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监测指标和方法探讨

baz123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baz123”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监测指标和方法探讨(共9篇),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篇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监测指标和方法探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监测指标和方法探讨

本文在正确理解全面小康社会的基础上,遵循一定的原则,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全面小康社会的监测指标体系和方法.

作 者:陈凤英 马成文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安徽,蚌埠,233041 刊 名:滁州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UZHOU UNIVERSITY 年,卷(期): 6(4) 分类号:F124.7 关键词:全面小康社会   监测指标   监测方法  

篇2:满怀信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金秋十月,硕果累累。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亿万人民满怀信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4周年的光辉节日。我们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节日的祝贺!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提出的各项任务的第一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开局之年,同时也是我们战胜困难和挑战,夺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胜利的一年。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面对非典疫情、旱涝灾害等,全国人民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齐心协力,正确应对,夺取了防治非典工作的阶段性重大胜利,保持了经济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胜利来之不易,经验尤为珍贵。奋斗和胜利,进一步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更加坚定了全国各族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极大地提高了我国人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极大地增强了世界各国对中国发展前景的信心,扩大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这个宏伟目标,反映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体现了全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这个目标,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上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将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上一个大台阶。这个宏伟目标令人振奋又十分艰巨,需要全党和全国人民为之长期艰苦奋斗。我们要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不断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引向深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实践,也是对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效的最好检验。一定要不断增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牢固树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一切工作的指导地位,自觉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继续创造新的辉煌。我们要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始终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硬道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要集中精力,心无旁骛,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要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努力实现今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要更好地坚持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更加自觉地坚持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要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切实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贯彻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稳;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好。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千方百计扩大再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切实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深刻理解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各级领导干部要多到困难大、群众意见多、工作基础差的地方去,团结那里的群众一起克服困难,开创新的局面。我们要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大力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越是在形势好的情况下,越要居安思危,头脑清醒,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国仍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牢记“两个务必”,坚持勤俭建国,勤俭办一切事业,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和铺张浪费行为。在新的伟大征程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鼓舞着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激励着我们。我们坚信,有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方向,有中华儿女同心同德,艰苦奋斗,我们的祖国前程似锦,风光无限。让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满怀信心地共同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篇3:解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解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我国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必经的中间阶段,同时,我国已取得的`现代化建设成就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与“总体小康社会”相比,是更全面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在新世纪之初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作 者:吴文浩 Wu wenhao  作者单位:黄山学院马列室,安徽黄山,245021 刊 名:黄山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NGSHAN UNIVERSITY 年,卷(期): 5(1) 分类号:A85 关键词:解读   小康社会   全面小康社会   总体小康  

篇4:上半年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监测报告

根据区委、区政府年初确定的“确保跨江发展深入推进,确保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要求,对照《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要指标》目标值,我们在区卫生局、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环境保护局等部门的大力配合下,采取定性、定量加评估的方法,对上半年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进行了统计监测。监测结果显示,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25个指标,在一季度已全部达标的基础上,除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指标产生较小波动外,大多数指标又进一步得到巩固和提升。现将监测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监测情况

今年以来,我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两个确保”奋斗目标,强化小康达标创建中的组织领导工作,区、镇街两级的小康创建工作职能组集中办公,协调配合,着力解决民情民意调查中老百姓反映的问题;突出民生改善,积极为民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实施了“信息救助”、“对无固定收入老人发放生活补助”等民生工程;大力宣传小康知识,组织宣传队、宣讲团、电影放映队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让广大百姓关注小康进程,参与小康创建,共享小康成果。小康创建工作不断向前推进。

1、指标的总体完成程度

至今年一季度,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25个指标,全部达到或超过小康目标值,到6月末,大多数指标又得到有效巩固和提升,实现了以区为总体的全面达标,实现程度达到百分之百。

2、指标的具体完成情况

至6月末,四大类18项25个指标的具体达标情况为:

(一)经济发展类: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城市化水平在已经达标的'基础上,―指标水平又有提升;城镇登记失业率,比上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高于小康目标值1.8个百分点。

