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骨神经炎的症状

缺德艺术家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缺德艺术家”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骶骨神经炎的症状(共9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骶骨神经炎的症状

骶骨神经炎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一般劳动过力,运动方式不当就容易损伤腰部,随即产生骶骨神经炎,得了骶骨神经炎一定要去正规医院介绍正规的治疗,千万不能麻痹大意,影响了治疗,或者自己胡乱的用药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让病情进一步恶化。

1.感觉障碍 若损伤部位在腕部或前臂肌支发出处远端手的桡半侧出现感觉障碍

2.拇指对掌对指功能受限 拇指处于手掌桡侧形成“猿形手”畸形拇指不能外展不能对掌及对指由于解剖的变异在某些正中神经完全伤断的病例中由于尺神经的代偿拇指掌侧外展可不完全丧失少数病例也有表现正常者

3.拇指示指屈曲受阻 若在肘部或其以上部位损伤时除上述症状外由于指浅屈肌和桡侧半指深屈肌麻痹因此拇指与示指不能主动屈曲

4.前臂旋前不能或受限

5.大鱼际肌群前臂屈面肌群明显萎缩

6.下述肌肉功能障碍 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拇长屈肌示指深屈肌拇指对掌肌

骶骨神经炎建议接触压迫,促进神经修复,促进局部营养供应和血液循环,神经炎一般为消除水肿,抗炎治疗,促进神经休息,B组维生素类药物也有促进修复作用,然后酌情物理因子治疗,中药调理,当然部分患者并不适宜上述方法,当然建议最好在医院进一步检查一下比较合理。

篇2:面部神经炎

我们首先应该了解一下关于面瘫的症状,面瘫很容易理解,患者的肌肉已经不再受大脑神经的约束。这时疾病再怎么发送神经信号已经没有脸上的表情了。我们在日常应该学会分辨面部神经炎的区别,这种疾病很容易引起面部的一侧瘫痪,还能够感觉到皮肤的疼痛效果。

面部神经炎首先不会传染,还有这类疾病对于脸部肌肉抽搐比较的明显。我们在日常肯定会存在这些疾病的患者,我们适当的和他们接触,不要形成抵触的行为。这样很容易影响患者的恢复。

病因和病理

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骨质的面N管刚能容纳面N,一旦有缺血、水肿,则有水肿与压迫性缺血的恶性循环。诱发的因素有:

1、病毒感染

2、各种方式的寒冷和自主神经不稳致神经营养血管收缩而毛细血管扩张,组织水肿压迫。

病理改变为面N的早期改变为水肿和脱髓鞘,严重者则有轴突变性。

3临床表现

鉴于任何年龄,男性>女性。

1、急性起病,数小时或1-2天内达高峰,病初可有下颌角或耳后疼痛。

2、主要症状为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眼裂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 试闭眼时,瘫痪侧眼球向上外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称贝耳现象(Bell`s征);病侧鼻翼沟变浅,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歪向健侧;因口轮匝肌瘫痪而鼓气或吹口哨时漏气;因颊肌瘫痪而食物易留置于病侧齿颊之间。

3、病变在鼓索参与面神经处以上时,可有同侧味觉丧失。

面部神经炎的疾病严重影响了我们日常的生活,所以日常应该注意保暖和适当的补充营养来预防这方面的疾病。目前对于这种疾病的主要病因不能够很好的下定论,所以在日常一定要及早的发现患者的症状才能够进行最有效的治疗,日常患者放松能够很好的缓解疾病的症状。

篇3:面神经炎的症状 常见的是这四种

面部神经炎是一种常见的面部疾病,它给人们的生活造成的影响很大,这种疾病的主要症状有瞬目运动,眼睑震颤现象,睫毛征以及斜卵园口征等四种,出现这些症状的时候大家一定要警惕,这很可能代表你患上了面神经炎。

症状1:瞬目运动

仔细观察患者瞬目情况,可见双侧瞬目运动不对称,这种现象意义较大。如嘱患者做瞬目运动,则轻度麻痹侧,瞬目运动缓慢且不完全。

症状2:眼睑震颤现象

强力闭合双眼,检查者用力扳其闭合的上睑,此时感到一侧上睑有细微的肌肉挛缩性颤动现象,另一侧则没有。这种面瘫的症状存在,说明有轻度面神经麻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多见。

