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式”教学模式在《人体工程学》课程中的应用

故人心易变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故人心易变”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研讨式”教学模式在《人体工程学》课程中的应用(共14篇),欢迎参阅,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研讨式”教学模式在《人体工程学》课程中的应用

“研讨式”教学模式在《人体工程学》课程中的应用

一、研讨式教学的起源与特征

18世纪上半叶,研讨式教学产生于哥廷根大学。至19世纪初,柏林大学将其作为一种制度确立下来,应用于小班和研究生教学。随着学科的细分,研讨式教学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德国的研讨式教学在各国的大学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同样也对我国的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研讨式教学是指教师以课程授课内容和学生知识积累为基础,指导学生创造性地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能力,发现问题、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研讨中累积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

二、人体工程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查字典范文网[unjs.COM]

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人体工程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广泛,涉及的学科领域众多且交叉性强,想要学好这门课程并非易事。经问卷调查,被调查人群中11%的学生认为《人体工程学》内容复杂枯燥,部分理论知识难以理解;59%的人认为课程内容的综合性与艺术类学生的知识背景存在矛盾,是导致学习困难的原因之一;19%的人缺乏学习兴趣,认为《人体工程学》的理论难以联系实际,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对教师而言,《人体工程学》属于难教的课程。我国的人体工程学较西方国家起步晚,教材多而不精,部分理论直接引入了西方国家或日本的人体工程学研究成果,研究的条件背景不明。对于这部分内容教师常照本宣科,学生觉得晦涩难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此外,《人体工程学》常采用考试作为考核方式,学生为了通过考试需要死记硬背理论知识,很难培养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采用不同于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以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进步。

三、研讨式教学的应用

研讨式教学主要是为了解决传统授课方式遇到的某些问题而采用的。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提供学习场地和设备(教室、模型实验室、多媒体设备和实验设备等),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在《人体工程学》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座椅设计这一课题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较为适合作为研讨课的学习内容。下面以座椅设计研讨课为例,介绍研讨式教学在《人体工程学》课程中的实际应用。

(一)设定学习目标和任务

研讨课的.开始,教师设定学习的总体目标设计适合每个学生自己的学习椅,完成座椅设计的成果图纸,并在图纸上列表说明座椅各功能尺寸数据的由来。另外,将学习任务分成了 座椅设计中人的因素、座椅设计的环境因素和座椅的尺寸、造型和材料设计三个方面。

(二)学生分组自学并展开讨论

将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每组3~4人),课下查阅相关资料,课上交流学习。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学生了解到,座椅设计中人的因素主要包括人体基本构造、人体测量、人座椅界面的压力分布、人体疲劳等重要内容。在课上的交流学习过程中,各小组抽出一名学生向全体同学讲解某一个部分的内容(确保每个学生讲课的机会均等),教师和学生随时可以提出疑问并共同探讨解决。人体测量中百分位的概念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由教师负责解释;座椅设计中用到的人体静态尺寸,由学生自带测量工具互相展开测量实验,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与分析。人座椅界面的压力分布和人体疲劳相关知识,则采用了最直观的学习方式,将学生作为被试者进行体压分布测量实验和肌电实验,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座椅功能尺寸设计是座椅设计的重点,这一环节则在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充分了解和掌握座椅尺寸设计要素后,通过设计图纸来完成学习效果的检验。

(三)集体评议

集体评议是由师生共同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每名学生都需要将自己的设计图纸展示出来并讲解,老师和同学提出问题并共同探讨解决问题,同时完成本门课程的考核,成绩由老师和学生分别给出的成绩共同组成,也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最初学生对于研讨式的方式反应淡漠,后来发现本课程的学习需要每个人的参与且参与度越来越高,从最初的被动参与到后来的主动学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经过逐步的教学研究和实践,通过后续的反馈环节得知,调整课程的学习内容,以研讨课的形式增加课堂讨论环节、实验和设计实践环节,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小结

实践证明,研讨式教学可以解决传统教学中遇到的部分问题。课下的自主学习带来更大的信息量,课上积极的互动交流营造了自由、融洽的学习氛围。将填鸭式教学转变为学生按照既定学习目标自主求知的过程,最大限度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发现,研讨式教学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对本学科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并对学科前沿动态有所了解和把握,能够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从而更好的应用于课程的教学。其次,作为课堂讨论环节良好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要有意识的锻炼自己的教学能力,特别是课堂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此外,还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设计研讨课的各个环节,并针对课堂学习的情况不断进行反馈和总结,应用于后续的研讨教学环节。

篇2:研讨式教学在电子信息专业教学中应用论文

摘要:研讨式教学在国内外教学改革中取得显著效果,地方高校教学改革工作也被提上日程,电子信息专业的教学中研讨式教学改革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教学改革也对教师队伍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研究研讨式教学在电子信息专业中的典型应用,促进地方高校教学水平的提高,也为工科教学改革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研讨式教学;教学质量;教学改革;教学效果

1在地方高校电子信息专业教学中进行研讨式教学的意义

我国地方高等院校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诸多缺陷,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受传统教学模式束缚,重基本理论讲解、轻分析方法描述、弱思维方式培养,培养出的学生大不具备创新能力和很强的思维能力。电气化时代和创新时代的到来,创新已成为知识经济的心脏和灵魂,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知识的更新越来越快,更应该主动改革教学方法以便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电子信息专业的教学中只有积极推进研讨式教学方式的改革,才能改变以住的教学形态,达到时代教学的要求,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其它专业研讨式教学现状

我国研讨式教学是从开始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郭汉民教授为探索在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大胆进行教改实践而创造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由于这种教学模式的显著效果,它一提出引起了广大师生的注意和兴趣。专家学者先后在湖南师大、湘潭大学、湖南教育学院、湘潭师院、吉首大学、衡阳师院等院校的社会科学学报和中国科技大学《教育与现代化》杂志上发表论文,从不同角度对这种教学模式的科学性、特点、意义及作用进行探讨。目前省内地方高校电子信息专业在任务式教学和实践教学改革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在研讨式教学方式上的改革还没有起步,研讨式教学在电子信息专业中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特别是与现有的任务式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那么电子信息专业教学将会取得更好的成果。

