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和研究跆拳道在创新人格培养中的优势及作用论文

丹谚社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丹谚社”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分析和研究跆拳道在创新人格培养中的优势及作用论文(共8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分析和研究跆拳道在创新人格培养中的优势及作用论文

分析和研究跆拳道在创新人格培养中的优势及作用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 对学生的创新人格培养就成了高校教育中的热点话题。而跆拳道教学由于其本身符合对学生创新人格培养的多重要求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多年从事高校教育的实际经验, 关于跆拳道教学对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并提出跆拳道在创新人格培养中的优势, 希望能对学生的创新人格培养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跆拳道教学; 创新人格; 培养研究;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China's education system,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novative personality has become a hot topic in higher education. Taekwondo Teaching has received wide attention because of its multiple requirement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novative personality. The author, in combination with his own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college education for many years, analyzes and studies the training of Taekwondo for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novative personality, and puts forward the advantages of Taekwondo in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personality, hoping to play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reative personality.

Keyword:Taekwondo Teaching; Innovative personality; Develop research;

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 要求教师在教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 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探索兴趣、与他人的沟通意识、面对困难坚强的意志力以及创新性思维, 创新人格能够让学生更加顺应时代发展需求, 全面提升个人的文化素质及道德修养。本文根据创新人格的主要特点和时代的发展需求, 结合跆拳道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关于跆拳道对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优势进行了充分论述, 希望能将跆拳道教学与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进行有机结合, 不仅促进跆拳道这项体育运动在高校的推广, 更让学生在跆拳道的学习过程中锻炼自身的人格, 能够更好地在这个风云变幻的社会发挥自己的知识与才干。

1 创新人格的主要特点

人格即指个体拥有的本质和心理特征的综合, 包括做事的动机, 对事物发展的需求, 理想信念与能力等心理特质和心理倾向。创新性人格是根据时代发展条件, 人才储备需求而提出的全新型人格要求。它首先要求人要拥有良好的品格, 有乐观向上, 积极进取, 不畏艰险等基本品质;同时它要求其需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懂得谦虚、忍让、克己、坦诚;同时, 创新性人格还应该具备勇于打破常规, 充分表达自己心里想法的特质, 要求人能够在思想上具有独立性和主见, 在发现新事物创造新活动上有足够的主动性和敢于质疑的精神, 对于探究未知的`事物具有主观兴趣, 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索事物, 当遇到困难与挫折时, 创新性人格会对自身进行主观心理调节, 增强人自身的意志力和节制能力[1]。

2 跆拳道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跆拳道起源于公元前1世纪的朝鲜半岛, 是一项用手脚技术进行搏击格斗的传统体育项目。它由品势、搏击、功力检验三部分组成, 是基于中国传统武术及日本空手道的基础上创新与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特的武术, 具有较高的防身自卫及强身健体的实用功能。跆拳道作为风靡世界的一项体育运动, 因其简单易学, 而且能够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而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喜爱。我国自1992年备案引进后, 跆拳道得到了迅速的推广, 在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后, 跆拳道爱好者也越来越多, 几乎每个城市都有跆拳道馆, 而且还走入了高校课堂。跆拳道运动的精神和实际对抗等各个方面都符合对学生创新性人格培养的实际要求, 而且形式新颖, 核心观点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更是一脉相承, 所以在当下高校, 用跆拳道来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 不仅符合时代发展需要, 更能够让高校学生广泛接受[2]。

3 跆拳道教学对于学生创新人格培养的优势

3.1 跆拳道教师为学生的人格培养起到了良好模范作用

高校教育是培养学生认知这个世界的关键时期, 任课教师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下无心对学生进行创新性人格培养。而跆拳道教学正好可以有效地为学生的创新性人格培养做出有效补充。跆拳道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自身品格和道德操守, 在教授跆拳道知识的同时, 也对学生的言行和人格培养起到了潜移默化的目的。一位优秀的跆拳道教师, 不仅要能够胜任跆拳道知识的教授, 更要知性合一, 将跆拳道丰富的武德精神和文化内涵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接受跆拳道知识的同时, 窥见了教师丰富的内心世界, 对跆拳道中互相体谅、谦虚尊重、人道主义、注重礼仪等重要精神产生深刻认识, 会对学生的人格培养产生积极作用。学生在学习和练习跆拳道的过程中, 教师将为学生的创新人格培养起到决定性作用[3]。

3.2 跆拳道更突出与对学生礼仪道德的培养

跆拳道的精神是礼仪精神, 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浪潮不断冲刷着我国的市场经济, 一些人的根本价值观念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与社会主义传统道德所提倡的基本道德观念严重偏离。大部分家庭在对孩子的价值观培养时会无意识的进行灌输金钱至上的观念, 造成了学生对财富以及利益的过度渴望。这种观念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弊大于利, 也不利于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礼仪是跆拳道12字精神中的最主要精神, 跆拳道素以始于礼而至于礼而闻名世界。在跆拳道教学时, 教师首先会要求学生在练习时衣着端正, 头发整洁, 对教师, 同伴都要体现出恭敬和谦虚互助的心态, 课前要求学生做好礼节表达, 向同伴和教师敬礼, 课后解散前也要进行标准的敬礼动作。这种无处不在的跆拳道“礼”的训练, 塑造了学生知礼仪知谦卑的训练心态, 并将这种心态代入到实际生活之中, 跆拳道课堂外, 无论在学校或者在家中, 学生会下意识的按照跆拳道礼仪进行问候和生活, 培养了学生克己礼让、宽厚待人和恭敬谦逊的优秀道德品质。跆拳道中礼仪的训练, 不仅充分符合了中华传统文化对学生的道德要求, 更符合创新人格培养的基本要求。

3.3 跆拳道更突出对学生意志力的磨炼

一个真正的跆拳道学员不仅应该是谦虚的, 正直的, 还应该是百折不挠, 充满意志力的。当代高校的学生, 由于大多是独生子女, 生活条件优越, 家长千般宠爱, 没有经历过太大的挫折与磨难, 一旦遇到困难就主动退缩和放弃, 这种妥协放弃的思想与创新人格的培养严重不符。跆拳道是一项对抗性极强的体育运动, 它主要侧重在对抗二字, 如何利用丰富的技巧进行进攻得分, 是跆拳道运动员最基本的考核标准。然而在针对高校的学生进行跆拳道教学时, 我们不仅应该侧重于对抗时的技巧性训练, 更应该将跆拳道永不放弃、永不言败的体育精神彻底的贯彻给学生。对于初学者而言, 跆拳道中的对镜练习和喂靶练习以及沙袋练习都十分枯燥, 甚至乏味, 然而这正能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耐心, 对其意志力进行磨炼。我们在跆拳道教育时, 发现有很多意志力不足, 遇到困难就想放弃的学生, 在一个月的跆拳道学习后, 不仅改善了其精神面貌, 更使其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有充分的自信心, 在面对挫折时有着乐观向上和百折不挠的态度, 在学习生活中也更加积极了[4]。

