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理论体系的比较与评价

我还想怎么呢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我还想怎么呢”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试论理论体系的比较与评价(共7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试论理论体系的比较与评价

试论理论体系的比较与评价

试论理论体系的比较与评价

发布时间: -1-16  作者:秩名

摘          要

本文从思惟哲学的角度初步探讨了理论体系的比较和评价的问题。这涉及到理论体系的形式要素、形成要素和现实要素。

关键词:理论、立场、审视方位、视界、视域、审视方法、形式要素、形成要素、现实要素

每一个理论体系,无论它的建立者自觉到与否,都有一个立场。

关于立场,我们见到两种解释。《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所处的地位和所抱的态度;特指阶级立场。『1』 场有哲学认为,场“就是事物的相对相关性的所在,也同时是此相对相关性之所以为可能的所在”。『2』 由此来看,立场即在场中的位置。

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评价的角度来看,立场是一个理论体系由以建立的出发点,也是它的整个体系赖以支撑的基本立足点。事物所处的层次也是立场的一个方面。立场不同,所建立的理论体系也必然不同。因为在同一时间,语言表达的线性序列特征决定了我们只能梳理出一套有条理的意义秩序,被广范接受的以三断论为特征的形式逻辑也决定了我们只能建立起一套逻辑严谨、一以贯之的理论体系。这就是说,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只能有一个立场。同一个理论体系如果有一个以上的立场,就必然会导致逻辑矛盾。

立场的选择要服务于我们预期的目的。以对中国古代美学的探讨为例,如果目的是旨在让现代人理解它的特质,则应该以现代观念为立场。如果目的是旨在呈现出中国古典美学的原生态运动的纵向、横向结构及其特征,则应该选择中国古典美学本身为立场。

立场的选择未必都是有意识的。但是,一旦你选择了某个问题,你同时就接受了某些预设,从而就在一定层次上取定了一个立场。

立场确定之後,就要确定审视方位,也即视角。这就好比我们站在一个地方向远方观望,总有一个观望的方向、方位,如上、下、左、右、前、後、东、西、南、北等等。立场好比坐标原点,审视方位好比在一个坐标体系中相对于X轴所能划出的各个不同度数的角度。也就是说,立场只能有一个,审视方位却可以有多个。

原则上说,同一立场可有无限个审视方位可供选择。但实际上,受时间、精力、能力、物力、财力等等的限制,从同一立场出发的审视方位只可能是有限的若干个。单一审视方位的理论体系也是有的,只是比较少,主要是那些研究对象属于简单性的、静止的事物的理论。对复杂性事物或运动变化的事物,为了从不同审视方位来全面、清晰地揭示事物,就需要从多个审视方位出发,单一的审视方位就显得不够用了。

立场的选择当然会影响到审视方位的选择与确定。虽然说同一立场可以有无限个审视方位,但这些审视方位实际上都是被这个立场所决定了的。立场一旦确定,也就同时确定了有哪些审视方位可供选择,虽然这些审视力方位很多甚至可能是无限的。

审视方位确定之後,还要确定视界。这就好比照相,在取景完毕后要调整焦距。视界过远,照片模糊;视界过近,也难以成像。摄影中当然有变焦镜头可供使用。理论体系的建立中自然也可以有类似的处理。但这显然比摄影复杂多了。之所以复杂是因为人的因素不可避免地渗透于其中,稍微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

在理论体系的建立中,视界的确定很重要。视界直接影响到视域。

从同一立场出发的若干个审视方位,根据视界横向串联起来所包括的事物和所形成的关系网络,就是视域。视域的大小首先由立场决定。“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立场是在每一层楼上具体确定的。在高低不同的楼层上的立场决定了能看到的范围,即视域。视域的大小还由视界来确定。视界越深越远,视域就大;反之,视界越浅越近,视域就小。

视域的确定也很重要。视域过大过宽过广,看似无所不包,实则往往粗疏,犹如蜻蜓点水。视域过小过狭过窄,往往越往细处钻研越感到吃力,甚至有力不从心之感。这往往被讥笑为钻牛角尖或繁琐。

立场、审视方位、视界、视域确定后,对于理论体系的梳理或建立而言,余下的重要问题就是审视方法。

审视方法最基本的有两种:全释法和生态学方法。

诠释法是审视者以自己的“先入之见”和背景知识作为基础对既有的文本作出新的意义秩序的梳理。诠释法又有两种子方法:外构解释法和内构解释法。例如,用西方美学和现代各学科的知识作为解析中国古典美学的知识基础,这是外构解析法。此法的优点在于能从熟悉的现象中发现应该给予关注的陌生点,有利于作出新的发现和突破。但如果操作不当,也容易出现削足适履等等不太合适的情况。内构解析法的运用,以中国古典美学为例,就是运用中国古代的儒家、道家、禅宗等各主要流派的美学思想作为基本模板来解析。内构解析法的优点是谨严、周密、平实、周遍畅达,但却难于作出新发现或突破。

生态学方法与经典自然科学的方法很接近,它是描述性的。审视者作为主体的因素应该有意识地最大限度地避免渗入到研究工作中去,把文本当作纯粹客观的对象来进行研究。

;

理论体系的比较和评价首先要把所涉及的理论的形式特征搞清楚。其中首先是立场。虽然出现于一个理论体系中的所有问题并非都能在同样的立场上获得解决,但立场既然是一个理论体系的立足点,则弄清楚理论体系的立场就好比进了一间屋子的门。这一点,我们还可以从理论体系的建构和成熟过程来看。一个理论体系在精致化过程中,相对于反题而对正题进行进一步讨论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在本体系中无法解决的问题。当我们试图通过占据不同层次的另一个立场来消除这一问题时,另外的问题又会出现并且出现逻辑矛盾。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事实上不存在绝对的体系。所谓绝对的体系是指:A 无所不包的体系;B 体系的基础是完全可靠的;C 体系内没有不可解决的问题。这样,找出这样的反题或矛盾,对理论体系的比较和评价来说,就显得非常重要。

