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基础会计课程探究的论文

我觉得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我觉得”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基础会计课程探究的论文(共13篇),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篇1: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基础会计课程探究的论文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基础会计课程探究的论文

长期以来,我国中职教学中一直存在一种教学误区:重文化课,轻专业课;重理论学习,轻实践操作;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学生在学校被动地接受教师“填鸭式”的教学,不知道为什么学,也不知道学习的知识有什么用。学生在“纸上谈兵”,作业中练艺,始终脱离不了普通教育的学科体系模式。当学生真正毕业时,他们又要重新向社会学习基本的操作技能。这种毕业生有文凭无技能,导致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难以被用人单位认可,最终造成了一方面是毕业生的“就业难”,另一方面是企业的“技工荒”。如何真正解决“技工荒”?这就要求中职学校要学会解决“如何才能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这一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首先应当明确中职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我们希望能培养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具备会计岗位工作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及较高会计职业技术能力,毕业后可以较快地从事多种会计核算工作的会计人才。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将学生能力的培养作为核心,坚持手脑并用,学练合一的教学原则,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一、传统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的弊端

(一)课程结构知识体系化

基础会计除了第一章的绪论以外,其他章节大多数是按会计核算方法来进行知识体系构建。包括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账务处理程序、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几项内容。对于几个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又是统一按照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几项会计要素的顺序来讲解的。这种为了考试而进行的会计课程设计是典型的知识体系结构,它过于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结果往往是课程结束后,学生还停留在每个相对孤立的知识点的认识上,对某一章节的知识点可能清晰,但是头脑中对会计工作的基本流程并不是很清楚,这不利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方法保守

在教材设计上,现有的教材大多是纯文字的知识表述,相关单据、票证、报表较少图片展示。课堂上,教师按教材采用保守的教学方法。他们将记账凭证的填写教成了会计分录,账簿的填写教成了“T”字账,相关票据的填写也仅是几张过时的票据,这不能充分反映会计工作的现状。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很难掌握基本的会计知识与实际会计工作技能,不明白所学知识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如何使用。当他们毕业时,面对纷杂的原始凭证无法判断如何写凭证,面对形式多样的各种单证票据无从下手,面对繁杂的会计账务处理流程手忙脚乱,那时,他们可能会对自己是否适合从事会计工作产生怀疑。这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无疑是难以满足用人单位需要的。

(三)课程造就的“讲师”难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运用现有的基础会计教材,每年都讲同一个内容而毫无新意,基本上每位老师都可以“一年站稳讲台,三年独当一面,五年成为教学骨干”。但是长此以往,这也易滋生出“经验主义”的“专家型教师”,这类教师将自己长期积淀的经验和提前预判的方法和结论,直接讲授给学生,没有给学生留足够的反省和探究时间。因此,传统的教学方式使现在基础会计课程表现为内容过于结构化,缺乏趣味性。再加上教师的教法一成不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难以体现。学生在这种“讲师”的熏陶下,虽说可以快速巩固基础知识,但这也仅仅是成熟的应试教育,并不适于当今社会对中职学校毕业生人才多元化的需求。

二、基于工作过程学习方式的启示

(一)基于工作过程学习方式

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方式,是以现代职业工作整体化分析及描述为基础,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方法,又被称为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法。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是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其教学内容指向职业。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自主学习习惯,从而带动知识和技能共同发展。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会计教学

教育专家说过:教育是要帮助学生发现他自己,挖掘潜能,帮助学生成为他自己。让学生更快地学好、理解掌握会计知识,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深入到会计工作流程中去。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会计课程的具体设计思路是,在相关企业有关人员共同参与下,以会计岗位群为依据,进行会计工作过程分析,结合会计职业能力需求分析,设置工作项目,有效运用各类教学方法精心设计课程教学模块。将工作过程转化为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操作方法和技能,提高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及职业岗位适应能力。

三、基础会计课程改革实践

(一)基于工作过程,重新构建项目化课程

基础会计课程要摆脱学科体系对人们思想的束缚,研讨会计的上岗标准和需求能力,并基于工作过程、能力本位,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构。从企业的实际操作流程来看,会计部门就是根据相关的原始凭证(单据、发票等)来进行会计凭证的填写,然后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来登记账簿,再根据相关的账簿来编制报表的过程。在具体的工作中,大多数企业都已实现了电算化的操作,采用的大多是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对原有内容进行整理,根据会计工作过流程来确定课程内容,构建课程学习主体框架,原则是“必须、够用”,将会计工作流程划分为七个实践教学项目(建账、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账务处理程序和会计档案的保管)作为课程内容。按企业对会计人员素养的要求、职业能力的要求、知识结构的要求等各方面,建立实践教学的工作任务。将工作任务与学习内容相融合,使基础会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实践融合为一体。学生完成了所有的任务,也就具备了从事会计基本工作所需要的职业能力。这种课程体系将工作任务与学习内容相融合,理论知识和技能实践融合为一体,更符合初学者的认知规律。

(二)坚持行动导向,有效运用各类教学方法

在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教学模式下,行动主体是学生,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适当创设情境,使学生可以在情境引导中自主学习,基本教学方法有:1.项目教学法:我们应当适时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以知识为本位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采用以学生为主体,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法。这种方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将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给学生自己处理,信息收集、方案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来负责,通过该项目的进行,学生可以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以及每一个环节的基本要求。我们可以将全班学生以6~8人为单位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组都完成同一个企业的真实账务资料,要求学生按实际工作步骤和内容完成从建账到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账、凭证汇总等一系列会计工作任务。在每一个环节,可以任由学生讨论,分析工作任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中学会相应的知识或技能。2.案例教学法:基础会计课程的实践性很强,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过程中要选取企业实践的典型案例,并进行适度改造,使模拟企业会计核算过程和实际教学内容尽量吻合。教师在教学中扮演设计者和激励者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模式。此法运用恰当,能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启发。有时,对案例的设计也不一定要有绝对正确的答案,这类案例更有助于启发学生建立一套有独立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3.情境教学法: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相关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生动具体的场景,以期引起学生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并掌握相应知识的教学方法。如对于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区分问题,我们可以将学生分为债权和和债务人两类,通过相关的单据往来模拟演练,让学生加深对往来款项的'认知。情境教学法能够促使学生不断地学习、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务实的精神和良好的分析思考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加大师资的培训力度,促进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中职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的有效实现,最终依靠的是师资队伍的有效建立。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起着关键作用,为更好地实施工作过程导向的课堂教学改革,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熟悉企业实际经济业务以及会计核算过程。我们在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的同时,还可以有计划地从企业引进兼职的专业技术人员给学生授课。另一方面,我们应当加大对本校教师的培训力度。我们不仅需要知识传输型的“讲师”,更需要学习方法指导型的“导师”。我们要培养更多的让学生自主学习的“导师”。在课程改革中,“导师”应注重将课堂建构回归给学生,并且善于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时空,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的能力,愿意接受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教学方法,并且善于鼓励学生合作学习,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与特色。综上所述,工作过程导向的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有效运用各类教学方法,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完美地融为一体,在情景中,让学生成为完成工作任务重要的一部分。这种改革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在基础会计课程学习中亲自动手,亲自操作,提升职业素养,获得会计行业的职业技能,实现中职会计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姜大源.教育学研究新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

[2]聂华.德国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其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

[3]晏国苑,朱丹.谈《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师生兴趣互动[J].会计之友,2009(2).

