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课程资源的利用价值探讨论文

吃饭不洗手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吃饭不洗手”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俗文化课程资源的利用价值探讨论文(共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民俗文化课程资源的利用价值探讨论文

民俗文化课程资源的利用价值探讨论文

摘 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告诉我们:“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社会是个体发展的不尽源泉和广阔舞台,社会化是个体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过程。本土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传承性,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风俗民情,每种文化都有潜在的价值和内涵。同里,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和典型水乡风格的江南小镇,文化资源渊远流长、民风民俗古朴纯正、民间工艺鲜明独特。这么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我们取之不竭的宝贵财富。

关键词:民俗文化课程 利用

一、拓展资源开发的视野,有效挖掘适合孩子发展的空间

1.了解古镇,感受优秀的古镇文化资源

我们以幼儿的生活为基点,以同里本土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心,收集、整理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民俗文化资源。我们通过孩子、家长和老师的各类调查问卷,家长和孩子的同里一日游等活动,让幼儿深深感受到“我住在同里”、“我是同里人”,是一件多么值得自豪的事。衍生出好吃的同里——“我喜欢同里的小吃”;好听的同里——“我喜欢说同里话”;好玩的同里——“我喜欢同里的工艺”、“我喜欢同里的节日”、“我喜欢同里的桥”;好棒的同里——“了不起的同里人”等等话题。一系列的活动真正验证了“资源存在于我们的周围生活,我们要做课程资源开发的有心人,从孩子感知、理解和操作的特点进行加工改造”这句话的内涵。

我们把民俗文化定位在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如民俗工艺文化、民俗装饰文化、民俗饮食文化、民俗节日文化、民俗戏曲文化、民俗歌舞文化、民俗绘画文化、民俗音乐文化、民俗制作文化等等。

2.走入古镇,探究古镇文化资源的富饶

课程资源不仅仅局限在教材上面,也不只局限于幼儿园内部。涉及幼儿学习与生活环境中一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资源,它分散在幼儿园园内、园外的各个角落。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与同里旅游公司(退思园、珍珠塔、崇本堂、嘉荫堂、明清一条街、古镇大戏台、同里天元围棋馆等)签订协议,作为我们的园外实践基地。另外整个同里古镇本身就是幼儿的一个实习场。我们带领幼儿走入古镇,融入社会,创造一切条件,让幼儿参与探究活动,让幼儿在与成人的交往、同伴的合作中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激发幼儿对本土文化的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去探究。更为可贵的是老师和孩子们发现了多领域的人脉资源——我们的家长(旅游公司的工作人员、研究同里志的),更有“苏州民间工艺家”第一人——同里剪纸艺人计建明。

这个过程让老师明白了:资源存在于我们的周围生活,符合幼儿生活经验的资源是幼儿感兴趣的,在熟悉的场景中,让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活动。我们要做课程资源开发的有心人,从孩子感知、理解和操作的特点进行加工改造,真正做到关注幼儿、关注生活、关注传承出发,汇集多方面教育资源。

二、有效筛选资源的价值,形成适宜孩子发展的资源模块

民俗文化资源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可以被我们利用成为园本课程。因此,我们关注民俗文化中的美德、引导幼儿感受优美、注重培养幼儿能力、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支持幼儿间的合作。我们根据资源的类别、幼儿的生活经验和需要甄别选择,合理开发。选择操作性强的民俗游戏材料、有代表性和教育意义的.民间民谣、本地区特有的民间工艺、与幼儿生活紧密联系的传统民俗节日和饮食文化等等。这些资源成了我园课程内容设计的有机选择部分。我们筛选了同里古镇民俗文化资源的四大方面:1.民风民俗:包括民间小吃、结婚走三桥、节日所特有的文化资源等。2.民间工艺:包括编织、剪纸、形式多样的画种……3.名人、名事4.同里民谣。建构了“民风与民俗”、“民间工艺”、“名人与民俗”、“民间童谣”等主题式课程。比如:在同里的婚庆习俗主题活动中,我们通过谈话,和孩子一起了解同里婚俗的故事,结婚走三桥的风俗。衍生出同里的桥文化——认识桥、夸夸家乡的桥、我设计的桥(画、做、捏、折);了解同里婚俗物品——花轿(设计花轿、抬花轿)、请柬、喜糖(包喜糖、抢喜糖)、服饰(设计图案花纹);了解同里婚俗的表演——舞龙舞狮、抛绣球、打连厢、挑花篮等。

三、增强资源创新的意识,营造民俗文化特色的活动环境

符合幼儿生活经验的资源是幼儿感兴趣的,在熟悉的场景中,让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活动。虞永平教授说过:幼儿园课程资源利用不是对生活的简单复制……教师需要发现蕴含在这些同质异态的资源中的永恒价值,从而帮助幼儿在直接经验的基础上生成更加上位、升华的心理品质。因此,我们关注课程资源与幼儿学习方式的有效交互,从幼儿的视角出发,创设情境、拓展途径,采用多样化的活动方式,引导幼儿主动学习。我们通过环境创设、日常生活、集体活动、区域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展开。幼儿园内营造民俗文化审美情感相适应的活动环境,在游戏化的环境中渗透民俗文化,让幼儿身临其境,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我们将民俗化主题活动更多地渗透到日常区域,开展主题背景下的探究性区域活动。区域活动在内容、形式上更加开放。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在丰富的区域角中,选择材料进行操作和探究,获得有益的知识和经验。例如:实施饮食文化主题后——创设同里小吃一条街(制作、介绍、买卖、品尝);节日文化主题后——创设水乡小舞台(既参与舞狮舞龙、打连厢、童谣等民俗节目的表演,还可以设计门票、规划舞台、设计海报);工艺文化主题活动后——生发出水乡工艺坊(蛋壳活动区、瓶子活动区、葫芦活动区、好玩的剪纸区和稻草DIY制作、青花瓷、窗格等)。在“水乡小导游”的带领下参观了充分体现同里民俗文化特色的区域活动,或在“同里小吃街”品尝古镇糕点,或欣赏“水乡工艺坊。

篇2:浅谈民俗文化,语文课程资源的一抹亮色教育论文

浅谈民俗文化,语文课程资源的一抹亮色教育论文

摘要:民俗文化是语文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科学素养和思想情感有很大的帮助。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关注教材中所蕴含的民俗文化资源,以阅读教学为起点,将民俗文化资源延伸至写作教学与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并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开拓语文学习的视野。

关键词:语文教学 民俗文化 课程资源 利用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流传积累下来的一笔宝贵财富,承载着这个民族独特的传统与丰富的文化内涵。我国的民俗文化资源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灿烂文化孕育下,由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创造出来的民间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沉淀和展现。民俗文化是语文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科学素养和思想情感有很大的帮助。教师要充分关注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民俗文化资源。

一、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帮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

语文教材中蕴含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作家在营造他所关注的艺术世界时,会自觉或是不自觉地以文学的方式将他所体验过的民俗文化、感受过的民俗风情通过文本表达出来,描绘出作者心目中所期望的文本情境。教师应充分挖掘文本中的民俗文化资源,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帮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

1.借助民俗文化资源,多角度领悟课文内涵。

以鲁迅、老舍、沈从文为代表的具有觉悟意识的现代作家,不约而同地以民俗文化作为探讨国民性问题的切入口,以民俗文化作为支撑作品发展的骨架,将民俗文化穿插在整个作品中。如果学生不了解当时当地的民俗现象,就不能了解真实的社会生活,也不能理解作品深刻的思想感情[1]。

无论是《祝福》中的浙北民俗,《茶馆》中的北方文化,《边城》中的湘西风情,都可以看出作者将多种多样的民俗文化融入作品中,当这些作品被编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后,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就不能忽视课文中的民俗文化成分,不能割裂民俗文化与文本研读之间的纽带关系。要想让学生更好地抓住课文内涵,就要用民俗文化视角来还原文本内容,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语文教材中的有些民俗文化资源是通过时间背景来表现。在对此类文章进行研读时,就要注重文章中所出现的民俗文化中有关传统时令节日的描写,从这一侧面来补充对作品主要思想与情感的理解。例如鲁迅所写的《祝福》中多处描写了全家准备“年终大典”这一场面,祥林嫂的不幸遭遇与人们热闹准备祭祀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勾勒出封建制度下人们的迷信以及所造成的一系列悲剧。《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与小姑在离别时说了这么一段话:“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其中的初七是指牛郎相会的农历七月初七,即七夕之日;下九是指古代农历中每月十九,是汉代妇女欢聚的日子。这段话展示了刘兰芝与小姑之间的难舍难分的情谊,与焦母拆散他们夫妻的所做作为形成鲜明的对比。

