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鸭的婚事散文

Alien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Alien”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鸭的婚事散文(共10篇),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小鸭的婚事散文

小鸭的婚事散文

如今,小鸭是村里一个小有名气的人。小鸭姓高,父母取这个名字,因为小鸭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小时候又多病多灾的,娶个孬名字好养活。九十年代初,高小鸭读初中了,那时候虽然他已经十六七岁,但还时常会拖鼻涕。可就是这样,班上有个叫王梅的女同学偏偏喜欢他。小鸭和王梅经常眉来眼去的,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下课就凑到一块交头接耳。两个人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老师让他们带家长,家长训斥了他们一顿,今后不许再往来。可小鸭和王梅嘴上答应,暗地里却越来越分不开了,而且两个人开始逃课。

老师请了几次家长后也失去了耐心,最后对家长们说:“这两个孩子已经无心读书了,你们把他们带回家吧,干脆让他们结婚算了。”

两家的父母真的将两个孩子带回家了。小鸭的父母想,小鸭反正不念书了,找老婆是迟早的事情,迟还不如早呢。何况,小鸭的模样也不咋的,等年龄大了说不定还找不到老婆呢。于是,小鸭的父亲就找到王梅的父母说:“我看你们家小梅很喜欢小鸭子,我们两家就做个亲事吧,小梅就给我家小鸭做媳妇。”

王梅的父母一听这话顿时就火了:“你们也不看看,你们家小鸭像个什么样子,配得上我们家小梅吗?小梅的前途都被你们家小鸭耽误了,还有脸来说亲事?”

小鸭的父亲吃了闭门羹,心里很是生气。他想,反正是两个孩子自己的事情,只要王梅愿意看你当父母的能做得了主。

果然,王梅几天看不到小鸭就心急如焚了。尽管父母看得严不让她出门,可王梅还是想方设法逃脱父母的监视,跑到高家跟小鸭相会。

有一次,小梅出门一周未归,父母知道这个死丫头一定去找小鸭了,就带着好几个男子汉来到了高家,强行将小梅绑回来家。可是,武力阻挡不了“爱情”的。不久之后,小梅再次从家里跑了。父母又到高家要人。小鸭的父母说:“你们在我家找到人就把她带回去,找不到人以后就不要再来了。”

王梅的父母在高家里里外外找遍了,也不见小梅的身影。小梅的父母一气之下就跑到当地的村里,跟村干部要人。村主任一听,马上来到高家,对小鸭的父亲说:“你们家的小鸭还没到结婚年龄,跟女朋友在一起就是非法同居,如果再生下小孩,就是计划外生育,得要罚很多款的。赶紧把他们找回来,不然就罚款!”

小鸭的父母哭丧着脸说:“你叫我们哪里去找啊,他们自己跑了,我们总不能不吃饭天天看着他们吧!”

原来,小鸭子为了天天跟王梅在一起,跟父母商量后买了一条小船,船上搭起了篷子,又买了一些渔网、鱼线什么的,在河里捕起了鱼,做起了卖鱼的'生意。乡村的河流四通八达,小鸭和王梅在水上居无定所,没有人能发现他们的行踪。一年后,小鸭和王梅真的生下了一个女儿。

生米做成了熟饭,小鸭和王梅带着女儿去见岳父岳母。王梅的父母一见小鸭子气不打一处来。王梅的母亲指着小鸭就骂:“你这个丧门星的,我家的女儿一辈子都被你毁了!”她又对着王梅说:“你这个死丫头真是自找苦吃,嫁给这个要钱没钱要样没样的东西,我们家算是倒八辈子霉了!”

小鸭也真的生气了,他狠狠地说:“你们太小看人了,难道我这辈子就是这个穷样鬼样?总有一天,你们会对我刮目相看的!”他又对王梅说:“走,既然他们不认我,我们还是回家吧!”王梅含着眼泪抱着女儿跟小鸭走了。

小鸭的一位亲戚在上海做收废品的生意,因为生意越做越大,急需人手帮忙。得到这个消息,小鸭就带着王梅去了上海,做那位亲戚的帮手。也许做过卖鱼的生意,小鸭做起收废品的生意也是相当的熟悉,加上亲戚的指点,很快他就能独当一面了。一年没到,小鸭干脆离开了那位亲戚,自己租了个门市开了一家废品回收站。小鸭脑子灵活,不仅收购别人送来的废品,还主动出击联系工厂、学校等大小单位,为人家拆房迁屋,从中低价收购废品,如废铁、废钢、旧电线等等。小鸭还购进一套加工废铁废铝的机器设备,将废铁杂铜杂铝加工成钢锭、铝锭等半成品出售,利润大大增加。生意越做越大。只几年的时间,小鸭的手里就拥有了上百万的资产。

有一年的春节,小鸭穿着笔挺的西装开着轿车去看望岳父岳母。没到跟前,王梅的父母还以为是谁家的亲戚走错了门。直到小鸭将车子停在他们的家门口,小鸭从车上下来,老两口才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原来竟是小鸭和王梅。

王梅的母亲愣怔了半天恍然大悟地说:“你们可回来了,把我们好想啊,怎么不常回来看看?”

小鸭说:“我们现在哪有时间啊,生意忙得紧。”

王梅的父母不停地望小鸭,好像是有多少年没见似的。母亲还跟女儿调侃说:“你看,小鸭以前又黑又瘦的,没想到几年一过,现在是又白又胖了,个子好像也比以前高了许多,真像是个贵人了。”说着就笑起来了,别人也跟着笑。

吃过午饭,小鸭掏出一千块钱给岳父说:“几年没来看您了,这点钱是孝敬您的,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今后缺钱花就打电话给我们。”

王梅的父亲半推半就地说:“不用的,我们家里有钱的。”说着说着就把钱收进了口袋。

王梅的母亲笑嘻嘻地说:“你们看,这孩子说成人就成人了,既懂事又讲理的,将来一定会发大财的。”

大家又是笑声一片。

又过了几年,小鸭拥有了更多的财富,在上海的房子也买起来了。村里人只要一看到轿车进村,就说:“小鸭回来探亲了!”王梅的父母马上满脸的自豪。

一次,王梅的母亲把王梅拉到房间里单独说:“我听说现在有钱的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花钱找女人。你看小鸭有没有这事啊?”

王梅说:“妈,你想哪里去了,我不是跟小鸭的感情很好吗?”

母亲说:“我这是提醒你,叫你当心,把钱管得紧点。”

王梅说:“妈,你呆在家里不知道外面的形势,现在哪个有钱男人没有几个女人?何况,小鸭还没有走到这个地步呢!再说,就算他真的有别的女人,只要他不跟我离婚,我也不会管多少闲事的。您就别瞎操心了!”

村里也有人跟小鸭开玩笑说:“你现在有钱了,怎么不换个老婆呀?现在都流行这个啊!”

