸训练,每天做3 次,每次做3min。

(6)在脑出血患者的肢体力量得到明显恢复后,护理人员可指导其进行手部的技巧性训练、站立平衡训练、步行训练和四肢协调性训练。

1.3 观察指标

护理结束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Barthel 的评分和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

1.4 统计学处理

我们使用SPSS17.0 软件包对本次实验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 x ±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用n(%) 表示,采用χ 检验,用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Barthel 评分的比较

在接受护理前,两组患者Barthel 的评分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 >0.05)。在护理结束后, 两组患者Barthel的评分均较接受护理前有明显的提高,其中程序化组患者Barthel 的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2.1 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总满意率的比较

程序化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3 结论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程序化护理的程序化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只接受常规护理的常规组患者,接受护理后其Barthel 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这与方兰英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对脑出血患者进行程序化护理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地促进其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篇2: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影响论文

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影响论文

0 引言

慢性支气管炎是老年人常见疾病,对老年人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影响较大. 慢性支气管炎指人体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并反复发作为特征. 本研究旨在了解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其临床疗效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04 /-04 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患者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慢性支气管炎治疗干预,根据其护理措施差异分为对照组( n =50) 与观察组( n = 50)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

患者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于对症治疗基础上联合综合性护理干预,如下:

①心理护理: 慢性支气管炎老年患者疗程较长且该病有反复发作的特点,病情影响下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恐惧等负面心理,而各种老年并发慢性疾病影响下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大幅度下降,因此治疗护理期间工作人员需要和患者建立良好信赖的关系,通过有效的'交流沟通,让老年患者了解该病的相关知识,掌握慢性支气管炎的发作原因、治疗手段和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告知在乐观积极的心态下能够有利于治疗、护理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②呼吸道护理: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呼吸道在一定程度会受到感染,因此呼吸道中常堆积大量的分泌物,而分泌物中痰液粘稠度高,难以依靠患者自身将其排出,支气管收缩有痉挛的时候就会不断提升气道当中的阻力,因此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多饮水,除补充机体每日需要量外,须根据体温、痰液粘稠度,丧失的水分,估计每日水分补充量,使痰液稀释,易于排出. 保证每日摄入量在1.5 ~ 2 L.

③吸氧护理: 呼吸困难是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常见情况,因此对患者需要采取吸氧护理,老年人自我照顾和自理能力均相对偏低,在进行吸氧过程中护理人员有必要多次进行巡视,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对氧气流量进行合理调节,并告知患者不可擅自调节氧气流量,一般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另一方面也要观察氧疗对患者是否有效,检查确认吸氧管有无存在堵塞、脱落的情况,全面保障患者用氧安全;

④用药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配合、协助医生对患者的用药进行合理指导,了解服药期间患者有无出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 如痰液较多的患者需要应用化痰药、抗生素,而镇咳药则需要严格控制以免支气管因为痰液堵塞而导致发生肺部脓肿; 痰液稀少以及干咳患者可适当使用中枢性镇咳药物,治疗期间要注意患者是否有上消化道不适或者便秘等情况; 对于痰液较少的患者可用诸如喷托维林等中枢性镇咳药物.

2 结果

2.1 疗效对比观察组

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0.0%( 45 /50)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0%( 39 /50) ,总有效率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率为100.0%( 50 /50) ,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84. 0%( 42 /50) ,总有效率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正不断深入,而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是社会各界所关心的问题,多种疾病好发于老年人群体,慢性支气管炎是众多慢性疾病中对老年人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家庭影响较大的疾病.慢性支气管炎主要表现出咳嗽、咳痰无力、气喘等,另一方面因老年人肺功能有所下降,出现气道因痰液导致堵塞,不断恶化慢性支气管炎病情,延长病程,增加老年人的痛苦,降低治疗依从性,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治疗期间制定合理的综合性护理措施,确保患者顺利完成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慢性支气管炎本身具有迁延难治的特点,加上老年人本身机体机能有所衰退,因此疗程相对更长,治疗期间容易出现消极心理、呼吸道并发症等情况,所以在治疗期间为老年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更好推进患者疗程的顺利进行.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接受相同的慢性支气管炎对症治疗,而联合综合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则明显优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说明在综合护理干预下患者依从医嘱接受治疗,了解在治疗期间注意事项,保障疗程的顺利进行以及临床疗效质量,而综合性护理服务下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也相对更高,从本研究结果数据分析可知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时,应考虑到患者机体衰退、依从性低以及负面心理等各种因素,制定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配合临床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篇3:优质护理的脑出血患者术后护理效果论文

