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意识形态建设

杰尼龟杰拉多尼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杰尼龟杰拉多尼”参与投稿,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意识形态建设(共6篇),供大家参考。

篇1: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意识形态建设

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意识形态建设 -领导讲话

内容提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应当正确把握构建和谐社会中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在规律,大力拓展意识形态的功能作用,积极探索意识形态建设的创新途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对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适应这一要求,积极探索意识形态建设的创新途径,使意识形态的功能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加强与拓展,已成为时代提出的重要课题。全面审视构建和谐社会对意识形态建设的新要求社会意识形态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总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任务的提出,必然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对意识形态建设的目标定位提出了新要求。意识形态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具有特殊的激励和引导作用。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核心价值目标的确立,但这种价值目标能否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共同的理想信念,并成为人们的行动指南,则取决于意识形态功能和作用发挥得如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意识形态工作应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对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容任务提出了新要求。具体来说,一是在指导思想上,进一步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始终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不动摇。同时,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思想保证。二是在价值取向上,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谐社会氛围的形成。应注重激发社会主体的创造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三是在舆论引导上,从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赋予舆论导向与舆论监督以新的时代内容。舆论引导讲求喜闻乐见、入心入脑,舆论监督着力化解矛盾、推动工作,努力营造“人心顺、士气高、干劲足”的良好舆论氛围。对意识形态建设的方法途径提出了新要求。好的方法可以充分有效地展现意识形态内容的科学性,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凝聚力。经过长期努力,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凝聚人心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但也必须看到,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比,意识形态工作的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因此,应坚持与时俱进,在继承以往好的经验与做法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的方法和策略,使其在内容、形式和方法上增强亲和力与渗透力。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努力形成有利于意识形态工作保持蓬勃生机与旺盛活力的新机制;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新特点,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探索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文化需求的新方式;紧密结合现代传媒的发展趋势,根据人们接受信息途径发生的新变化,探索运用高新技术拓展意识形态工作的新手段,从而使主流意识形态牢牢掌握思想舆论阵地。科学把握和谐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在规律意识形态工作有其特定的规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着重从三个方面来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在规律。在为确立社会和谐理念提供理论支撑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意识形态作为一种观念体系,是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构成上层建筑的重要部分,表现在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形式中。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意识形态理论体系的确立和完善,有利于提高社会成员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增强人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从而坚定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对社会未来发展的信心。因此,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着眼于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作出新概括,开辟新境界,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为协调多元利益关系提供整合机制的过程中不断拓展。意识形态具有强大的社会整合功能,它通过对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进行舆论引导,使人们对一些问题形成共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不同社会阶层和社会成员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通过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工作,引导人们妥善处理各种矛盾纠纷和利益冲突,理性合法地表达自己的利益和愿望,把人们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统一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繁荣先进文化的正确轨道上来。在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秩序保障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形式与方法的创新,既可以充分凸显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内涵与目标导向,又可以有效整合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关系,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应积极探索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新形式和新方法,确保意识形态工作充满生机与活力。当前,尤其要充分利用以现代科技为基础的各种信息传播平台,丰富和拓展意识形态工作的载体及领域,进一步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应进一步提高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水平,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把先进性与广泛性统一起来,把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统一起来,切实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适应构建和谐社会要求,使意识形态建设富于创造性创新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根本所在。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不断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使意识形态工作富于创造性。正确把握意识形态建设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同于其他阶级意识形态的一个根本特征,就在于它能够正确地反映和说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此,加强和改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规律,继续推进理论创新。首先,回答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时代课题是实现理论创新的首要途径。对时代课题进行正确的解答和系统的阐述,实质上就是理论创新的过程。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必须深入阐述党为完成历史任务所提出的纲领、政策和主张,把思想认识从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以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其次,遵循认识规律是实现理论创新的重要步骤。任何新理论的形成,既要以当时社会实践的新状况和新趋势为基础,又要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汲取前人和同时代人的优秀思想成果。要在批判与继承、理论与实践的矛盾运动中形成创造性的理论成果。再次,指导实践发展是实现理论创新的根本目的。理论创新并不是抽象的纯粹的思辨活动,而是基于对社会实践的概括、服务与指导。只有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才能不断经受社会实践的检验,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充分体现意识形态建设的广泛性。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同于其他阶级意识形态的又一根本特征,就在于它始终反映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意识形态建设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提供思想保证。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立足于人民群众创造新生活的伟大实践,倾听人民群众的心声,努力运用各种宣传教育形式,使社会主义思想观念深入人心。理论只有掌握群众,才有战斗力。应关注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了解群众心理变化的特点和趋势,做到既统一思想又尊重差异,既引导群众又服务群众。应把逻辑的力量与事实的力量结合起来,把思想的严谨与表述的生动结合起来,做到尽可能用通俗的语言解开群众思想上的困惑,用身边熟悉的事例说明深刻的道理,使理论真正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并转化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巨大力量。努力增强意识形态建设的艺术性。意识形态工作方式的创新,是提高意识形态建设成效的重要保障。必须在继承实践经验和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统一的原则,对于社会成员要区分层次,立足实际,因人制宜,采取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进行思想宣传教育工作。在继续巩固报刊出版、广播电视等宣传文化阵地的同时,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扩大主流意识形态在各种信息传播领域中的影响力,构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崭新平台。艺术性来源于实践性。主流意识形态应把丰富多彩、日新月异的生活实践当作思想源泉,不断从生活实践中吸取新鲜营养,增强宣传的艺术性和感染力。同时,意识形态工作还应积极拓展发展空间,努力在更为广阔的空间和领域展示先进的思想文化和价值理念。切实提高意识形态建设的实效性。一是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去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二是积极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意识形态工作新方式。既要针对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构建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的多层次平台,又要通过对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的规范和引导,保证其正确的发展方向。三是充分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舆论导向作用。舆论导向的正确与否,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能否顺利推进。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坚持以人为本,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呼声和要求,正确回答各种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篇2: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道德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道德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道德建设,治国之基在于德.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需要把道德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去抓,从师范院校抓起,从少儿抓起,以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为前提,构建适应和谐社会需要的.道德体系.

