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论》第:离合真邪论

小砂石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小砂石”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黄帝内经素论》第:离合真邪论(共8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黄帝内经素论》第:离合真邪论(五)

LS75—《刺节真邪第七十五》自然巡航之迁断校注释译说明

‖LS75—D2301→Q2423‖→‖SW27‖迁移说明:

1、《刺节真邪》由“刺节”与“真邪”两节凑成,义理不属,亦非独立论文,均宜迁出;

2、《类经》置于十三卷四《邪变无穷》,独立成篇;

3、《太素》将LS75-D2401→Q2423置于卷第二十九《三气》,独立成篇,其处置甚是,从之;

4、迁入部份,主要论述真气和邪气,正补“真邪论”不足,与篇名主题相符,义理双通。

‖LS75—D→Q2201‖→‖LS75-Q2423‖→‖SW27‖迁移说明:

1、《刺节真邪》,乃“刺节”与“真邪”两节凑成,非独立论文,均宜迁出;

2、《太素》将本段LS75-D2001→Q2201置于卷第二十二《五邪刺》,独立成篇,杨上善云:“五法须别为章也。”

3、所论五邪,实为《刺节真邪》LS75-D2406→Q2422岐伯所论及五脏之五体之疾、五体之病。两者对应关系如表:

4、本部迁入,主论五邪解结原理,解结方法,同时又是LS75-D2406→Q2422之解论。两部关联密切,不可分割,共同作为真邪之论,与《离合真邪论》主题相符,义理双通。Q2001持痈:

1、《灵枢悬解》卷二《刺节真邪》注:“持痈,蓄积痈脓也。”

2、持,久持;持痈,久持之痈邪。

Q2001容大:

1、姚春鹏注:“邪气盛大,即实邪。”

2、容者,容积也;容大,容积盛大之实邪。

Q2001狭小:

1、姚春鹏注:“邪气弱小,即虚邪。”

2、狭小,容积狭小之虚邪。

Q2101凡刺五邪之方……请道其方:

1、《类经》二十一卷《五邪之刺》张景岳注:“五章,五条也。”

2、显见之韵文,当依韵而译,详见译文。

Q2102凡刺痈邪……乃散亡:

1、《内经校释》校:“据《太素》改‘脆’为‘诡’。”

2、《灵枢悬解》卷二《刺节真邪》韵作“凡刺痈邪无迎陇,易俗移性不得脓,诡道更行去其乡,不安处所乃散亡。”并注:“陇与隆同。”

3、《内经校释》按:“本篇原文‘凡刺痈邪,无迎陇……虚实得调其气存也’一段,刘衡如主张,应根据《甲乙》、《太素》改动,形成韵文。”

4、从《内经校释》、刘衡如、《灵枢悬解》对本节语韵之识,不从其改“脆”为“诡”。因为:其一、原作“脆”意更优,脆道,即薄脆之道;其二、《黄帝内经》全经,尚未见“诡”字,当时是否造出“诡”字?存疑。其三、为归“乡”、“亡”之韵,“陇”宜译作“旺”。

Q2103凡刺大邪……反其真:

1、姚春鹏注:“剽,猛急。按,此句可能是注入误入经文。无此句正是四句七言诗。”录经奉考。

2、《灵枢悬解》卷二《刺节真邪》注:“剽其通达之路(剽即刺也),以针其邪,肌肉亲视之,毋有反其真。刺诸阳分肉之间,此刺容大之方也。”

3、《内经校释》韵作:“凡刺大邪日以小,泄夺有余剽其道,针干其邪肌肉亲,视之无有反其真。”并云:“据《太素》将‘夺’后‘其’字加括号,并将‘乃益虚’三字也加括号,均不作正文。”、“又据《甲乙》、《太素》改‘通’为‘道’,与‘小’协韵。”、“据《太素》在‘针’后补‘干’字。”、“据《甲乙》、《太素》改‘毋’为‘无’,二字本通用。”《内经校释》注:“剽,砭刺的意思。剽其通,就是通过砭刺以去其邪气之阻滞,使正气运行的道路开通。”

4、不改一字,将本节经文字序微调如下:“凡刺大邪日以小,泄其有余剽其通。针夺其邪肌肉亲,视之毋有反其真。”其中原作“乃益虚”之“益”字,下迁至Q2105句“开通”之前,“乃虚”迁至“刺诸阳分肉间”句后,“夺”字由“泄”后迁至本句“针”后。“视之毋有反其真”,因刺容大之方,以刺求其平,故译作“视邪容平气归真”而求其本意,归其原韵。

Q2104凡刺小邪……刺分肉间:

1、《内经校释》韵作:“凡刺小邪曰以大,补其不足乃无害;视其所在迎之界,远近尽至不得外。”并云:“据《甲乙》、《太素》改‘日’为‘曰’,据《甲乙》、《太素》将‘其’字加括号,不作为正文。”。

2、本节韵文,显押湘楚方言之韵:“大”为dai3(歹)、“害”为hai3(海)、“界”为gai4(盖)、“外”为wai3(崴)。既明此理,文韵立现。

Q2104其乃自费:

1、杨上善注:“费,损也。”

2、“其”,原位“远近尽至”之后,现迁至“乃自费”前,作“其乃自费”,以使本节韵律得存,而后句语顺。其乃自费,即邪气就会自损。

Q2105凡刺热邪……病乃已:

1、《内经校释》韵作:“凡刺热邪越而沧,出游不归乃无病(病音旁),为开道乎辟门户,使邪得出病乃已。”并云:“(‘已’与‘户’为‘之’、‘鱼’借韵。)据《甲乙》、《太素》改‘苍’为‘沧’,据《甲乙》、《太素》改‘通’为‘道乎’。”

2、《灵枢悬解》卷二《刺节真邪》注:“凡刺热邪越而苍(越,渫越也)。苍,当作沧,热气渫越,则变为沧凉。”

3、苍,《说文》:“苍,草色也”、《广雅》:“苍,青也。”即血寒之象,指热去寒来血色之青。

4、对此韵文,坤句内微调如下:“凡刺热邪越而苍,出游不归乃无病。为开门户通益辟,使邪得出病乃已。”其中,“为开门户通益辟”,原作“为开通辟门户”,“益”字移自前文Q2103“乃益虚”之“益”,如此文意通畅,韵律得存。

Q2106凡刺寒邪……其气存也:

1、《内经校释》韵作“凡刺寒邪曰以温,徐往徐来致其神,门户已闭气不分,虚实得调真气存。”并云:“据《甲乙》、《太素》改“其”为‘真’,对‘也’字加括号,据《甲乙》、《太素》改‘徐来’为‘疾去’,据《甲乙》改‘日’为‘曰’。”

2、原作韵文甚妙,从原作。

D2201官针:

1、《灵枢悬解》卷二《刺节真邪》注:“官针奈何?于九针中当用何针也。”

2、《说文》:“官,吏事君也。”本义:官吏,官员。官针,即官方法定之九针。

D2301痈:

1、《内经注评》引张景岳注:“痈,壅也,即新起微肿状。”

2、化脓性肿块。详见《痈疽》LS81—Q0302。

Q2401真气:

1、《内经校释》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由先天元气与后天气的谷气相合而成,并充养全身。”

2、据《离合真邪论》SW27—Q0302“真气者,经气也”、《刺节真邪》LS75-Q2401“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可知:真气,即氧气。

Q2402正气:

1、《内经校释》注:“指四时正常的气候,正风,也即适时而至的风,如春季的东风,夏季的南风。”

2、正位之风,即所居之乡的和风,或曰适宜的气候、环境。正气,亦即今之所谓“抵抗力”、“免疫力”。

Q2402一方:一者,同也;方者,方位也。一方,指与居住者同一方位所吹来的风,即居东方者,和东风;居西方者,和西风;居南方者,和南风;居北方者,和北风。因为环境相应,所以均为和风。一方,此指所居之乡的和气。

Q2402虚风:

1、《内经校释》注:“指非当令季节所来的风,即失时之风,如春季刮的西风,夏季刮的北风等。”

2、对位之风,即虚无之乡吹来的、特别伤人的狂风。

Q2403邪气:

