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大学环境科学本科课程学分分配之比较论文

lanren8960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lanren8960”参与投稿,以下文章小编为您整理的综合性大学环境科学本科课程学分分配之比较论文(共3篇),供大家阅读。

篇1:综合性大学环境科学本科课程学分分配之比较论文

综合性大学环境科学本科课程学分分配之比较论文

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是由多学科到跨学科的庞大科学体系组成的新兴学科。基于环境科学专业特点、影响因素及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规范,选取四所典型综合性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内蒙古大学)对环境科学本科课程学分分配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不同高校课程设置的特色,探讨环境科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发展模式。

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是由多学科到跨学科的庞大科学体系组成的新兴学科。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以“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有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为目标,集中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良好的科学素质和环境意识、较强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专业课程通常由通识通修课程,学科专业平台与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及教学实践课程等模块组成,各模块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高校环境科学专业的优势与特色。

一、环境科学专业特点及影响因素

环境科学专业具有以下特点:1.综合性强。对环境问题的系统研究,要运用地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医学、工程学、数学以及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多种科学知识。2.研究领域广。研究内容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技术科学诸多方面,研究的空间尺度从微观粒子到宏观的宇宙环境,时间跨度从皮秒到万年。3.分支学科多。分支学科包括环境地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化学、环境物理、环境医学、环境工程学、环境管理学、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等。4.研究的整体性。环境中的各种变化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研究和解决环境问题时,需从起因、机理及控制途径进行系统的综合研究。[1]

环境科学专业本科教育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1.国家及社会的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人口的增加,在环境监测、产业污染控制、循环经济建设、城乡环境建设、环境教育等诸多领域都需要大量的环境专业研究型及实践型人才。2.环境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随着污染控制技术、生态保护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循环经济技术,乃至环境伦理、环境法律、环境管理、环境经济学的快速发展,高等环境科学教育需要适应环境科学专业知识更新的节奏,寻求全新的模式以适应对环境科学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2]3.相关学科的进步。环境问题和环境科学高度的复杂性和综合性,无论是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还是技术科学或者哲学的进步,都会给环境科学研究带来新的机遇和变化。4.环境监测设备和空间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环境监测设备的广泛使用推动环境科学从定性描述向量化方面的纵深发展,而以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与全球定位系统为主体的空间信息技术、系统建模技术等也获得长足发展,提高学生对这些技术及方法的应用能力已经成为环境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5.师资队伍的稳步成长与教学手段的不断改进。高水平、高素质、结构优化、质量优秀的教师队伍是环境科学专业发展的有力保障,而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现代科技的发展对实现环境科学类专业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3]6.专业实践教学的加强等。专业实践具有直观、综合、与实践结合紧密等特点,在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思维的主要途径之一。[4] [5] [6]

二、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学分要求

环境科学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环境保护及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以及继续深造的专业人才。环境科学专业的学制一般为4年,实行学分制管理,要求至少修满150学分方可获得学士学位。根据高等院校理工科本科专业规范的要求,环境科学本科专业教学内容由普通教育(通识教育)内容、专业教育内容和综合教育内容三大部分17个方面构成。

普通教育内容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经济管理,外语,计算机信息技术,体育,实践训练等。专业教育内容包括:环境学,环境自然科学, 环境技术科学,环境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实践训练等。综合教育内容包括:思想教育,学术与科技活动,文艺活动,体育活动,自选活动等知识体系。

三、典型高校环境科学本科专业课程学分设置之比较

本研究选取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及内蒙古大学四所综合性大学,进行环境科学本科课程学分设置的比较,以此为基础,分析不同高校本科课程设置的特色与优势。四所高校环境科学专业课程统一按照通识通修课程,学科专业平台与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及教学实践课程(毕业论文,综合实习,社会实践等)进行设置,学分分配情况如图1所示。

各高校环境科学专业学分分配

从图1可以看出,四所高校中,吉林大学总学分及通识必修课学分要求最多;内蒙古大学总学分要求次之,通识必修课要求学分较少,但学科平台及专业核心课学分偏多;中山大学与南京大学要求的总学分、通识通修课程、学科平台及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学学分大体相当。

给出各模块学分占总学分的百分比,其中必修课是指通识通修课程和学科平台与专业核心课学分之和。

各模块学分占总学分的百分比

从图2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就通识通修课程而言,内蒙古大学通识通修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相对较低,吉林大学相对较高,中山大学及南京大学通识通修课程所占比例居中;对于学科平台及专业核心课,内蒙古大学所占比例明显偏高,达到40%,其他三所高校基本持平;对于专业选修课,吉林大学专业选修课学分所占比例较少,内蒙古大学次之,中山大学与南京大学相对较高;实践教学中,吉林大学要求学分比例较高,其他三所高校基本相当;就必修课而言,四所高校学分百分比在61%~68%之间变动。此外,吉林大学增设课外培养计划,而其他高校目前尚未开展此类计划。