作 者:张清华  作者单位:赤峰学院,内蒙古,赤峰,024000 刊 名:理论界 英文刊名:THEORY HORIZON 年,卷(期): “”(7) 分类号:B824 关键词:和谐社会   道德建设   规范  

篇3: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心理和谐构建问题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心理和谐构建问题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心理和谐构建问题

王晓军 郭军

陕西西安第二炮兵工程大学(710000)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奋斗目标。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实现人的心理和谐,人的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心理基础、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从当前我国国民的心理和谐现状看,还存在许多心理不和谐的问题,急需采取有效措施构建国民的心理和谐。

【关键词】心理和谐;构建;途径与方式

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把心理和谐写进党的重要文件中,充分说明我们党对构建心理和谐问题的高度重视。

1心理和谐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

心理和谐是个体心理在协调和统一的基础上,适应性的调整个人与所处自然、他人和社会环境的关系,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个性发展,进而为社会和谐做贡献的心理功能状态。心理和谐包括自我心理和谐、人事心理和谐和人际心理和谐三个组成部分。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的具体表现,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精神病都是心理不和谐的具体表现,严重的心理不和谐容易诱发离婚、自杀、犯罪、群体性事件等,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1.1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心理基础

社会是由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构成,个体心理和谐与社会和谐息息相关,一个心理不和谐的人不仅自身精神痛苦,而且还会影响家庭与社会的和谐稳定。近年来,因少数人因心理不和谐而引发的恶性杀人案件给社会带来恐慌,严重破坏了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要实现社会和谐,就必须打牢个体心理和谐的`基础,只有使社会中每个人心理和谐,全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和谐。

1.2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人自身和谐四个方面着手。人自身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它包括生理和谐、心理和谐和人际和谐三个方面,其中心理和谐是人自身和谐的核心内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人自身和谐都涉及到人、特别是人的心理和谐,缺少心理和谐,这四个方面就失去了心理内核,难以实现真正和谐。因此心理和谐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心理基础,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1.3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我国人均GDP达到3700美元,从国际经验看,这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社会矛盾凸显期。当前我国收入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正不断拉大,人们普遍存在不公平感。就业难、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等社会问题对人心理冲击也越来越强烈,人们心理压力不断加大,产生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的人数不断增多,心理不和谐所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也越来越明显。个体心理不和谐时容易产生挫折感、失败感、失落感,悲观厌世、仇视他人,心态浮躁,容易激惹,这种心理不和谐状态平时处在潜伏可控状态,如遇外界偶然因素刺激很容易产生极端行为。

2我国国民心理和谐的基本现状

2.1国民心理和谐的总体情况

当前,我国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我国社会发展状况和国民幸福水平达到中国历史最好时期,社会整体心态积极进取,绝大多数人心理和谐健康。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中国民众心理和谐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国民心理处于基本和谐与比较和谐之间,但更接近比较和谐,只有4.4%的民众心理不和谐。该研究报告的最后结论是:我国民众心理和谐的总体状况处于可接受水平―心理接近比较和谐状态,但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2.2国民心理不和谐的主要表现

一是轻松感缺失,呈现普遍紧张焦虑状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巨变,人们在享受现代化的同时也出现了心理不和谐问题:人们普遍感到心理压力增大,生活缺乏轻松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失眠、工作倦怠等成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不和谐音符。以工作倦怠为例,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媒体对中国“工作倦怠指数”的调查结果显示:39.22%的受访者出现中度工作倦怠,13%的受访者出现严重工作倦怠。

