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册文言文系列复习第五单元

平安快乐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平安快乐”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第三册文言文系列复习第五单元(共8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第三册文言文系列复习第五单元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                 2、暴秦之欲无厌

3、王回深父                             4、南声函胡

5、莫夜月明                             6、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二、找出下列活用的词,说明用法并解释。

李牧连却之                          以弱天下之民

火尚足以明                          常在于险远

函梁君臣之首                        舟行适临汝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礼天下之奇才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日削月割

始舍于其址                          其见愈奇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一夫夜呼                            忧劳可以兴国

伶人困之                            有泉侧出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非兵不利战不善             盖失强援            不赂者以赂者丧

率赂秦耶                   小则获邑            其实百倍

不能独完                   然后得一夕安寝      后秦击赵者再

诸侯之所亡                 思厥先祖父          暴霜露

以有尺寸之地

[4] [5] [6] [7] [8] [9] [10]  ...  >>

篇2:第五单元 复习

第五单元 复习

第五单元 复习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掌握本单元课文中实词的意义和常见虚词的主要用法。

2.理解句意,把握课文内容,领会文中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3.培养诵读古诗文的能力。

4.学习写景叙事的方法。

5.识记有关常识、实词、虚词、美文及名句。

(二)能力训练点

学会锤炼语言,细心观察,培养审美情趣。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宽阔的胸怀,树立高尚的情操,培养美好的.情趣。

(四)美育渗透点

领略文中的自然之美,感受作者的胸怀旷达之美,欣赏古诗词的凝练美、意境美、音律美和含蓄美。

二、学法引导

1.撰写100字左右的单元内容概述。(课前)

2.自制文体、文学常识积累卡。

3.自制实词、虚词积累卡。

4.自制名句积累卡。

5.通过练习加以巩固。

6.进行能力迁移训练。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1.学习古人写景叙事和写人的方法。2.领会语言运用的特点。3.识记有关常识、实词、虚词、美文及名句。

解决办法:加强诵读,老师帮助归纳。

四、课时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进行知识抢答。

2.交流积累卡。

3.练习巩固。

4.能力迁移训练。

七、教学步骤

(一)概述单元内容

本单元是文言文单元,所选课文,有的描绘自然风光,有的叙述儿时趣事,有的刻画人物形象,还有唐代以来的优秀诗篇。内容丰富多彩,语言生动简洁。

学习本单元课文应在了解课文内容,理清作者的思路的基础上学习古人写景叙事的方法,品味文中生动简约的语言,积累常见实词、虚词的用法。在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感情。

(二)知识抢答

1.有关文学常识。

2.美文背诵。

3.名句默写。

(三)帮助归纳实词、虚词的用法

1.通假字。

2.一词多义。

3.古今异义。

4.词类活用。

(四)背诵默写

1.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良多趣味。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

3.大漠孤烟直,_____。

4.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

5._____,只缘身在最高层。

(五)重点语段

阅读《三峡》2、3、4节,回答下列问题。

(1)解释加点的字。

①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

④绝献多生怪柏( )

⑤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

(2)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①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

②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答案:

(1)①上。 ②快。 ③白色 ④极高。 ⑤繁荣茂盛。(2)①对偶 ②借代、夸张

(六)能力迁移

阅读文字,完成下列1-4题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

洼,径尺,浸淫日广。每履之,足若踬(被绊倒)焉。既久,而遂安之。

一日,父来室中,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习惯使人染上),甚矣哉!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清・刘蓉)

1.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蓉中时 少:数量小 B.每履之履:踩,走。

C.顾而笑曰顾:看 D.浸淫日广浸淫:积渐而扩及。

2.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俯而读,仰而思――低头读书,抬头思考

B.足若踬焉――脚好像被绊了一下

C.坦然则既平矣――平平坦坦的已经填平了

D.又久,而后安之――又过了很久,才安全了

3.刘蓉习惯了走洼地,再走上填平后的地,他的感觉是( )

A.足若踬焉 B.如土忽隆起者

C.坦然则既平矣 D.既久,而遂安之

4.点明文章主旨的一句话是( )

A.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 B.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C.习之中人,甚矣哉 D.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篇3:第五单元 复习

第五单元 复习

第五单元 复习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掌握本单元课文中实词的意义和常见虚词的主要用法。

2.理解句意,把握课文内容,领会文中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3.培养诵读古诗文的能力。

4.学习写景叙事的方法。

5.识记有关常识、实词、虚词、美文及名句。

(二)能力训练点

学会锤炼语言,细心观察,培养审美情趣。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宽阔的胸怀,树立高尚的情操,培养美好的情趣。

(四)美育渗透点

领略文中的自然之美,感受作者的胸怀旷达之美,欣赏古诗词的凝练美、意境美、音律美和含蓄美。

二、学法引导

1.撰写100字左右的单元内容概述。(课前)

2.自制文体、文学常识积累卡。

3.自制实词、虚词积累卡。

4.自制名句积累卡。

5.通过练习加以巩固。

6.进行能力迁移训练。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1.学习古人写景叙事和写人的`方法。2.领会语言运用的特点。3.识记有关常识、实词、虚词、美文及名句。

