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的应用论文

江太太桂圆肉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江太太桂圆肉”参与投稿,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的应用论文(共15篇),希望大家喜欢阅读!

篇1: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的应用论文

无损检测作为一种检测建筑工程内部质量的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对于需要检测物体的结构和性能不会造成影响和破坏。从当前的发展形势来看,它主要具有5种检测技术,分别为渗透检测、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涡流检测、射线检测。不同于传统的建筑工程检测技术,无损检测技术可以极大的保障建筑工程的性能和结构完整。然而,在实际运用无损检测技术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需加强相关检测人员对这种技术的运用能力,并且根据实际情况,来合理的选择两种或多种检测方法来进行检测,从而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本文主要研究了在建筑工程检测过程中,无损检测技术的作用及具体应用,并对其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以供参考。

篇2: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的应用论文

建筑材料的质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近年来,受建筑材料市场形势的影响,导致当前的建筑材料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因此,为了极大的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有效控制施工成本,需加强对建筑材料的检测。运用无损检测技术来判断建筑材料的质量,是一种非常高效和有用的方法,并且不影响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能。伴随着人们对现代建筑工程质量的广泛关注,人们对建筑工程检测方法的要求也逐渐升高。无损检测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实现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准确检测,并且对于建筑工程的性能不造成破坏,因而它也在当前得到了大范围的运用。无损检测技术是在应用时主要通过运用物理效应如光、电、热等,来有效检测建筑工程的内部情况,从而准确了解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并且进一步掌握建筑工程的内部情况,从而对于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有一个全面了解[1]。

篇3: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的应用论文

2.1磁粉无损检测

在检测过程中,磁性材料被磁化之后,被检测的对象具有分布非常均匀的磁力,磁力线不是连续存在的。因此,在工件表面的磁力线极易发生变形,而且被检测的目标,其表面会发生漏磁场的现象。对于那些被检测的对象,漏磁场会对其中的磁粉发生吸附作用,而且会形成一道磁痕,它在光照的情况下,可以具体可见,从而起到检测缺陷的作用。在检测磁类的原材料时,磁粉无损检测技术可以检测出其中的缺陷。

2.2射线探伤技术

射线探伤技术在使用时,主要利用射线穿透产品的方式来进行检测,而且在分析产品的内部的瑕疵情况时,可以通过改变射线的强度大小来完成。射线在完成对产品的穿透作用时,强度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出现衰弱,因此,检测人员可以将穿过产品发生衰弱现象的射线呈现在胶片上,然后通过胶片来判断产品的内部结构现象,进而来评判产品的质量。一般经常使用x射线和β射线来进行检测。伴随着电子成像技术的发展,射线探伤技术在检测钢结构时,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它可以在电子成像设备中来呈现钢结构的内部情况,从而达到有效保障建筑工程中的钢材质量[2]。

2.3渗透探伤检测技术

渗透探伤检测技术在运用时即是将带有颜色的液体或者具有亮光的材料,涂抹在需要被检测的产品表面,然后静置一段时间之后,在需要被检测产品的一些瑕疵部分,就会充满液体材料,通过这些液体材料,就可以更加清晰的观察出瑕疵部位的特征,检测人员在判断瑕疵部位的位置和大小时,可以通过判断对光源的照射情况来得出,对于探照光源的选择可以选择白光和紫外线两种方式。渗透探伤检测技术在应用时具有较多的优点,如检测效率较高、检测设备简便易带等。而且该种检测方式在具体使用时,即使没有电源的接通,也可以正常使用,在检测金属和非金属产品时,都可以使用这种方式来完成。然而,该技术在使用时还具有一个缺陷,即无法检测那些微小的瑕疵,最终导致很难确定这些小瑕疵的深度。因此,渗透探伤检测技术只能用来检测材料表面的瑕疵。为了避免渗透液的使用会影响到建筑材料的性能,需在检测完之后,及时将其清除,从而有效保障建筑材料的质量[3]。

2.4涡流检测技术

涡流检测技术在应用时是通过使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进行的。电磁感应的发生形成了涡流现象,从而有效应用它来检测建筑内部的性能和内部结构等。为了确保在检测时可以更加及时准确的寻找到目标,需保证使用的线圈具有多种形式。涡流检测技术在实际应用时,检测速度更快、操作较简单所需成本较低,而且可以借助多种形式的线圈,来明确建筑的结构和特点。涡流检测技术主要被运用于建筑工程中的以下两方面:一是在检测建筑工程的内部结构,判断其是否存在缺陷时,可以在依据建筑工程材料产生电磁反应的情况下,来分析建筑工程的内部结构,判断施工材料的密度等来完成。二是可以通过探知线圈来检测出钢铁、金属制品等具有导电性能的物质,从而据此来有效检测和区分建筑材料在细微方面和深层方面的差别,从而提高对建筑材料质量评价的准确性能。

3在建筑工程中高效使用无损检测技术的建议

纵观无损检测技术的具体使用情况来看,虽然其具有一定的应用优势,但其中也具有较多的局限性,为了充分发挥无损检测技术的价值,确保其可以提高对建筑工程质量的检测效果,在针对建筑工程开展检测环节时,需尽量综合运用多种检测方式,从而全面掌握建筑工程的多种因素和数据,并且保障建筑工程检测更加准确和合理。在建筑工程中,因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狭窄,其适用性较低,从而导致无法全面发挥无损检测技术的价值和作用[4]。因此,除了运用无损检测技术来检测建筑工程的内部结构时,还可运用它来检测建筑材料的耐久性和损害程度等,从而促使无损检测技术的价值得到极大提高。此外,为了切实发挥无损检测技术的作用,需采取有效措施来提升该种技术的准确性。对于建筑工程的检测具有较大的准确性,就可有效判断该建筑工程的质量,检测的数据是否准确,对于工程的评定和验收及建筑工程的质量,将产生决定性作用。因此,在研究无损检测技术时,需积极改善这种检测方法的检测能力、扩大它的运用范围、提高它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从而推动其得到更好地运用和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科学技术发展形势的推动下,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很大成效。不同于传统的检测方法,这种检测方式可以在不破坏建筑结构的前提下,来取得较好的检测效果,因此,需加大对这种检测手段的推广和运用力度,并且加强创新和改革,进一步完善其中的缺陷和不足之处,从而切实发挥其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良好应用。

参考文献:

[1]覃倬.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分析[J].低碳世界,(17):165-166.