小鸭笑笑说:“也许我不是个十分好的男人,但我不会抛弃王梅的。没有她,哪有我的今天啊。跟王梅在一起就是我一生的幸福。”

篇2: 婚事散文

婚事散文

我认识李梅是在朋友的婚礼上,她是新娘。新郎是我的一个朋友张斌,在接到朋友请策的时候,就听同时讲,他的现任女友是个南方人(大概是云南的吧)。很漂亮、很漂亮,带着一丝的好奇去参加了张斌的婚礼。

我的这位朋友张斌30有3,可还是孤身一人,大伙儿整天为他的婚事操不完的心,隔三差五的要他去相亲,先强调一点哈,可能有人会有疑问:“这个小伙子一定不咋地,要不咋找不到媳妇呢?长得一定不咋地……要不就是智商有问题……”如果你们这样想,那就是一个错误的想法。张斌不光人长的帅,头脑也灵光的很,只是要求高了点,所以也就随波逐流的进了大龄青年的队伍行列里了。张斌和这李梅的恋爱故事我是在他们婚礼上听一帮姐妹说的。

李梅今年28岁,有一个儿子,她的丈夫死于一场车祸。人长的漂亮、能干,凡是认识她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我没有见过李梅,听到有人这样的称赞她,我有点迫不及待的想见到她的那种欲望。迎亲的车队还没有来,在这段时间里我继续在听李梅的故事。

她的家乡在云南边境,具体情况我也不晓得,对于那里的一切,我显得很好奇,她18岁被人贩子卖到这里,嫁给了他已经死去的那个丈夫,她不识字,从小没上过学,我不知道她的家乡到底有多麽的贫穷和落后,向她这样的年龄怎麽会没上过学?我带着更大的一种欲望想更多的了解她,在众口纷纭中我得知了她的点点信息。她兄妹三人,父亲早逝,一个哥哥整天不务正业,吸毒、、家里没有太多的收入,就靠母亲的一个米线摊位来维持一家的生计,在她18岁那年,有人去她的家乡招工,说能挣很多的钱,当时的她不想离开家,不想离开母亲,可是,母亲却极力劝说让她出门挣钱。在她母亲的劝说下她便和同村的几个小姐妹一同来到了这里。来到这里之后,她才知道招工的人是人贩子,给了母亲0块钱。这是后来他死去的丈夫告诉她的,她欲哭无泪。还好,这边的生活条件很好,丈夫一家人对她像亲人一般,这样,她也就死心塌地的在这边生活了下来。一年后,她生下了她的儿子,生活其乐融融,只是她不愿意想起她的母亲。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8年,在这8年里,她没受到一点委屈,唯一的一点就是想到母亲时,就会揪心的痛。儿子上小学了,日子也过的不错,可惜,在她平静的生活了8年之后,一场变故也从此改变的她的人生。那是一场车祸,丈夫死于无情的车轮之下,丈夫的死对她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婆婆年龄大,儿子还小,她才28岁,怎莫才能够挑起这个家的重担,她没有了丈夫,就如同没有了天,她哭的昏天黑地……

张斌和李梅的相识说来也是她(他)们的一场造化,张斌结识了不计其数的女孩,漂亮的、有身份的、工作条件好的……反正光我知道的就不少,这个张斌就是一个顽固太子,和女孩在一起不到一个月,就玩完。张斌认识李梅是在年终的走访困难群众中,张斌是替他一同事扛摄像的,当初,他可是不情愿这差事。李梅家也在其中,这次走访给张斌访来了一个漂亮媳妇,后来传为佳话。一开始张斌知道李梅的.家境情况之后也和我一样心里特想知道她的全部,他隔三差五就去找她以拍摄作为幌子,去了解接近李梅,其实,那个时候张斌就喜欢上了她。听说张斌剪辑了很多李梅的录影,很有意境,可以,我没见到,我还听说,他要把那些录影放到他(她)们的结婚录影里,作为纪念,那我一定得看看,饱一下眼福喽。听了这麽多,时间也一点一点的过去了,这个时候,迎亲的队伍来了,鞭炮噼里啪啦的响个不停,我也随着人群想看看这个传说中给我带有丝丝传奇和神秘的女人是个啥模样,竟然让我们这样一个顽固不化的太子爷一往情深、倾心一片。

婚礼开始了,在一片欢呼中和音乐的伴奏中,新郎深深的一鞠躬礼貌的把新娘从婚车中迎接出来,一身雪白的婚纱,衬托着一窈窕的身材,面目清秀,我心里不由自主的赞叹:多么雅致的女人,怪不得、怪不得啊……此刻,我没有用美丽、漂亮、的词汇,我觉得这些不足以来描述她的美,也许是岁月磨练,才使她这样的雅致以至于让我觉得她的不俗之处,此刻,我也只能用雅致这样的词语来描述她了。婚礼在喧闹和音乐声中继续着,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在感染者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这时我听到了新娘的致辞,这段话,我听出了她的心声用情至深的声音,一张口,我以为她会带有她家乡的口音,我错了,她已经在这里生活了,10年的磨练,她的话语和我们本地口音没什莫不同,这一刻,我知道她已经融入了这里……她的声音至今我还记得:“我不知道,我会有这样一场婚礼,这是我的第二次婚姻,在我的前10生活里,我不知道什么是爱情,我糊里糊涂的远嫁到了这里,在这里我糊里糊涂的生活了10年,我没有念过书,可是我还是要对张斌说一声我爱你,是你,让我懂得了什么才是爱……感谢你给了我这样一次婚礼,我做梦都没想到今生我也能穿上属于自己的婚纱,这是我一生将不会忘记的。”我看见了她眼中闪烁的泪花,幸福的泪花。

婚礼结束了,接着开始了一些俗套的酒宴……这些都过去了,时光也在慢慢流走。后来,张斌请了长假,陪着李梅回去了她的家乡,10年,她都不曾回去过,10年后她带着新婚的丈夫回到了她久别的家乡,见到了她久违了父老乡亲和她日益思念的母亲,此刻的李梅也许没有了怨恨,没有了昔日的悲伤,而今后给她的则是新生……一年后,张斌的女儿出生了,取名:“南方”。我想新的生命的到来,更能体现他们的幸福吧!

篇3:小王的婚事散文

小王的婚事散文

在陇东的平凉,有一个古朴而美丽的县城——泾川,小王的家就位于泾川县城东部三十公里外的泾明乡。说是乡,其实也就相当于关中平原的一两个村,全乡辖十二个村委会,人口也只有一点三万多人。小王所在的村子比较小,只有二百来口人。

小王今年二十七了,在村子里算是结婚比较晚的。在这之前,小王的爸妈都急得不成样子,到处找熟人托关系,就是花再多钱,也得赶紧把小王的婚事给办了。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终于在临近的宁县,给小王找好了对象。彩礼钱加上杂七杂八的,一共花了有四十五万,这对于年均收入不到两万元的家庭来说,可是笔巨大的债务!可小王的父母,却并没有这么认为,他们说的更多的是,总算是可以长出口气了。况且,给小王找的.对象,今年才刚刚二十出头,个子又大,人还漂亮。

村子不大,但婚礼却热闹的很。

我和献哥还有小王所在单位的老李,于前一天就赶到了泾川,看有什么能帮上忙的。小王说,能把车开过来,就是帮了大忙了。说到帮忙,小王所在单位的老李,就不能不多说两句,老李为了小王的婚礼,让他的大儿子一星期前,就开着车来给小王跑前跑后,昨天过来的时候,老李特意在猪场杀了一头猪给带了过来,更是安排了包括奥迪在内的几辆婚车。

陇上的秋天,早晨已是异常的冷,但全村的乡党们,都早早地过来帮忙,搭棚子,搭戏台,搬桌子。

按小王他们这边的规矩,接亲的车队一般在十点多才出发。还有一点不和关中一样的是,他们没有在前一天就把一切准备好,而是刻意等到车队走了以后才开始贴对联。所以,在车队还没有出发之前,院子里除了人来人往外,似乎看不出太多的喜庆气氛。只是,空气中飘散着羊肉的膻香味,分明告诉人们这里有喜事。

我们在吃了一碗羊杂碎之后,就听到门外鞭炮齐鸣,窑洞上面待客的场面上,也响起了司仪“车队出发”的号令。霎时,十几辆车都踏上了迎亲的路途。路两边看热闹的乡党们,都“啧啧”地咋着舌头,说老王家这下把事办美了,这车,真气派!或许,他们并不知道,老李和老黄的奥迪,都是一百多万的豪车,但他们却看到了来自全国多个省份的“有钱人”,都来为老王家捧场子,这势扎的,够他们念叨一阵子的。

按照当地的习俗,新郎不用去迎娶新娘,而只需要在家等候就行了。而在车队出发之后,王家的院子里才真正的热闹起来。贴喜联的小伙子们,在跑前跑后地忙活,厨师们更是憋足了劲,在准备中午的宴席,窑上搭的戏台也吼起了秦腔,生旦净末丑纷纷登场,拿出了他们的看家本事……王家大院里,到处飘荡着喜庆的空气。