综上所述,四所高校必修课修读比例相当,课程设置遵循《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规范》,变动性相对较小。对于选修课,不同高校有不同的设置方式,南京大学与吉林大学分方向设课,其中南京大学按照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及环境规划管理方向设课,吉林大学按照环境基础、环境化学及环境规划与管理方向设课,中山大学与内蒙古大学未分方向设置专业选修课。四所高校中,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内蒙古大学专业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分别为32.48%、30.00%、14.14%、22.86%。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四所学校各有特色,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分方向授课,突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专”的特质,而中山大学、内蒙古大学则体现“综合”的特性。其中,中山大学专业基础教育偏重于化学课程的讲授,化学类课程占全部基础课的一半左右;南京大学侧重于培养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及环境规划管理方向的专业人才,课程设置专业性极强;吉林大学集中加强学生专业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实践能力;内蒙古大学则侧重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加强教学与建设项目的衔接,将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节能评估、工程设计等案例融于教学过程,为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做好准备。

环境科学专业几乎覆盖全国,综合性大学中环境科学专业布点数最高。因此,以“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有特色”的人才培养要求为目标,提高综合类大学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意义重大。环境科学专业特点决定其所需基础课内容广,专业课门类多,然而学生在校时间有限,合理的教学计划、有效的课程设置、新课程的补充、实践教学环节的加强都至关重要,对于这些环节的改进与创新则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的过程。

篇2:综合性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目标探讨论文

随着新形势下社会对环境科学专业人才要求的改变,对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和目标进行深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分析环境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培养目标定位、理论教学体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教材建设及教学方法建设等方面介绍了在综合性大学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中进行的探索,旨在培养环境科学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

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全球性重大问题,我国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对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和决定性的影响。环境保护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战略任务,同时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以解决饮用水不安全和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强综合治理,明显改善环境质量”。

因此,环境保护和科学技术人才以及管理人才将是社会急需的人才之一[1]。

目前,我国已有上百所高等院校开设环境科学本科专业[2],全国100所“211工程”院校中有63所开设了环境科学本科专业,全国“985工程”院校中,有31所开设了环境科学本科专业。其中,少数设置于教育部直属高校,大部分设置于地方高校,环境科学本科专业在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专业设置时间较短、专业建设良莠不齐的问题。如何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结合地方实际情况,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提练专业特色和准确专业定位,是环境科学专业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南昌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特色及学生培养目标课题组,对环境科学专业建设中的特色和专业定位问题开展了相关的教学改革研究,获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1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征

目前,在本科教育层次,诸多本科院校对自身的定位基于两种类型:研究型或教学研究型[3]。培养的学生也主要是从事基础理论和应用科学研究的人才。高校提出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既强调基础理论的学习,同时也强调理论的应用性。这类人才既掌握了某一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又拥有较宽的知识面;既掌握了技术应用中的技术知识,以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既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有较多的了解,又能解决生产实际中的具体技术问题。他们具备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是现代技术的实施者、应用者和实现者。因此,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以下特征。

1.1 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特征

应用型人才进入社会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就业方向主要取决于市场的需求以及行业的发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的掌握,而且要以适应社会需求为导向。

1.2 人才培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特征

专业知识的结构决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加强理论知识讲授的基础上,重视实验、课程设计、课程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各类实践教学环节,有机地将理论知识学习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

1.3 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特征

实践教学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重点是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强调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1.4 以培养创新性思维为特征

应用型人才能力的培养虽然对于科研开发的能力要求不高,但对于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必不可少。拥有创新性思维的人才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服务时能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加此,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是应用型教育的灵魂。

篇3:综合性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目标探讨论文

环境科学是多学科、跨学科组成的新兴学科,同时,也是介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之间的综合性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与复杂性。正因为如此,环境科学专业覆盖面广、研究方向众多,与其他诸多学科之间交叉性较强,使得环境科学学科特色不显著,进而影响了学科的发展[4-5]。我们认为环境科学专业在保证其专业学科基础这上,一定要有自身的特色,仅仅对课程和实践环节进行简单的组合就容易使学科的发展没有内涵,更难达到学科质量的提升,而产生随大流现象,学生不能拥有良好的就职“生态位”,从而削弱了其社会竞争性。

综合性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 教学上办学定位不准

不同高校环境科学专业成立的背景存在较大差异,有的是化学背景,有的是生物背景,有的是地学背景,有的是环境工程背景。因此,学校在制定教学大纲时,往往以教师的专业背景来进行课程体系的设置,而“母系”的痕迹很深,普遍存在培养口径过窄、太专的问题,未考虑到社会、市场对环境科学人才的需求,导致教学上出现办学定位不准。