篇3:研讨式教学在电子信息专业教学中应用论文

1)研讨式教学在地方高校电子信息专业改革中的主要问题:①师资队伍建设的落后;②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③研讨式教学法本身局限。

2)研讨式教学在地方高校电子信息专业改革中的五点建议:①教师和学生课前充足的准备;②让学生独立自主;③合理分配小组讨论时间;④开展多元的成果评价;⑤有效对待说话过多和保持沉默的学生。

5结束语

通过教改小组的努力,研讨式教学在电子信息专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形成了成熟的研讨式教学体系,并在我们学校广泛进行了推广,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受益学生数量达到1000多人。

参考文献:

[1]杨波.地方高校教师面临的教学与研究困境及对策[J].高教学刊,(11):1-3+7.

[2]黄梅.高等教育研讨式教学现状述评[J].广东教育:教研版,(3):36-38.

[3]徐清,喻萍,刘天宁.将研讨式教学方法带进研究生课堂教学[J].昆明大学学报,(4):67-68.

[4]曾明星,蔡国民,覃遵跃,等.基于翻转课堂的研讨式教学模式及实施路径[J].高等农业教育,(1):76-81.

[5]陈宏滨.通信工程专业研讨式教学的操作机制和质量评价体系探析[J].广西教育,(31):159-160.

篇4:研讨式教学在电子信息专业教学中应用论文

地方高校电子信息专业的教学工作中一直坚持传统教学方法,老师教学生学,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对课堂内所讲内容没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对老师讲课时课程内容无法理解,对他们的应用更是无法掌握,这样的教学无法调动学生的兴趣,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气氛也就达不到教学要求。例如:在传统的单片机课程教学中,教师就是给学生讲指令讲结构,讲某一单片机电路的工作原理,学生学完后对课程没的理解,无法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去。研讨式教学改革后教师教学任务加重了,对教师的要求也提高了不少,首先要对课程有一个全盘的了解,对企业的新技术有一个深刻的认识,课堂把握能力要强;学生学习时要查阅更多的参考资料和网络文献,同时对现代新技术也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课堂上也有积极参加,学习的主动性和思维能力更强,学完后成就感和实用性更强,学习的积极性也就会更强。例如:在单片机课程中会改变之前的记忆法,会积极的去制作出新产品,会把课程中的内容通过制作和调试去学习和掌握。在改革中通过专业教学目标和结合目前传统教学模式下相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改革方案的制订。并在电子信息专业教学班级中分实验班和普通班,通过对比教学效果对教学改革工作进行探索并不断完善教学改革方案。在本专业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推广研讨式教学改革成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改革考评体系,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调动学生讨论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在电子信息专业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学生的一次满意就业率提高20%,学习的专业水平和动手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篇5:“学院式”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学院式”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郑小琼

[内容]

当前,中学教学体制存在不合理的因素,在课程课时、教材选用、教与学等诸多方面均有待改革,而高中语文教改工作的开展更是缓慢,面临着教与学、学与考严重脱节的局面,拿不出切实可行的,符合教学规律的有力措施。本着一颗敬业敬职的心,下面我谈谈“学院式”教学的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学院式”教学的理论依据。首先,从目前国家教委规定的学制看,九年义务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已经完成青少年语文双基能力的培养,而高中三年完全可以和现有的大学院校一样,都属于基本能力提高和术业专攻的阶段,从而演变为大学的初级阶段,即“准大学”或“准院校”的性质。其次,从高中生的生理、心理发育的成熟角度看,如今的青少年较过去的同龄人在生理、心理发育成熟的年龄上,平均提前2~3年。现在的高中生在生理、心理上的需求就相当于过去的大学生。他们有足够的自觉性,自我安排生活和学习,也有足够的耐性坐在教室里听课和思考,敏锐地判断和解决问题……这样不妨仿效“学院式”的课程课时安排,将45分钟/节变为50分钟/节,并且两节连着上。在同等工作量下变短课为长课,变零散为集中,以满足高中生的求知欲。再次,从高中的教与学角度看,“学院式”教学,教师花同等的精力而学生的收效却大大超过了传统式教学。显而易见,“学院式”教学的效率高。

选择教材编排类型要从实际出发。(1)选择恰当的教材为我所用。教材是教学的根本,若在选择教材类型上不从教与学的实际出发,必将导致偏颇和盲目。为了同步于“学院式”的.高中教学课时安排,教材上也应有相应的变化。纵观建国后40多年的语文教学的变革和发展,教材体系主要有合编型(传统教本)和分编型(实验教本),笔者认为分编型更适合讲座。目前已经在试用的分编型教材有:《阅读》与《写作》,《语文》与《作文》,《阅读》与《表达》,《文言读本》、《现代文选读》、《文学读本》、《文学作品选读》、《文化读本》、《文化著作选读》与《写作》。此外,还可采纳《作文》分编型,如“观察――分析――表达”三级训练体系教材等。总之,跨入90年代以后,分编型实验教材以其特有的灵活性与系统性被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所看好,并有望成为正式课本。(2)可在教材之外,选好并补充与时代联系较紧的教学材料。我认为,在不偏离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各盛市、地教委可组织人马,编采临时教材,以活跃语文课堂。可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的特点,大胆地、适当地添补教材内容。学生对课外新知识的好奇心强于课内,好奇心便是驱动力,应顺着他们的好奇心,尽可能快地采编有吸引力又积极向上的临时教材,如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焦点访谈”、“新闻评论”等都是极好的可采编成临时教材的素材。这样,课堂紧紧维系着时