3.4 跆拳道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学生经过多年的学习与教育步入高校, 在既定的教师教授为主的学习模式下, 很难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创新性的思维, 这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在面对问题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创新性思维的要求严重不符。跆拳道教学可以充分改善这一现状。跆拳道教学最终将会归结到对抗上来, 在进行一系列枯燥的沙袋练习和对镜练习后, 我们要对学生进行跆拳道对战技巧的传授, 并辅助其进行实际对战演练。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应该和学生们共同对跆拳道技巧进行系统的学习, 并将其应用在实际对战之中。在实际对战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身的不足进行反思。在实际对抗时, 学生们在对手攻击的一瞬间活跃思维, 对对手的着力点、攻击方向进行预判, 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反击, 最后达成有效进攻, 制造得分机会, 也就是说, 跆拳道的对抗练习, 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跆拳道技巧, 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 更能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活跃心智, 培养出更具有创新能力和挑战精神的学生, 更符合当下对学生创新人格培养的实际需求[5]。

3.5 跆拳道培养了学生对事物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探索和学习的关键基础。然而高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对事物缺乏兴趣, 对于未知的领域也缺乏探索意图与积极性的问题, 这严重的偏离了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意图, 跆拳道教学能够有效改善这些情况。跆拳道本身就有吸收中华传统武术和日本空手道的格斗技法的性质, 是一项集百家所长于一身的武术形式, 对于学生有极大的吸引力;跆拳道的格斗技法帅气利落, 每个动作的完成都能给学生带来极大的成就感;在跆拳道实战训练时, 通过运用探索学习到的技法击倒对手也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满足感, 这些都加强学生们对跆拳道教学的兴趣和认识, 同时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 对未知的领域和知识有极强的探索意识和创造热情, 让他们对获取知识充满了渴求, 同时也培养了人的性格, 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使他们在学习中身心振奋, 提高学习的效率与质量[6]。

4 结语

跆拳道作为一项拥有广泛群众基础, 深受青少年喜爱的体育运动, 拥有着对于学生创新人格培养的天然优势。本文从创新人格主要特点出发, 结合跆拳道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详细地论述了跆拳道教师对于学生人格培养的模范作用、跆拳道对于学生的品格培养、跆拳道对于学生意志力的磨炼、跆拳道对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及跆拳道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等对于创新人格培养的优势, 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进行跆拳道教学, 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符合时代发展, 有着高尚道德情操的具有创新人格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黄佑琴.论跆拳道教学对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5) :40-41.

[2]孙亚敏.跆拳道教学对大学生独立创新的现代人格培养[J].当代体育科技, (1) :32-33.

[3]黎勇.跆拳道教学对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分析[J].体育时空, (11) :129.

[4]王振伟.跆拳道对人格的影响[J].体育时空, 2015 (6) :159.

[5]曾庆国, 张玉妹.跆拳道教学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6 (1) :240-241.

[6]王晖.论学生人格的培养主要靠思想品德课教学[J].时代教育, 2016 (24) :174.

篇2:分析运动营养在跆拳道运动中重要的作用论文

分析运动营养在跆拳道运动中重要的作用论文

摘要:运动营养逐渐成为当今运动员获得优良竞技能力的不可缺少的要素,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 对运动营养与运动训练的关系、各类运动的营养特点及跆拳道运动的功能特点进行了研究, 分析得出运动营养在跆拳道运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并且合理营养是运动员日常训练比赛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 应更加重视运动营养的研究, 使其更好地为训练比赛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跆拳道运动员; 运动营养; 运动能力;

1 运动营养与运动训练

众所周知, 营养与人体的关系十分密切。它对保证人体生长发育、自身身体健康、提升生理机能、预防各种人类疾病及帮助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 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营养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物质条件, 它不仅关系着人民的体质强弱和民族的繁荣昌盛, 而且更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与科学文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正是由于营养学对于普通大众尤其是很多运动员有其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我们对营养学进行了深入研究, 最后我们创立了运动营养学这门重要的学科。运动营养学是一门用营养学、运动训练学和生物化学等手段来研究和评估运动人体的代谢与体能状况, 并提供营养学强身及恢复手段的科学。

在科学日益发达的现代, 运动训练不仅仅是单一身体素质的练习, 而是将正确选材、科学训练及合理营养这三者进行有机的结合, 这些都是运动员在比赛及训练中获得优良竞技能力的基本要素, 而运动营养的重要性更是在不断地研究实践之中日益凸显出来, 吃什么、怎么吃、什么时间吃, 更是成为了很多教练员及运动员关心的问题。此外, 运动训练是一个消耗 (训练) ——营养补充 (膳食与营养) ——休息 (睡眠) ——恢复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 运动员体内的物质代谢与营养的消耗正在逐步加快与不断增大, 这时去吸收充足的营养对运动员来说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合理的营养不但能够让运动员的营养得到相应调节, 还可以消除运动员的疲劳, 使运动员保持良好的运动能力, 更好地投身于训练中去。

2 各类运动的营养特点

2.1 速度型项目运动员的营养特点

速度性项目运动的代谢特点是能量代谢率高, 运动中会造成高度缺氧, 能量来源主要是由糖无氧酵解供应, 短时间大强度运动形成的酸性代谢产物在体内堆积。而且速度性项目的特点主要靠快肌纤维收缩, 而快肌纤维主要需要依靠糖供能。因此, 膳食中应多加入身体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1和维生素C。同时, 为了肌肉和神经的代谢需要, 食物中还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磷。蛋白质的供给量最好为每日每千克体重2g以上, 战役日更要达到总热能的15%以上, 其中, 优质蛋白质至少占1/3。此外, 为了增加体内的碱储备, 应多吃蔬菜水果, 其供给的热能最好能达到一日总热能的15%~20%。

2.2 耐力性项目运动员的营养特点

耐力性运动具有持续时间长, 运动中无间歇, 能量代谢以有氧氧化为主等特点。运动中热能与各种营养素的消耗量大, 随着运动时间的增加, 肌糖元消耗也在不断增加, 蛋白质分解增强, 氨基酸转变成葡萄糖的速率加快, 脂肪成为主要功能物质。由于运动时间长, 运动强度相对偏低, 有训练或者已经适应的运动员体内脂肪的利用转换率高。因此, 耐力性运动员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均较高。所以, 耐力运动员的饮食应提供充足的热能。当一日热能消耗量高达20 900k J (5 000kcal) 时, 应在3餐以外增加1~2次加餐。

2.3 力量型项目运动员的营养特点

力量性运动具有运动强度大、爆发力强、运动中有间歇、以无氧酵解供能为主、热能消耗较大等特点。这要求运动员肌肉有较大的力量和较强的神经肌肉协调性。力量性项目运动员一般体重较大, 肌肉粗壮, 一日总热能消耗量较高。因此, 热能供给要充足。为了锻炼肌肉, 力量性运动员对蛋白质与维生素B2的需求较高, 特别在训练初期, 要供给充足的蛋白质。蛋白质供给量应提高到每千克体重2g以上, 其供热量占总热能的15%或更多, 其中优质蛋白质至少占1/3。为了减少体液酸度增加的趋势, 体内应保证充足的碱储备。而且为了保证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 钠、钾、钙、镁等电解质的补充也尤为重要。因此, 蔬菜瓜果供热量应提高总热能的15%。同时, 力量性运动员对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B1的需求也较多。除此之外, 举重、摔跤等运动员还有控体重和快速减体重的特殊营养问题。

