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论文

htiany0001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htiany0001”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论文(共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论文

摘要:当前建筑施工中,高层建筑数量不断增多,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好坏对工程质量有着直接影响。随着人们生活的水平的提高,对于建筑内部及外部设计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一些新技术、新工艺的涌现为建筑业发展奠定了稳定的基础保障,高支模施工技术就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其不仅可以提高工程施工效率,还能满足人们对建筑工程结构性能的要求。基于此,文章以青岛地区为例对建筑工程高支模技术的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支模技术

高支模施工技术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与承载力,将这种技术应用于高层建筑基础施工中,能够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水平。但是,从目前来看,高支模技术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施工工艺复杂、难度高,对现场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的要求较为严格。作为一项重要的施工工艺,在施工前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按照工艺流程与相关规范进行施工才能保证预期的施工效果。

1工程概况

某工程地块项目位于青岛市高新区,本工程施工主要是一个大型的地下车库,这一车库的建设其质量需要严格的把关,同时使用大规模的模板支撑施工技术,属于高支模施工技术的一种。同时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模板支撑体系,此次工程中使用的具体支撑体系选择有:车库顶板、柱帽、汽车坡道模板支撑选用碗扣架支撑体系,进行立杆使用的是碗扣立杆,上面使用可调支托,而横杆使用的是碗扣横杆,保证碗扣连接。此次工程中使用的地下车库板厚的厚度为350L,模板底模使用的是厚覆膜木胶合板。同时使用次龙骨。模板支撑使用的是碗扣架支撑体系,配合可以调节的钢架支撑,立杆纵向之间的间距为900L,立杆的横向间距为900L。

篇2: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论文

2.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高支模施工开始之前,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做好科学的规划,主要包括现场机械设备、人员组织、材料等。为了降低安装过程中的质量安全问题,机械设备在某工程的地块主要分为两个区域,每个区域使用的吊塔型号是不一样的。工程中施工材料的使用也需要根据设计文件的要求进行购进与准备。项目开始前,施工人员需要熟悉审查图纸,认真学习国标、地标、企业标准和青岛杯验收标准。做好相关的技术交底工作,加强现场各部门的协调配合,保证高支模施工技术顺利实施。

2.2施工过程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这对现场施工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需要模板支撑体系进行准确的计算,本工程地下车库使用的板材厚度为350mm,本次工程中的其中一个楼其东侧的汽车坡道顶板其厚度在350L,模板的底膜使用的是覆膜木胶合板。并且使用30×30×3厚度的间距在150L作为次龙骨,通过使用50×70×4厚度的作为主要的龙骨。模板支撑使用的是碗扣架支撑体系,同时配合可调钢支撑,立杆纵向间距为900L,这样对于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对拉螺栓@450;梁底模采用30×30×3mm方通作纵肋。纵肋下采用φ48.3×3.6钢管@600做横向托梁,托梁下设置1道50×70×4mm方通纵向托梁。顶板板底支撑采用碗扣架支撑体系,梁底支撑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承体系,梁底支撑横向水平杆分别向两侧板底支撑连接两跨,用扣件与碗扣立杆可靠连接。扣件立杆采用48.3×3.6普通钢管拉接,横杆步距1200mm。其次,设计完成后,按照预先设计好的安装顺序做好轴线、梁位置线、水平标高的确定,根据要求进行顶梁、梁底模板、侧模板的安装工作,进行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及完工后的模板拆除。

2.3工程验收

高支模施工技术作为土建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好坏关系到工程整体的质量安全。因此,高支模搭接完成后需要进行质量检查与验收工作,严格按照模板支架使用材料标准做好构配件材料的质量检查,其主要包括:技术资料、钢管、钢管外径及壁厚、扣件、碗扣、碗扣立管连接套管、可调拖撑、脚手板、安全网等。模板搭设前需要按照监理单位审批通过的专项施工方案进行现场作业,作为模板支撑基础的楼板其混凝土的强度需要符合相关的规定,同时保证三层模板支撑。垫木的使用标准为板底同向设置,支架在使用完成之后检查杆件的设置与连接达到规定要求、必须牢固,扣件螺栓不得有松动、滑移,螺栓必须露出螺帽10mm,螺栓端头必须戴垫板;检查支撑立杆距梁边及墙边起步不得大于300mm;对剪刀撑的接头进行详细的检查与控制,查看其搭接的方法是否符合规定,连接的位置不能少于三处。同时固定搭接的长度也要在1米以上。确保每个部位的衔接都能够满足验收标准要求,为后面施工提供良好的质量保障,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2.4支模拆除

高支模施工技术作为现场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其主要功能是为了满足主体施工需求,为其提供支持与防护,工程完工后达到设计强度标准要求,也就是对高支模的支架与模板拆除之后。第一,针对梁底与顶板模板的拆除需要每层每段的顶板混凝土逐一拆除,并且以相应的试验报告作为主要的依据,项目的技术负责人需要进行核实,之后再允许拆模。不然不能做出拆模处理。第二,先将梁上的侧模进行拆除,不可以强硬的拆除。以免防止损坏模板的完整性。拆除的模板、龙骨等材料要摆放整齐,同时注重材料不能集中堆放。拆除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顺序进行,防止发生坠落引起安全与质量问题。另外,拆除的工作过程中需要保证混凝土的强度,之后浇带的混凝土浇筑试块强度也要在100%。

3结语

综上所述,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是不容忽视的,高支模质量对工程整体质量产生直接影响,作为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的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支模施工技术水平,相关技术人员应该按照国家、地区、行业标准要求,制定专项施工方案,进一步提高高支模施工的整体水平。上文我们以青岛地区为例,结合工程案例对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还希望对相关人员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张玉明.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11):150-151.

篇3:探讨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论文

探讨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论文

摘要:如今,处于科技不断进步,社会不断发展的新时代,很多的领域都在进行改变和发展,当然,对于建筑领域来说,不论是从技术层面上还是工程模式上,也有了很大的创新和提升。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来说,高支模施工技术是目前来看应用效果比较良好的。高支模技术的技术分析可以知道,其设计要领主要在模板和支架的支撑能力上,或者结构类型,施工设备等等,还有支架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这些都是决定高支模技术的合理应用的相关因素。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高支模技术

高支模技术因为在建筑工程中符合很多不同种工程项目的要求,所以,在近年来,适用范围也比较广泛。另外,高支模技术的使用流程也符合工程项目的要求,首先要进行准备工作,筏板的相关养护工作就是准备工作之一,其次,是测量放线,这也是确定工程测量位置的一个方式。之后,就是对架体的相关搭设,检查和使用。整体的步骤性比较明确,某一个步骤出现问题可以好解决。

