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性思想辨析论文

深男大道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深男大道”参与投稿,下面给大家分享目的性思想辨析论文(共10篇),欢迎阅读!

篇1:目的性思想辨析论文

目的性思想辨析论文

1

在对机械自然图景产生动摇性冲击的现代科学理论中(主要是生物学、系统论、自组织理论等),目的性思想占据着基础性的地位。大致说来,这种思想主要有如下几种:

系统控制(组织)目的性。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认为:目的性概念就是现代科学用以解释生命机体及有机系统的自组织规律的一个基本概念。目的性就是系统的“寻的性”、“预决性”,是系统要达到的那一最后状态的预测和方向性。控制论创始人维纳认为:对于一个控制系统来说,“一切有目的的行为都可以看作需要负反馈的行为。”[①]目的性就是系统的负反馈。协同学创始人哈肯则认为:目的性就是系统在走向有序结构的点的自组织过程。

结构目的性。著名的法国生物学家雅克・莫诺认为:“一切生物所共有的一个根本特征,那就是生物是赋有目的或计划的客体,这种同一性或计划性是在它们的结构中显示出来的”,[②]生物的这种结构目的性起源于生物自主的形态发生,并且正是生物的目的性器官使得生物中高度有序的结构得以维持、复制和增殖。生物的“这一属性我们就称之为目的性”。[③]

程序目的性。这一概念为美国生物学家E・迈尔所提出:“程序目的性过程或行为是由于某种程序的运行而(按)目标定向的。程序目的性这词就意味着目标指向”。程序目的性行为由某个“程序”指导,以及这类程序所预定的某个终点、目标的存在,是一切程序目的性行为的两个基本要素。

规律目的性。这一概念亦为E・迈尔所提出。他认为:非生物界的一切物体都具有改变其状态的能力,其状态变化均遵从自然规律(引力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不过“非生物界物体状态变化的目的定向只是被动的、无意识的,是由外界力量或条件所支配”。[⑤]且其变化的最终状态就是“目的”。

表面看来,以上各种“目的性思想”倡导者都使用了“目的”、“目的性”等词汇,因而易给人造成他们依然在提倡“目的论”的印象。但实质上他们都是“目的论”的反对者。问题是他们反对和倡导的各是什么样的“目的论”。

目的论的鼻祖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无论人们习惯于将他们各自看作是“内在目的论”还是“外在目的论”的代表,但其思想基础的根本都在于把对“目的因”(终极原因)的探求视为人类一切认识活动的核心。我们不妨称这种“目的论”为“本体目的论”。

“本体目的论”思想的影响十分深远,此后两千多年的人类知识活动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寻找或证明“目的因”的存在。这产生了两种相反的结果:一是导向有神论的宗教迷信或泛神论的活力论;另一则是随着近代科学的兴起(主要是牛顿力学的成功),放弃了对终极目的因的寻求,代之以对自然现象进行因果性解释的客观规律的探求,进而形成了机械论(因果论)的自然图景。虽然在机械自然观统治时期,对目的因的寻求在自然科学的某些领域(主要是生物学)中并没有停止,如沃尔夫的庸俗目的论、莱布尼茨的单子论、杜里舒的活力论等,然而,寻求目的因的本体目的论已被证明为是一种并不科学、至少是不能对自然界的本质予以合理解释的理论。

上述各种目的性思想倡导者所反对的恰恰是这种追求终极目的因的“本体目的论”。譬如,雅克・诺莫认为:生物是赋有目的的客体。但生物是进化过程中的偶然性的产物,做为生物的目的性器官的特定结构也只是偶然性的产物,并不需要一个必然性的终极目的因来行使创造生物以及其目的性器官的职责。E・迈尔虽然不同意莫诺将进化的原因归于偶然性的主张,但同样反对以往的本体目的论试图追寻自然界的终极目的因的思想。他认为: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原因,反映生物界最突出的特征――目标指向行为的程序目的性这一概念中的“程序”同样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正是站在既反对用终极目的因又反对用单纯的机械因果规律去解释自然界的一切现象的基础上,上述各种目的性思想的倡导者提出了各自的,用“目的性思想”去解释自然界现象的“目的性”理论。虽然他们彼此之间在思想上仍有差异,但我们完全能够明显地看到他们的共同之处,对此,E・迈尔的一段话可视为精辟之见:“自从由控制论引用了新概念和信息论借用了新术语才使我们的目的论这一问题在思想上最后有所突破。结果是创立了新的目的论的语言,这新的语言既保留了目的论词句启发性优点又能避免传统反对意见的攻击”。[⑥](重点号为引者加)可见,将“目的性”概念与系统、结构、反馈、程序等概念有机结合,加以新的诠释,不仅避免了与本体目的论追求终极目的因思想的混淆,有助于跳出追求终极目的因的怪圈,又为生物有机体和系统的目的性特征找到了一种科学的、合理的解释语言。实际上,控制论、系统论、自组织理论等也正因从生物学中引用了“目的性”概念才更富于某种活力,而不至陷于机械论的泥沼。我们应当清楚地认识到:这种“借用”、“引入”实质上反映的是观念和立场上的转换,是由追求终极目的因的本体论向寻求“目的性”解释的认识论的转换。从认识论的解释性的立场上看,作为一个解释性的词汇,“目的性”这一概念,反映的只是事物(生物有机体和系统)的一种属性,是一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某种过程性、活动性联系的特征。它并不承诺一个终极目的因或目的本体的存在。同因果性理论一样,目的性思想是一种认识论的、建构性的、解释性的思想。如果我们仍然愿意把上述目的性思想视为一种关于“目的”的理论的话,不妨称之为“认识目的论”。

2

从哲学的角度看,上述目的性思想――认识目的论的合理意义是什么呢?

首先,为现代生物学建构起一种非因果性解释的科学解释纲领。在机械自然观统治时期,生物学基本上被笼罩在机械论、还原论、活力论(本体目的论)的阴影下。尽管普遍意识到生物有机体并不等同于非生物,但生物学始终未能跳出机械论的魔掌,在观念上,或者陷于将生物视为机器,企图用还原的方法,用物理―化学的因果性规律去解释生命现象的泥潭;或者掉进神创论,活力论,力图寻找终极目的因,以对生物现象进行终极解释的荒谬的怪圈。目的性思想的提出为现代生物学摆脱传统的机械论与目的论(本体目的论)之争而给自身造成的束缚,打开了一条新路。而目的性思想――这一认识目的论在哲学观念上的先驱当首推康德。

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康德将以往的目的论划分为两种:自然目的的观念论和自然目的的实在论。观念论属于机械论的思想体系,实在论则是所有物活论及神创论的主张。康德认为:这两种体系均没有做到它们所声言要做的,因而也就无法消除在终极目的的因问题上的二律背反。康德在批判了以往目的论的思想之后指出:寻求终极目的因的思想是行不通的。“终极目的因”属于“物自体”,属于“彼岸世界”,“而我们的认识能力又都是这样的有其原有的性质与限度的,我们就不能在任何方式上想在物质里面来发现确定的目的关系的原理”。[⑦]机械因果规律虽然能够有效地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但若要解释有机生命现象,则必须借助“目的`性”的观念。但这种“目的性”的观念只能作为反思判断力的原理,用以为人们研究自然,尤其是有机自然提供主观指导,以使事物得以理解和解释。“我们只是把(目的)这个概念来注解事实,作为判断力在反思自然产物时的一个指导而已”。[⑧]

遗憾的是康德的这一深刻的哲学洞见,并未引起现代科学家及思想家们的足够重视。上述各种目的性思想的倡导者也只是自觉或不自觉地站到了康德的这一哲学认识论的立场上。倒是E・迈尔较清醒地认识到:“康德所要求的只是解释自然现象而不是产生自然现象”。[⑨](重点号为引者加)正是寻求“解释”,而不是寻求“产生”(本体目的因)成为“目的性思想”――认识目的论的宗旨。因此可以说,以寻求建构目的性解释为宗旨的“目的性思想”――认识目的论,既在哲学的根基上,又在现实的运用当中,构成了既排除了寻求终极目的因的本体目的论,又弥补、取替了单纯的因果性解释的现代生物学的科学解释纲领。

