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教学中的梯度艺术

傻傻小饭团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傻傻小饭团”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效课堂”教学中的梯度艺术(共1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高效课堂”教学中的梯度艺术

“高效课堂”教学中的梯度艺术

“高效课堂”教学中的梯度艺术

嘉峪关市教育局教研室 汤 毓 王大建

素质教育的真谛,就是以每个学生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充分利用一切有利的外部条件,使学生主动地把人类文明成果,内化到他们稳定的个性结构和心理特征中。教师不仅要会输出信息,更重要的是能够反馈信息,主动、及时、有的放矢地调整自己所输出的信息,使教学活动和谐一致地向既定目标运行。而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体心理品质是有差异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这种差异设计教学,在备、讲、批、辅、考等环节中都应该考虑到学生的“梯度”与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的“梯度”相吻合,这就要巧妙、艺术的把握好“度”。

一、课堂提问的难易梯度和回答学生的能力梯度要统一

实验证明,当学生用已有的知识轻而易举地获得问题的答案时,思维并不活跃;当提出的问题必须借助于尚未掌握的知识才能解决时,思维过程也不会活跃,最优化的问题应该接近或略高于学生的智力水平,以激发学生思考。这就是心理学上讲的“最近发展区”原则。

教师提问必须先深入了解学生,提问题不要偏难或偏易。学生接受能力有好、中、差之分,要求整节课的内容设计一般也是由易到难,步步深入。尤其是“难”问题,一定要有简单的导入性或延伸性问题作铺垫,要让学生的知识有回旋和生长的空间。所以老师要把握好问题的设置,把握好学生的接受能力。真正作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使全体学生投入到整堂课的教学活动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设问上,要避免“为问而问,问而无度”。设问的方式要有多样性。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学习中的疑点和易混点都是问题的最佳点。提问上要作到“精、巧、新、活”。“精”就是设问要有典型性和概括性;“巧”就是指设问要有灵活性和科学性;“新”是指设问的立意要新,材料要新;“活”是指设问的形式要活,内容要活,答案要活。

二、课堂训练的设计要有梯度,优等生有所求,中等生有悟获

课堂教学的知识点有难易之分,易中有难,难中有易,易与难是相对而言的。根据学生对新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以及学生知识能力及理解能力的差异,训练题的设计也应有艺术性的梯度设计。有的学生暂时只会死搬硬套公式或例题,有的学生能灵活应用;优等生就需要有拓展性或纵横联系较广泛的习题才能激发他们的思维和作题的兴趣。所以课堂上训练题应设计三种类型,并且同时出示易、中、难类型的题。做“易”类题的学生选作“中”类,做“中”类题的学生选作“难”类型的题。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选题做。对于自觉性差的学生,老师就要安排他们去做哪一类型的题。

训练题有梯度才能使学生有所思、有所为,同时也照顾了全体学生。一是全体学生能同步;二是同时训练各有所为,避免了优等生作简单题导致思维不活跃的弊端,也避免了差生对难题束手无策而失去兴趣,不是睡觉就是走神的不良习惯。

三、课后作业和检测梯度,使全体学生各尽所能,各有所获

在教学过程中,常常有拖拉作业不交的现象,也有平时作业全对而考试时成绩很低的'现象存在。如何解决这种问题呢?其实,只要我们深入了解学生,设计不同梯度的作业题,学生人人有题做 ,也能做的出来,就会减少这种现象的 发生。

学生的接受能力、智力因素、家庭和社会因素、学习习惯的养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不可能各方面都优秀。既然学生的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老师只能是尽可能使尖子更尖,其他学生不断进步。只要做到这一点,才能在“高效”的同时不增负,守住中考和高考的质量生命线。

世界千变万化,学亦无止境。教学的知识点虽是单一的,但应用情况是不同的,正因为这种千变万化的境况,使得知识点的应用也变化不定。一个公式,一个定理或一句口诀都是很简单的,但要弄清他们的来龙去脉、使用的变化情况,恐怕谁也说不尽道不完。只有从认知――实践――再认知――再实践的这种反复循环中发展认识,科技才会不断发展。世界上本没有“火”,而是通过人们的实 践,才有火镰――火柴――打火机。对于教师而言就是要使学生从“不知”到“知”,从“知”到“用”,从“用”到灵活运用。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作业设计也应按学生的能力差异来分配。其实很多 教材设计的“选做”题就是为了满足学生的这种梯度差异要求,这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作业设计中,应有满足不同层次的死搬硬套题、适度变换条件题、灵活多变题和拔高升级题。值得注意的是老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分清层次。既要征求学生意愿,又要把握原则。为了激励全体学生,当学生进步一个档时,就要求他们做上一档的题。要以同一个心境去表扬各层次做题优秀的学生。这是一种赏识教育,也是一种愉快教育,更是素质教育的内涵。

四、评价梯度要巧妙,能激励全体学生奋发向上

教学的梯度艺术高深莫测而又简单实在。做的好能激励全体学生比、学、赶、帮、超,反之,优等生也会倒退到最差学生行列中去。这就要求教师有驾驭全体学生的能力,了解学生的耐心和精力,绝不能冒然分档。评价梯度更为重要。让我们设想,一个优等生去做最简单的基础题,评价结果当然是优秀。而后进生做最难的题又怎会及格呢?如果虚荣心强的学生为得到老师的赞扬而自我降低作题档次,虽然每次都能达到优秀档,这样恶性循环就违背了“梯度设计”的初衷。

正因为这种为提高学生素质而设计的“梯度”,在评价上要有相对应的“评价梯度”。决不能因为差生做的题简单而不屑一顾。差生作对低档题应该及时肯定,而差生作到中档题时,更要大力鼓励宣扬,并适时鼓励他作中档题以次上升到中档。中、优档的学生更要鼓励他们向更高峰攀登。

“独舞倚天为谁雄,芷若汀兰待晓霜”。只要脚步不停歇,量的积累必然引起质的飞跃。孔子说: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艺术化的设计教学“梯度”,使学生在课堂上从“听懂学会”向“懂听会学”转化,思想上从“跟我学”向“我要学”转化;变被动为主动,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才能完成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无限飞越。

正如纪伯伦在《先知》中释解的:走在圣殿的阴影下,行在其追随者中的教师,传授的不是他的智慧,而是他的信念和爱。倘若他真的睿智,就不会令你们进入他智慧的殿堂,而是指引你们跨越自己思想的门槛。因为独到的洞察力是私人的羽翼,永远无法外借。

篇2:教学的梯度艺术

教学的梯度艺术

素质教育的真谛,就是以每个学生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充分利用一切有利的外部条件,使学生主动地把人类文明成果,内化到他们稳定的个性结构中。教师不仅输出信息,更重要的是能够反馈信息,主动地、及时地、有的放矢地调整自己所输出的信息,使教学活动和谐一致地向既定目标运行。学生的个性差异要求教师要根据这种差异设计教学,教师在备、讲、批、辅、考等环节中都应该考虑到学生的“梯度”与所授知识的“梯度”相吻合。如何把握这种“度”应注意下面几点。

一、课堂提问内容的难易梯度和回答问题的学生能力梯度要统一。

实际证明,当学生能由他已有的知识轻而易举地得到答案时,思维并不活跃;当提出的问题必须借助于尚未掌握的知识才能解决时,思维过程也不会活跃,最优化的问题应该接近或略高于学生的智力水平,以激发学生思考。所以教师必须先深入了解学生,不提太容易的问题。同时,当发现问题的难度超过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水平时,可先提一些简单的问题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环环相扣。学生接受能力有好、中、差之分,整节课的内容设计一般也是由易、中、难逐步深入的。“易”、“中”类问题似乎不难解决,“难”这一部分中所包含的问题也有简单的.导入性或延伸性问题。所以老师要把握好问题的设置,同时在提问时要把握学生的接受能力。真正作到“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使全体学生投入到整堂课的教学活动中,体现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重要性。