[1] [2]

篇6:社会实践在人体发育学课程中的应用论文

社会实践在人体发育学课程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社会实践调研在人体发育学课程中的应用及效果,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提供参考。方法学生根据人体发育学所学知识,确定需调研题目、设置相关问题、进行社会调研、写出调查报告并进行课堂汇报。课程结束后,对参与社会实践调研的级生物技术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结果结合期末成绩进行分析。结果97.67%(42/43)的学生对人体发育课程的认识理解程度明显加深,95.35%(41/43)的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得到了改善,97.67%(42/43)的学生提升了科研思维、论文书写能力。结论社会实践调研促进了学生对人体发育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升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人体发育学课程的学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社会实践调研,人体发育学,调查问卷,教学改革

近年来,人体发育学是医学教育中的一门新兴学科,具有实践性强、多学科交叉等特点[1]。但目前人体发育学课程仍主要沿袭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模式,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传授轻参与的弊端,造成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脱节的现象,不能满足社会发展中对专业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2]。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学院自以来在人体发育学课程中推行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并进行了一系列尝试和探索,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人体发育学课程在本校共48学时,其中理论学时44学时,主要用于系统讲授人体各个阶段发育的的理论知识,社会实践调研则需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一般约需1~2个月。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对特定发育阶段的人群进行社会实践调研,掌握调研对象的发育特点,发现该群体特有的发育问题,并提出主要的解决思路。

1.2方法选择

2015级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共43人,依据自愿的原则分为7组,每组6~7人,自荐结合推选选定每组的组长,然后明确每位组员在小组社会实践调研中的具体工作分工。各小组自主选择某一特定发育阶段作为调研主题,利用图书馆、互联网、请教专业人士等多种途径,查阅相关材料,确定具体的调研题目,设计调查方案,制作调查问卷及评价标准,指导教师提出意见或建议,修改后确定最终社会实践调研方案。调研方案确定后,各小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选定的受访对象进行走访,具体方式包括填写调查问卷、现场采访、电话采访等,调查时间为1~2个月。各小组对调研收集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撰写实践调研论文,并将相关内容以PPT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汇报讨论。其他学生可根据汇报内容进行提问,展开课堂自由讨论,也可对汇报内容进行评论,教师做好引导和反馈评价。各小组社会实践调研的综合表现由任课教师进行基础评分,根据记录员的记录,按照课堂表现,并依据每名学生在整个活动中所做出的贡献,给予每名学生相应的分数,对表现特别优秀的`学生给以加分的激励,同时提出表扬,并推荐相关论文参加大学生论文大赛。本项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占期末总成绩的30%。

2结果

社会实践调研活动结束后,发放调查表,填写完毕后,当堂回收,共发出43份问卷,回收43份,回收率为100%。经过对问卷答案的整理分析,发现88.37%的学生对社会实践调研活动有兴趣;90.70%(39/43)的学生认为熟练运用网络资源有助于该项活动的开展;95.35%(41/43)的学生认为,通过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调研活动,促进了自己的科研思维及论文书写能力,同时通过与受访人群的深入交流,有助于学生对人生的理解,增强了亲子关系;97.67%(42/43)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调研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人体发育学课程考核总分100分,由期末考试和平时成绩两部分组成,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为社会实践调研的得分,占总成绩的30%。通过对期末总成绩的分析发现,期末总成绩与社会实践调研得分具有一致性,即认真对待社会实践调研工作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也较好,但高分段(>80分)的人数较少,大部分学生处于中等分数段(70~80分)。

3讨论

社会实践调研作为人体发育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在社会实践中进行检验,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提高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有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历经6年的尝试与探索,作者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现简述如下。首先,社会实践调研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有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由于学生从小主要接受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灌输式、填鸭式”为主[3]。因此,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时,有一部分学生感到无从下手,还有些学生不会利用现代网络资源寻找所需资料,对文献的分析理解能力也较差,学生的科研思维和科研写作能力均需提高。同时少数学生有懒惰思想,不愿为所在团队付出,只想坐享其成,或只做分配给自己的那部分工作,对团队的整体工作不闻不问,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然而,无论是从调查问卷的整理分析,还是从客观的期末成绩分析,社会实践调研对学习是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基本达到了开展这项活动的目的。其次,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人体发育学在我国就是一门新兴学科,其教学活动尚处于探索阶段[45]。作者必须深刻认识到教学不仅是简单地传递和接受知识,还是课程创新和开发应用的过程[6]。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活动,教师除了传授课本知识外,需要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引导和评价,如果缺乏了教师的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可能是杂乱的、无目的性。任课教师可以通过到国内外高校进修、培训等方式,加强人体发育学有关知识的学习,并加强医学、人类学、社会学、哲学等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做到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新形势下人体发育学课程的教学要求。综合分析整个活动过程,仍有一些需要改进和提高之处,比如,调研的内容设计的随意性较大、科学性和严谨性仍显不足,调研的效率较低,学生研究论文的写作能力较差等。目前,正在探讨将互联网微信引入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增加教学的多元化,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趣味性[78]。但线上沟通不能完全取代师生之间的线下交流,教师要严格把关调研内容的设计,提高科学性、严谨性,对于学生论文的写作要加强引导,提升写作能力。总之,深化和完善社会实践调研在人体发育学课程中的应用仍是一个需要积极探索的领域,教师应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模式课堂[910],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大学生走上社会、深入实际,使学生识国情、受教育、学知识、长才干,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具有家国情怀的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杰,李卫东,李国标,等.人体发育学教学实践探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11991200.

[3]靳俊峰,郭瑞珍,欧小波,等.PBL教学法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4,16(2):2932.

[4]张慧,陈朝晖,唐巍,等.人体发育学教学初探[J].医药卫生教育,(21):119120.

[5]王顺,刘超,刘乙蒙,等.医学人体发育学课程建设初探[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3):3234.

