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与薛涛的情感纠葛

举着爪的小狐狸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举着爪的小狐狸”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元稹与薛涛的情感纠葛(共10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元稹与薛涛的情感纠葛

寄赠薛涛

唐代 元稹

锦江滑腻蛾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

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

纷纷辞客多停笔,个个公卿欲梦刀。

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

写作背景

作品注释元稹极富诗才,然而第一次与薛见面,便令他敬佩不已,并主动为薛捧持笔砚,薛涛赋诗作画,笔走龙蛇,其不世之才华,使元稹大为吃惊,便引为知己。这是他后来写的赞美薛涛的诗。元稹深爱薛涛,唱酬往来,情深意切。

篇2:元稹与薛涛的情感纠葛

薛涛与元稹一见钟情,当时薛涛已三十八岁,而元稹小薛涛十一岁。元稹9岁能文,16岁明经及第,24岁授秘书省校书郎,28岁举制科对策第一,官拜左拾遗。是中唐时期与白居易齐名的诗人,世称“元白”。

薛涛与元稹的画像当时,薛涛在诗坛已有盛名,令元稹十分仰慕,只恨无缘一面。直到元和四年(809)元稹任监察御史,奉使按察两川,才有机会托人与薛涛相识。三十八岁的薛涛,成熟且有魅力,才情俱备,年老色未衰,吸引了亡妻的元稹。二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共同赋诗吟词,好不惬意。

薛涛已经38岁,对迎来送往的诗妓生涯早已颇感厌倦,见到元稹,即有托身相许之意。她还作过一首诗《池上双鸟》: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更忙将趋日,同心莲叶间,表达了她追求真情挚爱愿与元稹双宿双飞的'愿望。然而此一段缠绵缱绻的情感,却因数月后元稹离蜀返京,从此天涯两分。

薛涛在《赠远》诗中是这样描绘的:“知君未转秦关骑,日照千门掩袖啼。闺阁不知戎马事,月高还上望夫楼。”大约两人分手之际,元稹曾答应过了却公事之后,会再来成都与薛涛团聚。但世事难测,实际情形并不如约定的那样,元稹后来仕途坎坷,官无定所,在后来频繁的调动之中,原本比薛涛年轻的元稹,自然不能坚守爱情,加之唐代官吏与娼妓交往并无禁令,元之移情别恋,也就在所难免。尽管分手之后,两人也还保持文墨往来,但在元稹一面,似乎只是应付,并非如当日之信誓旦旦了。薛涛只有远望长安,掩袖悲叹,像所有盼望丈夫归来的妻子,在月缺月圆的时候,登楼寄托一份怀旧的哀思。

就中国文学史而言,两人也许算得一段佳话;但从薛涛个人的角度来说,却是一幕遥远凄清的回忆。薛涛悒郁寡欢,终身未嫁。

后来,元稹移情别恋后薛涛做了好几首诗,其中一首是这样的。

《池上双凫》

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

更忙将趋日,同心莲叶间。

薛涛像诗中浓情蜜意,还有“朝暮共飞还,同心莲叶间”的表白,大有和元稹双宿双栖的想头,想来在情深意密的时候薛涛是想过嫁给元稹的。不过好景不长,一年以后元稹离开四川。那时薛涛已经四十六岁,芳华已至秋暮,元稹又是一个放纵多情的人,薛涛就静静地了断了这场情缘。聪明如她,是明白她和元稹之间的关系的。露水情缘,朝生暮死,何必恩恩怨怨反复纠缠?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韦庄词中女子如是说。可叹痴情女子太多,像薛涛这样能够斩断情缘,反而更显得珍重。薛涛正是做到了这一点:聪明冷静。身虽为妓,心洁如冰雪,花容月貌不减清烈。

韦皋发怒,一纸贬书送到她面前。薛涛忽然醒悟自己玩得过火了,再怎么声名远播也是他捧出来的。那些王公子弟,再怎么赞美留恋,数日之后,也是绝尘而去的事。真正和自己朝夕相对,能够掌握自己生死的,是这个叫韦皋的男人。

心中的悲戚涌上来,小小的波折让她看清楚自己的处境和身份。艳名是虚名,才名是虚名,觥筹交错,男欢女爱都是假的,唯一真实的是——她是一个娼妓,需要依靠别人的慈悲怜悯才可以立足于世。

篇3:元稹与薛涛

元稹与薛涛

无论如何,锦官城和浣花溪都是浸透尘缘的名字,薛涛自嘲的笑着,选了此处隐居,那便不是“隐”了,犹记当年,诗酒趁年华,“万里桥边女校书”诗名远播,或者是艳名远播,那些诗酒浮名诗词唱和把热闹攘进骨子里,她早已习惯了那些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的日子,纵脱了乐籍,若从一枝红艳露凝香过渡到到雨打梨花深闭门,似乎还缺少些什么,她三十几岁了,写过很多诗,看过很多诗,那些才子名士,争相来博取她的一顾,一首诗若是博得她的一赞一笑,一曲清歌,一盏酒,都是颇为香艳且自得的佳话。

是的,香艳,她尤为清楚,他们赞她的诗“无雌声”。她只是笑,若是寻求“无雌声”,盛唐诸公哪一位不是气象宏大境界高远,为什么还要殷殷的捧着诗文来求我这虚名的“女校书”阅览呢?有诗名的女人不过是更高端的声色之娱罢了。过去的岁月里,薛涛一径笑着,把无数人的梦染成绯色,成全一个个当事人也津津乐道的“佳话”。可她知道,这眼角眉梢的暧昧官司不是爱情,韦皋的豢养,更不是。浣花溪水悠然明净,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薛涛置身其中,浣花笺,薛涛井,似乎都在等待什么,这浓烈的女子,若不等来她的酴醾一季,如何甘心花事了。

她,等来了元稹。

和其他与薛涛交游的文人相比,元稹不是最出色最有才的,也许,不过是因为,他来的刚刚好。四十一岁的年纪,即便放在当代,也是岌岌可危了,纵是艳冠群芳,也行近明日黄花。若是高朋满座胜友如云时,元稹未必能得到如此青眼。也许一切不过如元稹的诗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恰好是做了薛涛的最后的一季花。

有时候,人更信任自己擅长的东西,比如诗人文人,都更信任纸上千秋,且文人更重知音,薛涛毫不例外的需要有人赏她识她怜她惜她,其实,恐怕每个女文人都需要一个肉麻恋人,比如胡兰成之于张爱玲,比如元稹之于薛涛。她需要有人配合她的孤高自诩,她怕她的骄傲如游丝飘摇落不着实处。这是悲剧,也是现实。

女诗人遇到登徒子,轻易便可以把恋情谈的旖旎宛转。两人之金风玉露一相逢,薛涛是欢喜的。她沉醉在这个小自己十岁的男人的温柔乡里,不念往日奢华,但求岁月静好。其实,薛涛明明是清楚明白的人,看她写给韦皋的《十离诗》,低回婉转但界限分明。

她退,她做小伏低,她自污为宠,但她保留自己的心。年轻时清楚若此,所以说,岁月对于女人的摧毁是摧枯拉朽式的。终于有一天,薛涛也会老,她不及泼洒的一腔热火和即将形单影只的危险是她的内忧外患。钱钟书说:“大龄青年谈恋爱,就像老房子着火。”薛涛,是老房子。元稹,是她的流离火。