[2]项成林.研究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J].科技与创新,2016(8):136-137.

[3]丛柏文.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探求[J].江西建材,2016(19):252-253.

[4]李宇.微探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17):163-164.

篇4:无损检测技术的建筑工程检测应用论文

无损检测技术的建筑工程检测应用论文

摘要: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建筑工程检测属于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及任务,同时也是更好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有效途径,因而合理进行建筑工程检测也就十分必要。在当前的建筑工程检测过程中,通过对无损检测技术进行合理应用,可使建筑工程检测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提升检测质量。文章就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检测;无损检测技术;应用

0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安全意识不断提升,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也就更加重要。为能够使建筑工程质量得到更好保证,十分必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实施工程检测,而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可使工程检测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所以,在建筑工程检测工作中,应当对无损检测技术进行合理应用,以保证建筑工程检测得以更好开展。

1建筑工程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的特点

首先,无损检测技术应用具有互容性的特点。在应用无损检测技术实行检测工程检测中,为能够保证检测结果的精确,获取的信息更具有全面性,检测工作人员在使用一种方法实行检测之后,还可选择其它检测方法,对于同一工程可重复进行检测。在此基础上,可利用计算机实行数据分析,找出其中的共性内容,从而提升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其次,无损检测技术应用具有非破坏性的特点。在传统工程检测工作中,通常情况下都是选择随机抽样方式分析样本质量及结构,以此对整体建筑工程质量实行推断。这种检测方式不但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建筑结构,并且检测结果缺乏全面性。而在无损检测技术中,主要利用超声波、射线及微波等方式实行检测,如此不但可得到准确全面的工程信息,并且不会破坏建筑结构,因而可使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得到较好保障;再次,无损检测技术具有严格性及分歧性的特点。在应用无损检测技术进行工程检测过程中,需要利用精细化设备,且在专业技术能力方面对操作人员具有较高要求。为能够使检测结果的精确性得到更好保证,操作人员应当严格执行相关检测规范,实行标准化操作。但是,在实际检测工作中,由于设备及技术方面的影响,对于同一工程,不同检测人员在实行检测过程中,检测结果也就会有一定误差存在,也就是说在监测中会出现分歧,此时需进一步重复检测,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在建筑工程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

2.1红外线成像技术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检测过程中,红外线成像技术属于一种新型的检测技术,该方法主要就是对建筑工程内部结构是否出现变化进行检测。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该方法主要是利用红外线摄像电子获取混凝土辐射信号,之后对信号实行科学合理的处理,将其转变成为混凝土范围内温度场的相关分布图像,依据这些分布图像,检测工作人员便能对混凝土内部结构进行判断,以确定是否存在缺陷及损失,从而也就能够评价其质量。红外线成像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可不必接触建筑物,并且不会对建筑物内部结构造成损伤,可对不同温度场进行快速扫描,并且能够实现遥感检测,因而能够得到比较理想的检测效果,在建筑工程检测中可得到较好应用。

2.2超声波检测技术应用

超声波能够穿透实心物件,可对物体内部实行检测,属于一种较常见的无损检测方法。在对建筑物内部结构进行缺陷检测方面,很多情况利用射线照射进行检测,其灵敏度相比于超声波检测较差。同时,利用超声波对建筑工程进行检测,对检测工作人员身体健康也不会产生危害。在利用超声波进行检测过程中,其原理是利用高频电使高压电晶体产生振荡,在电压晶体压电效应的作用下,可产生机械振动,从而发出电波,对于超声波的频率而言,其由高频电振荡频率所决定,在高频振动频率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也会有变化出现。在所产生的振动频率高于2万Hz的情况下,其振动频率也比较高,这种声波也就是超声波。在实际检测过程中,超声脉冲能够以高于2万Hz的频率穿透混凝土,从而对混凝土结构性能进行检测,判断其是否有异常情况的存在。

2.3雷达波检测技术应用

雷达波检测技术的出现在上世纪末期,雷达波的穿透能力比较强,通过对雷达波进行合理应用,不但能够检测建筑结构的内部情况,并且能够检测建筑结构裂缝分层情况和混凝土的粘合情况,对于比较复杂的一些建筑工程内部结构,也能够对其进行无损检测。对于雷达所产生的微波而言,在传播至建筑结构内部存在异常的位置时,其传播速度及传播方向均会出现一定变化,而对于这些变化,可利用微波接收器感知,通过分析微波传播速度及传播方向的变化情况,也就能够对建筑工程内部情况进行分析,从而也就能够判断建筑工程中是否有缺陷存在。就目前雷达波检测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而言,其主要在钢筋位置检测、混凝土缺陷检测及建筑质量检测方面进行应用,可得到较高检测准确率。

3在建筑工程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应用建议

首先,在应用无损检测技术对建筑工程实行检测过程中,需利用多种方法综合检测,这些检测方法均能够对建筑工程中某些物理量变化实行检测。通常情况下,应采用两种及两种以上方法实行检测,依据物理量变化情况,可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其次,在以往的检测过程中,其检测内容相对比较单一,因而需对检测内容进行进一步扩展,不但需要对建筑内部结构损坏情况实行检测,还应当对建筑材料耐久性及结构损坏程度等方面实行检测。此外,应当提升检测的精确度。目前,在建筑工程检测中所应用检测方法比较多,为提升检测精确度,满足工程检测的实际需求,应当注意应用经济适用且具有较高精确度的检测技术,从而得到更好检测效果。

4结语

在当前的建筑工程检测过程中,无损检测技术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并且表现出较明显的优势,可增强检测效果。因此,在实际检测工作中,相关检测工作人员应当合理应用各种技术,从而保证建筑工程检测能够得到更加理想的效果,提升建筑工程检测水平,使建筑工程质量得到更好保障。

参考文献:

[1]张亚峰.无损检测技术在既有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建筑知识,(1):1-2.

[2]覃倬.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6(17):165-166.

[3]乔伟峰,杨科伟,李舒萍.浅谈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17):211-212.