优质护理的脑出血患者术后护理效果论文

【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脑出血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长葛市人民医院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56例脑出血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223±64)d]短于对照组[(353±85)d],住院费用[(52463±8634)元]少于对照组[(74658±9586)元](均P<005)。观察组压疮、上消化道出血和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51%(4/78)]较对照组[141%(11/78)]低(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2%(75/78)]较对照组[821%(64/78)]高(P<005)。结论给予脑出血术后患者优质护理,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脑出血;术后;优质护理

脑出血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系统疾病,近年来,发病率较高,且病情紧急,病死率较高[1]。临床上常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脑出血,但术后并发症较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认知和语言功能等障碍。术后护理工作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2]。优质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从心理、饮食、肢体功能训练等多方面进行优质服务,以改善患者的预后[3]。本文主要选取长葛市人民医院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56例脑出血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优质护理在脑出血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长葛市人民医院20XX年7月至20XX年6月收治的156例脑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所制定的诊断标准,且均接受手术治疗。将156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8例。对照组男53例,女25例,年龄42~76岁,平均(543±101)岁。观察组男52例,女26例,年龄43~76岁,平均(551±97)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病情,给予患者清淡饮食,嘱咐其按时用药等。给予观察组患者优质护理,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康复护理4个方面,具体如下。①心理护理。脑出血患者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昏迷、言语、肢体障碍,导致其情绪低落,出现焦虑、抑郁心理,向患者耐心解释病情,及时与患者沟通,耐心地给予心理疏导,消除患者心中的疑虑,指引其发泄心中的悲观情绪,且讲解治疗成功的案例,提高患者积极性,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②饮食护理。指导患者以流质或半流质的饮食为主,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食水果、蔬菜,忌烟酒、辛辣刺激食物。少食多餐,定量定时,降低对胃肠的压力,必要时通过胃管和鼻饲管饮食。③并发症护理。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每天擦拭患者肢体,按时翻身,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勤换贴身衣服,防止压疮发生;每天定时按摩患者肢体,拍打背部,促进血液循环,以免长时间不活动发生肌肉萎缩;指导患者保持去枕平卧位,头部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内的分泌物,并帮助患者翻身,使其排痰,以免肺部感染。④康复护理。帮助患者进行由简到难的训练,以免训练负担过重,增加心理负担。讲解患者感兴趣的事物,让患者积极主动地开口说话,进行语言训练,逐渐恢复语言功能。对患者进行主动和被动的肢体训练,由轻到重,且可以让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提高患者恢复疾病的信心。

1.3观察指标

①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②并发症,包括压疮、上消化道出血和肺部感染。③护理满意度。通过自制调查问卷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分,80分以上为满意,60~80分为基本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定量资料以(珋x±s)表示,行t检验,定性资料以率(%)表示,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

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

2.2并发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

2.3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3讨论脑出血病情紧急,发展快,病死率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因此,采取及时有效的手术治疗有重要作用。但术后易出现肢体、语言等功能障碍,且卧床时间较长,给予患者常规护理不能满足其心理和生理上的需求,医患矛盾增多,护理满意度较低,另外可能产生压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因此,采取优质护理对脑出血术后患者是非常有必要的,其能减少患者痛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快速康复[4-5]。本研究对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接受优质护理的观察组住院时间[(223±64)d]短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53±85)d,住院费用[(52463±8634)元]少于对照组[(74658±9586)元](均P<005)。观察组压疮、上消化道出血和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51%(4/78)]较对照组[141%(11/78)]低(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2%(75/78)]较对照组[821%(64/78)]高(P<005)。主要原因如下:本研究优质护理是从心理、饮食、并发症、康复训练4个方面进行护理。脑出血后患者对病情不了解,对病情恢复没有信心,甚至比较恐惧,护理人员耐心地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心中的疑虑和悲观原因,进行个性化的心理辅导,详细地回答每个问题,消除患者心中的疑惑,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促进医患关系和护患关系的和谐,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6]。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护理,按摩患者四肢,定时翻身,拍打背部等,促进血液循环,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勤换贴身衣服,防止肌肉萎缩和压疮发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另外,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遵循由简到难的原则,帮助患者进行四肢训练,讲解患者感兴趣的事物,让患者积极主动说话,提高语言说话能力,促进语言恢复,从而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住院费用[7-8]。综上所述,给予脑出血患者术后优质护理,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徐晓艳,王涛,周晓艳,等.优质护理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z2):6.