于是一发不可收拾。薛涛写“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更忙将趋日,同心莲叶间。”元稹裹挟这一腔柔情蜜意的说盟说誓,斩获颇丰,当代奇女子才女子的薛涛,成了沉迷与爱情的小女子,她想的是双宿双飞,白头偕老。旧时歌女的爱情三字箴言,不是“我爱你”,而是“带我走”。元稹答应带她走,只是时间概念比较模糊,是回来接她。不知道薛涛知道与否,元稹对崔莺莺,也说回去接她的。

薛涛开始了她的等待。锦官城,浣花溪,薛涛井,现在看,每个名字都花月春风。可当时,这些又寄托了多少薛校书的深情婉转相思无奈?负心人的离开,无外乎是渐行渐远渐无声。奈何薛涛仍是盛名才女,即便元稹无心,还有其他人带来消息。

最初,听闻他安定了,但是没有来,薛涛写“知君未转秦关骑,日照千门掩袖啼。闺阁不知戎马事,月高还上望夫楼。”你没有来,日照千门,寂寞倾城。或许你有我不了解的苦衷,所以纵使掩袖悲啼,我的等待还在。重门深院静,不知道薛涛会不会想起,当初,韦皋也说要带她走的。她拒绝了。不爱,便相忘江湖;爱,落得相思重楼。

不知道元稹如何作答,一年后,他娶了小妾。安仙嫔,很人世烟火气的名字,薛涛想着:她美吗?她也秦歌楚舞妙笔生花吗?浣花溪流水窅然,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薛涛到底等了元稹多久,那一年她写下这首《牡丹》:

去年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泪湿红笺怨别离。”著名的薛涛笺风行于多少文人墨客的怀袖,可是薛涛,渐渐失去了安放她的怀抱。“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薛涛仍在等。她认为一朝相知便是地老天荒,还想着心有灵犀,“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但是这一次,她等来了另一个人的另一首诗。白居易《与薛涛》:“峨眉山势接云霓,欲逐刘郎此路迷。若似剡中容易到,春风犹隔武陵溪。”文人之无赖相,简直让人看不得。短短二十八个字,蕴藏了多少流氓心意!你纵是峨眉山秀,倒追我们元稹也是前路凄迷。这边厢春风犹隔武陵溪,你因何重有武陵期啊?

佳期不可再,风雨杳如年。薛涛终是醒了。

她改了道装,深入简出。她的世界,关于爱情这一场落幕了,此后的日子里,她动用所有的骄傲守口如瓶。浣花溪旁明月自来还自去,只无人倚玉阑干。

我们站在历史之后看元稹颇为滑稽,一个女子的痴情在他理直气壮的背负下,成了一个“始乱终弃”的成语故事。他狎妓纳妾,调戏人妻,丝毫不妨碍给亡妻韦从的悼诗写了一首又一首。他离开薛涛十二年,尚自有脸寄诗云“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想来彼时薛涛亦是厌的,十二年足够看通透一段感情,一个人,当元稹再把这“锦江滑腻峨嵋秀,幻出文君与薛涛”的肉麻句写出的时候,薛涛心底是不是也如张爱玲一般崩出三个字“无赖人”。胡兰成不也是在多年以后还在说:“张爱玲是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

他抛弃她,多年之后却念念不忘反复提及,不是因为缘深情长,只是因为,她是有格调的女人,她是他的风流史上最有名的女人。她这厢心伤难愈,他已可以显摆她是他心头的朱砂痣。他需要高华的女人来担当他高华的妄想和诗,毕竟,有几个女人当得起“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卓文君来不及了,薛涛总是勾搭过的,如不拿来写一写,似乎也辜负了文人风流。

拓展阅读:元稹诗

文学史说元稹诗,总是第一强调他在新乐府运动中的作用,说他的新乐府如何追随白居易,反映盛转衰的中唐现实,面对民间疾苦,表达政治理想,代表作是《连昌宫词》。第二强调他的艳诗、悼亡诗。艳诗联系着他的传奇《莺莺传》,按照陈寅恪先生《元白诗笺证稿·艳诗与悼亡诗》中的说法,“其悼亡诗即为元配韦丛而作,其艳诗则多为其少日之情人所谓崔莺莺者而作”。两种归纳,以我自己体会,其实都是从概念出发。前者是现实主义所谓“监戒规讽”中的立场意味,后者是文人历代喜好“离别悲欢”中的道德情感。用这样的归纳去感知,往往读不到元稹诗中的真正好处。

《连昌宫词》中,我喜欢的是繁华已尽整体悲凉荒芜的叙事调子,以及“店舍无烟宫树绿”、“春娇满眼睡红绡”与“尘埋粉壁旧花钿”、“鸟琢风筝碎珠玉”这样的句子对比。寻找这样的句子,这宫词的篇幅就显得有点累赘。由此在他的乐府中,我反而更喜欢类似《南家桃》这样的短篇:“南家桃树深红色,日照露光看不得。树小花狂风易吹,一夜风吹满墙北。离人自有经时别,眼前落花心叹息。更待明年花满枝,一年迢递空相忆。”简洁又情浓,除了“经时”与“迢递”这两个词,其余都是简单意象,却表达出极美丽的境界。“日照露光”,红艳耀目;“一夜风吹”,落红啼血。用落花叹息写经常离散之别,“迢递”是遥远,一种无着落的`牵挂空虚,不针对具体对象。元稹另有《古决绝词》,其中第三首也用到“迢递”:“一去又一年,一年何可彻。由此迢递期,不如死生别。天公隔是妒相怜,何不便教相决绝!”其中较难理解的只有一个“彻”字。从《诗经》中使用此字的原始看,先是“废彻”--撤去而达到,这个意义,才可理解“彻夜”、“彻骨”的内涵。这里以一年年如何消磨来说明“迢递”,元稹诗在最幽深处,常常就是这样彻底悲凉中的悲慨。

以这样的体会来读他在韦丛死后的悼亡诗,就会感觉深长不够。比如《夜间》,前半部“感极都无梦,魂销转易惊。风帘半钩落,秋月满床明。”一个“惊”字引出满地苍凉,精彩至极。后半部却无发展,结尾“孤琴在幽匣,时迸断弦声”的意境也显得弱了。最有名《三遣悲怀》中的第二首,好的是中间“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这样的句子--残存体温的衣服要送出去,那里封存着她留下的针线--这是如何刻骨而不忍抹去的记忆!结尾的“贫贱夫妻百事哀”为什么耐琢磨?也是一种感物惊心。但因这两句太好,开头的“昔日戏言身后意”与中间的“尚想旧情怜婢仆”也就不满足。《离思诗》后人也归为是对韦丛的悼亡,其中最有名的第四首:“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还是开头越读越有味,“水”、“云”当然指“水性”与“云彩”这种对女子的感觉。云是水的聚合与飘逸物,“水”是酒,“云”是醇厚之酒。这样深入体会,就有回味无穷之妙。由此,后边的结尾又显得一般了--“取次”的“次”是“此”,也可理解在花丛中淡然、疲惫地顺序走过,“缘”是缘故。