(二)生活水平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在已经达标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19.2%,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17.5%;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比上年同期增加2.87平方米,高于小康目标值3.65平方米;农村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面积43平方米,高于小康目标值3平方米;农村100%的行政村通灰黑公路;城镇人均拥有道路面积27.9平方米,高于小康目标值15.9平方米;百户家庭电话拥有量268.8部,比上年同期增加18.8部,高于小康目标值68.8部;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43.7台,比上年同期增加11.7台,高于小康目标值3.7台;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为20%,比上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高于小康目标值2个百分点;恩格尔系数为35.6%,比上年同期下降3.9个百分点,高于小康目标值4.4个百分点。

(三)社会发展类: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初中毕业生入学率、城镇社区居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和农村村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在上年末已达标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经评估依然达标;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为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达100%,分别高于小康目标值10个和15个百分点;城镇劳动保障“三大保险”各自覆盖面达97.1%,比上年同期增长0.6个百分点,高干小康目标值2.1个百分点;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为98%,比上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高于小康目标值8个百分点。

(四)生态环境类:城市绿化覆盖面为40.8%,比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高于小康目标值0.8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33.5%,比上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高于小康目标值13.5个百分点;环境质量综合质量指数,比上年同期减少1.8分,高于小康目标值1.3分。

二、小康监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从目前我区小康统计监测工作的情况看,区和镇街上下联动,各部门积极配合,协调工作,有效地发挥了小康指标监测的指标先行和风向标的作用。随着今年全区总体全面达小康时间节点的逼近,小康监测中的有关问题值得关注。

一是监测的基础工作及基础数据支撑问题。小康监测的基础规范化及基础数据支撑是做好小康监测工作的保证。11个负有小康指标监测的部门,要从现在开始,着手将-以来的基础数据按规范化要求进行整理,建立档案,以供省市核查验收。

二是指标数据监测的波动性问题。从监测的情况看,大部分指标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得到巩固和提升。但还有少数指标,如:“城镇劳动保障三大保险各自覆盖面”、“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等指标,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有可能会出现上下波动,如“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指标,二季度比一季度减少了4.9分。对此类情况要及时跟踪和关注,可以不受季度、月度时间节点的限制,进行情况专报。

三是指标监测数据达标验收中的问题。今年是我区总体全面达小康的攻坚之年,要确保25项小康指标数据的“过硬”,其达标情况能得到省主管部门的确认。各部门要注意资料积累,形成历年小康指标监测全过程的有说服力的文字材料,便于在达标验收中汇报使用。

三、下阶段工作打算

一是加强沟通,掌握情况。积极加强与省市级对口部门的沟通,及时了解具体业务要求的变动情况。积极邀请省市相关部门到我区进行业务指导,提前进入达标验收的对接阶段。

二是强化对镇街小康监测工作的指导。按照《区及镇街全面小康进程监测工作实施细则》的要求,切实做好全区和镇街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监测工作,希望11个部门在做好全区小康监测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镇街小康监测工作的指导,科学、客观的帮助他们开展可行性分析,避免盲目乐观,低估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是继续做好协调与配合工作。在区小康办的统一安排下,配合和支持综合协调组、镇街推进组、宣传组和督查考核组的工作,全力推进我区小康达标如期实现。