1.高支模技术的应用现状和特点

1.1高支模技术的应用优势与现状

如今,建筑工程领域的施工技术已经开始快速的发展和改善,高支模施工技术作为如今建筑工程施工上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技术,其优势已经被很多的工程项目所认可。简单来说,高支模技术主要是利用建筑结构上的特点,进行合理的高支模搭建,或者是拆除工作,另外进行高支模技术施工的技术人员必须经过一定的技术考核,只有考核成功的技术人员才有机会进行建筑工程施工。其次,高支模技术在施工图中可以看出来,其主要的工作流程是先进行准备工作,之后进行技术交底,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是该技术的一大优势,其次,支模的混凝土交接,以及钢筋等结构的交接,交接之后进行中间抽查,必要情况或者工程项目比较小的时候要全部重新检查,保证工程效率的同时保证了质量。之后是质量评定,要有细致的质量标准,最后是拆模工作,可以说高支模就是建立一个支架结构,之后就是需要进行拆模工作,按强度报告确定拆模时间,注意保护棱角,施工之后清理棱角,保证现场的施工卫生。目前来看,高支模技术的应用现状是受到不同工程项目的青睐,可以在同一个工程项目中安装多种支模结构,能够同时分担不同楼层或者不同地方的外力,有助于建筑工程的质量保证。应用优势能够在工程中不同的步骤中安装,方便,有效,但是需要的技术要求比较高,所以,一般在该技术的施工之前一定要先进行技术交底。

1.2高支模施工技g的相关特点

高支模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基本上解决了建筑工程施工上的问题,有效的提高了建筑工程施工的效率。综合其技术应用可以分析该技术的几个特点,首先是组装技术高,因为一般高支模技术应用的建筑工程都比较高大,因此需要对高支模技术进行混合式组合应用,在不同的地方应用不同形式高支模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根据不同的建筑形式确定工程方案,进而安装不同形式的高支模支架,有效的分散外力,避免同一个地方受力过大,造成一定的质量隐患。其次,是难度大,虽然其工程设计原理比较简单,但是在一个工程中进行应用其实有一定的难度,对技术的要求非常大,如果技术没有经过一定的测试,使得工程项目质量不过关,很有可能造成人员的生命安全问题。另外,高支模技术有效的利用了自身的承重能力,分散了承重力,有效的节省了建筑施工材料,而且提高了工程施工效率,也保证了工程项目的质量。另外,其种类非常多,该技术能够根据不同的工程方案设计不同的安装方式,项目种类不同,其安装形式也有一定的区别。

2.高支模技术的技术原理和设计方式简介

2.1高支模技术的设计流程

如同文上所述,高支模技术的设计施工流程主要是几个大方面,首先,是准备工作,先是技术准备工作,先进行实地考察,确定施工方案,明确设计载荷,计算方法,节点构造,安全措施,施工人员或者是项目负责人要进行一定的技术交底,简单来说就是明确技术。进行一定的实际考察,如果不符合要求要及时进行技术培训或者改观。之后是安全准备工作,应该说安全准备对于准备工作来说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安全准备先要对技术施工人员的技术进行交底,组织工作人员要对工程项目进行一个具体详细的解析,每一个步骤应该如何进行该技术的操作都要进行解析,模板的安装工作等等要进行人员具体分工,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以及确定技术操作的'设备等。这些都是安全准备中一些具体的细节工作,一定要进行和必须要进行的环节。之后是施工的准备工作。主要分为几个方面,首先是模板的确定和组拼,首先根据实际的工程情况确定方案,然后选择模板和配件,对不合适的要及时的剔除,合格的模板不能重叠放置,中间要有垫板,还有底层的模板要和地面的距离至少10厘米,之后,要根据模板的尺寸进行组装拼装,不能盲目的进行,组装成功之后的整体要进行质量检查,安装完成确保承受力之后才能进行继续施工。最后,进行模板的定位,有效的选择墙柱等作为轴线,确定起点,画出内线,以便于安装和检查,另外,在拆模之后轴线墨线也有一定的基准作用。准备工作之后,要进行模板的选择和安装,主要步骤是选择的模板不能是腐朽的,扭裂或者是坏的,顶撑要垂直,还有模板中间不能是紧邻的,中间要有垫板。以后,按照工程项目的大小选择模板的大小和厚度,形状等等。而且,模板的厚度一定要均匀,防止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受力不均匀造成的安全隐患。选择模板之后,进行模板的安装,模板的安装完按照具体的步骤进行,不能有忽略的情况,因为每一个步骤之间都有关联和联系,模板首先应该固定,固定之前,不能对模板进行某些承重力测试,防止危险发生,固定之后可以进行模板组装,拉杆,支撑不能连接到门窗等承重力小的地方,另外,还有就是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和其他的浇筑材料不一样,内部由多种材料组成,所以,在搅拌混合过程中可能存在内部的结构不稳定,所以在支架安装过程中有松动等现象,一定要进行混凝土加固,防止安全隐患。在建筑中的柱,房梁等支架结构安装的过程中,要进行空间隔离,不能在其模板上进行施工操作。另外,木质模板的安装过程中,要注意防尘,而且,一般属于两个人的任务,所以协调统一很重要。如果安装模板的过程中遇到比较严重的天气环境,一般要进行工程量的减少,如果情况不允许要进行暂时的搁置。安装之后要进行质量检查,工程量小的要全部检查,工程量大的抽查进行质量管理。质量检查之后进行拆模处理,一般在建筑空间比较稳定的时候可以采取拆模,如果支架结构不稳定的情况下不能进行拆模,或者不能进行大幅度拆模工作。

2.2高支模技术的质量管理

高支模技术质量管理在几个时间段进行,首先是在准备工作的时候,在准备原材料,模板,设备等要进行一定的质量管理,不符合要求或者质量不过关的都不能进行继续施工,其次,是在模板准备安装之后进行,也可以说是质量抽查工作,在不一样的步骤中检查支架质量,保证工程稳定性。最后是在拆模之后,检查结构是否牢固,如果不牢固要确定下一步解决方案。

3.结语

如今,建筑工程的种类越来越多,当然,施工技术的类型也越来越丰富,所以,高支模技术的应用前景可以说非常良好,在其应用现状可以分析,该技术有效的避免了很多工程项目的缺点,能够应用方案优点,进行支架结构补充,稳定结构,保证质量,而且其设计原理比较简单,但对技术性的要求比较大,因此,需要进行具体的方案分析才能更好的应用该技术。

篇4:建设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论文

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直在不断发展,土地利用率成为国民建设中的重中之重,高层建筑开始大规模地出现,建筑工程开始更加全面地发展,同时也促进了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发展。高支模施工与普通的工程施工技术是有很大不同的,它挑战难度较大,技术特点相对较为鲜明,有着更高的施工技术要求。所以作为施工主体的工作人员要深入研究和学习该项技术,使其更好地为我们服务,力求达到更好的施工效果。