我以为元稹写得好的还是艳诗,最有名就是《莺莺传》中的《会真诗三十韵》。其中写床上女子,从“转面流花雪”、“眉黛羞频聚”到“气清兰蕊馥,肤润玉肌丰,无力慵移腕,多娇爱敛躬”,再到“汗光珠点点,乱发绿松松”,那种被撩拨眼神中的娇啼婉转,雅极美极。《莺莺传》中写张生初见莺莺是,“常服悴容,不加新饰,垂鬟接黛,双脸断红而已”。写莺莺初会张生是,“娇羞容冶,力不能运肢体”。待莺莺早上离去,张生“睹妆在臂,香在衣,泪光荧荧然,犹莹于裀席而已”。这样的雅致,被后人扣上“淫靡”的帽子实在有失公道。他艳诗中写得最好的还有《古艳诗两首》:“春来频到宋家东,垂袖开怀待好风。莺藏柳暗无人语,唯有墙花满树红。”“深院无人草树光,娇莺不语趁阴藏。等闲弄水流花片,流出门前赚阮郎。”他喜欢春红这个意象,但这“红簌簌”常是风动落花的伤情,与莺语空寂连接在一起。比如“拂水流花千万点,隔林莺舌两三声”、“莺涩余声絮堕风,牡丹花尽叶成丛”。流花似雪,莺声如诉,一种美丽的淡粉色,有些颓伤,有些恹恹病态。典型如《晚春》:“昼静檐疏燕语歌,双双斗雀动阶尘。柴扉日暮随风掩,落尽闲花不见人。”燕子的呢喃衬出黑色檐角的单调,厚厚的阶尘中留着鸟雀孤单的足印,满地落花,在风吹柴门暮暗被叩动声中飘零。空洞中有无奈,无奈中一种高雅的凄清。

元稹擅写春日渐远,庭空草长;轻烟笼月,弱柳悲风。因为气质的缘故,他写骄阳似火、秋风萧瑟,都显得气力不够,所以写得最好是静物。而写夜暗之静又妙于写白昼之静,写月色虚白好于写雨香云淡。他写得好的月夜是寄白居易的:“微月照桐花,月微花漠漠。怨淡不胜情,低徊拂帘幕。叶新阴影细,露重枝条弱。夜久春恨多,风清暗香薄。是夕远思君,思君瘦如削。但感事暌违,非言官好恶。奏书金銮殿,步屣青龙阁。我在山馆中,满地桐花落。”漠漠在这里是一种静谧中的冷淡,花瓣轻薄地随风无力,新叶在月色中纤弱,夜露压迫着花树。这首诗非常可惜在结尾前有很俗地操心仕途的句子,败坏了清雅气氛。元稹诗经常失在这种整诗的结构上,由此越简短可能越意味深长,比如“满山残雪满山风,野寺无门院院空。烟火渐稀孤店静,月明深夜古楼中”。但他总强调空寂、空洞的意象,又总显出彼此雷同。

篇4:元稹 薛涛

元稹 薛涛

从晚唐起就有了元稹与薛涛二人曾经相恋的传闻,至今众说纷纭。

川东的初逢只是一场艳遇

元和四年(809)三月,31岁的元稹,出使东川,与成都的距离,相距四百多里,即使在当时,用元稹的话说,也是“往来于鞍马间”。两人真正搭上线,还得靠一个叫严绶的人,严绶曾是薛涛的同事。在他的撮合下,薛涛去梓州会晤元稹。

初次约会,薛涛在梓州一待就是三个月,无论如何,都是不正常的,只能说明一件事,有故事发生。两人相处的场景,千余年后,只能让人想象。但此时的薛涛,经历韦幕荣光、两次罚边、韦皋之死、刘辟叛唐,不管和大家闺秀韦丛比,还是和元稹在风月场所见到的其他女子比,肯定都别有风致,不论人还是诗。薛涛《四友赞》据说写于这次约会期间:“磨润色先生之腹,濡藏锋都尉之头。引书媒而黯黯,入文亩以休休。”四友,即文房四宝,笔、墨、纸、砚,薛涛各以一句诗描摹它们各自的特点,笔、墨、纸、砚这四个家伙,在薛涛诗中显得庄敬肃穆,很有震慑力,不像出自女人笔下。据说元稹起初对薛涛还有些看轻,乐伎写诗,花拳绣腿而已,但《四友赞》一经写出,真功夫毕现,便折服了元稹。

关于这段时间两人疑是同居,元稹《使东川》诗集中,有一首《好时节》可以约略窥见他的态度。“身骑骢马峨眉下,面带霜威卓氏前。虚度东川好时节,酒楼元被蜀儿眠。”“卓氏”即卓文君,将薛涛喻为卓文君是元稹诗歌里反复使用的意象。尽管谦称东川时节虚度,以诗歌的形式记录下来,终究难掩其中的得意,或许还有炫耀。她可是薛涛哦。

31岁,正是元稹试图要有一番惊天动地大作为的年龄。元稹的效率和公正受到当地老百姓的'拥护,但元稹也因此得罪了一批与严砺有旧的官僚,他们在宪宗面前谗言,构陷元稹。宪宗召元稹入京,然后遭到贬谪。分别的时候到了,《云溪友议》中描述了薛涛为元稹送别时的情景:“临行诀别,不敢挈行,微之泣之沾襟。”

在幕府,她的职场,无论面对府主还是幕僚,薛涛用她的不卑不亢维护着自己的尊严,但当她陷入情海、付出真情,盔甲被卸下,露出大丈夫身后小女子的谦卑,像张爱玲那句名言,她径直低到尘埃里去。正所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薛涛希望能给心爱的人以抚慰、以勇气、以力量,在他危难、遭遇痛击的时刻,奉上自己的真心。这真心,有时候是无价,有时候却注定会被践踏。

永远只是从你门前路过

东川初逢之后,元稹被召回京,接着被贬洛阳。期间他的妻子韦氏去世,他纳了一妾安仙嫔。安仙嫔也是短命,如今元稹又被贬到江陵。元稹现在丧妻丧妾,儿女们嗷嗷待哺,正是需要安慰的失意中年人生。薛涛对这一切肯定知根知底,她再也不想错过了。元和九年春,薛涛由成都赴江陵会晤元稹。距元和四年初次见面,现在已有约五年了。经过了在诗歌中的“以夫妇自况”,此次到江陵,薛涛内心必定充满期待。比起董小宛收拾包袱,对冒辟疆穷追不舍,从东追到西,从西追到东,那种死缠烂打、不屈不挠的精神,薛涛还差得远,但这一次的江陵之行,是除了多年前罚赴松州以外,薛涛走得最为漫长的了。根据资料,薛涛去江陵的路线是顺着长江而行,游历了沿途的名胜古迹。

而薛涛离开江陵已是暮春时节,联想古代交通工具的落后,除去在途中的耽搁,薛涛在江陵停留的时间是不多的。薛涛逗留期间,他和元稹之间发生了什么?同样,后人只能想象和猜测。时隔一年,薛涛回忆起来离别时的情景,仍然非常伤心。

从薛涛归去后的诗中可以看出,薛涛并不快乐,而且是带着元稹的承诺离开江陵的。或许元稹一直把薛涛当成自己的备胎,尤其在妻妾都离世的这段空窗期内,薛涛又从千里之外赶来给他以安慰,但这承诺的勉强和敷衍,薛涛以一个恋爱中人的直觉,已隐隐察觉,所以才那般热烈又那般绝望。这热烈像是这段感情的回光返照,在深黑的岑寂和屈服到来之前,做最后的挣扎。