2.借助民俗文化资源,多层次分析人物形象。

文学作品中人物的鲜明形象是离不开所在时代、社会环境影响的。作者要塑造出一个有血有肉、具有鲜明性格的人物形象,不光需要依靠情节的发展,同时也会借助对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描写。而在这些细节中就会渗透进许多有关民俗文化的特征,这就是将人物形象进行民俗化。一方面是对人物出场的服饰的民俗化描写,另一方面是对人物语言中所使用的词汇进行民俗化描写。如果重视文本中的这些民俗化的资源,则能对学生理解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产生很重要的指引作用,能够扩展学生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候的思路,以一个新鲜的文本研读视角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注重从细节上去理解人物,回归文本的内涵来讨论阅读感受,这也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鲁迅在对民俗描写刻画的同时,始终把人物置于赖以生存的民俗环境中,真实而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的灵魂。[3]例如《祝福》中对祥林嫂出场的两次服饰的描写: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以及红头绳,这些都是传统民俗中的“寡妇”装扮,祥林嫂的苦难命运也就从这一细节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也为之后她被禁止参与祭祀准备做了铺垫。这身装扮也成了祥林嫂在当时社会生存所背负的负担。如果教师和学生留心其中包含的这些民俗文化信息,就能从侧面更深入具体地来理解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

《茶馆》中的对白有大量的北方方言和俗语,体现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俗色彩,老舍在塑造这些人物形象时就充分利用语言来显现人物的个性特征与地域文化心态、风俗习惯之间的密切关系,以使这些人物鲜活并真实。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这些不同人物的个性化语言,更好地解读语言背后所隐含的人物性格特征。

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多渠道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民俗文化不但是一个民族几千年来的生活缩影,而且也是深厚的文化知识的积沉。这些知识不仅仅局限在文学的范畴内,而是涵盖天文、地理、生物、建筑等诸多方面。因此我们应从语文新课程改革理念的高度来审视语文教学中对民俗文化资源的利用这一问题。对待民俗文化资源,不仅要利用它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更要利用它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综合能力。

1.借助民俗文化资源,积累写作素材。

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强调学生要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而对学生来说最头疼的就是找不到写作的素材,只能东拼西凑胡编乱造。事实上学生并不缺乏写作的素材,而是不善于发现并抓住它。通过阅读教学,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对民俗文化的发现意识与欣赏能力。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带领学生寻找和体验身边的民俗文化资源。要让学生带着兴趣与好奇不断在生活中发现与积累民俗文化素材,提高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写作素材的积累能力。

2.借助民俗文化资源,开展语文课外活动。

新课标对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具体的阅读量要求,但从实施情况来看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并没有达到理想中的质量水平,究其原因不仅仅集中在家长、学生对课外阅读的不重视以及学生缺乏足够的时间来进行阅读上,深层次的原因是教师没有能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提供精心的指导与帮助,学生不知道要读什么,怎样读,在阅读书目的选择上更多地选择一些作文范本,在急功近利思想指导下,照搬照抄一些范文,阅读能力怎么能得到提高呢?所以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指导,在指导时不妨引进一些以民俗文化为主题的书目。

信息化时代,更强调个人对信息的搜集和处理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也注重这一目标的培养。语文作为一种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学科,更应该把课堂延伸到社会,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语文科学能力,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在这个知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许多民俗文化内容正渐渐被人们所淡忘,取而代之的是对西方文化盲目的模仿与推崇,年轻人热衷于过西方节而冷漠我国传统节日就是一例。语文教学作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主要方式与手段,对民俗文化的传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3]民俗文化资源不仅仅是一笔文化财富,也是一笔无法估量的巨大的精神财富,更是一笔重要的教育财富,要通过民俗文化来培养青少年对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引导青少年在学习民俗文化时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要责任。

参考文献:

[1] 郑伟荣.民俗──历史文化深厚积淀[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8):118-119.

[2] 高梓梅.从民俗的视角教学鲁迅小说[J].教研天地,(2):48-49.

[3] 李桂芳.中学语文教学与民俗文化承传.语文教学研究[J].2004(4):33.

篇3:浅析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论文

浅析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论文

一、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内涵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首先是一种立足于儿童需求的课程资源,它将丰富的民族文化内容融入到儿童生活的环境当中,在遵循儿童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民俗文化作为一种课程资源本身就具有丰富的内涵,与学前教育的结合使其具备了更加积极的意义和内涵。首先,学前教育中的民俗文化应当是具有选择性,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厚的民俗文化,涉及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民俗文化内容并不是完全都适合用在学前教育阶段,需要教育工作者进行必要的筛选,选取一些适合儿童的民俗文化对其进行重点传授和培养。学前教育的民俗文化还应当具有适应性。即这些民俗文化内容应当符合儿童发展的需求,对于他们身心健康成长、优化儿童生命质量应当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再次,学前教育民俗文化内容应当注重协调性,即各地区、各民族的地方文化应当在学前教育阶段给予具体的体现。民俗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同时学前教育阶段的儿童又是分布在全国各地,他们应当对自己所在地区的地方民俗有所认知和了解。因此,在学前教育的民俗文化培养中应当注重这一原则的体现。民俗文化课程的核心目的培育全面发展的儿童,民俗文化本身即有较强的育人功能,它能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具体的民俗活动中传递给下一代,儿童正处于启蒙阶段,心理成熟和情感培育亟须大量的文化养分滋养,这一阶段的民俗文化教育对他们今后的个性成长和文化意识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民俗文化在形态上来看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而学前阶段的儿童信息吸收特点也是直观性和形象性。因此民俗文化与学前教育具有一定的契合性,这也为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价值发挥创造了天然有利条件。

二、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价值探析

1.民俗文化的互动性有利于促进儿童心理的成熟。

民俗活动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社会娱乐活动是古人调节心理、宣泄情绪、缓解疲劳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民俗活动具有鲜明的娱乐属性,它满足了人们的游戏本性。例如民间歌曲、舞蹈、游戏杂耍等民俗类目,它们的产生和发展充分体现了人们以这些民俗活动为载体,追求身心愉悦的一种重要尝试和努力,同时这些民俗活动还具有一个更加鲜明的特征,就是群体性。群体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需要成员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既表现在肢体和活动形式上的默契感,同时又更加注重心灵沟通和互动中带来的交往成就感。因此互动性是民俗活动和民俗文化的根本属性,这对于儿童的心理成熟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我国民俗文化内涵丰富,积淀深厚,各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各民族异彩纷呈的节庆活动都是民族心理和互动特点的体现。例如侗族地区过新年的时候与汉族有所不同,通常族长或者有声望的长辈会组织一支声势浩荡的舞龙队,队员们要腰束红布,舞着龙灯访村串巷,而且每到一家门前,户主都要出来给舞龙人员敬水。舞龙队休息中或者舞龙完毕之后,老人则会带着孩子向舞龙队员要一截红布,给孩子扎在腰间,因为龙代表吉祥和福气,这些红布能够给孩子祛邪避凶,保佑孩子平安无事。

2.民俗文化活动能够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维果茨基曾提出儿童文化发展过程中通常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作为旁观者对各种社会文化现象的观察和学习,二是作为体验着对文化活动的参与和践行。这一过程的实现就是儿童社会性的成熟过程。其中作为旁观者的初级阶段是儿童社会性形成的基础所在。民俗文化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它包含着既有社会的种种文化意识形态,社会道德规范、时代精神等内容。儿童在观察和了解这些民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自然也接触到这些规范,例如一些民歌民谣,谚语俗语等都包含了大量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孝道、包容、礼貌等等。儿童在接触这些民俗文化的活动中首先会对这些社会道德规范形成感性认识。同时长期的感性认知过程必然也会随着儿童的身心发展进行理性思考阶段。民俗文化活动中包含的道德传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珍贵的资源。是儿童在今后行为的借鉴和榜样,例如尊老爱幼、与同伴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甘于奉献等等。我国朝鲜族、哈尼族等民俗文化活动中都包含丰富的道德教化内容。朝鲜族儿童在路上遇到老人都要弯腰致意,而且需要等到老人通过之后才能离开。这种孝道文化目前在韩国朝鲜被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下来。同时这种民俗文化内容在我国也正在与学前教育相结合,并且已经成为儿童日常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之一。作为一种社会美德,民俗文化中包含的这些孝道因素同时也是培养儿童作为社会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3.民俗文化有助于学前儿童体验生活乐趣,感受生命的意义。