解决办法:加强诵读,老师帮助归纳。

四、课时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进行知识抢答。

2.交流积累卡。

3.练习巩固。

4.能力迁移训练。

七、教学步骤

(一)概述单元内容

本单元是文言文单元,所选课文,有的描绘自然风光,有的叙述儿时趣事,有的刻画人物形象,还有唐代以来的优秀诗篇。内容丰富多彩,语言生动简洁。

学习本单元课文应在了解课文内容,理清作者的思路的基础上学习古人写景叙事的方法,品味文中生动简约的语言,积累常见实词、虚词的用法。在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感情。

(二)知识抢答

1.有关文学常识。

2.美文背诵。

3.名句默写。

(三)帮助归纳实词、虚词的用法

1.通假字。

2.一词多义。

3.古今异义。

4.词类活用。

(四)背诵默写

1.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良多趣味。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

3.大漠孤烟直,_____。

4.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

5._____,只缘身在最高层。

(五)重点语段

阅读《三峡》2、3、4节,回答下列问题。

(1)解释加点的字。

①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

④绝献多生怪柏( )

⑤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

(2)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①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

②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答案:

(1)①上。 ②快。 ③白色 ④极高。 ⑤繁荣茂盛。(2)①对偶 ②借代、夸张

(六)能力迁移

阅读文字,完成下列1-4题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

洼,径尺,浸淫日广。每履之,足若踬(被绊倒)焉。既久,而遂安之。

一日,父来室中,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习惯使人染上),甚矣哉!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清・刘蓉)

1.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蓉中时 少:数量小 B.每履之履:踩,走。

C.顾而笑曰顾:看 D.浸淫日广浸淫:积渐而扩及。

2.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俯而读,仰而思――低头读书,抬头思考

B.足若踬焉――脚好像被绊了一下

C.坦然则既平矣――平平坦坦的已经填平了

D.又久,而后安之――又过了很久,才安全了

3.刘蓉习惯了走洼地,再走上填平后的地,他的感觉是( )

A.足若踬焉 B.如土忽隆起者

C.坦然则既平矣 D.既久,而遂安之

4.点明文章主旨的一句话是( )

A.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 B.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C.习之中人,甚矣哉 D.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第五单元 复习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4:第三册第四单元复习

第三册第四单元复习

一.目标点击

(一)知识目标

1.掌握本单元四篇课文的有关文学常识。

2.掌握本单元课文中出现的常见生字词。

(二)能力目标

1.学习鉴赏现代散文的一般方法。

2.学习本单元四篇课文的写作特色。

二.要点回放

1.文学常识

(1)《故都的秋》

①作者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主要活动是参与发起创造社,参加“左联”;主要作品《沉沦》《薄奠》《茫茫夜》《春风沉醉的晚上》等。

②白居易的诗句: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③欧阳修的作品《秋声赋》。

(2)《我的空中楼阁》①作者李乐薇,台湾作家。

②秦观:字少游,号淮海居士,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之一,名作有《踏莎行》《鹊桥仙》等。

(3)《灯》作者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省新繁人,现代文学巨匠,主要作品“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寒夜》《憩园》等;散文作品较多,《随想录》成就极高。

(4)《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①作者海伦・凯勒,美国著名的女作家,是失明失聪的残疾人,主要作品《我生活的故事》等。

②莎土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著名剧作有《哈姆雷特》《奥塞罗》《麦克白》《李尔王》《罗米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等。

2.常见生字词

生字:沌  柘  蕊  椽  仄    廿……

黛  幢  翘  憩  骋  芍  谧  缥缈……

噩  窒  泞  寐  溯  殉……

虔  瞥    堤  翌……

词语或成语

混混沌沌    落寞      颓废    不远千里……

点缀        游目骋怀  翩然    宁谧

缥缈        绚烂      鸟语盈耳……

窒闷        梦寐      殉情……

沧桑       禁锢      赏心悦目……

3.课文内容及情感

(1)《故郁的秋》

内容和情感:通过对故都秋季一些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故都的秋无比眷恋,寄托了深远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情。

(2)《我的空中楼阁》:通过描写作者心爱的小屋和小屋周围环境,表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小屋的可爱,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独立人格的追求。

(3)《灯》:通过眼前灯、回忆灯和联想灯交错的描绘,揭示了灯象征了光明和希望的深刻寓意,表现作者在危难和险恶的环境中对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念。

(4)《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用高度浓缩的笔墨描绘出一个她只能靠触觉来认识的大干世界,表达海伦・凯勒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也启示人们要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4.写法鉴赏

本单元四篇散文都非常好,除了真挚情感的`渗透外,与作者高明的写法分不开,鉴赏散文不能不涉及。

(1)《故都的秋》

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

所选景物皆是作者心里情感的显露,因而显得非常契合,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②运用对比

用江南之秋与北国之秋之比,褒贬自分,扬抑显然。

③语言隽永而优美,节奏张弛有度,实在值得反复诵读

(2)《我的空中楼阁》

①托物言志手法十分高明

作者借描绘小屋与周围环境,巧妙将志融于其中而不露痕迹,真可谓不着一字而尽得风流。

②写景角度变化多端

有远望,有近看,或仰视,或俯瞰,还移动视点,淋漓尽致地写出了小屋的超凡脱俗。

③修辞生动而新颖

比喻形象新奇,排比拟人别出机杼,写别人未曾写,想别人想不出,达到神奇的地步。

④句式对称,语言诗化

节奏感强,富有金玉碰撞的韵味,语言达到妙不可言的地步。

(3)《灯》

①象征手法的运用

作者为了表达某种思想情感,巧妙选取能产生象征意义的事物,正是文章的过人之处。

②语言含蓄深刻,耐人寻味

若很直露,便会一览无余,正如一池清水,于景则美,于文则拙。

(4)《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真情流露自然成文,不事雕饰而事写尽,情表出,文感人,可见情真乃散文之灵魂。