[6]石秋轶,何迅,刘易蓉,等.社会实践调研在药事管理本科教学中的应用[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4,39(5):766767.

[7]范文翔,马燕,李凯,等.移动学习环境下微信支持的翻转课堂实践探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5,21(3):9097.

[8]杨丽青.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分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6.

[9]孟凡立,陈琳.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学习空间构建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10):1925.

[10]王丰,田瑞峰,张新民,等.构建主义\"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研究和实践[J].当代体育科技,,3(28):61.

篇7:CAI在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东乡一中  李瑞坚

摘要: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地位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不仅为追求发现而学习,而且为追求自身的发展而学习,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起到一种“催化剂”的作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现代教学手段,其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传播,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高中生物学科教学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提供了契机。

篇8:CAI在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近年来,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 CAI)走进了中学课堂,广泛地为各教师所应用,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为中学生物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如何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将现代教学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有机结合,使之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成为摆在各教师前面的一大课题。本文就CAI应用于高中生物科探究式教学模式谈谈笔者的一些体会。

一、CAI 应用于生物科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CAI 开辟了课堂教学感受与教学方式多样化的广阔空间,提供了教学创新与发展的物质基础,由于MCAI集文字、图片、声效、动画于一体,使传统的“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堂”的静态灌入式课堂教学变为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传播,使深奥、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使复杂艰难的认知活动变得简单而轻松,增强了感染力,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为高中生物学科实施探究式教学提供了契机。

生物科探究式教学模式是建立在布鲁纳的“发现式学习”理论基础和生物实践性、实验性、直观性、综合性的特色与教学实践基础上的。这是一种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钻研,着眼于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其教学过程结构为“课题――背景――探索――评价”,它通常是在“问题中心,自主探索,重在发现”中展开的。较之其他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学生具有最大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他们不仅为追求发现而学,而且为追求自身发展而学,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起到一种“催化剂”的作用。将CAI 应用于探究式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取得较好的教学质量和效益。

二、CAI 应用于生物科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般程序

1、利用CAI 课件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作为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勇于创新的内在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某种事物的兴趣越浓厚,其学习时的注意力就越集中,致使其观察细致、记忆深刻,从而呈现最佳的学习状态。教学过程中只有积极地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才能使学生把课本的知识结构转化成学生头脑中的认识结构,同时促进智能的发展和基本素质的形成。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任何形象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形体动作及简单的挂图、模型或标本都难以将各种生物的鲜活形象和复杂的生态展现给学生。因此也就难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CAI 课件能够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和图文声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还能按超文本方式组织各种教学信息。它可以将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不同生物同时展现给学生,也可以把肉眼看不见的东西表现出来,把不便于感知的东西以可以感知的方式表现出来,因而创设出的情境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能够营造出课堂上良好的情感状态、思维状态,强化课堂内各种状态的协同效应,容易使学生动情入境,有利于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强烈兴趣和渴望探究的动机,促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

如在进行“基因工程的基本内容”这个环节的教学时,教师演示幻灯或利用多媒体课件列举几种生物的不同性状,如青霉菌能产生对人类有用的抗生素――青霉素、豆科植物的根瘤菌能够固定空气中的氮气、家蚕能够吐出丝。以上几种生物各自有其特定的性状,这些性状都是基因特异性表达的结果,但是人类能不能改造基因呢?能不能使本身没有某个性状的生物具有某个特定性状呢?例如,让禾本科植物能够固定空气中的氮气;让微生物生产出人的胰岛素、干扰素等药物。这样既节省了人力,又简化了生产,同时还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这种设想能实现吗?回答是可以的。通过科学家们的不断努力,在20世纪70年代终于创立了一种能定向改造生物的新技术――基因工程。这样根据具体实例提出假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探究的欲望。

2、利用MCAI课件提供直观材料,为学生的积极探究创设条件

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教师只注重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阻断了学生的分析、综合、概括、抽象等心理过程,妨碍了学生对学习材料的正确加工和转化,剥夺了学生自由思维的空间。一堂课下来,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听得味同嚼蜡,兴趣全无。而探究式教学模式特别强调了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重视学生的主动学习,强调放手让学生自己思索、探究和发现事物,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和探究知识的构成统一起来,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在于对事物原有的发现地过程从教学的`需要加以编制,以缩短、减少发现过程的难度,使之沿着最简捷的路线进行。而且,探究式教学既肯定了学生的认识前提、情感前提和教学的“质”这三个变量对教学的影响,更注重知识获得和运用过程中的学习行为和学习心理的变化,运用一切教学手段,给学生创作自由的学习氛围和广阔的思维空间,使他们的个性心理得到自由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此外,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认识活动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中学生的认识活动也不例外。生动、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最容易被中学生接受,能使其从事物现象中找出规律,形成正确的概念,进而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因此,CAI 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感受事物的质量,让学生获得更生动直观的事物形象,它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将微观过程加以宏观模拟、把宏大场景做微观处理、使瞬间变慢、历史重现。化枯燥为生动,图、文、声、像并茂,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给学生自主探究提供了充足的感性材料,使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探究的目标,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如“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既是生物的生殖的教学重点,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多用挂图、板图进行讲解,但由于再生动的讲解也无法表现出减数分裂的动态过程,故此使到讲解的内容往往过于抽象而导致学生一知半解,印象不深。而CAI课件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教师可以在课件中将减数分裂过程以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动态的演示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快速掌握相关知识,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教师只起着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进行探索实践,逐步做到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指导实践。

3、利用CAI课件进行当堂考核,对学生的探究进行评价

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教学模式,因为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双重的教学过程:探究者对所研究的课题的学习,同时也是对探究过程的学习。因此“评价”这个环节就显得必不可少了。评价的目的是让学生回顾假设是如何验证的,知识结构和科学规律是怎样发现的,使学生学会分析自己的思维过程和思考方法,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学生总结探究的过程并进行评价,可以维持学生内在的探索动机,增强学生探究的自信心,提高探求能力,并促使他们把获取的知识应用于新情景,解决实际问题。而CAI 课件可以很好地帮助教师完成“评价”这个环节的教学。