回到成都后,薛涛无心其他,专心等待来自江陵的消息,在等待中,每一天都变得漫长、沉重、压抑,生活已成为一种煎熬。

拜时间的恩赐,热烈终会渐渐沉寂。当我们在情海沉浮,眼泪都流干,看不清去路,时间会给予默默的援助,不管你发誓永远不忘记还是永远忘记,狂热、执迷都会退潮。爱意还在,还在至深处咬噬着自己,但不会再那么不体面地爆发出来,很多时候,它在暗夜里徘徊,不再渴望与人分享,只是对渐行渐远的热烈的爱,静静哀悼。

有一扇门,曾经大大地打开,门里闪着光芒,或许那就是传说中的幸福,薛涛在门外徘徊良久,最终,回到她深寂的旷野中去。身为孤女,身为乐伎,她已被剥夺了资格去领取这张通往世俗幸福的门票。这是薛涛第一次靠近这扇门,也是最后一次,她的自尊,以及对自己身世的洞悉,都不会允许她再放纵自己的情感。

元稹经历江陵、通州的贬谪后,终究娶了世族之女裴淑。为了仕途,他只能在她门前一再路过。

与其纠结,不如断舍;与其卑微,不如寂寞

8元稹入翰林为中书舍人承旨学士。春风得意时,元稹想起了远在四川的薛涛,元稹写了一首诗歌寄予薛涛。许多年没理人家,一联系上,先来一通客套的恭维,套近乎,末联中,才终于显出几分诚心,自分别后,相思之情隔断于千山万水,多年过去,你门前的菖蒲都已葱笼一片了吧。

读到元稹赠诗,薛涛想必五味杂陈吧。从江陵回蜀途中,三峡孤峰绝岸、壁立万仞间的烟、雾、雨、泪,漫天飘散,再一次呈现在眼前。如今七年过去,薛涛已是41岁的中年女人了,两千多个日夜的思念,最终化为颤巍巍的两个字:微之。此时轻轻一句“微之”,真是千言万语尽在其中。

此次书信,两人人生走向已不同,终成陌路,真是话不投机半句多,从此,两人再无书信联系。而薛涛呢,一场原本也轰轰烈烈的苦恋,持续多年,竟以这种方式来收尾,真是有些狗尾续貂的光景,令人无言以对。

长庆二年(822),元稹终于如愿以偿,当上了宰相。可是才三个月,元稹便在一场排挤政敌的阴谋中,反遭敌人暗算,长庆二年六月被罢相,出为同州(今陕西大荔)刺史,次年,再次奉诏为越州刺史、浙东观察使。话说元稹的越州时期,距离上次在江陵与薛涛的约会差不多十年了,最后一次别扭的书信往来也已经是两年前。这会儿,元稹想起两度约会期间与薛涛的种种浪漫,想起薛涛去江陵看他、他的绝情和敷衍。此时薛涛的似乎是决绝的沉默,倒挑起了元稹发贱的热情,传说这当儿元稹计划着入蜀,去看望薛涛或者娶薛涛。但是,没想却被半路跳出的一个叫刘采春的女人给绊住了。刘采春更年轻更好看,而且是当时很红的流行歌手,中唐“妓诗”一派的代表人物。

恰在元稹和刘采春的绯闻闹得甚嚣尘上时,远在成都的薛涛,收到来自白居易的赠诗。“若似剡中容易到,春风犹隔武陵溪。”,意思是劝薛涛死了这条心,因为无论如何,她和元稹都是没指望的了。

尽管从长庆元年的书信以后,薛涛和元稹再无联系,薛涛早已默认这段感情已到尾声,但若一个旁观者再次站出来,郑重地劝她放弃,好像她还没放弃,还在痴望中,还等着别人施舍爱情,而这个多事的旁观者还又是元稹的好友,这其间的微妙和隐隐的攻击性,是既让人羞耻,又让人愤怒的。薛涛唯一能做的便是,继续,坚决,永远,保持沉默。此时,薛涛44岁了。与元稹十多年的感情纠葛,从青年时期持续到现在,终于彻底地画上了句号。

公元831年,元稹在武昌节度使任所猝然离世。白居易作《祭微之文》,哭得惊天动地。

薛涛缄默不语。

篇5:说说元稹与薛涛

说说元稹与薛涛

元稹与薛涛相遇的时候,薛涛已经徐娘半老,而元禛初出茅庐,一副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的模样。然而,这首《寄赠薛涛》是一首离别诗,大概就是我要走了,但我永远会想你。

当然,提起历代文人墨客,总难免提起红袖添香,薛涛就是一个能够满足所有文人终极幻想的女子。

卓文君、薛涛无非都是书生的梦幻,而这种梦幻的条件必须有三点,正好应验了这么一句话:始于外貌,陷于才华,忠于人品。首先,容貌一定要特别漂亮。其次,满足士大夫对精神生活的向往,这种向往的表现形式应该为文思敏捷、巧舌如簧,能够出入士林议诗论政。最后,还要加上一点所谓封建社会儒学推崇的忠贞。

薛涛是成都浣花溪的名妓,卖艺不卖身,她和元稹相遇的时候已经42岁,而元稹才31岁。于是,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一对姐弟恋,就此开始孕育。

元稹慕名而来,心头一万只小鹿乱撞,薛涛早已听闻元禛才名,郎有才、妾有意。元稹一落座,就开始卖弄风骚,撩拨得薛涛心都酥麻了。两人情投意合,双双坠入爱河。

薛涛作诗一首,“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 更忙将趋日,同心莲叶间。”她向元稹表达我想和你双宿双飞。朝暮共飞还,同心莲叶间,成为后世恋人的共同心愿。

元稹作诗相和,“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诗的最后两句,“长开眼”、“未展眉”,我将整夜辗转难眠不合眼来报答你平生未展眉。而这句,总是让人联想到纳兰容若的诗句,“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竟有异曲同工之妙。

然而,一年之后,元稹离蜀还京,两人已达到难分难舍的境界。

离别之际,薛涛写道:“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人,在别离之时,总是很渺小,却又有很多未知。

元稹许诺薛涛,等他回京复命做官之后,就回来迎娶她。

回京以后的元稹,荷尔蒙极度消散,他逐渐意识到薛涛毕竟乐妓出身,一个风尘女子对仕途毫无作用,元稹消失了,杳无音讯。

于是,薛涛脱下了风花雪月,换上了一袭道袍。浣花溪依旧人来人往、人声鼎沸,而她的内心已经静如灰烬。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拓展阅读:《重赠乐天》元稹

