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思考

MadMax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MadMax”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思考(共9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思考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思考

本文剖析了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探讨了人丈关怀的概念和缘起,并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探索.文章认为,为实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必须坚持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才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终身发展.

作 者:朱月香  作者单位: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 刊 名: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4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政治   以人为本   人文关怀  

篇2: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思考论文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思考论文

摘要:

本文从中学英语语法教学的地位入手,着重分析了语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语法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

语法教学 高中英语 教学改革

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淡化语法教学的呼声也日益高涨。

而交际语言教学思想已逐步被我国外语教学界所接受。交际教学法在全国各地的中学课堂里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但是很多人对交际语言教学法的认识并不完全正确。

一种观点是,交际能力就是指听说能力,认为学生能套用课本中旬型进行对话就算达到教学目的,语法不用教了,否则就违背了语言交际运用,将两者对立起来。这种现象造成许多学生不懂句子成分,不懂什么是名词性从句、状语从句、定语从句,更谈不上运用了。

有人反对语法教学的理由是我们汉语都没有专门的语法课程。但要知道,我们在习得母语时,时时刻刻处在母语的语言环境下,不学习语法就可以形成语感,逐渐获得语言交际能力。我们的教学改革并不是让我们在习得使用语言过程中排除语法教学,而是让我们要“优化”语法教学,所以我们中小学教师要用辩证的观点去看待语法教学。

1中学英语语法教学的地位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语言学家认为,语法是语言发生作用的框架,没有语法。人们的交流形式就没有一致性,就无法构成语言。语法能力是掌握语言形式的知识体系,是语言实践能力的前提。语言学家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认为语言不仅是一套习惯的体系,更是受规则支配的体系。倡导交际教学法思想的专家在为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下定义时,无不把语言能力(lin-guiatic competence),即掌握语言、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和规则、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正确句子等,作为构成交际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交际教学法的主要奠基人威尔金斯在《第二语言学习与教学》一书中明确指出:语法是学习的中心,是保证表意的必须手段。语言既是交际工具,又是思维工具;既具有交际属性,又据有认知属性;既是功能系统。又是规则和知识系统。语法知识可规范学生的语言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不仅具有交际能力,且又是系统的语言知识能力,从而激发学生深层的和持久的学习兴趣。对于大部分中国学生来说,课堂是唯一的语言环境,所以外语不能靠习得,还必须依靠学习。语法教学的实质是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对语言现象进行分析和归类,掌握其规律,训练学生正确和熟练地运用语言。由此可见,语法学习是语言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语法研究人员早在几年前就指出“语法在整个外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已经不是语言该不该教的问题,而是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束定芳,)。笔者认为,语法教学在任何时候、任何阶段、任何情况下只能优化,不能淡化,更不能不教。

但是,为什么受到众多语言学家首肯的语法教学,现在会受到冷落甚至排斥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对以往的外语教学实践加以回顾。

2语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教法单一、陈旧、缺乏趣味性

近年来,尽管教材一变再变,但教师的.教学观念却没有根本转变。许多教师没有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来设计教学,没能摆脱陈旧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没有能很好地把握教材设计的目的,不仅阅读课上讲语法,在口语课、听力课上也大讲语法,语法课上更是“满堂灌”、“填鸭式”,往往是教师讲得天花乱坠自我陶醉,学生听得是昏昏欲睡。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在这种教学中,学生不动脑,不思考,许多需要都得不到满足,更谈不上体会学习乐趣了。

2.2语法教学应注意系统性和连贯性

现行的教材语法分析项目分层次、分阶段在教材中呈现。尽管教材编者注意了语言知识的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却忽视了语法知识结构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它中断了语法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内容过于分散,配套练习又缺乏针对性,达不到精讲精练和突破难点的目的。为了让学生掌握某种语法,教师课后找大量习题让学生练习,大搞题海战术,否则学生难以对所学的内容形成整体概念,这不仅加重了老师的负担也增加了学生记忆的负担,导致学生学习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同时使学生的学习意愿和动机受到挫伤。

2.3语法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深化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高中英语阅读课、口语课及听力课,成为改革研究的重点,这方面的文章在报刊、杂志上更是层出不穷,屡见不鲜,并探索了一些新的教学模式,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改革却乏人问津,老一套的归纳法、演绎法早已使学生麻木、厌倦,关于语法教学改革的新思想和新方法的文章在报刊杂志上也不多见。这也是语法教学缺乏活力的原因之一。