症状3:睫毛征

嘱患者强力闭眼,正常人在强力闭眼时,睫毛多埋在上下眼睑之中。当面神经麻痹时,则睫毛外露,尤其是在轻度麻痹的情况下,用力闭双眼,开始睫毛不对称现象并不明显,但经过短暂时间之后,轻度麻痹侧的睫毛便慢慢显露出来,称为睫毛征阳性。这是面瘫的症状表现之一。

症状4:斜卵园口征

嘱患者张大口,轻度面神经麻痹时,患侧口角下垂呈斜的卵园型口。与此三叉神经运动支麻痹的斜卵园形口之不同点,在于无下颌偏斜。中枢性面神经麻痹时,此征不明显。这也是面瘫的症状表现。

篇4:尾骶骨损伤怎么办

尾骶骨损伤,自然会影响我们正常生活,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当然需要积极的治疗用药,这样才可以让骨骼恢复健康,但是对于治疗的问题,很多人都不太了解,所以下面我们去了解一下,利用中药治疗尾骶骨损伤的方法,希望通过这些内容介绍之后,可以给予大家更多的帮助。

用中药接骨散外敷治疗 接骨散是根据祖传秘方配制的,由多种名贵中药组成,加工成散剂,以中药外敷法治疗为主,口服药治疗为辅。主要以外敷法治疗,1副药使用三天三夜,一般骨折新伤使用3-6天就能止痛消肿,活血化瘀,接骨续筋,3副药达到临床治愈标准,严重的、陈伤需要3-6副药。软组织损伤新伤一般1-2副药就治愈了。

严重的需要3-4副药。陈伤需要3-6副药接骨散是治疗骨伤和软组织损伤的最佳良药.早期使用可以预防骨不愈合,关节僵硬,关节囊萎缩,肌肉萎缩,神经粘连,股骨头、腕舟骨缺血性坏死等骨伤后遗症的发生。

治 疗 各种骨折,骨不愈合,石膏固定后关节僵硬,手术后关节伸屈困难,腰扭伤,踝关节扭伤,颈部扭挫伤,髋关节扭伤,坐骨神经痛,韧带损伤,肌肉拉伤,肌腱损伤,半月板损伤,骨膜损伤等骨伤及软组织损伤疾病

当然出现尾骶骨损伤,如果自己不了解病情,而且不知道如何正确的处理的话,最关键还是应该到医院,去接受正规的检查了解,骨折以及骨损伤的情况,这样才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针对性的治疗,达到有效的效果。

篇5:骶骨疼的原因

骶骨疼的原因

(一)发病原因

直接暴力及间接暴力均致此损伤。

(二)发病机制

与骨盆骨折伴发的骶骨骨折的发生机制与骨盆骨折一致,多因骨盆前后向同时受挤压所致,请参阅骨盆骨折章节。此处仅对单发的骶骨骨折加以讨论。

1.直接暴力 以从高处跌下、滑下或滚下时骶部着地为多见;其次为被重物击中,或是因车辆等直接撞击局部所致。

2.间接暴力 以从下方(骶尾椎远端)向上传导的暴力较多见,而暴力从上向下传导的机会则甚少;亦可因韧带牵拉引起撕脱骨折。

在多见的合并损伤中,多系骨盆骨折时所致,大多属直接暴力引起;而骶骨骨折的并发伤主要涉及直肠、肛门。

骶骨疼如何预防与治疗?

