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农业经济学的复习题

badsweetheart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badsweetheart”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自考农业经济学的复习题(共11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自考农业经济学的复习题

自考农业经济学的复习题

1、农业家庭经营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的原因

农业家庭经营广泛存在的4点原因:农业的产业特点(季节性、大地域);分工协作(无法分解);农业技术特点(可单人操作);家庭特点(不用监督,劳动力多样)。

2、政府农业调控的目标、领域和手段

政府农业调控:目标4个:粮食安全、农民收入、市场培育、生态环境保护

政府农业调控:领域7个:农产品质量标准和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粮食专项储备,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农业科研、教育、农业技术推广,产业政策引导。

政府农业调控:手段3类:经济、法律、行政

3、农产品需求定理

农产品价格升高时,市场对该农产品的'需求就会减小;农产品价格降低时,市场对该农产品的需求就会增加。这是对一般农产品在正常市场中价格与需求之间关系的描述。

4、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有5个方面的危害:对农业、农民、农村、轻工、市场经济发育的危害。

篇2:《农业经济学》多选复习题

《农业经济学》多选复习题

1、影响农产品需求弹性的因素有( BCDE )

A、农产品生产周期的长短 B、在消费者预算中的比重大小

C、农产品用途的广泛程度 D、农产品的必需程度

E、工业对农产品的依赖程度

2、属于WTO农业协议中“黄箱”政策的有( AE )

A、按产品种植面积补贴 B、食物安全储备 C、为环境保护提供的补贴

D、不挂钩收入支持 E、价格支持

3、国际合作社联盟第31届代表大会通过的合作社曼彻斯特原则中有( ADE )

A、关心社区 B、一人一票制 C、现金交易

D、按社员购买额分配红利原则 E、对政治和宗教保守中立原则

4、影响农产品需求的因素有( BDE )

A、农业生产要素的价格 B、该农产品的价格

C、生产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D、替代品、互补品的价格

E、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5、影响农产品供给弹性的因素有( AC )

A、农产品生产规模变化的难易程度 B、农产品用途的广泛程度

C、农产品价格变动影响期的长短 D、农产品的可替代程度

E、农产品的必需程度

6、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1844年)制定的合作社8原则中有( ABC )

A、自愿互利原则 B、一人一票制 C、按社员购买额分配红利原则

D、出售商品分内部价和市场价 E、如实介绍商品 E

7、如果小麦的需求弹性是0.10,那么说明( AB )

A、小麦价格每上涨1%,则人们对小麦的需求量就下降0.10%;

B、小麦价格每下降1%,则人们对小麦的需求量就增加0.10%;

C、小麦价格每上涨1元,则人们对小麦的需求量就上升10%;

D、小麦价格每上涨1元,则人们对小麦的需求量就下降10%;

E、小麦价格每上涨0.10%,则人们对小麦的需求量就下降1%;

8、下述关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理论观点,来自于拉文斯坦的推拉理论。( BC )

A、促使劳动力流入城市的,是预期的城乡收入差异

B、原住地缺少工作机会,农作物收成不好,社会关系不和,居住环境恶劣,是推动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

C、迁入地公共设施好,气候好,收入高,文化氛围好等,是拉动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

D、农业剩余劳动力必然向工业部门流动,因为收入之间的明显差距。

E、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城市工业部门不断扩大生产,农村人口不断进入城市,从而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

9、属于WTO农业协议中“绿箱”政策的有( ACE )

A、为环境保护提供的补贴 B、种子、肥料、灌溉等投入补贴

C、自然灾害救济 D、营销贷款 E、食物安全储备

10、影响农产品供给的因素有( BCDE )

A、消费者人口数量 B、生产者对未来价格预期 C、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

D、生产者的数量 E、该农产品的价格

11、农产品差价包括( AC )

A、农产品地区差价 B、不同粮食之间的差价 C、农产品批零差价

D、粮食与经济作物产品之间的差价 E、粮食与土特产品之间的差价

12、市场失灵在农业领域的表现有( AD )

A、市场无法防止农业生态环境破坏(提供环境物品),导致过恳和水土流失、过牧和草原退化、化肥农药污染。

B、农产品价格总是偏低。

C、农产品需求弹性小。

D、市场经济会导致城乡收入差距加大

E、农产品供给弹性小

13、农业弱质性表现在( ABCD )

A、农业依赖土地资源,很难靠扩大生产规模来发展

B、农业依赖天气等自然因素,产出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从而引起价格波动。

C、农产品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都较小,这使得农产品价格很容易受产量波动。

D、农业生产周期长,生产者对价格的反应严重滞后,容易产生蛛网波动。

E、农产品价格偏低。

14、农产品比价包括( ADE )

A、粮食与畜产品之间的比价 B、农产品季节比价 C、农产品等级比价

D、不同粮食之间的比价 E、粮食与水产品之间的比价

15、影响农产品市场价格形成的因素有( ABCDE )

A、生产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B、消费者的偏好 C、生产者的数量

D、消费者人口数量 E、替代品的价格

16、属于WTO农业协议中“黄箱”政策的有( CE )

A、食物安全储备 B、政府在收入保险方面的补贴

B、种子、肥料、灌溉等投入补贴 D、为环境保护提供的补贴

E、营销贷款

17、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1844年)制定的合作社8原则中有( ABCD )

A、按市价交易原则

B、教育社员

C、一人一票制

D、对政治和宗教保守中立原则

E、社员轮流卖货

18、影响农产品供给的因素有( ACE )

A、该农产品的价格

B、消费者数量

C、相关农产品(竞争性农产品、连带农产品)的价格

D、消费者的偏好

E、生产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19、农产品比价包括( BDE )

A、农产品地区比价 B、不同粮食之间的比价 C、农产品批零比价

D、粮食与经济作物产品之间的比价 E、粮食与土特产品之间的比价

20、影响农产品需求弹性的因素有( CDE )

A、农产品生产规模变化的难易程度

B、随着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其成本增加的程度

C、农产品的必需程度

D、在消费者预算中的比重大小

E、农产品用途的广泛程度

21、属于WTO农业协议中“绿箱”政策的有( AD )

