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教育学高分经验 圆梦北京师范大学

旋转飞行小猪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旋转飞行小猪”参与投稿,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考研教育学高分经验 圆梦北京师范大学(共7篇),希望大家喜欢。

篇1:考研教育学高分经验 圆梦北京师范大学

考研教育学高分经验 圆梦北京师范大学

考研已经开始,我没有什么太大的经验,只是觉得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

前不久,我终于查到了复试的结果,公费录取了,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学专业。回首这一年的考研经历,我不禁感叹那句老话――天道酬勤。于是决定写点东西,既为纪念自己那艰苦的考研岁月,也希望能为继续奋斗在考研战场上的学弟学妹提供点经验借鉴。

我本科专业学的是中文,教育学对我来说是一张白纸,而北师大的教育全国排名第一,我要取得成功,必须得花比别人更多的精力,因此,我在复习之前都会制定一定的计划,并且监督自己按时完成。专业课我一共复习了有4―5轮,每一轮,我都是保证自己认真完成,因此,最后成绩是231分,这在北京算是比较好的分数,在总分上也帮我和其他人拉开了差距,也成就了我400+的好成绩,圆了我的名校梦。

第一轮是基础复习,4月到8月中旬,我报了全程联报班【保过】。个人觉得这个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不能忽视,虽然离考研还有一定的距离,但也不能懈怠,最好的办法就是给自己设定一个长期和短期目标,我当时就用一个专门的本子,然后画上格子,就像日历一样。每天给自己的任务的完成量做一个总结,分别用不同的代码代替相应的内容,如①代表英语单词完成2个单元等等。这样即一目了然,同时也方便查漏补缺,及时调整。 在这段时间来看就是打好基础的时候,记住,万丈高楼平地起,要想取得好结果,就一定要踏踏实实,循序渐进,没有捷径可走。

第二轮(8月中旬到10月)是强化复习,我认真听课课程的大纲解析。因为我专业课的听课顺序是:教育学原理―外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而且当时看教心时也觉得很有意思,又最熟悉,因此,在看大纲时,我是从教育心理学开始的,然后是教育学原理―外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史―教研法,这样倒着来看,这样一轮完毕,大概到了十月上旬(每门课平均十天)。因为教育学虽然范围明确,但内容很多,要记忆的东西更是多。更由于我的时间紧张,因此我在第二轮复习时就开始背专业课及政治课的大纲,在头脑中留下一个框架,然后逐步细化。

因此,我觉得这段时间就是一个强化过程,记得不管内容有多少,一定要有计划地完成。这时候的专业可以记大框架内容,并且能适当地做下笔记,加深自己的印象。

第三轮是(十月份到十一月份)巩固复习阶段。这段时间,身边就已经有放弃的口号,因为十月份是网上报名的时期,有很多同学觉得自己复习得不到位(主要是暑假),就选择了放弃。因此,这段时期,保持良好的心态就行。据我观察,这段时间,大家都会觉得自己没复习好,别人复习得很有条理,然后,会有些着急和沮丧,这都是正常的,也是必经的一个阶段。把心态放平,然后学会伪装,即使自己确实没有复习好,也要在气势上压倒别人,不要和同学们讨论谁谁复习得多么好,自己是多么没底,这些都是徒劳,浪费时间,倒不如利用这个时间抓紧复习,迎头赶上。

专业课由于内容太多,所以我几乎每天都花至少一半的时间在这上面。专业这时候我已经背了一遍,要开始第三轮复习,可是也许是内容太多或者是之前的背诵较为机械化,我总是发现自己背了的内容,很快就又忘记了。于是我开始用最原始的方法,记笔记,虽然慢,但是我觉得这是文科学习最好的方法。

