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战略选择论文

loekfndkksl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loekfndkksl”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试析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战略选择论文(共4篇),希望对大家的学习与工作有所帮助。

篇1:试析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战略选择论文

试析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战略选择论文

论文摘要:文章针对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中的现实问题和高等职业教育转型的要求,提出了自主创新战略与跟随模仿战略、均衡战略与非均衡战略、人才战略与基础战略、文化战略与行动战略的选择思路。

论文关键词: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创新型国家;非均衡战略;人才战略;文化战略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以下简称骨干校)建设是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现代职教体系的背景下进行的,对于我国高职教育由外延扩张型转为内涵提升发展型、由自身独立发展型转为校企互动发展型、由规模驱动型转为创新驱动型具有重要意义。与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相比,骨干校建设更多地关注利益相关方,更加注重系统设计,建设目标的重心也由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转向体制机制创新,涉及到的是一些更深层、更复杂、更综合的问题。因此,制订具有前瞻性、全局性和创新性的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战略,既是建设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的有效保证措施,也是骨干高职院校重要的建设内容,对于实现预期建设目标、带动现代职教体系构建无疑具有关键作用。笔者结合实际谈一下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的战略选择问题,以期与高职院校同仁一起讨论。

一、自主创新战略与跟随模仿战略

从建设基础和综合实力来看,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与示范性高职院校在整体上有一定差距,这一点毋庸置疑。在骨干校建设过程中,应在以下方面认真借鉴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经验:一是专业建设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经验,更好地实现专业与行业企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升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二是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经验,让企业人员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将新知识、新技术、新文化引入职业院校,使职业院校成为校企合作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平台;三是实训基地建设的经验,在校内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实施工学结合的一体化课程创造条件。

但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如果仅仅是简单地模仿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做法,亦步亦趋、照抄照搬,不仅不能实现预期的建设目标,而且还会导致巨大损失。这是因为:(1)骨干校建设面临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新环境和高职教育转型发展的新要求,需要解决一系列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未曾遇到的新问题,这些问题都没有现成的答案;(2)尽管示范性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但总体来看还没有形成成熟的模式,离现代职教体系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在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方面才刚刚开始;(3)骨干校建设单位的要素组合与示范校存在差异,即使示范校建设中的成功方案,也需要加以改造后才能应用。从建设环境的要求来看,在办学主体结构或者说办学体制机制上实现创新是国家骨干校建设取得成功的关键。

在多数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以下简称职技教育)都是以行业企业为主体的,而不是以职业院校为主体。日本、韩国的职业教育主要在企业进行,德国的“双元制”也是以企业为主体,澳大利亚的TAFE实际上是行业主导的。我国建国初期的技工教育主要由企业举办,中专教育和大专教育主要由行业举办。但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劳动力供求关系和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多数职业院校改由地方政府主办,这就为职技教育校企分离埋下伏笔。目前的校企合作之所以存在困难,主要原因是职业院校以自身生存和发展作为出发点,较少考虑企业发展需要。也就是说,“校企合作”反映的是职业院校的诉求,而不是企业的诉求。一些人希望以立法形式使企业承担职技教育的义务,但如果单纯是为了办学而办学,那只是一种零和博弈,这种强制性的合作很难持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着基础性作用,对企业和职业院校均是如此。由于职技教育具有公益和私益双重属性,其资源的配置应该采用市场和政府相结合的方式,以市场调节保证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有效性和灵活性,以政府调节实现资源配置的方向性、整体性和稳定性。

因此,我国的职技教育应采用政府和企业双主体结构,在垄断行业和大型企业实施企业办学模式,以企业投入为主,政府给予适当资助,职业院校依据企业需要自主设置专业和课程、自主确定招生规模、自主决定师资聘用;在中小企业、战略新兴产业采用政府办学模式,以政府投入为主,企业给予适当资助,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按政府计划确定。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是本和末的关系,办学模式合理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才可能取得良好效果。

二、均衡战略与非均衡战略

我国的高职教育面临着重大转型和办学体制的改革,而不仅仅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为期三年的国家骨干校建设中,需要处理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点专业建设与非重点专业建设、专业能力培养与通用能力培养、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基础能力建设与重点项目引领等一些列的复杂关系。骨干校建设的项目属性客观上要求在既定领域和重大问题上实现突破,但学校内部工作的关联性和连续性又要求实现全面提高和协调发展,这就涉及到均衡战略与非均衡战略的选择问题。

经济学上有一种“增长极理论”,该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是普遍规律,通过资源集中配置可形成具有极化效应(向心力)和扩散效应(离心力)的增长极,随着时间的推移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管理方法逐步实现由增长极向外部的梯度转移。教育部制订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明确提出了“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的原则,这符合非均衡发展理论。从总体上看,这一计划先后遴选100所示范校和100所骨干校进行重点建设,目的就是让这些学校起到示范引领和骨干带动作用;从学校内部来看,建设项目只是选择若干个重点建设专业,而不是建设学校的所有专业,同样也是为了发挥这些专业的示范带动作用。由于高职院校办学模式和培养模式中存在着大量亟待改革的问题,资源又相对短缺,若不能集中力量在少数重点专业、重点领域实现率先突破,而是采用“撒胡椒面”的方式,就很难取得预期效果。有的骨干校建设单位以“协调发展”为由,将多数专业和计划外的内容都列入到建设方案中,试图以均衡战略带动学校整体发展,这样就消弱了重点内容,其结果将是事倍功半。