篇2:工作过程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论文

工作过程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论文

摘要:针对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方案,调整了教学内容,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改革了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从而使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课程改革;工作过程;E-learning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主要教学对象是面向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应用、计算机通信及其专业,教学目标是培养满足各岗位需求所需具备计算机网络基础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职业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如何能保证学生在学完该课程后能够胜任岗位的要求,我院在课程的建设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的网络基础专业课程大体是以Andrew S.Tanenbaum编著的计算机网络(第4版)(中文版)或者谢希仁编著的计算机网络(第五版)为参考教材进行讲解的。教材的编排方式是按照OSI参考模型进行讲解的,理论性较强,可操作性较弱,难以适应高职应用性人才的需求[1]。目前在学时分配上实践环节所占比例较小,在实验内容的安排上主要以验证性的实验为主,这样的实验内容设置难以锻炼学生初步的`网络组建能力。而且大多院校仍然采用课堂讲授的方法,学生课后难以进行学习和测验,考核方式仍以笔试为主,难以全面的考查学生的掌握程度。

因此,当前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 课程内容难以适应高职院校教学要求;2) 实用性差,实践教学环节有待加强;3) 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落后,学生学习效率低下。

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对网络基础课程进行重新建设,改革教学内容,增强实践教学环节,改革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

2 课程改革的方法及措施

2.1 改革总体思路

在课程改革中,不仅要进行课程内容的改革,教学方法也要同时进行改革。课程建设的总体思路为:

1) 课程内容与国际水平接轨

通过与思科(Cisco)等世界级龙头企业建立密切合作关系,消化和吸收他们的CCNA职业培训课程,并且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融入到我院的课程体系中,确保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2) 课程实践采用业界领先工具

建立了思科网络技术实验室,注重实践环节的教学。学生使用抓包工具WireShark查看和分析数据包,使用网络仿真工具Packet Tracer创建网络拓扑,利用思科路由器交换机进行局域网的组建。

3) 课程教学和考核使用E_learning教学平台

使用思科公司E_learning学习的平台,任何学生(Anyone)在任何时候(Anytime)、任何地方(Anywhere)都能远程登录到功能强大学习的平台上进行课程学习和测验,大幅度的提高学习效率。课程考核采用平时成绩+实践环节+E_learning学习的平台的在线测试的考核方法,考核更加全面。

2.2 改革具体措施

2.2.1 调整教学内容

在本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过程中,我们坚持了理论够用为度的原则,围绕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面向IT职业,突出培养学生就业所需的职业能力。同时结合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以及前后续课程的衔接关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基于工作任务确定本课程的学习任务。

根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实际岗位职业能力所需的典型工作任务与《计算机网络技术》所对应的工作任务的分析确定了本课程的学习任务,为了便于同学们理解这些学习任务,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任务驱动模式[2],采用分阶段、层次化的渐进模式进行训练,使学生充分体验完成任务的整个过程,突出相关课程的综合能力训练,职业能力培养,以达到职业目标所必需的知识和能力。在教学内容上一是压缩了OSI参考模型的内容,增加了实际运用的TCP/IP模型的内容;二是增加了局域网组建与维护部分的内容,让学生具备初步的网络组建与维护能力,并为后续的路由交换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三是增加了网络设备认知和简单配置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明确路由器、交换机所在的层次,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环境结合起来,更好地理解参考模型的内容。

2.2.2 增强实践教学环节

针对传统课程的理论性过强,不注重实践环节,教学和考核方法落后等问题,我们重新修订了课程教学标准。我们力争达到以网络专业的工作过程需要什么为指导,工作中使用什么,我们就讲什么,就去做什么实验;当前的需求热点是什么,我们就讲什么,就去做什么实验。通过课程重新建设,使此课程的实验课程达到总课时的一半以上。

在本课程的实践环节设置上,我们根据网络工程师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采用模块化结构构建课程内容体系,共划分了六个技能模块,在每个技能模块内又采用任务驱动方式设置了若干个技能训练项目[3]。通过使用思科公司提供的高仿真软件Packet tracer和实际网络设备相结合的方法,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组建网络能力。六个技能模块如表1所示。

2.2.3 改革教学方法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针对高职层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就业岗位要求[4],总结多年教学成果和经验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深化,主要的教学方法如下。

1) 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法

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任务驱动的项目为中心,以老师讲授为中心转变为培养学生实际技能为中心,项目引导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到项目中,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

2) 案例实践教学法

根据课程内容的规划,每部分教学内容都是以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网络应用为背景的。提出需求,设立以案例形式的项目;引导学生预查相关资料提出解决方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形成最终的解决方案。同时,以类似的案例作为学生的作业,鼓励学生独立完成,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与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做合一”教学法

以项目为导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全程实训室教学,将课堂搬到了实训室,打破了传统的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划分,将“教”、“学”、“做”相结合,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实现了讲练结合,学做合一。

4) 企业仿真教学法

根据实际企业网络相关工作各阶段的内容提出需求,采用思科公司提供的高仿真软件Packet tracer 为工具,先请学生自己提供解决方案,再由企业资深工程师提供实际解决问题的方法。既体现教学工具全仿真,又能体现实际工作中的全仿真,从而实现在教学过程中与实际工作的全结合。使学生在思想观念、专业理论、专业技能方面真正受到职业化的、全方位的培养与锻炼。

2.2.4 改革考核方式

在课程考核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构成,在理论考核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技能和实践能力的锻炼,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还结合思科网络技术学院的在线考试,形成双证式考核。课程总评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项目成绩和期末成绩,平时成绩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表现、作业文档成绩,项目成绩包括任务完成情况、组织情况、实施情况成绩,期末成绩包括理论笔试成绩和操作成绩。三部分成绩的组成比例为:30%、40%、30%。思科网络技术学院的在线测试则由学生在课余时间按照教师指定的考试时间进行单元和测试 Final 在线测试。

3 结束语

针对高职院校中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改革方案,在课程教学内容、实践环节、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姝.高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改革的探索[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45-47.

[2] 刘万辉,宋桂岭.基于工作过程的“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12-16.

[3] 李京文,姚成.目标导向情境教学模式( GBS) 架起了社会与学校之间的桥梁—《路由交换技术》课程改革探索[J].滁州学院学报,2009(4):100-103.

[4] 解晨光.关于高职高专计算机教学改革的研究[J].教育探索,(8):90-91.

篇3: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仓储管理课程改革初探教育论文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仓储管理课程改革初探教育论文

摘 要:《仓储管理》作为现代物流专业的核心课程,在物流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所培养人才的操作技能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结合现代技工教育特点,本文剖析了学科体系下仓储教学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仓储管理》课程改革的相关探讨。

关键词:仓储管理 工作过程为导向 课程改革

“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代表着世界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方向,它能比较成功地解决职业教育课程与职业人才培养改革中的难题。借鉴这一先进理念和模式,我们对仓储类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基本的职业能力素质和解决物流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克服毕业生中普遍存在的动手能力差、缺乏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缺点,面向职业需求,为社会培养适用的物流管理应用型专业人才。以下就目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仓储类课程的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进行探讨。

一、《仓储管理》课程改革的必然性分析

仓储与运输称为物流系统的两大支柱。在现代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仓储管理》一课作为核心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传统教学过程中,从理论知识出发,结合多媒体资料认知各仓储作业活动、作业流程及设施设备,以案例分析等手段模拟相关知识的应用,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技工教育的需求。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课程内容理论性强,脱离实践,缺少技能训练。《仓储管理》一般按照仓储概述、仓库设施设备、仓储作业管理、仓储货物的管理、仓储管理信息化等顺序安排内容,课程内容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而脱离了实际工作,对学生操作技能方面的训练较少,致使学生难以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

2.教学方法单一,师生互动有限。由于课程内容的限制,理论课时会占到总课时的70%以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点运用讲授法,教师讲得多,与学生的互动少,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没有足够地关注学生“学”的过程。

3.教学环境简单,学生缺少实训场地。理论课程教学基本是在教室内完成,缺少相应的实训设备,学生无法在仿真环境下按照企业的工作流程去实操,实训环节往往只能通过情境模拟、案例分析、企业参观等手段完成,只能达到最基本的感性认识,而没有条件进行操作,达不到理性的认识和实际技能的掌握。

以上诸多问题,是职教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也是今后课程体系改革的重点内容。

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仓储管理》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

不莱梅大学的劳耐尔(F.Rauner)认为,所谓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所谓“工作过程导向”,即从实际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出发,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完成工作任务为学习过程、以培养企业所需的职业能力为目标的一种全新的职业教育模式。这种模式的显著特点是加强了职教课程内容与工作之间的相关性,整合理论与实践,提高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率。