3语法改革的建议

高中英语教学该如何实施语法教学呢?针对高中语法教学的现状,笔者认为优化语法教学很有必要。

3.1注意语法教学的趣味性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一个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感色彩的意向活动。

语法教学被许多学生认为是“干面包”,他们认为语法学习难,枯燥无味,难以下手。所以我们教师在讲语法时要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在教虚拟语气时,为了使语法更具课趣味性,笔者做了这样的设计,

(1)让学生用虚拟语气造句,说出自己的愿望。(2)利用图画协助练习,画一幅简图。(提前画好),让学生根据图来用虚拟语气编故事。在编故事的过程中联系了虚拟语气。这样做既让学生动脑,又联系了学习的语法知识,而且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编自己喜欢的故事,从而兴趣十足。学生造出的句子很贴近他们的生活,有些也很幽默,但只要把语法联系了,在快乐和兴趣中学习又何乐而不为呢?另外,龚扬老师在《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发表的“长句难句教学的一种简便实用的方法”中用了树形图表示法:

①we must be-lieve;②that each of us isable to do something well,and;③that;④when We discover;⑤what this somethingis we must work⑥until we succeed,学生感到很新鲜,学起来很用心,所以理解这样的句式就很容易了。这种方法可谓匠心独用,既省了繁琐的文字解释,又便于学生理解,同时有增强了学生学习的新鲜感。

3.2注意语法知识语言的通俗性

有些老师讲语法喜欢将语法专业化,一出口都是专用术语,把语法弄得高深莫测,使学生望而生畏。如果老师多用学生易懂的语言,将语言通俗化,学生学起来就会容易些。例如,现在教材都把动名词和现在分词称为ing形式。但不少老师还是按传统的语法将其划分,再逐一讲解,这种区分对学生理解形式和意义的区别及它们在句中的作用没有什么帮助,有些学生连语法名称都记不清,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负担,教师自己也是劳神费力而收效甚微。

3.3将语法融于语境

语境是字、词、句产生确切意义的语言环境。人们交流思想和获取信息都是在一定语境中进行的,没有语境就没有交际活动。将语法教学与语篇教学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法运用能力,又有利于其语言交际能力。在讲现在进行时时,我们可以做一些动作让学生来用英语表达。例如,学生在口语中使用进行时容易丢失助动词,而只有ing形式。老师可以通过重复他的话,加以纠正。例如,学生说“We doing our homework”,老师可以重复为:“Oh,you are doing your homework,”学生会马上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加以纠正。再例如,在学习省略这项语法中,把学生带进课本剧,英语戏剧中有很多省略形式且贴近生活,让学生在语境中来理解语法的运用,学中用,用中学。在教材中,语法教学也不是孤立的,其语法内容是通过语篇呈现的,我们仍然可以使用归纳法,即现举例说明,再进行归纳,也可以通过例子让学生来总结归纳,使学生先产生感性认识,再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和心理规律,让学生自己来总结。

参考文献

1初中英语语法教学

2浅谈如何有效进行小学英语语法教学

3环视英语语法教学

篇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思考论文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思考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新课改的开展,人们对德育课程教育的要求已经越来越高,因此这对教育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高中班主任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因此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管理理念,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使教学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创新性。

关键词:高中;德育;理念;方法

学生只有提高自己的德育水平才能使自己提高。传统的德育课程教育工作多是采用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高中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只能从表面了解德育课程教育工作的知识根本不能从深层次的角度去理解。

1高中德育课程教育存在的问题

1.1学生的目标迷茫:互联网上的一些片面、消极、错误的观念影响着学生帮的思想,让学生没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在学习中,学生没有一个清晰的学习目标,导致了自己学习成绩的下降。在生活中,学生没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导致高中生没有追求,没有理想抱负,过度崇拜权力和金钱。学生缺乏一定的目标,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是有着巨大阻碍作用的。在这种形势下,如果高中生不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就很容易形成犯罪。例如,在学校中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高中生在学习中虚度光阴,学习不到有价值的东西,在生活中也没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在面对困难的时候选择是逃避,而不是积极面对。有些高中生遇到一些挫折就选择逃避,选择自杀,这种消极的行为,对于高中生帮的影响是比较大的。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影响高中生帮的学习,而且对高中生在未来就业中的发展也是有着巨大的威胁的。