1高支模施工技术概述

1.1高支模施工概念

高支模系统和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是高支模的总称,它属于模板支撑,其实就是用钢材或者木材搭建一个主体框架,装上模板,完成混凝土浇筑或者有助于其他工作的一项施工技术。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得使用大量的钢材,并且它的应用是要建立在建筑的高荷载能力和大跨度建筑结构的基础之上,施工中的高度较大,并且技术难度相对较高,所以它的危险性也比较高。所以在进行具体施工时,施工单位必须制订科学的施工方案,并交由相关监管部门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开展施工。技术的相关设计人员要注重施工方案和连接设计的不断完善和改进,并做好相应的监督和管理,同时要制定相应急救援预案和必要的安全措施,保障工程的顺利施工。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城市高速发展的同时也获得了广泛的发展,我们在应用过程中必须把控好其安全性及经济性,在具体应用时要满足以下要求,首先,混凝土支撑结构的高度超过8m或者建筑的结构跨度超过18m;其次工程的总载荷要高于10kN/m2,或者是集中荷载超过15kN/m2,满足以上要求才能保障施工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1.2支撑架特点

高支模施工过程中使用到的支撑架的种类繁多,经常用到的是碗扣式、扣件式等,支撑架种类不同它的作用也有很大的不同,对于不同种类的支撑架,我们需要了解它们的不同特点,比如其中的扣件式支撑架,它采用的杆件连接方式是对接的方式,选用的连接件是插片和碗扣,采用轴心对接的连接方式,采用支撑抗剪的传力方式,我们只有了解其具体的特点,才能更好地对其进行应用。

2高支模施工管理模式中的漏洞

2.1施工人员缺乏安全防护意识

高支模施工中的施工人员中存在一大部分安全防护意识薄弱的人群,具体表现是:高支模施工单一落后的管理模式,并且忽视自身的实际施工水平,贸然引进大难度、高科技含量的工程项目,从而使得施工管理的难度大幅度增加,同时高支模施工管理的难度也会相应增加。在实际施工中我们投入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更多;在国内,很多的高支模施工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意识,并且安全防护装备的质量也比较差,而且没有开展安全教育课程,工作人员对安全知识缺乏足够的了解,影响了高支模施工管理的顺利开展。

2.2高支模施工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水平欠佳

首先,目前我国建筑工程中的施工主体主要是外来务工人员,他们缺乏专业的素质水平,不能准确掌握各个环节的施工方法、操作规范,施工标准缺乏,导致施工水平落后。其次,未对施工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教育,导致整个施工过程不够规范化、标准化。

3高支模施工的重点

3.1高支模施工的设计

高支模施工技术难度较大,它的施工要求很高,并且施工模式相对比较固定,工作人员要对施工周围的环境进行仔细的勘察,同时要深入了解施工的步骤和环节,设计出更加完善的施工方案。

3.2科学安装高支模支架

在高支模施工过程中,首先,要确定梁线的点与位置,定位对轴线,水平的控制线也要准确控制,从而使得高支模整体框架的核心更加有效的确立。其次,用钢管对梁底铺设模板,安装模板、侧面模板的安装要依次进行,然后再进行龙骨架的架设。最后,进行楼面模板的正确安装,有效固定梁板中的钢筋,然后浇筑混凝土。在混凝土达到适当的强度要求时,对梁板模板分别进行拆除。在拆除时先拆除水平拉杆,再将钢管的顶架依次拆除。拆除完成后,还要进行模板的清理工作。

3.3混凝土浇筑

高支模施工过程中一般选用商品硅作为混凝土,用硷罐车将混凝土直接运输至施工现场。采用硷泵与汽车泵输送作为振捣方式。具体的振捣过程为:从梁的中间位置向两端匀速推进,在施工过程中硷的高度上限为145mm,并且堆放时要匀速进行。此外,当用汽车泵输送到施工现场时,要及时开展平铺工作,并要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振捣工作,确保施工工序的规范化进行。有序均匀地进行振捣,避免由于不完全的振捣或者振捣后不达标的现象的出现。

3.4防护栏与安全网的安装

防护栏是由上横杆、下横杆、栏杆等部分构成的,这些部件它和地面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分别是1~1.2m、0.5~0.6m,防护栏要靠密目式安全网来实现密封的效果,安全网加固时要在脚手架立杆内部进行。假如空洞的大小小于1.5×1.5m,就需要利用盖板。倘若孔洞比较大时,就要安装在四周墙体,而且要紧固处理安全网的护身栏杆,或者在工程现场设置防护设备。

3.5对高支模的拆除

当土建工程的主体部分竣工时,就需要进行高支模的拆除工作。高支模的拆除和安装都比较烦琐。要妥善保管好拆除下来的高支模支架,使其利用率得以提高。高支模拆除工作需要在工程验收合格以后才能进行,技术人员需要亲临施工现场进行合理分析,对拆除的时间进行合理的规划。在达到必要的验收标准时,高支模的拆除工作就可以进行了。在具体的拆除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首先,要仔细地清理杂物与脚手架上的施工工具,并进行警示牌的设立。其次,在拆除作业完成之后,要对拆除的材料进行妥善的保管,重点做好模板和构件的保管工作,对其质量进行检测;要更换损坏和腐蚀的部件,并登记好种类和数量,更加便于日后的'分类保管和存放工作。

4保障高支模施工质量的措施

4.1严格依据施工要求展开施工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对专业性要求较高的施工项目中,施工人员应严格依据施工要求展开施工。如果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的粉尘污染以及噪声危害时,施工人员需要佩戴防护工具,或实行轮班工作制。施工单位要及时引进先进设备,定期检查、维修、保养安全防护工具,使安全隐患发生的概率大幅度降低。

4.2提升施工人员安全意识

高支模施工效果好坏的决定性因素是施工人员,所以,只有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施工技术的质量要求和施工标准才能更加满足要求,同时也可以很好地确保施工的基础。在具体施工时,施工质量的监管工作一定要抓好,要严格按照施工预案进行施工工作。还要严格的根据操作流程进行施工工作,使高支模施工技术的高质量能够确保,重大安全隐患的发生从而得到避免。

4.3细化落实安全生产监督制度

高支模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要利用新设备、新技术、新施工工艺来实现,各个环节的操作要求都要得到相应的满足。吊装、爆破、大中型机械安装和拆除等工作,施工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要符合编制的要求,平面图绘制,各个环节的安全技术措施也要进行相应的编制。相关设计人员还要改善劳动时的条件、消除噪声、避免进行危险作业、治理粉尘污染、提高施工的质量。将易爆、易燃、有毒物品安放在合适的位置,提出使用情况的相关要求,最好由总工审批之后再对各个环节进行施工。

5结语

高支模技术施工的难度比较大,不仅会造成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而且还会使工程的顺利施工受到影响。所以我们要更加严格地遵守安全准则,做好监督与管理工作,对存在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进行及时的解决,确保高支模施工作业的效率和质量,从而达到预期的施工目标。

参考文献:

[1]陈道普.扣件式钢管高支模的设计与施工分析[J].工程质量,,8(5):56~57.

[2]邵浩祥,姚传勤,白蓉.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J].山西建筑,(5).