门前的记礼台也摆好了,大红的礼金榜,也摆在了案上。小王的亲戚朋友们,都上前“随份子”,亲戚们一般都给的是一百到五百的礼金,外带两双鞋垫;乡党们大多都出三十到五十不等的份子钱。又是老李,上前掏出了五千块钱,老王赶紧上前说,可不敢再上这么重的礼,也不知道小王这辈子咋有这么大的福分,遇到你这好老板,你出钱就出五百块钱,跟小王他最近的亲戚出一样多,老李说既然是这样,也别再推辞了,那我就出两千块钱。老王一个劲地搓着手说这怎么合适,太多了,太多了。

下午一点左右,婚车终于回来了。小王在车前迫不及待地等着要迎娶属于他的新娘子,他的父亲,也端着盛着花生核桃莲子红枣的“升子”,在急切地等待儿媳妇的过门。窑上的秦腔也停了下来,老百姓们都围在了小王家的门前看热闹。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耍法,小王要想把新娘子接下来,就先得过女方她娘家的关,车有几个门,就得给几百块钱,小王也爽快,只要能把新娘子抱下来,怎会去顾及这一点点小钱。就这样,小王终于打开了车门,可新娘子的身体。比小王的身体壮实多了,小王怎样才能把新娘子抱回家呢?不过,人的潜力真的是无穷无尽的,别看小王瘦小的身材,却有着惊人的小宇宙,竟然轻松地抱着新娘子,大步流星地奔向了新房……

接下来就是小王在司仪的主持下举行的婚礼,仪式现在都大同小异,司仪不时地插科打诨,掌握着婚礼的气氛。只是,在当地“披红”的环节,要小王的亲戚轮番上去,一个人给披一条被面,看着小王和他的新娘子身上披的那么多被面,真的担心他们禁不住那么多的重量。

等到婚礼结束的时候,已经是三点多钟了,宴席也就正式开始了。由于我们还得连夜赶到榆林,就没有在小王家吃饭。在告辞的时候,我们表达了我们良好的祝愿,祝愿小王他们两口子白头到老永结同心,也希望小王他们两口子要孝敬老人,多回家看看。

篇4:婷婷的婚事的散文

婷婷的婚事的散文

婷婷是阿姐的女儿,因为阿姐难产小时候婷婷的脑袋在出生时有点损伤,看上去脑袋和面部有些不大对称的大了些。还好婷婷的皮肤很白皙,大大的水汪汪的眼睛,说起话来软软糯糯,窈窕的身材是典型的上海小姑娘。

在阿姐的三个女儿中,婷婷算是最不漂亮的一个吧!但婷婷的嘴巴是最甜的一个。后来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婷婷也是姐妹三个当中薪水拿的最多的一个。她有南方人的温柔嗲气,也有北方人的豪爽大气,陪客户喝起酒来,那是和男人不差上下的。

婷婷是做药材销售的,后来在公司同行中认识了一个福建男孩,几年接触下来,感情发展的是如胶似漆,最后是顺理成章的步入了婚姻的殿堂。通过他们几年的打拼努力,他们最先在姐妹当中有了自己的别墅和车子,又养了一个可爱的儿子,幸福的三口之家在亲戚中是最令人羡慕和夸赞的。

但惬意的幸福生活和都市的灯红酒绿慢慢的腐蚀了男孩的意志,男孩和生意场上的美女有了出轨举动。男孩和美女的短信往来被婷婷发现了其中的出轨端倪,婷婷骨子里的傲慢和自尊被激怒了,从此像变了一个人,变得玩世不恭、变得滥情无度,男孩的跪求忍让最终没能拯救这个曾经的幸福家庭,婷婷的嫉恶如仇最终使他们的婚姻还是分道扬镳了。

其间,我们曾力劝婷婷,为了孩子就忍让原谅他一次吧!但婷婷说她的心已经伤透了!初恋的'美好岂能被邪恶践踏,她内心的那一片纯净的天空已经不复存在了。婷婷啊孩子还小但今后孩子人生成长中的苦恼你能体会得到的吗!我苦口婆心的劝说婷婷,为了孩子且忍他一次错误吧,何况你也给他教训了啊!但婷婷的心结没人能打得开,上海人骨子里的傲慢让她决然要和他分开了。

有一天我们去婷婷家玩,她儿子对我说爸爸不在这个家了,爸爸到另外一个家去了,说着就哭了起来,吵着要爸爸快点回来。我可怜的把孩子抱在怀里,不知用什么语言去安慰这个小家伙。哎!又是一个爸爸妈妈的牺牲品!如果他们能体会到将来孩子所受到的伤害,我想他们都会忍受一时委屈,去成全孩子一生的幸福的,但他们没有。

面对这样一个结局,阿姐伤心地说,现在的年轻人啊,不知都想些什么。孩子大了,管也管不了,任由他们去吧!结婚离婚儿戏一般。

听了阿姐的话,心恍若被什么撞了一下的痛,可怜孩子的一生将在一个扭曲不完整的家庭生存长大,想来真是让人揪心。也许缘分强求不得,既然爱过,就该在分道扬镳的时候放对方一条生路,没必要生拉硬拽,强扭的瓜不甜啊!一纸离婚证书虽然让他们彼此得到了一种解脱的快意,但多少年来的情真意切随一纸证书从此就烟消云散、云淡风轻了!现在想来真是感觉不可思议!看着可怜的孩子早已是欲哭无泪了...

现今的社会越来越发达了,但都市里的离婚率却越来越高了。其中80后夫妻离婚率超过50%,原因很多80后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受父母百般宠爱个性强,忍不得婚姻生活中所受的委屈,往往为一句话不和就成为离婚的导火索。婷婷的婚事,我们的婚事,多少人的婚事,希望都彼此包容不要在重蹈覆辙这样的离婚悲剧了。

此时,想起了一句哲语的伟大:人若能倒着活,都可以成为圣人!是啊,婚姻若是倒着过,定然皆是美满的。

篇5:侄女的婚事的散文

侄女的婚事的散文

家乡的风俗,是女孩出嫁一旦确定好了日期,整个家族的人、亲戚都要赶来庆贺祝福,在送一“囍份子”的礼钱的同时,也就有了“待客”送女出嫁沿袭的习俗。

正月初八是侄女出嫁的日子,据先生说,这一天是侄女出嫁的良辰吉日,选择这一天出嫁预示着一辈子都有幸福美满的好兆头。。

——题记

(1)待客

正月初八是侄女出嫁的日子,据先生说,这一天是侄女出嫁的良辰吉日,选择这一天出嫁预示着一辈子都有幸福美满的好兆头。

家乡的风俗,是女孩出嫁一旦确定好了日期,整个家族的人、亲戚都要赶来庆贺祝福,在送一囍份子的礼钱的同时,也就有了“待客”送女出嫁沿袭的习俗。“待客”选定的日期一般都在出嫁之日的前两天进行。先是有家族中长辈确定一下迎客、送客的人选,然后在侄女的长辈家中聚集集合,有长辈带领着家族中人、小字辈到先祖、曾祖、祖父母的陵坟上依次按照顺序上喜坟,告知先祖,曾祖、祖父母们,家族中有晚辈要出嫁了。

这种“仪式”在我们家乡一直延续着。若是谁家的女儿出嫁都是按照这种程序进行下去。

侄女出嫁,选定的是正月初六“待客”,这一天,天气晴好,阳光普照,温暖宜人。一清早,就聚集了家族的很多人,尤其是晚辈居多,早来的,帮助打打上喜坟的烧纸,理顺一下上坟用的喜烟、喜酒、喜纸和上喜坟用的鞭炮,小字辈早已拿出上喜坟用的竹竿(放鞭炮用),静待长辈的吩咐,然后一同出发。