1、《内经校释》注:“泛指四时不正之气,也即能够伤害人体、带有残贼性质的虚风。”

2、寒、热、燥、湿、风、火六淫邪气,此处实指异常之风气,异常气候,不正之气。

Q2404正风:所居之乡的和风,正位之风,与正气同解,详见Q2402之注。

Q2405虚邪:虚风邪气,从文意看,此即八正之虚邪,详见《九宫八风》LS77-C0109→C0119所论。

Q2406抟:

1、《灵枢悬解》卷二《刺节真邪》作“抟”,从之;

2、“搏”与“摶(抟)”,形近之误。抟,tuan2,即团积、抟积。

Q2408痈:疑“痈”为“痛”。“不通”为“痛”之机理,正所谓“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也。更何况,此前帝有“或痛”之问,未见伯答。而“或痈”之问,后文可见伯解。

Q2418筋瘤:

1、《灵枢悬解》注:“溜与瘤通”。后文“肠瘤”、“昔瘤”同理。

2、《内经校释》注:“原作筋溜……《甲乙》卷十一第九‘溜’作‘瘤’……故据改。”

Q2419有所结:结,淤结。指原来受过某种伤而有淤结。

Q2419肠瘤:与本论Q2418“筋瘤”之注同理。

Q2420昔瘤:《灵枢悬解》卷二《刺节真邪》注:“此推明黄帝未问之义,溜与瘤通。昔瘤,瘤成于夙者,非旦暮所结者。”

Q2421骨疽:

1、丹波元简注:“骨疽者,言有脓,似指骨病而言。”

2、《灵枢悬解》卷二《刺节真邪》注:“骨疽,气郁于骨中而突起者。”

3、《痈疽》LS81-Q0209“发于股胫,名曰股胫疽,其状不甚变,而痈脓抟骨,三十日死矣。”可参。

Q2422宗气:宗气,胃气与肺气混合而成的养生之气,其含真气、营气、卫气。

Q0422肉疽:《灵枢悬解》卷二《刺节真邪》注:“肉疽,气服于肉中,无热无脓,坚硬而突起者。”

公众号:其人颂经

篇2:《黄帝内经素论》第:离合真邪论(四)

SW27——《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自然巡航之迁断校注释译说明

‖SW27—Q0107→Q0202‖→‖SW27—Q0401‖迁移说明:

1、本节与前后文意不属,显见漏简,当迁出;

2、《素问悬解》卷七《离合真邪论》,置于SW27—Q0401“刺其出血,其病立已。”句后,以回帝问“补泻奈何?”黄元御处置甚是,从之;

3、所论泻补之法,以应帝问“补泻奈何?”迁入本位,帝问伯答相应,义理相贯。

‖SW27—Q0304→Q0306‖→‖LS03—C1901‖→‖LS78‖(已迁至《九针论》)

‖SW27—Q0507‖→‖SW75—D0603‖(已迁至《著至教论》)

D0101九九八十一篇:

1、《素问悬解》卷七《离合真邪论》注:“九针九篇,因而九之,九九八十一篇,《灵枢经》也。”

2、此指黄帝所读过、岐伯所撰著、九针之论述八十一篇,非《灵枢》之八十一篇也。

Q0101圣人之起度、数:

1、《内经校释》译:“圣人在制定治疗法则的时候。”

2、起,制定,如起名、起屋等;度,法度、原则;数,即术,方法。全句即圣人制定原则、方法时。

Q0102陇:通隆,隆起,此喻波浪。

Q0103泣:

1、《素问悬解》卷七《离合真邪论》注:“泣与涩同。”

2、泣者,涩也,粘稠也。

Q0103淖、泽:淖,nao4,泥沼、润滑;泽,润泽。

Q0104循循然:循,沿着,接着。循循然,一波接一波状,即源源不断。

Q0106遏:e4,隔断。

D0107荥输:荥,荥位穴。输,输位穴。

Q0107忤:wu3,逆。

Q0107大气:严重的邪气,即恶气、毒气。

Q0201扪而循之:王冰注:“扪循,谓手摸。”

Q0201切而散之:《内经校释》注:“用手指按压腧穴,使经气宣散。”

Q0201推而按之:《内经校释》注:“用手指揉按腧穴周围的肌肤,使针道流利。”

Q0201弹而怒之:《内经校释》注:“用手指弹其腧穴,使脉络瞋满而怒起。”

Q0201抓而下之:《内经校释》注:“马莳注:“谓以左手爪甲掐其正穴,而右手方下针也。”

Q0201通而取之:《内经校释》注:“下针之后,必使其气通,然后施以补泻之法以取其疾。”

Q0201神:

1、《内经校释》注:“神,指真气。此与下文之‘推阖其门,令神气存’句义同。”

2、《太素》卷二十四真邪补泻注:“疾出针已,引皮闭门,使神气不出。神气,正气。”

3、真气者,氧气也。人初生之真气,生神;后天之真气,养神。真气在,五神在,能生;真气绝,五神绝,将死。

Q0202各在其处:

1、《素问悬解》卷七《离合真邪论》黄元御注:“各在其原旧之处。”

2、《素问直解》注:“各在其针刺之处。”

Q0202阖:he2,合,闭合。

Q0301→Q0303岐伯曰……此之谓也:

1、《素问悬解》卷七《离合真邪论》黄元御云:“方其来也,必手按而止之,竭其他往之路,止而不动,而后取之,无逢其冲气方来而遽泻之,以致邪盛难伏,故曰其来不可逢(《灵枢九针十二原》语),此之谓也。……若候不审,令其大气已过,泻之则真气亡脱,真气者,经气也,脱则不能复旧,经气大盛,邪气复至,而病已蓄积,故曰其往不可追(《灵枢九针十二原》语),此之谓也。”

2、本节Q0302“其来不可逢”、Q0303“其去不可追”,可与《九针十二原》LS01-Q0102、《小针解》LS03-C1601→C1701之解论相参,且为“真邪”之论导入。

3、据《刺节真邪》LS75-D2401→Q2402可知:“真气”与“正气”,不可混为一谈。此真气者,脉中氧气也;正气者,人体或环境适宜之气也。

Q0302经气:

1、《内经校释》注:“指经脉之真气。”

2、经气,即经脉中氧气,其无色、无味、无形、无嗅,故不可逢也。

Q0401溶溶:《内经校释》注:“水流动貌。”

Q0401逆而刺之:

1、姚春鹏译:“迎其气而泻之。”

2、《内经校释》译:“迎而泻之。”

3、《离合真邪论》SW27—Q0508“逢而泻之。”即为本解。

Q0401温血:

1、《太素》注:“温,热也。”

2、温暖血液,以补充热量。

Q0501调:《说文》:“调,和也”、《贾子.道术》:“合得周密谓之调。”取“周密”即综合分析意。

Q0501左右、上下:据《九针论》LS78-D0401→Q0410可知:左右、上下,即指人之九野。

Q0501相减者:张景岳注:“相减者,形气虚脱也。”

Q0501阴阳不别:

1、《阴阳别论》SW07—Q0102“所谓阴者,真脏也,见则为败,败则必死也。所谓阳者,胃脘之阳也。别于阳者,知病处也;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此处阴阳,分别言真脏之阴与胃脘之阳;

2、本句阴阳,涵盖甚广:有人身上下之阴阳、内外表里之阴阳、经脉脏腑之阴阳、真脏胃气之阴阳、风暑寒湿之阴阳、男女雌雄之阴阳等等,多不胜数,并未实指。故此阴阳不别,当通解作:阴病、阳病不别。

Q0502中府:

1、《太素》卷二十四真邪补泻注:“中府,五脏也。”

2、吴昆注:“中府,胃也。土主中宫,故曰中府。调之中府者,言三部九候,皆以冲和胃气调息之。”

3、中腹三脏六腑。《九针论》LS78-Q0409九野之“六腑、膈下三脏应中州,”即为本解。

Q0502大过:

1、张景岳注;“大过,大邪之过也。”

2、内经论事,常分太过、有余、平和、不足、不及五等,在病有病甚、病加、病起、病持、病愈之五变。在邪有太过、不及而言病,当治;有有余、不足而言邪,当调;有平和而言平人不病。此言大过,即太过之病、病甚。