重赠乐天⑴

休遣⑵玲珑⑶唱我诗,我诗多是别⑷君词。

明朝⑸又向江头别,月落潮⑹平是去⑺时。

【注释】

⑴重(chóng):再一次。赠:赠别。乐天:指诗人的好友白居易。

⑵休遣:不要让。休,莫,别。遣,差遣。

⑶玲珑:中唐时期著名的歌唱家。原诗题下自注:“乐人商玲珑能歌,歌予数十诗”。

⑷别:离别。

⑸明朝(zhāo):明天。

⑹潮:潮水。

⑺去:离去。

【白话译文】

不要让玲珑来演唱离歌,因为演唱的大多是你我过去的赠别之词。

明天我又要在江边送别你,月亮落下潮水平静就是送别你离开之时。

【创作背景】

《重赠乐天》是元稹在与白居易一次别后重逢又将分手时的赠别之作。先前应当是有诗赠别,所以此诗题为“重赠”。

【赏析】

陆时雍《诗镜总论》说:“凡情无奇而自佳者,景不丽而自妙者,韵使之然也。”有些抒情诗,看起来情景平常,手法也似无过人处,但回肠荡气,经久不忘,其艺术魅力主要来自回环往复的音乐节奏,及由此产生的`“韵”或韵味。《重赠乐天》就是这样的一首抒情诗。

首句提到唱诗,就引人进入离筵的环境之中。此句用“休遣玲珑唱我诗”作呼告起,发端奇突。唐代七绝重风调,常以否定、疑问等语势作波澜,如“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休唱贞元供奉曲,当时朝士已无多”(刘禹锡《听旧宫中乐人穆氏唱歌》),这类呼告语气容易造成动人的风韵。不过一般只用于三、四句。此句以“休遣”云云发端,劈头喝起,颇有先声夺人之感。

好朋友难得重逢,分手之际同饮几杯美酒,听名歌手演唱几支歌曲,本是很愉快的事,问题是何以要说“休唱”,次句就像是补充解释。原来,筵上唱离歌本已添人别恨,何况玲珑演唱的大多是作者与对面的友人向来赠别之词,那不免令诗人从眼前情景回忆到往日情景,百感交集,难乎为情。呼告的第二人称语气,以及“君”字与“我”字同现句中,给人以亲切的感觉。上句以“我诗”结,此句以“我诗”起,就使得全诗起虽突兀而款接从容,音情有一弛一张之妙。句中点出“多”“别”,已暗逗后文的“又”“别”。

三句从眼前想象“明朝”,“又”字上承“多”字,以“别”字贯串上下,诗意转折自然。四句则是诗人想象中分手时的情景。因为别“向江头”,要潮水稍退之后才能开船;而潮水涨落与月的运行有关,诗中写清晨落月,当近望日,潮水最大,所以“月落潮平是去时”的想象具体入微。诗以景结情,余韵不尽。

从艺术特色上看,此诗只说到就要分手(“明朝又向江头别”)和分手的时间(“月落潮平是去时”)便结束,通篇只是口头语、眼前景,可谓“情无奇”、“景不丽”,但却有无穷余味,能留下深刻印象。这是因为该诗虽内容单纯,语言浅显,却有一种萦回不已的音韵。它存在于“休遣”的呼告语势之中,存在于一、二句间“顶针”的修辞格中,也存在于“多”“别”与“又”“别”的反复和呼应之中,处处构成微妙的唱叹之致,传达出细腻的情感:与故人多别之后重逢,本不愿再分开;但不得已又别,恋恋难舍。更加上诗人想象出在熹微的晨色中,潮平时刻的大江烟波浩渺,自己将别友而去的情景,更流露出无限的惋惜和惆怅。多别难得聚,刚聚又得别,这种人生聚散的情景,借助回环往复的音乐律感,就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这里,音乐性对抒情性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篇6:元稹寄赠薛涛

唐代 元稹

锦江滑腻蛾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

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

纷纷辞客多停笔,个个公卿欲梦刀。

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

注释:

①锦江:在四川省境内,也称流江、汶江、府河、走马河,为岷山别流,发源于郫县,至华阳县入郫江。传说古人织锦濯于此江,较他水鲜艳,故得名。滑腻:光滑、油腻。

②幻:奇异的变化。文君:指西汉卓文君。

③偷:窃取。鹦鹉:也称鹦哥,其能仿人说话。舌:一作“色”。

④分:分享。凤凰:古代谓之神鸟,百鸟之王,羽毛美丽,雄为凤,雌为凰。

⑤公侯:公子、王侯。梦:指益州梦。

⑥烟水:同云水,谓其远意。

⑦五云:祥瑞之云,呈五种颜色

写作背景

元稹极富诗才,然而第一次与薛见面,便令他敬佩不已,并主动为薛捧持笔砚,薛涛赋诗作画,笔走龙蛇,其不世之才华,使元稹大为吃惊,便引为知己。这是他后来写的赞美薛涛的诗。元稹深爱薛涛,唱酬往来,情深意切。后来元稹到了浙江,遇到了刘采春,便忘了与薛涛旧情,薛涛写了一首《柳絮》以自嘲:“二月杨花轻复微,春风摇荡惹人衣。他家本是无情物,一向南飞又北飞。”