其次,“目的性思想”为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之间的相似性找到了一种认识论意义上的解释基础。在机械自然观统治时期,人们普遍认为:“目的”、“目的性”是纯属于生物系统的,非生物的机械系统,技术系统是没有“目的”、“目的性”可言的。但维纳等人通过对控制过程的研究发现,控制过程的本质属性表现为:它必须有目的,没有目的,也就无所谓控制。如此,目的性也就是控制过程的一种本质属性。只要搞清目的的机制,并在技术系统中找到与此相类似的机制,就可在技术系统与生物系统之间找到相似性,进而解决这两种系统的统一性问题。通过对行为的分析,维纳等人发现,技术系统与生物系统的相似之处,体现为二者都存在着反馈回路,并且由于负反馈而使得一个控制过程得以趋近其目标值,即目的。所以,“一切有目的的行为都可以看作需要负反馈的行为”。[⑩]反馈回路就是生物系统与技术系统之所以具有相似性的目的性机制。反馈调节本身就是一种目的性行为。“目的论行为(严格说,按维纳的本意应指‘目的性行为’――引者注)成了受负反馈控制的行为的同义语,它由于充分限制了内涵而得到了精确的定义,按照这个作过限制的定义,目的论与决定论不是对立的”。[①①](重点号为引者加)应当明确地指出:维纳在这里所说的与决定论不再对立的目的论,绝不是追求终极目的因的本体目的论。经过维纳“充分限制了内涵”之后,“目的论”已变成了解释性的目的性概念,只具有解释性功能。维纳在发现生物系统与技术系统具有相似性这一重大科学问题上的贡献表现为:不仅发现目的性行为是生物系统与技术系统共同具有的、相似的本质属性,而且揭示出反馈回路就是两种系统相似的目的性特征的存在和作用机制。

同样,在托姆看来:任何系统只要存在着吸引子,就一定是有目的的系统。目的性是动力系统中的固有属性,而目的性行为无非是动力系统在状态空间中趋达吸引子的演化行为。哈肯也认为:自组织系统是有目的性的。在自组织系统中,“所有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整个系统的贡献好象是有调节的、有目的的、自组织起来的”。[①②]

由上可见,以寻求解释为宗旨的目的性思想――认识目的论,为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寻找到了彼此之间的相似性,并进而为这种相似性,提供了科学的合理解释的认识论基础。

第三、目的性思想对于建构一种新的自然图景确立了一个极具启发意义的原则。随着近代科学的兴起,机械论的自然图景占据了科学乃至整个人类思想的统治地位。按普里戈津的说法:“近代科学诞生的标志是抛弃活力论刺激,特别是抛弃亚里士多德的最终原因”。[①③]也即抛弃自然有一个终极目的因的本体目的论观念。但代之而起的则是:自然界是一架机器的本体观念。结果是“人类自己现在代替了上帝,成了他在自然界中感到秩序的根源”。[①④]尽管因果规律,机械(力学)规律解释自然界中某些领域的现象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由于将自然界视为一架机器这一的本体化之误,[①⑤]而使得机械自然观在理论上陷入了将因果规律、力学规律的解释效用泛化的误区,在实践上导致了人对自然盲目的征服和改造。

现代科学告诉我们:自然界不是一架机器。自然的过程包含着随机性,不可逆性;宇宙是一个不可分的,完整的动态系统,生命系统更不是单纯的机械规律所支配。上述各种目的性思想的确立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前提。“目的性”这一概念并不是什么新概念,但通过立场和观念的转换,通过对追求终极目的因这一旧观念的扬弃,赋予“目的性”一词以特定的涵义,“目的性”这一概念重又具有了新的活力,并且成为现代科学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概念。同时,“目的性思想”的兴起,以及随着确立了自己在现代科学中作为基础性的科学解释理论的地位,表明:科学观念及至人类整体的思想观念正在发生着一场革命。

目的性思想并不企图也不可能完全取代机械因果规律的解释功能,事实上,因果规律在对自然界的某些领域中,其解释作用是非常有效的,只不过不应将其作用夸大,否则将导致荒谬。目的性思想对机械自然观的反动、只是表明:它对自然界中的某些领域现象的解释同样是有效的,不可替代的。在更为科学合理的自然观、自然图景当中,目的性思想理应而且必须占有一席之地。新的正在形成中的自然图景绝不会再是单纯的机械因果论色彩的,“目的性”思想的色彩将非常浓厚,而且目的性解释将与因果性解释产生有益的合理的互补。

3

目的性思想的兴起,无疑将引起自然观的革命。但由于旧观念的统治十分顽固,由于语言表达方面的不完备,由于各种目的性思想的不统一乃至缺陷,不可避免的会使目的性思想遇到一些理论上的障碍,譬如,关于“规律目的性”,按E・迈尔的说法,非生物体在外界力量或条件(主要是引力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支配下,无意识地或机械地达到最终状态的变化过程就是规律目的性的。他举例:往井中投下一块石头,引力规律就已经确定了它的最终状态,只要石头落到井底不动就是达到了它的最终状态,即目的。照此,能否说非生物体活动的最终状态就是规律目的性的目标指向呢?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就等于说自然规律本身就预设了指向规律的决定的最终状态(目标或目的)。依此推理,既然自然界是由非生物和生物组成的,因而自然界的本身活动就是目的性的(包括规律目的性和程序目的性)。那么,自然界的最终状态即目标或目的是什么呢?显然,这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另外,在生物机体或系统的目的性的起源上,维纳认为是由于“反馈回路”的存在,莫诺认为是生物特有的起源于偶然性的“结构”,而E・迈尔认为是生物在进化的自然选择过程中形成的“程序”(并且他反对莫诺的结构说)等等,这显示出各位目的性思想倡导者在思想上的不统一乃至彼此对立。凡此种种,都是“目的性思想”――认识目的论在未来的发展必须予以解决的,而哲学则更应当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①、⑩、①①维纳、罗森勃吕特、别格罗:《行为、目的和目的论》,载《控制论哲学问题译文集》第1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4页、第4页、第9页。

②、③雅克・莫诺《偶然性和必然性》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5页、第6页。

④ ⑤ ⑥ ⑨E・迈尔:《生物学哲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46页,第46页、第39页、第62页。

⑦、⑧康德:《判断力批判》(下卷),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48页、第54页。

①②转引自《自然哲学》第一辑,吴国盛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46页。

①③、①④普里戈津、斯唐热《从混沌到有序》,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20页,第127页。

①⑤参阅吴国盛著:《自然本体化之误》,湖南科技出版社1993年版。

篇2:先秦人性思想三重性论文

先秦人性思想三重性论文

古今中外对人性的讨论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各种观点是百家争鸣,竞相争妍。但又都不能让人完全信服,而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尤为重视对人性的探索,诸子的人性思想,内容极其丰富,蕴义极其深刻,观点各异。但就其主要思想观点而论,先秦时期各家都是想通过对人性的认识,使人有规律、有秩序、有道德、有理想、有目的的生活,去恶存善、改恶为善;孜孜以求,积极进取,最终实现人生理想,完善人生价值,达到人生目的,追求幸福的、愉悦的、完美的人生。如果进行认真分析,诸子百家其主要人性探讨是从以下诸问题所出发的: 1 )什么是人性?也就是人性的定义是什么? 2 )人性是什么?善?恶?无善无恶还是有善有恶? 3 )人性具不具有变易性?也就是说人性可不可变? 4 )如果可变,那么其改变趋向和途径又是什么?