在设问上,要避免“为问而问,问而无度”。设问的方式要有多样性。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学习中的疑点和易混点都是问题的最佳点。提问上要作到“精、巧、新、活”。“精”就是设问要有典型性和概括性;“巧”就是指设问要有灵活性和科学性;“新”是指设问的立意要新,材料要新;“活”是指设问的形式要活,内容要活,答案要活。只有遵循设问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老师和学生才能和谐一致地完成教学任务。真正作到: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促进发展的目标。

二、课堂训练的梯度设计,应使差生有所悟,有所获,优等生有所索。

课堂教学的知识点有难易之分,易中有难,难中有易,易与难是相对而言的。每个知识点的掌握都离不开必要的训练来巩固所学知识。根据学生对新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以及学生知识能力及理解能力的差异,训练题的设计也应有艺术性的梯度设计。有的学生暂时只会死搬硬套公式或例题,有的学生较能灵活应用;优等生就需要有拓展性或纵横联系较广泛的习题才能激发他们的思维和作题的兴趣。所以课堂上训练题应设计三种类型,并且同时出示易、中、难类型的题。作“易”类题的学生选作“中”类,做“中”类题的学生选作“难”类型的题。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选题做。对于自觉性差的学生,老师就要安排他们去作那一类型的题。老师检查学生训练情况的方法很多,对于死搬硬套类题只需对答案即可;“中”类题的讲解要照顾全班学生;处理“难”类题时,为照顾差生可以让他们再练一些“中”类题而不必听他们听不懂的“难”类题 。

训练题有梯度才能使学生有所思、有所为,同时也照顾了全体学生。一是全体学生能同步;二是同时训练各有所为,避免了优等生作简单题导致思维不活跃的弊端,也避免了差生对难题束手无策而失去兴趣,不是睡觉就是走神的不良习惯。

三、设计作业和检测梯度,使全体学生各尽所能各有所为。

&nb

[1] [2]

篇3:数学教学中如何创建高效课堂

数学教学中如何创建高效课堂

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教师的追求,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希望,有了高效的课堂,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压力。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此,我在教学实践中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做法。

一、有效的备课是高效课堂的基础。

1、备课程标准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应制定完整、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注意根据教材内容定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思想情感教育等方面的要求。这样就能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思想情感教育三个方面得到协调发展,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备教材强调教学目标的全面性。目标对课堂具有引领作用,是一堂课的方向。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考虑,以更好地实现课程的总体目标。突出教学资源的开发。首先是教材资源,其次是生活资源,第三是网络资源。注重教学问题的生成。好的问题能带动一堂课,好的问题需要设计,也需要生成。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学习活动,预测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能会产生什么问题。

3、备学生了解学生个性。大多学生的个性希望得到老师的夸奖。因此,经常开展一些小型竞赛活动,可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其竞争意识。了解学生原有认知基础。任何人在学习新知识时,旧知识总是要参与其中的,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也消除了课堂上的无效空间,减少了学生的学习障碍。了解学生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和有针对性的进行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搞好提优补差工作。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是高效课堂的保证。我们知道,学生是正在发展中的人,学习新知时所具有的能力就是学生的潜力。因此,课堂教学的关键 就是要拓展学生的心理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思维,充分发挥其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可能性》课中,我提问 “袋子里放什么棋子就不可能摸到红棋子。”学生在操作和交流中“创造”出了袋子里放黄棋子、绿棋子或黄绿棋子等全部情况,最后总结出袋子里只要不放红棋子就不可能摸到红棋子。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只要教师肯挖掘,学生的潜力就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构建媒体型学习模式,追求高效课堂。使用多媒体与数学教学相结合,对教师来讲,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要完成比原先更多的教学任务和目的。对学生来讲,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要学到比原先更多的东西。利用网络资源,学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教学信息,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多种感官并用,加快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随着教育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在一些难点问题的突破上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我在教学《角和钝角》时,动态演示不同的角与直角比较的过程,较为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掌握新知,激发了学习兴趣。这样教学,有效的解决了教学中的重点,又突破了难点,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效益,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一味地强调效率的同时,更要注重效益。并不是所有的教学都要借助于信息技术来完成。在使用媒体课件教学时,要根据课堂的需要合理使用,课件始终应服务于教学,应用在那些传统教学不便解决或无力解决的教学问题上,放在那些切实需要运用信息技术加以解决的教学问题上。而不能单纯地用课件去代替黑板。教学实践证明,只有真正实现了高效的课堂教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才不会是一句空话,才会落到实处,学生才会受益,才会实现师生双赢,学生对于学习数学,才会乐学、好学、自主地学、创造性地学,才会为他们今后能成为创新性人才奠定基础。

篇4: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教学艺术

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教学艺术

文/张桂霞

摘 要: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的活动,只有讲究艺术的教学,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集认知活动与技术活动相互支持和内在统一的学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从教学语言、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三方面就如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教学艺术谈了自己的感悟。

篇5: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教学艺术

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的活动,只有讲究艺术的教学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学艺术表现在教学的全过程,体现在各个教学环节上,而课堂教学艺术则是教学艺术的集中体现。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集认知活动与技术活动相互支持和内在统一的学科,其知识更新之快、实践性之强、应用之广及其操作过程中丰富的多媒体感官刺激使这门学科对学生有着特殊的吸引力。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如何充分发挥课堂中的教学艺术,灵活性、创造性地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是所有信息教师教学实践中的一项课题。

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从教学语言、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三个方面谈一谈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教学艺术。

一、教学语言的艺术

语言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是教师教学思想最直接的反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学语言在较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从中可以看出,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将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信息技术作为一门集理论与操作技能于一体的`学科,具有明显的工具性、应用性、人文性。比如,鼠标操作中的“单击”就不能说成“点击”。其次,教师的教学语言还应要富有情趣,生动形象,易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信息技术学科中概念性和理论性的教学内容,往往是比较枯燥且晦涩难懂的,当教师呆板、教条式地进行知识传授,学生就难以对知识理解和内化。如果教师把知识点通过通俗易懂、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时,就能化繁杂为简洁,化枯燥为轻松,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获得技能。再次,教学语言的表述还要做到简明扼要、要有启发性,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可以说,教学中的语言艺术同时也彰显着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人格魅力。

二、教学方法运用的艺术

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说:“没有任何一种最好的教学方法能适应教学情境,唯有符合师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中只有在遵循教学规律,合乎教学原则的情况下灵活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为此,在课堂上,教师要避免教师说教、学生硬学的“满堂灌”的方法,注重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巧用多种教学方法,让信息技术课生动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比如说,在对“文本的信息加工”这一内容学习时,教师就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用Word制作相关主题作品。将Word软件中基本知识要点和操作技能融入整个任务的设计中,可以说最终作品的呈现无论

从技术的角度还是整体版面效果的达成都能够反映出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学生综合处理信息的素养,这也正是信息学科新课程的目标所在。再比如,说针对学生之间知识水平存在差异,教师可采取小组协作式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差异分成若干小组,学生间通过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取长补短,缩短差距,从而达到对知识掌握程度的平衡。“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也正说明了教学方法的艺术性、灵活性。

三、教学评价的艺术

新课标下的信息技术教学评价就是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

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综合评价学生信息素养的达成情

况。评价是一种手段,但不是目的。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教学评价的艺术,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和促进作用。首先,教学评价要做到及时、恰当。教师应细化学习中各个环节的评价,做到既关注过程,又注重结果。比如,在完成一个综合性作品中,学生要完成信息的收集、分析、加工、处理和发布,这些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因此,教师要充分肯定并关注学生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发现学生操作中出现的共性或个性问题,并适时进行评价,使评价更具针对性、科学性和指导性。

用的同时将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等有效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增强学习信息技术的自信心,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程稚蔚。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语言问题探析[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02)。

(作者单位 江苏省靖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篇6:高效教学课堂实施方案

高效教学课堂实施方案

为深化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贯彻、落实《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常规》,提高教学效率,打造龙家圈乡小学教育精品、实现高位运行;为矫正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重教法轻学法、重训练轻反馈、重进度轻效度等偏差和不足,真正实施“高效课堂”,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关于在全县小学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的实施意见》文件为指导,结合我乡工作实际,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积极探索自主、高效、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真正实施“高效课堂”,从而切实提高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训练检测、课后辅导、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二、实施内容和策略