于是,我在离考试只剩两个月的情况下,又耐下性子来记笔记,其实自己内心也比较焦急,总是在懊悔,这个应该是在暑假就得完成的任务啊!到后来,也就豁出去了,记一个是一个吧,总比都记得不牢要好。但这个时候的记笔记,与我之前在看书时的方法不一样,暑假之前,那是把书上的重点标题等摘抄下来,比较机械,仅仅是书本的简洁版。这时候我通过对教育学五门学科的综合把握,已经能抽象地掌握重点了。因此,我准备各个击破,把五门专业书都重新做个总结,当时的总结主要是运用框架法,这样可以更加简洁明了。并且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名词解释,简答也做了个总结。这个工作完成已经到了12月中旬。现在看来,这个细致的工作在考场上帮了我不少。

第四轮(12月初到了月中旬)是冲刺复习。要做的就是回顾真题,回到书本,做练习题,这个阶段我自己的复习进入了白热化,前进是比价困难的。

这时候我也比较头疼,始终是觉得自己准备得不充分。但我也开始练习模拟题,练手时我都只做了选择题,对于后面的题目我只是看一下题目,做到了解出题点大概在哪,哪些章节是特别要注意的。因此,这段时间的专业我主要是从两方面下手:

选择题:选择题,40个,我基本上练习到后来是5―8分钟完成,因为自己看书还是比较细致的,所以对于选择题,我还是能熟练把握,这样提高做选择题速度,在考试时就能多留时间给后面的问答题(因为教育学题量很大,所以一定要把握时间)

问答题:这段时间,我为了调整自己的.情绪,还是继续看课程及讲义,这样有老师讲授和分析,能加深我对课程的理解,我觉得在自己埋头苦干多时之后,听听老师或前辈的点拨,会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对于问答题,我的经验就是,分析历年的考题,一般来说,三年之内不会出现相同的考题,但仅仅是不完全相同,还是有可能对于同一个人物,不同年份他的出题点不一样,今年就有这样的情况,去年考了赫尔巴特,今年又考了,这样让很多考生都防不胜防。因此,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对于已考的题目还是要给予重视,并思考他的可考性究竟有些什么。当时我在之前12月份做的笔记的基础上,再来了一次升华,我将相关的,或者是我认为有可能进行比较的做了个总结,如中国教育史中的儒家和墨家教育的关系(从联系和区别角度分析)等等一些,但不要钻牛角尖,随意比较,当时有人在中外中比较柏拉图和孔子,我就觉得这也没什么比较意义。这些可以比较的灵感也有从习题中获得,当时我就总结了这三本习题中的问答题,把比较题都挑出来了。

第五轮(考研前一星期)是总结复习。 这段时间按理来说是要作息规律,调整好,保持最佳状态了。可我丝毫没有轻松的资本,一切照旧,还是在紧张的总结和背诵。因此我建议大家最好也不要太过于松懈,还是要回忆一下,再翻翻书,毕竟临阵磨枪,不滑也光。考试的前一晚上,有很多同学都失眠了,即使失眠,大家也不要太在意,觉得自己失眠了肯定发挥不好了,一定要有必胜的决心,相信自己即使没休息好,也没什么,只是一晚上而已,我照样能考好。嘿嘿,用阿Q的心理战胜法获胜。这段时间,我听了课程的考前点睛部分,老师也进行了考前预测。

考后结语:

一年的忙忙碌碌,心理的煎熬,也算是获得了完满的结局。现在回忆,仿佛历历在目,当时自己的彷徨,焦急还有煎熬,现在看来,都是一种幸福,是一种成长。因此,我始终觉得,考研,重要的是享受这个过程,“结果”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不必太在意,等到最后,也许这个结果对你来说就并非是最重要的了,你所珍惜的都是那些磨难和锻炼,在这时,考研其实已经赋予你一个坚强的灵魂。

最后,我希望每个选择了这条道路的同学都能坚持下来,并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祝广大考生考研顺利,考研是个艰辛的过程,只要坚持,就是胜利!