一、诸子对人性的定义

孔子最早谈到了人性“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不过,他没给人性下什么定义,也没有明确回答人性是善是恶,只是强调了人性基本平等和可塑。孔子对人性这个很复杂的问题,他明智之处就是少谈、不武断下结论。正如他的弟子子贡所言:“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告子认为:“生之谓性”;庄子认为:“性者,生之质也”;荀子认为“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不事而自然谓之性”、“凡性者,天之就也,不科学,不可事”;韩非子认为“夫智,性也;寿,命也,性命者,非能以学于人也”;孟子认为“人之异于禽兽者”。

先秦诸子所讲的“性”、“人性”的基本涵义可以说都是一致的,即“性”一般指人或物天然的、自有的东西、特点、特征或资质;“人性”是指人具有的天然的、自有的东西、特点、特征或资质,即指人的天生资质或天赋素质。

二、诸子百家的人性的善恶之论

先秦时期关于人性善恶,众说纷纭,各执一端。主要有:

1. 性善论――主要代表人物孟子

孟子力倡人性善论,人性之所以是善,是因为人生来就具有天赋的“善端”,具有先天的道德萌芽,认为人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仁义礼智四个善端,这是与生俱来的,是人生固有的,“善端”代表人的善,人心有善端,就表现为人性之善,所以人性是善的

2. 性无善无恶论 ------ 主要代表人物告子

在告子看来“性无善无不善也”,善与恶都不是性,而是后天教育培养性的改变,由于教育和环境的不同而使性或变为善、或变为恶。

3. 性恶论――主要代表人物荀子

荀子认为,人生来的本性是恶,人的本性都是好利求欲的,人人都是“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由于人人都有物质欲望追求,是性中自有,不待学而自然的,正是这种物质欲望的追求,决定了人性的恶。

4. 性有善有恶说――主要代表人物世硕

世硕认为,人生来具有“善”与“恶”这两种不同的自然属性,是先天具有的,与生俱来的。这如同气有阴阳一样,阳气表现为善,阴气表现为恶,因此人有善有恶。

5. 性自然说――主要代表人物老子、庄子

道家认为人性即人的自然性。自然性最明显的特点是原生性,《老子》“善之与恶,相去若何”、“见素抱朴”用原生之“朴”来形容人的本性。庄子则是进一步发展了性“朴”之说。

6. 性自利自爱说――主要代表人物墨子

墨子认为人的本性是“男女”和“生利”,是“自利”和“自爱”

7. 性好利说――主要代表人物法家诸子

法家多用“情”和“欲”来描述人性,其核心是“利”。《管子》说“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天下”,《商君书》说“民之性,度而取长,称而取重,权而所利”、“民生则计利、死则虑名。”

8. 人性“为我”说――主要代表人物杨朱

杨朱“为我”之说,是由儒道墨人性论主流思想中涌出的一股异流,杨朱将人性从偏颇之处加以解说,但却恰好触及了人性的本真,即人的自私性。杨朱主张“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利己而不损人。

三、人性的变易性

在人性是否具有变易性、可不可以改变这个问题上,先秦诸子可以说是达成了共识――皆认为可变可易。孔子认为“性相近,习相远”,告子认为“性,犹湍水也”,孟子也承认人性不但变易不定,而且善端可得可失,“人之所以异欲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亦,君子存在”。荀子认为人“可以为尧禹,可以为桀跖,可以为工匠,可以为农贾。”明确肯定了人性的多种可能性和变易性。墨子主张人性如染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认为人性具有可塑性。在管子看来“民之从利如水之走下,于四方无择也”。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世硕认为“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恶性,养而致之则恶长,善恶在所养焉。”

四、人性扬善去恶的途径

先秦诸子探讨人性,从根本上说来,是人类怎样认识自己,人应该有什么样的价值,怎样扬善去恶。由于诸子对人的关系及其地位认识不同,因此在扬善去恶的途径上也不尽相同。

道家认为人生在世要以出世的态度来应世间万事万物,讲究的是“无为”,强调的是“寡欲”和“绝圣弃智”。主张不尚礼仪,不论是非,不辨美恶,不染尘世,追求的是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与世绝缘,回归自然的境界。儒家以仁义为纽带把人与人连接在一起,追求的是“仁者爱人”,寻觅的是“泛爱众而亲仁”,孔子主张推己及人,以礼待人,克级复礼,重“忠恕“之道”。孟子极为重视养心知性“养吾浩然之气”,强调要完善本心,发扬善端,崇尚仁义。荀子想通过“化性起伪”来改造人的性恶,通过只礼仪、立法度、化师法来“隆礼”。

墨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认为通过爱一切人和为天下人牟利来扬善去恶。在他看来,爱人如爱己,利人则利己,人应该通过兼爱达到善。法家则强调应该通过法治来去恶扬善。要“厚爱利,明智礼,上身服,审度量,乡置师,中先令,劝庆赏,振刑罚”,以利来鼓励人们行善,以法制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以刑罚来遏制人们的恶。

先秦人性学说的中心问题是人性善恶问题,由于各家关于人性的界定不同,因而人性善恶的学说或是或非。如果所谓性指生而具有无须学习的本能,强调其本能的话,那么应该说性是无善无恶的。在这个意义上,告子之说存在一定合理之处。但如果说性具有变易性,那么所人性有善有恶更为恰当的,在这个层次上,世硕之学说可以解释。但在当时孟子关于人性的`四善端和荀子的性恶论处于主流地位,俩者皆有合理之处,但又有着偏颇的地方。整个先秦时期的人性学说总的说来是想通过围绕“善”和“恶”为中心进行揭示人的本质所在,孔子重仁,孟子重义,荀子重礼到后来的韩非重法,有儒家的形而上的仁学思想到韩非形而下的法术势结合,表明了先哲在对人性的颓败所流露的无可奈何的情感。由于人的七情六欲和追求生存的本能,对资源怀有一种执着的寻觅,但资源的有限和分配的不合理的存在。容易导致人性的贪婪和虚伪,也使得对人性问题的难以理解和解剖。不管是墨子积极地寻求“兼爱”的拯救人心的情怀,还是杨朱和道家的消极“保全存真”的心境,但都无法解决人的生存发展和资源的矛盾,也就无法解决物质需要和精神追求的两难选择。先秦诸子从不同层面和侧面来解剖人性,但最终都无法摆脱人性难以改善的局面。所有的意义最后只是给后人留下丰富的学术精神和关注人生的情怀。

篇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民主性论文

1.1顺应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大学生大多数已经成年,三观基本上定型了,因为文化程度比较高,通常喜欢独立思考,民主意识比较强,所以在对待问题上往往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明辨是非。但是社会经验缺乏,就算有独立的思考,也难免会出现看问题偏激,片面的情况。所以要纠正学生偏激,片面的短处,需要及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而为了顺应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民主性是必然的。比如在大学评选贫困生,应该由班长为每一个贫困生介绍家庭情况,由不参加评选的学生全面了解同学的情况,对其进行匿名评分,最后得出结果。而不是教师根据学生的成绩,筛选出比较合适的人选。在大学阶段,只有民主的原则,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结果,不会引起逆反的心理。

1.2顺应知识经济的发展

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基本上都是采用灌输式的方法,教育者向学生阐述传播先进的意识形态,大学生被动的接受这些教育。但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这种传统的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经不适用于现在了。因为在过去,教育者的政治觉悟,决策水平以及对先进形态的把握都是远远高于大学生的,而现在由于信息技术改变了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就出现了一部分大学生对知识和信息的把握在教育者之上,所以这样一来,传统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必然要被淘汰,转化成为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平等民主的互动交流。比如对待电子竞技,教育者则是认为打游戏是娱乐的一种方式,长期打游戏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让学生不要打游戏应该好好学习。但是随着电子竞技的发展,越来越多在游戏方面出类拔萃的人,选择了将电子竞技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教师对电子竞技的理解,远不如那些平时打游戏的学生多,所以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只能依靠民主的双向互动交流,才能将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工作落实到位。

1.3顺应网络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以智能手机为载体,将学生与虚拟的网络世界联系在一起。互联网不仅仅改变了大学生的衣食住行,还改变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由于网络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所以有了网络交互式沟通。在这种网络交互式的沟通中,教师如果尝试着以灌输式的方式向学生传授正面的,积极的知识,或者是一些道德观念,学生可能会忽视,或者是形式上的回应一下。比如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利用班级群,在班级群中倡导学生读《马克思理论》,学生要么不做声,要么就是忽视这条消息,极少会有学生真正去阅读这本书,也达不到教育者想要的思想政治效果。所以为了顺应网络时代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必须由传统的灌输式朝着网络交互式沟通转换,在网络中,教育者与大学生都是平等的,信服什么,崇拜什么,主要取决于真理掌握在谁手中。在这种情况下,组织网上讨论,听取学生不同的意见,让学生学会相互学习等民主的方式,才能减少网络的负面影响,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篇4: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民主性论文

2.1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观念

在传统的高校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者,大学生是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被教育者。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思想政治工作者是严肃的管理者,学生是被管理者。传统的观念根深蒂固,要想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观念,必须要将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从这种优劣,高下的等级关系转换为平等的关系,只有在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中,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者才能将教育对象从传统的思维中解放出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比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QQ群组中的匿名聊天,通过匿名聊天,教育者可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也能够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且可以从学生的信息中分析出学生的性格特点,去了解学生现阶段喜欢的东西。然后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出发,尊重学生的自主权,用民主和谐的方式,实现以情感德,以美化德,以行示德。以此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2.2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体制的民主性