民俗文化的积淀是先民在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中积累的智慧成果,其中蕴含着人们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自然现象的理解。从发生学理论来看,民俗文化发生的最初根源是生存的压力与生命的永存两种矛盾不断斗争和协调产生的文化现象。民俗文化活动蕴含着浓厚的生命意识,对生命的慰藉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依托的重要精神力量。同时这种力量对人们的生存环境的优化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在这一源动力的推动下民俗活动的丰富性和审美性才逐渐建立起来,并且这股神秘力量一直支撑着整个民俗文化延绵不绝的流传至今。因此参与和了解民俗文化活动对于学前儿童更好感受生命的意义具有重要影响。它会逐渐内化为儿童的潜意识,对他们今后更好的理解生命,感悟生命的意义起到明显的强化作用。古代家庭的添丁之喜,以及产生的各种庆祝活动,都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婚礼中对未来生命期盼,为老人祝寿时对生命延长的喜悦和羡慕等民俗文化活动都表现了人们强烈的生命意识。这些民俗文化活动内容在学前教育阶段有所选择的开展和实施有助于儿童体验生活的乐趣,感受生命的意义.民俗文化当中蕴含着先民对生命的理解以及在改造自然过程中磨炼而成的强大生命力。这些饱含生命意识的民俗文化对学前儿童的生命意识影响将是无形的。同时我们所接触到的民俗文化,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仍然流光溢彩,最根本的还是艺术的生命力,它们有自身能够吸引观众和参与者的优秀成分,它能够给参与者带来历久弥新的娱乐体验、审美体验等等,这些都对学前儿童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深入挖掘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价值的路径

1.在民俗文化的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活性和艺术性。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应当与儿童的生活过程紧密结合。因为这一阶段的儿童没有形成独立的认知,对于课程和生活没有明确的概念区分,因此教育必须与儿童的生活相结合。但是课程与生活的结合不能仅仅是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的结合,同时还应当更加关注儿童的精神生活。这种结合应当是组织与非组织的结合,有一定的规范但不能强加给他们,在平淡的生活中找到儿童的兴奋点和感兴趣的项目,对这些项目注入民俗文化内容,从而实现潜移默化的文化感染。艺术性也是民俗文化课程秉承的重要原则,这是就民俗文化本身的性质而言的,同时艺术性与生活性之间也具有天然的联系,艺术源于生活,艺术对儿童来说也是一种知识,具有情感教化的功能。同时这也是民俗文化课程的基本功能之一。因此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应当注重保留民俗文化的艺术性。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语言组织、教具选择、环境色彩等。

2.营造和谐的民俗游戏氛围。

游戏氛围是最能感染儿童情绪的一个重要方面。营造和谐的游戏氛围是抱枕民俗文化课程价值开发和影响力增强的重要途径。做到游戏氛围的和谐性首先教师应积极支持儿童游戏,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游戏环境,提供游戏道具、尊重儿童意向,鼓励他们大胆尝试。这些游戏内容可以有意识的向民俗文化活动靠拢。我国民俗文化活动中不乏大量的儿童游戏,例如滚铁环、捏泥塑、丢沙包等等,这些游戏已经在我国社会流传上百年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们保留了一个基本功能,那就是满足了儿童的游戏欲望,能够给他们带来极大的乐趣。因此教师应当根据自身对民俗文化活动的了解选取一些适合儿童操作和玩耍的游戏项目。并且注重在游戏过程中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在和谐的游戏氛围中感悟这些经久不衰的民俗文化活动的魅力。游戏氛围是决定整个游戏过程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营造游戏氛围的过程当中教师尤其应当注重将民俗文化融入其中,例如在做游戏是让学生扮演古代英雄人物的角色,并且将人物的生活环境和游戏当中人物的使命等具体细节规划详细。这样儿童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才能有较强的代入感,也才能更加集中精力的投入到游戏当中来。

3.在儿童生活活动中融入民俗文化课程。

生活活动在儿童的在校生活中占有很大比例,例如用餐、午休、洗漱等等。同时这些生活活动也是儿童接受教育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他们能够通过教师的指导和讲解了解这些生活活动的基本规范,掌握基本的生活节技能,因此抓住这个重要环节,不失时机的引入民俗文化课程内容,是开发该课程的重要突破口之一。例如民俗文化中关于饮食文化的部分也可谓丰富多彩,因此这些饮食文化就可以在儿童生活活动中的用餐部分相结合,例如儿童在用餐前喜欢用筷子敲击碗、盘等餐具发出声音,取悦于耳。但是这些嘈杂的声音破坏了安静的用餐环境。而且在古代民俗文化中对于用筷子敲碗这种行为是非常忌讳的,因为只有乞丐在乞讨的时候才这样引起施主的注意,父母不希望孩子像乞丐一样,因此也就非常忌讳孩子敲碗。用这种民俗文化来规范现代儿童的用餐习惯不仅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用餐环境,而且还将民俗文化课程潜移默化的转移过来,其思路非常可取。

四、总结

综上所述,现在学前教育中融入民俗文化课程对我国教育和文化发展具有双重意义。首先这些优秀民俗文化本身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他们能够对学前儿童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民俗文化的传承也应当从娃娃抓起,学前儿童对这些民俗文化的学习和了解将成为中华民族传承优势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为此在学前教育当中应将民俗文化融入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并且对融合的方式和理念还应当结合时代因素给予必要的创新发展。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们在继承民俗文化的过程中也应当遵循这一规律,从学前儿童生活和学习的每一处细节着手,将民俗文化潜移默化的引入到学前教育当中。

篇4:充分利用课程资源论文

为了交给孩子开启习作大门的钥匙,让孩子们能在作文的世界里尽情漫游,光有信心和兴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做许多专项的训练。比如,训练孩子学会观察。

学会观察,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看。教学“走进秋天”这组文章时,我带孩子们真正走进秋天,引导他们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秋天。先看看秋天的天空,再看看秋天的田野。来到田野,我让让他们由远到近仔细看,看远处的群山,在秋天有什么不一样;看大片的稻田现在是什么样子;看秋天菜园里有些什么,各是什么样的;再来到果园,看果园里有哪些水果,每种水果是什么样子……

其次,引导学生学会听。观察,除了看,还有听,听也是观察。走进田野,我让孩子们听牛羊的叫声,听农民伯伯的欢笑声,听秋风吹过山谷的声音……告诉他们,把听的也写进文章,文章会更加生动。

第三,引导学生学会想。要观察,除了看和听以外,还要学会想。看到田野里留下的稻桩,想象稻田曾经的一片金黄;看到干枯的玉米秆,想象那金灿灿的玉米棒子正望着我们微笑;看到黄叶,想到飞舞的蝴蝶;看到满树的橘子、柿子,想到圆圆的灯笼,想到孩子们可爱的笑脸……让学生明白,把想象写进文章,文章才会变得有血有肉。

最后,训练观察,还要引导孩子们动手摸一摸,用鼻子闻一闻,亲口尝一尝等等。象这样的专项训练有很多,且处处都是训练的基地,需要我们老师去用心挖掘,去细心组织。

篇5:语文教学如何开发民俗文化资源论文

语文教学如何开发民俗文化资源论文

摘要:语文课程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发民俗资源,有利于学生感受汉语言文字中渗透的民俗文化精华,了解独特的民族审美艺术,提高学生的民族思维特质。学生只有真正了解并懂得民俗文化,才能更好地理解文本,才能发自内心地热爱民族的语言文学。

关键词:语文教学;民俗文化;开发与传承

一、挖掘民俗,丰富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

语文课程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章节中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方言土语,国内外的重要事件,日常生活的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教师在教学中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应关注民俗,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民俗资源,丰富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让斑斓多彩的民俗文化为语文教学服务。1.挖掘岁时节令民俗。这类民俗在课本中最常见,像《大自然的语言》中出现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等二十四节气。教学此文时,可向学生介绍二十四节气歌以及二十四节气释义,让学生了解四季耕种的依据。2.挖掘节日民俗。当中国传统的节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习俗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时(如:大年三十守岁、清明祭奠、端午划龙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等),教师可引导学生去搜集资料,去采访前辈,让他们在学习中去感受、去欣赏民俗文化,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阅读层面和课余生活,又能增强他们继承、保护民俗文化的意识。3.挖掘技艺民俗。这是最富有活力的民俗活动,包括竞技、戏艺、体育、工艺等方面的内容,它往往充分表现在民间游艺和各种庙会、集市的表演上。如《社戏》中让“迅哥儿”为之魂牵梦绕的“年规戏”,《泥人张刷子李》中两人精湛的技艺等,教师教学时,可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介绍自己本地区的民间文化(如踩高跷、挑幡等),由此感受自己家乡民俗文化的风采,欣赏独特的民族审美艺术。4.挖掘信仰民俗。信仰民俗属于“心理民俗”,是以信仰为核心反映在心理上的习俗。在对神、佛的崇拜中,出于敬仰,希求庇护。如《故乡》中闰土要走香炉和烛台等,这些情节牵涉到信仰民俗。教师应引导学生去探究它产生的社会渊源,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辨证地看问题,懂得用科学文明慢慢地取代它。5.挖掘建筑民俗。在历史的发展中,我国建筑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无论在技术还是艺术上都有很高的成就。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故宫博物院》《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等课文,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宫殿建筑的特点,表现了我国人民的智慧。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可有意挖掘教材中的服饰民俗、礼仪民俗等民俗资源,让学生感受汉语言文字中渗透的民俗文化精华。

