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城市轨道交通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探索

blueblur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blueblur”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新建城市轨道交通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探索(共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新建城市轨道交通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建城市轨道交通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探索

高技能人才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基础和动力.如何培养高技能的人才队伍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结合对南京地铁培训工作现状分析,进一步探索城市轨道交通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作 者:王树立 Wang Shuli  作者单位:南京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运营分公司,南京,210012 刊 名: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英文刊名:MODERN URBAN TRANSIT 年,卷(期): “”(3) 分类号:U2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   高技能   人才   培养  

篇2:基于课外实践活动的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探索

基于课外实践活动的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探索

基于课外实践活动的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探索

曲洪山

[摘要]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课外实践活动是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文章介绍了沈阳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着重开展的六种主要课外实践活动以及主要收获。

[关键词]高职创新人才课外实践

[作者简介]曲洪山(1955-),男,山东烟台人,沈阳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辽宁沈阳11 0034)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36-0038-03

为适应世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党中央、中央政府向全国发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国家”的伟大号召。为此,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已被确立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目标。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成为我国新世纪高等教育的主旋律。高等职业教育背负着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要秉承创新的理念,探索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充分利用课外实践活动是培养高职学生创新素质的一个十分重要而有效的侧面,本文仅就此交流一些认识和做法。

一、两点基本认识

1.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高等职业教育要不要培养创新型人才,一些高职院校在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只有理论的发现、科技的发明才为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事,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生产、服务等领域一线岗位从事实际操作的技能型人才,与国家的自主创新关系不大。这是一种错误认识。创新不仅包括理论发现、科学发明,也包括技术创新、工艺革新等。自主创新分为多种类型,不仅包括原始创新,还包括把众多新技术优化组合起来的集成创新和把引进的先进技术加以改造升级的引进、吸收、再创新,还包括由生产现场人员,通过合理化建议,对企业既有生产制造系统进行不断改进的创新活动。创新需要各种层次人才组成一个强大的团队,这个团队中,既需要理论研究型人才、设计型人才,也需要具备精湛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难题的高技能操作人才。这类人才也应具有创新思想和创业精神,能超脱思维定式、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束缚,乐于吸纳新思想、新知识,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促使企业不断改革创新。在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实践中,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发挥聪明才智,迸发创新智慧,发现工艺流程的纰漏和生产设备的缺陷,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革新的人和事例举不胜举。

高职人才不仅需要具备精湛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具备较高的创新素质。培养和造就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产业升级的人力资源保证,是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是高职院校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2.课外实践活动是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近两年来,许多高职院校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开始了理论与实践探索,包括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改革学业评价体系等。有的院校开设了创造性培训课程,传授给学生一定的创新知识,指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这些无疑都是十分正确的,但是光有这些还远远不够,还必须营造更广阔的有助于学生个性张扬和创造活力增强的育人环境。

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创新能力就是在授以高职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开发他们的创新潜质。这种潜质包括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想象力、创作力、动手实践能力、心理素质等,具有综合性、潜在性、不可定量描述性等特点。这就决定了不能单靠课堂教学来培养,更不能仅靠开设某门具体的创造性课程解决问题。创新教育是以大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为底蕴,应当开拓更多的渠道和领域,包括课外活动领域。

课外实践活动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和直接体验为基本模式,以学生个性养成为基本目标的一种教育活动,是一种隐性课程,在人才培养方面有着特殊功能,它可以灵活的方式进行,可以弥补课堂教学之不足,只要认真组织,纳入规划,就能收到实效。

二、六种主要课外实践活动

1.课外兴趣实习小组。课外兴趣实习小组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愿结合,在教师指导下,以自主活动为主要方式的活动组织。在学院的号召下,各系都成立了课外兴趣实习小组。如数据库开发小组、电子制作小组、英语口语训练小组(英语角)、动漫小组等十几个。参加课外实习小组的学生可以得到更多、更深入的试验、实习机会。长期坚持下去,不仅可以在专业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还有利于解决学生“智”“能”关系失调的问题,改变能力落后于知识的状况,养成善于思考,能于争论,勇于动手的品质,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电子工程系电子制作小组,通过自购元器件,动手制作稳压电源、温控开关等电子产品,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电路板设计、电子元器选择、焊接组装调试、产品检验等电工电子技术。小组还为某韩资企业实际生产磁疗保健电热毯温控器。

计算机系数据库开发小组在主讲教师带领下开发了“数字化学校管理系统”软件。小组同学通过亲自参与开发实际项目,把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去,其专业技能明显高于一般同学。毕业时,每个小组成员都有自己的作品,每个学生都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2.学生社团。学生社团是学生以共同的兴趣为基础形成的非正式群体,这一群体突破了专业和班级的界限,使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享受充分交流的平台。学生社团是一种综合性的自我教育活动,这些活动在大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专业技能的习练成熟、创造精神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升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们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锻炼了社会实践和社会交往能力,培养了个性和特长,增强了角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促进了自身的全面发展。

在学院的号召和指导下,学院学生自发成立了各种社团十多个,积极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活动。社会实践和技能实践类社团组织同学参加自愿者活动,为社会和同学服务。还举办一些专业知识讲座、研讨会等,还开展知识竞赛和技能比赛,组织参观展览,拓展专业知识,开阔视野。文学社出版了《青韵》杂志,还举办文学讲座,举行诗歌创作比赛、朗诵比赛等活动。文艺类社团通过话剧、小品、演唱、舞蹈、器乐等多种形式为同学们提供了展示才华、陶冶情操的舞台。体育类社团在同学中间广泛开展各类体育活动,组织一些校内、校际间的比赛,丰富了课余生活,增强了身体素质。各学生社团竞相展示才华,校园内呈现出一片片火热的景象,已成为校园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3.大学生科研。大学生科研活动就是让大学生结合所学专业选择一些感兴趣的科研项目开展研究,以此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养成科研意识,提高科研素质。

大学生科研活动实质上是一种学习活动。实施大学生科研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研究中学习。大学生科研活动作为一种新的大学教学活动模式,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高职学生通过参与应用型科研项目研究,促进了以探究为基础的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推动学生在研究中学,在做中学,在教师引导下带着问题开展自学,去实验室,去图书馆,去社会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不仅解决了某个特定问题,而且融会贯通地理解和掌握了专业知识,修炼了研究态度和研究方法,提升了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这正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所需要的一种过程和途径。

学院大学生科研被纳入全院科研工作规划之中,设立了大学生科研基金,制定了《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管理办法》,明确了大学生科研项目资助和奖励方面的规定,设立了大学生专利工作室。学生自愿结合成若干科研小组,申请立项并开展研究,几年来,共立项并解题79项,有四百余人参与了课题研究,资助总额达到4万元,在省级刊物上发表文章五十余篇,获得国家专利8项。

4.艺术展演。在培育大学生创新素质方面,艺术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李岚清同志对音乐艺术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有非常独到的`研究,他的研究成果证明了音乐艺术教育有助于提高人的全面素质,有助于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

人们普遍认为,无论是视觉艺术,还是音乐艺术、运动艺术,都可以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的想象力以及自觉的洞察力和创造力。也就是说,艺术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不但能促进智力发展,而且常常直接导致新的发现、发明和创造。爱因斯坦由于从小就注重自我审美教育,使得他兼备科学和艺术这两种最可贵的素质,他给我们的启示是:受过良好审美教育的学生,更容易成为出色的科学家。要培养出色的创造型人才,必须大力提倡审美教育,坚持德、智、体、美的和谐全面发展。