Q0503大经:

1、《内经注评》注:“大经为五脏六腑的经脉。”

2、言阴阳十二大经之血气。

Q0504用针无义:

1、《全本黄帝内经》译:“用针无法。”

2、用针无视经义。

D0508新客:《黄帝内经》将邪气比作新来之宾客,言简意骇,形象之极!既是暂住之新客,店家若往外推,宾客将前行而去;若往内引,宾客将得留而居。

LS11——《经别第十一》自然巡航之迁断校注释译说明

‖LS11—D0101→Q0112‖→‖SW27—D0101‖迁移说明:

1、原篇《经别》非独立论文,凑篇之简,当迁出;

2、《甲乙》置于卷二第一(下)《十二经脉络脉支别》,与帝教雷公之《经脉》部份合而成篇,不从;

3、《太素》置于卷第九《经脉正别》,独立成篇,即《灵枢.经别》全篇;

4、《类经》置于七卷三《十二离合》,独立成篇;

5、《内经校释》按:“十二经别,是依照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分成六个离合。”

6、所论离合为十二正经之离合,而非《阴阳离合论》三阴三阳自然之离合,不宜与《阴阳离合论》并论。十二正经之六对离合,迁入本论,正补离合之论不足,故迁入充分必要。

D0101五位:《灵枢集注》注:“五位,五方之定位。”

D0102六律:

1、《灵枢集注》注:“六律建阴阳诸经者,建立六阴六阳以合诸经。”

2、《内经校释》注:“古代音乐的律制,相传黄帝时,截竹为筒,每筒长度不同,声音也有清浊高下之分,以此校定各乐器的音调,竹筒共有十二个,分阳律六,阴律六,叫十二律。阳律是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此为六律;阴律是林钟、南吕、应钟、大吕、夹钟、仲吕,此为六吕。六律六吕,简称律吕。”

3、五音,即角、徵、宫、商、羽,对应音阶3(咪)、5(唆)、1(哆)、2(来)、6(啦);按升降音细分,即有C、C#、D、D#、E、F、F#、G、G#、A、A#、B共十二音,十二经与六阴律六阳律之对应关系,存疑待考。

D0102十二节:

1、《内经校释》注:“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

2、《黄帝内经》全书,只分出十二节,尚未分出二十四节气,可为成书年代考据之一。

D0102十二时:《内经校释》注:“一昼夜有十二时,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D0103工之所止:医师之高乘境界。

Q0101息:此取止意。上之所息,即上医追求之高乘境界。

Q0101腘:膝窝。

Q0101尻:尾骶部,臀部。

Q0101膂:lv3,通【月吕】,脊梁骨。

Q0102带脉:

1、《甲乙》卷二第二《奇经八脉》张玉萍注:“带脉,此言脉如带,束于腰腹。据《难经》二十九难曰:‘带脉起于季胁,回身一周。’”

2、查《人体经脉使用图册》可知,带脉穴为足少阳胆经之穴,并云:“在侧腹部,章门下1.8寸,当第11肋骨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

3、带脉,穴位耶?络脉耶?部位耶?其它耶?未见明注,不译待考。

Q0102成以:

1、姚春鹏注本作“盛”;

2、《内经校释》注:“《甲乙》卷二第一下校语及《太素》卷九经脉正别作‘或’。”

3、“成以”,其“成”字疑衍,其意不明,不译待考。

Q0103髀:大腿。

Q0103颐、颔:颐,即腮部;颔,同頷,下巴。

Q0103目系:

1、《百度百科》云:“目系,眼球后方与脑部相连的组织。亦称眼系(相当于当今之视神经,球后血管等)。”

2、《寒热病》LS21—C0802“足太阳有通项入脑者,正属目本,名曰眼系。”即为本解。

Q0104跗:fu1,足背。

Q0105頞:e4,通頞,即鼻梁。

Q0105【出页】:zhuo1,眼眶下方,下眼睑。

Q0107指地:《灵枢悬解》卷三《经别》注:“指地者,在外而内行也。”

Q0107肩解:《内经注评》注:“即肩关节。”

Q0108渊腋:查《人体经络使用图册》,即足少阳胆经渊腋穴。其定位云:“在侧胸部,举臂,当腋中线上,腋下三寸,第4肋间隙中。”

Q0108手少阴之正:《内经校释》译:“手少阴经脉”。

Q0109指天:《灵枢悬解》卷三《经别》注:“指天者,在内而外行也。”

Q0110手心主:

1、《内经校释》译:“手厥阴心包经”。

2、《邪客》LS71—Q0602“心主之脉,出于中指之端,内屈循中指内廉以上,留于掌中,伏行两骨之间;外屈出两筋之间,骨肉之际,其气滑利,上二寸,外屈出行两筋之间,上至肘内廉,入于外筋之下,留两骨之会,上入于胸中,内络于心脉。”

Q0110完骨:《内经注评》注:“耳后高骨,即乳突部。”

Q0111膺:胸乳部。

Q0111髃:肩胛。

Q0111柱骨:《内经注评》注:“即当今之锁骨。”

公众号:其人颂经

篇3:《黄帝内经素论》第:离合真邪论(三)

‖LS75—D2301→Q2423‖→‖SW27‖LS75—D2301黄帝曰:有一脉生数十病者,或痛、或【痈】、或热、或寒、或痒、或痹、或不仁,变化无穷,其故何也?

黄帝问道:有同一经脉生几十种病的情形,有的疼痛,有的成痈,有的发热,有的发寒,有的发痒,有的麻痹,有的不仁,变化无穷,这是什么缘故?

Q2301岐伯曰:此皆邪气之所生也。

歧伯说:这都是邪气所产生的。

D2401黄帝曰:余闻气者,有真气,有正气,有邪气。何谓真气?

黄帝说:我听说气,有真气,有正气,有邪气。什么叫真气?

Q2401岐伯曰:【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

歧伯说:真气,是受之于天,与谷气共同充养全身的氧气。

Q2402【正气】者,正风也。从【一方】来,非实风,又非【虚风】也。

正气,是正位之风气。是来自所居之乡的和气,既非实际的风,又非虚无之乡的狂风。

Q2403【邪气】者,【虚风】之贼伤人也,其中人也深,不能自去。

邪气,是指虚无之乡狂风中特别伤人的气候,其伤人深,不能自行退去。

Q2404【正风】者,其中人也浅,合而自去。其气来柔、弱,不能胜真气,故自去。

正风,其伤人浅,气候适应即能自行退去。正风之气来时柔和、微弱,不能战胜正气,所以自行退去。

Q2405【虚邪】之中人也,洒淅动形,起毫毛,而发腠理。

八正虚邪伤人时,洒洒淅淅而有形,竖起毫毛,继而开发腠理。

Q2406其入深,内抟于骨,则为骨痹;

八正虚邪深入人体,在内抟积于骨,就成骨痹;

Q2407抟于筋,则为筋挛;

抟积于筋,就成筋挛;

Q2408抟于脉中,则为血闭;不通,则为【痈】;

抟积于血管内,就会血管闭塞;血管不通,就成痈脓;

Q2409抟于肉,与卫气相抟,阳胜者则为热,阴胜者则为寒,寒则真气去,去则虚,虚则寒;

抟积于肌肉,与卫气相抟积,阳气胜出就会发热,阴气胜出就会发寒,发寒就有真气散去,真气散去正气就虚,正气虚就生寒症;

Q2410抟于皮肤之间,其气外发,腠理开,毫毛摇,气往来行,则为痒;

抟积于皮肤之间,正气外泄,腠理张开,毫毛摇曳,气往气来,就会发痒;

Q2411留而不去,则痹;

风寒湿气滞留而不退去,就成痹症;

Q2412卫气不行,则为不仁;

卫气不能流动,就成不仁;

Q2413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荣卫。荣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