(一)治疗

1.一般治疗原则

(1)无移位者:卧木板床休息3~4周后上石膏短裤起床活动;坐位时,应垫以气垫或海绵等,以保护局部、缓解压力。

(2)轻度移位者:局部麻醉后通过肛门指诊将其逐渐复位,2~3天后再重复1次,以维持对位。

(3)重度移位:局部麻醉后通过肛门指诊先施以手法复位,若无法还纳,或不能维持对位,可酌情行开放复位及内固定术。

(4)合并骨盆骨折者:应以骨盆骨折为主进行治疗,包括卧床(蛙式卧位)、双下肢胫骨结节牵引疗法、开放复位及内固定术等。

(5)骶神经受压者:可先行局部封闭疗法,无效时,则需行手术减压。

2.几种特殊类型的骨折及其处理

(1)伴有骶髂关节分离的骶骨纵行骨折:此种类型骨折或单侧骶髂关节分离通常是骨盆环的前、后部双重骨折的一部分,为前、后向同时遭受强大的挤压暴力或车祸所致。一般均伴有明显移位,因此其治疗较为复杂。除少数病例可行开放复位及内固定外,大多数病例按以下顺序行非手术治疗。

①牵引复位:即在移位侧行股骨髁部骨牵引,按体重的1/13~1/7重量持续牵引5~10天。在牵引3~5天时应摄片观察复位情况,并调节牵引重量及床脚抬高高度,以保持人体平衡为原则。

②骨盆兜带悬吊牵引:当X线片显示骨折(或脱位)完全复位后即用兜带将骨盆悬吊,以使骨折靠拢。其牵引重量以使骨盆离开床面5~10cm距离为标准。

③石膏短裤固定:骨盆兜带牵引5~7天,X线平片显示分离的骨折端(或关节间隙)已恢复原位时,即可在石膏铁架上行短裤石膏固定。

(2)骶骨上段横形骨折:大多由直接暴力所致的骶骨高位横形骨折,大多见于骶椎1~2和骶椎3~4处,其发生率在骶骨骨折中约占5%左右,在骨盆骨折中约为2%。其发生机制大多见于躯干及髋关节屈曲而膝关节伸直、双侧奈绳肌紧张、骨盆处于固定而不能向前旋转时,如果骶骨上部被重物打击,即可造成骶骨横形骨折。如果骨折线经过骶1~2交界处,则骶1和腰椎同时向前移位,一般称为“创伤性骶骨滑脱”,由于骨折移位及骶管狭窄而可引起骶神经损伤,以致马鞍区感觉障碍和部分臀肌瘫痪;如骶2~3神经受损,则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此种病例常伴有腰椎横突骨折(多为受伤时腰方肌剧烈收缩所致),如腰5横突骨折则说明髂腰韧带断裂。其他并发症包括腹膜后血肿、直肠破裂、皮肤挫伤坏死及脑脊液瘘等。

此种损伤的治疗是依据骨折移位情况及骶神经是否受损而定,对伴发骶神经根损伤者,多需行手术治疗,术中切除骶骨椎板以求获得神经减压。对移位明显的骶椎骨折可考虑通过撬拨复位。非手术疗法适用于无移位或是可以手法复位的轻度移位病例。

(3)骶骨下段横形骨折:骶骨下段(骶4~5)的骨折大多由于直接暴力打击或后仰跌倒坐于石块、水泥板缘上所致。因为暴力通常来自后方,因此远端骨折块大多向前移位。

本型骨折的治疗:

①无移位的骨折:只需取蛙式位卧床休息2~3周,必要时可采用封闭疗法止痛或服用长效止痛剂。

②有移位骨折:一般在局部麻醉下按肛门指检的方法,用食指将骨折块轻轻向后推压而使骨折端复位。对手法复位失败者,可考虑行切开复位和克氏针内固定术。

(4)合并腰骶关节脱位的骶骨横形骨折:此种损伤甚为少见,主要表现为腰5椎板及腰骶小关节骨折,腰5以上向前移位。骶骨横形骨折可见于各个节段,上段横形骨折伴有两侧骶髂关节韧带损伤者,可引起骶骨上部松动并向前倾倒;骶3~4骨折如伴有明显的向后凸成角时,则称为极不稳定性损伤,饶书城称之为“浮骶”