在高校中通常党委抓德育,行政抓智育,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科任老师与非科任教师之间有着严格的职责划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有一定数量的专职队伍和专门化的教育形式。尽管一直以来高校都在强调只有全员参与,才能完成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但是效果甚微。所以想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必须要扭转长期以来少数人抓思想政治工作的局面,让学校广大教职工都参与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体制中来,并且自觉履行思想政治工作职责,只有这样真正地将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比如:在“学雷锋”月的思想政治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系统地为学生讲解为什么要学雷锋,学雷锋会对自己的人生带来什么影响。在了解学生的看法后,让辅导员,学生会成员,班级党员,寝室长以及志愿者协会全体成员配合着思想政治工作者带领着学生去到敬老院,或者是开展匿名“帮帮忙”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辅导员,班级里的小党员,学生会的成员,以及寝室的室长,都参与到了活动中。通过全员的参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就能够更好的完成。

2.3利用网络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民主性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主体意识增强,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别人将整理好的道理硬生生地塞给自己,而是需要在民主,平等的环境中,用一定的时间去消化,得出自己的看法。因此在新时期,需要利用网络实行平等协商交流的原则,采取民主讨论,双向交流的方式,来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比如利用高校的校园网络,建立高校的官方娱乐网站,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专属特长上传到网站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可以通过观看视频,或者图文信息,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并且在举办活动时,民主协商,公平竞争,鼓励学生利用好“show”的时间展示自己,让有点子的学生策划活动,让歌舞厉害的学生用表演燃动全场。通过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发掘学生的特殊能力,并且给予舞台,让学生可以在更大的舞台展示自己的才艺,在潜移默化中鼓励更多的学生全面发展。

3小结

通过这种全员参与的民主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可以让迷茫的大学生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同时鼓励引导所有的大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更加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景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民主性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05):162-164.

篇5: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性探析教育论文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性探析教育论文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首先,国外的腐朽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造成冲击。当今世界是具有开发性的,只有积极地同外国进行交流合作才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然而,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改革开放在带给中国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得很多外国的腐朽文化和思想意识乘虚而入,强烈冲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传统观念意识。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思维比较活跃的社会群体,其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尚处于形成和发展期,外国的腐朽思想极易对大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造成负面影响。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但是,由于中西方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西方国家从未放弃过对中国进行思想侵略,不断利用“民主”“人权”等借口干涉中国的内部事务。大学生作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自然成为了西方分裂势力进行思想侵略的主要对象之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其次,网络消极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造成冲击。近些年来,网络技术取得了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深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越来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互联网在带给人们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因其国际性和开放性而充斥着各种黄色、暴力、反动的信息内容,这些不良信息正慢慢地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进行着腐蚀。有的大学生过度沉迷网络,将虚拟社会当成了躲避现实生活的避风港,渐渐与现实社会产生了距离和隔阂,思想意识歪曲,社会交际能力减弱,为将来进入社会和团队合作埋下了巨大隐患。再次,巨大的就业压力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造成冲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近些年来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受到金融危机以及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具有严峻性。当代大学生成长于相对比较安逸的社会环境中,使其对家庭和学校具有很强的依赖感,一旦步入社会往往显得不知所措,加上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使其在思想方面存在巨大的压力,极易引起大学生对社会的敌对心理和不平衡心理。因此,就业问题所引起的消极心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二.创新和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

首先,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科学定位。中国正在全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的和谐不仅在于生活方式的和谐、产业结构的和谐、民族关系的和谐,更在于人们思想方面的和谐。高等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不仅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而且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切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大学生本身,关键在于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目的在于使大学生在新时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现阶段存在着走形式等问题,没有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价值观,在教育工作上也没有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考核仅仅局限于期末考试成绩,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特征。因此,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创新发展必须首先对其进行科学定位,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目标,以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为基线,使大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其次,改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和内容。创新和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使相关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贴近生活并且联系实际,使思想政治教学更加人性化和民主化。高校应该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模式,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老师处于中心地位,单方面地向学生传授和讲解知识,缺少必要的互动和交流,使老师不清楚学生的真实学习状态,学生也没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理解。这种单调和乏味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和研究热情,学生的学习动力也只是应对期末考试,这样的教学从根本上无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高校应该积极建立开放的和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对老师进行角色转变,使其从原来的知识的传授者变成知识的引导者,将学习的主动权重新交到学生的手中,积极引导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和研究领悟这门课程所蕴涵的知识精华。再次,积极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所谓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即为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需要的各种软硬件设备或者其他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具有理论意义上的广泛性,包括专业的师资力量、教育科研设备、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书籍资料等等,随着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从现实社会扩张到了网络虚拟社会。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还可以分为传媒资源、法治资源、行政资源等等。

篇6:加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人文性的措施论文

加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人文性的措施论文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学校、国家乃至社会各界都广为关注的一项重要内容。新课标指出,我国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强调其人文性,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全面贯彻对学生正确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培养。本文将对人文性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的重要意义进行探讨,并提出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性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性;人文关怀

就高职院校学生的性格特征来看,由于其刚刚成年因此在思想和思维方面仍表现的非常活跃,因此,作为能对学生的思想观念等形成重要影响的思想政治教育,其也必须能以学生的性格特征为依据,并强调教学过程中的人文性。而所谓人文性,指的就是在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对学生表示充分的尊重与关心,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发挥人文性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思想和价值观,以及帮助院校实现和谐校园构建的重要作用。

一、人文性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性指的就是在实际的思想教育中要强调以人为本的重要理念,将人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基于此,人文性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意义主要包括:

(一)积极引导高职院校学生的正面情绪

人文性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往往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密切关联。相较于普通高校的学生而言,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性格特征等方面都具备相应的特殊性,可能是由于高考的失利等,有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往往会表现出非常不自信等消极的心理。通过人文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能切实加强教师对高职院校学生在心理状态和情绪等方面的关注,并能在教育中给予学生更多的肯定让其能充分认识自身所具备的价值,因此,往往能通过正面情绪的引导来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人文性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能切实帮助教师从人文主义的角度出发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就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受年龄层或者是心理状态等多方面的影响,其往往在社会转型阶段无法对文化的转变或者是新文化的出现有效的适应,而通过人文性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则能通过有效的人文关怀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影响,并帮助其消除在社会转型阶段因文化等方面的转变而产生的心理失控状况,进而以此来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构建良好的校园人文文化氛围

相较于普通高校的学生而言,高职院校的学生其中有部分是在高考中失利的学生,因此,其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难免会产生一定不良的情绪。而由于计划生育的政策,我国现阶段仍有较多的高职院校学生是独生子女,因此其在性格方面也往往会存在很强烈的自我意识,且也无法与同学和教师等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而通过人文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能通过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来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培养他们正面积极的情绪,进而更有效的构建良好的校园人文文化氛围。

二、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性的措施

(一)良好思想政治教育师资团队的建设

要切实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性,就必须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师资团队作为教学的支撑,而良好师资团队的构建往往要从以下的几点进行:首先,要对学校的思想政治教师进行培训,并强化其自身在教学中的人文意识。教师作为高职院校学生日常学习的引导者,其往往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因此,其自身素质的高低也对学生有着一定的影响;其次,各高职院校要加强对思想政治教师的管理,通过良好师德形象的树立来对学生进行更有效的引导;最后,教师要加强与学生在日常的沟通交流,以此来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

(二)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行转变

在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学生在学习中主观能动性的调动是有效加强思政教育中人文性的重要方式,基于此,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也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转变:首先,采用言传身教的方式对教学的内容进行转变,强化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而对其潜能加以激发;其次,要对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转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要能摆脱传统思维的束缚,强调自身与学生之间的平等性,以保证自身能与学生之间构建平等的交流关系;最后,强调教学的趣味性,保证教学内容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联,以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

(三)在院校中强调对学生的人性化管理

要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性,也必须从管理的角度出发提高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人文性。首先,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要坚持以人文本的工作观念,切实发挥学生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并保证各项工作能从学生的切身利益出发通过管理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认识的提升;其次,学校管理工作中学生的保障制度进行完善,并强化学校管理工作者自身的服务意识;最后,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学生道德素质等方面的培养提供有力的条件,并培养其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取向。

(四)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性也强调了教学中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这也就要求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中能给予学生的心理波动更多的关注,进而以此为依据来对学生进行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培养,以对其做好及时的心理疏导工作。一方面,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心理健康的知识充分的普及,以对学生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进行强化;另一方面,要开展相关的心理辅导课程,帮助学生让其学会正视生活中的挫折。同时,学校还可以经常开展相关的心理讲座,以帮助学生完善人格的塑造。

三、结语

要强加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性实际上就是要保证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给予学生充分的关爱,并与学生之间构建平等和谐的关系。而在对学生的教育中,教师也要对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表示充分的尊重,并能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以帮助他们实现自我潜能的激发。

[参考文献]

[1]岳嵩.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06).

