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自然》第六册期中反思

hmliu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hmliu”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自然》第六册期中反思(共1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 小学《自然》第六册期中反思

小学《自然》第六册期中反思

新课标强调:课程内容要注重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经验,联系社会、科技发展的现实,对学生经验、学科知识与社会发展三方面内容进行整合,以便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并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一、联系社会生活,超越教材

社会是发展的,教育是变化的,思想是流动的,知识是不断更新的,教师的教育教学(此文来自)观念也应该是开放的。社会学科教师应根据社会生活的实际和学生自身的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改组和创编,做到:依据但不完全靠本,为学生所适用,为教师所活用。

1、增删教材

在教学完第六册第三单元变化的世界第二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以后,进行第三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教学。二战中主要有两大战场----一是欧洲战场,二是亚洲战场----主要是日本与中国的作战情况。这一战场上的主要战役,学生已在五年级第四册教材第八单元第六课《抗日战争的胜利》两篇课文中学习过。针对这一实际,在教学中,我大胆增删教材,做到: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不讲,学生能自己读懂的知识略讲,重点则放在分析战后的结果上。课末,点拨提问(1)两次世界大战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它们留给人类的又是什么?(2)想一想人们最渴望的是什么?你又是怎么想的?

让学生带着问题结合已有知识、所学内容和手中资料自由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我没有拘泥于课本教学,补充英美攻打伊拉克的图文资料,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最后得出一致结论:战争留给人类的只能是深重的灾难,人人都应该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努力。这样,在事实教育中就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认识。

二、联系学生实际,超越教师

好的教育是适合学生的教育,是促进人的发展的教育,是授人以渔的教育。在教学中我积极探究教法和学法,努力做到“八让”:目标――让学生明确;过程――让学生参与;问题――让学生提出;新知――让学生发现;资料让学生收集;内容――让学生自选;学法――让学生总结;结论――让学生归纳。自选学习方式,自由表达新知自选学习内容、自选学习方式、自由结成小组、自由表达学习内容…..是学生乐学的方式。

在教学第六册第二单元第三课《对科学的追求》______科学家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的故事,重点是使学生知道:三位科学家在创建和宣传新天文学说方面的主要成就以及对科学的不懈追求和坚持学、捍卫真怎样的情况下提出了新天文学说的呢?”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文,并理的伟大精神。待师生结合太阳系示意图,总结出“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这一规律后,教师过渡提问:“三位科学家是在出示自学要求:

(1)通过阅读课文和小资料,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把重点话在书上。(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新知,培养自学能力。)

(2)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表达方式,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介绍给大家,可与其他同学或老师合作。(充分相信学生,给他们更多现象和展示的空间。)、这种宽松的学习氛围,自由的表达方式,充分体现了新课标“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做中学,在体验中学习”的新理念。

学生是教育教学(此文来自)的资源体,他们的潜能是无限的,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定会使教育无限;教师的潜能也是无限的他们敢于超越习惯、超越传统、超越自我的过程,就是为学生生命奠基的过程和创新教育的过程。

篇2:小学自然第六册教案

小学自然第六册教案

1、骨骼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知道人体的骨骼分为头骨、躯干骨、四肢骨三个部分,躯干骨包括脊柱、胸骨、肋骨,四肢骨包括上肢骨和下肢骨,并能在自己的身上指出这些骨。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人体骨骼的结构及各部分骨的形态)。

3、向学生进行骨胳的卫生保健教育。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模型或挂图、投影片――人体的骨骼。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谈话:

(1)我们在一年级曾学习过关于人体的知识,谁来说一说,人的身体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2)在三年级,我们要了解一些人体内部的构造。人体的内部有什么?

2.讲述:在这节课里,我们首先学习关于骨的知识。

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人体骨骼结构

(1)讲解什么是骨骼:同学们已经知道,人体的内部有骨(出示人体骨骼模型或挂图、投影片)。骨是一块一块的,人的身体内共有206块骨。这206块骨连接起来,就构成了一副人体的骨架,这副人体的骨架叫做骨骼。(板书课题,教“骼”字。)

(2)观察人体骨骼的结构

①讲述:我们首先来观察,人体的骨骼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包括哪些骨?

②学生观察。

③汇报观察结果。(边汇报边板书。)

板书:

头骨

胸骨

人体骨骼      躯干骨   肋骨

脊柱

四肢骨    上肢骨

下肢骨

(教“肋”、“脊”等生字。)

④教师小结:人体的骨骼可以分为头骨、躯干骨、四肢骨三个部分;躯干骨由胸骨、肋骨、脊柱组成;四肢骨包括上肢骨、下肢骨。人体的骨骼是左右对称的。

(3)观察一些骨的外部形态

①头骨是什么样的?

②脊柱是什么样的?

③肋骨和胸骨是什么样的?

④上肢骨的几块大骨(锁骨、肩胛骨、上臂骨、前臂骨)分别是什么样的?

⑤下肢骨的几块大骨(髋骨、大腿骨、小腿骨)分别是什么样的7

(4)练习

①学生对照人体骨骼图,摸一摸自己的骨骼的各个部分。

②教师说某块骨或某部分骨的名字,让学生在自己身上指出。

2.指导学生认识骨骼的作用

(1)讨论:人体的骨骼有什么作用?

(2)教师小结:

(结合挂图或投影片进行讲解。)

骨骼是人体的支架,具有支撑作用。下肢骨是人体的支柱,脊柱是人体的大梁。有了骨骼的支撑,人体才有特定的外形――人形,有了骨骼的支撑,人才能站得住,坐得稳。

骨骼具有保护作用。头骨的上部(脑颅骨)形成一个坚硬的外壳,保护内部的脑;胸骨、肋骨、脊柱构成的胸廓,像一个笼子,保护着内部的心脏、肺等器官。

骨骼具有运动作用。因为骨骼是由一块块骨连接在一起的,大多数骨都可以活动,所以人体才能活动,作出各种动作――抬头、低头、弯腰、伸腰、抬臂、伸臂、曲臂、抬腿、曲腿、伸腿、走、跑、跳等。

(3)在课本第5页填写骨胳的作用:骨骼具有支撑、保护、运动的作用。

3.向学生进行骨骼的卫生保健教育

(1)谈话:

①因为骨骼具有支撑、保护、运动等重要作用,所以骨必须长得粗壮、坚固,才能更好地起到这种作用。另外,骨长得长,人的个子才能长得高。你们知道怎样才能使骨长得粗壮、坚固,长得长吗?

②我们常看到有的人弯腰驼背,身体的姿势不好看。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这往往是因为他们的脊柱变形了。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脊柱不变形呢?

(2)讲解:少年儿童的骨骼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为了使骨骼健康地生长发育,要注意三方面:

①要注意营养,不挑食,并且多吃一些含钙的食品,如各种豆制品。因为钙是骨胳的主要成分,如果人体缺钙,骨就发育不好。

②要注意锻炼。经常参加体育锻炼,骨才能长得粗壮、坚固,长得长。据统计,同样年龄、同样性别的青少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很少参加体育活动的平均身高要高4厘米~10厘米。

⑧要注意读书、写字的姿势。少年儿童的骨比较软,如果经常弯着腰读书、写字,脊柱就容易变形,形成驼背。脊柱一变形,不但很难看,而且会影响人的活动,影响心脏、肺等内脏器官的正常发育。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正确的读、写姿势,用高度合适的桌、椅,不要连续很长时间读书、写字,学习一段时间就要活动活动身体。

巩固、应用

1.教师简单概括本课教学内容。

2、提问:

(1)人体的骨骼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包括哪些骨?

(2)人体的骨骼有什么作用?

布置作业.

教学小结:

2、关节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记住人体6个大关节的名称,并能在自己的身体上正确指出这些关节;知道关节的作用是把骨连接在一起,使骨能活动。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人体关节的分布、形态及作用)。

3、向学生进行关节的卫生保健教育。

二、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挂图或投影片――人体关节、肘关节的结构。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提问:人体的骨骼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包括哪些骨?在自己的身上指出这些骨的部位。

2.谈话:我们已经知道人体的骨骼是由很多的骨连接在一起的,你们知道这些骨是怎样连接在一起的吗?

3.讲述:人体的骨有不同的连接方式。有的骨是紧紧连接在一起的,不能活动,例如头顶的骨;有的骨连接处只能稍微活动,例如构成脊柱的脊椎骨;多数骨是通过关节连接在一起的(板书课题),可以活动。

在这节课里,我们学习关于关节的知识。

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人体的主要关节

(1)谈话:活动活动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说一说人体哪个部位有关节。

(2)讲解:

(出示人体关节图。)

①人身体有很多关节,在这节课里,我们要认识几个较大的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教师一面讲解一面指出自己身体的相应关节,边指边活动,然后再指出图上的相应关节。关节名字要板书,肘、腕、髋、膝、踝5个生字要教读、写。)

(出示肘关节结构图。)

②关节的构造不完全相同,一般来说,在关节处,一根骨的顶端向内凹,形成关节窝,另一根骨的顶端向外凸,形成关节头,关节头正好嵌在关节窝内。这样,在这两根骨的连接处就可以活动了。

(3)练习

①学生照图摸自己的几个大关节,记住这些关节的名称。

②让学生复述关节的名称,并在自己身上指出。

2.指导学生认识关节的作用

(1)讲述:我们已经知道了人体的几个大关节的名称。现在,每个人都活动活动这些关节,观察在这些关节处能怎样活动。观察的时候,关节上面的骨不要动,看关节下面的骨能怎样动。

(2)学生观察。

(3)汇报观察结果。

(汇报的时候,一个关节一个关节地说。让学生到课桌前面,一边活动关节一边说,这样可以弥补汇报时的语言障碍,其他学生也容易听得明白。

有的关节的作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想一些熟悉的物体。例如肩关节很像电视机的拉杠天线的旋扭,使上臂可以在很大范围内自由转动;膝关节很像门窗的合页,使小腿可以做曲伸运动。

(4)教师小结:通过以上观察我们可以知道,关节的作用是把骨连接起来,使骨能活动。由于关节的结构不完全相同,关节活动的形式也不完全一样。有的关节活动形式比较多,例如肩关节,它可以使上臂向前抬,向上举,向后挥,向下垂,还可以使上臂绕肩转动;髋关节的活动形式也比较多。有的关节活动形式比较少,例如膝关节,它只能使小腿做曲、伸运动;肘关节的活动形式也比较少。

3、向学生进行关节的卫生保健教育

(1)谈话:

①你或者你朋友的关节发生过“脱臼儿”吗?谁知道脱臼后有什么感觉?脱臼是怎么回事?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生脱臼?我们应该怎样预防脱臼?

②关节必须灵活、牢固,人的身体才能活动自如。怎样能使关节灵活、牢固?

(2)讲述:为了使关节灵活、牢固,必须加强体育锻炼,例如运动员、杂技演员的关节,就比一般入灵活得多。为了防止关节脱臼,在锻炼前要做好准备活动,活动活动有关的关节;锻炼时不要用力过猛。如发生脱臼,自己不要乱动,要赶快请医生治疗。

巩固、应用

1、教师简单概括本课教学内容。

2.让学生指出自己身上几个较大的关节,说出它们的名称。

布置作业

家里吃鸡时,观察鸡腿部的关节构造。

教学后记:

3  肌肉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知道人体5块大肌肉的名称,并能在自己的身体上指出这几块肌肉的位置;知道肌肉能收缩、舒张,当肌肉收缩时,可以牵动骨运动。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人体几块大肌肉的形态)。

3、向学生进行肌肉的卫生保健教育。

二、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挂图或投影片――人体肌肉、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

导入新课

1、提问:

(1)骨胳有什么作用?

(2)能活动的骨是通过什么连结的?指出人体的几个大关节。

2、谈话:谁知道骨的活动是由什么力量牵动的?

(肌肉。)

3、讲述:在这节课里,我们学习关于肌肉的知识。

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人体的几块大的肌肉

(出示人体肌肉图。)

讲述:人体的外部是皮肤,皮肤下面是肌肉。肌肉是一块一块的,有很多块,其中长在骨骼上的有600多块。在这节课里,我们要认识几块较大的肌肉(指骨骼肌)。

(1)认识肱二头肌

①讲解;在上臂前面有一块很明显的肌肉,曲臂时会鼓起来。(出示肱二头肌示意图。)这块肌肉上面有两个头,都长在肩胛骨上,下面有一个头,长在前臂骨上。由于这块肌肉跨过上臂骨(上臂骨又叫肱骨),上面又有两个头,人们给它取名肱二头肌。

(讲解时,既要用图,又要在教师身上指出肌肉的位置。下同。)

②让学生曲臂,摸自己的肱二头肌。

(2)认识肱三头肌

①讲解:在上臂的后面也有一块很明显的肌肉。(出示肱三头肌示意图。)这块肌肉上面有三个头,其中一个长在肩胛骨上,两个长在肱骨上,下面有一个头,长在前臂骨上。由于这块肌肉长在肱骨上,上面又有三个头,人们给它取名肱三头肌。

②让学生伸臂,摸自己的肱三头肌。

(3)认识胸大肌

①讲解:在胸前,一边有一块三角形的大块肌肉,叫做胸大肌。

②让学生挺胸,摸自己的胸大肌。

(4)认识腹肌

①讲解:在腹前中线的两侧,有两排肌肉,叫做腹肌。

②让学生绷紧腹部,摸自己的腹肌。

(5)认识腓肠肌

①讲解:在小腿的后面,有一块明显的肌肉;俗称“小腿肚子”,这块肌肉叫做腓肠肌。(讲“腓”字的读、写。)

②让学生摸自己的腓肠肌。

(6)综合练习

①让学生记这5块肌肉的名字。

②让学生在人体肌肉图中指出这5块肌肉。

③让学生在自己身上指出这5块肌肉。

2.指导学生认识肌肉的作用

(1)讨论:肌肉有什么作用。

(2)观察:

①看一看,当曲臂和伸臂时,肱二头肌有什么变化:

②摸一摸,当曲臂和伸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有什么变化。(伸臂时,要求学生用力将臂绷直。)

。(3)讨论:通过以上观察我们知道,曲臂时,肱二

头肌鼓起来,很硬;伸臂时,肱二头肌不鼓,也不硬,肋

三头肌变得硬起来。这是怎么回事?这说明肌肉有什么

作用?

(4)讲解:

肌肉具有牵动所连着的骨运动的作用。

肌肉是由一束一束的像皮筋一样的肌束构成的,可

以收缩、舒张。当肌肉收缩时,变粗、变短,产生力量,

能牵动它附着的骨运动。例如,当肱二头肌收缩时,能

牵动前臂骨做曲臂运动;当肱三头肌收缩时,能牵动前

臂骨做伸臂运动。

人体的各种动作,都不是由一块肌肉来完成的,而

是由几块肌肉共同完成的。这些肌肉的收缩、舒张是相

互配合的,有些肌肉收缩,有些肌肉舒张。例如,当肱

二头肌收缩时,肱三头肌舒张,这样才能完成曲臂动作;

当肱三头肌收缩时,肱二头肌舒张,这样才能完成伸臂

动作。

(5)体验腓肠肌的作用

①讲述:为了更好地了解肌肉的'作用,我们再来体

验一下腓肠肌的收缩、舒张情况。

②学生活动:

坐在椅子上,右脚干放在地上,用手摸到腓肠肌。

脚尖着地,脚跟尽可能向上提起,摸一摸腓肠肌有

什么变化。(收缩、变硬。)

脚跟放平,再摸丫摸腓肠肌有什么变化。(恢复成原

来的样子。)

⑧讨论:通过以上体验,悦明腓肠肌有什么作用。

(腓肠肌收缩,可以上提是跟。)

(6)教师小结: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知道肌肉具有牵动骨运动的作用。当肌肉收缩时,可以产生力量,牵动骨运动。通过学习1、2、3三课,我们知道:人体的运动是由骨胳、关节、肌肉共同来完成的。

3.向学生进行肌肉的卫生保健教育

(1)谈话:

①我们已经知道肌肉具有运动的功能,肌肉必须粗壮、有力,人才能有力气,有耐力。怎样才能使肌肉变得粗壮有力?(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②一般来说,锻炼之后,哪个部位的肌肉感到特别疲劳甚至有些酸疼,哪个部位的肌肉就得到了锻炼。根据你们的经验说说:哪些体育项目可以锻炼肱二头肌?(说完后,可以让学生比一比,谁的肱二头肌最粗壮。)

哪些体育项目可以锻炼胸大肌?

哪些体育项目可以锻炼腹肌?

哪些体育项目可以锻炼腓肠肌?

(2)讲述:为了使肌肉粗壮有力,除了注意营养以外,特别要加强锻炼。锻炼的项目要全面,这样全身的肌肉才能均衡发展。锻炼前要做好准备活动;锻炼时要选择力所能及的项目,要循序渐进,逐渐加大运动量,不要用力过猛,不要过度疲劳。

巩固、应用

1.教师简单概括本课教学内容。

2.提问:

(1)说出人体几块大肌肉的名称,指出它们的位置。

(2)肌肉有什么作用?

布置作业

家里吃瘦肉时,观察一下肌肉的形态:是由―束束的肌束构成的。

4  土壤的成分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它是由砂、粘土、水、空气和腐殖质等成分构成的。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初步学会做分析土壤成分的实验)和分析综合能力(通过分析综合认识土壤的构成)。

二、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烧杯、干土块、水、筷子。

2.演示实验材料――酒精灯、铁架台、铁罐头盒、干土壤、火柴。

3.给学生讲解到野外观察土壤的方法。

学生准备:到附近农田或菜园、花园观察土壤,采集土壤样品。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检查学生采来的土壤样品。

2、谈话:

(1)你们带来的土壤样品是从哪里采来的?