这种“程序”要从家族中的先祖坟陵开始,按照先祖的辈分依次进行下去,喜坟从烧纸(送囍钱)开始,喜烟、喜酒、喜炮轮流点燃供上,最后有族人中的长辈按照前后顺序。一般都是长辈在前,小字辈在后一同对着先祖的坟墓跪拜叩首1—3个头。由于先辈的坟墓(墓陵)位置不同,所以上喜坟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也要看家族中先辈的墓陵多少,一般都需要半天的时间,从脚下走的路、跪拜的次数就能知道一定的距离路数,这项“仪式”结束之后,也就到了中午的时间。这时有族中人早已安排所要“待客”叫到的人,大家分头出发,以齐头并进的方式,将“待客”约定的人全部集中到一家酒店,待“客”到齐之后,挂在酒店门外的“烟花礼炮”一同点燃起来,霎时,鞭炮的震鸣声响彻酒店的上空,传遍了整个小村的空中。

鞭炮响过之后,就是开餐吃饭的时间。这时候,各个房间的酒菜也都传到房间的餐桌上,大家互相饮酒祝贺,气氛立刻热闹起来。“待客”的房间彼此都有“主人”安排的陪酒、陪客的“特殊客人”,这些“客人”的任务就是让来到的“客”酒足饭饱,不能有意见—因为“待客”来的客人都是要掏“喜份子钱”的,所以餐桌中的“特殊客人”会对“来客”拼命劝酒,劝菜,依此来完成自己的“特殊任务”,酒场中热闹气氛会在此时提高至极点,有时也会出现“尴尬”的场面---主人、客人为劝酒发生争执而争吵的面红耳赤。然现在“酒驾”查处的力度促使“赶场的人”必须给自己一份清醒。所以,来客之人不乏有掏一份“喜钱”就走的人了。还有的为不失体面,以“水代酒”饮之,为的是给“主人”足够的面子!

“待客”赶场的人,一般酒桌上嚷嚷着的时间会很长,都是多年不见面的“老相识”、“老朋友”或者是多年不见的“亲戚”,有了这次“待客”相聚的机会,也有了“酒场逢知己”相处的机会,“待客”相聚的时间,会根据“酒场”离去的“客人”多少而定,一般时间也就中午两个小时左右,也会出现持续一个下午的时候,这些“客人”多数是多年不见的“老相识”,会在“酒场”中喝“拉秧子”酒,说一些“拉秧子”的话,话语声中有争吵,有嬉笑,声浪会一浪高过一浪,“酒气熏天”的气味也会在老远老远就能“嗅”的见。。

送走了“客人”,也就是一天“活动”要结束的时间了,忙碌的依然是“主人”,只有一部分“小字辈”还在不停地忙碌中。为“出嫁”前在做些准备工作。

这次回家,参与了侄女出嫁前一些未曾经历的“礼仪”活动,也让我得知家乡“出嫁”的一些风俗文化气息很浓厚。然这次的“待客”的风俗留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久藏在心中,形成这篇记叙文字,带给身边熟悉“风俗”的人,以飨食者!

(2)出嫁

正月初八是侄女出嫁的日子,据先生说,这一天是侄女出嫁的良辰吉日,选择这一天出嫁预示着一辈子都有幸福美满的好兆头。

一大早,侄女就穿上“出嫁”的新衣,在婚车和伴娘的引导下,来到县城早已预定的“化妆店”,足足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才倏然走出“化妆店”。这时的新娘早已“面目一新”,穿着婚纱的“新娘子”回归婚车的时刻,足把开车的“小伙子”看得目瞪口呆了。

再看看这一天的天气吧。天气是晴朗的,只有西北风呼呼的刮着,从冷冷的清风中透露出气温就不是那么温暖,这一点从“小字辈”冻的红红的脸蛋上就能看出来。但出嫁的气氛是浓烈的。从近处看,院里院外人群是纷纷扬扬,虽然“年味”还未走远,红红的对联张贴在“出嫁”的整个院落门窗依然是那么美观,家里地面清扫干净,整洁的被褥放在床上,被角上栓着红红的“喜果”,门里门外的人们都是喜笑颜开。就在这时,新娘子化妆后回家来了,在庄邻看景人们的簇拥下和婚庆公司的张罗下,新娘子穿着婚纱落在正屋的中央,与家人合影之后,简单交流了几分钟,静静地待在院落中。

家族中的“小字辈”早已把“出嫁”的鞭炮、礼花备置在出门的每一处路口拐角处,等待出嫁的良辰时刻,静待长辈“发嫁”的命令。门外的婚车,也早已挂满了彩球,摆放在门外的两旁。

大约八时许,由长辈发出了“发嫁”命令,这时的家人各自忙碌,按照分工协作的程序,新娘在伴娘的簇拥下,送新娘子上了轿车。只听见鞭炮齐鸣,礼花飞起,人群簇动,彩球飘扬,在一阵阵鞭炮响过之后,新娘子的车终于启动上路了。送亲的队伍按照“大客”“小客”的秩序依次上车落座。整个婚礼的车队行驶在宽敞的公路上,场面壮观极了!

忙绿的依然还有婚庆公司的“录像师”和“照相师”,还有主持婚礼的“主持人”。

这样的壮观场面,车子行驶在飞驰的路面上,只有“出嫁”的新娘子“心有体会”,“蜜糖罐”似的心情也许早已飞奔到“新郎”的身边。

阳光依然照耀在大地上,给人不是温暖的感觉,路面的冷风依然在呼呼地刮着。大约行驶了两个小时的时间,车子终于抵达到目的地—新郎新娘子的新楼房(洞房),新郎的家人和亲戚早已恭候在楼外的大道上,新郎的铁哥们和帮忙的小伙子们见到婚车的到来,早已点燃起路面放置好的礼花、鞭炮,空气中顿时传染着烟花鞭炮的火药味道,烟雾也随风飘散到空中。

婚庆公司早已在现场布置好婚礼的花束、红地毯。主婚人也在婚礼的音乐声中带着鲜花走缓缓的走出来,一束送给新郎作为祝贺,另一束送给新娘作为祝福,婚礼的现场有婚庆主婚人唱响“婚礼仪式”的主角,一场“西洋式”结婚典礼也逐渐呈现在参与婚礼人们的眼前,忙碌的依然是现场的“主人公”—新郎、新娘,还有新郎的父母;还有新郎的证婚人、嘉宾,以及亲友们。。结婚仪式礼成完毕。就是双方家人的见面会了,欢乐的家人彼此说着祝福的话语,涌出“洞房”,去吃“喜酒”,欢笑欢乐的气氛仍然挂在每一个亲人的眉梢之间。

“喜宴”敬酒也是有讲究的,不但在长辈中进行,同辈的人也要吃喜酒的,这样的习俗来自于新郎新娘的每一杯敬酒词中,都是祝福词和平安的话语。酒足饭毕,娘家人依然还要去“洞房”看望一下新人,彼此嘱咐一些事宜,还要和“新郎”的家人作告别,这些都是长辈要做的事情,交待完之后,出嫁、送亲的“仪式”也就算是结束了。

纵观整个结婚“出嫁”的场景,很壮观、很浪漫、很温馨、很感人,留给人们的`是印象极为深刻!

祝愿“侄女”一生幸福!平安!吉祥!早生贵子!带给我们家族更多的欢乐!