[2]余波.充分发掘人文内涵推进高职思政教育———试论当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改革[J].教育与教学研究,(04).

篇7:探析王熙凤行政管理思想和实践的创新性论文

探析王熙凤行政管理思想和实践的创新性论文

一、引言

在王熙凤的诸多特点中,“才”是最突出的,判词里就独写“都知爱慕此生才”,未涉其他优缺点。其“才”,不同于黛玉的“咏絮才”,而是齐家的才能,是一种管理才能。贾府是显赫强盛的贵族大户人家,其家庭事务管理者属于官僚阶层,管理内容也涉及官民关系,对当时社会生活影响很大,带有明显的行政管理性质。王熙凤作为荣国府执掌管家实权的奶奶,其管理才能可以说也是行政管理的才能,反映了曹雪芹的行政管理思想。王熙凤是一个文盲,其行政管理思想与具体实践自然与那些饱读诗书的贵族妇女不一样,带有明显的创新性。本文尝试以书中一个重要情节“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为例,透过王熙凤在行政管理方面的想法、做法和管理成效,分析王熙凤和曹雪芹自身的行政管理思想,以期为《红楼梦》的研究添砖加瓦。

二、文献综述

将《红楼梦》与行政思想结合的研究,目前在中国知网上尚未搜到。但有不少论文将《红楼梦》与政治研究相结合(如王蒙,;周振甫,);周汝昌、刘心武、蔡义江等的红楼梦研究著作中也有很多与政治结合的研究。这种结合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便已经开始,但从已有文献来看,研究仅限于高政治层面,极少就具体的行政问题进行论述。在管理方面,将《红楼梦》(尤其是王熙凤)与企业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结合的研究较多,在中国知网上有二十余篇,且绝大部分与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有关(如吴淑芳,冯兆中,;贾辉,20]3)。对王熙凤的研究则汗牛充栋,许多学者都有专论(如李希凡,2008)。对于古代行政管理思想的研究也有很多(如汪荣海,佟福玲,;张磊,罗思洁,刘静,2014)。相关研究对于本文的研究有很大帮助,本文有比较充实的研究基础。

三、“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王熙凤对当时行政管理状况的思考

荣宁二府作为当时封建社会大家族的缩影,其行政管理在当时的社会封建大家族中很有代表性,对当时整个社会的行政管理也有很大影响。书中通过王熙凤的视角,生动简洁地描写了宁国府在将治家权力交托给王熙凤之前的行政管理状况:“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第二件,事无专执,临期推诿;第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第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第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钤束,无脸者不能上进。此五件实是宁国府中风俗。”(《红楼梦(上、下):八十回石头记:周汝昌精校本》,海燕出版社,9月第1版,第170页。以下该书引文仅标注页码。)王熙凤总结出的宁国府行政管理的存在问题包括五个大方面,都属于行政管理的重要研究内容。首先,行政管理缺位。宁国府行政管理松散,秩序混乱,公共服务缺位,公共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各房中……趁乱失迷东西”,“无头绪、慌乱推托”,“窃取等弊”,第174页),连下人自己也说“都特不像了”(第167页)。其次,人事行政失败。宁国府的人事行政存在权责不明、分工不合理、监督不力、激励措施失败等问题。书中说“众人……先时只拣便宜的作,剩下苦差没个招揽”“先前一个正摆茶,又去端饭,正陪举哀,又顾接客”(第174页),就是这方面的事例;第三,公共财政管理混乱。宁国府的财政管理既没有统一标准,也缺乏有效监管,财政制度几近瘫痪(“滥支冒领”)。第四,组织管理混乱。组织内部存在管理不公平、分工不合理、监管缺位等严重问题(“无头绪、慌乱推托、偷闲、窃取等弊”,第174页)。第五,内部行政监督缺位。封建社会基本不存在外部行政监督,而宁国府的内部行政监督几乎是一片空白,导致无法对行政管理活动进行有效约束(“需用过费”、“临期推诿”、“家人豪纵”)。这些问题导致宁国府的行政管理混乱不堪,难以正常运转,损害公共利益。王熙凤要纠正这些问题,必须采取多条有效措施,对症下药。

四、“你是个脂粉队内的英雄,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王熙凤采取的有效行政管理措施

王熙凤对症下药,采取的各项措施都合理正确,并且能以身作则,贯彻始终。这些措施,在当时的社会,曹雪芹特意安排由一位不识字的女士来制定和实施,并写道贾府上下只有王熙凤一个人能解决诸多问题(“我想了这几日,除了大妹妹再无人了”,贾珍语,第169页),是用心良苦的。王熙凤的行政管理思想和措施带有明显的创新性,也反映了曹雪芹在行政管理领域的创新性思想。

五、王熙凤行政管理思想和实践的创新性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王熙凤使用新颖的行政管理理念和做法,解决了宁国府行政管理存在的诸多严重问题。她之所以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与其不受封建传统约束的创新性行政管理思想和实践是密不可分的。

1.有胆色,勇于承担责任,勇于应对困难局面。书中说贾珍进上房来,“众婆娘唿的一声,往后藏之不迭,独凤姐款款站了起来”(第169页),又说“那凤姐素日最喜揽事办”(第169页),写出王熙凤与其他封建贵族奶奶不同之处。一般的贵族奶奶等闲不肯见人,更不用说遇到困难状况时迎难而上了。即使有心揽事,也是欲拒还迎,扭扭捏捏,不像王熙凤直接向王夫人要求让自己承担任务(“大哥哥说的这么恳切,太太就依了罢”,第169页)。封建社会历代所推崇的委婉被动,王熙凤完全不放在眼里,相比之下,诸葛孔明出仕的“三顾茅庐”被人津津乐道,在王熙凤看来应该简直像“粧蚊子哼哼”(第345页)了。有才干的人,如果能解决问题,为众人谋福利,就应该在关键时刻站出来,“毛遂自荐”。这种勇气,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是难能可贵的,甚至具有一定的革命性。

2.就事论事,客观分析问题。遇到类似情况,如果换了其他奶奶或小姐,可能会首先考虑到自己的尊贵身份,考虑应该如何行事周全(参看段吉方,)。但王熙凤并没有想到自己是不是要做个优雅贤惠的家庭妇女,要如何三从四德,如何温柔和顺,而是抛开各种道德观念,各种儒家“精神”,也根本没有理会儒家的什么“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参看张磊,2014),马上客观地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换了秦氏、尤氏和李纨之流,肯定首先想着要内敛,要顾全脸面,要皆大欢喜,结果既找不到客观原因,又无法制定有效措施(参看段吉方,2002;罗益强,)。王熙凤这种就事论事的思维方式和实用主义的思想,在行政管理领域非常重要,但在“人情”当道的封建社会中,极其罕见,不能不说显示出了非常明显的创新性,当时很多治国的“金紫”,如贾雨村之流,都要自愧不如。

3.勇于创新,不受已有规则所限。她说:“再不要说你们这府里原是这样的`话,这如今可要依着我行,错我半点儿,管不得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现清白处治。”这样的话,一般封建社会的男性官员也不一定敢说出口。但是,在今天看来,如果之前的做法是错的,就应该明确指出,而不是处处维护。王熙凤不仅明确否定了以前宁国府的种种不妥做法,还勇于制定各种新的规则,如明确权责和分工、严格时间管理等。这种能力和勇气,正是封建社会诸多“金紫”缺乏的。