如在完成“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这个环节的教学后,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克隆与克隆动物技术发展史、受精的过程,既加强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又加深了学生的印象,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此外,教师还可以精心设计一些形成性练习,在完成教学后调出来让学生进行思考并且回答,进一步巩固学生自主探究的效果,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锻炼。

三、CAI应用于生物科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优点

1、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由于CAI课件能够很好地将教师课前准备的各项教学材料呈现给学生,其声、色、光、形兼备的特点,能很好地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究,充分发挥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对科学产生热爱的感情,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强烈愿望,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2、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探究式教学模式因对问题探求的过程性、参与性和责任感,学生头脑中形成的表象带有感性和理性的双重性,便于学生的再造想象,也有利于创造想象的培养。通过探究结果的分析、概括和抽象。培养了学生创造性发现能力。而CAI课件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了充足的感性材料,为其自学创造了条件。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真正让学生学会学习。

3、能够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生物教学模式要把发展学生个性作为教育的最重要的目标,好的教学模式能促成学生个性心理的良好发展。将CAI应用于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整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及时将CAI课件中的相关材料在适合的时机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索,并为学生的探索创造条件,而学生则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发现问题,积极主动地探索问题,以至最终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这种课堂结构的改革,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这种自由、宽松的学习气氛中,学习兴趣、各项能力和人格个性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所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技术都有自身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任何教学模式和教学技术的运用都是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问题探求的过程性和参与性,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观察来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体验中发展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各种能力,使学生能自觉运用所学的科学方法调节和控制学习活动,逐步形成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的研究方法。而CAI以其生动的形式、丰富的画面,加大了知识的密度,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为学生积累信息开拓了广阔的视野空间,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形成做好了物质准备。

篇9: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

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

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

文/蒲 蓉

摘 要:探究式教学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所以,从如何在高中历史课堂上实施探究性教学模式进行简单介绍,以期能使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高中历史;探究性;问题;小组

高中历史课程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所以,在历史课堂上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能力从不同程度上得到加强和发展。对此,本文简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如何实施探究性教学模式进行介绍。

一、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问题是探究的基础,是创新的核心。所以,在历史课堂上,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历史学习当中。

例如,在学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由于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提出的背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内容及实质,儒学如何成为正统思想。(范文网 )所以,在导入课时,我首先让学生分析了以下材料:“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避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根据材料分析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含义是什么?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找到探究历史的兴趣,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提倡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普遍受广大师生喜欢的一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小组各抒己见的过程中,发现历史的魅力。所以,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就某一话题、某一看法进行小组讨论,真正让历史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平台。

例如,在学习完《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时,我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1)鸦片战争以后,为什么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2)林则徐和魏源在学习西方过程中有何异同?(3)怎样评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让每个小组思考。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注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小组讨论当中,不要让一些学生成为主宰者,要让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所以,教师要有意识地在历史课堂上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关娴娴,王晶。高中历史探究教学模式的实践[J]。新课程学习:下,(05)。

(作者单位 新疆农三师图木舒克高级中学)

篇10:学院式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学院式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当前,中学教学体制存在不合理的因素,在课程课时、教材选用、教与学等诸多方面均有待改革,而高中语文教改工作的开展更是缓慢,面临着教与学、学与考严重脱节的局面,拿不出切实可行的,符合教学规律的有力措施。本着一颗敬业敬职的心,下面我谈谈“学院式”教学的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学院式”教学的理论依据。首先,从目前国家教委规定的学制看,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完成青少年语文双基能力的培养,而高中三年完全可以和现有的大学院校一样,都属于基本能力提高和术业专攻的阶段,从而演变为大学的初级阶段,即“准大学”或“准院校”的性质。其次,从高中生的生理、心理发育的成熟角度看,如今的青少年较过去的同龄人在生理、心理发育成熟的年龄上,平均提前2~3年。现在的高中生在生理、心理上的需求就相当于过去的大学生。他们有足够的自觉性,自我安排生活和学习,也有足够的耐性坐在教室里听课和思考,敏锐地判断和解决问题……这样不妨仿效“学院式”的课程课时安排,将45分钟/节变为50分钟/节,并且两节连着上。在同等工作量下变短课为长课,变零散为集中,以满足高中生的求知欲。再次,从高中的教与学角度看,“学院式”教学,教师花同等的精力而学生的收效却大大超过了传统式教学。显而易见,“学院式”教学的效率高。

选择教材编排类型要从实际出发。

(1)选择恰当的教材为我所用。教材是教学的根本,若在选择教材类型上不从教与学的实际出发,必将导致偏颇和盲目。为了同步于“学院式”的高中教学课时安排,教材上也应有相应的变化。纵观建国后40多年的语文教学的变革和发展,教材体系主要有合编型(传统教本)和分编型(实验教本),笔者认为分编型更适合讲座。目前已经在试用的分编型教材有:《阅读》与《写作》,《语文》与《作文》,《阅读》与《表达》,《文言读本》、《现代文选读》、《文学读本》、《文学作品选读》、《文化读本》、《文化著作选读》与《写作》。此外,还可采纳《作文》分编型,如“观察――分析――表达”三级训练体系教材等。总之,跨入90年代以后,分编型实验教材以其特有的灵活性与系统性被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所看好,并有望成为正式课本。