大学网考研频道。

篇2: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经验谈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经验谈

中国大学网考研:大家好,我是来自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一名本科生,经过努力我顺利考取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成为了一名研究生。回想这一年的考研时光,有成功也有不足,先对自己的教育学复习总结如下,希望能对教育类考研的学弟学妹有所帮助。

结合自身情况,仔细思考自己的考研动机,不要盲目考研

对于大多数应届本科生来说,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两条路,考研或者工作。有些人可能觉得自己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于是决定考研,不能明确的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考研,这就为自己在复习过程中带来了隐患。个人认为考研动机在整个考研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或者动力,考研就失去了一个强大的动力支持,事实上考研的内容并不是很难理解或掌握,真正用来复习的时间也不用很长,我们都说考研关键是心态,要耐得住寂寞,要静得下心来,要坐得住,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动力或者目标,是很难做到这些的。因此我建议大家在决定考研之前,一定要用一到两周或者更长的时间来仔细反复思考自己的考研动机,也就是说我们为什么要考研,给自己一个奋斗的目标和理由,决定了就不动摇,时时用这个激励自己,一鼓作气,坚持到底!

关于复习的参考书目和时间安排

决定了考研,就开始着手复习工作了。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复习进度和方法,只要按着自己的去做,不要半途而废,都会取得不错的成绩。在这里,我想说一下我的方法,仅供大家参考。第一,参考书目的选定。在大纲没有下来前我选看了前一年的大纲,同时,我选择了报一个辅导班来充实自己。当然,毕竟考研是一个淘汰赛,只上一个辅导班是解决不了所有问题的,所以我又结合自身的经验,边琢磨边学习。

齐头并进,小循环,多回顾,多总结

第一轮复习时间比较长,而且看的过程中,大家可能会有一种感觉是看过的都懂,看完就忘了,什么没有留下,很没有成就感,随着复习的一天一天深入,这种感觉也会越强烈,有些人可能坚持不来,想放弃了,这是正常现象,没有人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对于这个问题,我用以下方法来解决,即齐头并进,小循环,多回顾,多总结。

齐头并进的意思是说可以两科一起复习,不一定要一门复习好了,再开一门,那样有可能教育学复习好了,教育史也忘得差不多了,教育史好了,教育学又不记得了。所以,可以上午复习教育学,下午复习教育史,晚上看些政治,英语等。

小循环,多回顾的意思是说我们要复习,看一章就做一章的.总结,不要等第一轮所有的知识都复习好了,再进行复习,那样就来不及了。譬如说教育学的复习,第一天我们可能可以看一章到两章,第二天早上起来,再复习一遍,并合上书本自己默写一遍知识点。争取每天复习,每天记忆 (这样做也是符合心理学记忆原理的)。

接下来就是要多总结,无论是教育学原理、教育史还是教育心理学都有大量的知识点需要记忆,而且有些概念非常相似或者相反,这就需要我们第一遍的时候将所有概念总结到一起,以便以后进行深入复习。比如:我们可以把第一章所有涉及到的知识点都整理到笔记上,分门别类,加以区分。第二轮复习多做知识点比较,加以分析,并结合题型,这样做可以达到巩固知识点的目的。

第二轮复习是对主要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尤其是对一些知识点进行比较,例如: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有哪些区别?孟子和荀子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这些较为明显知识点都有出题的可能,还有一些比较明显的事件线索:如班级授课制的萌芽、产生和完善,科举制度的产生经历了哪些过程等,都需要我们进行梳理和总结,尽量做到整体的把握。这样才能在一些总和的论述题中做到有条不紊,不慌不乱。

总结做题方法,有的放矢

研究生考试毕竟是一次考试,考试就有一定的技巧,对于我们的专业课来说,每一种题型都应有一种相应的答题方法,不能洋洋洒洒地把所有知识点部分重点的都答到试卷上去,这样阅卷人员既看不到答案的重点,又看不到层次,很容易失分。因此,我们要自己总结一系列的考试语言,总结出各种体型的答题步骤,像英语的大作文一样的答题模版,这样,问题自然迎刃而解了。譬如,在考试中,主观题有辨析题,简答题和论述题,对于辨析题来说,我们主要是将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加以区分就可以了,例如:辨析题中,我们可以分以下几个层次回答:(1)先判断一下,如果是错的,就首先说明,这种说法是有失偏颇的。如果是对的,就说,这种观点是对的。(2)将题目中涉及到的概念进行解释,不用太多,只讲基本涉及到的概念说清楚就可以了。(3)再次扣题,并分析错误的原因。如“从以上论述可以知道:题目中的说法是错误的(正确的)。”同时如果是错的,还要分析一下,正确的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同时指出题目中犯了什么样的错误,是以偏概全还是范围狭窄,还是偷换了概念?这种错误对我们的实践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4)最后,一定要再次扣题:说明自己的态度,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正确的)。这样,一个完整的辨析题就完成了,并不需要写的越多越好,连篇累牍的写也许并不能得到评卷老师的青睐,关于这点,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借助一些辅导班,他们介绍的技巧还是很有用的。