利用学院有学前、音乐、电美、服装等艺术类专业的条件,开展各类艺术实践活动,营造校园艺术氛围,是学院的一大办学特色。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市有关部门及媒体举办的大型演出活动,如沈阳电视台《青春沈阳大型歌会》、省教育厅庆祝教师节《畅想未来》主题晚会、庆十一大学生合唱展演、沈阳市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大型表演、辽宁电视台《满族风情节大型演唱会≯等。在承担辽宁省第六届艺术节开幕式400人大型团体表演任务时,受到省长的接见与表扬。,参加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学院参选的舞蹈和小品,荣获辽宁省一等奖、国家三等奖。

学院定期组织校园文化节、卡啦OK大赛、模特大赛、短剧、小品比赛,独唱音乐会、器乐专场、校企联欢等文艺演出活动,军乐队、民乐队、合唱队常年活动,带动了校园文艺活动的开展。

艺术设计系各种美术设计、装饰设计、服装设计等作品展示常年不断,既锻炼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又提升了全院师生的艺术品位,成为学院特有的文化风景。

5.技能竞赛。参加技能竞赛是学生获得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技能竞赛可以潜移默化地实施创新教育。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生产服务等领域一线岗位从事实际操作的高技能人才。他们的创新活动,将主要围绕技术创新、工艺革新等来进行,这就必然要求以娴熟的技能为基础,俗话说“熟能生巧”。

学院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省市以及行业举办的各级各类技能比赛,学院组织开展院级和系级技能比赛,学院组织开展了“技能年”活动。在“技能年”中,各专业都举行技能大赛,评选技能标兵。

在各级各类技能比赛当中,学院学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商务英语专业于复萌同学获CCTV杯大学生英语大赛辽宁赛区第三名;粮油食品系学生白雪花、沙春雨分别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非英语专业类特等奖和一等奖,英语系学生金达获得英语专业类一等奖;在全省计算机技术技能大赛中,信息技术系学生获得团体总分第二名;音乐教育专业程朋同学在全国业余歌手通俗歌曲大奖赛中,被评为十佳歌手;在首届沈阳大专院校学生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览中,艺术设计系李国林同学的作品《体育设计》获得金奖;在第二届雅威服装院校优秀毕业展中,服装专业学生岚铜同学的设计作品获铜奖;207月,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吉祥物、主题歌、招贴画征集,我院艺术设计系学生刘远鹏同学的《标志设计》入围,并获主办方5000元奖金;在沈阳市首届动漫原创作品大赛中,电脑美术设计专业学生陈羲的《运动》、刘青《寻》分别获最佳视觉奖;会计系学生李哲兆荣获第十六届海峡两岸珠心算通信比赛优胜奖。近年来,我院学生在校外各类竞赛当中获奖者不下百人。

6.社会调查。创新型人才不仅需要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广博的社会知识,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此,我院要求学生在每年的寒暑假期间开展社会调查,使大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几年来,这项工作收到了积极的效果。大学生了解了国情、了解了社会,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对自身成长产生紧迫感。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看到了自己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差距,看到自身知识和能力上存在的不足,使他们能够潜心思考自身的发展问题,不断地去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四个方面的主要收获

1.增强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创新是人们改变客观现实的创造性活动,只能以实践为基础,实践又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动力,所以,实践活动与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俗话说:“勤能补拙,熟能生巧。”高职学生只有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实践的成果,才能达到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同时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认识和训练才能进一步萌发创造灵感。

课外实践活动既是课内实践教学活动的延续,又是课堂教学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计算机小组从微机维修维护到开发应用软件;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会创作广告作品并在国际大赛中获奖。如此等等,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长久不懈的课外实践活动。

2.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和自我意识。个性是指一个人的品格具有区别于他人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由能力、气质、性格、理想、动机、兴趣、信念等有机结合而成,是在个人的生理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研究表明,个性的发展是创新能力养成的重要的心理基础,是创造者必备的良好的、持久的个性品质。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只有敢于张扬个性,敢于挑战陈规陋习,愿意体验新奇事物,具有较强独立性的人才有可能具备所谓“创造性人格”,成为创新人才。个性的培养需要因材施教,但在现有班级授课制教育制度下,很难实现因材施教,选修课的开设也难免受到教学本位的制约,学生很难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实现自主学习,而课外实践活动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

课外实践活动是在学生自主自愿的前提下开展的,学生可以凭自己的爱好、志向、才能等自主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活动。有不同特长的学生可以有特殊发展。课外实践活动往往都是具有竞争性的,学生在竞争的环境中把自己最好、最强的一面发挥出来,把自己的个性充分表现出来,并在表现中得到新的升华。

3.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研究表明,人文知识丰富的人其创造性思维能力要强于人文知识贫乏的人,他们更易于产生质疑与批判精神,勇于追求理想,探索真理。人文文化素质的提升有利于人们构建科学的思维方式,促使人们更广更深地认识世界,促进人们创造性研究,提高知识创新的能力。

当前,职业教育由过去的重理论轻技能转向单纯偏重技能训练而忽视人文文化素质的培养,导致学生缺乏思想,职业道德水准低下,社会责任感不强,这个倾向应当引起重视。课外实践活动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在各种课外活动中,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听讲座、观赏文艺节目和艺术展览、查阅资料等途径,汲取了大量人文文化的营养,并有机会开展相互交流,展示知识水平,从而扩大了知识面,开阔了视野,激发了创新意识。

4.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社会交际能力。课外实践活动大多都是以小组或班级等集体的形式进行,这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际与协作的平台,学生自发组织,自愿结合,在完成项目研究或开发、美术创作、节目排练演出、刊物的编辑、出版发行等实践活动中分担各种角色,学会相互交流,尊重别人,接受不同个性的同伴,共同品味经历困难与挫折的痛苦,一起分享获得成功后的喜悦。这些是在课堂学习中难以体会到的。老师和学生普遍反映,课外活动积极的学生大多性格开朗,身心健康,就业竞争力更强。

四、四点主要体会

1.理念先导,统筹规划。实践活动的组织管理牵涉到学院的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等多个部门,需要加强领导,统筹协调,纳入学院工作规划。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课外实践活动还处于自发和分散的水平上,缺乏系统性和协调性,因而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育人功能。学院领导要把此项工作上升到办学理念的高度来认识,并以一定的组织形式推动相应制度的建立和资源的整合利用。

2.增加投入,提供保障。开展课外实践活动需要一定的财力物力为保障,这是一种必要的教育成本支出。学校要加大校内实践基地建设力度,实验室、实训室要向学生开放,给学生课外实践活动小组提供必要的活动空间和设施设备,充分发挥实践教学资源在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在学院事业费预算中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大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给予各项技能竞赛、社团活动、学生刊物、展演活动等经费支持,对于大学生科研、专利项目提供资助和奖励。

3.教师参与,正确指导。大学生课外实践活动属于一种育人活动,是教学工作的延伸,需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项目开发小组需要配备导师,大学生科研和专利项目需要配备指导教师,各社团、各项竞赛和展演活动也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但教师对此项工作的认识普遍不足,只乐意承担授课任务,不愿指导课外活动。需要引导教师转变观念,树立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还需要把指导大学生课外活动纳入教师业务考核范畴,教师承担此方面工作任务要予以计算工作量,对优秀指导教师应给予奖励。

4.科学考核,完善机制。为促进课外实践活动有效开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院除对积极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给予单项奖励之外,还把学生参与课外实践活动情况与操行评定、评比选优、实践教学成绩等挂钩,从制度和机制上为课外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我们还应当对学生评价制度进行更加深刻的反思,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角度进行制度设计。优秀学生主要指优秀的创新人才,因此,应把评价学生参与创新活动情况的指标,如主体意识、课外创新活动参与度、课外学习习惯与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收集资料能力等纳入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之中,改变单纯地根据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评价学生的传统做法,从根本上建立起有利于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崭新职业教育制度。

[参考文献]

[1]陈琳,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内涵、培养误区与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9).