篇5:第十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教案

第十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教案

第十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教案 课题:全面小康的蓝图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总体达到小康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增强自豪感,关心国家和家乡的全面小康建设。 2.能力:运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基本标准对人民生活水平进行评价,展望国家家乡的发展前景。 3.知识:指导我国小康水平及其意义,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 标。 二、重点难点:了解总 体小康水平的意义,理解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的目标。[来源:Zxxk.Com] 三、过程与方法: 一、导入 用歌曲《好日子》为背景,引入新课 二、探索新知[来源:Z#xx#k.Com] 三、小康目标的提出 1、教师请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一个黑 菱,要求思考讨论三个问题:(1)是谁首先提出了小康 社会的目标?(2)小康社会的目标的提出的根本目的是什么?(3)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是什么? 生:讨论交流略 2、总体上达到小康的意义 师:请生阅读第一目第二个黑菱的内容,了解《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 师补充:恩格尔系数:高于60%(贫困、绝对贫困),50%―60%(温饱),40%―50%(小康),30%―40%(富裕),30%以下(最富裕)。 请大家阅读第二个小字,总结我国的小康状况。 生: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师:实现这一目标有什么意义?[来源:学科网] 生:体现了综合国力的增长,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的又一个新的里程碑。 3、全面小康 师:我们了解了我国的小康是总体达到了,那么你心中的全面小康又是 怎么样的呢? 生:交流略 师:全面小康的具体规定性是什么呢? 生:经济、民主、科技教育、文 化、社会、人民等 师:在这些丰富的内容中,什么是最关键的呢? 生:到国内生产总值比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师:这一目标实现的意义是什么? 生:达到当时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人民的生活水平将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四、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规划的三步走战略目标。 请大家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二个圈第二黑菱的内容思考:(1)哪三步走?(2)已实现了几步?(3)每一步的内容是什么?(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这三步战略目标中的地位分别是什么? 生:交 流略 师: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符合中国的现实国情,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的这二十年,是巩固和提高现在初步达到的总体小康水平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为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时期。 五、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进一步懂得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个必须的,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全面发展的目标。[来源:学科网ZXXK] 六、教后回味:     课题:奔向全面小康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的艰巨性,培养艰苦奋斗精神,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能力:客观认识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差距,客观分析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有利因素和具体困难。[来源:学_科_网] 3.知识:了解现在我们达到的小康水平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懂得实现全面小康宏伟目标需要艰苦奋斗[来源:Z&xx&k.Com] 课前准备: 师:将全班同学分为3个小组:第一组查本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农村贫困人口,城镇低保人口等方面的数据及资料;第二组搜集反映目前我国物 质、精神、政治、文明、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三组查找反映我国和本地区当前存在的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和不同群体收 入差距等方面的材料。 二、重点难点: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差距,实现全面小康需要艰苦奋斗。 三、过程与方法: 一、导入[来源:学科网ZXXK] 教师展示《各省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 序排序》(从六大方面18项目标进行统计的), 师:这些 材料主要表 明了什么问题?[来源:学科网ZXXK] 生:我国农村全面小康的实行程序存在着很大的地区差异。 师:虽然我们实现了总体小康,但是我们必须有个清醒的认识。 二、新知探索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小康水平的特点――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小康,与全面小康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师:下面请第一组的同学讨论分析 我国现有小康的总体水平;第二组的同学讨论分析我国现有小康的不全面性;第三组同学讨论分析我国现有小康的不平衡性。各小组结合相关的内容进行讨论,写出发言提纲,并进行交流 生:交流略 (1)总体小康是低水平的小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高,还 有很多人没有进入小康 (2)总体小康是不全面的小康――重经济指标,轻精神、政治、社会保障和生态环境。 (3)总体小康是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城乡差异、东西差异、不同群体的差异。 师:由此可见我们现阶段的小康水平的特点是什么?[来源:学科网] 生:略 师:为了尽快改变现阶段我国小康水平的状况,国家 采取了许多重大的战略举措,为实现全面的小康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 2、奔向全面的小康社会 ( 1)实行全面小康目标的意义 祖国必将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的生活必将更加幸福美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势! (2)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有利条件 请大家阅读并完成112页的相关内容 (3)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需要全国人民长期进行艰苦 奋斗。 3、青少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应尽相应的责任 师:请大家共同讨论教材第二目第二个圈的最后一个菱形的话题,进行课堂交流。[来源:学科网ZXXK] 师: 并写出自己的好的建议,在班会课的 时候进行评比,最后评出最佳活动小组。 四、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全面小康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更懂得抓好实现小康目标的有利条件,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为社会的 发展尽我们的责任。 五:教后回味:          

篇6:科教兴国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科教兴国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改革开放,中国完成了由贫困向小康的.历史跨越.新世纪我们面临着如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科教兴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同时,小康社会的发展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提供强大的物质保证.小康社会的高要求将成为贯彻实施科教兴国的强大动力.