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仓储管理》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1.确定课程培养目标,明确岗位能力要求。寻找和归类出与课程相对应的工作岗位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的重要工作和根本前提。教师应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与企业专家召开访谈会,追踪往届毕业生工作情况,确定出仓储管理对应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规划出行动领域,结合教学理论加工,转化为学习领域课程,从而实现课程知识点与技能的重构。 2.开发课程工作任务。要通过组织课程骨干教师与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合作,结合仓储管理对应岗位的职业要求,开发典型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要求能够反映职业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以及该任务在整个职业中的意义、功能与作用。企业技术人员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工作内容和工作过程分析后,教师应结合学院师资及实训条件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分析加工,设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仓储管理课程内容。

3.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构建教学情境。典型工作任务具有工作任务的多样性和环节的完整性,所以对于典型工作任务要进行学习任务的分解。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习任务的知识点与技能要求能否满足培养要求及学习任务实施的可行性。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强调学生在相关学习情境中完成工作任务来进行探索和学习,因而设计适当的教学情境尤为重要。教学情境应在学院现有实训条件的基础之上,与实际工作环境相一致。如有条件,开展校企合作、引企入校是一个十分有利的方法。

要遵循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坚持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行动导向教学设计,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做中学。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促进仓储教学改革的成功。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潘果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改革探索[J].电子商务,,(9)。

[3]丁家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新型教学体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2)。

篇4:工作过程导向下成本会计论文

工作过程导向下成本会计论文精选

一、传统成本成本会计课程设置现状及弊端

(一)课程内容陈旧,与工作任务相关度低。

以传统教材为载体的的成本会计教学内容是按照学科体系设置展开的,重理论知识、轻实际操作;重知识的系统性,忽视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联系,不利于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成本会计教学内容缺少对企业生产流程的介绍,学生学完后无法根据不同的企业环境和成本管理的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不能针对不同生产组织特点和类型的具体企业,组织成本会计工作、进行成本核算并编制成本报表。特别是当学生毕业后从事成本会计工作以及进行成本核算、分析等工作时,往往适应期较长,单位满意度低。因此,传统的学科体系从课程内容的选择到课程内容组织、实施都不能突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理论与实践的整合,课程内容缺乏高职特色。

(二)课程实施方法单一,与实际工作过程联系不紧密。

成本会计课程教学多是采用教师台上讲课,学生台下聆听记忆的形式。实训操作多是在教室内进行,学生不能体验真正的职业情景,实践过程很难与实际工作相联系,每个人一套账做下来,各个岗位都由一个人完成,不能在实践环节中体会到岗位分工的重要性,不能有效的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课程评价方法不合理,无法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

当前高职院校成本会计课程仍采用闭卷考试形式的终结性评价,只重视试卷分数不考虑学习过程,没有把学生职业能力纳入课程评价体系,这样的考核方式没有关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行为表现,不能考察学生对职业技能的掌握程度,很难体现高职会计课程的特色,更难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

二、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理念与方法

(一)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理念。

工作过程是指工作人员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最终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所谓“工作过程导向”,是从具体工作岗位的任务出发,以完成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学习内容,使学习者具备胜任工作岗位的能力,以实践为主要学习过程的一种全新的职业教育模式。如果说普通高等教育强调学术性,则高等职业教育更多地强调职业属性,职业领域的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工作过程,因此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高职课程,更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在高职课程中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将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课程转变为能力本位课程,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理念充分体现了工学结合的特点,加强了职教课程内容与工作之间的融合性,将教学与工作结合,提高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率,更易达成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方法。

第一步,工作任务分析。从工作岗位或岗位群出发,对其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典型工作任务。第二步,行动领域归纳。在对典型工作任务做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能力整合,将典型工作加以归纳形成能力领域即行动领域。第三步,学习领域转换。即作为职业分析结果的行动领域,必须根据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将其转换为学习领域即课程。第四步,学习情境设计。所谓学习情境,是在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的背景下,将学习领域中的能力目标及其学习内容进行基于教学论和方法论转换后,在学习领域框架内构成的多个“小型”的主题学习单元。

三、高职成本会计课程内容设计

根据工作过程导向课程设计理念,能力本位的培养目标是课程内容定位的导航框架,在此框架内,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应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因此,高职成本会计课程应以培养学生成本核算职业能力为重点,基于成本会计工作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完成职业培养目标。即将成本会计工作过程划分为若干个子系统,为完成每一个子系统的任务,需要将成本会计知识与技能进行全部解构,然后按完成子系统的知识与技能要求重构,再转换为高职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学习单元,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的设计,涵盖了两个要素:一是课程内容的选择,二是课程内容的排序。

(一)课程内容的选取。

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内容的选取必须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课程施教对象的智力特点,二是课程内容指向的基本范畴。从高职学生的智力特点来看,高职学生更擅长形象思维。从高职课程内容的基本范畴来看,高职教育的重点在于使学生掌握过程性知识,而不是所谓陈述性知识。因此,辅。着重选取有代表性的内容,增加能够提升岗位业务判断能力和后续学习能力的相关知识点。如增加企业生产类型的认知“、不同企业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设计”等内容。

(二)课程内容的整合序化。

由成本会计课程专职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组成的专家指导委员会通过调查研究,以成本会计工作过程为导向,对企业成本核算岗位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确定岗位基本职业能力。在此基础上,确定岗位的`具体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构建相应的课程标准,进而提炼、整合和序化教学内容。按照新的行动体系课程,我们将成本会计课程内容整合为五个模块: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分类法和定额法。在每个项目模块中,分别设计了五个任务即熟悉生产过程、生产费用的归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完工产品成本的结转、等。每一个项目下的具体任务中,再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上述成本会计课程内容的设计,以实际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发展规律来整合和序化课程内容,可以使得课程在内容结构上更好地与工作结构相对接,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四、高职成本会计课程教学设计

基于工作过程的成本会计课程,强调职业工作的整体性和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仿真教学、角色扮演等先进有效的教学方法,围绕每一个岗位所需知识与技能展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融教、学、做于一体,融实训室与课室为一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与参与意识,使学生能够在系统的教学训练中,完成由专业的认知到职业角色的转变。成本会计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根据项目的大小和难易程度,可以采用团队合作和个人独立完成两种形式。通常对于较为综合的项目和复杂的任务安排团队合作完成,团队一般3-4人,团队内有明确分工,学生按照分工情况各就其职,对于较为简单的项目和工作任务安排个人独立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协助引导学生用成本会计方法、手段去解决实际问题,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分析问题能力、协作和沟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实施角色扮演法,可以划分学习小组,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岗位的不同角色,针对各角色所承担的工作任务进行学习与工作。如材料费用的核算,可让同学分别扮演仓库保管员、车间领料员、材料核算员等,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锻炼学生成本会计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五、高职成本会计课程考核设计

(一)以实践技能和能力培养为目标设计考核内容,使考核与教学过程相结合。

成本会计教学目标设定对应成本会计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与素质要求。在职业能力方面,我们特别强调成本核算能力的培养,同时兼顾成本分析和控制能力的培养;在职业素质培养上,首先强调的是爱岗敬业,其次是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成本会计课程将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贯穿于五个教学模块中,具体体现在教学模块所包含的五个实训项目教学中,寓考于教,教、学、做、评相融合。实践能力考核与实践教学过程相结合,强化了专业岗位综合能力训练,突显了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职教学考核模式的独有特征。为完善技能考核模式,需要制定成本会计实训项目考核方案,明确考核的标准、内容、方法等,使实训考核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二)采取多样化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考核与能力测评。

成本会计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开卷考试与半开卷考试、闭卷考试相结合形式,课堂考试与现场考试相结合形式,笔试与口试、答辩相结合的多种形式。重点考察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实训操作技能。

篇5:会计基础工作论文

会计基础工作论文

会计基础工作论文【1】

摘要:笔者结合自身工作情况,对当前会计基础工作的现状、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会计 基础工作 经济管理

