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不良路基的防治策略分析论文

dferghh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dferghh”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公路工程不良路基的防治策略分析论文(共9篇),欢迎大家分享。

篇1:公路工程不良路基的防治策略分析论文

公路工程不良路基的防治策略分析论文

摘要:公路建设促进了运输业的发展,但根据近几年来有关部门的统计结果,公路工程经常会出现路软土路基等不良路基问题,这些不良路基问题成了国家当前主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公路工程中不良路基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防治策略,能够有效提高公路质量,保证群众的安全。

关键词:公路工程;不良路基;防治政策

公路的使用时间和承受能力是人们主要关注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是与路基质量息息相关的。为了保证出行安全、提高公路的使用效率,就要改善公路工程中路基不良问题。下面就针对路基中湿陷性黄土路基和软土路基等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防治政策。

1主要存在的路基不良问题

施工中的每一步都会对路基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提高路基质量首先要做到精心施工。施工过程中对路基质量影响较大的有填充材料、路基的整体压实、路基排水构造物的施工质量等。其中湿陷性黄土路基和软土路基是对路基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的两个主要问题。

1.1湿陷性黄土路基

湿陷性黄土路基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不均匀沉陷现象。黄土是一种沉积物,不容易对抗水的侵蚀,而且粘性较强。在公路建设中湿陷性黄土主要用作路堤填筑材料,水会比较容易的侵蚀黄土,对路基的内部结构造成很大的破坏,导致路基结构的稳定性降低,继而会出现一些凹陷、变形等问题。湿陷性黄土路基对于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度有严重的影响,并且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公路的使用寿命,造成了国家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1.2软土路基

软土也是一种沉积物,含水量较高,主要由承载能力较低的淤泥沉积物和少量腐殖质所组成。由于它形成于水流不通畅、饱和缺氧的静水盆地,这类土主要由粘粒和粉粒等细小颗粒组成。这些粘土矿物和有机质颗粒表面带有大量负电荷,与水分子作用非常强烈,因而在其颗粒外围形成很厚的结合水膜,且在沉积过程中由于粒间静电荷引力和分子引力作用,形成絮状和蜂窝状结构。一般呈软塑状态,但当其结构一经扰动破坏,就会使其强度剧烈降低甚至呈流动状态,引起路基崩塌等现象。因此软土路基的治理问题比较困难,成为了路基工程重点关注的问题。

2不良路基的防治策略

前面对公路工程不良路基问题做了分析,原因主要是对路基的稳定性造成了影响,使得公路出现凹陷、崩塌等现象,降低路基的寿命和质量,进而使得人们出行的安全性和舒适度受到影响。下面就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防治策略。

2.1湿陷性黄土路基的防治策略

公路的建设首要是筑路材料,对湿陷性黄土路基的防治首先要进行的是材料的更换。湿陷性黄土路基的主要问题是黄土容易受水的侵蚀,所以要防止材料受水的影响,可以选择在遇水后对其性能不会造成太大影响的材料。比如选择砂砾或灰土等不容易受水的侵蚀的材料,作为路基建设的填充材料,这样可以提高路基的稳定性,而且还可以改善不良路基。其次,应用新型土工材料加固黄土路基。比如高强度塑料土工格栅,这种材料的强度高、稳定性较好、耐腐蚀,而且这种材料的适应范围较广。高强度塑料土工格栅可以根据建设的实际情况变换成不同的几何图形,这些图形有较强的稳固性,可以更好抗拉。这种材料的腐蚀性较强,可以抵抗酸性和碱性材料的腐蚀,增加路基的使用寿命。在常温和高温状态下,其有好的稳定性,公路建设一般是露天工程,在夏天温度较高的情况下,这种材料可以将高温的影响降到最低。最后,对黄土路基进行注浆处理。根据黄土对路基的长度和宽度的影响范围,可以将一定压力和间距的水泥浆或双液浆向路基注射,使其向四周扩散,从而填充土体的空隙部分。这些浆液可以和土体结合,改善土体的结构和性能,使其刚柔结合,减小沉降情况。在施工过程中可以给路基的沉降留一定的时间,减小因路基沉降而带来的损坏,增强路基的稳定性。

2.2软土路基的防治策略

软土路基主要是因为土质疏松,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水和腐殖性沉积物,可以用低强度的混凝土构造成一种新型的桩,来减少土壤中的水分,减小腐殖物的沉降。这种混凝土桩可以增强路基的承载能力,改善粘性土、粉砂土等路基。在增强路基使用寿命的同时,也降低了路基的安全隐患。这种新型技术的应用在公路建设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在被渐渐广泛应用,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还有一种地基沉淀量较小的粉喷桩可以用来改善软土路基,粉喷桩主要是利用粉体喷射机械钻一个孔,经过空气压缩,使固体材料以雾状喷入到需要加固的软土中,经过一系列物理反应后,增强软土的硬度。对于含水量较高、压缩性较高的淤泥质黏土的处理,可以采用喷粉桩这种方法,来提高强度、减少地基沉淀量。对于一些较低的路段,主要问题是路基的沉降,沉降会破坏原有的结构。在公路建设中设置垫层,根据不同的情况使用不同的材料,也可以将垫层综合处理,将沉降带来的影响减小到最低。公路的施工过程当遇到含水量高,软弱层较浅而且材料易于挖除的路段时,还可以采取挖除换填法。这种地基的处理需要先做好排水防护工作,将挖除的材料处理,然后根据挖除情况做填补处理,用更加适合这种地段的材料进行回填,可以减小工作量,降低费用。