当然,要真正解构或全盘否定一个理论体系也殊非易事,因为,不存在一个完全确定的理论体系。要把一个理论体系同另一个理论体系完全对立起来事实上同样是不可能的。当然,这里的困难也说明,分析一个理论体系的形式要素、特征虽然实属必要,但仅仅这一点也是不够的,还要分析它的其它方面的特征。

二  理论体系的形成要素

进行理论体系的比较和评价,不仅要从静态上考察它的形式要素,而且要从动态上来考察它的形成要素,也就是从它形成的历史过程来看。影响理论体系形成的要素主要是:

其一,观察。观察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信息搜集。观察同样有立场的问题。一次特定的观察必然有一个特定的立场,不管观察者是否明确意识到,都是这样。观察还是有层次的。事物本来就是复杂的。对复杂的事物,观察时只能根据其层次特征,每一次观察取一个层次进行,这样有利于系统地、全面地、细致地了解事物的各个方面。同时,观察又是有范围的,一次观察不可能包揽一切。    另外,我们往往强调观察时要客观,但绝对的客观事实上既不存在也做不到。因为,任何观察,从我们开始制定观察计划、确定观察方案、步骤时起,就有观察者的既有知识、概念框架和心境等等人的因素渗透于其中。

观察的第二个阶段是自然解释,即第一阶段的信息进入观察者的思惟世界,在思惟世界的语义背景(既有知识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下进行解释。语义背景很显然会影响到这种自然解释,而不同的人,其语义背景是不同的。

观察的第三阶段是观察结果的陈述。这必须运用语言。确切地说,是用陈述者个人的人各有异的言语。

其二,理论的语言方面。如果理论体系使用的是规范的语言,把实在世界作为其摹本,那麽,理论的运用所使用的就是自然语言,而这是与使用这种语言的语境等等因素有关的。语言学的研究表明,英语、德语、汉语等等,不同的自然语言,对人的理论思惟的形式、内容、发展等多方面都有影响。如果理论体系所使用的是人工符号语言,则还要考虑这种人工符号语言所适宜的层次、范围、局限性,以及它所遵循的逻辑系统等等的不同。与自然语言相比,人工符号语言虽然有明晰、简洁等等优点,但它的局限性也比自然语言大得多、多得多。

其三,理论的逻辑方面。逻辑本质上是多元的。以自然语言逻辑为例,在西方有亚里士多德逻辑和斯多噶逻辑两大体系,在印度有因明逻辑,在中国有墨辩逻辑和《易经》逻辑两大体系。至于人工的符号语言逻辑,则在数理逻辑的发展历史中已经涌现得不可胜数。逻辑体系影响到理论的形成、构造和表达,并影响到理论的深度和广度,进而影响到它的说明能力和解释能力。

其四,理论的表达方面。每一个理论的表达都有特定的读者对象,这是理论的创立者在表述他的理论时不能回避的问题。通常,理论刚刚创立的开始阶段,读者对象是同行专家、学者,所用的专业术语很多,语言风格枯燥、晦涩。在得到同行专家学者的一定程度的认可后,就开始向更加广泛的读者对象传播、宣传,语言风格也相应地逐渐面向大众的口味,专业术语逐渐减少,更加生动、活泼。

其五,理论的说明功能。理论只可能是实在世界的局部的大概的抽象模型,也只可能近似地符合于实在世界。但是,说明则要针对具体的现象。这就有了抽象对具体的差距。而且,理论作为语义抽象模型,不可能完全按照某种模式说明具体现象。这就有了多样性对单一性的差距。另外,说明本身还要受说明者的人的因素的影响。这就有了主观对客观的差距。这三个差距的存在也说明,任何理论的说明功能都是有限的。既然这样,就要把每一个理论体系放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进行比较和评价,超越历史地、求全责备地苛求前人、古人、他人是不应该的。

这也说明,理论体系的比较和评价,只考虑了它的形式要素、形成要素还是不够的,还要考虑比较和评价这种行为所发生的具体的现实的因素。

三  理论体系的比较和评价的现实要素

理论只可能近似地符合实在世界。我们对意义世界中的某一个理论体系进行论证,对它进行评价和辩护时,可以把它看作真和假,但实际存在于思惟世界中的`不是实在世界而是意义世界,我们关注的焦点也只是功夫论的操作层面,因而理论的真值问题,很大程度上不是就它与实在世界相契合与否而言的,而是就它符合于预期目的的操作需要而作出的真值指派。例如对史学理论,著名的德国史

学大师兰克在他的名著《拉丁和条顿民族史》中就说过:“历史向来把为了将来的利益而评价过去、教导现在作为它的任务。”科学技术自然不用说。就是最玄虚的哲学也是这样。以中国儒家哲学为例,哲学也就是使生存技术、艺术渐臻化境、圣境的指南。小学之道是礼、乐、射、御、书、数和洒扫应对进退这样的生存技能;大学之道乃内圣外王的“提高心灵境界”的生活艺术。西方哲学大体上可划分为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流派。科学主义实质上要解决的是如何发展科学技术的问题,人文主义要解决的是人在自然、社会中如何安身立命的问题,同样也是以人为中心,以解决人的实际问题为己任的。中外哲学几千年的发展,归结起来,基本问题就那麽几个,之所以有那麽多的哲学流派和哲学体系,无非是不同时代的哲学家根据自己时代的需要所重新提出的新的解决方案罢了。