三.方法指津

鉴赏现代散文的一般方法:

鉴赏散文,尤其是现代散文,最基本的方法诵读法,多朗读,细品味,常言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是没有道理的,但由于时间有限,文意和感情有时较为含蓄所以光谈是不够的,鉴赏散文,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朗读加默读,初通文意,扫清文字障碍,留下整体印象。

2.联系背景,便于挖掘此篇与他篇不同之处。

3.理清思路、结构,由分到总,深入理解内容主旨,领悟感情。

4.鉴赏文章的写法和语言方面的特点。

5.联想对比,拓展阅读,深入体会。

6.摹仿练笔,形成能力。

……

四.考点例析

[考点]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关于现代阅读的要求

1.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3.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例析]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话说知音

林  非

两千多年前的这个关于知音的传说,已经深深地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坎里,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的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神往和渴求充满了崇高友谊的知音,是一种多么纯洁而神圣的情操。

说的是春秋时期的俞伯牙,他在停泊的小舟中专心致志地鼓琴,樵夫钟子期竟会领会得出神入化。当他将仰慕着高山的情思注入音符时,钟子期立即慷慨激昂地吟咏着:“巍巍乎若泰山厂当他挥舞手指弹出浩荡奔涌的水声时,钟子期又像是站在滚滚的江河之滨,禁不住心旷神怡地叫喊起来:“汤汤乎若江河!”对这变幻无穷和神秘莫测的琴声,怎么能感应得如此的丝毫不差,竟犹如自己心弦上盘旋着飞翔出来的?如此神奇地领悟和熟稔伯牙弹奏出来的袅袅情思,真像是变成了他的化身一般。这怎么能不让伯牙万分地兴奋和感激?因此当钟子期死去之后,他就再也没心思触摸琴弦了。知音难觅,怪不得唐代的诗人孟浩然,要反复地感叹“恨无知音赏”和“知音世所稀”了。

我偶或在黝黑的深夜里浏览着《吕氏春秋・本味》和《列子・汤问》,思忖着知音这两个字的分量,想得心驰神往时,眼前似乎笼罩着一阵阵飘荡的云雾,在惝恍和朦胧中超越了时间的阻隔,觉得伯牙老人隐隐约约地从这两本典籍的字缝里走出来,矍铄地站在我身旁。当我向他衷心地致敬时,多么想唐突地劝慰他,依旧要不断地奏出震撼人们灵魂的声音,其中自然应该有悼念那位知音的悲歌,让人们更透彻地理解,智慧的灵魂和丰盈的情感是多么的值得怀念和尊重。像这样美丽动人的乐曲,难道就不会熏陶出第二个、第三个乃至更多的知音?而如果不再去弹奏这迷人的弦索,哪里还能引出心心相印的知音呢?知音总是越多越好啊!

更何况伯牙学习鼓琴的道路实在是太艰辛了,我曾在《乐府解题》里看到过这样的记载。据说他整整三年都困苦地弹奏着,琢磨着,冥想着,手指都开裂了,鲜血直往外冒,浑身消瘦,憔悴得像奄奄一息的病人。但是,琴弦上总是蹦出一丝丝浑浊和粗糙的声响。于是苦心孤诣的恩师带领他奔向波涛汹涌的东海,整日整夜在沙滩上踯躅。狂风吹肿了眼睛,暴雨淋湿了衣衫,烈日晒黑了皮肤,黯淡和凄凉的月光又使他迷失了道路,险些儿溺死在奔腾和呼啸的海浪中。那铺天盖地怒吼着的波涛,茫茫无际蔓延着的天涯,扶摇直上哀号和翱翔着的鸥乌,霍地使他开启了紧闭的心窍,琴声突然变得悠扬而又壮烈,我似乎瞧见他无法遏止自己的泪水顺着脸颊滚滚流淌。像这样花费千辛万苦学得的技艺,轻易放弃了是多么严重的损失,艺术的追求必须不懈地坚持下去,不能动摇和沉沦。

大凡能用声音、图画或文字去打动人们的艺术家,往往会历尽沧桑,甚至要闯过多少生死的关隘,还得在日后反复地揣摩,昼夜都不能停歇。既然已经耗尽了毕生的心血,投入了如此巨大的工夫,确实就应该永不停顿地奋斗下去,将自己美好和高尚的憧憬始终存留在人们心中,获得更多的知音。

(全国题)

1.俞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再鼓琴的故事已成为千古佳话,但作者为什么还要“唐突地劝慰他”?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知音越多越好,俞伯牙不能因为失去钟子期而不去寻求更多的新知音。(2)千辛万苦学得的技艺不应轻易放弃,艺术的追求必须不懈地坚持下去。

[分析]本题重点考查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能力层级是C。

文中说“当我向他衷心地致敬时,多么想唐突地劝慰他”,以此转入这篇散文的主旨。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地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它的独特的美质就在于能够让我们通过一个十分精粹、亲切的形式,读到作者对人生或自然的感悟。这篇散文就是以作者自己对“知音”的独特感悟为主旨的。作者崇敬伯牙子期的高尚友谊,但对伯牙因子期的不在而不再弹琴的做

