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小学美术第4册:第13课 拓印树叶真有趣

朵颐三卫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朵颐三卫”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美版小学美术第4册:第13课 拓印树叶真有趣(共10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人美版小学美术第4册:第14课 做笔筒

本课学生的笔筒作品,大多彩塑料瓶设计和制作的。做笔筒利用废旧瓶子剪去瓶口后变成筒状,再美化,装饰成笔筒,学生在造型活动中会体验其中的乐趣。

本课教学,应加强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将学到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应用在笔筒的设计制作之中,达到提高审美素养、培养设计能力与创造能力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

和文房四宝一样,笔筒中蕴含着历史和变化,应引起同学们的关注。利用塑料瓶做笔筒,提醒师生共同关注塑料瓶的多种造型及如何利用彩色纸对瓶筒进行美化装饰。学会用彩色纸剪贴的方法装饰筒形。

三、重点难点

重点:用废旧塑料瓶制作、装饰实用的笔筒。

难点:装饰设计的美感与创新。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人美版小学美术第4册:第14课做笔筒

做笔筒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六、材料准备人美版小学美术第4册:第14课做笔筒

塑料瓶、彩色纸、双面胶、剪子、即时贴。

七、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导入新课(游戏导入)

猜一猜这里面藏着一件什么宝物?

3、讲授新课

(1)出示课题:做笔筒

请把你们带来的笔筒举起来给大家看一看。可以看出生活中的笔筒种类很多,各有各的特点。你最想要了解生活中笔筒的什么特征?

(2)分析研究。(图片和课件同时出现)

①分成四个小组研究生活中的笔筒都有哪些特点?(结合图片和自己带来的笔筒进行研究)

第一组研究笔筒的外形。

第二组研究笔筒的内部构造。

第三组研究笔筒的颜色、图案。

第四组研究笔筒的用途。

②研究用废旧材料制作出来的笔筒。

a看一看桌上摆放的这些笔筒是用什么做的?

b想一想用废旧材料制作出来的笔筒有什么好处?

c小组研究一下用废旧材料制作的笔筒有什么特点?怎么做的?最后每组挑选一个你们认为最有特点、最有新意的笔筒介绍给大家。

d拿出一个大个的笔筒,让学生进行研究:想一想怎么使剪刀、胶棒、尺子和各种不同类型的笔,摆放在里面不会很乱,拿起来还很方便?

③拿出自己带来的废旧材料,想一想用你手中的这个废旧材料能做成什么样子的笔筒?

4、布置作业

(1)可以做一个很有特点的笔筒,也可以做一个实用性很强的笔筒。

(2)可以几个人合作完成,也可以自己独立完成。

5、展示作品

介绍一下你的作品或你们的作品。

6、拓展

(1)了解一些古代笔筒的文化。

通过课件演示出了解古代的笔筒或通过学生课下查找的资料来了解笔筒的文化。

(2)想一想用废旧材料还能做成什么来美化、装饰我们的生活?

八、教学后记

篇2:拓印树叶真有趣评课稿

总体评价:

教学准备充分,教学目标明确,特别是采用了分层作业的形式展开教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本课从观察树叶外形入手→用不同的枝叶拼摆出新物像→覆盖薄纸拓印→用画笔添加画面,使其生动、完整。平凡的树叶经过了孩子们小手的摆动、拓印和添加变成了全新的、有趣的造型。在这一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发现了大自然中树叶的外形美、色彩美,更有肌理美,还学习掌握了利用废旧材料如何拼摆与拓印出艺术作品的方法,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思维活跃、兴趣高涨,作业效果良好,达成教学目标。

建议:

1.拓印步骤是本课的重点环节,虽然拓印时提到了一些注意点,如不能动、用不同的颜色来印等,但还要强调拓印时油画棒磨印的.方向要一致,就像梳头发一样,双手要配合好,拓印的力度与油画棒颜色的厚度要适当。最后添加画面时要巧妙。

2.学生作业展示中作业最好用磁铁,用双面胶的话,会破坏学生作业与黑板。

篇3:人美版第6册美术教案下

人美版第6册美术教案(下)