本型治疗较困难,大多需开放复位及内固定术;可酌情选择椎弓根钉技术+钢丝固定结扎术。

(5)单纯性腰骶关节脱位:此种损伤亦多因下腰段遭受来自后方的撞击所致,且致伤暴力多较猛烈。此时除腰骶椎之间脱位(腰5椎体前移)外,大多伴有第5腰椎的关节突及椎弓根骨折;腰5~骶1椎节的椎间盘亦同时撕裂。此种情况称为急性创伤性腰骶椎节滑脱,可伴有马尾神经损伤。

本型损伤的治疗应按“脊柱滑脱”施以手术疗法,大多选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椎节间Cage内固定术。

(6)合并骶骨骨折的双侧骶髂关节脱位:本型损伤亦由于来自后方的直接强大暴力打击所致,一般多伴有程度不同的骶骨骨折,甚至可有骨盆环断裂。此时受累的骶骨整块向前下方移位。在正位X线片上可见双侧髂骨升高而腰骶椎向下移位;对X线平片模糊不清难以判定者,CT检查可清晰地显示骶骨向前移位的方向及程度。

本型损伤轻者仅需卧床休息数天后(蛙式位)以石膏短裤固定即可;但对移位明显且手法复位失败者则需行开放复位及双侧骶髂关节融合术。

(二)预后

骶骨骨折的预后视损伤类型不同而差异甚大,单纯性无移位的骶骨骨折预后均好,少有残留后遗症者;但伴有内脏或神经损伤者,则易残留后遗症,以局部残留痛为多见。此外,伴有骶髂关节脱位及腰骶椎节脱位者,视治疗情况而定。

篇6:骶骨疼痛的原因

骶骨疼痛的原因

一、发病原因

直接暴力及间接暴力均致此损伤。

二、发病机制

与骨盆骨折伴发的骶骨骨折的发生机制与骨盆骨折一致,多因骨盆前后向同时受挤压所致,请参阅骨盆骨折章节。此处仅对单发的骶骨骨折加以讨论。

1、直接暴力 以从高处跌下、滑下或滚下时骶部着地为多见;其次为被重物击中,或是因车辆等直接撞击局部所致。

2、间接暴力 以从下方(骶尾椎远端)向上传导的暴力较多见,而暴力从上向下传导的机会则甚少;亦可因韧带牵拉引起撕脱骨折。

在多见的合并损伤中,多系骨盆骨折时所致,大多属直接暴力引起;而骶骨骨折的并发伤主要涉及直肠、肛门。

骶骨疼痛的治疗护理:

一、一般治疗原则

(1)无移位者:卧木板床休息3~4周后上石膏短裤起床活动;坐位时,应垫以气垫或海绵等,以保护局部、缓解压力。

(2)轻度移位者:局部麻醉后通过肛门指诊将其逐渐复位,2~3天后再重复1次,以维持对位。

(3)重度移位:局部麻醉后通过肛门指诊先施以手法复位,若无法还纳,或不能维持对位,可酌情行开放复位及内固定术。

(4)合并骨盆骨折者:应以骨盆骨折为主进行治疗,包括卧床(蛙式卧位)、双下肢胫骨结节牵引疗法、开放复位及内固定术等。

(5)骶神经受压者:可先行局部封闭疗法,无效时,则需行手术减压。

二、几种特殊类型的骨折及其处理

(1)伴有骶髂关节分离的骶骨纵行骨折:此种类型骨折或单侧骶髂关节分离通常是骨盆环的前、后部双重骨折的一部分,为前、后向同时遭受强大的挤压暴力或车祸所致。一般均伴有明显移位,因此其治疗较为复杂。除少数病例可行开放复位及内固定外,大多数病例按以下顺序行非手术治疗。

①牵引复位:即在移位侧行股骨髁部骨牵引,按体重的1/13~1/7重量持续牵引5~10天。在牵引3~5天时应摄片观察复位情况,并调节牵引重量及床脚抬高高度,以保持人体平衡为原则。