A、为环境保护提供的补贴 B、牲畜数量补贴 C、价格支持

D、食物安全储备 E、按产品种植面积补贴

22、如果大米的需求弹性是0.08,那么说明( CE )

A、大米价格每上涨1元,则人们对大米的需求量就下降8%;

B、大米价格每上涨1元,则人们对大米的需求量就上升8%;

C、大米价格每上涨1%,则人们对大米的需求量就下降0.08%;

D、大米价格每上涨0.08%,则人们对大米的需求量就下降1%;

E、大米价格每下降1%,则人们对大米的需求量就增加0.08%;

23、农产品差价包括( DE )

A、粮食与水产品之间的差价 B、粮食与土特产品之间的差价

C、不同粮食之间的差价 D、农产品地区差价 E、农产品购销差价

24、国际合作社联盟第31届代表大会通过的合作社曼彻斯特原则中有( BCDE )

A、按市价交易原则 B、开放社员资格 C、自愿互利原则

D、民主管理 E、合作社是由社员管理的自治与自立组织

25、影响农产品需求的因素有( ABC )

A、其他商品(替代品、互补品)的价格 B、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C、消费者人口数量 D、生产者的数量 E、生产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26、影响农产品市场价格形成的因素有( ABCDE )

A、农业生产要素的价格 B、消费者的数量 C、政府调控

D、消费者的偏好 E、生产者的数量

27、市场失灵在农业领域的表现有( AD )

A、市场无法防止农业生态环境破坏(提供环境物品),导致过恳和水土流失、过牧和草原退化、化肥农药污染。

B、农产品需求弹性小。

C、农产品供给弹性小

D、市场不提供农业公共服务:农业科研、农业教育、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标准等。

E、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大。

28、WTO农业协议的主要方面涉及( BCDE )

A、农业产业化 B、农产品出口补贴 C、农产品市场准入

D、动植物卫生检疫 E、农业国内支持

29、农业弱质性表现在( ABDE )

A、农业依赖天气等自然因素,产出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从而引起价格波动。

B、农产品生产的季节性和不耐储存,对生产者很不利。

C、粮食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发展。

D、农业科研周期长,农业技术进步慢。

E、农产品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都较小,这使得农产品价格很容易受产量波动。

30、影响农产品供给弹性的因素有( CE )

A、农产品的必需程度 B、农产品的可替代程度

C、农产品生产周期的长短 D、在消费者预算中的比重大小

E、随着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其成本增加的程度

篇3:农业经济学毕业论文参考

农业经济学毕业论文参考

一、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对农业信息化不够重视在我国目前阶段的农村中,许多村干部甚至是负责农业经济的会计人员对农业信息化管理都不是很了解,更加谈不上实施和建设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体系了。我国农村中农业经济的发展重点也不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甚至一些地方政府的领导和会计人员简单地认为使用计算机就等同于农业信息化管理,这也导致了地方政府的管理人员缺乏对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的热情和主动性。

2.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展受阻当前,我国农民对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的概念还比较陌生,这就导致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工作迟迟未取得成效,虽然一些地方政府在国家的号召下建立了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的专门部门,但缺乏对其运行的管理意识和管理经验,使得这些部门和管理机构都十分缺乏专业性,也导致了农业发展中的经费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在我国农村中还无法全面实现农业信息的共享,使得我国农业信息的数据库建设受阻,无法指导农民获得最新的农业市场信息。

3.审计人员对信息化技术的了解不够专业我国基层农业中的从业人员,甚至是政府部门的一些政府职员的综合素质水平都较低,没有受过专业的教育和指导,这就使他们对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无法充分解决,尤其是一些新的事物和新的技术。在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中,地方政府的一些审计人员没有经过专门的经济管理培训,缺乏信息化的管理意识和管理知识,甚至对计算机的知识都不是很了解,这就导致他们在工作中无法充分的应用信息化技术,也无法获得高效、有用的信息,这也是阻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因素。

二、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中的要点

1.增加对农业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向地方政府充分宣传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的相关知识,引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并纠正他们对农业信息化认识的错误观点。然后加大政府部门的宣传力度,让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走进农民当中,推动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的建设,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为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2.对农业经济信息化进行整合和共享建立全面科学的`农业信息共享平台,对农业信息制定统一的发布标准和规则,进而推动农业信息系统、网络平台的建设和农业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充分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农业信息共享。同时采用多种信息化传播平台进行农业信息的传播和分享,将通信、电视广播、新闻报纸等多个媒体平台充分利用起来,提供更好的农业信息共享途径。

3.加强对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人员的培训农业信息化管理的整体建设水平取决于农业信息化的建设人员和管理人员,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手段越来越多样,对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要定期对地方政府的政府职员进行信息化技术的培训,尤其是涉及到农业经济管理部门的审计和会计人员,以更好地建设我国农业经济的信息化管理。

三、结语

农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建设信息化的农业经济管理对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篇4:农业经济学毕业论文

摘要:农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建设信息化的农业经济管理对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信息资源

一、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对农业信息化不够重视在我国目前阶段的农村中,许多村干部甚至是负责农业经济的会计人员对农业信息化管理都不是很了解,更加谈不上实施和建设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体系了。我国农村中农业经济的发展重点也不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甚至一些地方政府的领导和会计人员简单地认为使用计算机就等同于农业信息化管理,这也导致了地方政府的管理人员缺乏对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的热情和主动性。

2.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展受阻当前,我国农民对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的概念还比较陌生,这就导致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工作迟迟未取得成效,虽然一些地方政府在国家的号召下建立了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的专门部门,但缺乏对其运行的管理意识和管理经验,使得这些部门和管理机构都十分缺乏专业性,也导致了农业发展中的经费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在我国农村中还无法全面实现农业信息的共享,使得我国农业信息的数据库建设受阻,无法指导农民获得最新的农业市场信息。