记得大一时向往自由,希望随心所欲,在天空任意飞翔;大二才开始锁定方向,为一个明确的目标而勇往直前,不再为身边的一些不必要的改变而驻足。也许真的像很多人说的那样:每个人都有一个不为人知的伟大抱负。但现在我们应该学会遇到事情冷静面对,为自己的人生和明天负责,要明白有得必有失。我们都是有翅膀的天使,不管以前收获的多与少,这一次我们要坚信:只要有翼,只要坚持到底,就一定能够飞翔,一定能创造出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辉煌!

篇3:南京大学教育学考研经验

南京大学教育学考研经验

・ 从考研心态开始:考研不仅仅是考试,不要给自己找借口;再说到考研论坛上经验帖的用处,再到考研分数设定:YY算分是徒劳,要以自己最低线为标准;不是时间越长越有效,并非二战必胜,最后:既然选择了考研,坚持是最起码的事。

从去年暑假到现在,我的考研日子算正式结束了。途中一度犹豫过,迷茫过,很被动,甚至在准备复试的时候还是很犹豫,因为总想早点回家当个小老师,陪陪父母,但从南大出来后,就觉得很庆幸,真的是底蕴雄厚,学术自由。接到录取电话有两天了,也在意料之中,家人都很淡定,毕竟初试是第一,378,想着应该不会被刷的。所以没那么多苦苦等待。去年也是看了学姐的经验帖受益不少,现在自己也算是总结下吧。

本来就是江苏人,高考不知怎么被调剂到河南去读师范,现在能回江苏最好的大学读研,在四年前估计都不敢想。报课程论那时候是想着最坏出来应该可以当个老师吧,后来知道南大教院课程论是研究大学的课程,但也无所谓啦。

一路走下来很顺利,因为有两个研友很拼命,自己也会被感染,而且没有其他事分心,每天就六点半到晚上十点回,过着很机械的生活,但想想那段日子没有想象中的苦,倒觉得很幸福。那时候报南大也是豁出去了,女孩子读研不容易,要报就报个好学校。

参加的311统考,感觉那就像科举考试已经走到末途了。今年那题要说不难那不诚实,选择题很偏,像广文馆,整本中教史翻下来也找不到,全国研究那的教授也没几个吧。今年报自主命题的赚了,基本都没统考的难,明年应该差不多都自主了吧,那时候老师们都预料报统考的会扎堆。感觉南大今年生源好的很,分还是很高的,其他学校都在降,而且今年专业课还压分。

一、考研初试考研那两天现在回想起来像做梦。第一天考政,英,冻得手都没法写字,反正是一边写两腿一直抖一直抖。第二天贴了5个暖宝宝还是觉得很冷像地窖一样,第一场考政治犯了个致命性的错误,我居然写错卷子了!我当时很慌,觉得这下完了,大半年白忙活了,一整页全写满了,十分啊一道题,而且是电脑阅卷,肯定不给分的。我拿了还剩的一点点胶带粘啊粘啊,胶带粘没了,还是没有粘玩,试卷质量太好了,根本粘不干净,而且一道题就浪费了我一个小时,我其他大题连题目都没读完就写了,反正到最后就是乱写了。第一场真的很影响心情,中午一点食欲都没有,难过的要死啊,觉得自己没戏了,临上考场同学给了个巧克力咬了一口就上阵了。

下午英语感觉自己很不在状态,阅读啊什么的都没看懂,凭感觉选的,后来对答案感觉好准啊,英语76,很满足啊,英语真题做多了还是很受益的。第二天专业课唯一的感觉就是快写啊快写啊,尤其三道大题,三十分一道啊,不多写点怎么得分啊,选择题真的好难好难,很多蒙的.,估计错了有至少十几个吧。