4.做事清晰,违规必究,决不含糊。她一掌握宁国府的行政管理权,马上定造簿册,要来花名册(第173页),对宁国府情况做到了然于心。事情有差错,她绝不支吾含混,而是当场让人重新办理。在分工上,她也分得清晰细致,绝不相犯。在时间上,她也非常严格,迟到必罚。结果,她将宁国府管理得井井有条。这种清晰细致的管理方式,在当时也是非常有创新性的。这与贾宝玉后来揽下玫瑰露的事情,平儿主张不要责罚坠儿的事情,尤氏对于贾琏偷娶尤二姐的态度,迎春“不问累金凤”的态度,都形成了鲜明对照。整个贾府上下,只有王熙凤(当然,至少还有贾母和晴雯,但这两个人物在这方面的事迹较少,又不是理家的人)敢于做到有错必纠,绝不叫人蒙混过关。在当时的封建社会,行政管理风气还是如贾雨村“葫芦僧乱判葫芦案”犚谎,对于社会上各种违法违规之事,常常支吾应对,并没有真正落实、贯彻法规法律,以致社会秩序混乱,有法不行(薛文,1978;魏胜强,)。王熙凤这种做事清晰、违规必究的行政管理态度,在当时实属难得。脂批也有云:“请看凤姐无私,犹能整齐丧事,况丈夫辈受职于庙堂之上,倘能奉公守法,一毫不苟,承上率下,何有不行。”

5.勇于打破“人情”观,敢于“不认得人”。王熙凤做事,雷厉风行,“一时恼了,不认得人的”,敢说“这如今可要依着我行,错我半点儿,管不得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现清白处治。”这在深奉“人情练达即文章”和尽力维护人情脸面的封建社会,无疑是具有明显的创新性的。很明显,如果王熙凤也像尤氏、秦氏之辈一样,是温柔贞顺、多方周全的封建贵妇人,必然无法收拾宁国府的混乱局面(“我们里面也须得他来整治整治,都特不像了(第167页)”)。曹雪芹假托王熙凤其人其事,表达了自己对封建“人情观”、“情大于法”的传统行政管理观念的否定。可以说,在封建社会,这种“人情观”,无疑是扼杀行政管理正常运转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大家都如此顾及情面,错不能罚,令不能行,法不能贯,行政管理便失去了生存的土壤。社会的行政管理处于缺失状态,又如何保证秩序、公平、回应性和效率呢?王熙凤身为一弱质女流,勇于打破人情铁律,以其卓越才智和超凡意志施行有效合理的行政管理措施,无怪乎曹雪芹称赞她“脂粉队内的英雄,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第163页),这是曹雪芹对王熙凤爱惜珍重之至之语。在王熙凤的行政思想和实践中,这一特点可以说是最具创新性的。

尽管王熙凤的很多行政管理思想都在一些中国古代经典作品中出现过(参看汪荣海,佟福玲,1999),但是,真正将这些正确的思想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并落到实处,还是需要一定的创新性思维和做法的。

六、对当代行政管理的启示

王熙凤的行政管理思想和实践,对于当今的行政管理也是有启示意义的。首先,在遇到行政管理问题的时候,应该有人勇于承担责任,有效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减少居民的损失。其次,要勇于打破常规,采用新的行政管理办法。现代行政管理问题非常复杂,社会环境也经常改变,新问题、新挑战层出不穷,如果没有创新的观念,没有采取新措施的魄力,很多问题将无法得以妥善解决。第三,行政管理要细致,有针对性,而且法令、政策和措施一旦确定,必须贯彻到底,不能含糊支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导致法令、政策和措施最终成为一纸空文。最后,在行政管理中,要勇于打破“人情”锁链,必须就事论事,不得动不动就顾及多方情面,导致问题搁置,甚至恶化。.可以说,曹雪芹心目中理想的行政管理人员,并不是饱读诗书、满口仁义道德的古代“君子”,而是像王熙凤这样只字不提诗书、勤奋踏实、直面问题、勇于创新、有才能有魄力的人。可惜的是,王熙凤正因为坚持采取了正确的行政管理措施,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反而得罪了很多人(平儿语),加上自身的一些缺点,最终并没有落得善终的下场,这在曹雪芹看来,是非常可悲可惜的(“生前心已碎”,“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第73页)。王熙凤操碎了心,依旧无法挽回贾府的败局。

曹雪芹通过对王熙凤的创新性的行政管理思想和实践的生动描写,表达了其自身颇具创新性的行政管理主张。但同时曹雪芹也表达了一种消极的观点:在封建社会,这种创新性的思想和做法会得罪很多人,最后只会很快垮台(脂批说她“短命”,判词说她“一从二令三人木”,第68页;曲子说她“叹人世,终难定”,第73页)。这表达了一个更深刻的观点:在封建社会,并不是正确的思想和做法就能够被接受、被采用的,反而一个有能力、有思想的人,可能命运悲惨。如今封建时代已经离我们很远了,我们已经进人了社会主义文明阶段,各方面都非常和谐完善,但如疾病、污染等行政管理问题在世界范闱内都存在着,社会仍然应该提升对行政领域人才和创新性思想的关注度,更加包容人才,信任人才,充分利用人才,也要更重视创新性思想,以期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政管理水平。

篇8:纪德作品思想的多重性思索论文

纪德一生的经历复杂多变,作品涉及多种文学体裁,有小说、游记、剧本、回忆录和专论等,还翻译过许多外国文学作品。他的作品主要分为几个时期,并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甚至他的不同作品中表现出截然相反相互矛盾的思想,这种多重性是和他复杂的经历及当时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连的。

早期受象征主义思想影响创造的象征主义作品,18出版的散文诗集《大地食粮》(Lesnourrituresterrestres)是他的第一部重要作品。作品以和年轻人对话的形式抒发了纪德在生活和伦理道德方面的观点:摆脱一切束缚去享受感观所能感受到的所有生活乐趣,人们为此应该抛弃一切,使自己回复到一无所有的本真状态中。《大地食粮》充斥一种本能的、原始的冲动,记录了本能追求快乐时那种冲动的原生状态,给人以原生的质感,具有粗糙、天真、鲜活、自然的特性。恰恰是这些特点,得到了青年一代的认同。被称为“不安的一代人的圣经”的《大地食粮》,是作者对迟到的青春激情的宣泄,是追求快乐的宣言书。

象征主义对纪德的影响很快的散去,非洲之行以及与王尔德的相遇,让纪德开始了另一种生活。《非道德者》的.出版标志着纪德创作高峰的来临,纪德在作品中毫不犹豫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和欲望。作品似乎更像是纪德的自传,描述了纪德的见闻及经历,采用纪德最为擅长的心里小说的形式,把主人公米歇尔发现自我的精神苦旅呈现给读者。纪德举起自己的“非道德主义”旗帜,吸引了一批青少年追随其后,一方面,长了一些见识和才干;另一方面,却也在心灵上受到不小的震荡。从《大地食粮》开始,纪德就一再要求年轻人先接受他的思想,然后远离他的思想,最后忘掉他,只以自己的内心要求作为生活向导。

纪德认为,一位真正艺术家所应当做的,“不是原原本本地讲述他经历的生活,而是原原本本经历他要讲述的生活。要完完全全成为真实的自我,就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全面把握各种各样的生活真实,体验各种各样的生存形态,自由享用人间的所有食粮。这种“全欲”的生活与创作理念,就是纪德作品最主要的特点。纪德全方位的生活姿态同他多方位的创作理念形成了互动。纪德笔下的各种人物都是他的一种生活尝试、一个心灵的影子,一种欲望的演示,都是纪德的一部分,又不能代表纪德的全部。

再之后,他作品中更多的表现出社会责任感和时代感。纪德漫长的一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纪德肩负作家崇高的使命,关注着这一切,他本人及其作品都紧随着时代的脉搏跳动,介入到时代的洪流之中。他采用小说、日记和书信等形式公开了内心的许多想法并开始更多的关注社会问题。他反对殖民主义,谴责极权统治,不仅为同性恋者得到社会的认可疾呼和辩护,还对社会的阴暗面进行无情的批判,主张打破禁锢人性的一切约束,表现出了他的乌托邦社会理想。他在著名的“岳赘K故录”中听从自己内心的价值判断,还以事情本来的面貌,给予了中肯的支持的态度。

社会意义

纪德在作品中对人性的强调和对欲望的放纵,亦反映了他的反抗,因为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纪德亲身见证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形成,神没有死去,而是以其他的形式展现出更强的力量和对人类更强有力的主宰。在社会化大生产面前,每个人的个性和欲望已不再张扬地显现,每个人都只是社会机器活动中的一颗螺钉。他看着社会前进的车轮大声地怒吼,就像唐吉柯德一样,用自己渺小的力量和风车作战。