二是公平感缺失,呈现群体心理失衡状态。当前社会存在一些不公平现象,人们往往在比较中产生相对剥夺感、不公平感和失衡心理,这些心理不和谐现象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潜在危害。收入分配不公平是造成国民公平感缺失、导致群体心理失衡的重要原因。有统计显示,我国20%的人占有80%的国民财富,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3:1,行业间职工工资最高与最低相差15倍,收入最高10%人群与收入最低10%人群收入差距已从的7.3倍上升到20的23倍。

三是安全感缺失,呈现公众信任危机状态。在我国社会转型期间,人们对未来普遍缺乏安全预期,严重时甚至影响家庭与社会和谐,产生高离婚率和高犯罪率。家庭本安全港湾,但随着社会转型,家庭也变得越来越不安全。以离婚率为例,据民政部门年统计,我国离婚登记比上年同期增长10.3%,与历史同期比也有很大增长。如下表:

中国30年离婚对数统计表

四是幸福感缺失,呈现精神空虚迷茫状态。当前我国民众物质生活水平有了质的提高,但人们的幸福感并没有同步大幅提高。20,相关机构通过对北京白领阶层的社会调查显示:与过去5年相比,36%的受访者认为生活幸福感有下降和下降很多。这说明物质财富的增长与心理和谐、幸福感并不成正比,相反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如不加强民众的心理和谐建设,人们将因精神空虚、无聊而产生各种心理不和谐问题。

3构建心理和谐的途径与方式

3.1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以预防为主、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国民心理和谐最有效、最简洁的方式。

一是开展认知思维方式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认知因素是构成心理和谐的要素之一,心理不和谐者往往存在重大认知缺陷。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利斯认为:有三个因素促使人产生心理不和谐问题:诱发事件、人对这一事件的认识和看法与行为的后果。其中人对这一事件的认识和看法是最为重要的因素。现代心理学研究也发现:心理不和谐总是以对现实的歪曲理解为基础,有心理不和谐问题的人总是从一个片面的角度去判断现实与推测未来,这样将导致社会适应不良。发现并纠正错误的认知思维方式,是重返心理和谐的有效途径。因此促进心理和谐最基本、最简洁的途径就是优化国民的认知思维方式。

二是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心理和谐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生活艺术,它是心理健康的具体表现,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当前,我国民众普遍缺乏心理健康知识,当人们心理失衡、出现心理和谐问题时,要么手足无措、无所适从,要么任由心理问题肆虐,从而失去最佳心理疏导时机,要么讳疾忌医,对自己存在的心理问题遮遮掩掩,不敢面对。因此,要实现心理和谐,就必须向全社会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首先,要在各类学校中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在大中小学校设置相关心理健康课程,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各类学生提供心理健康知识,提高他们促进自我心理和谐的能力。

其次,要在家庭社区中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家庭与社区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家庭成员与社区人群的心理和谐对全社会和谐影响很大,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也要及时跟进到家庭和社区,不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摸准心理不和谐人员的基本状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工作,及时化解家庭与社区人群的心理冲突与矛盾。最后,要在各类人群中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教育。让心理健康教育进入不同职业群体,要进入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和农村,使各类人群都能受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影响。弱势群体是最容易产生心理不和谐问题的,他们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开展教育时要针对这一群体的职业、年龄和身心特点。

3.2建立健全心理服务网络

一是着力培养专业人员,为建立健全心理服务网络提供人才保障。当前,我国十分缺乏心理服务专业人员。以心理医生为例,有调查显示:我国10万国民拥有1个心理医生,心理医生分布极不均匀,大多集中我国大中城市,而在广大农村几乎没有心理医生。在欧洲3000-5000人就拥有1个心理医生,我国心理医生的拥有率只有欧洲的1/20-30。即使在亚洲,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的心理服务人才也比我国多得多。这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远大目标是极不相称的。

因此加强专业人员培养、完善心理服务网络、提高心理服务覆盖范围成为当务之急!我国在培养心理服务专业人员方面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如美国有较为严格心理健康服务资格认证制度:要求心理服务从业人员具备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博士和硕士学历,并需接受长期临床督导与心理服务训练后才能获得执业资格。

二是政府应加强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建设,使危机人群能得到及时心理援助。我国学者对自杀的研究显示:许多自杀者表现为冲动自杀,37%的自杀者自杀前考虑自杀的时间不超过5分钟,60%的自杀者考虑自杀的时间不超过2个小时。对自杀者实施及时心理干预对于拯救生命是十分关键的 !

