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职院校体育师资队伍结构现状及其对策思考

阿达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阿达”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浙江省高职院校体育师资队伍结构现状及其对策思考(共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浙江省高职院校体育师资队伍结构现状及其对策思考

浙江省高职院校体育师资队伍结构现状及其对策思考

高等职业教育强化内涵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关键在于师资队伍建设.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对优化学校师资整体结构,强化学生职业综合素质教育,丰富职工体育文化生活等具有积极意义.以浙江省<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督查资料为主要依据,分析了目前我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基本结构特征,提出了进一步加强高职体育教师队伍“规模量化、队伍优化、素质强化”等对策建议.

作 者:张煜 ZHANG Yu  作者单位: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体育部,浙江,杭州,310018 刊 名:浙江体育科学 英文刊名:ZHEJIANG SPORT SCIENCE 年,卷(期): 31(4) 分类号:G807.4 关键词:高职   体育教师   结构   素质   对策  

篇2:合并转制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整合的思考

关于合并转制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整合的思考

以来,成人院校纷纷转制成为高职院校.面临新的办学环境和长远的发展要求,原有师资队伍的整合是摆在这些高职院校面前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文章在分析了师资队伍整合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合并转制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整合的效应、原则、路径.

作 者:余世锋 许璜  作者单位:余世锋(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405)

许璜(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广州,510240)

刊 名:现代企业文化 英文刊名:MORDEN ENTERPRISE CULTURE 年,卷(期):2009 “”(23) 分类号:G715 关键词:合并转制   高职院校   人员整合   专业融合  

篇3: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教育论文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有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于当下的教学需求,改革与发展成为高职院校的长久之路。体育做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学生健康、实现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体育做为基础课程却是容易被忽视的。在普教中,体育给语、数、外让路,在职业教育中体育又给专业课让路。长期以来,高等职业教育只重视职业技术专业的学习而忽略体育教育的存在,使高职体育教育摆脱不掉传统竞技体育的教学窠臼,难得改革与发展。现行的高职体育教育满足不了知识经济社会的需要,就必须了解目前高职体育的教育现状,从中找出亟待解决的问题,探索出适合高职院校自身发展需求的体育教学模式,从而更好地发挥体育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作用。

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

1.教学观念陈旧,体育意识不强。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目标和指导思想――只注重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教育、身体锻炼及其效果,忽视了当今体育教育最为重要的指导思想――终身“体育”思想,缩小了体育教学的时间空间。部分体育工作者、管理者本身的思想意识还停留在为教学而教学的误区里,忽略了体育教育功能内涵延伸的知识传递,不重视高职体育教育的后期效应,造成很多高职学生进入社会后,体育活动从此画上了句号。

2.教学内容单一。目前高职院校长期以来多以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运动为主设置体育课堂教学,如果把对学生的技能开发仅限于此,没有更新更多的项目引导,就不能照顾到学生个性能力及体育兴趣的培养,使学生的练习缺乏积极性、主动性、趣味性及新鲜感,制约学生智能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也大大降低了教学的质量。

3.师资队伍建设落后。由于高职院校都是由原来的中专或技术学校升级而来,大部分教学人员是以前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教师的专业知识、学历结构、实践技能、科研水平等方面存在不足,并与其他专业教师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随着办学层次的提升和高职院校的大量扩招,合格体育师资数量更加紧缺,教职人员配比和师生比例失调。

4.教学目标未与学生未来职业需求相结合。大部分高职院校沿用普通院校体育教学模式,缺乏高职院校的个性,不适应高职院校学生特点,没能围绕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职业技能特点、职业特征进行设计开发体育课程,并且总体上也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羁绊,严重压抑了学生体育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不能脱离职业对学生体质的要求,要贴近职业特点,与学生未来职业需求相结合,来开设体育课。

5.经费投入不足,设施建设滞后。必要的经费投入是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保障。目前高职院校各种场馆缺乏的程度比较严重,拥有量大大低于国家标准,硬件设施的差额数量相当大,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体育部门推行素质教育,增加学生喜爱的项目,因场地器材等解决不了,往往使计划落空,出现了因缺乏必备的场地器材而导致一些项目的教学拥挤不堪,甚至根本没法开展的现象。

