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文化基础课改革的探索

没什么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没什么”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大力推进文化基础课改革的探索(共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大力推进文化基础课改革的探索

大力推进文化基础课改革的探索

建立适应市场需要的'、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文化基础课的教育体系,解决文化基础课内容陈旧,明显落后于时代的要求,为专业服务的作用不明显,教学方法僵化、教学手段落后,技能训练重视不够等问题,必须明确改革的基本原则,教学内容,解决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大力推进文化基础课改革.

作 者:陈善珍  作者单位: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四川,内江,641100 刊 名: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YUNNAN FINANCE & ECONOMICS UNIVERSITY JOURNA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年,卷(期): 21(3) 分类号:G0-41 关键词:文化基础课   改革   探索  

篇2:中心大力推进机制改革的工作总结

中心大力推进机制改革的工作总结

20xx年新春伊始,中心继续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树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的思想意识,大力推进机制改革,以实现中心跨越式发展。

针对中心业务范围单一的`问题,中心积极推行机构改革。将原有的6个部门调整至9个部门,新增人力资源部、交通水工检测部、数据信息部和实验室4个部门,并将原有的技术咨询部与质量保证部合并为技术质量部。同时,根据部门调整需要,进行相应的岗位及人员调整,并选拔了一批新的骨干人员,新聘了一批专业人员,岗位涉及实验室、驾驶班等部门。在2月1日,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所有部门和人员调整到位。

此外,中心还结合发展目标和中长期发展规划,不断健全完善各项制度,经过主任办公会反复讨论研究,最终确定并于2月6日出台了《劳动用工管理办法》、《职工岗位管理办法》和《部门责任目标考核实施办法》等七项管理制度,为中心各项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篇3:机械专业基础课课程改革的探索论文

机械专业基础课课程改革的探索论文

摘 要:通过教学中的实际案例,介绍了机械专业基础课课程改革及在具体实施中探索的过程和方法。

关键词:课程改革;机械专业;基础课

我们传统的专业基础课教学,基本上就是“上课讲笔记,课后背笔记,考试考笔记,考完扔笔记”,学生所接受的知识基本上为教师所教授的单线知识。而我们在课程改革中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学生从直线单向式的从教师处接受知识转向从学生、生活、教师三角双向式的多渠道接受知识,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让学生真正具有职业行动能力,以适应社会和企业的要求。

依照这一目标,我们制定了中职类学生在中级阶段的《人才培养方案》,其中规定了学生在中级阶段所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自,机械专业基础课从教材到教学都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我们自编的校本教材从最初的《机械制图》《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机械知识》《公差与极限配合》简单组合的《四合一》,到现在的《机械制图》《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机械知识》《公差与极限配合》《液压传动》《金属切削与机床》等我们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的有效融合,《机械常识》有了很大的进步,它包含了中职学生在中级阶段所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并以任务模块的形式呈现。

各任务之间各自独立但又彼此相互联系,学生就可以将各学科知识进行融会贯通,综合使用。

现在我以其中的一个任务项目《组装铣床模型》为例,谈谈我们在课程改革中的具体实施:

一、播放铣床的结构分解及组装视频

展示铣床在实际加工中的视频,组织学生观看并进行相关的提问引导,用这种影像导入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根据教师要求,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自主学习情况

小组成员相互检查是否按规定完成了学习引导任务;小组交流讨论后,将本组对学材中引导问题的答案填写在卡片上并在白板上张贴。此时教师不做任何解答。这也是一个交流和探究的过程。

这一过程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学习,对学习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让学生完成对知识的初步构建并展示出来,为后面的学习(团队学习和动手)埋下伏笔。

三、给学生分发任务书,明确任务并确定组装计划

任务书如下:

四、学生根据任务书,进行组装铣床模型

在这过程中教师巡视、辅导,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答疑和激励。这也是一个实施过程。

这一过程的目的是:通过组装铣床模型,创设有利于学生建构知识意义的情境,通过与他人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动手实施等活动,使学生对知识意义的建构更为有效,进一步完成知识的自我构建。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历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工作过程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实现学习目标。

五、各组陈述员依次上台展示组装的成果

自评员阐述本小组自评结果并给出自评成绩;对应小组的互评员阐述本小组互评结果并给出互评成绩。

教师点评:包括对组装过程、学习成果以及展示过程的点评;对学生知识目标达成情况给予评价;对学生自评、互评的点评。(我们的评价为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以及教师的点评。)