1.提高教学准备的高效性。

高效的课堂教学,必须有高效的教学准备环节,否则,谈不上有效的课堂教学,更谈不上高效的课堂教学。

教学准备指的是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所要做的工作,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材的处理、方法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

(1)备内容

要把教材看作是一个范本,努力做到入乎其内,吃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同时又要把教材看作是一个例子,不唯教材,力图出乎其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与课本对话,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内在意蕴。要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提炼出简练而有效的教学主线,层层推进。

(2)备学生

教师在课前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根据“学情”有的放矢地进行备课。

(3)备训练

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选择和设计课堂练习,下发训练教材,教师必须先做,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要做到讲练结合、精讲精练、当堂训练、快速反馈,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意识,调动学习积极性。

具体策略:

抓实集体备课。首先做到“四到位”:时间到位,地点到位,内容到位,备课主讲人到位。其次完善集体备课常规:一人主备、教研组内讨论、集体修改,真正将集备制度落到实处。

2.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课堂是教师实现“高效课堂”活动的主阵地,也是关键环节。学生的成长依赖的是每一堂课的积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当务之急。

(1)提高教学内容的`高效性。

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依据教学目标,确立重点,优化选择。在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同时,不能忽视知识教学,应切实保证知识教学的有效性。

(2)提高教学活动的高效性。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就是按照有效学习的目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从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上考虑,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科学安排。新课导入、情境创设、迁移过渡、操作安排、练习设计、活动组织等都应精心准备,周密布置,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背景,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和信心,使创设的情境达到内容鲜活化、过程活动化、解题探索化、交流互动化、思维多样化、体验高效化,从多个层面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3)提高教学方法的高效性。

优化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要依据特定教学目标的实现来选择特定的教学方法。要从教学内容出发,扬长避短地选用各种方法。要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致力于把外在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内在的学习需求,把启发思想贯穿于教学方法选用的整个过程,不能脱离学生原有基础,坚持教学方法选用的求实思想,充分反映学生主体性的要求。

(4)提高教学交流的高效性。

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积极创设和谐、激情的课堂氛围,增强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要改变教师与学生之间单向的教学互动,寻求建立一种有效的双向或多向的师生教学互动,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多层次的富有成效的互动、交流,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师生间的互动交往不追求形式上的热闹,而应追求实实在在的质量和效果。

4、备课组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高效课堂”的实施情况,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工作思路及活动方案,进一步优化高效课堂教学管理的的水准。

篇7:初中生物教学中高效课堂构建论文

初中生物教学中高效课堂构建论文

【摘要】初中生物的学习内容很丰富,从植物到动物,从生殖到遗传,从生命的起源到生物的多样化,可谓包罗万象。这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更多的生物知识,但另一方面如何使学生真正掌握这些知识又成了我们教学中的一大难题。而在现阶段,学生知识最主要的来源之地还是课堂,所以,要想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学习内容、牢固掌握生物知识,创建高效课堂、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就成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初中生物;高效课堂;学习效率

在现阶段,大多数学科的教学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开始新课学习之前没有过渡、课堂形式单一、课堂结束之前没有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整理和总结,这都是影响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直接因素。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教师授课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状态以及听课效果,争取构建足以吸引学生兴趣、足以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高效生物课堂。故而,本文将从以下几点出发,来阐述初中生物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方式。

一、改变导入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如果在学习新课之前毫无过渡,开门见山,学生翻开课本就直接进入到学习环节,这种做法表面上节省时间,但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毫无益处,因为没有任何过渡和导入,学生很难进入到学习状态。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联系实际生活等种种方式来导入新课,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也能让学生大致了解本节课内容,从而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心理准备。例如:在学习《绿色植物是食物之源》一课时,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我使用联系实际导入法。我先让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平时喜欢吃的食物有哪些?这时学生们很活泼地回答,列举了很多食物:面条、玉米、土豆、橙子、牛奶、羊肉等等,然后我继续问道:大家能说说这些食物的来源吗?学生们七嘴八舌,有的说小麦、苹果树,有的说牛羊以及各种动物。然后我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人类食物与绿色食物有什么关系?如果地球上没有了绿色植物,人类还能生存吗?然后我用如下导入语导入新课:“我们所食用的食物有的直接来源于植物,有的间接来源于食物,那么,植物在自然界中到底扮演着什么角色呢?就让我们打开书本一起探索吧。”这样不仅能把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也能使学生大致了解本节课所讲的内容,从而帮助学生更有效率地听课。由上例可知,创新课堂导入方式,用有趣的或者贴近生活的例子或问题来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这一方面拉近了学生和生物这一学科的距离,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为学习新课做好心理准备,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开良好开端。所以说,创新导入方式,是构建高效课堂的第一步。

二、课堂自主探究,促使学生参与

传统的生物课堂一直都遵循着老师台上授课、学生台下听讲的教学模式,其实这种课堂形式对学生来说十分乏味枯燥、沉闷死板,很难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中。并且,在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下,教师更应该改进以往的教学方式,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创建探究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一课时,我先引导学生思考:在严冬季节我们吃到的新鲜蔬菜,是农民利用光合作用原理在温室中栽培的,那么农民利用温室种植蔬菜的原理是什么?在学生一番讨论之后,我又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列举一些贯穿本节课知识内容的问题:

(1)温室中的调控系统是怎样调控二氧化碳浓度的`?

(2)你认为哪些因素会影响光合作用的效率?

(3)有哪些办法可以增强光合作用?在以上问题中,我将本节课所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都融合于其中,展示到屏幕上,然后引导学生根据问题自己通过课本或者其他资料探究问题,而学生所得到的答案正是本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这种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使学生在自学中获得成就感,从而养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更重要的是,相较于教师讲授而言,学生对于通过自己探索得来的知识印象会更加深刻,所以,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

三、合作梳理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一节课的学习过程固然重要,但结尾也是万万不可忽视的。因为一节课学完如果不及时归纳总结,那么,学生下次上课时就很难记得这一节课的内容,所以说,课堂结束之前不作总结,很容易导致一节课的努力成果付之东流。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师生合作、小组合作等方式,对本节课内容做出总结,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学习《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一课结束时,为了给学生指引梳理知识的大致方向,我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设置一些问题:

(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哪些?

(2)植物细胞各个结构的功能是什么?然后我让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我的问题来共同梳理、总结本节课知识,并让各小组之间相互交流,互换成果。这不仅能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也便于学生下节课回顾以及将来的复习。并且,这种课后及时总结的教学方式也能帮助学生形成牢固缜密的知识网络,加深对知识的印象,从而有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所以说,课后梳理知识内容,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途径。

总之,作者:单位:极探索适合学生的、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争取构建高效课堂,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吴连续.浅析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J].人才资源开发,(06):135-136.

篇8:浅谈高效课堂中的课前预习

浅谈高效课堂中的课前预习

高效课堂“五项策略”中的“预习先行,先学后教”是课堂教学改革中提高学生成绩的新途径之一。

一、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

二、构建新型学生学习方式

三、实践创新,重视预习出成效

(一)预习指导操作办法

(二)充分预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

关键词

预习;途径;转变;构建;实践创新

自课堂教学改革以来,我们一直在琢磨如何更有效地尽快地提高学生成绩的新途径。我们也从不同的渠道学习了一些关于高效课堂的理论,并摸索着前进。我校课堂改革3年来,我也摸着石头过河,按照高效课堂的操作方法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在实践过程中,与很多同事一样都感同身受了课改的魅力。我坚信高效课堂“五项策略”中的“预习先行,先学后教”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

一、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

我认为教师工作的苦恼莫过于改作业,特别是作文批阅。还记得原来完成学校教学六认真工作检查,常常挑灯夜战,补足作业的批改量情景。学校的检查形式就是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每到考试,对学生还得实行“逼”的办法方能出好成绩。过去的教学模式实在有点劳命伤残之感,整天忙于因循守旧的教学环节:备课,必须写在备课本上,有时甚至完全抄写教案;上课,满堂课灌输知识,两节课下来筋疲力尽,声音沙哑;下课,批改堆如小山似的各类作业;课后,对一个个差生辅导,还要做好辅导记录。考前,一味的知识过关检测,考后还得提心吊胆成绩质量如何等等。如此折腾,教师为何不叫一个“苦”字啊!