2.4 灵敏、技巧性项目运动员的营养特点

灵敏、技巧性运动特点是热能消耗量不大, 但对机体的协调性要求较高, 同时具有运动中神经系统高度紧张等特点。这一类型的运动能量消耗偏低, 如体操、跳水和跳高等项目的运动员为了完成复杂的高难度动作, 需要控制体重与体脂的水平, 使体脂达到维持基本健康和技能要求的最低水平。因此, 灵敏、技巧性运动员的热能供给量较低, 大致为每千克体重53~57kcal。膳食中应含有充分的蛋白质, 其供热量占总热能的12%~15%, 控体重期间蛋白质供给量应增加至总热能的18%左右。膳食脂肪的供给量不应过高, 应保持在总热能的30%左右为宜, 以免影响体重或者体脂。为了保证神经系统高度紧张活动的需要, 膳食中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维生素C、钙、磷等营养素, 维生素B1的供给量应达到每日4mg, 维生素C为每日140mg。另外, 乒乓球、击剑等项目运动员训练过程中视力活动紧张, 应保证充足的维生素A供应, 其中大部分应来自动物性食物。

3 跆拳道运动的供能特点

跆拳道类属技能主导类同场格斗对抗性项群, 比赛时场上2名运动员要进行3局比赛, 每局2min, 中场休息1min。跆拳道比赛具有持续时间短、强度大的特点。所以, 要求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动作完成速度要快。快速反应要求高, 大脑要一直处于紧张备战状态。对比赛进行快速分析, 预判对手的动作选择自己的技战术, 从而获得更高的分数, 这也导致了运动员运动强度的增大, 要求运动员具备精湛的技术与良好的体能。这时良好的体能是运动员技战术充分发挥出来的重要前提。此时通过合理的膳食去补充营养, 增强运动员的体能变得必不可少。我们需要去了解跆拳道运动的主要供能特点, 这是我们合理安排膳食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

跆拳道3个回合的比赛中, 运动员要在场地内进行多次的进攻、防守、反击和移动等大强度的动作, 运动员每次出腿的速度不到1s, 这些快速运动的能量主要是来源于ATP-CP供能, 肌肉在运动时, ATP直接分解供能, ATP在肌肉中储存量很少, 磷酸原在运动中的可用量只有1%左右, 磷酸原作为极量运动的能源, 维持运动的.时间仅为6~8s。而在大强度运动之后的超过10s达到30~60s的时候, 主要由乳酸进行供能, 短时间高强度的运动都主要由ATP-CP及乳酸进行供能。而在持续时间比较长、较为激烈的一场比赛中, 乳酸的积累有很多。但在每局比赛的中间, 又会有1min的休息时间, 在休息时间内体内的乳酸又会有一定程度的消除, 所以在比赛结束时, 体内的乳酸堆积的并没有很多。一场完整的跆拳道比赛至少需要8min, 所以跆拳道在一定程度上同样依赖有氧代谢系统供能。可以很明显看出, 跆拳道是一项混合性供能的体育项目。

4 运动员科学补充营养

4.1 补充运动员在运动中的消耗的能量

跆拳道运动要求运动员反应快、有爆发力、动作灵敏才能保证比赛中的得分。因此, 根据运动员在比赛训练中的消耗合理搭配饮食, 保证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碳水化合物主要由糖和淀粉组成, 体内保证充足的糖类可以延缓中枢神经的疲劳, 避免运动能力的下降。

4.2 运动中液体与无机盐的补充

跆拳道比赛持续的时间长、强度大, 体液消耗较为严重, 为了避免由于脱水造成的体内电解质紊乱而产生的体温升高, 所以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 进行定时定量的补充。同时, 为了维持内环境的稳定性, 要补充无机盐以满足机体的需要, 从而获得良好的运动状态和维持肌肉的兴奋性。

4.3 补充蛋白质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合成, 是构成肌肉的重要物质。运动员在运动后及时补充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物质, 使运动产生的消耗得到恢复, 方便运动员进入到下一次训练中去。

4.4 增强运动员力量, 提高免疫机能

随着跆拳道竞赛规则的改变及电子护具的日益完善, 在比赛中得分对于运动员来说并不是那么轻松。在比赛中, 当运动员接触到电子护具时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力量才能被感应出来。因此, 对跆拳道运动员的腿部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为了顺应新的竞赛秩序, 运动员、教练员必须在训练中有意识地强化腿部及核心力量的训练, 合理利用一些营养补剂, 形成自己的竞赛优势。在训练中及赛前要更加注意运动员的身体状况, 良好的身体状况是一切的基础, 合理为运动员安排膳食, 提高免疫能力, 更好地投入到训练及比赛中去。

5 结束语

在了解了合理膳食对于运动员运动能力提高的重要性之后, 我们要更加重视运动营养的学习与研究。在训练比赛中, 对于营养的补充我们要遵循全面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准确性原则及持续性原则。而针对跆拳道运动员的控体重特点, 我们要注意控制能量的摄入, 尽可能选择合理健康的膳食, 不可忽视运动中的补糖、补水, 保证营养物质及维生素的摄入。相信在人们对运动营养的重要性有了充足了解后, 能够更好地指导帮助运动员提高运动成绩与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武文龙.运动营养与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关系分析[J].运动, (7) .

[2]张少伟.跆拳道运动员膳食营养管理研究[J].管理工程师, (1) .

[3]张长宽.浅谈运动员膳食营养[J].内江科技, (10) .

[4]刘玉倩, 杨雯茜, 殷娟娟.运动营养研究新进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5 (8) .

[5]黄红梅.运动营养补剂研究进展综述[J].体育科学研究, 2009 (1) .

[6]杜佳亮, 周东波.不同项目运动员营养需要量特点研究[J].运动, 2011 (16) .

[7]刘爱玉.我国运动员膳食营养存在的问题[J].山东体育科技, (3) .

[8]张钧.张蕴琨.运动营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9]陈吉棣.运动员营养[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

篇3:研究跆拳道中的击头技术在实战中的作用论文

研究跆拳道中的击头技术在实战中的作用论文

摘要:为了保证跆拳道学员在比赛中有着更好的表现, 笔者针对跆拳道班学生的实际情况, 调查研究了跆拳道中的击头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分析得出学生如果能在比赛的过程中, 充分地发挥横踢、下劈、后旋踢等击头技术的作用, 便可以收到良好的搏击效果, 所以应该在实际训练中应加强上述动作的练习, 并对练习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跆拳道; 击头技术; 运用;

长期以来, 韩国人将跆拳道作为自己的“国技”, 在真正的跆拳道比赛中, 击中下面部位可以得分:躯干、头部。因此在跆拳道比赛中可以充分利用击中对方头部得到较高的分数。同时头部是人类神经系统集中的部分, 承担着人体各部分的指挥功能, 大量重要器官与穴位集中于此。一旦人的头部受到打击, 则极易引发人的昏迷。跆拳道学员为了取得比赛的胜利可以利用击头技术。本文主要研究了我国跆拳道学员的击头技术, 指出了击头技术在实战中的作用, 希望有利于今后的训练与教学工作。

1、研究对象与研究措施

1.1 研究对象

某体育学校跆拳道班的32名学员。

1.2 研究措施

(1) 观察法:利用观察学员的比赛与训练进行。

(2) 访谈法:利用采访省级跆拳道教师的教学经验与理论进行。

(3) 文献资料法:笔者利用在图书馆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进行。

(4) 统计法:利用统计学员在训练中的各种表现数据进行分析。

2、研究结果

2.1 击头技术的使用与分析

2.1.1 分析男子击头技术

各种击头技术的使用频率:横踢33%, 下劈13%, 双飞击头踢17%, 后踢18%, 后旋16%。对上述数据研究发现, 使用频率最高的当属横踢击头, 因此横踢击头在实战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1.2 分析女子击头技术