二、借助民俗,提升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

“民俗”是一个社会历史文化的心理积淀,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传统精神,透过这些民俗可以直观一个民族在一定时期内的历史文化以及一个社会发展的年轮。作家,特别是现实主义作家,不仅是模拟民俗,更是在其作品中自觉与不自觉中表现民间风情,反映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地域风俗。教学中借助民俗,既能丰富语文教学的内涵,又能拓展语文教学的外延。1.感受民俗的地域色彩和时代气息。语文教材中选的近当代著名作家鲁迅、老舍、沈从文、汪曾祺等的作品,就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集成。他们的作品都是从自己熟悉的风俗习惯、风物民情入手,塑造人物形象,形成语言风格也都带有浓郁的地域色彩和时代气息。如《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教给“我”的许多规矩:辞岁之后得到压岁钱;大年初一,睁开眼睛,就要对人说“恭喜恭喜”,还要吃一点福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学生对着匾和鹿行礼、拜先生和孔子等。鲁迅在这些乡土风俗的描绘中刻画人情世态,从微观的角度对风土民俗进行真实细腻的描述,显示出浓郁的时代气息和独特的地方色彩。《云南的歌会》中那清新的装束,烂漫的山花,齐唱的山鸟,长长的屋廊,人们唱和相续,浓郁的民族气息扑面而来,表现了一种独特的地域美。《安塞腰鼓》中年轻的后生在黄土高原上酣畅淋漓的舞姿,既有浓浓的地域色彩又有浓郁的时代气息。一篇篇富有民俗风情的作品,把学生带进特定的社会生活,领略民俗的古朴,感受作品生动的时代感和历史的`亲切感。2.理解民俗的社会涵义与情思。我国古典诗词中也蕴含着众多的民俗事象,以及由当时民俗心理观念所积淀的特殊社会涵义与情思。在古诗词中,“月”“柳”“菊”“茱萸”“龙舟”等具有民俗风情的事物常常用来表达丰富的内涵。教学中,若能借助诗中的民俗,就能使学生更好地把握作品的内涵,更深层次地去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渗透的情感。如苏轼的《水调歌头》就是一篇寄意民俗风情的佳作。时当仲秋季节,诗人仰望如盘之月,顿萌人心思圆之情。民间由供月、赏月、全家欢宴组成的总称为“圆月”的习俗活动,触发了苏轼心头的离愁别绪,于是借明月送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福。再如“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表达了作者对故园的思念,对家乡的热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则写出了隐居生活的悠闲自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凡此种种都热烈而深切、畅达而含蓄地表达诗词的主题,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人文内涵。那种“言在此而意在彼”的“理趣”,正是在一派人人熟稔的民俗风光之中深入人心的。学生在学习诗词时,除了透过其生动的艺术形象去发现和理解它的富有哲理的思想之外,还能从中得到独特的美感享受。

三、链接民俗,传承与弘扬优秀的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资源是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最好素材,开掘和运用民俗文化资源,才能让教育在多元文化冲击的环境中保持自己的本土文化,在强势文化入侵背景中不丧失自己的文化精髓。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民俗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教学时,我不但注意给学生们讲解具体的民俗文化事象,更注意引导学生搜索各种前沿的研究资料和研究信息,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外界的信息,知道哪些是我国最宝贵的文化、最宝贵的传统。我利用第二课堂,以讲座形式上了《岁时节日民俗》《人生仪礼》等民俗课程,还上了综合实践活动课《漫话对联》,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到民间采风去》。学生通过听讲座、调研、采风等一些健康的民俗活动,从课内走向课外,拓宽视野。健康朴素的民俗文化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其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大大增强。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民俗文化资源博大精深,也是语文课程建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源泉。作为语文教师,理应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做一名传承民俗文化的使者,让优秀的民俗文化走进课堂,融入学生的心灵。

参考文献:

[1]乌丙安.中国民俗学.辽宁大学出版社(9月版)

[2]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4月版)

[3]王献忠.中国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

篇6:农村资源融入幼儿课程论文

精选农村资源融入幼儿课程论文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明确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孩子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陈鹤琴先生认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越是接近孩子生活的东西,也就越能激发起孩子求知的欲望。生动鲜活的场景既能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也能为幼儿的自主性学习提供轻松自由的环境和广泛的空间。我园是一所农村幼儿园,丰富的自然资源与社区资源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教育素材。我们就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就地取材、精心选择农村资源,并将其融入幼儿课程中,使幼儿的活动充满农趣与生机。

一、“动”的活力

1.走进大自然

大自然中处处充满着神奇,在我们农村,有着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树木、庄稼、沙石等,自然界的一切都可以作为我们良好的教育资源。我们把幼儿从“课堂中学习”引领到“自然情景中学习”,给幼儿充分的自由想象、探索活动的空间。当春回大地,当秋叶缤纷,我们总会带着孩子们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春天,草色青青,野花飘香,一片生机盎然,我们带领孩子们走进田野,亲近大自然:放风筝、植树、采野花、挖野菜、捉蝴蝶、饲养小蝌蚪;到竹林中写生;参观蔬菜大棚。秋天,田野一片金黄,带孩子们到农田里拾稻穗,捡落叶,挖山芋。孩子们在与各种自然物亲近过程中,自主活动,自发探究。在动手动脑中,他们认识和了解自然物的生长规律,了解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对大自然保持着永久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劳作种植园

虽说是一所农村幼儿园,孩子们的祖辈大多是农民,但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成员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许多孩子不知道农作物的生长状况,这需要教师引导孩子去发现、去探索、去实践。于是,我园充分利用地方大的优势,在园舍的空地上开辟了一块面积达1200平方米的种植园地。让孩子们在种植园地里自主从事一些简单的农事活动。如:大班孩子种小麦―――给小麦施肥―――给小麦除草―――收割小麦,全程跟踪观察记录,孩子们还将自己的观察结果自编成了“小麦是怎样长大的”大课本,放在班级阅读区里,与同伴自由交流。这些活动不仅让幼儿了解了不同植物的生长过程,也体验了播种的艰辛,收获的快乐。

为了满足幼儿观察与探索的欲望,我们每个班还设置了“自然角”,孩子们可以进行多种种植探究活动。如:我们引导大班孩子将小麦分别种在土里、水里以及漂浮在水面的海绵上,孩子们很快发现:沉在水中的小麦一粒粒变成了“小胖子”,却怎么都发不了芽,而撒落在海绵上的小麦却最先发芽了。孩子们从中懂得了水、阳光、空气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中班的老师为了让孩子们多认识一些植物的种子,创设了“种子大聚会”观察角,孩子们在课余都可以来看看说说,交流自己认识的种子……这些富有创意的自然角便成了孩子们探索的乐园成长的乐园。

3.饲养小动物

孩子们对小动物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为了让这种感情延续下去,我园在种植园地旁开辟了童话般的饲养区,在那儿我们喂养了小鸡、小兔、小猪、小鸭子……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经常给小动物喂食,和小动物玩耍,孩子们不仅和小动物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也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农村的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些资源都是孩子们最喜欢、最感兴趣的素材,随着四季的交替,自然界会无私的向孩子们奉献特有的礼物,我们要运用自己的智慧,让幼儿在环境中动起来,让农村资源融入幼儿课程,给幼儿以“活”的知识教育。

二、“静”的魅力

1.独具匠心的“农”味大环境

新《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我园地处农村,让环境与孩子们说话是我们追寻的目标之一。为了将幼儿熟悉的、具有农味的资源充实到幼儿园来,我们在环境的创设上独具匠心,体现了农村幼儿园的特色。看,从藤上摘下的丝瓜、葫芦,枝上摘下的辣椒、茄子,地下挖出的山芋、大蒜头……我们把它们一串一串地挂在走廊上,配以书有“丰”字的红色的盖塑板,一幅幅秋意浓浓的秋收图挂满了走廊。

我园的主题墙和区域的`创设都是利用了农村特有的自然资源。如:成熟的果实、农作物的种子、麦秸等材料制作了《可爱的家乡》、《美丽的五亭桥》等。走廊的橱窗里,孩子们和老师用芦苇、红豆、蚕豆、白瓜子、贝壳、菜籽制作了《游来游去的鱼》、《春》等。这些环境的创设我们始终遵循一个原则:环境创设不再是简单的图案组合而是教师和幼儿共同参与、共同制作,将幼儿的想象和创作放大,并张贴在醒目位置,让幼儿产生一种自豪感与成就感,让环境与孩子们进行对话,让环境与孩子们互动起来。充分彰显环境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2.丰富多彩的区域小环境

在区域活动创设上,结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兴趣指向,我园的公共区域为幼儿创设了《福娃超市》、《个性创作区》、《生活学习区》等,这些不仅让幼儿参与到制作过程中,同时也让幼儿分享到劳动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在班级活动区里,我们有意识的投放一些工具、材料让幼儿探索使用,提高幼儿相应的技能。如:中班以手工活动为突破口,为幼儿创设了《种子粘贴》、《蔬菜造型》等等,在这里孩子们逐渐掌握了动手剪、折、贴的技能,了解了身边常见蔬菜的特征。