虚邪偏居于半身,进入又深,混居营卫气内。营卫二气稍衰,就有真气离去,唯有邪气滞留,病发半身不遂之偏枯。

Q2414其邪气浅者,脉偏痛。

虚邪进入浅的,血管半身不通而痛。

Q2415虚邪之入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抟,久留而内著。

虚邪深入身体时,寒热二气相互抟积,久留而入内附着。

Q2416寒胜其热,则骨疼、肉枯;热胜其寒,则烂肉、腐肌、为脓,内伤骨。

寒胜热气,就会骨骼疼痛、肌肉枯萎;热胜寒气,就会烂肉、腐肌、化脓,入内伤骨。

Q2417内伤骨,为骨蚀。

入内伤骨,形成骨蚀。

Q2418有所疾前筋,筋屈不能伸,邪气居其间而不反,发为【筋瘤】。

有邪导致筋疾,筋膜能屈不能伸,邪气客居其间而不返,形成筋瘤。

Q2419【有所结】,气归之,卫气留之不得反,津液久留,合而为肠瘤。久者数岁乃成,以手按之,柔已。

肠道有所瘀结,营气归去,卫气滞留而不得返,津液久留,卫津相合而成肠瘤。久的几年才能形成,用手按揉腹部,变柔即可康复。

Q2420有所结,气归之,津液留之。邪气中之,凝结日以益甚,连以聚居,为【昔瘤】,以手按之,坚。

昔日有所瘀结,营气归去,津液滞留。邪气袭击后,津液凝结日渐加重,连片相聚而居,形成昔瘤,用手按它,结实。

Q2421有所结,深中骨,气因于骨,骨与气并,日以益大,则为【骨疽】。

骨中有所瘀结,伤深至骨,邪气因此入骨,骨病与邪气合并,日益变大,就成骨疽。

Q2422有所结,中于肉,【宗气】归之,邪留而不去。有热,则化而为脓;无热,则为【肉疽】。

肉中有所瘀结,邪气袭击肌肉,宗气归去,邪气留而不去。有热,就会化而为脓;无热,就会形成肉疽。

Q2423凡此数气者,其发无常处,而有常名也。

以上数种邪气,发作并无常处,却有恒常病名。

‖LS75—D→Q2201‖→‖LS75-Q2423‖→‖SW27‖LS75—D2001黄帝曰:余闻刺有【五邪】,何谓五邪?

黄帝问道:我听说针刺有五邪,什么叫五邪?

Q2001岐伯曰:病有【持痈】者,有【容大】者,有【狭小】者,有热者,有寒者,是谓五邪。

歧伯说:病有久持之痈邪,有容积盛大之实邪,有容积狭小之虚邪,有热邪,有寒邪,这叫病之五邪。

D2101黄帝曰:刺五邪,奈何?

黄帝问道:刺此五邪,怎么刺?

Q2101岐伯曰:【凡刺五邪之方,不过五章:瘅热消灭,肿聚散亡,寒痹益温,小者益阳,大者必去。请道其方:】

歧伯说:凡刺五邪之方,不过以下五章:瘅热散热,肿消聚亡,寒痹加温,小虚补阳,大邪必除。谨陈五方:

Q2102【凡刺痈邪无迎陇,易俗移性不得脓,脆道更行去其乡,不安处所乃散亡】。诸阴阳,过痈者,取之其输,泻之。

凡刺痈邪勿迎旺,易俗移脓不得长,脆道寻治病离乡,脓邪不安就消亡。各种阴经阳经,凡经过痈位者,针刺本经输穴,以泻痈邪。

Q2103【凡刺大邪日以小,泄其有余剽其通,针【夺】其邪肌肉亲,视之毋有反其真】。刺诸阳分肉间,【乃虚】。

凡刺大邪日渐小,泄其有余刺乃通,针夺其邪肌肉亲,视邪容平气归真。宜刺各阳经于分肉间,容大实邪就会空虚。

Q2104【凡刺小邪日以大,补其不足乃无害,视其所在迎之界,远近尽至不得外】。侵而行之,【其乃自费】,刺分肉间。

凡刺小邪日渐大,补其不足方无害。视邪所在迎其界,远近正气不溢外。袭邪而扶正,邪气就会自损,宜刺分肉间。

Q2105【凡刺热邪越而苍,出游不归乃无病。为开门户通【益】辟,使邪得出病乃已】。

凡刺热邪色渐苍,热去不回就无病。为开门户通益辟,令邪得出病就已。

Q2106【凡刺寒邪日以温,徐往徐来致其神。门户已闭气不分,虚实得调其气存也】!

凡刺寒邪日渐温,徐来徐往治五神,针孔已闭气不分,虚实得调正气存啊!

D2201黄帝曰:【官针】,奈何?

黄帝问:官方法定九针,如何择针而刺?

Q2201岐伯曰:刺痈者用铍针,刺大者用锋针,刺小者用员利针,刺热者用鑱针,刺寒者用毫针也。

歧伯说:刺痈邪用铍针,刺大邪用锋针,刺小邪用员利针,刺热邪用鑱针,刺寒邪用毫针。

公众号:其人颂经

篇4:《黄帝内经素论》第:离合真邪论(二)

SW27—D0101黄帝问曰:余闻《九针》九篇,夫子乃因而九之,【九九八十一篇】,余尽通其意矣。

黄帝问道:我听了《九针》九篇,先生就因此而演绎九倍,九九八十一篇,我全都理解了。

D0102《经》言:气之盛衰,左右倾移。以上调下,以左调右。有余不足,补泻于【荥、输】,余知之矣。

《经》书上说:气盛气衰,左右失衡。以上调下,以左调右。有余或不足,补泻在荥穴、输穴,我知道了。

D0103此皆荣卫之倾移,虚实之所生,非邪气从外入于经也。

这都是营卫二气之失衡,虚实变化所派生,并非是邪气从外入经。

D0104余愿闻邪气之在经也,其病人何如?取之奈何?

我想听听邪气入经之后,病态怎样?怎样治疗?

Q0101岐伯对曰:夫【圣人之起度、数】,必应于天地;

岐伯回答:那圣人制定原则、方法时,必然参照天地自然;

Q0102故天有宿度,地有经水,人有经脉。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

就是说天上有二十八星宿,地上有十二水道,人体有十二经脉。天地温和,就会水道安静;天寒地冻,就会水道凝滞;天暑地热,就会水道沸腾、泛滥;狂风骤起,就会水道波涛汹涌而起巨浪。

Q0103夫邪之入于脉也,寒则血凝、【泣】,暑则气【淖、泽】。虚邪因而入客,亦如经水之得风也,经之动脉,其至也,亦时陇起。

这寒热二邪进入经脉后,寒冷就使血液凝滞、粘稠,暑热就使脉气流畅、润泽。虚邪乘虚客居身体,也如水面之被风吹动,十二经流动之血液,虚邪到来时,也常加剧脉动。

Q0104其行于脉中,【循循然】。其至寸口中手也,时大时小,大则邪至,小则平。

血流行于血管内,源源不断。行至寸口处脉动应手,时大时小,脉动洪大就有邪气到来,脉动微小就是平常。

Q0105其行无常处,在阴与阳,不可为度。

邪气之行无有常位,在阴处还是阳处,不可揣度。

Q0106从而察之三部九候,卒然逢之,早【遏】其路。

据此考察三部九候,偶然遭遇邪气时,尽早隔断邪路。

D0301帝曰:候气奈何?

黄帝问:如何考察脉气?

Q0301岐伯曰:夫邪去络,入于经也,舍于血脉之中,其寒温未相得,如涌波之起也,时来时去,故不常在。故曰:方其来也,必按而止之,止而取之,无逢其冲而泻之。

岐伯说:这邪气离开络脉,是渗入经脉,入驻在血管之内,其寒温之气尚未调匀,如波浪之起伏,时来时去,所以无有常位。就是说:邪气刚刚来时,必先手按而止邪,止邪之后再行针,不要迎着蓬勃邪气而泻。

Q0302真气者,【经气】也。经气太虚,故曰:其来不可逢。此之谓也。

真气,是经脉中氧气。氧气无色无味无形无嗅,所以说:真气来时不可逢。就是这意思。

Q0303故曰:候邪不审,大气已过,泻之则真气脱,脱则不复,邪气复至,而病益蓄。故曰:其往不可追。此之谓也。

就是说:观察邪气不审慎,当恶气已去,用泻法就会真气脱失,真气脱失就不能恢复,邪气再来时,而病邪更多蓄积。所以说:邪气去时不可追。就是这意思。

D0401帝曰:补泻,奈何?