(2)说一说那里的土壤是什么样的?

3.讲解: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些关于土壤的知识,了解什么是土壤,土壤是由哪些成分构成的。 (板书课题。)

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土壤

讲解:土壤是分布在大地表层的土,比较疏松,含有养料,能够生长植物。简单说,地面上能够生长植物的土叫做土壤。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土壤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分布在大地表层,二是能生长植物。埋在地下很深的土,海滩上、沙漠中不能生长植物的沙子,都不能叫土壤。

2.指导学生认识土壤的成分

(1)土壤中含有水分

①谈话:

你们在观察土壤时,用手摸,有什么感觉?(疏松、潮湿。)

土壤是潮湿的,这说明土壤中含有什么?

②教师小结:土壤潮湿说明其中含有水分。不同环境中的土壤干湿不同,同一地区的土壤干湿情况也是不断变化的,雨后土壤比较湿,长期干旱土壤就比较干。

(2)土壤中含有空气

①讲述:把干土块放进水杯里,看看有什么现象?

②学生分组实验。

③汇报实验结果。

④讨论:从土中冒气泡,这说明土壤中含有什么?

⑤教师小结:土壤中含有空气。

(3)土壤中含有砂和粘土

①讲述:用筷子把水杯中的土块搅散,再用劲搅一搅,然后把杯子放在桌上,让水中的土慢慢沉降。当大部分土沉下来之后,仔细观察:沉下来的土是不是分层?分为几层?不同层的土粒大小是不是相同?

②学生分组实验。

③汇报实验结果。

④讨论:下层的、颗粒比较大的是什么?上层的、颗粒比较小的是什么?

⑤教师小结:在土壤中有大小不同的土粒,颗粒比较大的是砂,颗粒比较小的是粘土。不同的土壤,含有砂和粘土的多少是不同的。

(4)土壤中含有腐殖质

①演示实验:用酒精灯加热土壤。

②提问:看到什么现象? (冒烟)闻到什么气味?(烧糊的气味)这说明什么?

③讲解:把土壤加热后冒烟,有烧糊的气味,这说明土壤里含有一些可以燃烧的东西,这些东西主要是土壤里动植物残体腐烂以后变成的物质,叫做腐殖质。(板书“腐殖质”)腐殖质是黑褐色的,土壤中含的腐殖质越多,颜色就越黑。

(5)综合认识土壤的成分

①谈话:通过观察和实验,我们知道土壤是由哪些成分构成的呢?

②教师小结: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它是由水、空气、砂、粘土和腐殖质等成分构成的。这些成分都与植物的生长有关系,水、空气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须具备的条件,腐殖质含有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养料,砂和粘土是植物生长、固定的地方,水、空气、腐殖质都要贮存在砂和粘土中。土壤的这些成分搭配得合适,土壤才能肥沃,植物才能长得好。

⑧指导学生填写课文中关于土壤成分这个问题的结论。

巩固、应用

1.教师简单概括本课教学内容。

2.提问:

(1)什么是土壤?

(2)土壤是由哪些成分构成的?

布置作业

从不同地方取些土壤,用实验的方法比较它们含砂和粘土的量是不是相同。

四、课后小记

5   土壤的种类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知道土壤可以分为砂质土、粘质土、壤土三类,并知道这三类土壤的性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初步学会做说明土壤性质不同的对比实验)和比较能力(比较三类土壤性质的不同)。

二、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去底瓶(3个,用布蒙住瓶口扎好)、支架(3个)、杯子(3个)、三类土壤、水。

2. 比较三类土壤性质的空白图表。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土壤的成分,谁知道土壤是由哪些成分构成的?

2.谈话:土壤是由五种成分构成的,但土壤中的各种成分并不是都一样多,例如土壤中含砂和粘土的多少就不同。因此,土壤有不同的种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土壤的种类。(板书课题。)

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土壤的种类

(1)讲解:土壤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根据土壤中含砂和粘土的多少,可以把土壤分为三类:含砂多的叫做砂质土,含粘土多的叫做粘质土,砂和粘土含量差不多的叫做壤土。(板书三类土壤名称及其含砂、粘土的多少。)

(2)学生复述:三类土壤的名称及其含砂、粘土的多少。

(3)指导学生观察、比较三类土壤的质地

①讲解:在每个实验桌上有三包土壤,分别是砂质土、粘质土和壤土。把纸包打开,用手捻一捻:感觉是不是不同?

②学生分组观察。

③汇报观察结果。

④讨论:根据上述感觉,判断三包土壤分别是哪类土壤?

⑤教师小结:通过以上观察我们知道,砂质土含砂量多,比较粗糙;粘质土含砂较少,比较细腻;壤土含砂量居中,粗细程度居中。通过用手感觉土壤的粗细程度,可以初步判断土壤的含砂量,鉴别土壤的种类。

2.指导学生认识土壤的性质

(1)比较三类土壤的渗水快慢和保水性能

①讲解:为了进一步认识这三类土壤的性质,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在各组的实验桌上有三个去底的瓶子,瓶口用布蒙住;把这三个瓶子倒立在支架上,在每个瓶口下面放一个杯子;往三个瓶内分别装进同样多的砂质土、粘质土和壤土,然后往瓶内倒进同样多的水观察比较:三类土壤渗水快慢有什么不同?三类土壤都停止渗水的时候,三个杯子的水量有什么不同?三类土壤的积水情况有什么不同?

②学生分组实验。

③汇报实验结果。(三个问题分别汇报。)

④讨论:根据以上实验结果,我们知道三类土壤的性质有什么不同?

⑤教师小结:通过以上实验,我们知道:砂质土渗水快,粘质土渗水慢,壤土渗水快慢居中。砂质土积水少,说明它保水性能差;粘质土积水多,说明它保水性能好;壤土积水比砂质土多,比粘质土少,说明它保水性能居中。(随讲随填写在三类土壤性质比较表相应的栏目中。)

(2)比较三类土壤的通气性能

①讨论:这三类土壤中空气的多少是不是不同?为什么?

②教师小结:土壤的通气性能与土壤的渗水、保水性能有密切的关系,因为空气存在于土壤的孔隙中。如果土壤的孔隙被水占据着,空气就不能占据;如果土均孔隙中的水渗下去了,空气就会占据着这些空间。根据这个道理我们可以推想:砂质土渗水快,保水性能差,证气性能就好;粘质土渗水慢,保水性能好,通气性能就差;壤土渗水快慢、保水性能居中i通气性能就居中。

(随讲随填写在三类土壤性质比较表相应的栏目中。)

(3)综合比较三类土壤的性质

提问:

①三类土壤分别有什么性质?(照着“表”横着说)

②三类土壤各种性质有什么不同?(照着“表”竖着说。)

巩固、应用

1.指导学生填写课文中的三类土壤性质比较表。

学生复述:土壤的种类和性质。

布置作业

了解当地的土壤是哪一类土壤。

四、课后小记

6   溶解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知道什么是溶解,并能正确判断某种物体在水中是否溶解。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学会在水中溶解物体的操f作技能)和归纳概括的能力(归纳概括溶解现象的相同点)。

二、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烧杯(每组3个)、筷子(每组一根,消毒后用纸包好)、水槽、水、食盐、高锰酸钾、白糖、纯碱、小苏打、砂、粘土、碎石子、粉笔末、面粉等。(后面10种物体,分别装在纸包内,在纸包外面写上物体的名字。)

学生准备:每人带1―2个水杯。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提问:水是什么样的物体?

2.谈话;

(拿出一杯水和一杯同样多的食盐水)

(1)看一看,这两杯水有什么不同?

(2)尝一尝,这两杯水有什么不同?有咸味的这杯水中有什么?(食盐)

(3)为什么我们看不见水中有食盐?

3.讲述: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为什么看不见水中的食盐。

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溶解现象

(1)实验:在水中溶解食盐和高锰酸钾

①讲述:为了弄清“为什么看不见水中的食盐”这

个问题,我们要做个实验。

②观察:在每组实验桌上有10个小纸包,打开装有食盐和高锰酸钾的小包(解释高锰酸钾是常用的消毒药品――灰锰氧)。观察食盐和高锰酸钾是什么样的?(分别是白色的颗粒和紫色的颗粒。)

③讲解、演示:在两个烧杯中各倒半杯水,分别放入食盐和高锰酸钾,用筷子轻轻搅动,观察有什么现象?

④学生分组实验。

⑤汇报实验结果。(要求学生汇报食盐、高锰酸钾、水各有什么变化。)

(2)讨论:

①以上两种现象有什么相同点?

②怎样证明食盐和高锰酸钾还在水中?

③为什么看不见食盐和高锰酸钾颗粒?

④有的同学说食盐和高锰酸钾的颗粒化在水里了,“化”是怎么回事?

⑤放有食盐的水,是不是每滴水都是咸的?放有高锰酸钾的水,是不是每滴水都是紫色的?这说明什么?

(3)实验:观察把砂放在水中的现象

①讲述:是不是把所有的东西放入水中,都能发生上面的现象?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拿一个烧杯,倒入半杯水;找到装有砂的纸包,打开,把砂放入水中,搅拌;观察砂是不是能化在水里。

②学生分组实验。

③汇报实验结果。

(4)讨论:把砂放入水中,与把食盐、高锰酸钾放在水中有什么不同的现象?

(5)教师小结,食盐、高锰酸钾在水中,能分成极小极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中,这种现象叫做溶解(板书“溶解”)。把砂放入水中,无论怎么搅拌仍然能看得见,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没有溶解。

2.指导学生鉴别在水中溶解和没有溶解的物体

(1)讲述:我们已经知道什么是溶解,并且学习了怎样把物体溶解在水里。在各组实验桌上还有7包物体分别是白糖、碎石子、粘土、纯碱(发面蒸馒头时用自碱)、粉笔末、小苏打(俗称“起子”)、面粉。我们用试验的方法来检验一下,哪些能溶解在水里。实验时,用你们自己带来的水杯装水,用铅笔搅拌,每人检验l~2种物体,把实验结果填写在课文的记录表中。

(2)学生分组实验。

(3)汇报实验结果。

(4)教师小结:通过以上实验我们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体,这是水的一个重要的性质。有些物体容易溶解在水里,例如白糖、纯碱、小苏打;有些物体很不易溶解在水里,例如碎石子、粘土、粉笔末、面粉。

3.指导学生了解溶解的应用

(1)讨论:

①水能溶解一些物体的性质与我们的关系很密切,想一想,在生活和生产中,哪些地方应用了水的这个性质?

②假如水没有这个性质,那将会怎样?

(2)教师小结:水能溶解一些物体的性质很重要,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得很广泛。如果水没有这个性质,很多事情都不能做。以后我们还要学到,溶解与植物、动物、人的生命有密切的关系,没有溶解就没有生命。

巩固、应用

提问:

1.什么叫溶解?

2.怎样知道某种物体在水中是否溶解?

布置作业

用实验的方法,再找出几种能溶解在水中的物体。

四、课后小记

7 怎样加快溶解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搅拌、用热水、把要溶解的物体研成粉末,可以加快溶解。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初步学会对比实验的方法)。

二、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分组实验材料――烧杯(每组2个)、筷子、水槽、冷水(装在水槽内)、热水(装在热水瓶内)、高锰酸钾、碱块(或糖块)、颗粒比较大的食盐、小勺、培养皿(或小碟子)。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提问:什么是溶解?说出三种能溶解在水中的物体。

2.讨论:根据你自己的经验说一说,要使一定量的高锰酸钾或食盐在一定量的水中尽快溶解,应该怎么办?

(把学生说的方法简要地写在黑板的右边。)

3.讲述: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加快溶解的方法,这些方法行不行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怎样加快溶解。(板书课题。)

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搅拌可以加快溶解,初步了解对比实验的设计方法

(1)讲解:

要知道刚才说的这些方法行不行,可以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同学们说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以一个一个地验证,先来验证搅拌是不是可以加快溶解。

这样实验:在两个杯子中倒入同样多的、冷热相同的水,在两杯水中同时各放入一粒大小相同的高锰酸钾,其中一个杯子的水放在桌上不动,另一个杯子的水用筷子不停地搅拌。(以上要求应简要板书,使学生明确哪些条件相同,哪些条件不同。)比较一下,哪杯水中的高锰酸钾溶解得快。

(2)学生分组实验。

(3)汇报实验结果。

(4)讨论:

①以上实验说明什么?(搅拌可以加快溶解。)

②在实验中,哪几个条件相同?哪几个条件不同?又什么要这样实验?

(5)教师小结:通过以上实验,我们知道搅拌可以加快溶解。通过以上实验,我们还学到了一种实验方法要验证搅拌是不是能加快溶解,可以用两个实验进行比较,一个搅拌,一个不搅拌;在比较时,其他条件――水的多少、水的冷热、高锰酸钾的数量及颗粒大小、放入水中的时间等都必须相同,只有这样,才能验证出搅拌是不是有加快溶解的作用。我们在验证其他方法时,也应该这样实验。         2、指导学生认识用热水可以加快溶解,进一步了解对比实验的设计方法

(1)讲述:刚才,有的同学还提出用热水可以加快溶解。下面,我们来验证这种方法行不行。

(2)讨论:要验证用热水是不是能加快溶解,应该怎样实验?在实验中,必须保证哪些条件相同,只让哪个条件不同?(经过讨论,把正确的实验方法写在黑板上,以便学生把握。)

(3)学生分组实验。

(4)汇报实验结果。

(5)教师小结:通过以上实验,我们知道用热水可以加快溶解。

3.指导学生认识把要溶解的物体研成粉末可以加快溶解,模仿着设计对比实验

(1)讲述:通过实验,我们已经验证了搅拌、用热水可以加快溶解。还有没有别的方法能加快溶解?同学们可以自己设计实验,进行研究。

(2)讨论:你们组准备验证哪种方法?怎样实验?

(3)汇报讨论结果。

(4)学生分组实验。(启发多数组验证“把要溶解的物体研成粉末”是否可以加快溶解,个别组可以验证他们自己提出的其他方法。)

(5)汇报实验结果。

(6)教师小结:通过以上实验,我们知道把要溶解的物体研成粉末可以加快溶解。(此外,还要总结一下学生设计实验的情况。)

4.指导学生综合认识加快溶解的方法

(1)提问:通过实验,我们已经知道了几种加快溶1解的方法?

(2)指导学生填写课文中这个问题的结论。

(3)学生复述加快溶解的方法。

巩固、应用

1.讨论:平常,人们是怎样应用加快溶解的方法的?

2. 比赛活动:比一比,哪个组的碱块溶解得快?

布置作业

思考:溶解会不会给人带来什么害处?

8  水的净化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知道三种净化水的方法――沉淀、过滤、消毒。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做沉淀、过滤实验。

3.向学生进行饮水卫生教育。

二、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铁架台(附铁环)或漏斗架、漏斗、烧杯(2个)、滤纸、玻璃棒或竹筷、明矾(放在纸包内)、含有砂土和锯末的混浊的水。(以上材料,教师也应有一份,供示范用。)

2.挂图或投影片――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示意图。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谈话:

(1)水是什么样的物体?

(2)在自然界里,哪些地方有水?

(以上两个问题,学生在第四册学习过。)

(3)自然界里的水都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吗?这些水都是干净的吗?这些水都能直接喝或用来做饭吗?为什么?

2.讲解:

自然界的水主要聚集在海洋、江河、湖泊、池塘和地下含水层里(井水就是地下水),这些水聚集的地方叫做自然水域。(板书“自然水域”)我们喝的水、用的水都直接或间接地取自自然水域。由于种种原因,自然水域的水中会有各种杂质,其中有不溶解的杂质(例如泥沙),也有溶解的杂质(例如海水中的盐,井水、泉水中的矿物质),此外还可能有各种病菌。因此,从自然水域取来的水,必须根据需要除去水中部分或全部的杂质。除去水中的杂质,把不干净的水变成干净的水的过程,叫做水的净化。(板书课题。)

在这节课里,我们要学习三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

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用沉淀的方法净化水

(1)观察:在各组实验桌上,都有一杯很混浊的水,看一看,水里有什么杂质?

(2)讨论:怎样除去水中这些杂质?

(3)讲解:

要除去水中泥沙等比水重的杂质,有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水放在容器中,不要动它,过一段时间,大部分泥沙就会沉入水底。这种净化水的方法叫做沉淀。(板书“沉淀”)

有时,为了加快沉淀,还可以在水中加一些明矾。明矾能把水中一些比较小的颗粒粘结在一起,使它们尽快沉淀。

(4)教师演示沉淀的方法:

①往水中加明矾;

②用玻璃棒轻轻搅拌;

③将水杯放在桌上静置。

(5)学生分组实验。(学生操作完毕,利用把水静置的时间,进行下面的讨论。)

(6)讨论:利用沉淀的方法除去水中比水重的杂质,是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想一想,哪些方面应用了这种方法?(例如烧开水,水开后,必须让水中的“水碱”沉一沉,才能灌暖水瓶或沏茶。)

(7)观察:混浊的水经过沉淀,有什么变化?

2、指导学生用过滤的方法净化水

(1)讨论:经过沉淀,水虽然比较澄清了,但仍然有些黄色,这说明水中还有些很小的泥沙颗粒;另外,水上还漂浮着一些比水轻的锯末,怎样除去这些杂质呢?