现在进行教学模式改革了,我们应该大胆地实践,放心地转变教学行为:变“怎样教为怎样学”、变“修正教学为指导性教学”、变“改作业为投入备课”、变“个体教学设计为集体力量”。有人会问:一个“变”字谈何容易?我们都知道:认知决定眼界,心态决定成败!

二、构建新型学生学习方式

还记得,原来的教学是强迫学生学习,特别是乡镇的学生,留守学生多,家长几乎撒手不管学生的学习,把学生的一切责任交给学校和老师。学生主动学习的太少,加上落后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培养,长期形成被动的学习局面。

为了更轻松愉快地工作,做一个真正幸福的教师,我们早该改一改教学模式了。首先得从改变学生入手,让学生树立新型学习方式的思想:变“听课为主”为“以自学为主”、变“学知识以作业练习”为“提前预习和独立思考”、变“老师上课忙,学生下课忙”为“学生上课忙,老师下课忙”、变“老师讲我听”为“我做老师看,我讲老师评”。

三、实践创新,重视预习出成效

(一)预习指导操作办法

1、课本阅读

新授课前,让学生通读完整的一个单元课文,勾画好词好句好段并做好批注,有不懂之处做好质疑准备。针对不同的课文类型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并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

2、用摘抄本摘抄课本中的好词、好句、好段,并在读完课文后写一篇200字左右的随笔或启示。

3、结合导学案,完成预习作业题,做好思考题和巩固提升题的展示准备。

4、独立完成教辅资料中的“预习作业”部分。

在自学过程的对学中,学习对子互相检查预习作业是否完成。然后由小组讨论,各组拿出一个可行参考答案,并有红笔更正墨迹。最后交给语文学习组长检查并签字。以此证明作业有效完成。

5、上课前5分钟,由各个小组语文组长向全班汇报小组内预习的情况。表扬预习比较透彻或者是本课预习有进步的学生,通报预习不认真或预习内容没有如实完成的学生名单。根据学生预习情况由学科组长对学生个人操行分进行加分或减分,这样增大了组长的权力和威信。在检查环节中,为了避免小组内互相包庇,也采用小组语文组长交换组与组之间的检查工作。最后由教师对小组预习的整体情况进行组分加分或减分。有时,为了提高预习的兴趣,我们还进行预习心得交流活动,小组互相交流后,推荐小组中预习体会最深的学生在全班进行交流。比如:我在预习后学到了哪些知识;第一次见识了哪些新的词语和优美句子;通读读文后,我懂得了什么道理……这样几次后,班上的语文预习氛围越来越浓。对于新初一学生来说,预习所得“晒一晒”就士气高涨了。

有时,由于其他科目作业多,语文的预习时间不够,预习作业完不成或者上课前教师检查学生完成预习的质量比较差时,教师绝对会停下课来给足学生充分的再次预习时间。此时,教师勤于巡视,指导和鼓励。纠正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积极投入、紧张高效,做到没有预习好绝对不上新课。因为预习是学习的起点,在预习后,我们要让50%的学生掌握50%的问题。然后,通过小组交流后,再让70%的学生掌握70%的问题。否则,如果我们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赶教学进度,我们又再次回到原点——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去。

(二)充分预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

实践证明:几年来,我们在预习环节中抓得落实,重视每一次的预习工作,并督促检查,做到了实处。随后,通过课内小组学习、展示和课后达标检测,学生掌握的知识远远比一味的满堂灌多多了。我时常对一些同事说:折腾学生就是轻松我们自己。我们时常思考的就是如何“折腾”学生,如何激励学生主动学习语文,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让学生主动学习,从而轻松愉快地获得优异的成绩。我们大家都知道,多上几篇课文未必就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完全可以优化组合教材,重组教学内容来节约教学时间,从而更充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何不把学习时间还给学生。或者有的教师,担心自己没有讲到位,担心学生学不到知识,更担心考试失败等诸多问题。我认为教学这事,未必防微能杜渐。外因要靠内因起作用,学习成绩是急不来的。有专家说:一个人的成功,专业知识占15%,其余的85%取决于人际关系。由此可推:学生的学习成绩好,教师的课堂讲授或许只占15%,而其余的85%得靠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同学交往所得。所以,我认为只有教会了学生学习,让学生肯学,想学,会学,励志学,教师的工作才会真正轻松起来。

教学的最大悲哀是教师包办,学生最大的悲哀是依赖。放手才是爱!只有充分让学生自主预习,先学后教才能取到更好的成绩。

篇9:浅谈成人声乐教学中的课堂艺术

浅谈成人声乐教学中的课堂艺术

声乐是一门抽象的艺术,故学生难学、教师难教.而成人声乐教学,更由于其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教学对象等特殊性,就显得更为困难.声乐教师应根据成人声乐教学的`特点,利用课堂艺术,紧紧抓住“讲唱结合”等环节,从而提高成人声乐教学的质量.

作 者:邹渊  作者单位:重庆文理学院,402168 刊 名:中国成人教育  PKU英文刊名:CHINA ADULT EDUCATION 年,卷(期): “”(22) 分类号:G72 关键词:成人   声乐   教学   课堂艺术  

篇10:构建作文教学高效课堂

构建作文教学高效课堂

“五严”规定下的作文课堂教学呼唤高效,学生需要高效,关键在于教师怎样实现高效。尝试从做高素质的教师、做高效率的教师、做高智慧的教师这三方面阐述如何构建作文教学的高效课堂。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学生有话不会表达,不乐于表达,和学校教育出现了分离的现象。如果要求学生两节课时间完成一篇三四百字的作文,教师不得不思考如何构建作文教学的高效课堂。

效率是单位时间内取得的教学效果。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后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的。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在“五严”规定下的课堂没有时间让学生课后“补”,课堂呼唤高效,学生需要高效,关键在于教师实现高效。

六种高效的学习方法

1、注意力稳定性理论:必须有目的地预习

注意力稳定性。注意力不能长时间保持稳定,而是周期性起伏变化,通俗讲就是如果课堂上课45分钟,真正有效时间大约不到20分钟。

因此,要成为学霸,有效的课堂时间必须用来听重点,听难点,听方法思路的,而要做到这一点,有目的地提前预习非常重要,必须要带着问题听讲。很多人不明白这一点,要么不预习,要么稀里糊涂预习,虽然瞪大眼睛听讲,最后只能自证智商确实存在差异!

课堂听重点太重要了,特别是对于N多年没踏入课堂的人来讲,集中精神听讲基本不可能,时不时就刷刷朋友圈、看看新闻,坐立难安,尽管大多数时候在开小差,但我对上课内容吸收非常高效,这归功于有目的的预习,带着问题听课,一旦老师讲解到问题内容,自然就全神贯注!

2、记忆衰退理论:必须及时复习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上面曲线告诉我们及时复习非常重要,但实验又证实,合理安排复习时间也非常重要,并非复习就有效果,正确的时间点进行复习就会事半功倍!

什么才是最佳的时间节点?

实验给出的建议是5分钟后重复一遍,20分钟后再重复一遍,1小时后,12小时后,1天后,2天后,5天后,8天后,14天后就会记得很牢,很难再遗忘。

但对于较为繁重的学习,这近乎不太可能,自考君个人的实践是:即时复述很关键(短期记忆转化成长期记忆),12小时或睡前温习很重要(最好是通过题目巩固),1天后、2天后、8天后三次复习,效果通常就已经非常不错。

3、记忆编码理论:必须动手构建知识树

认知心理学研究指出,记忆效果取决于信息编码方式,“深层次”加工比“浅层次”加工更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和提取。换句话说,记忆和理解取决于如何加工信息。

加工深度很难衡量、定义,因时而异,但有效的深加工肯定是在记忆内容和已知信息间建立联系,而建立知识树是最为有效的方式,通过树形结构把知识串联、和组织!