这样看来,理论体系的比较和评价还得从比较和评价的功能,即比较者和评价者进行比较和评价的目的来探讨。理论体系的比较和评价的功能主要有五种:显示性功能、信息性功能、咨询性功能、试探性功能、导向性功能。『3』  显示性功能是比较者和评价者通过结论表达而传递自己的见解、感情、态度,以寻求他人的理解、了解和认同。信息性功能是比较者和评价者通过比较和评价弄清前人做了什麽工作、用什麽方法做、问题解决到了什麽程度、还有哪些工作没有做,从而规划自己工作的努力方向。咨询性功能是比较者和评价者在与其它比较者和评价者进行理性的对话过程中,将他人的结论和自己的结论进行对比,以明了自己作出的结论的可信性和可行性。试探性功能是比较者和评价者将自己的结论表达出来,以试探他人的反应,从而预测自己如果将结论付诸于行动时可能出现的情况。导向性功能是比较者和评价者期望通过结论的表达而对他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诱导或引导他人按照结论表达的目的而行动。

根据理论体系比较和评价的功能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它大体上划分为三类:纯学术的比较与评价、功利性的比较和评价、感情性的比较和评价。前两者比较单纯。感情性的比较和评价,可以划分为酸葡萄心理、老好人心理、嫉妒心理三种亚类。需要说明的是,这三类中的每一类都不会是绝对的,往往是三种性质兼而有之,只是比例有所不同罢了。这是因为比较与评价是在实际的、具体的、特定的社会情景中展开的。这些情景主要是:

社会情景。这主要是指政治、文化、经济、科技、社会思潮等等因素对理论的比较和评价的影响。例如,对传统文化的评价,往往在一个国家国力强盛、在世界上的地位上升时,给予肯定性评价的占据主导地位,反之,在一个国家国力衰弱、在世界中的地位下降或不高时,给予否定性评价的占据主导地位。一般而言,社会情景对自然科学理论体系的比较和评价的影响要比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小一些。

学科共同体情景。这主要有学术规范和理论传播状况两类因素。一种理论体系是否、在多大程度上符合该学科的占据主导地位的学术规范,比较者和评价者对这种学术规范的态度,都会影响到对该理论体系的比较和评价的结论。理论传播状况主要指学科范围内信服某一种理论的人数的多少、是学术权威还是青年人、赞成与反对双方的力量对比及演变趋势等等。显然,这也是对理论体系的比较和评价的结论有很大影响的一个因素。

人际关系情景。比较者、评价者和理论体系的创立者、赞成者之间的人际关系是亲密还是疏远,如果疏远,是相互制约的还是非制约的,都会影响到对理论体系的比较和评价。在自然科学中,由于标准比较客观,这个问题虽然存在,但不太突出。在人文社会科学中,由于没有完全客观的标准,这个问题就显得特别突出。

注                   释

1、  《现代汉语辞典》。

2、  『美』唐力权著,《周易于怀特海之间:场有哲学序论》,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出版,第2页。

3、  冯平,《论表达活动》,《学术探索》第2期。

相关性:毕业论文,免费毕业论文,大学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模板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端]

篇2:试论理论体系的比较与评价

试论理论体系的比较与评价

摘 要

本文从思惟哲学的角度初步探讨了理论体系的比较和评价的问题。这涉及到理论体系的形式要素、形成要素和现实要素。

关键词:理论、立场、审视方位、视界、视域、审视方法、形式要素、形成要素、现实要素

每一个理论体系,无论它的建立者自觉到与否,都有一个立场。

关于立场,我们见到两种解释。《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所处的地位和所抱的态度;特指阶级立场。『1』 场有哲学认为,场“就是事物的相对相关性的所在,也同时是此相对相关性之所以为可能的所在”。『2』 由此来看,立场即在场中的位置。

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评价的角度来看,立场是一个理论体系由以建立的出发点,也是它的整个体系赖以支撑的基本立足点。事物所处的层次也是立场的一个方面。立场不同,所建立的理论体系也必然不同。因为在同一时间,语言表达的线性序列特征决定了我们只能梳理出一套有条理的意义秩序,被广范接受的以三断论为特征的形式逻辑也决定了我们只能建立起一套逻辑严谨、一以贯之的理论体系。这就是说,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只能有一个立场。同一个理论体系如果有一个以上的立场,就必然会导致逻辑矛盾。

立场的选择要服务于我们预期的目的`。以对中国古代美学的探讨为例,如果目的是旨在让现代人理解它的特质,则应该以现代观念为立场。如果目的是旨在呈现出中国古典美学的原生态运动的纵向、横向结构及其特征,则应该选择中国古典美学本身为立场。

立场的选择未必都是有意识的。但是,一旦你选择了某个问题,你同时就接受了某些预设,从而就在一定层次上取定了一个立场。

立场确定之後,就要确定审视方位,也即视角。这就好比我们站在一个地方向远方观望,总有一个观望的方向、方位,如上、下、左、右、前、後、东、西、南、北等等。立场好比坐标原点,审视方位好比在一个坐标体系中相对于X轴所能划出的各个不同度数的角度。也就是说,立场只能有一个,审视方位却可以有多个。

原则上说,同一立场可有无限个审视方位可供选择。但实际上,受时间、精力、能力、物力、财力等等的限制,从同一立场出发的审视方位只可能是有限的若干个。单一审视方位的理论体系也是有的,只是比较少,主要是那些研究对象属于简单性的、静止的事物的理论。对复杂性事物或运动变化的事物,为了从不同审视方位来全面、清晰地揭示事物,就需要从多个审视方位出发,单一的审视方位就显得不够用了。

立场的选择当然会影响到审视方位的选择与确定。虽然说同一立场可以有无限个审视方位,但这些审视方位实际上都是被这个立场所决定了的。立场一旦确定,也就同时确定了有哪些审视方位可供选择,虽然这些审视力方位很多甚至可能是无限的。