[2]李云瑞,刘少华,韩聪,等.优质护理在急诊大面积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6):143-144.

[3]刘莉.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在脑出血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对比研究[J].医学信息,2015,(z2):101.

[4]李玲,乔晓丽.脑出血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2):167-168.

[5]赵娟.脑出血偏瘫并发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优质护理[J].湖北医药学院学报,2011,30(6):654-655.

[6]巨晓红.优质护理在急诊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59):123.

[7]朱珊珊.预见性护理联合优质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3,11(30):2787-2788.

[8]武欣.颅骨钻孔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2):132-134.

篇4:对眼科患者的心理护理进行分析论文

对眼科患者的心理护理进行分析论文

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人们通过不同渠道增加对疾病的认识,疾病谱从纯医模式向生物心理、生理、社会医学模式转移,而心理护理在护理康复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已成为现代护理工作的一项及其重要的工作。尤其是眼科患者的心理护理,因为眼病,患者视力所受影响大。患者一般都害怕失明,有焦虑、自卑的心理,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要想使眼科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我们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做好患者的入院宣教工作

1.1首先患者来到住院病房,热情接待患者,及时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体重,对患者有一个好的影响,打消对住院环境的陌生感,特别要介绍住院环境,使患者熟悉所处位置,预防跌倒和坠床。因为服务质量的好坏涉及到患者对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信心以及对医院的第一印象。

1.2作为护士,要同不同的患者打交道,与患者接触最密切、最直接。当患者刚入院时,因为患者视力差,陌生的环境会给患者造成恐惧紧张的心理,因此对医务人员言行十分敏感,而此时医生护士的言行有可能直接影响患者的心态和情绪,因而这时护士应耐心倾听病人的建议和意见,主动热情和病人交谈,运用准确规范的语言,进行卫生宣教,指导患者饮食休息,尽量满足病人的.需求。

1.3眼科的患者一般来住院时有很多是急诊,患者及家属希望能得到最快高效的治疗,所以我们及时通知医生来看病人,一边做好患者的入院处理,使患者及时得到治疗,让患者满意。这样既可以增加患者的信任,患者也会积极地配合治疗,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好转和康复。

2做好患者住院治疗过程中的健康教育

2.1护士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是实施健康教育的基础

健康教育是一门涉及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美学、行为学等各种学科的边缘学科。护士作为一名健康教育者必须努力学习,不断更新掌握以上相关学科的理论与知识,为实施健康教育奠定基础。护理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是健康教育的基本点。因此提高护士自身的业务素质势在必行。无论对普通人群还是病人,健康教育的内容必须是实际而具体的,同时还要有的放矢的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根据病人的生活方式、心理状况等仔细分析发病原因,结合病人文化背景、受教育程度及致病危险因素的认识来,所以为使其知识水平能够适应健康教育的需要,必须提高护士自身的业务素质,加强护士的业务学习。

2.2要具备过硬的业务技术才能做好患者的心理指导

南丁格尔说过:“要使千差万别的人,都能达到治疗和康复所需要的最佳身心状态,本身就是一项精细的艺术。”熟练掌握各项基本技术操作,认真学习相关业务知识。热情的语言交流也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必备条件之一。执行治疗和护理各项操作时,态度要严肃、认真、细心、谨慎,语言要少而精,给患者充分的信任感。不断提高护士业务水平和素质,加强病情观察,以满足病人心理和生理上的需要,最大限度促进疾病的好转和康复。