(2)讲解:要除去这些杂质,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板书“过滤”)过滤也是生活中常用的方法,例如用纱网把中药汤和药渣分开,用纱布把醋和醋中的白膜分开:在实验室,用孔隙非常小的滤纸过滤。

(3)讲解、演示过滤的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4)学生分组实验。

过滤实验的操作比较复杂,注意事项较多。为了便于指导,分组实验可以分步进行。步骤如下:

①组装仪器;

②折、剪、装滤纸;

⑧过滤; (把沉淀过的水过滤一半,另一半留作比较。)

④观察过滤之后的水有什么变化(与未过滤的水比较),滤纸上留下了什么;

⑤收拾、整理仪器。

(5)教师小结。(重点是学生实验操作情况。)

3.讲解把水消毒的方法

(1)讨论:水中的病菌太小,用过滤的方法不能把它们除去,只能用杀死的方法。怎样杀死水中的病菌呢?

(2)教师小结:要杀死水中的病菌可以把水加热、烧开,也可以往水中加漂白粉等消毒药品。把水烧开叫做煮沸(板书“煮沸”),煮沸和加消毒药品统称“消毒”。(板书“消毒”)

4.总结水的净化方法

(1)提问:通过以上学习,你知道了几种净化水的方法?这几种方法各有什么作用?

(2)教师小结:沉淀、过滤、消毒是三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沉淀、过滤用来除去水中不易溶解的杂质,消毒用来杀死病菌。饮用水和炊事用水,必须消毒。

5.向学生进行饮水卫生教育

(教育的内容可以根据当地饮用水情况有所侧重,直接饮用江、河水的地区,重点教给学生怎样用自制过滤桶、消毒药品把水净化;饮用自来水的地区,重点讲解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和饮用自来水的卫生教育。)

巩固、应用

1.教师简单概括本课教学内容。

2.提问:常用净化水的方法有几种,各有什么作用?

布置作业

1.了解当地有哪些自然水域。

2.了解当地饮水源在什么地方,有什么净化水的措施。

四、课后小记

8 考察自然水域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些关于水域污染和保护的知识――保护水域的重要性、水被污染的特征、污染物、污染源等。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习考察自然水域的方法。

二、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提前到学校附近的水域去做一次考察,选择考察地点,取得考察经验,制定考察计划,准备考察所用的东西(器材、药品、考察记录等)。

学生准备:长竹竿、细绳、罐头瓶。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提问:

(1)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有什么?这些方法各有什么作用?

(2)我们这个地区有哪些自然水域?

2.讲述:我们每天生活、生产使用的水,都是从自然水域中得到的,自然水域的水质好坏对人的健康和工农业生产影响很大。但是,自然水域的水质并不都是很好的,水质好的也可能变坏。那么什么样的水质是好的,什么样的水质是坏的,自然水域的水质为什么会变坏,怎样保护自然水域的水质不变坏呢?在这一课和第10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水域污染

讲解:

(1)好的水质应该是干净的,不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从外观上看,应该是无色透明的;闻一闻,应该没有任何气味。

(2)如果水中混入了大量的爿寸人体有害的物质,水质就变坏了。这时,我们就说水被污染了。被污染的水通常有以下特征:水的颜色呈黑灰、黑红或暗褐等颜色,有腥、臭等难闻的气味,水面漂浮着油、泡沫等。有的被污染的水表面看不出来,也没有什么怪味,需要用试验的方法才能发现其中含的有害物质。

(3)混入水中的各种有害物质都叫做污染物。污染物可能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的来自工厂,有的来自医院,有的来自居民区……污染物的来源叫做污染源。

2.讲解考察的意义:随着科学和生产的发展,人们生产的东西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向自然界排放的废水倾倒的垃圾也越来越多,这些废物会通过多种途径使自然水域的水受到污染。不少自然水域的水已经被污染得很严重,并且有继续恶化的趋势,对人的健康威胁很大我们这个地区的自然水域是不是也受到污染了呢?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心和了解的问题。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应该亲自到自然水域去看一看,做一次实地考察。

3.讲解考察的有关事项

(1)时间:在课后进行,在下一节自然课前完成。

(2)地点:到我们学校附近的自然水域去考察。

(3)方式:在教师带领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宣布分组名单,任命组长。)

(4)方法:

①到附近的自然水域去,看一看那里的水是什么颜色的,水中有没有油、泡沫等漂浮物。

②找一个无色透明的罐头瓶,用细绳把瓶子系在一根长竹竿上。站在岸上,用竹竿挑着瓶子从水域中取一瓶水仔细观察,看一看水是不是无色透明,闻一闻有没有腥、臭等难闻的气味。然后,把采集的水样带回来,在下节课相互交梳。

③看一看水域周围有没有厕所、垃圾堆、牲畜圈等。

④看一看,有没有向水域排放废水、污水的管道,排出的水是什么样的。设法了解一下,这些废水和污水是从哪里来的,水里有没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⑤根据以上情况做出结论:所考察的水域是不是受到了污染?污染严重吗?污染源在哪里?

⑥把考察的结果填写在课文的“考察报告”内。(指导填写考察报告的方法。)

(5)注意事项:

①以小组为单位集体行动,不要独自一人活动。出发前,告诉家长到哪里去、干什么;考察结束,集体返回,不要到其他地方去玩。

②不要到远的地方去考察,不要到深水边去考察;只能站在岸上用竹竿挑着瓶取水样,不准下水去取水样;在岸上不要打闹。

③取的水样只能看、闻,不能尝。

④往返路上注意安全。

4.分组讨论考察计划――分工和方法等。(各组讨论的结果要向教师简要汇报,以便教师了解。对不符合考察目的和安全要求的计划,要建议学生修改。)

布置作业

考察附近的自然水域。考察之后填写考察报告。

10  水域的污染和保护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水域污染的危害和原因,以及保护水域不受污染的意义和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根据已有材料进行分析综合的能力。

二、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关于水域污染和保护方法的挂图或投影片。

学生准备:考察报告和取来的水样。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汇报考察结果。(以组为单位汇报。汇报的重点:考察了哪个自然水域,那里的水是什么样的,是不是被污染了,污染源在哪里。除口头汇报外,还可以交换各组取来的水样,进行观察。)

2.教师小结考察情况。

3.讲述:这节课,我们在考察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关于水域污染和保护的知识。(板书课题。)

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井水污染的原因和危害

(1)出示“井水污染图”(或投影片)。

(2)观察: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地方?图中有什么?

(3)讨论:

①井水是不是污染了?污染源在哪里?

②饮用这样的井水对人的健康有什么危害?

③你看过像图中这样处在污染环境中的井吗?咱们这个地区有没有这样的井?

④怎样做才能防止或减少对井水的污染7.

(4)教师小结:井水污染的原因、危害和保护。

2.指导学生认识河水污染的原因和危害

(1)出示:河水污染图(或投影片)。

(2)观察:这幅图中画的有什么?

(3)讨论:

①这条河中的水会不会受到污染?为什么?

②这条河与人的生活有什么关系?(这条河水是自来水厂的水源,人们的生活用水都来自这条河;此外,食品、饮料工厂用水,灌溉、水产养殖用水,也要来自这条河。)

③如果这条河长期得不到治理和保护,河里还会有鱼虾等生物吗?自来水的水质会好吗?对居民的身体健康有什么危害?  ,

④咱们这个地区的河水或湖水,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情况?(如果学生不知道,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讲一讲。)

(4)教师小结:河水污染的原因和危害。

3.指导学生认识保护水域不受污染的方法

讲解:

(1)水域污染严重威胁着人民的健康和水产资源。为了保护人民的健康和水产资源;我国政府专门颁布了“环境保护法”。

(2)环境保护法规定;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必须经过处理,把有害物质降低到对人体健康无害的程度,才准许排放到自然水域中去。环境保护法还规定:在自然水域附近,不能堆放工业废渣、垃圾、粪便等污染物。

(3)为了保护自然水域不受污染,每个公民都应该自觉遵守环境保护法,热情宣传环境保护法,努力制止各种违犯环境保护法的行为。

4、联系实际进行保护自然水域的教育

讨论:为了保护我们这个地区的自然水域不受污梁或减少已有的污染,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巩固、应用

1.教师简单概括本课教学内容

2.提问;

(1)水域污染的原因是什么?

(2)水域污染有什么危害?

11 磁铁的性质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知道磁铁有指南北的性质,磁铁的两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做说明磁铁两极相互作用的实验)和归纳概括能力(运用归纳的方法概括磁铁的性质)。

二、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装有水的水槽、泡沫塑料板、条形磁铁、蹄形磁铁。

2、演示实验材料――没有标出磁极名称的蹄形磁铁和条形磁铁。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提问: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关于磁铁的性质的知识,你们还记得磁铁有哪些性质吗?

(磁铁能吸铁,磁铁还能隔着东西吸铁。)

2.讲述:除这些性质之外,磁铁还有其他一些性质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磁铁的性质。(板书课题。)

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磁铁有指南北的性质

(1)谈话:在研究磁铁性质之前,我们先辨认一下教室内的方向。谁能指出教室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2)讲解:把泡沫塑料板放在水槽里的水面上,再轻轻地把条形磁铁放在泡沫塑料板上,不要动,等磁铁不再旋转的时候,观察磁铁的两端分别指向哪个方向?反复实验二三次,看结果是不是相同?

(3)学生分组实验。

(4)汇报实验结果:

①磁铁的两端分别指向哪个方向?几次实验结果是不是相同?

②磁铁的哪一端指北,哪一端指南?(用磁铁的南端的颜色或标着的字来描述。)

③各组实验结果是不是相同?

(5)讨论:这说明磁铁有什么性质?

(6)教师小结:以上实验说明磁铁有指南北的性质。磁铁指南的一端叫做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一端叫做北极,用N表示。各种形状的磁铁都是这样。

(7)指导学生填写课文中这个问题的结论。

2.指导学生认识磁铁的两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1)讲解:在每组实验桌上有两块磁铁,把两块磁铁的任意两个极相互接近,看发生什么现象?把实验结果记录在课文36页的表中。

(2)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充分实验。)

(3)汇报实验结果。(把学生汇报的内容填写在教师的大记录表中,以便分析讨论。)

(4)讨论:

①从实验记录中,看出磁铁两极相互接近时发生的现象有什么规律?

②这说明磁铁有什么性质?(学生不可能一下子就说出“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话,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然后再给出“推斥”、“吸引”等词,引导他们逐步达到用精炼的、规范的语言进行概括。)

(5)教师小结:通过以上实验,我们知道:当两块磁铁的两个极相互接近时,相同的极互相推斥,不相同的极互相吸引。简单说就是: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6)指导学生填写课文中这个问题的结论。

巩固、应用

1.提问:现在,你知道磁铁有哪些性质?

2.指导学生应用磁铁的性质解决问题

(1)讲述:有一块条形磁铁和一块蹄形磁铁,它们既没有漆着颜色,也没有标出磁极名称,谁能想办法辨认这二块磁铁哪端是南极,哪端是北极?

(2)分组讨论、实验。

(3)汇报实验结果;

①两块磁铁哪端是南极,哪端是北极?

②用什么方法辨认的?(让学生在讲台上演示。)怎样想出这个方法的?

(4)教师小结:同学们想的方法很好,这说明你们已经掌握了磁铁的性质,并能应用这些性质解决问题。

布置作业

实验:有两根针,一根有磁性,一根没有磁性,不许用任何东西,能辨认出哪根针有磁性吗?

四、课后小记

12 指南针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知道指南针是用来测定方向的仪器,是利用磁铁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了解指南针的用途和用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学生初步学会制作指南针。

3.通过介绍指南针的历史,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分组观察和制作指南针所用的材料――指南针、磁铁、大号钢针、薄泡沫塑料片。

2.演示用器材――用悬吊、水浮、顶针等方法制作的指南针样品。

3.挂图或投影片――司南、古罗盘。

学生准备:每组带一个大瓷碗。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提问:

(1)磁铁有哪些性质?

(2)应用磁铁能吸铁的性质可以做什么?

(3)应用磁铁能指南北的性质可以做什么?

2.讲述: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关于指南针的知识。

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指南针的构造和原理

(1)讲解:在各组的实验桌上有一个指南针,把它拿出来。观察指南针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把指南针平放在桌上,等磁针稳定下来,看它是指向南、北方向吗?

(2)学生分组观察。

(3)汇报观察结果。’

(4)提问:指南针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

(5)教师小结:指南针有各种各样的,但它们的构造基本相同。常见的指南针由磁针、支柱、刻度盘三部分构成。指南针是观测方向的仪器,是根据磁铁能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

2.讲解指南针的历史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早在多年前,我国古代人民就发现有一种石头能吸铁,并且能指南北。人们把这砷石头叫做磁石。

(出示司南图,或看课文中的插图。)  .

人们把磁石磨成一个勺形,把它放在一个非常光滑的铜盘上,这个勺形的磁石就慢慢地旋转起来,待磁石静止时,勺柄总是指着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

(出示古罗盘图或看课文中的插图。)

后来,人们在司南的基础上又发明了罗盘。古罗盘已经很像现在的指南针,有磁针,有刻度盘。把罗盘装在船上,可以给人们指引方向,到海上去航行。大约在8前,我国发明的指南针才传到非洲、欧洲,成为世界各国不可缺少的指南仪器,大大促进了世界各国科学、文化、经济的发展。现在,指南针做得更加精密,用途更加广泛。当人们使用指南针时,都不会忘记我国古代人民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贡献。

3.了解指南针的用途和用法

(1)讨论:指南针有什么用途?什么时候必须使用指南针?

(2)谈话:你们知道指南针怎么用吗?

(3)讲解演示:指南针的用法。(同课文中的内容。)

4.指导学生制作简易指南针

(1)谈话:有的同学一定很想有个指南针,我们来自己制作一个指南针好吗?

(2)讲解:

指南针最重要的零件是磁针。用磁铁的一个极,在钢针上沿着一个方向摩擦几十次(演示),钢针就变成了磁针。

要使磁针能指南,可以用悬吊法、顶针法或水浮法。(出示三种自制指南针样品。)我们采用水浮法:在大瓷碗里倒入半碗水,在水中放一块薄的泡沫塑料,把磨好的磁针轻轻放在泡沫塑料上,就成为一个简易的指南针。

(3)学生分组制作。

(4)汇报制作结果:是不是指南?

(5)教师小结。(对学生制作情况进行评价。)

巩固、应用

1.讲述: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指南针的知识。

2.提问:

(1)指南针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

(2)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叫什么?

布置作业

利用自制的指南针,测定学校、住家周围的一些景物的方位。

四、课后小记

13 水的压力

一、目的要求

1.指导学生认识水的压力――水对容器的底和壁都有压力;水中的物体也受到水的压力,压力是来自各个方向的;水越深压力越大。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两端开口的圆筒(塑料筒、竹筒或粗玻璃管),在一端蒙一块橡皮膜。

2、塑料瓶,在瓶壁下部开一个孔,在孔上粘一块橡皮膜。

3.两个漏斗,都用橡皮膜蒙住漏斗口,用橡皮管把两个漏斗颈连接起来,不要漏气。

4.高塑料瓶,在瓶壁的上、中、下部各扎一个孔。

5.水槽、烧杯、水、抹布。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提问:什么是大气压力?大气压力的方向是怎样 的?

2.谈话:

(1)谁会游泳?你在哪里游过? 。

(2)人站在齐胸深的水中,胸部有什么感觉?(感至有一种压力。)这是怎么回事?(水对胸部有压力。)

3.讲述,为什么人站在齐胸深的水中胸部会感到有压力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水对容器的底和壁都有压力

(1)讲解:在每组的实验桌上有一个两端开口的塑料筒,在筒的一端蒙住一块薄橡皮膜。用烧杯从水槽里取水,把水倒入塑料筒,观察蒙在筒底的橡皮膜有什么变化。

(2)学生分组实验。

(3)汇报实验结果。

(4)讨论:以上实验说明什么?(说明水对下面的物体――容器的底有压力。)

(5)讲解:在每组的实验桌上有一个塑料瓶,在瓶的下部壁上有一个圆孔,在孔上蒙了一块薄橡皮膜。往瓶子中倒满水,观察蒙在瓶壁上的橡皮膜有什么变化。

(6)学生分组实验。

(7)汇报实验结果,

(8)讨论:

①以上实验说明什么?(说明水对容器的壁也有压力。)

②把以上两个实验结果联系起来,说一说,水有没有压力?水的压力与固体的压力有什么不同?

(9)教师小结:通过以上实验可以知道,水有压力,不仅对容器的底有压力,对容器的壁也有压力。

(10)指导学生在课本上填写这个问题的结论。

2、指导学生认识水中的物体也受到水的压力,压力来自各个方向

(1)讲解:在每组实验桌上有这样一个实验装置――两个漏斗,漏斗口上蒙着薄橡皮膜,一根橡皮管把两个漏斗颈连接起来。用手指轻轻压一个漏斗口的橡皮膜,观察另一个漏斗口的橡皮膜有什么变化?(会鼓起来。)

(2)学生分组实验。

(3)汇报实验结果。

(4)讨论:以上实验结果说明什么?

(5)讲解:

以上实验结果说明,当一个漏斗口的橡皮膜受到压力时,这种压力会经过橡皮管中的空气传递到另一个漏斗口的橡皮膜,使它鼓起来;那么,当我们看到一个漏斗口的橡皮膜鼓起来了,就知道另一个漏斗口的橡皮膜一定受到了某种压力。

我们根据以上道理做一个实验,把一个漏斗放入水中,观察另一个漏斗口的橡皮膜有没有变化。

(6)学生分组实验。

(7)汇报实验结果。

(8)讨论;以上实验结果说明什么?