审视方位确定之後,还要确定视界。这就好比照相,在取景完毕后要调整焦距。视界过远,照片模糊;视界过近,也难以成像。摄影中当然有变焦镜头可供使用。理论体系的建立中自然也可以有类似的处理。但这显然比摄影复杂多了。之所以复杂是因为人的因素不可避免地渗透于其中,稍微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

在理论体系的建立中,视界的确定很重要。视界直接影响到视域。

从同一立场出发的若干个审视方位,根据视界横向串联起来所包括的事物和所形成的关系网络,就是视域。视域的大小首先由立场决定。“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立场是在每一层楼上具体确定的。在高低不同的楼层上的立场决定了能看到的范围,即视域。视域的大小还由视界来确定。视界越深越远,视域就大;反之,视界越浅越近,视域就小。

视域的确定也很重要。视域过大过宽过广,看似无所不包,实则往往粗疏,犹如蜻蜓点水。视域过小过狭过窄,往往越往细处钻研越感到吃力,甚至有力不从心之感。这往往被讥笑为钻牛角尖或繁琐。

立场、审视方位、视界、视域确定后,对于理论体系的梳理或建立而言,余下的重要问题就是审视方法。

[1] [2] [3] [4]

篇3:《内经》理论体系

《内经》理论体系

历代医家用分类法对《内经》进行研究。其中分类最繁的是杨上善,分做18 类;最简的是沈又彭,分做4 卷。各家的认识较为一致的是脏象(包括经络)、病机、诊法和治则四大学说。这四大学说是《内经》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一)脏象学说

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脏腑组织和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相互之间的联系以及在外的表象乃至与外环境的联系等等之学说。

脏象学说是以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为物质基础的。《灵枢·经水》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血多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当然有关解剖学之内容还远不止此,但更重要的还是通过大量的医疗实践不断认识、反复论证而使此学说逐渐丰富起来的,最终达到了指导临床的高度。

《黄帝内经》充分认识到“有诸内必形诸外”的辩证法则,使脏象学说系统而完善。正如《灵枢·本脏》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也。”

脏象学说主要包括脏腑、经络和精气神三部分。脏腑又由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组成。五脏,即肝、心、脾、肺、肾。《素问·五脏别论》指出:“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灵枢·本脏》说:“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六腑,即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和三焦。《素问·五脏别论》说:“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奇恒之腑也属于腑,但又异于常。系指脑、髓、骨、脉、胆和女子胞。这里边胆即是大腑之一,又属于奇恒之腑。《素问·五脏别论》说:“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腑。”脏腑虽因形态功能之不同而有所分,但它们之间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合作、相互为用的。如《素问·五脏生成篇》说:“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其主肾也;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其主心也;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其主肺也;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其主肝也;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其主脾也。”又如《灵枢·本输》说:“肺合大肠,大肠者,传导之腑。心合小肠,小肠者,受盛之腑。肝合胆,胆者,中精之腑。脾合胃,胃者,五谷之腑。肾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腑。三焦者,中渎之腑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腑也。是六腑之所与合者。”

经络系统可以分经脉、络脉和腧穴三部分。《灵枢·本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经脉有正经十二: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十二经脉首尾相联如环无端,经气流行其中周而复始。另有别于正经的奇经八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需要说明的是“奇经八脉”一名始于《难经·二十七难》)

经脉之间相交通联络的称络脉。其小者为孙络不计其数;其大者有十五,称十五络脉。《灵枢·经脉》言之甚详,这里仅摘其要: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手太阳之别,名曰支正;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手少阳之别,名曰外关;足太阳之别,名曰飞阳;足少阳之别,名曰光明;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足太阴之别,名曰公孙;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足厥阴之别,名曰蠡沟;任脉之别,名曰尾翳;督脉之别,名曰长强;脾之大络,名曰大包。

腧穴为经气游行出入之所,有如运输,是以名之。《黄帝内经》言腧穴者,首见《素问·气穴论》,再见于《素问·气府论》,两论皆言三百六十五穴。实际《气穴论》载穴三百四十二,《气府论》载穴三百八十六。

精气神为人身三宝。精,包括精、血、津、液;气,指宗气、荣气、卫气;神,指神、魂、魄、意、志。《灵枢·本脏》说:“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身而周于性命者也。”精和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气和神又是人体的复杂的功能,也可以认为气为精之御,精为神之宅,神为精气之用。

(二)病机学说

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转归及变化等等之内在机理的学说称病机学说。

《黄帝内经》所说“审察病机,无失气宜”“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皆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皆为此学说之内容。现从病因、发病和病变三方面加以叙述:

1.病因:引起人发病的原因很多,《黄帝内经》将其归纳为二类。《素问·调经论》说:“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风雨寒暑实为“六淫”的概括;阴阳喜怒乃“七情”的概括;饮食居处即“饮食劳倦”。可以认为这就是后世三因说之滥觞。

2.发病: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比,决定着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灵枢·百病始生》说:“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克其形。”这就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意。《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评热病论》所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等,都论证了这一点。

3.病变:疾病的变化是复杂的,《黄帝内经》概括病变也是多方面的,有从阴阳来概括的,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受风气,阴受湿气”;“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腑”。《素问·宣明五气篇》亦有“邪入于阳则狂,邪入于阴则痹;搏阳则为癫,搏阴则为瘖;阳入之阴则静,阴出之阳则怒”。

用表里中外归纳的,如《素问·玉机真脏论》:“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实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又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有“从内之外”、“从外之内”、“从内之外而盛于外”、“从外之内而盛于内”及“中外不相及”等病变规律。