非均衡战略是实现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其最终目标是以重点专业、重点领域的率先发展带动其他专业、其他领域的发展,而不是全面限制非重点领域的发展;协调发展并不等于同步发展,没有“领头雁”、“领头羊”的作用就会导致组织混乱,也就无法实现协调发展。事实上,由于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底子较薄,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一部分专业和教师可能会不适应发展需要,建立专业退出机制和教师退出机制也是十分必要的,撤换发展中的“短板”同样也是协调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国家骨干校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的办学者应该抛弃“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落后思想,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追求高水平、高质量的建设成果,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教体系作出贡献。

三、人才战略与基础战略

教师既是骨干校建设的客体,也是骨干校建设的主体。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专业教学改革试点、精品课程建设等项工作之所以效果不够理想,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师资队伍不能适应发展需要。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类似,国家骨干校建设也需要处理“大师”与“大楼”的关系。经过多年建设,许多高职院校的基础设施和实训条件有了很大改观,有些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是,按照“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要求,我国高职院校的师资建设水平还很低,多数达不到应有要求。若不实施人才战略,骨干校建设的目标必然会落空。

我国骨干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

1.增强创新能力。新型工业化对高职教育及其师资提出了很高要求,最突出的就是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高职院校教师的创新能力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断实现课程内容的更新,能够根据企业技术的发展,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引入到课程标准中,并直接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过程,为企业技术进步服务;二是不断实现教学形式的创新,将信息化手段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全面关注生产过程要素和学生个性因素,使虚拟仿真教学与真实现场实习相结合,实现教学过程的精细化、高效化和优质化。

2.优化师资结构。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多种原因,我国高职院校教师在学历结构、性别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和专兼职结构等方面严重失调,这也是造成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失调的重要原因。示范校建设的经验已经充分证明:没有高水平的师资,就没有优质的课程。在骨干校建设中,应将师资结构调整作为一项根本性任务和标志性指标。首先,应通过大批引进博士和优秀硕士毕业生,改善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尽快形成基础性课程教师以高学历人员为主体的格局;通过大量引进企业优秀技术人员,提高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尽快形成专业实践课教师以“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格局。其次,在教师引进的过程中应把握好专业结构、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使师资队伍能够保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由于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性和开放性的特点,需要比其他类型教育更加重视教师的性别比,使之与相应行业的工作人员以及本专业学生的性别比例基本一致,以便形成校企融合的职业院校文化。

3.转变教育理念。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应该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促进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变,实现自身发展方式的转型。在骨干校建设的现实过程中,传统工业化的`理念与新型工业化的现实相互碰撞,在建设思路上产生了一定的混乱。为保证建设目标的实现,应该牢固树立两种观念:一是树立科学的大局观念,将骨干校建设置于创新型国家建设之中,以国家发展核心战略决定院校发展战略,坚决纠正“为了办学而办学”的本位观念和照顾小团体利益的自由观念;二是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充分认识高职教育师资所具有的时代性、复合性和创新性特征,纠正将高职院校教师视为“二流教师”的错误观念。

4.开拓培养渠道。我国高职教育师资的最大问题表现在缺乏系统的、有效的培养渠道,培养过程杂乱无章。在师资严重缺乏的条件下,高职教育界提出了兼职教师替代策略,希望通过建设“双师结构教学团队”解决师资问题,但由于企业技术人员也相对缺乏,而且兼职教师也需要有一个培养过程,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尽快建立较为完整的高职院校师资培养体系,是骨干校建设的关键内容。“双师型”教师的技术实践能力主要通过企业来培养,而提升其基本教学能力的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高职院校与现有技术师范院校合作,培养适应高职院校需要的职教硕士和职教博士;二是在国家重点大学根据高职院校需要设置高职院校师资专业,合作开发新的师资培养课程体系,培养适应高职院校需要的师资。

5.改革评价方式。在工业化和信息化相融合的背景下,标准化、程序化和制度化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骨干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必然选择。高职教育质量主要表现为企业对毕业生的满意程度,它也可以反映出社会对高职院校师资的满意程度。与普通教育不同,对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评价不能仅由内部人员进行,而应主要依靠企业人员进行。在评价内容上,由重点评价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转为重点评价毕业生对工作岗位的适应程度,包括工作流程的适应和人际关系的适应;在评价方法上,由听课和书面考试为主转为面试和工作能力鉴定为主;在评价主体上,由校内人员为主转为企业人员为主。尽快建立起行业主导的评价体系,是促进高职院校师资水平升级的有效措施。