1.2班主任师资力量差:在当前的教学形态下,存在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班主任的师资力量是比较差的。班主任不仅没有一个高的学历,而且在专业技能方面,也是比较欠缺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会产生很多问题,例如讲课中经常出现教学错误,管理方式不当造成了学生的厌学情绪,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是因为班主任的师资力量差造成的,因此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实现教学方式的创新。教师作为学校的代表,如果没有较强的师资力量会影响学校的'声誉的,因此在对教师的师资力量提高方面,学校应该经过认真的研究后制定出培养教师能力的计划,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2提高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水平的方法

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其意义更加深远,高中是学生良好的人生观、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行为准则形成的关键时期,高中教育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担负着重要任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教学任务,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1以多种形式开展德育教育:以生动真实的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枯燥空洞的讲道理更能让学生接受。组织学生外出参加公益活动、文体比赛、郊游,让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在校内组织学生参加卫生扫除、宿舍内务整理,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俗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在做学生的德育工作中,离不开找学生个别谈心、引导,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班主任要善于多渠道地做学生思想工作。

2.2抓好养成教育:日常行为规范虽然是小事,但它对人的成长、成才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尤其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教会学生礼貌待人、明礼诚信、助人为乐。开好每一次班会课,以讲故事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使他们养成爱护环境卫生、不随手乱扔垃圾的习惯;注重个人的仪容仪表,不穿奇装异服、不配戴手饰、不染发、穿戴整洁得体,能把自己的宿舍内务整理得有条不紊;不抽烟、不喝酒。以《中专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来评定学生的操行量化分,使操行量化分和学生的助学金、奖学金挂钩,通过一、两年的督促和量化,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2.3利用课堂渗透:在课堂文化中渗透德育课程知识,可以更好的吸引学生学习。例如,班主任可以让任课教师在上课中给学生渗透德育知识。语文教师可以在上语文课时给学生联系德育知识,让学生在学习语文课文时,能够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

2.4利用多媒体技术:学校应该因材施教,应该改变“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在校园网上开发一个多媒体教学平台,设置一个弹性课程体系,让班主任把教案发到网上,给学生一个提前预习课程的时间。让学生提前预习。例如,班主任可以使用多媒体来制作简单、图文并茂的教学课件,然后在上课过程中插入相关的视频和音乐等。班主任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关于德育课程教育的课程视频,让学生在视频中可以对德育课程有更直观的了解。教师应该选择一些教育意义的视频,在观看过程中对事件有个清晰、全面的理解,形成自己的观点。

2.5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新课标的不断改革对教育工作者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们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步伐与潮流,将新型的教学模式运用到课堂上来。对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可以建立一个良好的平等师生关系。同时老师们都应该鼓励学生们勇敢的将自己的见解表达出来,在对学生们的回答进行讲解。

2.6提高班主任的专业技能: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社会的有用之才。因此教育工作者们应该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不断地参加一些专业的培训,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可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班主任的教学方式改进之后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本知识,并且在讲课过程中可以融入其一些创新的观念,这样课堂才会更加的有创意,学生们才会更加喜欢学习德育课程。

2.7提高学生的德育课程修养:提高学生的德育修养,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们的思想感知能力与欣赏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们针对学生们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问题。还要提高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更加深入的了解思想政治知识,掌握构架体系。结束语:高中的德育课程教学只有好好利用好课堂的价值,就能实现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才能提高学生的德育课程水平。高中班主任只有不读提高自己的德育工作水平,因此应得到学校的重视,这样才能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才能真正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吴新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J].香港:香港教育出版社,2003.

[2]余丽.反思性学习在教师专业发展中作用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

[3]周勇.论德育教育的叙事方式[J],《思想、理论、教育》,2004年.