3.审计人员对信息化技术的了解不够专业我国基层农业中的从业人员,甚至是政府部门的一些政府职员的综合素质水平都较低,没有受过专业的教育和指导,这就使他们对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无法充分解决,尤其是一些新的事物和新的技术。在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中,地方政府的一些审计人员没有经过专门的经济管理培训,缺乏信息化的管理意识和管理知识,甚至对计算机的知识都不是很了解,这就导致他们在工作中无法充分的应用信息化技术,也无法获得高效、有用的信息,这也是阻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因素。

二、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中的.要点

1.增加对农业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向地方政府充分宣传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的相关知识,引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并纠正他们对农业信息化认识的错误观点。然后加大政府部门的宣传力度,让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走进农民当中,推动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的建设,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为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2.对农业经济信息化进行整合和共享建立全面科学的农业信息共享平台,对农业信息制定统一的发布标准和规则,进而推动农业信息系统、网络平台的建设和农业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充分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农业信息共享。同时采用多种信息化传播平台进行农业信息的传播和分享,将通信、电视广播、新闻报纸等多个媒体平台充分利用起来,提供更好的农业信息共享途径。

3.加强对农业经济信息化建设人员的培训农业信息化管理的整体建设水平取决于农业信息化的建设人员和管理人员,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手段越来越多样,对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要定期对地方政府的政府职员进行信息化技术的培训,尤其是涉及到农业经济管理部门的审计和会计人员,以更好地建设我国农业经济的信息化管理。

三、结语

农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建设信息化的农业经济管理对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农业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二:新时期强化农业经济管理的策略

摘要:

农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有重要影响。但是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农业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会和挑战。本文主要对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农业经济;经济管理问题;探讨对策

1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视不断加强,并且投入也逐年加大。本文主要就如何加强新时期的农业经济管理进行探讨,内容如下。

2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不健全

现阶段,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水平不高,制约了现代农业经济的进步。诸如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的不健全,经济结构与发展速度不匹配,导致了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也给农村经济的发展带了许多制约。特别是经济管理活动中执行力差,管理体制存在不足等现象。这些不仅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整体概念上也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全面进步[1]。

2.2农业经济管理人员水平有限

对于农村经济管理的主体主要是人才,而在现代农村经济的改革中,农业经济管理者水平有限,专业知识不高且缺乏培训,导致他们在观念上存在偏差,认识不到农业经济对于国家主体经济的重要作用,再加上本身的执行能力较差,缺乏相关经济管理经验等客观因素,导致了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滞后[2]。

3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

3.1管理理念日趋现代化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将会发生相应的改变,现代先进的管理模式必将替代保守落后的管理模式。当前,现代农业经济管理理念已经渗透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农业经济管理将越来越注重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3.2管理模式日趋信息化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化改变了各行各业的发展模式,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将成为实现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农业管理信息化便于收集整理农业生产和农业科研等多方面的信息,不仅能够为农业经济、生产和管理提供服务,还能够为农业经济政策提供支撑。信息化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科技的进步[3]。

4新时期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的对策

4.1建立完善的农村经济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农村经济管理制度,是国家对于实现农业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真正实现国家惠民政策的根本保障。首先,农民对农村经济产业发展期待值较高,但由于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的不足,导致了很多制约经济进步的现象。所以,要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就要整合和优化农村农业资源。其次,建立民主决策机制,实现民主管理的自律机制是十分有效法方法。对于一些普通事务,可以由集体讨论决定,而较重要的事务,由重要决策部门如监事会来决定,通过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充分整合各项资源[4]。

4.2因地制宜选择发展模式

在发展农业经济时,不但需要改革创新,还必须符合当地发展实际,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实践证明,实现专业的集体合作是有效的发展模式。首先,这符合我国对于保证土地归属问题的政策规定,还可以实现资源整合。再次,这也符合农民的自身意愿,从而实现了土地规模化经营,机械化生产,从而促进农业经济产业化发展。

4.3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

人才的匮乏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可以引进或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强化对于农业经济管理的相关人员培训,不断更新科学有效的管理理念,并根据每个人的自身能力进行针对性辅导,使其成为具备农业经济管理高水平的人才,发挥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4强化科学技术的支撑的作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发展农业经济产业过程中,重视科技的推广和运用,加强对整体的农业经济发展和产业规划布局等进行指导。不但可以有效实行对于农业经济的科学管理,而且还可以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降低劳动强度,减少劳动力成本,提高单产质量,增加农业经济收益[5]。

4.5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首先,要寻找一个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吻合的基层组织建设模式,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其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实际发展农业经济管理是,需要顺民意,尊重民意、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基层组织的号召力,从而更好的指导农业经济管理建设的工作。

5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重视人才作用,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并且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在新时期整体经济引导下,重点关注现代化的农村农业建设,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理念和运作模式,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艳丽.新疆扶贫开发中的农业科技创新问题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

[2]李俏.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3]卢金玲.农业经济管理现状与发展趋势浅析[J].科技与企业,(17).

[4]王中.高端特色品牌农业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2.

[5]何平均.中国农业基础设施供给效率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2.

篇5:自考公司理财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筹资理财阶段,公司理财的重点内容是( )。B