作者简介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篇7:薛涛与元稹的诗句

薛涛与元稹有关的诗句

薛涛与元稹有关的诗句

1、《看花》

努力少年求好官,好花须是少年看。

君看老大逢花树,未折一枝心已阑。

2、《雨后》

倦寝数残更,孤灯暗又明。

竹梢馀雨重,时复拂帘惊。

3、《杏花》

常年出入右银台,每怪春光例早回。

惭愧杏园行在景,同州园里也先开。

4、《寄乐天二首》

荣辱升沉影与身,世情谁是旧雷陈。唯应鲍叔犹怜我,

自保曾参不杀人。山入白楼沙苑暮,潮生沧海野塘春。

老逢佳景唯惆怅,两地各伤何限神。

论才赋命不相干,凤有文章雉有冠。羸骨欲销犹被刻,

疮痕未没又遭弹。剑头已折藏须盖,丁字虽刚屈莫难。

休学州前罗刹石,一生身敌海波澜。

5、《采珠行》

海波无底珠沉海,采珠之人判死采。万人判死一得珠,

斛量买婢人何在。年年采珠珠避人。今年采珠由海神。

海神采珠珠尽死,死尽明珠空海水。珠为海物海属神,

神今自采何况人。

6、《织妇词》

织妇何太忙,蚕经三卧行欲老。

蚕神女圣早成丝,今年丝税抽征早。

早征非是官人恶,去岁官家事戎索。

征人战苦束刀疮,主将勋高换罗幕。

缫丝织帛犹努力,变缉撩机苦难织。

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

檐前袅袅游丝上,上有蜘蛛巧来往。

羡他虫豸解缘天,能向虚空织罗网。

7、《田家词》

牛吒吒,田确确。旱块敲牛蹄趵趵,种得官仓珠颗谷。

六十年来兵蔟蔟,月月食粮车辘辘。一日官军收海服,

驱牛驾车食牛肉。归来攸得牛两角,重铸锄犁作斤劚。

姑舂妇担去输官,输官不足归卖屋,愿官早胜雠早覆。

农死有儿牛有犊,誓不遣官军粮不足。

8、《杂忆五首》

今年寒食月无光,夜色才侵已上床。

忆得双文通内里,玉栊深处暗闻香。

花笼微月竹笼烟,百尺丝绳拂地悬。

忆得双文人静后,潜教桃叶送秋千。

寒轻夜浅绕回廊,不辨花丛暗辨香。

忆得双文胧月下,小楼前后捉迷藏。

山榴似火叶相兼,亚拂砖阶半拂檐。

忆得双文独披掩,满头花草倚新帘。

春冰消尽碧波湖,漾影残霞似有无。

忆得双文衫子薄,钿头云映褪红酥。

9、《春蝉》

我自东归日,厌苦春鸠声。作诗怜化工,不遣春蝉生。

及来商山道,山深气不平。春秋两相似,虫豸百种鸣。

风松不成韵,蜩螗沸如羹。岂无朝阳凤,羞与微物争。

安得天上雨,奔浑河海倾。荡涤反时气,然后好晴明。

10、《种竹》

昔公怜我直,比之秋竹竿。秋来苦相忆,种竹厅前看。

失地颜色改,伤根枝叶残。清风犹淅淅,高节空团团。

鸣蝉聒暮景,跳蛙集幽阑。尘土复昼夜,梢云良独难。

丹丘信云远,安得临仙坛。瘴江冬草绿,何人惊岁寒。

可怜亭亭干,一一青琅玕。孤凤竟不至,坐伤时节阑。

相关阅读:薛涛与元稹的爱情故事

川东的初逢只是一场艳遇

大唐虽然没有互联网和微信,但由于文人圈子总体上规模不大,相互之间又特别热衷于交流文学信息,所以一个人若是有才华,能付诸笔墨,还是不难闻达于文艺界的。

元稹和薛涛具备了这样的条件,所以很快名动帝国是不让人意外的。薛涛29岁,在浣花溪畔制笺、写诗,“词翰一出,则人争传以为玩”的盛况,元稹必定早有耳闻,武元衡奏请薛涛为校书郎一事,更是让她名满天下。而元稹呢,除了《莺莺传》,他还是当时元白诗派的主力军。所以,见面之前,两人想必都已经很熟悉对方了。

元和四年(809)三月,31岁的元稹授监察御使,出使东川,与成都的`距离,相距四百多里,即使在当时,用元稹的话说,也是“往来于鞍马间”。两人真正搭上线,还得靠一个叫严绶的人,严绶曾是薛涛的同事。在他的撮合下,薛涛去梓州会晤元稹。

初次约会,薛涛在梓州一待就是三个月,无论如何,都是不正常的,只能说明一件事,有故事发生。两人相处的场景,千余年后,只能让人想象。但此时的薛涛,经历韦幕荣光、两次罚边、韦皋之死、刘辟叛唐,不管和大家闺秀韦丛比,还是和元稹在风月场所见到的其他女子比,肯定都别有风致,不论人还是诗。薛涛《四友赞》据说写于这次约会期间

篇8:元稹与薛涛的诗

元稹与薛涛的诗

中国诗坛最为著名的诗人情侣,不是徐志摩和陆小曼,也不是李清照和赵明诚,更不是温庭筠和鱼玄机,而是今天的故事主角——元稹和薛涛。这些人中,徐志摩、李清照、温庭筠和元稹都足够出名,但陆小曼和赵明诚的名气远不如薛涛,鱼玄机虽和薛涛并称为唐代四大女诗人,但她和温庭筠更像是师生,不像情侣。

元稹是在元和四年(8)三月来到蜀地的,当年正好三十岁,而薛涛已经四十一岁了,两人都很有诗名,而薛涛还曾经是艳名远播的`乐妓。元稹是个风流才子,自然不会错过与薛涛相见的机会,于是两人很自然地约会,然后激情相守了三个月。

在这三个月里,薛涛无疑是投入全部身心的,尽管她已是中年人了,也曾经陪伴过韦皋多年,阅人无数,但这次无疑更像是真爱,这首《池上双鸟》就可以看出薛涛的内心如同少女一般,充满期待:

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更忙将趋日,同心莲叶间。

但元稹有真爱过薛涛么?恐怕未必,三个月后他离开了蜀地,走的时候匆匆忙忙,甚至都没有向薛涛告别就悄然离去,而这一走再也没回来过。

元稹为何离蜀,直接原因是他触动了朝中的利益集团被外遣分务东台,但为何走得如此匆忙,不敢让薛涛知道,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原因。

同年元稹的原配妻子韦丛去世,从他的三首悼亡诗《遣悲怀三首》却能看出他的悲痛和对妻子的真爱。

相比之下,薛涛最多是个红颜知己,也或许是路边的野花,又或许是男人想要征服的千里马而已。

后来元稹也曾寄诗给薛涛,比如这首《寄赠薛涛》:

锦江滑腻峨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

纷纷词客多停笔,个个公侯欲梦刀。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

薛涛收到这首诗后心情复杂,和了一首诗《寄旧诗与元微之》给元稹:

诗篇调态人皆有,细腻风光我独知。月下咏花怜暗淡,雨朝题柳为欹垂。

长教碧玉藏深处,总向红笺写自随。老大不能收拾得,与君开得好男儿。

但薛涛得深情终究无法唤回元稹已经走远的心,十年后元稹开始寻找到新的猎艳目标,这次又是唐代四大女诗人之一,这次的对象更年轻也更美丽,她叫刘采春。

薛涛朝思暮想,痴心一片,却等不来元稹,满怀幽怨在自制的薛涛笺上写下千古名诗《春望词》四首,如下图:

今日再读春望词,薛涛那楚楚动人的哀怨神情似乎就在眼前,如此多情才女,元稹竟不珍惜,可恨。

可恨!

篇9:元稹与薛涛的爱情

元稹与薛涛的爱情

川东的初逢

大唐虽然没有互联网和微信,但由于文人圈子总体上规模不大,相互之间又特别热衷于交流文学信息,所以一个人若是有才华,能付诸笔墨,还是不难闻达于文艺界的。

元稹和薛涛具备了这样的条件,所以很快名动帝国是不让人意外的。薛涛29岁,在浣花溪畔制笺、写诗,“词翰一出,则人争传以为玩”的盛况元稹必定早有耳闻,武元衡奏请薛涛为校书郎一事,更是让她名满天下。而元稹除了《莺莺传》,还是当时元白诗派的主力军。所以,见面之前,两人想必都已经很熟悉对方了。

元和四年(809)三月,31岁的元稹授监察御使,出使东川,与成都相距四百多里,即使在当时,用元稹的话说,也是“往来于鞍马间”。两人真正搭上线,还得靠一个叫严绶的人,严绶曾是薛涛的同事。在他的撮合下,薛涛去梓州会晤元稹。

薛涛梓州会元稹

初次约会,薛涛在梓州一待就是三个月,两人相处的场景,千余年后,只能让人想象。但此时的`薛涛,经历韦幕荣光、两次罚边、韦皋之死、刘辟叛唐,不管和大家闺秀韦丛比,还是和元稹在风月场所见到的其他女子比,肯定都别有风致,不论人还是诗。

31岁,正是元稹试图要有一番惊天动地大作为的年龄。元稹的效率和公正受到当地老百姓的拥护,但元稹也因此得罪了一批与严砺有旧的官僚,他们在宪宗面前谗言,构陷元稹。宪宗耳根子软,听进去了。六月,宪宗召元稹入京,两人分别。

江陵会晤

回京后的元稹被贬洛阳。期间他的妻子韦氏去世,他纳了一妾安仙嫔。安仙嫔也是短命,如今元稹又被贬到江陵。元稹现在丧妻丧妾,儿女们嗷嗷待哺,正是需要安慰的失意中年人生。薛涛对这一切肯定知根知底,她再也不想错过了。元和九年春,薛涛由成都赴江陵会晤元稹。