四、文化战略与行动战略

高职教育注重培养生产一线实用人才,是一种行动导向的教育类型。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强调“以专业建设为核心”,实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这对于强化高职教育特色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要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高等职业教育,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还需要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影响,需要建设强大的高职教育文化;没有文化支撑,示范(骨干)校建设就可能陷入“细节主义”的泥潭而无法自拔。为发挥国家骨干校的带动作用,一些建设单位明确提出“实施文化管理战略已势在必行”。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最大的弱点不是基础设施和师资,而是缺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符、课程结构与未来技术结构不符、培养目标与社会发展需求不符等现象的存在,是高职教育缺乏文化自觉的具体表现;照抄照搬别人的做法、聘请普通本科高校人员担任顾问甚至是校长、对待问题不敢实事求是等,都是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许多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都提出聘任“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试图以此来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然而,对于“能工巧匠”的理解,却存在着很大的歧义。有人认为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骨干、高级技术人员、技师等”[5];也有人认为只有技师才算是能工巧匠,甚至有的学校明确规定不能选聘工程师作为“双师型”教师来培养。在课程改革中,一些高职院校出现了学习项目与中职雷同甚至出现难度“倒挂”、用“实践专家”过去的工作经验确定未来的工作内容、忽视学生个性培养和职业发展需要等现象。诸如此类的问题足以说明,缺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具体行动就会失去方向,也就无法担当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重任。

总之,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应该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以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分析所面临的问题,科学进行战略选择,在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实现自身转型。

篇2: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探讨论文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探讨论文

摘要:在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也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以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文章在分析高职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学生管理的相应对策,并探讨了人文环境下的全员学生管理模式。

关键词:骨干院校;人文环境;全员学生管理

为了加快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财政部推出了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也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以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

一、高职学生特点分析

当前高职学生与其他高校学生一样,大多是“90后”出生、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强,但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1.录取分数较低、自律性较差

高职学生的录取分数仅200多,较本科录取分数相差甚远。分数低不仅说明高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够,还说明他们学习不够积极、刻苦,自觉性较差。高职生普遍存在“道理都懂,但不能够坚持执行”的现象。如何加强高职生的自律性、提升其执行力,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自我管理,将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难点之一。

2.普遍具有失败、挫折、自卑等消极情绪

高职学生因高考失利,失去了去本科院校读书的机会,转而到高职院校就读,或多或少带有失败、挫折、自卑等消极情绪。如何正确引导他们勇敢面对过去的失败,重新建立信心将至关重要。

3.情绪波动大、可塑性强

高职学生刚从高中来到高职院校就读,因为年龄及社会经历少的因素,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均没有定型,可塑性强,同时情绪也易受到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班主任、辅导员等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情绪波动,并进行及时的、正确的引导将非常重要。

4.缺乏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

高职学生不管是来自农村还是城镇,基本上都是集每个家庭的宠爱于一身,从小被人呵护,缺少关心他人的经验,所以往往造成他们用以自我为中心的方式去做人、做事。他们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但很少会去换位思考,先去理解他人。在工作、学习中就会表现出与他人合作及沟通的能力较弱。

5.动手能力较强、综合素质不高

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满足企业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要求。该理念下,高职教育往往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也是导致高职学生动手能力较强、综合素质不高的主要原因。

二、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对策分析

1.通过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和约束管理,提高学生的自律性

高职学生自律性较差是普遍存在的现象,高职院校要彻底改变这一现象,应从人文教育和约束管理两方面入手,前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后者是用制度约束学生的行为,两者相结合实现学生意识上认同、行为上服从的学生管理效果。高职院校、教学系部和各班级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教育,例如,组织学生观看“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方面的视频,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

2.加强班主任、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学生管理队伍的人文素质

高职学生的生源决定了高职生普遍具有失败、挫折、自卑等消极情绪,并且情绪波动较大。近年来,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也受到了各高校的重视,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设立心理咨询室等。但是有心理障碍并愿意去进行心理咨询的学生并不多,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依靠一支高素质的学生管理队伍。高职院校应加强班主任、辅导员队伍建设(如在选用班主任、辅导员时,强调其爱心、责任心;组织学生管理人员开展教育心理学相关课程的学习活动等),提高学生管理队伍的人文素质,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异常、及时疏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3.加强学生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是培养高素质、高技术的人才,该目标要求高职院校既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两方面的能力缺一不可。高职院校在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可通过以下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开展自我评价和自我推荐活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高职院校可以依托各教学系部,组织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自我推荐活动,并建立完善的制度(包括宣传动员、组织培训、考核办法、激励措施等),以保障活动的质量,从而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的不足,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2)鼓励学生参加社团活动,提高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高职院校团委应在完善社团管理的基础上,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以增加学生加入社团的积极性。各班主任、辅导员应通过班会等形式,鼓励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借助于社团活动的平台,提高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

(3)开展以非专业知识为主题的周末课堂,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高职学生通过学习专业知识,来获得一技之长、用于安身立命,但高职教育的使命不仅是培养高技能人才,还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公民的责任。高职院校可通过开展以非专业知识为主题的周末课堂,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所谓非专业知识,是指学生“成人”所需要的知识,例如人际往来礼仪、我国传统习俗、公民道德、法律法规、普世价值等。