篇4:人文关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人文关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去发现和完善其世界观和人生观,因此“人”是不可或缺的出发点,而其中人文关怀就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通过发现人,理解人,关怀人的不同的精神生活来让大家在校园精神生活中得到充分尊重,高校中加入人文关怀工作理念,不仅可以提高学校对学生的归属感也是顺应社会和时代的需要。学校的人文关怀体现在其会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关心学生,理解学生真正做到以情动人,以情育人,如果缺失了人文情怀,那学校的一切思想教育就会失去实用性从而变成空洞乏味的说教。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价值

人文关怀是把人作为一切理论的目标,是对其身处的生活环境好坏的一种关怀,是一种可以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举措。把人文关怀的理念加入大学生思想教育课程中,不仅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以人为本的社会价值观的体现。作为即将步入社会,成为未来国家建设人才的大学生,其思想政治教育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好坏决定了今后的发展,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融入人文关怀理念,结合学校学生实际情况,关注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在思想教育中贯穿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增加也是对我国“以德树人”方针响应的举措。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状

人文关怀的缺失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弊端。首先是在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下,学生已经习惯了对所有合理的安排,不发表任何属于自己的看法,过分尊重别人的看法,把自己的自主选择权抛之脑后,缺少了自己的个性。再者现代教育制度的不完善也是其人文关怀严重缺失的'原因,教育者的主导地位在传统理念中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认识和看法,这也造成了在实际的教学中两种情况的出现;一是教师过分强调学生的自由,任何事情学生都可以自作主张,他们的张扬个性也被尊重放大,不关注学生的成长环境,此类老师的存在可有可无;一种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对自己权威性的运用,喜欢把自己的想法或决定强加给学生,对学生进行刻板的管理、束缚,导致学生的个性被压制。虽然现代社会考核人才标准和理念,已经从单一的成绩单变成了对全方位的考量,可是现实教育理念在现代管理过程中推行的缓慢程度,也还是其不可忽略的情况。

二、人文关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一)创新思想教育精神

对于高校来说,工作的内容和对象几乎以学生为主。因此在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下把把人文关怀作为出发点,学生作为工作的重点,在做好学生工作的同时更要考虑工作方法的创新,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不断推进工作质量的提高和观念的创新。教育者在特定条件下鼓励学生,丰富学生自我精神家园才是高校教育人文情怀创新的本质,而不是把空洞的说教和抽象的概念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无论接触什么事物都会激发其好奇心理,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深刻理会新时期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融入人文关怀精髓,把目标知识运用到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及内容中,解决他们的疑问,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生命力。

(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作为一个独特的群体,在大学生的教育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其全体发展的需要,也要尊重个性区别化发展的要求,真正做到全体和个体两手抓,全面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虽然即将步入社会,可是由于接触的事物相对来说比较少,缺少了面对压力问题的经验,因此在面临人际关系、学习、就业等现实问题的时候,倘若处理不当容易给其带来消极心里,诱发心理疾病。因此在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教育中加入人文关怀来帮助解决他们所遇到的问题,及时处理他们的心理需求,帮助他们解决自身问题是必不可少的。

(三)促进和谐校园建成

在提倡创造和谐人际,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下,如何建设和谐校园也成了学校工作重心,而广大师生作为和谐校园建设的主要力量,人文关怀对其提倡发表个人思想,尊重学生个性,提高教师素质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在现实校园环境中,因为思想和理解的不同,大学生中会出现这样那样不同声音,对于这些声音,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其归为不和谐因素而强加压制。而是应该通过途径找到问题的所在并用人性化的方式去看待,尊重学生意见,通过民主交流的方式去把我们所要传达的内容和学生想听到的信息相结合,真正做到让学生在平等交流中获取信息,引导学生对进行自我管理和约束。真正让学生领悟到自己的主人翁意识。

三、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对策

(一)增强大学生人文素养

在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下,学生被养成了对灌输的有关规章制度或思想全部欣然接受,把自己的行动和思想寄托予规定,按照规定去做或者不做,把自己固定在被选择的一方,丧失了属于自己的个性特点。所以,增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素养,让学生找准自己的定位,从潜意识里真正把自己看作主人翁。如何把学生的思想观念从被选择转变成自主选择这是教育者要思考的关键,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尊重教育者的主体性和多样性,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唤醒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再通过了解学生的心理、思想上的个体差异,注重教育的层次性,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个性优势,做到全面健康发展。

(二)更新教育者教育观念

人文关怀的本质在于: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加强与学生的平等交流,使师生的关系建立在平等、合作的基础上,也是教育者人文素养的表现。所以作为教育者应该具备博大的胸怀,在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当作可以交流沟通的对象。敞开心扉与学生进行真诚的交流,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对于有目标,想法独特的学生更要给予支持。把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单方面的灌输教育变成师生之间双向的认识与了解。教育者还要转变学生自我发现的特性,在沟通中发现每个学生的个性和长处,积极引导其按自己的个性特点去正确的学习和努力,减少学生迷茫的发生。