而薛涛离开江陵已是暮春时节,联想古代交通工具的落后,除去在途中的耽搁,薛涛在江陵停留的时间是不多的。薛涛逗留期间,他和元稹之间发生了什么?同样,后人只能想象和猜测。

从薛涛归去后的诗中可以看出,薛涛并不快乐,而且是带着元稹的承诺离开江陵的。或许元稹一直把薛涛当成自己的备胎,尤其在妻妾都离世的这段空窗期内,薛涛又从千里之外赶来给他以安慰,但这承诺的勉强和敷衍,薛涛以一个恋爱中人的直觉,已隐隐察觉,所以才那般热烈又那般绝望。

回到成都后,薛涛无心其他,专心等待来自江陵的消息。可元稹经历江陵、通州的贬谪后,终究为了仕途娶了世族之女裴淑。

最后一次书信往来

8元稹入翰林为中书舍人承旨学士。春风得意时,元稹想起了远在四川的薛涛,于是写了一首诗歌寄予薛涛。

读到元稹赠诗,薛涛想必五味杂陈吧。江陵一别,如今7年过去,薛涛已是41岁的中年女人了,两千多个日夜的思念,最终化为颤巍巍的两个字:微之。

薛涛与诸多男性诗人的唱和诗歌中,多以官职敬称,比如“韦校书”“郭员外”“萧中丞”,再亲近一点,直呼其名,如“张元夫”,唯独这一次对元稹以他的字“微之”相称。这个名字想必在无数个夜里默默念叨过,得知元稹受到构陷时,得知他结婚时,得知他入翰林时,此时轻轻一句“微之”,真是千言万语尽在其中。

此次书信,两人人生走向已不同,终成陌路,真是话不投机半句多,从此,两人再无书信联系。

半路杀出个刘采春

长庆二年(822),元稹终于如愿以偿,当上了宰相。可是才三个月,元稹便在一场排挤政敌的阴谋中,反遭敌人暗算,长庆二年六月被罢相,出为同州(今陕西大荔)刺史,次年,再次奉诏为越州刺史、浙东观察使。话说元稹的越州时期,距离上次在江陵与薛涛的约会差不多了,最后一次别扭的书信往来也已经是两年前。这会儿,元稹想起两度约会期间与薛涛的种种浪漫,想起薛涛去江陵看他、他的绝情和敷衍。此时薛涛的似乎是决绝的沉默,倒挑起了元稹的热情,传说这当儿元稹计划着入蜀,去看望薛涛或者娶薛涛。但是,没想却被半路跳出的一个叫刘采春的女人给绊住了。

刘采春不仅更年轻更好看,而且是当时很红的流行歌手,中唐“歌女诗”一派的代表人物。恰在元稹和刘采春的绯闻闹得甚嚣尘上时,远在成都的薛涛,收到来自白居易的赠诗:“若似剡中容易到,春风犹隔武陵溪。”意思是劝薛涛死了这条心,因为无论如何,她和元稹都是没指望的了。

元稹与白居易

尽管从长庆元年的书信以后,薛涛和元稹再无联系,薛涛早已默认这段感情已到尾声,但若一个旁观者再次站出来,郑重地劝她放弃,好像她还没放弃,还在痴望中,还等着别人施舍爱情,而这个多事的旁观者还又是元稹的好友,这其间的微妙和隐隐的攻击性,是既让人羞耻,又让人愤怒的。薛涛唯一能做的便是,继续,坚决,永远,保持沉默。此时,薛涛44岁了。与元稹十多年的感情纠葛,从青年时期持续到现在,终于彻底地画上了句号。

公元831年,元稹在武昌节度使任所猝然离世。白居易作《祭微之文》,哭得惊天动地。

薛涛缄默不语。

篇10:薛涛与元稹的爱情

薛涛与元稹的爱情

川东的初逢只是一场艳遇

大唐虽然没有互联网和微信,但由于文人圈子总体上规模不大,相互之间又特别热衷于交流文学信息,所以一个人若是有才华,能付诸笔墨,还是不难闻达于文艺界的。

元稹和薛涛具备了这样的条件,所以很快名动帝国是不让人意外的。薛涛29岁,在浣花溪畔制笺、写诗,“词翰一出,则人争传以为玩”的盛况,元稹必定早有耳闻,武元衡奏请薛涛为校书郎一事,更是让她名满天下。而元稹呢,除了《莺莺传》,他还是当时元白诗派的主力军。所以,见面之前,两人想必都已经很熟悉对方了。

元和四年(809)三月,31岁的元稹授监察御使,出使东川,与成都的距离,相距四百多里,即使在当时,用元稹的话说,也是“往来于鞍马间”。两人真正搭上线,还得靠一个叫严绶的人,严绶曾是薛涛的同事。在他的撮合下,薛涛去梓州会晤元稹。

初次约会,薛涛在梓州一待就是三个月,无论如何,都是不正常的,只能说明一件事,有故事发生。两人相处的场景,千余年后,只能让人想象。但此时的薛涛,经历韦幕荣光、两次罚边、韦皋之死、刘辟叛唐,不管和大家闺秀韦丛比,还是和元稹在风月场所见到的其他女子比,肯定都别有风致,不论人还是诗。薛涛《四友赞》据说写于这次约会期间:

磨润色先生之腹,濡藏锋都尉之头。

引书媒而黯黯,入文亩以休休。

四友,即文房四宝,笔、墨、纸、砚,薛涛各以一句诗描摹它们各自的特点,笔、墨、纸、砚这四个家伙,在薛涛诗中显得庄敬肃穆,很有震慑力,不像出自女人笔下。据说元稹起初对薛涛还有些看轻,乐伎写诗,花拳绣腿而已,但《四友赞》一经写出,真功夫毕现,便折服了元稹。

关于这段时间两人疑是同居,元稹《使东川》诗集中,有一首《好时节》可以约略窥见他的态度。

身骑骢马峨眉下,面带霜威卓氏前。

虚度东川好时节,酒楼元被蜀儿眠。

“卓氏”即卓文君,将薛涛喻为卓文君是元稹诗歌里反复使用的意象。尽管谦称东川时节虚度,以诗歌的形式记录下来,终究难掩其中的得意,或许还有炫耀。她可是薛涛哦。

31岁,正是元稹试图要有一番惊天动地大作为的年龄。元稹的效率和公正受到当地老百姓的拥护,白居易后来在《元公墓志铭》中评论这次功绩:“名动三川,三川慕之,其后多以公姓字名其子。”但元稹也因此得罪了一批与严砺有旧的官僚,他们在宪宗面前谗言,构陷元稹。宪宗耳根子软,听进去了。六月,宪宗召元稹入京。分别的时候到了,《云溪友议》中描述了薛涛为元稹送别时的情景:“临行诀别,不敢挈行,微之泣之沾襟。”

在幕府,她的`职场,无论面对府主还是幕僚,薛涛用她的不卑不亢维护着自己的尊严,但当她陷入情海、付出真情,盔甲被卸下,露出大丈夫身后小女子的谦卑,像张爱玲那句名言,她径直低到尘埃里去。正所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薛涛希望能给心爱的人以抚慰、以勇气、以力量,在他危难、遭遇痛击的时刻,奉上自己的真心。这真心,有时候是无价,有时候却注定会被践踏。