三、人文环境下的全员学生管理模式

1.人文环境下的全员学生管理模式概念

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较低,普遍具有自制力差、自卑、学习不主动等特点,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高职院校采用何种学生管理模式值得探讨。如果沿用本科院校较为宽松的学生管理模式,将很难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因为本科院校的学生管理是建立在本科学生较强自制力基础上的,而高职学生的自制力普遍不足。如果采用中职强压式的学生管理方式,又会使学生产生极大的逆反心理,更会适得其反,笔者认为应采用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学生管理模式――人文环境下的全员学生管理模式。

人文环境下的全员管理模式是指在特色校园文化的'指导下,高职院校全体教职工本着“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的学生管理模式。

2.人文环境下的全员学生管理模式的实施

(1)构建特色校园文化。随着高职院校规模扩张、数量增加以及生源规模缩小,高职教育的竞争日益加剧。高职院校的竞争力将呈现从规模竞争―内涵竞争―校园文化竞争的演变趋势。从长远来看,在规模、内涵方面无差别或各有优势的情况下,决定高职院校竞争力的因素将是校园文化品牌。高职院校要在剧烈的竞争中胜出,或是要建成全国一流的院校,就必须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以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为例,该学院在升格为高职院校以来的二次创业过程中,积淀形成了“艰苦奋斗、勇于攀登、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学院精神,并以此精神为核心来构建特色校园文化。

(2)高职院校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学生管理工作。一般认为,学生管理是班主任、辅导员及学生工作人员的事情与教师或学校其他岗位人员没有直接关系。这种观念是片面的,因为学校是由各部门共同组成的一个整体,各部门共同为学生提供学习、生活等全方位的服务。人文环境下的全员学生管理模式,要求高职院校各部门的教职工应本着“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共同参与学生管理工作。

(3)建立“教学、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交流机制。人文环境下的全员学生管理模式,不仅要求高职院校教学人员、专职学生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共同参与学生管理工作,还要求建立“教学、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交流机制,以实现对学生的共同管理。高职院校可采用线下、线上的方式来进行学生管理的协同。一是线下方式,在教学人员、专职学生管理人员和相关后勤服务人员间,通过电话或短信及时交流学生管理信息;二是线上方式,依托校园网以教研室为单位,设立教研室网上论坛,以便教学人员、专职学生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实时交流学生管理信息,实现共同管理的目的。

(4)学生管理工作是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因为安全、稳定是高职院校一切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前提,所以在教职工中常有把学生管理工作等同于维稳工作的认识。然而,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不仅承担着维稳的任务,还肩负着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使命。

(5)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制度。健全的学生管理制度是人文环境下全员学生管理模式实施的保障,否则将出现各部门人员相互推诿的情况。学生管理制度应包括:一是树立“育人”的意识,各部门人员首先是教师的角色,承担育人的责任,其次才是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服务。二是明确责任,班主任、辅导员是学生管理工作的执行者,其他教职工是参与者。例如教师上课时除了承担授业的工作之外,对于学生旷课的情况还应及时反馈给班主任,避免出现任课教师认为学生向班主任请了假,而班主任认为学生向任课教师请了假的信息割裂情况。三是将学生管理工作纳入到教职工年度考核中,例如在年度考核中,组织学生开展“评价教学、评价管理、评价服务”的活动,学生评价的结果作为考核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四是建立奖惩机制,以规范教职工的行为、激励教职工做好“育人”工作。

篇3:从经济学角度解读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论文

从经济学角度解读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论文

摘要:从经济学角度看,高职示范校建设的目的在于带动当地经济、拉动其他高职院校发展,发挥扩散效应,强调以“工学结合”为人才培养模式特征,突出专业群建设。从经济学视角,有助于理解示范性院校建设的目的及建设标准,正确处理“示范校”与“非示范校”建设的关系问题。

关键词: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扩散效应;工学结合;专业集群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意在通过示范校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引领全国1100多所高等职业院校的改革和发展,带动整体质量的全面提高。高职教育作为教育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其建设必须符合教育经济学中的某些规律,而且国家对其规划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现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更好地发挥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因此,其建设理论也是源于经济学中某些理论。

一、从经济学角度解读“高职示范校建设”的相关政策与理论

(一)高职示范校建设目的――“扩散效应”

“扩散效应”源于发展经济学。该理论认为,经济发展在地理上的分布是非均衡的。在地域上资本与技术高度集中、具有规模经济效益、自身增长迅速,并对邻近地区产生强大辐射作用,最终对整个经济产生影响的地区称为“增长极”。通过增长极地区的优先增长带动周边更多地区的经济发展,这是“增长极”的正面效应,也称之为“扩散效应”。高职示范校建设就是要先建立一批示范校,让他们成为区域高职教育和经济的“增长极”,然后通过对这些院校成功经验的推广、资源的共享来提高我国高职教育水平,同时通过示范院校的建设能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进而拉动其他高职院校的发展,正如周济部长所说的要“一马当先,万马奔腾”,这就是示范校建设过程中的“扩散效应”。