篇5:文言文系列复习测试题

文言文系列复习测试题精选

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 2、暴秦之欲无厌

3、王回深父 4、南声函胡

5、莫夜月明 6、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二、找出下列活用的词,说明用法并解释。

李牧连却之 以弱天下之民

火尚足以明 常在于险远

函梁君臣之首 舟行适临汝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礼天下之奇才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日削月割

始舍于其址 其见愈奇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一夫夜呼 忧劳可以兴国

伶人困之 有泉侧出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非兵不利战不善 盖失强援 不赂者以赂者丧

率赂秦耶 小则获邑 其实百倍

不能独完 然后得一夕安寝 后秦击赵者再

诸侯之所亡 思厥先祖父 暴霜露

以有尺寸之地 举以予人 奉之弥繁

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 理固宜然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始速祸焉 此言得之

洎牧以谗诛 可谓智力孤危 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或未易量 为国者

苟以天下之大 而卒葬之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有碑仆道 其文漫灭 庐冢

盖音谬也 而记游者甚众 有穴窈然

何可胜道也哉 则其至又加少矣 于人为可讥

有怠出者 尚不能十一 既其出

非常之观 空中而多窍 则或咎其欲出者

夫夷以近无物以相之 险以远

何其衰也 与尔三矢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而皆背晋以归梁 君臣相顾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岂得之难  故方其盛也

举天下之豪杰 微风鼓浪 扣而聆之

是说也 桴止响腾 余韵徐歇

余尤疑之 适临汝 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硿硿焉  噌吰  微波入焉

石穴罅   如乐作焉  港 口

汝识之乎   殆与余同  虽知而不能言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  而言之不详  终不肯以小舟……

自以为得其实  如钟鼓不绝  独其为文犹可识

四、翻译下列句子,如是特殊句式请在括号里说明。

1、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 )

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

3、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

4、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 )

5、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 )

6、又以悲夫古书之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

篇6:第五单元《和复习》说课稿

第五单元《整理和复习》说课稿

一、说教材

此次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整理和复习。既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本节主要就第五单元的内容进行全面的整理,包括比大小、10以内数的分解以及加减法,已形成课本第32页的5以内加法表和减法表,并且要求学生对两张表格进行探索,发现两张表格中的算式的排列规律。本节课重点是引导学生亲身经历整数加、剪发算式并发现期排列规律的过程,从中感受算式排列的有序性和不同算式之间的联系。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复习,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能够熟练地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2、过程与方法

充分联系学生生活加深对数感的培养。让学生经历系统整理数学知识的过程,形成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复习,使学生更进一步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通过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

本课重点:提高学生正确、熟练的进行的口算能力。

本课难点: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

学具准备:小棒。

二、学情分析

我们知道,一年级的学生在入学前,经过了学前教育,大多数儿童在未学习部分内容之前,已经能数出10以内的数,甚至会写,而且在他们的生活体验中,常常会接触到10以内的数。况且通过前几周学习,在孩子们的头脑中,初步已经建立了10以内数的概念,为以后学习数学及其他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但是学生刚刚进入小学,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容易疲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然而对校园的一切都充满着好奇心。只要是新奇好玩的注意力就会被吸引。

三、说教法

1.情景教学法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在复习数数和比大小时,电脑出示一些动物头像,让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发现法

再复习10以内数的分解时,教师发给每人发给5个小棒让学生自己摆一摆。教师的作用是组织发现活动,关注活动中的学生,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新知,亲历探索过程。

四、说学法

注意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交流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观察比较以及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实践操作法、观察比较法也是本节课中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方式,同时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1、观察法

观察主题图的画面及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是很好的学习方法。例如,教学主题图时,观察目的明确。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画面上都画了什么,观察结束后组织讨论,你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呢?这一安排不仅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而且教给学生观察的思维方法。

2、实践操作法

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学习知识,发展自己的智慧。因此,在教学10以内数的分解时,通过让学生动手摆小棒,亲身感知、体验数的分解,培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得知识的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主要由四个环节来完成;通过多媒体形、声、色、动的功能,吸引并引导孩子们在教学情境中,自己去思考、去发现、去探究、去解决问题,体验数学的魅力。

(一)提问导入,唤起记忆

教者提问学生:谁还记得这个单元我们学过的几个数字朋友?对于本班学生不难记得已经学习了那几个数字,教者随机拿出数字卡片让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认读。这样的教学设计提供了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抓住孩子爱玩的特点,积极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电脑打出学习目标,教者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达到什么学习目的。从而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三)师生互动,梳理本单元的所学知识。

1、复习数数和比大小。电脑打出几个小动物头像,让学生去认一认,去数一数,去比一比多少。这样的设计让学生把生活实际与数学较好的联系起来,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数学解决问题。

2、复习10以内数的分解。这部分内容教者得组织好学生用摆小棒的办法分解6、7、8、9、10这几个数字。通过摆小棒形象直观的了解这几个数字的组成。让学生在玩中学习知识,体现了学生特点。

3、整理10以内数的加减法算式归纳程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教者电脑打出10以内加、减法表,引导学生以“开火车”形式计算并很快说出结果。对于存在的规律,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培养学生善于归纳总结的能力。

4、复习数的顺序。通过刻度尺上填数字,让学生认识和体会数序。这样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四)、课堂小结

提问:今天我们一起整理了10以内数的认识,数的顺序和组成以及10以内的加减法表。在加减法表中,我们发现了很多规律……相信通过今天的复习,同学们对我们所学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谁愿意来说一说你在这节课的收获呢?