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对策及建议

1.大胆改革传统的教学理念。要使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其要旨首先必须从转变教育者思想和观念做起,大胆改革传统的体育教育理念。不能把体育教学仅作为一项任务来完成,要始终灌输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养成终身体育能力习惯。以适应将来就业的需要和终身体育的需要,并将其纳入终身体育教育体系之中,发挥主干作用,使高职体育教育与教育现代化接轨。

2.广泛地了解学生的兴趣,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及方式。突破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的教学内容和传统的普修课形式,吸收或引进有健身、康复、娱乐、休闲等功能的体育项目和选修课形式,把具有时代性和实用性的体育内容列入到教学中,多选择实用性、趣味性、对抗性较强的教材内容,避免教学内容单一、陈旧。挖掘教材中的竞争、娱乐因素,运用体育运动特有的魅力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将有利于学生进入社会后在高效率、快节奏的劳动竞争和职业转换中具有良好的体质基础和心理状态。以发展个性、强化意识、终身受益为出发点,扩大选项范围,增加娱乐性强的休闲类项目,把学生的体育知识转化为能力、内化为素质,以更好地适应终身体育的需要。

3.加强体育教师的再培训工作,构建合理的师资队伍。从目前的现实角度出发,可能大部分的学校很难配备足够的进行体育教学的专职体育教师。因此,应提倡根据各校实际广开渠道,以多种途径和方式解决学院体育师资短缺的问题,有计划地调配和充实体育教师队伍,并对师资结构进行整合,做好发展规划。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教师的培养与再培训,支持青年教师参加短期培训、在职研究生班、学位课程班等,大胆鼓励青年教师公平竞争。要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对于骨干教师和学术梯队的建设,不能停留在自然形成上,而应有目的地积极加以培养,同时还应培养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手段,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

4.尽快改善体育教学的软硬件建设。学校领导及体育教学部门应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校园建设,因地制宜,采用“修旧利废”、就地取材、自制器材等多种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尽快改变原有场地器材陈旧、匮乏,跟不上规模发展的被动局面。既要逐年增加体育经费的投入,同时体育部门也要克服等、靠、要思想,根据高职院校自身的实际情况,自力更生、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地开展体育活动,以达到教育部关于《场地器材配备目录》的要求。对于已达到要求的学校,应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场地器材的维护、使用和管理,提高场地器材的使用率,还可以添置一些课件、挂图,运用录像、投影等多媒体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逐步完善办学条件。

5.改革考核方法,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学院教务部门应将体育课划分为考试科目而非考查科目,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同时要改革考核评定办法,考核内容要全面反映学生在进行体育课学习之后的综合素质与能力,重点放在考核学生运动能力的提高上。还要将体育过程评价与体育结果评价相结合,树立身心综合评价观,承认并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要适应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要求,要与终身体育目标、现代健身要求相适应。我们必须突破传统观念束缚,提高对体育教学的认识,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方面都要以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审视、构建、选择、改革体育教学,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入手,审时度势,更新观念,才能把握时代的脉搏,不断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加强教学改革与创新,加强体育课程评价系统的研究与实践,促使终身体育教育目标的真正实现。必须正视问题,勇于改革,不断创新,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在身体素质、培养技能、掌握知识等方面都得到较大的提高,为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高玉莲、周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应与未来职业相结合.职业与教育..06.

[2]霍红、王广虎等. 关于体育学院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03.

[3]张宁、陈忠.以素质教育为主导,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对策.体育科学研究..8(1).

篇4: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及发展对策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及发展对策

教学的改革是目的在于更大幅度地提高教学质量,应把素质教育培养、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和师资队伍的建设等几个方面科学地统一,这样才能适应现有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适应当前社会高等教育的发展.

作 者:刘成华  作者单位: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41 刊 名: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7) 分类号:G80 关键词:教学改革   素质培养   师资队伍建设   课外锻炼  

篇5:浅论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浅论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英语作为当今世界上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已经成为学生工作与就业的基本需要.我国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是以市场需要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实用为主要目的.为适应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应摒弃陈旧的传统教育模式,改变教育理念;摸索采用各种有效的先进教育模式,运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培养能从事基本的对外交流的实用外语人才;加强学生就业硬件,以适应市场的'需求.本文具体分析了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就如何深化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措施做了初步的探索.