②骨盆兜带悬吊牵引:当X线片显示骨折(或脱位)完全复位后即用兜带将骨盆悬吊,以使骨折靠拢。其牵引重量以使骨盆离开床面5~10cm距离为标准。

③石膏短裤固定:骨盆兜带牵引5~7天,X线平片显示分离的骨折端(或关节间隙)已恢复原位时,即可在石膏铁架上行短裤石膏固定。

(2)骶骨上段横形骨折:大多由直接暴力所致的骶骨高位横形骨折,大多见于骶椎1~2和骶椎3~4处,其发生率在骶骨骨折中约占5%左右,在骨盆骨折中约为2%。其发生机制大多见于躯干及髋关节屈曲而膝关节伸直、双侧腘绳肌紧张、骨盆处于固定而不能向前旋转时,如果骶骨上部被重物打击,即可造成骶骨横形骨折。如果骨折线经过骶1~2交界处,则骶1和腰椎同时向前移位,一般称为“创伤性骶骨滑脱”,由于骨折移位及骶管狭窄而可引起骶神经损伤,以致马鞍区感觉障碍和部分臀肌瘫痪;如骶2~3神经受损,则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此种病例常伴有腰椎横突骨折(多为受伤时腰方肌剧烈收缩所致),如腰5横突骨折则说明髂腰韧带断裂。其他并发症包括腹膜后血肿、直肠破裂、皮肤挫伤坏死及脑脊液瘘等。

此种损伤的治疗是依据骨折移位情况及骶神经是否受损而定,对伴发骶神经根损伤者,多需行手术治疗,术中切除骶骨椎板以求获得神经减压。对移位明显的骶椎骨折可考虑通过撬拨复位。非手术疗法适用于无移位或是可以手法复位的轻度移位病例。

(3)骶骨下段横形骨折:骶骨下段(骶4~5)的骨折大多由于直接暴力打击或后仰跌倒坐于石块、水泥板缘上所致。因为暴力通常来自后方,因此远端骨折块大多向前移位。

本型骨折的治疗:

①无移位的骨折:只需取蛙式位卧床休息2~3周,必要时可采用封闭疗法止痛或服用长效止痛剂。

②有移位骨折:一般在局部麻醉下按肛门指检的方法,用食指将骨折块轻轻向后推压而使骨折端复位。对手法复位失败者,可考虑行切开复位和克氏针内固定术。

(4)合并腰骶关节脱位的骶骨横形骨折:此种损伤甚为少见,主要表现为腰5椎板及腰骶小关节骨折,腰5以上向前移位。骶骨横形骨折可见于各个节段,上段横形骨折伴有两侧骶髂关节韧带损伤者,可引起骶骨上部松动并向前倾倒;骶3~4骨折如伴有明显的向后凸成角时,则称为极不稳定性损伤,饶书城称之为“浮骶”。

本型治疗较困难,大多需开放复位及内固定术;可酌情选择椎弓根钉技术+钢丝固定结扎术。

(5)单纯性腰骶关节脱位:此种损伤亦多因下腰段遭受来自后方的撞击所致,且致伤暴力多较猛烈。此时除腰骶椎之间脱位(腰5椎体前移)外,大多伴有第5腰椎的关节突及椎弓根骨折;腰5~骶1椎节的椎间盘亦同时撕裂。此种情况称为急性创伤性腰骶椎节滑脱,可伴有马尾神经损伤。

本型损伤的治疗应按“脊柱滑脱”施以手术疗法,大多选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椎节间Cage内固定术。

(6)合并骶骨骨折的双侧骶髂关节脱位:本型损伤亦由于来自后方的直接强大暴力打击所致,一般多伴有程度不同的骶骨骨折,甚至可有骨盆环断裂。此时受累的骶骨整块向前下方移位。在正位X线片上可见双侧髂骨升高而腰骶椎向下移位;对X线平片模糊不清难以判定者,CT检查可清晰地显示骶骨向前移位的方向及程度。

本型损伤轻者仅需卧床休息数天后(蛙式位)以石膏短裤固定即可;但对移位明显且手法复位失败者则需行开放复位及双侧骶髂关节融合术。

篇7:什么原因会导致神经炎

什么原因会导致神经炎

1、感染:细菌、病毒、钩端螺旋体等;

2、中毒:重金属铅、汞、砷中毒及化学品,药物如呋喃类、磺胺类、异烟肼药物,有机磷农药及有机氯杀虫剂中毒等;