[2]韩冀祥.培养创新人才:从文化的视角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7(5).

[3]张晨,马树超,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之辫EJl.教育与职业,2007(6).

[4]许为民,张国昌,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四题[J].中国高教研究.2007(5).

篇3:煤炭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初探论文

煤炭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初探论文

摘要:培养煤炭行业高技能人才,必须认真研究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建成具有反馈机制的人才信息链,完善建立“双证制”职业资格体系,有效实施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战略,实施以真实职业环境教学的教学模式改革,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不断改革课程考试方式和评价方式,完善实训条件和技能鉴定考核方法与标准,建立典型“订单式培养”教学模式架构等实质性的教学内容改革和有效措施,不断创新,丰富教学改革模式,使学生能用最短的时间实现独立承担工作的重任。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研究

一、引言

安全生产作为保证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声誉的具体体现。在工矿企业中,以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最为严峻。煤矿行业人才的紧缺是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面对煤矿行业人才严重紧缺的局面,培养煤炭行业高技能人才,促进煤炭工业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就成了全行业乃至国家的当务之急,也是高等职业院校义不容辞的历史重任。目前,煤炭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任务主要由原煤炭行业高等职业院校承担,但由于近几年煤炭院校进行管理体制改革与转型;煤炭类高职高专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科学性,高技能人才教学模式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不够,为此,亟待对教学模式内容与方式进行研究,为煤炭行业人才培养,为有效推进煤炭行业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模式改革必须建成具有反馈机制的人才信息链

煤炭行业高技能人才的就业目标是非常具体和明确的,即煤炭生产第一线的技术管理人才。形成一条具有反馈机制的人才质量信息链是保证培养与使用一致性的重要保障,是不断调整更新培养计划、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的依据。信息链应该具备准确、可靠、及时、互动、互利的原则。信息链的建立方案思路是:

1.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及时有效指导专业建设。建立具有权威性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学院应根据毕业生就业渠道与从事的岗位,聘请由该专业在技术上、用人决策权上的权威人士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开会审核专业培养目标、教学改革措施、课程设置整合、新技术应用开发、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等内容。对近期毕业生素质、能力进行分析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和培养措施。

2.师资队伍建设。组织骨干、青年教师深入煤矿生产现场实地调查研究,掌握毕业生知识能力结构与实际工作需求的距离,同时进一步加强教师专业知识与生产实际的结合。

三、完善建立“双证制”职业资格体系,为实施综合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改革打好基础

高职教育的特点是培养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并以此为目标搭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体系。其中职业能力的重要体现形式就是职业技能鉴定证书。目前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基本上是以工种为能力范围进行鉴定,它体现了被鉴定人在该工种的能力,这与大多数专业的职业教育需求定位是基本吻合的。以此标准来确定高职院校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并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编写课程标准以及特色教材,使毕业生适应市场需求,受到企业欢迎,突出技能型培养真正成为高职院校的特色。

煤炭行业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有它自身的特点,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定位是生产一线技术管理人员,与单一工种相比它具有技能综合性强的要求,并且不同专业又有自身的特点,根据煤炭行业的特点,需要制订一套适合行业特色,按专业大类分类的职业资格技能鉴定体系,该体系应具备行业性、专业性、综合性的特点,并有机地与整个培养计划融为一体。

四、有效实施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战略,实施以真实职业环境教学的教学模式改革

1.校企共同制订考核标准和完成教学考核。学院应有针对性地邀请当地典型的、合作密切的企业参与学院教学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共同实施技能质量控制。教学管理由学院、企业共同实施,学院重点负责考核理论教学部分,企业负责考核综合实践教学部分;在教学设计、顶岗实习安排方面,学院可以根据企业的技术管理需要灵活调整、协调一致;在理论教学中,合作企业可按教学计划派专家到校授课。

2.校企共同培养,以提高学生能力为主线。学院应在与教学相关的各个环节上创造条件,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煤炭企业生产岗位群的各种能力。一是在教学内容上,加强学生动脑、动口、动手锻炼,培养能说会做的能力。二是在教学管理上,实行“实践-理论-实践”循环互动教学模式,把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与现场获取实际经验结合起来,大力推行“教、学、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三是在实践教学上,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敬业、勤奋、吃苦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交往合作能力及创业精神。四是在教学资源利用上,把企业物质资源和智力资源作为专业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企业的设施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

五、在教学模式改革具体内容中,实施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1.典型案例教学。把理论融入一个生动的具体案例中,既讲理论,又讲实践,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可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记忆,还可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模式。教学中选择有典型意义的现场案例组织教学,核心是将教学内容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教学内容围绕解决对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进行组织,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掌握教学内容,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2.实施“项目教学法”。教师提前告诉课程教学项目、任务与职业能力要求等教学内容告知学生,学生通过预习和查阅资料做准备。上课时,围绕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和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进行讨论,最后,老师根据讨论结果进行总结、概括。这样,使学生不仅明确教学目标,而且了解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

3.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其形象的画面、清晰的文字、甜美的音乐、亲切的语言,创设出新颖独特的教学情景,它能全方位吸引学生的感官,让他们集中精力,激发其好奇心,使其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监督者、咨询者,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探索者,媒体将成为学生手中的认知工具,教学过程中将利用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或协商讨论式教学,使学生在双向互动的教学环境中掌握理论知识和技能。

六、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革课程考试方式和评价方式

积极推行课程考试方式改革,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考试考核体系。公共课和职业基础课实行教考分离,优质核心课程建立试题库,采用口试、笔试、实际操作、现场答辩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对学生实施综合性评价。

建立新的课程评价机制,制订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采取教师自我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企业评价“四位一体”的评价方式,认真对课程内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等情况进行准确评价,搞好课程改革,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七、按照教学模式改革要求,完善实训条件和技能鉴定考核方法与标准

实训条件是保证学生实验、实训的基本物质保障。实训条件的创建要满足技能的“高、新”和紧密结合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特点。所谓“高”是定位要高,如计算机辅助设计条件的创建,煤矿井下监控系统环境的创建等。“新”是在设备更新上要及时跟上生产现场设备的现状,切忌以陈旧淘汰设备对学生进行培养训练。结合就业岗位特点是在整个实训培训和技能鉴定上要充分考虑到将来毕业生工作的综合性,不能简单进行单一的工种技能鉴定。

动手能力的强弱目前已成为企业选择人才的重要指标。动手能力的提高主要通过实践教学的训练和培养来实现。因此,加大实践环节的管理力度,应成为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环节改革的重要内容。