这个过程的目的是:在班内开展相互观摩学习,巩固专业知识,师生共同检测本次课专业能力目标达成情况,同时渗透德育和职业教育,进一步达成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目标。

六、在展示后进行综合评价和总结反馈

将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总结,让学生更进一步明确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要点;让学生进行组内讨论,对本组张贴区内的张贴小条进行调整,对先前知识意义理解不准确、不完善的内容进行自我修正和完善;最后教师移动卡片,给出正确答案,对本次课进行总结和反馈。

在整个评价过程中,采用的是形成性评价,师生双方共为评价的主体,评价的内容涵盖了本次课的全部学习目标,评价的结果为形成性成绩的组成部分。

七、进行分层次布置作业与知识的扩展

对于组装不完善或组装失败的`学生,通过对成果展示的观摩、

教师的总结于课后完善制作,让学生养成持续改进的好习惯。再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自行选择:

A类:教材配套练习题

B类:教师编制的提高练习题(小黑板出示)

这一过程的目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效果不同,作业的层次选择不同,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根据铣刀的旋转方向与工件进给方向的异同,扩展到铣削的特点。

在整个任务实施过程中,我们依然以明确任务、获取信息、制订计划、做出决定、实施计划、检查控制、评定反馈六个完整的工作环节为依据,但在一定程度上作了调整。

这一案例中还涉及铣刀的材质和性能要求,与我们《机械常识》中的《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任务相联系,从而达到了知识的衔接。除了知识的融合以外,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

这一课程的改革,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教学过程中需要对课堂进行良好的掌控和指导,课后需要对学生进行了解及知识的扩展。在这种课程改革中对教师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要求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对教师的自我提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在这种课程改革中,减少了教师对学生的直线单向式的教学,而多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生之间的彼此沟通。这不仅对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有良好的效果,而且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也将得到良好的培养。只有这样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都得到培养的,具有良好的职业行为能力的学生在日益竞争激烈的时代环境中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

篇4:浅谈中等职校文化基础课课程改革的理性思考

二、对文化基础课程要有务实的结构创新

纵观当前中等职校文化基础课程,大致可分为工具类、艺体类、道德类、心理类、专业准备类等,并以分科的课程形态出现在中等职校的各个年级段。其特点是以学科内容为中心设计课程,并按照学科的独立性、依据不同学科之间的相关性按一定的先后顺序开设课程。其最大优点是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系统性和简约性”,这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巩固基础知识,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学习费时费力、缺少兴趣,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职业教育课程的定向性、应用性以及专业知识间的相关性、综合性的要求相距甚远。正是从这些问题出发,许多学校进行了一系列的课程改革。笔者认为,我们不妨从课程结构维度进行文化基础课程改革与创新。下文以中等职校语文学科为例加以阐述。

基于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提出的相关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我们可以将中等职校语文课程分为学科基础、专业拓展、综合实践三大模块课程,并将这些模块课程分设在相应的年级段。比如,三年制职业高中语文课程共开设五学期,第一至第三学期主要进行学科基础模块课程的教学,第四学期主要进行专业拓展模块课程教学,第五学期进行综合实践模块课程教学。

学科基础模块。这一模块的设计沿袭学科课程的编制思想,突出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以培养学生必备的语文素养为核心,以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为主旨,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这一模块各专业的公共课程由若干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包括听说、阅读和写作三个部分,并按照要求进行能力分级,逐层递进。这一模块教学突出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和核心任务。

专业拓展模块。这一模块的设计应体现任务驱动课程编制思想,从专业课程的角度出发,以职业为导向,设计若干“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的学习任务,有效实现文化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沟通与联系,强化培养学生的从业技能。该模块课程属于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范畴,语文教师与专业教师共同编制课程计划,学生有较强的自主性和选择性,突出语文学科为专业课服务的宗旨。例如,文秘专业开设公文写作课程,商务专业开设商务文书写作课程等。

综合实践模块。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所列的三类模块课程的学习中,均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子模块的要求。在语文课程改革中,更是集中第五学期时间进行语文综合实践模块课程学习。综合实践模块课程遵循项目课程、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的设计理念,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应用性和探究性,一方面注重中职阶段语文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另一方面注重专业学习与语文学科有机融合,强调知识的实践性,在知识的运用中领悟、掌握课程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提升学科素养。在进行这一模块课程开发时,应坚持从相关职业的实际需要出发,设计研究课题,选取活动内容,模拟职业情境,在活动中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比如:烹饪专业语文综合实践模块,让学生开展《南黄海海鲜饮食文化研究》《南通市餐饮店铺名的特征研究》等课题。