用寒热归纳的,如《灵枢·刺节真邪》:“阳盛者则为热,阴盛者则为寒”。又如《素问·调经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从虚实而论者,如《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又如《素问·调经论》:“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实指邪气盛,虚指正气衰。概括说来,有正虚而邪实者,有邪实而正不虚者,有正虚而无实邪者,有正不虚而邪不实者。

以上为病机学说之梗概。

(三)诊法学说

望闻问切四诊源于《黄帝内经》,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又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见其色,知其病,命曰明;按其脉,知其病,命曰神;问其病,知其处,命曰工。”《黄帝内经》论诊法者甚多,谨按望闻问切之序列举如下:

1.望诊:包括观神色、察形态、辨舌苔。

观神色者如《灵枢·五色》:“五色各见其部,察其浮沉,以知浅深;察其泽天,以观成败;察其散抟,以知远近;视色上下,以知病处;积神于心,以知往今。”又如《灵枢·五阅五使》:“肺病者喘息鼻胀;肝病者,眦青;脾病者,唇黄;心病者,舌卷短,颧赤;肾病者,颧与颜黑。”又如《灵枢·五色》说:“赤色出两颧,大如母指者,病虽小愈,必卒死”。这些在临床上都是很有意义的。

察形态者,如《素问·经脉别论》:“诊病之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这是察看人的骨肉皮肤而推断病情的例证。又如《素问·刺志论》说:“气实形实,气虚形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

在临床上虚实是错综复杂的,只有知其常,才能达其变。

辨舌苔者,如《素问·热论》:伤寒五日,“口燥舌干而渴。”《素问·刺热论》:肺热病者,“舌上黄”。又如《灵枢》:“舌本烂、热不已者死。”其他如“舌本出血”、“舌本干”、“舌本强”、“舌卷”、“舌萎”等等不能一一列举。

2.闻诊:包括闻声和嗅气味。

闻声音者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听音声而知所苦”,“脾在变动为哕”;又如《素问·刺热论》:“肝热病者,热争则狂言及惊。”再如《素问·调经论》:“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这些都是听患者的'声音而诊断病情的。

其次是嗅气味,如《素问·金匮真言论》所说肝病其臭臊,心病其臭焦,脾病其臭香,肺病其臭腥,肾病其臭腐。

3.问诊:问讯患者的自觉症状以诊断病情是谓问诊。如《素问·三部九候论》说:“必审问其所始病,与今之所方病”,又如《素问·移精变气论》说:“闭户塞牖,系之病者,数问其情,以从其意”。又如《素问·疏五过论》:“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始乐后苦”。

4.切诊:包括切脉与切肤。《黄帝内经》言切脉最详,实难备述,姑择其要:

篇4:本金理论与财务理论体系

本金理论与财务理论体系

目前,财务理论研究已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许多研究领域涌现出大量丰硕成果.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财务理论体系研究较为滞后,至今理论界未达成共识,未真正建立起一个科学合理的'理论体系.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财务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拓展.明晰本金理论在财务理论体系中的基础性、根本性地位,以此初步构建了财务理论体系.

作 者:衣龙新 何武强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四川,成都,610074 刊 名: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YUNNAN FINANCE AND TRADE INSTITUTE 年,卷(期): 19(1) 分类号:F23 关键词:本金理论   财务理论体系   财务基础理论  

篇5:《黄帝内经》的理论体系

《黄帝内经》的理论体系

历代医家用分类法对《黄帝内经》进行研究。其中分类最繁的是杨上善,分做18 类;最简的是沈又彭,分做4 卷。各家的认识较为一致的是脏象(包括经络)、病机、诊法和治则四大学说。

这四大学说是《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现分述如下:

一、脏象学说

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脏腑组织和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相互之间的联系以及在外的表象乃至与外环境的联系等等之学说。

脏象学说是以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为物质基础的。《灵枢·经水》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血多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当然有关解剖学之内容还远不止此,但更重要的还是通过大量的医疗实践不断认识、反复论证而使此学说逐渐丰富起来的,最终达到了指导临床的高度。

《黄帝内经》充分认识到“有诸内必形诸外”的辩证法则,使脏象学说系统而完善。正如《灵枢·本脏》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也。”

脏象学说主要包括脏腑、经络和精气神三部分。脏腑又由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组成。五脏,即肝、心、脾、肺、肾。《素问·五脏别论》指出:“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灵枢·本脏》说:“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六腑,即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和三焦。《素问·五脏别论》说:“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奇恒之腑也属于腑,但又异于常。系指脑、髓、骨、脉、胆和女子胞。这里边胆即是大腑之一,又属于奇恒之腑。《素问·五脏别论》说:“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腑。”脏腑虽因形态功能之不同而有所分,但它们之间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合作、相互为用的。如《素问·五脏生成篇》说:“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其主肾也;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其主心也;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其主肺也;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其主肝也;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其主脾也。”又如《灵枢·本输》说:“肺合大肠,大肠者,传导之腑。心合小肠,小肠者,受盛之腑。肝合胆,胆者,中精之腑。脾合胃,胃者,五谷之腑。肾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腑。三焦者,中渎之腑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腑也。是六腑之所与合者。”

经络系统可以分经脉、络脉和腧穴三部分。《灵枢·本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经脉有正经十二: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十二经脉首尾相联如环无端,经气流行其中周而复始。另有别于正经的奇经八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需要说明的是“奇经八脉”一名始于《难经·二十七难》)

经脉之间相交通联络的称络脉。其小者为孙络不计其数;其大者有十五,称十五络脉。《灵枢·经脉》言之甚详,这里仅摘其要: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手太阳之别,名曰支正;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手少阳之别,名曰外关;足太阳之别,名曰飞阳;足少阳之别,名曰光明;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足太阴之别,名曰公孙;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足厥阴之别,名曰蠡沟;任脉之别,名曰尾翳;督脉之别,名曰长强;脾之大络,名曰大包。