实践环节的考核应注重“过程”考核,要将技术动手能力分解为若干模块,“练”“考”一体化。考核不合格者需对相应教学内容再学习、再考核,直到合格为止,一步一个脚印,避免问题的长时间累积。并且前一个实践项目的成绩作为参加下一个实践项目的资格认证,这样不仅能够给学生增加实践项目训练的压力,而且还可以有效克服传统实践教学模式一直难以解决的`“训练不努力,考核前突击”的现象。

八、强化课程教学与实训

课程教学要围绕煤矿主体专业各核心能力的培养来进行,以适应煤矿需求为目标,实现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目的。加强专业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和开拓进取能力,同时要注重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心理素质的培养,以适应煤矿艰苦行业的要求。

课程教学还要根据企业要求和技术发展变化,及时更新内容、教学手段、方法,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要收集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和案例,提出可行、科学、先进的解决方案,组织开发案例教学教材,实施案例教学等。

技能培养分实训练习和鉴定两个方面进行,练习过程中必须要有针对性强的实训指导书来指导,各个实训基地要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制订不同的指导书,适用各个专业具体实训的需要。

九、“订单式培养”教学模式典型架构

目前煤炭行业技能型人才短缺问题非常突出,毕业生与用人企业的供需比为1:5到1:10。煤炭职业院校所培养的毕业生就业目标明确,煤炭企业又急需技能型人才,这为订单式培养提供了可行性。由煤炭企业或其主管部门出资实现零缴费模式已经越来越多。订单式培养是最能够体现学以致用的一种教学模式,订单式培养的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

1.共同组建教学管理机构。由委培单位和学院共同成立委托培养教育管理机构,负责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监督、实习实训、学生考评等方面的管理,确保培养质量。

2.师资队伍结构。充分重视和加强对委培单位的技术调研与合作、服务,及时将订单企业使用的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编入讲义和教材,将企业专家聘为兼职教师,为学生授课、指导实践,使“订单式”学生针对企业、岗位需求学习,实现“无缝”衔接,零距离上岗。

3.充分体现具有企业特征与文化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突出能力训练与培养,在完成工作项目的过程中学习、体会与提升知识,培养学生具有典型企业个性的思想素质、身心素质、社交能力,提高“订单式”人才的综合素质和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

十、结束语

煤炭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应按照以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以综合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和毕业证书为标志,企业全程参与教学过程的思路进行改革。同时要不断创新,丰富教学改革模式,整个教学设计围绕能力设置教学模块,通过大量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和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毕业时接近煤矿生产一线技术具体岗位的角色,用最短的时间实现独立承担工作的重任。

篇4:浅析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论文

浅析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多专业渗透 复合型高技能 人才培养 模式原则

[论文摘要]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进行职业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尝试的院校多数采用的是本科院校学科交叉的方式,完全套用本科院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这从职业教育的目的、性质和职业院校的资源、师资、生源以及就业角度看都是不适切的做法。就职业教育而言,创新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应当采用多专业渗透的途径,根据专业关联性原则、目的性原则、实用和够用原则以及以本校资源为基础的原则进行科学的多专业渗透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国外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直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由于国家和地区的不同,同一种模式的发展也不尽相同。国外三种典型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分别为CBE模式、MES模式和双元制模式。国外高职教育历史发展久远,办学机制比较健全,在人才培养,尤其是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具体采用的形式包括专业主辅修制、选修课制、开放式培养以及综合专业培养与综合实训培养。

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和实践角度来看,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仍与国际上先进的职业教育有很大差距。近年来针对现行人才培养模式专业面过窄,在培养方式上轻基础重专业、轻能力重知识、轻人文重理工、轻素质重技术,培养的学生只能在相对狭窄的专业领域内发挥作用,对知识和技术缺乏基本的综合、重组和创造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国内开始了关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研究。近几年论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文章越来越多,其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从总体上来论述复合型人才的特征与能力要求,并就如何培养复合型人才提出一个总体的思路,这些思路基本是从课程、教材、师资、实训等方面的改革来适应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另一类主要是展示某个学校或某种复合专业开展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论述,这些研究都带有一定的地方性经验主义色彩。我们对待这些经验宜采用的是借鉴而非整体移植。

一、目前职业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说,当前培养复合型人才主要是走学科交叉的路子,在我国的高职高专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经验和成果不多,正处于探索与实践阶段。就现有文献分析,针对多专业渗透的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更是处于起步阶段,未见有重要成果。能搜集到的有限的资料也只是针对某专业进行的个案研究。而职业教育以培养高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己任,与走学科交叉方式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本科院校相比,具有很多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中多数正是职业教育的弱点。

1.未能明确区分学科与专业的概念。学科是一个学术概念,与知识相联系,它是指按照门类划分的系统知识,或者说是知识门类。有时,我们用“学科知识”这一术语指称知识的门类属性,强调这一知识所在学科的科学归属。所以,学科又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两大知识系统(也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三分说)内知识子系统的集合概念,学科是分化的科学领域,属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概念的下位概念。专业则主要指大学在传授学科知识(而不主要在发现、创造学科知识)方面的教学组织管理形式,是基于进行专门训练、培养专门人才系统工作而产生的一个概念,是高等学校根据学科的分类与科学的发展以及社会职业的分工而设置的培养专门人才的学科方案和计划的总称。一般说来,学科与专业的关系表现为学科是专业的基础,专业是对学科的选择与组织。

2.完全移植本科院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现今时代,任何高科技的成果基本都是学科交叉和融合的成果。因此,以满足形势发展需要,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就成为摆在高等教育面前的突出问题。境外很多国家和地区早已尝试摒弃专业化的教育模式,逐步引导高等教育以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为己任。就复合型人才而言,一般是指要求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但一般是两个)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人才。一是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以及多种专业的复合;二是指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复合。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一般主要针对本科生,通过双学(历)位制、第二学位制、联通培养制、主辅修制等诸多形式进行。专业之间的相关度可以不予考虑,注重所谓的文理相通,其目的在于培养真正高层次的人才或者“通才”。

由于缺乏现成的可供借鉴的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走在改革前列的那些职业院校一般就直接套用了本科院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走的是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路子。但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一般不适合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多是针对本科及以上层次的院校而言的,职业院校(专科及专科以下层次)很少进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尝试和研究。通常都会认为由于存在学制短、资源贫弱以及生源基础差等特点,不适合培养复合型人才。

二、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应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标。社会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一定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娴熟的动手能力、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和高尚品德的人才。因此,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就成了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如何培养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却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移植本科院校的做法无疑是一种不适切的做法。一般的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学科资源相差悬殊,这也限制了高职院校采用本科院校的方式培养复合型人才。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首先需要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创新,改多学科交叉方式为多专业渗透的方式,从基本概念上修正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确立多专业渗透的基本原则以及科学构建多专业渗透的教学内容体系。