(二)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主要特征――工学结合

工学结合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16世纪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做中学”(1earning by doing)思想,其核心观点是人的理性认识总是有局限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理性认识,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和深化理性认识。现实中,由于目前企业的技术引进普遍超前于学校的教学内容,所以学习相关行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来补充校内理论教学的不足就显得非常必要。通过学习,学生会很快掌握这些新知识、新技术,为以后快速适应企业的需要提供保证。因此,我们在“工学结合”模式中一定要理解其核心思想,不能受传统的所谓“2+1”人才培养模式的约束。传统“2+1”模式,更多强调的是学生顶岗实习,而“工学结合”模式是我们学校教育的延续,学生在企业是边学边工作,因此不仅应该有顶岗的机会,而且还应该选择企业部分骨干员工对我们的学生进行集中学习,并籍此实现“学生――学校――企业”三赢的模式。

(三)示范校建设过程中的“专业群建设”

专业集群也是示范校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理论的核心思想来源于经济学中的“产业集群”,进行产业集群建设的直接经济效用则表现为范围经济和协同效用。所谓范围经济,就是通过扩大业务范围来缩小成本,直接减少群内的交易费用,这个和规模经济是有明显区别的;而协同效用就是通过发挥集群中核心企业的核心能力的辐射作用来帮助集群内其他企业的发展。因此,在进行专业集群建设时,一定要把握以下原则:专业集群中,参与集群建设的专业之间,有没有共享资源,从而实现范围经济而达到节约成本的效果;专业集群中,作为龙头的核心专业是否具备辐射其他专业的核心能力,并籍此实现协同效用。

二、从经济学角度认识“高职示范校建设”计划的意义

经济学研究资源的配置问题,教育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其目的最终也是降低办学成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产出最大化”。所以从经济学角度来认识“高职示范校建设”计划的核心思想,有利于我们在建设过程中准确把握示范校建设标准与要求,从而实现国家推行这项计划的目的。具体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深刻理解示范校建设计划的目的

从经济学角度看,国家推行这项计划最根本的`目的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此推动社会与经济的发展。高质量的人才能推动经济的发展,同样经济的发展能拉动人才的需求。所以高职示范校建设,不是投资的示范,而是理念、改革和管理的示范。

(二)深刻理解示范校建设的标准

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是一种优化分析的方法,包括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从经济学角度来考虑示范校建设标准的问题,我们可以牢牢把握示范校的核心思想――“教育资源配置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示范。并且通过会计以及管理的方法来评价示范校建设前后的资源配置效率。

(三)有利于正确处理“示范校”与“非示范校”建设问题

正如前面所提出的,示范校的建设关键在于形成高职教育的“增长极”,进而通过这些“增长极”的“扩散效应”来带动非示范校的发展。但是“增长极”理论明确指出“增长极”尚未达到规模之前,它主要是吸引其他地方的资本、人才和技术,这就削弱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实力,加大了区域间的差距,这是“增长极”的负面效应,即“回浪效应”。在示范校建设过程刚开始的时候,国家的教育资源肯定会偏向于这些学校,“增长极”理论告诉我们在强调示范校建设的“扩散效应”的同时,还应妥善处理这个过程中的“回浪效应”。

高职国家示范校建设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同时也是一项长期性、持续性改进的过程。正像新古典派经济学家熊彼特(Schumpeter)所定义的创新――“创造性的毁灭”一样,高职示范校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大胆地改革,同时更需要建设者深刻理解与把握这项工程的核心思想与精髓,严格把握教育经济学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建设规则,从而实现国家提出这项计划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姚云.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政策解读与评审过程[J].大学・研究与评价,,(4)。

[2]王志勇.打造精品凝练特色跻身示范追求卓越[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3]金潇明,李树德,文益民.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本质及特征探析C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4]贺修炎.示范性高职院校应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J).机械职业教育,2007,(6).

[5]安虎森增长极理论述评[J].南开经济研究,,(1).

[6]夏晓峰,刘世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3).

[7]胡宇辰.产业集群效应的经济学分析[J].当代财经,,(11).

篇4:大学职教论文:技术人文教育――高职院校的战略选择

大学职教论文:技术人文教育――高职院校的战略选择

大学职教论文:技术人文教育――高职院校的战略选择

口刘刚

摘要:技术性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体现了其培养的人才特点和水平,决定了其人才培养模式和规格。高等职业院校既要强调技术的自然属性,又要重视技术的社会属性,要正确认识技术的人文价值,在技术教育中加强技术人文教育,培养能够正确发明、使用、操作技术的专门人才,这是改变和纠正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具化倾向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工具人;技术教育;技术人文教育

作者简介:刘刚,河南信阳人,河南科技学院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河南省2010年软科学计划项目“高等学校对提升河南城市综合竞争力作用研究”(编号:102400450045)。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1)36-0015-05

高等职业教育是在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培养具有某类职业或行业技能和知识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活动。所以,技术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居于主导地位,技术性是其基本特征之一,体现了其培养的人才特点和水平,决定了其人才培养模式和规格。但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实践中,往往过于强调技术的自然属性,而忽视了技术的社会属性,只看到技术对于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巨大作用,而忽视了技术对人、对社会的巨大影响,进而逐渐形成了人才培养的工具化倾向,高等职业院校成为“制器”之所,而非育人之所。改变和纠正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工具化倾向,就必须在技术教育中正确认识技术的人文价值,在技术教育中加强技术人文教育,培养能够正确发明、使用、操作技术的专门人才,这是高等职业院校的应然之路。