(9)讲解:通过以上实验我们知道,在水中的物体也受到水的压力。把水中的漏斗口朝向上、下、左、右、前、后等各个方向,观察另一个漏斗口的橡皮膜是不是都会被压鼓。

(10)学生分组实验。

(11)汇报实验结果。

(12)讨论:以上实验结果说明什么?

(13)教师小结:通过以上两次实验,我们知道在水中的物体也受到水的压力,压力是来自各个方向的。

(14)指导学生在课本中填写这个问题的结论。

3.指导学生认识水的压力大小与水的深度有关系,水越深压力越大

(1)讲解:在每组的实验桌上还有一个塑料瓶,右瓶壁的上、中、下部位分别扎了一个孔,往瓶中倒满水,观察有什么现象。

(2)学生分组实验。(此实验也可以用演示的方法。)

(3)汇报实验结果。

(4)讨论以上实验结果说明什么?

(5)教师小结:瓶中的水所以能从瓶壁的小孔中冲出来,是因为水有压力;喷得越远,说明压力越大。在实验中我们看到,瓶壁上的孔越往下,水喷出的越远,这说明水的压力大小与水的深度有关系,水越深压力越大。

(6)指导学生在课本上填写这个问题的结论。

巩固、应用

1.提问:通过本课学习你知道水的压力有什么特点?

2.解释:

(1)水库的大坝,为什么都是上面比较薄,下面比较厚?

(2)在深水中作业的潜水员,为什么一定要穿用金

属制成的抗压潜水服?

布置作业

设计实验:证明水越深压力越大。

四、课后小记

14  摆的秘密

一、目的要求

1.使学生知道: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是一定的;招动的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系,与摆的轻重没有关系;摆线短,摆动得快。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二、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支架、1号摆、2号摆、3号摆。(2号摆与1号摆的摆线长短相同,摆锤比1号摆重;3号摆与1号摆的摆锤轻重相同,摆线比l号摆短。)

2.秒表。

3.挂图或投影片――机械摆钟的内部构造及钟摆。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谈话:

(1)你们看过钟摆的运动吗?它是怎样运动的?

(2)还有哪些物体是像钟摆一样运动的?

2.讲述:

像钟摆这样的运动叫做摆动。

你们注意过物体的摆动有什么规律吗?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科学家研究摆动的故事。

学习新课

1.讲述伽利略研究摆的秘密的故事

大约400多年前,意大利有一位科学家,他的名字叫伽利略。有一天,他在一个大厅里看见一盏吊灯在风的吹动下不停地摆动着。这件事引起了他的兴趣,于是他便注意地观察起来。他用自己的脉搏计算时间,观察吊灯的摆动有什么规律,结果发现了其中的秘密。那么,吊灯的摆动究竟有什么规律呢?让我们像伽利略那样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2.指导学生认识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有什么规律

(1)认识摆

①讲解、演示:在一根细线下拴一个重物,把线挂在支架上,推动重物,它就会像钟摆、吊灯一样摆动起来。这个实验装置叫做摆。这根拴着重物的细线叫做摆线。

②学生组装摆,观察摆的摆动。(用l号摆。)

(2)观察摆在相同的时间里摆动的次数

①讲解:下面,我们来观察你们组装的这个摆的摆动。观察时,老师负责记时,同学们数摆动的次数(摆往返一次数一个数),都要默数,以免相互干扰。

②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在30秒内摆动的次数,实验2次,把实验结果填写在课文的记录表中。

③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在60秒内摆动的次数,实验2次,把实验结果填写在课文的记录表中。

④汇报实验结果。

(3)讨论:通过以上实验,你发现摆动有什么规律{

(4)教师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每个组的摆,在相同的时间里,摆动的次数总是相同。这说明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是一定的。

(5)指导学生填写课文中这个问题的结论。

3.指导学生认识摆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系

(1)讨论:

①在上面的实验中,你还发现了什么问题?

②每个组的摆摆动的快慢是一定的,不同组的摆摆动的快慢全相同吗?

③摆的快慢可能与什么有关系呢?

(2)研究摆动的快慢与摆的轻重有没有关系

①讨论:要知道摆动的快慢与摆的轻重有没有关系,应该怎么办?

②讲解:要知道摆动的快慢与摆的轻重有没有关系,可以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比较当摆线长短相同、摆的轻重不同时,摆动的快慢是否相同。1号摆和2号摆就是符合以上条件的两个摆,可以用它们来做对比实验。观察它们在30秒内摆动的次数,每个摆观察2次。把实验结果填写在课本的记录中。

③ 学生分组实验。

④汇报实验结果。

⑤讨论:以上实验结果说明什么?

⑥教师小结:通过以上实验可以知道,摆动的快慢与摆的轻重没有关系。

(3)研究摆动的快慢与摆线长短有没有关系。

①讨论:要知道摆动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没有关系,应该怎么办?

②讲解:

要知道摆动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没有关系,也需要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比较当摆线下拴的物体轻重相同、线长短不同时,摆动的快慢是否相同。1号摆和3号摆是符合以上条件的两个摆,可以用它们来做对比实验,实验要求和前面的实验相同。

③ 学生分组实验。

④汇报实验结果。

⑤讨论:以上实验说明什么?

⑥教师小结:通过以上实验可以知道,摆动的快慢

摆线的长短有关系;摆线短,摆动得快。

(4)指导学生填写课文中这个问题的结论。

巩固、应用

1.提问:

(1)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有什么规律?

(2)摆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系?与什么没关系?

(3)什么样的摆摆动得快?

2.讨论:

(1)钟摆有什么作用?

(2)怎样调节这类钟表走时的快慢?

3.教师简单解释以上两个问题。

篇3:小学数学第六册期中试卷

小学数学第六册期中试卷

一、判断题(每道小题 4分 共 12分 )

1. (1)一年中有7个月是大月,5个月是小月. ( )

(2)是闰年,有366天.( )

2. (1)29040=6……50 ( )

(2)6255<255 ( )

3. (1)两个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100. ( )

(2)已知单价和数量可以求总价. ( )

二、填空题(第1小题 4分, 2-3每题 6分, 共 16分)

1. (1)( )=日产量天数

(2)1234540的商是( )位数.

2. (1)828063可以把除数看作( )试商.

(2)7809≈( ) 78648≈( )

3. (1)2年半=( )个月 4日=( )时

(2)482( )=26……14

三、计算题(每道小题 6分 共 12分 )

1. 110+584-37515

2. 108(775-688)-8709

四、文字叙述题(每道小题 6分 共 12分 )

1. 24除72与48的和,商是多少?

2. 一个数是68,另一个数比它多35,它们的'积是多少?

五、应用题(每道小题 8分 共 40分 )

1. 棉纺厂5天织布250千米,照这样计算,要织800千米布,需要多少天?

2. 某鱼场第一次捕鱼843千克,第二次捕鱼348千克,每千克售价4元,这

些鱼共可卖多少钱?

3. 某童装厂第一车间有12人,平均每人每天生产童装4套,四月份共生产

多少套?

4. 甲乙两地相距490千米,一辆汽车以每小时35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需要多少小时?如果早晨5时出发,下午几时可到达?

5. 从长55厘米,宽40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尽可能大的正方形,余

下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六、其它题(每道小题 4分 共 8分 )

1. 把分步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

119014=85

1285=1020

2. 把分步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

1512=180

211+180=391

39123=17

第二学期期中测试题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填空(30分)

1.在下面的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①60×( )<370 ②80×( )<472

③60×( )<280 ④( )×26<160

2.根据算式填空

比150多18,改商( ).

3.①3610÷38的商是( )位数,商是( ).②2128÷56商的最高位是( )位,商是( ).

4.①4吨=( )千克.

②8000米=( )千米.

③500厘米=( )毫米=( )分米=( )米.

5.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①一支粉笔长约75( ).

②一个梨重130( ).

③一艘轮船每小时行20( ).

④一条鲸鱼重50( ).

6.①( )×( )=总价.

②总产量( )=( ).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5分)

1.一个多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三位数.这个多位数可能是四位数或是五位数. ( )

2.20厘米长的红铅笔和2分米长的蓝铅笔一样长.( )

3.测量人的身高可以用米或厘米作单位.( )

4.三年级有3个班,平均每班浇树32棵,一共浇树多少棵?这是一道求工作总量的题目.( )

5.要求总产量必须知道单产量和时间.( )

三、计算(40分)

1.直接写得数(8分)

40×80= 0×560= 180×2= 56÷9=

630÷7= 250÷50= 136+32= 125-25=

12×40= 16×6= 480÷80= 900÷30=

5600÷70=15×6= 34×40= 17×3=

2.笔算(12分)

①38×72= ②107×25= ③240×28=

④5974÷34= ⑤9666÷46=

要验算 要验算

3.脱式计算(12分)

①4995-51×42 ②5670÷(315÷15)

③32×(86-37) ④241+2961÷47

4.列式计算(8分)

①8556里面有多少个69?

②364除以37,商和余数分别是多少?

四、应用题(25分)

1.一台织布机每小时织布6米,要织792米布需要多少小时?(先写出数量关系式再解答)

2.饲养小组养鸭76只,是养鸡只数的4倍,饲养小组养鸡和鸭共多少只?

3.小亮家到学校2100米,用了15分钟,小亮每分钟走多少米?(先写出数量关系式再解答)

4.第一小组有16人,平均每人加工零件28个,第二小组比第一小组多加工22个,第二小组加工零件多少个?

5.汽车制造厂要生产8400辆客车,已经生产了1400辆,剩下的要35天完成任务,平均每天生产多少辆?

参考答案

一、1.①6 ②5 ③4 ④6

2.①20 7 168 168 6

②5 68 340 2720

3.①两 95

②十 38

4.①4000 ②8 ③5000 50 5

5.①毫米 ②克 ③千米 ④吨

6.①单价 数量

②单产量 数量或数量 单产量

二、1.√ 2.√ 3.√ 4.√ 5.×

三、1.略.

2.①2736 ②2675 ③6720 ④175……24

⑤210……6

3.①2853 ②270 ③1568 ④304

4.①124 ②9……31

四、1.工作总量÷工效=工作时间 132小时

2.95只

3.路程÷时间=速度 140米

4.470个

5.200辆

篇4:小学语文第六册期中试卷十六

一、看拼音写词语。(8%)

d4o y!ng x9 h3n q@ng h8

(  ) (  ) (  )

l{8 gu^ y@ ch2ng g3n l3n

(  ) (  ) (  )

t8 sh& ji1ng x@n ji1ng y0

(  )  (  )

二、字(12%)

1.查字典(4分)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字。(4分)

兴( )勃勃 安然无( ) 争先( )后

半途而( ) 一声不( ) 如( )重负

3.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线连起来。(4分)

三、词(10%)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2分)

( )的知识 ( )的班级 ( )的时间

( )的红领巾

2.写出意思相反的词。(2分)

善良( ) 高耸( ) 熟悉( ) 迟钝( )

3.写出意思相近的'词。(2分)

和蔼( ) 根基( ) 希罕( ) 富饶( )

4.选择合适的词,填在括号里。(4分)

珍贵 珍爱 珍藏

(1)这张( )的照片,是爸爸和总理的合影,我一直( )着。

鼓动 鼓舞 鼓励

(2)当我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老师和同学们热情地( )我,使我受到很大的( )。

四、句(20%)

1.加上合适的词,把句子说具体些。(5分)

(1)鱼穿来穿去。 ( )鱼( )穿来穿去。

(2)翠鸟朝远处飞走了。 翠鸟( )朝远处飞走了。

(3)红军踏着积雪前进。( )红军踏着( )积雪( )前进。

2.把下面的句子不完整的补充完整,并加上标点。(4分)

(1)到操场上去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巧玲珑的翠鸟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扫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海的景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给句子换一种说法。(3分)

例: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 各种海鸟栖息在树林里。

(1)大海上航行着一艘轮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家小院的西墙上长着爬山虎。____________________

(3)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加标点。(4分)

从前有个小男孩( )他有许多愿望( )一天( )妈妈对他说( )只有天上掉下来的星星( )才能帮你实现愿望( )男孩高兴极了( )忙问妈妈( )您对我有什么希望吗( )( )我只有一个希望( )妈妈说( )就是希望你成为善良的人( )

5.将下列排列错乱的几句话重新排列,连成一段通顺的话。(4分)

( )王林一看,笑着对妹妹说:“小傻瓜,这是中国地图,来,哥哥和你一起看。”

( )他边说边拉着妹妹来到墙边。

( )王林指着地图,沿着中国的边界比划着说:“这是咱们中国。”

( )他又指着地图上的红五角星说:“那是我们中国的首都――北京。”

( )一天放学,王林刚进家门口,妹妹就嚷开了:“哥哥,你看妈妈买了一幅画,上面有只大公鸡!”

( )地图挂得很高,王林搬来一把椅子,把妹妹抱上去,站在椅子上。

( )妹妹听了,高兴地从椅子上跳下来,一边笑着一边说:“我看见北京了,我看见北京了。”

( )望着天真可爱的妹妹,王林笑了。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30%)

1.按课文内容填空。(4分)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 )。你用心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 )声音:有的像( )一样嗡嗡,有的像 ( )一样啾啾,有的像( )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 )……

---------------------------

2.读一段话,回答问题。(7分)

一群群的鱼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有的身上长着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飞虎鱼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好看极了。气鼓鱼的眼晴圆溜溜的,身上长满刺儿,它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1)这段话一共有__________句。可以分为几层,用/在文中标出。

(2)这段话主要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短文,回答问题。(19分)

南瓜的妙用

篇5:小学语文第六册期中试卷十六

小学语文第六册期中试卷(十六)

小学语文第六册期末试卷(十六)

一、看拼音写词语。(8%)

d4o y!ng x9 h3n q@ng h8

(  ) (  ) (  )

l{8 gu^ y@ ch2ng g3n l3n

(  ) (  ) (  )

t8 sh& ji1ng x@n ji1ng y0

(  )  (  )

二、字(12%)

1.查字典(4分)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字。(4分)

兴( )勃勃 安然无( ) 争先( )后

半途而( ) 一声不( ) 如( )重负

3.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线连起来。(4分)

三、词(10%)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2分)

( )的知识 ( )的班级 ( )的时间

( )的红领巾

2.写出意思相反的词。(2分)

善良( ) 高耸( ) 熟悉( ) 迟钝( )

3.写出意思相近的词。(2分)

和蔼( ) 根基( ) 希罕( ) 富饶( )

4.选择合适的词,填在括号里。(4分)

珍贵 珍爱 珍藏

(1)这张( )的照片,是爸爸和总理的合影,我一直( )着。

鼓动 鼓舞 鼓励

(2)当我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老师和同学们热情地( )我,使我受到很大的( )。

四、句(20%)

1.加上合适的`词,把句子说具体些。(5分)

(1)鱼穿来穿去。 ( )鱼( )穿来穿去。

(2)翠鸟朝远处飞走了。 翠鸟( )朝远处飞走了。

(3)红军踏着积雪前进。( )红军踏着( )积雪( )前进。

2.把下面的句子不完整的补充完整,并加上标点。(4分)

(1)到操场上去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巧玲珑的翠鸟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扫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海的景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给句子换一种说法。(3分)

例: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 各种海鸟栖息在树林里。

(1)大海上航行着一艘轮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家小院的西墙上长着爬山虎。____________________

(3)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加标点。(4分)

从前有个小男孩( )他有许多愿望( )一天( )妈妈对他说( )只有天上掉下来的星星( )才能帮你实现愿望( )男孩高兴极了( )忙问妈妈( )您对我有什么希望吗( )( )我只有一个希望( )妈妈说( )就是希望你成为善良的人( )

5.将下列排列错乱的几句话重新排列,连成一段通顺的话。(4分)

( )王林一看,笑着对妹妹说:“小傻瓜,这是中国地图,来,哥哥和你一起看。”

( )他边说边拉着妹妹来到墙边。

( )王林指着地图,沿着中国的边界比划着说:“这是咱们中国。”

( )他又指着地图上的红五角星说:“那是我们中国的首都――北京。”

( )一天放学,王林刚进家门口,妹妹就嚷开了:“哥哥,你看妈妈买了一幅画,上面有只大公鸡!”

( )地图挂得很高,王林搬来一把椅子,把妹妹抱上去,站在椅子上。

( )妹妹听了,高兴地从椅子上跳下来,一边笑着一边说:“我看见北京了,我看见北京了。”

( )望着天真可爱的妹妹,王林笑了。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30%)

1.按课文内容填空。(4分)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 )。你用心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 )声音:有的像( )一样嗡嗡,有的像 ( )一样啾啾,有的像( )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 )……

2.读一段话,回答问题。(7分)

一群群的鱼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有的身上长着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飞虎鱼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好看极了。气鼓鱼的眼晴圆溜溜的,身上长满刺儿,它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1)这段话一共有__________句。可以分为几层,用/在文中标出。

(2)这段话主要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短文,回答问题。(19分)

南瓜的妙用

南瓜的用处真大。

南瓜能吃,人们用它做饭、做菜。

中亚地区人们用南瓜做成玩具。在能工巧匠的手下,南瓜成了可爱的胖娃娃、健壮的老水牛、凶猛的狮子。

非洲有些国家的居民把又大又老的南瓜制成各种器具。例如盛水、盛粮食的盛器啦,作为渡河的浮排啦。用南瓜捉猴子就更有意思啦!他们先在南瓜上挖个洞,取出瓜瓤,然后往里面放些米粒,放在猴子经常出没的地方。好奇的猴子发现以后,( )当猎人突然出现在它面前的时候,猴子呆住了,它紧握米粒的拳头从小洞里拿不出来,可是又不愿意松开抓到米粒的爪子,这样猴子就服服贴贴地被捉住了。

(1)在括号里加上必要的语句,使文章的意思连接起来。

(2)这段话围绕哪一句话写的,用“~~~~”划下来。

(3)南瓜的用处很多,可以( ),可以( ),还可以( )

(4)人们用南瓜捉猴子,短文从三方面来写:先写人们在南瓜上( ),( ),( ),( ),再写猴子发现南瓜后,把爪子伸进小洞去抓米粒,最后写猴子( )。

六、作文(20%)

仔细看图,想想下面的问题,然后写一段话。

1.老大爷怎么会摔倒呢?