三、“研”的魄力

现代教育新理念要求我们: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幼儿的主体作用,让幼儿真正成为发展的主人。 1.以幼儿为主体,激发幼儿的自主性、积极性

兴趣对提高幼儿自主性发展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所以我们注重激发幼儿学习的愿望,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活动中我们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关注幼儿对活动是否感兴趣,能否以积极愉快的情绪投入其中,坚持从培养幼儿有益的兴趣出发,给予恰当的指导,使幼儿心情愉悦、积极主动地进行活动。当幼儿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后,再给他们提出更高要求,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他们的潜力。

在激发幼儿自主性学习的实际过程中,我们发现让幼儿动手操作是一个非常好的手段。我们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提供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不同操作难度的材料,采取民主的态度,引导幼儿自主选择,自由操作,并为他们提供表达的机会。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得到发展,从而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自主性、积极性。

2.以教师为主导,做到有计划,有研究。

教科研活动过程中,突显“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在制定教科研计划时园长首先征询教师的意见,和教师们一起商讨,并综合教师的建议订出适合本园的、行之有效的计划。在课程实施中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以适合园本课程的各种农村资源为研究对象,在实践教学中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

3.以科研为引领,做到有突破,有创新

我园树立了“以科研为引领,以课题创特色,以特色促发展”的理念,结合课题《农村资源的开发与整合的实践研究》,以园内“种植园、饲养区”为平台,以“走进自然、参与探索”为手段,以“让孩子成为心灵手巧的快乐娃”为目标,创设了“农村本土教育”的园本特色。我们要求全园教师把课题研究与劳动创造相给合,让幼儿直接参与活动。如给豆苗浇水,给菜地锄草,采摘自己种的蚕豆等。孩子们在亲自动手的活动中萌生了初步的劳动意识,同时也让他们学到了简单的劳动技能,培养了他们热爱劳动的情感。

在研究探讨过程中,结合实际,精选农业资源融入幼儿的教学活动中,如:在“春季教育”的系列活动中,我们并不是简单的带幼儿去找春天,而是注重让幼儿“走进自然、参与春种”,大班幼儿的能力较强,教师们就带领他们到种植园地去种瓜点豆;中班教师带领幼儿到种植园去给秧苗浇水、施肥;小班教师则带领幼儿到草地上去拔杂草。孩子们在劳动中既观察到春天是美丽的、充满生机的,又懂得了春天是个播种的季节。

四、“育”的合力

幼儿园、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是造就一代新人的必要条件。所以,我们将教育延伸到家庭、社区,积极和家长沟通,充分利用地处农村的优势,挖掘家庭资源、社区资源,如:带领幼儿到敬老院给爷爷奶奶献爱心;到农民伯伯家学习编稻草的工艺;认识家乡的芦苇,并采来芦苇叶和家长一起包粽子等等,让幼儿在社区与自然资源的熏陶下健康成长。目前,我园能充分利用幼儿园和家庭、社区已有的农业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建立了“幼儿园、家庭、社会一体化”的保教体系。

五、“续”的后力

我们将继续探索处理好自主性发展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合作精神涵盖着一个人的自制力,与人热诚相处的能力。在各种活动中,我们在尊重孩子的意愿培养幼儿自主性发展的同时,还培养幼儿合作的能力。让他们在与同伴的交流、协作中获得全面、主动的发展。

另外,还应锻炼幼儿处理问题的能力。我们将让幼儿处理力所能及的事情,使他们觉得自己的事情自己能处理。当然,教师也应及时引导、鼓励、启发幼儿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幼儿学会自己解决问题,不仅培养幼儿的自主意识,还高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

总之,把具有农村特色的资源融入实实在在的教育实践活动中,让每个活动过程都充满自然与和谐的农村气息,让幼儿在充满探索与快乐的自然环境中主动得到发展。

篇7:重要的课程资源开发论文

重要的课程资源开发论文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那么,教材是不是课程资源呢?对教材的加工和处理是不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呢?在当前的课程资源观下,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颇为复杂。本文就试图结合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来解释和说明以上这些问题。

一、一个案例

笔者曾旁听过《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的教学,在结课时,那位教师没有无谓地让学生总结课文的思想意义和受到的教育,而是让学生比较以前学过的卖火柴的小男孩――小珊迪和现在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他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学生讨论很热烈,最后他们总结出许多点:他们认为,小男孩要比小女孩幸运,因为他遇到了一个好心人,这样他的弟弟就可以避免重复他和小女孩的命运了。讲到这里,学生们似乎很满意了,并且想“为什么丹麦就没有好心人呢?”在他们看来,有了好心人就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了。由于生活经历和思维水平的限制,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并不奇怪。关键是作为教师该如何让他们明白这个看似对他们而言太难的问题呢?这位教师先是反问了一句:有好心人就够了吗?然后提示学生把以前学过的类似的课文和故事一起放进来考虑一下这个问题。顿时,他们又七嘴八舌地争论起来,最后,没有一致的答案,当然这个问题确实比较难回答。怎么办?教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恰好是一个关于好心人和制度作用的简单隐喻)。故事讲完了,学生们陷入了沉思……

对于这个教学案例,可以有许多分析视角去评论,但在本文中,我们暂且不论其他,就从课程资源这个角度来分析。这位语文教师的教学过程是不是新课程所十分强调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笔者之所以把它作为一个有分析价值的案例,那是因为它直接涉及到教材与课程资源关系的问题,而这在以往许多有关课程资源的讨论中是不常见的。

二、教材与课程资源

要回答这个问题显然首先要问教材是不是课程资源。按照课程资源研究方面的专家吴刚平教授的使用定义,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这样一种广义取向的定义也被其他学者所广泛采用,这可见证于相关文章中出现的大量判断:教师是课程资源、学生的经验是课程资源、家长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当地人物风貌是课程资源、错误甚至是挫折也是课程资源等等。因此,通过简单的定义推断,我们就可以得出,教材肯定是课程资源,而且应该还是很重要、很基础的课程资源。既然教材是课程资源,那么对教材的加工处理当然也就是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的行为。

看起来,这个问题比较简单,但事实上并非如此,至少在目前看来,它是课程资源研究领域的一个颇为尴尬之处。从理论上说,教材是课程资源,一般的课堂教学活动也都可以说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而且由于教材和教学是当前教师所面临的最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行为,所以,教材处理和教学问题应该成为有关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讨论和研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然而,事实却并不是如此!通过对已有的关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文章的分析,我们奇怪地发现,大家在讨论如何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的时候,大多集中在教材之外材料的利用与开发上,而很少有文章谈到应该如何挖掘和开发教材这个课程资源。其中,最为典型的可以算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发展中心所编写的《基础教育课程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一书对课程资源的理解。它坚持的虽然是广义取向的定义旭在具体的课程资源类型举例的时候,教材干脆就不提了:

“课程资源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学校教育教学的来源,它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校内课程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验基地等等;二是校外的课程资源,包括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展览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自然资源;三是信息化课程资源,如校内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利用,校内外的网络资源等气。”

显然,教材肯定不会因为不是特别突出或者其他原因而被无意忽略,它之所以没有被具体指出来,其中的原因就可能是这样一个权威机构事实上所假定的课程资源本来就不包括教材。

是哪个环节出现丁问题?其中一种可能就是教材这个课程资源不是很重要,或者没有什么学术分析的价值。但这显然不可能,教材在广大教师心目中的地位还是“无物可及”,探讨如何从教材中挖掘更多的东西出来一直是教育界最为关心的问题。那么另外一种可能就是,在人们心目中,教材并不被认为是真正的课程资源,对教材的各种处理和加工也算不上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看似也不合理,但除此之外别无他解。所以,教材是不是课程资源这个问题并不是如很多人想象的这么简单,在理论上人们能确定无疑地认为“是”,但从大家实际的理解来看,答案却是“否”。

通过对课程资源概念的提出和流行背景做一些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是特定的课程资源观导致了上述的这种矛盾。具体来说,造成教材与课程资源之间定位的尴尬是因为人们过于强调从“非教材”、“去教材”的角度来理解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为了增强课程资源这个概念的合法性,强调教材只是其中一种课程资源,最初的推动者就自然有意无意地把课程资源的讨论和研究更多地放在非教材资源上,再加上理论界一直对“教教材”;“唯教材”的批判,久而久之,一种关于课程资源概念的“刻板印象”就形成了。人们以为课程资源好像就是这么似的,正如很多人觉得卡车司机就应该是里的一样。于是,教材与课程资源之间的.尴尬就出现了:最初,课程资源是由教材扩展开来的,但是其为了获得某种合理性与合法性,又有意无意地强调它与教材的不同,最终,课程资源作为“非教材”的印象就扎根于人们的经验中了。