(让学生畅所欲言,引导说出本节课后复习的内容)

篇7:二年级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二年级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班级 座号 姓名 成绩

一、 我能拼,也会写。15%

zh oxi di nn o bin xi n shchu n hu n li

( )( ) ( )( )( )

shi si zhi zhi zhu shi bu shi si de

( )

二、 我能换偏旁并组词:15%

蜂( )霜( )植( )坪( )傍( )

( )( )( )( )( )

清( )( )( )( )( )

三、 你能把这些词语分类吗?16%

猪 蚊子黄鹂柳树喜鹊蜻蜓柏树狗

蚂蚁杨树乌鸦 牛榕树蜘蛛 燕子马

1.畜类: 2.鸟类:

3.虫类: 4.树名:

四、 我会用线联句:6%

小鱼 在花丛中 跳来跳去。

猴子 在操场上 游来游去。

蜜蜂 在水里 飞来飞去。

同学们 在假山上 跑来跑去。

五、 你会对对子吗?请对吧!8%

危险—( ) 圆—( ) 秋凉—( )云—( )

酷暑—( ) 东—( ) 夕阳—( )开—( )

六、 我会写出各种名称:10%

1、电器名称: 、 、 、 、

2、颜色名称: 、 、 、 、

七、 我会组词,还能写句子:12%

1、评()()

2、值()()()

3、注()()()

八、 请帮老师把这些词语组成句子:8%

1、马路 注意 安全 要 同学们 过

2、一块 毛毯 绿色 像 草坪

九、 你学会了写留言条吗?如果你有事请给老师写一张留言条。10%

篇8:高二语文第五单元文言文复习题目及参考答案

高二语文第五单元文言文复习题目及参考答案

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 2、暴秦之欲无厌

3、王回深父 4、南声函胡

5、莫夜月明 6、以斧斤考击而求之二、找出下列活用的词,说明用法并解释。

李牧连却之 以弱天下之民

火尚足以明 常在于险远

函梁君臣之首 舟行适临汝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礼天下之奇才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日削月割

始舍于其址 其见愈奇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一夫夜呼 忧劳可以兴国

伶人困之 有泉侧出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非兵不利战不善 盖失强援 不赂者以赂者丧

率赂秦耶 小则获邑 其实百倍

不能独完 然后得一夕安寝 后秦击赵者再

诸侯之所亡 思厥先祖父 暴霜露

以有尺寸之地 举以予人 奉之弥繁

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 理固宜然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始速祸焉 此言得之

洎牧以谗诛 可谓智力孤危 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或未易量 为国者

苟以天下之大 而卒葬之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有碑仆道 其文漫灭 庐冢

盖音谬也 而记游者甚众 有穴窈然

何可胜道也哉 则其至又加少矣 于人为可讥

有怠出者 尚不能十一 既其出

非常之观 空中而多窍 则或咎其欲出者

夫夷以近无物以相之 险以远

何其衰也 与尔三矢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而皆背晋以归梁 君臣相顾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岂得之难 故方其盛也

举天下之豪杰 微风鼓浪 扣而聆之

是说也 桴止响腾 余韵徐歇

余尤疑之 适临汝 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硿硿焉 噌吰 微波入焉

石穴罅 如乐作焉 港 口

汝识之乎 殆与余同 虽知而不能言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 而言之不详 终不肯以小舟……

自以为得其实 如钟鼓不绝 独其为文犹可识

四、翻译下列句子,如是特殊句式请在括号里说明。

1、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 )

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

3、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

4、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 )

5、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 )

6、又以悲夫古书之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

7、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 )

8、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 )

9、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 )

10、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

1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

12、古之人不余欺也! ( )

13、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 )

14、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15、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16、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1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18、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19、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20、请其矢,盛以锦囊

五、写出下列虚词的不同义项。

1。何

(1)不然,籍何以至此( )(2)徐公何能及君也( )

(3)受赐不待诏,何无礼也( )(4)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

(5)豫州今欲何至( )(6)如太行、王屋何?( )

2。而

(1)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 (2)余固笑而不信也( )

(3)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4)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

(5)吾恂恂而起(  ) (6)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 )

3。虽

(1)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

(3)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4)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

(5)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

(6)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

4.于

(1)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2)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 )

(3)智勇多困于所溺( ) (4)祸患常积于忽微( )

(5)师不必贤于弟子( )

5。 之

(1)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2)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

(3)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 )(4)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

(5)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6)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  )

(7)世言晋王之将终也( )(8)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 )

(9)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 )

(10)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

6.以

(1)不赂者以赂者丧( )(2)秦以攻取之外( )

(3)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4)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

(5)皆以美于徐公( ) (6)而皆背晋以归梁( )

(7)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 (8)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

(9)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 (10)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

(11)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 (12)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

(13)不随以止也( ) (14)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

(15)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

7.其

(1)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

(2)秦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

(3)暴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

(4)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

(5)皆成以其小,劣之。( )

(6)而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

(7)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

(8)以其孰能讥之乎?( )

(9)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

(10)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

(11)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

(12)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

(13)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

(14)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

(15)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

(16)则齐国其庶几乎?( )

(17)其若是,孰能御之?( )

参考答案:

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当”通“倘” 2、“厌”通“餍” 3、“父”通“甫”