篇5:建筑工程梁式转换层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论文

建筑工程梁式转换层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论文

高层建筑已逐步发展为多功能、多用途的建筑形式,因建筑物各个位置具有不同使用功能及需求,进而对建筑物结构形式、柱网布置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为达到此类结构型式的有效过渡改变,转换层发挥了极大作用。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梁式转换层能够对高层建筑中上部结构在竖向不连续的问题进行有效处理,因此在广大建筑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应用与推广。

1工程案例

某建筑工程1#楼A区共有32层位于地上,1层位于地下;2#楼共有31层位于地上,1层位于地下,其中商业门面主要集中于1~2层,架空层为2层,住宅楼为4~23层。梁式转换层结构为三层梁板,标高为+4.750-+9.850m,5.1m为其层高,200mm为其板厚。C50为剪力墙与柱混凝土标号,C45为梁板混凝土标号。由于转换层超大梁具有极大荷载,1m自重荷载能够与高支模需求相符,具有极大危险性。

2梁式转换层高支模施工工艺

2.1模板施工

选取18mm胶合板作为板底,选取尺寸为50mm×100mm的木枋作为次龙骨。选取直径为48的普通钢管作为主龙骨。以普通钢管满堂支撑体系作为支撑体系,900mm×900mm为立杆之间的距离,通过U拖对立杆上端高度进行调节。以钢管满堂支撑架用于超大梁支撑系统,沿梁长度方向梁底立杆设置450mm间距,按照具体施工现状进行顶部适当加密,顶部水平杆与顶托之间的距离则需控制在200mm,且贯通连接一般梁板的满堂架纵横向水平杆,选取U托将立杆上端的高度进行调整,确保主龙骨传送的承载力能够向立杆直接作用,在U托顶口位置需进行2根直径为48mm钢管并排放置,以此将主龙骨卡住,防止滑动现象出现。间隔3跨进行剪力撑双向设置,如长度在4m以上的梁,可遵循施工规定进行2%起拱作业。并将一道U托支撑于梁侧中部位置,稳固连接满堂架。

在立杆固定梁钢管脚手架后,需向立杆上引测楼面标高,且做好相关标识,如+500mm,通常情况下,只需将梁两端立杆标识做好即可,当具有较大跨度时,可将一处标识增设到量中间位置。随后按照+500mm标高进行梁底板安放横杆的安装,梁的定位线可通过梁排架2端吊线定出,并遵循定位线的实际情况进行架梁钢管进行安装。

2.2高大模板支架搭设

选取单立杆用于高大排架,选取直径48扣件式钢管进行施工,以顶托支撑作用于顶部,同时以高大排架双向连接柱子柱箍的.方式作为固结点连接方法,并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在外侧进行竖向连续式剪力撑设置,纵向方面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间隔10m进行竖向连续式剪力撑设置。在立柱底与地面距离200mm位置,顺着纵横水平方向以横上纵下的方式进行扫地杆设置。在搭设水平拉杆时,应拉通所有纵横向水平杆,选取对接扣件的方式进行水平杆件接长连接。满堂模板支架立柱环节,需将竖向剪力撑设置于外侧周圈,4~6m为其宽度。为避免板下出现变形现象,可选取双钢管放置到可调支座的方式用于该工程所有高支模位置,并将一根立杆设置到双钢管搭接位置,顶撑到双钢管搭接位置,以此提升钢管抗弯强度。

对接钢管扫地杆、水平拉杆,搭接剪刀撑,要求在500mm以下控制搭接长度,同时利用两个旋转扣件在与杆端相距低于100mm的位置分别进行稳固作业。选取抱箍对满堂模板支架和附近混凝土结构柱一层一层地拉结,要求分开浇筑竖向结构和水平结构,以此为连接其和支撑架体提供便利,进而形成良好的整体。

2.3钢筋工程

在梁柱接头处因安装、绑扎柱箍筋难度较大,一般可将竖向连接筋增加设置到该位置,以此确保其间距合理化。同时,因箍筋作业量较大,箍筋弯钩度数在穿送环节往往会出现角度变化,此时将对主筋位置、间距等造成严重影响。基于此,在结束箍筋绑扎穿送工作后,做好箍筋弯钩角度设计工作。根据施工图及相关规定,确定上部插筋伸入转换层墙柱、框支梁的长度。插筋施工中,可在梁筋上直接进行放线,完成插筋工作后,绑扎墙水平定位筋和梁,确保其稳固性。同时,为避免偏移现象出现在插筋位置,校正插筋垂直度后,需点焊斜向支撑一端和插筋的水平筋,斜向支撑另一端则需点焊梁钢箍筋。顺着墙体2侧相隔1.5m进行墙斜向支撑对称设定,并在柱四角位置设定住斜向支撑。

2.4混凝土浇筑

完成墙柱子钢筋模板后可先浇筑墙柱混凝土,向梁底位置浇筑时,需进行施工缝留设,如梁头存在竖向加腋现象,需绑扎锚固、定位加腋钢筋,随后向加腋最低位置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混凝土时,其下料、振捣都可一层一层进行,400mm为一次浇筑厚度,因转换层具有极为复杂的受力情况,分层施工中混凝土不能存在冷缝留设问题。要求前一层混凝土初凝前30min,需浇筑完成下一层混凝土,以此重复浇筑施工,最终达到全面浇筑的目的。

2.5模板拆除及养护

本工程拆除转换层模板底模、支架时,应确保其强度满足100%的设计值。拆除梁侧模环节,应避免拆模对混凝土表面、棱角等造成影响,在拆模时禁止预埋件、裸露钢筋插铁出现松动问题。按照先支后拆的原则,先将非承重位置拆除,随后将承重位置拆除,不得选取大锤等硬撞。18mm多层板为梁、板模板,拆装环节,不得抛掷多层版面,尽可能降低损耗。

3结语

综上所述,将高支模施工技术充分应用到建筑工程转换层施工中,可全面提高转换层施工的质量,延长建筑工程使用寿命,促进我国建筑工程行业进一步发展。

篇6: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的应用论文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的应用论文论文

[摘要]建筑行业不断向着高层化、多功能的方向发展,对于建筑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建筑行业的新形势,建筑单位也需要不断引进新型施工方式,实现建筑工程功能的转变。目前,高支模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有效实现了建筑结构的多样化。本文对高支模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技术;质量控制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多新技术被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来。高支模施工技术在提高高层建筑施工质量、减少安全事故发生、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高支模技术的施工难度相对较高,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出现模板坍塌的现象,严重影响了高支模的施工质量。因此必须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能。

1高支模施工技术概述

高支模施工技术是指在大型建筑结构中搭设模板支架的方法。一般情况下,高支模模板支架搭设高度超过5m,施工难度和危险系数都比较高。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组织专门的技术人员设计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严格的质量把控,确保高支模施工的质量。