三是建立多层次心理服务网络,并将其纳入医疗卫生保障体系。

仿照我国医疗卫生体系,在村、乡(镇)、县(区)、市设置各级心理服务机构,为国民提供相关的心理服务,并在省、中央设置相关的领导管理机构,负责指导、监督、检查该项工作的开展。并将心理服务纳入医疗保障体系,使全体国民都能享受心理服务。

3.3努力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外部社会环境是心理和谐的重要外因,要真正实现全社会的心理和谐,就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五有”目标,着力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这样才能使国民活得有尊严、活的幸福、活得身心和谐。参考文献

[1]杨德森等主编《心理和谐与和谐社会》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9年

[2]耿兴永等编著《心理压力与健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

篇4:论地方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主导作用

论地方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主导作用

[摘要]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逐渐的过程。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地方政府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承担着更为繁重的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地方政府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发挥引导、协调和支持的作用,广泛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调整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和谐相处的人际环境;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必须深化各项改革,形成一个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体制保障。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地方政府 主导作用 党的十六届四中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指明了中国社会发展和建设的方向。建设和谐社会是我们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它需要我们从更深的层次去研究和把握。《决定》指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决定》还指出:“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建设和谐社会要从各个方面入手。自从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后,各级地方政府已纷纷从自身实际出发,践行这一新理念。 一、构建和谐社会是地方政府面临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课题 和谐首先是公平与公正。和谐意味着社会成员之间的友好相处和和平共处,它的基础就是公平与公正,包括文化公平、经济公平、政治平等和社会公正。如何实现建设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标准是什么?根据国际经验和我国当前发展的实际,我认为和谐社会的目标是实现国家总体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而公平和公正应当成为是否实现和谐社会目标的评判标准。建设和谐社会就是能够使全体社会成员能够共同分享经济增长成果,实现社会公平,和平相处,友好相邻。首先,公平是一个价值判断。在国际上,公平(Equity)可以通过不同的变量来进行判断,包括收入(Incomes)、财富(Wealth)、公用设施(Utilities)、资源和基本物品(Resources and primary goods)、自由(Liberties)、权力(Rights)、生活质量(Qualities if life)、能力(Capabilities),等等。平等具有时空特征,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存在中国地区差异、城乡差异。人们生活于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优于其它环境,这也就造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不同的社会和社区提供不同的机会。还有,个人自身的能力也非常重要,如性别、年龄、身体状况和心理能力,等等,也是人们在相同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下表现不同,造成不平等。 其次,必须高度重视公平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社会公平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分配的公平属于生产关系领域的问题,权利平等和司法公正主要属于上层建筑领域的问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一个社会的公平状况如何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当然,社会公平又具有其相对独立的价值,它是社会广大成员普遍能够接受的价值目标,能够为整合社会各种力量提供强大的道义动力,是一个政权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的重要体现。因此,地方政府一定要把促进社会公平作为制定各项政策、开展各项工作的一个重要指导原则。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 再次,地方政府要树立科学的公平观,切实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作为我们在分配领域中的基本方针,对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现在看,这样一个口号对公平的重视存在明显不足。“兼顾”给人一种“顾得上就顾,顾不上就不顾”、“可以顾也可以不顾”的感觉,因此,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法进行反思,是很有必要的。但对那种认为我国社会之所以出现不公的现象,与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着直接关系,进而主张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颠倒过来,主张把公平摆到最重要地位的观点,却不免又失之片面。社会公平决不是也不应该牺牲市场中的效率原则,更不能改变20多年的市场取向改革的方向。但同时,政府过多承担经济职能的现象则应当发生根本的改变。这意味着要建立一个具有超越性的、以公共服务为基本职能的政府。也就是说,地方政府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要将促进社会公平作为自己的一项基本职能。 最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公共资源分布不均衡,构建和谐社会问题较多,任务紧迫。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GDP总量增长了10倍,平均发展速度为9.4%,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这是世界经济史上的一个奇迹。但与此同时,我国的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这种滞后在非典考验中暴露得更加充分。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仍在扩大,分配不公矛盾凸显。有学者分析,从城乡收入来看差距不断拉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1984年为1.71:1,达到了3.23:1。如果仅考虑货币收入,剔除农民收入中的实物部分,目前城乡收入差距将扩大为4倍多。如果考虑到城市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差异,城乡实际收入差距将进一步扩大到6倍左右。从地区差距来看,尽管相继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但是东中西部的相对差距仍呈扩大趋势。