篇5:建筑工程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论文

建筑工程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论文

目前,城市人口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导致城市用地紧张,为了解决人们的居住问题,城市建筑逐渐采用高层建筑或超高层建筑,充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但是,与低层建筑相比,高层建筑结构、受力特点等方面均相对比较复杂,给建筑施工带来一定的难度。鉴于此,要想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就需要采取无损检测技术对建筑工程进行检测。

一、无损检测技术概述

在现代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下,无损检测技术应运而生,且被广泛用于建筑工程检测中。它指的是在不破坏被检测物体性能结构的前提下,采用某些物理媒介(比如声、光、电、射线、磁学、微波、热学等),对被检测物体的内部质量进行检测的一种技术。其中,无损检测技术包括五大常规检测方法:

(1)超声波检测技术,主要用于被检测物体的内部情况,包括建筑物的内部特征、质量等;

(2)射线检测技术,用于分析、评价构件的缺陷位置和状态;

(3)涡流检测技术,利用建筑构件自身不同的硬度、结构、密度等信息,对构件内部的缺陷和质量进行探测;

(4)渗透检测技术,用于检测构件具体的状态和性能;

(5)磁粉检测技术,用于判断构件缺陷位置、尺寸等。

二、建筑工程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

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的建筑结构施工材料以钢筋混凝土为主。因此,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对钢筋混凝土进行取样检测非常必要。如果检测结果显示试块的质量合格,那么在实际的施工中,只要按照试块的配合比、施工工艺等进行规范施工,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施工质量。此外,对于已完成的建筑工程,还需要对其结构质量进行检测。下面探讨几种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

(一)超声波检测技术

超声波是一种频率>Hz的声波,它可以穿透实心物质,检测其内部情况[2]。将其用于建筑工程检测中,主要采用高频率的电震荡高压电晶体,促使产生机械振动,并发出电波,根据相关传播特征,分析建筑工程内部情况,包括建筑物的大小、尺寸等。

(二)红外线成像无损检测技术

它属于一种新型的检测技术。主要用于检测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比如内部结构性质是否发生变化等[3]。在建筑工程检测的应用中,主要是通过红外摄像电子的作用,对混凝土连续辐射红外线的辐射信号进行摄取,完成信号处理后,将其转化为混凝土范围内温度场的分布图像,人们以此为根据,判断混凝土内部结构的缺陷和损失。该技术具有多方面的优势,比如可遥感监测、不损伤内部结构、可快速扫描不同温度场等。

(三)冲击反射法无损检测技术

该技术主要用于检测混凝土内部结构缺陷及其厚度,它具有其他无损检测技术所没有的优势:既可以对工程内部结构的损坏程度进行测试,同时还能有效测出厚度;可进行单面测试,且具有直观性好、准确度高等特点,并且还能测试多个范围(墙体、混凝土预应力等)的缺陷程度、厚度。目前,冲击放射法已经被广泛用于建筑工程检测中。

(四)雷达波检测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当混凝土内部存在异常时,采用雷达波检测技术,雷达发射的微波传播速度、方向均会发生改变,当微波接收信号后,可以判断建筑工程结构内部的损伤程度。现阶段,该技术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混凝土的缺陷检测、工程的地质结构勘查、建筑物的质量检测、建筑材料中钢筋位置的检测。

三、无损检测技术应用与建筑工程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情况来看,在建筑工程建筑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1)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待提高,比如在工程结构厚度的检测中,采用冲击波进行检测,测量结果与验评标准本身就存在差异,再加上操作时存在的人为误差等;

(2)检测性能单一,在建筑工程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的检测性能存在单一性,导致对质量的'综合评测不够完善;

(3)工程评定存在局限性,比如对混凝土进行检测时,需要按照施工验收的规范,但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缺乏相关法律法规。

(二)解决策略

为了最大程度上保障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效果,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采用多种方法综合检测。比如针对混凝土的某些物理量检测方面,可采用≥2种方法,在应用中以物理量的变化为依据,从而提升检测结果的正确性。第二,扩展检测内容。在建筑工程检测中,除了检测内部结构的损害情况外,还要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耐久性等方面进行检测。第三,提高检测的精确度。就目前情况来看,在建筑工程检测中,应用的无损检测方法非常之多,判断检测方法的依据主要有两个:①检测结果的优劣;②检测结果是否容易操作和实现。在以后的建筑工程检测中,需要将重点放在提高检测精确度方面,为了有效满足工程的实际需要,需要不断加强研究,研发出经济适用、操作方便、精确度高的检测技术出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下,无损检测技术取得良好发展,并被广泛用于建筑工程检测中,可以帮助人们快速发现建筑工程内部构件存在的隐患,并及时消除,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本文先简单概述无损检测技术,然后分析了几种无损检测技术(超声波检测技术、雷达波检测技术、红外线成像无损检测技术、冲击反射法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最后分析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方法,旨在为我国建筑工程检测提供一定的参考。

篇6:浅谈无损检测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论文

浅谈无损检测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论文

摘 要: 无损检测技术是利用物质的某些物理性质因为存在缺陷或组织结构上的差异而使其物理量发生变化的现象,在不使被检物使用性能及形态受到损伤的前提下,通过测量这些变化来了解和评价材料,产品和设备构件的性质,状态或者内部结构等的一种特殊检测技术。本文将重点论述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以及非接触超声换能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运用。

关键词:无损检测技术;信息融合;非接触

无损检测是在不损伤材料和成品的条件下研究其内部和表面有无缺陷的手段。它利用材料内部结构的异常或缺陷的存在所引起的对热、声、光、电、磁等反应的变化,评价结构异常和缺陷存在及其危害程度。无损检测可以定量掌握强度与缺陷的关系,评价构件的允许负荷以及寿命或剩余寿命;检测在制造过程中产生的结构不完整性及缺陷情况,以便我们改善制造工艺;可以有效地防止建筑物的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减少人员伤亡。

一、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

目前,常用的无损检测技术有超声、涡流、磁粉、射线检测等,这些方法各有所长,也各有局限性。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可以有效地避免多种技术的不足,因此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信息融合(或数据融合)是指对来自多个信息源的数据进行检测、关联、相关、估计和综合等多级与多方面的处理,以获得对被测状态的精确估计和评价。信息融合的基本目的是要充分利用多个传感器资源,通过适当的综合来获得比任何单一信息源所能表达的更多的信息,即通过多传感器协调和联合运作的优势提高检测系统的整体性能。信息融合系统所处理的信息层次将信息融合系统分为3个层次:即数据层融合、特征层融合和决策层融合。

1、数据层融合

数据层融合是直接将各传感器的原始数据进行关联后,送入融合中心,完成对被测对象的综合评价。数据层融合是传感器水平上的融合,其优点是保持了尽可能多的原始信号信息,缺点是处理的信息量过大,速度慢,实时性差,而且当传感器不一致时,数据融合具有很大的盲目性。