2高支模施工技术流程

2.1施工前准备工作

(1)材料准备。在高支模建设施工过程中主要用到的施工材料有钢材、木材以及混凝土等,要根据工程施工的具体要求选择相应规格的材料。在进行钢材选择时,根据国家的相关标准,所选钢管不能有锈蚀、开裂等现象。此外,所选购的钢材要求表面应涂刷防锈漆,无打孔现象。在进行木材选择时,木材不能出现虫洞、发霉等现象,所制木结构应进行承重能力的检测,确保木结构能够承载施工过程中的压力。在施工材料的准备过程中,确保所选购的材料能够满足施工要求,保证材料质量。按照行业标准对每个批次的材料进行质量检测,不合格的材料禁止进入施工现场,保证材料质量能够满足施工要求。(2)参数设计。在施工开始之前,应根据行业标准和项目工程的要求,做好施工方案的设计工作。根据建筑工程的结构要求和施工材料的性能,按照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确定高支模板的各项参数,估算模板的荷载重量,为正式施工提供理论依据。(3)测量放样。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作业后,根据施工方案中设计的参数进行测量放样工作。用经纬仪测出每条轴线的位置,同时对模板的边线和中心线进行测量,用墨线加以标记,为后期的模板安装提供标准;其次是对模板的`标高进行复核,保证模板安装的水平程度。

2.2模板制作

根据施工方案中设计的模板类型由专门的制作部门进行制作,对模板的型号尺寸进行标注,在模板制作完成之后,由技术人员对模板的质量进行检测,保证模板的牢固程度。对于验收合格的模板进行脱模剂涂刷后,即可将制作完成的模板运送至施工现场,堆放在指定场地内。

2.3模板安装搭设

(1)门架安装,在安装之前,用墨线弹出门架的安装位置,按照墨线走向进行门架安装。在此过程中,应注意对门架位置的调整,确保门架的位置、间距满足施工要求。这一部分的模板支架需要安装纵横向扫地杆,用直角扣件进行固定,确保支架的牢固性。纵向支架的位置应在底座上皮200m以内。

(2)梁模板安装,根据施工方案中设定的标高来调整支架的高度。一般情况下,在进行梁模板安装时,根据模板跨度设置起拱,合理规划起拱的高度。

(3)楼面模板安装,在安装过程中,采取由四周向中间的铺设方法,必要时可用线钉对模板进行加固。楼面模板安装完成后需进行检测,对模板的标高和平整程度进行复核,同时对模板的预留孔洞进行核查,避免出现孔洞数量不足或者位置不准的现象。检测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楼面模板的搭设能够满足工程施工的需求,确保模板的牢固程度。

3混凝土浇筑

按照施工方案的配合比进行混凝土的拌制,确保混凝土的质量满足施工要求后方可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在进行浇筑的过程中,应根据模板的负载能力进行浇筑,配备专门人员对支架的承重情况进行实时观察记录,若出现模板松动的情况应立刻停止施工,及时进行处理之后方可继续浇筑。

4高支模拆除

在进行模板拆除之前必须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检测,确保梁板砼达到一定强度,经由相关负责人审批之后方可进行模板的拆除。在进行模板拆除的过程中,应按照顺序由上而下进行拆除作业,禁止使用重物击打的方式拆除模板;其次,在拆除过程中,自由悬臂的高度应控制在2步之内,若超过这一范围需设置临时拉结。

5竣工验收

高支模施工完成后,必须要进行质量验收工作,对于检测不合格的部分要进行修整,若存在的问题较为严重,则需进行返工处理,质量验收通过后方可进行下一环节的施工。首先是检测立柱、杆件、剪刀撑等的位置和水平度否能够满足施工要求;其次是检测连接部位是否牢固;最后检测支架的承重能力,将检测结果进行记录,以书面文件的形式进行存档。检测完成之后要进行场地的清理,保证表面无杂物、无积水,方面下一步施工作业。

6高支模施工质量控制

(1)原材料对于高支模施工的质量有着决定性影响。在进行原材料选购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应选择正规的生产厂家,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之前,按照相关的行业标准对其质量进行检测,检测的目的有二:一是确保原材料能够满足施工要求;二是保证所选用的原材料规格相同。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做好堆放保存工作,在指定位置配备专门场地,做好防潮防晒工作,避免原材料受环境的影响出现质变情况。

(2)在进行模板安装的过程中,每一层都需要进行标高、轴线的测量,用墨线进行标记,确保模板的水平标高能够满足工程施工的需求;其次是对模板支撑体系以及负载能力的计算,由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计算测量,保证模板能够承受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压力。模板安装时必须要按照施工方案进行作业,遇到问题及时上报相关负责人,组织技术人员对问题进行研究处理。在混凝土浇筑作业开始之前,可进行喷水处理,确保模板表面的湿润,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尽量采取分层浇筑法,浇筑的高度控制在400mm左右,同时根据浇筑高度和分层合理控制浇筑速度。一般情况下,混凝土浇筑作业应一次完成,若遇到机器故障或者停电等不可抗因素必须停止浇筑,停工时间较短时不需要进行特殊操作;停工时间大于混凝土初凝时间时,就需要设置施工缝。

7结语

综上所述,高支模施工技术能够有效改善工程项目的建筑结构,实现建筑功能的多样化,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但高支模施工技术难度较高,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流程,加强施工质量的控制,确保高支模施工的质量,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能。

参考文献:

[1]章兴.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10).

[2]苏文条.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浅析[J].江西建材,,(03).

[3]文志松.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探讨―――以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为例[J].技术与市场,,(05)

篇7:建筑工程高支施工技术的论文

建筑工程高支模板施工技术的论文

1、建筑工程高支模板施工前准备

1.1高支模板施工技术准备

首先,建设工程的项目技术负责人应该具备一定的技术专业知识,能够看懂图纸,且对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内容能够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技术负责人应该仔细审查图纸,对图纸中模糊的地方进行标记,为二次审图提供便利。第二,技术人员在审图时还应对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快速掌握,然后开讨论会进行共同商量,并针对问题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第三,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应对高度和尺寸进行初步设计,并针对项目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第四,规模较大的支模方案应经过技术专家进行论证并通过,方案应经技术负责人最后审批在进行实施。

1.2施工人员准备

高支模板施工前应做好施工人员准备,应做到项目部管理人员合理有效分工。具体人员准备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项目技术负责人应根据获得批准和通过的方案与项目管理和施工人员及时对技术要求进行沟通交流,同时还应对项目部的技术水平进行考核,以确保质量达标。第二,项目木工长应对工程中涉及的技术进行相关传授并对工程的实施进行监督;工程竣工时应考察是否达到验收标准。第三,项目专职质检员要及时检查工程质量,质量不合格的应勒令其施工人员及时修改,尤其是要对项目中使用的材料进行严格考核以确保其达标。第四,项目测量员认真负责工程的测量工作。第五,项目专职安全员应对将要竣工的项目及时履行检查职责,对项目不合格地方尽快做出调整。如果项目中存在支架时安全员也应对其进行检查,以免漏掉。