2.3要具备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健康教育的前提

作为健康教育的重要力量的护理人员,使患者能够主动参与到健康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中,就要取得患者的信任,与教育对象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护士在护理过程中注意自身素质的培养,同时应用娴熟精湛的技术及满腔热情无私地为病人服务。在对病人的服务中,注意与病人沟通,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良好的护患关系,以利于提高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改善病人情绪等心理的健康教育,从而提高教育的可信度,使健康教育达到预期的目的。

2.4利用各种治疗护理的机会耐心细致地做好眼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既是疾病转归的影响因素,它又是病情变化的必然反应,始终贯穿于疾病治疗的全过程。眼科病人在治疗过程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护士给患者滴眼药,滴眼液给药时间及用药方法的掌握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康复情况。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机会,讲解饮食注意事项、疾病发生发展的一些小常识等等,与病人沟通,用美好的神情、语言、行为来调动病人潜在的积极因素,使其精神处于最佳状态,以形成良性循环,利于病人的早日康复。

2.5加强自己的修养,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

首先以稳重娴熟的操作、大方得体的举止赢得患者的信任。要以诚恳的语言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消除病人的顾虑,以精湛的技术和善良、温和的态度,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其次要充分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对病人在疾病各个阶段表现的不同心理状态,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并付诸实现。

3积极做好患者康复后的出院指导患者经过治疗护理,病情逐渐好转,身体逐渐康复,但我们必须告知患者出院以后的各种注意事项,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发现异常及时来院复诊。

保证充足的睡眠,精神一定要保持愉快。注意做一些康复治疗,减少患者的痛苦。因此,患者自入院到出院由于各种社会及心理因素使他们产生不同的心理需要,要使患者积极配合做好各种检查和治疗,以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恢复,这就要求医护人员要善于观察、了解并尽量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才能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完全休整。

篇5:分析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的负面情绪的影响论文

分析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的负面情绪的影响论文

围手术期患者因胃癌疾病本身及术后疼痛等多种因素,常伴有负性情绪,如焦虑、抑郁等。由于患者术后幽门括约肌失去效用,因此常常导致术后出现胆汁反流性胃、倾倒综合征等术后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会进一步导致患者出现如: 营养不良、体重下降,甚至会诱发胃癌,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操作验证的负面印象。胃癌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影响术后临床疗效,本文通过对围手术期胃癌患者采取了一系列护理措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入组标准: ①术前病理证实为早期胃癌; ②意识清楚,语言功能正常,能有效交流; ③具备完成量表调查的能力; ④同意进入本研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 ②出现恶病质、贫血、凝血功能障碍等; ③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免疫系统性疾病者; ④有精神障碍性疾病; ⑤肿瘤广泛侵犯,无法行根治术者。

1.2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 年10 月至 年10月间收治的,符合上述标准的胃癌患者85 例,并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 观察组( 43 例) 和对照组( 42 例) 。其中观察组: 男性24 例、女性19 例,年龄42~70 岁,平均( 55.87±8.19) 岁,文化程度统计: 小学6 例、初中15 例、高中或中专13 例、大专及以上9例; 对照组: 男性22 例、女性20 例,年龄40 ~ 71 岁,平均( 55.96±8.24) 岁,文化程度统计: 小学5 例、初中16例、高中或中专12 例、大专及以上9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P>0.05,无统计学意义。

1.3 护理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首先采用我院常规护理措施,如: 入院宣教、术前准备、术后监测生命体征、术后肛门排气前禁止饮食、留置胃管及导尿管的护理、切口护理,预防切口、泌尿系统及呼吸道感染等[2]。观察组加用护理干预: ①认知干预。术前向患者讲解胃癌的相关知识以及治疗方法,尤其是目前治疗的效果,让患者看到生存的希望。②心理干预: 积极与患者交流、沟通,挖掘其心中存在的矛盾和渴望解决的问题,从心理诊断阶段、领悟阶段、修通阶段及强化阶段四个阶段,让患者内心与错误想法进行辩论,将错误观点消失在萌芽状态,从而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树立治疗的信心。③行为干预。选取患者平日较为喜欢的电影与音乐等,在病房为患者播放,确保患者能够在优美的`艺术环境中舒展自己的情绪,防止患者抑郁的发生,得到全身放松,保持松软状态。术后早期下床活动进行自理能力训练和体能训练。④情感干预。加强家属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建立家属支持系统,使家属参与到积极支持患者的治疗中,使患者感受爱的温暖。⑤饮食干预。手术麻醉清醒6h 后口服500mL 生理盐水,术后第1d 给予500 ~ 1000mL 清流质,第2d 给予1000~mL 流质或半流质,注意选择低脂、低钠、高优质蛋白、高热量、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如给予米汤、果汁、稀粥、藕粉等,逐渐恢复到正常饮食。