会计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

随着企业发展集团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与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加强市场宏观调控和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等密切关联,在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尤为重要。

一、会计基础工作的现状

我国从改革开放到加入WTO以来,会计制度逐步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接轨。

20**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借鉴国际会计惯例,逐步实现了会计标准的国际趋同。

(一)从现实情况看,会计基础工作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规章制度不健全、不完善:一些单位内部管理松弛,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企业内部稽核制度、内部牵制制度、财产物资管理制度等不健全,特别是新的会计制度实施后,有的未按要求建立完善配套的会计核算办法和财务管控制度,造成了管理上的漏洞。

二是会计核算不规范:一些单位不按会计制度规定取得合法的原始凭证,致使会计凭证不真实、不合法;一些单位不按会计制度规定设置账簿及使用会计科目,账目混乱。

在年终决算前不按规定对各项资产、债权、债务进行清查核实,不及时处理盘盈、盘亏,乱挤乱摊成本,随意调整利润,造成资产不实,会计信息失真;一些单位会计人员素质不高,责任心欠缺,记账随意,手续不清,差错严重,会计资料散失;一些单位为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任意伪造、变造虚假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

三是有些会计人员违反会计职业道德,不认真行使会计监督职权,参与违法违纪活动,对各单位的经营管理产生了极为严重的消极影响,严重破坏了会计工作的正常秩序。

(二)造成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的原因

一是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缺乏足够的认识。

会计基础工作对经营管理工作的影响往往是间接的,有些单位领导人认为抓不抓无所谓,没什么了不起,也没有必要让会计人员学习和更新业务知识,致使会计人员对会计基础工作缺乏兴趣,影响了会计工作水平和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是会计人员素质不高。

尽管近年来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稳步提高,但有部分会计人员忽视对会计知识的学习,不能与时俱进,对新企业会计准则无所适从,使会计基础工作不能规范进行。

三是一些单位领导不加强对《会计法》的学习。

新《会计法》第一章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一些单位领导认识不深刻,认为会计工作是会计人员的事情,与己无关。

为了达到个人目的,授意会计人员作假账,报假表,隐瞒真实情况,使财务信息失真。

四是主管部门缺乏对会计基础工作全面检查、监督和指导。

认为会计基础工作是各单位的内部事务,不必过多的干预。

一些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是否规范,会计核算程序是否符合要求,财务制度是否健全,无人问津,造成一些单位对会计基础管理工作有所放松。

二、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必要性

(一)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和会计人员素质的需要

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如果没有规范的会计基础工作,收集处理、利用和提供会计信息就会失去其可靠性,会计工作水平也就无法提高。

从现实情况看,有的单位会计工作秩序混乱、管理失控、假账泛滥、账目不清。

究其原因,主要是会计工作没有发挥作用,会计人员道德水平、业务素质不高造成的。

不断改进和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对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起着直接作用。

(二)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规范会计工作秩序的需要

正常有序的会计工作,是以规范的会计基础工作为保证的。

近几年来,随着国有企业资产重组、股份制的实行,企业发展集团化趋势的加强,越来越多的人关心企业的会计报表,要求企业提供完整、真实、可靠的财务数据,为领导层的经营决策和正常的`经济业务往来提供真实可信的依据,在客观上进一步要求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三)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改善经营管理,加强宏观调控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

实际工作中,会计行为的规范和会计资料的质量,完全取决于会计基础工作。

提供真实、合法、完整的会计资料,是会计工作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重要的会计行为。

会计基础工作的好坏,不单纯是单位内部事务,它影响到会计资料使用者及时了解和有效利用会计资料的合法权益;影响到会计资料在加强宏观调控、改善经营管理、防范经营风险等方面作用的发挥;影响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影响了整个社会经济秩序的顺利运行。

三、如何加强会计基础工作

(一)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会计人员整体素质

再好的会计制度对于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不高的会计人员也无济于事。

要提升会计工作质量,提高会计队伍整体素质,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会计人员必须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做德才兼备的理财者和管理者。

没有任何一个社会制度能容忍虚假会计信息,也没有任何一个经济主体会允许会计人员私自向外界提供或者泄露本单位的商业秘密,保守本单位商业秘密、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等是会计职业的普遍要求;一个会计人员业务行为能力的大小,决定于掌握业务知识的多少。

每一位会计人员都应加强较为系统的业务知识、规章制度的学习,不仅熟悉和掌握本岗位的业务知识,而且应当熟悉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和业务管理情况,运用掌握的会计信息和会计方法,以国家的财经方针、政策、法规和制度为准则,审核处理财务上的每一项经济业务,及时清理债权、债务,及时处理盘盈、盘亏,经常或定期分析单位财务指标的完成情况,找出影响经济效益的原因,为改善单位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二)加强会计核算基础工作的真实性、完整性

会计核算基础工作是会计基础工作的一部分,它通过对经济活动的核算和监督,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会计信息。

如果没有扎实、健全的会计核算基础工作,就不能生成和提供有价值的会计信息,会计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作用就无法发挥。

一是加强原始凭证的取得、填制及审核的规范性。

新《会计法》规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有权不予接受,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并要求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更正、补充。

原始凭证记载的各项内容均不得涂改;原始凭证有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或者更正,更正处应当加盖出具单位印章。

原始凭证金额有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不得在原始凭证上更正。

记帐凭证应当根据经过审核的原始凭证及有关资料编制。

这样通过对原始凭证的取得、填制、传递、审核以及错误的更正这些重要会计核算环节的约束,规范会计核算工作。

二是依法设置、登记会计帐簿。

设置、登记会计帐簿是记录经济业务情况、明确经济责任等的重要依据,是会计工作得以开展的重要基础。

新《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都对会计帐簿的设置、登记、对帐、结帐都提出了具体要求,一个单位从设立就应当依法设置帐簿,保证会计核算的有序进行。

三是加强会计帐目的核对工作。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各单位应当定期将会计帐簿记录的有关数字与实物、款项及有关往来单位或个人等进行相互核对,保证会计帐簿记录与实物及款项的实有数额相符、会计帐簿记录与会计凭证的有关内容相符、会计帐簿之间相对应的记录相符、会计帐簿记录与会计报表的有关内容相符。

事实上,一些单位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与帐目核对不及时或根本不进行帐目核对有着直接关系,加强会计帐目的核对工作,确保帐实、帐证、帐帐、帐表相符,定会加强会计基础核算工作。

四是及时、准确、完整的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财务会计报告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是综合反映传递一个单位经济信息的重要文件。

财务会计报告的关键是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种类齐全、格式正确、说明清楚,能满足对内、对外信息需求者的要求。

它的内容真实、完整与否关系到投资者、债权人的利益,影响单位对外信誉,也是自身经营管理决策的保障。

财务分析是财务会计报告的组成部分,是对经营状况的评价说明。

有的单位虽建立了财务会计分析制度,但并未认真执行。

有的是只有报表而没有文字说明;有的是应付了事的几行字,没有财务指标分析比较;有的是徒有形式的数字比较,没有具体的原因分析,影响了会计报表使用者的正确理解。

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大多是编制财务报告环节上技术性差错或原始经济业务处理不当造成的。

因此,会计人员要按照新《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新企业会计准则》等的要求,及时、准确、完整的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三)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篇6:浅析如何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论文

摘要: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同时它也会影响到会计资料使用者及时了解和有效利用会计资料的合法权益,对宏观调控、改善经营管理、防范经营风险等方面功能作用的发挥。本文主要探讨了会计基础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并针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几项具体要求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环节;加强措施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同时它也会影响到会计资料使用者及时了解和有效利用会计资料的合法权益,以及对宏观调控、改善经营管理、防范经营风险等方面功能作用的发挥。我们不能否认,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在单位经营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会计基础工作是为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服务的基础性工作的统称。它主要包括:会计凭证的填制、审核、传递及保管;会计帐薄的没置、登记、核对、结帐等;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审核要求等;会计档案的归档、保管、移交、销毁等;会计电算化的硬件的软件要求等;会计机构的设置要求;会计人员配备和管理要求;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的建立和职责分工;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建立和执行;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等。随着会计职能扩展的不断发展,必须结合单位内部管理的需求和会计管理职能的发展来理解和界定会计基础工作的内涵和外延,从而不断改进和提高会计基础工作管理水平。