横踢占到了48%, 下劈占到了29%, 双飞踢占到了14%, 自此发现女子学员在实战中应用较多的击头技术也是横踢, 而较少用到其他击头技术, 表明女子不容易掌握一些难度较高的击头技术, 同时证明了女子的身体素质、协调性、灵活性不能与男学员相比。

2.1.3 必须要掌握高超的击头技术

自上面数据发现, 横踢普遍应用于进攻与反击当中, 是腿法技术中的重点。普遍应用于男女学员比赛中, 男子占到了40%, 女子则占到了52%, 表明学员在实战中广泛应用横踢击头技术, 而后踢、下劈、双飞、后旋等其他技术则居于次要地位。同时数据表明, 男学员应用后旋击头技术要比女学员多, 此项技术主要取决于学员的身体素质。女学员的身体素质较差, 因此迫切需要提高其身体训练水平。

2.2 击头技术的得分

2.2.1 男子得分

男学员利用击头技术取得成功的概率, 横踢技术占58%, 下劈技术占70%, 后旋技术占60%, 在实际比赛中, 不管是横踢技术还是后踢、下劈技术都要讲求较快的速度与较短的路线、较大的力量, 因此男学员普遍应用上述几种腿法, 利用后旋踢可以对对手突然打击, 使其悴不及防。在实战中应用假动作可以迷惑对手, 突然发动攻击, 取得比赛的胜利。

2.2.2 女子得分

女学员利用击头技术得分的概率, 横踢技术占92%, 下劈技术占66%。表明女学员在实战中也普遍应用横踢、下劈、双飞等腿法, 有着较高的击打效率, 而其主要击头技术当属下劈与横踢。

2.2.3 分析男女得分

自上面数据可以发现, 女学员应用的击头技术较为简单, 男学员应用的击头技术较为丰富。而女学员比男学员应用的横踢技术更多, 但成功率却落后于男学员, 因此女学员还需加强准确性的训练。因为男学员身体素质较好, 所以掌握的击头技术也更全面, 击打成功率更高。利用研究男女学员的击头技术应用, 笔者认为在实战中利用横踢、下劈、后旋击头技术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今后更需加强上述几个方面的训练。

2.3 跆拳道比赛中的注意事项

跆拳道学员在实际比赛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下面主要讲解实战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1) 应用多种训练方法与训练手段。首先要求学员掌握动作的基本要领, 在实战中要深入研究对方的动作习惯与特点, 从而开展针对性训练, 要力求掌握更为全面的腿法, 在实际训练中应用力学原理, 积极开展创新。

(2) 锻炼身体素质。头部是人类最高的器官, 在利用各种腿法击头时要求学员有着更强的身体协调性与柔韧性, 由此需要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教练员与学员要认识到只有牢固掌握基本技术才能在实战中得分, 在实际训练中要充分利用基本技术的训练提高速度、加大力量, 提高动作的准确性, 才能掌握高超的`击头技术。因此在实际训练中不能一味练习简单的动作, 这样会限制其他击头技术的应用, 最终会影响比赛成绩。

(3) 在跆拳道各种击头技术中, 下劈技术的路线最短、速度最快, 击中对方的可能性最大, 但同时具有最高的难度, 自上面数据可以发现横踢击头技术是学员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 虽然横踢技术在速度、准确性、力量上有着较高的要求, 但学生动作较为简单, 因此应该融入下劈与其他击头动作的学习, 可以在实战中提高得分概率。

(4) 实战中要重视动作的隐蔽性。笔者发现学员在训练中没有意识到保护头部的重要性, 虽然头部是人体中的最高部位, 反应速度最快, 但如果学员能够采取一定的假动作, 使击头动作有着极强的隐蔽性, 则可以有效击中对方头部。但自研究中发现学员击中对方头部的概率很低, 表明学员的出腿技术还需进一步提高。

(5) 一名学员要想掌握高超的击头技术, 不但要善于控制比赛节奏, 而且还需善于抓住机会, 所以要重视练习自身柔韧性。在训练中要保质保量的完成训练任务, 才能在比赛中游刃有余, 提高出腿速度, 在比赛中得到较高分数。

3、结论与建议

不能重视练习身体的柔韧性与协调性, 不能开展系统性训练, 学员动作较为简单。受身高、体重等诸多因素的限制, 不能熟练掌握其他击头技术。学员在比赛中一味应用横踢腿法, 而不能综合应用其他击头技术是当前训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因此要结合上述问题开展系统性训练。要鼓励学员掌握丰富多样的击头技术, 不能一味应用横踢, 才能在实战中占据优势地位, 提高自己的实战水平。还需重视在平时训练中提高学员的心理素质, 开展大量的模拟训练, 使学员掌握一些高难击头技术, 帮助学员树立较强的自信心, 形成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同时在训练中重视训练男女学员的出腿速度, 着重提高女学员的速度、力量与技术的隐蔽性, 可以在实战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牛良才, 张惠欣, 张秀丽。跆拳道运动员击头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 2013, 32 (4) :374—376。

[2]张贵正。伦敦奥运会跆拳道击头技术在比赛中的应用及分析[J]。武术研究, 2013, 10 (11) :70—72。

[3]尹智猛。河南省跆拳道运动员击头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J]。文体用品与科技, (10) :186。

篇4:试析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的论文

试析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的论文

论文摘要: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关系到研究生各方面的发展。现就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作用进行讨论,主要从课程选择、文献检索能力培养、课题选定、创新能力以及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等方面探讨导师的作用,从而为研究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提供参考。

论文关键词:研究生导师;课程选择;文献检索;创新能力

研究生是指在高等学校或科研机关里进行研究工作、学习或进修的人员。他们在规定年限内,既要完成一定的学业,又要承担相应的科研任务。研究生阶段是实现学生从本科的自主学习方式到独立承担科研工作的重要转折期。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从本科生向研究生转型的过程中,研究生导师的作用不可忽视。本科生的学习大都是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进行的,对于学习内容,他们没有选择的余地,而且由于学习任务重,本科生一般也没有进行全方位能力提升的精力。而研究生教育是要面向实际应用,对研究生进行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这个转型过程中往往会感到不知所措。因此,在这个转折过程中,导师要对研究生进行各个方面的指导,以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一、课程选择

高校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进行基础课和学位课的学习,第二阶段是毕业设计(论文)阶段。这种培养方式易使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工作相脱节。对研究生教育的这种安排,第一阶段的课程学习中,课程多且排课过于集中,任务重、时间紧,不少研究生把主要精力集中投向课程学习方面,第二阶段才开始实质性的“研究生”阶段,而此时很多研究生又不得不花费大量精力去找工作,这些因素综合起来,直接影响了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

导师在研究生培养的第一阶段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从本科生到研究生转变的初期,学生往往不能正确选择自己需要学习的课程,很多学生以修满学分为目的,他们不明白什么课程是必须要学好的,什么课程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开设的。在进入到实质性研究阶段后,很多学生在从事研究工作时会发现自己缺乏专业知识,如果到那时再补充学习专业知识,势必会影响毕业设计的进度和质量。