1.4 效果评价: ①不良情绪。在患者入院与出院时,均采用Zung 抑郁自评量表( SDS) 和焦虑自评量表( SAS) 评价患者抑郁与焦虑程度,评分越高表明焦虑或抑郁越重。②生活质量。采用胃癌患者生活质量调查问卷( OLQ-STO22) 进行评价,越高分值表示生活质量越差。

1.5 统计学处理: 本文采用SPSS120.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t 检验,计数资料χ2 检验,P<0.05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良情绪对比:

两组患者入院时SAS 和SDS 量表评分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两组患者,出院时SAS 和SDS 量表评分较入院时( P 均<0.05) ,有统计学意义; 且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大,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出院时OLQ-STO22 中胃部疼痛、吞咽困难、饮食受限、呃逆、焦虑和口干分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0.05) p=“”>0.05)。

3 讨论

胃癌作为临床常发消化道肿瘤,多发于40 ~ 60岁,其并发率与死亡率均为消化道肿瘤第一位。资料显示,每年我国有40 万胃癌患者,约占世界上胃癌总发生率的42%,5 年生存率只有30%左右。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的精神心理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研究表明,70%以上的肿瘤患者存在着焦虑、抑郁。生活质量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胃癌患者生活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护理干预对稳定患者身心状况、提高身心素质、改善躯体症状都有较大的帮助,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实施护理干预,患者SAS 和SDS 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护理干预能明显缓解胃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主要因为通过各种护理干预措施,患者及家属了解了疾病的相关知识,澄清错误的观念和思维方式,更加配合治疗,减少了对疾病的恐惧,增加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心理护理的作用在于通过知识的普及教育和对患者的心理保健影响和改变患者的行为。如心理干预使胃癌患者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得到宣泄,减轻负性情绪状态,还可避免免疫功能急剧降低,做到心身松弛,情绪乐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当前医院对于胃癌患者的治疗应不仅局限于患者的术后生存状况,还要改善生活质量。OLQ-STO22 是针对于胃癌患者的临床治疗特征专门设计的术后生活质量调查量表,其条目设置较为合理,调查结果更具权威性。胃癌根治术后常出现消化功能紊乱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情绪,本研究对胃癌根治术围术期实施护理干预,出院时患者OLQ-STO22 中胃部疼痛、吞咽困难、饮食受限、呃逆、焦虑和口干分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P<0.05) 。如饮食干预,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进食,保证了术后的营养,促进伤口早日愈合,同时还刺激了胃肠功能恢复,防止了胃肠道黏膜萎缩,保护了正常菌群; 术后早日运动可促进腹腔内的血液循环,改善腹腔胃肠道血液灌注与氧供给,促进肠蠕动,增加了消化液的分泌,提高食欲。

篇6:谈谈对产妇进行母婴床旁护理的效果分析论文

谈谈对产妇进行母婴床旁护理的效果分析论文

临床研究发现,大多数产妇(尤其是初产妇)都对产后保健、新生儿护理和母乳喂养等知识知之甚少,这对其产后的恢复和对新生的养育都是十分不利的。最新的临床使证实,对产妇进行母婴床旁护理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其对育婴知识的掌握率,还能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了进一步证实此护理方法的有效性,我们对 年6 月~ 2014 年5 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180 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3 年6 月~ 2014 年5 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180 例产妇。这180 例产妇均为初产妇。我们将这180 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90 例产妇。观察组产妇的年龄在24 ~ 33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7.5 岁。她们怀孕的时间在37 ~ 41 周之间,平均怀孕时间为39.5 周。对照组产妇的年龄在25 ~ 34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 岁。她们怀孕的时间在36 ~ 40周之间,平均怀孕时间为39 周。两组产妇在年龄、怀孕时间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我院对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新生儿护理指导、饮食护理和生活等常规护理,对观察组产妇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产妇相同)的基础上,进行母婴床旁护理。进行母婴床旁护理的方法是:

1.2.1 进行入院介绍 在产妇入院后,护理人员要在第一时间对其进行入院介绍。进行入院介绍的内容主要包括:医院的环境、待产室的环境、呼叫器的使用方法、床旁用品的使用方法、产妇的主管护士和主管医生、医院的探视制度等,以便使产妇能尽快适应医院的环境。

1.2.2 进行产前心理护理 临床研究发现,多数产妇在分娩前都会出现紧张、焦虑、烦躁等不良的情绪,这些不良的情绪对其分娩后的恢复影响很大。针对这一情况,护理人员在产妇分娩前,要主动与其进行交流,多安慰和鼓励产妇,并向其介绍有关分娩的知识,以便使其做好分娩的心理准备,顺利进行分娩。

1.2.3 进行母乳喂养知识介绍在产妇分娩后,护理人员要在第一时间将新生儿抱到产妇的身旁,让产妇和婴儿处于同室,以便增加母婴之间的感情。同时,护理人员要及时向产妇介绍进行母乳喂养的好处,并指导产妇如何进行母乳喂养,尤其要注意纠正其不正确的`哺乳姿势。此外,护理人员还要向产妇介绍促进乳汁分泌的方法。

1.2.4 进行新生儿护理方法指导 在产妇能够基本掌握进行母乳喂养的方法后,护理人员要指导其如何抱、哄新生儿、如何抚触新生儿和如何对新生儿进行臀部护理等。此外,对于家中有条件的产妇,护理人员还可指导其如何帮助新生儿进行游泳活动等。

1.2.5 进行出院指导 在产妇出院前,护理人员要向其介绍新生儿接种各种疫苗的时间,并嘱咐其回家后坚持对婴儿进行母乳喂养,同时注意饮食,避免因饮食不当而影响乳汁的分泌。

1.3 观察指标

在两组产妇出院前,观察并记录她们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和对育婴知识的掌握率。其中,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是通过让其填写我院自拟的护理服务满意率调查表获得的。该调查表共有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选项。总满意率= 满意率+ 基本满意率。产妇对育婴知识的掌握率是通过让其填写我院自拟的育婴知识调查表获得的。该调查表的满分为100 分。产妇的得分在90 分或90 分以上说明其完全掌握了育婴知识。产妇的得分在70 ~ 89 分之间说明其基本掌握了育婴知识。产妇的得分低于70分说明其未掌握育婴知识。总掌握率= 完全掌握率+ 基本掌握率。

1.4 统计学处理

我们使用SPSS15.0 软件包对本次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采用χ2 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对护理服务满意率的比较

观察组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2.2 两组产妇对育婴知识掌握率的比较

观察组产妇对育婴知识的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母婴床旁护理的观察组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和对育婴知识的掌握率均明显高于只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产妇。这说明,对产妇进行母婴床旁护理可有效地提高其对育婴知识的掌握率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篇7:分析延续护理对直肠癌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

分析延续护理对直肠癌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

尽管目前治疗直肠癌的方法很多,但根治性手术仍是直肠癌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即永久性的乙状结肠末端造口术及腹会阴联合切除。结肠造口改变了患者正常的排便途径,甚至排便不能自主控制,从而降低生活质量,若自我护理能力较差者,生活质量影响更显著。延续护理作为整体护理的一部分,是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延续,旨在实现患者护理责任由医院到家庭的过渡,从而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2012年5 月至2014 年5 月,我院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采用了延续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81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 例和对照组41 例。观察组: 男23 例、女17 例,年龄36 ~ 70 岁,平均( 54.12±8.73) 岁; Duke's 分期: A 期14 例、B 期17 例、C 期9 例;文化程度: 小学6 例、初中10 例、高中及中专17 例、大专及以上7 例。对照组: 男25 例、女16 例,年龄34 ~70 岁,平均( 52.89±8.70) 岁; Duke's 分期: A 期13 例、B 期18 例、C 期10 例; 文化程度: 小学7 例、初中11例、高中及中专16 例、大专及以上7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入组标准:①接受Mile 手术治疗,出院3 月内的患者; ②术后病理结果证实为直肠癌; ③长期居住于本辖区内,交通便利; ④具有一定的沟通和理解能力,能配合完成量表调查; ⑤同意进入本研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①术后造口出现感染、出血、狭窄和坏死等症状; ②行姑息性手术切除治疗者; ③预计生存期满足不了研究需要者; ④合并血管性痴呆、精神障碍、脑卒中引起的意识障碍者; ⑤合并严重心、肝、肾和造血系统、免疫系统疾病。

