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随笔

肥宅快乐兽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肥宅快乐兽”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水浒》随笔(共13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水浒》随笔

我看书,总喜欢故事情节多的书,一些散文、抒情或是写景的文章对我没有一点儿吸引力。

《水浒》,乃四家库藏之一,曾有清代金圣叹评曰:天下之乐,莫若读书;读书之乐,第一莫若读《水浒》,这更勾起了我心中的欲望。加上电视上新版《水浒》的大力宣传,便翻开了这本书。

读了八十多回,心中大概有了梗概,以及感触。宋江起义的前期、高潮和失败以及最后平定三乱,收复大辽而被奸臣害死,都 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老实说,宋江这个人我并不喜欢,因为他对晁盖的排挤与嘲讽(我是这样理解的),以及他做事的风格,最不满的是他为了留住他的一世英名而唤李逵来喝了毒酒,最后的结尾真是悲哉!

但不管怎样,我还是很喜欢《水浒》的。

篇2:宏观看水浒杂文随笔

宏观看水浒杂文随笔

平心而论,水浒描写的是社会矛盾急剧恶化情境下的各色人生状态。往经济上分析,是大宋王朝盘剥老百姓的血汗过狠了点,导致民间反弹,将帝国根基也狠狠摇撞了几下。好在统治者高屋建瓴,运筹帷幄终究把损失降低到了最低限度,结局朝廷获胜,民间重归沉寂。这样的过程,其实是老百姓的忍耐力得到了一次空前的提升。君不见,若不是北方异族的入侵,北宋王朝还可以招摇几百年的吧。

宋江其实是有文人风骨的。但统治者的残酷杀戮,最终灭掉了他写反诗的那份豪情。宋江低估了对手的阴狠,高估了对手的仁慈。这种博弈少有人能看清,而只有几个开国皇帝,多少懂得绝地反击不留后路的道理。宋江走过的路,是一条鲜血铺成的教训之路。或许水浒的历代被禁,就是统治者怕老百姓醒悟出宋江的招安路其实就是条黄泉路。这样一来,老百姓万众一心,统治者自然害怕。

从人性上分析,其实人性恶是很有道理的。人总有恶的因子在潜意识中,只是没有外界因素的引发而呈隐性状态。因为有恶的.前提,才能有制度和规则的制约。人总是贪婪的,社会财富如果是个大蛋糕的话,那统治者必然想全部拥有。但留不留给百姓休养生息的活路?这个就看统治者的贪婪指数了。

水浒的实质是什么?水浒真实再现了血淋淋的社会生存法则。在水浒之前的几乎所有文本,都少有这种底层民众被活生生摧残的大篇幅描写。民间士人正是看到了这真实的现实之路,才将其顶礼膜拜为反抗的教科书。一切的史书都有伪饰的成分在内,而水浒用艺术的笔墨,精准还原和讨论了人的生存之路。

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必是一个恶性循环的圈套。统治者的贪婪和被统治者的忍耐力之间的较量是条长线。现在比较公认的作者施耐庵是体制内的官员,他目光如炬高瞻远瞩,站在历史的高度概括总结了社会发展的矛盾过程,给出了开放式的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有三,其一就是招安。配合朝廷的既定政策,合法争取有限度的权益。其二是一反到底,似方腊般血战到死。其三是等待时机,量力而行。这第三点也是作者所迷茫和担心的地方。推动社会前进的有很多看似偶然的因素,但归因到底还是矛盾斗争的显性结果。

直到清代还有反水浒的书籍涌现,说明了这种争斗的残酷程度远超人们的想象。水浒一书是给底层的清醒剂,反水浒的书,是想用迷雾掩盖这清洗剂的催化作用而达到重新渔民的目的。