10、吉祥图案教学目标:   1、了解吉祥图案的基本特点。 2、通过欣赏及学习制作吉祥图案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吉祥图案的特点及设计制作方法。   难点:纹样的设计及镂空的面积、大小相连。 教学准备:    彩纸、剪刀、胶水、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创设情景,指示课题。 引入:同学们你们看,我这里有一很平常的彩纸,它可以变化出无数种美丽的图案,让我们来看看(师边说边示范)。 教师:为什么这个小小的彩纸有这么神奇?咱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吧。 小结:原来这些彩色纸通过折剪,就变成美丽的图案。 揭示主题: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个原理,学习制作美丽的吉祥图案。 (出示课题) 2、探索学习,学做吉祥图案 (1)欣赏分析。  教师:为什么我叫它“吉祥图案”呢? 它和其他剪纸有什么区别呢?请你从作品中寻找答案。 A:这些图案的形状有什么特点? B:这些图案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小结:我国民间美术的吉祥图案,形式和题材多种多样,它们色彩鲜艳、构图饱满。人们常常借用一些吉祥图案与其相关事物名称的谐音,寓意对幸福的向往与追求。 (2)合作探究。(分组发已做好的吉祥图案。) 教师:请每组同学根据已做好的吉祥图案,研究其内容、形状特点,进行研究,并试着制作。  教师:请每组派一名代表,向大家介绍本组所研究的吉祥图案的制作方法。  教师:大家在制作吉祥图案的过程中碰到问题了吗?我们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  小结: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研究制作出了不同内容、剪法的吉祥图案,你们可真棒! ③学习借鉴。  提问:课本上的吉祥图案中主要有哪些内容?还用了哪些方法?(剪、刻) 五、创作实践。  教师:听了每组同学的介绍,请你选择你喜欢的方法或创造一种新的制作方法,制作吉祥图案。(通过创作实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和提高动手的能力。) 1、发放思维。  教师:大家经过自己的努力,制作出一张张美丽的吉祥图案,请你说说这么美的作品,有什么用,我们可以用它装饰哪里呢?请 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发散思维。  2、学生欣赏创作。 3、学生制作吉祥图案。 六、展示评价 1、展示:  同学们你们看,我们的手多巧!一会儿功夫,我们就做出了这么多漂亮的吉祥图案,请大家介绍一下你制作的吉祥图案有什么寓意?你最喜欢哪一件作品?你知道的吉祥图案还有哪些? 2、打开课本按要求填空:我知道的吉祥图案有哪些。 3、欣赏:  民间艺术剪纸及现代剪纸,讲述有关剪纸的故事。如果你已经喜欢上了剪纸艺术,我们课下还可以继续研究。  教学后记: 二年级有一课《百变团花》,学生当时学起来根据规律掌握得都比较好,而且,由于团花图案的随意性,时常有一些效果特殊的作品出来,使人有一种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窃喜之感。但是,在这次吉祥图案的设计与剪纸过程中,学生遇到的困难比较多,特别是在镂空和连接上学生制作起来较困难。我想,这种技能性较重的课还是应该在让学生多多锻炼才行。   11、橙色的画 教学目标: 1、认识橙色是如何产生的,什么叫间色。 2、说出对橙色的感觉。 3、用自己调出来的橙色画一幅画。 教学重点: 研究橙色是如何产生的。 教学难点: 最好用自己调出的橙色进行绘画。 教学准备: 教师:大玻璃杯一个、小玻璃杯两个、红黄两种颜料水。 学生:水粉颜料、水粉笔、调色盒、水等。 教学过程: 一、做实验。 1、复习:什么叫原色?原色包括哪几种颜色? 2、今天,我们要用其中的两种颜色来做一个实验。 (教师操作:把红黄两种颜色进行混合) 3、问:你发现了什么?我们把产生的颜色叫什么颜色? 4、出示:橙色。 二、新授。 1、问:橙色是如何产生的?你知道它是属于什么色吗? 2、出示:红+黄=橙  间色 3、出示小资料:有两种原色调配而成的颜色称为间色。 4、找橙色:让学生找出自己颜料盒里的橙色。 5、问:想不想自己动手,把橙色调出来? 6、学生尝试:用自己颜料盒中的红色和黄色进行调色,看看会产生什么样的橙色,同学之间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 7、欣赏例画:用橙色可以画出许多好看的图画,一起来看一下。 8、说一说:你看了橙色的画有什么样的感觉?看到橙色可以使你联想到什么? 9、问:你会用你自己调出来的橙色画什么呢? 三、布置作业。 1、以橙色为主,画一幅画。 2、出示要求:最好用自己调出来的橙色完成作业。 3、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四、作业展评。 教学后记: 橙色属于间色,是由原色中的红色和黄色相调和而产生的颜色。这堂课我以实验的方式解决了学生对橙色是如何产生的问题研究,说一说对橙色的感觉,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并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调出橙色,使学生充分体验橙色的丰富性;最后再用自己调出的橙色画一幅画,学生就不会感到单调了,画面的层次感就更突出了。 12、绿色和紫色的画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 2、掌握用原色调配间色的技能。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三原色和三间色及其色彩特性。 