(三)健全有关的人文环境

首先,在管理上遵循以人为本的核心观念。倡导学生积极参加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管理建设工作,对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还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力量,培养学生干部队伍,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增强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其次,在人际上,师生关系、同学关系都对校园的和谐与安定起到直接影响,所以作为人文关怀的传播者的导师,应该发挥其在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主动接触学生,关心学生,让学生在学习及生活中充分感受到被尊重和被关爱。最后,在服务上,学校各级部门应该通过实行人性化的管理以及高质量的服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四)深化教育理论的研究

在人文关怀还不是很成熟的大学生教育体制里,高校所能做的就是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为立足点,注重对问题的发现、分析以及解决,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刻研究,加入更多的人文把空洞的教育内容变成贴近学生思想实际,符合精神需要的内容。同时,在加强理论应用实践的同时还要深入学生生活调研,充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从而才能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进行有效的指导。首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理论应该在反映时代要求的同时立足于学生实际生活。其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要着眼于大学生的未来发展,以新的思维和视角出发,系统且多方面,多角度、立体化的进行研究。最后,在制度方面可以探索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真正做到老师对学生的全方位关心和了解。

(五)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首先老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因此老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的好坏影响着学生的未来。因此作为老师特别是思想教育的传播者首先要做到的是自爱、正己再者才能律人。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言传身教的去教育学生,才会对学生有所影响。其次,作为不断接受新学生,新事物的教育者,要求老师也要不断学习和探究,并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理念符合学生的需求。最后,在学校教学资源方面,为了学生教育质量的提高,学校应该不定时给老师提供进修深造的机会,让教师队伍的水平得以不断提高。

四、小结

“以人为本”一直是所有高校的办学理念,在现代社会,无论是谁,都不能忽略人与人沟通这一重要手段。而作为一项育人灵魂的教育心理活动,如何把促进学生思想解放,树立自己目标的人文关怀贯穿到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始终是重点所在.因此找准突破口,在思想教育过程中把人文关怀作为教学的核心思想,脚踏实地地做好教育工作,让老师与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实现良性互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篇5:人文关怀视域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

人文关怀视域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是否达到“应然”状态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有效性”.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足,难以达到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由“实然”到“,应然”的期望,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缺失.因此,走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足之困境,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之效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状态,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注重人文关怀理念的贯彻,在价值定位、目标制定、内容设计和方法实施上更多地融人人文关怀.

作 者:李向军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北京,100089 刊 名:党政干部学刊 英文刊名:JOURNAL FOR PARTY AND ADMINISTRATIVE CADRES 年,卷(期): “”(1) 分类号:G641 关键词:人文关怀   思想政治教育   有效性  

篇6: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思考与探索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思考与探索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思考与探索

杜 沛

(山东省高唐县第一中学)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目前从小学到大学都有开设,并且有了很多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知识已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有助于学生熟悉电脑中常用的基本办公软件(Word文档、Excel、幻灯片),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掌握课堂所学的知识,这样会更好地运用到生活、学习和工作中。

一、对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思考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下,信息技术教学中不断采用新颖的教学手段,比如,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实践学习、企业与学校合作学习等等,在这些新颖的教学方法实施的过程中,学生要有一定的适应过程,要用积极的心态接受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产生兴趣,意识到信息技术知识能够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二、对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探索

在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和教师都在不断地适应新的教学手段,教师通过对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程度进行分析,然后找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用合适的解决方法进行处理,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提高学习成绩。例如,在学习“复制、粘贴”这一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合理地采用了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当学生在多媒体教室里认真地操作着教师安排的任务“文字及图像的处理”时,个别学生会发现一些图片或文字不能正常地粘贴到指定的位置,这个问题出现时,由于教室微机的位置不集中及教师人数的有限,教师很难发现所有学生出现的不同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需要培养学生积极发言提问或是直接与教师探讨自己所遇到的`问题,用这样的教学方式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就可以把课程的内容变为“在文字与图像的处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地寻找问题,避免因为学生腼腆而出现不好意思提问的现象。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在高中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中,要通过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模式的不断思考,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使学生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找到学习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留下深刻的记忆。这样就会快速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海军。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3)。

[2]王成方。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及课程评价的研究[J].科技信息,(01)。