篇5:浅谈中等职校文化基础课课程改革的理性思考

三、对文化基础课程要有有效的教学举措

中等职校文化基础课程在很大程度上“脱胎”于普通高中,并以学科课程的方式呈现,在课程实施中,我们通常也是沿袭了普通高中班级授课制的一些基本做法,诸如“教师讲解——学生倾听、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学生模仿——教师指导、学生练习——教师评价”的“四阶段教学法”。这种课程实施策略有许多合理性,而且也被大部分文化基础课老师所采用,但其弊端也不少:即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师生的互动性、教学的创生性,加上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对所学知识没有兴趣,甚至导致部分学生完全放弃一些课程的学习。基于文化基础课程结构创新的思考,我们在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有一些有效的教学举措。

教学理念层面: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其深刻的意义和价值决不在方式本身,而在于方式转变背后的意义和价值,支撑方式转变、引领课程改革的说到底是教育观念和教学理念。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的有效实施,我们必须确立以下的一些观念:(1)关注学情。将学情作为教学基点,课程资源选择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情感世界及职业生涯,只有从学情出发组织教学,才能使教学活动获得实实在在的效果。(2)必需够用。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不片面追求课程的完整性,从课程的基本思想、基本方法等出发,强化知识的应用。(3)分段要求。我们在中等职校分三个时间段分别进行“学科基础模块”、“专业拓展模块”、“综合实践模块”课程的教学,每段课程设计理念不同,教学方式也不相同,这三个阶段逐渐呈现出文化基础课程知识由单一走向综合、理论走向实践的趋势,教学活动也由学科体系趋向于行动体系。

实施策略层面:在文化基础课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缺乏主体参与的根源,主要是因为学习任务不明确、经验储备不充裕、课程背景不了解、学习体系不健全。为此,我们应采用以下一些教学策略:一是问题导学策略。将问题辨识与问题解决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以问题导航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推进。比如,教师从教学目标出发,创设问题情境,与学生共同创生、提炼课堂教学中的主问题,整堂课围绕主问题展开教学。为了顺利解答主问题,教师还可以设计一系列的子问题,让学生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兴趣,达成教学目标。问题导学策略主要应用于学科基础模块课程的教学之中。二是案例分析策略。在教学过程中,以书面呈现案例,将案例作为分析的对象,教师和学生要共同参与对案例的分析、讨论、评价,寻找对策。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决策能力。案例教学鲜活、生动、形象,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抽象的、生硬的知识状况,降低学习难度,有利于学生灵活地将知识运用到相关的实践情境中。同时,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评价还可以培养反思精神,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案例分析策略主要应用于专业拓展模块教学。三是任务驱动策略。把学习内容设计成各种任务,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进行学习。强调学习的社会性以及教师、同学对促进个人学习所起的重要作用。任务驱动策略强调学生围绕任务主题进行预习、分析、讨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策略主要应用于综合实践模块课程教学。此外,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策略、项目教学策略等。

课程评价层面:文化基础课程学习评价改革并没有引发人们更多的关注。其实,教学评价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为此,在文化基础课程评价改革中,应坚持“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既关注同一性评价,又关注特质性评价;既关注终结性评价,又关注发展性评价”的原则,以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发展。具体进行三方面改革尝试:一是考核内容的改革。根据知识层次的划分,强调基本知识的掌握,减少以再现书本知识为主的考试内容,加强对学生理解知识,特别是综合性、创造性地应用知识的能力考核。二是考核方法的改革。改变过去单一的笔试方法,分别采用阶段考试与实验操作相结合等符合课程内容特点的考试方法。在综合实践模块环节,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给学生打分,提高学生合作意识,从而使得每一次考试真正成为进一步深化学习的重要教学环节。三是考核形式的改革。变一次性、终结性考试为学习全过程的考核评价,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的考核与督促,并增加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重。这样,有利于课程分阶段目标的实现,实现了考试内容、形式和成绩评定的统一,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的统一,学生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王晚英.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研究述评[J].南昌高专学报,(6)

篇6:浅谈中等职校文化基础课课程改革的理性思考

论文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文化基础课程 教学改革

论文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方案与实施性教学计划中安排了一定量的文化基础课程,但学生对这一类课程学习缺乏必要的动力与兴趣,教师对这一类课程教学缺乏必要的认识与信心。要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必须对文化基础课程有明晰的价值定位、务实的结构创新和有效的教学举措。