教学难点: 掌握原色与间色的色彩关系,学会用原色调合间色的调色本领。 教具准备: 彩笔、范作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复习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橙色画画,知道了橙色的调配方法,你能说说橙色是怎么调出来的吗?它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2、揭题板书:今天我们来学习用绿色和紫色画画。 三、讲授新课 1、复习原色,认识间色: (1)观看幻灯,让学生观察三原色相加能否变化出别的颜色。 (2)演示色轮,出示三色轮,分析三原色相加变化哪三种颜色。 问:色圈红色和黄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 色圈黄色和蓝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 色圈蓝色和红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让学生细致观察后回答。) 师小结:用色块表示。 红+黄=橙 黄+蓝=绿 蓝+红=紫 (3)得出定义。 师贴出间色定义 (用两种原色调合成的颜色叫间色)。 2、除了上节课我们用的橙色,绿色和紫色也都是间色,它们分别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请你说一说。在我们生活当中,你见过哪些东西是绿色和紫色的`和同桌小朋友一起讨论一下后回答。 3、布置作业:以绿色和紫色为主,分别完成一幅作业。 4、作业展示:集中展示,表扬优秀作业。 四、课堂小结: 教学后记: 在前一堂课的基础上,学生的色彩观念有了很大的进步,调色能力也提高了。能够用上不同的绿色和紫色来表达绘画内容,使画面显得较有层次感,教学目标基本达成。我发现学生上这种调色绘画课总是显得特别兴奋,有时课堂显得不受控制,学生总是在你还没讲清注意点时,就迫不及待地动手操作了,结果会出现很多问题,防不胜防。今后在上类似的课是一定要注意课堂的调控。   13、吃虫草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吃虫草的自然知识,并选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吃虫草捕虫的情景。 2、通过欣赏、观察、表演等形式了解吃虫草捕虫的经过。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吃虫草的知识,能用所学的方法来表现吃虫的情景。 难点:画面表达清晰,具有情趣性。 教学准备: 彩纸、彩笔、橡皮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大自然中的动物、昆虫和植物最多了,你知道哪些虫子喜欢吃植物? 2、吃植物的虫子很多,但有些植物能把虫子吃掉,你相信吗? 3、你知道有哪些植物呢?(学生知识介绍) 二、新授 1、展示吃虫草图片: (1)瓶子草1 (2)瓶子操2 (3)捕蝇菜 (4)猪笼草 (5)茅膏菜 你们知道这些草是怎么吃虫的呢? (学生根据画面想象描述) 2、课件介绍一种植物吃虫的过程。(语言文字) 3、通过几个画面播放吃虫草吃虫的经过。 4、吃虫草们有各种捕虫的本领,有的靠香味,有的靠圈套,有的靠色彩……如果你是吃虫草,你会用什么办法吸引虫子,来把它吃掉呢? 5、每小组商量讨论,然后上来表演。 (你们表演的是什么草?谁做什么?谁做什么?) 二、欣赏 1、刚才,我们了解了很多吃虫草的知识,对吃虫草有了许多认识,但谁多没见过。不过我们可以充分发挥想象。一些小朋友,就通过想象,把吃虫草吃虫的情景画了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 2、出示学生作品: (1)讨论、研究是用什么方法,什么材料来做的? 画 剪贴 泥塑 (2)师指其中一幅:猜猜它是怎么吃虫的?(学生可走上前边指边讲) 三、学生作业 1、小组讨论: (1)给你们想象的吃虫草起个怎样的名字? (2)用什么材料制作? (3)说说它是怎样吃虫的? 2、学生合作创作,师巡视辅导。 四、作品展示,介绍,相互提出改进意见,取长补短。 五、课堂总结。 教学后记: 在上这堂课以前,我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认识了很多种类的草,并且指导学生进行了写生,在上这堂课时,学生对各种形状的草有了了解后,表现自己想象的吃虫草以及捕虫的情景时,就游刃有余了。创作画面很多同学都比较有个性,内容丰富而具有情趣性。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而有高于生活”这一名言是很有道理的。今后要多利用课余时间知道学生进行写生。 14、有趣的造型教学目的: 1、学习用彩纸和其他材料在蛋壳上进行造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动手能力。 2、感受工艺品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懂得废物利用的价值所在。 教学重点:设计出一个有趣的脸部造型。 教学难点:做一个漂亮而结实的底座。 教学准备:(教具):范作若干 (学具):蛋壳(乒乓球)、彩纸、剪刀、胶水、废旧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是什么呢? “看,是唐僧师徒来了”(教师播放《西游记》主题曲并取出做的小工艺品) 2、这些呀,不是买来的,都是小朋友们自己做的,想知道是用什么东西做的吗? 教师拆开一个范作,和学生共同说出要准备的物品。 3、检查学生所带物品是否齐全。 二、新授。 1、教师取出蛋壳,“看看蛋壳象什么?” 生:象脸、象球、象太阳…… 2、在老师眼里,这个蛋壳特别象小鸡的身体。 教师示范小鸡的做法(剪出鸡