以年初的考试学习为例,书本不是一个个知识点的无序堆积,而是一个树形结构,一个节点就是一个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建立并完善这课知识树,在学习中不断调整、增删节点,不断发展、壮大这棵知识树。

知识树一旦被搭建出来,每一个节点就是一次思考,每一次思考就是与周边知识节点的一次连接,知识之间的联系就越来越紧密,知识树也就越来越有条理,越来越有生命力,很多问题自然而然就能触类旁通、融会贯通,而不是杂乱无章的一团浆糊,毫无头绪!

篇11:浅谈如何打造初中英语高效教学课堂

浅谈如何打造初中英语高效教学课堂

陈 劲

(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来仪小学)

摘 要:学生学习与掌握英语知识的主要方式是英语教学课堂,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教师务必转变教学思想,认真地备课,以使教学过程不断地优化,积极地建构高效化的英语教学课堂。为此,阐述了打造初中英语高效教学课堂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打造

高效的教学课堂是指,实现最大化的课堂教学成效,高效十分关键。所谓的高效,一是指课堂学习的高成效,二是指课堂学习的高效率,三是指基于高效教学课堂的影响,教育改革出现的高效能,从而使学生获得高效益的回报,这才是切实的高效教学课堂。高效教学课堂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情感,并且使学生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实现学生终身发展的要求。为此,以学生的兴趣与需要作为视角,是打造高效教学课堂的根本所在。而想要最大化地实现高效课堂,就应看学生是不是乐于学习、会不会学习,以及是不是愿意学习。

一、有层次性地设计教学

设计教学课堂是指教师在进行备课的时候,通过系统化的方法科学地规划与组织教学要素。设计教学课堂属于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的一种层次比较高的有益的探究。教师设计教学课堂应当遵循从浅到深、由简到繁、从易至难的原则,以及先准备后应用于从理解到表达的认知规律。教师设计教学需要注意有关的'事项:一是先准备后表演是熟练对话的过程。一些教师在安排学生训练对话的时候,先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然后划分为小组活动加以准备,这样的方法是不合理的。二是先回答练习,然后进行叙述与对话。叙述与对话属于应用英语的一种技能,问答属于训练学生的一种能力,倘若学生可以应用语言知识进行叙述与对话,那么问答训练就没必要了。为此,叙述与对话需要安排在问答之后,这是由于问答训练有利于叙述与对话难度的降低。三是合理地设计阅读课文的练习题目。不可以首先将问答的训练题目设计出来,然后做判断对错的选择题目,这是由于学生如果可以回答结合新课文知识设计的练习题目,就没必要要求学生做是不是把握课文的判断对错的选择题目了。合理的方法是先要求学生做判断对错的练习题目,从而奠定学生做问答题目的基础。四是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认识能力设计教学问题,设计难易程度不一的提问。调控英语教学课堂的有效方式就是提问和设疑,它能够推动师生间的互动与沟通。针对训练学生听力的题目需要尽可能地少量化与简单化,而教师应设计有深度的提问,并且确保多样化的形式,像是能够设计特殊疑问句以及一般疑问句,借助设计的问题可以串联文章的主要内容与大体意思,以使学生可以更加有效地把握文章知识。这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而且还可以使学生的口语表达技能得到训练。

二、让学生乐于学习

教师想要最大化地实现课堂效益,学生的乐学与愿学是基础。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仔细地分析,实施有效的策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激发所有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推动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去。教师以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的展示与合作提供一定的空间与时间,让所有的学生对彼此之间的学习成果进行分享。富有挑战性与有趣的交流活动以及形式和层面不相同的收获都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去实践与交流,在如此的教学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能够体会到学习的满足感与快乐感,切实体现主体参与的思想。

三、做好学生的课外辅导

借助课外的辅导对于教师因材施教非常有益,由于在教学课堂上,教师面对的是所有的学生,教师仅仅可以结合教学大纲的规定与教材知识以及绝大部分学生的认知能力实施教学。课外的辅导属于教师个别性的指导学生,这样可以使集体教学的缺陷得以完善。像是针对一部分学习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他们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之内难以理解与掌握。这就需要教师借助课余时间,一对一地辅导学生,跟学生练习对话,指导学生纠正发音,在进行一段时间的辅导之后,他们会有所进步,从而增强学习英语知识的自信心,在以后的英语学习中会变得更加积极。也存在一部分学生,他们的思维敏捷,学习能力强,在教学课堂上常常感觉“吃不饱”,这就需要教师结合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余的时间教授学生英文的短文、小诗、歌曲等等,从而使这一部分学生的知识变得更加丰富。

四、重视肯定学生与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

教师应当平等地对待学生,不可以存在偏见。教师应尤其关注学困生的微小进步与表现,教师除在上课之前思考学困生会面临的学习困难以及在上课的过程中让他们参与之外,应当充分地肯定学生获得的成功。教师的一句“Very good”“You are great”以及诚恳地点点头、一个善意的微笑都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豪与兴奋。在教学课堂上,教师应加强跟学生的心灵沟通与交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并非学习的最终结果或者是学习成绩。高效扎实的学习过程之后,学生也一定能够取得理想的学习成果。

总之,教育教学属于一种艺术,而教师如何变成一名真正的艺术家,这就要求教师提高自我的教育科研能力与教学管理水平,注重自身修养的提高。教师只有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与业务能力以及完善教学方法,才可以有效地驾驭教材与引导学生,才可以打造初中英语高效教学课堂,实现初中英语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立强,王晓萍,杜立辉。基于项目学习和实践的课程改革创新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04)。

[2]杨春燕。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种策略[J]。学周刊,2012(22)。

[3]田胜娥。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3)。

篇12:构建作文教学高效课堂

构建作文教学高效课堂

“五严”规定下的作文课堂教学呼唤高效,学生需要高效,关键在于教师怎样实现高效。尝试从做高素质的教师、做高效率的教师、做高智慧的教师这三方面阐述如何构建作文教学的高效课堂。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学生有话不会表达,不乐于表达,和学校教育出现了分离的现象。如果要求学生两节课时间完成一篇三四百字的作文,教师不得不思考如何构建作文教学的高效课堂。

效率是单位时间内取得的教学效果。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后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的。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在“五严”规定下的课堂没有时间让学生课后“补”,课堂呼唤高效,学生需要高效,关键在于教师实现高效。

一、做高素质的教师

我们的教学源于儿童,基于母语,要让儿童先有情感,再产生品质。同时,品质又支持学习的兴趣与情感――双向流动,奔流的语言与丰富的情感共同构筑了高效的作文教学。然而,这情感、品质,这高效的课堂从哪里来?关键是在教师本身。有人认为小学阶段学习的知识太浅薄,不必花费太多时间去挖掘教材,中年级作文刚刚起步,指导学生写作是很简单的事,这种看法是错误的。语文教师必须提高自我水平,要多读书,通过阅读丰厚自己,引领儿童更好地理解课文和其他文学作品。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丰富知识的内涵。知识的厚度增加了,课堂教学就能做到深入浅出,左右逢源。

语文教师要补儿童的文学课,必须认识到语言不仅是工具,它能够打开儿童成长之门。课堂教学应该回归儿童,每个教学环节都要体现对儿童的尊重、呵护与启蒙。教师不应过多地限制儿童,使儿童失去本性的单纯,而要科学地引领、助长,让朵朵鲜花更好地舒展花瓣,绽放美丽。

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习作四”,让学生练写最近发生的、大家都关注的事情,于是学生纷纷提议关注当时的世博会。作为教师的我对于世博的历史、作用等了解并不多,如何引领学生作文?于是我上网搜集资料,做了一个“世博集”,丰富了自己这方面的知识,然后带领学生走进世博,与世博面对面。学生有感而发:世博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你看,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发明的灯泡就是在世博会上首次亮相的,我们衣服上的拉链也是通过世博会走进人们视野的,更令人称奇的是,大家吃的冰淇淋甜筒是美国世博会的意外发明……