应当承认,遵循“非教材”这个逻辑而诞生的课程资源这个概念产生了很大的现实意义,它所提供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拓展了人们对于课程资源的认识,这表现在“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其他任何能促进学生学习的资源都可以是课程资源”、“要学会挖掘各种可利用的课程资源”等观念已深入人心。这是很大的进步,而且这也跟新课程所强调的“教师即课程开发者”、“经验课程”等理念相符合。但是,如果说在当初为了确立这个概念的合理性与价值,“矫枉过正”还无可厚非的话,那么到现在如果继续把教材排除在课程资源讨论之外,把“用教材”忽略在重要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行为之外,则有可能犯“被它掩盖的比它所揭示的还多”的错误。

这是因为,一方面,教材是极其重要的课程资源,把教材排除在外就等于放弃研究价值和责任。新课程本身并没有投入大量的物质资源来解决学校条件性课程资源短缺的问题,所谓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更多的只能是依赖教师对素材性课程资源的挖掘与利用,而在客观现实中,绝大部分教师在绝大部分时间里依赖的资源还只能是教材,教材作为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无可否认。另一方面,教材是一种高度浓缩、具有高“含金量”的资源,因此也是一种非常具有开发潜力的资源。对教材编写工作有所了解的人都会有体验;教材中的每个字以及某种组合都是本领域权威专家慢慢“磨”出来的,教材中的每一个单位空间里都尽可能地容纳和渗透着最大的价值可能。还有比这更具开发价值的资源吗?无论是新旧课程,教材都没有“原罪”;高下优劣之别在于如何用教材,而不是用与不用。所以,如果说有关课程资源建设的讨论和研究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帮助学校和教师充分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那它的主战场应该放在教材上,而不是舍本求末,把最重要和最紧迫的东西放开,去追求其他,那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因此,无论是从有利于加深课程资源研究的深度和价值,还是从教师的实践需求来说,都需要把教材真正地纳入课程资源的范畴,以一种新的分析视野来帮助教师更好地“用教材”。当初教材之所以被排除在外,那是因为存在着特定的课程资源观,因此,如果要把教材重新纳入课程资源范畴,那首先要做的就应该是重新理解课程资源。

三、课程资源的另外一种理解

事实上,“课程资源是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这句话可以因为强调重点不同有两种不同的理解。第一种是把强调重点放在“各种因素”上,强调课程资源包括各种因素,这是目前的主要理解方式,也是课程资源这个概念事实上是以“非教材”的思路来展开的原因。除此之外,其实还存在着另外一种理解方式,那就是突出“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强调只要是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东西都是课程资源。在这种课程资源观下,教材可以被理所当然地纳入课程资源概念体系来思考,如果教师以为对教材的某种处理可以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那么这就是课程资源开发。甚至如果教师认为,开展其他活动比教课文更能实现特定的课程目标,从而放弃某篇课文的教学而开展活动,这也是课程资源开发,而且这样一种行为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可见,也只有从课程目标的角度来理解课程资源,才会与新课程的理念和精神相吻合,对于新课程提出的重要概念,这是最为基本的。

再回到文中最初提出的这个案例。以新的思路来理解课程资源之后,我们就可以很清楚地判断它是不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以及它为什么是。

笔者查阅了一下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发现基本上每一个版本的教材都有几篇课文是关于贫苦儿童生活的。当然,在教材的编排次序上;这些课文,一般是分散在各个年级中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般语文教师在处理这些课文时,常常注意不到彼此的联系,即使有注意的,也更多的是关注它们之间在知识内容上的表面联系,把前面的课文作为学习后面课文的引子,引出现在要学习的内容,它的任务也就完成了。然而仔细一想,非常可惜,这些课文联系背后的深层情感和进一步思考的价值远没有为这样上课的老师所发现与利用起来。而上面这位教师虽然可能还不够娴熟,但是已开始有意识地通过联系比较、故事贯通的方式把丛杨科到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苦难儿童的教学打通了。经历过这样的课堂讨论与思考,学生会更多地感受到从杨科到卖火柴的小女孩再到很多类似儿童的命运;远没有他们想象的这么简单,使他们能够把对不同国籍贫苦儿童的同情和对当时不同社会的痛恨与思考联系起来。无论是杨科的波兰,小珊迪的英国还是小女孩的丹麦,所有苦难儿童的遭遇是一样的。这样一来,学生对于贫苦儿童的生活和命运就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在他们的心底里,已不再是为单个的杨科、单个的小女孩心痛与爱怜了,而是把情感汇成了一条潜在的脉流在涌动着。也许一开始并不清晰,并不宽阔,但是却为新的类似情感的汇入与充实提供了可能性。并且他们对于课文故事的认识也不会再简单地限于有没有好心人的争论,而是会把更为深沉的思考埋于自身的思想之中,成为自己发展的丰富养料。可以说,学生的语文素养正是这样逐渐地培养与提升起来的。

只要是有利于课程目标实现的就是课程资源,如果不是围绕课程目标的,即使引入各种“花样”,它也不是课程资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总目标中就明确提出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而这些目标就是通过也只有通过这些具体的教学行为才得以实现。所以,尽管这位语文教师在意识上可能还达不到如此清晰的程度,但是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无疑是需要我们高度肯定的,教师能在看似简单的一篇课文中挖掘出如此多的资源供学生思考、学习,这显然是很有创意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行为。虽然这材料仍然是来自教材,但这绝不是“不足”,而是相反,这是优点。因为这提示和鼓励广大教师,新课程所要求的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并不是一个陌生的领域,自己所熟悉的教材和教学才是主阵地,我们需要改进的是如何对教材进行开发与利用,让它成为学生成长的十分有价值的资源。这也给理论研究者提出了一个重大的课题,如果课程资源这个概念是有意义的话,那么就要证明它的提出也可以更好地帮助教师更为有效地用教材。

篇8:农村资源融入幼儿课程的论文

关于农村资源融入幼儿课程的论文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明确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孩子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陈鹤琴先生认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越是接近孩子生活的东西,也就越能激发起孩子求知的欲望。生动鲜活的场景既能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也能为幼儿的自主性学习提供轻松自由的环境和广泛的空间。我园是一所农村幼儿园,丰富的自然资源与社区资源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教育素材。我们就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就地取材、精心选择农村资源,并将其融入幼儿课程中,使幼儿的活动充满农趣与生机。

一、“动”的活力

1.走进大自然

大自然中处处充满着神奇,在我们农村,有着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树木、庄稼、沙石等,自然界的一切都可以作为我们良好的教育资源。我们把幼儿从“课堂中学习”引领到“自然情景中学习”,给幼儿充分的自由想象、探索活动的空间。当春回大地,当秋叶缤纷,我们总会带着孩子们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春天,草色青青,野花飘香,一片生机盎然,我们带领孩子们走进田野,亲近大自然:放风筝、植树、采野花、挖野菜、捉蝴蝶、饲养小蝌蚪;到竹林中写生;参观蔬菜大棚。秋天,田野一片金黄,带孩子们到农田里拾稻穗,捡落叶,挖山芋。孩子们在与各种自然物亲近过程中,自主活动,自发探究。在动手动脑中,他们认识和了解自然物的生长规律,了解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对大自然保持着永久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劳作种植园

虽说是一所农村幼儿园,孩子们的祖辈大多是农民,但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成员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许多孩子不知道农作物的生长状况,这需要教师引导孩子去发现、去探索、去实践。于是,我园充分利用地方大的优势,在园舍的空地上开辟了一块面积达1200平方米的种植园地。让孩子们在种植园地里自主从事一些简单的农事活动。如:大班孩子种小麦―――给小麦施肥―――给小麦除草―――收割小麦,全程跟踪观察记录,孩子们还将自己的观察结果自编成了“小麦是怎样长大的”大课本,放在班级阅读区里,与同伴自由交流。这些活动不仅让幼儿了解了不同植物的生长过程,也体验了播种的艰辛,收获的快乐。

为了满足幼儿观察与探索的欲望,我们每个班还设置了“自然角”,孩子们可以进行多种种植探究活动。如:我们引导大班孩子将小麦分别种在土里、水里以及漂浮在水面的海绵上,孩子们很快发现:沉在水中的小麦一粒粒变成了“小胖子”,却怎么都发不了芽,而撒落在海绵上的小麦却最先发芽了。孩子们从中懂得了水、阳光、空气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中班的老师为了让孩子们多认识一些植物的种子,创设了“种子大聚会”观察角,孩子们在课余都可以来看看说说,交流自己认识的种子……这些富有创意的自然角便成了孩子们探索的乐园成长的乐园。

3.饲养小动物

孩子们对小动物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为了让这种感情延续下去,我园在种植园地旁开辟了童话般的饲养区,在那儿我们喂养了小鸡、小兔、小猪、小鸭子……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经常给小动物喂食,和小动物玩耍,孩子们不仅和小动物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也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农村的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些资源都是孩子们最喜欢、最感兴趣的素材,随着四季的交替,自然界会无私的'向孩子们奉献特有的礼物,我们要运用自己的智慧,让幼儿在环境中动起来,让农村资源融入幼儿课程,给幼儿以“活”的知识教育。