篇4:人美版第6册美术教案上

人美版第6册美术教案(上)

6第一课、我们的社区 教学目标: 1、观察了解自己社区的人物活动和景色,并以绘画的形式来表现社区新貌。 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力及美术表现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社会巨大的变化,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社区的人物活动和景色,并画下来。 难点:能从独特的角度表现社区美好的生活景象。 教学准备: 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语:同学们,随着发展,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与生活环境是越来越好了。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我们的社区。 (板书课题) 2、什么叫社区? (自己居住的小区一带;农村叫村庄)、 3、谁来想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生活的村庄或小区有些什么?是怎样的? 4、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自己生活的社区都非常关心,了解得可真多! 二、新授。 1、那么,通过课前的了解,你觉得自己社区最美的景色是什么?把你所了解到的讲给同桌听一听。 (同桌交流,指名描述) 师:真羡慕你们的社区! 2、在这么美的社区里,人们的生活怎么样呢?有些什么有益的活动呢? (学生描述) 3、师:社区里的人们真是生活的有滋有味啊!我们来看看一些小朋友是怎样来夸自己的社区的? 4、欣赏(书上的学生作品)。 (1) 社区全貌(线描):表现了社区的繁华与热闹。 (2) 海岛(色彩):表现了社区的宁静与朴素。 (3) 健身、下棋(线描):表现了社区健康、活力的生活。 通过欣赏,使学生明确表现的形式(线描与色彩)以及从哪个角度去反映社区,表现社区的哪些方面(环境与生活)。 三、学生作业。 1、想一想,你准备夸一夸社区的哪方面?你想用什么绘画形式来表现? 2、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四、作业展评,课堂总结。 教学后记:对于自己所居住的小区,学生们都是比较熟悉的,只是还没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教师在这堂课上的任务就是去引导学生到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去发现美,认识美,并创造美。把同村的学生分为一小组描绘自己社区的生活,他们都显得十分乐意,作业效果也很出色。                                                              第二课、恐龙世界 教学目标: 1、了解恐龙消失的原因,增加对恐龙的认识。 2、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初步学习如何捏制各类造型。 3、通过故事形式,引起学生想进一步了解的恐龙的学习欲望。 4、能够以想象和仿制结合的方式完成一只恐龙造型。 教学重点: 独立完成一只恐龙造型。 教学难点: 正确把握不同体型恐龙的身体各部分的比例。 教具准备: 师:范作 生:橡皮泥、各类小型的恐龙玩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1、你参观才恐龙的展览吗?你知道各种恐龙的`名称吗?庞然大物--恐龙几百万年前就神秘地消失了,给人类留下了无穷的奥秘。 2、揭题板书:“今天我们来和恐龙玩一玩做一做。”--恐龙世界 三、讲授新课: 1、出示范作。这是什么?(恐龙--长颈龙、三角龙、剑齿龙……)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恐龙生活在什么时代? 都有哪些种类? 它们是长什么模样的? 你最喜欢哪头恐龙? (让学生根据自己所知道的知识来说说看。大家畅所欲言。) 3、教师出示幻灯片。让各类恐龙形象具体化。和学生一起聊聊恐龙是如何生活的。身上的各种不同体形各有什么作用。长劲龙的长脖子;三角龙头上的角;剑齿龙背上的刺;冀龙的翅膀及翅膀上的爪子…… 4、任选一只恐龙,一起说说身上各部位如何来捏制。                               A、  头部                               B、  身躯                               C、  腿部                               D、  尾部 5、布置作业:按自己的喜好与兴趣捏制一头恐龙。 6、音乐、教师巡回辅导。 7、作业展示:集中展示,以讲台为展台,把所有学生完成的作品放置其中,进行学生互评,大家互相欣赏,表扬优秀作品。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延伸:       课后查阅有关恐龙的资料,了解恐龙为什么会消失。                               第三课、画中的线条 教材分析: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线条的表现力,学习观察、欣赏画面的方法,进而体会、认识到线条这种造型语言的魅力。 教学目标: 1、显性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了解线条这种绘画语言,通过仔细观察,认识不同动势的线条,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对线条的观察,了解艺术家的表现风格和情感,能用线条表现自己身边的景物 2.隐性目标:通过了解中国古代作品,了解中国灿烂的绘画艺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观察不同画家用线条表现的作品,初步体会画家不同的情感,认识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  教学重点:      通过对画面的分析,认识线条的表现力,学习对画家作品的分析和评述。 教学难点:     学生能将本课的认识,初步运用到绘画作品中。 教学材料:铅笔、彩色笔 教学设计: 一、导入活动:教师准备几件物品(铁丝、木棍、树枝、树皮、网兜等),请同学用线条表现出来。 二、 分析中国传统绘画作品      欣赏我国古代画家从生活中寻找到并运用到绘画中的线条,讨论: 1、 画中运用了哪些线条?它们有什么特点? 这些画面多是以曲线为主,通过线条的表现体会到当时的情景。 2、通过线条的表现你感受到些什么?   合作学习,同学间取长补短: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对线条这种造型语言有进一步的认识与提升。线条不但可以塑造生动的形象,而且还可以传达画家的思想。  三、 尝试练习        任选美术作品的一个局部进行临摹。通过临摹尝试线条表现力。 四、谈学习感受,请同学说说画线条的感受。互相说说自己对画中线条的不同感受。进一步了解、体会,使学生对用线造型产生浓厚的兴趣。                                 课题:4、会动的线条 教材分析:   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线条的表现力,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尝试怎样使线条能动起来的游戏般的学习活动中,对美术造型活动产生兴趣,教材中既有古代敦煌壁画,又有现代雕塑,摄影作品,既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使这一课教材内容体现丰富的文化内涵。  教学目标: 1、显性目标: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哪类线条能表现出动感,感悟线的表现力,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3、隐性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通过欣赏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以及对线条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了解哪些线条能表现出动感,学习如何运用纤小表现动感 教学难点:线的动感的表现及疏密的组织 教学准备: 画纸、水彩笔,彩带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敦煌壁画《飞天》。你们看了这幅壁画,有什么感觉? 什么原因让我们感觉他们在飞,在动呢? 仔细观察一下里面的线条变化? (学生讨论总结,画中含有多处波浪线,让人感觉里面的神仙在飞,里面的东西在动。) 2、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会动的线条。 二、新授 1、请几位小朋友到上面来跟着音乐起舞,让其他同学把他们的舞蹈用线条表示出来。 2、分析用线条的方法(波浪型的线条具有动感,平直的线条比较呆板。) 3、欣赏观察另两张图片分析其线条的动感和添加其他线条的表现作用。 (1) 分别说说作品中都表现了什么。 (2) 线条的排列以及疏密关系哪张处理得比较好? (3) 你认为哪一张动感最强?为什么? 4、小结: 艺术品中的线条是富于变化的,是会动的。 三、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在纸上用线条绘画出你认为具有动感的风景或人物以及动作等,注意疏密关系的处理。 四、作业展评 (画面上的东西在动吗?是怎么动的?你觉得好看吗?) 五、课堂总结  教学后记: 线条是绘画造型的基本元素,也是作者用来表达感情的重要要素,而线条的波动能带给人不同的运动感受,线条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本课旨在让学生理解感受具有动感的线条的表现方式和视觉冲击,体验线条造型的美感。学生基本能够掌握线条运动的规律,画面上的事物能够用会动的线条来表现。但由于养成的绘画习惯,动感还不够强,今后在这方面还要多强调,多练习。 课题 5、卵石动物造型 教学目标: 1、认识有趣的卵石造型游戏,根据卵石的不同形状,创作可爱的动物形象。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造型能力。 3、丰富学生的绘画经验,提高学生的美术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根据卵