4、“函胡”通“含糊” 5、“莫”通“暮” 6、“考”通“拷”

二、找出下列活用的词,说明用法并解释。

却:动词,击退 弱:使动词 明:照明 险远:险远的地方

函:动词,装在木匣子里 舟:乘船 鸣:使动 礼:以礼相待

日:一天天地;月一月月地 舍:建房子 见:见到的景象

幽暗昏惑:幽暗昏惑的地方 谬:弄错;传流传的文字 夜:在夜里

兴:使动 困:使动 侧:从旁边 目:亲眼;耳:亲耳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兵:武器 盖:承接上文,表原因 以:因为 率:全都,一概

邑:城填 其实:那实际上 完:保全 然后:这以后 再:两次

所亡:丧失的土地 厥:相当于“其”,他们的 祖父:泛指祖辈父辈

暴:暴露 以有尺寸之地: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 举:全 奉:送 弥:愈,更加

判:确定、断定 至于:以致,以至于 固:本来 与:亲附、亲近速:招致

得:适宜,得当 洎:及、等到 智力:智谋和力量 诚:实在、确实

向使:假使 易量:轻易判断(出高低来) 为:治理 苟:假如 以:凭借

卒:死后 从:跟随 故事:旧事、前例 仆:倒 漫灭:模糊、磨灭 庐:屋舍

冢:坟墓 盖:大概 谬:错误 记游者:在洞壁上题诗文留念的人

窈然:深远幽暗的样子 胜:尽 其至:到达的人 加:更 于:在 怠:懈怠

十一:十分之一 既:已经 其:助词,无实在意义 非常:非同寻常

空中:中间是空的 窍:窟窿 咎:责怪 夷:平坦 以:而 相:帮助 险:危险

何其:多么 与:交给 原:用作动词,推原,意指推究事物的根本原因。 所以:……的原因 以:而 归:归附 顾:回头看 其:相当于“应当”“一定”乃:你的

方:当 以:用 组:丝带、丝绳,这里泛指绳索 岂:难道 故:因此 举:全

鼓:振动 扣:敲 聆:听 是:这 桴:鼓槌 腾:传播 韵:这里指声音 徐歇:慢慢消失 尤:更加 适:往 因:因此 得:能够 焉:相当于“然”,形容词词尾

噌吰:这里形容钟声洪亮 焉:之 罅:裂缝 作:演奏 焉:的样子 识:知道

殆:大概 言:用文字表述、记载 陋:浅陋 乃:竟 言:(同上) 终:终究

其实:它的真相 鼓:击鼓 绝:不停 文:碑上残存的文字

四、翻译下列句子,如是特殊句式请在括号里说明。

1、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 被动 )

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别人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

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判断 )

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

3、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自己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4、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

5、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 反问 )

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

6、又以悲夫古书之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说得完呢?

7、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援用资料的缘故。

8、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 被动 )

到他衰败时,数十个乐官就把他困住,最后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耻笑。

9、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 反问 )

祸患常常是由一点一滴极小的错误积累而酿成的,纵使是聪明有才能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多半沉溺于某种爱好之中,受其迷惑而结果陷于困穷,难道仅只是溺爱伶人有这种坏结果吗?

10、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现在把钟和磬放在水里,即使大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音,何况石头呢。

1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能敲得发出铿锵作响的山石。到处都有,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12、古之人不余欺也! ( 宾语前置 )

古人没有欺骗我们啊!

13、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我因此把上面的情况记载下来,叹息郦道元记叙的简略,而笑李渤见识的浅陋。

14、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真可悲叹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

15、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事情没有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主观地推断它的有无,能行吗?

16、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一般做官读书的'人又总不愿夜晚乘小船停靠在绝壁下面,所以没有谁能了解真相;而渔夫船工,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口说出用笔写出来。

1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18、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才象这样的吗?还是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呢?

19、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

20、请其矢,盛以锦囊

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箭来,装在漂亮的丝织口袋里

五、写出下列虚词的不同义项。

1。何

(1)籍何以至此(什么)(2)何能及君(怎么)(3)何无礼(多么)(4)何哉(为什么)

(5)欲何至(哪里)(6)如……何(把……怎么样)

2。而

(1)扣而聆之(承接连词)(2)笑而不信(却)(3)而大声发于水上(连词)

(4)涵淡澎湃而为此也(因而)(5)吾恂恂而起(地)(6)而赵不许(如果)

3。虽

(1)虽大风浪不能鸣也(即使) (2)虽有槁暴(即使)(3)虽知而不能言(虽然)

(4)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虽然)(5)盛衰之理,虽曰天命(虽然)(6)虽欲言无可进者(即使)

4.于

(1)受而藏之于庙(在)(2)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到)(3)智勇多困于所溺(被)

(4)祸患常积于忽微(在……方面)(5)师不必贤于弟子(比)

5。 之

(1)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它)(2)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代指天下)(3)数十伶人困之(他)

(4)及凯旋而纳之(它)(5)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他)(6)莫能与之争(他)

(7)世言晋王之将终也(用在主谓结构中,表示了消句子独立性)(8)函梁君臣之首(的)

(9)后一“之”( 天下)(10)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1、的;2 、他)

6.以

(1)不赂者以赂者丧(因为)(2)秦以攻取之外(在)(3)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才)

(4)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以至于)(5)皆以美于徐公(以为,认为)(6)而皆背晋以归梁(而)