2.小红和小刚看到老大爷摔倒了,怎么做?

3.小明回过头来看到了,会怎么想?怎么做?

小学语文第六册期末试卷(十六)答案

一、倒影 希罕 庆贺 掠过 异常 橄榄 特殊 将信将疑

二、1.责:Z 贝 4 ①

逐:Z 辶 7 ②

置:Z 8 ④

2.致 恙 恐 废 吭 释

3.ch*――厨房 c&――粗细 j@n――尽量

j!n――尽管 sh1n――扇动 sh4n――扇子

三、1.丰富 优秀 宝贵 鲜艳

2.凶恶 低陷 陌生 敏捷

3.和气 基础 希奇 富裕

4.(1)珍贵 珍藏 (2)鼓励 鼓舞

四、1.(1)一群群的 在珊瑚丛中

(2)贴着水面

(3)英勇的 没膝的 一步一步向山顶

2.(1)全班同学到操场上去活动。

(2)小巧玲珑的翠鸟十分可爱。

(3)句子完整。

(4)大海的景色真是太美丽了。 (或!)

3.(1)一艘轮船在大海上航行。

(2)爬山虎长在我家小院的西墙上。

(3)一只大青蛙蹲在荷叶上。

4.,。,:“,。”,:“?”“。”,“。”

5.2 3 5 6 1 4 7 8

五、1.略

2.(1) 6

第一层(第1、2句)

第二层(第3、4句)

第三层(第5、6句)

(2)西沙群岛的海里鱼很多。

3.(1)马上把爪子从南瓜洞里伸了进去。

(2)南瓜的用处真大。

(3)吃 做成玩具 制成各种器具

(4)挖个洞 取出瓜瓤 放些米粒 放在猴子经常出没的地方 被捉住了

六、略

小学语文第六册期中试卷(十六)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6:第六册语文期中测试卷参考

一、读拼音,写词语。

Shuāidǎo zēngtiān hútú wēixiǎn

( )( )( ) ( )

Xībó gɑosù lǒngzhao zhēdǎng

( )( )( ) ( )

Xīng luó qíbù qiān zibǎitai ruìxuě chū jiang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疗( ) 架( )惜( )蓝( )

辽 ( ) 驾( )措( )篮( )

三、划去括号中不恰当的字。

(尊遵)守(坐座)位 兴高(采 彩)烈

曲(折 拆) 形(状 壮) 波(涛 滔)汹涌

四、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老师像(妈妈)一样,关怀着我们成长。

1、我们是祖国的( ),老师就像辛勤的( )。

2、春天到了,小草长出来了,仿佛给大地铺上了一块绿色的(

)。

3、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 )。

4、流淌的小河,好似一条( )。

五、把下面的句子重新排列,序号写在括号里。

( )借着楼道的光,我将教室的门锁好,走下楼去。

( )我关上楼道的`灯,摸着黑下了楼。

( )写完作业,灯火通明的教室里只剩下我一人了。

( )一夜要浪费多少电啊!于是,我转身又上了楼。

( )我快速地收拾好书包,熄灭教室的灯,走出教室。

( )走到操场,我忽然想起楼道的灯没关。

六、照样子改句子。

例:爸爸捡到了这只小狗。

这只小狗是爸爸捡到的。

1、我吃了奶奶买的大西瓜。

2、六(2)班同学获得了拔河比赛的胜利。

七、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1、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2、我怀着愉快而高兴的心情,接受了任务。

3、我闻着菊花散布出来的香味。

4、老师的手中一本语文

八、按课文内容填空。

1、每一个浪头都( ),一团团,( ),仿佛是( )。

2、“雪儿,你去吧,( )。”

3、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 ),转眼间(

)。

九、用“齐心协力、热火朝天、干干净净”写一段话。

十、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冒险

春天到了。两颗种子躺在肥沃的土里,开始了下面的对话。

第一颗种子说:“我要努力生长!我要向下扎根,还要‘出人头地’,让茎叶随风摇摆,歌颂春天的到来--------我要感受春晖照耀脸庞的温暖,还有晨露滴落花瓣的喜悦。”于是,它努力向上生长。

第二颗种子说:“我没那么勇敢。我若向下扎根也许会碰到硬石。我若用力往上钻,可能会伤到我脆弱的茎。我若长出幼芽,难保不会被蜗牛吃掉。我若开花结果,只怕小孩子看了会将我连根拔起。我还是等情况安全些再做打算吧。”

于是,它继续瑟缩在土里。几天以后,一只母鸡在庭院里东啄西啄,这颗种子就这样进了母鸡的肚子。

1、多音字组词。

扎 zhā( ) 露lù ( ) 难nán( )

zhá( ) lòu( ) nan( )

2、填合适的词。

( )的土地 ( )的茎 ( )的春天

3、写反义词。

脆弱( ) 危险( ) 胆怯( )

4、文中是谁冒险?它为什么要冒险?

5、第二颗种子为什么不敢冒险?结果怎样?

十一、作文。

我们常常爱幻想,假如我是神笔马良,我要画出坚固的大堤,让洪水不再泛滥;假如我是市长,我要让所有的人都住上新房;假如我是服装设计师,我要设计出自动调节温度的服装,让人们不再为四季增减衣服而操心;假如我是一片云,我要飘向干旱地区,为人们下一场透雨……这些都是多么美好的愿望呀!请以《假如我是……》为题,把你的美好愿望写下来。

篇7:期中反思

期中反思

期中反思

三角湖小学 舒红美

转眼间,本学期已过半,回首半学期的工作,忙碌而又充实,虽然本学期所带班级没有变动,但学生从二年级升入三年级后思想状态却有较大的变化,有些学生的思想由单纯变得较为复杂,班级工作的开展不像以前那么顺畅,以前处理问题的那些“老把戏”也渐渐失去了作用,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针对这些情况,我首先从走近学生开始,利用大课间、午间的时间多和他们在一起了解思想动态,发现情况及时和家长沟通,另外在课堂教学中也相机引导疏通,逐渐形成良好的班风。

另外在教学方面,和三年级相比,三年级的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节奏、教学侧重点都发生了变化,起初,学生和家长都有些不适应,通过召开家长会,让家长们认识到了三年级这个特殊年级的特点及如何辅导孩子。在家长的配合下,孩子们很快适应了快节奏的教学模式,致使教学工作能有条不紊的进行。在我们的教学中,除了一如既往的抓好基础外,我重点抓了课外阅读和起步作文,并将自己的工作思路和教学思路在家长会上向家长们事先说明,取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配合,及时在家校本上反馈,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孩子,除了课内辅导外跟踪到课外,指导家长如何辅导配合,尽最大的努力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本学期期中考试成绩已揭晓,看着学生们期中考试的试卷,有喜有优。喜的是学生们对我平时授课中所强调的重要知识点能予以高度重视,能严格按照我考前所强调的.注意事项答卷。绝大多数学生卷面整洁、字迹工整,回答问题能做到语句通顺且完整。忧的是学生成绩两极分化现象严重。班级中学困生的进步不明显,而且这几名学生平时作业拖拖拉拉,作业不催不做。他们到校晚,早自习中该识记的记不住。多次与其家长联系,效果甚微。而且这几名学生不光语文成绩差,数学、英语、科学也很不理想。其任课教师多次找到我叙说他们作业不交、课上不认真听讲等。对他们这几个学生,我非常担忧。

针对以上情况,在后期我将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予以疏通、引导。

2、继续加强课堂教学的组织,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教学常规工作严谨有序。

3、继续加强阅读与习作的训练。阅读与写习作一直是学生的难点,也是语文教师指导的难点。后阶段,将加大阅读的训练,对典型的阅读习题、能启迪学生心智的好文章则集体讲解。并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进行段的训练,使学生答题更规范、更严谨。

4、加大培优补差力度,加大激励机制。对学困生,则采用互助小组、家长参入、教师单独指导等方式。

希望通过努力,孩子们能学得更扎实。

篇8:期中反思

期中反思

各年级成绩,学生评教问卷,学生座谈,听课汇总,家长反馈,常规巡视,教案检查,作业批改,电教手段使用,实验开设 ,教研活动,备课组活动,图书阅览等。

二、反应出的现象

成绩:

1、两极分化现象。2、平行班之间出现发展不平衡。3、同一班级的各学科发展不平衡。4、同一教师所教同类型的班,存在较大差异。5、同一教师所教不同类型的班,优势不突出。

问卷和座谈:

学生关注:经常使用媒体手段,运用恰当,效果显著; 作业适量,收发、批改、讲评作业及时,有成绩,有批语;教有激情,语言简练、准确、生动;板书一贯规范、合理;辅导答疑认真、主动;乐于奉献、一视同仁;课堂结构合理,训练精当,有反馈,有落实。

学生喜爱的老师特点:

讲课生动,内容丰富,给大家拓展知识面宽,易懂;对学生认真负责,为人和善、亲近;对学生关心,并以自身为榜样告诉学生做人方面的道理,讲课和蔼可亲,幽默;对学生一视同仁。

不喜欢老师的原因:

课堂无趣,枯燥无味,照搬书本,知识不丰富,拓展知识少,讲课不风趣幽默,过于严肃。

1、教学管理――向深入、合作共进要质量。

常规管理需进一步精细化,信息要准确、反馈要及时,确保良好的教学秩序; 加强与年级、学科组的沟通、指导。

2、对年级工作建议――向管理要质量

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内驱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下一阶段工作的计划性,加强常规管理、落实和反馈

3、对学科、备课组建议――向高效教学研究要质量

加强高效教学研究,研究各级各类课的教学模式并示范培训 ;按课标、中高考、会考要求强化各学段知识、能力、学科德育的落实和衔接,总结形成校本学习资源;加强青年教师和教学较薄弱教师的帮助工作。

篇9:期中反思

时间如梭,转眼间,四年级都过去半个学期了,今天,我们迎来了期中考试。

考前,我的心情十分紧张,心里就像揣了一只小兔子一样,上蹿下跳,忐忑不安,总害怕自己考不好怎么办。考后,我的心情有点小失落,我认为我的英语考得还不错,数学考得也还行,但是语文有点考砸了。因为在一个填空题上耽误了很长一段时间,再加上写字速度慢,后面用来写作文的时间就不够用了。我必须吃一堑,长一智,以后遇到不会做的题先空着,等到做完了后面的,回过头来,再去思考,这样会更合理分配时间。其实,我的作文没写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课外书读得不够多,在课下应该多积累一些好词好句和古诗,这些东西都是百益而无害的。

最近,我的字也写的不够工整,结构总是掌控不好。不是头大身子小,就是头小身子大,应该带尖的地方也没有尖,这些都是不认真,不用心的表现。在这个方面,我应该认真点儿了。“学习是学给自己的。”这是李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我的虚心改正啦!

篇10:期中反思

期中考后的反思李凯航前几天,们期中考,一下子就写完了试卷和作文,坐在那等着下下课。下课了,把试卷放在桌上,飞一般冲出教室。

星期一,公布分数,是既紧张又兴奋,真想拿着试卷回家找领奖。老师念到到时,我聚精会神地听着,生怕听错。“凯航,72.5分”“啊!”天哪!我怎么会考得这么差。过了一会儿,老师将试卷发下来,我迫不及待地一看,试卷上鲜红的72.5分好像在嘲笑我说:“太不认真了。”我一看题目,在按课文填空就扣了0.5分,真不该错呀!要是这对了,我不就73分了嘛。都是因为我太粗心了!唉!

回家的路上,我沉默不语。妈妈问我:“考了几分啊?”我小声回答:“72.5分。”“我就知道你考不好。”妈妈说。

回到家,妈妈把我训斥一顿,说:“这种错误你犯了很多次了,在我面前都会背,怎么会错呢?为了罚你粗心,就罚你上学自己走一天的路!”唉!我暗暗下决心,下次一定要考好!

篇11:学年小学第六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以教材为依据,以课堂为主阵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32名,其中男生19名,女生13名。从整体看,本班属于前面有优等生,但后面后进生较多这种情况,上学期期末考试低分有两人。优等生能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习惯。后进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自觉做好上课准备,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认真听讲。

多数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字词的轻重缓急,能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和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和优美,但是不能用自己的声音,有感情地表达出来。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只是有少数学生学习自觉性较差,还存在诸多不足。

三、教材分析

本册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篇。教材后面还编排有8篇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第二组和第五组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

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爱护周围环境;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可贵的亲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国际理解和友好;神话故事、传说。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每个语文园地仍由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分别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这些栏目在八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四、学习目标

(一)识字、写字

1、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2、激发学生对学习汉字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好习惯。

3、学会300个生字,认识200个生字。

4、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5、能使用硬笔熟练的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正楷字帖。

6、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

(二)阅读

1、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篇12:学年小学第六册语文教学计划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万字。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对习作有兴趣。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完成课内习作8次。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五、教学措施

1、走进新课程,更新教学观念,努力使自己成为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和研究者。

2、认真钻研,科学使用教材。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主动和富有个性地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地创新和实践,使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

4、加强朗读训练,在读中求感悟。

5、注重祖国语言的积累运用。

6、积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提高语文素养。

7、合理使用电教设备、教学资源。

8、尊重学生,关爱差生。

9、充分发挥课程的美育功能,陶冶学生高尚情操。

篇13:小学语文第六册期末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8%)

d4oy!ngx9h3nq@ngh8

( )( )( )

l{8gu^y@ch2ngg3nl3n

( )( )( )

t8sh&ji1ngx@nji1ngy0

( ) ( )

二、字(12%)

1.(4分)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字。(4分)

兴勃勃安然无()争先()后

半途而()一声不()如()重负

3.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线连起来。(4分)

三、词(10%)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2分)

()的知识()的班级()的时间

()的红领巾

2.写出意思相反的词。(2分)

善良()高耸()熟悉()迟钝()

3.写出意思相近的词。(2分)

和蔼()根基()希罕()富饶()

4.选择合适的词,填在括号里。(4分)

珍贵珍爱珍藏

(1)这张()的照片,是爸爸和总理的合影,我一直()着。

鼓动鼓舞鼓励

(2)当我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老师和同学们热情地()我,使我受到很大的()。

四、句(20%)

1.加上合适的词,把句子说具体些。(5分)

(1)鱼穿来穿去。()鱼()穿来穿去。

(2)翠鸟朝远处飞走了。翠鸟()朝远处飞走了。

(3)红军踏着积雪前进。()红军踏着()积雪()前进。

2.把下面的句子不完整的补充完整,并加上标点。(4分)

(1)到操场上去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巧玲珑的翠鸟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扫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海的景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给句子换一种说法。(3分)

例: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各种海鸟栖息在树林里。

(1)大海上航行着一艘轮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家小院的西墙上长着爬山虎。____________________

(3)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加标点。(4分)

从前有个小男孩()他有许多愿望()一天()妈妈对他说()只有天上掉下来的星星()才能帮你实现愿望()男孩高兴极了()忙问妈妈()您对我有什么希望吗()()我只有一个希望()妈妈说()就是希望你成为善良的人()

5.将下列排列错乱的几句话重新排列,连成一段通顺的话。(4分)

()王林一看,笑着对妹妹说:小傻瓜,这是中国地图,来,哥哥和你一起看。

()他边说边拉着妹妹来到墙边。

()王林指着地图,沿着中国的边界比划着说:这是咱们中国。

()他又指着地图上的红五角星说:那是我们中国的首都北京。

()一天放学,王林刚进家门口,妹妹就嚷开了:哥哥,你看妈妈买了一幅画,上面有只大公鸡!

()地图挂得很高,王林搬来一把椅子,把妹妹抱上去,站在椅子上。

()妹妹听了,高兴地从椅子上跳下来,一边笑着一边说:我看见北京了,我看见北京了。

()望着天真可爱的妹妹,王林笑了。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30%)

1.按课文内容填空。(4分)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你用心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声音:有的像()一样嗡嗡,有的像()一样啾啾,有的像()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

2.读一段话,回答问题。(7分)

一群群的`鱼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有的身上长着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飞虎鱼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好看极了。气鼓鱼的眼晴圆溜溜的,身上长满刺儿,它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1)这段话一共有__________句。可以分为几层,用/在文中标出。

(2)这段话主要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短文,回答问题。(19分)

南瓜的妙用

南瓜的用处真大。

南瓜能吃,人们用它做饭、做菜。

中亚地区人们用南瓜做成玩具。在能工巧匠的手下,南瓜成了可爱的胖娃娃、健壮的老水牛、凶猛的狮子。

非洲有些国家的居民把又大又老的南瓜制成各种器具。例如盛水、盛粮食的盛器啦,作为渡河的浮排啦。用南瓜捉猴子就更有意思啦!他们先在南瓜上挖个洞,取出瓜瓤,然后往里面放些米粒,放在猴子经常出没的地方。好奇的猴子发现以后,()当猎人突然出现在它面前的时候,猴子呆住了,它紧握米粒的拳头从小洞里拿不出来,可是又不愿意松开抓到米粒的爪子,这样猴子就服服贴贴地被捉住了。

(1)在括号里加上必要的语句,使文章的意思连接起来。

(2)这段话围绕哪一句话写的,用~~~~划下来。

(3)南瓜的用处很多,可以(),可以(),还可以()

(4)人们用南瓜捉猴子,短文从三方面来写:先写人们在南瓜上(),(),(),(),再写猴子发现南瓜后,把爪子伸进小洞去抓米粒,最后写猴子()。

六、作文(20%)

仔细看图,想想下面的问题,然后写一段话。

1.老大爷怎么会摔倒呢?