作 者:高琳萍  作者单位:山西省委党校省直分校,山西,太原,030024 刊 名: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JOURNAL OF COLLEGES OF SHANXI 年,卷(期): 14(1) 分类号:A849 关键词:小康社会   科教兴国   现代化   建设  

篇7: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若干理论问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若干理论问题

解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可从指导思想、科学内涵、主题定位、基本特征、实践意义、根本支撑点、重点难点、重要保证、历史进程、实践途径等十个层面来全面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

作 者:王瑞华  作者单位:集美大学,社科部,福建,厦门,361021 刊 名:兰州学刊 英文刊名:LANZHOU ACADEMIC JOURNAL 年,卷(期): “”(2) 分类号:A8 关键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重大问题   解读  

篇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调查报告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调查报告

党的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如何围绕这个目标抓好农村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特别是广大无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基层党组织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现以我市郑场、三伏潭、剅河等镇的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情况作一研究与思考。

一、主要做法

所谓设岗定责,就是对在村级组织中不担任职务的党员,根据其能力、条件和特长,给其设置一定的工作岗位,明确职责,确定任务,让无职党员担负起一定的职责,共同参与村内事务管理,共同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设岗定责活动在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中已经彰显出旺盛的生命力,郑场、三伏潭、剅河等镇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做法:

1、强化领导,营造良好氛围。

郑场、三伏潭、剅河等镇将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当作加强新时期党员教育管理、增强党员先进性的有效途径,当作推进组织工作创新、深化三级联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镇、村两级都成立了领导小组,专题进行研究和部署,多次召开镇党委、村支部书记及无职党员代表会座谈会,从实际出发,制定了实施意见。

同时,进行了大张旗鼓地宣传,让广大党员群众明白在农村党员中设岗定责是保持农村党员先进性的有效方法,使设岗定责工作深入人心,使党员上岗后能理直气壮地开展工作,增强了党员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2、深入调查,科学设岗定岗。

郑场、三伏潭、剅河等镇在为农村无职党员的设岗上都开展了三个方面的调查。

一是以村为单位对农村党支部建设情况进行调查,对党员基本情况进行摸底。

二是广泛开展村情、组情调查。

三是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调查,重点收集农民增收、农民负担、社会治安、村务公开、公益事业兴办等方面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找准需要党员发挥作用的支点。

在占有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二十字方针为重点内容,坚持因村制宜、因事设岗、按需设岗、人岗相适的原则,为无职党员设置了思想政治、经济发展、社会公共事务三大类共13个岗位。

同时按照定原则,不定范围;定目标,不定过程;定岗位,不定人数的三定三不定要求,由各村党支部根据本村规模大小、党员的实际情况和工作对三大类13个岗位进行调整和增减,增强岗位设置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在定责上,采取了三个强有力的措施。

一是严格定岗程序。

通过村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合格党员申报岗位、党员民主推荐、择优选定、公示、签订责任状、颁发党员岗位证等程序进行严格定岗。

二是注重联系实际。

把党员的岗位任务控制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三是运用灵活多样的形式。

在设岗定责活动中,主要是以一人一岗为基本形式。

对于素质好、能力强的农村党员,采取了一人多岗的形式。

对于工作任务较重、个人难以胜任的岗位,采取了一岗多人的形式,保证了设岗定责的实际效果。

3、选准载体,力求实际效果。

在农村党员的设岗定责活动中,三镇都注重采取多种形式确保活动不走过场,取得实效。

归纳起来,主要是搞好了四个结合:一是把农村党员的设岗定责活动与保持先进性、建设新农村主题实践活动相结合。

二是与三级联创相结合。

把设岗定责活动作为巩固三级联创成果的重要举措,把活动开展情况作为评选五个好乡镇党委和五个好村党支部的重要内容。

三是与双建双带活动相结合。

在设岗定责活动,一批思想素质高、致富能力强的优秀共产党员脱颖而出,成为了群众生产生活中典范他们在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帮助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是与发展党员工作相结合。