2.3加强各部门的.协作

公路建设是一项很大的工程,需要各部门的共同协作、共同努力,因此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是建设工程的关键。业主及监理单位要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督,加强对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的检查,使其更好的完成工作。施工单位也要尽到自己的责任,对施工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讨论出最优的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并且要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提高其建设水平。各部门只有共同配合,相互协作,制定出一套有效可行的方案,才能更好的推进公路建设。

3总结

公路建设的质量是整个工程的核心问题,对于不同的路段要采用不同的建设方法,在建设中对于可能遇到的问题要做全面的分析,找到更好的防治策略。在提高建设效率的同时加强各部门间的协作,完善相关的制度,保证公路建设更好的进行。只有及时发现问题,多方面采取防治措施,公路建设质量才能真正的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潘慧斌.浅谈公路工程不良路基的防治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11):13,15.

篇2:公路工程路基挖方施工技术分析论文

公路工程路基挖方施工技术分析论文

摘要:在公路工程施工中,路基挖方施工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在影响施工进度的同时,直接决定了公路工程的质量。必须认识到这一技术的重要作用,在把握路基挖方施工技术特点和原则的基础上,提高这一技术的应用程度和效果。本文对路基挖方技术的应用情况、施工情况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实际的施工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探讨。

关键词:路基挖方;施工技术;公路工程;应用

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下,公路工程事业取得了明显进步,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在此情况下,对公路工程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采取合适的施工技术,使公路工程的施工能够顺利进行。路基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决定着公路工程的质量,施工人员必须重视挖方技术的运用,在加快施工进度的同时,增强路基的稳定性和坚固性。因此,必须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路基挖方技术的施工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有效分析,使这一技术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提高公路工程的质量,促进交通工程事业的发展,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路基挖方施工的特点及施工原则

1.1路基挖方施工的特点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地形地貌,在自然条件的变化下,地质结构会变得比较复杂。在公路路基施工的过程中,采用路基挖方技术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公路工程的最终质量。施工难度会随着地形的复杂程度而增加,因此,需要采取合适的方式促进施工的有效进行。在山地丘陵地区,路基挖方的速度决定了施工的工程进度。路基挖方施工时的地基是自然地质构造,在长期的地质演变中来,因此具有非常复杂的结构,给施工的顺利进行带来了严重的挑战。在路基挖方的时候,容易产生变形现象,对路基造成较大的破坏,影响公路工程的正常通车。在自然和人为因素下,路基如果出现了滑坡,会出现各种路基翻浆现象,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1.2路基挖方施工原则

(1)标准原则。路基是公共工程施工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公路的荷载量和稳定性,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对于不同地区、不同路段、不同规模的公路项目而言,其路基承载标准也是不同的。在进行路基挖方之前,施工队伍需要根据公路工程施工标准,以实际的施工图纸为基础,制定出相对应的施工方案,使路基的标准参数与图纸一致。(2)安全原则。在进行公路工程建设时,必须将安全性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只有充分保证施工安全,才能充分发挥公路工程的作用,推动交通公路事业的发展。在进行路基挖方施工前,施工队伍应以安全原则为基础,制定相对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监控和检查,并做好路基挖方工作中安全隐患的分析和预防工作,确保整个路基挖方工程的顺利展开。(3)质量原则。在路基挖方过程中,质量的保证主要包括以下两点:第一,在现场施工的时候,需要检查建造好的路基挖方工程,与相关标准进行对照,保证公路荷载量能够达到规定要求,促进公路工程质量的提高;第二,完成路基挖方施工工作后,为防止出现安全隐患,必须采取相应的方式进行检查,改进路基挖方过程中存在的结构薄弱部位,使路基的坚固性和稳定性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2路基挖方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2.1公路工程的概述

在某市公路工程建设中,13.54km为公路的总长度,31.5m为总宽度,公路为双向四车道,行车状况良好。在进行挖方路基施工的时候,1.06×121m3为总的挖土释放量,次坚石是路基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工作量非常庞大,对施工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必须提高挖方施工技术,使工程能够顺利进行。

2.2施工前的场地清理

在进行公路路基挖方施工前,要对挖方施工区域进行场地清理,使路基挖方施工能够安全进行。需要打扫清理施工现场的.废弃物垃圾,创造良好的机械化施工条件。对施工现场中所堆放的施工材料进行定点清理,在划分材料堆放区域的基础上,按照材料的特点进行储存和管理。在定期检查的过程中,如果材料摆放的位置出现失误,需要及时进行处理。除此之外,还要做好挖方工程开始之前的准备工作,确保施工人员和施工机械能够技术准确的到位,符合施工现场的实际需求。