水浒作者是有大情怀的,他的思想光耀千古。人生不能只看到自己身体投影的三尺之内,而应该看到更远的地方,关注更多平凡生命的生存现状,也是在关注我们自己。

篇3:旅游随笔《游东平水浒旅游城》

旅游随笔《游东平水浒旅游城》

影视对旅游的促进作用巨大。98版电视连续剧《水浒》成就了无锡水浒影视城,拍摄的新版《水浒》则促成了东平旅游的掘起。新版《水浒》剧早已拍毕,东平水浒影视城却留存下来,成为游人向往的旅游目标。我去年参加“水浒及旅游产业学术研讨会”期间,有幸参观了水浒影视城。

影视城座落在东平湖东岸。来到此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座高高耸起的“水浒古镇”门楼。严整的石壁透出一种雄壮,竖立的木栏显现出山寨气息。

游客有幸,可以观看“好汉迎宾”仪式。大门启处,先有两头彩狮跑出,一金一红,跳跃翻滚。接着,一群武士展示拳脚,场面火爆。随后是彩衣女子成群到来,载歌载舞。最后引出宋江、卢俊义、吴用等梁山头领出场,并由扮宋江者表达对八方游客的欢迎之情。

在门楼内过一段开阔场地,是围起的高城,城门高耸,让人想到《清明上河图》中的东京城门。城门内正对着的是影视城里的一条主街,道路笔直、宽阔、平整,中间有两个景观,一座是建于街心的钟鼓楼,一座是跨街而立的古牌坊。二者皆高大巍峨,古色古香。街两旁排列着的仿古建筑,让人穿越到遥远的古代。街北侧的主要建筑,有东平府,大堂里古代官衙的各种摆设俱全,并且有官员审案的情景剧表演,演得生动诙谐。与东平府相邻的是端王府。宋徽宗登基当皇帝前作端王,这座端王府是宋代及水浒文化的特殊符号。端王府前拱起的桥台上,有古装女子柔美的歌舞,让人想见古代宫廷里的娱乐生活。端王府之西还有太尉府,想来是仿建的高俅府第。垂柳掩映的临街建筑墙壁上,贴有一张状元及第的皇榜,虽是现代人仿造,内容也未必符合宋时的情况,但那是刚刚拍摄的一部电视剧需要的。街北还有真武庙等建筑,颇具气势。街南的表演,有“员外招亲”,演员较多,用时较长,游客参与度较高,在这里抢个富家小姐抛来的绣球,娶个装扮来的“新娘”,虽属游戏,也挺有趣。在快活林酒店门前,一群人舞刀弄棒,既展现了硬工夫,又对应了《水浒传》写到的宋代风俗,令人眼界大开。街道南侧还摆放着拍摄新版《水浒传》时留下的战车等实物,使人联想起电视剧中的种种情节。有一个扮作武大郎的矮个子挑担叫卖饮饼,令一群又一群游人围观。

影视城的南部还有一条东西向的.大街。南北两条大街之间,穿插着紫石街、青石巷、武大郎家、王婆茶馆等景观,把《水浒传》所写的市井投映到这里来了。影视城西部有瓮城。登上高高的城墙,可以眺望城里城外。城西南部是隆起的高阜,于其上可俯瞰整个影视城,感受这里高低错落的建筑之美和青砖灰瓦的统一风格。高低起伏的冈阜间散落着一些茅舍竹篱,看上去古老破旧,这正是一些古代题材影视剧取影所需要的。

如果说张择端的《青明上河图》给我们留下了北宋东京汴梁真实的生活画卷,施耐庵的《水浒传》给我们留下北宋社会生活的文化标本,那么,这座仿制古景的影视城,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体验北宋生活感受水浒故事的上佳场所。

篇4:水浒经典语句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施耐庵《水浒传》

莫语常言道知足,万事至终总是空。理想现实一线隔,心无旁骛脚踏实。 谁无暴风劲雨时,守得云开见月明。花开复见却飘零,残憾莫使今生留。

《水浒传》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枷,这里扯断玉琐。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鲁智深《水浒传》