黄帝问:补法和泻法,怎样用针?

Q0401岐伯曰:此攻邪也。疾出以去盛血,而复其真气。此邪新客,【溶溶】未有定处也。推之则前,引之则止,【逆而刺之】,【温血】也。刺出其血,其病立已。

岐伯回答:这是攻邪之法。快速发针以去血络,而恢复其真气。这是有邪气新来客居,如流水一般没有定所。推它就前行,引它就留止,迎而泻之,以温血液。刺去血络,其病立愈。

‖SW27—Q0107→Q0202‖→‖SW27—Q0401‖SW27—Q0107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候呼引针,呼尽乃去,【大气】皆出,故命曰泻。

吸气时就入针,不让脉气逆行。屏气用于久留针,不让邪气分散。吸气时就转针,以得气为原则。待到呼气时引针,气尽才能拔针,恶气都已泻出,所以定义为泻。

D0201帝曰:不足者补之,奈何?

黄帝问:正气不足要补,怎样补?

Q0201岐伯曰:必先【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怒之】,【抓而下之】,【通而取之】。外引其门,以闭其【神】。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所贵,不知日暮。

岐伯说:必先扪住针孔抚摸它,切按针口分散它,推揉针孔疏通它,敲弹针孔激活它,掐揉针孔扎入它,疏通针孔补充它。针具拔出针孔,要闭合针孔保真气。呼气气尽入针,定息用于久留针。以得气为原则,就像等待贵客,不知天色已晚。

Q0202其气以至,适而自护,候吸引针;气不得出,【各在其处】,推【阖】其门,令神气存,大气留止,故命曰补。

脉气已经到来,患者要适当自护,等待吸气时引针;当气不得出,各在针刺之处,推揉闭合针孔,让真气得以储存,恶气滞留针孔外,所以定义为补。

SW27—D0501帝曰:善!然真邪以合,波陇不起,候之奈何?

黄帝说:说得妙!然而真气和邪气已经混合,诊不到脉起脉落时,怎样考察?

Q0501岐伯曰:审扪、循三部九候之盛虚,而【调】之。察其【左右、上下】相失,及【相减者】,审其病脏以期之。不知三部者,【阴、阳不别】,天、地不分。

岐伯说:审慎地抚摸尺肤、切循三部九候之盛衰,继而综合分析它。考察左右、上下九野之差异,以及形气虚脱状况,审察有病之脏以知病情。不知上、下、内外三部者,阴病、阳病不别,寸口、人迎不分。

Q0502地以候地,天以候天,人以候人。调之【中府】,以定三部,故曰:刺不知三部九候、病脉之处,虽有【大过】且至,工不能禁也。

足部六经用于考察下部,手部六经用于考察上部,内外人事用于考察中腹。综合分析三脏六腑,以定三部状况。所以说:用针不知三部九侯、病脉之位,就是有大病将至,医师也不能禁止。

Q0503诛罚无过,命曰大惑,反乱【大经】,真不可复。

诛刺无过之脉,定义为大惑,反会搅乱十二经血气,正气不能恢复。

Q0504用实为虚,以邪为真。【用针无义】,反为气贼,夺人正气。

以实证为虚证,以邪气为真气。用针无视经义,反为脉气残贼,夺去人之正气。

Q0505以从为逆,荣卫散乱,真气已失。邪独内着,绝人长命,予人天殃。

以正常为异常,营卫二气散乱,真气已经散失,独有邪气内附,倾折人之天寿,予人飞来横祸。

Q0506不知三部九候,故不能久长。

不知三部九候之理,所以行医不能久长。

Q0508邪之【新客】来也,未有定处,推之则前,引之则止。逢而泻之,其病立已。

邪气之新客初来,没有确定住处,外推就会离去,引导就会留止。遇邪就泻它,其病立愈。

公众号:其人颂经

篇5:黄帝内经白话文:离合真邪论

黄帝内经白话文:离合真邪论

不足之虚症怎样用补法?对邪气怎样诊侯呢?怎样进行补泻呢?

黄帝问道:我听说九针有九篇文章,而先生又从九篇上加以发挥,演绎成为九九八十一篇,我已经完全领会它的精神了。《针经》上说的气之盛衰,左右偏盛,取上以调下,去左以调右,有余不足,在荥输之间进行补泻,我亦懂得了。这些变化,都是由于容卫的偏盛、气血虚实而形成的,并不是邪气从侵入经脉而发生的病变。我现在希望知道邪气侵入经脉之时,病人的症状怎样?又怎样来治疗?岐伯回答说:一个有修养的医生,再制定治疗法则时,必定体察于自然的变化。如天有宿度,地有江河,人有经脉,其间是互相影响,可以比类而论的。

如天地之气温和,则江河之水安静平稳;天气寒冷,则水冰地冻,江河之水凝涩不流;天气酷热,则江河之水沸腾洋溢;要是暴风骤起,则使江河之水,波涛汹涌。因此病邪侵入了经脉,寒则使血行滞涩,热则使血气滑润流利,要是虚邪贼风的侵入,也就象江河之水遇到暴风一样,经脉的搏动,则出现波涌隆起的现象。虽然血气同样依次在经脉中流动,但在寸口处按脉,指下就感到时大时小,大即表示病邪盛,小即表示病邪退,邪气运行,没有一定的位置,或在陰经或在陽经,就应该进一步,用三部就侯的方法检查,一旦察之邪气所在,应急早治疗,以阻止它的发展。治疗时应在吸气时进针,进针时勿使气逆,进针后要留针静侯其气,不让病邪扩散;当吸气时转念其针,以得气为目的;然后等病人呼气的时候,慢慢地起针,呼气尽时,将针取出。这样,大邪之气尽随针外泄,所以叫做泻。

黄帝道:不足之虚症怎样用补法?岐伯说:首先用手抚摸穴位,然后以之按压穴位,再用手指揉按周围肌肤,进而用手指弹其穴位,令脉络怒张,左手按闭孔穴,不让正气外泄。进针方法,是在病人呼气将尽时进针,静侯其气,稍久留针,以得气为目的。进针侯气,要象等待贵客一样,忘掉时间的早晚,当得气时,要好好保护,等病人吸气时候,拔出其针,那末气就不至外出了;出针以后,应在其孔穴上揉按,使针孔关闭,真气存内,大经之气留于营卫而不泄,这便叫做补。

黄帝道:对邪气怎样诊侯呢?岐伯说:当邪气从络脉而进入经脉,留舍于血脉之中,这是邪正相争,或寒或温,真邪尚未相合,所以脉气波动,忽起忽伏,时来时去,无有定处。所以说诊得泄气方来,必须按而止之,阻止它的发展,用针泻之,但不要正当邪气冲突,遂用泻法,反十经气大虚,所以说气虚的`时候不可用泻,就是指此而言。因此,诊侯邪气而不能审慎,当大邪之气已经过去,而用泻法,则反使真气虚脱,真气虚脱,则不能恢复,而邪气益甚,那病更加重了。所以说,邪气已经随经而去,不可再用泻法,就是指此而言。阻止邪气,使用泻法,是间不容发的事,须待邪气初到的时候,随即下针去泻,在邪至之前,或在邪去之后用泻法,都是不适时的,非但不能去邪,反使血气受伤,病就不容易退了。所以说,懂得用针的,象拨动弩机一样,机智灵活,不善于用针的,就象敲击木椎,顽钝不灵了。所以说,识得机宜的,一霎那时毫不迟疑,不知机宜的,纵然时机以到,亦不会下针,就是指此而言。

黄帝道:怎样进行补泻呢?岐伯说:应以攻邪为主。应该及时刺出盛血,以恢复正气,因为病邪刚刚侵入,流动未有定处,推之则前进,引之则留止,迎其气而泻之,以出其毒血,血出之后,病就立即会好。黄帝道:讲得好!假如到了病邪和真气并合以后,脉气不现波动,那麽怎样诊察呢?岐伯说:仔细审察三部九候的盛衰虚实而调治。检查的方法,在它左右上下各部分,观察有无不相称或特别减弱的地方,就可以知道病在那一脏腑,待其气至而刺之。