(7)以地事秦(拿,用)(8)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因为)(9)洎牧以谗诛(因)

(10)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拿,用)(11)夷以近(而且)(12)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而)

(13)不随以止也(而)(14)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把,拿,用)

(15)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凭,靠)

7.其

(1)其贤不及孔子。(他们的)(2)秦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其中,其中的)

(3)暴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其中,其中的)

(4)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自己)

(5)皆成以其小,劣之。(它)(6)而矗不知其几千万落。(它们)

(7)其如土石何?(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怎么”,又能拿这些泥士石头怎么样)

(8)以其孰能讥之乎?( 同上,相当于“难道”)

(9)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1、我们2、那个)

(10)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其往:其后,将来)

(11)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12)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这种)

(13)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还是” )

(14)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可,一定。这里有命令的意味。)

(15)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不概”、“可能”)

(16)则齐国其庶几乎?(同上)(17)其若是,孰能御之?(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 2、暴秦之欲无厌

3、王回深父 4、南声函胡

5、莫夜月明 6、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二、找出下列活用的词,说明用法并解释。

李牧连却之 以弱天下之民

火尚足以明 常在于险远

函梁君臣之首 舟行适临汝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礼天下之奇才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日削月割

始舍于其址 其见愈奇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一夫夜呼 忧劳可以兴国

伶人困之 有泉侧出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非兵不利战不善 盖失强援 不赂者以赂者丧

率赂秦耶 小则获邑 其实百倍

不能独完 然后得一夕安寝 后秦击赵者再

诸侯之所亡 思厥先祖父 暴霜露

以有尺寸之地 举以予人 奉之弥繁

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 理固宜然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始速祸焉 此言得之

洎牧以谗诛 可谓智力孤危 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或未易量 为国者

苟以天下之大 而卒葬之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有碑仆道 其文漫灭 庐冢

盖音谬也 而记游者甚众 有穴窈然

何可胜道也哉 则其至又加少矣 于人为可讥

有怠出者 尚不能十一 既其出

非常之观 空中而多窍 则或咎其欲出者

夫夷以近无物以相之 险以远

何其衰也 与尔三矢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而皆背晋以归梁 君臣相顾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岂得之难 故方其盛也

举天下之豪杰 微风鼓浪 扣而聆之

是说也 桴止响腾 余韵徐歇

余尤疑之 适临汝 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硿硿焉 噌吰 微波入焉

石穴罅 如乐作焉 港 口

汝识之乎 殆与余同 虽知而不能言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 而言之不详 终不肯以小舟……

自以为得其实 如钟鼓不绝 独其为文犹可识

四、翻译下列句子,如是特殊句式请在括号里说明。

1、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 )

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

3、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

4、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 )

5、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 )

6、又以悲夫古书之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

7、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 )

8、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 )

9、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 )

10、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

1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

12、古之人不余欺也! ( )

13、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 )

14、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15、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16、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1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18、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19、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20、请其矢,盛以锦囊

五、写出下列虚词的不同义项。

1。何

(1)不然,籍何以至此( )(2)徐公何能及君也( )

(3)受赐不待诏,何无礼也( )(4)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

(5)豫州今欲何至( )(6)如太行、王屋何?( )

2。而

(1)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 (2)余固笑而不信也( )

(3)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4)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

(5)吾恂恂而起(  ) (6)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 )

3。虽

(1)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

(3)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4)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

(5)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

(6)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

4.于

(1)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2)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 )

(3)智勇多困于所溺( ) (4)祸患常积于忽微( )

(5)师不必贤于弟子( )

5。 之

(1)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2)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

(3)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 )(4)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

(5)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6)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  )

(7)世言晋王之将终也( )(8)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 )

(9)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 )

(10)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

6.以

(1)不赂者以赂者丧( )(2)秦以攻取之外( )

(3)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4)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

(5)皆以美于徐公( ) (6)而皆背晋以归梁( )

(7)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 (8)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

(9)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 (10)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

(11)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 (12)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

(13)不随以止也( ) (14)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

(15)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

7.其

(1)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

(2)秦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

(3)暴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

(4)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

(5)皆成以其小,劣之。( )

(6)而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

(7)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

(8)以其孰能讥之乎?( )

(9)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

(10)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

(11)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

(12)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

(13)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

(14)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

(15)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

(16)则齐国其庶几乎?( )

(17)其若是,孰能御之?( )

参考答案:

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当”通“倘” 2、“厌”通“餍” 3、“父”通“甫”

4、“函胡”通“含糊” 5、“莫”通“暮” 6、“考”通“拷”

二、找出下列活用的词,说明用法并解释。

却:动词,击退 弱:使动词 明:照明 险远:险远的地方

函:动词,装在木匣子里 舟:乘船 鸣:使动 礼:以礼相待

日:一天天地;月一月月地 舍:建房子 见:见到的景象

幽暗昏惑:幽暗昏惑的地方 谬:弄错;传流传的文字 夜:在夜里

兴:使动 困:使动 侧:从旁边 目:亲眼;耳:亲耳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兵:武器 盖:承接上文,表原因 以:因为 率:全都,一概