用仁义以治天下,公赏罚以定干戈

《水浒传》

祥云迷凤阁,瑞气罩龙楼。含烟御柳拂旌旗,带露宫花迎剑戟。

——施耐庵《水浒传》

酒乱性,色迷人

《水浒传》

浩气冲天贯牛斗,英雄事业未曾酬

《水浒传》

钱塘江上潮信来 今日方知我是我

《水浒传》

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施耐庵《水浒传》

平生未有入绿林之志而入绿林

平生不敢有遇公明之愿而遇公明

——吴用《水浒传》

同心报国,青史留名

《水浒传》

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

——施耐庵《水浒传》

不是兄弟你不好是这世道不干净容不得你这样做人

——施耐庵《水浒传》

身虽百死而无怨,具怀忠义笑问天。

《水浒》

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

《水浒传》

冤有头,债有主!你们这些军士,不要替刘高卖命!那两个新来的教头,还没有见过你花爷爷的本事,今天我让你见识见识!

——施耐庵《水浒传》

篇5:水浒读书笔记

《快活林醉打蒋门神》是《水浒传》中的一篇文章。《水浒传》中让我最感兴趣的就是这一篇了。

它讲的是武松因为杀了西门庆要坐牢,囚犯说要准备银两给公差,否则要吃苦头。武松不理他们。武松本来要被打“杀威棒”,管营的儿子金眼彪——施恩让他逃过了一劫。说求武松有事,但想他现在身体不好,先让他休息。武松举起了一个四五百斤的石墩,施恩才说:“我有一处产业叫快活林,被蒋门神霸占了,想让你帮我出口气。”一天,武松教训了蒋门神,为施恩出了口气。

读完这一篇,我想:身体才是本钱啊,身体好了就有力气了!

篇6:水浒读书笔记

今天我又看了《水浒传》第六回,感觉还是鲁智胜充满了一种豪气,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浑身散发出男子汉的气概。同时有种独特的爱珍分明。与林冲只是短暂的相识,似乎就已经成为至交。似乎能够为自己的朋友舍去一切,看后不由得叹为观止。

关于鲁智深的描写可以说是入木三分。闭上眼睛细想,鲁智深的形象似乎活灵活现的在自己的面前呈现。我想这之所以称之为经典的缘故。关于施耐庵我确实对他的生平知之甚少,但是,我想这也和他平时细致的观察生活多少有些关系。

篇7:水浒读书笔记

昨天和父亲聊起水浒,宋江是山东郓城县人,和我父亲是同县老乡。

而在我的印象里,老家就是郓城,老家的扑克牌上,画的都是水浒好汉。

小时候回老家郓城,要经过梁山,梁上的路上有一个牌坊,上面写着,过了梁山门,就是梁山人。

水泊梁山打出这样的标语,颇有当年梁山好汉的风范,山东人是好客的。

有了《水浒传》,山东人就背上了多出响马的名声,其实山东父老是最忠厚耿直的,情义为重倒是不假。

也看到一些今人,抱着一颗“阴谋论”的眼光去水浒,在我看来,不过是哗众取宠罢了,辜负了山东人的感情。

篇8:水浒读书笔记

今天上午没有想去工地,还是想偷空把《水浒》看完,今天看了水浒四十三回,到四十六回,书中先后出场的人物有石秀、杨雄、孙立、顾三娘等,文中不管是石秀还是孙立这几个人,我都是不太喜欢。尤其是杨雄,这

位可以说一个镇子上的小官,确要靠原来不相识的石秀帮忙,某些方面还要依靠石秀,可以说是没有什么本事之人。

更可气的是,既然亲手把自己的妻子给杀了,从心理方面分析,杨雄自然很爱他的妻子,如同古人云:爱之深,恨之切。不过他的妻子偷人原因,也确实使人感到一丝蹊跷,不为钱、不为利、唯一的原因,就是和尚也是

位“帅哥”,其次就是床地高手。否则,杨雄的妻子一切都不顾及。石秀这个人,怎么说更是一位多事之人,生活中,像巧云偷人之事,应该是件太平常之事。即使兄弟的妻子有偷人之事,也可以看淡些,如:宋江在这方