2.小红和小刚看到老大爷摔倒了,怎么做?

3.小明回过头来看到了,会怎么想?怎么做?

篇14:小学思想品德第六册教案

小学思想品德第六册教案

一、礼貌待人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知道我国是礼仪之邦,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继承和发扬;知道讲文明、有礼貌是做人的基本品质,是尊重他人的表现。教育学生做个有礼貌的人。

教学要点:

1、我国是礼仪之邦,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讲文明、有礼貌是做人的基本品德,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3、做个有礼貌的人。

教学过程()

一、看图悟理

仔细观察图画,想一想,小亮问路,大伯为什么不理他?

使学生懂得其中的道理,懂得生活中与人交往,要礼貌待人。

二、学习新课

1、听录音故事《周总理以礼待人》,想一想讲了周总理几个故事?

2、学生各抒己见,老师倾听。

3、课文讲叙了周总理以礼待人的两个小故事。

第一次,总理去北京饭店开会,工作人员叫一辆已经停在饭店门口的汽车开走。总理见了,立即下车,批评了工作人员,并让那辆汽车的代表先进去,同时向那位代表道歉。

第二次是周总理等飞机机械师忙完工作才跟他握手。

4、小结:

我们要以周总理为榜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礼貌待人的传统美德,做一个讲文明、有礼貌的人。

三、习题讲解,指导言行

1、想一想,故事中的机械师为什么感动得热泪盈眶?

2、议一议

向做得对的同学学习,给做得不对的同学提意见,告诉他应该怎样做?

3、记一记

要求学生读儿歌,记住儿歌中的要求,使学生知道在生活中怎样做到礼貌待人,为什么要礼貌待人?

4、读一读

要求学生通过读传统美德故事,了解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好好继承和发扬这一美德。

教学后记:

二   《热情大方待外宾》

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育学生对外宾要热情、大方、有礼貌。遇到外宾不追 随,不围观,不指指点点。

教学过程()

一、启发说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如果你到一个新的地方,你希望那里的人怎样待你?

2.今天老师邀请一些朋友到我们班做客,大家看谁来了?

(幻灯投影:外国朋友)

我们称外国朋友、外国客人为外宾。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外宾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课,看朝阳小学的学生是怎样热情、大方待外宾的?

二、学习课文,引导明理。

1.下面请听故事(边听录音故事,边看课文内容)

2.朝阳小学的学生是怎样对待外宾的呢?

(1)我们一起来看课文一、二自然段。

思考:朝阳小学的学生见到外宾是怎样做的?(让外宾先进公园)这说明朝阳小学的学生表现怎样?(板书:有礼貌)

(2)下面请同学们默看三、四、五、六自然段:

①故事组的同学是怎样做的?(挪位子,空出地方请外宾坐下)

②写生组是怎样做的? (双手托着画夹,请外宾提意见,点头答应合作画一幅画)

③玛丽娅和杨颖是怎样合作画画的?

a.放有大海的幻灯片。(玛丽娅画大海)b.大海上加上彩虹桥。(杨颖在大海上画彩虹桥)c.放整幅画。(她们俩分别画奔跑的小姑娘)d.根据图意,你们可以给这幅图标上一个题目吗?(友谊桥、好朋友、共建友谊桥)

小结:蓝蓝的大海隔不断中外友谊,在同一个太阳底下,两个不同国籍的小朋友架起了一座长长的友谊之桥,她们从不同的地方奔向共同的目标。

(3)我们的少先队员好可爱,你看外宾还和他们合影留念呢。

提问:少先队员和外宾一起照了相吗?队员们表现怎样?(大方)外宾是怎样说的?(中国小朋友,OK)

看第八自然段,思考:外宾要走了,同学们是怎样做的?

小结:那照片上的少先队员多神气,多自然呀,难怪外宾夸奖他们!外宾要走了,同学们还热情地与他们告别呢;我们真为这些热情、大方的少先队员自豪。

3.总结全文:朝阳小学的少先队员热情、大方待外宾,大家都应该向他们学习。

三、自编儿歌,巩固所学内容。

少年儿童要做到,对待外宾有礼貌。

不尾随、不围观,指手划脚更不要。

又热情、又大方,外宾竖起拇指笑。

四、联系实际,指导行为。

1.议一议,他们应该怎么办? (内容见教材)学生议论后,回答并小结:①纪念章是外国客人作为纪念品赠送的,可 以收下,因为接受纪念章是接受外宾的友谊,表示友谊永存。

②外宾要求与我们合影时,要大方,不要扭怩,这表示友好。

③可以将作品送给他们,因为作品具有纪念性,能增进友谊。

④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做好事不是为了得到报酬。因此,外国朋友给钱和礼物不能收。

2.评一评:他们做得怎样?(内容见教材)联系实际,让学生明辨是非。

第一幅图,两男孩指指点点不对,一少先队员上前劝阻,做得对。

第二幅图,两位同学热情大方打招呼,做到了有礼貌,另一位同学躲躲闪闪,不大方。

第三幅图,少先队员与外国客人联欢,他们落落大方,热情友好,做得对。

3.读一读。(我们应向故事里的小朋友学习,广泛掌握知识,准确回答外宾提出的问题,满足他们的要求)

板书设计:

二 热情大方待外宾

要有礼貌   不要围观

三要           要热情     不要尾随      三不要

要大方    不要指指点点

三《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知道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是热爱集体的表现,教育学生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为集体活动献计出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人,激情引路。

1.谈话激情。

上周老师布置大家观看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这节课我要请三位同学模仿其中的主持人主持我班的“实话实说”节目。我这里准备了六枚金牌、十枚银牌、十枚铜牌,将分别奖给主持人和发言人,祝大家好运。

2.第一轮“实话实说”

①出示话题:你们班开展过哪些集体活动?你当时是怎样做的?

②小结:我从大家的谈话中发现大家在集体活动中有三种表现:一种是老师叫我参加我就参加,至于集体活动开展得好 不好我可管不着;一种是喜欢的活动就参加,不大喜欢的就不参加;还有一些同学只要有集体活动,他都参加,他为集体活动想办法,出力气,使集体活动圆满成功。到底怎样做才是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呢?我们看完《江江成了小猴迷》后再说。

二、学文、明理。

1.显示课件一 课文《江江成了小猴迷》。请大家边看边听边想:(投影机显示)①江江的班级开展了一次怎样的集体活动;②在这次活动中他是怎样做的?

2.第二轮“实话实说”。①出示话题:你喜欢“小猴迷”江江吗?为什么?②主持人采访举手的同学。(老师相机点拔,伺机发奖)

3.总结全文要点:江江的确是个讨人喜欢的孩子,他为了使童话剧演出圆满成功,不惜牺牲休息时间去学习、去练习,这正是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为集体献计出力的表现。因为他的努力,所以童话剧的演出圆满成功,这既为同学们带来欢乐,也为班集体争得了荣誉。因此,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也是热爱集体的表现。

三、分析典型材料,深化认识。

1.看幻灯片(课后想一想)

如果遇到特殊情况,不能参加该怎么办?大家别急,我们先 看一组灯片再说。

2、放映课件二(课后的想一想)。①要求:边看边想,老师为什么要表扬赵明和李红?②分小组讨论以上思考题。(要点:赵明牺牲个人利益,参加集体活动,而且代李红朗诵了一首诗,是为集体活动出力的表现,所以老师表扬他。李红虽然病了不能亲自参加活动,但他把自己要朗诵的诗歌交给了老师,这也是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为集体活动献计出力的表现,所以老师也表扬了他。)

老师小结:我们都应该像赵明和李红那样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为集体活动献计出力,使集体活动圆满成功。

3.投影仪显示课后的“评一评”。

①指名看图说题意。

②指名回答:谁对,谁不对,为什么?

答案:a.女同学对,男同学不对,因为运动员不一定人人都能当,但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为运动员加油,人人都可以做到。b.男同学对,女同学不对,因为男同学能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而女同学对集体活动漠不关心。

③小结:从“评一评”这两道题中我们可以看出集体活动要人人参加,人人关心。

四、联系实际导行。

进行第三轮“实话实话”。显示话题:在“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这一问题上,你过去做得怎样?今后打算怎样做?

五、总结。

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是热爱集体的表现。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为集体活动献计出力。

四《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知道热心为集体服务是热爱集体的表现。教育学生关心集体,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以为集体做好事为荣。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人新课。

同学们,你们在家里的时候,父母交给什么事情做?你是怎样做的?有什么感想?当集体交给你任务时,你是怎样完成的?

今天学习第四课――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

二、学习课文,明白道理。

1.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谁的故事?

2.启发明理。

①揭示课题含义。

芝麻官,顾名思义,就是最小的官。芝麻官是同学们给故事主人公的一种美称。

②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a.青青为什么不想管教室门钥匙了? (因管钥匙事情太小,又很麻烦,没有管好,同学们还有意见。所以青青不想干了)

b.后来青青为什么又认真地干起来?(老师抓住“芝麻”两个字做文章,开导青青,说明芝麻虽小,但很香。只要是对集体有益的事,不论大小都应认真做好,努力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通过老师的开导,青青成为一个热爱集体的好孩子,乐意当好管门官:“总是第一个到校打开教室的门窗,换上新鲜空气,放学后,最后一个离校,关上窗,锁好门。”)

c.我们从青青的身上学到了什么?(学习他热心为集体服务的好思想)

③小结:青青坚持热心为集体服务,受到了同学们的称赞:“青青这个芝麻官儿是好样的!”集体的工作做好了,有利于集体,当然,也有利于自己的进步与成长。

三、结合实际,提高认识。

1.夸夸热心为集体服务的同学。结合本班实际,让同学们先把第20页的“儿歌”填好,然后轻轻朗读,说说哪些同学平时为集体做的事情多,做得好。

2.他们做得对吗?为什么?看书本第21页,先让学生思考,然后指名回答。老师肯定正确的回答,纠正不妥之处。

3.齐读儿歌。(激发学生做集体小主人意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热心为集体服务)

四、学习结语,总结全课。

热心为集体服务是热爱集体的表现,要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努力把事情做好,为集体争光。

五  不隐瞒错误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知道不隐瞒错误是诚实的表现。教育学生不要隐瞒自己的错误,也不替他人隐瞒错误。

教学要点

1.不隐瞒自己和他人的错误是诚实的表现。

2.不隐瞒自己的过失,也不替他人隐瞒错误。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人新课。

1.启发谈话: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误,当我们犯了错误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2.小结:当我们犯了错误的时候,只要能主动承认并改正,不隐瞒错误同样是好孩子。为什么不能隐瞒错误?隐瞒错误有什么不好呢?我们一起学习第五课《不隐瞒错误》。

二、学习课文,明白道理。

1、学生默读第1~4自然段。

①松松犯了什么错误?

②玻璃片飞进了田里,会有什么危险?

③松松先是怎么想的?后来又是怎样想的?(先是想到要将掉进田里的玻璃片拾起来。后来又想:算了吧,也许不会有问题。)

④当爸爸问起这件事时,松松是怎样做的?

小结:松松犯了错误没有勇气承认,而是将错误隐瞒了,这是不诚实的表现。他这样做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

3、学习课文第5―7自然段。

①观察插图:爸爸在干什么?表情怎样?为什么?

②妈妈的表情怎样?为什么?

③松松的表情怎样?松松隐瞒了自己的错误,给全家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

④在妈妈的再三追问下,松松是怎样说的?这时妈妈又是怎样说的?

⑤你能将妈妈说的话换一种说法吗?(就是因为你隐瞒了错误,才弄出这样严重的后果来。)妈妈的话说明了什么?

4、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松松的事例告诉了我们什么?

小结: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我们明白了隐瞒自己的错误既害人,又害已。因此,当自己有了错误,一定要主动承认,不要隐瞒。然而,看见别人犯了错误,又该怎么办呢?

三、听故事讨论,深化认识。

]、出示练习“想一想”的灯片。

2、看图讲故事。

3、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①小花猫看见好朋友小黑猫偷了鸭姑姑家的鱼虾,当鸭姑姑问起他时,小花猫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②当大家纷纷指责小黑猫变坏了,小花猫又是怎样想的呢?

③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为什么?

小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好朋友犯错误,我们也不能替他隐瞒。因为这样做会使他犯更大的错误,最终会害了他。

四、辨析导行。

1、出示练习“评一评”灯片,让学生辨析淮对谁不对?为什么?

2、幻灯出示补充练习,辨析:下列小朋友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

①小牛写大字时,不小心将墨水弄到衣服上,便主动告诉妈妈,并将衣服洗净。

②小华看见小力同学踢球时,把教室的玻璃打碎了。当老师向他了解情况时,小华却摆手说不知道。

五、联系实际导行。

1.举例说明隐瞒错误的危害和不隐瞒错误的好处。

2.齐凑“聪明人有错就改,糊涂人有错就瞒”这句话。并说说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六、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明白了隐瞒自己和别人的错的危害性。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都能做聪明人,不做见错就瞒的糊涂人。

六《要守信》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知道守信是尊重他人的表现,讲信用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教育学生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尽力做到;没能做到要及时说明原因,表示歉意,从小做一个守信用的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班的故事大王郭明答应大家,这节课会给我们讲一个精彩的故事,大家一定都急着想听了吗?下面就请郭明同学讲故事吧!

郭明站起来,很不好意思,半天没吭声,在老师追问下,吞吞吐吐地说这几天功课紧,给忘了,根本就没准备。

3.根据这种情况,请同学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4.郭明答应了大家却没有做到,大家多扫兴啊!郭明同学到底应该怎样做呢?我们学习了今天这一课就会知道的,

二、故事感知,明白道理。

(一)出示CAI《卖金鱼的“怪”奶奶》

1、思考回答:

①卖金鱼的老奶奶为什么不卖那对金鱼,有钱也不赚?

②老奶奶答应了年轻人要给他们留着那对金鱼,她是急做到的?

③这位怪奶奶是个怎样的人,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

2.小结:守信就是说到做到,答应了别人的事,即使困难,也要努力做到。

板书:说到做到→守信→答应了的事要努力做到

(二)出示CAI创意思考。

1.如果老奶奶卖掉了那对金鱼,会怎么样呢?如果年轻人不来了,会怎样呢?

2.小结归纳:守信是尊重他人,为他人着想的表现,一种美德。不守信的人得不到别人的信任,守信的人才能得:大家的信任。

板书:得到别人的信任

三、行为辨析,深化认识。

1.出示CAI(课后“评一评”内容)①学生讨论:谁对谁不对,为什么?②小结强调:答应别人前,先要想清楚该不该做,能不能做到。

板书:做不到的事不要答应

2,出示CAI(课后“议一议”内容)①学生充分讨论回答:遇到下列情况,他们该怎么办?②小结强调:答应了别人的事,尽力做而没有做到,要及时说明原因,表示歉意。

四、树立榜样,激情导行。

1.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宋庆龄奶奶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出示CAI,请同学看画面说故事《我不能失信》。

宋庆龄奶奶一生坚持说到做到,因此,深受人们的尊敬和 信赖。

2、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也是一个非常守信的人,教师讲述周总理派人看望张二廷的故事。内容:有一次,周总理到农村去视察,认识了一个叫张二廷的农民。张二廷邀请周总理到家中作客,临别时张二廷请总理有空再来。总理答应以后再来看他,如果没有空也一定派人去看望张二廷。

大家想想,当张二廷看到总理派人来看望他时,他心里会怎么想?

3.许多名人,伟人都很讲信用,那么我们身边的家长、邻居、老师、同学是不是守信呢?你自己是不是守信呢?

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从正反两方面来体会守信的好处和不守信的害处。

五、总结课文,提出希望。

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第六课《要守信》,守信就是要说到做到。只有守信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做到守信还要注意:答应了的事就要努力做到,不该答应的事不要答应;做不到的事不要随便答应。老师希望同学们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做个说到就做到,守信用的好孩子。

七《公共场所守秩序》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知道常去的公共场所应遵守的公共秩序。在校外自觉遵守公共秩序,见到同学有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能批评、劝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人新课。

1.同学们爱玩碰碰车吗?我们马上出发。请大家闭上眼睛(放欢快音乐。师旁白:玩碰碰车的人很多,我们需要排队等候。音乐停。)

2.同学们,就在你们排队耐心等候的时候,前面却有人纷纷插队,这时,你们心里怎样想,想说些什么?

3.揭示并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文,明白道理。

1.听故事《看妈妈演出》,初步感知教材。

①故事中的公共场所指的是什么地方?