A有效运用资金 B如何设法筹集到所需资金 C研究投资组合 D国际融资

2、以往被西方经济学家和企业家作为公司的经营目标和理财目标的是( )。A

A利润最大化 B资本利润率最大化 C每股利润最大化 D股东财富最大化

3、现代公司理财的目标是( )。C

A获利能力最大化 B偿债能力最大化 C股东财富最大化 D追求利润最大化

4、由于生产经营不断地进行而引起资金不断地循环叫作( )。C

A资金运动 B财务活动 C资金周转 D资金耗费

二、多项选择题

1、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公司理财目标存在的缺陷有( )。ABCDE

A不能准确反映所获利润额同投入资本额的关系 B没有考虑利润发生的时间

C会导致公司理财决策者的短期行为 D没有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

E没有考虑到经营风险问题

2、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公司理财目标的优点有( )。ABCDE

A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 B考虑了风险价值

C体现了对公司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 D克服公司经营上的短期行为

E促使公司理财当局从长远战略角度进行财务决策

3、公司的财务活动包括( )。ABCDE

A资金的筹集 B资金的运用 C资金的耗费 D资金的收回 E资金的分配

4、公司理财的内容主要有( )。ABE

A筹资决策 B投资决策 C成本决策 D价格决策 E股利分配决策

三、填空题

1、简单地讲,公司理财就是公司如何(聚财、用财、生财)。

2、公司理财产生至今经历了筹资、(内部控制)、投资和国际理财阶段。

3、在内部控制理财阶段,公司理财的重点内容是如何有效地(运用资金)。

4、投资理财阶段重视两项理财内容:一是研究公司(最佳资本结构)的构成;一是研究(投资组

合理论)及其对公司财务决策的影响。

5、属于传统理财目标模式的是(利润最大化)目标模式。

6、公司资产价值增加,生产经营能力提高,意味着公司具有持久的、强大的(获利能力)和(偿

债能力)。

7、对股份有限公司而言,(股票市价)可以代表股东财富。

8、当(股票价格)达到最高时,意味着股东财富达到最大化。

9、资金的运用、耗费和收回又称为(投资)。

10、公司筹资的渠道主要有两大类,一是(自有资本)的筹集,二是(借入资本)的筹集。

11、公司的自有资本是通过吸收投资或发行股票等方式从(投资者)手中吸取的。

四、名词解释

1、资金分配P16 2、筹资决策P16 3、投资决策P17 4、股利分配决策P17

五、简答题

1、为什么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公司理财目标?P14

2、公司理财的具体内容是什么?P16-17

篇6:自考公司理财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资产负债表是( )。B

A动态报表 B静态报表

C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报表 D既不是动态报表,也不是静态报表

2、资产负债表中所有项目的“期末数”一栏,是根据本期有关账户的( )。A

A期末余额填列的 B期初余额填列的 C借方发生额填列的 D贷方发生额填列的

3、下列负债中属于长期负债的是( )。D

A应付账款 B应交税金 C预计负债 D应付债券

4、公司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是( )。A

A货币资金 B短期投资 C应收账款 D存货

5、资本公积可按法定程序经批准后( )。A

A转增资本 B弥补亏损 C用于集体福利 D用于发放优先股股利

6、公司的法定盈余公积在转增资本后,一般不得低于注册资金的( )。C

A 10% B 20% C 25% D 50%

7、利润表中的收入是( )。B

A按收付实现制确认的 B按权责发生制确认的

C按永续盘存制确认的 D按实地盘存制确认的

8、下列各项费用中属于营业费用的有( )。C

A坏账损失 B业务招待费 C广告费 D金融机构手续费

9、下列各项费用中属于财务费用的是( )。C

A广告费 B劳动保险费 C利息支出 D坏账损失

10、企业比较适宜的资产负债率是( )。C

A 30% B 40% C 50% D60%

11、反映公司所得与所占用的比例关系的财务指标是( )。B

A资产负债率 B资产利润率 C存货周转率 D销售利润率

12、通常被用来描述一个公司经济效益高低的代表性指标是( )。C

A销售利润率 B资产负债率 C资产利润率 D成本费用利润率

13、反映公司所得与所费的比例关系的财务指标是( )。D

A销售利润率 B总资产周转率 C资产利润率 D成本费用利润率

二、多项选择题

1、与资产负债表中财务状况的计量直接联系的会计要素有( )。ABC

A资产 B负债 C所有者权益 D成本费用 E收入利润

2、所有者权益的具体内容包括( )。ABCE

A投入资本 B资本公积金 C盈余公积金 D股本溢价 E未分配利润

3、长期负债的特点有( )。ADE

A偿还期限长 B资本成本高 C具有专门目的 D债务金额巨大 E可分期偿还

4、与利润表中经营成果的`计量有直接联系的会计要素有( )。BCD

A资产 B收入 C成本和费用 D利润 E所有者权益

5、下列关于收入的说法正确的有( )。ABCD

A收入表明了公司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成果 B收入是公司收益的主要来源

C收入会导致公司货币资金增加 D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

E收入是所有的货币资金收入

6、反映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主要有( )。ABCD

A资产负债率 B流动比率 C速动比率 D现金比率 E存货周转率

三、填空题

1、资产负债表分为左右两方,(资产)项目列在左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项目列在右方。 2、资产的实质是(经济资源)。

3、公司的全部资产按其流动性质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大类。 4、公司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5、资产与权益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6、从数量上看,一个公司的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必然相等)。 7、资产负债表中资产项目是按其(变现可能性)顺序排列的。 8、按国家有关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公积金是(盈余公积金)。

9、收入是公司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 益)的总流入。

10、利润表中不同层次的利润依次为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11、公司的期间费用包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12、生产成本是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个成本项目组成。 13、现金折扣在实际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用),销售折让在实际发生时(冲减当期收入)。

14、现金等价物是指公司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

15、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流量由三大部分组成,即(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16、现金流量表能直接揭示公司当前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

四、名词解释

1、资产负债表P22 2、资产P25 3、负债P26 4、所有者权益P26 5、利润表P40 6、利润P42 7、现金流量表P48 8、现金等价物P50

五、简答题

1、简述资产的含义及其特征。P22、25 2、简述负债的含义及其特征。P26

3、公司的税后利润应如何分配?P47 4、公司为什么要编制现金流量表?P55 5、如何看待和分析资产负债率?P59

六.计算题

解: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418000?60000×100% =×100% = 41% 1165800资产总额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518000×100% =×100% = 123.92% 418000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预付账款-存货-待摊费用速动资产×100% =×100% 流动负债流动负债

518000?27000?334000?2400×100% = 36.99% 418000速动比率= =

现金比率=现金(货币资金)?短期有价证券(短期投资)×100% 流动负债

121600?14000×100% = 32.44% 418000=2、某公司年初应收账款56万元、年末应收账款60万元,年初存货86 万元、年末存货90万元,

本年度销售收入为680万元(其中现销收入480万元,没有销售退回、折让和折扣),销货成本 为560万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