一方面,纪德的声音提醒人们关注自我,找回自己,成为这个社会大机器中与众不同的一个,因为在他看来,没有欲望的生活不能称其为生活,而没有个性或者说不能展现自己个性的人生也不是真正的人生;另一方面,纪德激进地诉说着他的观念和理想,召唤人们去体现“自我”的时候,放纵天性,“做我们自己”,挣脱家庭和传统道德的束缚,赢得随心所欲、成为真正自我的自由。纪德在强调人的随意性、反传统、追求绝对真诚的同时,又常常使其笔下的人物走向另一个极端,这集中表现在《伪币制造者》和《梵蒂冈地窖》两部小说之中了。纪德在感情上对诸多价值观念追求绝对化,在理性上又否认绝对的存在,他在痛苦的矛盾和思索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人文精神却是难能可贵的;他不强调小说的故事,却刻意以小说的形式表达他的人生哲理和观念。因此,读者能从纪德的作品中受到启迪,引发深思,这也许是其作品的价值所在。

篇9: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双性同体思想论文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和批评家。她因独有的对生活的感性和细腻的语言特色,以及对于意识流写作手法的大胆尝试与创新,使她的作品成为英国文学史上的一株奇葩。然而,她对于女性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的深刻关注更加引人注目。纵观伍尔夫的一生及其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她对文学创作中的双性同体思想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和研究。在《到灯塔去》《奥兰多》和《一间自己的屋子》等论著中,弗吉尼亚・伍尔夫多次强调:囚于单一性别的意识是艺术创作的大敌。一个男性或女性艺术家具有太强的男性或女性意识,会妨碍他们具备人类统一的整体性视角。只有在精神上达到两性的和谐,从而摆脱性别角色的束缚,才能最终实现艺术的最高境界。本文以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伍尔夫的三部不同时期的作品《到灯塔去》《奥兰多》和《一问自己的屋子》,揭示伍尔夫的双性同体思想及其在有关文学创作中的反映。

一、双性同体的文学起源及伍尔夫双性同体思想的形成

文学,是一种对人类思想和生活的艺术反映形式,我们在其中随处可以见到双性同体思想的印记。双性同体的概念在其中被扩展为对性别思想的超越。其实,在伍尔夫之前的文学先驱的作品中,就已经对这个思想或多或少地提及和做了初步探索。如在荷马史诗中,很多神看起来就是双性同体的,这可能是在文学作品中首次出现的双性形象。之后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也塑造了女扮男装的女性形象。直到18世纪中期,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开始得到关注和分析。如《威尼斯商人》中的鲍西娅以及《第十二夜》中的薇奥拉,表达了莎士比亚对既端庄美丽又智勇双全的女性的赞许,也表达了两性融合的文学理想。但是,众所周知,伍尔夫是第一个正式把双性同体思想引入文学中的作家。

作为女性主义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伍尔夫双性同体思想的形成,主要受到了两个方面的影响。首先,父母互相支持和依靠的和谐关系对成长中的伍尔夫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伍尔夫出生于一个知识贵族之家,父母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她的父亲莱斯利・斯蒂芬是英国19世纪著名的报刊撰稿人、编辑和作家。他“正直、严格、富于理性和强烈的道德感”,他的性格具有严格明晰的理性主义精神;母亲朱莉亚是典型的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美丽、坚韧并无私。伍尔夫在回忆父母时曾这样评价:“丈夫和妻子深爱着彼此,她为他而活,打理家务减轻他的后顾之忧;他欣赏她的美德和平和。”

尽管生活在一起的父母是互相依靠又性格互补的,但成人后的伍尔夫却道出了他们性格中的弱点,受到剑桥理性主义和逻辑思维方式训练的父亲,没有色彩、温度或形体,只有无数精确明晰的线条。他严厉地管教孩子,像在教练一只划船队,而另一方面,他又像一个任性的孩子一样对妻子无尽地依赖和索取;母亲默默为家庭和子女奉献,她虽然是受人赞许的妻子、母亲,自己的个性却消泯一空。正是这种遗憾促使伍尔夫不断探求一种半雌半雄的思想状态.而达到既两性和谐又个体丰富独立的精神空间。

其次,轰轰烈烈的妇女解放运动也促使伍尔夫的双性同体思想的形成。第一次妇女解放运动追求的是妇女权益。而20世纪60―70年代的第二次妇女解放浪潮主要是弘扬妇女的本质,她们中的大多数是激进的女权主义者。伍尔夫处于两次妇女运动浪潮的低谷,一方面,她继承了妇女运动争取自由平等的进步观点,同时她也意识到该运动中所暴露出来的局限。因为在第一阶段追求两性平等和妇女权益的运动中,恰恰也在无形中促成了“男性中心主义”;第二阶段的运动虽然摈弃了“男性中心主义”,但对于女性自身价值的肯定和过分突出又导致事态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女性中心主义”。因此,伍尔夫认为,最为理想的思维模式应该是“两性融合”的,即超越性别。

二、双性同体思想在其作品中的体现

伍尔夫认为,男性特质中的现实、理性和逻辑与女性特质中的直觉、情感和本能,都是人类各自的偏激和自满。作为杰出的文学家和评论家,她提出了关于文学创作中的双性同体思想:一个文学创作者不应该是一性的,只有在精神、思想上达到两性的和谐融合,才能打破性别偏见的限制,才能在意识形态和艺术价值上创造出杰出的作品。伍尔夫在她的《到灯塔去》《奥兰多》和《一问自己的屋子》这三部作品中,深入尝试并探索了这一思想。在《一问自己的屋子》这部著名的作品中,伍尔夫找到了妇女思想上自解释思路。在该书的开始部分,她认为物质条件的匮乏,阻碍了有些妇女进行自由的文学创作,因为才华的实现需要以物质前提为基础。她接着又指出:尽管一位进行文学创作的女性有足够的金钱、安静的私人空间,以及艺术表达的天赋,但是在一个男性主导的社会中,由于没有平和而健康的心态,她仍然很难发挥出才能。

在该作品中,伍尔夫把文学史内的女性作家分成了三类。

第一类是那些衣食无忧、出身高贵的女性。她们才华卓绝,但由于对男性价值中心或恐惧或憎恨,使她们的心志受到干扰,在其诗作中可以看到这种干扰的痕迹。如阅读公爵夫人的作品,能够看到这样的字句:妇女像老鼠或猫头鹰一样活着,像动物一样劳作,像蛆虫一样死去。

第二类是中产阶级的女性。她们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批运用才能获得生存的女作家。但窘迫的生活境况使她们挣扎在贫穷的生活线上,她们的悲惨境遇使同时代的姐妹们觉得“像她们那样活着还不如死去”。

第三类是以简・奥斯汀、夏洛特・勃朗特和乔治・艾略特为代表的女性作家。尽管她们的作品主宰了19世纪的`文学,但她们依然不能超越那个男性主宰的社会,充满了愤怒和担忧的文字阻碍了她们在语言上的充分表达。“她们本该平静地去写但她们愤怒,她们本该明智地去写但她们愚蠢,她们本该描写作品中的角色但她们却描写自己。”同时,伍尔夫还把视野投向了男作家的作品,如弥尔顿和托尔斯泰。她认为他们的作品中因充满了过多的男性气质而损害了作品的价值。

“他们的作品都没有一丁点女性特质,因此,他们的作品对于女性读者而言既粗鲁又青涩。”伍尔芙双性同体思想,在她的另外一部作品《到灯塔去》中得到了全面的体现。该小说在很多评论家看来是伍尔夫的自传。拉姆齐夫妇是伍尔夫父母的化身,画家莉丽・布里斯科实际上就是伍尔夫的自画像。莉丽完成画作时年44岁,而伍尔夫完成这本书的草稿也刚好是44岁,或许这也绝非巧合。在小说的第一部分,莉丽身上的两性原则并不平衡,表现在男性气质占优势,如她反对篡改色调,坚持以理性的态度对待绘画创作。同时,女性气质的缺乏使她在人际交往中屡屡受阻。她也无法协调体现在拉姆齐夫妇身上的男女两性原则,对于拉姆齐夫人她也持否认态度,认为她对异性过于关切,过分强调婚姻的必要。认为“最糟的就是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也是“极端虚伪的”。偏激的想法使她无法与异性建立有效的沟通,对婚姻的偏见使她人到中年仍孤身一人。