2.2 教学教材内容更新较慢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已进入快速发展通道,相应的环境问题也呈现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社会对环境保护人才的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但高校的教材内容、实验实践相对较为稳定,内容的更新不够快,而且不同课程的教学内容存在重复现象,教学的模式亦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使得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完全适应环境科学的发展和满足国家对环境保护人才的需求。

2.3 实践教学环节存在诸多问题

通常实践教学环节在三、四年级开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时的同时进行。综合性大学通常对所设专业进行总学时宏观控制,但由于公共基础课的学时基本上是固定的,并且呈增加的趋势,因此只能缩减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课时,这势必进一步减少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数。在通常课程实践中,可能由于带队老师和仪器的原因,造成实践教学环节不能取得满意的教学成果。在进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中,由于实习单位对实习人数的限制,还可能造成每个学生实际实习时间只有原定时间的一半甚至1/3。此外,如果环境科学专业未设定相应固定的实习基地,也存在着临时实习单位并不具备实践条件的问题。

3 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目前,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的就业渠道呈现多元化的态势,毕业后主要从事环境管理、环境科学研究、环境污染治理、环境规划、环境评价、环境咨询、环境教育,或经过培养选拔可继续攻读环境学科硕士学位[6-7]。

因此,高校环境科学教育的实施应当在“夯实基础,提高素质,强化实践,激发创新,多规格、多渠道、多层次培养”的人才培养战略上加大培养力度,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工作能力强,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强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定位与培养方式的确定还与高校的定位有关。定位为“以教学为主”的大学培养应用型和实用型人才为主,定位于“教学科研并重型”大学以培养应用研究型人才为主,定位于“研究型大学”以培养高层次的理论型和研究型人才为主。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高校都以这种方式进行定位。南昌大学就没有以教学型或者研究型进行定位,而是用“有特色、高水平、综合性”作为未来学校发展的定位,依据江西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南昌大学的性质,南昌大学环境科学专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兼顾研究型人才的培养。

准确的培养目标定位是专业建设的前提,专业培养目标反映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标准。笔者认为,环境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在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我国环境现状及就业态势,将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具有较系统的环境科学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和一定的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开发和管理能力,能适应环境科学发展和环境保护科学发展以及环境保护建设需要的环境科学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适应科研部门、高等和中等学校从事环境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适宜到厂矿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环境保护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可以到一些与环境科学有关的相关部门从事相关的工作或者到其他部门从事环境保护工作;可以继续攻读环境科学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4 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为了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的要求,培养合格的具有创新能力和深厚科学素养的应用型环保人才,构建环境科学专业新型创新培养模型势在必行。该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4.1 人才培养方案的理论课程体系及教材建设

依据环境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积极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调整课程体系。及时关注社会环保人才的需求信息,重视毕业学生及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体系由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组成。第一课堂主要由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及个性课程组成。第二课堂由学校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负责,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创新创业能力训练、职业生存能力培养、身心健康素质提升四大类。第一课堂学分164学分,各类课程学分比例(见表1)。第二课堂学分2学分。

围绕着环境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结合学生就业的需要,积极选用“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材或者公认高水平教材、获奖教材、统编教材作为环境科学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教材,选用21世纪应用型高等院校示范性实验教材作为环境科学专业基础实验课程的教材。

4.2 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实践教学是环境科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一方面丰富了教学体系;另一方面是课堂理论教学内容的补充,有助于理论知识的消化吸收和融会贯通。按照“夯基础,拓口径,强专业,重实践,力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一套“夯实基础,突出特色,立足现状,紧跟前沿”的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其中包括环境科学专业实验(上)64学时,专业实验(下)32学时、环境仪器分析实验32学时;环境生态学课程设计1周、环境工程学课程设计1周、环境管理课程设计1周、环境规划课程设计1周、环境评价课程设计1周;环境监测教学实习1周、环境科学认识实习1周、专业实习1周、毕业实习3周;毕业论文10周。

4.3 教学方法创新和实践

传统的教学方法属于保姆式教学方法,教师以灌输知识为主,与学生的互动较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较差,缺乏独立性,对教师的依赖程度较高。因此在教学环节中要注重加强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实践。课堂教学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避免填鸭式教育,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让学生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上课时进行积极地讨论与探讨,学生课后亦可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与老师进行互动,进而达到充分掌握课程的要点。对于实验教学,可将实验课堂与生产第一线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工艺环节中完成相应课程的实验,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通过构建多类型实习基地,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强化课内知识,同时将课内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开拓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实习过程中要带着问题去进行实习,充分利用实习单位的技术力量去学习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实习过程中和实习后及时对实习的内容进行小结和总结,以真正达到实习的目的。

5 结语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的要求,培养合格的具有深厚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环保人才,构建环境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要重视不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体系,合理安排学时与学分,更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加强课程设计与实践环节,使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充分体现。

相关专题 学分综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