1.高职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概念上的修正。高职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与“一专多能”或本科院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有点相似,但更多的是区别。就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而言,其“一专多能”的“多能”与“一专”之间并没有特别的关联,甚至可以毫无关联;其目的可以是满足兴趣爱好,也可以是为就业服务。本科院校多学科渗透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注重所谓的文理相通,其目的在于培养真正高层次的人才或者“通才”。而高职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属于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这种模式以学生的本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依托,构建与学生的本专业知识和技能密切相关的其他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体系,讲究专业间的关联性却并不要求学生具备本专业之外的某个完整的其他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背景,不强调关联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的完整度。高职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2.坚持多专业渗透的基本原则。高职教育谈学科的不多,一般考虑的都是专业。所以从专业渗透方向考虑高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适切的选择。较之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而言,多专业渗透的途径更适合高职院校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学科交叉总体要求通常较高,人才培养难度较大,并且容易使人才培养偏入“通才”培养的误区。多专业渗透不注重文理相通,同类学科不同专业以及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之间都可以渗透,灵活机动,人才培养目标容易实现。多专业渗透的高职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也正体现了高职教育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与本科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相异之处。(1)专业关联性原则。在强化高职学生本专业核心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通过多专业渗透的方式,激励学生掌握部分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的核心知识和技能。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的核心技能可称为高附加值技能。而本科院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中则比较关注专业的跨度和差异度。(2)目的性原则。多专业渗透的高职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的就在为学生的就业服务。这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3)实用和够用原则。本科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注重知识背景的跨度,注重文理相通,但不考虑实用和够用。高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本专业,多专业渗透的课程设置不可避免地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在多专业渗透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实用和够用原则,摒弃非技能性和纯理论课程。(4)以本校资源为基础的原则。多专业渗透高职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优先考虑本校的资源,以本校的资源为基础,进行专业间的渗透和组合。这就要求充分发掘本校的资源,充分利用本校的资源。如果寄希望于本校目前缺乏或者短期内不可能具有的课程资源,不仅会加大各类成本,同时也很难做到可持续的发展。当然,如果能通过院校之间长期稳定的合作,以资源互享的方式拓展课程资源,多专业渗透的面可以拓宽。

3.科学构建多专业渗透的教学内容体系。培养高职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关键在于构建多专业渗透的教学内容体系。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针对不同的主干专业,均应以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念为依据,以“能力本位”为基本价值取向,构建多专业渗透的课程体系。首先,要根据前文提到的基本原则,科学选择可与本专业渗透的其他专业。例如,就文秘专业而言,可以与法律、管理、财会以及网络类专业渗透;英语专业可以与国际贸易、报关等专业渗透;营销类的专业与财会类专业的渗透,等等。其次,重点研究如何进行多专业课程的模块化设置。一般而言可以将课程分为三个基本模块:知识模块、能力模块和素质模块,以能力为体,以知识和素质为两翼,构建“一体两翼”的课程体系。知识模块包括公共知识、本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其中相关专业知识教学内容需根据院校的现有资源,考虑安排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知识,由此构成相关专业知识子模块。学生依据各自兴趣进选择相关的子模块,可以选学一个,也可以选学多个。能力模块包括公共能力、本专业能力和相关专业能力。其中相关专业能力教学内容需根据院校的现有资源,考虑安排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能力为主,由此构成相关能力子模块。学生依据各自兴趣进选择相关的子模块,可以选学一个,也可以选学多个。素质模块包括公共素质、本专业素质和相关专业素质。其中相关专业素质教学内容需根据院校的现有资源,考虑安排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素质为主,由此构成相关素质子模块。学生依据各自兴趣选择相关的子模块,可以选学一个,也可以选学多个。

三、结语

在充分认识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差异的基础上,根据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师资、生源以及就业需求,通过多专业渗透的途径培养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是一种适切的选择。多专业渗透的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可资借鉴的成果不多,期待更多的专家和学者对这个领域投入更多的关注。相信只要秉持务实、开拓的原则,我们一定会在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领域取得全新的成果。

[参考文献]

[1]蒋玲.中外高职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范式比较研究[J].教育探索,(6).

[2]檀钊.高职院校应慎行通识教育[J].高校教育管理,(4).

篇5:探析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探索论文

论文摘要:新建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适应并促进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需要,也是新建本科院校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需要。长沙学院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主要采取加强学研产合作、构架“通识+学术+技术(职业)”的课程结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重视学习指导与职业指导等改革举措。

一、应用型人才的内涵与外延解析

一般而言,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理论型(学术型、学科型)人才而言的,两者存在着类型的差异,前者强调应用性知识,后者强调理论性知识;前者强调技术应用,后者强调科学研究;前者强调“专、精、实用”,后者强调“宽口径,厚基础”。当前,几乎所有的高等院校,无论是高职高专,新建本科院校,还是老牌本科院校,都提出要培养应用型人才。那么,到底如何正确解析应用型人才的含义?应用型人才这个范畴应当放在具体的培养层次与类型上来理解,不宜笼统而言。

1 应用型人才有层次的不同

从纵向而言,应用型人才有中专、专科、本科、研究生等多种层次。中专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主要由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与某个单一的技能或岗位相对应。专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主要由高职高专院校培养,主要对应于相关的岗位或职业。而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主要由本科院校培养,对应的是岗位群或职业群或某个行业。研究生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主要由本科院校专业硕士学位教育来完成,常见的如公共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教育硕士、工程硕士等等,是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提升。不同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在具体的生产活动、实际工作过程中所运用的知识和能力、所包含的创新程度、所解决问题的复杂程度不同,因此,其人才规格也不同。

2 同一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有类型的不同

这里主要以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为例,从横向分析,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主要有四大类型:技术型、营销型、管理型、研发型,且与不同的科类、专业紧密相连。如,本科院校的工科类专业,主要培养技术实施型、工程营销型、工程管理型、工程研发型人才。技术实施型人才,毕业后主要到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工程技术工作,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工程营销型人才,主要到企业从事原材料的采购、储存保管、成品分销等事务。工程管理型人才主要到生产第一线从事工程管理工作。而工程研发型人才主要从事技术创新和研发工作,促进工程技术和生产力的持续发展。

一般而言,老牌本科院校,尤其是研究生教育发达的院校,文史哲、数理化等基础学科发展得比较好,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奠定了较广博的通识知识和较宽厚的理论基础,主要培养研发型、管理型人才。然而,新建本科院校大都从专科升格而来,由于发展的继承性,在应用性知识和实践技能方面有一定的优势;由于发展的局限性,几乎没有基础性学科专业,只设置了相关的基础课程,为所培养的人才奠定必备的理论基础服务,因此,新建本科院校主要培养技术实施型和工程营销型人才。

二、新建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应然之义

1 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新建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

随着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从宏观上说,既需要各层次的理论人才,也需要更多的各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人才的层次和类型上形成一个适当的结构和梯度,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从微观上说,用人单位急需的不是理论型人才,而是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不仅需求量大,还在类型和层次上要多样化。比如,目前企业急需高级技工和营销人员,急需对高新技术吸收、利用和转化的应用型人才;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急需从事各种实务运作和基层工作的实用人才。

新建本科院校大多位于省会城市或地级城市,其经费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并接受地方政府的管理。随着高等教育和社会的关系日益密切,日益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动力站”,客观上要求高校,尤其是作为地方院校的新建本科院校,应结合所在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来考虑自身的人才培养定位。

2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需要新建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

自我国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毛入学率持续攀高,达到24%以上。高等教育发展到大众化阶段,实用性、多样性人才培养成为改革的主要宗旨与方向之一。在大众化高等教育系统中,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应具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模式和特色。

虽然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系统的类别和层次开始出现,但高校之间同质化现象严重,导致趋同性的“研究型”高校的大一统“研究型”人才培养与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矛盾加剧。正如美国著名教育学家伯顿·克拉克(B.R.Clark)所言:“对各高等院校进行分工己经变得越来越有必要,因为这有利于不同单位全力投入不同的工作。不同层次的专业培训,不同类型的、适合于不同学生的一般教育,复杂程度不等的.研究(从最基础的理论研究到最侧重应用的研究),所有这一切都可以因院校分工后产生了各类相应的组织结构而得到承担。”’新建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与专科层次的高职高专强调培养技能性人才以及老牌本科院校等精英型大学重视研发性应用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培养是有区别的。新建本科院校,作为独立的个体,因所处的区域和历史传统不同,与其他新建本科院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上还呈现出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