篇5:人美版第七册美术教案 第4课 快乐的人

第4课快乐的人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人美版第七册美术教案 第4课 快乐的人

应知: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可以应用于线造型的各种各样的媒材,发现线材的美感并进行艺术创造。人美版第七册美术教案 第4课 快乐的人

应会:了解线材的基本制作方法。人美版第七册美术教案 第4课 快乐的人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习惯,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研究身边各种各样的线材,通过对身边线材的搜集、整理和组织,进行不同人物动态的造型。

难点:人物动态夸张、生动及线材连接点的处理。人美版第七册美术教案 第4课 快乐的人

(三)学习材料

各类线材,如不同颜色的铝线、铜线等,质地较硬的线材如粗铁丝不适合学生使用;辅助材料及工具,如大号螺丝、圆锥形瓶子等,尖嘴钳子。

激情引趣

让学生听一段节奏轻松欢快的音乐,快乐的人伴着音乐欣赏不同风格的歌舞表演。

听到这样的音乐,你是不是觉得浑身都想动起来?

这样的音乐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你觉得什么样的动作最能表现这段音乐?

小组探究

演示课件:

雕塑家族的新成员——动感雕塑。快乐的人

小组研究:

表演并体会:当你活动时,主要是哪里在动?

欣赏书上名家作品:

它欢乐的动作和真实的人一样吗?

人美版第七册美术教案www.anxue.com哪里不一样?为什么?