教师只要有一颗“慧心”,就能使学生的独特见解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利资源。当孩子的回答与教师的预设不一致时,教师要换位思考。只有这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使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细雨鱼儿出,风轻燕子斜”般和谐的关系,建立一个自由的“学习共同体”,体现“教学相长”的理念,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二、做高效率的'教师

“五严”规定下的作文教学应该注重教学的高效率、大密度、快速度。高效率、大密度、快速度的课堂需要高效率的教师。教师要做到备课时能预设,讲课时善调控,课堂组织恰到好处,时间分配科学合理。课堂教学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任务越多,浪费的时间越少,课的密度就越大,教学质量就越好,效率也越高。课堂教学密度是指教学活动中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一节课总时间的比例。看一节课的密度,不仅要考虑一般密度,还要考虑特殊密度。

中年级的作文以片段训练为主,作文评讲应该不仅仅停留在对学生文章的简单点评上,还要安排好有所侧重的片段训练,一节作文评讲课基本上可以安排三到四个片段训练。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一名好教师应该让所有的学生都受益,因此对学生要分层要求,区别对待。所以我让学习吃力的学生少写一个片段,或者写得字数相对少些。

布鲁姆认为:“学生学习成绩的差异不在于他们掌握学习内容的能力,而在于学习的速度。…只要肯改善教学过程,照顾学生学习速度的差异,那么95%以上的学生成绩是优良的。”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教学速度,使其适应大多数学生的认识和巩固知识的速度,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减少大面积学困生的出现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做高智慧的教师

平时能说会道的小学生为何一到作文课上就愁眉苦脸地说“没什么可写”呢?究其原因,是学生选材能力不强,脑子里“素材库”中的资料太少。要做到让学生想写、能写,需要教师在能力培养上下工夫。与其对学生“填鸭子”式地灌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己去打开知识宝库之门。

我经常采用“一句话题材日记”的方法帮助学生积累素材,同时锻炼表达能力。这一句话中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要素必须齐全。这样的句子简单、省时,这类日记坚持下去,一个学年后,选材本上就会有不少积累。学生不再为选材发愁,也提高了表达能力,觉得作文原来如此简单。智慧型的教师总是能启迪学生,让学生愿意写、乐于写,为学生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减少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对于中年级的学生,一开始可以用找中心句的方法进行语言训练,提高思维、表达等多方面能力。接着,再围绕中心句进行段的训练。作文有梯度,学生就会消除负面心理,获得成功的体验。

让我们共同向智慧教育努力,做知识结构综合型、工作方式合作型、教育气质阳光型、教育知识研究型的主动发展的智慧型教师。着眼教育的效益,用最少的时间、最少的精力取得最优化的效果。

篇13:语文教学高效课堂论文

一、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导入环节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进行课程导入的时候,教师应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在科学分析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导入课程。良好的课程导入目标之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热情。小学生受年龄、认知等因素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感情因素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另外,小学生又处于好奇心强烈、求知欲旺盛的阶段,所以教师一定要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在课程导入方面,笔者认为影像资料和故事导入能够起到较好的导入作用。这两种导入方法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例如,在教学《地道战》时,笔者就使用了影像资料导入课文。因为中国和平日久,学生们已经感受不到战争硝烟的残酷,所以笔者在教学前先给学生放映了一段有关地道战的视频,重点突出战争的惨烈和当时的社会现状。当学生们看完这部影片的时候,普遍表示对当时中国的情况感同身受。在这个基础上,笔者再进行相关内容的教学,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课本内容了。同样,用故事导入课文的时候,教师也要注意选择恰当的故事题材和内容,尽可能地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兴趣,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导入课程,这样才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

二、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教学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游戏教学法,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小学生年龄偏小,会被课堂外的一点“风吹草动”分散注意力,所以教师要保证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大于课外,而游戏是教师较好的选择。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喜欢做游戏,与其让学生一直在课堂上惦记着下课之后怎么玩,还不如直接让学生在课堂上“玩”。这就要求教师把所学知识灵活地掺杂到游戏里,既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提高了教学质量,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三、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促进教育的进步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为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通过多媒体,教师可以播放音频和视频文件,传播的信息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四、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情感因素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关心和爱护学生,有意识地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一来,就能大大提升学生和教师之间交流和沟通的效率,进而提高高效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意义重大,语文教师必须给予高度重视,虽然当前构建小学语文高校课堂的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笔者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作者:戴莉珍 单位:江西省婺源县紫阳二小

篇14:语文教学高效课堂论文

一、“少教多学”相关概述

“少教多学”并不是单纯地指教师少教,学生多学,而是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教与学的时间和内容进行合理分配。“少教多学”课堂,教师不再以传授知识为唯一任务,而是以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少教多学”,改变了教师单向传递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积极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较终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

二、“少教多学”小学语文课堂的构建

(一)改变教师教学观念。

“少教多学”教学模式旨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转变固有的教学观念,明确自己的引导者角色,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教与学能够和谐统一,有机结合,发挥更大的作用。另外,“少教多学”要求教师具备更高的教学水平,教师应加强对自身知识的补充,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精心设计教学策略,明确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积极研究“少教多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二)激发学生兴趣。

“少教多学”中的“少教”是指教师减少教授时间和对学生的干预,进行启发性教学。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要尽量避免灌输式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出问题,并要求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则发挥引导作用,进行适当指导。兴趣是较好的老师。小学生具有十分强烈的好奇心,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兴趣,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点,在教学活动中利用“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符合学生兴趣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教师可以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通过情景教学来实现“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开始时,向学生叙述课文的概括内容,随后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要求小组按照课文内容自行编排短剧,并上台表演。小学生表演欲望强,对角色十分感兴趣,表演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习质量。教师在表演结束后,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能够增强学生自信心,再进行课文讲解时,学生会更投入到语文学习中,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升。现代信息技术发达,教师可以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充分利用高科技教学工具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是现在普遍的教学方式,多媒体具有生动的画面、斑斓的色彩、动听的声音,能够将理论知识形象化、抽象知识具体化。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有效地吸引小学生的目光,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减少知识教授的时间,将多数课堂时间用于引导学生表述课件内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少教多学”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三)鼓励学生提出质疑。

思维是从惊讶和疑问开始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单向传递知识的过程,学生很少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或是提出质疑,再加上惯有的“标准答案”做法,使小学生逐渐形成了固式思维,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少教多学”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尽可能地多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表达想法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质疑,形成主动提问、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充分发散思维,提升创新能力和创造力。小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应充分给学生留有时间,细心回答学生问题,并在学习过程中给予适当指导。学生通过提问,才能够对学习内容进行更深入的理解,使“少教多学”教学模式得到进一步落实。

(四)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空间。

教师除了在语文课堂上充分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外,还要积极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空间,使学生能够有选择性地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语文课程内容,获得充分的学习自主权,有时间深入思考所学习的内容,使学生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想象力,实现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五)加强合作学习。

学习既是个体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人与人交往的过程。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安排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延长,小成员对问题进行讨论,能够充分实现学生对问题的主动思考,增强求知欲望。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挥引导作用,尽量避免对学生的干预,对学生疑惑的问题进行适当点拨,帮助学生调整思路,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到发表自己想法的机会,并根据其他学生的看法取长补短,达到解惑释疑的目的。合作学习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集体意识,在实现“少教多学”教学理念的同时,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责任感,提升综合素质。

(六)尊重学生差异性。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对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行为思想等进行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中能够突出自身的个性,不断挖掘自身潜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提出问题时,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问题,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有一定难度,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相对简单。提出的问题要有层次,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循序渐进的提出,教师在学生思考问题时,不要轻易判定学生能否回答问题,而是给学生足够多的思考时间,利用“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