目前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是前进中存在的问题,但是如果不能够予以正确解决,也会危及稳定。比如社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拉大。社会财富呈现向少数人转移的态势。一方面因经济迅速发展而产生了极端的富裕阶层,一方面贫富差距拉大,而且价值观也越来越多样化。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加快,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未来几年人口总量仍将保持增长,劳动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农村贫困人口、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和贫困居民等社会困难群体的问题急待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进一步加大。在政治方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立法工作还跟不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实发展的要求,有的地方立法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片面反映部门利益的不正常现象。在执法上,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还有待于解决。一些领导干部以言代法、以权代法的现象还仍然存在。在决策中缺乏科学化、民主化程序,不深入调查研究,不广泛听取意见,不经专家论证,决策随意性比较大。有的地方群众对干部腐败、渎职的不满情绪增大。地方政府同农民的冲突也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如不能尽快解决,将严重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二、地方政府转型是调整社会利益关系,促进和谐社会的关键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逐渐的`过程。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一切活动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和谐社会就是一个政通人和、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福利不断提高的社会。建设和谐社会是一种行动,建设和谐社会必须要有主体,就是由谁来建设和谐社会的问题。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建立由政府、社区居民、私营部门以及非政府部门共同实施的机制。但政府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承担着更为繁重的任务。 当前我国正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之中,计划经济的弊端仍然没有完全消失,市场经济还不成熟、不完善,仍未形成有序的运作机制,社会上还存在着不少矛盾和不稳定因素。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土地流失相当严重、就业压力巨大、社会保障不普遍,这都是十分现实的难题影响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政府在对于科学发展观的接受、对于自身与其周围环境关系的重新界定和对于社会各类因素深入理解的基础之上,必须理顺各方面的关系,维护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已发展到关键时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现在已达到人均GDP1000美元。从国际经验看,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阶段,是社会经济激烈变动时期。从国内看,城市化迅速发展,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社会矛盾复杂;从国际看,由于工资成本提高而竞争力降低。这个时期各种关系如果处理得当,经济就会顺利发展;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出现社会动荡、资源浪费、生态失衡、经济徘徊。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统筹和理顺各方面关系,维护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在重视发展教育,尤其是要保障义务教育上地方政府责任重大。中央政府已决定到年全国592个贫困县的贫困家庭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实行“两免一补”,要把大得人心的政策实施好要靠地方政府的推动。在理顺分配关系上,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为了避免两极分化、激化社会矛盾,必须逐步缩小收入和生活差距。要在不降低高收入者收入水平的同时,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这里关键也要靠地方政府的推动,扶贫帮困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加大扶贫力度,加大扶贫的财政投入,切实改善贫困家庭的状况。同时,要提高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逐渐使中等收入阶层占人口的大多数,这对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和谐社会还表现为法制逐步健全、社会管理规范有序。和谐社会是法治社会,地方政府要切实履行依法治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法律体制。要按照宪法关于保护合法私有财产的精神,毫不动摇地支持、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给予非公有制经济以国民待遇;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形成市场竞争有序、管理严格、行为规范。地方政府在这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地方政府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发挥引导、协调和支持的作用,广泛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调整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和谐相处的人际环境;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切实维护社会稳定。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我国原有的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和日益多样化的利益体系,从而使社会关系更为复杂。要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当前关键是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社会的发展首先决定于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必定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因此,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通过创新制度来根除腐败。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目前我国的贫富差距有扩大的趋势,这是地方政府必须面对解决的重大课题。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离开了社会公平,我们党就会失去执政的依据,就谈不上建设社会主义。因此,从法律、制度、政策上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构建和谐社会,要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这些年来,国家财政用于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资金比重较小,大量的资金用在政府直接投资、改善投资环境和行政支出上。据统计1990-间,我国行政管理费用年均增速为29.2%,