动感雕塑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哪里?

研究教材

分析、研究材中学生作品:

你喜欢哪—件?为什么?

什么样的人是快乐的?

你打算运用怎样的造型突出表现快乐?

欣赏书中作品,看看他们如何用线材表现快乐的动感?

你觉得哪里的造型是难点?和同学交流一下。

技法指导

根据个人的喜好与力度情况,选择适合的线材进行表现。

教师就出现的问题进行有制对性.的指导。

有些东西(螺丝钉、铅笔、曲别针等)不属于线材,快乐的人你觉得它们像什么?能够与线材有机地配合使用吗?启发了你哪些想?

创作实践

提出作业要求:

个人独立创作或与别人合作完成有快乐动态的人物雕塑造型。

展评

营造社区环境,作为背景,将学生作品展示其中。

你在创作中遇见过什么难题?是怎样解决的, 谁的造型最大胆?

你最喜欢哪一组造型?为什么?

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课后拓展

欣赏现代雕塑作品。

篇6:小学6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课件

教学目标:

1、品析重点词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3、感悟、积累文中优美语言。

教学重点:

品析重点词句,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学生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意识。

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学习本文,唤起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交流质疑

1、导语: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有个美丽的星球,它是人类的家园,它是太阳和月亮的朋友,同学们,看到了吗,那是什么,你还想叫地球什么?(出示课件1:地球图片)

2、揭题,读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地球的文章(板:只有一个地球)读题。

3、交流已知:通过课前预习,你知道了什么?

4、自主质疑:你们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

二、抓住重点,探究体会

1、直击重点,自主探究

(1)、师概括引出全文重点句,并抓中心词置疑。(课件2:感叹句)

(2)、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

2、品味“可爱”

美丽----可爱:

(1)、“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水蓝色‘纱衣’”。

抓住重点词:晶莹,水蓝色纱衣,体味地球的神采奕奕、美丽可爱。(出示课件3:地球图片)

指导随机感情朗读。

(2)、“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和蔼可亲。”

抓住“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指导感情朗读。个别读,教师范读,生齐读。

(3)出示第一自然段,生齐读,练习背诵。

(4)抓重点词句,体会“渺小”。

生交流,顺势指导感情朗读(半径只有……;一叶扁舟;不会再长大),再齐读此段。

慷慨----可爱:

(1)交流知道可从地球的慷慨体会到可爱。(板:慷慨)

(2)理解“慷慨”,并抓重点句体会“慷慨”。

(3)是啊,地球如此渺小的,但她却倾其所有地为人类奉献着一切。(板:人类)地球妈妈慷慨地为我们提供了哪些资源呢?虽然课文里简略地提到了几类资源,但并没有很详细地写出来,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了解到呢?

(4)小组交流,指名交流

3、感悟“易碎”

导:其实,地球就是一个宝库,它毫无保留地提供着各种资源,哺育着我们人类六十多亿人口。然而,我们人类又是怎样对待我们的地球母亲的呢?(板:?)

(1)出示录像:浓烟,伐木,焚烧,乱倒垃圾,随时意排放废水,猎生物……

(出示课件4:破坏环境的录像片段)

(2)看了这些,你想说什么?说说你感触最深的画面。

(3)小结回扣中心句:看到美丽可爱的妈妈如今已伤痕累累,我们不禁心疼,心酸,伤心,难受。 我们不禁想起了宇航员说的那句话:“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出示课件5:感叹句)。

(4)了解地球易碎的原因。

生默读第四自然段,勾画出人们所作所为的重点词语,能想到些什么吗?

生交流。

(5)结合自己此时的心情和感悟,来说说这段话。(出示课件6:题目)

填空:

地球,这位( ),这个( ),是那些( ),地球还是无私的,它慷慨地提供了人类生活所需要的( ),但是,因为人们( ),不但( ),还( ),面对( )的母亲,我们( ),我们( )。

指名说。课件填空,大家齐说,最后一句自由表达。(课件7:填空)

(6)小结回扣中心句(出示课件8:感叹句)

4、认识“不可移居”

导:同学们,人类对地球的伤害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当地球不能够满足人类的生存,我们是不是可以另寻出路,移居别的星球呢?

(1)齐读第五自然段,生交流

(2)不要等到资源枯竭,我们现在就移居,这个想法怎么样?