篇7: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德育教育的困境与思考论文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德育教育的困境与思考论文

新课改高举张扬学生个性的大旗,着力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多年的努力也使得沉寂的教育悄然在发生着变化。越来越多的学生变得越来越不听话,他们顶嘴,他们另类,他们狂妄,他们越来越与其父辈的观念相左。

问题是当学生的主体意识日益增强,个性化倾向日趋明显,批判欲望逐渐加强之后,我们的教师将如何应对。实际的情况是,我们的改变没有完全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甚至还停留在过去,用老眼光老办法来看新问题,因而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

有的教师看不惯学生的表现,任由学生发展,显得无可奈何;有的教师则会表现得极不理智,或骂之,或罚之;有的教师动辄请家长或送交政教处处理。师生之间矛盾重重,彼此怨恨。各自以不同的方式来发泄各自心中的不满。

新的教育现象,逼迫我们教师作出思考:

1、民主意识的增强,使得学生对教师的要求变得空前的强烈,他们觉得教师要求他们做到的,教师也要做到,他们要求自己和教师在精神上应当是平等的。因而,对教师自律的要求也变得空前的强烈。

2、个性的张扬,使得今天的学生变得很难接受批评。教师要由耐心,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调整心态,不要总按过去的眼光来看今天的学生,要学会宽容,忍让,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3、信息时代的到来,不断刺激着学生对求知的欲望,他们对教师的专业水平的要求也相应提高,所以,教师要有明确的角色定位,提高职业技能、专业水平,这里指的专业水平不是指学科水平,而是指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意识、教育眼界、教育策略和教育方法。教师不能把自己仅仅定位在知识的传播者这一角色上,更不能简单地把自己当作了家长的角色。

因此,面对日益发展的教育形式,教师一定要研究教育策略,走出德育教育的困境。新课改主张鼓励学生,发现学生的优点,张扬个性,这些并不意味着教师要以放弃教育批评的功能和手段为代价。但需要有相应的批评教育的策略。事实上,我们都十分清楚,成长需要两种力量:一是关爱的力量,一是批评的力量。有时批评的力量比关爱显得更有必要。因此严肃的问题摆在今天的教师面前,我们应当拥有怎样的批评武器?我们是否构建了一套成熟有效的批评反思的策略?现实的情况告诉我们,我们在这方面显得力乏技穷。辱骂、体罚(变相体罚),交给班主任或相关部门领导,把家长请来……诸如此类。于是,矛盾不断激化,形成恶性循环;当自己发现所有的手段用完后,就会感到无奈。教育中的许多悲剧常常就源自于教育行为的简单粗暴、缺乏教育艺术的原因。

现实需要我们教师提高从事教育职业的素养,提高教师个人的行为品质素养。我以为以下策略可供参考。

策略一:身正才能正人。我们要获得学生的尊重,不仅要学会尊重学生,更要思考自己有哪些品质值得学生尊重。如果教师个人素质的不高,很难赢得学生的尊重。谨记道德的教育的第一条原则就是不要伤害学生,对学生的利益特别关注。道德的教育意味着教师要身体力行地体现教育的原则。要求考虑学生不同的但合理的观点。

策略二:教学是教师职业的生命,也是保证教师获得学生欢迎的基础。教育的成功常常源自教学的成功。因而着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是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的重要手段,一个有效的教学活动是一定要将教育的.行为渗透到教学的过程中的。

策略三:习惯造成品行,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德育教育成功的保证。因此,德育教育不能仅从将大道理入手,更多的是要从生活的小事抓起,从他们的衣着、发式、妆饰、坐姿、言语等细小的方面入手。细节决定成败。用生活的事例、学生关注、喜欢的事例教育学生,多从正面讲清道理。

策略四:了解学生的秉性爱好,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与学生同步成长,不仅仅是指在教学的层面,兴趣爱好、行为习惯、认知方式都有必要与学生一同成长的必要;道德的教育意味着要设立一个高标准和预期目标,并激励学生去实现,也催进教师思考实践。

策略五:要研究批评学生的方法。不能不分场合、时机、对象的去批评学生。时刻想到要为改变学生留有空间,给学生一点面子,一点自尊,不能一棍子打死;寻找转变学生的契机,当下不能解决的就不妨等待下一次机会,心急是做思想工作的大忌;性格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方式方法,不能手段单一,要找到因人而宜的对策。批评的艺术实际上就是交往的艺术,不要夸大批评的作用,而要让批评成为相互交往交流的方式之一。