2.3施工放样和定线测量工作

在路基挖方工程施工之前,需要做好施工放样和定线测量工作。挖方放样指的是施工人员在施工方案的基础上,反复检测各个导线坐标点和水准点标高,对检测的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完成检测工作后,需要复核检测到的数据,当保证数据完全正确符合标准时,开始进行施工放样工作。位于坡口点的一条曲线是路基挖方工程放样的主要位置,在施工区域表面高度变化的时候,曲线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放样的时候,主要在里程桩的各个坡口点位置,采用全站仪趋近法在进行放样,保证坡口放样工作的正确性。定线测量指的是在进行测量工作前,以施工图纸为参照,恢复地界桩、中线桩以及护坡道等各个重要位置的工作,中线桩的数量需要根据公路长度决定,在设置的过程中,将一个固定桩设置在每五个中线桩之间。完成设置工作后,施工人员需要在参照边桩的同时,对防护桩进行设置,提高道路行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4进行复查试验

在路基挖方前期,需要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复查,具体来说,采取相应的方式,调查和分析公路路基周边的情况,对障碍物、水文、地质、温度等进行详细的考察,在掌握具体情况的基础上,确定具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使方案能够真正指导路基挖方工作的顺利进行。检测人员需要根据检测的数值,选择最佳方案,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和坚固性能够符合施工的标准。

3路基挖方的施工分析

在路基挖方的过程中,在遵照一定原则的基础上,根据边坡的长度和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设计,保证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在开挖软土天然层的时候,需要保证开挖现场道路的开阔畅通,为后期的运输工作提供一定的便利。爆破开挖岩石的时候,为了保护破面,防止裂缝现象的出现,应避免选择大型爆破设备。开挖路堑的时候,在相关规定下,按照施工步骤进行。一般来讲,在路基的开挖过程中,可以将多种方式相互配合,开挖上边坡和边沟等。在进行土方开挖的时候,可以将卸车以及挖掘机相互结合,促进路堤施工的顺利进行。横挖法。横挖法是公路路基施工中的主要方法之一,主要应用在路基较浅或者较短的路段。在路基较浅的情况下,挖方施工时,可以选择单层横向全宽挖掘法或者分层横向全宽挖掘法。如果是土质路堑,需要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选择机械开挖或者人工开挖的方式,也可以将两者进行综合。一般来说,公路路基开挖的工作量较大,可以选择多层多方向的方法。如果朝着一个方向对路基进行开挖,采用的大都是机械,在符合路基开挖要求的基础上,使公路工程的质量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证。纵挖法。分层纵挖、通道纵挖、分段纵挖等都是纵挖法的主要形式,在路基较长的路段应用的最为广泛。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在推土机的辅助作用下,采用横向铲土的方式。当路基比较陡峭的时候,开挖时可以选择斜铲的方式。通道开挖时,首先从路基中间开始进行,然后开挖两端,在拓宽的过程中,达到规定的高度。这种开挖方式能够在较短的工期内达到较好的施工效果,快速运输土方,使施工场地面积得到明显的拓宽。混合开挖法。在地质条件较差或者路基较长且深度较深的时候,可以选择混合开挖的方式,以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在考察施工环境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施工设备,选择最佳的方式进行开挖,促进施工的顺利进行。在这种施工情况下,规模较大,步骤较多,为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可以采用多台挖掘机同时进行,为公路工程的质量提供更大的保障。

4路基挖方注意事项

在公路工程路基挖方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这些事项:第一,在正式开挖之前,施工单位需要组织专业人员,实地勘察施工的原始路段,对路段的地质、地形、水文、气温、气候等进行了解,记录相关的数值。在路基挖方的过程中,有时会受到天气的影响,在雨季的时候,需要选择分层开挖的方式,使每一层的底面纵坡在0.01厘米以上,挖方边坡的预留距离不能低于30厘米,也就是说当距离路基顶面大约30厘米的时候,可以停止挖掘的进行,在雨季之后,重新设计边坡线,按照新的设计标高进行开挖工作。在冬季的时候,因为天气寒冷,路基的坚实度较大,可以采取翻松表层土的处理方式,在路基上部形成30-40厘米的土质保温层,增强公路的防冻效果。完成路基挖方工作后,需要对上部结构进行持续施工,保护已经开挖好的路基地段,同时,需要采取一定的方式,防护施工路段周边设施以及地下管线,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5结束语

综上所述,路基挖方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的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需要对这一技术的特点和施工原则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把握。施工人员需要重视这一技术的应用,做好施工前的场地清理、放样、定线测量、复查试验等工作,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横挖法、纵挖法、混合开挖法等,在加快施工进度的同时,提高施工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有效性,使路基挖方技术能够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作用,促进公路事业的发展,为国计民生的进步做出积极有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吴晔.工程施工中路基挖方技术的应用[J].门窗.,(09).

[2]何刚.路基挖方技术在公路施工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6,(26).

[3]赵翼.路基挖方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探析[J].企业技术开发.,(26).

[4]王高松,范英伟.基于路基挖方技术在公路施工中应用的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5,(05).

[5]苏留轩,武红霞.论路基挖方技术在公路施工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5,(06).