通过设岗定责活动,使无职有岗党员发现了一些优秀农村人才,很多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入党积极分子和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充实到党员队伍中来,巩固了党的基层堡垒。

二、取得的成效

通过开展设岗定责活动,农村无职党员的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普遍增强,党员的先进性得以充分体现。

农村基层党组织通过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这一抓手,进一步加强了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促进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1、通过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激发了广大农村无职党员的责任感、光荣感和工作热情。

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管理没有及时跟上,广大农村无职党员受到冷落,出现农村无职党员不作为、浅作为、无作为的现象。

2、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的开展,找到了新时期农村无职党员发挥作用的有效载体,广 大农村党员尤其是上岗党员想作为、争作为、有作为,想事、议事、管事、办事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郑场镇同兴村党员朱志付,看到邻里之间闹矛盾,经常去劝和,可村里有人风言风语,说当干部的不管,你一个老头多管什么闲事,他一直顾虑重重,产生了不想管的念头。

在这次无职党员上岗工作中,他推荐上了民事纠纷调解岗,现在他逢人就说:我有了尚方宝剑,管起事心中有了底,没有顾虑和畏惧,可以大胆干了。

3、通过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进步。

当前,农村发展进入了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效益阶段。

以家庭分散经营为主的农民虽然有强烈的致富愿望,但由于缺技术、无资金、怕担风险,使他们难以迈开步子,迫切需要有人把他们组织起来,提供示范服务、真心实意带领他们致富。

设岗定责工作开展后,三镇把种植、养殖、销售、外出务工上有一技之长的党员组织到经济发展类岗,通过岗位示范,广大上岗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各自的岗位上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兴起了一批产业、带动了一批群众发家致富,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剅河镇张马村无职党员熊金强,常年从事水产营销,在承包的150亩土地上,尝试泥鳅-蒿芭种养模式喜获收益,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效益明显。

在设岗定责活动中,选择了科技种养示范岗、务工经商经济信息岗,在他的带动,周边的养殖户全程参与,该村水产养殖、特种养殖结构大大调整。

牌楼村无职党员代振香,常年从事畜禽养殖,掌握了一套过硬的养殖技术,在设岗定责活动中,她选择了科技种养示范岗。

在她的带动下,牌楼六组庭院养鸡户达十多户,户平养鸡达500只以上,年纯收入可达5000元以上。

4、通过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

设岗定责在基层组织与无职党员、村民之间加强了联络与沟通,成为一条党员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

通过党员上岗履责,一方面为群众排忧解难,做好事,办实事,谋福利,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另一方面主动协助村干部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强化了基层党组织的整体功能,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广大无职党员与群众在同一个村生产、生活,彼此熟悉且有一定的感情。

通过村政策宣传岗和民意收集岗,把大量的矛盾和隐患化解在了苗头状态,达到了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村的目标。

三、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设岗定责活动的开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得到群众赞誉。

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少数无职党员认识不高,认为开展设岗定责活动没有必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农村党员难以适应新旧体制的转换变化,自我要求不高,荣誉感淡化,先锋模范作用弱化,利益驱动性增强,对集体事务漠不关心,普遍存在着思想乱、纪律散、形象差的问题。

有些农村党员甚至设置障碍,与基层党组织唱对台戏,成为农村工作推进的绊脚石。

还有的党员认为村级工作应该由村组干部去做,不需要党员来参与,以致部分党员上岗后,履行职责不积极,岗位形同虚设。

二是农民党员年龄结构趋于老化,文化素质偏低,以致部分上岗党员年龄偏大、水平偏低、能力偏差,不能很好地起到示范带头和上岗履责作用。

三是对履岗较差的上岗党员缺乏有效管理手段,没有形成经常化、制度化的监督管理机制。

一些有岗党员上岗后岗位意识淡泊,想履行职责就履行,想不履行就不履行,自我意识很强,没有相关的制度作为长效管理机制。

四是支部堡垒作用不坚制约了有岗党员职责和作用的发挥。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些支部只是在形式上跟无职党员设了岗,至于党员的岗位职责履行了没有,履行得样,都不闻不问。