1.3施工材料准备

一般而言,高支模板施工选用的建筑胶合板为18毫米,且为扣件式钢管支撑。相关负责人在对施工材料进行购买前,应对材料的出产厂家进行仔细考察,同时进场检验钢管、扣件的规格,确保其规格与施工设计方案一致,高要求地保证施工质量。

2、建筑工程模板支撑体系构造设计要求

2.1一些经常被忽略设计要求

第一,设置的立杆间距难以保证水平横杆贯通。设计模板支撑系统的时候,要按水平构件的尺寸大小对荷载进行计算,再分别对立杆间距进行准确的确定。如果板下立杆间距和主、次梁不一致时、纵横不成行时,因为构造上的'不足,水平横杆不能纵横贯通,就会削弱架体整体的稳定性。但是如果在设计方案时,依据荷载的大小,主、次梁下的立杆排距做到一致,并对梁下每排立杆的间距和根数进行核定,对于板下的立杆间距,应选为梁下的整数倍,这样才可做到水平横杆的完全贯通,提高架体的整体稳定性。第二,边梁下的模板系统缺乏有具体详细且具有针对性的节点图。高层建筑框架梁下的模板系统边缘多为临空面,一旦在设计方案时不充分重视,会导致施工工人把支撑杆联接到外脚手架上,对模板支撑系统和外脚手架和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第三,连墙杆的结构特点和设置方式不符合要求,给实际操作带来不便。大部分工程的几个面或某一面没有剪力墙,多数没根据工程特点设计方案,不具有针对性的,应对连墙杆的连接措施和连接部位进行规定。第四,容易对后浇带结构特点进行忽略,对主体结构施工质量和安全带来影响。对高支模施工方案进行编制时,应对浇带的结构特点进行综合考虑,并在后浇带处设置独立的支撑带,同时在进行连续施工时,逐一对应设置上下层的立杆。第五,忽略顶部支撑点的设计要求。立杆顶部最好设置支托板,且与支架层顶横杆高度距离最好不要大于400毫米。当顶部支撑点在顶层横杆时,应向立杆靠近,最好不要超过200毫米。

2.2高支模板施工时应注意的构造要求

高支模板施工时应注意两方面的构造要求。第一,应全面对支撑架搭设的要求进行了解并掌握。搭设时应严格按照设计尺寸进行,水平杆和立杆的接头应在不同的框格层中全部错开进行设置;对于横杆的水平偏差和立杆的垂直偏差应确保小于扣件架的规范要求;对于钢管和扣件的质量应该和扣件架规范要求符合;设计地基结构层支座时应该符合承载力要求。第二,应注意整体性构造层的构造要求。如果支撑架的横向高与宽比大于或等于6或高度大于或等于20米时,应该对双向水平加强层或整体性单向进行设置;对单向水平加强层设置剪刀撑或水平斜杆时应按照每4至6米沿水平结构层进行设置;在支撑的中部和顶部每隔10至15米设置双向水平加强层;时刻确保高支撑架的底部和顶部必需设置水平加强层。

3结语

高支模板施工建筑工程的主力,主要广泛应用在大型建筑与高桥梁这两方面,因此加强对建筑工程高支模板施工技术的探讨和研究已经迫在眉睫。高支模板施工是对建筑主体结构进行施工的难点和重点工程,施工要求更为严格。相关部门或施工人员在高支模板施工时应注意:做好建筑工程高支模板施工前技术准备、严格注意模板支撑体系构造设计要求、明确并按照高支模板的施工中应注意的相关要求进行施工。

篇8:建筑工程地面施工技术分析论文

摘要:当前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城市化率也快速提高,这对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建筑工程的竣工离不开地面的施工,整体地面的施工在建筑工程中是十分重要的一环,这施工一般是施工人员在完成基本整体工程之后所采取的必需工作。影响整体地面的施工的因素有很多,除了建筑材料、施工时间、施工人员素质以外,施工技术的好坏在整体地面施工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为此相关建设人员要十分重视施工技术的选用。由于整体地面的施工要考虑到每一种不同地面的实际情况,建设人员在使用施工技术的时候要慎重选择,并需要对比基层和垫层的修建工艺不同之处,以确保建设完工后的地面符合规划要求。笔者对众多竣工后的建筑工程实地考察之后,针对不同地面的整体地面施工技术的选取提出自己的意见,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整体地面;施工;分析

建筑行业与人们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伴随着居住小区、商场大厦、政府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建设高品质的整体地面也成为当前的最重要的建筑工程任务之一。一般来说,居民小区、公寓等一些民用建筑的整体工程较小,整体地面也相对较小,主要要求耐久度和材料韧性;工厂和商场大厦等一系列商用建筑多为大规模工程,整体地面的占地面积也比较大,需要使用高端的施工技术,建设的整体地面要长期抗磨损、坚固性能好、具有相当的耐久性才行。因此对于不同的整体地面施工应采取不同的施工技术,有些可能会成本较高,有些可能成本较低,但都要符合工程预期质量才行,施工人员应仔细规划,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同时做好前期的检查和后期的维护工作,以保证建筑工程整体地面的施工质量。

1建筑工程整体地面的概念与种类

整体地面施工是建筑工程关于地面建设的一项基本工程,主要是指一次性连续铺筑而成的地面浅层,包含多种整体地面样式。如菱苦土地面,施工人员将菱苦土和滑石粉等一系列矿物颜料使用机器进行干拌之后,再配制氯化镁溶液使其成为胶泥,之后再进行压光、硬化、磨光打蜡即成。这种地面有着一系列的优点,具有相当的弹性,容易清洁,热工性能好等等,主要适用于小型单双层房间;水磨石地面,施工人员将碎石、玻璃、石英石等硬质材料使用机械打磨,再进行成块铺设,这种水磨石地面造价较低,易于施工人员施工建设和拼花调色,主要适用于商场、宾馆等房间建设使用;混凝土地面,施工人员先调制好适宜浓度和密度的混凝度,再使用大型机械进行地面灌注,这一建筑地面可直接作为整体地面,也可以作为整体地面的基层或垫层以便其他工程施工,混凝土地面在建筑工程中使用较为广泛;水泥砂浆地面,是施工人员直接在混凝土基层之上使用水泥砂浆铺设施工的一种传统整体地面,这一地面成本低廉,施工简易,易于整改,是当前建筑工程中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地面;井场场坪地面,这种地面周围往往有资源开采点,应保证地面平坦坚实,能承受大型车辆的行驶,井场无坑洼、积水、油污;道路地面,这一路面主要有半刚性路面和沥青路面(柔性路面)以及水泥混凝土路面(刚性路面),铺设时要考虑到路面所在地区的交通量、荷载量、降水量等。由此可见,整体地面的种类复杂,不同地面对施工技艺有着不同的要求,施工人员应对于地面概念与种类加强认识以便完成高质量的整体地面。