篇3: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分析论文

关于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分析论文

引言

随着工程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道路交通施工行业迎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现实挑战,众多新型工程技术与材料设备的应用,使得公路工程施工经历着一场技术变革。软土地基是一种不良地质条件,该条件下的公路工程地质条件相对复杂,土体呈现较高的含水量与孔隙率,相应的应力承载能力与抗剪切强度相对不足,在未采取针对性加固措施的条件下,路基将出现不均匀沉降、结构失稳等系列问题,严重制约着其他工程施工环节的展开,同时也对公路整体质量问题埋下了隐患。可见研究分析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应用这一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软土路基工程特性分析

软土对于公路工程施工建设过程而言,是一种复杂的不良地质条件,软土中的水分较大,具有明显的压缩空间,相应的载荷承载性和刚度水平不足,在此区域进行公路工程施工,极易出现失稳或沉降问题。路基作为公路工程的基础结构,在当前车辆保有数量不断提升,交通系统运输需求不断上升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软土路基通常出现在内陆平原、盆地山洞、海滨平原等地区。软土路基较为复杂的特征,会使公路施工难度变大,施工周期变长,如果没有使用正确施工技术,还会使软土路基公路出现严重质量问题,如路面坍塌、路面开裂等,这些问题的出现轻则导致交通阻塞,重则导致交通事故,出现人员伤亡等严重问题。

2、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从上述软土路基工程特性可知,解决软土路基质量问题的关键是土体水分控制与粘结度的提升,现阶段常见的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主要包含以下几种,具体应用特点如下:

2.1碎石桩技术

应用碎石桩技术进行软土路基处理应用时间较长,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经验。该技术首先对软土路基进行一定载荷水平的振动冲击,在土体压缩聚结形成孔隙后,将筛选后的碎石填筑到孔隙中,同时使用一定的`土体聚合添加剂,提升碎石与缩聚土体的粘合性,通过碎石桩为路基结构提供相应的载荷承载力。相应碎石桩的尺寸和分布依据公路工程整体参数确定,保证路基结构受力均匀。碎石桩具有理想的应力和环境稳定性,能够在软土环境中提供持续的支持力,同时施工便捷,建设成本低,在目前的施工中仍有应用。

2.2换填技术

应用换填技术进行公路软土路基处理,是对于路基土体成分的整体性更替。该技术首先使用施工机械将勘测查明的软土结构挖除,然后分层均匀填加稳定性和刚度水平较高的碎石、煤渣等材料,从而通过改变施工区域地质条件从根本上解决软土地基质量问题。施工过程中,分层填筑时硬度和强度最高的材料位于挖方区域最底部。这种软土路基技术在较深路基施工条件下有着理想的应用效果。

2.3注浆技术

注浆技术是施工技术和机械水平不断提高的产物,借助高压注浆机械将制备的浆体注入软土层,通过固结作用提升路基稳定性。该技术应用过程中,首先使用钻孔设备进行打孔,贯穿软土层深度后,使用喷注设备注入浆体,在软土与浆体充分混合并凝结后,将会形成高刚度水平的整体结构,对凝结体加固后便可实现软土地基问题的解决。

2.4固结技术

固结技术主要通过在软土地基结构中添加相应固化试剂,进行土壤工程性质改良,强化土体聚合性,提升软土地基的整体稳定性。现阶段,为了提高加入固化剂的粘结能力,施工人员会借助旋喷设备增加固化剂与软土接触面积,同时配合一定的压实整平操作,完成软土路基问题的解决。2.5排水技术该种处理方法是常见的一种技术,它适用于软性相对较低的地基中,它主要是利用沙井固结原理排除软土中的水分。在排水中,需要在软土路基表面铺设砂井,通过预压砂井,增加排水的速度。但需要控制预压的速度,避免软土下沉过快造成地基沉降现象。

3、公路软土地基工程实例分析

3.1工程概况

某公路工程全长5.25km,软土路基部分长3.5km,前期施工地质勘测结果表明,该公路工程施工区段土体为软土,路基结构底层土壤含水量较高,同时地基11-13m深度范围存在淤泥现象。该公路工程横断面应力承载层横向坡度为3~5°,基础结构刚度支撑能力不足,路基呈现左侧倾斜趋势。

3.2软土路基处理方案

根据上述工程勘察结果可知,需要对软土路基处理,提高结构刚度,维持道路稳定性。具体处理方案如下:

(1)软土路基施工前,结合上述勘测结果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合理组织安排施工方案与设备物资,落实施工准备工作。

(2)软土地基结构的水分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因此应采取相应的排斥措施。对于该公路工程表面水分,可设置相应的边沟,及时导流,避免积水下渗作用;对于结构内部水分,应通过盲沟、渗井进行隔离与疏导,使其导出路基结构,降低地下水位。