二、“静”的魅力

1.独具匠心的“农”味大环境

新《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我园地处农村,让环境与孩子们说话是我们追寻的目标之一。为了将幼儿熟悉的、具有农味的资源充实到幼儿园来,我们在环境的创设上独具匠心,体现了农村幼儿园的特色。看,从藤上摘下的丝瓜、葫芦,枝上摘下的辣椒、茄子,地下挖出的山芋、大蒜头……我们把它们一串一串地挂在走廊上,配以书有“丰”字的红色的盖塑板,一幅幅秋意浓浓的秋收图挂满了走廊。

我园的主题墙和区域的创设都是利用了农村特有的自然资源。如:成熟的果实、农作物的种子、麦秸等材料制作了《可爱的家乡》、《美丽的五亭桥》等。走廊的橱窗里,孩子们和老师用芦苇、红豆、蚕豆、白瓜子、贝壳、菜籽制作了《游来游去的鱼》、《春》等。这些环境的创设我们始终遵循一个原则:环境创设不再是简单的图案组合而是教师和幼儿共同参与、共同制作,将幼儿的想象和创作放大,并张贴在醒目位置,让幼儿产生一种自豪感与成就感,让环境与孩子们进行对话,让环境与孩子们互动起来。充分彰显环境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2.丰富多彩的区域小环境

在区域活动创设上,结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兴趣指向,我园的公共区域为幼儿创设了《福娃超市》、《个性创作区》、《生活学习区》等,这些不仅让幼儿参与到制作过程中,同时也让幼儿分享到劳动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在班级活动区里,我们有意识的投放一些工具、材料让幼儿探索使用,提高幼儿相应的技能。如:中班以手工活动为突破口,为幼儿创设了《种子粘贴》、《蔬菜造型》等等,在这里孩子们逐渐掌握了动手剪、折、贴的技能,了解了身边常见蔬菜的特征。

三、“研”的魄力

现代教育新理念要求我们: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幼儿的主体作用,让幼儿真正成为发展的主人。

1.以幼儿为主体,激发幼儿的自主性、积极性

兴趣对提高幼儿自主性发展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所以我们注重激发幼儿学习的愿望,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活动中我们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关注幼儿对活动是否感兴趣,能否以积极愉快的情绪投入其中,坚持从培养幼儿有益的兴趣出发,给予恰当的指导,使幼儿心情愉悦、积极主动地进行活动。当幼儿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后,再给他们提出更高要求,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他们的潜力。

在激发幼儿自主性学习的实际过程中,我们发现让幼儿动手操作是一个非常好的手段。我们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提供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不同操作难度的材料,采取民主的态度,引导幼儿自主选择,自由操作,并为他们提供表达的机会。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得到发展,从而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自主性、积极性。

2.以教师为主导,做到有计划,有研究。

教科研活动过程中,突显“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在制定教科研计划时园长首先征询教师的意见,和教师们一起商讨,并综合教师的建议订出适合本园的、行之有效的计划。在课程实施中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以适合园本课程的各种农村资源为研究对象,在实践教学中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

3.以科研为引领,做到有突破,有创新

我园树立了“以科研为引领,以课题创特色,以特色促发展”的理念,结合课题《农村资源的开发与整合的实践研究》,以园内“种植园、饲养区”为平台,以“走进自然、参与探索”为手段,以“让孩子成为心灵手巧的快乐娃”为目标,创设了“农村本土教育”的园本特色。我们要求全园教师把课题研究与劳动创造相给合,让幼儿直接参与活动。如给豆苗浇水,给菜地锄草,采摘自己种的蚕豆等。孩子们在亲自动手的活动中萌生了初步的劳动意识,同时也让他们学到了简单的劳动技能,培养了他们热爱劳动的情感。

在研究探讨过程中,结合实际,精选农业资源融入幼儿的教学活动中,如:在“春季教育”的系列活动中,我们并不是简单的带幼儿去找春天,而是注重让幼儿“走进自然、参与春种”,大班幼儿的能力较强,教师们就带领他们到种植园地去种瓜点豆;中班教师带领幼儿到种植园去给秧苗浇水、施肥;小班教师则带领幼儿到草地上去拔杂草。孩子们在劳动中既观察到春天是美丽的、充满生机的,又懂得了春天是个播种的季节。

四、“育”的合力

幼儿园、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是造就一代新人的必要条件。所以,我们将教育延伸到家庭、社区,积极和家长沟通,充分利用地处农村的优势,挖掘家庭资源、社区资源,如:带领幼儿到敬老院给爷爷奶奶献爱心;到农民伯伯家学习编稻草的工艺;认识家乡的芦苇,并采来芦苇叶和家长一起包粽子等等,让幼儿在社区与自然资源的熏陶下健康成长。目前,我园能充分利用幼儿园和家庭、社区已有的农业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建立了“幼儿园、家庭、社会一体化”的保教体系。

五、“续”的后力

我们将继续探索处理好自主性发展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合作精神涵盖着一个人的自制力,与人热诚相处的能力。在各种活动中,我们在尊重孩子的意愿培养幼儿自主性发展的同时,还培养幼儿合作的能力。让他们在与同伴的交流、协作中获得全面、主动的发展。

另外,还应锻炼幼儿处理问题的能力。我们将让幼儿处理力所能及的事情,使他们觉得自己的事情自己能处理。当然,教师也应及时引导、鼓励、启发幼儿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幼儿学会自己解决问题,不仅培养幼儿的自主意识,还高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

总之,把具有农村特色的资源融入实实在在的教育实践活动中,让每个活动过程都充满自然与和谐的农村气息,让幼儿在充满探索与快乐的自然环境中主动得到发展。

篇9:大学体育健美操课程资源研究论文

大学体育健美操课程资源研究论文

摘要:该文对兰州市10所高校健美操课程资源现状进行研究和调查,分别从人力、物力、内容资源现状以及信息资源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根据调查现状,该文指出高校课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给出促进健美操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建议,旨在为兰州市普通高校大学体育健美操课程的发展提供现实指导。

关键词:普通高校;健美操课程资源;现状;调查

课程资源同时也称教学资源,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一般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随着素质化改革的逐渐深入和发展,对高校体育健美操课程资源现状的研究也逐渐重要起来。体育课程的改革很大程度上都离不开体育课程资源的支持。大学体育健美操课程亦是如此。因此,对健美操课程资源的开发是健美操课程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保证了健美操课程的顺利实施,同时也保证了教学质量和教学内容的丰富程度。

1研究对与方法

1.1研究对象。该文研究对象覆盖了兰州市多所较知名学校,比如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城市学院、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甘肃政法学院、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兰州商学院、兰州理工大学、兰州文理学院等,共计10所高校30名教师及300名学生都填写了相关调查问卷表。1.2研究方法。1.2.1文献资料法:调查开始前,通过在中国知网、互联网查阅了近几年有关高校体育健美操课程发展现状以及课程资源现状的文献资料,为本文研究的提出以及发展形成了一定的理论基础。1.2.2问卷调查法:向兰州市10所高校老师发放问卷30份,回收28份,回收率为93.3%,有效率为93.3%。向兰州市10所高校学生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76份,回收率为92%,有效率为92%。1.2.3专家访谈法:根据问卷调查得出的初步结论,采用走访以及电话访谈等方式向兰州市部分高校健美操方面的专家教授进行探讨和交换意见。1.2.4数理统计法:对所采集到的数据,运用SPSS13.0等统计软件进行了统计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健美操课程资源现状调查。

2.1.1人力资源现状。通过一定的调查分析,对人力资源的现状进行研究可得:高校健美操教师的年龄从24~55岁不等,教师年龄跨度较大。其中职称以副教授居多,比例达到了50%。高校健美操老师的学历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本科学历比例为33.3%,硕士为63.3%,博士仅有一人,占3.3%。根据数据分析可见,大部分高校健美操教师具有较高的工作能力和多年的教学工作经验,老师们在丰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科研目标等方面有一定的心得体会,这些经验和能力有利于教学的开展。然而健美操授课老师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男教师仅有两人。

2.1.2物力资源现状。根据调查可得,不同高校对健美操器材的投入情况不同,部分学校存在对健美操发展认识不足,健美课课程开展较为吃力,器材数量少和器材内容不够丰富的现象。除此之外,一些高校场地情况不太乐观,有超过80的%高校能在室内开展健美操课程,在室外场地进行实践活动的占到了46%。健美操课程开设的教室通常比较狭窄,活动环境较差,这是活动场地存在的主要问题。