因此,为了较好地衔接研究生学习的两个阶段,导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基础情况和课题需要,既选择基础性的课程,又选择与实际应用相关的课程。当前,研究生阶段实行学分制,因此导师在指导学生选择课程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能都选难度较大的课程,这样有可能使得部分学生的学分受到影响,进而出现研究生毕业时仍然没有修够学分的现象。由于某些跨专业考研的研究生专业知识的基础较差,在选择课程时,要注意他们专业知识薄弱的问题,必须要求这类学生进行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有时候甚至有必要让他们学习本专业的本科课程。而对于基础较好的本专业学生,则可以要求他们在必修课的基础上,重点选择涉及到实际应用的专业课程,主要是为今后的课题设计服务。

总的来说,导师在考虑研究生的课程选择时,应该把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使研究生早定研究的方向,早接触和收集与论文有关的资料,早进入课题研究。这样他们对课程的学习就会有的放矢,能够深化、活化所学的知识,能够学到科学的'研究方法,具备严谨、踏实、创新的科研精神。

二、文献检索能力的培养

获取和利用各种科研文献的能力主要是指能熟练使用传统和现代的检索手段获取、利用存在于各种载体上的文献的能力。获取和利用文献的能力包括两种,即以掌握整个学科、专业研究动向为目的的综述性文献的检索和利用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研究型文献的检索和利用。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对其文献信息素质的培养,而抓住信息时代的信息获取、分析、处理和利用能力训练是培养研究生文献信息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平时的指导过程中,导师应想办法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比如针对专门的研究问题,为学生布置文献查阅的任务,要求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对需要的文献进行查阅,这既能增大文献的搜索面,又能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在布置文献查阅任务时,可以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某一领域或者某个学者的研究内容进行查阅并写出对文献的理解,并对所查文献进行汇报。这样既能锻炼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同时又能提高他们的文献组织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通过文献检索和消化的方式,使学生养成勤于积累和归纳的习惯,于无形中提高了他们的科研能力。

三、课题选定

课题选择判断力的高低不仅决定了学位论文选题的成败,而且对今后整个的科研进程都是极为重要的。特别是在当前学术研究气氛空前活跃的时代,在众多的研究头绪中,确定既有学术价值和(或)实用价值,又适合个人特点的研究方向与课题绝非易事。导师应重点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为研究生的课题选定进行指导。

1.判断研究设想的先进性

任何学科或研究方向的发展都有其发展周期,从萌芽到在人们的研究视野中逐步消失或转移再到新的研究方向,其间可能经过多次发展、高潮或低谷。因此,面对一个“热门”的研究方向时需要冷静审视:它是适应当前社会或学科发展的迫切需要而为众人关注,还是少数人爆炒的结果?是国际上新兴的、处于快速发展期的研究方向,还是对国外研究的跟进或简单的介绍?同样,面对一个不为研究主流所关注的问题时,也要深入思索:它是一个充满生机的新研究方向,还是正处于停滞期或已为人们所放弃?有取得突破的可能吗?正确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广泛地研读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的文献,经常性地、有意识地进行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经过反复的“学”和“思”,才能正确判断一个研究方向或问题是否具备潜在价值。

2.判断研究设想的可行性

至于题目的可行性,除了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外,还要考虑相应的实验或实践条件。后者主要受导师的研究方向或项目影响。尽量为学生选择本研究室具有相应实验条件的课题,因为研究生的毕业设计时间较短(通常也就只有一年左右),如果选择不具备实验条件的课题,势必要在实验条件的准备上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也就间接地缩短了学生做毕业设计的时间。

四、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是指个体通过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的思维结果,并能把这种思想通过实践转化成具有社会意义和价值的产品或结果。对于研究生来讲,发展自身创新实践能力具有更现实的意义。研究生是以研究工作为主的,所谓的研究工作,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一种创新活动。研究生要在导师的具体指导下,学习导师治学、研究的优秀传统,充分发挥自身思维的主动性,不断调整思维的角度,使思维活动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因此,这种科学范式的训练对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定性、矫正的功能。导师对研究生创造力的培养,应重点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培养研究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导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本领,使他们能够抓住研究过程中那些最核心的问题。

(2)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意志品格。在科研过程中培养他们敢于创新、追求真理的精神,使他们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培养他们不屈不挠、顽强拼搏、战胜困难的勇气。[3]研究生要在导师的指导下,从被动地解决问题到主动地解决问题,再到主动地发现问题,这是研究生的认识能力不断深化的三个阶段。在此过程中,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也能得到不断提升。

五、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

写作的过程是语言文字材料的安排与驾驭的过程,同时也是思考的过程,更牵涉到作者对知识内容与知识议题的理解与呈示。良好而精确的写作习惯必然引发良好而精确的理解活动,这将是更为无形而影响深远的一项资产。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将研究成果转化成生产力,如果想要别人来了解科研成果,口头的宣传效果只是微乎其微的,当下最主要的科研成果的宣传方式还是通过发表论文这一途径。如果能将科研成果准确地描述并体现自身的优势,就能吸引投资者和其他科研人员的目光。这里涉及到很多写作方面的问题,科研人员只有具备了较好的写作能力,才能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以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论文写作包括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两方面的写作。

1.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本人独立从事创造性的科学研究或是具有新发现的调查研究而取得的成果,作为提出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时评审用的科技论文。学位论文实际是科研工作全过程的缩影,侧重全面性、整体性和综述性。学位论文可以体现研究生独立进行研究工作的能力和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当前,很多高校对研究生的论文有盲评和明评的要求,有的学校有评阅结果一票否决的规定。通常情况下,明评老师都会顾忌研究生导师的面子,对学生论文的评阅方面的要求不是很严格。但是,盲评则不同,评阅老师不知道论文的写作者和学生的导师是谁,往往都是“公事公办”,公正地给出评阅结果。为了使学生的毕业论文能顺利通过评阅,不影响学生的毕业和工作,导师在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除了要为论文内容把关外,还要重点把握论文的结构和形式,因为如果一篇论文从形式上就存在很多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就会给审核的老师留下一个该论文质量不佳的印象。另外,导师要重视审查论文的绪论和结论是否精炼、准确,因为通过绪论和结论部分就能看出毕业设计的研究情况,许多情况下,评阅教师不可能对整篇文章进行全盘细读,主要是对绪论和结论部分进行精读,如果学生这部分内容写得不够好,也会严重影响其论文的得分情况。

2.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论述创造性研究工作成果的书面文件,是通过对某一学术课题进行专深而系统的研究而取得的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进而发表足以独立支撑有存在价值的观点的系统论述,应侧重创造性、科学性和专题性。一篇完备的学术论文应具有科学性、首创性和逻辑性,还必须正式发表,才算是被有效地完成了。学术论文的写作要突出首创性,因此在进行学术论文的习作时,导师要提醒学生进行资料查询和分析,以证明自己所写论文的首创性。导师还要注意提醒学生严格按照刊物模板的要求写作,要根据学术论文的质量为学生推荐相应的发表刊物,以争取顺利发表论文。

六、结束语

研究生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科研人才的重任,探索其培养方法意义重大。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课程选择、文献检索能力的培养、课题选定、论文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讨论了研究生导师的任务,总结了提高研究生多方面素质的方法,旨在为研究生教育提供参考。所述论点不涉及具体学术专业,普遍适用,但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培养应根据各自的特点,结合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篇5:乡土地理在地理教学中载体作用分析的研究论文

乡土地理在地理教学中载体作用分析的研究论文

摘要:乡土地理是指一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文化、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方面的内容。新课程标准提倡把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特别是中学地理教学,充分发挥乡土地理的载体作用可使地理这一综合性、实用性较强的学科为学生今后的社会生活服务。