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会计基础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以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同时,通过加强在职会计人员培训等措施,不断提高广大会计人员的基本业务技能,促进会计基础工作的改善和提高。但是,会计基础工作还是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1、会计岗位设置不规范:企业为节省成本,任用不具备会计资格证得人员担任会计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企业出现会计机构设置不规范的现象,最普遍的问题是一人多岗,责任权限划分不清,岗位设置过于简单。经常出现会计人员交接手续不全、程序不规范的.问题。极大的影响会计工作的有序进行。

2、会计信息不准确:主要表现在原始凭证的审核不严格以及记账凭证的编制不完整上,出现用填写项目不齐全的原始凭证入账的现象,财务报销制度松懈。记账凭证上会计主管、记账、出纳、复核、制单人的签章不全。为了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任意伪造、变造虚假的会计凭证、会计账薄、会计报表。这都是造成会计信息的不准确的原因。

3、内部监督职能弱化:一些会计人员业务不精、责任心不强,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凭证和手续视而不见。部分单位内部管理松懈,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会计审批制度、内部稽核制度、内部牵制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不健全,或者虽制订了各项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只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说在嘴上,从未认真执行。常常存在有一人身兼数职的现象,不相容职务很难有效分离;有的单位财务专用章、法人章、现金支票一人保管,随意使用,没有严格的审批程序;各种会计资料没有建档保管,不便调阅、查询。

这些问题,不仅削弱了会计基础工作,影响了会计工作秩序的正常运行和会计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也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社会经济秩序,对各单位的经营管理产生了极为严重的消极影响。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为了提高会计工作水平,规范会计工作秩序,改善经营管理,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有效措施势在必行,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在如下几方面进行完善与加强。

1、强化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认识。首先,要加强企业管理者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意识,一方面广泛宣传会计岗能设置混乱对企业造成的危害,引起管理者对会计基础规范的重视。避免因会计岗位设置混乱造成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其次,要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教育,提高会计人员对基础工作规范的认识。

2、加强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管理。严格规定企业在任用财会人员时,必须符台相关规定的条件: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操守。企业设置会计岗位必须符合相关要求,小得随意设置。按照健全的行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对财会人员及财务工作者进行经常性教育,包括对业务和素质两个方面。熟练掌握基本业务知识和技能,不致因业务不精在工作中出现纰漏,在会计基础工作中出现错误。

3、健全对会计工作的内部管理。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是加强会计础工作规范化的重要手段。只有进一步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才能使管理及监督工作涉及到会计基础工作及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

首先,要结合本企业的生产经营体制,制定一套适合本企业的全面的规范的管理制度。该项管理制度应涉及会计人员配备会制度、会汁凭证管理制度、成本核算控制制度、费用收支审批制度、内部监督制度、财务管理及分析制度。

其次,要严格执行该项管理制度。会计基础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作,需要企业内部各部门的积极配合,对建立的内部管理制度要自觉遵守和执行。只有各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努力,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最后,要充分利用内部监督,主要在于明确职务分工。明确划分各级领导职能部门、人员之间的责任和权利,保障各环节之间协调平衡、提高效率,正确传递会计信息对核准、复核、检验、填制凭证等都必须明确负责人,非授权者不得参与,如非会计人员不得处理会计1事项,非稽查人员不得审核经济业务等等。

4、财务部门要深入实际,加强指导。一是加强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及有关规章制度的宣传,不断提高财务人员对财务法规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财经法规观念,强化规范化管理意识和全局观念,自觉做好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二是财务部门要不定期对会汁上作规范管理进行检查、评比,对检查出的问题要及时帮助改进。

5、严格内部控制,狠抓规范落实。一是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带度,使物资的收发,货币资金的收付得到严格的控制。通过采购、验收、计量、人库、人账、审核、报销、出库、出库等管理环节,明确岗位责任和各项经济业务的处理程序,起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作用,可以有效地防止作弊。 二是明确职务分工。首先是明确划分各级领导导职能部 、人员之间的责任和权利,保障各环节之间协调平衡、提高效率;对核准、复核、检验、填制凭证等部必须明确由谁负责,非授权者不得参与。其次,对各项财产物资都要指定专人负责,任何经济业务或其重要环节都必须由两人以上或按规定权限和程序分别处埋,职能人员之间工作交接要有明确交接手续等。第三,在财务管理中,要始终坚持会计与出纳的分管制度,凭证编号控制制度,做列账、财、物分管牵制,账、卡、证、表之间要定期核对,现金和物资要定期盘点。

总之,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会计工作职能的实现,必须严格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因此,我们必须要把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这项工作重视起来,尤其是单位领导层,一定要认真、细致、扎实、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努力推进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促进单位内部制约机制不断完善,强化单位内部会计监管,全面提高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质量,不断提升会计基础工作水平,以保证会计工作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发挥应有的核算和监督职能。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Z],-06-17

[2]张金虎。浅谈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7)

[3]吕红斌 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必要性[]商场现代化(18)

[4]李晓菊(1973-)女,辽宁锦州人,研究方向:会计

篇7: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对策论文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对策论文

【摘要】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基础会计》是基本而又重要的课程。本文通过对于该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问题的分析,将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慕课教学模式融入到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整合互联网会计教学资源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并对其将会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以期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目标。

【关键词】慕课;基础会计;会计教学改革

一、慕课概述慕课

(MOOC)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OpenOnlineCourse的缩写,其在美国等国家发展日渐成熟并且广泛流行后,也终于逐渐为国内学习人群所认可和推崇。国外对慕课学习方法的研究开始较早,研究内容较全面。国外学者对慕课教学方法的研究多从改革会计课程的学习理念、完善在线课程观看和交流的平台,并且通过对于慕课学习者学习习性的调查分析完善慕课的课程设计和开发;国内关于将“慕课”融汇在会计教育工作中的方法以及意义,最早从开始有学者予以关注,并发现慕课拥有资源广泛、学习时间灵活,经济成本低廉等优点。以后,随着网络学习方式的走红,以及慕课推广的成功,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学生逐渐接纳这一新兴的教学、学习方法,对其研究也更加深入,不仅仅是研究慕课对于某一门学科如“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的教学方法和效果的促进,也将慕课和云端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及会计专业教育改革方法相联系。

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问题分析

《基础会计》课程是财会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原从事会计工作取得从业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是高职高专院校财会类专业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石。本课程学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续课程如《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等课程的学习效果。学生多在入校第一学期就开始学习本课程,这个时候学生离开紧张的高中学习阶段,进入职业教育阶段,面对众多的课程以及从未涉猎的专业课程,学生常常手足无措,学习起来也没有目标和方向感。而大学阶段的教学模式有是较为宽松和自由,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如果有问题很难及时和老师交流解决,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同时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老师多采用讲授法来进行课堂教学。老师照书讲课,学生被动听课,在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听的累,很难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主动思考;老师讲的累,在有限的课时里也很难进行更多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性的课堂活动。最后,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老师按照既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授课,学生不分学习水平的高低均按照同一个标准和进程进行学习,接收快的同学学习起来没有新鲜感,容易丧失学习的趣味性;接收慢的同学则很难得到有效的照顾,从一次课听不懂到次次课听不懂,久而久之产生挫败感,降低了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三、《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把慕课这种日趋成熟的教学方法引入课堂,将先进的在线课程和传统的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能够兼顾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将有限的课堂时间还给师生用于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还可以促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灵活采用更多如项目法、目标法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一)以知识点为单位、整合慕课资源