中等职校文化基础课程目前还处于一种比较尴尬的境地:一方面,课程方案与实施性教学设计安排了一定量的课时,视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习为中级职业技术人才培养不可缺失的过程;另一方面,学生对这类课程的认识不足、动力不强、兴趣不浓,教师对这一类课程的价值认识不清、教学热情不高、课堂信心不振,其结果必然导致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那么,我们应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

一、对文化基础课程要有明晰的价值定位

当前,文化基础课程的价值定位比较含糊,一般认为文化基础课程必须为专业课程服务,文化基础课程必须与专业课程有效对接。因此,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强调了“有用、够用、实用”的基本原则。笔者认为,文化基础课为专业课程服务本无可厚非,许多专业对文化基础课程有着特殊的要求,比如:电子专业要求学生学习更多的物理知识,旅游管理专业要求学生学习更多的历史和地理知识。但是,如果我们仅仅将文化基础课程的价值定位于服务专业课程学习,是有失偏颇的,这种观念至少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其一,并非所有的文化基础课程,特别是义务教育后的文化课程都能够与专业课程紧密结合,像法律课程,除非把它改造成专业法,否则要与专业学习相结合是比较困难的。其二,一味强调文化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具有独立存在意义的文化基础课程的地位也会因此而沦丧。每一门课程都有其课程特质、价值追求与内容体系等,正所谓人们常说的“语文课要姓‘语’”一样,如果语文课不姓“语”,那就不是语文课了。譬如基于烹饪专业的语文教学,如果强调语文为专业课程服务,我们就可能把中职语文课程标准异化、内容体系肢解,或许我们可以从一些古诗词中引申出一些饮食文化,但这种牵强附会必将破坏课程应有的意境与生态、背离课程原有的任务与目标、俗化课程原有的品质与品位。

教育的出发点和终结点是育人,职业教育不应该是职业或者专业至上的教育。文化基础课程的价值,除了具有服务学生更好专业学习的工具价值外,更具有实现学生人格完善的功能。从某种意义上讲,设置中等职校文化基础课程首要依据不是服务于专业,而应该是学生个体人格的完善需要,文化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最基本的文化素养,通过长期积累并逐渐内化于心,以达到提升品德、改进观念、增长知识、发展思维的目的。无论多么专门化的教育,都不能忽视对人的全面素质的培养。正如杜威所指出的那样,狭隘的职业训练也许能够培养呆板的、机械的技能,但牺牲了人敏捷的观察和紧凑、机灵的计划等理智方面的能力。事实上,任何产品都会深深地打上制造者的人格烙印,个体的专门化能力发展必须与全面素质的发展相结合。

文化基础课程还必须满足学生终身学习需要。196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关于技术和职业教育的建议》、《21世纪的技术和职业教育及培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动组织的建议》等国际性文件,明晰了职业教育内涵,职业教育不仅要为学生从事某一职业以及有效就业做准备,也要为其终身学习做准备。从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文化基础课程与普通高中课程相似性出发,我们不难理解,文化基础课程其实是普职沟通的衔接点、联系点,为学生生涯发展选择提供可能性。因此,我们在强化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程独立地位的同时,还要清晰地认识到文化基础课程在中等职校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基础性、兼容性、通用性的地位,为学生适应就业入职需要、职业发展需要、人格成长需要以及终身发展需要奠定坚实的基础。

篇7:浅谈中等职校文化基础课课程改革的理性思考

浅谈中等职校文化基础课课程改革的理性思考

论文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文化基础课程 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方案与实施性教学计划中安排了一定量的文化基础课程,但学生对这一类课程学习缺乏必要的动力与兴趣,教师对这一类课程教学缺乏必要的认识与信心。要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必须对文化基础课程有明晰的价值定位、务实的结构创新和有效的教学举措。

中等职校文化基础课程目前还处于一种比较尴尬的境地:一方面,课程方案与实施性教学设计安排了一定量的课时,视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习为中级职业技术人才培养不可缺失的过程;另一方面,学生对这类课程的认识不足、动力不强、兴趣不浓,教师对这一类课程的价值认识不清、教学热情不高、课堂信心不振,其结果必然导致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那么,我们应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