(3)回门

正月初九是侄女“回门”的日子,据先生说,这一天是侄女“回门”的良辰吉日,选择这一天“回门”同样预示着家庭有幸福美满的好兆头。

家乡的风俗是:出嫁的女儿嫁出去的第二天,娘家人要去婆家去看看,这叫--去瞧瞧,瞧过之后,还要把女儿叫回来,这叫做—叫门,亦称“回门”。于是风俗就有了“三天两头忙”的说法。忙的是娘家人,其次就是婆家人。从“出嫁”这一天算起,到出嫁,再到回门,这就是“三天两头忙”日子的由来。

去叫出嫁女“回门”的时候,家族中就不需要动用那么多的人了,主要有近门的人组成,一般是2-3人同辈人或带一小字辈前去就可,家族中的亲戚在“待客”之时没有走了的,也会在这一天“陪客”,但“规模”远远就没有先前“待客”那么大了,通常有两桌“酒席”就足够了。

去叫侄女的“差事”自然会落到家族被侄女称为“叔公”的身上,因为他们的记性很好,彼此熟悉去时的路线,也记得大体方向和新郎的楼房。这是侄女娘家人的初步设想和安排,这种安排一般要在新娘子“回门”的前一个晚上提前计划好,以便第二天确定的人选按时出发。

去叫新娘子“回门”的任务虽然不算很重,但也要有相当的酒量和能说会道的一张巧嘴,以便在婆家能够“见风使舵”“顺风顺语”的在饭桌上周旋,为的就是“叫门”不出洋相,给婆家人留下深刻的好印象,也给“新亲”夫婿留下愉快的身影。

侄女的叫门(回门)任务很自然的落在侄女的“叔公”身上,好在他们都会驾驶车辆,可以独来独往的执行这项任务,酒量虽然不怎么的,但可以借驾车的理由拒绝回之——因为“酒驾”的查处,本身就有一定的震慑力,何况还有带侄女“回门”的任务。在婆家,一般例行的就是很简便的“喜宴”,陪客的人选也不是很多,家门远的,一般就是稍坐喝茶叙谈之后,就随娘家人走了。只有家门近的,会在婆家“大吃海喝”一顿回来,但彼此劝酒的事情却是少的多了。

家族中一旦安排好“叫门”的人选后,就可以在家静候佳音了,族人也可以根据“待客”未走的“客人”多少,提前做“喜宴”人选的安排,通常是午间安排好“喜宴”恭候客人,如果赶上叫门(回门)的人一起回来的话,就在“喜宴”中同时进行。这时的“喜宴”目标多数就是“新郎官”了。家族中的亲戚会轮番对“新郎官”进行劝酒、吃菜。机制灵活、富有灵智的“新郎官”不得不在酒桌中进行周旋。否则,酒桌上出洋相的一定就是“新郎官”了,只有这时“新娘子”才会出现在“新郎官”的面前,挡住起来一同劝酒的客人。这种场面不常有,但家乡的风俗对“回门”的新亲都是很客气,很热情、很人性化,为的就是新亲第一次见面不能有太尴尬场面发生。

侄女婿的“礼遇”,没有受到太多的“非礼”。是在叔公的保护下完成对亲戚的敬酒礼仪的,又是在“新娘子”的护佑之下走出“宴席”的。客人之间、亲戚之间、新亲之间彼此都留下“温馨如故”的印象。这种欢快的气氛持续了一个下午,直到晚间的彩霞退去,天空中露出调皮的一眨眼的星星才结束。

叫女“回门”回的是一种娘家人的亲情和热闹的气氛,回的是娘家人一种欢乐的心情。累的却是娘家人、婆家人的亲戚、还有叫“回门”的叔公的腿脚,还有“新娘、新郎”两日来的奔波辛苦。但“回门”那种欢快的场面,随时都会随着热闹的气氛“烟消云散”,收获的是娘家人永远的亲情之间的那份力量。

祝愿“侄女”一生幸福!平安!吉祥!早生贵子!带给我们家族更多的欢乐!

篇6:表妹的婚事散文

表妹的婚事散文

秀子是表叔家的女儿,下面还有一个妹妹。

上学时秀子活泼好动,本来成绩很好,但到初三时有早恋现象,老师的一次家访和表婶的训斥让脾气刚烈的她离家出走了。家里找了很多地方、打听了很多人都没有消息,为此那无辜的男孩家被表叔和表婶抄了家。结果那男孩也离家出走了。

为了寻找两个孩子,两家竟然摒弃前隙一同外出寻找,吃住在一起,费用平半分。找了差不多两年两家不找了,说既然两个孩子都出走,肯定在一块了,既然他们愿意我们大人就不阻拦了,并且放话出去,只要孩子回来,家里给他们办婚礼。

又等了两年终于等到了两个人的消息,都在新疆了。两个男人循着地址终于把两个人带回来。在出走的四年里两个人竟然没在一起!秀子到新疆后在一个农场里给人家摘棉花,农闲时就到扎花厂做工。那个叫福康的男孩先是到南方打工,被家乡人认出就往西去,到重庆一个机械厂打工,后来被厂里派到新疆一个维修站工作。两人的工作地点相隔只有一千米远,竟然没有相遇过。

本来两个人在学校学习都不错,又担任班级里的班干,平时走得比较近引起同学议论,有一个快嘴的女同学问秀子是不是喜欢上福康了,秀子说在班里也就福康对她眼,如果世上只有本班这些男的,那她肯定选福康。这话很快就在全班传来了,大方的福康也在男同学中说,世上如果只有本班这些女生,他也会选秀子的。本来这都是少年人之间的玩笑,可负责人的老师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竟然把两个少男少女逼走了。

回来后两家大人坐到了一起心也想到一块,这两孩子虽然本来没有什么,但这几年的舆论已经认可他俩的事了,不如就事论事,让两个年轻人结婚。意见统一后两家人就询问孩子。秀子说:已经到这地步就随大人吧,看看福康什么态度。富康那边也没什么意见。结果在一个良辰节日两家把喜事办了。

婚后福康在家门口的路边开一个农机维修门市,秀子跟着做帮手,两个人过得恩恩爱爱,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可几年过去秀子的肚子就是没有动静,急坏了两头的大人。秀子自己也很着急,妹妹家的孩子都会打酱油了。福康的`妈妈也成天没有好脸色。秀子自己知道不是自己的毛病,每次婆婆给脸色就和福康吵架,吵次数多了,福康也就去医院查查,结果也没病。医生说等等不要心急,越急越怀不上,结果秀子和所有人也只有说好不急不急。可几年又过去,还是没有动静,性格刚烈的秀子对福康说,可能是我们两个人不合适,再等两年如果还是没有孩子我们就离婚,你和别的女人结婚可能有孩子,我不能让你们家绝后!

秀子终究没听两边家里人的挽留,执意把婚离了。为了让福康死心,时间不长秀子就经人介绍嫁到南方去了。

秀子走后福康也走了,到秀子住的地方打工,天天走秀子家门前走一趟。把秀子急得直骂他,让他尽快找人结婚。每次福康都低头不吱一声,听完就走,也不和秀子说话。有一天秀子见福康又在她门前转,就告诉福康自己怀孕了。福康听后哭了,哭完又笑,对秀子说这下我放心了,要不这辈子也不安心。还买来很多婴儿的用品。秀子说你赶快找人结婚,好让我安心!后来福康就回家了,时间不长经人介绍和一个丧偶的女子结了婚,一年后有了孩子。

秀子知道后特地回来一趟,那天在我家和我妻子说:表嫂,真的感谢老天呀,福康的老婆生了。他有儿子了,如果他不结婚或者没有孩子,我这辈子也不安心啊,要知道我们两人都还能生出孩子来,我再等两年,哪怕十年也行呀!