2、特征层融合

特征层融合是指把原始数据先经特征提取,再进行数据关联和归一化等处理,完成对被测对象的综合评价。特征层融合属于信息的中间层次融合。其优点是既保留了足够数量的原始信息,又实现了一定数量的数据压缩,有利于实时处理。但是,该技术在复杂环境中的稳健性和系统的容错性和可靠性还有待改善。

3、决策层融合决策层融合

决策层融合是指在融合前,将各传感器的信号先作本地处理,即与每一传感器相应的处理单元分别独立地完成特征提取和决策等任务,然后进行关联,再送入融合中心处理。决策层融合是数据融合中的高级融合。其优点是数据通讯量小、实时性好,可以处理非同步信息,能有效地融合不同类型的信息。而且,在一个或几个传感器失效时,系统仍能继续工作,具有良好的.容错性,系统可靠性高。因此,决策层融合是目前信息融合研究的热点。由于土木工程无损检测受环境影响很大,故采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有利于搜集大量信息,可以提高无损检测准确性,此方法可以在土木工程中广泛应用。

二、非接触超声换能技术

非接触超声换能技术是新型超声检测新技术。传统的超声检测均采用接触式换能方法,即在超声探头与被检材料或构件间用诸如油脂或水等声耦合介质使超声波的大部分能量传入被检构件。无论使用何种耦合介质,在检测工作结束后我们都应该将其清除,残留的耦合介质有时会造成工件的质量问题。另外,在高温或高速生产的流水线上,一般的超声探头无法稳定地耦合到被检工件上。目前发明了一种新型非接触超声换能技术——激光超声技术。它利用脉冲激光产生窄脉冲超声信号,再用光干涉检测方法检测超声波。它具有时间与空间上的高分辨力,且光学上的聚焦可使检测点很小。该技术不仅适用于高温和快速运动等非接触检测的工作,而且可对形状结构较复杂或尺寸较小的工件进行无损评价。激光超声技术在检测时不需加任何介质并且超声探头不与被测工件直接接触,也就不存在稳定耦合问题。在土木工程中,激光超声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对大型网架结点、杆件稳定性的测量,进而可以有效减少工作量,使检测工作更方便。

无损检测技术大多采取相对测量与间接测量方法,并由无损检测人员对检测结果做出解释,分析,评定与判断,其中会涉及设备变量,工艺变量和应用变量以及无损检测人员主观因素等诸多因素影响,为了保证无损检测技术能得到正确实施,能够得到可靠准确的检测结果,进行正确的判断和评价,要求无损检测人员应具备和保持一定的技术水平和实践经验,应能在统一的标准或规范下,使用标准化的检测设备和检测材料,正确实施无损检测,获得相同的,能复现的检测结果,尽可能防止错误的检测与判断,特别是无损检测与常规的破坏性试验最大的区别在于后者仅是对被破坏试验的试样负责,而前者要直接对所检测的产品负责,因此在无损检测技术运用与土木工程之时,则有其特殊的要求。这些要求的提出,是针对于土木工程的特点而提出的。土木工对质量要求严格,因此其对质量检测技术有很高的要求,尤其是无损检测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无损检测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运用越来越多,其影响也越来越深刻,所以我们要强调无损检测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 (06)

篇7:浅谈桩基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常用的几种桩基检测技术,针对具体工程,利用成孔质量检测、静载试验检测、低应变动力检测和高应变动力检测等技术对该工程的基桩进行了检测,进而对桩基质量做出评价,以确保建设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桩基检测静载试验高应变动力检测低应变动力检测

0引言

桩基是隐蔽工程,支撑着地面上的构筑物,它是建筑物的基础,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这些建筑物的安全。在桩基础的施工过程中,桩基检测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近年来桩基础在高层建筑和铁路建设中广泛使用,随着建设单位对工程质量要求的提高,基桩检测技术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桩基检测技术

1.1成孔质量检测在桩的施工中,成孔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浇注后的成桩质量:桩孔的孔径偏小则使整桩的承载能力降低;桩孔上部扩径将导致成桩上部侧阻力增大,而下部侧阻力不能完全发挥;桩孔偏斜则会削弱了基桩承载力的有效发挥;桩底沉渣过厚使得有效桩长减少。因此,成孔质量检测对于控制成桩质量尤为重要。成孔质量检验的内容主要包括桩孔位置、孔深、孔径、垂直度、沉渣厚度等。

1.2桩的承载力的检测

1.2.1静荷载试验法静荷载试验法用于检测基桩承载力静荷载试验法包括基桩竖向和水平承载力检测,工程中多用到竖向静载荷试验。静荷载试验法显著的优点是其受力条件比较接近桩基础的实际受力状况。静载试验主要适用于工程试桩的承载力检测,对于工程桩检测不能做破坏性试验。其检测精度高,相对误差在10%范围内。

1.2.2高应变动测法桩基高应变动检测,就是利用重锤对桩顶进行瞬态冲击,使桩周土产生塑性变形,在桩头实测力和速度的`时程曲线,通过应力波理论分析得到桩土体系的有关参数,揭示桩土体系在接近极限阶段时的工作性能,分析桩身质量,确定桩的极限承载力。

1.3桩的完整性检测

1.3.1低应变动测法基桩的低应变动测法就是通过对桩顶施加较低的激振能量,引起桩身及周围土体的微幅振动,同时用仪表量测和记录桩顶的振动速度和加速度,利用波动理论或机械阻抗理论对记录结果加以分析,从而达到检验桩基施工质量、判断桩身完整性、预估基桩承载力等目的。

1.3.2声波透射法声波透射法是利用超声波在混凝土中传播的声学参数,如声速C、频率F、振幅A的变化及波形来分析桩身混凝土的连续性及断层、夹砂、蜂窝等缺陷的大小、位置。

篇8:浅谈桩基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论文

某办公楼为地上十四层,地下一层的高层办公楼,采用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38818.6m2,其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经勘探,场地地基根据其工程特性的差异,自上而下分为四层,分述如下:粉土层、粉质粘土层、砾砂层和强风化泥岩层。基桩设计参数要求如下:桩径为φ500mm;桩长为10-12m;工程桩总桩数为170根;单桩承载力特征值kN;混凝土强度等级:C40;桩端持力层为砂砾层。本次工程实践中针对场地环境和地质条件,主要采用了如下几种检测手段:

①成孔质量检测,检测数量40个;

②试桩载荷试验,检测试桩数量3根;

③高应变动力检测,检测数量10根;

④低应变动力检测,检测数量30根。

2.1成孔质量检测本工程中基桩成孔质量测试采用的仪器设备主要有JJC-1A型孔径仪、JNC-1型沉渣测定仪、JJX-3A型井斜仪、深度记录仪(充电脉冲发生器)、电动绞车、孔口轮等组成。分别对成孔的孔深、孔径、孔斜及沉渣厚度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设计孔深介于10.45m~11.94m,实测孔深介于10.60m~12.20m,所有检测桩均大于设计要求孔深。实测局部最小孔径介于451mm~471mm,局部最大孔径介于524mm~633mm,无最小孔径<550mm的桩孔。实测垂直度介于0.68%~0.97%,均小于1%。实测孔底沉渣厚度介于80~100mm,均小于150mm。综上数据统计分析,本次桩孔成孔质量检测4项指标(孔深、孔径、孔斜、沉渣厚度)均能够达到规范要求。

2.2静载试验检测本次工程中,根据设计要求,对试桩检测过程中的3根试桩分别进行单桩竖向静载试验。本次检测使用的主要设备有:武汉生产的静载试验成套设备RS-JYB,主要包括主机、中继器、控载箱、5000kN千斤顶、位移传感器等。另外还有钢梁、压板等。检测方法如下:本次竖向静载试验,采用锚桩反力装置与配重联合加载法,即在试验桩桩顶放置千斤顶,再放主梁、次梁,次梁连接4根锚桩,同时在次梁之上堆放预制桩作为配重。对桩的加载方式采用快速维持荷载法,即逐级加荷,加荷后隔15min读一次数,每级加荷时间为2h。预计加荷为8级,每级荷载增量均为500kN。如果中间出现破坏荷载,则停止加荷。检测结果3根桩的极限承载力平均值为4000kN,最大极差为0,不大十平均值的30%,故单桩承载力的特征值(标准值)为4000=2.0=2000kN,符合设计要求。

2.3低应变动力检测根据《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规定,低应变方法适用于检测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判断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并要求根据桩身完整性检测结果,给出每根桩的桩身完整性类别。本次工程实践中共对工程桩中的30根桩进行了低应变动力测试。检测仪器由采用FDP204PDA型动测分析系统,加速度传感器,力棒组成。检测方法是:在桩顶放置一只加速度传感器,接受锤击过程中产生的加速度信号,通过FDP204PDA型桩基动测系统放大和A/D转换,变成数字信号传给微机,信号经计算机处理后,在屏幕显示实测波形,每根桩布采集点一个,每点采集5~6锤信号。将存储在磁盘上的测试信号在时域内进行处理,根据应力波反射等价地将实测速度信号通过时域由频域辅助,分析不同部位的反射信号,据此分析每根桩的桩身完整性。检测结果:其中:I类桩28根,满足设计要求;II类桩2根,满足设计要求。

2.4高应变动力检测本次工程中共对工程桩中的10根桩进行了低应变动力测试。检测仪器采用FEI-C3型动测分析系统,该系统由486/40微机,12位A/D转换器,加速度传感器,力传感器、重锤组成。检测方法是:将两只加速度计和两只应变式力传感器,分别对称安装在桩侧表面,锤自由下落锤击桩顶,瞬时冲击力产生的加速度和力信号,通过FEI-C3型桩基动测系统放大和A/D转换,变成数字信号传给微机,信号经过计算机软件处理后存入磁盘,同时显示实测波形,然后,将存储在磁盘上的测试信号进行回放(力、速度),利用FEIPWAPC软件进行曲线拟合分析,得出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检测结果:所检测的10根桩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基本值均位于2178kN~2342kN之间,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平均值为2260kN,故根据本次高应变检测结果综合判定单桩极限承载力为2260kN。

3小结

利用成孔质量检测、静载试验检测、低应变动力检测和高应变动力检测等技术对某办公楼工程的基桩进行了检测,了解被测桩的桩身完整性和桩身混凝土质量,并初步判断桩端土支承强弱,进而对桩基质量做出评价,以确保建设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蒋建平.大直径桩基础竖向承载性状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

[2]刘金砺.桩基础设计施工与检测[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篇9:桩基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论文

桩基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论文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工程项目越来越多,作为建筑基础部分的施工,桩基工程施工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桩基工程施工过程中,桩基检测技术的应用对保证建筑工程桩基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桩基检测技术综合运用了物理、地理等学科知识,通过对桩基科学和检测,取得相关数据,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判断,为进一步改进采取措施提供依据,由此可以看出桩基检测技术的重要性。不过对现代建筑工程桩基的检测还是人工操作,而且需要具有经验丰富和专业的知识型人才,桩基检测技术的发展也是与现代社会的经济、科技发展息息相关的,它的发展离不开这两大因素的支持。

1.桩基检测技术

针对灌注桩的施工由成孔、成桩两部分组成,相应的桩基检测工程也分为两大部分,分别为:成孔质量检测、成桩质量监测。其中成孔的作业难度较大,因为其作业面在地下和水下完成,具有不可控制性,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容易在施工中出现塌孔、桩孔严重倾斜和沉渣等问题。而成桩质量检测分为两部分,承载力检测和对完整性检测。在桩基检测中,需要各个检测手段配合使用,利用各自的特点和优势,灵活运用,才能够对桩基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价。

1.1对成孔的质量检测

在灌注桩的施工中,成孔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浇注后的成桩质量。成孔质量检验的内容主要包括桩孔位置、孔深、孔径、垂直度、沉渣厚度等。如果桩孔的孔径偏小,则成桩的桩尖端承载力减少,整桩的承载能力降低;如果桩孔上部扩径,导致成桩上部侧阻力增大,下部侧阻力不能完全发挥,使单桩的混 凝土浇注量增加;如果桩孔偏斜,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桩竖向承载受力特性,削弱基桩承载力;如果桩底沉渣过厚,使得有效桩长减少,直接影响桩尖的端承能力。因此,成孔质量检测对于控制成桩质量尤为重要。因此,在成孔质量的检测中,成孔的位置和成孔的深度和垂度是检测的关键。