(3)该公路工程线路上存在石方爆破区域,同时路线走向不规则,因此应在基层结构中设置碎石隔水层,充分利用爆破碎石,同时限制挖方填方过程中存在的砂垫层影响问题。

(4)软土路基施工过程中,应对结构沉降与形变进行全面监测,出现异常问题时应及时解决,排除问题后继续施工。

(5)该道路工程软土路基处理方案为砂垫层与排水板结合作用的方式,工期较长,为了提升施工效益可对土体进行超载预压,使软土路基内部的水分充分溢出,提升软土固结程度。

(6)根据结构勘测可知,该公路路基结构整体左侧倾斜,横断面横断面应力承载层存在出现滑坡问题的隐患,为了提升道路的整体稳定性,在路基左侧设置反压护道,降低滑动力矩水平,起到整体结构加固和软土处理的双重作用。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公路交通网络建设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软土地基区域施工越来越普及广泛,这一复杂地质条件对于施工人员的工程技术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对象为湿性黄土、砂土、粘土等土体类型,旨在全面提高路基施工结构的整体稳定性与应力表现。现阶段应用较为普遍的碎石桩技术、换填技术、注浆技术、固结技术以及排水技术等形式,在相应的工程实践中收获了理想的效果,获得了工程行业的一致认可。施工人员应进一步提高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水平,全面提高不良地质条件下公路工程施工质量,促进交通事业的发展。

篇4:公路工程土方路基压实施工分析论文

公路工程土方路基压实施工分析论文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交通运输业随其蒸蒸日上,公路的使用也越来越频繁。路基路面压实技术不仅是路面施工的最后一道工作,更是保证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其关乎路基路面的强度和平整度,还与路面的使用寿命密切相关。基于此,本文探讨了优化路面压实技术的方法及影响压实施工质量的因素,并对路面压实施工技术进行了较细致的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路基路面压实;技术分析;公路工程

引言

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国家对道路行驶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作为公路施工企业,必须加强施工管理,提高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的有效性及创新性。公路工程路面压实施工技术,在我国的道路施工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首先,该技术可以使路面的强度达到要求,有足够的稳定性;其次,该技术可以使路面足够平整;最后,好的压实技术还可以增加道路的耐久度。

1、我国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发展现状

我国的公路工程在路面压实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我国公路工程管理企业不重视对压实技术的优化,不觉得它是技术管理,对其整体状况的了解不全面,常常会以偏概全,造成不必要的损耗,这样会导致企业的发展片面化,往往达不到最高的效益;其次,黏性损耗也是导致压实质量不过关的一大因素。路面的使用会造成较大的混凝土黏性损耗,此时就需要通过加强质量监督和黏性结构的塑造,来保证路面内部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但是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混凝土的黏性构造会渐渐被破坏,这种破坏是不可逆的,从而导致道路的使用年限缩短。此外,混凝土技术级别不够也会影响混凝土的黏性。混凝土设施都有一定限度的承载能力和承载负荷的,一旦超出了这个限度地基就会开始出现黏性裂缝,而后逐渐往上延伸,当损坏达到一定程度后混凝土设施就会由局部破坏发展为有关建筑质量的完全性破坏。

2、影响路面压实施工技术的因素分析

影响路基路面压实技术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路基填料、压实机器性能、碾压的方式、速度、厚度以及土壤含水量等等。

2.1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路面压实的密度越大,土壤的内部摩擦力也会变大,但土壤中的水会对土壤有润滑的作用而减少土壤分子间的摩擦力。当压实的密度达到一定限度时,压实所做的功就不能够抵制土壤本身的抗力;与之相反,如果含水量少则土壤分子间的摩擦力就会变大。因此在含水量不同条件下,相同压实功得到的干容重是不一样的。由于这个原因,不同的土壤材料需要的含水量也是有区别的,每种类型的土壤都需在与其对应的.含水量下压实才能得到最好的效果。在实际压实过程中,压实机的重量以及压实机的功能效率都会影响土壤的含水量和干容重,故压实机的选择也需慎重。因此,在路基路面压实之前,需要先对表面层和路基层的含水量进行测定。

2.2碾压施工的影响

路基路面压实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碾压厚度。当压实厚度小于某一限度时碾压层的压实度会不达标,如果碾压厚度过大的话则会使碾压层及其下层的土壤的碾压度都不达标。同时压实器材对碾压厚度也有影响,因而在实际施工中应充分考虑土壤的质量、碾压的工具等情况后再选择碾压厚度。首先,碾压方式与路面压实质量息息相关,在道路施工相关技术规范中对此有着明确的标准要求,要求路基碾压时应以先从边缘开始以较快的速度进行,然后再逐步到中间且减慢速度以先轻后重的方式进行。这种碾压方式可以保证较好的压实施工质量,但施工方也应清楚这种方式并不是适合所有情况的,特殊情况应该特殊对待。其次,碾压速度也与路基路面压实施工质量息息相关。若碾压速度超过正常的速度,这时就会导致路基路面起伏不平,而如果慢于正常速度的话则会使被压的部分土壤承受到超过其承受限度的负荷而产生质量问题。因此,在碾压过程中,碾压机应尽量保持匀速前进且碾压段的长度也应有所选择,天气热时碾压段应长,相反则应缩短。