3 新建本科院校提高自身竞争力需培养应用型人才

与老牌本科院校相比,新建本科院校存在着本科办学历史较短、学科积淀较浅、师资水平较低、教学条件较差以及生源整体水平较低等现实问题。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应跳出传统的“高职高专培养应用型人才,本科院校培养理论型人才”的藩篱,由培养理论型人才为主改变为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否则,新建本科院校所培养的人才,其学术性比不上老牌本科院校,其应用性比不上职业定向的高职高专院校。

随着我国现代化的逐渐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与升级、高精尖技术的不断涌现,专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难以完全满足时代发展和进步的需要,必须向本科甚至向更高层次延伸。然而,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局限性,高职院校仅限于专科层次,没有本科层次的高职院校,难以实现大规模的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虽然有相关政策为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提供了“专升本”的渠道,但不是为了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高职高专为了实施该制度而采取“压缩的本科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反而制约了应用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无疑,面对我国相关政策盲点的局限性和市场需求,新建本科院校应有创新思维和改革的魄力,把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作为自己的战略应对举措与战略选择,为加快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开辟新的途径。

三、新建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路径选择

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个由战略定位、学研产结合、课程建设与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组织与管理、实践教学、学习指导与职业生涯指导等多方面组成的系统工程。下面主要以长沙学院为例来探讨新建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改革路径。

1 加强学研产合作,学校、企业、政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形成战略联盟

学研产合作是新建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是抓手,与人才培养的诸多因素密切相关。学研产合作,就是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事业单位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优势,根据多赢和互惠的原则,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联系。学校与企业共同组建专业建设委员会,一起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实践基地,引导专业的调整和建设,促进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学校面向企业开展在职培训,以及校企合作进行科技开发等。然而,学研产合作能否真正成为一种长效机制,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中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还需要学校、企业、政府分工合作,形成统一的战略联盟。 为加强产学研合作,长沙学院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引导各职能部门、各院系主动开展学研产合作,鼓励各院系以专业为主体,积极依托与本系相关专业的产业集团、企事业单位形成战略联盟,开展学研产合作,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同时,还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积极寻求地方政府的政策和经费支持。当前,个学校、企业、政府三位一体的有利于学研产合作的战略联盟正在形成,促进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 构架“通识+学术+技术(职业)”的课程结构,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搭建课程体系平台

长沙学院以用人单位对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基本要求为框架,构架“通识+学术+技术(职业)”的课程结构,为人才培养搭建课程体系平台。在构建新的课程体系的过程中,按“裁、并、减、转、增”五字方针对原来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裁”就是以“必需”和“相对完整”为准则,裁掉某些基础性、学科性课程,降低其所占的学分比例。“并”就是将两到三门相关或联系紧密的部分课程内容按“相关”和“精干”为原则进行合并,组成一门新的复合课程。“减”是减少、压缩某些多学分课程的学时/学分,为增加新课程留出空间。“转”是以应用为原则,将某些专业理论课程转为行业性(应用性)课程、职业资格课程。“增”是根据实际要求,增开一些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新课程、跨学科课程,将新的科研成果、新技术及时充实到课程中去。

通过以上方式形成的新课程体系,由通识课程体系、学术课程体系、技术(职业)课程体系三大系统组成。通识课程体系,包括基础文化艺术素养、基本人文技能、应用社会科学、数学与自然科学、新兴科学交叉科学综合科学五个课程模块,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厚基础、宽口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学术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实现课程体系的知识价值取向,为学生奠定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素养,为学生搭建可持续发展的知识框架。技术(职业)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专业(方向)课程、实践环节课程,实现课程体系的应用性价值取向,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应用能力,以及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二次开发的能力。学院尤其重视课程的开发和设置、课程结构的优化和动态发展、课程模块之间的相辅相成,使整个课程体系不断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3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从“知”到“行”的桥梁

实践教学环节,消解了“知”与“行”之间的隔阂,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架通了从“知”到“行”的桥梁。长沙学院通过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建立了由“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组成的层次分明、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由“基础实践活动、计算机操作技能、实验、专业认识实习、课程实习、课程设计、科技活动、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生产实践”10个模块组成。鼓励并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实验、研究性学习、课外科技活动以及各种专业技能(实务)竞赛、创业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取得了显著成绩,近三年来,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奖励350多项。学院在市政府的支持下,依托企事业单位,先后建立了110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与山河智能、中联重工、远大空调、三辰动漫等企业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或组成对口的“山河班”、“中联班,,等教学改革实验班,为企业定向培养人才,促进学生“零距离”上岗就业,受到用人单位和学生的普遍欢迎。

4 重视学习指导与职业指导,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方向与催化剂

经过多年的探索,长沙学院正逐步形成多元化、立体化的大学生学习指导和职业指导体系,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助力。学生入学时,即通过讲座、班会、参观等方式进行专业教育,让学生初步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性质、特点、人才培养方案、发展前景等,在一年级开设“大学生学习指导”课程,系统对新生开展学习指导,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上大学”、“怎样上好大学”“毕业以后做什么”等问题,促使他们把自己当今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联系起来。在二、三年级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还通过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教师个别指导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岗位群或行业,及其对从业者的知识、能力、素养方面的要求,帮助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引导学生把学习目标和职业发展目标联系起来。同时在四年级开设“就业指导”课程,聘请企事业单位专家,优秀校友来校讲座,指导学生就业或创业,引导他们积极地去尝试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际工作,积极地面对、体验各种成功和失败从而成为一名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周谷平,徐立清.论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5):5-8.

[2][美]德里特·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徐小洲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3]教育部称毛入学率达40%不会导致高校快速扩张[EB/OL].http://office.whu.edu.cn/news/onews.asp?id=2243,-2-20.

[4][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M].王承绪等泽.杭州:杭卅大学出版社,1994:291.

篇6:企业人才培养策划书

一、目的

为认真贯彻集团人才发展战略规划,加快人才培养、使用。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制定有效的人才培养与开发计划,合理地挖掘、开发培养公司战略后备人才队伍。建立公司的人才梯队,满足公司乃至集团“十二五”发展规划对人才的需求,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资本支持。

二、原则

坚持“内部培养为主,外部培养为辅”的培养原则,并采取“滚动进出”的方式进行循环培养。

三、人才培养目标

公司人才培养目标始终坚持“专业培养和综合培养同步进行”的人才培养政策,即公司培养专家型的技术人才和综合型的管理人才。专家型的技术人才指在某专业领域内掌握较高技术水平的人才,综合型管理人才指在本单位或本部门工作领域具备全面知识,有较高管理水平的人才。

四、人才培养组织体系

公司建立“统分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职能部门和生产单位及项目组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负责人才培养对象的初步甄选和人才培养计划的具体实施,人力资源部作为公司人才培养的组织协调部门,负责人才培养规划、人才甄选标准和程序的制定、培养对象的确定和培养计划的统筹安排。

五、主要内容

本方案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人才培养体系的构成、人才的甄选、人才培养模式、人才的培养方法、人才的淘汰与晋升。