一、技术之人文意蕴

当今社会,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从我们自身的衣、食、住、行、通讯、交通、健康、道德、伦理和价值观,到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活动,无不打上技术的烙印。但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够造福于人类,也能够给人类带来灾难。现代技术的滥用产生了大量的自然和社会问题,如克隆等医疗技术带来的伦理问题、化学化工技术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过渡开发带来的资源枯竭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不得不让人们重新思考技术负载的价值,即技术具有的特殊的人文意蕴。

技术具有二重性,即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技术的自然属性表现在任何技术的产生、发明都依赖于自然物的客观实在性,任何技术都必须服从和遵循自然规律,体现了自然的必然性;技术的社会属性表现在技术伴随着人的出现而出现,所以它不只是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或工具,一开始就体现着人类改造与控制自然的权力意志,深刻地展示着人的本质力量。

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技术本身所固有的、不可分割的两种属性。传统的技术中性论的观点往往割裂了技术二重性的联系,认为技术简单地是一种达到目的的中性手段或工具体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工具,借以改造与控制自然以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如梅塞纳(EmmanuelMesthene)就认为:“技术为人类的选择与行动创造了新的可能性,但也使得对这些可能性的处置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教学论文 )技术产生什么影响、服务于什么目的,这些都不是技术本身所固有的,而取决于人用技术来做什么。”

后来,一些人文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学者如海德格尔、马尔库塞、哈贝马斯等开始强调技术不仅仅是一种中性的工具和手段,它负荷着特定社会中人的价值。如,技术哲学家F,拉普认为:“技术是复杂的现象,它既是自然力的利用,同时又是一种社会文化过程”。斯塔迪梅尔(JohnM.Staudenmaier)指出:“脱离了技术的人类背景,技术就不可能得到完整意义上的理解。那些设计、接收和维持技术的人的价值与世界观、聪明与愚蠢、倾向与既得利益必将体现在技术的身上。”总之,技术是负载价值的,体现着人类改造与控制自然的权力意志,其伴随着人的出现而出现,就给自然以及人类自身施加着巨大的影响。尤其是技术革命以来,技术不仅已经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生存的白然环境,而且也已经渗透到人类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生存方式和历史发展。

二、高职院校的技术性特征与工具人培养

“工具人”假设是管理学中的概念。这种观点把生产活动中的人视作与机械等技术一样的一种工具。生产管理的任务,就是使从事生产活动的人象机械工具一样去做技术动作。基于“工具人”假设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工具人”假设的实质在于忽视了人的本性,取消了管理对象作为“人”的资格,认为管理对象只是管理者实现管理目的的手段,研究人只是为了提高人的丁,作效率,从而更加有效地完成生产任务,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进入现代社会,尽管“工具人”假设已经受到众多的批评,但由于技术主义的盛行,人们已经赋予“工具人”以新的含义。传统的技术中性论认为技术简单地是一种达到目的的中性手段或工具体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工具,借以改造与控制自然以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在此思想影响下,以技术教育为主的当代教育,尤其具有鲜明技术性特征的高等职业教育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教育中的人当作了达成教育目标的工具,教育目标逐渐有了丁具化的倾向,而培养的人才也逐渐偏向“工具人”的倾向。这种工具化的教育目标把人当作一种“器”、“物”,教育目标就是为了“制器”,培养人的过程就是让受教育者接受程序化、技术化的灌输、塑造。教育实际上成为整个社会大工业过程中的一个技术环节,在不断地生产出标准化的工具。高等职业教育更多地体现了其服务社会、适应社会的功能,而相对较少地体现个人的自由发展的价值与功能取向。

高等职业教育的技术性特征加剧了教育目标的工具化倾向,这种教育目标的工具化倾向导致了人才培养的“工具人”倾向。在高等职业学校实际工作中,我们随时可以感受或看到这种“工具人”培养的表现。比如,“培养市场急需的人才”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中一句极其普通的话语,几乎所有学校都在实际工作中遵循这一思想,其实这正是教育目标工具化的一种表现,人才成了可以任意塑造的工具或器物,社会需要什么样类型的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就照此模具塑造什么样的人才。随着“以就业为导向”以及“双证书”、“双技能”等指导思想或办学模式的确立,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工具化倾向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教育对象成为千篇 一律的可以被任意塑造、规训的工具人。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工具化倾向,有多重深刻的社会原因。比如,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按照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而理性地设计出来的,先于教育实践的目标模式,从整体上表现出明显的国家和社会取向,而不是从人的发展本身出发:培养目标更多地倾向于社会的需要,而教育对于人性的完善、精神的满足等被忽略了,被教育者成为了被动接受教育目标的符号,高等职业教育在目标上实际不是培养独立自主的公民个体,而更多地是培养听话的工具人。