1.2桩基承载能力的.检测

(1)静荷载试验法。包括基桩竖向和水平承载力检测,主要用于检测基桩承载力。其优点在于受力条件比较接近桩基础的实际受力状况。静载试验主要适用于工程试桩的承载力检测,对于工程桩检测不能做破坏性试验。静荷载试验法检测精度高,相对误差在10%范围内。

(2)高应变动测试。利用重锤对桩顶进行瞬态冲击,使桩周土产生塑性变形,检测桩头实测力和速度的时程曲线。通过应力波理论分析,可以得到桩土体系的参数,分析桩身质量,揭示桩土体系在接近极限阶段时的工作性能,确定桩的极限承载力。

1.3对桩身完整性的检测

(1)低应变动测试。原理与高应变动测法一样,通过对桩身的敲打,使其桩顶承受一些撞击震动,引起桩身的变形,从而使其对周围土体产生的幅度较小的颤动影响。在敲击后迅速地使用机器对桩顶进行震动相关数据的记录,通过记录采用物理上的波动理论进行数据分析,最后做出对桩基质量的科学判断,获得桩基是否完整的相关结果。

(2)声波透射法。利用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来获得所需的频率、振幅及声速的声学参数的变化,根据其波形分析出桩身混凝土的气孔、断裂、夹砂等缺陷,并确定其位置。声波在正常的混凝土中有其速度标准,因此在利用声波检测桩基是否有缺陷时根据声波的速度就可判断,如果声波在桩身的混凝土中传播遇到了缺陷(如断裂、裂缝、夹泥、密实度等),就会绕过缺陷或者从传播速度较慢的介质中通过,此时声波将会减弱,时间延长。在获得这些数据后,比较正常混凝土中声音的传播情况来判断桩基的完整性。

2.桩基测试工程实例

某商住楼工程中对桩基测试技术进行分析,此工程层高98.5m,建筑面积89497O,框剪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作为承台基础的基础设计,钻孔灌注桩数368根,桩的直径900mm,有效桩长为45.53m,设计单桩承载力特征值4300kN,桩端持力层为粗砂层。下面主要采用单桩静载荷试验法和低应变反射波法进行桩基检测。

2.1单桩静载荷试验法

(1)此方法中使用槽钢与锚桩组成一个反力系统,根据液压泵的特性,使用液压泵对桩顶施加压力,所产生的压力(主要是桩体纵向的力)作为测试数据。在增加负荷方面使用了千斤顶,并在千斤顶上安装了荷重传感器,记录相关数据,在桩身发生变形或沉降的情况下,荷重传感器也能对这些状况进行详细的记录,从而传达准确有效的数据。(2)将该试验的加载总体分为10个等级,并规定每个等级的加载量保持同样,每级的加荷值都为860kN。(3)为进行变形观测,要在每次的加荷完成后对桩身的变形进行阶段性地记录,相隔时间可以有规律,比如五分钟、十分钟、十五分钟等。记录在每个时间点桩身的变形情况,直到数据趋于平稳,不再变动。(4)关于沉降有其一个相对标准,在沉降状态相对稳定的时候,再进行下一级负荷的加载,如此反复。而沉降相对稳定的标准是在相隔的一小时之内,下降长度在0.1mm以内,这种现象连续出现两次。(5)在负荷不断加载的情况下,桩身的沉降量与上一次加载时桩基的下沉量达到五倍的差时;在负荷加载的情况下,上一级荷载时桩基的下沉量与桩基的总下沉量的差成2倍关系,一天之内仍没有达到规定的数值时;反力系统显示最大的反力值时,在测试中达到了以上的条件,便可终止加载负荷。

2.2低应变动力检测

根据《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规定,低应变方法用于判断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检测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根据桩身完整性检测结果给出每根桩的桩身完整性类别。

2.3桩基测试结果分析

通过单桩静载荷试验,使用了钻孔灌注桩,并进行了几组荷载试验,符合规程要求中的随机抽检原则。通过对100根桩基进行低应变检测,符合规范要求,在利用曲线分析时,波速也比较规则,桩底反应清晰,因此未发现严重的缺陷。

这次试验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对测试桩基的了解,考虑到所要的仪器及手头拥有的器材,合理的人员配置,并采取了方便准确的检测方式,从而得到有效数据。从这次试验中还总结出一些新的经验,发现一些操作人员对某些细节的忽略,不能完全根据流程实行,虽然最终结果是正确的,但对整个流程的把握是作为一名专业的桩基检测人员的职责,也是桩基检测技术的自身要求。

3.结语

综上所述,桩基工程质量检测是一项全面、系统、综合的工作,桩基检测技术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在实际工程中我们一定要结合具情况,利用成孔质量检测、静载试验检测、低应变动力检测和高应变动力检测等技术对建筑的基桩进行检测,了解建筑中被测桩的桩身完整性和桩身混凝土质量,掌握被测桩桩身的基桩承载力水平与完整性程度,评判桩侧桩端土支承能力,评价桩基质量,最终确保建设工程的质量。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许多与行业相关的检测产物诞生,这就需要检测人员或企业善于利用高科技的产品,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资源,使其为建筑工程带来更大的效益。

篇10:试论建筑工程检测中无损检测的应用论文

摘要:随着经济的加速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也得到了的发展,而工程检测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定,引进先进的技术帮助建筑工程提高质量水平。在建筑工程检测中应用无损检测技术不但可以不损坏工程实体,还可以对其进行相关的检测工作。现如今,无损检测被我国应用的非常广泛,而在检测工作中利用超声波技术,不但有利于检测工作的准确度得到提高,同时还不会让材料受到伤害。因此,想要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工程的安全,就一定要强化检测工作。而在建筑工程中应用无损检测技术可以最好的控制工程的质量,让施工管理能够保证工程的质量安全。但是一般情况施工人员利用检测技术的时候,也会出现一些误区,所以在进行操作的时候,工作人员应该有效的将无损检测工作融入进去,相互修正、校对,使其避免一些误区存在,让建筑工程的检测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关键词:建筑工程;无损检测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想要有效的保障工程的质量与安全,首先需要做好检测工作,让检测工作能够辅导工程做好安全的措施,使其合理的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逐渐的带动了建筑工程的进步,使得人们对自己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因此无损检测技术逐渐的走入了建筑工程中,使其让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提高。众所周知,无损检测与其他检测相比较,检测速度加快,且还不会给工程实体带来损害。所以现在大多数的建筑工程都会应用无损检测技术,特别是一些较为复杂的高层建筑来说,对施工的质量要求就更为严格了。而想保障工程的安全稳定,就需要保障结构的稳定,因此,我们就需要对建筑物结构进行相应的检测工作,让检测发挥出本身的能力,而在这是应用无损检测技术,能够让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并且结构还不会受到破坏。