[1] [2] 下一页

间增长了7.3倍。在90年代末,全国有350万辆公务车,一年耗费3000亿人民币。而在20,用于低保的费用只有100亿元,失业保险额只有190亿元。因此,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均衡机制首先是要改善国家的再分配。在最近的两年中,国家再分配有向农村和城市弱势群体倾斜的迹象,但力度仍然有限。在经济生活中把效率放在第一位,在社会生活领域把公平放在第一位。市场经济不会自发带来社会公平,政府干预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的基本手段。在实践中要积极创造既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又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体制和机制,让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社会全体成员。 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经济的持续高增长期,往往也是社会矛盾的高发期。我国长达20多年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不仅使原来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变化,而且使各种深层次社会矛盾逐渐显露,原来相对稳定的社会格局发生了巨大变革。应当看到,我们原来的稳定是建立在贫穷与落后基础上,而旧格局的逐步解体会带来新的不平衡因素,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社会稳定的基础是人心稳定,人心稳定的基础是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则必须依赖生产的发展和物质的丰富。因此,地方政府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建设和谐社会更需强调处理好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地方政府要围绕如何进一步转变职能,建立法治政府是依法执政的内在要求,是行政体制改革的一个基本方向。实行依法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便民、高效、诚信。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三者之间是互补、互动的关系,是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关系。从治理国家来讲,政府是主导;从管理社会来讲,社会组织是主力。政府应当大力扶持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是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如何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关系,已成为检验各级党委和政府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必须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这是因为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群众之间既存在着共同利益,又有着各自特殊的具体利益要求。为此,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三、地方政府要深化改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体制保障 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公共管理职能,破除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势,鲜明地确立在社会公共服务中的责无旁贷供给者的理念,以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公共责任和社会公众的满意度作为公共政绩效果的评价指标。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深化各项改革,形成一个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体制保障。 第一,要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制度建设。从现阶段的实际出发,逐步制定和形成不同层次的、系统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通过建章立制,为政府自身行为、社会活动和公共事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规则,为公共管理的社会化和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提供制度安排。在制度的保证之下,应重点提高政府自身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政府引导管理其他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一是要强化公共服务能力,健全公共服务体系,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权和事权,加强教育、文化、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公共服务质量。二是不断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的能力,完善人口和就业管理,加强社区管理,改进社会管理方式,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三是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能力,搞好市场监督和管理,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强化政府对社会秩序特别是市场秩序的监管功能,提高政府约束自身、规范社会和打击不法行为的力度,加强规划制定、政策协调和信息服务。四是加强政府部门的专业化建设,依法行政,科学行政,提高行政效率。五是加快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公开化,提高社会政策制定水平。建立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健全纠错改正机制,建立多种形式的决策咨询制度和信息支持系统。六是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实行政事分开,这是地方政府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要以推进经营性事业单位改革和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为突破口,加快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步伐。 第二,建立统筹地区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逐步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地方政府的定位要建立在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和机制上来。社会结构是社会和谐的保证,因此,不断完善社会结构便是社会持久和谐的有力保证。长期以来,中国的社会结构存在两种独立体系,一个是由市民组成的城市社会,另一个则是由农民构成的农村社会,而判断处于哪种结构的依据在于持有户口的类别。这种二元社会结构以二元户籍制度为核心,包括二元就业制度、二元福利保障制度、二元教育制度、二元公共事业投入制度在内的一系列社会制度体系。这种不合理的分布,从根本上影响着阶层间的协调和社会结构的和谐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部分处于城市边缘地带的农村、村逐步被划入城市市区管理,农民变身市民。如果城市不能为他们创造就业岗位,他们就会变成城市贫民,这种情况应引起警惕。扩大就业应成为重中之重,据有关部门估算,在宏观经济运行三大指标中,就业指标最不理想,城镇真实的人口失业率从20的10.99%上升到了11.45%。因此地方政府应把调控的重点放在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创造就业岗位的内容不仅包括为城镇居民创造就业岗位,也应当包括农村劳动力安置。这不仅要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市场和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还要努力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环境。比如,取消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逐步统一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流动人口管理,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加快城镇化进程等等。 第三,推动建立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地方政府要不断地发挥各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实现共同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互动,优势互补,实现各地区共同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要积极发挥市场机制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根据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要求,地方政府应结合本地经济特色,加强地区之间的经济协作,促进产业在地区之间合理转移。各地区要积极发挥其有市场竞争力和比较优势的产业,逐步形成以市场为纽带、以当地经济为依托、互利互补的发展局面。加快欠发达地区改革开放的步伐和增加对这些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等。 第四,推动建立统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地方政府要按照中央的统筹方略,结合本地的实情,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问题。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在保障基础教育的同时,要不断提高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能力,加快培育高水平专业技术教育体系。要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进一步改革公共卫生管理体制,提高地区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尽快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注重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逐步理顺收入分配关系,最大程度地降低社会风险。 第五,建立统筹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地方政府的长远目标,也是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必然选择。在发展中优化经济布局,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要手段。要切实改变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现象,形成各具特色、整体协调的产业布局。要不断创新和大力发展节材、节能、节水、节地、环境友好的高新技术,大力发展绿色制造业、服务业和环保产业,逐步形成环境友好的产业结构,推动发展模式从资源依赖和投资驱动为主向资源集约和创新驱动的模式转变。要创建环境资源市场,有效降低治理成本。要积极拓展利用全球资源的空间,有效缓解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 第六、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形成内外贸一体化的管理机制。加快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积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的产业层次和企业素质。把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尤其是本地市场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加快培育一批内外贸一体化的市场主体,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建立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体制机制。为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 第七、建立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处理突发事件的机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使许多社会深层次矛盾逐步显露出来,如土地征用、城市拆迁、国企改革、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等项工作引发的群众信访不断攀升,特别是企业改制和农村“一免两补”两大热点引发信访量大幅度上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已成为地方政府建立稳定、有序、和谐的社会秩序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如何倾听群众呼声,做深、做细、做实群众工作,这是凝聚人心、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重要途径;因此地方政府在建立重大决策的群众听证会制度,疏通广大群众和社会各阶层表达意愿、意见、要求的渠道;应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加强部门之间、地方之间的沟通与联系,搞好配合与协作。 地方政府能否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能否构建起和谐社会,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是否有果断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政治学上被称为危机管理能力),是否建立了一套有效的社会稳定机制。一段时间以来,由各种社会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不仅数量增加、规模扩大,而且有的群体性事件组织化倾向明显。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如果让那些群众关注的突发事件不断地发生,不仅会严重降低党和政府的威信,也会给群众和社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进一步提高地方政府处理突发能力,及时、有效地处理各种应急事件,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既要依法维护群众的正当权益,又要坚决维护社会稳定。因此地方政府要建立健全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协调机制,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化解矛盾的合力。