关键词:乡土地理;互动性;教学始终;民情民风;综合能力

乡土地理是指一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文化、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方面的内容。新课程标准提倡把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特别是中学地理教学,充分发挥乡土地理的载体作用是非常有必要,因为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实用性较强的学科,为学生今后的社会生活服务。

一、乡土地理载体能够增强地理课堂教学的互动性

课堂教学要想取得好教学的效果,最主要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要进行有机的互动、融入其中,这就要求课堂教学组织要立足于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包括实际生活以及自身的经验和感受,而乡土地理知识都是学生们看得着、经历过、切身感受过的内容,这就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学习兴趣,通过课堂教学进一步达到拓展学生生活经验、增强学生对家乡的感知,使学生对家乡、对祖国产生热爱之情,也使课堂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乡土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要紧扣教材内容,充分利用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方式,运用分析、综合、比较等方法,精讲多议,让学生从亲身经历谈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教与学结合起来,并根据课本内容,联系乡土知识,通过深入浅出的、生动形象的比喻,形成准确的、较全面的乡土观念。例如,讲我国的位置和面积时,把我县的位置和面积也指出来,通过比较,可使学生较好地记住这两个地方的位置和面积。

二、乡土地理载体可以贯穿中学地理教学的始终

乡土地理涉及面比较广,内容比较丰富。中学地理教材中的每一章节都可以与当地实际相结合,通过乡土地理这个载体让学生把教材中的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从而更好的丰富了地理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乡土地理教育能够结合本乡本土的实际,使学生生动更好地认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之间关系,在地理教学中结合地形、气候、河流、植被与水土流失、风沙危害、大气污染、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环境等内容,使乡土地理教学显得更具体、更生动、更实际。例如讲我国的气候时,让学生归纳出我国的气候特征之一是季风气候显著,这时可以联系本地季风气候的实际,让学生说说他们亲身感受的冬季风和夏季风的特征。

三、乡土地理载体可以使学生深入了解民情民风

乡土地理教学能够使学生走进家乡,切身感受家乡的风土民情,了解家乡历史,有助于学生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乡土是学生自幼就熟悉的.地方,因此他们对家乡的人文社会变迁都有着切身的感性认识,再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活动,家乡人民勤劳向上的精神、家乡独特的风俗习惯等生动而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样能激发起学生热爱乡土乡亲,激起他们的乡土情结,从而树立献身家乡、建设家乡的崇高志向。例如:通过板报和专栏、读乡土历史等读物、介绍延边名人等活动,不但有利于课堂所学的知识得到巩固,还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感性认识的加深。比如举办“延边风光”图片展,介绍古今历史上一批杰出的延边人,激励学生为家乡争光。通过课堂教学自然渗入乡土地理,渗入家乡的风土人情,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调查、野外考察、旅游观光、环境保护等内容,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乡土地理载体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乡土地理教学强调通过具有实践特色的教学过程,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促使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通过乡土地理知识教学可以使地理教材知识得到延伸,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将乡土地理知识作为背景资料作简单介绍,告诉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如何去查找。乡土地理案例教学的重点是教会学生如何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点,认识和分析各种地理要素对居民的生活习惯、独特的地理景观、经济发展、环境状况的影响和彼此之间的联系,以整合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容,使学生逐渐形成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形成多角度地综合分析、判断地理现象的思维习惯。在教学中还要充分利用身边的事物,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和培养其观察能力,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如讲“北半球夏季时昼长夜短,冬季时昼短夜长”这个结论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我们汪清夏季和冬季白天时间长短变化情况,学生很容易得出夏季日出早、日落晚,白天时间长,夜晚时间短;而冬季则相反的结论。然后教师再加以详细解释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的同时由于其日常经验相验证,自然就加深学生对这个结论的印象。

五、乡土地理载体可以提高学生认识地图、使用地图的能力

地图是学生获得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既是学习地理的工具,也是生活中常用的工具。家乡的地图独具抽象的地图语言,在课堂上教师无须多讲,学生就可以通过家乡地图感性地认识到所对应熟知的地理实物的地理位置等。因此在乡土地理案例教学中,如果经常设计一些现实问题,引导学生使用地图,使学生认识到地图的实用价值,从而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读图、用图的能力,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养成在学习和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问题的设计包括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在学校所在的镇区图、市区图、省级图上查找学生熟悉的地方及相关的地理事物,如学校、车站、标志性建筑、学生家庭所在的街道、乡镇、城市等,使学生深切体会到“生活离不开地理”、“学习地理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篇6: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实践社群分析论文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实践社群分析论文

探索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新途径,是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和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任务,更是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要求。实践社群在知识交流与共享、知识创造和促进组织成员学习方而具有卓越的表现和作用,被认为是“支持知识交流和知识创新的一种特别有效的组织形式”。实践社群最早是指“成员间的那种非正式的工作联系性群体”。莱芙和温格在《情景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一书中正式提出实践社群的概念。实践社群是这样一群人,他们在关注相同话题、解决同样问题的过程中发现了相互作用的价值,他们非正式地组合起来,不断地交流思想与分享信息,相互探求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谈论各自的经验、诀窍及需求,加深对某一领域的知识与技能的认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内容包括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养成创新意识、形成创新思维和增强创新实践等方面。实践社群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核心内容之间具有高度的内在关联性和契合度,对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水平有着重要作用,可被视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途径。

一、识别潜在的研究生实践社群

实践社群是社群成员完全基于自愿并在特定的环境中自然而然产生的,是在涉及的知识领域、成员的兴趣或关切的主题相一致的情境下形成的,它是自发形成的特定人群的集合体。培育研究生实践社群的首要任务,就是识别出那些处于萌芽状态的各种实践社群,给予其更多的关注与扶持,使其尽快自觉地摆脱各种不利发展因素,形成真正的研究生实践社群。有些实践社群初期只有几个人,成员只是喜欢聚在一起随意地交流与分享,成员可能没有意识到这种非正式群体活动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些实践社群是研究生在和自己有着相同专业领域问题的人进行交流、探讨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关系网络。识别潜在的实践社群,需要深入到研究生的学习生活中,建立和谐的师生交流通道,细致了解研究生的思想动态、各类需求、解决问题的思维与方式、社交娱乐等方面。在当前我国研究生培养环境中,可被视作是研究生实践社群胚胎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学术性社团。学术型社团已具备了实践社群的基本特征,是研究生实践社群的重要雏形之一。高校一般都拥有数量众多的学生学术性社团。据北京大学招生网提供的数据,该校学术科创类的学生社团就达81家。清华大学也有众多由学生自发组建的学术科技创新团队,突出代表有“三角洲”工作室、天空工场、MathN,团队、合成生物协会等。第二,研究生交流、分享信息,及建立关系和声誉的各种非正式网络组织,主要有学术论坛、学术沙龙、兴趣团队等。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航模协会、微软俱乐部、北斗巡星会等兴趣团队。第三,创新型科研团队或学术团队。其具备了实践社群的基本要素和组织形式,研究生不断参与创新型科研团队或学术团队,便于建立起志趣相投的非正式交流的群体,逐渐形成真正的研究生实践社群。从构成要素上看,一个实践社群具有知识领域、社群、共同实践三个基本要素。判断上述实践社群雏形能否发展为真正的研究生实践社群,必须观察领域、社群和实践三个基本要素如何组合和运作,只有“平衡地发展这三个元素才能使实践社群成为承担知识创造和激发创新的理想组织形式”。