传统教学中,学习内容以章节为单元,学习时间以课时为划分,高职学生很难集中较长时间的注意力,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感到枯燥,分心,产生畏难情趣,影响学习效果。慕课教学法以知识点为核心,每一个视频短则五六分钟,长约半个小时,仅针对一个知识点进行分析讲解,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够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由于慕课教学法以知识点为核心,打撒了原有的课程体系,为了弥补知识点分散学习所造成的学生学习整体性不强的短板,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采用流程图、逻辑树或者模块序号的方式表明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单独知识点和全书整体内容的关系以及地位,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

(二)分层次教学、建立教学新体系

在传统教学中,老师面对全班四五十个学生,在紧张的教学进度中,很难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也很难对每一个学生答疑解惑。通过慕课的引进,将知识点的学习放在课堂之外,老师只需要设定最后的学习期限,督促后进的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而对于学习进度较快的学生,可以提前完成学习任务,将更多的精力放到其他能力的培养上。教师通过对于不同学生学习进度的查看和把握,可以在课堂上对于学生已经学习和即将学习的知识点进行串联,帮助学生将分散的知识再加工为统一的整体,建立学生的逻辑体系。同时对于不同的学生,教师有了充分的时间进行答疑和辅导,能够更加完善的照顾到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提供多种选择、变被动为主动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对于授课老师、授课内容、教学方法没得选择,老师教的好坏全凭教师的能力,学生缺乏选择的权利,也就缺乏学习的积极性。慕课教学法的引进,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如可以提供更多老师的教学课程,供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老师和教学方法。基础弱的学生可以选择多听老师视频讲解,避免了老师一遍过学生仍然懵懂的尴尬局面。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选择多做练习,提高自身的实操水平。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了认同感和主人翁的认知,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四、《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困难分析与对策

基于网络的慕课教学法消弭了空间与时间的差异,打破了传统课堂的限制,在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成为高校教学的一大发展趋势。然而顺应时代发展建立慕课教学模式依然有着许多亟待挑战的'困难需要我们去解决。

(一)教学资源库的建立

慕课教学最核心的工作就是教学资源库的建立。互联网上拥有大量的教学视频可供选择,这是慕课教学的优势,也是其劣势。网络视频质量参差不急,需要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去粗存进,筛选符合教学要求的优质视频建立教学资源库,供学生学习。资源库需要紧跟政策导向,不仅仅包括基础知识点的解析,也包括对于新政策、新要求所涉及知识点的及时更新。教学资源库中的视频包括三大来源:第一是对于网络视频的搜集整理;第二是对于已有视频按照教学进度和要求进行重新剪辑和制作,使其符合教学要求;第三是教师根据已有资源库的内容,自行制作的教学视频,主要用于补充和重点知识点的强调。

(二)学习进度监督与考核

慕课教学法给予学生极大的自由度,对于学生学习进度的管理要求也更加严格。一部分后进学生可能存在疏于学习,或者虚报进度,滥竽充数的可能,如何进行有效的监管,避免学生荒废学业,也是教师需要解决的困难之一。采用慕课教学法,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监管:第一,对于教学进度的监管;第二,在每一个知识点后设立习题,通过对于习题的完成情况来评估学生的有效学习进度;第三,通过阶段性测试的方法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与督促。通过对于教学进度的监管,也是对于学生学习情况的动态考核。对于学生每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再结合期末考试的成绩进行总体评价,将学生的平时表现与课程成绩有效的结合起来,使课程的评价体系更加全面、系统。

五、结语

互联网背景下,先进的慕课模式弥补了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和单一网络教学模式的不足,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实现会计专业教学的因材施教。高职院校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积累慕课教学经验,完善慕课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场竞争力,培养更多高水平的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彭凤麟.高校会计教学MOOC模式及其发展建议[J].财会通讯,(7).

[2]黄浩.基于“慕课”视角下的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及评价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6).

[3]张艳婷.基于MOOC的高校会计系列课程教学模式设计———以“财务管理学”课程教学为例[J].教育探索,(4).

篇8:探讨如何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论文

探讨如何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论文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因此,要重视会计基础工作,并要制定一系列规章和管理制度来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同时,也要加强在职会计人员培训等工作,不断提高广大会计人员的基本业务技能,以促进会计基础工作的改善和提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多数单位认识到会计基础工作的必要性,把会计基础工作与改善经营管理等结合起来,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和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使会计工作逐步规范,水平稳步提高,也使会计工作在单位经营管理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一、当前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

1.原始凭证填写不规范,内容不完整。如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没有加盖填制单位的公章;没有接收原始凭证的单位名称,没有填制原始凭证的日期,缺少收款人、复核人、开票人的签字,没有具体填写数量、单价、金额等,大额的原始凭证没有购货清单;有些原始凭证事情合法不一定合理,如一家生产服装企业,却开具的发票内容是五金电料;另外一式多联的发票或收据,没有用复写纸套写,直接手写。自制原始凭证:没有在金额前填写人民币符号“¥”,有的人民币符号“¥”与阿拉伯数字之间留有空白,大写金额前没有加写“人民币”三个字,“人民币”字样和大写金额之间也留有空白,大写金额没有写到元或角为止,有的后面也没写“整”字。自制原始凭证有错误的,直接在原始凭证上随意更改,容易产生舞弊行为。

2.记账凭证填写不准确、不完整。如摘要部分不能准确地表达经济业务的内容;会计科目如支出、往来款项等没有写到最明细科目;附件张数填写不准确或不填;填制凭证人员、审核、复核、会计主管没有签名或盖章。不同内容和类别的原始凭证汇总填制在一份记账凭证上,如一张记账凭证上既记收入类,又记支出类科目。一笔经济业务需要填制两张以上记账凭证的`,没采用分数编号法编号,每月最后一张记账凭证的编号旁边也没加注“全”字,容易造成凭证失散。有的应该附有原始凭证的而没有附。在填制记账凭证时发生错误随意更改错误。记账凭证填制完后,如有空行,没有在空行处划线注销。出纳人员填制收、付款凭证没在凭证上加盖“收讫”或“付讫”的戳记,容易出现差错,重收重付。在年终结账时,有的填制记账凭证不是将收入和支出结转“结余”科目,而是将收入和支出相对转或者收入支出结转到其他应付款,不符合会计制度规定,使“结余” 科目不能正确、完整地反映单位的结余状况。

3.会计账簿账目设置不全,记录不规范。有的多年没有固定资产账,形成账外资产。账簿启用时 “经管人员一览表”填写不完整,“账户目录”没有填写,会计人员调动时,没有注明交接日期、接管人或监交人员的姓名。

二、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

1.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需要,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要求会计人员从最基础的环节开始抓起,不断改进和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工作管理水平,对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起到很大作用。

2.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有序进行、工作秩序规范条理的需要,会计工作需要收集、处理、利用和提供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监督为经营管理服务。如果没有健全的会计基础工作,会计信息就会失去真实性可靠性,会计工作水平也没法得到提高。

三、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措施

1.在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设置上,按照《会计法》的规定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人员,设置会计人员岗位,明确岗位职责;会计人员应持有会计证;会计工作交接手续符合制度规定的要求。

2.加强会计人员培训工作,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为适应新形势下会计工作的需要,会计人员要认真学习新时期财经政策、法规、规章制度,尤其深入学习财会、税收、金融等方面知识。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中,按实际工作需要找不足,针对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会计人员既要加强理论学习也要加强职业道德规范学习,遵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努力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3.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防止会计信息失真。一个单位要实行内部控制,重点应当在会计记录、资产保护等方面进行实施。单位的会计机构要实行会计记录控制,要建立岗位责任制,对会计人员进行科学的分工,使之形成相互分离和制约的关系。经济业务一经发生,就应对记载经济业务的所有凭证进行连续编号,通过复式记账,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帐户中进行登记,以防止经济业务的遗漏、重复,揭示某些弊端问题。另外资产保护控制,一般情况下,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有价证券等变现能力较强的资产必须限制无关人员直接接触。在实物资产进行盘点要将盘点结果与会计记录进行比较,盘点结果与会计记录如不一致,可能事资产管理上出现错误、浪费、损失或其他不正常现象。