3、提高路面压实技术质量的方法

在不同情况下提高路面压实技术质量的方法有所不同。例如,在土壤含水量比较高时,应通过适当的干燥方式来使土壤的含水量达到最佳,如通过晾晒、风干、粉碎等来使土壤达到最佳状态。当土壤含水量较低时,首先,应该先将土壤翻得松软后再用压实机将其压到合适的程度,且应加快施工速度以免在施工过程中水分流失;其次,可通过控制压实的摊铺速度来提高压实质量。在施工中,注意协调好摊铺速度与碾压路段长度之间的关系,在适当的天气选择适当的碾压长度。此外,施工材料也应注重配比,一般情况下外掺剂量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不会太大,但外掺材料与混合材料的容重常有较小的差异,这样就会使土的含量增加而导致压实度不准确,所以在压实作业中应时常抽查外掺料的含量。另外,应及时测量压实施工后的压实质量,这也是保证其质量的一种方法,常常采用核子密度仪法和灌砂法在测定。核子密度仪法用于测定沥青路面,该方法的测定范围在20cm以内,道路表面层常用散射法来测定其密度,路基层则常用直接投射法来测定。首先,需要选取合适的位置来放置仪器再将仪器预热;然后,再按照制定的测量方案来测量并记录读数;最后,放回仪器并检查器材有无损坏。灌砂法是指选取合适的、均匀的砂使其自由落体,由于灌砂单位重量是不变,所以通过分析集料的含水量等可以得出压实质量的好坏。灌砂法虽然是压实质量检测中最常用的方法,但也有出现特殊情况的时候,具体还是要根据实际来定夺。

4、展望

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技术关乎整个公路工程施工质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施工单位不仅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技术的培训,还应对影响路面压实质量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采用更加有效的施工方法来保证压实的质量,促进我国公路工程建设压实工作的优化和公路工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明峰.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1).

[2]武景慧.浅谈公路施工的材料质量控制[C].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

篇5:对公路工程中常见地质灾害的分析及防治论文

摘要:公路是遇到地质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工程建筑之一。一条公路的修建常常需要跨越不同的地貌单元,会遇到各种各样复杂的地质问题,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等特殊的地质灾害。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为满足经济建设的要求,就要及时预防。

关键词:公路工程;地质灾害;防治

篇6:对公路工程中常见地质灾害的分析及防治论文

①滑坡:主要在斜坡上的岩体由于某种原因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这种地质灾害在公路工程中容易出现,比较容易产生,主要是因为其地质原因形成的。②崩塌:发生在较陡的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的地质现象。如果在公路中出现崩塌,其实是很难处理的,会造成人员伤亡。③地面塌陷是在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的自然现象。主要是由外在原因造成的,并不能减轻其对公路造成的伤害,而且其伤害较大。④泥石流在山区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于降水而形成的一种带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条件的特殊洪流。主要在中游沟身长不对称,参差不齐;沟槽中构成跌水;形成多级阶地等。也是公路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诱发地质灾害的因素主要是由于采掘矿产资源不规范,预留矿柱少,造成采空坍塌,山体开裂,继而发生滑坡。

篇7:对公路工程中常见地质灾害的分析及防治论文

公路的地质灾害有很多,影响也较大,在公路工程中长借助简单的测量工具、仪器装置和量测方法,监测灾害体、房屋或构筑物裂缝位移变化的监测方法。一般常用监测方法主要有:埋桩法。埋桩法在地质灾害来临的时候,最适合进行对地质的观测。埋桩法适合对崩塌、滑坡体上发生的裂缝进行观测。在斜坡上横跨裂缝两侧埋桩,用钢卷尺测量桩之间的距离,可以了解滑坡变形滑动过程。对于土体裂缝,埋桩不能离裂缝太近。此方法便于测试地质灾害的来临。埋钉法。在建筑物裂缝两侧各钉一颗钉子,通过测量两侧两颗钉子之间的距离变化来判断滑坡的变形滑动。这种方法对于临灾前兆的判断是非常有效的。上漆法。在建筑物裂缝的两侧用油漆各画上一道标记,与埋钉法原理是相同的,通过测量两侧标记之间的距离来判断裂缝是否存在扩大。贴片法。横跨建筑物裂缝粘贴水泥砂浆片或纸片,如果砂浆片或纸片被拉断,说明滑坡发生了明显变形,须严加防范。与上面三种方法相比,这种方法不能获得具体数据,但是,可以非常直接地判断滑坡的突然变化情况。在地质灾害来临的时候,我们常用以上方法来进行测试,来预防地质灾害的来临。

崩塌、滑坡防治的基本方法主要是各种加固工程如支档、锚固、减载、固化等,并附以各种排水(地表排水、地下排水)工程,其简易防治方法是用粘土填充滑坡体上的裂缝或修地表排水渠。泥石流灾害防治的基本方法是工程设计和施工中要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避免地表水入渗,对已有塌陷坑进行填堵处理,防止地表水注入。因为消除和减轻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危害 滑坡的发生常和水的作用有密切的关系,水的作用,往往是引起滑坡的主要因素,因此,消除和减轻水对边坡的危害尤其重要,其目的是:降低孔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防止岩土体的软化及溶蚀分解,消除或减小水的冲刷和浪击作用。应建立危险性评估:通过各种危险性要素体现,分为历史灾害危险性和潜在灾害危险性。根据历史经验来进行判断。灾害危险性是指已经发生的地质灾害的活动程度,根据灾害活动强度或规模、灾害活动频次、灾害分布密度、灾害危害强度。根据以上的活动来进行预测,降低其危险性。