上一页  [1] [2]

篇5:论儒家人文精神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论儒家人文精神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儒家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人伦之中、日常生活之中,不是虚幻的、抽象的、理想的说教,它的个人、群体、自然和天道四个原则,对构建和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实现人的'解放、人的全面发展、人的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作 者:曹俊伟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454003 刊 名:中国成人教育  PKU英文刊名:CHINA ADULT EDUCATION 年,卷(期):2007 “”(10) 分类号:G72 关键词:儒家   人文精神   和谐  

篇6: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体现先进性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体现先进性

――学习优秀共产党员张云泉先进事迹的启示 内容提要:●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共产党员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应当具有强烈的政治责任心和时代使命感,做和谐社会的辛勤建设者和忠诚维护者。 ●张云泉在实际工作中,展现民主法治的威力,追求公平正义的境界,创造诚信友爱的氛围,保护社会的创造活力,珍惜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以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推进社会的和谐进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广大共产党员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勤勉务实、善解民忧,严于律己、一身正气,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共产党员应当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辛勤建设者和忠诚维护者,以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推进社会的和谐进步,把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在维护人民利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中。这是学习江苏省泰州市信访局局长、优秀共产党员张云泉同志先进事迹后得到的深刻启示。张云泉在信访工作岗位上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公正,化解难题,赤诚负重,无私奉献,想的是为民解难、为党分忧,求的是社会的公平正义、安定和谐。他的事迹令人感动、使人敬佩,充分体现了当代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笔精神财富。 做和谐社会的辛勤建设者和忠诚维护者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在这样一个时期,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政治重任和时代使命。张云泉的先进事迹深刻启示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当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辛勤建设者和忠诚维护者。 张云泉所在的信访岗位,坐的是“清水衙门”的位,当的是“无权无职”的官,干的是“机关第一难”的事。在这样的岗位上,所见的常是“烦事、难事、窝囊事”,所听的'常是“怨声、怒声、诉泣声”,所面对的常是困难群众。但张云泉认为,“上访的人愁眉苦脸来,怀着满意去,我就心安了”;“我最大的满足,就是让群众从我们身上看到共产党好”;“为群众解难,就是为党分忧”。人民群众从张云泉身上看到的,是党和政府可亲、可敬、可信、可靠;张云泉给社会奉献的,是公平、诚信、安定、有序与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靠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执政能力、执政智慧,也需要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强烈的政治责任心和时代使命感。这种政治责任心和时代使命感,首先来自于共产党人对于文明、和谐、进步的社会理想的美好追求。共产党人以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美好作为自己的追求,并为之不懈奋斗。张云泉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展现了对美好社会理想的执着追求,对社会文明进步的倾心呵护。无论在怎样的困难和矛盾面前,他总是充满信心,充满追求社会和谐的热情。这种政治责任心和时代使命感,也来自于胸怀大局、为党分忧的执政意识。执政党的党员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具体地履行着党的执政使命。张云泉这样理解自己的岗位:“爱的是为党分忧之岗,敬的是为民解难之业。”为民解难,就是为党分忧;社会和谐安定,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就“看到共产党好”。这种胸怀大局、为党分忧的政治责任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力量源泉。说到底,共产党员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责任心和时代使命感,来自于始终坚持党的宗旨、始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坚定信念。“共产党的干部都应是人民的儿子”――张云泉的这种境界,正是他一言一行最深层次的精神源头。 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进社会的和谐进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格局的新拓展,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在社会建设方面的新探索,也是必须付出艰苦努力的一项系统工程。这一伟大事业要求共产党员深刻理解党员先进性的时代内涵,以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推进社会的和谐进步,以党员的先进性引领社会走向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张云泉在这方面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榜样。 展现民主法治的威力。张云泉并不把信访工作看成是批条子、发指示或找领导解决问题的简单工作,而是理解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维护、实现和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的过程。