解: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销售收入-现销收入-销售退回、折让、折扣=平均应收账款余额(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680?480 = 3.45 (56?60)/2=

存货周转率=销货成本销货成本560== = 6.36 ?2(86?90)/2平均存货(期初存货?期末存货)

篇7:自考公司理财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的中央银行是( )。A

A中国人民银行 B中国农业银行 C中国建设银行 D中国交通银行

2、下列银行中属于政策性银行的是( )。C

A中国银行 B中国农业银行 C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D中国交通银行

3、金融市场最积极的参与者是( )。C

A金融机构 B政府 C企业 D个人

4、每一计息期的利息额相等的利息计算方法为( )。A

A单利 B复利 C可能单利也可能复利 D有时单利有时复利

二、多项选择题

1、金融资产具有的属性有( )。ACD

A流动性 B动态性 C风险性 D收益性 E补偿性

2、我国的金融机构主要包括( )。ABC

A中央银行 B商业银行 C政策性银行 D股份制银行 E外资银行

3、我国的商业银行主要有( )。BCD

A 中国人民银行 B 中国银行 C 交通银行 D 农业银行 E 国家开发银行

4、金融市场按实际交割日期不同,可以分为( )。CDE

A短期金融市场 B长期金融市场 C现货市场 D期货市场 E期权市场

三、填空题

1、金融资产的风险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是(市场风险),另一种是(违约风险)。

2、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与收益性成(反比),风险性与收益性成(正比)。

3、按证券是否为首次发行,证券市场可以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4、年金主要分为(普通年金)和(即付年金)两种。

5、每期期末等额收付的款项是(普通年金)。

四、名词解释

1、金融资产P67 2、货币市场P70-71 3、资本市场P71 4、终值P76

5、现值P78 6、年金P80

五、简答题

1、简述金融资产的含义及其属性。P67

六、计算题

1、某公司从银行取得贷款600000元,年利率为6%,按复利计息,则5年后应偿还的本利和共是

多少元?(CF0.06,5 =1.338,DF0.06,5=0.747)

解:Fn = P·CFi,n = 600000×CF0.06,5 = 600000×1.338 = 802800(元)

2、某公司计划在5年后以600000元更新现有的一台设备,若年利率为6%,按复利计息,则现在

应向银行存入多少钱?(CF0.06,5 =1.338,DF0.06,5=0.747)

解:P= Fn·DFi,n = 600000×DF0.06,5= 600000×0.747= 448200(元)

3、某公司计划在内每年年末将5000元存入银行,作为第10年年末购买一台设备的支出,

若年利率为8%,则10年后可积累多少资金?(ACF0.08,10=14.487,ADF0.08,10=6.710)

解:Fn = R·ACFi,n= 5000×ACF0.08,10= 5000×14.487= 72435(元)

4、某人计划在10年中每年年末从银行支取5000元以备零用,若年利率为8%,现在应向银行存

入多少钱?(ACF0.08,10=14.487,ADF0.08,10=6.710)

解:P = R·ADFi,n= 5000×ADF0.08,10= 5000×6.710= 33550(元)

5、某公司现在存入银行一笔现金1000000元,年利率为10%,拟在今后10年内每年年末提取等

额现金作为职工奖励基金,则每年可提取多少现金?(ACF0.1,10=15.937,ADF0.1,10=6.145) 解:R = P/ADFi,n= 1000000/ADF0.1,10= 1000000/6.145= 162733.93(元)

6、某人计划从现在起连续10年每年年末存入银行一笔款项,作为10年后买房的资金,该资金需

要1000000元,若银行年利率为10%,则从现在起每年年末要存多少钱?(ACF0.1,10=15.937,ADF0.1,10=6.145)

解:R = Fn/ACFi,n= 1000000/ ACF0.1,10= 1000000/15.937= 62747.07(元)

篇8:自考《发展经济学》考点

(一)定义

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

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要求通过行政管制手段,经济手段和自愿手段的有效组合实现对环境与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里约热内卢宣言》中强调:根据污染者原则上应当承担污染费用的原则,国家应当努力促使环境费用内在化以及经济手段的使用。

可持续发展就是指满足当前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其中包括当代以及未来。

(二)内涵

1、鼓励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不仅重视增长数量,更强调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

2、经济增长和社会的生活质量极大地依赖于环境的质量;可持续发展要以保护自然为基础;

3、要把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要求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协调统一发展;

在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中,隐含着公平原则,公平是指一国范围之内的同代人之间的公平,即每个人之间应该拥有或者享有多少的资源与环境的,而也涉及到国外、国际间公平的利用有限资源,就是在整个世界范围内也要体现公平。然后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更重要的是又体现这一代与下一代之间的公平。

在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有效利用方面,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经济手段来达到可持续发展。

[自考《发展经济学》考点]

篇9:自考《发展经济学》考点复习

自考《发展经济学》考点复习

在人口问题上的几个基本观点

(一)人口增长并不是低生活水平、严重的不平等的基本原因;

一种极端观点:把几乎世界上所有的`经济和社会弊病都归因于人口的过快增长。

批驳一:欠发达才是真正的问题,发展应当是唯一的目的。

批驳二:世界资源流失和环境破坏也许是人们必须更为关心的问题。

(二)迅速的人口增长确实强化了欠发达问题,使得发展的前景更为遥远。

例证:人口――贫困周期理论(恶性循环);人口增长既是欠发达的原因又是欠发达的结果!