2建筑工程整体地面施工材料要求

建设高质量的整体地面离不开合格材料的使用选取,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整体地面材料使用的监督与审查。在对多个建筑建设进行实地考察后发现,细骨料和凝胶材料是建设整体地面施工的主要材料,而这两种材料的自身特性会对整体地面的质量产生重大的影响,为此工程部门需要采购稳定性高、密度合适和强度恰当的材料,相关监督和监察部门也应对采购环节加大监察力度,以确保高质量整体地面施工。

2.1胶凝材料

建筑工程整体地面使用水泥砂浆地面时使用的胶凝材料为水泥,铂铜硅酸盐水泥和硅酸盐水泥可以作为第一选择,选择材料要符合国家工程建设用材标准,使用的强度等级应大于33.0MPa。硅酸盐水泥和铂铜硅酸盐与其他种类的水泥对比,有着较为优良的性能,即早期强度较高、干缩性较小、水化热程度小。当然,如果工程相对简单,操作难度不大的前提下也可以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这种水泥的强度等级也应大于330MPa。综合而言,各种水泥的选择都是根据工程建设实情来考虑的,施工人员应按照方案要求去执行每一个步骤,使得混凝土配制与设计能够符合需要的密度和浓度。此外,在混凝土配比和搅拌时要妥善进行,水泥和砂砾等原材料的量与加入的水要均匀,并且要科学地安排材料添加顺序与搅拌时间,以使得搅拌后的混凝土符合标准,避免二次搅拌的出现。

2.2细骨料

在混凝土的制成过程中不仅需要适当的小石块等粗骨料,还需要添加一定量的细骨料,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的强度。通常情况下,水泥砂浆面表层会使用细砂和砂作为细骨料。由于混凝土的含沙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细骨料的继配,所以含沙量应大于1/3,施工建设人员在使用细骨料时要使用质量达标、规格适宜的材料,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提升混凝土的耐磨性,降低干缩施工技术性,减少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几率,从而建设高质量的整体地面。

篇9:建筑工程地面施工技术分析论文

3.1基层处理

基层是整个地面施工建设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施工人员必要做好基层的处理工作,以最大程度上提升整体地面的质量。基层的处理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①施工人员应清楚地面上的杂质,营造出一个较为洁净的施工环境,并在施工位置铺设碎石并且使用机械压实碎石,以进行地坪施工;②施工人员应将整个地面按照要求进行均匀划分,并且排好施工顺序,并向区域内浇筑配制好的混凝土;③浇筑成形的建筑要进行打磨,施工人员应使用凿毛器等打磨工具细心打磨,并使用清水冲掉地面杂质,以方便接下来的加工处理。值得注意的是,在铺设碎石要均匀铺设以减少地坪开裂的风险;在浇筑工作时要对混凝土充分振捣以排除混凝土中的气泡,这两项工作细节对于提升基层处理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3.2模板工程

由于地坪混凝土浇筑与后期地坪伸缩有着紧密关系,施工人员在浇筑模板时应恰当处理,以提升地基的整体性。一般情况下,模板工程按照以下步骤进行:①长向布置地坪模板。模板控制可以决定地坪的长度、地表的高度以及地面的平整度,因此模板工程十分必要;②弹基准线。施工人员需要再施工位置的使用水平工具弹出一条基准线,以保证地面标高的精准性;③做标筋。在基准线准确的前提下,施工人员选取一个标志地块,并结合标志板块标出纵横方向的标筋;④找坡度。坡度的选择要考虑到地面和墙高度,恰当的角度可以避免倒流水的事故,以提升工程安全度;⑤矫正。施工人员和监督人员应对之前的工作反复检查,确保之前工程合格之后,再实施面层的涂抹工作。

3.3面层涂抹

整体地面的工程基本完成之后,才能进入面层涂抹的环节,尽管这一工作相对简单,对此施工人员也不可忽视施工工艺的使用。施工人员在涂抹面层之前应使用清水对面层浇洗,这样不仅可以使面层保持相对的湿度,还可以提升面层的涂抹质量,降低涂抹时间。施工人员在对面层进行填铺的排实工作,即将混合料填铺在不同的标筋之中,以提升表面的平整度,使得面层表面比较细致。这些涂抹工序完成之后就需要对面层进行干燥处理,即向面层表面喷撒定量的干水泥,以期除去面层多余的水分,保障表面的`施工质量。

3.4地面养护

建筑工程的整体地面施工离不开后期的养护和管理工作。做好后期的养护工作不仅可以提升地面施工的质量,还是对前期施工工作的继续。通常养护时间为一个月,但对于不同季节的温度差异和湿度对养护工作有着很大的影响,工程管理养护人员应根据季节差异适当调整养护时间,如冬季较为寒冷,空气湿度大,应延长养护时间;夏季温度高,空气干燥,水分蒸发快,可以降低养护时间。此外,夏季施工的后续工作应在面层涂抹后的一整天后再进行,而冬季的后续工作则应在面层涂抹后的两天后进行。同时,管理维护人员应对整体地面进行保护和管理工作,在完工后的地面铺设草席和木屑且适当洒水,并设置明显的禁止牌以防止行人进入地面,最好在地面周边也设置一些防护栏以防止家养动物误入整体地面,影响地面的整体质量。

4整体地面施工难点及其解决措施

(1)在骨架密实型碎石基层施工中,很容易出现离析,离析不但影响平整度指标,更会造成基层表面不密实、松散,导致结构层整体性能较低。为此,要对基层表面仔细考察,找出相关原因:①考虑的应是集料,集料在生产过程中受到原材料堆放方法、材料质量、加工商经营理念、材料质量等因素的制约,产出的材料难以达到我们需求的规格,因此需要扩大集料来源种类和数量;②级配调整不合理,材料的生产配合比和理论数据是不尽相同的,生产配合比还会受到集料的搅拌、多样性以及搅拌机缺陷带来的影响,因此需要相关人员依据施工实情,在骨架密实的前提下,做出适当调整。(2)骨架密实性碎石基层队含水量的大小非常敏感,含水量过高会导致基层翻浆、弹簧、不密实、平整度差、裂纹增多;含水量偏小会影响压实度和强度,降低粗集料和细集料之间的裹覆力,也会降低粗集料和细集料之间的嵌挤力,从而增加离析的风险。为此,施工人员应谨慎控制集料的含水量,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情况用水车补水,在路面初凝后使用胶轮压路机进行收面工作。

5结束语

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愈来愈多的建筑工程也应运而生,当前阶段的建筑以商场大厦和工厂为主,这类建筑规模大、占地面积广,因此对整体地面的施工要格外重视。尽管我国工程建筑量在世界范围内已经位居前列,但是我国工程建筑质量层次不齐,施工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工程设计也有许多瑕疵。所以,我国整体地面的建设施工技术仍有待提高,期望工程人员施工时采用恰当技术,并努力提升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1]姚诗雨.探讨建筑工程中整体地面施工技术[J].山东工业技术,(05):102~103.