他特别注重引导群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努力向上访群众宣传法律知识,提供法律服务。尤其是他首创的律师参与信访工作制度,不仅为上访者提供了依法解决问题的途径,而且促进了政府的依法行政,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要求。 追求公平正义的境界。上访群众在社会利益关系格局中常常是处于弱势的一方。张云泉每天接触的大部分是社会基层最为普通的群众。面对群众的泪水、苦衷和难题,他时常提醒自己:“信访工作,接待的是不满意的群众,处理的是不满意的事情,感受的是不满意的情绪。”他把信访部门比作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倾心倾听群众的利益诉求,尽心关爱群众的生活困难,努力保护群众的正当权益,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化解基层的矛盾冲突。在帮助一个个群众、化解一件件冲突中,他维护了社会公平,主持了社会公道,弘扬了社会正气,彰显了社会正义。 创造诚信友爱的氛围。信访工作面对的是矛盾,信访群众需要的是帮助。信访工作做得好,实际上是在推进全社会互帮互助,促进社会各方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张云泉在信访工作中,把诚信友爱化作一句句温暖人心、滋润心田的话语,化为处理一个个繁杂矛盾和突出难题的具体行动。他经常对来访的群众讲:“有话跟我说”、“我来帮助你”;他对困难群众表示:“请你们放心,只要共产党在一天,就保证你们有饭吃、有衣穿,让你们享受人世间的温暖。”这些言行举动,无不深刻折射出我们党的干部对人民群众的挚爱与真情,群众也由此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可亲、可敬、可信、可靠。 保护社会的创造活力。对于群众的上访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成为消极因素,甚至损害社会的活力。张云泉深深理解信访工作对于保护人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的重要性。他常说:“人不伤心不落泪,人无难事不上访。”信访工作就是要使“不满意的群众满意、不满意的事情解决、不满意的矛盾化解”。把这些困难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解决了,就是化解了最难化解的消极因素,就能最广泛地保护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我们的社会始终充满活力。张云泉的事迹充分说明,共产党员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心竭力地帮助困难群众,既能化解社会矛盾,又能激发社会的创造活力。 珍惜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信访工作所面对的问题,常常事关社会安定、人民安生,事关改革发展所必需的稳定秩序。所以,张云泉把自己的工作看作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重要岗位,并立了一个规矩:对群众的信访问题,凡是能够解决的,尽快解决;暂时没有条件解决的,耐心地向群众讲清情况,多说暖人心、得人心、稳人心的话,争取群众的谅解;即使个别群众的要求过高或者要求不尽合理,也应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政策、讲道理,尽最大努力化解矛盾。张云泉在工作中始终坚持这一原则,使一个个困难群众得到关怀,一桩桩突发事件得到化解,一起起群体性矛盾得到缓和,被人民群众称为安定团结的忠实卫士。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张云泉是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他说:“是人民公务员,心里就必须装着群众;是共产党人,就必须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正因为如此,他理直气壮地伸张正义、主持公平、展示诚信、维护安定,春风化雨般地消解矛盾、建立友爱、解人忧愁、唤人奋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每一个共产党员有甘做“人民的儿子”的境界,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在张云泉的人生天平上,人民群众始终是最重的砝码。他认为,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如果我们吃了人民的饭却不为人民做事,就是对人民的背叛。他常说,“不怕自己苦,就怕百姓苦,群众高兴我就高兴。”正是有了这样的公仆情怀,张云泉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视人民群众如父母,视信访对象胜亲人,尽力帮扶困难群众家庭,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他平均每年接待上访群众2000多人次,处理人民来信2000多封,接听来访电话几千次,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了人民群众的心坎上。共产党员心系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在心灵深处称颂共产党好,这是社会和谐、文明、进步最重要的政治保障。 勤勉务实、善解民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速发展、社会结构不断变化的历史条件下,各种矛盾错综复杂。这就要求共产党员既要有维护人民利益的诚心,又要有维护人民利益的智慧。人们说,张云泉对困难群众是“仁者”,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化解利益冲突是“智者”。他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创造了“五心五力”工作法:接待群众要有热心,对待问题要有责任心,对待群众反映的问题要有同情心,对待有阻力的问题要有决心,对待疑难问题要有恒心;信访工作者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与来访者迅速拉近距离的能力,有用辩证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依靠政策、法律和有关部门处理问题的能力,有驾驭复杂局面、现场平息事态的能力。正是有了这样的精神风貌和实际本领,张云泉把号称“机关第一难”的信访工作做得有声有色,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和尊敬。 严于律己、一身正气。张云泉说过:“做人必须像人,当官不可像官”。面对上访群众,面对各种矛盾和难题,只有“必须像人”,才能真正服人;只有“不可像官”,才能使群众信“官”。张云泉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但对自己的亲属子女则显得有点“不近情理”。他为许多上访群众联系解决了就业问题,而自己的亲属中却有八九个人下了岗。他对家里人表露心迹:“你们跟着我受苦了,但我工作的底气更足了。”这样的干部,自然敢秉公办事;这样的干部,自然能一身正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