演出厅有哪些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秩序?(板书:排队入场、不大声吵闹、不随便站起来、不吃有声响的食物)

②当小宇没有遵守公共秩序时,王惠是怎么做的?

小结:公共场所需要有良好的秩序。公共场所的秩序需要大家共同遵守和维护。我们不仅要自觉遵守公共场所的秩序,而且,见到有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要批评、劝止。

2.列举事例,分析问题。

①当小宇不愿排队入场,想挤进去时,王惠是怎样劝止小宇?(看演出的人很多,正依次进入剧场,不排队挤进去会扰乱这里的秩序。我们应该遵守公共秩序,按先后顺序入场)

②当小字指着舞台上还在演出的妈妈大声说话时,王惠是怎样劝止小宇的?(大家都在安静地看演出,随意大声说话影响了别人。如果实在有话要说,也只能轻声地说,以不影响别人为前提。)

③当戏演到精彩处,小宇忍不住站起来时,王惠是怎样做的?(王惠忙拉小宇坐下,凑近她的耳朵,轻声地提醒她别挡住了别人的视线)

④当小宇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瓜子来请王惠一块吃时,王惠是怎样做的?(王惠摇摇头,用手指墙壁上的那一条醒目的标语,提醒她在观看演出时不能吃那些可能影响剧场秩序的食物。如有响声的食物、影响环境卫生的食物等)

⑤演出结束后,小宇的妈妈说了些什么?小宇听了,为什么脸红得像个大苹果。(一次演出成功,不仅要靠演职员的努力,还要靠观众的配合。小宇想起刚才自己的表现,感到非常羞愧。王惠的帮助,妈妈的启发,使小宇懂得了要遵守公共秩序的道理,知道了以后该怎样去做。)

三、巩固延伸,指导行为。

1.说一说。你到过下面的公共场所吗?在这些地方需要遵守哪些公共秩序?

①车站、码头。(排队购票、排队上车船;不在供旅客休息的椅凳上躺卧……)

②公园、游乐场。(不拥挤,遵守规则,不打闹……)

③电影院、展览馆。 (不喧哗、不乱扔废弃物、不追跑……)

2.议一议。遇到下面的情况,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

①看电影时,坐在旁边的同学不时站起来。(挡住了别人的视线,轻声劝止)

②在阅览室看书,有同学大声嚷嚷。(影响别人看书。示意说话的同学轻声)

③上公园排队买门票时,有人没排队挤进了队伍, (不守秩序,损害了他人利益。向插队的人提意见,劝止这种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

3.读一读。《在一根细绳面前》(教材P35)

思考:身体虚弱的任弼时为什么不肯跨越一根细绳抄近路进公园?

总结:公共场所需要良好的秩序,在校外我们要自觉遵守公共秩序,见到同学有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还应该进行批评劝阻。

八《遵守交通规则》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知道交通规则是政府制定的法规。懂得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放录音:在繁华热闹的大街上,人们的喧哗声、汽车的喇叭声、摩托车的启动声、自行车的铃声……组成了交响曲。)提问:听到这段录音你想到了什么?

2.同学们接着听这是什么声音?(继续放录音:汽车的急刹车声和人的惨叫声)提问:马路上发生了什么事?

3.用计算机出示“触目惊心”一图。(一位骑摩托车的人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丧生)  。

4.在图的上方依次出示“触目惊心”这段文字并配上文字,用红色字体突出数字。(“全世界每年有50多万人在车轮下丧生,1300多万人受伤致残。这就是说,平均就有1人死于车祸,每一秒钟有4人囚车祸受伤致残。我国每年有7万多人死于车祸,相当于每天从天上掉下一架大型客机。)

5.从这例惨痛的事故和这组数字中,你想到了什么?(出示板书课题:遵守交通规则)

二、学文明理,突出重点。

1.解释什么是交通规则?

为了保证行车、走路的安全,维护交通秩序,国家制定的通法规叫交通规则。(板书:法规)

2.既然交通规则是政府制定的法规,我们就应该怎样做?(在“遵守”下画下红线)

3.看录像故事《进城的路上》,继续明理。

①播放录像,想一想:小刚跟爸爸这次进城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懂得了要遵守交通规则)

②结合课文,回忆录像内容,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a.火车道口,正好碰上红灯,人们都是怎样做的? (火车道口要等候)

b.他们的汽车行驶到了高速公路,小刚看见了什么情况?(板书:高速公路 不走行人)

c.走在繁华的马路上,他们碰到了谁?那个小朋友遇到了什么问题?爸爸是怎样帮他解决的?

行人过马路除了走天桥这种方法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板书:繁华马路 走人行道)

③讨论:在城市过马路可以走人行横道、天桥或地下通道,在农村有的公路上没有人行横道该怎样安全过马路呢?

(请学生当场演示)

④小刚这次进城收获可真不少,学了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自由小结)

4.说一说不遵守交通规则会有什么后果?(老师举例,同时鼓励学生例举身边因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发生交通事故的真人真事,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5.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不仅会给个人、家庭带来不幸和痛苦,还会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经济损失。

三、联系实际,辨析导行。

过渡:我们每个小朋友都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当你看到其他小朋友不遵守交通规则时,你会怎么做呢?

1.出示辨析图,学生辨析并回答:你会对他们说什么?

①书后“找一找”一题中的图:a。一个小男孩跨过马路中的护栏。b.一个小女孩搭乘摩托车不戴头盔。c.一个小女孩在慢车道上行走。

②书后“帮一帮”两幅图:a.放学后,余文和宋虹在马路上练足球。b.李方要到街对面的商店买东西,如果走地下通道就要走几百米路,他想越过护栏穿过马路。

小结:以后,我们碰到别人不遵守交通规则就要像刚才那样去批评、劝阻,让他们也认识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板书:碰到违章 要劝阻)

2.小型知识抢答赛:播放一段录像(道路上秩序井然,行人、车辆各行其道,交警忙而不乱地指挥交通)看后回答:

①从录像中你看到了哪些信号灯?它们各起到了什么作用?

②你看懂了交警叔叔的哪些手势?(并请上台演示)

③录像中,行人、车辆各行什么道?

④说说人们是怎样过马路的?

3.联系学校所处的地段说说在上学路上怎样做到遵守交通规则?

四、诵读儿歌,总结要点。

1。诵读儿歌:

小朋友,听我讲,马路不是游戏场。

走路要走人行道,马路中间不乱闯。

看到别人在违章,就要上前去阻挡。

交通安全最重要,人人都要来遵守。

2.总结要点:交通规则是政府制定的法规。人人遵守交通规则,交通安全才有保障。在校外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见到同学有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应该批评、劝阻。

九《同情和帮助残疾人》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懂得同情和帮助残疾人是一种社会公德。教育学生要尊重残疾人,设身处地为残疾人着想,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积极参加助残活动。

教学过程()

―、表演、激情导人。

1.学生扮演(表演内容:让一个学生扮演盲人,到讲台上取指定的物件)。

2.提问,刚才在取物时你遇到什么困难?你的心情怎样?激情导入:对于这些在生活上有困难的残疾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板书课题:同情和帮助残疾人。

二、学习课文,明白道理。

1.听课文录音,思考:三(2)班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社会是怎样关心残废人的?

2.组织讨论,教师小结板书:

上坡困难     推车        送

下坡危险     护车        接

排忧解难     一齐修路    方便

3.看课文灯片思考:少先队员们为什么这样做?(因为他们知道叔叔、阿姨们有困难,需要帮助。)乡政府、附近群众为什么要改修这条路? (方便残疾人,献爱心。)板书:献爱心

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何感想?

5.教师小结:像叔叔、阿姨这些在生活上有困难的人不仅有少先队员在同情和帮助他们,而且人民政府、全社会有的人也都在关心和爱护他们。

三、发散思维,理性升华。

1.看国家和社会各界人士关心、爱护残疾人的录相,同情、关心、帮助残疾人是一项社会公德。在我国,残疾人的生活保障受到法律的保护。

2.看灯片(内容P46)图画:更进一步了解我国关心和爱护残疾人的具体举措。

3.说说自己身边帮助残疾人的故事。

4.小结:尊重、关心和帮助残疾人是一种社会公德,全社会都在关心和爱护残疾人,应该从小响应号召,积极参加助残活动。

四、辨析导行,加深认识。

1,读《评一评》谁的想法好?为什么?

帮助残疾人推车上夜校的四个同学受到表扬,《红领巾报》的小记者采访他们,问:“你们这样做,心里怎么想的?”周由说:“班里要统计好人好事”。刘仪说:“我佩服他们克服困难的毅力,想帮他们。”王品说: “有一个是我的邻居,帮我织过手套,我就帮她。”丁红说:“将心比心,我同情他们。”周由、王品两个人的想法,都不是设身处地同情、帮助残疾人。比较起来,刘仪和丁红的想法更好。

2.观看课文P47图画,议一议:如果你遇到下面的事会怎么做?

3.知识抢答:(用灯片出示题目)①每月的几月几日是国际残疾人日?②我国的全国助残日是如何确定的?③假如今年的5月1日是星期一,那么今年的几月几日是全国助残日?

五、拓展延伸,指导实践。

1.模仿小记者采访:假如你是残疾人,心中的愿望是什么?

2.讨论:我们以后应该怎样对待残疾人?

十《爱护有益动物》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有益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教育学生要自觉爱护有益动物,不伤害他们。

教学过程()

一、竞赛导人,激趣明理。

1。今天,老师看看哪个小朋友最聪明,算得最快,想得最好。

2.出示灯片(图、题):一个夏天,一只田鼠要糟蹋1公斤粮食,一只猫头鹰一个夏天要吃1000多只田鼠,这样一只猫头鹰一个夏天要为人类夺回           公斤粮食。

3.思考讨论:看到这道题目,你想到什么? (田鼠是害虫,猫头鹰是田鼠的天敌,猫头鹰对人类有益……)

4.小结:像猫头鹰这样,捕捉害虫,保护庄稼对人类有益的动物,我们称它为有益动物。

5.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有益动物呢?它们有什么本领?(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后52页的读一读的四幅图)

6.对于这些有益动物,我们该怎么做呢?(揭示课题)

二、学习课文,明白道理。

1、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甜甜和爷爷是怎样爱护有益动物燕子的。

2.边听录音边思考。

(1)风吹掉了燕窝,甜甜和爷爷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2)燕娃娃从窝里掉下来了,甜甜和爷爷又怎么做呢?

(3)燕娃娃长大了干什么?甜甜为什么笑得那么甜?

讨论(3)时,出示文字灯片:

一窝燕子一年中能吃掉50万到100万只害虫,光是一个夏季吃掉的蝗虫,如果头尾连接起来,可长达3公里。

3.小结:有益动物捕捉害虫,保护了庄稼,对人类有益,

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当爱护有益动物。

三、运用榜样,深化认识。

我们来看看红光小学的少先队员是怎样保护有益动物的。

1、依次出示课后第51面“学一学”四幅图,说说少先队员是怎么做的。

2.思考讨论:如果我们任意捕捉有益动物,会有什么后果呢?

四、辨别是非,指导行为。

1.丁虹害怕蜜蜂,看见蜜蜂就把它打死。

2.燕子的屎掉在地上很脏,小明用长竿捅去屋檐下的燕子窝。

3.大伟利用休息日捉青蛙去卖,积攒学费。

4.听说猫头鹰能治头疼病,小玉的爸爸买了一只回来,小玉发现后向爸爸说了保护猫头鹰的道理,并坚持要爸爸放了猫头鹰,小翠笑小玉是个大傻瓜。

五、练习巩固,拓展延伸。

选择填空:

1.猫头鹰是田鼠的天敌,是      动物。(有害,有益)

2.有益动物是人类的        ,保护庄稼做了很大的      贡献。(敌人,朋友)

3.保护有益动物要从     做起。(自己,别人)

4.少年儿童要做      自然生态平衡的模范。 (破坏、维护)

六、朗读儿歌,总结全文。

啄木鸟,敲木梆,燕子姐姐在飞翔;

蜻蜓空军忙起飞,青蛙海军出了港;

花瓢虫,整行装,螳螂扛起刀和枪;

蜘蛛架起雷达站,布下天罗和地网;

消灭害虫保庄稼,联合作战上前方;

争做人类好朋友,爱护它们我喜欢。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懂得了有益动物捉害虫,护庄稼,对我们人类有益,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自觉爱护有益动物,不但自己不伤害他们,还要阻止别人伤害他们。

十一《保护珍稀动物》

教学目的:

使学生懂得珍稀动物是全社会的财富,必须保护。教育学生注意保护珍稀动物,不伤害它们。

教学重点:

保护珍稀动物,不伤害它们。

教学难点:

珍稀动物是全社会的财富,必须保护。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信息资料:

1、收集珍稀动物的资料。

2、了解我国保护珍稀动物的有关措施。

教学过程()

―、歌曲导入,引出课题。

1、播放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

2、听了这首优美动听的歌曲,你们有什么想法?

3、思考:为什么一只受伤的丹顶鹤让姑娘为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因为丹顶鹤是珍贵动物。像丹顶鹤这样数量稀少、生活方式奇特、经济价值巨大的'动物都是珍稀动物。)

4、珍稀动物都有哪些呢?先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

然后出示多媒体课件:珍稀动物。了解丹顶鹤、金丝猴、扬子鳄、白鳍豚、大熊猫、天鹅的产地、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研究价值。

5、小结:珍贵动物外形和生活方式非常奇异、数量稀少,而且,随着地球的变迁,环境的破坏,珍稀动物已经越来越少,它们是全社会的财富,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来保护它们。

过渡:怎么保护珍稀动物呢?我们来学习课文,看建建和军军怎么做的?

二、学习课文,明白道理。

1、出示课件。

2、认识猴面鹰:放大猴面鹰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

学生汇报:猴面鹰毛呈黄色,面部似猫头鹰,有着老鹰的翅膀和爪子,属二级保护动物。

3、看图学文,得出结论

①看图一:建建和军军怎么照顾受伤的猴面鹰的?

板书:不伤害。

②看图二:建建和军军为什么不卖猴面鹰给陌生人?

你知道陌生人买猴面鹰干什么吗?学习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板书:不买卖。

③看图三:建建和军军为什么要放飞猴面鹰?他们为什么会开心地笑了?

你想对建建和军军说什么? 大胆上讲台表演。

5.小结:建建和军军知道猴面鹰是珍稀动物,他们不伤害它,并且坚决拒绝了贩卖珍贵动物的违法行为,最终将猴面鹰放飞山林。这种保护珍贵动物的好行为,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三、补充事例,强化观点。

1、放音乐《熊猫咪咪》:“竹子开花罗喂,咪咪躺在妈妈的怀里数星星,星星呀星星多美丽,明天的早餐在哪里?请让我来帮助你,就像帮助我自己,请让我来关心你,就像关心我自己,这世界,会变得更美丽。”

2、师边放课件边讲故事《救救大熊猫》:大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稀有动物之一,只产我国,它最喜歌吃竹子。1983年,保护区的竹子大片大片开花,有的枯死,大熊猫没了粮食,生活受到威胁。消息一传开,全国上下都投入到了抢救大熊猫的行动中去。很多学校都掀起了这样的活动。重庆市一名少先队员花了不少气力推磨,磨出了一袋玉米面送给大熊猫吃。还有很多动物保护组织的专家来了,带来了先进的医疗器械和药品,参加抢救大熊猫的行动。

3、思考:你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

4、学生讨论。

小结:保护珍稀动物,人人有责。

四、联系实际,辨析导行。

1、小品表演《一场特殊的官司》

①法官、原告――娃娃鱼、被告――“利民饭店”王经理

依次上场在席上就坐。

②法官宣布开庭:各位先生、女士,今天我庭开庭审理的是一起捕杀珍稀动物的案件。现在请原告和被告分别陈述。

③原告陈述:我的名字叫娃娃鱼,学名叫大鲵,是国家保护动物。我家就住在清澈的山涧里,以前我和我的兄弟姐妹住在那里,生活得很快乐。我们被人捉来卖到“利民饭店”后,我的好几个兄弟姐妹已经惨死在厨师的屠刀之下。我今天侥幸得以逃脱……

④被告陈述:我是“利民饭店”的王经理。我因为听说卖娃娃鱼这道菜赚钱多,便买了一些来,都怪我不懂法,才犯下了……

⑤法官审判:依据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的有关条例,娃娃鱼胜诉。责令“利民饭店”速将店里所有非法所获娃娃鱼全部放回山涧,另外……

⑥现场采访:你从娃娃鱼的胜诉中明白了什么?你想对“利民饭店”的王经理说什么?(学生采取抢答形式,增加对保护珍稀动物的认识。)

⑦小结:现在,社会上很多人只顾赚钱,不顾法律,电视上我们经常看到不法商人贩卖珍稀动物,牟取暴利,许多宾馆饭店将珍稀动物端上桌,他们必将受到法律的惩罚。

2、辨析:想一想,谁不对?为什么?

①看图1:小海豹因吃下塑料袋而死

小结:那些往海豹池丢塑料袋的人不对,这些塑料袋让小海豹丧生。我们平时去动物园观看动物时,千万不要乱扔东西。

②看图2:一青年因打死白天鹅被起诉。

小结:白天鹅是珍稀动物,却被青年打死,这是一种违法行为,是一种犯罪,应该受到处治。

五、讨论总结,汇报结束。

1、四人小组讨论:

①怎样保护珍稀动物?

②保护珍稀动物我做些什么?