然后秀子打电话让她妹妹给福康送去了两千元贺礼。

篇7: 堂弟的婚事散文

堂弟的婚事散文

花随风动,蝶伴花舞,在盛夏时节,我总能邂逅这美丽的场景,在驻足流连的同时,我常常惊叹这些蝶的顽强和执着。虽然没有一只蝶愿意死在茧里,但是没有一只蝶是轻易破茧成蝶的。先作茧自缚,再破茧而出,蜕变的过程十分艰辛,尤为痛苦。即使是破茧而出,并不是所有的蝶都能与花共舞,有的一见天日,就遵循宿命安静地死去。只有眼前的这些蝶顽强地生存下来,执着地在万花丛中为了自己喜欢的花香而寻找一朵花,寻找到属于它们各自钟爱的一朵花,一起翩翩,一起吟唱,一起缠绵。

看着这蝶和花,我想起了堂弟华子轩和秦小艺,觉得他和她就犹如这蝶和花。华子轩风度翩翩俊美得如蝶,秦小艺清新脱俗得如百合花,把秦小艺比喻成百合花其实是华子轩从心里发出的。

父亲兄弟姊妹六人,四叔排行最小,仅仅比我年长十三岁,因此可以这么说,堂弟华子轩也是我看着长大的,他被四叔疼爱和关怀得让我心生妒意,比如,他的吃、穿只有他想不到他想要的,没有四叔做不到满足不了他的。尤其,对他的学习和工作一切的一切都被四叔安排的妥妥当当,井井有条。他从咿呀学语变成名牌大学的高才生,直至外企公司的中层主管,四叔倾注了异于常人的心血,功不可没,当然更与堂弟的勤奋和努力分不开。就华子轩的这个蝶变过程来说,其实他没有一丁点儿的痛苦,因为华子轩从来没有对四叔表现出一丝一毫的情绪抵触和违背四叔的意愿。在四叔的眼里他是非常懂事听话的好孩子,他实现了四叔对他的一个又一个希望,让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四叔,更加得意洋洋。

花香引蝶,固然不假,但凡事都例外,学历高,家境殷实富有,工作好,相貌超群,正值适婚之年的华子轩,却引得百花争蝶。就其各方优越条件而言,蝶招花引香似乎又在情理之中了。面对百花香,华子轩的淡定令人十分惊叹,他只喜欢自己喜欢的百合香。他从不被其他各种醉人的花香迷倒。在婚姻大事上,他一反常态,坚持自我,只喜欢如百合花的秦小艺,蜕变得和以前的他判若两人。

说起秦小艺这朵花,就外在条件而言,真的看不出有什么突出之处,她没有牡丹富贵,家庭条件谈不上一般,她没有玫瑰花妖娆美丽,长相平平,学历、工作也是一般,高挑迷人的身材在四叔和亲戚朋友眼里成了配得上华子轩的唯一条件。其实,华子轩找一个门当户对的结婚对象易如反掌,在我看来他似乎固执得过了头,更别说对他婚姻抱有极高期望和干涉的四叔了,他的一意孤行,令四叔对他有了前所未有的失望,大有恨铁不成钢之意。

华子轩面对四叔的反对,他通常只抛下一句话,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谁合适我做我老婆,只有我知道,他人无权干涉。他说,秦小艺如开放在山间小路旁的一朵百合花,皎洁无疵、晶莹雅致、清香宜人。当然,秦小艺内在的气质和涵养,只有与她相处过的华子轩知道了,我不便妄加评论,且没有资格去评论。

想像得出,开在山间小路旁的百合花,一定是经得住风吹雨打,才能茁壮成长、独自芳芳的。它能让路过的人眼前一亮,让喜欢它悠悠香气的人驻足。倘若把它放在百花丛中,它肯定不会耀眼夺目。后来,事实胜于雄辩,华子轩说的一点也没有错,秦小艺真的如山间路旁的百合花。她不畏阻扰,为爱走天涯,追随到华子轩的身旁,表现出了足够的勇气与顽强。华子轩不抛弃,不放弃的对爱的执着也令我刮目相看,一如我眼前的蝶恋花,花为蝶芳芳一样。仔细思索,秦小艺又好像蝶,华子轩又好像花儿了。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华子轩和秦小艺出双入对,终于被四叔知道。四叔说,华子轩根本不把父母放在眼里,秦小艺明摆着在和他作对。华子轩说,他感谢父母把自己培养成人、成才,但今后他会走自己的路,不再顺从四叔对他人生的.规划和摆布,尤其是感情,他不容任何人阻扰。四叔说,从此华子轩的事一概不闻不问不管。华子轩说,求之不得。父子俩好像蜕变得形同陌路。

一晃几个月过去,华子轩与四叔冷战期间,我被信使了。华子轩时常通过我了解四叔的健康状况,四叔隔三差五地通过我打探华子轩的工作与生活情况,这让我感到十分欣慰,因为这足以说明他们父子俩的心从未走远。也许时间是疗伤的最好良药,慢慢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这场父子的博弈中,四叔以失败而告终,向华子轩做出了妥协,同意了华子轩和秦小艺的恋爱关系。

在当地四叔也可以算得上个人物,可儿子偏偏不听劝阻,和门不当户不对的秦小艺确定恋爱关系,他心里总觉得不平衡,在我看来似乎在情理之中。所以非常爱面子的他不想大办华子轩和秦小艺的定亲仪式,只提议双方家长和至亲一起吃个饭,就算对这门亲事的正式确定和认可。令四叔意想不到的是,秦小艺的父母老秦夫妇竟然没有提一丁点儿反对意见,对彩礼和礼金也绝口未提,那天,气氛特别的融洽,四叔也由衷的高兴,甚至认为老秦夫妇因高攀了这门亲有自知之明而不敢提出非分之想。饭后,强势的四叔觉得过意不去,第二天,按照当地风俗备了彩礼登老秦家门送去。但礼金一分没有。他自以为是的认为在他和亲家老秦夫妇的博弈中,他大获全胜。用四叔自己的话说,不差钱的他找了点心里平衡。

不久,传来了秦小艺怀孕了这个令四叔夜不能寐的特大喜讯,于是,择日为华子轩和秦小艺举办一场盛大的婚礼成为了四叔的头等大事。

如今虽然是一个物欲横流,浮夸的时代,难能可贵的是,在蜜罐里长大的华子轩和知书达理的秦小艺都拥有一颗淡泊宁静的心。他俩用真心换真情,用理解来包容,不盲从、不攀比,不求婚礼有多么的奢华和喧闹,只求一场属于他俩自己的充满真情和爱的婚礼,只要一场与众不同的个性婚礼。办事特别认真,特别考究,特讲排场的多金四叔,居然同意了华子轩的意见和要求,紧接着四叔为这场婚礼凡事亲力亲为有条不紊地做着准备。四叔与时俱进的处事态度,蜕变的让我好像不认识他似的。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在婚礼的前两天,当初对不按当地传统办风俗婚礼没提反对意见的老秦夫妇,突然蜕变,出尔反尔,表现了前所未有的强势,撂下话语,必须按照当地风俗如数置办彩礼,和礼金,包括定亲的礼金一并补齐,否则,他们夫妇不参加婚礼。老秦夫妇翻脸比翻书还快,犹如晴天的霹雳,震得四叔口呆目瞪,有种受骗和被暗算的感觉。四叔气得七窍生烟,大发雷霆。秦小艺被双方家长惊的不知所措,华子轩却表现出特别的淡定,一口承诺,按照老秦夫妇的意见,一切照办。好像在四叔的火上浇油,烧得四叔的面子荡然无存。四叔对华子轩斩钉截铁地说,要办,你自己办。华子轩说,我不用你出钱,彩礼我有钱置办,礼金我跟朋友借。大家不欢而散,留给了我一个这场婚礼将不和谐完美的预测。

第二天,华子轩起了个大早,不曾料想四叔起得比他还早,当他发动汽车准备去购买彩礼所需物品时,四叔默默无闻地跟着上了车,把一张储蓄卡交到华子轩的手里。后来,华子轩对我说,那一刻,他看到四叔头上新添的白发,仿佛素来要强的四叔变得如此的懦弱,他的泪水模糊了双眼。很显然,在四叔和老秦的博弈中,最终是四叔输了,而且很彻底。

婚礼如期举行,举办得非常的完美,一对新人得到了双方父母的祝福。这场婚礼新颖不落俗套,简约而不简单、低调而不低俗,充满了爱的味道,既有阻不断的爱情的味道,也有割不了亲情的味道。

那天宾朋散去,四叔力遥我陪他喝两杯,酒到酣出,四叔说,老秦夫妇的要求并不过分,他俩的所作所为并没有错,错在四叔用有色的眼光看人,来参加婚礼的老秦夫妇不但带来了所有的礼金,还带来省吃俭用的二十万做为陪嫁。他看似输给了老秦,其实是输给了自己,更输给了华子轩。

是啊!自从孩子一生来,哪一个父母不时时一切为了孩子,刻刻为了孩子的一切而操劳并做出妥协呢?千变万化的世界,唯有蜕变不了的是血浓于水的亲情和父母对孩子们的拳拳的爱啊!