假如不懂得三部九侯,则陰陽不能辨别,上下也不能分清,更不知道从上部脉以诊察下,从上部脉以诊察上,从中部脉以诊察中,结合胃气多少有无来决定疾病在那一部。所以说,针刺而不知三部九侯以了解病脉之处,则虽然有大邪为害,这个医生也没有办法来加以事先防止的。如果诛罚无过,不当泻而泻之,这就叫做“大惑”,反而扰乱脏腑经脉,使真气不能恢复,把实症当作虚症,邪气当作真气,用针毫无道理,反助邪气为害,剥夺病人正气,使顺症变成逆症,使病人荣卫散乱,真气散失,邪气独存于内,断送病人的性命,给人家带来莫大的祸殃。这种不知三部九侯的医生,是不能够久长的,因为不知配合四时五行因加相胜的道理,会放过了邪气,伤害了正气,以致断绝病人性命。病邪新侵入人体,没有定着一处,推它就向前,引它就阻止,迎其气而泻之,其病是立刻可以好的。

附原文:

黄帝问曰:余闻九针九篇,夫子乃因而九之,九九八十一篇,余尽通其意矣。经言气之盛衰,左右倾移,以上调下,以左调右,有余不足,补泻于荥输,余知之矣。此皆荣卫之倾移,虚实之所生,非邪气从外入于经也。余愿闻邪气之在经也,其病人何如?取之奈何?

岐伯对曰:夫圣人之起度数,必应于天地。故天有宿度,地有经水,人有经脉。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冷,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夫邪之入于脉也,寒则血凝泣,暑则气淖泽,虚邪因而入客,亦如经水之得风也,经之动脉,其至也亦时陇起。其行于脉中循循然,其至寸口中手也,时大时小,大则邪至,小则平,其行无常处,在陰与陽,不可为度,从而察之,三部九候,卒然逢之,早遏其路。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候呼引针,呼尽乃去。大气皆出,故命曰泻。

帝曰:不足者补之奈何?

岐伯曰:必先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怒之,抓而下之,通而取之,外引其门,以闭其神。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所贵,不待日暮,其气以至,适而自护,候吸引针,气不得出;各在其处,推阖其门,令神气存,大气留止,故命曰补。

帝曰:候气奈何?

岐伯曰:夫邪去络入于经也,舍于血脉之中,其寒温未相得,如涌波之起也,时来时去,故不常在。故曰方其来也,必按而止之,止而取之,无逢其冲而泻之。真气者,经气也。经气太虚,故曰其来不可逢,此之谓也。故曰候邪不审,大气已过,泻之则真气脱,脱则不复,邪气复至,而病益蓄。故曰其往不可追,此之谓也。不可挂以发者,待邪之至时,而发针泻矣,若先若后者,血气已尽,其病不可下。故曰知其可取如发机,不知其取如扣椎。故曰知机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者扣之不发,此之谓也。

帝曰:补泻奈何?

岐伯曰:此攻邪也。疾出以去盛血,而复其真气,此邪新客,溶溶未有定处也,推之则前,引之则止,逆而刺之,温血也,刺出其血,其病立已。

帝曰:善!然真邪以合,波陇不起,候之奈何?

岐伯曰:审扪循三部九候之盛虚而调之。察其左右上下相失及相减者,审其病脏以期之。不知三部者,陰陽不别,天地不分,地以候地,天以候天,人以候人,调之中府,以定三部。故曰:刺不知三部九候病脉之处,虽有大过且至,工不能禁也。诛罚无过,命曰大惑,反乱大经,真不可复,用实为虚,以邪为真,用针无义,反为气贼,夺人正气,以从为逆,荣卫散乱,真气已失,邪独内著,绝人长命,予人天殃。不知三部九候,故不能久长;因不知合之四时五行,因加相胜,释邪攻正,绝人长命。邪之新客来也,未有定处,推之则前,引之则止,逢而泻之,其病立已。

篇6:内经 离合真邪论

内经 离合真邪论

岐伯说:当邪气从络脉而进入经脉,留舍于血脉之中,这是邪正相争,或寒或温,真邪尚未相合,所以脉气波动,忽起忽伏,时来时去,无有定处。

离合真邪论篇原文和白话文翻译:

【原文】黄帝问曰:余闻九针九篇,夫子乃因而九之,九九八十一篇,余尽通其意矣。经言气之盛衰,左右顷移,以上调下,以左调右,有余不足,补泻于荥输,余知之矣。此皆荣卫之顷移,虚实之所生,非邪气从外入于经也。余愿闻邪气之在经也,其病人何如?取之奈何?

【翻译】黄帝问道:我听说九针有九篇文章,而先生又从九篇上加以发挥,演绎成为九九八十一篇,我已经完全领会它的精神了。《针经》上说的气之盛衰,左右偏盛,取上以调下,去左以调右,有余不足,在荥输之间进行补泻,我亦懂得了。这些变化,都是由于容卫的偏盛、气血虚实而形成的,并不是邪气从侵入经脉而发生的病变。我现在希望知道邪气侵入经脉之时,病人的症状怎样?又怎样来治疗?

【原文】岐伯对曰:夫圣人之起度数,必应于天地,故天有宿度,地有经水,人有经脉。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夫邪之入于脉也,寒则血凝泣,暑则气淖泽,虚邪因而入客,亦如经水之得风也,经之动脉,其至也亦时陇起,其行于脉中循循然,其至寸口中手也,时大时小,大则邪至,小则平,其行无常处,在阴与阳,不可为度,从而察之,三部九候,卒然逢之,早遏其路,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候呼引针,呼尽乃去;大气皆出,故命曰泻。

【翻译】岐伯回答说:一个有修养的医生,再制定治疗法则时,必定体察于自然的变化。如天有宿度,地有江河,人有经脉,其间是互相影响,可以比类而论的。如天地之气温和,则江河之水安静平稳;天气寒冷,则水冰地冻,江河之水凝涩不流;天气酷热,则江河之水沸腾洋溢;要是暴风骤起,则使江河之水,波涛汹涌。因此病邪侵入了经脉,寒则使血行滞涩,热则使血气滑润流利,要是虚邪贼风的侵入,也就象江河之水遇到暴风一样,经脉的搏动,则出现波涌隆起的`现象。虽然血气同样依次在经脉中流动,但在寸口处按脉,指下就感到时大时小,大即表示病邪盛,小即表示病邪退,邪气运行,没有一定的位置,或在阴经或在阳经,就应该进一步,用三部就侯的方法检查,一旦察之邪气所在,应急早治疗,以阻止它的发展。治疗时应在吸气时进针,进针时勿使气逆,进针后要留针静侯其气,不让病邪扩散;当吸气时转念其针,以得气为目的;然后等病人呼气的时候,慢慢地起针,呼气尽时,将针取出。这样,大邪之气尽随针外泄,所以叫做泻。

【原文】帝曰:不足者补之,奈何?

【翻译】黄帝道:不足之虚症怎样用补法?

【原文】岐伯曰:必先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怒之,抓而下之,通而取之,外引其门,以闭其神。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所贵,不知日暮,其气以至,适而自护,候吸引针,气不得出,各在其处,推阖其门,令神气存,大气留止,故命曰补。

【翻译】岐伯说:首先用手抚摸穴位,然后以之按压穴位,再用手指揉按周围肌肤,进而用手指弹其穴位,令脉络怒张,左手按闭孔穴,不让正气外泄。进针方法,是在病人呼气将尽时进针,静侯其气,稍久留针,以得气为目的。进针侯气,要象等待贵客一样,忘掉时间的早晚,当得气时,要好好保护,等病人吸气时候,拔出其针,那末气就不至外出了;出针以后,应在其孔穴上揉按,使针孔关闭,真气存内,大经之气留于营卫而不泄,这便叫做补。

【原文】帝曰:候气奈何?

【翻译】黄帝道:对邪气怎样诊侯呢?