篇8:对公路工程中常见地质灾害的分析及防治论文

高速公路建设质量管理及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问题:①施工材料不规范、进度管理不科学、制度不完善。在我国公路建设存在施工材料不规范等许多问题,在很多高速公路使用的碎石仍然是(特别在赶工期时)从多个不同的小沙石场收集来的',很不规范。需多公路的建设因质量问题高速公路出现路基路面的早期损坏,使高速公路达不到其应有使用性能。那些碎石往往是适应房屋及其他建筑方面的需要或一般等级公路需要,用在高速公路上会产生潜在质量隐患。因为其偷工减料,质量根本没法保证。赶进度,搞献礼,粗制滥造;或是层层承包,克扣经费,偷工减料,没有合理工期。导致工期进度缓慢,质量不能保证等一些原因的出现。②缺乏安全生产教育。安全意识是安全隐患的关键,许多灾害都来自于安全意识的缺乏。而当前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安全生产教育方式非常单一,并没有形成立体交叉的安全生产教育渠道。导致许多人的生产意识下降,生产能力低。③监督机构落实不完善。全生产机构制度不健全已成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中的一个弱点,许多地方无法形成省、市、县三级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也无法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有效的组织保障。导致安全生产降低。如何对自然灾害进行防治是现在我们所要做的,主要是将公路的地质灾害的几率降到最低。首先,先要将建立完善的预警系统。工程建设过程中及建成后,应加强对公路边坡及后山斜坡的巡查和监测。可采取悬挂“警示牌”、布置监控等措施,作一定程度的预警预报。对即将到来的灾害,要有完善的措施,对待即将到来的灾害。其次,对即将到来的灾害,要有有效的措施,来进行预防。“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根据天气以及即将到来的强对流天气的规律和活动强度,应严禁乱砍滥伐、乱采乱挖、乱堆乱倒等不良行为;多种植树木,降低地质灾害的侵袭。最后,对即将实施的公路,我们要建立有效的系统,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施工的地形,充分的考虑其施工地形中愿意出现的地质灾害,最大可能的降低其危害性。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在可能引发地质灾害或者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建设工程,应当配套建设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配套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未经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的,主体工程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以免地质灾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凤明.地质灾害及工程治理实践[J].科学技术,(3).

[2]张东.公路工程常见地质灾害分析[J].交通建设与管理,(6).

[3]罗元华,张业成.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M].北京:地质出版社,.

篇9:大学生不良就业心理归因分析及应对策略论文

一、大学生不良就业心理面面观

近年来,我国高校不断增容扩招,大学毕业生总量逐年攀升。加入WTO后,国家产业政策日趋完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企业国际化进程加快,人才选拔注重专业知识、岗位能力、实践经验和综合素质。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难题诸多,容易产生以下不良就业心理。

1.焦虑抑郁心理。

焦虑是紧张不安并带有恐惧体验的情绪状态,多半是由不能实现目标或不能避免某些威胁而引起的。抑郁是悲哀、沮丧、郁闷等情绪体验,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和沉默寡言。大学生正处于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重要阶段。他们满怀激情参与就业竞争,结果事与愿违,必然感到失望,多次受挫会产生焦虑,若不及时调整心态,能发展成抑郁症,危害身心健康,严重者甚至会引发犯罪或自杀等极端行为。

2.随意矛盾心理。

求职就业中,以我为中心,片面强调“双向选择”,常表现出随意违约频繁“跳槽”的矛盾心态。他们渴望就业急于求成,轻率辞职好高骛远。随意矛盾心理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时“高不成,低不就”。

3. 从众攀比心理。

从众是个体受群体影响,放弃自己主张,转变原有态度,在认知、判断、信念、行为等方面与群体多数保持一致的现象。攀比是盲目地与他人进行不对称比较。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发展、重组和完善时期,易忽视个体特异性,形成自我价值取向的从众攀比心理。在就业中,盲目涌向中心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一味追求热门行业或知名企业,想进大机关不愿下基层,常与他人攀比收入待遇、行业单位和工作生活环境。从众攀比心理使目前“有人无业就”或“有业无人就”的结构性失业现象更加严重。

4.自负偏执心理。

自负偏执是自命不凡,盲目清高,刚愎自用,不善团结的心理表现。求职时,期望值偏高,偏执地追求择业高标准,无视跨专业的职业选择,“该出手时不出手”;一旦未被录用,不从主观上检查,往往偏执地认为社会不公,人为地丧失了许多就业机会。

5.自卑依赖心理。

自卑依赖心理常出现于两种群体:(1)家庭贫困或就业有困难的大学生常常自我评价偏低,表现出害羞、内疚、胆怯、忧伤、失望等消极自卑情绪。他们是就业的弱势群体。(2)80年代后出生的独生子女在自立、自信、自主方面不成熟,遇事犹豫不决,常过分地依赖父母或亲属决策。他们应聘面试要家长陪伴,签约要家长拿主张,甚至报到时还要家长陪送。