1 无损检测的概述

在建筑工程中的无损检测技术主要表示的为检测物体的过程中不会破坏物体的结构,使其通过某种物理技术有效的对工程的内部质量进行的检测。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检测中的无损检测是通过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等手段,其中超声波检测是工程中最为常见的检查手段,一般用在工程的结构内部。其实与传统的检测技术相对比,无损检测技术不仅能够确保结构的完整性,同时还可以确保施工的质量安全,从而尽可能的避免因为检测工程而导致工程质量受损,使其给工程的质量带来不便。同时,无损检测的结果也比较客观,可信度也非常的高,可以说基本上百分之百不会出错。即便如此,还是会存在着一些漏洞,不同的检测技术有着不同的缺点,而这就需要按照实际的情况来看,选择符合的检测技术,从而促进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控制。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建筑工程都能使用无损检测进行检查,毕竟有些工程是需要对其进行破坏才可知道质量水平的好坏,则这就不需要利用到无损检测。

篇11:试论建筑工程检测中无损检测的应用论文

现阶段,最为常见的无损检测分为以下几类,如目测、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红外线检测、振动检测等。按照建筑工程中无损检测的要求,不同的无损检测技术需要应用在不同的建筑工程中,而一定要详细的掌握好无损检测技术。让其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开展实施,从而将无损检测技术的能力发挥的淋淋尽致。

2.1 建筑工程钢结构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

钢结构作为工程结构中的主体,主要是为了保障结构强度。所以,一般会在建筑工程中的钢结构进行无损检测,利用渗透探伤、超声探伤等技术,最好的保障钢结构的质量。其实根据建筑工程结构的特点来看,无损检测技术可以最好的确保工程的质量不会遭到破坏,从而真正的实现建筑工程钢结构中应用无损检测技术的目标。

2.2建筑工程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 .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混凝土成为了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材料,所以为了更好的确保混凝土的质量,我们针对性的进行了无损检测,使其保障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安全。对于混凝土工程来说,加强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因为检测工作给混凝土带来的影响。因此,在我国的建筑工程混凝土中,无损检测工作主要是由回弹法、超声波等相关的技术进行的`混凝土检测工作。利用超声波对混凝土的内部进行仔细的检查,可以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等问题。.

2.3建筑工程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现状

目前,在建筑工程的检测过程中,无损检测技术被建筑工程广泛的应用着。其实自从研发了无损检测技术后,给建筑工程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使得建筑的主体结构不会受到影响,还提高了检测工作的效率。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而随着我国对建筑工程的无损检测技术的深入研究,让很多的企业都认可的无损检测技术。针对无损检测技术的优点,我国的建筑行业肯定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经过建筑工程检测中的无损检测技术的优势角度来看,它的存在不仅能够保证市场经济的需求,同时还能够满足工程安全的需求。

3 以人才培养为基础,促进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

对于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检测来说,无损检测对检测人员的素养与专业都非常的严格。所以,我国现阶段一定要加强检测人员的培养,针对相关的无损检测要求进行详细的培训,使其让人员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与自身素养,从而有效的保障工程检测的结果更加精准。

4结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工程检测中应用无损检测,能够最好的提高工程的质量与安全。所以在这种日益发展的国家,想要有效的保障工程施工的质量与使用安全,就一定要合理的应用无损检测技术。根据建筑工程的施工现状,应该提高各企业对无损检测技术的了解。其实不管怎样,想要提高我国经济的发展,就需要在建筑工程中,重视无损检测的应用,让其能够及时的发现工程内部存在的隐患,尽可能的避免相关的材料遭到损坏,从而最好的促进工程的质量提高与国家建筑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柔.浅谈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U】.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7).

【2]秦荣玉.试论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当中的应用【U].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2).

篇12:建筑工程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论文

摘要:

在上个世纪70年代之前,我国的工程检测技术可以说是一片空白,并没有一个相应的国家级标准和专业的规范。在现代工程建设施工过程当中,工程的检测是保障工程建设的施工质量以及保障工程的安全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基本所在。随着我国对基础建设力度的加大,还有房地产行业的飞速发展,国家对于建筑行业的质量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作者就建筑工程检测的应用以及其发展做出简单的论述。

篇13:建筑工程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论文

1概述

保障工程施工质量以及使用安全的根本就是建筑工程的检测工作;建筑工程的检测工作是现代化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的根本所在。伴随着城市现代化的扩建,不断的涌现出一批一批的新型材料,高层还有超高层的建筑以及大型工程项目的增加,相比于西方科技发达国家不断采用新的检测方法并对老旧的技术改革,我国的工程建设正在面临着非常有潜力的发展机会。作为建筑项目的根本,也就是建筑工程质量的测试,只有不断的检验,才可以深化人们对发展结构理念的认知,并满足建筑结构项目工程的持续增长,而这也是对建筑物承载力以及对其使用功能的评价,更是为建筑工程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依据。利用现代化检测的技术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进行检测,并保障工程建设施工的质量以及施工的安全。

2国内外常用的检测方法及应用

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人们对工程质量的水平在要求上也是越来越高,这也使得无损检测的技术在发展上飞速的成长,而人们也发现,建筑工程的检测技术在一个工程中有着无法被替代的作用,所以过去老旧的检测手段一直在被完善,新的检测技术也不断的被研发引用。而我国建筑工程常用的检测方法,例如拨出法以及超声回弹综合法等等,但具体应用哪一种检测的方法,还是需要根据检测的内容来决定。