【原文】岐伯曰:夫邪去络入于经也,舍于血脉之中,其寒温未相得,如涌波之起也,时来时去,故不常在。故曰方其来也,必按而止之,止而取之,无逢其冲而泻之。真气者,经气也,经气太虚,故曰其来不可逢,此之谓也。故曰候邪不审,大气已过,泻之则真气脱,脱则不复,邪气复至,而病益蓄,故曰其往不可追,此之谓也。不可挂以发者,待邪之至时而发针泻矣,若先若后者,血气已尽,其病不可下,故曰知其可取如发机,不知其取如扣椎,故曰知机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者扣之不发,此之谓也。

【翻译】岐伯说:当邪气从络脉而进入经脉,留舍于血脉之中,这是邪正相争,或寒或温,真邪尚未相合,所以脉气波动,忽起忽伏,时来时去,无有定处。所以说诊得泄气方来,必须按而止之,阻止它的发展,用针泻之,但不要正当邪气冲突,遂用泻法,反十经气大虚,所以说气虚的时候不可用泻,就是指此而言。因此,诊侯邪气而不能审慎,当大邪之气已经过去,而用泻法,则反使真气虚脱,真气虚脱,则不能恢复,而邪气益甚,那病更加重了。所以说,邪气已经随经而去,不可再用泻法,就是指此而言。阻止邪气,使用泻法,是间不容发的事,须待邪气初到的时候,随即下针去泻,在邪至之前,或在邪去之后用泻法,都是不适时的,非但不能去邪,反使血气受伤,病就不容易退了。所以说,懂得用针的,象拨动弩机一样,机智灵活,不善于用针的,就象敲击木椎,顽钝不灵了。所以说,识得机宜的,一霎那时毫不迟疑,不知机宜的,纵然时机以到,亦不会下针,就是指此而言。

【原文】帝曰:补泻奈何?

【翻译】黄帝道:怎样进行补泻呢?

【原文】岐伯曰:此攻邪也,疾出以去盛血,而复其真气,此邪新客,溶溶未有定处也,推之则前,引之则止,逆而刺之,温血也。刺出其血,其病立已。

【翻译】岐伯说:应以攻邪为主。应该及时刺出盛血,以恢复正气,因为病邪刚刚侵入,流动未有定处,推之则前进,引之则留止,迎其气而泻之,以出其毒血,血出之后,病就立即会好。

【原文】帝曰:善。然真邪以合,波陇不起,候之奈何?

【翻译】黄帝道:讲得好!假如到了病邪和真气并合以后,脉气不现波动,那麽怎样诊察呢?

【原文】岐伯曰:审扪循三部九候之盛虚而调之,察其左右上下相失及相减者,审其病藏以期之。不知三部者,阴阳不别,天地不分,地以候地,天以候天,人以候人,调之中府,以定三部,故曰刺不知三部九候病脉之处,虽有后过且至,工不能禁也。诛罚无过,命曰大惑,反乱大经,真不可复,用实为虚,以邪为真,用针无义,反为气贼,夺人正气,以从为逆,荣卫散乱,真气已失,邪独内著,绝人长命,予人夭殃,不知三部九候,故不能久长。因不知合之四时五行,因加相胜,释邪攻正,绝人长命。邪之新客来也,未有定处,推之则前,引之则止,逢而泻之,其病立已。

【翻译】岐伯说:仔细审察三部九候的盛衰虚实而调治。检查的方法,在它左右上下各部分,观察有无不相称或特别减弱的地方,就可以知道病在那一脏腑,待其气至而刺之。假如不懂得三部九侯,则阴阳不能辨别,上下也不能分清,更不知道从上部脉以诊察下,从上部脉以诊察上,从中部脉以诊察中,结合胃气多少有无来决定疾病在那一部。所以说,针刺而不知三部九侯以了解病脉之处,则虽然有大邪为害,这个医生也没有办法来加以事先防止的。如果诛罚无过,不当泻而泻之,这就叫做“大惑”,反而扰乱脏腑经脉,使真气不能恢复,把实症当作虚症,邪气当作真气,用针毫无道理,反助邪气为害,剥夺病人正气,使顺症变成逆症,使病人荣卫散乱,真气散失,邪气独存于内,断送病人的性命,给人家带来莫大的祸殃。这种不知三部九侯的医生,是不能够久长的,因为不知配合四时五行因加相胜的道理,会放过了邪气,伤害了正气,以致断绝病人性命。病邪新侵入人体,没有定着一处,推它就向前,引它就阻止,迎其气而泻之,其病是立刻可以好的。

篇7:黄帝内经第阴阳离合论

黄帝内经第六篇阴阳离合论

1 关于篇名

阴阳,指阴经和阳经。离,分也;合,并也。本篇讨论阴阳离合之数的问题,故篇名《阴阳离合》。正如明·马莳《素问注证发微》云:“阴阳者,阴经阳经也。其义论离合之数,故名篇。”

对阴阳离合之数,注家有二说:

⑴ 认为即一阴和一阳而言。阴经和阳经,离之则为二,合之则为一。如张介宾《类经·经络类·二十九》注:“分而言之为离,阴阳各有其经也;并而言之为合,表里同归一气也。”吴昆《素问吴注》亦同此说,注云:“此言阴阳,经之阴阳也。阳表阴里谓之离,一阴一阳相偶谓之合。又异者为离,同者为合。”

⑵阴阳各分太少厥(阳明)为离,三阴三阳总合于一阴一阳则为合,如高士宗《素问直解》云:“离则有三,合则为一,从三而十百千万,皆离也;三阳归于一阳,三阴归于一阴,皆合也。”文中有“三阴三阳不应阴阳”之语,则后说义胜。然阴阳本为一分为二,故以阴和阳二者而言,亦是离合之数。

2 内容提要

⑴指出了自然界阴阳变化万千,但其要则在于一阴一阳,即阴阳的对立和统一。

⑵通过三阴三阳经脉根、结的论述,阐明三阴三阳经脉离则为三,合则为一的道理。

⑶论述了三阴三阳经脉的开、阖、枢生理特性。

原文

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阳予之下,阴为之主;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则天地四塞。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

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是故三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

帝曰:愿闻三阴。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

阴阳(雩重)(雩重),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

译文

黄帝问道:我听说天属阳,地属阴,日属阳,月属阴,大月和小月合起来三百六十天而成为一年,人体也与此相应。如今听说人体的三阴三阳,和天地阴阳之数不相符合,这是什么道理?

歧伯回答说:天地阴阳的范围,及其广泛,在具体运用时,经过进一步推演,则可以由十到百,由百到千,由千到万,再演绎下去,甚至是数不尽的,然而其总的原则仍不外乎对立统一的阴阳道理。天地之间,万物初生,未长出地面的时候,叫做居于阴处,称之为阴中之阴;若已长出地面的,就叫做阴中之阳。有阳气,万物才能生长,有阴气,万物才能成形。所以万物的发生,因于春气的温暖,万物的盛长,因于夏气的炎热,万物的收成,因于秋气的清凉,万物的闭藏,因于冬气的寒冷。如果四时阴阳失序,气候无常,天地间的生长收藏的变化就要失去正常。这种阴阳变化的道理,在人来说,也是有一定的规律,并且可以推测而知的。

黄帝说:我愿意听你讲讲三阴三阳的离合情况。

歧伯说:圣人面向南方站立,前方名叫广明,后方名叫太冲,行于太冲部位的经脉,叫做少阴。在少阴经上面的经脉,名叫太阳,太阳经的下端起于足小趾外侧的至阴穴,其上端结于晴明穴,因太阳为少阴之表,故称为阴中之阳。再以人身上下而言,上半身属于阳,称为广明,广明之下称为太阴,太阴前面的经脉,名叫阳明,阳明经的下端起于族大指侧次指之端的历兑穴,因阳明是太阴之表,故称为阴中之阳。厥阴为里,少阳为表,故厥阴之表,为少阳经,少阳经下端起于窍阴穴,因少阳居厥阴之表,故称为阴中之少阳。因此,三阳经的离合,分开来说,太阳主表为开,阴明主里为阖,少阳介于表里之间为枢。但三者之间,不是各自为政,而是相互紧密联系着的,所以合起来称为一阳。