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七个方面)

1、强化了欠发达问题,使得发展的前景更为遥远。

2、限制了经济增长;

3、使贫困与不平等问题加剧;

4、限制了教育的发展;

5、健康受到影响;

6、粮食短缺;

7、环境恶化。

结论:人口的过度增长已经给经济发展、环境、资源造成了巨大压力。

人口政策

1、要重视人口问题;――计划生育政策。

2、不仅重视人口变量本身,而且必须处理欠发达背后的社会和经济条件;

3、提高妇女地位。

篇10:农业经营组织演化的经济学

农业经营组织演化的经济学

[摘要]对农业经营组织演化的经济学机理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

研究表明:农业生产特性使得公司化和集体化模式面临高监督和组织协调成本,中国农村土地安排的社会保障功能,使得农业家庭经营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然而,农业家庭经营本身难以克服农业资本和技术服务约束、市场准入困难和市场风险威胁,农业经营正在经历一个组织化的过程。

“公司+农户”在克服市场进入障碍和降低市场风险的同时,面临着由于合同不完全性、不公平性和机会主义导致的合约不稳定窘境;农户合作社通过农户之间的合作,能够克服农户资本和技术服务农业生产约束,通过组织化农户与企业签定合约,提升了契约稳定性,但传统的农户合作存在“搭便车”等内在缺陷,限制了服务的规模,必须进行内部制度创新,向新一代合作社演化。

农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和内在技术变化,必然会引起农业组织本身的变化,农业经营组织演化的经济因素和演化方向,是值得进一步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农业家庭经营;纵向协作;农户合作社;新一代合作社

一、引 言

20世纪70年代末,农业生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和市场化改革,极大地释放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产品市场供给逐渐从总量短缺转向结构性过剩。

农业家庭经营面临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迫使农户通过市场营销合作和纵向协作经营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农业组织化的模式众多,大致经历了从1984年山东诸城最早出现的“公司+农户”,到1994年山东莱阳最先创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业经营组织化,成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客观要求和发展市场农业的必然选择,引起了国内学者广泛的理论探讨。

例如钱忠好[1]、杨明洪[2]分析了交易费用对农业组织演化的影响;周立群和曹利群[3][4]对组织模式选择与契约稳定性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刘凤芹[5]、生秀东[6]等考察了组织演进与农产品市场风险间的关系。

尽管学者们的研究角度不同,但都强调交易费用在组织演化中的作用。

然而,农业经营组织化是一个动态或演化的过程,从农业家庭独立经营到“公司+农户”模式、从“公司+农户”模式到“公司+合作社+农户”、从农户传统合作再到新一代合作社,组织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向前发展,现有研究对于农业经营组织演化的内在逻辑缺乏系统分析,组织演化决定因素的研究尚显不足,包括农业家庭经营的合理性及其困境、企业与农户间纵向协作的制度逻辑和农户专业合作组织的演化趋势。

研究农业经营组织化的制度逻辑,对我国农村培育和健全各类农业产业组织,特别是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有鉴于此,试图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农业经营组织演化逻辑进行经济学分析,以探讨农业经营组织演化的内部因素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动态耦合过程。

二、农业家庭经营的合理性及困境

(一)农业家庭经营的合理性

农业的家庭经营形式之所以普遍存在,而且长盛不衰,其根本原因在于家庭经营与农业的产业特点相适应。

农业生产自然约束下的生产结果不确定性和农业生产地域分散性,使得公司化与集体化的经营模式安排面临高监督和组织协调成本。

而农业家庭经营具有如下优势,包括:(1)各成员都可平等享受最终的劳动成果,存在努力工作的激励;(2)成员交流比较密切,行为容易被观察,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程度;(3)成员之间存在情感关系,约束了机会主义行为;(4)成员普遍具有对家庭组织发展的忠诚(Valentinov, )。

我国农业家庭经营的规模受户均土地资源禀赋和农地流转进程两个方面的约束。

根据国土资源部调查统计,我国农业耕地资源不断减少,耕地总面积为19.51亿亩,减少为18.26亿亩。

19全国乡村户数为23,437.6万户,为25,222.6万户,净增加1,785万户,增长了7.6%。

耕地资源的不断减少、乡村户数的不断增加,加剧了户均耕地不断缩小的趋势。

年,我国户均耕地为8.32亩,20为7.74亩,减少了7.0%。

中国的户均耕地规模狭小,抑制了农业生产规模效率的发展,农户规模扩张缺乏现实基础。

但无论如何,农业家庭经营仍是土地资源约束下的合理选择。

当前,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严重滞后、甚至缺失的情况下,农村耕地被赋予了社会保障的功能,表现在最低生活保障功能、养老保障功能、医疗保障功能和失业保障功能四个方面。

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导致我国目前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大都以兼业转移为主,限制了土地的自由流转。

耕地流转的速度和集中速度、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和转移数量,构成了通过耕地流转的途径来实现农业生产规模扩张的制约因素。

农业家庭经营的格局存在一定的合理性。

(二)转型期中国农业家庭经营的困境

农业经营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产前、产中和产后的一系列复杂活动。

农业家庭经营的外部环境变化使农业家庭经营面临着资本约束、技术服务约束、市场进入障碍和市场风险约束等困境。

第一,资本约束。

为迎合现代消费者的需求结构变化,种植高附加值农产品变得更加有利可图,但这需要较多的资本投入,部分小农由于现金约束而无法实施这类种植计划。

而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信用社受政策定位、经营规模小、资金实力和资产质量低等因素影响难以与农户实现有效的对接,而且往往因农户贷款数额小且比较分散,不积极甚至不愿意发放小额农业贷款,即使是近年来兴起的旨在帮助穷人的小额信贷服务,也倾向于将贷款拨给那些有非农经营项目和可以按时分期还款的农户。

因此,资本约束阻碍了那些缺乏资金的小农种植结构转变。

第二,技术服务约束。

农业的生产过程十分复杂,教育程度低下的农民需要技术指导,包括灌溉技术、耕作技术、施肥施药技术和管理技术等。

现阶段我国农技推广机构的推广职能已经不同程度的弱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着投资不足、体制不合理、推广方式方法落后、人员知识断层与知识老化等问题。

更由于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及周期性,农户对生产中的服务(例如机耕、灌溉服务)需求具有刚性特征,以致农户在此类服务购买的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面临高昂的交易成本。