一阵凉风吹来,又一股花香直钻鼻翼,看花随风动,赏蝶伴花舞,我流连忘返。

篇8:大姐的婚事经典散文

大姐的婚事经典散文

堂嫂给大姐介绍了一个对象,是堂嫂娘家那村的。堂嫂家和我们家同住一个院子,大姐当时又是生产队的妇女队长,堂嫂和大姐可以说天天见面。可是,堂嫂没有把介绍对象的事直接对大姐说,而是先悄悄地跟母亲说了。母亲暂且把事情放在心里,也没有对大姐提及。她认为这是家里的一件大事,需要先和我商量。父亲去世后,我作为家里的长子,被母亲推到了户主的位置,遇到什么大事都要征求一下我的意见。我当年正读初中,住校,每个星期天回家一次。等我星期天回到家,母亲才把堂嫂给大姐介绍对象的事跟我说了。

大姐比我大五岁,是到了该找对象的年龄。堂嫂给她介绍的对象,是一位在县城读书的在校高中生。高中生的父亲是我的老师。我在我们学校的篮球场见过那个高中生,他的身材、面貌都不错,据说学习也可以。让人不能接受的是,他的家庭成分是富农。在那个年代,人与人之间是以家庭成分划线的,一个人的家庭成分对一个人的命运几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仅如此,一个不好的家庭成分,还会对其所构成的社会关系起到负面的辐射作用。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家和那个高中生结成了亲戚,在我们家的亲戚关系中,就得写上其中一家是富农。这对我们兄弟姐妹今后的进步会很不利。我还有二姐、妹妹和弟弟,第一个找对象的大姐,应该给我们开一个好头儿。另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父亲曾在冯玉祥部队当过一个下级军官,被人说成是“历史反革命”。因为这个问题,我们家几乎成了惊弓之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大姐找一个富农家的孩子作对象,我们家会招致更多的歧视。于是,我断然否定了这门亲事。母亲说是跟我商量,其实是以我的意见为主。

按说别人给大姐介绍对象,决定权应该属于大姐。就算不能完全由大姐决定,大姐至少应该有知情权。然而,我和母亲把大姐瞒得严严的,就把堂嫂给她介绍对象的事回绝了。

接着,又有人给大姐介绍对象。这个人识字不多,但家里的成分是贫农。既然成分好,我就没有什么理由反对。这个对象后来成了我们的.大姐夫。大姐夫勤劳,会做生意,对大姐也很好。据大姐说,刚和大姐夫结婚时,他们家只有两间草房,家里穷得连一个可坐的板凳头儿都没有。为了攒钱把家里的房子翻盖一下,大姐夫贩过粮食,贩过牛,还贩过石灰和沙子。有一回,大姐夫从挺远的地方用架子车往回拉沙子,半路下起雨来。他舍不得花钱住店,夜里就睡在一家供销社窗外的窗台上。为防止睡着后从窗台上摔下来,他解下架子车上的襻绳,把自己拴在护窗的铁栅栏上。他带有一块防雨的塑料布,但他没有把塑料布裹在自己身上,而是盖在了沙子上面。风吹雨斜,把他的衣服都潲湿了。大姐夫和大姐苦劳苦挣,省吃俭用,终于盖起了四间砖瓦房。大姐夫特意在院子里栽了一棵柿子树,每到秋天,红红的柿子挂满枝头,连柿叶都成了红色。

然而,大姐家好日子刚开头,大姐夫却去世了。去世时,还不到60岁。

当年农历十月初,我回老家为母亲烧纸,大姐也去了。在烧纸期间,大姐在母亲坟前长跪不起,大哭不止。一边哭,一边对母亲说:“娘啊,你咋不说话呢?你咋不管俺家的事呢?夜这样长,我可怎么熬得过去啊!”

为了陪伴和安慰大姐,这次回老家,我到大姐家住了几天。在和大姐一起回忆过去的事情时,我才对大姐说明,堂嫂曾给她介绍过一个对象。大姐一听,显得有些惊奇,说自己一点儿都不知道。因为同村,那个人大姐是认识的,大姐叫出了那个人的名字,说人家现在是中学的校长。我还能说什么呢,因为我的年少无知,短视,自私和自以为是,当初我做出的可能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四十多年过去了,这件事情我之所以老也不能忘记,是觉得有些对不起大姐。大姐一点儿没有埋怨我,说那时候都这样,找对象不看人,都是先讲成分的。

篇9:表姐的贫困婚事经典散文

表姐的贫困婚事经典散文

贫困,始终是我刻骨铭心的记忆。对我的家庭来说,真正摆脱贫困,也就是近十几年的事。而对我的家乡来说,尚有不少的乡亲仍然挣扎在贫困的的边缘。去年我回坝上老家,到同属于一个乡的一个叫猫窝狗的小山村里,就见到了那始终不能忘却的景象——在低矮的两间土坯房屋的门前,一位失去了劳动力的老妇人席地而坐,衣裤上打了补丁,头顶上的那块头巾已辨别不出了颜色,表情木讷,眼光痴呆,两手不停地交错着在身上挠着痒痒,如果老婆婆家中有一个陪伴在她身边的儿子,找对象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了。这是三十年前当地村里随处可见的老人的日常生活。现在虽然已属罕见,但却能勾起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家家有斯人,村村有斯景”的记忆。

有时我与儿子谈及贫困往事,他一副心不在焉的神态,似乎在无声地问我“有那样的事?”,或者来一句“那是什么时候!”于是,我无语了。是啊,中国人摆脱贫困的速度太快了,因而,忘却贫困的速度也异常的快。就和日本人对待历史的态度一样,中国人和世界人宽容和饶恕日本人罪行的速度快了,日本人忘却罪行的速度就更快。

贫困给人们带来了吃穿住行上的艰辛,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社会关系的变化。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关系的变化是社会关系变化的缩影,贫困状态下的家庭关系变化实在令人深思。

贫困与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能形成截然不同的社会关系,并能在新的社会关系形成过程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在我的家乡,解放前结婚的家庭,是贫困与封建制度结合的家庭,一般是以丈夫为家庭核心的,妻子居于辅助和从属地位。那代人把打老婆骂孩子看作是男人的权利,不仅家里人没有异议,社会上的人也都认为正常,“三纲五常”中的“夫为妻纲”对人们影响至深。解放后,随着新的社会制度的确立,特别是新婚姻法的颁布和实施,形成了贫困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的家庭,丈夫的家庭核心地位不断被动摇,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后,“夫为妻纲”轰然坍塌,大多数贫困家庭的女主人由辅助和从属地位上升到了主导地位,大有“妻为夫纲”之势。

我的一个远房表姐,家里很穷,没有上过一天学,个头不高,腿有点罗圈,因得眼疾无钱治疗,左眼皮上还留下了一道重重的伤疤。身体也单薄,虽已二十多岁,但不能和其她女同伴一样完成生产队的定额劳动。长相和体质成了表姐最大的自卑,家人也曾对她的婚姻有过不少的担忧。

不论长相如何,女大当婚之时,还是引来了不少媒人。介绍的其中一个是邻村的一位姓王的小伙子,权且称他为小王。小王一表人才,家中兄弟多,家道比表姐家还要贫寒,哥哥结婚后,就再也没能力给他提亲了。为了能够说上一房媳妇,弥补家境寒酸的窘迫,家中让他拜一位木匠为师,学习木工手艺。等到手艺初成,他的岁数已远远超过了当地小伙子谈婚论嫁的年龄,在当时的当地,孩子们最晚在二十岁左右就定了婚,一般在十五六岁,娃娃亲也不在少数。像他这样年近三十的人,如无老天爷的特殊青睐,注定是要打上一辈子光棍儿了。求妻心切的小王家打听到了表姐的诺婚条件,感到了希望,于是托人上门提亲。