作 者:冯超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刊 名: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英文刊名:CHINA AFTER SCHOOL EDUCATION 年,卷(期): “”(z1) 分类号:H3 关键词:高职教育   英语教学   课堂改革   教学现状  

篇6: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现状思考论文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现状思考论文

摘要:随着高校毕业生的增多,就业压力也逐年增长,创业成为广大高职院校就业的新途径。创业教育是适应新形势,对传统的职业教育的新发展,对于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以广东行政职业学院为例,对在创业教育工作中碰到的问题展开原因分析,同时开展了一些具有针对性、创新性的实践做法,对促进创业教育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现状目前,我国在职业教育上大力提倡开展创业教育,一方面,因金融危机导致各国经济下滑严重,近年来大学生毕业就业形势严峻,因此我们大力鼓励创业教育,鼓励高职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并以创业带动就业;另一方面,创业教育也更切合大学生个人进步的个人需求帮助他们用个人的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基于此前提下,我们着重研究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现状,为促进学生实现创新创业健康发展提供建议。

一、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现阶段情况

1.创业教育的良性现状。创业教育这一领域在我国还处于研究阶段的初期,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高职院校的创业比例较低,有较大发展空间;创业教育在国家大力提倡下快速发展,给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氛围。以广东行政职业学院为例,针对该校创业教育实施情况进行调查,数据分析如下。首先是高职学生对于创业的认知,91%的学生对创业有基本的认识,78%的学生有过创业的想法,其中11%的学生表示毕业后一定会创业,9%的学生表示如果无法就业就选择创业。在选择创业的原因方面,71%的学生认为创业是为了培养自己的社会经验和创新能力,36%的学生表示创业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32%的学生表示创业是为了圆自己的创业梦。在创业实践中,24%的学生有过类似的社会实践经历,2%的学生有过自主创业开办公司的经历,其余的74%的学生表示从没接触过创业实践活动。而参加过创业实践的学生中只有18%的人认为自己的创业是成功的。关于阻碍创业的最大因素,学生的回答各不相同,35%的学生表示资金为创业的最大障碍,其余的65%的学生认为社会经验及相关社会关系为创业过程中的最大障碍,由此可以了解到,这三项为创业教育关注的重点内容。调查显示,69%的学生表示创业教育应该不仅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创新能力,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心理素质、独立性、适应性和抗挫折能力,表明创业教育应该涵盖较为广泛的内容。

2.创业教育的失效现状。我国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发展不均衡,各方面体系不健全,缺乏经验,同时缺乏正确的创业教育理念,具体有以下几个表现。一方面,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与现实脱节,没有办法付诸实践。关于创业实践,校内创业街是某些院校实践的最好例子,由学生进行开店,这是处于初期的创业方式,对培养高职学生的创业意识、风险意识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并且这种方式资金投入较少,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较快推广。但是这种实践方式的缺点是,因资源十分有限,限制了参与创业实践的学生人数。此外,学生此类型的创业主要提供的是简单的商品买卖服务,对学生创业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不明显。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没有足够完善制度辅助和氛围熏陶。我国相关的创业政策不够健全,创业服务没有做到位,给自主创业设置了一些壁垒,导致创业教育的欠缺。而良好的创业氛围是人才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给有条件创业者提供了一个创新、开放、自由、包容的文化环境,让学生在大环境中耳濡目染,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创业素养。我国的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还停留在摸索阶段,自身办学条件等方面的不足导致学校不能提供整体引导,缺少创业氛围,无法提高学生创业素养。

二、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失效现状原因分析

1.主体对创业教育的认识理念不够准确。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管理者在创业教育方面认识存在偏差,认为创业教育就是就业指导的组成部分,在就业率高的情况下对于创业教育开展不够,仅仅停留在按部就班的水平。而高职院校学生对于创业教育也存在认知不足,有少部分的大学生认为是“赢利”,还有部分同学认为创业就是创办公司贩卖产品,更有同学认为创业教育是针对少数优秀学生开展的培训。最后,便是家庭和社会对于创业教育认识明显不够,部分家庭并不支持孩子大学毕业后进行创业。