2.1.3内容资源现状。在本次调查的10所兰州市高等院校中,共有7所学校选择采用的实践课教学内容是版的《大众健美操》,其他3所高校使用了自编的健美操教材进行教学。近几年来,由于高校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编写水平在逐渐提高,自编健美操教材在高校健美操课堂上的使用越来越多;另外,目前使用搏击健美操,拉丁健美操的高校占50%,40%,这表明高校对拉丁健美操和搏击健美操在高校的接受越来越广泛。但是就目前课程资源的选择和采用上来看,高校健美操课程无论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比较匮乏。

2.1.4信息资源获取现状。为了获得最新的健美操咨询,教师们之间应该经常分享优秀的与研究心得,这就要求学校提供时间和机会,对高校老师们进行经常性的培训。但是大多数高校对教学分享的投入则比较少。经费的限制是主要的原因。调查表明,教学培训与分享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有很大帮助,但是能够获得健美操课程内容资源的教师并不多,例如健美操教学分享会、健美操协会以及健身俱乐部等相关培训。56.7%的教师选择了跟学健美操影像资料,另外有78.5%的教师通过网络、48.2%的教师通过电视、36.4%的教师通过培训、27.6%的教师通过期刊杂志来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水平。

2.2大学体育健美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健美操运动具有一般体育运动的提高身体素质和锻炼身心健康的作用,同时又具有娱乐性和终身性的特点,是大学体育教学中很受学生欢迎的内容之一。课程资源的引用和丰富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身需求多样化,我国健身市场的逐步正规与繁荣起来,促进了高校健美操课程资源在内容资源、信息资源、条件资源、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力度。目前高校健美操课程资源利用的途径主要如下:一是将中国健美操协会推出的《大众健美操锻炼标准》1~6级为课程教学内容,通过参加中国健美操协会举办的各种培训班来提高能力和水平;二是高校健美操老师通过参加各种业余健身俱乐部,根据实际状况和能力自行进行教学内容与教材的编排。

2.2.1健美操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对健美操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调查中,认为教材陈旧、过时,不具权威性的占25.3%,对健美操教材的加工较粗糙;在学生学习能力上,认为与学生心理、生理需求以及与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和程度相脱节占23.2%。认为高校实际场地条件等硬件设施存在问题占17.3%;认为在教师对健美操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能力方面存在问题的最多占32.1%,其它方面占4.2%。

2.2.2对健美操资源中影响课程形成主要因素的调查。随着人们对文化的生活的需求逐渐加深,人们更加追求健身内容、形式以及风格的多样化,也导致健美操健身文化向多层次、多方向演绎与拓展。健美操运动内容的不断变化以及健身形式的不断发展,促使越来越丰富多彩的健美操资源的形成。影响健美操资源课程内容的众多因素中,内容资源与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健美操课程建设尤为重要。在目前高校普遍存在体育资源较为欠缺,体育发展不均衡的背景下,有效甚至高效地开发与利用健美操课程资源,可以拓展高校健美操课程资源,探寻好的课程资源共享途径,同时有效开发利用的新模式,提高健美操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从而弥补当前健美操资源匮乏的现状。

2.2.3对学生健美操学习需求的调查。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得知,现行教学内容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普遍反映学习内容单一,丰富性不够。在对想学习哪些健美操内容调查中,除有氧操外,瑜伽、街舞、排舞、拉丁健身操等流行项目的比例明显高于其它项目。

3结论及建议

3.1结论。

(1)从结构上来讲,兰州高校健美操教师在年龄、学历以及职称等方面均分配合理,总体来说,师资水平较为强大,大部分老师都具有丰富的教学工作经验和较强的工作能力,有利于健美操课程的开展以及健美操教学资源的利用,但男教师比例远远小于女教师,导致了一定的不均衡。

(2)在物力资源等方面,大多数高校在场地器材存在使用不足的现状,对健美操课程的顺利开展有一定影响。

(3)就目前选用的教材来看,教材内容还是比较单一,陈旧,不具有创新性和时代特征。教学内容和形式都比较缺乏新意,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和探究。

(4)在人力资源的培训上,健美操教师获取信息资源的途径主要以网络,音像资料为主,资料不够详实,缺乏现场实践培训机会,对教师能力提升较慢。

3.2建议。

(1)在目前健美操发展状况下,高校应重视健美操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对健美操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与高校实际条件、学生需求相适应。

(2)教师应经常性地参加健美操培训,特别是知名的国际、国内健身专家指导的课程,提高对教师资源的开发。

(3)根据健美操的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更新,保证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先进行以及丰富性。

(4)通过建立健美操课程资源库进行资源共享。或者通过运营健美操网站等提供讨论和分享平台,从而实现健美操课程资源的丰富。

参考文献

[1]陈丽,孙天明.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1(6):48-51.

[2]揣婀娜.吉林省普通高校健美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发展对策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

[3]张敏.西安高校健美操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调查[J].中国校外体育(上旬刊),(12):496-497.

[4]袁焰.对建构新型高校健关操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模式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26(6):85-86.

篇10:高中数学如何运使用网络课程资源论文

高中数学如何运使用网络课程资源论文

互联网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对日常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正确合理地使用网络资源,最大程度的使数学课堂高效化,是教学工作者努力的方向。如何深入了解学生特点和教材内容,结合教师自身的条件,让信息化的社会环境下的数学教学取得最好的效果,以下将从几个方面做一些探讨。

一、结合网络资源教学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特点。它要求学生不再是简单地掌握基本的数学问题。它更加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本来就感觉枯燥乏味,再加上大量的习题作业,高深的考试试题,逻辑思维能力的欠缺,这就导致了好多学生的成绩很不理想。而通过网络课程的教学手段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那些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通过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合,变成了生动的文字声音和画面,学生带着兴趣去看去听,学习兴趣被大大的激发出来,在愉悦的情境下就能很快很好的掌握了知识。网络课程学习的运用使学习资源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通过平板电脑甚至手机随时随地去学习,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每一个学生,不管贫富都有机会得到一流老师的指导,都可以及时得到最好、最新的模拟试题。同时,可以让学生在视频的声音画面演示中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等获得信息,学到知识,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研究的情绪高涨,探索的兴趣浓厚,让学生普遍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学生由厌倦头疼变为感兴趣、被成绩所迫去学变为了自己的兴趣爱好。

二、教师是使用网络课程资源的主导者

现代教育专家有一个共识:学生是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主体,不是消极接受的机器,要使学生真正学到数学知识的精髓,必须让他们自己学会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是一个引导者的身份,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把数学教学和培养自学能力结合起来进行。教师在进行网络课程资源教学时,主要作用就是指明方向,做好引路工作,把学习的具体目标制定出来,其他的主要靠学生自己进行。比如在开始讲新的知识点时,把本章的'目标方向指给学生,学生知道自己要学习那些内容,特点是什么,每一段学习结束后,又可以认真选择课程资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课程信息给学生作小结,让学生带着兴趣检验自己对本章内容掌握的程度。教师自己对于网络资源的认识和理解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方向和效果,因此教师必须和学生保持沟通和互动,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选出行之有效的网络资源内容和方法。教师在选择教学课程资源时应从学生出发,认真甄别选择,找到最适合学生的内容。在进行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的问题,深入思考,把获得的经验用于以后的教学。另外,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不能很好的共同探索学习。这样教师就可以建设校园专题网站,学生通过此网站也可以互相交流、发表评论,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教师就可以在此基础上准备专题网的测试,在合作研究学习的基础上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非常好的效果。教师还可以在网上开设学习群、学习的平台等,让学生在群里或平台上交流学习,从而取得好的学习成绩。

三、认真探索研究信息技术,学习与创新网络教学

信息技术是高中数学教学中一种新型而高效的工具,也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很好的辅助工具,高中数学新课标教材中,有很多章节的内容和信息技术紧密关联。不管是从事多年高中数学教学的教师还是刚刚毕业分配的教师,对于高中数学整合信息技术,都是新的知识领域的拓展,如何研究探索并且高效运用网络知识资源教学,有些茫然,就出现了照搬照抄,人云亦云的错误倾向,或者干脆知难而退,弃之不用。这些对于高中数学教学都是很不利的。只有不断探索研究、学习实践,数学创新教学才能取得好的效果。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平台系统主要包括“几何画板”、“图形计算器”、“高中数学虚拟实验室”和连接互联网的校园网。任何一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高效的使用,都离不开实践操作的过程,遇到实际的问题。事实上,学习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也是我们数学老师加强数学思维的好机会,在教中学,在学中教,教学相长,就会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需要,而网络知识资源的出现和普及就能及时弥补这些不足.它能把文字、图像、视频、音频、动画结合起来,通过网络进行使用,为学生提供了最感兴趣的学习方式。教师积极使用网络课程资源教学,反复探索研究,从学生出发,选择有效的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升学习效果,定会使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李萍.浅谈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引导[J].才智,2013(11)

[2]徐相成.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数学创新性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2)

[3]石永福.数学的信息化教学与网络利用及网络资源建设[J].数学教学研究,2009(12)

作者:曹刘美 单位: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黄山中学

相关专题 民俗文化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