面可以说是种“楷模”。

在宋江三打祝家庄时,书中提到了几个关键人物,孙立。这个人担任的职务细分析,应该类似现在的军分区司令,但是他的心里似乎只有亲情,然而,为了讨好宋江,还是出卖自己同门师兄。实在令人不齿。

篇9:水浒读书笔记

全书共有“林冲篇武松篇李逵篇鲁智深篇宋江篇”五个部分。

对于以上五人,鲍氏的态度是褒鲁,贬林宋,至于武李二人,则各打五十大板,褒贬各半。细细读来,确实不无道理。看毕全书,不得不佩服作者的细心,别具一格的写作风格与笔调。

在宋江篇中,当读到“潯阳楼题反诗”部分,忽然看到一个标题:“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不觉眼前一亮!多么幽默的题目,全书的点睛之笔,当无过此处!人类的佳言妙句,其实往往在于这会心的一笑之中,这一笑,常可发人深省,可意会,而不可言传也。

同理,多年前看毕董竹君《我的一个世纪》之后,亦有此感。董氏虽未详细交代在49——58年间几个与她联系的人的具体名字与身份,然读者自是心知肚明,书中虽寥寥数语,但已将此几个言而无信的小人面目刻画得淋漓尽致,无以复加了。董氏并无鲍氏那别具一格的文采,但文风却朴实无华,真实可信,读来令人感同身受,如临其境。

篇10:水浒读书笔记

《水浒传》讲的是有些英雄好汉被高俅、梁中书等奸贼逼上梁山;有些英雄好汉被吴用等人逼得走投无路,终于落草为寇;有些英雄好汉自己毛遂自荐······组成了梁山一百零八好汉,它们劫富济贫、反对朝廷。

最后,宋江等人被朝廷招安,挑战方腊等地之后,所剩无几。

读了这本章节小说,我觉得《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十分重义气,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在所不辞。

由此,我想到了《三国演义》中主要的三个结拜兄弟:刘备、关羽、张飞。他们自从桃园结义之后,互相照顾。假如有谁被人杀害或者是伤了,那么,必定会有一个人为他报仇。这不是就跟梁山一百零八好汉一样吗?

他们都十分的重感情,好得如亲兄弟一般,只要这种感情还在,那我们的世界将永远快乐!

篇11:水浒读书笔记

我与父亲所最为敬仰的,亦不是好汉们高强的武艺,通天的本领,而是宋江那样朋友遍天下的畅快淋漓。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让一个人怕你很容易,让一个人敬重你很难。德高望重、涵才而不自居,则更难。

宋江没有高强的武艺,健硕的身材,不靠三尺剑,一样行走江湖。

今天一个诗友和我说话,提起她的男朋友,她说:人的精力毕竟有限,我没有男朋友的时候时间是空的,随叫能随到,有男朋友我一半时间是他的了。

我则笑着说:看来不谈恋爱亦是好的,少遇到一个人,多遇到很多人。

趁青春尚好,一人自由,多结交益友,与人为善,一样不至于误了年华。

有一句西班牙语谚语说:Condicióndebuenamigo,condicióndebuenvino。

意思是,好朋友就像好酒,越陈越香。愿友谊地久天长。

篇12:水浒读书笔记

当我看了《水浒传》第一章——“九龙纹大闹史家村”后,让久久不能忘却,浮现在脑海中。

这一篇主要讲述了不学无术的无赖高俅,发迹后便急不可待地公报私仇,洞悉高俅心术的.王进以走为上计,投延安府而去,避开了一场杀身之祸。途中客居史家庄,王进认识了好汉九文龙史进,并指点武艺收为徒弟。半

年后,史进因出于义气,救助山寨落草的好汉,与宫府决裂,不得不逃走恩师去处。本章作为全书的契了,反映出了封建官僚的残酷和民众受压迫的社会现实。

看完了这一篇文章后,用千言万语也表达不了我此时的心情。我从“史进下梯子,喝教许多庄客,把庄里有的没的细软物体,即便收拾,尽教打叠了起,一壁点起三四十个火把。”看出了史进为保住兄弟的性命,不惜火