二、想想暑假那么大热天的在几个几百人的教室上课真心痛苦,还不如回家吹空调睡觉。我战线拉的不算长,暑假开始的,感觉我们班好多大三就开始的到最后都几乎放弃了。流程估计和大家一样。英语就是背单词,背完做150,基础篇,暑假那会开始做真题,感觉模拟题没必要多做,跟真题的感觉没法比,有空还是把真题做个n遍吧。

政治就不说了,啥时候复习无所谓,不会成为你绊脚石的。

专业课,一开始就是六本指定的书仔细看看,像中外教育史啊,考得特别细,比如今年那个选择题问颜之推提倡小孩子学习什么语言,我自认为我看书还是比较细的了。六本书反正是一直翻一直翻的,到十月开始背大纲的时候,我会把很多书上或题上的知识点都记在大纲上,那本大纲解析到最后都是我五颜六色密密麻麻的字。考完研在翻翻觉得好有成就感,破烂不堪了,封皮都被重新包过。背大纲也就是死记硬背,背了忘忘了背,还是要以理解为主吧,像教育心理学还是很有意思的。到后面适当做做题练练手,像厦大聚英的十套,勤思的题很细,你看过的小细节都有可能考到的,像今年考的梁启超的目的等等。

三、复试流程把复试也顺带说说吧,觉得自己准备了大半个月,复试指定书有四本,但没考到。笔试四道论述题,感觉随便写写应该不会怎么改。

最主要还是面试,准备的英语自我介绍也没用上,一进去就让我用英语说说我的家庭,我一开始还是很紧张得说的一塌糊涂。因为我学的是小学教育,还让我说说家长和老师哪个重要,我就说父母重要,因为我最近看了一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老师好激动,估计她也看过吧,还问了小学和大学教育的比较。

后来就是专业课面试六个老师轮番发问(也不算发问,就是聊聊),老师很好,谈话很自由很轻松。我后来也放开了乱侃,什么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啦,我就说高考本身没错,错的是人们追求升学率功利的看法,说什么“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老师问我评价的依据,我不知道什么意思,就说“为了孩子的发展”。老师为了引导我,问了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我就背了两句大纲上的,什么差异性。

问了我实习经历,校本课程,地方课程为什么不被重视,还有个老师问我对上海最近有的家长把小孩集中起来进行类似与私塾式的教育有什么看法?我就很肤浅地说说,老师好像不满意,反正最后就说了“总之,就是有利有弊吧”。反正最后是笑着出去的,二十分钟还是过得很快的。

篇4:厦门大学教育学考研经验

转眼间就到期末考了,但是同学们好像都跟没事人似的,该干嘛干嘛,这让我想起了去年研究生备考的时候,那学的叫一个昏天黑地啊。差不多一年的时间都是起早贪黑的。通过一年的学习也积累了不少学习经验,在这里总结一下,也希望可以帮到分享给将要考研的你们。

政治:通常都是准备的很晚,我是10月份才开始看的,很多人认为不是很重要,我开始也认为,后来做了两套题,结果惨不忍睹,只能下功夫学了。关于政治我主要是看大纲解析,知识点清晰明了,真题都是从大纲解析里出的,看别的书也没太大的意义,都是根据大纲解析编写的,但是又不懂的知识点可以在书里找,毕竟书上的知识比较全面。大纲解析我看了3遍,然后重点就是做题巩固了。政治我做的是历年的真题,先做一遍,把错题跳出来,然后重点再看这些错题的知识点,接着再把挑出来的错题做一遍,以此类推,直到做的差不多了政治就不用管了,这里重点说一句,政治主要是考选择题拿分,所以选择题是重点,但是简答论述题也不能不看,总之要结合你的做题情况。

英语:英语是我的软肋。从小成绩就不是很好,好在我能坚持,要不然英语肯定会挂的。英语我是从一开始准备考研的时候就下大工夫学习的。每天都会抽两个小时,早上一个小时练口语、背单词,