第三,市场进入障碍。

随着农业的市场化进程,农户作为独立的商品生产的经营主体,单个农户参与市场的交易费用极为高昂,包括搜寻和信息费用、契约签订的谈判费用、以及监督费用和合约义务的履行费用。

搜寻和信息费用产生是由于交易前农户需要搜寻合适的交易对象,这个搜寻过程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费用;谈判和决策费用是在签约时农户就合约条款谈判和协商而必须支付的费用;监督费用和合约义务的履行费用是由于农户保护自身权利和执行合约条款而产生的费用。

第四,农业市场风险约束。

农业的经营风险主要来自生产和销售环节,期货市场能够转移农产品的销售价格风险,而农业保险可以转移农业的生产风险。

然而,目前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体系不健全、市场主体发育不充分、风险监管力度不够、上市品种也不多(目前只有7个农产品交易品种),农户难以利用期货市场防范农产品的市场价格风险。

现行的大多数农业保险模式实际上也只能对具有一定专业化和规模化水平的专业户、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提供风险服务,一般农户事实上被排除在农业保险的对象之外。

三、农业经营组织化:一个经济解释

狭义的农业组织化就是农户组建或参与协会、农会、合作组织等团队化组织的过程。

从广义上理解,农业组织化是指通过一定的社会经济组织形式与制度来协调社会经济分工,从而使之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有机整体的发展过程。

从目前来看,农业经营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公司+农户”、“专业市场+农户”、“专业协会+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大户+农户”等。

这些形式可以分为公司与农户之间的纵向协作和农户相互之间的横向联合两类。

为便于分析,下面仅就“公司+农户”(纵向协作)与农户合作社(横向联合)进行解释,结论并不失一般性。

(一)“公司+农户”纵向协作关系

“公司+农户”模式作为农产品产销一体化的组织形态,把农业生产与产品加工、运销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外部的市场交换通过契约的方式,内化为一体化流程,通过各自的比较优势,组成一个经济共同体。

通过“公司+农户”模式,企业发挥了农户缺失的企业行为能力,农户则成为企业的“生产车间”。

从合同类型来看,公司与农户签订的种植合同主要分为销售合同和生产合同。

销售合同是企业在产品种植初期预先支付保证金,收获时按市场价格或保护价收购;生产合同是企业控制投入要素和数量,要求农户采用指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如种植密度、种植时间、收获时间和交付时间等。

销售合同的签订,有助于农户克服市场进入障碍和降低经营风险。

生产合同的签订,理论上讲不仅能克服农户的市场进入障碍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足,还可以解决农户的资本约束和技术服务约束。

企业事先向农户提供生产性要素,等产品交付时再扣除要素成本,缓解了部分小农的资本压力;在生产过程中,企业还会向农户提供技术服务,指导农户如何提高产量和产品质量。

但从目前来看,农户与企业签订的主要是产品销售合同,生产合同则较少,这可能是因为众多分散的农户种植规模较小,增加了企业直接与单个农户签订合约的交易成本,使得企业不太愿意签订生产合同。

“公司+农户”模式降低了农户市场进入障碍和市场风险,部分克服了农户资本和技术服务约束,但“公司+农户”模式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最典型的就是违约现象频频发生。

据估计,当前全国各种农业合同的履约率不足20%,有80%以上最终未能兑现。

违约行为不仅来自合同的不完全性和人的机会主义行为,更重要的可能是源于农户不对称的市场弱势导致的合同条款的不公平性。

“公司+农户”经营模式存在与生俱有的四个缺陷:(1)农户与企业的主体地位不对称、责权利不对等;(2)企业与众多农户签约面临着巨额的交易成本;(3)企业与农户之间缺乏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4)企业与农户之间缺乏有效的风险分担机制。

这种组织形态的不足,使得一旦政策或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就很容易出现分离或不合作行为。

同时,因为交易量小,法律对此的约束也很有限。

不对称的市场弱势和境况类似的同业者,构成了生产者进行某种专业性集体行动的动力或倾向,为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二)农户专业合作组织横向联合

在“公司+农户”模式内部,农户自身的签约弱势地位,加上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迫使农户联合起来,采取集体行动,组建农户合作社,提高自身组织化程度。

农户合作社的发展,改变了单个农户的弱势地位,提升谈判地位,可以增强合同条款的公平性,遏制企业在合同执行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周立群、曹利群,;生秀东,2007);同时,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社员资格认定的甄别机制和内部成员相互监督的约束机制,能够制止农户在合同执行中的机会主义行为,降低了企业与农户签约的交易成本。

因此,农户合作社的存在,能够增强合同关系的稳定性,从而减少违约行为。

农户合作社除了在“公司+合作社+农户”组织形式中生成,也可能是以“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出现。

合作社能够以较低的`费用向农户提供产前的生产资料供应、产中的机耕、技术服务等,将精力集中用于农业生产,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农户合作主要是向社员提供市场和生产服务,解决农业家庭经营的资本约束、技术服务约束、市场进入障碍和抵御风险能力不足等困境。

然而,现阶段我国的农户合作社普遍存在规模小、覆盖面窄、稳定性差、对社员的服务能力弱等缺陷。

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很多,譬如我国农户合作社的发展历史不长、农业专业化程度不高等,而农户合作社的治理问题则是更为深层的原因。

大量研究指出,传统的农户合作制度存在内在缺陷,譬如“搭便车”、短视和投资组合失灵等问题。

这是因为,合作社根据社员的惠顾额而非投资进行最终的盈余返还,造成了剩余索取权不完整,削弱了社员对合作社的投资激励;投资激励的降低也会促使社员在短期内争取最大回报,行为的短期化会制约合作社的发展;合作社股份的非交易性意味着社员不能根据风险偏好及时调整投资组合,剩余控制权不足,导致社员按照对自己最有利的风险和收益的权衡来影响和引导合作社的行动。