2.创业教育师资配置不完善。一方面,国内大部分学者创业教育研究较少或者不够深入,从事创业教育人才缺乏。另外一方面,师资素质参差不齐,大多数教师自己缺乏专业的创业思维,采用的教育方法大多是照本宣科,学生受此影响,很难有所创新和进步。针对创业这个命题,只有空洞的理论是不够的,实践经验相对更为有用。目前,在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教师中,普遍缺乏创业实践经历,在开展具体的创业教育时,很容易只从理论出发,只有书中的理论支撑,无法完全输出创业的精髓所在。

3.创业教育管理模式与服务体系存在缺陷。有不少高职学生认为学校对创业教育不重视或很一般,不清楚学校是否有创业管理机构,对于创业教育的管理模式理解较为空洞,仅交由相关部门辅助管理;同时,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组织并未进入学校常规管理范围,缺乏系统性、组织性的教育并不能取得良好效果。另外,在高校服务体系方面,并未形成相关产业链,与社会联动较为不足,理论与实际较为脱节。在创业教育方面,实践相对于理论更为重要,大部分并未创建创业实践基地,使得学生空有理论而缺乏实践。

三、针对提高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若干做法

通过对广东行政职业学院创业教育的多方走访和调查,该校建立了一套创业服务、教育、指导和管理四位一体的信息服务系统,努力实现创业教育工作的科学化管理和人本化服务。

1.转变创业教育的观念。首先,广东行政职业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将创业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人才培养机制中,着力把学生往具有创业能力和突出素质两方面并进的创业型人才方向培养。其次,通过开展创业讲座等方式转变学生创业观念,学生是创业的主体,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创业意识。最后,加强学生对于创业活动的理解并开展创业教育活动。开展较为系统的创业实践模式,积极帮助学生进行创业,深刻认识到创业教育的实用性,尽快转变传统教育的相关观念,建立帮助学生创业的良好形式。

2.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创新是创业教育的.核心。在学习教程方面,广东行政职业学院通过组建专家、教师,科学系统化编写了创新创业相关教材,结合该校开展的素养教育工程,大大地促进了创业教育的长远健康发展。在课程设置方面,不仅加强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互相渗透与融合,还完善了创新创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创建具有高职特色的创业课程。在第二课堂活动方面,通过创办创业大赛、校外创业孵化园实地观察与交流、企业顶岗实习等方式,大力营造创业文化氛围。总体而言,要加强创业教育的综合性与实践性,提升创业教育的多元化,使得学生受到实践性强又多元化的教育体系。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支素质突出的教师队伍是创业教育成功的必须条件,只有拥有一支素质突出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广东行政职业学院高度重视创业人才队伍建设,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打造一支具有专职和兼职水平的教师队伍。在鼓励教师参与社会各行业的创业实践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学校和创业成功人士、创业研究人士的联系,聘请成功创业人士作为学校的兼职创业教育教师,更有利于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

4.注重创业实践基地的拓展和建立。广东行政职业学院大力搭建创业实践基地,除了校企合作确立实践基地,还在校内建立了“学生创业实习一条街”。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进行创业教育在硬件上有极大的困难,因此积极地创建自身的创业实践基地,既有利于创业教育的进一步推行,也有利于给予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可能。广东行政职业学院创业基地基本模式较为完善,创业的园区设置在校内,在校外有更大范围的创业实践基地。这样的模式更值得我们借鉴。

四、结束语

尽管在当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在创业教育的理念和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政策以及教育氛围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在调查中所显示的问题也体现了高职院校在创业教育方面的不足和缺陷。着眼于创业教育的长远发展,我们必须认真面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且尽力使其得到良好解决。

参考文献:

[1]徐天兰.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分析——以宜春市为例[D].江西农业大学,

[2]张程.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3]宋建军.浅析高职院校创业教育[J].中国电力教育,

[4]高金城.高职院校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研究[J].当代经济,

篇7:高职院校阳光体育现状及对策论文

高职院校阳光体育现状及对策论文

摘要:阳光体育运动的普及推广赋予了高校体育新活力,为高校体育改革带来了机遇。本文通过对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影响因素进行调研分析,探索促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策略,为高职院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阳光体育;开展现状;对策研究