中国古代的婚姻议程有“六礼”之说,名为“纳彩、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这是那些达官贵人、名门望族的家庭所恪守的议程。而在我的家乡也有一套约定俗成婚姻议程,我个人将其概括为“新六礼”,及“提亲、相看、写页、押定、领证、贺喜”。这新六礼与古六礼相比,虽然少了些斯文,但更加现实和大众化,很有一点签订买卖合同的意味。

“提亲”,是指媒人受男方或女方所托,到对方家中提及双方是否有结亲的意向,相当于签订买卖合同的意向商榷阶段。

“相看”,又叫“相人家”,是在提亲成功的基础上,女方到男方实地查看男方家庭经济、生活条件以及小伙子长相、人品及家人德行的过程,这是女方的特权,相当于签订买卖合同的产品质量初审阶段。

“写页”,实际上就是议婚,当地人把签订各种协议,成立各种带有保证性质的字据的过程叫作“写页”或“立页”,这是六个阶段中最重要的阶段,也是集中表现贫困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状态下女权如何主导婚姻关系的阶段。写页时,以媒人为中介,双方主要家庭成员参加,有时当事男女也亲自参加。围绕彩礼多少,婚后女方的家庭地位,未贺喜之前每年供应给女方的钱物数量,婚后小两口对家庭财产那些有所有权,那些有占有权,那些有使用权等等都要做出详细的约定,并由媒人记录在案作为以后的`履行依据。详细的程度有时令人难以置信,比如有的要约定中秋节男方要到女方家探望准岳父母,要带什么牌子的几盒烟,几瓶酒,春节未婚媳妇来拜年,应给多少压岁钱等等。这一阶段极像买卖合同的谈判阶段和订立阶段。在立页阶段,往往是以女方为主,首先提出条件,男方再讨价还价,媒人从中撮合,直到双方妥协并接受。

“下定”,又叫“押定”、“下小定”,就是举行订婚仪式,“领证”,就是结婚登记,“贺喜”,就是举办婚礼,至此,婚姻议程结束。

表姐的婚姻议程一点也不少,内容比其他人家还要丰富苛刻。因为表姐的各项条件,除了年龄优势外,都和男方相差无几,有的还不如男方,家中怕表姐嫁过去受委屈,在写页时,尽量把丑话说在前头,说在明处。而小王一则年龄大了,二则家境贫寒,最关键的是娶妻心切,只要不涉及钱物,其他条件一概答应。除了上面所涉的一些内容外,在“页”中还规定了“掌管家中财物、三年内不下大田劳动、回娘家次数不受限制、男人(小王)不得打骂女人(表姐)”等等属于表姐的家庭特权。除此之外,“页”中还有男方违约后对女方的救济条款,如“不遵守以上规定,女方可以提出退婚(或离婚),退离婚时,所有彩礼概不退还。如果男方提出退离婚,所有彩礼也不退还,且由男方支付女方青春损失费XXX元”。这条款虽然简短,但因涉及到损失费的赔偿,不用说是一个三位数的价码,即使是一位数,也会让他时时警醒的。类似于唐僧、孙悟空和紧箍咒的未来家庭关系,在表姐一家的精心设计下成立了。

后来表姐和小王结了婚。这一纸“页”的规定,虽然在结婚后执行的并不彻底,但确实发挥出了预料的作用,直到现在,每遇夫妻发生矛盾,不识字的表姐都会把这“页”抖给小王看“你别扎刺儿,我不是卖给你的,也不是你家的童养媳,咱是明媒正娶立过页的!”似乎不立页,就不算明媒正娶。每看到表姐手中的那几张“页”纸,小王虽然气得手发抖,但也只能无语,他痛恨贫穷所勒在他脖子上的这条枷锁。不过时间长了,小王也就习惯了,比如家里有多少钱,他一概不知,他会自豪地对他人说“大男人,要考虑点大事,操那些闲心干啥。”他把管理家庭财物看作是操闲心。

不过,表姐的权利定格在了她自己的一生。前两年,表姐在城里打工的女儿谈上了男朋友,表姐对女儿现身说法,坚持要让女儿与男朋友写页,几经争吵,女儿甩手出门不再回家,气得表姐逢人就骂“作孽呀,作孽呀,老娘的脸往那里搁呀。”小王倒是异常的平静,看着妻子的痛苦,他竟然有点幸灾乐祸,只不过尽量不表现出来,他依然一副小心翼翼的腔调:“孩子大了,也算是城里人了,就随了孩子的心吧。”说这话时,小王现出了一辈子没随心的表情。

篇10:婚事对联

[上联]:相敬如宾

[下联]:喜结连理

[上联]:嫁有才郎君

[下联]:娶娴淑之女

[上联]:文明办嘉礼

[下联]:同结今生缘

[上联]:恋爱心已合

[下联]:结婚情更浓

[上联]:芝兰茂千载

[下联]:琴瑟乐百年

[上联]:祥云绕屋宇

[下联]:喜气盈门庭

[上联]:文鸾对舞珍珠树

[下联]:海燕双栖玳瑁梁

[上联]:王家准喜箫引凤

[下联]:张宅瑞祥桂乘龙

[上联]:红妆带绾同心结

[下联]:碧树花开并蒂莲

[上联]:百年恩爱双心结

[下联]:千里姻缘一线牵

[上联]:皓月描来双影雁

[下联]:寒霜映出并头梅

[上联]:柳暗花明春正伴

[下联]:珠联璧合喜成双

[上联]:花开并蒂姻缘美

[下联]:鸟飞比翼恩爱长

[上联]:高朋满座庆新婚

[下联]:美酒佳馔谢客宾

[上联]:门前结彩迎淑女

[下联]:户内鸣笛引凤凰

[上联]:春色绣出鸳鸯谱

[下联]:月光香斟琥珀杯

[上联]:众星捧月架金桥

[下联]:共渡良缘碧双辉

[上联]:英男靓女成双对

[下联]:风采丽姿展芳容

[上联]:提倡晚婚破旧俗

[下联]:计划生育立新风

[上联]:合卺双行夫妻礼

[下联]:调琴喜弹凤凰音

[上联]:张灯结彩办婚事

[下联]:龙飞风舞喜迎门

[上联]:贺客满门庆新婚

[下联]:红烛高照结姻缘

[上联]:荷红莲开并蒂花

[下联]:朝阳彩凤喜迎门

[上联]:青山秀水育儿郎

[下联]:欢天喜地迎淑女

[上联]:鸳枕合欢莲开并蒂

[下联]:洞房细语婚结同心

[上联]:英男靓女天作之合

[下联]:情深意浓同心永结

[上联]:燕尔新婚恭迎亲人聚

[下联]:良缘喜结诚欢朋友来

[上联]:饭店办婚礼喜气荡漾

[下联]:高朋品美酒色昧飘香

[上联]:四海驰骋千里结姻缘

[下联]:五洲飞跃故乡娶新人

[上联]:成新家家和顺婚姻美满

[下联]:立大业业通达前程辉煌

[上联]:男愿意女愿意俩人都愿意

[下联]:爹欢心娘欢心全家皆欢心

[上联]:鸾凤和鸣万里云天看比翼

[下联]:夫妻恩爱百年好合结同心

[上联]:吴刚献桂,桂花飘香人兴旺

[下联]:陈女抚琴,琴音绕梁家更昌

[上联]:昔日同窗,竹马青梅谈理想

[下联]:今宵合卺,高山流水话知音

[上联]:娶贤妻嫁郎君不忘父母养育恩

[下联]:结良缘立家业常念兄弟手足情

[上联]:聚东南西北才子共办集体婚礼

[下联]:合天地人间佳人同庆美满姻缘

[上联]:花烛下,宾客满堂,齐赞简朴办事

[下联]:洞房中,新人一对,共商勤俭持家

相关专题 小鸭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