烧自家庄园,与官府决裂,可见其是一条狭义的好汉;我从“那后生见棒劈来,用棒隔开。王进却不打下来,姜棒一挚,却望后生怀里直溯将来。只一缴,那后生的棒丢在一边,扑地望后到了。”看出后生虽好的武艺,但王

进只一棒就将他打败,可见王进他的武艺之高深。

现实社会中,官僚是多么残酷,民众却是受压迫。

篇13:《水浒》读后感

短暂的暑假转瞬即逝,忙中偷闲的我读了几本课外书,读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有一本书让我记忆尤为深刻,它就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它描述的是北宋末年的事情,当时封建者昏庸淫逸,外敌入侵,加上连年的自然灾害,民不聊生,于是便爆发了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最著名的便是梁山泊108条好汉耿直豪爽、见义勇义、扶危济困、行侠仗义的一段段传奇。他们本不愿“上山为贼,落草为寇”,然而最终被逼上梁山,究其缘由则不尽相同,归根到底都是因为当时社会的黑暗与污浊。

这本书描写了性格迥乎不同的108个好汉的故事。武松因为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青面兽杨志是因为失了生辰纲;鲁智深是因为拳打镇关西;宋江是因为写了一首反诗,遭人诬陷,差点失掉性命。各位英雄好汉都遭到了官府的逼迫,因为当时社会的不公平,朝廷上的官员大多数狼狈为奸、草菅人命、攀权富贵,在社会上还有人倚仗着自家势力欺凌底层老百姓。当时社会不公平的事情太多了,他们认为唯有推翻现在的统治,才能过上好日子。这让我懂得了一个国家需要公平、平等,要用法治来治理社会,否则不会长远。正是因为世界上不公平的事情太多了,所以才需要法律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才能够营造一种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作为国家的公民,同时也是一名高中生,我觉得我们应该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做一个文明、有文化的社会公民。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人物是豹子头林冲,八十万禁军教头。他为人忠厚正直、安分守已、武艺高强,但却遭高太尉诬陷,被发配到沧州看管草料场,高太尉贼心不死又派人去放火烧草料场,目的是要将林冲弄死。不料的是,林冲无意听到了谈论暗害自已的计谋,残酷现实迫使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拔刀而起、怒杀仇敌。在那一夜,林冲满腔保家卫国的热血就这样被浇冷了。一个爱国的英雄就此不见了。他十分友善,面对扒手的是真诚的帮助;对待百般虐侍他并想杀害他的公差,他仍向鲁智深求情。一个英雄人物的侠骨柔情、友善让我感触特深,同时他也是一名强盗,但他盗亦有道,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我们现在的社会当中,缺乏的正是这种拥有诚信、友善的人。

在这样的现代化社会中,一个诚信、友善的人寥寥无几,现在社会上炒得沸沸扬扬的“老人过马路摔倒扶不扶”问题,这个问题难倒了大多数人,在这个问题中决定的是自已。在这个繁华、喧嚣的城市中,唯有诚信、友善让自已立足于社会,生存于社会。

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刻地认识到了维持一个国家的和平与稳定需要多大的努力和付出的汗水与智慧。国家联系于社会,社会由个人组成,只有每个人做好自已分内的事情,不去触犯法律的“禁区”,做一个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人,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已的一份力量。

《水浒传》中那荡气回肠的文字,还有那栩栩如生的人物,无不令我心弛神往,回味无穷。我强烈地感受到了古代英雄豪迈的气概和性格,梁山好汉的的故事让我懂得了只有一个国家富强起来,才能给老百姓营造一个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生活环境。

作为一个高中生,我要学习吴用的足智多谋,也要学习李逵的直来直往,但我更要学习的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优秀品格。

相关专题 水浒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