甚至有些党员在带头履行职责的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和困难,支部也不能给予及时地支持与帮助,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有岗党员职责和作用的发挥。

四、关于今后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的几点建议

设岗定责顺应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满足了广大农村党员不当村组干部照样能为党工作的精神需求,初步解决了分散生产经营条件下党员教育管理方式相对滞后、党员发挥作用渠道不畅的紧迫问题,加之,设岗定责不涉及利益调整和分割,党员响应,群众支持,组织满意。

对农村无职党员推行设岗定责管理已是势在必行。

通过调研情况来看,目前我市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已经有基础、有平台、有作用、有机制、有潜力,今后,我们要把设岗定责活动作为创新党建工作的一项有效措施,着眼长远,在推进制度化、规范化、持久化上下功夫。

因此,在抓好实施的过程中,还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重要相关问题。

1、把优化农村党员队伍结构作为增强设岗定责功效的基础工程来抓。

无职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党的先进性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从岗位情况看,主要集中在民意收集、村务监督、社会治安等岗位,而在一些更能体现党员先进性的科学示范、勤劳致富等岗位,真正能上岗、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党员还不多,很难全面体现党员三个代表的作用和价值;从党员年龄上看,有岗的党员年龄都比较大,大多数都是35岁以上,35岁以下的年轻党员不多;从党员的地域来看,大多数都是在本村本组工作的在家党员,流动党员的设岗定责基本上是一片空白。

因此,要重视优化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尤其要突出科技示范岗的上岗比例,积极做好发展农村新的.社会阶层的优秀分子入党工作。

对那些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带头人、发展农村经济的经纪人、创办个私企业的负责人和在农村影响较大的其他优秀分子,要切实加大培养教育力度。

要给那些35岁以下、思想觉悟高、有能力的年轻党员设岗,鼓励他们发挥作用。

2、把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作为保持设岗定责持久性的关键环节来抓。

要建立科学的管理、评估和奖惩机制,保证无职党员持久发挥作用的内动力和积极性,确保设岗定责工作长期有效开展。

应着重建好三个方面的机制:一是建立管理机制。

要建立公开承诺制度、定期工作报告制度、联系制度等,让上岗党员在一定范围内向群众公开承诺,强化党员的党性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村党组织要建立《上岗党员履行职责记录薄》和建立群众反馈卡,及时准确掌握无职党员发挥作用的情况。

同时,要求上岗党员将工作情况、取得的成绩及存在问题每月向党组织汇报,掌握情况,推动工作。

镇机关和村两委中的党员干部要联系无职认岗党员,指导他们上岗、履责,并帮助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二是建立考核机制。

要采取个人自评,党员互评,群众代表民意测评,支部综合评定等方式,对党员履行岗位职责情况进行评议。

同时,把无职上岗党员的工作实绩作为年终党员评议的主要依据,由党组织作出年度鉴定。

三是建立激励机制。

对那些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成绩突出的要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奖励,并在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技术、培训上予以倾斜照顾,使上岗党员增强荣誉感和自豪感。

同时,要把设岗定责作为培养选拔村组干部的一个渠道,对工作能力强、业绩突出的上岗党员,组织上要把他们列为村组后备人选重点培养。

对不完成岗位职责规定的任务,群众满意率低的党员,在每年年终评议党员活动中给予批评;对不胜任的要及时调整,做到优胜劣汰,充分激发党员履行职责的热情。

3、把强化村党支部的堡垒作用作为实现设岗定责制度化的龙头工程来抓。

在设岗定责工作过程中,村党支部起着组织、实施、监督的重要职能。

因此,必须把强化村党支部的堡垒作用作为实现设岗定责制度化的龙头工程来抓。

坚持先整顿后进村党支部再设岗定责的原则,根据村班子战斗力强弱分步实施。

基础较好的村先行一步,发挥示范作用;基础较差的村加强督查与指导;后进村,先进行整顿提高,配好配强村党支部班子后,再进行设岗定责。

4、把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作为贯穿设岗定责始终的重要工作来抓。

无职党员作为农村党员队伍的主体,其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与活力,关系到能否保持党的先进性。