(2)可在教材之外,选好并补充与时代联系较紧的教学材料。我认为,在不偏离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各盛市、地教委可组织人马,编采临时教材,以活跃语文课堂。可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的特点,大胆地、适当地添补教材内容。学生对课外新知识的好奇心强于课内,好奇心便是驱动力,应顺着他们的好奇心,尽可能快地采编有吸引力又积极向上的临时教材,如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焦点访谈”、“新闻评论”等都是极好的'可采编成临时教材的素材。这样,课堂紧紧维系着时代与学生,让他们在完成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同时,又知道是非曲直、善恶美丑,从而更加明确自身的责任感和不足。

改革师资编制,改善教与学的效率。语文科看似零散,实则是一门极系统化的学科。诸如语基、文言、现代文、文学作品、写作等等都是语文这一“整体”下的若干子系统。试想,若能让这若干的子系统个个过硬,那么“整体”也就过硬。再想,如何使它个个过硬呢?只有“承包”,也就是让每个教师承包下自己认为有把握的子系统,然后上大课(两小班合并或更多合并),即“学院式”的教学。如此做来,有以下几点好处显而易见:教师守业和敬业,因为“承包”就意味着责任;可充分发挥教师的潜能,真正做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更易教出“专长”,学出“专长”,因为“讲座型”的教学,教师挖掘得深,学生学得也深。

变革的时代呼唤观念更新,呼唤教育者们大胆地投身当前的教改实践中。相信运用“学院式”教学的模式,会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走出一片新天地。

篇11:研究型教学模式在《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中的应用

研究型教学模式在《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中的应用

王伊蕾,李涛

(鲁东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山东烟台264025)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数据库教学的现状,分析了传统数据库教学模式的几点不足。笔者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包括前导式案例教学、头脑风暴法的课堂教学、课程内和课程间知识点的整合以及由教师引导的创新型学习方法。

关键词:研究型教学;前导式案例教学;头脑风暴;创新型学习

作者简介:王伊蕾(1979-),女(汉族),山东济南人,博士,网络工程系副主任,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安全。

一、前言

《数据库系统原理》是本科计算机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或必修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既可以培养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数据库管理能力以及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能力。研究型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突出特征是坚持在学习过程中的自由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与以往教学模式相比,研究型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本文提出的新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在原有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针对本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多年的《数据库系统原理》教学经验进行总结,从案例教学、头脑风暴法、知识点整合、教师引导创新型学习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将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数据库教学现状与不足

笔者总结几年的课堂教学经验,得出几点传统教学的不足。

1.课程理论教学方面,因为学生没有相关的项目实战背景,在学习理论时普遍感觉概念抽象、难于理解。例如学生无法真正体会E-R图的作用,不知道如何建立若干关系,为什么这样建立关系。在后半程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仅仅掌握几个孤立的知识点,例如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建立审计机制,如何使用并行控制机制等,不会设计和评价具体的数据库系统,无法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另外理论学习的过程枯燥乏味,加之学生无法体会理论的用处,从而使得学习处于被动状态。

2.课程实验教学方面,目前关于数据库的实验大多是验证性的,学生把课本中的例题和课后习题输入验证,因此实验失去了本来的作用,而实验内容也因为缺乏创新,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失去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辅助作用。

3. 课程设计环节的用意在于为学生提供一个平台,将《数据库系统原理》的前序课程《数据结构》和后续课程《软件工程》融汇贯通,使学生了解学习数据库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一环节基本无法执行,数据结构中的上机编程使用的是C或者C++,而软件工程所做的项目大多是B/S模式,需要使用的语言是ASP或JSP,数据库中的SQL语言需要嵌入ASP或JSP,但不同的宿主语言嵌入SQL的格式不尽相同。因此,学生在学习《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时普遍感觉实际用处不大,缺乏学习兴趣。

三、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实施

对于大学教育而言,积极研究开发研究型课程,并在教学实践中鼓励运用研究型学习的方法,是培养研究型人才的可行途径之一。

1.前导式案例教学。传统的案例式教学一般是在描述了原理之后,给出有关的典型事例,从而一目了然地帮助学习者建立相关的图式,案例教学法已成为一种较为成功的教学方法。研究型教学模式提倡在学习理论之前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只有真正经过研究的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掌握好、记得牢。本文提出的前导式案例教学在不学习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将往届学生的成功案例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接触实实在在的东西,建立数据库的第一印象,让学生观察案例中包括几个表,适时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建这几个表,建表的依据何在,表中的字段如何安排,如何控制表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当然往届学生的案例可能会有一些缺陷,但是较之设计完整、功能完善的大型系统,这些小系统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通过演示案例,简单介绍数据结构中的某些算法,例如排序算法、查找算法在案例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为什么《数据结构》是《数据库系统原理》的先序课程以及它在整个案例中的作用。然后分模块介绍该案例,并且简单介绍软件工程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软件工程》为什么是《数据库系统原理》的后续课程。通过第一次课中的案例引出为什么要学习数据库,学习了数据库能干什么事情,并且把案例中的知识重点分散到各个章节,让学生了解数据库各章节的连贯性,能够全局把握本书的内容,做到有目的地、主动地学习。

2.头脑风暴法的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课后习题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并且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应用多种方法解题,同时教师还可以将历年学生的习题答案和应届学生的答案作对比,看他们掌握到何种层次。最后由教师将所有的答案整理分类,分为正确和错误两大类,课堂上为学生讲解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正确作答,另外从理论上分析错误类的问题所在,提示学生以后避免发生类似的错误,然后在上机时为学生演示习题结果,加深学生的印象。例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以第三章课后习题四“求没有使用天津供应商生产的红色零件的工程号JNO”为例,正确做法包括用NOT IN引出的嵌套查询、连接查询、两个集合的差操作和EXISTS与IN引出的嵌套查询等几种操作,错误的做法包括“=”的错误使用、JNO选择范围错误、表连接错误和ANY的错误使用等一些错误。头脑风暴法的应用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了解到习题的解答不仅有一种方案,可以使学生充分掌握各种SQL语句。