(七)科学评价。

科学的评价对于学生十分重要,“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能够为教师带来充足的评价时间,使教师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给学生留有足够的独立练习时间,并对练习结果进行评价。并且实施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练习内容,掌握练习时间,尽量使全班学生在同一时间内完成练习。在评价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倾听,通过评价找出自身的不足,并要求教师在评价中多采取鼓励性语言,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对学习的热情,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思维,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教师应对“少教多学”教学模式进行积极探索,加强“少教多学”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有助于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好习惯,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为学生未来健康发展打下基础,同时推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刘欢 单位: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制锦市街小学

篇15:语文教学高效课堂论文

一、通过灵活变化教学方式,吸引学生关注课堂

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一成不变,那样学生就会感觉到枯燥和无聊。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或调整语速,不断地变化自己的教学,给课堂时不时地注入一些新鲜的血液,让学生在课堂上不断地进行猜想、观察、听讲、思考、操作、自学、讨论、竞赛等不同形式的学习。这样学生的不同神经会被调动起来,学生也会处于一种积极地兴奋状态,期待着教师的下一种教学活动。学生就会对教师变化的课堂充满期待,从而关注课堂,认真听讲,积极完成教师的教学任务。例如在学习《观潮》时,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是学生能够理清文章思路,对文章进行段落划分;在学生形成了自己的理解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能够在讨论中进一步明确作者是按照远—稍近—再近—更近的顺序写大潮中景象的;接着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探究作者是从哪三方面来描述大潮的?教师不同形式的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有一种新鲜感,促进了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探究,有利于高效课堂的实现。不同的课堂授课形式使学生能够集中精力在课堂上,从而调动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可以通过思考和分析来习得知识,促进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二、借助提问提高学生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师的提问可以促进学生积极地思考,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课堂授课过程中。教师的问题会引发学生的讨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达到强化和巩固的目的。教师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要通过启发和点拨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思维能够得到发散,积极地进行探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发问,引导学生解答,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学习来发现规律,掌握知识的本质和。例如在学习《题西林壁》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诗人身在此山中反而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生活中有这样的事例吗?教师的问题把学生的思维从古诗上的字面意思上升为了诗句中所蕴含的道理,让学生可以升华和提高自己的认识,在思考中把诗句的意思和生活实际相结合,进而更深刻地理解和体会古诗中的哲理。通过学生的思考有的学生会发现自己有时在做题时,不知道自己的步骤写错了,但是教师却一目了然,这也是生活中人们经常会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教师的问题就是学生进行思考的“导火索”,促进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究和分析,从而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语文素养的提高。

三、创设引生入胜教学情境,感染学生学习情绪

教师要利用情境对认知学习的引导作用来驱动、诱导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可以学习的欲望和积极性。学生沉浸在一种美好的环境中,心理会产生为达到目标而迫切学习的心理倾向,促进学生积极地思考和探究知识,从而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让学生可以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飞向蓝天的恐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帮助,给学生呈现出一段有关恐龙的视频,比如《侏罗纪公园》片段,活灵活现的恐龙把学生的注意力瞬间就吸引到了课堂上,使学生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栩栩如生的恐龙让学生对于教材中讲授恐龙的文章充满了期待和好奇,学生会想文章的标题问什么是“:飞向蓝天的恐龙?“”恐龙没有翅膀怎么飞呢?”带着好奇和渴望,教师就把学生带入到了今天要学习的文章中,促进学和僧对于文章学习热情的增加,从而实现课堂的有效学习。

四、营造平等和谐课堂气氛,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教师用亲切的语言,热情的鼓励,信任的目光,娴熟的解题技巧能够激发学生敏捷的思维,促进学生进行主动地探究语文知识和语文学习方法,从而让课堂呈现出一种良性的循环状态。师生在课堂上都是精神愉悦的,自然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信其师而亲其道”,教师如果能够调动学生的情感和意志这些精神需要,学生主动学习的效果会更持久。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教师既要当学生的“良师”,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上给以帮助和指导;也要做学生的“益友”,让学生能够把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愿意和教师进行沟通。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和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学生会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中,从而有利于学生在探究和分析中提高能力,实现高效课堂。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一种课堂潜在的能量,有了它,课堂会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结语

总之,语文课堂的精彩是需要学生参与的,只有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积极地进行思考和探究,课堂才能够展现出活力和精彩。教师要开动脑经,让课堂展现出学生的精彩表现,那样的课堂才是精彩的课堂,学生的学习动力也会更足,学习潜能能够得到充分地挖掘,实现高效课堂和学生的快乐学习。

作者:曾宪英 单位:山东省金乡县鸡黍镇菜园小学

篇16:语文教学高效课堂论文

1“预习方案”的设计流程和原则

预习方案就是老师给学生授课之前为学生设立的预习模块或大纲。对于预习方案的设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查和实例考察,然后合理的设计一套简单易行、易被学生接受的预习模板,通过这个预习方案能够为师生搭建一个更好的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师生互动,共同进步。

1.1“预习方案”的流程

1)让学生自己轻声朗读、自主学习一篇文章。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带着一些问题去阅读,比如对生字的理解和一些词语的含义以及对语句的理解,做到正确理解语句,扫除阅读障碍,并且试着划分文章段落层次,找到哪部分为重点,较后还可以总结一下预习课文的感受。在第二天的课堂上与同学一起分享自己预习的收获,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做好疑问记录。对自己不明白的地方,自己应先通过查阅资料来解决问题。例如查找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一些资料,这些都能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课文的内容,学习起来也会比较容易掌握,同时还能让学生学习课外的一些知识来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能提高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1.2“预习方案”的设计原则

对于在预习中自主学习课文的预习方案的设计要遵循三个原则:①学生的收获是什么?例如:在“中国石拱桥”这篇课文中,通过利用预习方案这个模板来学习,要了解课文主要介绍石拱桥的哪些内容,对中国石拱桥有哪些认识和了解,赵州桥的构造对学生了解我国的建筑设计有怎样的启发,学生在预习中收获了哪些心得体会,把这些情况记录到预习方案中,待上课时可以与大家进行沟通交流。②学生的疑问是什么?在一篇文章中,我遇到了哪些难点,有哪些是自己通过思考或寻求办法解决的,又有哪些是还没有解决并且存在很大疑惑的。也可以记录到预习方案中,等课上和老师同学一起完成。③学生获得的课外资料有哪些?通过自己预习获得了哪些新增的课外资料,在自己所学范围内又增加了哪些信息量,开阔了学生的眼界。

2“预习方案”的实施步骤

对于老师设计的预习方案一般都要提前发给学生,好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预习。刚开始的时候,学生肯定会把预习当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当作业一样去完成,这样就无法达到预习的效果了。所以在较开始的时候,老师可以手把手的教学生预习的方法,引导学生去自主的学习。比如刚开始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预习,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让学生自己试着去解决,通过这样的练习,逐渐的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就可以试着让学生自己去预习,通过先扶后放的方法逐渐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预习方案制定以后,为了能够更好的让学生应用,老师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逐步的进行:

2.1引导学生

在学生刚接触预习方案的时候,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适应预习的方案。在较开始的时候,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一起预习,和学生一起探讨预习方案并进行预习方案的填写,让学生了解课前预习能够给学习带来的好处,要让学生从心里接受预习的方法并逐步养成自己预习的好习惯。

2.2设立预习小组

在小组学习的阶段,老师主要是起到一个辅助的功能。老师根据学生不同的表现,把能够相互互补的学生分为一个小组,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文的预习,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和交流,较后老师把小组遇到的问题和学生一起解决。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起到相互帮助相互监督的作用,让整个小组的学生共同进步。

2.3课下自己预习

在经过老师辅导和小组学习后,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进行独立的预习了。这样老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自己去预习了,同时和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来监督学生完成预习,这样逐步的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好习惯。在较后,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相结合,随时调整预习的方案,以便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4检查学生预习