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增强农村党员的党性和宗旨意识,激发他们强烈的上岗履责的政治热情。

另一方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先进性教育与实践活动,支持、鼓励无职党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建功立业。

篇9: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规划

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规划

佛南村位于涪江大道、绵渝高等级公路两旁,与太和镇县城相连接,有老鸦山风景区、长岭岗森林公园,678.4亩名优水果,郑葛无公害大型养猪场在辖区内。是太和镇旅游观光农业、无公害养殖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交通条件很好。为了加快我村经济发展步伐,实现全面小康建设,根据我村实际情况,现将我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村现有1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551人(其中:农业人口1017人),1040户,劳动力1685个,耕地面积1061.4亩(其中退耕还林面积678.4亩,两季田150亩,旱地233亩),三湾塘2口,面积35亩,堰塘4口,面积24.5亩,蓄水池8口,面积4亩,村、社机耕道路共5500m,提灌站两处,支部+协会成立了两个(佛南村党支部+郑葛养猪协会,佛南村党支部+欣榆种养殖协会)。  二、指导思想  坚持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握全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面向市场调结构,增收富民建新村,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主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实施“六通三化”战略。加强党的建设,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实现我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三、规划原则及总体规划  (一)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农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建设商品农业基地和农业产业园区,推进农业产业化  我村地处县城郊,绵渝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信息灵通,离前锋渠较近,坚持以全方位发展城郊特色区域经济,抓好基地建设为核心,调整产业结构,以扶持大户,打造龙头为重点,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引进和推广优良品种为途径,提高农产品品质,以实施“种、养、加”一条龙为手段,打造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经营效益。以蔬菜、水果、花卉、养殖、观光农业等五大支柱为重点,抓好五大基地建设。  1、发展无公害蔬菜基地300亩,实现亩平收入3000元,人均收入800元。  2、建设优质水果基地,引进油桃、丰水梨、大五星枇杷、日本青见柚等优良品种,对现有果园进行品种改良,建立600亩优质水果带,实现亩平增收500元,人均增收100元以上。  3、建立旅游观光农业基地,以老鸦山、长岭岗为重点,建立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的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实现人均增收600元以上。  4、建立花卉基地,瞄准城乡消费时尚,抓住城市发展扩张机遇,以十二联社刘兴元花园苗圃,长岭岗森林公园为重点,建立35亩花卉基地。  5、建设畜禽养殖基地,围绕一村一品,以郑葛养殖园为中心,建立优质肉猪养殖基地,发展年出栏肥猪100~500头大型养殖大户30户,年出栏50~100头中型养殖户85户,每年实现人均增收800~1500元。  (二)以“六通三化”工程为重点,加快推进城市小区建设、农村新村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劳动技能培训、劳务输出工作,狠抓民营经济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全面发展  第一,实施“六通三化”工程。  力争2007年底,高质量、高标准地实现我村路通、水通、电通、气通、光纤电视通、电话通、基础设施建设达小康标准。  1、“路通”工程,建设上山公路两条,第一条是老鸦山上山公路6000m,第二条是长岭岗上山公路2500m,宽6m的水泥路,13联社户道路硬化2500米。  2、水通工程,建抽水站两处。  (1)老鸦山三级提灌站,前锋渠提水(包括生活用水设施、森林用水)一级站6寸管350m,二级站5寸管300m,三级站4寸管250m,蓄水池6口,3000m3,灌溉面积1200亩,其中,果园面积350亩。  (2)长岭岗二级提灌站、前锋渠(5社地段)提水(包括生活用水设施,森林用水),一级站6寸管180m,二级站4寸管250m,蓄水池3口,1500m3,灌溉面积450亩,其中果园面积100亩,  3、电通工程,至2007年全村达到小康社会的农村电气化标准。  