4.加大财经执法力度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首先要加大对专项资金特别是重点项目资金使用单位的监督检查。其次财政业务主管部门要对单位的会计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考试、考核,引导会计人员增强职业道德素质和提升业务技术水平,要进一步规范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最后财政、审计和业务主管部门要经常组织针对会计基础工作的各项检查,对查出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落实。

会计基础工作是否扎实有序,会直接影响会计工作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所以会计基础工作既是各单位的一项内部管理行为,也是一项政府管理行为,财政部门和各主管部门要指导和督促各单位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不断提高会计工作水平,进一步发挥会计工作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篇9:浅谈《基础会计》课程的趣味教学论文

浅谈《基础会计》课程的趣味教学论文

【摘要】兴趣是学习知识最好的老师,《基础会计》是经济类各专业的基础课,它是具有极强的适用性和操作性;如何使学生对这门工具课的学习感兴趣,让学生真正学会会计操作,是一个值得不断探讨的课题。本文对《基础会计》教学进行了一些趣味教学的探索,强调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趣味教学。该文从理论教学和实作练习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基础会计 教学法

探索《基础会计》是经济类专业学生所学的“第一门会计”课程,是联系专业课和基础课的桥梁,同时又是一门工具课。《基础计》课程教学的基本价值取向应该是为学生以后的教育奠定基础,同时,还要以会计职业竞争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会计素养为根本。如何使学生对这门工具课的学习感兴趣,是我近几年来不断探索的课题。

一、论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对会计知识的渴求感和趣味感

在教学思路上,首先是讲好绪论,绪论课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学生对会计知识的渴求为目的,这样才能使学生跨上对会计知识感兴趣的“桥梁”。其次是巧用实例,能否精选和巧用实例是能否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也是突破教学难点的关键。再次是唤起互动,这是激发趣味感和成就感的重要环节,是理论教学和实作练习的核心,是决定趣味教学成败的关键点;从学习知识的角度说,这也是“削枝强干”的精髓。最后是删繁就简,这是使学生学得主动、把学习兴趣引向深入的重要方法。如果学生开始就在繁琐中迷懵,则会兴趣索然;如果教师能从简单中引发学生的兴趣,那么就能将学习引向深入,进入“繁”的境地,删繁就简也是重点讲解的体现。

在教学要求上,我要求学生准确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了解资金的筹措、使用和监控,逐步掌握会计循环过程。我之所以提出这个要求,是因为考虑到学生对学习的需要有一个逐步加深的过程,激发学生对新事物、新知识、新信息的渴求感只能逐步加强,为此我常常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学,带着问题去思考。如讲会计凭证时,把无据不能入帐的危害、原因、道理讲清讲透;讲报表时,讲它的编制,讲它为什么以数据“说话”以及其作用。这样,使学生由兴趣学习进入理性思考,再由理性思考进入更高一级的兴趣学习了。

在教学方法上,首先遵循教育教学内容的“适度和够用”原则,重在结论和应用,且重点告诉学生“是什么”和“怎能么用”;千方百计让学生都听得懂、学得会、做得来。这是因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建立在学生自身的智商、情商基础上的。现在的职校生基本上是普高的落榜生,他们的基础及学习班自觉性差,对接受理论知识本身比较困难,加上他们的性格、情绪等因素,对知识的学习兴趣不是很浓,所以应从使他们学得会、做得来入手培养他们的兴趣感。也就是说在教学方法上更要注重《基础会计》的基础性,尽量联系学生能够感知的生活实际组织教学,集中精力完成“为未来的学习打基础”的任务,方能使学生在学完《基础会计》以后,对会计和会计职业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从而领悟会计岗位在满足社会信息需要中的地位及其在行业中的作用,理解各组织机构为什么要设置会计岗位,从职业理解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告诉学生怎样学习,怎样通过“证、帐、表、借、贷、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教学生审单据、填凭证、上帐、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报表等步骤。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愿学、乐学和正确处理经济事项的能力;另一方面又可以检查和发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理解程度。具体在《基础会计》课程讲解中,我运用手拟、动作、表情、声音以及现代教学手段,并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子去讲述:如让学生亲眼目睹出差人员如何借差旅费,尔后又如何填报差旅单这一过程,让学生更直观、更逼真、更有效的吸取知识,这样既保证了教学的连续性,又防止了知识的“过时”和现实的“脱节”,促使学生去分析、去思索,同时使学生学完《基础会计》课程后,能够自觉建立起一种对会计职业的信仰,愿意为会计事业而奉献。在进行《基础会计》知识传播时,我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如何主动地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及逻辑思维方法,引导他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对应的经济业务,用简单的生活事例、形象的动作、朴实的语言,阐述抽象的概念及会计工作过程。如在什么是资产时,说明资产是拥有和控制,哪个“拥有”、哪个“控制”就是哪个的资产。又如讲应收与应付哪个是资产、哪个是负债时,阐述一个是人欠我,一个是我欠人,这样可使许多问题形象、具体、简明,又有助于准确地抓住事物的本质。再如在原始记帐凭证的填制、上帐、核对、财产清查以及财务报告等理论讲解时,我特别注意知识的“适度与够用”,有意识地把生活事例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之中,通过讲解、观摩、讨论、实作、评比、再总结等办法,反复激发、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趣味感的驱动下愉快地吸收会计知识,掌握会计这门课程。再如我在讲成本计算及帐务处理这一难点问题时,先将知识点进行归纳意结(即按成本计算的方法、所设会计科目、成本费用的归结、经济业务审核、凭证的填制、上帐等程序进行讲解),接着精选实例、示范操作演示、组织学生观摩并思考。最后,让学生进行实训模拟操作。在讲解、观摩、分析后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要求每一位学生独立完成这一会计工作流程,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完成知识与知识的衔接,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给学生创造了一种积极思考、仔细琢磨、不断探索求知的气氛。

二、练习中注重激发学生对会计知识的趣味感和成就感

在进行《基础会计》实作练习过程中,我根据课程内容、进度、特点并结合学生实际和社会需求,彩用了多种形式进行实作指导教学。我这里强调重视的是学生实际和社会需求;重视学生实际,主要是指要了解学生装在性格、情绪等方面的特性,将这些特性与基础会计的.实作练习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应该根据学生性格、情绪等特性,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最先布置给每组的练习应该是他们最感兴趣的内容,再逐步扩展到全部需要练习的内容。这样就从学生的趣味感出发,使学生尽快产生成就感,再由成就感引导到更高一级的兴趣感受。

开展综合性实作教学,是教学的深化。要在教学中边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还要边开展实作模拟练习。首先,要精心进行实作准备,这是趣味施教的理准备阶段。每次实作前,我都会根据实作目的来编制模拟实作计划,收集有关实作资料,以便明确模拟实作的任务要求。然后,进行实训操作。学生按实作要求及注意事项进行操作(具体包括开设期初帐户余额资料、进行日常会计核算、帐务处理、编制报表、资料装订、资料移交等程序)。最后,进行实作考评与总结。在实作过程中,对每次发现的问题我都会及时记录,进行分析、总结,同时要求学生将自己在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与心得体会,进行互相交流,对作业进行评比,并写出个人总结。通过这样施教,使学生身处“实际”的经济业务事项,身份陡然发生了京戏化,财务工作者的使命感受、神圣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从而认真审核分析,仔细琢磨和认真对待每一笔经济业务上的每一个数字,并在会计科目运用、费用的归结上自觉严格遵守会计法规和财经制度。我把这个阶段看作是趣味教学的具体引导阶段。这个阶段的教学设计与指导不是为趣味引导学生对会计职业进行理性思考,使学生充满掌握会计知识的成就感。

精心指导,是教学的关键。我在讲完每一章理论知识后,都千方百计找这方面的资料,组织学生进行这部分的实作训练。初始,学生在处理具体经济业务时,常常会对会计科目的运用张冠李戴,填制会计凭证不规范,成本计算思路不清晰,费用归结不合理,计提折旧算不来等。针对这些情况,我采用力巡视、边提醒、边指导、边讲解、边纠正、边鼓励等办法,把知识引导和心理引导结合起来,这样既防止了学生“做不来就不做”的现象,又防止了“一错到期底”的现象。