3、营养障碍:糖尿病、脚气病(vitB1缺乏),糙皮病及慢性酒精中毒等可并发周围神经炎;

4、某些胶原疾病:如播散性红斑性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变态反应,如各种免疫血清注射后,疫苗接种后(如破伤风抗毒素及狂犬疫苗)等亦可引发神经炎。

5、家族遗传因素:如进行性肥大性多发性神经病,遗传性感觉性神经病。

6、其他:原因不明的多发性神经病,复发性多发性神经病,慢性进行性多发性神经病等。不论是何种原因所致的病变常造成轴突变性和节段性脱髓鞘,即神经纤维有长短不等的节段性髓鞘破坏变性,雪旺细胞增殖吞噬,也可致神经元变性坏死。

周围神经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病因治疗:中毒引起者应立即阻止毒物进入人体,脱离中毒环境及毒性物质。由药物引起者,原则上应尽快停药。总之应积极采取措施去除病因。

2、一般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各种原因引起的多发性神经炎都可使用大剂量B族维生素,vitB1、B6、B12,重症病例使用ATP,辅酶A。疼痛明显者使用止痛剂、镇静剂,如卡马西平等。有炎性脱髓鞘病变都可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或氢化可的松。也可使用血管扩张剂烟酸(50~100mg/次),地巴唑5~10mg/次。

3、加强护理:肢体保持功能位,勤翻身以防止褥疮及肺内感染。

4、恢复期:功能锻炼、针灸、按摩、理疗。

篇8:中医怎么治疗多发性神经炎

1、中医疗法

1. 五绝指针疗法(周身多经脉调理加局部选穴刺激治疗)

2.针灸疗法

主穴:上肢取肩髑、曲池、合谷、阳溪;下肢取髀关、梁丘、足三里、解溪。配穴:肺热者加尺泽、肺俞;湿热者加阳陵泉、脾俞;肝肾阴亏者加肝俞、肾俞、悬钟、阳陵泉。

肺热或湿热明显者,单针不灸,用泻法;肝肾阴亏、气血不足者,针灸同施,用补法。

3.推拿疗法

上肢:拿肩井筋,揉捏臂臑、手三里、合谷部肌筋,点肩髃、曲池等穴,搓揉臂肌来回数遍。

下肢:拿阴廉、承山、昆仑筋,揉捏伏兔、承扶、股门部肌筋,点腰阳关、环跳、足三里、委中、犊鼻、解溪、内庭等穴,搓揉股肌来回数遍。

篇9:中医怎么治疗多发性神经炎

1、治疗

1、急性期(起病1~2周内)

泼尼松30~60mg/d,7~14d;维生素B110~20mg,3/d;维生素B12100μg肌注,1/d,或弥可保(辅酶型B12)500μg肌注,1/2d,地巴唑10mg,3/d;可给短波透热,红外线照射等。

2、恢复期(2周末至1年)

继续给予维生素B1、B12。局部按摩,以对镜自行按摩最为简便有效。红外线照射,1/d,每次15min。针刺翳风、听宫、下关、颊车、地仓、合谷、足三里等,1/d,15~20次为l疗程,亦可电针或电兴奋治疗。疗程均不宜过长。

3、后遗症期(2年后)

面瘫仍不恢复,可考虑手术治疗,如面—副神经吻合术、面—膈神经吻合术或神经移植术。

多发性神经炎食疗方

茯苓白鹅汤

配方:茯苓15g,黄芪30g,当归、菟丝子、川牛膝、杜仲、木瓜、白术各lOg,熟地20g,白鹅肉500g,料酒20g,姜10g,葱15g,盐5g。

制作:以上9味中药洗净,装入纱布袋内扎紧口;白鹅宰杀后去毛、内脏及爪,切5cm大小的块;姜拍松,葱切段。白鹅肉、药包、姜、葱,同放炖锅内,加入盐,放入清水1000ml。炖锅置武火烧沸,文火炖煮1小时即成。

食法:每8小时服1次,每次服200ml汤。

功效:滋补肝肾,益气补虚。用于多发性神经炎病人。

相关专题 骶骨神经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