邑:城填 其实:那实际上 完:保全 然后:这以后 再:两次

所亡:丧失的土地 厥:相当于“其”,他们的 祖父:泛指祖辈父辈

暴:暴露 以有尺寸之地: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 举:全 奉:送 弥:愈,更加

判:确定、断定 至于:以致,以至于 固:本来 与:亲附、亲近速:招致

得:适宜,得当 洎:及、等到 智力:智谋和力量 诚:实在、确实

向使:假使 易量:轻易判断(出高低来) 为:治理 苟:假如 以:凭借

卒:死后 从:跟随 故事:旧事、前例 仆:倒 漫灭:模糊、磨灭 庐:屋舍

冢:坟墓 盖:大概 谬:错误 记游者:在洞壁上题诗文留念的人

窈然:深远幽暗的样子 胜:尽 其至:到达的人 加:更 于:在 怠:懈怠

十一:十分之一 既:已经 其:助词,无实在意义 非常:非同寻常

空中:中间是空的 窍:窟窿 咎:责怪 夷:平坦 以:而 相:帮助 险:危险

何其:多么 与:交给 原:用作动词,推原,意指推究事物的根本原因。 所以:……的原因 以:而 归:归附 顾:回头看 其:相当于“应当”“一定”乃:你的

方:当 以:用 组:丝带、丝绳,这里泛指绳索 岂:难道 故:因此 举:全

鼓:振动 扣:敲 聆:听 是:这 桴:鼓槌 腾:传播 韵:这里指声音 徐歇:慢慢消失 尤:更加 适:往 因:因此 得:能够 焉:相当于“然”,形容词词尾

噌吰:这里形容钟声洪亮 焉:之 罅:裂缝 作:演奏 焉:的样子 识:知道

殆:大概 言:用文字表述、记载 陋:浅陋 乃:竟 言:(同上) 终:终究

其实:它的真相 鼓:击鼓 绝:不停 文:碑上残存的文字

四、翻译下列句子,如是特殊句式请在括号里说明。

1、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 被动 )

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别人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

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判断 )

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

3、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自己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4、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

5、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 反问 )

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

6、又以悲夫古书之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说得完呢?

7、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援用资料的缘故。

8、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 被动 )

到他衰败时,数十个乐官就把他困住,最后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耻笑。

9、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 反问 )

祸患常常是由一点一滴极小的错误积累而酿成的,纵使是聪明有才能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多半沉溺于某种爱好之中,受其迷惑而结果陷于困穷,难道仅只是溺爱伶人有这种坏结果吗?

10、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现在把钟和磬放在水里,即使大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音,何况石头呢。

1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能敲得发出铿锵作响的山石。到处都有,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12、古之人不余欺也! ( 宾语前置 )

古人没有欺骗我们啊!

13、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我因此把上面的情况记载下来,叹息郦道元记叙的简略,而笑李渤见识的浅陋。

14、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真可悲叹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

15、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事情没有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主观地推断它的有无,能行吗?

16、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一般做官读书的人又总不愿夜晚乘小船停靠在绝壁下面,所以没有谁能了解真相;而渔夫船工,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口说出用笔写出来。

1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18、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才象这样的吗?还是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呢?

19、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

20、请其矢,盛以锦囊

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箭来,装在漂亮的丝织口袋里

五、写出下列虚词的不同义项。

1。何

(1)籍何以至此(什么)(2)何能及君(怎么)(3)何无礼(多么)(4)何哉(为什么)

(5)欲何至(哪里)(6)如……何(把……怎么样)

2。而

(1)扣而聆之(承接连词)(2)笑而不信(却)(3)而大声发于水上(连词)

(4)涵淡澎湃而为此也(因而)(5)吾恂恂而起(地)(6)而赵不许(如果)

3。虽

(1)虽大风浪不能鸣也(即使) (2)虽有槁暴(即使)(3)虽知而不能言(虽然)

(4)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虽然)(5)盛衰之理,虽曰天命(虽然)(6)虽欲言无可进者(即使)

4.于

(1)受而藏之于庙(在)(2)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到)(3)智勇多困于所溺(被)

(4)祸患常积于忽微(在……方面)(5)师不必贤于弟子(比)

5。 之

(1)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它)(2)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代指天下)(3)数十伶人困之(他)

(4)及凯旋而纳之(它)(5)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他)(6)莫能与之争(他)

(7)世言晋王之将终也(用在主谓结构中,表示了消句子独立性)(8)函梁君臣之首(的)

(9)后一“之”( 天下)(10)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1、的;2 、他)

6.以

(1)不赂者以赂者丧(因为)(2)秦以攻取之外(在)(3)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才)

(4)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以至于)(5)皆以美于徐公(以为,认为)(6)而皆背晋以归梁(而)

(7)以地事秦(拿,用)(8)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因为)(9)洎牧以谗诛(因)

(10)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拿,用)(11)夷以近(而且)(12)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而)

(13)不随以止也(而)(14)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把,拿,用)

(15)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凭,靠)

7.其

(1)其贤不及孔子。(他们的)(2)秦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其中,其中的)

(3)暴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其中,其中的)

(4)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自己)

(5)皆成以其小,劣之。(它)(6)而矗不知其几千万落。(它们)

(7)其如土石何?(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怎么”,又能拿这些泥士石头怎么样)

(8)以其孰能讥之乎?( 同上,相当于“难道”)

(9)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1、我们2、那个)

(10)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其往:其后,将来)

(11)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12)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这种)

(13)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还是” )

(14)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可,一定。这里有命令的意味。)

(15)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不概”、“可能”)

(16)则齐国其庶几乎?(同上)(17)其若是,孰能御之?(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相关专题 文言文第三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