及时检查,是教学质量的保证。每讲完一堂课后,我都要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在批改中,只要发现学生有一个闪光点,就不吝惜语言,及时在全班给予肯定和鼓励。我认为这是对学生最好的心理“按摩”,因为赏识和激励就像沐浴在学生心田的阳光和雨露,就像催生他们健康成长的“沃土”和“养料”。能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吸取知识,因此我们要尽力为他们提供展示能力的这个舞台,创造条件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同时,我还注意倾听学生的反映,并认真分析,查找原因,对学生还有没有掌握的知识、要点,还不清楚的环节,再进行串讲与复述;并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千方百计的使学生都能学得懂、愿意学、喜欢学。

总之,我认为《基础会计》的理论教学和实作练习既有相区别的一面,又有相联系的一面,有时是分不开的。在进行趣味教学探索时需要注意这种区别和联系。事实上,理论教学的趣味引导和实作练习的趣味引导是分不开的,应该以实作练习的趣味引导为基础和重点。对《基础会计》这门带工具性质的专业基础课,只要在趣味教学上多作些探讨,是不难教的。

篇10:基础会计模拟实验课程问题及对策论文

摘要:在我国大部分民办高校中,都开设了会计学相关的专业,并安排了会计模拟实验课程。而在教学过程中,受到教学资源、教学环境及教师队伍等方面的影响,导致会计模拟实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整体的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对民办高校基础会计模拟实验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面展开了简单的分析,希望能够给教育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民办高校;基础会计;模拟实验课程

1引言

会计专业一直是高校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专业之一,该专业的基础会计模拟实验课程,对培养学生的会计实践能力及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不过,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民办高校中该课程的开展并不是十分顺利,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实际教学经验,对相关方面展开分析。

篇11:基础会计模拟实验课程问题及对策论文

3.1加强教学设施建设

在基础会计模拟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涉及的教学设施主要有硬件设施及软件设施两个方面。其中,硬件设施包括实验机房、仪器设备、财务软件等实物设施;而软件设施主要包括管理体系、教学模式及各种规范标准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在建设教学设施的过程中,也应从上述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民办高校应培养一批业务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的优秀技术人才;其次,应进一步加强各个实验室之间的联系。会计电算化并非一门独立的专业,其涉及各个方面的知识内容。因此,高校应全面加强硬件及软件方面的建设,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

3.2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

为了确保民办高校的基础会计教学质量,应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同时,在制定实践教学方案的过程中,应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入手,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及教学教材,制定完善的教学方案。同时,在制定教学体系的过程中,教师应正确掌握会计电算化的教学理念,并将其融入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从而完善教学体系的建设,提升学生的会计思维能力。

3.3完善教材的建设及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教材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教材中的内容及教学方法,对学生接受知识、掌握知识及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有一定的影响。换言之,学生综合能力及专业素质,与教材改革及教材建设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为了能够保证整体的教学质量,教师不应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教材,应充分结合经济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更新,将新技术、新方法及新理念等内容,充分融入新的教学教材中,使学生能够掌握全新的知识体系、实践技能。同时,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应充分听取具有会计电算化实战经验扥教师的意见,并在此基础上确认实训内容及方法,培养出满足社会实际需求的综合应用型人才。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民办高校基础会计模拟实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教学设施不完善、缺乏合理教学体系及教材建设方式落后等方面的问题;高校应从加强教学设施建设、构建合理教学体系及完善教材建设及改革等方面入手,彻底解决该课程教学中的问题,进而提高整体的会计课程的整体教学水平。总之,基础会计模拟实验课程对高校学生的会计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应对其给予充分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张斌.《会计模拟实验》体验式教学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10).

[2]郭丹.“一基三实”发展思路下《会计模拟实验》课程教改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7(41).

[3]秦丽芬,吴艳.以职业能力需求为导向的《基础会计及模拟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会计师,(18).

篇12:基础会计模拟实验课程问题及对策论文

2.1教学设施不完善

一般来说,我国成立的民办高校,都比较强调实践技能的培养,其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应用型及实践型的人才。不过,在民办高校的办学过程中,其教育经费主要是来自社会资助及学生学费,国家的财政部门并不会对其进行资金补贴,导致其在建设教学设施及购买教学设备的过程中遇到很大的困难。并且,虽然现阶段许多民办高校都在加强了计算机教学方面的建设,但其硬件及软件水平仍比较落后,与当前社会前沿科技相脱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2.2缺乏合理的教学体系

实际上,会计电算化专业在我国高校中已经开设了长达20多年,是高校中非常重要的教学部分。不过,许多高校仍没有意识到会计电算化专业的重要性,在高校中也没有指定完善的教学体系。在这种情况下,部分教师对会计电算化的教学理念把握不准确,部分教师将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计算机软件课程进行教学,或是将其作为程序编写课进行教学。事实上,上述观点显然是错误的。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将会计电算化与会计软件作为同一种教学内容,采用一样的教学方式,这种做法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会计学思维能力,也难以制定出合理、科学的教学体系。

2.3教材建设方式落后

在民办高校基础会计模拟实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都比较重视会计核算相关的知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会计手工模拟实践课程。在这种教学情况下,对会计监督方面的教学就会有所忽视,使学生难以全面发展。实际上,在企业的会计工作中,主要是凭证、账簿、报表的循环工作,会计人员会根据原始的凭证记录,填写记账凭证;再根据记账凭证,完成账簿的登记工作。而在上述过程中,并没有明确指出审核监督部分的具体工作,使得在教材中也缺乏监督审查方面的教学内容。然而,在实际会计工作中,监督审查是会计工作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关系着会计工作的合理性及有效性。

篇13: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研究论文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研究论文

一、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解决对策

(一)改革会计审核流程

在会计审核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建立一条完善地、合理地账簿填写和登记制度。在实际工作中应保证账簿当中的各数据单位均按照我国相关规定进行填写;对原始会计数据进行填写时必须保证态度的严谨性,并且审核制度也必须严格参照会计制度进行;记账时的填写必须按照原始数据,在审核过程中应仔细核对账簿与原始数据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审核后需要两名监督部门领导者盖章,填写的字迹不能潦草;启用各类日记账、明细账以及总账的审核制度,一定要确保企业每天账目的真实性,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同时还需要制作备查账目;在企业对现金流账目进行审核时,一定要对银行存取款的日期进行对照,并及时对余额进行清算,各账目在对外报送时必须保证计算准确、报送及时、数据真实等。

(二)提升会计人员素质

会计基础工作不仅要求会计人员个人素质较高,同时还要求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较高。会计人员是企业直接接触账目的重要工种,在开展工作时应该将会计的职称和工资挂钩,这样就能够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了提高自己的工资就必须提升自己的工作态度。在开展工作时,还应该组织员工进行更新教育,以我国现阶段会计行业发展方向为基础,不断巩固对会计知识,提高对《会计法》的认识。强化会计人员的自我学习能力,在工作中不断拓展新的工作途径和方法,这样就能够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三)健全监督制度

首先,企业需要加强自身内部的监督力度,将会计部门和监督部门独立化,减少会计人员兼职监督工作的情况,杜绝一切舞弊、偷懒、做账等行为。人事部门在招聘时也一定要提高审核力度,对未取得会计资格认证的应聘者不予录用。坚决采用任人唯能的制度,对于有背景但素质较低的员工予以辞退或不录用。其次,政府机构也应该建立其监督制度,还可以利用第三方监督方法,大大提高对社会群众力量的利用率,这样就能够敦促政府监督者和企业内部监督者正视会计基础规范化的工作,进一步深化对这项工作的认识。第三,企业内部的监督制度要做到细致化、科学化、有效化,各监督人员应分工明确,避免出现工作范围重叠情况,增加工作效率。

二、结语

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是一个复杂且艰巨的任务,是保证企业稳定发展的前提,因此必须要提高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度。

相关专题 导向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