(一)人才培养体系的构成

公司人才培养体系由“启航工程计划”、“育英工程计划”、“菁英工程计划”、“卓越工程计划”四个部分组成。由这四个部分共同构成公司战略人才库。

1、启航工程计划:该计划旨在对有上进心、乐于学习、积极进取的新入职大学生的培养,使其逐步成长部门技术骨干、业务骨干。

2、育英工程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对公司现有的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有进一步培养潜质的优秀班组长进行培养,使其逐步成长为各车间或职能部门及生产单位负责人。

3、菁英工程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对公司有进一步培养潜质的核心技术人员及中层管理人员进行培养,使其逐步成长为公司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为公司后备岗位储备人才。

4、卓越工程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对公司现有的后备干部和技术带头人的培养,使其逐步成长为全面的人才,为公司今后的战略扩张作好准备。

通过上述四个计划,逐步将培养对象培养成为关键岗位继任者和公司后备人才。关键岗位主要指公司根据当前或根据未来发展需要的一些重要中级和高级岗位。后备人才主要是指公司因应未来发展变化而储备的一些可替代高级岗位的人才。

篇7:企业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所谓人才培养,即为人才的培训、养成。人才培养的模式因为中心指导思想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是培养企业行政管理人才,通过某些学校和一些企业之间的合作将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其他许多外来因素有机结合,达到企业和学校所预期的培养人才的效果。现代的许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遇到了人才瓶颈,人才资源的匮乏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于是“以人为本”的理念被提出来。要求从职工出发、以人为本、关心员工。尊重每一个职工的存在价值。来充分调动企业员工为公司创造财富的积极性,使员工主动参与公司的建设。来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所遇到的问题,尤其是人才瓶颈问题。以人为本的培养人才的理论能够有效推动企业的快速稳定发展,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一、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性、必要性

人不可貌相,每个员工都可能是潜在的人才。所以,实行以人为本的企业行政管理人才培养方案就显得更加重要。如果企业能给员工提供合适的机会和环境,企业将有可能发掘更多的人才。因此,企业应着力于员工的素质培养。把素质培养放在企业行政管理人才培养的首位,将其作为首要目标,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将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采用民主管理的手段,加强员工的思想建设。使员工拥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良好的自我约束能力。

1.以人文本的企业行政管理的重要性。以人为本的企业行政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积极遵循。尊重公司员工在公司中的主人翁的地位和作用。调动员工为企业创造更多财富的积极性。有利于企业的快速发展,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增强企业活力,形成良性循环。在现代经济社会,与其说各企业相互竞争,不如说各企业领导的人才之间的较量。一流的产品以一流的企业为基础,而一流的企业形成的基础是一流的人才。三者都做到最优才能在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才能使企业的效益得到保证,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以提升。

2.以人为本的企业行政管理的必要性。以人为本的企业行政管理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企业中的以人为本,就是在企业中,把员工作为中心,以人促物,通过对企业员工管理的强化,来促进对位物的管理。从而推动企业的全面管理过程。因此,企业在用人时或者在招聘时,对于人才的合理利用非常重要,可以有效避免资源和人的能力的浪费。作为企业的行政管理,要像物尽其用那样做到人尽其才。采取发放福利,升职加薪等避免优秀人才的流失。

二、怎样坚持以人为本理论

以人为本看起来简单,实行起来却不易,其实施过程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以人为本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政策的,而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不仅具有高度的思想性,而且其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政策性。与企业行政管理紧密相关。要做的人尽其才,对人才进行科学配置。根据不同的性格把不同的人放在各自适合的岗位。利于企业的发展。反之,人才配置不合理,就会降低整个企业的效率,造成秩序混乱,员工抱怨成风,公司不稳定,就更谈不上公司的发展。所以对于公司员工的合理分配至关重要,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论就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调动公司每个员工的积极性。通过运用各种手段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方面来努力激发公司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员工主动参与公司的各种建设和财富创造。对于企业效益的提升、企业发展质量的保证和企业收入的大幅增加具有重要的意义。

2.在公司中实行民主管理。要注重企业员工的精神追求,增强员工的主动创造性。员工有行使自己参与公司企业行政管理甚至一些决策方面的民主权利。这不仅体现了公司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还可以充分发挥员工的主动创造性,是企业的职员既享有人权,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利于企业人才的培养和挖掘。

3.努力提高员工的自身素质,这里的素质指的是员工自身内在所具有的优秀品质,这是员工的宝贵财富,也是企业的一笔重要财富,是员工工作的必备条件,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管理水平。因此对于员工自身素质的培养十分重要。

4.提高员工的自我约束能力,并把这一项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要引导自己的员工树立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员工的自我管理树立正确的方向,不断丰富员工自我管理的内涵。员工的自我约束力是企业行政管理的重要基础,良好的自我管理对于企业的行政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利于企业行政管理效果的增强。利于良好企业文化的形成。

5.科学充分合理的利用人力资源。这是以人为本的行政管理的基本要求。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可以大大减少企业资源的浪费,实现大幅度企业节约的同时一定程度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三、以人为本的企业行政管理人才培养的方法措施

1.企业要树立每个员工都是人才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行政管理,使公司的每个员工都参与管理,并努力营造全员管理的氛围。以人为本的理论不能只停留在书面上和口头上,要切实运用到公司的行政管理的具体行动中。例如,可以加强企业技术方面的建设提升和创新使员工可以直接与行政管理人员进行问题探讨。加强企业内部局域网的建设,员工可以通过自己的邮箱直接发表意见和提出建议。同时企业要对员工的积极参与实行鼓励政策,如果员工的建议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要给与适当的奖励和表扬,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这样将会大大地调动员工参与公司建设的积极性,利于企业人才的挖掘和培养。

2.以人为本的行政管理还应该强调以人为本的团队精神。企业要注重员工团队精神的培养。使团队合作精神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在挖掘员工潜能发挥员工个性的的同时,更加要注重员工之间的相互合作精神,以及整个企业的团队精神。利于形成和谐的工作氛围,为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坚强的后盾。从而使企业在社会的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勇敢的迎接风险,面对来自各方的挑战。

3.企业用大力鼓励员工自主学习。企业用大力鼓励员工自主学习,并且要积极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企业内部设立图书馆,并存放一些与公司有关的书籍供员工闲时阅读学习。利于公司员工的成长和快速适应公司的发展。或者公司可以定期举行职工培训,为企业的稳定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4.着力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改进。企业行政管理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拥有战略执行、员工激励甚至管理专家的职能。因此,其本质即人力资源管理。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监管,以发现和培养有些的企业人才作为业绩标准,调动人力资源部门招贤纳士的主动性。同时企业要督促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使其与其他公司各部门保持和谐的关系。

四、结语

21世纪最需要的就是人才,国家企业各个部门都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所以,坚持以人为本的行政管理人才培养的方案势在必行,只有努力的践行,才能在快速发展的社会里得以生存。企业的优秀领导者或者公司优秀的管理者首先应该是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者。这样带出来的企业团队才会更加从满激情,在同行业之间有着极高的竞争力。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必须建立以人为本的行政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这是时代潮流的要求,也是新形势企业取得成绩的必然要求。为企业的稳定发展和抵御外来风险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篇8:企业人才培养方案