因此,她大脑中两性片面地、无法调和思想阻碍了她艺术上的成就。虽然她对绘画热爱并孜孜不倦地绘画,但成就微小。莉丽一直要为拉姆齐夫人画一幅画,但她不知道该如何安排她画布上的“空白处”,她无法找到一种方式来平衡画面上的空间。

在第二部分“岁月流逝”中,瞬间的镜头和追忆描述了这个家庭的变迁:拉姆齐夫人及长女先后死去,长子也在战争中阵亡。后,重回别墅的莉丽对于拉姆齐夫妇有了新的认识,她不仅发现拉姆齐先生对人热情、关切,而且在对夫人进行追忆时,认识到她身上所具有的女性的包容、关切。对于生活和两性原则的重新感悟和调和,使莉丽的内心不再偏激和不平衡,达到了理性与感性、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融合的完美境界。于是,在小说的第三部分,她获得了新的创作灵感,一举完成了多年前一直不能完成的绘画。

同样,在完成《到灯塔去》不久的同一年中,伍尔夫在她的另一部充满奇想的作品《奥兰多》中,再次深入探索了双性同体的精神境界对于作家创作的重要性这一主题。《奥兰多》这部表面看起来“有些可笑,有些严肃:带着夸张地极度渲染”的作品,却蕴含着深刻的主题。奥兰多原是一位英俊的男子,备受伊丽莎白宠爱。成为著名的特使后,在君士坦丁堡一次叛乱当晚沉睡几日,醒来后变成美丽娇娘。之后她混迹于吉普赛人中间,返回英国后重获贵族头衔,醉心于文学创作,随后与一位船长结婚,之后她的诗作也获得了圆满成功。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奥兰多》中,伍尔夫没有花过多笔墨来描写主人公的写作,但奥兰多的诗作《橡树》贯穿全书始末。变性之前,奥兰多是位不折不扣的男子,由于情人的背弃,使他对女人有着偏激的态度。深爱他时她们是甜美的天使,背叛他时她们是多变的魔鬼。这一次失恋的经历使他饱受心智的折磨,一度无法正常阅读和写作。他常常“修改了又撕掉,删去一部分;插入一部分;极度兴奋;又极度绝望”。变性后的奥兰多一方面对于女性有着深刻的理解;另一方面,社会的习惯与传统对女性的限制与要求,使她认识到女性的地位,她们只是男性主宰的社会里的点缀和附属品。有着两种性别经历的奥兰多逐渐获得了平衡的两性特质,均等的两性原则在她头脑内平等交融。这种双性同体的思想状态不仅使她获得了幸福的爱情与完美的婚姻,而且使她获得了文学创作上的成功――她终于完成了历经4个世纪,倾注她毕生心血的诗作《橡树》。

在《一间自己的屋子》中,伍尔夫曾说:“在男人的头脑里,男人胜过女人,在女人的头脑里,女人胜过男人,正常而舒适的存在状态,就是这两者共同和谐的生活,从精神上进行合作之时。”在她的其他两部小说《到灯塔去》和《奥兰多》中,都表明了她的这种文学理想。通过双性同体,她不但颠覆了男性中心主义,还避免了女权运动驶向女性中心主义一极。而且正是通过这一完美的“第三性”精神境界,伍尔夫为我们展现了最佳的文学创作的精神状态。

对于所有的文学创作者而言,他们可能无法把握纷繁复杂的环境变化,但是,只有摆脱偏激,超越性别局限的精神境界,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避免自身性别局限,倡导精神世界的双性融合,必将对文学创作产生深远的现实意义。

篇10:思想品德教育论文:焕发课堂活力性提高教学有效性

思想品德教育论文:焕发课堂活力性提高教学有效性

思想品德教育论文:焕发课堂活力性提高教学有效性

作者/经腊宝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很多教师在思想品德的教学中展现了新课改的理念、思想和方法,课堂教学方式丰富多彩,课堂上出现了小品表演、小组讨论、自主探究等模式,许多公开课也是别开生面、热闹非凡,然而在热闹和自主的背后透射出的多是放任和浮躁。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依旧摆在每一位思想品德教师的面前:这样的课堂教学有效吗?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真实性与有效性,让课堂真正焕发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育;有效教学;有效性

什么是“有效教学”呢?有效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教学的有效性包括如下三重意蕴。

1.有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

2.有效率。教学活动是一种精神性生产活动。教学效率可表述为: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效果)/教学投入,或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

3.有效益。指教学活动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即指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否吻合程度的评价。

现代的有效教学比传统的有效教学更注重社会性,更体现个体的主体价值。这正是有效教学、人性化的一次飞跃。

衡量教学是否有效关键看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对学习和教

学的满意程度、学生自我认识的改善程度以及确保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如何才能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性呢?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德国有位学者做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你无论如何都难以下咽,但把这15克盐放在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就在享用佳肴时,把15克盐给吸收了。()教学中的情境对于学生要掌握的知识,就如这汤中的盐,盐要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要溶入情境中,才能体现出它的活力,学生才会乐于接受。学生在思想品德课上所学的知识本身是具有丰富多彩的内容的.,但表征它的文字符号却是很抽象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把语言符号和实际生活积极联系,理解教材所蕴含的知识。

教学情境就是用直观的方式反映书本知识所表征的实际的事物和相关背景。通过教师提供的真实的问题背景让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有相应的感性认识,产生情感共鸣,完成知识的构建。思想品德课常用的教学情境的创设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故事情境、问题情境、游戏情境、竞赛情境、生活情境等。

在讲授初三的《灿烂的中华文化》时,笔者用了一段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视频,学生通过画面中的山水画、象形文字、昆曲、京剧、太极拳,充分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当然学生对这一课内容就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实践证明,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思想品德教学的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它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引导学生勤思,创造善问的课堂氛围

余文森教授在回答“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是有效的”这个问题的时候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可以列举出很多,但最核心的一点就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从余教授的话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把课堂建设成为一个学生学习的实验室,教师可以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和学生共同创造勤思、善问、积极的课堂氛围。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渗透新课程“以人为本”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中国的学生虽然很勤奋,但是普遍存在这样的不良现象:上课不善于提问;不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师要善于运用质疑、设置悬念的教学技巧,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在一种认知冲突和民主和谐的课堂讨论中独立思考,获取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思维、大胆质疑,在与组员的争论中达成共识,分享彼此的经验,发挥自己的潜能。

课堂上,提出问题很容易,但要提一个有效的问题却很难。所以教师除了要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兴趣、教学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设计有效的问题,问题尽量与学生日常经验相联系,力求有实用价值,具有开放性,能拓宽学生的视野。问题还要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在“跳一跳,摘果子”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学习的体验。

三、利用人文资源,充实课堂教学内容

思想品德课的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是密切联系的,教学不能仅限于课堂传授书本知识,教学要创造条件,根据教学的内容向社会延伸。教师要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学校周边的人文资源,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使他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体验,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逐步提高其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要与时俱进,时刻关注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思想品德课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我们学校周边的人文资源相当丰富,有雨花台烈士陵园、郑和墓、汤山温泉、南唐二陵墓、阳山碑材等,学校经常会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让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力量,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我们利用国庆长假让学生收集与社会主义建设有关的资料和实物,做成展板和橱窗展,让学生积极感受中国的变化与发展,感受祖国繁荣富强的脉搏,激发爱党爱国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

四、反思课堂教学,更新课堂教学方法

苏格拉底说:“没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教师应该常常审视和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和行为。学会教学反思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美国学者波斯纳有一个关于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通过反思,教师能够不断发现问题,找出问题所在,摆脱经验式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可以反思的内容很多,比如,学生的课堂反应如何?学生接受的情况怎样?教学目标实现否?教学结构合理否?有无闪光点?有无改进之处?等等。教师要不断反思、质疑自己的教学,找出教学低效和无效的问题进行研究,才能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使思想品德课真正走向有效教学。

总之,从一定意义上说,新课程理念下的思想品德课程应是师生之间的对话、沟通、合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本着“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在教研上下功夫,积极实践创新,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教学行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释放学生的内在潜力,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我们的课堂真正焕发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相关专题 目的性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