二、聚焦战略性的学科领域主题

实践社群本质上是一个将对某一主题感兴趣的人们紧密联系起来的非正式网络。相同的兴趣及知识领域是实践社群成员交流、分享与信任的基础,也能使成员有强烈的身份认同感,成员深知分享什么、如何提出观点见解及怎样采取行动。一切创新都始于问题的发现,而非只是知识的简单堆砌和记忆。研究生自发地形成实践社群的初衷,绝大多数是为了解决所研究领域的问题,及对与同行交流抱有极大期待。研究生只有对所研究的领域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才有可能提出新问题。当研究生提出的问题没有现成答案时,实际上就找到了创新能力培养的突破点。研究生通过不断地在实践社群中的请教、交流及研究,就有可能获得创新性的成果,在这一过程中研究生则潜移默化地养成了创新意识。研究生提出问题、主动学习、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他们不断丰富知识、优化知识结构的`过程。

研究生实践社群的领域主题应集中于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学科领域,而且主题范畴要适合。一方而要避免主题出现过于宽泛空洞、可行性不强、远离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等情况,另一方而也要防止出现主题过于细小具体、可持续发展空间狭隘等现象。研究生导师、学科带头人最好能参与到研究生实践社群中,基于国际或国内领先视野及个人丰富的经验,协助研究生将主题逐渐地聚焦和不断修正。还应结合本校的学科优势、师资力量、学术传统、发展战略规划等,为研究生实践社群主题的聚焦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建议。当然,研究生实践社群的发展具有自发性,领域主题也应是自发地形成的,不能进行直接的指派或粗暴的干涉。同时,鼓励研究生实践社群的领域主题体现多元化、区域化特征。

三、引导研究生实践社群形成合理边界

研究生以问题为导向,把自己独特的学习、科研经验带入实践社群,在共同的学习、实践中不断讨论新的观点,探索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这样就会产生学习、科研的最佳实践、方法诀窍与经验教训等新知识,形成研究生实践社群知识库。实践社群成员之间一般具有“相同的兴趣爱好、共同关心的问题、相近的知识领域及储备、相似的发展背景等特征”。实践社群成员的这种特征,有利于他们在知识交流和经验学习中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进而促进成员间隐性知识的转移和共享。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能使研究生在实践社群知识库中准确地识别哪些是他们在学习、科研中最需要的,然后再以有利于成员接收和理解的有效方式传递出去,与其他成员共享。研究生不断地参与实践社群,就会不断积累创新实践的经验,不断增强其创新实践的能力。

研究生实践社群的成员一般由研究生、研究生导师及其他相关人员组成,他们自愿地就共同关心的领域主题进行各种非正式的交流,通过持续不断地互动来加深对这个领域的知识、科研经验及技能的认识,从而促进成员的知识创新和能力创新。理论上,研究生实践社群欢迎与主题有密切联系的其他人员参与,实践社群的范围可以超越单一的高校组织边界。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实践社群的范围过大,成员之间的异质性可能就会过大,就会使成员难以形成身份认同感,导致成员之间交流、共享困难,科研经验、方法诀窍等隐性知识很难显性化与转移,影响实践社群发展及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实践社群范围过小,成员之间知识领域、实践经验、思维方式等高度一致,同样不利于成员的知识创新及创新能力培养。所以,应根据研究生实践社群的主题范围、成员的背景差异,适时地引导研究生实践社群形成合理的组织边界,确保实践社群作为激发创新的组织形式的本质。

四、关心研究生实践社群核心成员的成长

实践社群的理论基础是情景学习理论,其强调知识习得的社会特征和情景性特征,强调学习本质是一种社交行为。从组织层而上看,研究生在实践社群的非正式互动过程中逐渐形成巨大的共享知识库,使组织记忆内嵌于其中。这种组织记忆保留相关的实践知识、科研经验、诀窍技能、问题情境等,保留在研究生非正式互动、交流的经历中,形成了研究生在学习、问题解决和创新行为中可能的线索。当再次遇到问题时“社群成员可以依赖实践社群记忆和共享的知识库,成功地解决每个新问题”。实践社群这种情境性学习过程,还可以促进研究生转移和共享隐性知识,而隐性知识的获得能够促使研究生快速地解决问题,加快他们的学习曲线,发展他们的专业实践技能,提高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参加实践社群的人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核心层,其成员通常积极地参加实践社群的各种活动,核心成员一般很少;核心层外边是积极层,成员一般定期地参加实践社群活动,但没有核心人员那么频繁、投入和专注,积极层人数也较少;最外而一层是外围层,其成员很少或偶尔参与实践社群活动。理论和实践都表明,核心成员承担着组建、管理和维持实践社群的重大职责,是实践社群成功的关键。研究生实践社群核心成员一般有良好沟通能力,受到成员普遍尊敬,知道如何保持成员的兴趣、促进成员的自发性并把他们彼此联系起来,能不断寻找实践社群新的主题和领域,及时与外界进行联络沟通,保持实践社群的发展稳定性、知识共享和创造的活力等。核心成员的成长也是一个自发的过程,但仍需要积极关注研究生实践社群核心成员的成长,必要时给予及时的关心和扶持。有研究认为,实践社群核心成员一般应具有敏感、外向、温和、开拓性、高利他性、灵活性等人格特质。

五、发展信任与共享的实践社群文化

实践社群具有的开放、自由的环境和氛围,是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基础。目前,研究生缺乏激发、鼓励创新活动的培养环境和氛围,大多数处于聚敛性思维状态,缺乏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实践社群天生具有开放、自由、信任的组织文化,可以产生熏陶与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使研究生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思想深刻。此外,实践社群良好的沟通性也是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有力保障。知识的交流和共享可以引导研究生逐渐形成良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不断的头脑风暴中使创新思维得以潜移默化地形成。研究生通过在实践社群内不断地相互交流、学习、碰撞、融合,激发他们不断提出新问题,拓展了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与方法,加强了创新理念的培养。

高度信任、共享的氛围是研究生实践社群有效发挥作用的先决条件。信任将加强成员之间的合作、共享欲望,在信任的基础上,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实践社群的活动,分享知识与经验,实践社群的创新能力培养功能就会出现放大效应。开放的思想、共同的理解和相互的信任,能够促进实践社群成员之间知识的主动交流与共享;知识交流和共享反过来又能改善实践社群成员的关系,增强相互间的理解和信任,并促成信任、共享的实践社群组织文化。为了有效地发挥实践社群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作用,需要成员之间高度信任,具有强烈的合作意愿,并鼓励成员使用源自实践社群的新知识和新技能。

六、保障研究生实践社群必需的物质资源

实践社群是一种非正式组织,面临着经费、场地、设备等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实践社群非常脆弱。温格等人在研究中多次提到组织的物质支持对实践社群培育与维持的重要性。只有保障必要的活动经费、人力、场地、设备等,才能使研究生实践社群之花具有茁壮生长的沃土。首先,提供必要的活动经费,是研究生实践社群良性发展的基本保障。其次,提供适当的交流平台,针对特定领域组织专业性的交流活动,为研究生实践社群的形成提供相关基础设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研究生设置了实验室(工作室),或把研究生实验室和导师的办公室(实验室)一体化,为研究生交流与互动提供了空间保障。此外,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来促进实践社群的形成和维持。研究表明,网络技术在实践社群的形成和维持中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建设性能良好的互联网系统,研究生实践社群成员可以随时将自己最佳的学术实践放在互联网提供的空间上,以便供更多的人随时参考、探讨和交流。