2、启发学生讨论并小结:

①不伤害、不宰杀、不贩卖珍稀动物:制止贩卖、捕杀珍稀动物的行为;不破坏珍稀动物生活的环境;多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养殖场;惩治贩卖、捕杀珍稀动物的人。

②保护珍稀动物我来做:先做到不伤害、保护珍稀动物;宣传珍稀动物知识,让周围的人知道;画“保护珍稀动物”的宣传画张贴在公共场所;写倡议书倡议全社会来保护珍贵动物;给珍贵动物们一个节日。

3、你一言我一语:汇报我们国家在保护珍稀动物方面的措施。

4、教师总结:“同学们,珍稀动物如此稀少、奇异,是社会的财富,每个人必须好好保护它。要做到不贩卖、不捕杀、不伤害他们,保护好珍稀动物是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希望你们能成为珍贵动物的卫士!”

板书

不伤害

保护珍稀动物    不买卖

放入林

十二《我爱我的家乡》

教学目的和要求

对孩子热爱家乡的启蒙教育,使学生初步认识和了解家乡,知道家乡是养育自己的地方,教育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

教学过程()

一、揭题引趣。

1、孩子们,我们一起来听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 (播放《谁不说俺家乡好》的MTV)

2、歌中唱到的景色多美啊!唱的是什么地方? (生答)对,这是作者的家乡。(板书:       我的家乡)

3.讨论:家乡指的是什么?

总结:家乡是我们生长的地方,我们吃、穿、住、行都离不开这片土地。妈妈养育了我们,我们深爱自己的母亲;这片土地养育了我们,我们对这片土应该有怎样的情感呢?把板书补充完整。(我爱我的家乡)孩子们,请你们深情地读一读课题。

二、学文明理。

(一)初步感知

1.红星村是长沙市雨花乡一个典型的富裕村,我们一块去看一看吧1

2.播放关于红星村的录像。

(二)分析明理

1.听完了介绍,同学们想一想,红星村是怎样富起来的?(发展个体经济,招商引资,办村组企业)

2.红星村兴办了哪些企业呢?(农贸大市场、红星花卉大市场、家具城、化工厂)

3.我们来了解一下红星花卉大市场(看书)

a.这个花卉市场的规模怎样?(大)说明了什么(经商者多)

b.这些美丽的花木可以用来干什么?对红星村的村民有什么帮助?(孩子们可以各抒已见)

c.总结:这个花卉市场给经营者和国家带来了财富,像花卉大市场这样的企业,红星村还有很多,难怪那儿的人们都富裕起来,过上了好日子。

4.瞧(出示课件:红星村的别墅图)这就是整齐、威武的“红星农民新村。”

谁来当当小解说员,结合课文说一说红星村村民的生活情况?

5.总结:红星村的村民抓住改革的机遇,大力发展经济;过上了丰衣足食的日子。小作者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首诗:

我们来读一读。(教材P59诗歌,出示灯片并配上音乐)

6.红星村现在如此的富裕,你知道它原来的样子吗?

a、生存方式:人多地少、种菜、养猪。生活情况:一家九口挤在土坯房里,只求填饱肚子。

b.过去的红星村不富裕,人们是如何努力去改变它的?

7.家乡富裕后,红星村的人们又是怎么进一步努力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的?通过学习,你发现红星村的村民是以怎样的实际行动去爱家乡的?(板书:建设家乡)

总结:大家这么热爱家乡,我们相信,家乡的明天将更美好。

三、激情导行。

1.你的家乡在湖南省的哪个市(县)?,哪个乡镇?

2.你的家乡现在可能还没有红星村那么富裕,想一想:

a.你的家乡有什么特点(风景、特产等)?b.家乡的人民怎么样?

3.当当小导游:外宾来你的家乡旅游,你会向他们介绍些什么?

4.长大后你准备怎样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好? (谈一谈想法)

小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是养育我们成长的地方。爱家乡是爱祖国的表现,爱祖国的人也一定会爱家乡。让我们饱含深情地把课题再读一遍。同学们要把“我爱我的家乡”这句话,永远记在心中。

十三 《我爱湖南》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懂得湖南是个美好的地方,是我们的家乡,洞庭湖是湖南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爱我湖南,爱我祖国的情感。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导人新课。

1.(引言)同学们,你们去过湖南哪些著名的地方?谁能来当导游?

2.出示灯片1.2.3(张家界、韶山、长沙有关著名景点图)首先学生分别作简介,然后教师概述。

3.板书课题,第十三课《我爱湖南》。

4.听录音,简述洞庭湖,板书课文标题“金色的洞庭”。

浩瀚的洞庭湖与万里长江在此交汇,水天一色,风光秀丽。洞庭湖为中国第二大淡水湖,衔远山,吞长江,烟波浩淼,横无际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渔帆点点,芦叶青青,鸥鹭高飞,春秋景色各不同,一日之中千姿百态。洞庭湖区总面积为18700多平方公里,湖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质肥沃,耕地面积为全省的1/6,商品粮占全省1/3,是我国主要粮食生产基地。

洞庭湖不仅是鱼米之乡,风景区,而且是湖南水陆交通的枢纽,它北通长江,是沟通海上运输的要道。今日洞庭湖宛如―颗镶嵌在祖国大地上的明珠。

二、结合插图,学文明理

1、讲解插图一

①出示插图一(幻灯出示),思考a.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b.图上画了些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图上画的是金色的洞庭湖的湖面,碧波荡漾,船儿来往,渔民们正在捕鱼,一筐筐,一担担。

②小结:洞庭湖是个大鱼库(板书:是个大鱼库)

2.讲解插图二。

①出示插图二(灯片出示),思考图上画的是什么?

图上画的是洞庭湖畔一望无际的稻田,收割机在收割,金黄的稻谷,一袋袋、一车车。

②小结:洞庭湖是个大粮仓,(板书:是个大粮仓)

3。讲解插图三。

①出示插图三(幻灯出示),思考:芬芬的家在什么地方?她家怎样?

图上画的是芬芬的家,在洞庭湖旁。她家住着小楼房,房前屋后花果飘香。

②小结:芬芬家是勤劳的一家,幸福的一家。洞庭湖区有很多很多这样的家。金色的洞庭人勤地美、鱼肥米香。

4.出示祖国地图,了解湖南,洞庭湖的位置。

三、联系实际,强化导行。

1.说一说:湖南是许多名人、伟人的故乡,你知道哪些?

①教师简介黄兴和汤飞凡的事迹。

②学生举例说湖南的伟人。

③小结:湖南人杰地灵,荣耀中华。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诞生在湖南这块英雄土地上的毛泽东、刘少奇以及任弼时、彭德怀、贺龙、罗荣恒等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人民百折不流血奋战,建立了举世震惊的历史功绩。

2.看一看。(了解湖南的农业成就)

(1)结合课文练习中的插图教师讲解。

湖南农业开发的历史悠久,加之农业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自古就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几十年来,湖南的粮食生产获得较大的发展,出现过多次重大突破,1952年湖南的粮食总产量有史以来突破了1000万吨,目前又超过了2700万,生猪饲养取得了惊人的成就,湖南的出口猪达到3360万头,约为1949年的18倍,其他如木材、楠竹、桐油、植物油、茶叶、水果、家禽及淡水产品等,每年调出省外的数量,亦相当可观。

3.读一读。(课文后儿歌)

激发儿童热爱家乡、热爱湖南、热爱祖国的情感。

4.做一做。

把课前准备的有关资料,分组创办一张《我爱湖南》的剪贴小报。

四、总结全文,齐读结语。

1.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湖南非常美丽、富饶、可爱。我们的家乡是湖南的一块地方,湖南是祖国的一部分,我们爱湖南就是爱祖国,爱祖国首先要爱家乡。希望同学们从现在起要好好学习,长大把湖南建设得更加美丽。

2、学生齐读课文结语。

篇15:小学语文第六册教案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看图学文。讲述了燕子的特点和充满了生机的春天的美丽。课文以燕子为记叙的线索,可以按燕子的外形、燕子从哪里来、燕子的飞行和停歇的顺序来理解。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聚拢、增添、掠过、稻田、尾尖、偶尔、一圈、荡漾、音符、演奏、赞歌、生机勃勃”等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课文中优美词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4、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自然段,体会燕子的可爱与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

教学难点

图文对照,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板书预设

羽毛

外形 翅膀

尾巴

赞 热

飞回: 增添生机 美 爱

燕子 春 大

姿态优美 天 自

飞行 速度快 然

心情高兴

停歇 电线―曲谱

燕子―音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聚拢、增添、掠过、稻田、尾尖、偶尔、一圈、荡漾、音符、演奏、赞歌、生机勃勃”等词语。

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3、感受燕子的美,积累好词佳句。

一、导入、揭题。

1、教师念儿歌《春天多美好》:小燕子,真灵巧,拖着一把小剪刀。剪彩云,彩云飞,剪柳条,柳条摇。一幅图画剪好了,春天风光多美好。

2、同学们,春天,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喜欢燕子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燕子》这篇课文。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郑振铎写的,请打开书,谁来读一读?

二、初读课文体会

1、明确自学要求。

(1)读准生字、新词,把你认为难写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认真写几遍。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2)理解词语的意思。

4、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这篇文章写的确实很美。下面仔细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脑子里浮现出来的燕子是什么样的。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师:这自然段是一句长句子,我们怎样读懂一句长句子呢?注意老师的问题提示:这句话写了燕子哪些部分?它的羽毛、翅膀、尾巴是怎样的?

4、学习练读。

5、句子中用“乌黑光亮、俊俏、剪刀似的”这些词语有什么作用?

6、指导感情朗读这一段。

四、进行“画图、说话”训练,深入体会。

1、我们能不能把郑振铎写的燕子画下来?我请一个同学读第一段,咱们一起画,怎么样?不过读的时候,要慢一点。

2、同桌的同学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画的燕子。

3、谁愿意到前边来把自己画的燕子向介绍一下?

4、大家注意没有,作者怎么没写眼睛、嘴,是疏忽了吗?

5、这告诉我们,描写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色的地方写。

6、朗读第一自然段。

五、写字指导

1、独立观察书写。

2、教师巡视,对学生写错的字进行集体纠正。

六、布置作业。

1、词语抄2次。

2、摘抄喜欢的句子。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课文中优美词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3、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写的是什么?(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

2、读读你认为写得最好的一句话,说说好在哪里?

引导:什么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是怎样形成的?其它词语有什么作用?

什么叫“赶集”?(去买的,还有卖的,都叫赶集――请说说赶集的情况,再想想赶集和春天的草、叶、花生长和开放有什么相似之处。)

(古人说:“红杏枝头春意闹”,春天,万花盛开,确实给人以热闹的感觉。)

这么热闹、美丽的春天,少了燕子可不行,谁能简单地说说第四句话的意思。

“增添”是什么意思,“生机”是什么意思?

3、师:同学们,画家画春天少不了燕子,诗人写春天少不了燕子,歌唱家歌唱春天也少不了燕子,可以这样说,少了燕子,春天会失去一半的美,下面让我们以赞美的语气来朗读这一段。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大家再读第三自然段,从这一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燕子飞行的情景,燕子飞得很快,很轻)

2、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再读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板书:斜、掠过、唧)

3、师:一个“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以又轻又快的感觉,而且写出了小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掠过”这个词字典里怎么解释的?

4、你从中看出了什么?读读这个词所在的句子,体会体会。

5、我们从“唧”这个字也可以看出什么?

6、还有哪些地方看出燕子飞得“轻快”?

7、大家把第三自然段朗读一遍,看谁读得让人感觉到燕子飞得轻快,姿态优美。(学生练读)

8、师:“那波纹就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要读得慢一点,要有个想象的余地,谁再把这句读一读?

9、齐读。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读了第三自然段,我们知道燕子飞得很轻快,姿态很优美。我们接着读

第四自然段,看看写的是什么,谁读懂了谁说。

2、指名说。(燕子落在电线上休息的样子)

3、读懂了,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读读、划划。

4、“谱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指什么?看看书上的插图。

5、老师这里有一段五线谱,也就是曲谱,请想象一下,并对照一下插图,远远地看去,落在电线的燕子连同电线,像不像五线谱?

师:这是一个多么贴切而又生动的比喻!我们不能不佩服作者惊人的想象力!同学们想一想,这会是一首什么样的正等着我们去演奏的曲谱?(这一定是赞美春天,赞美小燕子的曲谱)

6、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7、从课文中,我们进一步领略了燕子的美。这一自然段还有两个词用得特别传神,不知有人注意没有,请读读第二句。

8、这里的“痕”字用得好,为什么不用“条”?(因为电线远,而且高,看不清楚,在蓝天里只留下一丝痕迹)

9、大家细细读读这一自然段,再自己细细体会。

10、看图试背。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课文。

五、作业。

1、摘抄好词好句;同桌报听写。

2、读课外文章《小燕子――春天的使者》。

篇16:小学语文第六册教案

引用

目语 的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 走进大自然

l我看本组教材

三年级下期第一单元由《燕子》、《古诗二首》、《荷花》、《珍珠泉》四篇课文组成,它们抓住春天这个美好的季节,选择了燕子这一活泼可爱的春的使者的形象切入,让学生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语言的美好,把语文与自然和谐地交融,通过语文学习帮助学生陶情冶性,为我们的语文学习定下了一个基调:发展语言能力,培养人文情怀。

从内容上说,这组文章从动物、植物、景物几个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主题,自然是美好的。

从形式上说,本单元有名家散文经典、古诗,不同的形式也蕴含着共同的语言特点,那就是语言准确、优美。在呈现文本的同时,教材辅之以生动形象的插图,图文并茂,增加了形式上的美感。

l我的教学建议

基于这样一些特点,教学本单元时,有如下建议:

1、整体感知单元主题。充分发挥教材主题组元的特点,在课堂上留出一节课时间让学生整体感知本组教材,要求会通读课文,初步知道每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在通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表意见说说自己读后的感受或印象,老师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本单元文章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使学生学得明白,学得有兴趣。

这是一种新的课型,老师们可以大胆尝试,如果有效,可以继续探索完善。

2、美文美读。利用本组教材的内容及语言优势,在课堂教学时让学生与文本、与语言亲密接触,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言感受能力。

3、语言积累。积累的形式有读、背、抄,可以分层要求,重在效果检查。如果有可能,还可与自主八分钟结合搞一次小小的朗读展示会。

4、资源拓展。关于春天,有很多美文、美诗、美画、美歌,教学时,可以有意识地加以拓展。对本单元出现的郑振铎、叶圣陶等文学家老师应该做必要的介绍,帮助学生积累一些文学常识。

5、读写结合。这是语文学习的一条基本规律,这条规律在教材编写中体现得很充分,教学时,要把学生对语言的理解、积累和迁移综合起来考虑,时时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画心中的美景,提倡平时的小练笔,这样划整体为部分、划难为易,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继而提高写作能力。

单元准备课

教学目标:通读单元教材,感知单元主题,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同学们,根据你已有的学习经验,当你要进入一个新的单元的学习的时候,

你通常会怎么做,把你的好方法、好习惯与大家交流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生成这样一些要点:浏览课文,这样对整个单元的学习做到心中有数;提前预习,这样学起来能掌握主动权,同时还可以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

2、今天这节课,老师就留给同学们自己来初步感知第一单元,一会儿会有大量的时间留给你,留给你做什么呢,请看大屏幕:

学习要求1、通读本单元所有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最快的速度知道它的读音并做上记号。关注自己的阅读速度,既要读清楚又要读迅速。

2、教师总结评价(主要从方法和速度上予以关注,特别关注差一些的学生。)

3、通读完本单元的课文后,用一个词说说你的感受。

4、很好,读文章我们首先获得的是对文章的初步印象,因为每个人读的时候关注的内容不同,所以感受也会有不一样的地方,读文章就要读出自己的感受。

5、接下来,老师要问一问,在通读完以后,有没有给你印象最深的地方,你想再读一读,回味回味。

6、出示学习要求2:选1-2个地方再读一读,回味回味,想一想,为什么我特别喜欢这个地方,准备和同桌交流。

7、同桌交流。方法,先读后说。

8、全班交流。

9、老师小结:回顾刚才的两个学习要求,我们发现,我们先是整体的读获得初步印象,然后选择一个地方深入地读,使这个印象更加清晰和深刻,这就叫有点有面,这是一个很好的阅读方法,建议同学们在平常的阅读中试一试。

10、在刚才通读和精读的基础上,我们一起来看学习要求3,你认为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什么?

11、共读单元导语。

12、总结:今天我们用了一节课的时间来整体地了解了第一单元的学习内容,这将是我们未来两个星期的学习任务,在了解了单元主题和单元内容以后,老师给你们做如下建议:

l了解郑振铎、叶圣陶、贺知章、朱熹,为深入学习做准备。

l课后收集有关春天的诗、文,选择难度适宜的读一读,增加自己的阅读面。

l春天已经悄悄来到我们身边,请你留心观察,认真记录,为本单元的习作训练做准备。

1、燕子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等22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3) 出示生字词集体点拨:俏读qiào,要和悄区别读音和字形。拂的读音是fú,不要错读成fó。掠是撮口音。

3、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燕子的?

4、集体交流。(按由近及远的观察顺序来描写)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段话写什么?(燕子的外形特点)

2、你想怎么读这段话?为什么?试着读读。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

机灵的小燕子。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凑成小燕子是小燕子外形的勾勒,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突出活泼机灵的燕子的特点。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小燕子的活泼可爱。

3、词语训练:凑成换成组成好吗?为什么?(反复读体会文章表达的活泼的基调)

相关专题 期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