生交流,抓“至少、40万亿千米”体会不能移居

(3)师小结:我们只能这样做,我们必须这样做,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因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三、情至高处,拓展升华

1、结合板书,总结全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品析重点词句,感受到了地球的可爱和易碎,同时也深刻认识到人类必须保护地球妈妈。(出示课件9:音乐--《热爱地球妈妈》)

2、欣赏歌曲,升华情感。

师生配乐读歌词。

欣赏歌曲。

篇7:人美版二年级美术下册第6课吊饰教案

课题

第6课 吊饰

学情

分析

培养观察生活的习惯和热爱生活的情感,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美术,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和培养创新精神。

教材

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运用”领域。通过本课教学让沉重了解吊饰在生活中的应用;在制作吊饰过程中体验生活的快乐;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和热爱生活的情感;让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地展现自己的才能,培养创新精神。

教学目标

知道吊饰与生活的关系,了解吊饰的结构和基本制作方法;学习吊饰的装饰方法,能利用纸材制作平面或立体的吊饰。

课时

安排

共1课时

课题                 第6课 吊饰

教学时间二(1)、二(2)、二(3)、二(4)4/4-4/10

教学目标

知道吊饰与生活的关系,了解吊饰的结构和基本制作方法;学习吊饰的装饰方法,能利用纸材制作平面或立体的吊饰。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记忆生活中吊饰的种类,了解吊饰的结构,掌握制作方法设计吊饰。 难点:造型的新颖美观。

教学准备彩色纸、剪子、刻刀、胶水。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组织教学讲授新课学生完成作业评价

1、组织教学

组织学生观察吊饰作品,激发制作兴趣。

2、讲授新课

(1)   出示课题,讲授新课。

问题:

①    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见到过吊饰?

②    说一说吊饰的样子。

③    为什么要挂吊饰。

④    分析结构。

⑤    为什么叫吊饰?

(2)以一个吊饰为例分析:由哪些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吊饰――用来装饰环境并能悬挂的饰物。

主体部分思考:

可以设计什么形状?

你有什么创新设计?

装饰部位思考:

在什么部位装饰效果最好?

说说装饰内容和怎样装饰。

悬挂部分思考:

你能设计几种悬挂方法?

(3)看教材第12、13页,分析了解制作过程。

(4)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看展品。

讨论:准备制作什么样的吊饰,确定小组合作内容。

(5)播放课件或相关资料,启发创新设计,学习基本制作方法。

3、学生完成作业

确定制作方案:

教师辅导要点:

主体形象设计新颖美观;

装饰部分特点突出;

创新使用材料。

4、展示作品

集体布置教室,请各小组将作品悬挂起来展示。 观看作品,评价作品。学生观看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学生讨论:吊饰——用来装饰环境并能悬挂的饰物。组成:主体部分、装饰部分、悬挂部分主体部分:吊饰的主体形状,有平面的、立体的。装饰部分:吊饰的关键部位,使吊饰美观漂亮。悬挂部分:吊饰的悬挂部位。交流思考内容。学生看书组长带领组员观看展品。观看资料,交流活动。小组合作研究制定方案,落实主体、装饰、悬挂部分的具体设计,进行分工。分工合作完成作业。观看作品,评价作品。激发制作兴趣。了解吊饰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吊饰与生活的关系。了解吊饰的基本结构,分析吊饰的基本特征。

具体分析吊饰的结构,启发学生创新设计。注意造型美观,装饰独特。分析、了解制作过程。启发创新设计,学习基本制作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创新设计制作。培养学生合作能力,训练动手能力。交流促进和提高。板书:

课后记

很多孩子懂得将现成的小饰物和自己亲手制作的部分结合起来,作品效果非常好。

篇8: 人美版第五册教案第1课《我的小天地》教案

人美版第五册教案第1课《我的小天地》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居室的特点和相关文化,我的小天地让学生能按照自己的心愿去表现和设计自己理

想中的我的小天地,我的小天地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创

新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了解有关居室设计的文化、习俗,加深自己身边居住环境的了解,唤起

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用自己的双手去实现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教学难点:

绘画时房间里的家具与家具之间、家具与周围环境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前后、

大小关系。

课前准备:

课件图片。

作业要求:

欣赏绘画作品的具体形象,理解作品的内容和形式,领会作品的'主题思想,

并会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看图片,提问:

通过图片,你了解到这是什么地方?

出示课题。

三、新授:

1、提出问题:

①你认为自己的房间布置应当具有什么功能和特点?我的小天地

②你准备怎样去改进或设计自己的房间布置?

2、引导学生看书,欣赏美术作品。

3、提出问题:

在你动手设计表现自己的小天地时,你会有哪些为难的地方?