在企业管理实践中,“人的问题”似乎总是个问题,虽然此类问题比如青黄不接、人岗不匹配等被很高频地提及,但雷声大伴随的是雨点小,人才培养往往是口号很响,行动缺失。从资源配置和培养实施来看,各公司老板都会强调人才的重要性,事实却恰恰相反:几乎每家企业均设立人事、招聘、薪酬等专职岗位,再大的企业会考虑设置绩效类专职岗位,而培训岗位往往是和其他岗位合并,比如合并称为招聘培训专员。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能配备专职培训专员已经是足够重视了,至于培训管理团队,则被很多人都任务那是大型企业的独特标志,作为小企业,没那能力也不需要。“重视”与现实,形成鲜明的反差。

很多企业尽管设了培训专员,但工作内容不外乎老三样:收集培训需求、联系外部讲师、组织内训或自己授课。毫无疑问这样的配备很难做好人才培养,针对国内大多数企业的人才培养现状,我们有必要系统思考业务导向的人才培养如何落到实处,能够有效支撑公司业务的发展,不仅要做业务规划、业务变革,还要有效实现人才供给。我们认为有四个问题值得重点关注:

问题一:将人才培养等同于培训

谦启咨询曾经主持过多次HR研讨,讨论为什么人才培养不到位,不少HR认为资源有限是导致人才培养薄弱的重要原因,而深入分析会发现对人才培养缺乏系统认识才是根本原因。单纯的培训只能传授有限的理念、知识、技能,而这些知识技能只有被培训者充分理解、消化,并应用到工作中去,才会带来业绩的提升,个体学习者相应的才算是真正实现了能力提升。很不幸的是,一般只有悟性较高、很用心的员工才能凭一己之力实现这一过程,完成从知识技能到业绩突破的过渡,更多的'人则需要借助外力。

因此人才培养是一个需要施加“外力”的系统工程,为了更全面地了解人才培养所涵盖的内容,我们先了解一下人才管理这个更大的概念。我们可以将人才管理分为三个主体步骤:人才规划、人才盘点和人才培养。首先,需要根据业务发展确定各级、各类人才的需求,完成人才规划,然后明确人才标准并进行人才盘点;接着制定分层分类的重点群体培养计划;再在此基础上实施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的实施包含一些必备的要素和环节,包括对同类学员的班级化管理,规划针对性的培训课程体系,配备导师以打通资深员工和学员之间的经验壁垒,还要设计轮岗及培养激励机制等等。可见,培训仅仅是人才培养的一个环节而已。

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企业人才培养的第一个改善需求是:了解人才培养有哪些内容,并逐步建立起完善的体系。

问题二:人才培养与实际工作脱节

第二个问题我们需要探讨一下人才培养为什么总是隔靴搔痒。由于大多企业的人才培养实践缺乏必备的要素,仅仅是做了一些培训,我们暂且先不讨论人才培养内涵和外延,仅就培训本身做些思考。市面上培训管理的门派众多,存在大量的思想理念、理论知识、通用技能类培训。在十年前,专业学习资源还略显匮乏,或许这些内容能够有一些作用,即便如此,也只能带来一些启发,靠个人吸收转化,并应用到工作中去的效果往往很有限。这样的培训与实际工作基本是两张皮,良好的转化需要突破多重障碍。

最直接、有效的人才培养,是帮助员工快速进入工作状态,并传授经验、教会方法,培养其适合企业的“专有能力”,这当中有两种个性化:一是企业个性化,针对企业所在行业特点、企业自身情况设计培养方法和内容;二是人员个性化,全面了解个体特点,结合其实际工作,量身定制培养方案。因此,人才培养应“接地气”,直接与工作相结合。

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企业人才培养的第二个改善需求是:人才培养应如何针对企业情况,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

问题三:人才培养团队不健全

要想有效落实、长期推进人才培养,需要在企业内部建立三个团队,分别是人才培养管理团队、导师团队、讲师团队,以便人才培养有组织、有方向、有内容:

一是人才培养管理团队。要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就必须充实相应的运作团队,可采用专兼职结合的方式,即设立专职主管,各部门设人才培养对接人。

二是导师团队。要将人才培养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就要为被培养者制定工作中的导师,并明确导师的辅导规范,真正强化导师的作用。“传帮带”是国企的优良传统,能够使员工快速进入工作状态,并通过经验传授实现被培养者的快速成长,非常有利于人才培养的日常推进,值得所有企业借鉴。

三是讲师团队。讲师包括外部讲师和内部讲师,单纯依赖外部讲师的利弊企业大多比较了解。企业需要在借助外部资源时更多考虑体现企业实际操作的理解和定制。内部人员更加了解自己的企业,其缺乏的是通用的技能方法,我们在客户人才培养项目中发现,只要加以引导和规范往往能够做出比较好的课程。比如一家大型国有企业人才培养项目实施中,我们尝试将高管的理解、中层的部门运作方法和外部规范结合,谦启咨询团队规划使各课程相关联的架构,并提供方法指引,高管提出业务管理痛点,中层经理参与课程设计大赛,并完成课程设计。采用这种方法,能够使企业中大量的隐性知识、经验得以总结、沉淀,成为人才培养的宝贵“弹药”,并解决讲师短缺的问题。

对于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有必要设立培训中心、企业大学等人才培养组织,多岗位分工协作。集团型企业则还需考虑各公司人才培养资源的集中和共享,以及总部与分子公司如何在人才培养组织、实施上的对接和权责划分。

企业人才培养的第三个改善需求是:人才培养要建立三支团队,充分挖掘内部资源。

问题四:对在线学习的平台认识有误区

很多企业已经购买、部署了在线学习的平台,主要为三个目的:1、学习便捷;2、补充师资;3、便于统计,好做培训管理。传统的e-learning系统也主要针对以上目的设计,还有一些课程制作公司设计了大量趣味导向的标准化的图文课程、视频课程、flash课程,实际使用效果如何呢?

从企业应用实践来看,高标准化的通用性课件往往不痛不痒,学员学学也就没有兴趣了,大多都是应付差事,企业HR后台拉出的统计数据很好看,实际上并没有相应的培训效果。e-learning较多是IT公司出身,他们的平台主要是从技术出发,配套的课程包往往是作为系统增值附送产品,因而课件内容基本都是通用技能和个体提升,而非从人才培养需求出发系统设计的内容。因此,企业需要自己建培训体系,自己学会怎么用在线学习的平台,自己内化课程及设计内部课程,形成整体人才培养解决方案。而打通线上线下的完整人才培养解决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超出多数企业的能力范围,很少企业能够自主操作。

学校教育是MOOC的发源地,MOOC所倡导的翻转课堂正逐渐被企业接受为较好的人才培养方式,值得多数有在线平台企业做人才培养借鉴。我们认为:1、在线学习要加强互动,教师辅导加学员相互督促才能坚持学习任务完成;2、线下的“翻转”交流很重要,包括基于线上学习内容的专题讨论、工作实践;3、内容要定制,将企业自身的经验沉淀,做实操的课件,学了就能在工作中用。

用系统的理念看企业人才培养,就能清晰地看清在线学习的平台的定位和价值,而不是买了平台,然后围绕这个“不便宜”的平台做培训。

企业需要思考的第四个人才培养改善需求是:线上要与线下相结合,如何将在线学习融入人才培养体系。

以上梳理了企业人才培养的四个常见问题,并由此明确了四个需并初步探讨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希望能给大家以启发。人才培养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只攻一点或零敲碎打都不可取,只有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实施“阵地战”式的整体推进,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在不同阶段抓重点,找到突破口,才能真正产生长久的实效。

人才培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