腧穴为经气游行出入之所,有如运输,是以名之。《黄帝内经》言腧穴者,首见《素问·气穴论》,再见于《素问·气府论》,两论皆言三百六十五穴。实际《气穴论》载穴三百四十二,《气府论》载穴三百八十六。

精气神为人身三宝。精,包括精、血、津、液;气,指宗气、荣气、卫气;神,指神、魂、魄、意、志。《灵枢·本脏》说:“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身而周于性命者也。”精和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气和神又是人体的复杂的功能,也可以认为气为精之御,精为神之宅,神为精气之用。

二、病机学说

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转归及变化等等之内在机理的学说称病机学说。

《黄帝内经》所说“审察病机,无失气宜”“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皆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皆为此学说之内容。现从病因、发病和病变三方面加以叙述:

1.病因:引起人发病的原因很多,《黄帝内经》将其归纳为二类。《素问·调经论》说:“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风雨寒暑实为“六淫”的概括;阴阳喜怒乃“七情”的概括;饮食居处即“饮食劳倦”。可以认为这就是后世三因说之滥觞。

2.发病: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比,决定着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灵枢·百病始生》说:“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克其形。”这就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意。《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评热病论》所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等,都论证了这一点。

3.病变:疾病的变化是复杂的,《黄帝内经》概括病变也是多方面的,有从阴阳来概括的',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受风气,阴受湿气”;“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腑”。《素问·宣明五气篇》亦有“邪入于阳则狂,邪入于阴则痹;搏阳则为癫,搏阴则为瘖;阳入之阴则静,阴出之阳则怒”。

用表里中外归纳的,如《素问·玉机真脏论》:“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实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又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有“从内之外”、“从外之内”、“从内之外而盛于外”、“从外之内而盛于内”及“中外不相及”等病变规律。

用寒热归纳的,如《灵枢·刺节真邪》:“阳盛者则为热,阴盛者则为寒”。又如《素问·调经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从虚实而论者,如《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又如《素问·调经论》:“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实指邪气盛,虚指正气衰。概括说来,有正虚而邪实者,有邪实而正不虚者,有正虚而无实邪者,有正不虚而邪不实者。

以上为病机学说之梗概。

三、诊法学说

望闻问切四诊源于《黄帝内经》,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又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见其色,知其病,命曰明;按其脉,知其病,命曰神;问其病,知其处,命曰工。”《黄帝内经》论诊法者甚多,谨按望闻问切之序列举如下:1.望诊:包括观神色、察形态、辨舌苔。

观神色者如《灵枢·五色》:“五色各见其部,察其浮沉,以知浅深;察其泽天,以观成败;察其散抟,以知远近;视色上下,以知病处;积神于心,以知往今。”又如《灵枢·五阅五使》:“肺病者喘息鼻胀;肝病者,眦青;脾病者,唇黄;心病者,舌卷短,颧赤;肾病者,颧与颜黑。”又如《灵枢·五色》说:“赤色出两颧,大如母指者,病虽小愈,必卒死”。这些在临床上都是很有意义的。

察形态者,如《素问·经脉别论》:“诊病之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这是察看人的骨肉皮肤而推断病情的例证。又如《素问·刺志论》说:“气实形实,气虚形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

在临床上虚实是错综复杂的,只有知其常,才能达其变。

辨舌苔者,如《素问·热论》:伤寒五日,“口燥舌干而渴。”《素问·刺热论》:肺热病者,“舌上黄”。又如《灵枢》:“舌本烂、热不已者死。”其他如“舌本出血”、“舌本干”、“舌本强”、“舌卷”、“舌萎”等等不能一一列举。

2.闻诊:包括闻声和嗅气味。

闻声音者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听音声而知所苦”,“脾在变动为哕”;又如《素问·刺热论》:“肝热病者,热争则狂言及惊。”再如《素问·调经论》:“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这些都是听患者的声音而诊断病情的。

其次是嗅气味,如《素问·金匮真言论》所说肝病其臭臊,心病其臭焦,脾病其臭香,肺病其臭腥,肾病其臭腐。

3.问诊:问讯患者的自觉症状以诊断病情是谓问诊。如《素问·三部九候论》说:“必审问其所始病,与今之所方病”,又如《素问·移精变气论》说:“闭户塞牖,系之病者,数问其情,以从其意”。又如《素问·疏五过论》:“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始乐后苦”。

4.切诊:包括切脉与切肤。《黄帝内经》言切脉最详,实难备述,姑择其要:

(1)三部九候法:即分头手足三部,每部分天地人三候。详《素问·三部九候论》。

(2)人迎寸口脉法:即兼诊人迎和寸口两处之脉,互相比较。详见《灵枢·终始》、《四时气》、《禁服》、《五色》。

(3)调息法:即调医者之呼吸,诊病人之脉候。如《素问·平人气象论》:“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人一呼脉一动,一吸脉一动,曰少气。人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而躁、尺热,曰病温;尺不热、脉滑,曰病风;脉涩曰痹。人一呼脉四动以上,曰死;脉绝不至,曰死;乍疏乍数,曰死。”

(4)谓胃气脉:脉象之中有无胃气,至关重要,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如《素问·平人气象论》说:“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夏胃微钩曰平;钩多胃少曰心病;但钩无胃曰死”。“长夏胃微软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但代无胃曰死”。“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无胃曰死”。“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肾病;但石无胃曰死。”

(5)六纲脉:《黄帝内经》所载脉象很多,如浮、沉、迟、数、虚、实、滑、涩、长、短、弦、细、微、濡、软、弱、散、缓、牢、动、洪、伏、芤、革、促、结、代、大、小、急、坚、盛、躁、疾、搏、钩、毛、石、营、喘等等。但常以六脉为纲加以概括,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调其脉之缓、急、大、小、滑、涩,而病变定矣。”