3.课程内和课程间知识点整合。研究型教学模式不仅仅单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还注重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学能力,注意大学期间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为数据库的知识点太零散、抽象,不容易掌握,因此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如在第一章绪论,介绍了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在学生还没有关系的概念及内容的时候,就显得抽象、空洞。又如关系代数和SQL语句都是对关系运算的描述语言,在这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如何进行两者之间的转换。通过这样的两个问题来思考两者之间的联系。又如在数据库设计的逻辑结构设计阶段,要使用前面章节的关系理论的知识,来对初步的关系模式进行范式识别、规范化处理,针对设计过程中的实例进行分析处理,在强化关系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它的实际应用。

本文提出的知识点整合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指合理调整教学内容、知识点,加强各章节内容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易于理解、掌握,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架构。另一方面还指将《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原理》、《软件工程》和《操作系统》等多门课程知识点的整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将其先序和后继课程的知识点贯穿其中,让学生充分了解到不仅这门课程内部有连贯性,整个大学四年的课程都具有连贯性。例如,在课程之间离散数学中的存在量词、全称量词、蕴含都在数据库的元组关系演算中有所体现,而在数据库内部,存在量词、全称量词、蕴含又是SQL语句中EXISTS谓词子查询的基础。教师应该在充分熟悉《数据库系统原理》这门课的同时,也应了解《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软件工程》和《操作系统》等多门课程的基本知识点,才能做到课程内部和课程之间内容的真正整合。

4.教师引导的创新型学习。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首要在课程实验中逐步培养,因此,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显得极为重要。课程的综合设计性实验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一个较大的跨越,涉及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和SQL SERVER 的融合问题。教师应该为学生搭起支架,给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如怎样在VB的环境里访问SQL SERVER的数据库,如何对数据库进行更新和查询操作,这是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的最基本的问题。对于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有困难的同学,还要结合实验项目,讲解具体的ADO的连接方式、信息的插入、删除、修改以及查询功能的具体实现语句,并按照编程过程一步步演示,这样让学生对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实现有直观的实际的理解,逐步为后期课程设计打下动手的基础。

四、结束语

数据库技术是信息技术领域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也是为了紧跟数据库的前沿技术,积极跟踪当前数据库技术发展的水平和趋势来培养管理类人才。本文分析了数据库教学的现状,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课程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等方面的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从而导致学习效果不佳。然后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在原有概念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改进。笔者将这些新的措施应用于实际的教学,实践表明这些措施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之上,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M].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胡彩平“。 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的研究性教学探讨[J].时代教育,,(5 ):90-92.

[3]徐一平,李艳丽,董亚凡。案例式教学法在VFP程序设计课程中的探索[J].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3):81-83.

[4]谭志敏,郭亮。头脑风暴法在教学中的运用及其注意要点[J].继续教育研究,,(05):142-144.

[5]万常选,吴京慧,廖国琼,等。数据库系列课程中创新性学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人才培养,2009,(15):13-22.

篇12:探究式教学模式在药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探究式教学模式在药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探究式教学模式目前在药学专业的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需要学生依据教师的授课指导,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方式来对目前的教学内容重点知识进行自主学习,还可以通过组建小组形式来深入研究,合作交流,从而可以有效提高药学专业学习的整体学习氛围和学习效率,还可以达到药学教学中的认知与情感教学的目标和要求。认知目标主要涉及的就是药学的基本药理、药学概念等知识能力的掌握;感情目标主要就是让学生建立起健康和科学医疗保健的职业责任感,确保药品的安全使用,提高职业道德水准。

采用的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的授课模式无法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药理学的积极性,所以需要以现代的认知学习思维为引导,以学生学习为主要中心,互动形式的教学以及合作形式的教学都属于探究式学习的重要内容,探究式教学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药学学习思维能力和相关理论问题的解决能力。通过研究式学习模式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现整体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探究式教学模式在药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为未来的药学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重要理论研究支持。

一、药学教学概述

药学核心的教学任务在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可以在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找到问题的合理解决方法,药学教学主要是以培养临床医学人才和药学专业人才为主要教育目标。药理学主要是从基础药理知识向临床医学过度的重要学科课程,与同类型的医学教学内容存在较大差异,内容复杂、涉猎广泛,药物种类繁多,所以学习药学学生多部分反应该科学学习内容过于繁琐枯燥,知识记忆较为困难,目前我国的药学教学模式主要集中在课堂理论知识讲解学习,实验室相关验证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学习,笔试与课程内容考核等。所以,目前已经无法促进学生积极学习药理学。探究式学习方法是以现代认知学习为理论基础,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互动交流与合作来提高学生问题思考和解决能力。是我国药学专业教学水平提高和教学内容革新的重要尝试[1]。

二、药学教学流程

(一)药学教学分析

在药学中的药理知识讲授的过程中,应该增加相关药理概念的课堂讲解,积极融合精讲和略讲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将传统的药学理论知识传授改变为药学教学问题的解决和探究过程,所以应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情境设定,来开发学生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主动探索的精神,扩大学生的学习思考信息吸收量。通过分析相关的临床药理知识来引导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消费者向知识探究者方向发展,实现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和开发[2]。

(二)教学模式分类

探究式教学模式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教学模式。

第一,情景创设,探究式教学模式以药学教学中的固定药理学习知识点为核心展开,但是与问题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差异在于,药学理论知识点在现实中应用较少,主要是配合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来确定,在教学内容确定以后,可以通过常见常见药物使用危险性情景创建来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能力[3]。

第二,启发思考,在药学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确认后,应该将学习的药物来源、作用、分析以及生产等多个环节进行综合研究,启发学生探究如何进行药物质量有效提高,如何保证用药安全,将药物对病患的影响降低到最小,通过效益最大化方式来治愈疾病[4]。

第三,探究式教学模式主要采用的就是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融合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内容,在实施小组合作研究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正确处理好药学专业授课教师、学生以及信息技术使用者之间的关系。药学专业授课教师主要发挥了专业学习引导、专业学习支持的作用。学生也应该充分发挥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将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认知学习的重要工具[5]。