1.3 护理措施

1.3.1 建立档案: 将入组的每位患者,详细登记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住址、手术时间及造口情况等,建立档案。

1.3.2 健康教育: 患者入组后,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教育内容包括生活指导、饮食指导、心理指导、运动指导、造口护理等,着重强调结肠造口日常护理及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性。之后,对照组患者仅在复诊时给予结肠造口护理指导等,观察组实施延续护理。

1.3.3 延续护理:①电话随访。每两周对患者实施电话随访1 次,主要随访目的为了解患者近况,解答患者家庭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若发现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给予相应的疏导和干预,如采取劝解、启发、发泄等方式给予心理支持。②家庭随访。每月进行家庭随访1 次。首先,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不嫌弃患者,为患者的康复提供家庭帮助,使其树立治疗的信心,以积极、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面对现实。其次,了解患者的日常生活,并给予指导,主要包括饮食指导、性生活指导、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等,使患者逐渐掌握自我护理造口的技巧。③联谊活动。每两个月组织一次联谊会,首先,医护人员可以在其中向患者介绍结肠造口护理知识,尤其是新产品、新措施等,同时也可以现场解答患者疑虑与问题。其次,让患者之间进行交流,分享经验和心得,相互宣泄、相互支持,寻找回归社会的信心及勇气。1.4 评价工具: 自我护理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 ESCA) 进行评价,共计4 个维度43 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0 ~ 4 分评分法,总分172 分,得分越高自我护理能力越强。生活质量采用中文版健康调查简表( SF-36) ,包括8 个维度,各维度评分0 ~ 100 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1.5 统计学处理: 本文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 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χ2 检验,计量资料t 检验,P<0.05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入组时,两组患者ESCA 各维度评分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半年后,两组患者ESCA 各维度评分均有所提高,观察组患者评分提高幅度十分明显( P<0.05) ,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入组时,两组患者SF-36 各维度评分相似P>0.05,无统计学意义; 半年后,两组患者SF-36 各维度评分高于本组入组时,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3 讨论

直肠癌患者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术,改变了原有正常排便方式,对其生活、工作及社交交往影响较大,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的目的不仅关注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重视生命质量。生活质量已成为一个公认的疗效评价指标。自我护理能力指个人通过自身的认知、健康活动和心理调控以确保自身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状态的能力。直肠癌患者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术为患者留下的造口将永远跟随患者,因此掌握造口护理措施成为了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关键所在。造口的护理要求度高,需要专业护理人员实施有效护理,而当前我国面临着社区护理人员奇缺的局面,所以患者出院后往往就意味着失去了专业护理。延伸护理是针对这一情况出现的家庭护理方式,旨在帮助患者实现了自我护理,有效解决医院与家庭脱轨的这一难题。为了改善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本研究对其实施延续护理( 观察组) ,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结果显示入组时两组患者ESCA、SF-36 各维度评分相似; 半年后两组患者ESCA、SF-36 各维度评分高于本组入组时,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幅度更大。延续护理就是将医院的护理延伸至家庭,通过对患者临床资料、基本病情、个人信息的延伸性了解,确保患者在失去医院专业护理后可以得到护理保障,能够做到生活自理,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延伸护理主要通过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患者的自我行为规范,从而实现对医院专业护理、系统护理的延续,完成患者的日常护理任务。延续护理还可提高家庭支持程度,文献报道,家庭支持作为延伸护理的重要力量,可以确保患者得到良好的心态,促进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大幅度提升。

相关专题 脑出血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