从发达国家农户合作社的发展经验来看,组织治理的缺陷限制了传统的农户合作的服务规模,必须进行内部制度创新,向新一代合作社演化。

新一代合作社实行加入和退出的限制,加入时必须预先购买交易股权,合作社剩余分享按交易股权的数量返还,有助于激发社员的投资热情,约束内部成员的“搭便车”激励;新一代合作社以契约关系联结社员,允许个人股份在合作社内部自由转让,有助于克服社员对合作社投资的短期化;交易股权的可转让性,可以起到协调众多社员价值取向的作用,增强社员行动的一致性,促进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四、结论与讨论

农业生产的自然依赖和分散性,使劳动计量和监督十分困难,公司化和集体化组织模式安排面临高监督和组织协调成本,加上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失,农业耕地被赋予社会保障的功能,决定了农业家庭经营是土地资源约束下的合理选择。

农业家庭超小规模经营的特征使其面临资本约束、技术服务约束、市场准入障碍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足等困境。

“公司+农户”模式虽然有助于农户解决市场进入障碍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足,但无法克服农户的资本约束和技术服务约束,并且由于合同的不完全性、不公平性和机会主义使得“公司+农户”的合约稳定性较弱。

农户合作社不仅能够提高农户的市场地位,遏制合同执行中的机会主义,增强“企业+农户”合同关系的稳定性,还能够克服农户的资本约束和技术服务约束。

然而,传统的农户合作存在“搭便车”等内在缺陷,限制了对社员服务的规模,必须进行内部制度创新,向新一代合作社演化。

不同的农业经营组织具有其存在的经济合理性,不存在一种组织形态对另一种组织形态的简单替代,农业经营组织形式的演进是农业生产特性内在要求和外部环境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随着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外部环境的变化,未来中国农业组织形式的演化,仍然是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应该给予关注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钱忠好. 节约交易费用:农业产业化经营成功的关键[J]. 中国农村经济,(8):62-66.

[2]杨明洪.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演进:基于内生交易费用的理论解释[J]. 中国农村经济,(10):11-15.

[3]周立群,曹利群. 农村经济组织形态的演变与创新――山东省莱阳市农业产业化调查报告[J]. 经济研究,2001(1):69-75.

[4]周立群,曹利群. 商品契约优于要素契约――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契约选择为例[J]. 经济研究,2002(1):14-19.

[5]刘凤芹. 不完全合约与履约障碍――以订单农业为例[J]. 经济研究,(4):22-30.

[6]生秀东. 订单农业的契约困境和组织形式的演进[J]. 中国农村经济,2007(12):35-39.

篇11:农业经济学认识实习报告

农业经济学认识实习报告

一、农业生产要素领域的新动向

农业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农业土地、水资源、农业信息、农业劳动力、农业资本及农业技术进步,其中,农业土地和农业劳动力又是最基本的要素。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各地就自发地开展了一系列土地流转的创新实践以克服分散经营的家庭承包责任制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市场化、规模化、信息化等发展要求的缺陷。

尽管全国各地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已基本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开始发挥作用,但农村土地流转的市场化程度仍然不高,尚未形成一套统一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定价体系。由于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不发达,尚未成为提供市场信息的主要力量;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不仅覆盖面小、信息量少、还具体时滞性;而政府提供的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则渠道狭窄,发挥的作用有限。面对过高的搜寻成本和信息费用,农户更倾向于在熟人之间或村集体内部进行土地流转,这使得土地流转的作用受到了很大的局限。

因此,《农业经济学》应该增加农业土地的分类及其标准的介绍,并对我国不同等级农业土地的数量及其变化趋势进行描述,以便学生更全面了解我国农业土地的现状、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并将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培育作为重点,详细分析各个市场主体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土地经营权的内容及边界。水资源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灌溉和产量,水资源的匮乏还会改变农业土地的形态,使水田变成旱地,间接地影响农产品种植的品种与结构,这一问题随着我国水资源的污染与匮乏变得越来越严重。《农业经济学》应该重视这个问题,并对这一现象进行统计描述和经济分析。信息是有价值的,农业信息对农业具有广泛的影响。

农业生产的总供给是否能与总需求相匹配、涉农交易能否顺利、涉农微观个体能否找到更有盈利潜力的产品、更合适的交易伙伴来获取盈利都取决于农业信息的掌握,《农业经济学》应该增加农业信息市场的介绍,并对我国目前农业信息的使用现状进行分析。《农业经济学》不只要介绍农业劳动力流动的一般理论,还应该对我国农业劳动力流动的新趋势进行深入的分析。农民分化就是近年来我国农村社会出现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新现象,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业劳动力的规模、质量和结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种改变将会对粮食生产、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产生重大的影响,农业劳动力的分化将是影响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农业经济学》应该增加我国农业劳动力分化的内容,并对我国农业劳动力分化的主要途径及其影响进行深入分析。

在农业资本方面,应充分重视外国资本及农村金融的作用,外国资本特别是跨国公司在种子的培育、销售环节的控制力对我国的农业安全造成了重大影响,这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农村金融市场的不断创新将有利于缓解个体农户及农业企业的融资困难,将会促进整个农业生产的优化升级。农业技术进步是《农业经济学》持续关注的问题,应列举具体的农业技术进步内容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一个农业新品种的推广、一次农业经济管理的革新具体带来了农业生产及其经济效益的多少改变,可以用具体数据展示农业技术进步的力量。

二、农业组织形式的变革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伴而生,它是农业生产分工、分业不断深化的产物,是农村改革、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民在不断分化,农村土地在不断减少,传统的家庭经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农业家庭经营的效率也一直是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大障碍,现实迫切地需要农业组织形式领域的创新与变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将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一个中心任务。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有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基本特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方式主要有三大类:一是家庭经营,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二是合作经营,包括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三是公司制经营,包括龙头企业、专业服务公司。不同经营主体在不同领域和环节的发挥着各自的优势和作用,种养业生产环节比较适宜采取家庭经营的方式,未来培育的重点将是种养专业户、家庭农场等规模经营户;农资采购、农产品销售和农业生产性服务环节则比较适合采用合作经营的方式,未来培育的重点将是农民合作社和其他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产品加工、物流环节更适合采取公司制经营,重点是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相关专题 复习题自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