二、大学生不良就业心理归因分析

大学生群体正在步入成年期,正处于“第二次心理断乳期”、“边缘人”地位和“心理延续尝负期”,集多种特殊性于一身,多重价值观和人格的再构成是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形成的内因,社会、学校、家庭等外部环境是大学生诱发就业心理问题的外因。

1.自身因素。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可是大学生择业认知心理却依然停留在精英化阶段。首先面对强大的就业压力,他们普遍表现出焦虑抑郁心理和自负依赖心理;其次,由于社会阅历较浅,心理发展尚不成熟稳定,不能正确认清自我,容易产生自负偏执心理和从众攀比心理;第三,初次就业时,过分理想化,心理承受力差,稍微遇到点困难或不满意就表现出随意矛盾心理,在择业、就业、“跳槽”和再就业的循环中反复徘徊。

2.社会因素。

(1)传统就业观念,官本位的思想根深蒂固。不少大学生不顾自身条件,热衷于考研、考公务员,一心想“端铁饭碗,吃皇粮”。

(2)就业市场缺陷。全国的就业市场五花八门,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入市成本较高;人事管理制度仍带有较强的计划体制色彩,毕业生异地就业派遣、落户口、接档案,劳动保障和社会保险等方面还存在着种种壁垒。另外,大学生招聘或使用过程中,凭关系、走后门,搞暗箱操作等不公平竞争也时有发生。

(3)用人单位制度性歧视。不少单位过分强调工作经验,不接收女大学生,甚至还有身高和体貌等方面的限制;有些单位劳资政策不透明,钻国家政策空子,工资薪酬、福利待遇、劳动保障、社会保险等随意性很大。也有单位重招聘、轻培养,对招用的大学生,缺乏人文关怀,这也是大学生频繁跳槽的原因。

3.学校因素。

(1)高校专业设置结构性问题突出。大学生就业既有总量性矛盾也有结构性矛盾,如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结构性矛盾是主要矛盾。高校扩招,基本上只是招生总量的扩大。出于自身师资力量的考虑,高校专业设置未能同步满足就业市场需求。

(2)高校的实习实训问题亟待解决。目前,大学生普遍感到实习难,找到学以致用的实习单位更难,尽管政府已对大学生实习、学工交替予以政策支持。但要做到全社会都主动吸纳大学生实习见习,关心其成长成才,政府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3)高校的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必须改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多偏重思想教育和政策教育,而在毕业生创业教育,求职能力培养,就业心理咨询等方面滞后。另外,高校注重“初次就业率”,强调“先就业后择业”,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助长了毕业生仓促就业,随意毁约,频繁跳槽等随意矛盾不良心理的滋生。

4. 家庭因素。

父母期望值过高而毕业生急切地要感恩父母,这些家庭因素也是大学生产生上述心理问题的诱因。

二、大学生不良就业心理的应对策略

1.构建社会防御体系。

(1)全社会都要切实落实国家的《就业促进法》,为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政策环境,要确保经济发展与大学生充分就业的良性互动和正向循环,激励用人单位多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目前应着重解决毕业生异地户口准入和同城就业享受同等社会保障等问题,促进全国城乡人才双向流动,让大学生领悟到西部就业去基层锻炼的可行性和光明前景。

(2)完善公益性人才市场体系,减少人才交流环节和入市成本,健全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切实保障大学生就业权益。用人单位应当兼顾毕业生的人格利益和其他利益,减少各种就业歧视,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就业氛围。

2.构建学校防御体系。

(1)深化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高校应主动与用人单位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切实推行“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等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提升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大力开展“高校毕业生创业行动”。

(2) 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和谐的校园环境。高校在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

(3)努力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该以创业教育和就业能力培养为切入点,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行个性化和全程化指导,大力开展就业心理咨询,最大限度地避免各种就业心理问题的.产生,为毕业生提供合理的就业平台;同时,要建立就业困难和家庭经济困难的“双困”毕业生的就业帮扶机制,确保他们顺利就业。

3.构建家庭防御体系。

家庭是大学生心灵的港湾,父母与子女间应多交流,增进理解和信任,配合高校做好思想工作。在求职受到挫折时,大学生最需要家人关心和抚慰,才能重建自信。同时,高校应从新生入学起就要与家长建立密切的联系,让家长认清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新形势,转变就业观念,共商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共建大学生不良就业心理的家庭防御体系。

4.构建大学生自我防御体系。

大学生应从学业、就业、创业几个层面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升自身的就业创业能力。在完成学业的同时,抓紧在校时间,拓展职业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发展多种兴趣爱好,构建不良就业心理的自我防御体系,学会自我排解各种心理问题,理性地参与就业竞争;还要确立创业意识,暂无条件创业应先就业,积累经验和人脉,等待机会再创业。

综上所述,只要有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关心和竭诚帮助,大学生毕业生就一定能自立自强,消除不良就业心理的影响,有效地破解就业难题,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伟大理想。

【参考文献】

[1]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邬备民,俞金波.对改善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预期的探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6).

[3]孙丽玲.浅析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大学生的就业心理[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7).

相关专题 路基公路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