如果再从更广阔的背景来看,这种工具化倾向源于人们近代以来对技术的崇尚。工业革命以来,技术进步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比以前更舒适,人们无时不在享受着技术带来的好处。技术的力量已经被大众无条件地接受,并进而影响和控制了大众的思想与感情。“技术”一词开始成为人类主流的意识形态,人们逐渐普遍认为只要有适当的技术,就可以解决人类出现的几乎任何问题。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技术性特征更推动了培养目标的工具化倾向,在这里不仅把受教育的人当成同一的器物,制订同一的目标,而且把人当作了可以解剖的工具,当作一个一个完全没有感情的机器来加工制作,意图通过各个方面的目标的达成来拼凑成一个整体的人。正是由于这样一种对技术的盲目崇拜,“人们似乎心甘情愿地让人把自己孩子作为东西,作为工具,作为机器去塑造、去加工、去利用”,进而培养出适合社会某一部分需要的工具人。人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完全被忽略,教育目标的工具化自然进一步加剧。

三、高职院校技术人文教育的含义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毕业生不但要懂得某一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应具有某一岗位群所需要的生产操作技术和组织能力,善于将技术意图转化为物质实体,并能在生产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善于处理、交流和使用信息,指导设备、工艺和产品的技术改进。因此,技术性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显著特征,技术教育是其应然之策。但在技术教育实践中,我们有意无意地强调了技术的自然属性,忽视了技术的社会属性,往往只看到技术对于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巨大作用,而忽视了技术对人、对社会、对我们的生存的巨大影响。进而逐渐形成了人才培养的工具化倾向,高等职业学校成为“制器”之所,而非育人之所。改变和纠正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工具化倾向,就必须在技术教育中正确认识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正确认识技术的人文价值,在技术教育中加强技术人文教育,培养技术主体自觉对自主选择的技术所产生的后果承担责任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人文视角研究和探讨技术,正确认识人与技术的关系,进而以人文指导和提升技术,才能使技术得到有序、妥善的发展与运用,为人类创造更加幸福光明的前途。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剑桥大学的艾雪培认为,技术人文主义是解除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的分裂与隔阂的最后方法:阿什比倡导技术人文主义与之呼应,认为“技术是与人文主义不能分开的。”人文教育是把人文知识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文精神的过程,精神的内化和熏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在教育实践中,人文教育旨在为社会提供一种正确的人文导向,为个人提供一种理想人格的目标或典范,它没有直接的功利性,它的功用主要在于给人以“教化”。高等职业教育的技术性特征决定了其人文教育有别于普通高等学校的人文教育,具有技术人文教育的特征。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个以培养专门技术人才为主的教育类型,技术教育必须得到重视和强调。但技术教育导致的工具人培养倾向日益得到重视,这不仅是高等职业学校自身发展的问题,更是人的发展的问题。在技术教育中融人人文教育无疑是解决工具人培养问题的主要手段和途径。

所以,技术人文教育可以理解为正确认识技术的人文意蕴,理清技术与人的关系,在技术教育中加强人文精神的熏陶,培养能够正确发明、使用、操作技术的专门人才。借用美国哲学家芬伯格(An-drewFeenber)的话说,我们可以“把技术同技术系统和自然整合起来:把技术同伦理的和美学的符号安排整合起来:把技术同它与工人和使用者的生活和学习过程等整合起来;把技术同它的工作和使用的社会组织整合起来。”

四、高职院校技术人文教育的主要内容

技术人文教育无疑是高等职业院校的应然之路,在开展技术人文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根据技术性特征设计合适的教育内容,才能在此基础上建构具体的实施措施和模式。技术人文教育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树立和谐技术观

技术观指某一时期人们对技术的总体评价,它涉及到人们对技术发展的总体看法,对技术功能的认识,技术实践与其他社会实践的关系等诸多方面。技术中性论、技术决定论、社会决定论等等都是一种特定的技术观。技术观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技术观。比如,在古代中国,技术是低贱的,技术教育甚至进不了学校的门槛。古希腊更是崇尚自然,追求所谓“幸福的无知”,斯巴达甚至把艺术和艺术家、科学和科学家一起赶出了城垣。及至近代工业革命之后,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于是人们开始崇尚技术,相信技术能够给人类带来一个美好的未来,培根更是喊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但工业技术在带给人类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现实问题,给自然、社会和人的存在造成了破坏性,甚至是毁灭性影响。于是人们不得不开始对技术进行反思、批判,重新审视技术与人的关系。

在现代社会,传统的仅仅把技术视为达到某一目的的手段或工具体系的观点已经不再适用,或者说在人类历史上也从来没有适用,技术本身同它的用处已经不可能完全分开,技术不仅与自然,而且与社会、人紧密相连,变成了一个社会、文化与伦理问题。技术决定论和社会决定论同样不能适用现代社会,因为他们只是强调了技术的二重属性中的某一方面,无法使技术与人、技术与自然、技术与社会有机地统一起来。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目标下,我们在高等职业教育实践中应该树立一种和谐的技术观。这种和谐技术观强调技术与人、与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协调均衡,强调在技术发展的同时,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在发明技术、使用技术和利用技术的过程中,更好地利用技术的好处,减少技术的危害。