备考资料

剩下的一个小时自由安排,专业课看累了就改看英语。晚上的时候会和同学相互提问当天所学的内容,坚持的时间长了就会积累不少东西。

专业课:因为是跨专业,所以专业课复习起来很吃力,到了9月份的时候不得不考虑报个辅导班来加强专业课的学习。开始我自己学的时候也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在报辅导班之前我看了两遍书。但是两遍看过去很多知识点还是不懂,权衡一下报了XX的辅导班。老师告诉我们看书第一遍要细细的看,不要留遗漏点,要懂,一定要懂,不懂得地方可以做上记号,再看的时候要重点看,一定要有整个知识的框架感,这样才能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至少要看三四遍!看书不能一味的看难点,基础知识也很重要。最后老师还把有可能出选择题、有可能出主观题的点都列了出来,省了很多事。而且最后押中了3道大题,3道啊,对于考研的我们这是多么的珍贵啊,所以说,报辅导班不是关键,关键的是上课必须做好笔记才能把老师画的重点记下来。多说了几句,复习的差不多了就该做真题了,真题不要一开始就做,尤其是对跨专业的同学来说,伤不起啊!等有一定的基础后再做真题,最后冲刺阶段一切要以真题为中心。我考的是厦门大学,我把历年的统考真题和厦门大学统考前的真题都找出来做了。如果真的认认真真的研究那些真题,你会发现规律的。

XXX考研大纲解读招生政策解答考研分数线考研数学题,然后回到课本寻找答案,才会弄明白自己什么懂了什么不懂,千万不能小看了真题。

最后说一下我考研的一点感受,所谓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考完了才真正明白这句话,过程很苦,结局很美好。

篇5:考研数学高分经验

复习不能间断

在进入考研备考阶段,我的数学复习就没有间断过,基本每天都可以保证3个小时复习数学,数学靠的是日积月累,但考研的时间毕竟有限,不可能天天泡在数学里,所以温馨提示:靠每天的短暂时间来复习,这样日积月累,不仅时间不少,而且效果还更明显。在复习期间,我非常重视教材。数学复习的第一步就是读教材,我在复习过程中,也看到有的同学一上来就是辅导书,但坚持了一个多月,他们不得不再次会到教材上,这样不仅浪费了时间,而且也容易让自己变得浮躁。教材是基础,是数学复习中必须重视的知识,所以一定要把握,并好好利用。当通过教材掌握了基础的定理、原理、公式,接下来就要认真做教材后面的题目,这是检验你对基础掌握的情况,如果遇到不会的题目或做错的题一定要真正分析、总结。XX的老师让我们准备一个错题本,事实证明,它在后期复习中起的作用远远超过我的想象,

选择辅导书和辅导班

当教材复习到一定程度后,大家就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本辅导书。并且要做题,而且是猛做。这个时候做起来就比较顺手了,开始基本上70%的题会做,不会的不要只看一遍答案就过了,一定要自己“会”做,不要出现一看题目就说:“我见过,在书上,但是不会做”。考研资料都大同小异,过多的追求新资料,不仅在经济上是一种负担,而且还会大量的出现重复的题目和题型,而因为你见过,所以觉得不难,会给人一种“数学很简单”的错觉。可取的方法是对一两本书反复研究,总结规律。新的题目是用来检验你的研究成果的。这里我要说的是,大家一定要重视真题和辅导班。在考研数学整个复习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历年真题,而且最好能通过真题推断出将要考是题目或重点,这样做需要一定是水平和经验,如果考生只靠自己,很可能既浪费了时间,还把握不准,所以最好选个比较有名气的辅导班,像我报的XX就非常不错,而且最后的冲刺班和点睛班最好能够参加,非常有用。