[2]翟利君.漫谈建筑工程中整体地面的施工[J].门窗,(02):54~55.

[3]贺德成.探究建筑工程中的整体地面施工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6(01):74.

[4]盛泽.建筑施工中整体地面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16):142~143.

[5]侯丽霞.建筑工程中整体地面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5):258.

篇10: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分析论文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工程施工技术涵盖从施工准备阶段的人员安排、设备调度、施工图纸检查、施工过程的材料的使用管理、竣工验收等一系列的活动。也就是说,该技术涵盖了工程施工全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对工程起着监控和管理作用。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保障工程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为企业争取更好的经济利益。

一、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意义

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优劣决定建筑公司的综合水平,对建筑公司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1】。随着国内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不断提升,相应的施工技术管理及其设备也随着有了明显的改善,不同于以往的建筑施工,现在施工难度大大提升,施工要求也更加严格,所以建筑公司必须重视施工技术的管理。由于市场经济的推动,国内建筑工程自身的特点非常鲜明,建筑样式、种类更加丰富,建筑规模差异明显,人们也更加重视施工安全和质量,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有效的控制建筑施工资本,保障工程进度,实事求是,不断进行创新,确保施工顺利进行,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建筑要求。此外,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建筑施工综合水平最为重要,建筑工程水平的高低是对建筑进行判断一项重要标准,而施工技术则决定着工程水平,所以施工技术对于整体建筑工程非常重要。因此,企业必须对其加强重视和管理,由此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规模大,工期长、施工环境复杂,同时投资较大,基于此,建筑工程对其施工技术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必须同时高超的施工技术保障工程的进行,由此建筑工程的综合实力。

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目标群体不明确,工作难以有效落实

缺乏专门的组织和部门进行明确的职责分工,导致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难以得到及时的处理,一些技术问题无法有效解决,建筑施工团队较为混乱,缺乏有效的管理,这极易出现施工和规划相脱节的情况,导致建筑团队素养降低,施工资本严重浪费,整体的施工水平无法达标【2】。

(二)缺乏对建筑材料的重视,施工设备水平不高

当前,国内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重点在于优化建筑施工各个环节的技术规划。而缺乏对施工资源的重视,对于施工设施欠缺严格的管理,使得施工原料性价比偏低,工程施工器械较为落后,对建筑施工进度和质量形成了负面的影响。

(三)资源管理欠缺,管理制度不紧密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缺乏对资源的严密管理,相关的管理制度较为粗糙,缺乏一定的规范性和标准性,施工图案会审存在走过场的情况。现阶段,国内建筑工程施工对于图案的重要性并没有正确的认识,在施工的过程中随意修改图案的.情况较多,导致最终建筑成果和图案设计相去甚远,这必然会对建筑质量及水平形成影响,建筑施工效率也会随之下滑。

三、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一)建立健全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体系

高效的管理制度以及完备的制度体系可以对建筑企业起到极大的积极作用,可以有利保障工程的顺利实施,提升其综合水平。必须严格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切实落实施工技术相关思想及内容,有效健全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制度【3】。增强工程施工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职业综合素养非常必要,需要对施工人员加强培训,使其准确的把握施工相关技能,由此实现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显著提升,改善建筑施工成效。

(二)建筑工程前期的施工技术管理

首先,做好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基本工作。企业需要明确相关施工技术标准,确保建筑施工可以高效的开展,提升建筑的总体质量,取得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建筑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档案及记录,真实记录,进行严格的施工技术会审【4】;施工技术材料档案对企业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它同工程后期维护息息相关,是进行建筑整体水平评判的重要参考,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必须对档案进行及时、有效的整理。当前,科技日新月异,施工企业必须切实关注最新科技信息,开拓企业视野,与时俱进,更快、更好的消化、吸收最新科技,确保施工技术管理时刻保持先进。其次,严格施工技术图纸会审。建筑施工技术图纸在工程实际施工中发挥很大的指导作用,它以纸面的形式反映建筑工程情况,清晰的指明了建筑工程方向,对施工技术图纸会审进一步加强,可以清楚的掌握建筑施工技术质量,确保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可以顺利实施。会审人员可以结合施工情况,探究和分析施工技术图纸有关信息,确保图纸设计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此外,坚持施工质量这一建筑工程目标,及时发现设计图纸中的问题,并且及时进行纠正,由此可以保障施工技术的科学、合理【5】。再次,采取分工合作,将具体的权职配置给具体工作人员。把施工相关任务切实安排给确切的负责人手中,有关负责人员可以结合施工情况将工作任务分配给个人,由此可以促进施工队伍工作能力的显著提升,还可提高所有负责人员对建筑工程的重视程度,使其更加积极投入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简化建筑工程施工程序,促进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使得建筑工程施工更加规范、标准。最后,保障施工技术交底的准确、及时。对建筑施工而言,施工技术交底的意义重大,它同建筑施工进程和整体水平息息相关,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必然确保施工技术交底准确、及时,使得各个施工人员明确掌握建筑工程具体的情况和要求,进而在此基础上组织现场施工,保障施工技术得到很好的执行和落实。

(三)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管理水平

首先,强化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建筑企业必须切实履行国家相关建筑法律制度,根据订立的合同组织工程施工,对施工各个环节进行严密的管理。对建筑材料加强管理,保障材料质量符合建筑施工需要,防止施工现场出现劣质材料【6】;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管理,对破坏工程的人员给予严厉的惩罚,积极建立优秀的建筑团队,提升团队的整体施工素养和水平,确保工程进展。其次,强化施工成本以及进程的管理。切实控制好建筑施工工期和进程,可以很好的控制工程施工相关的运营资本,由此提升整体工程的经济效益;建筑工程施工活动必须具有一定的计划性,根据施工具体情况,科学计划建筑施工过程中相关的资本支出问题,在确保施工安全、科学进行的基础上,降低资本浪费,规避人力和资产流失。最后,重视施工进程中相关安全问题。建筑企业需要建立安全小组,专门负责施工安全问题,预防火灾事故发生,防止出现乱接电线的情况,加强施工监督,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到位,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第一时间处理施工中存在的不同的安全问题,确保施工的安全,由此实现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

(四)加强对建筑工程竣工阶段施工技术的管理

竣工阶段是建筑施工最后一环,但是这一环节的技术管理同样非常重要,常常很多企业对于这一环节的技术管理缺乏充分的管理。对此,在工程竣工阶段,有关工作人员必须及时记录工程进行当中有价值的施工经验,并将其进行良好的整理、保存;建筑工程竣工之后,需要严格管理竣工资源,把好施工质量关,及时进行工程检查,防止任何安全隐患,一旦发生问题,及时进行补救,确保工程质量,保障施工整体水平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对建筑企业而言,提升自身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可以有效的促进建筑质量的提高,从而可以保障企业的稳定、持久发展。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增强可以显著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使其在激烈的竞争中争取有利的地位,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同时可以切实保障质量,因此建筑企业必须切实重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提高管理水平,确保建筑项目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