(二)学习技术发展史

任何一门科学的产生或者技术的发明都有一个不断积累和发展的过程。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已经深深地渗透到社会的一切领域,影响着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在技术教育中掌握必要的科技发展史,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技术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学习科技发展史,不但有助于了解和掌握技术的产生、发展及其总体规律,加深对科技基本理论的理解,开拓知识面,而且对系统地掌握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启迪人们的理论思维,特别是创造性思维,提高创新技术、应用技术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科技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每个时期也都与一些著名的科学家的活动相联系。科技史和科学家们奋斗史的关系是属于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科学家的科学活动、治学态度、哲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会对科学的`发展带来这样那样的影响,给科学发现涂上各种各样的个人色彩,这方面来看是偶然的,但从科学发展的整体上看又贯穿着一定的必然性。学习科技发展史可以同时学习了解科学家的生平、科学活动、治学态度、哲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从而得到一种科学精神和人格魅力的感染和熏陶。

科学技术的发展史表明,科技的发展不是实验记录的堆积,也不是知识的单纯累积。科技上的每一个创造,总涉及一些超越前人工作的思想飞跃。科技发展中有渐变,也有突变。科技中每一个新的发现,总是要求重新构思原来的理论,重新评价原来的事实。科技史就是在知识领域内,由量变到质变并引起技术革命的历史。学习科技发展史要正确处理科学发展中继承与批判、肯定与否定的辩证关系。一切科学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有反映自然规律性的一面,也有它不完善和不精确的一面,即使今天还没有找到它的不完善和不精确的证据。科技史是人类文明史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可能把它从人类活动的其他领域中孤立起来。科技的发展要受到社会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生产的各种因素的推动和制约,因此学习科技发展史可以从一个侧面进一步了解一个时代的发展特点,进而加深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三)培养技术责任意识

无论是技术的发明还是技术的使用,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专门技术人才,他们的工作就是技术性工作,作为技术责任的主体之一,他们的技术责任意识直接影响技术发展和使用的目的和方向。单就技术责任的主体而言,应该涉及广泛的部门、群体和个人。技术形成过程不仅是技术个体伦理价值的表现与渗透,同时也是技术内在地接受社会伦理价值的表现与渗透。技术形成过程中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使得科学家和工程师共同体、企业及其决策者、政府及其决策者、大众传媒、消费者等一起成为技术责任的主体。所以,作为未来的从事技术工作的人,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是技术责任的主体之一,必须树立应有的技术责任意识,即对技术发明、应用产生的后果承担责任的意识。根据技术的二重属性,可以从不同视角对技术责任进行不同划分:从技术的承载主体来看,技术责任可分为个体的技术责任和组织的技术责任:从技术责任的性质来看,可分为道德伦理意义上的技术责任和法律意义上的技术责任;从技术承载的方式来看,技术责任可分为直接的技术责任和间接的技术责任;从影响范围来看,技术责任可分为区域的技术责任和全球的技术责任等。

可见,技术责任是复杂多样的。责任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从人的发展进程来看,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培养自己的道德责任感的过程,人的道德责任是社会对个人的一种规定、一种使命,而对于个人而言则是一种必须完成、无可推卸的任务。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将来作为技术知识的拥有者,掌握着现代技术的发明与应用,直接主宰着大大小小的技术活动。他或他们对技术运用的社会后果无论是可以预知的还是不可预知的,他或他们都应该承担一定的技术责任,包括可以预知后果的通告与预防的责任和不可预知的后果负责。技术人文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前瞻性的技术责任意识,这种责任意识以未来的行为为导向,以培养许多技术人员合作参与意识为基础,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责任,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责任,是一种积极性的行为指导。

(四)感知技术之美

技术美是机器大工业生产与美的规律紧密结合的产物,与传统的工艺美等有根本上的区别。传统的工艺美是个体劳动的产物,有很大的感性艺术色彩,其承载物是手工制作的工艺品:而技术美的承载物是工业产品,工业产品的性质从根本上决定了技术美的表现方式和特性。技术美是功能和形式的统一,功能和形式的和谐一体是技术美最为本质的特性。工业产品的目的首先是功能的满足,只有在功能满足的前提下,技术美才有存在的意义。同时工业产品必须操作安全、方便、简单、舒适,这是衡量和鉴赏技术美的一个重要标准,只有操作得心应手,功能安全齐全的工业产品,才能进入人的视野,给人以美的感受。

自然美和艺术美是人们的常爱,但其中的审美情趣并没有大的变化,乐山乐水几乎是人的天性,而经典艺术作品同样具有永恒的魅力。然而人们对技术美的鉴赏却有很大的变异性。在对技术美的发现和鉴赏中,喜新厌旧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这种技术美的变异性,主要是因为工业产品的功能及特性始终受到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只有当科技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在新的技术平台上的工业产品的技术美才能得以实现并被社会所接受。对于技术美来说,科技发展越快,工业产品的换代更新就越快,技术美的变异就越快。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技术美代表一种不断向上、向前发展的勃勃动力,这也是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

技术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美也在不断向前发展,并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在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技术美到底以何种面貌和形式存在并作用于这个世界,完全取决于人类对科技的掌握和控制,以及对技术美的认识。所以,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任务之一就是熟练掌握和运用这种美学观点,善于从技术产品中感知美、欣赏美和鉴赏美,使美的情感进入心田,用美的灵感激发工作动力,要培养喜新厌旧的技术美审美情趣,在这种审美愉悦中提高运用技术的能力,追求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从而实现自身的不断发展。

相关专题 骨干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