永远只是从你门前路过

东川初逢之后,元稹被召回京,接着被贬洛阳。期间他的妻子韦氏去世,他纳了一妾安仙嫔。安仙嫔也是短命,如今元稹又被贬到江陵。元稹现在丧妻丧妾,儿女们嗷嗷待哺,正是需要安慰的失意中年人生。薛涛对这一切肯定知根知底,她再也不想错过了。元和九年春,薛涛由成都赴江陵会晤元稹。距元和四年初次见面,现在已有约五年了。经过了在诗歌中的“以夫妇自况”,此次到江陵,薛涛内心必定充满期待。比起董小宛收拾包袱,对冒辟疆穷追不舍,从东追到西,从西追到东,那种死缠烂打、不屈不挠的精神,薛涛还差得远,但这一次的江陵之行,是除了多年前罚赴松州以外,薛涛走得最为漫长的了。根据资料,薛涛去江陵的路线是顺着长江而行,游历了沿途的名胜古迹。

而薛涛离开江陵已是暮春时节,联想古代交通工具的落后,除去在途中的耽搁,薛涛在江陵停留的时间是不多的。薛涛逗留期间,他和元稹之间发生了什么?同样,后人只能想象和猜测。时隔一年,薛涛回忆起来离别时的情景,仍然非常伤心。

从薛涛归去后的诗中可以看出,薛涛并不快乐,而且是带着元稹的承诺离开江陵的。或许元稹一直把薛涛当成自己的备胎,尤其在妻妾都离世的这段空窗期内,薛涛又从千里之外赶来给他以安慰,但这承诺的勉强和敷衍,薛涛以一个恋爱中人的直觉,已隐隐察觉,所以才那般热烈又那般绝望。这热烈像是这段感情的回光返照,在深黑的岑寂和屈服到来之前,做最后的挣扎。

回到成都后,薛涛无心其他,专心等待来自江陵的消息,在等待中,每一天都变得漫长、沉重、压抑,生活已成为一种煎熬。

拜时间的恩赐,热烈终会渐渐沉寂。当我们在情海沉浮,眼泪都流干,看不清去路,时间会给予默默的援助,不管你发誓永远不忘记还是永远忘记,狂热、执迷都会退潮。爱意还在,还在至深处咬噬着自己,但不会再那么不体面地爆发出来,很多时候,它在暗夜里徘徊,不再渴望与人分享,只是对渐行渐远的热烈的爱,静静哀悼。

有一扇门,曾经大大地打开,门里闪着光芒,或许那就是传说中的幸福,薛涛在门外徘徊良久,最终,回到她深寂的旷野中去。身为孤女,身为乐伎,她已被剥夺了资格去领取这张通往世俗幸福的门票。这是薛涛第一次靠近这扇门,也是最后一次,她的自尊,以及对自己身世的洞悉,都不会允许她再放纵自己的情感。

元稹经历江陵、通州的贬谪后,终究娶了世族之女裴淑。为了仕途,他只能在她门前一再路过。

与其纠结,不如断舍;与其卑微,不如寂寞

821年元稹入翰林为中书舍人承旨学士。春风得意时,元稹想起了远在四川的薛涛,元稹写了一首诗歌寄予薛涛。

寄赠薛涛

锦江滑腻峨眉秀,幻出文君及薛涛。

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

纷纷词客皆停笔,个个君侯欲梦刀。

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

许多年没理人家,一联系上,先来一通客套的恭维,套近乎,末联中,才终于显出几分诚心,自分别后,相思之情隔断于千山万水,多年过去,你门前的菖蒲都已葱笼一片了吧。

读到元稹赠诗,薛涛想必五味杂陈吧。从江陵回蜀途中,三峡孤峰绝岸、壁立万仞间的烟、雾、雨、泪,漫天飘散,再一次呈现在眼前。如今七年过去,薛涛已是41岁的中年女人了,两千多个日夜的思念,最终化为颤巍巍的两个字:微之。

寄旧诗与元微之

诗篇调态人皆有,细腻风光我独知。

月下吟花怜暗淡,雨朝题柳为欹垂。

长教碧玉藏深处,总向红笺写自随。

老大不能收拾得,与君开似好男儿。

薛涛与诸多男性诗人的唱和诗歌中,多以官职敬称,比如“韦校书”“郭员外”“萧中丞”,再亲近一点,直呼其名,如“张元夫”,唯独这一次对元稹以他的字“微之”相称。这个名字想必在无数个夜里默默念叨过,得知元稹受到构陷时,得知他结婚时,得知他入翰林时,此时轻轻一句“微之”,真是千言万语尽在其中。

此次书信,两人人生走向已不同,终成陌路,真是话不投机半句多,从此,两人再无书信联系。而薛涛呢,一场原本也轰轰烈烈的苦恋,持续多年,竟以这种方式来收尾,真是有些狗尾续貂的光景,令人无言以对。

长庆二年(822),元稹终于如愿以偿,当上了宰相。可是才三个月,元稹便在一场排挤政敌的阴谋中,反遭敌人暗算,长庆二年六月被罢相,出为同州(今陕西大荔)刺史,次年,再次奉诏为越州刺史、浙东观察使。话说元稹的越州时期,距离上次在江陵与薛涛的约会差不多十年了,最后一次别扭的书信往来也已经是两年前。这会儿,元稹想起两度约会期间与薛涛的种种浪漫,想起薛涛去江陵看他、他的绝情和敷衍。此时薛涛的似乎是决绝的沉默,倒挑起了元稹发贱的热情,传说这当儿元稹计划着入蜀,去看望薛涛或者娶薛涛。但是,没想却被半路跳出的一个叫刘采春的女人给绊住了。

谭正璧先生在《中国女性的文学生活》中,说刘采春“诗才虽不及薛涛,然容貌佚丽,非薛涛能比”。不仅更年轻更好看,而且是当时很红的流行歌手,中唐“卖身女诗”一派的代表人物,代表曲目《望夫歌》曾长时间盘踞流行排行榜。细审元稹给薛涛和刘采春的诗,给薛涛的,多在极力夸奖她的才情,而给刘采春的,口吻则是轻薄、撩拨。薛涛的诗向来无淫声媚态、无打情骂俏、无脂腻粉香,即便是写给元稹的情诗,也是情意深挚,毫无造作、狎弄之态。不过,也许这也是元稹觉得她不及刘采春那么有情趣的原因?

恰在元稹和刘采春的绯闻闹得甚嚣尘上时,远在成都的薛涛,收到来自白居易的赠诗。“若似剡中容易到,春风犹隔武陵溪。”,意思是劝薛涛死了这条心,因为无论如何,她和元稹都是没指望的了。

尽管从长庆元年的书信以后,薛涛和元稹再无联系,薛涛早已默认这段感情已到尾声,但若一个旁观者再次站出来,郑重地劝她放弃,好像她还没放弃,还在痴望中,还等着别人施舍爱情,而这个多事的旁观者还又是元稹的好友,这其间的微妙和隐隐的攻击性,是既让人羞耻,又让人愤怒的。薛涛唯一能做的便是,继续,坚决,永远,保持沉默。此时,薛涛44岁了。与元稹十多年的感情纠葛,从青年时期持续到现在,终于彻底地画上了句号。

公元831年,元稹在武昌节度使任所猝然离世。白居易作《祭微之文》,哭得惊天动地。

薛涛缄默不语。

相关专题 纠葛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