其次是切肤:肤泛指全身肌肤,按肌肤而协助诊断的内容很多,如“按而循之”、“按而弹之”等等。但论之最详细的是切尺肤。如《灵枢·论疾诊尺》说:“余欲无视色持脉,独诊其尺,以言其病,从外知内,为之奈何?”对曰:“审其尺之缓、急、大、小、滑、涩,肉之坚脆,而病形定矣。”因为脉象与尺肤有必然的联系,故诊病时亦可互相配合。故《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脉急者,尺之皮肤亦急;脉缓者,尺之皮肤亦缓;脉小者,尺之皮肤亦减而少气;脉大者,尺之皮肤亦贲而起;脉滑者,尺之皮肤亦滑;脉涩者,尺之皮肤亦涩。凡此变者,有微有甚”。

四、治则学说

研究治疗法则的学说称治则学说。《黄帝内经》对治疗法则是颇有研究的,至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概括:1.防微杜渐:包括未病先防和已病防变。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他如“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等等皆言预防疾病。有病早治防其传变的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2.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因时制宜者,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司气以热,用热无犯;司气以寒,用寒无犯;司气以凉,用凉无犯;司气以温,用温无犯”。这是告诫医者用药勿犯四时寒热温凉之气。

因地制宜者,如“至高之地,冬气常在;至下之地,春气常在”(同上篇),在治疗时不可一概而论,必须加以区别。而《素问·异法方宜论》论述东南西北中“一病而治各不同”的因地制宜甚详,如东方之域,其治宜砭石;西方之域,治宜毒药;北方之域,治宜灸祔;南方之域,治宜微针;中央之域,治宜导引按偁。

因人制宜者,如《素问·五常政大论》:“能(读如耐)毒者,以厚药;不胜毒者,以薄药。”又如《素问·征四失论》:“不适贫富贵贱之居,坐之厚薄,形之寒温,不适饮食之宜,不别人之勇怯,不知比类,足以自乱,不足以自明,此治之三失也。”

3.标本先后:即因病之主次而先后施治。《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夫标本之道,要而博,小而大,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言标与本,易而勿损,察本与标,气可令调”。有关标本先后施治的大法在《素问·标本病传论》中言之最详,兹不赘述。

4.治病求本:这是《黄帝内经》治则中最根本的一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治病必求于本。”

5.因势利导:在治病求本的基础上巧妙地加以权变。如“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皆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6.协调阴阳:此为治疗之大法,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7.正治反治:正治亦称逆治,是与病情相逆的直折的治疗方法。比如“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之类;反治也称从治,如“寒因寒用,热因热用,通因通用,塞因塞用”之类。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微者逆之,甚者从之。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从少从多,观其事也。”

8.适事为度:无论扶正还是祛邪都应适度,对于虚实兼杂之症,尤当审慎。切记“无盛盛,无虚虚”,即使用补,也不能过。因为“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素问·至真要大论》)。《素问·五常政大论》还说:“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

9.病为本,工为标:《素问·汤液醪醴论》指出:“病为本,工为标。”这是说病是客观存在的,是本;医生认识治疗疾病,是标。医生必须以病人为根据,这样才能标本相得,治愈疾病。

10.辨证施治:《黄帝内经》虽未提出“辨证施治”一词,却有辨证施治之实。上述几点均含此意,而书中已有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八纲辨证、六经辨证的内涵。

11.制方遣药:《黄帝内经》虽载方药无多,但其方药之理已具。《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六者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软或坚,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其平也。”又有“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君二臣三,奇之制也;君二臣六,偶之制也。故曰:近者奇之,远者偶之,汗者不以奇,下者不以偶,补上治上制以缓,补下治下制以急,急则气味厚,缓则气味薄,适其至所,此之谓也”。如此等等,实难尽述。

12.针刺灸祔:《黄帝内经》言经络、腧穴、针刺、灸祔者甚多,不遑列举。单就补泻手法则有呼吸补泻(见《素问·离合真邪论》)、方员补泻(见《素问·八正神明论》及《灵枢·官能》)、深浅补泻(见《灵枢·终始》)、徐疾补泻(见《素问·针解篇》)和轻重补泻(见《灵枢·九针十二原》)等,这些手法一直被后世所沿用。

篇6: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构建工程哲学理论体系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构建工程哲学理论体系

通过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及其补水工程案例分析,归纳得出它对工程哲学研究有6点启示.认为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为构建工程哲学理论体系提供了框架与思想:能够解释工具、工程以及工程的双重属性;工程哲学应该研究并预测工程可能产生的.较远的影响、对人的思维的影响以及从事工程哲学研究的认识论方法与步骤.在此基础上,还就工程特征、工程与技术的区别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作 者:霍有光 王宏波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哲学系、生态环境与现代农业工程中心,教授,西安,710049 刊 名:科技导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REVIEW 年,卷(期): “”(6) 分类号:N031 关键词:南水北调   中线调水   补水工程   工程哲学  

篇7: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体会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体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再次实现了跨越式前进。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如何更好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运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工作的重点。

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再认知

(一)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概念的形成过程,最初可追溯至“中国特色”,以后又依次经过“中国式的现代化”、“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说法,最后演变成十七大所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出并科学定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十七大的一大亮点和热点。这和十九大提出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非常类似,都是经过前期不断的积累后,总结提炼后形成的。

(二)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

十九大报告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它的科学性就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其精神实质就在“结合”二字,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前提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与时俱进的,这个“进’,主要就体现在提出了一大批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一脉相承的,这个“脉”,就包括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比如提出依法治国、民主政治、文化自信、创新驱动、和平发展思想等等。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