4、投影:

补充介绍在构图和内容上有新意的作品。

四、学生作业:

1、可采用多种绘画形式。

2、可凭记忆也可以发挥想象力设计自己喜爱的居室。

五、小结:

组织交流评奖。

六、拓展:

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试着设计自己家里其他房间的环境。

篇9:人美版第九册教案 第12课 人物与环境

第12课  人物与环境

教学目标

了解人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 人美版第九册教案 第12课  人物与环境

通过欣赏课本中两组范画,领略绘画想象力的丰富多姿。 人美版第九册教案 第12课  人物与环境

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怎样根据课本上提供的人物造型合理地添加与形象相配的环境。 人美版第九册教案 第12课  人物与环境

教学重点

根据人物的姿态想象人物在做什么,可以添加什么服装和环境。

训练学生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

人物造型的多角度开发和想象。作品要画出新意。

教学准备

人物造型图、绘画材料和工具。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人类由于劳动创造了自己和自己生存的环境,人类能离开环境单独存在吗?

生:不可能!

小结:我们在家、在大自然、在学校、在任何地方,这些地方就是我们身边的环境

。人物与环境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

2、揭题:人物与环境

二、 新授

1、 出示人物形象

提问:老师这里人美版第九册美术教案www.anxue.com有几个人物,你能根据他们的姿态,想象他们都在做什么吗?你能

想象当他们的身体方向发生变化时,是什么样子吗?

学生讨论、回答

2、 在原有人物的基础上,想一想,添加什么样的背景好呢?

3、 打开课本,学生欣赏课本中的人物添加。

学生说说课本中的人物添加给你什么启发?

生:可以将人物位置调换、颠倒、横放、旋转不同的角度来想象人物在做什么,在

什么环境中。

人物的衣着也可以根据环境的不同、活动的不同来进行添加。

4、 你还能根据课本中提供的人物形象想象出其它的活动和环境吗?

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及创造力。为学生作业打好基础。

三、 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

可自愿选择课本提供的人物造型或自己找一组或一个人物原型。

自由发挥想象添加人物活动情况和服装及周围环境。

尽量避免与周围同学雷同。

画好后在小组中互相欣赏,讲述画中的情形。

四、 作品展示、评价

对画得出人意料的作品给予“特别想象力”奖。鼓励创新意识强的学生。

五、 总结、延伸。

这节课我们通过人物与环境的想象和添加,发现了自己有着惊人的想象力,我们能

够把一个或一组简单的人物原型想象成参与各种活动,穿着不同服饰,身处各种多

变的环境之中,真是有趣极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还使大家的记忆力、观察力得

到的提高,以后还可以多进行这样的训练和游戏。

篇10:人美版三年级美术下册第1课 我们的社区教案

课题

第1课  我们的社区

授课时间

2/21 三(3)san (4)   2/22 三(2)三(1)

教学目标1、观察了解自己社区的人物活动和景色,并以绘画的形式来表现社区新貌。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力及美术表现能力。3、通过学习,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社会巨大的变化,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重点:了解社区的人物活动和景色,并画下来。难点:能从独特的角度表现社区美好的生活景象。

教学准备彩色笔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导入。

二、新授。

三、学生作业。

四、作业展评,课堂总结。1、师语:同学们,随着发展,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与生活环境是越来越好了。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我们的社区。(板书课题)2、什么叫社区?(自己居住的小区一带;农村叫村庄)、3、谁来想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生活的村庄或小区有些什么?是怎样的?4、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自己生活的社区都非常关心,了解得可真多!1、那么,通过课前的了解,你觉得自己社区最美的景色是什么?把你所了解到的讲给同桌听一听。(同桌交流,指名描述)师:真羡慕你们的社区!2、在这么美的社区里,人们的生活怎么样呢?有些什么有益的活动呢?3、师:社区里的人们真是生活的有滋有味啊!我们来看看一些小朋友是怎样来夸自己的社区的?4、欣赏(书上的学生作品)。(1) 社区全貌(线描):表现了社区的繁华与热闹。(2) 海岛(色彩):表现了社区的宁静与朴素。(3) 健身、下棋(线描):表现了社区健康、活力的生活。通过欣赏,使学生明确表现的形式(线描与色彩)以及从哪个角度去反映社区,表现社区的哪些方面(环境与生活)。1、想一想,你准备夸一夸社区的哪方面?你想用什么绘画形式来表现?2、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比比看,谁的作业最能展示自己家的社区景色

学生回答学生自己讲讲自己居住的社区是怎么样的有哪些设施。

学生讲述

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讨论。

学生描述

学生欣赏作品

学生绘画

激发学生的兴趣,了解小区的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爱护环境的意识。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引导学生观察、回忆。

解决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及合作能力。培养学生评价能力。 板书第1课 我们的社区线描、色彩教学后记:对于自己所居住的小区,学生们都是比较熟悉的,只是还没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教师在这堂课上的任务就是去引导学生到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去发现美,认识美,并创造美。把同村的学生分为一小组描绘自己社区的生活,他们都显得十分乐意,作业效果也很出色。

相关专题 拓印树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