从学院近年的体质测试数据可以看出,学生的身体素质呈逐年下降趋势。虽然学院每年都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但从总体效果来看,学生参与的热情并不高,参与的人数也相对较少。如何让学生主动走出寝室,走向运动场是体育工作者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研究结果与分析

1.学生身体素质逐年下降。通过对近5年学生体质测试数据的分析发现,学生身体素质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特别是一些耐力体质测试项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了解学生的体质情况,其出发点在于为学生进行更好的身体锻炼提供依据。但是从近几年的学生身体素质来看,其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2.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偏低。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学生把更多的课余时间分配到了休闲和娱乐中,忽视了体育锻炼。从调查数据来看,课余时间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占少数,大多数学生在寝室玩手机、打游戏等。学生缺乏对身体锻炼重要性的认识,不注重身体健康。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

3.体育锻炼氛围不足。通过对课余时间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分配的调查研究发现,课余时间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较少,学院缺乏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

4.运动锻炼设施保障不足。学院虽然有若干场地,但从体育设施的现状来看,很多设施几乎无法使用,导致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不足。因此,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5.体育知识宣传不足。学院缺乏对运动项目的介绍以及对运动损伤知识的介绍和宣传。如果出现运动损伤,那么就无法在第一时间掌握正确的运动损伤处理方法。

二、结论和建议

1.加强体育知识讲解,促进学生形成终身锻炼的习惯。由学院牵头,体育教研室负责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知识讲座,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体育教研室积极宣传制作网络在线体育运动知识资料,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使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上网学习。学院运动场周边张贴运动项目介绍、运动知识宣传海报,使学生能在参与运动的第一时间掌握不同运动项目的特点以及预防运动损伤的知识。

2.改善运动场地设施,加强运动场地的管理与维护。加强对学院现有运动场地的管理和维护,对已损坏的场地及时修补。雪峰校区室内篮球场及羽毛球场损坏严重,亟待修补;室外乒乓球场及羽毛球场几乎处于荒废状态。这部分运动场地无法得到合理运用,浪费了体育资源。东坝校区运动场地较少,同时缺乏室内运动场地。遇到雷雨天时,学生无法进行体育活动,体育课程也无法室外进行。这些都是制约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

3.丰富体育活动,加强体育锻炼指导。针对学院课余体育活动现状,适当增设一些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如户外拓展类运动等。通过丰富运动项目,使学生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有更多选择,有效避免体育活动的枯燥性。体育教研室积极参与体育指导活动,各个教师担任不同协会的指导教师,使学生尽快掌握该运动项目的知识。运动协会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运动知识,使更多的学生在课余时间投身到体育活动中。

4.促进体育课程改革,强化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学院现有公共体育课程为“体育与健康”,学生的学习时间为4个学期,每个学期24学时,学生从进入高校进行体育课程学习到毕业时,一共只有96个学时进行体育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促进学生体育健康的主要手段,学时安排时间相对较少,学生参与的体育活动时间自然也较少。学院在设置课程时需要增加体育与健康课程所占的时间比,延长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从而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同时课程的内容结构应适当调整,增加学生身体素质练习部分的时间,将每学期的身体素质测试成绩纳入课程成绩之中,引导学生重视身体素质健康。学院教务处也要积极改革现有学分体制结构,适当增加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分比例,增加课程课时数。促进体育课程改革需要学院多方联动,只有学院加强重视,才能由上至下引导学生重视体育锻炼,提升身体素质,形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参考文献:

[1]陈雁飞.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7).

[2]王艳,王冬冬.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湖南省农村中学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9).