篇6:考研数学高分经验

复习不能间断

在进入考研备考阶段,我的数学复习就没有间断过,基本每天都可以保证3个小时复习数学,数学靠的是日积月累,但考研的时间毕竟有限,不可能天天泡在数学里,所以温馨提示:靠每天的短暂时间来复习,这样日积月累,不仅时间不少,而且效果还更明显。在复习期间,我非常重视教材。数学复习的第一步就是读教材,我在复习过程中,也看到有的同学一上来就是辅导书,但坚持了一个多月,他们不得不再次会到教材上,这样不仅浪费了时间,而且也容易让自己变得浮躁。教材是基础,是数学复习中必须重视的知识,所以一定要把握,并好好利用。当通过教材掌握了基础的定理、原理、公式,接下来就要认真做教材后面的题目,这是检验你对基础掌握的情况,如果遇到不会的题目或做错的题一定要真正分析、总结。XX的老师让我们准备一个错题本,事实证明,它在后期复习中起的作用远远超过我的想象,

备考资料

选择辅导书和辅导班

当教材复习到一定程度后,大家就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本辅导书。并且要做题,而且是猛做。这个时候做起来就比较顺手了,开始基本上70%的题会做,不会的不要只看一遍答案就过了,一定要自己“会”做,不要出现一看题目就说:“我见过,在书上,但是不会做”。考研资料都大同小异,过多的追求新资料,不仅在经济上是一种负担,而且还会大量的出现重复的题目和题型,而因为你见过,所以觉得不难,会给人一种“数学很简单”的错觉。可取的方法是对一两本书反复研究,总结规律。新的题目是用来检验你的研究成果的。这里我要说的是,大家一定要重视真题和辅导班。在考研数学整个复习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历年真题,而且最好能通过真题推断出将要考是题目或重点,这样做需要一定是水平和经验,如果考生只靠自己,很可能既浪费了时间,还把握不准,所以最好选个比较有名气的辅导班,像我报的XX就非常不错,而且最后的冲刺班和点睛班最好能够参加,非常有用。

篇7:考研教育学

首先,考试大纲的基本内容

教育学统考从2007年开始进行统考,主要目的为我们国家各所师范大学以及综合类大学教育学院,并且还有部分专科性的学校,比如财经类、理工类、高等教育所招生的时候举行的招生考试,主要目的为了能够把优秀的本科生选拔出去,从而为这些机构选拔出优秀的适合学术研究的教学学生。

第二,考查内容和科目

考查的科目教育学基本原理、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研究方法,这四块更多考察我们四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更多考查大家理解和记忆,由于考试题型更多还会考查大家对于知道的运用,主要运用我们所有学教育学基本理论,去分析教育想象。这个更多考查大家教育学思维方式。

可能参加教育学考试当中,很多同学并非学教育学,因此想通过短时间之内复习,可能大家记住教育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如果要求大家短时间形成教育学思维方式比较困难,后边我会跟大家说一下如何进行复习。这是考查基本目标。

第三,考试形式

四种基本题型,考试分值一共300分,这300分考试时间3个小时,在考试题型上四种题型结构和四个学科分配,教育学原理占的分值100分左右,教育史包括中国和外国两个部分一共100分,教育心理学占40分,教育研究方法占30分,还有选作题,第一教育心理学、第二教育研究方法题。正常来讲两道题都做了话,我们只算教育心理学分值,这个是试卷内容。

题型单选45道,一共是90分,一会儿讲内容的时候,我重点讲教育学原理内容,单项选择题第1-13题是教育学原理,也就是单选教育学原理一共占了26分。第二种辨析题和、第三是简答题,这两种题型分值都是15分,两种题型一共考三道题,有的时候考两道题,至于哪一年考辨析多、哪一年考简答不一定。如果从难易角度说辨析题更难一些,2009年教育部做了调整,一个增加选择题数量,之前只有10道题现在20道题,第二增加辨析题分值,提高15分。分析论述题考试的趋势朝材料分析题考,也有题干题,题干相对简单,难的材料分析。近几年考的材料分析。

下面是分模块详解解析--

首先,教育学原理

下面我们具体看一下教育学管理办法基本考纲,教育学原理跟以前一样,考查目标第一目标准确识记教育学的基础知识,第二目标正确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第三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教育问题。这是教育学原理考查目标,无论2009年考试题型和分值发生变化之前和变化之后,目标没有变化。