总之,面对着今天悄然变化着的学生,教师迫切需要从改变自己开始,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这样我们才能担当起引领一代人向前的重任。

篇8:网络化背景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网络化背景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经成为重要的.信息交流平台.网络的宽泛性和不规范性决定了它本身的两面性.在庞大的网络人群中,青少年可以说是主力部队.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怎样适应青少年需求,减少网络对他们的负面影响,已经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网络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和危害,并就有关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作 者:陈晨  作者单位:河南省水利水电学校,河南,郑州,450000 刊 名:魅力中国 英文刊名:CHARMING CHINA 年,卷(期): “”(8) 分类号:G41 关键词:网络化   思想政治   教育   青少年   学校  

篇9:浅谈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学校培养人才的标准有了一个较大的转变。一个成功的教育应该是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掌握学习一门课程的方法,提高学生驾驭现代化技术的能力。因此,高中新课程改革是时代的发展的必然产物,作为一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更要与时俱进,深入了解新课改内容。下面就谈谈自己在信息技术新课改中的一点体会。

一、新课改所带来的变化

1、教学内容的变化

新课程改革以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共六个模块。必修课程是普通高中阶段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体现了课程对所有学生的基础性要求。选修课程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强调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关注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双重建构,是信息素养培养的继续,是支持个性发展的平台。必修部分只有“信息技术基础”一个模块,选修部分包括“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3:网络技术应用”、“选修4:数据管理技术”和“选修5:人工智能初步”五个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学生必须修满4个信息技术学科的学分,才能取得高中毕业资格。显然,新课改在教学内容上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2、教学目标的变化

新课改的教学目标强调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时这也是新课改教学目标的核心。知识与技能强调的是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能熟练地操作并应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初步形成自主学习新信息技术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重点在于指出获取信息的四个过程分别为确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采集信息及保存信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特别强调的课程目标,要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而新课改之前则主要强调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因此,在教学目标上,新课改给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样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教学方法的变化

在新课改后,我们应该在原有的教学方法基础上更加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样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所有一线的教师都应该在教学方法上下工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我认为只有清楚在新课改后发生的一些变化才能真正把握好课程的本质,上好一堂精彩的信息技术课。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有不同程度的阻力。同样,新课改作为新生事物在其推行发展过程中也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阻碍。

二、新课程改革所面临的实际困难

1、硬件设施方面

硬件是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没有基本的硬件支持,即使有再好的软件、再好的教师,信息技术教学也不能发挥其作用,因此,硬件设施在整个信息技术教育中起决定性的支撑作用。另外,硬件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也是很重要的,只有机房维护得好,设备运行正常率高,才能保证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

2、教师方面

新课标将信息素养的培养确定为课程目标。虽然多数教师对新课改的积极性很高,但由于新课改的理念与教师们以往的教学实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接受起来会遇到很多困难。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教师首先要照顾大多数学生,讲授时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但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分配较高的教学任务,对他们进行知识上的一些扩充。由于这部分学生接受速度快,可以利用他们的优势去指导基础较差的学生,带动起全班的学习劲头,大家比着学,共同进步。

3、学生学习自觉性方面

新课改后,信息技术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因此有很多任务会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这就需要学生有很高的自觉性。当然,信息技术新课改作为新生事物遇到阻碍是再所难免的,只要通过我们齐心协力,相信再大的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再大的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当然,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中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操作技能培养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尝到成功的快乐,这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关键所在。

为此,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教师的角色要逐渐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设计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学习资源管理者及研究者”转变,这种新型教师的职能变化,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所以,要保证多媒体教学的顺利进行,除了要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外,还要有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否则,再先进的设施也只是一种摆设,一种渲染现代化教学气息的道具。因此,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努力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提高信息素养,具备良好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为了更好地让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活动,教师还应经常互相听课、评课,在平等的交流和相互学习中取长补短、相互提高,总结其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从中领悟其教法、学法之精华所在。

自从新课程改革推广的近两年来,对我们一线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一名能与时俱进的合格的信息技术教师,我们应不断地自我学习,不断地去完善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为创设一个自主、合作、创新、和谐的新课堂而不断努力。

相关专题 政治教育新课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