一、对文化基础课程要有明晰的价值定位

当前,文化基础课程的价值定位比较含糊,一般认为文化基础课程必须为专业课程服务,文化基础课程必须与专业课程有效对接。因此,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强调了“有用、够用、实用”的基本原则。笔者认为,文化基础课为专业课程服务本无可厚非,许多专业对文化基础课程有着特殊的要求,比如:电子专业要求学生学习更多的物理知识,旅游管理专业要求学生学习更多的历史和地理知识。但是,如果我们仅仅将文化基础课程的价值定位于服务专业课程学习,是有失偏颇的,这种观念至少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其一,并非所有的文化基础课程,特别是义务教育后的文化课程都能够与专业课程紧密结合,像法律课程,除非把它改造成专业法,否则要与专业学习相结合是比较困难的。其二,一味强调文化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具有独立存在意义的文化基础课程的地位也会因此而沦丧。每一门课程都有其课程特质、价值追求与内容体系等,正所谓人们常说的“语文课要姓‘语’”一样,如果语文课不姓“语”,那就不是语文课了。譬如基于烹饪专业的语文教学,如果强调语文为专业课程服务,我们就可能把中职语文课程标准异化、内容体系肢解,或许我们可以从一些古诗词中引申出一些饮食文化,但这种牵强附会必将破坏课程应有的意境与生态、背离课程原有的任务与目标、俗化课程原有的品质与品位。

教育的出发点和终结点是育人,职业教育不应该是职业或者专业至上的教育。文化基础课程的价值,除了具有服务学生更好专业学习的工具价值外,更具有实现学生人格完善的功能。从某种意义上讲,设置中等职校文化基础课程首要依据不是服务于专业,而应该是学生个体人格的完善需要,文化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最基本的文化素养,通过长期积累并逐渐内化于心,以达到提升品德、改进观念、增长知识、发展思维的目的。无论多么专门化的教育,都不能忽视对人的全面素质的培养。正如杜威所指出的那样,狭隘的职业训练也许能够培养呆板的、机械的技能,但牺牲了人敏捷的观察和紧凑、机灵的计划等理智方面的能力。事实上,任何产品都会深深地打上制造者的人格烙印,个体的专门化能力发展必须与全面素质的发展相结合。

文化基础课程还必须满足学生终身学习需要。196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关于技术和职业教育的建议》、2002年《21世纪的技术和职业教育及培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动组织的建议》等国际性文件,明晰了职业教育内涵,职业教育不仅要为学生从事某一职业以及有效就业做准备,也要为其终身学习做准备。从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文化基础课程与普通高中课程相似性出发,我们不难理解,文化基础课程其实是普职沟通的衔接点、联系点,为学生生涯发展选择提供可能性。因此,我们在强化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程独立地位的同时,还要清晰地认识到文化基础课程在中等职校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基础性、兼容性、通用性的地位,为学生适应就业入职需要、职业发展需要、人格成长需要以及终身发展需要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对文化基础课程要有务实的结构创新

纵观当前中等职校文化基础课程,大致可分为工具类、艺体类、道德类、心理类、专业准备类等,并以分科的课程形态出现在中等职校的各个年级段。其特点是以学科内容为中心设计课程,并按照学科的独立性、依据不同学科之间的相关性按一定的先后顺序开设课程。其最大优点是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系统性和简约性”,这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巩固基础知识,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学习费时费力、缺少兴趣,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职业教育课程的定向性、应用性以及专业知识间的相关性、综合性的要求相距甚远。正是从这些问题出发,许多学校进行了一系列的课程改革。笔者认为,我们不妨从课程结构维度进行文化基础课程改革与创新。下文以中等职校语文学科为例加以阐述。

基于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提出的相关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我们可以将中等职校语文课程分为学科基础、专业拓展、综合实践三大模块课程,并将这些模块课程分设在相应的年级段。比如,三年制职业高中语文课程共开设五学期,第一至第三学期主要进行学科基础模块课程的教学,第四学期主要进行专业拓展模块课程教学,第五学期进行综合实践模块课程教学。

学科基础模块。这一模块的设计沿袭学科课程的编制思想,突出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以培养学生必备的语文素养为核心,以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为主旨,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这一模块各专业的公共课程由若干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包括听说、阅读和写作三个部分,并按照要求进行能力分级,逐层递进。这一模块教学突出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和核心任务。

专业拓展模块。这一模块的设计应体现任务驱动课程编制思想,从专业课程的角度出发,以职业为导向,设计若干“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的'学习任务,有效实现文化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沟通与联系,强化培养学生的从业技能。该模块课程属于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范畴,语文教师与专业教师共同编制课程计划,学生有较强的自主性和选择性,突出语文学科为专业课服务的宗旨。例如,文秘专业开设公文写作课程,商务专业开设商务文书写作课程等。

相关专题 基础课大力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