第四,协作交流,与小组学习模式相配合的是协作交流学习模式,学生在药学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应该进行认真思考,自主探究,积极思考之后才能进入更加高质量的合作学习与交流学习环节。从另一方面分析,协作交流应该以自主学习和探究思考为基础,为学生提供不同的交流思路和交流观点支持,实现学习成果共享。教师也应该在该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专业课程活动组织、活动协调与教学引导的作用[6]。

(三)激情引题

疑问是发散思维,积极探索的根源。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可以发现,要想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需要始终保持良好的问题意识,乐于探究,在进行问题探究和分析的过程中大脑会持续处于高度的敏感状态,敏感和紧张状态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在药学专业教学课堂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对问题提出个人的看法和见解,引导学生在问题观察、问题分析和问题研究的过程中储备知识[7]。

(四)合作探究

教师可以在课前给出下节课的讨论题目,让学生在课后积极进行资料查阅,划分小组来进行讨论题目的PPT制作,在课堂上进行课题谈论和研究,让学生成为问题分析和问题研究的主导者,教师仅仅作为活动引导和活动辅助的作用。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研究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课程实验研究评价和自我评价,最后,应该对讨论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和掌握,教师应该对提出的观点进行概括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主要学习兴趣,从而实现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总体提高,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成绩评价

学生的成绩评价主要由讨论题目的多媒体制作、PPT汇报以及问题回答三个环节组成。

三、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

应该了解学生对于探究式教学模式在药学专业教学中的认可程度,可以选择在该课程完成后进行学生课程问卷调查,同时可以通过座谈会形式来收集学生对该教学模式的看法和意见建议,分析通过探究式教学模式是否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学习思维能力、在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效果如何以及合理的知识体系构建效果等。大部分的学生都比较赞同学生的探究式教学模式,认为通过探究式教学学习可以实现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效突破,提高药学理论知识的应用水平和认识程度,开阔了学习思维,增加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主动思考和问题的解决能力。所以学生大部分都较为接受该类型的学习模式。

通过探究式学习在药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提供问题分析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同时在实践与表达的过程中,相关信息资源的应用效果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协同分析能力也明显上升。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该类型的教学方法具有创新性特点,问题设置独特,实现了知识理解和知识分析的灵活性提高,实现了过程角色分析与研究的认知水平提高,还可以使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存在的缺陷得到很好弥补。让学生通过问题情境分析来活跃思维,感受问题探究过程的生动性,提高对知识的分析和解决能力,使本来晦涩繁琐的药理学理论知识更加通俗易懂,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同时通过小组问题讨论形式还可以实现课堂氛围的活跃与学习兴趣的激发。探究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于药理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表达能力,增加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为学生的药理知识学习和教学能力培养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探究式教学模式是由美国教学学家Schwab提出,属于在国际国内都较为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方法需要专业课程教师对授课内容进行精心设计,进行典型问题情境创建,启发学生以问题为主要切入点,进行相关资料搜集和分析,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观察,在问题分析和研究的过程中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法,这些都符合我国目前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探究式学习属于目前应用到理论性较强的学科的理想性教学模式,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拓展和教学空间的有效延伸,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课外书籍以及相关网络信息资源来提高知识的理解程度。探究式教学模式在药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为未来的药学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重要理论研究支持。

篇13:KAS模式在高职高专《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KAS模式在高职高专《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将KAS模式引入到高职高专<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以合同为主线,改革教学方法进行知识(K-Knowledge)的'传授,培养学生的归纳、运用和学习能力(A-Ability),并通过过程式教学和实际业务环境的锻炼最终使学生一定的国际贸易业务技能(S-Skill),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

作 者:陈晓梅  作者单位: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湖南,长沙,410205 刊 名:社科纵横 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REVIEW 年,卷(期): 25(7) 分类号:G710 关键词:KAS模式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  

篇14: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在田径课程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该文在“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背景下,立足我国高校学生体质逐年下降的事实,借着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东风,结合当今“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和“课程”热点展开研究。从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田径课程现有教学模式分析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在田径课程中的实施及效果,以期为体育相关课程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运动处方;教学模式;课程;实施;效果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原有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功实施,现在就读的大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中一家一个孩子为数居多,因此,六个家长围着一个孩子转成为不争的事实。由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等不良习惯导致的学生亚健康及体质下降成为社会各界对这一代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教育与体育研究者一直重视的研究课题,如何解决和改善迫在眉睫。新形势下,学校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田径课程教学模式也不例外。

1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

运动处方教学模式是在体育课堂中以运动处方的运行过程作为教学程序开展教学,以达到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锻炼兴趣等的一种教学活动[2]。运动处方作为概念最早被医学界使用,后来,这一概念被体育界所引用。在这以后,学术界关于运动处方的概念定义有多种,其中较为权威和多用的概念当属北京师范大学体育系田继宗教授在一项研究中所阐述的:运动处方是以身体练习为手段,为改进、完善、提高、增强身体某一部分或某一些器官的功能而有针对性地实施的系列练习方法。运动处方教学模式是近些年来提出的较为年轻的概念,学术界普遍认为,运动处方教学模式是以运动处方教学为主要手段完成体育任务,解决教学问题的。

2田径课程现有教学模式分析

田径是运动之母。田径课程多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解与示范相结合,强化基本动作学习,以练为主等方式来实现的。甚至,近些年来提出的多媒体网络教学、合作学习,通过培养创新精神,加强团队建设,将训练与竞赛融为一体,加强课外实践活动等方式也逐渐被采用。具体分为理论指导,实践提高;讲解清楚,示范到位;强化基础,精讲多练;提高成绩,学以致用。但目前的这些教学模式不能顾及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因此值得反思和改进。

相关专题 工程学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