黄帝说:愿意再听你讲讲三阴的离合情况。

歧伯说:在外的'为阳,在内的为阴,所以在里的经脉称为阴经,行于少阴前面的称为太阴,太阴经的根起于足大指之端的隐白穴,称为阴中之阴。太阴的后面,称为少阴,少阴经的根起于足心的涌泉穴,称为阴中之少阴。少阴的前面,称为厥阴,厥隐经的根起于足大指之端的大敦穴,由于两阴相合而无阳,厥阴又位于最里,所以称之为阴之绝阴。因此,三阴经之离合,分开来说,太阴为三阴之表为开,厥阴为主阴之里为阖,少阴位于太、厥表里之间为枢。但三者之间,不能各自为政,而是相互协调紧密联系着的,所以合起来称为一阴。阴阳之气,运行不息,递相传注于全身,气运于里,形立于表,这就是阴阳离合、表里相成的缘故。

篇8:《黄帝内经素论》第:五味论(九)

D6501气调而得:

1、姚春鹏译:“有六气调和而得病的。”

2、《内经校释》译:“调气而病得痊愈的。”

3、《素问悬解》卷十二《至真要大论》注:“其有气调而得者,则全是六气之外淫,亦用逆治从治之法,疏通其气,令之调和也。”

4、据Q6001“调其气使其平也”可知:气调而得,得即使其平,得愈也。

D6601病之中外:

1、姚春鹏译:“病有内外相互影响的。”

2、《内经校释》译:“内因之病与外因之病。”

3、张志聪注:“夫病之有因于外邪者,有因于内伤者,有感于外邪而兼之有内病者,有内有病机而又重感于外邪者。岁运七篇,统论外因之邪病,此章复论内因之病机,然又有外内之兼病者,故帝复有此问焉。”

4、疾病有内病和外病。

Q6601中外不相及:黄元御注:“病中外不相及者,以其在外而不由内来,在内而不由外来,故但治主病,不复兼治别处也。”

D6801论言:治寒以热,治热以寒:

1、出处见《五常政大论》SW70—Q1511 “治热以寒,温而行之;治寒以热,凉而行之。”故此“论言”,当指《五常政大论》所言。

2、本句在《至真要大论》SW74—D3901,亦被帝所引用。

D6801绳墨:木匠所用工具,即墨线、墨盒,作为木作准绳,以弹出直线,此喻准则。

Q6801取之阴:《内经校释》译:“应该滋阴。”

Q6801求其属:

1、黄元御注:“求其属者,审属何病,则用何药以治之也。”

2、寻求从关联方向治疗。关联方向如:相生关系、相胜关系、表里关系、因果关系等。

Q6901王气:

1、《内经校释》引王冰注:“物体有寒热,气性有阴阳,触王之气,则强其用也……补王太甚,则脏之寒热气自多矣。”

2、《内经注评》注:“王,读去声,即旺气。王气就是亢盛之气。”

3、王气,即霸王病气,即鼎盛病气。治王气所示现象,类似现代医学暝眩反应、好转反应。

Q7001夫五味入胃……咸先入肾:本句与《五味》LS56-B0102句义同。

Q7001气增而久:

1、《素问悬解》注:“凡物之五味以化生五气,味久则增气。气增则阴阳有偏胜偏绝之患矣。盖甚言其气味之不可偏用者也。”

2、《五常政大论》SW70-Q1702“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即为本解。气增而久,言正气强化却长期偏食。

Q7101应臣:

1、黄元御注:“应臣,谓与臣药相应者。”

2、《素问直解》注:“主病之药,多其分两,谓之君;佐君之药,少其分两,谓之臣;应臣之药,分两更少,谓之使。”

Q7101上下三品:

1、《素问直解》高士宗注:“非神农所取上、中、下三品之谓也……神农本经三百六十五种,以应周天之数。上品一百二十五种为君,中品一百二十种为臣,下品一百二十种为佐。上品无毒,主养命延年,益气轻身;中品呈有毒或无毒,主流通经脉,袪邪治病;下品有毒或大毒,主破坚积,除痼疾。三者之中,气味善恶,补泻虽殊,理复通贯,所以明善恶之殊贯也。”

2、《素问集注》张隐庵按:“《神农本草》计三百六十种,以上品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益气延年轻身神仙者本上品。以中品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有毒,无毒,斟酌其定,欲治病补虚赢者,主中品。以下品一百二十种为佐使,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除痼疾者,本下品。本经所用气味,或用补以和调其血气,或用泻以平治其淫邪,是以主病之为君,佐君之为臣,应臣之为使,非神农上下三品之谓也。二帝各有其妙用焉。”

3、张、高之注,令坤持虚而受,感激油然而生。

Q7201明善恶之殊贯:

1、王冰注:“此明药善恶不同性用也。”

2、《素问集注》张志聪注:“谓药有有毒无毒之分。”

3、明者,明确也;善恶者,优劣也;殊者,异也。贯,《说文》:“贯,钱贝之贯也。”明善恶之殊贯,即明确药品优劣之不同价钱。

D7301帝曰:善,病之中外,何如:

1、《素问悬解》卷十二《至真要大论》已删本句。

2、本问句与D6601之问句,看似完全一样,实记载了圣帝刨根问底、穷追不舍的求知之态,真情实境,不宜删却。

Q7301调气之方:姚春鹏注:“调治病气的方法。”

Q7302衰之以属:

1、黄元御云:“衰之以属,衰之以其属也。”

2、削弱关联疾病。

Q7302攸:《尔雅》:“攸,所也。”即与……相关。

SW03——《生气通天论篇第三》自然巡航之迁断校注释译说明

‖SW03—Q0107→Q0108‖→‖SW70—D1901‖→‖LS63‖迁移说明:

1、所论与原篇《生气通天论》主题不符,前后文意不属,显见漏简,宜迁出。

2、《素问悬解》置于卷二《脏气法时论》尾部,黄元御云:“此段旧误在《生气通天论》。”从其迁出,不从其迁入;

3、所论五味太过对五脏之影响,迁入本位作为帝对《五味论》之归纳和总结,画龙点睛,恰到好处。尤其是“谨道如法,长有天命”之重简,正是对《至真要大论》SW74—Q7302“谨道如法……长有天命”之强调和肯定。

Q0107阴:《内经校释》注:“指阴精。”

Q0107阴之五宫:

1、《素问直解》注:“五脏为阴,五味各走其道,太过则病,故阴之五宫,伤在五味。”

2、《素问集注》注:“五宫,五脏神之所舍也。”

3、据《说文》:“宫,室也”、《释文》:“古者,贵贱同称宫。秦汉以来,惟王者所居称宫焉”,又据《六元正纪大论》SW71-Q3702“厥阴所至为风府,为舋、启;少阴所至为火府,为舒、荣;太阴所至为雨府,为员、盈;少阳所至为热府,为行、出;阳明所至为司杀府,为庚、苍;太阳所至为寒府,为归、藏。司化之常也。”可知:五宫、六府,其义类也。五宫者,五脏之所居也。脏藏其精,亦藏其神。五脏,藏精神之室,故名五宫。

Q0107津:《类经》十三卷第五注:“津,溢也。”

Q0107大骨气劳:

1、《素问直解》注:“咸者,肾之味,肾主骨,过咸则大骨气劳。大骨,腰高之骨,肾之府也。气劳,骨气强盛,能任其劳也。”

2、腰骨肾气劳损。

Q0107甘、苦:

1、《太素》以“甘”作“苦”、以“苦”作“甘”,录以奉考。

2、《素问直解》作“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满,胃气乃厚。”

3、不明经文逻辑,其意不得,且依原文直译,存疑待考。

Q0107筋、脉:《素问直解》注:“筋者,肝所主,脉者,心所主也。筋脉阻弛,则阴精不濡于筋,神气不充于脉,故精神乃殃。”

Q0107沮:《内经注评》注:“沮,坏也。”

Q0107央:姚春鹏注:“央,通‘殃’,受伤。”

Q0108腠理:《内经校释》注:“泛指皮肤、肌肉、脏腑的纹理,及皮肤、肌肉交接处,通常多指后者而言,此乃渗泄汗液,流通气血和病邪出入的门户,有抵御外邪入侵的作用。”

公众号:其人颂经

相关专题 黄帝内经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