篇8:浅谈高职院校体育资源发展对策论文

浅谈高职院校体育资源发展对策论文

论文摘要:体育资源是高职院校开展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然而,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软硬件设施比较落后,不利于体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对高职院校体育资源现状及发展对策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论文关键词:高职 体育资源 发展

一、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发展学校体育资源目的之一是促进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发展,体育师资队伍是体育资源的核心因素,高职教育要发展,就必须抓住机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通过调查,目前高职院校都具备了一定的体育师资力量,师资建设达到了一定水平,但仍然存在体育师资高学历人才偏少,学历层次结构不合理,对教师的激励措施不完善等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渠道抓好师资建设:

(1)成立师资建设委员会。学院分管体育工作的副院长任主要负责人,下设体育师资队伍领导小组,由体育部或体育教研室所在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对本学校体育师资情况进行全面掌握和分析,包括教师年龄、职称、学历以及影响体育教师发展的因素等各个要素,掌握学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第一手资料,为学校体育师资队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供依据。

(2)进行短期和长期师资建设规划。学校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增加经费投入,对师资队伍学历水平和专业技术进行培训。

(3)进一步改革教师考核、聘任制度。抛开教师考核、聘任一味谈提高待遇是不切合实际的,只有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教师考核、聘任办法,才能突出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才能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师满意度。考核结果一定要同教师的聘任、职务晋升、岗位津贴和工资待遇密切挂钩。

二、改革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

目前高职体育教学采用的上课模式大多是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这种授课方式便于组织,但是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资源利用率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可以打破原有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努力拓展体育课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高职院校可以尝试体育俱乐部式教学模式。体育俱乐部式教学采用课内、外一体化的运作方式,它是由学校管理部门的领导下,下设各种类型不同项目的单项俱乐部,各单项俱乐部有专职指导教师。课内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运作方法是在每个学期开始前,体育教师把个人简历、特长以及所要开始的项目挂在校园网上,学校开放这个选课系统,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上课时间以及对教师个人情况有所了解的基础上进行自由选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按照自己的愿望,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老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打破了班级和专业的`限制,使体育教学更加适应学生对体育的需要。

三、开发体育设施资源满足教学需要

影响体育教学的首要因素之一就是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要想改变资源不足的状况,我们要加强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利用,首先加快高校体育场馆、器材设施建设步伐,强化政府部门对高校体育设施体育经费的投资,改善体育场馆的数量与质量。各高校要按照国家统一制定《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的有关规定与要求配备体育设施。其次,充分利用校内体育场馆设施,合理地使用有限的物力和财力,购买活动体育器材,科学有效的使用。第三,充分利用大型运动会,集社会资金,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建设体育场馆,现在高校人数多,人均占有场地面积相对来说较小,造成了“僧多粥少”的局面,再加上资源的不足,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场地器材缺乏的状况。根据“一材多用,一材多能”的原则,充分开发现有器材的多种功能。现有器材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教师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在用具的使用上想办法、出点子。同一块场地可以有不同的用处,不同的运动项目也可以使用同一块场地。

四、大力发展学校体育产业

学校体育产业化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将学校体育服务产品生产、流通、交换、消费的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行一体化经营的过程。学校体育走向市场已是大势所趋,但由于学校体育隶属于教育这一特殊性,使其与商品经济的结合显得力不从心。同时由于体制原因、经营人才缺乏、常规建设和思想意识等原因,使得学校体育产业化道路步履维艰,困难重重。学校体育资源要利用国家发展体育事业的相关政策,加强与相关产业的合作,整合各种资源,推动、促进对体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各种体育资源的共享。体育资源的发展坚持走市场化的道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作用,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投入到对体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具体措施如下:

(1)学校组建体育开发部门,或与社会力量联合成立体育文化服务公司。利用学校的师资、场馆、信息资源,按照市场方式,实行企业化管理,向社会开放,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2)以体育俱乐部的形式向社会开放,俱乐部要广泛吸纳社区居民积极参加,充分利用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组织社区居民经常开展体育健身活动。

(3)采取适当收费的方式,取得的经济效益一部分用作公司的运转;一部分用作场馆的保养、开发以及支付工作人员的工资和教练员工资。这样既减轻了学校对体育场馆的维护费用,又补贴了教师和场地管理人员的收入,达到多方共赢的结果。

总之,高职体育工作者不仅自身要体现良好的素质,立足本职工作,把身体锻炼与理论教学结合起来,还要改变传统观念,把体育的健身,健心,拼搏进取,把体育资源发展当作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点问题进行关注。

参考文献:

[1]官雯蚊,对高职院校实行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的可行性研究,2006,4.

[2]罗达勇,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现状与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5.

相关专题 浙江省师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