在学生掌握了预习的方法后,老师在课上要检验学生预习的效果,看看学生通过自己的预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在预习的过程中存在哪方面的问题。它包括字词的理解和掌握,以及本节课想要掌握的知识点,老师进行总结后进一步明确教学的重点和方向,用课堂上有效的时间去帮助学生解决不明白的地方,提高教学的效率。在检查过程中,应分几个环节来进行相应的落实:①对所学文章,应该知道并且应该掌握的;②在预习中必须要掌握的;③可进行捎带了解的,可不做必要的掌握;④在预习中知识得到了拓展。在学生自己完成预习后,通过老师的检查,老师应给出相应的评价,对完成较好的部分要给予肯定,做的不到位的地方要给学生指出来并让学生加以改正。在课堂上,老师还可以通过小组比赛的方式让学生来朗读,既可以查看预习的效果,同时对于表现好的同学进行一定的奖励,从而促进学生在预习时更加用心去做。在学生提出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时,老师要多鼓励学生提问,能够提出问题就说明学生有自己看问题的角度,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说学生提出了一些具有讨论价值的问题,老师要进行鼓励和表扬,并要全体学生一起去讨论和解决。如果在课上因为时间还没有解决的问题,老师在课下应主动找学生一起解决,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发现的问题是有价值的,这样能够很好的增进师生感情,并达到互动效果。

3预习及上课时间的合理搭配与安排:

3.1把课上预习和课下预习进行合理的搭配

学习主要包括课前的预习和课上的学习以及课后的复习,怎样正确的处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呢?尤其是课前预习和课上学习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有的人认为通过课前的预习根本就学不到什么知识,完全就是浪费学生的时间,还有的人则认为,在课下都学会了在课上就会不认真听讲,得不偿失。这就需要老师将课上学习和课下预习进行合理的搭配,争取让学生在课上和课下都能够学到东西。老师可以在学生预习方案中提出几个比较简单的知识点来,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能够掌握,然后在上课的时候,根据这些知识点再引出较深的内容来,这样学生对于比较难的知识点也能够掌握,同时还保证了课下预习和课上学习的东西不会冲突,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课前预习是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预习并不是随便的看看课文,在预习的过程中也要由易到难,逐步推进,一步一个脚印。在课上也要认真地听讲,这是学生较基本的素质,在听课的过程中,深入老师所讲的问题,并和自己预习的情况相结合,在预习中没有想明白的问题看看老师是怎样讲解的。总之,课前预习和课上学习是相辅相成的,就像是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只有在预习的过程中深入思考,才能在课堂上很好的理解老师所讲的知识。如果不进行课前的预习,对于老师讲的知识点就不容易理解,在学习上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所以说进行课前预习是完全有必要的。

3.2课堂预习时间与上课时间的合理安排

对于在课堂上预习时间和上课时间的安排主要看学生吸收知识的程度。老师可以根据相应的课程制定一个时间表,把表贴在一个明显的地方,把老师的授课时长也一起填到上面,其余时间是学生的预习时间,让学生知道自己在有限的时间内应该掌握哪些知识,以督促学生达到应有的预习效果,再就是老师要合理安排预习,有针对性的预习,在较短时间内较快掌握要点,提高教学效率。比如我在开公开课《变色龙》这篇文章,老师需要通过这篇文章让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有:(1)学会运用“变”中“不变”的方法分析小说人物形象,并在写作中运用这种方法刻画人物。(2)通过对社会环境的分析,理解奥楚蔑洛夫变色的原因,进一步认识这个形象的社会意义。这些知识点讲解大概需要三十分钟的时间,那么我就可以拿出十分钟的时间来让学生对课文进行预习,让学生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了解故事情节,然后查找一些资料,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对军大衣、法律等细节的描写。在学生预习完毕后,老师对学生已知的知识进行简单总结,再用一个问题“在这个狗咬人的案件中事实是什么?法官断案的依据又是什么?”引发学生的思考,将学生引向未知的东西,让他们去文中再找答案,等他们提出找不到时,引导他们分析文中军大衣、法律等细节描写的作用,从而理解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的社会意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主题。这样将课上预习的时间和老师上课的时间合理的搭配好,既让学生有预习的时间来提高自学的能力,又能让学生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

4“预习方案”实施中的进一步完善

通过上述预习方案的实施,总结和考察在学生中的影响,通过学生自我的体验得到的感触和收获及与其他小伙伴的交流沟通,会有怎样的良策来匹配我们的预习方案?在确保我们原则不变的前提下,我们可以时时跟进和调整,以顺应学生们的学习方案,不仅增进了师生情感的交流,让我们的方案越来越完善,同时也调动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为他们能够更快更好地学习和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5课堂教学中“预习方案”的目的和意义

使用预习方案,主要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能更有方向性,同时不要让学生觉得预习是一种负担,可以适当的减少家庭作业量,把时间留给学生去预习,让学生去自主的学习,不是简单的走一下形式。经过我们课题试验表明,做好预习不仅能促进学生在课堂上有个好的表现,还能提高创新思路,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他们的学习体系。所以根据不同的课程,老师设计使用不同的预习方案,是一种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能力良好的方法。

6结语

综上所述,设计一套适合自己教学和学生实情的预习方案,并把它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是值得我们提倡和推广的。通过预习可以让学生建立一套自己的学习体系和能力体系,它不但可以完善我们的教学方法,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氛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进师生感情,同时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推动我们教育事业的发展。

作者:邱梅华 单位:福州第四十中学

篇17:语文教学高效课堂论文

一、精心准备———吹起打造高效课堂的集结号

(一)教师“潜心会文本”

1.用心解读文本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说“超越教材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从书本中积累文化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生活体验等人生涵养的过程。”

2.合理制定教学目标

语文教师把握好教学目标,并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活动,能较大限度地减少随意性、盲目性、模糊性,提高语文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学生“初识庐山真面目”

要让学生认识预习的重要性,教给预习方法如读(看)课文、自学字词、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初步研究课文的结构特点、摘录好词佳句,提出疑难问题“,等常规性步骤。

二、精巧设计———掌握构建高效课堂的金钥匙

(一)精彩的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

于漪老师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新课导入的方法很多,诸如悬念设置法、猜谜激趣法、故事引路法等,不管哪种方法,都应力求省时高效,讲究知识性、趣味性、启发性。

(二)精彩的学习过程———能探风雅无穷意

1.精心提问———何愁无处下金钩

高效的课堂必然是思考的课堂,我们要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和学习语文的规律,细细揣摩,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启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积极思维。

2.精讲精练———树花开满庭芳

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让学生全身心地主动参与整个教学的思维过程,并使其长时间地处于“跳一跳摘果子”的愤悱状态之中,这样才可以较大限度地训练学生的思维,从而获得比较高的迁移能力。

(1)研究“学”的有效性

教师要解决学生有效自主学习的问题,课堂教学就要做到精讲精练、讲练结合,力避以讲代思、以讲代练。善于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做到视觉、听觉等感知结构、感知情境优化,进而浸润情感,拓展想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体验感受、内化。

(2)研究“练”的有效性

在语文课堂中进行行之有效的练习,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更能激发出新的思维火花。教师要为学生精选适合不同学生层次发展的个性化作业,加强“有效训练,分层作业”,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读写结合———落霞与孤鹜齐飞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读得好,才能写得好。阅读得其方,写作之能力亦即随而增长。”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升华,写从读中汲取营养,要以写促读,以读促写,二者互为补充。

4.阅读拓展———伸展语文学习的触角

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的习惯。阅读拓展方法很多,如拓读作者简介、拓读时代背景、拓读同题材文章、拓读不同体裁文章等。

三、精练的总结反思———奏响高效课堂的和谐音符

1.学生自我反思。

我们提倡每一堂课都要给学生留出一段时间,让他们自主归纳、总结和提炼,将教师的思路方法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让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体位置。

2.教师总结反思。

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语文教师如何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呢?写教学后记、写反思日记、撰写教学案例及经验论文等都是很好的反思形式。

四、结语

总之,高效课堂是语文课堂发展的必然,是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永恒主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与实践,在欢乐和谐中提高效率,从而获得较优的学习效果。

相关专题 梯度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