4、“气通”工程,实施沼气化战略。全村沼气池入户、改厨、改厕率达80%以上,现已规划沼气池100口,基本淘汰农村生产和生活用柴草和蜂窝煤。  5、“光纤电视通”工程,2007年,全村光纤电视入户率达99%以上,互联网入户率40%以上,“农络网”开通至社和农户。  6、“电话通”工程,全村安装固定电话达90%以上。  第二,建设农村新村。  城市小区建设:2004年入住达70户,2005年入住达270户,2006年入住达500户,2007年入住达850户,城市开发合作社安置完毕。  新村建设:2004年新建5户,2005年达30户,2006年达60户,2007年达100户。  第三,大力实施劳务输出,增加农民收入。  1、失地农民就业培训每年1000人次,失业安置1000人,实现人均收入4500元。  2、劳动力输出1300人,实现全村人均增收1000元。  第四,发展民营经济,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1、个体工商户现有50户,每年递增20户,2007年达130户。  2、私营企业现有19户,2004年新增2户,2005年新增3户,2006年新增5户,2007年达40户。  3、招商引资2004年引进2户,2005年引进2户,2006年引进2户,2007年引进4户。  四、社会发展规划。  1、严格控制无计划超生二胎,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人口出生率,把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  2、搞好我村教育事业,组织党员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党的知识,学习科学技术知识,学习好“四五”普法和有关法律、法规。  3、切实搞好文化事业、广播、电视事业、医疗卫生,使我村精神文明健康发展。  4、经常了解掌握群众的'疾苦,关心他们生活、生产,把农村社会低保、救灾救济落实好。认真宣传殡葬改革,严禁土葬。  5、切实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利用各种会议、广播会议经常讲、经常抓,安全工作每时每刻都不能放松。严禁乱修乱建、不审批就建。  6、继续做好新村建设工作,严禁一户两基,切实搞好合理规划。做到先拆旧房,后建新房,不占用耕地的原则。  五、主要措施  1、成立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领导班子  组 长:谢履均  副组长:谢福德  成 员:谢常海 童万春 罗国清  2、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  3、统一思想,统一认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4、广泛发动群众,群策群力,广交天下朋友,招商引资和吸收民间闲散资金,共同开发建设。  4、加大我村自然资源、区域优势的宣传力度,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给予投资者最优惠政策。  5、大力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调解民事纠纷,服务于开发建设。  六、需要解决的问题  1、水利基础设施脆弱  (1)现有塘库堰蓄水设施陈旧、老化,急需整治;  (2)现有灌溉渠道渗漏严重,急需整治;  (3)因城市开发,急需搬迁两处提灌站;  2、机耕道路硬化3.5公里[原南井沟村2社(郑葛养殖场)~3社~4社~老鸦山]。  3、城市开发后,小区建设进程缓慢。  4、城市开发后,失地农民安置问题严峻。  5、养殖大户缺流动资金。  以上各项发展规划,村党支部、村民委在上级党政的正确指导,在全村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和全体村民的支持下,通力协作,形成合力,与时俱进,一定能够完成各项任务。   附:太和镇佛南村小康规划表    党支部  村委会   二OO四年七月十三日    太和镇佛南村小康规划表  单位:万元  项 目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备注  一、总产值 2083 2336 2596 2810  1、农业总产值 150 205 320 435  (1)种植业 80 90 100 110  (2)养殖业(含牧业) 60 100 200 300  (3)渔业 4 6 8 10  (4)林业 6 9 12 15  2、工业总产值 1932 2129 2273 2370  (1)劳务输出 265 300 350 400  (2)个体工商业 200 220 250 270  (3)私营企业 667 729 750 755  (4)民营企业 600 660 673 675  (5)其它行业 200 220 250 270  3、村集体经济收入 1 2 3 5  二、总费用(成本) 1834.03 1985.33 2092.78 2116.4  三、农民经营所得 248.97 350.67 503.22 693.6  四、农民从集体再分配收入 120 120 120 120  五、农民所得总额 368.97 470.67 623.22 813.6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3628 4628 6128 8000  注:本表农业人口1017人 2004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