2.1无损检测

无损检测也就是非破损性检测,可以通过检测出的物理量间接的将需要的参数进行推断,进而确定混凝土的强度,而且还不会对样本原结构造成伤害,无损检测的实施非常的便捷,在样本的选择上没有严格的要求,并且检测的精准度非常高。在建筑工程的检测中,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回弹法检测技术以及红外成像检测技术等。回弹检测就是利用回弹值的大小进行测量,对混凝土的抗压成都进行计算,这种检测技术可以有效的将混凝土表面的硬度还有抗压的强度计算出来。对混凝土的结构或者是构件,回弹值还有碳化深度的构件进行计算,并计算出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大小,并经由回弹仪器测量将回弹值计算出来,获取混凝土表层质量的状况。回弹值检测不会对建筑结构或者是建筑的构件力学性质或是承载力有所破坏。超声波回弹综合检测技术,是一种利用超声仪器与回弹仪器相结合的检测手段,超声法是基于超声脉冲波在混凝土中传播的速度对于混凝土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检测并计算。根据超声波的穿透特性,利用回弹仪器测量回弹数值并取得混凝土表层的质量,所以该检测技术可以获取更全面的混凝土质量数据。超声波检测技术也属于超声波回弹综合检测技术中的一种,该检测技术是依靠波形显示并传回超声波检测仪器,之后对超声脉冲波在混凝土中传播的速度、首波幅度还有接收信号的主频率等参数进行测量并计算,在这个基础上,根据参数和相关的变化进行分析,最终将混凝土中的缺陷进行判断。超声波检测技术在穿透力上非常的好,甚至可以达到十五米的穿透距离。但有一点需要注意,超声法检测技术的检测结果在准确度上,与操作者的测读方法有着很大的关系。雷达扫描检测技术大多都是对混凝土是否有缺陷进行检测,而除此之外,对于砌体的结构完整性还有管道等都有着很好的检测效果,雷达扫面检测技术是一种非接触性的检测技术,其检测的速度非常快,在仪器接收信号之后,可以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投放到屏幕上,进行最直观的观察。红外线检测技术通常都是对建筑工程的保湿性能以及节能性能进行检查,该检测技术非常的方便且实用,有着检测面积广还有距离远等优势。冲击反射法检测技术,是对混凝土缺陷检测的一种近些年研制出的方法,这种检测的技术在检测的准确性上还不能达到非常高的水准,一对一的检测或者是构建厚度的检测都可以使用这种方法,但由于穿透性只能到两米至三米,所以一直没有受到广泛的应用。

2.2微破损检测

微破损检测方法,通常都在原体也就是建筑构件上取出样本,也可以对原体进行微量的.破坏后对其检测,该检测方法对于原体也就是建筑的构件有一定的损伤,但微破损检测对比无损检测有着更加直观的检测数据,虽然说微破损检测相比无损检测在准确度上可能有一点差距,但微破损检测对于单个构件或者是特殊制定的元素有着更好的评定效果。就我国现阶段的检测技术来看,微破损检测技术常用的方法有很多,但作者就拔出法做一下简单的评定。拔出法检测是我国对混凝土强度检测所研发的一种新型的检测技术,虽然说拔出法在我国的建筑工程检测上并没有大范围的实行,但无法否认拔出法检测数据的准确性非常高且破损程度非常小的优势。正常情况下,拔出法有两大类别,一种是对混凝土早期强度的测定,比如对脱模时间还有供热养护的时间进行评定等等,而施工的方法也非常的简单,就是在混凝土浇灌时,在测试的地段埋入锚固件,待混凝土硬化之后做拔出的实验,这种方法也叫做预埋拔出法;另外一种就是硬化混凝土的测试,即在测试的部位进行钻孔或者是磨槽,之后埋入锚固件,并做拔出的实验。拔出法在西方的一些国家,甚至有着其相应的一套标准,甚至有的国家还将拔出法的检测结果作为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验收数据来看待。而拔出法的检测技术不光是在检测的准确度上非常高,对于一些强度非常高的混凝土的检测也可以有效的实行。

篇14:建筑工程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论文

工程检测的核心所在就是为建筑工程提供评定的数据,一个建筑工程的检测技术,并不代表建筑材料的普通检测,工程检测就是对建筑物承载能力还有实用的功能进行评定。现如今,我国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的监管越来越严格和完善,工程建设在施工时,对其检测就是对施工质量的保障,保障工程的使用安全是检测的根本所在。但就目前阶段来看,相关的技术人员在实践的过程中,对于现在的检测技术还有着很多不够完善的地方,而这些都需要系统化的研究,这也是现阶段必须抓紧处理并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会节省大量投资的金额,对人民财产的安全提供保护。例如钻芯法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检测,首先一点钻芯法并没有检测的标准,而且该技术的理论也几乎没有,这就对最终的强度无法有效的保证,检测结果的定义上也不是十分的明确,这些都很容易使得最终的评判有误差,导致工程处理非常的随意。随着科技不断的发展,电能以及磁能等学科都有了实质性的发展,这使得无损检测技术也得到了有力的发展。当然小部分特殊检测技术也需要加大研究力度并提高其标准,最大化的避免因为检测的内容或者是评定的数据有缺陷,使得资源上严重的被浪费,这对人民的生命财产来讲是非常不负责任的。目前的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已经有了很大的应用量,对于部分混凝土由于强度非常的高,普通的检测技术无法使用,无法确保混凝土的使用寿命,更无法确定混凝土是否有缺陷。作者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的检测技术也更趋向于设备自动化检测,而检测所用到的仪器在精度上也会越来越高,电气化和小型化也是未来发展的目标,但就现在的科技水平讲,还无法有效的满足工程的实践,其更多的应该是现场使用的便捷灵活等。

4结束语

结合文章的叙述,不难发现,检测工程是建设工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如今,建筑工程施工监管越来越规范,工程建设施工过程的监测工作就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以及安全的根本所在。做好工程检测工作,对其相应的设计以及施工检测技术有效的提高,就可以最大程度的指导工程建设的施工,弥补施工质量的缺陷。

参考文献

[1]张惠秀.建筑工程检测主要技术发展特点探讨[J].门窗,.

[2]张睦.试论建筑工程检测的应用和发展[J].中华民居(下月刊),.

[3]张锦涛.小议当前建筑工程检测的应用和发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

篇15:CR技术在无损检测领域的有效应用

CR技术在无损检测领域的有效应用

作为数字化射线照相检测技术的.一种,计算机射线照相(Computed Radiography,CR)技术能革命性地解决目前无损检测领域广泛采用的射线照相所固有的处理时间长、重拍率高、胶片保存难、不利于环境保护等问题,显著提高了无损检测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及时了解CR技术及其发展现状,将这种新型的计算机射线照相技术有效地应用到无损检测领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 者:陆先海  作者单位:GE检测科技 刊 名:航空制造技术  ISTIC英文刊名:AERONAUT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年,卷(期):2006 “”(11) 分类号:V2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