总之,实践社群理论自产生以来,就引起国内外的极大关注。目前,实践社群的许多研究与实践都是在以企业为研究对象的背景下进行的,理论与实践的结果表明:实践社群是知识转移、共享和激发创新的有力工具和组织形式。国内有研究将实践社群引入教师专业发展领域,认为实践社群是教师个人知识增长的理想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本文将实践社群“移植”到研究生培养中,认为其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途径,重点探讨了如何培育与维持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实践社群。我国对研究生实践社群的研究还处于萌芽阶段,需要引起更多的关注。

篇7:分子生物学大实验课在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论文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时代,生命科学发展迅猛,前沿不断拓展,内涵不断深化,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日新月异,目前生命科学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使生命科学在自然科学中的地位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作为快速发展的、连续性与承接性很强的实验科学,需亲自动手来开展研究,实验性要求高,扎实的动手能力、合理的规划能力与严谨的研究态度及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等是研究生做好自己的科学研究工作的必备条件。因此,通过实施开展分子生物学大实验课,对新入学的硕士研究生进行系统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能的培训与考核,以增强他们的实验动手能力与科学研究的素养,以便形成认真、踏实的科研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严谨、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

1 分子生物学大实验课的必要性

1.1 21世纪分子生物学发展的趋向

在发展和危机并存的21世纪,生命科学将成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基因组研究的重点正在由“结构”向功能转移,一个以基因组功能研究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后基因组”(post-genomics)时代已经到来。它是对成千上万的基因表达进行分析和比较,从基因组整体水平上阐述基因活动的规律。这门新学科的形成,是在后基因组时代生物学的研究重点。功能基因组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细胞全部基因的表达图式和全部蛋白图式,或者说“从基因组到蛋白质组”。蛋白质组(proteome)是在1994年由澳大利亚Macguarie大学的Wilkins等首先提出的,随后,得到国际生物学界的广泛承认。蛋白质组学是以蛋白质组为研究对象,研究细胞内所有蛋白质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的科学。蛋白质组与基因组不同,基因组基本上是固定不变的,即同一生物不同细胞中基因组基本上是一样的,然而蛋白质组是动态的,有它的时空性、可调节性,进而能够在细胞和生命有机体的整体水平上阐明生命现象的本质和活动规律。蛋白质组研究的数据与基因组数据的整合,亦会对功能基因组的研究发挥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功能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研究进展速度极快,新的思路和技术不断涌现,特别是蛋白质组学这门新兴学科,研究的方法与策略不断更新、完善,充实壮大,将会发展成为后基因组时代的带头学科。以发展速度快、技术更新迅速、前沿不断拓展、内涵不断深化为特点的21世纪分子生物学发展的趋向,将给研究生特别是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带来严峻的挑战。

1.2生源构成特点与研究生培养的主题作用

受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生物专业的本科教育水平相差较大。本科教学较好、高质量的生源地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及其他经济发达城市等教育部直属的重点高校,即使有些中西部地区高校本科教学较好、生源质量较高,可很大一部分的本科毕业生也会选择到中心城市,如北京、上海的重点大学及中国科学院系统读研究生。这种人才流动的不均衡与生源质量的差别,导致高校每年新招收的硕士研究生的动手能力、掌握的现代生物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及科研素质参差不齐,迟迟地难以融入科研实践,明显地影响了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生培养质量,造成研究生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和实际的动手能力都比较差,致使学术水平、创新能力及团队精神等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指标呈现下滑的趋势。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同时,研究生又是高等院校科学研究任务的主要承担者,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好坏,不仅是人才培养质量问题,更与我国的生物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关乎21世纪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因此,以增强研究生实验动手能力及科研素质为目标,通过开展分子生物学大实验课,完善研究生实验课程的教学体系,帮助研究生形成认真、踏实的科研工作作风、团队精神和合作交流意识,以及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是非常必要的。

2 分子生物学大实验课的设置

高等院校生命科学各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需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既要学习分子生物学理论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基本知识,还必须系统地培养自己在分子生物学方面的技术素养与动手能力。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包含诸多领域,如PCR技术、分子克隆技术、核酸与蛋白质的提取与分离、生物大分子制备和分析常用技术、分子杂交与印迹技术、外源基因转移技术、蛋白质表达技术、分子标记技术、分子改造技术、测序及人工合成技术、基因组学技术、蛋白质组学技术、生物信息学技术、RNA研究技术等。因此,在构置分子生物学大实验课时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全部包括,只能是依据学生培养的需求,有重点地安排开设,使课程更具前沿性,又密切结合科研实际,确保学生高质量地掌握实验技能、方法,做到把理论、技术融会贯通地用到实际课题中去,使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提高创新性思维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这就给分子生物学大实验课的设置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首先是以“功能区模块化”进行课程设置,如基因功能研究与基因组学技术、蛋白质功能研究与蛋白质组学技术、细胞培养与细胞生物学技术等,“功能区模块化”设置完成后,安排各模块资深研究人员从事对应的讲授指导工作。其次,在“功能区模块化”的课程设置模式下,尽可能地体现出分子生物学大实验技术的程序性、连续性和系统性,如以“基因功能研究与基因组学技术”模块为例,按程序系统性地完成样品准备、核酸提取、电泳检测、反转录与合成、PCR扩增与产物纯化、T-A克隆与质粒提出、细胞转化与功能研究等,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系统性的认识和培养学生分工协作的团队精神。最后,为本课程加设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单元,安排一到两个全新的、系统的实验课题,由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实验技能和能力,組建研究团队并形成一个研究小组,完全由学生自己设计、完成实验和结果的收集、整理与展示,教师只是参与指导和讨论,在进行展示时,由其他组的学生给出考核与评价。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完成实验和彼此给出考核评价,把前面学到的理论、技术融会贯通地用到实际课题中去,提高学生创新性思维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引导学生逐步建立实事求是地、客观公正地评价他人研究成果的科学素养。

篇8:分子生物学大实验课在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论文

21世纪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方兴未艾,实验技术方法涉及较多门类,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日新月异。因此,分子生物学大实验课在高等院校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我国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研究生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同时研究生是培养单位科学研究任务的主要承担者,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好坏,不仅是人才培养质量问题,也关乎我国整体的科研水平,是一个系统性的、长久性的教育问题。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呈现下滑的趋势,社会上流传着 “高分低能”的说法,学生只会应付考试,但独立的工作能力和实际的动手能力都比较差,主要是因为高等院校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质训练不足,无法跟上生物学领域日新月异的发展趋势。

通过分子生物学大实验课的开展,对各个专业的研究生新生进行短期集中培训,按照“功能区模块化”进行课程设置,遵循分子生物学大实验技术的程序性、连续性及系统性等特点,使课程更具前沿性,又密切结合科研实际,训练学生扎实的动手能力,合理的规划能力、严谨的科研态度以及实事求是的科研精神等研究素养。使他们能迅速掌握现代生物学的主要实验技术、方法和手段,并尽快将这些技术运用于科学研究,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践能力,从而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科研人才打下基础,服务于我国生命科学事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袁本涛,延建林.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一基于三次研究生教育质量调查的结果[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2):12- 21.

[2] 孙腊珍,张增明,叶邦角等,科研能力培养和研究生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6):58- 60.

相关专题 跆拳道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