第二,教育学概述

具体内容十章,教育学概述考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二章节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包括教育与社会关系理论、社会制约性、社会功能、对教育需求挑战;第四章教育与人的发展,考虑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制约、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作用;第五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第六教育制度;第七课程;第八教学;第九章德育;第十教师与学生。

第三,教育学综合

从内容来说,今年教育学综合部分内容完全相同。下面我们再看一下课程如何进行分析,我们说如果课程不变的话,我们复习策略不变,我们就按照原先的复习策略来复习就行,在今年导学课程当中,老师已经给大家制定一年复习策略,包括复习一年当中时间段怎么截取,每个时间段主要学习任务是什么?以及每个时间段站在什么复习角度?只要按照原先制定的复习周期各个阶段、以及各个阶段任务复习就可以了。来听视频同学大部分本科非教育学专业的同学,因此我们复习的时候,第一层次熟练记住教育学基本知识,如果我们做到这一点,大家不要偷工减料,为了节省时间找捷径,要认真学习基础阶段统考教育学原理部分的视频课程,我们对教育学原理基本知识有准确的理解,基础阶段也就是对应我们教育学原理考查第一个重点,了解、理解教育学基本知识,并且记住教育学基本知识。第二阶段强化阶段,对应教育学复习第二方面知识,理解教育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我们在第二强化阶段按照各个章节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模式组织复习。建立第一基本知识了解基础上,再强化教育学基本概念。

可能对于绝大多数本科并不学教育学的同学,最大难度不是前两个阶段,因为前两个阶段主要考查大家记忆和理解能力,第三层次复习要求是对大家更高能力考查,考查我们教学思维能力,而这个教学思维能力又不是我们通过看两本教材能够形成,因此我们说复习过程当中如何培养教学思维方式?最有用、最有效的思维方式,通过我们在前两个阶段教育学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熟练理解和掌握基础上,对这些知识进行有效运用,运用方式就是运用教育理论和教育概念实际解释日常生活教育现象。在我们国家对于教育现象报道比较多,既可以看纸质版也有客户端电子版,《中国教育报》会报道我们国家各地出现的教育现象,也会报道国内外最新出现的教育理论,我们在看《中国教育报》当中既了解最新的教育理论,也可以看到教育现象,可以运用已经掌握和学习十个章节当中教育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进行分析,这样我们才能够有效掌握教育学思维方式。

最后,分析能力如何培养

因为我们考试当中尤其最后分析能力,以前还是题干为主,现在越来越分析材料方式,如果平时训练没有做材料分析,考试的时候遇到这样的题不见得有好分数,因此我们平时养成读《中国教育报》方式,既可以锻炼思维方式,同时了解国内外最新的教育教学发展,因为我们指定几本参考书,所反映知识都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产生的,学界供认有明确的知识,新的知识一般不会出现教材,如果大量争议的内容出现教材,往往不适应。但是考试不避免新的知识。比如2016年统考当中第十道选择题就是比较新的教育学知识,可以说在国内无论统考还是自主院校指定参考书,任何书都没有涉及到。如果看《中国教育报》相关报道,至少对这个知识不陌生。可以了解教材当中没有的,比较新的教育学理论,这种教育学理论比较容易了解,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超纲题。

如果同学们学有余力,看教育报教育基本理论,可以掌握做到超纲题。以上是教育学原理这部分,在大纲没有变情况下基本复习策略,千万不要放弃,有的同学我就等老师讲压考题,通过这一两年提的发展需求,从考题的难题来说,这一两年难度都不大,我们压题班肯定压热门的考点或者比较重要的知识考点,但是统考教学到去年已经考十年,我们可能认为比较重要的考点还会考,我们考试目的不是保证你过,每年考试出现一定量的超纲题,但是不会影响大家总体成绩,如果保证比较好的考分,不要仅仅听冲刺的压题班,这样对你的作用可能不足够。这是老师给大家提的注意事项,尤其我们去年考研真题出来之后,2016年真题考的知识面比较开,重要的考点并没有其中出现,仅仅盯在压题,而把一些认为不重点的考点忽略,很容易考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