查阅资料时发现,在学术界曾经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于毛,成于邓”这个说法的争论,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毛泽东思想。

总体而言,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毛泽东思想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主题是夺取政权,实现执政目标;第二部分是巩固新生政权,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第三部分是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的思想(从1956年到1966年),主题是以苏为鉴,探索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其中第三部分的思想也是引发“始于毛”这个说法的最大原因,有学者认为是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起点和开端。

综观毛泽东时代关于社会主义的认识,对社会主义的基本取向都有了,但不够明确、不够系统,也不都正确,在实践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这个时期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认识相比,无论在形式上还是上都有很大的差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毛泽东思想是因为毛泽东思想在总体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建设社会主义的方法有问题,比如导致了十年“”的全局性失误。这其实也是后来邓小平理论体系反复提出的一个分量很重的判断,表明毛泽东思想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尚处于探索之中,照搬苏联模式并没有使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大道畅通无阻,没有形成中国特色,没有进行总结提炼,更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因此说“始于毛’不够准确。而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开放性和发展性决定了它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既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人所为,因此说“成于邓’,也不科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扣时代脉搏,跟随社会发展脚步,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过去5年,我国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毛泽东思想,是从建设模式、发展路径、思维方式以及时代环境等内容上进行区分的,并不是说它与毛泽东思想毫无关系。如果由此而割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关联,那就是认识上的误解和理解上的错误。应该说,毛泽东思想贯通了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两大理论体系的逻辑中介。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渊源理论,而不是本源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高等教育工作的积极影响

从事高等教育工作十多年来,本人亲眼目睹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高等教育工作产生的积极影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高等教育在观念、制度、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这都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从高等教育的实际出发,遵循规律,不断改革创新的结果。

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确立了优先发展教育战略,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也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最佳契机。

首先,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是解决高等教育体制重大问题的战略指导思想。比如教育体制改革以来政府逐步推行的对高等学校推行“放、管、服”的管理体制,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提高高校的自主办学能力,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大力推进高校和产业界以及科研院所的合作,增强高校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等等。其中,“面向现代化”是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核心,“面向未来” 体现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前瞻性,“面向世界”则强调高等教育要对外开放。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国高等教育界打破了对外封闭的局面,从有计划地选派留学生去发达国家学习开始, 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入,引进外国专家、国外教材、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经验,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大,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其次,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强化了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方向。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反思和深化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我国形成的具有本土化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它既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思想,也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价值取向。在高等教育领域,“素质教育”和“创新创业”等能力的培养得到了深入贯彻,并且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今后教育工作的主题。

再次,育人体系的初步建立是高等教育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实践中人们逐步认识到,现代大学理念应融合对大学经典思维的继承与固守以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与创新;既要坚持追求真理、学术自由,保持对社会的人文关怀和独立批判精神,又要坚持担当国家使命、服务社会,适应和引领社会发展,并以开放的精神兼容并包、与时俱进。

三、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确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新形势下坚定不移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青年学生,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长期课题。

(一)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青年学生思想的必要性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青年学生,是由青年学生的成长特点及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决定的。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成长过程,是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是体制转轨、社会转型、大改革大创新的时期。在此过程中,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这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青年学生,帮助他们端正认识、增强信念、立志树德、勇于担当,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青年学生,也是抵御西方势力“西化”、“分化”的迫切需要。冷战结束后,中国作为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处在东西方矛盾的前沿。在此形势下,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的“西化”、“分化”进一步加剧,与我们争夺下一代的斗争更加尖锐和复杂。大学校园里,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青年学生,帮助他们认清国情、明辨是非,培养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高度信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坚定信心和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的决心,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历史任务。

(二)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青年学生的有效途径

高校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应该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1.充分发挥思政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大力推动“三进”工作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要加强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的重要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第一,加强教材建设,提高理论教育的针对性。高校编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教材,要完整、准确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紧紧抓住“解放思想”这一精髓,紧紧围绕改革开放这一主线,密切联系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新变化,精心组织编写全面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学科的教材,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

第二,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课堂上应该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针对大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讲授和研讨,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在交流中实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优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帮助学生生动形象地学习和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

第三,提高师资水平,保证教学质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有正确的政治信念、坚定的政治立场、正确的政治观点、敏锐的政治鉴别力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要切实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教师骨干培训和教学岗位培训,进一步提高理论课教学水平。

2.着力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提高学校文化建设软实力

大学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保持先进性、注重思想性、突出主体性、力求丰富性、体现时代性,要通过加强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优化校园文化环境,营造良好的校园育人氛围。要创造条件,丰富“第二课堂”活动形式,加强校园网络等文化传播阵地的建设与管理,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认识。社会实践是学生形成政治信念的“催化剂”,有利于教育和锻炼青年学生,强化他们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要建立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在实践中领会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要引导大学生向社会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深切体会这一科学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更加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3.系统化开展大学生思政工作,构建全面育人工作体系

加强组织领导。从青年学生特点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出发,分层次、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对青年学生学习活动的分类指导。注意增加必要的经费投入,加强教育阵地建设和条件建设,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组织自我教育的功能,切实形成合力,营造齐抓共管、密切协作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推动理论学习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加强队伍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主体是学校党政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要组织他们带头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广大青年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骨干作用,他们担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责任,要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风范影响教育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加强理论研究。思政工作需要一批富有真知灼见、通俗易懂的研究成果作为理论支撑。高校应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战略高度,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和人才优势,积极推进理论创新,深入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努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当代马克思主义学科和教材体系。

总之,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历史经验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根本的指导思想。高等教育近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归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指导。未来,高等教育仍然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深入推进自身改革与发展,促进高等教育工作不断蓬勃发展。

相关专题 试论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