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高中化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皮卡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皮卡”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对当前高中化学教学的几点思考(共2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对当前高中化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当前高中化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随着化学在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化学工作者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高中化学课程改革迫在眉睫.高中化学教育要革新观念,要将“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很好地有机地结合起来,让二者取长补短,既重知识,更重素质,培养好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精神、科学思维能力、科学动手能力、科学创新能力,把科学知识变成更有实用价值的科技.

作 者:鄂晓茂  作者单位:湖北省仙桃市彭场高级中学 刊 名: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4 关键词:化学教学   衔接   课程改革   素质教育   实验  

篇2:对当前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当前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邹家元,1937年生,英语特级教师。曾作为访问学者公派赴美。长期担任复旦大学附中外语教研组长。主要论著有《实用英汉词典》?副主编?、《高中英语阅读理解训练》、《无师通家教系列――高中英语》、《新编高考指导――英语》、《英语365夜》等。     很多人普遍存在一种困惑:学了许多年英语,却始终没有学好。许多人七八年过去了英语还处于学步阶段。学而无得或无用,最后全部还给老师的大有人在。英语之难学,根源何在,恐怕不是人人都明白的。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因此,摸清规律,知难而进,便能早日掌握英语。     英语的过关     学习语言,包括英语,有一个过关的问题。笔者认为英语过关的必要条件有三:一为掌握基础语法,二为掌握基本词汇,三为掌握基本技能。英语语法知识对中国学生帮助很大,这是大家所公认的。国内英语教学历来重视语法讲授,学生到了初三或高一,基本上已初步掌握了英语语法体系,有了理解英语和使用英语造句的拐杖,这就够了。但是,不少人过分强调语法学习,而忽略了诸如词汇等重要方面的学习,这显然是不妥当的。     英语词汇浩瀚,但最常用的词汇相对有限。如果是打基础,学生宜掌握3000个左右基本英语词汇及1000个左右英语常用短语,并知道其中每个单词的最常用义?英语一词常多义?及搭配关系?包括短语?,对于这些词要会念、会拼、会用。但是,目前许多学生往往不愿按此要求去做,掌握3000个单词就觉得不胜负担。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必须尽快纠正。教师应告诉学生,没有一定的词汇量,是学不好英语的。     除了掌握英语的语法和词汇知识外,对英语基本技能的掌握也必不可少。英语作为交际工具和手段,从打基础阶段起,就必须培养听、说、读、写“四会”(或听、说、读、写、译“五会”)能力。语言首先是有声的,孩子从牙牙学语始,声音即为载体,后来才接触文字,学英语也应从听、说开始,然后才进入读、写。“哑巴英语”既有悖于语言规律,也会使学习变得很吃力。除英语语法外的另一根学习拐杖,是国际音标的知识和认读能力。初学时就应教学生掌握,这将有助于自查词典和认记生词。有人学英语的目的仅是为了阅读专业资料等,但如果不会用英语进行简单的说和写,阅读也会很不顺当,而且学到的英语也容易遗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和世界加强了沟通,英语学习者面临国际交流的迫切需要,仅局限于阅读而置身于交际之外已不现实。英语过关的标志之一是达到用英语思维,哪怕是局部的英语思维。一般是要会说这种语言,才能用它进行思维。     英语的微技能     当英语学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甚至已初步过关后,有人仍感到英语似乎用不上,英文报纸看不懂,英语广播及原版电影听不懂,与英美人士交谈容易词穷思竭,不善于用英语作长篇发言,写英语作文或论文不连贯……凡此种种,是因为微技能?subskill?不过关。比如,英语原版电影听不懂,一方面固然跟词汇掌握太少有关,但更主要的原因是不适应快语速。电影对白说穿了只有很少文字,且多是通俗口语,写出来往往很简单,但由于其语流快,发音有连读、弱化、调子的变化等,令人应接不暇,茫然不知所云。要突破听力关,除了多听,自己也必须学会快速说英语。     为了英语的'实用需要,掌握微技能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一些专门课程就应运而生。可以开设的课程有:英美报刊文章选读、各级英语口语、英语演讲、英美电影观赏、各级英文写作、英文诗歌赏析、英文小说阅读、科技英语、英语戏剧等。     目前的状况是,从小学到中学,一般只开设英语精读课。这对入门和打基础十分必要,但学生仅依靠为数有限的课文和少得可怜的文字的喂食,要想学好英文,是难以奏效的。在许多学校,通常不见开设英语泛读课,使学生没机会大量阅读。如果不广泛接触英语,就学不好英语。今后的英语教学,应大力提倡阅读和听、说、写技能的发展。微技能的培养可作为选修课程或课外活动开设。英语教师应既能教英语主科,又能教某些英语副科,要成为一专多能的人才。     学习英语需要多长时间     英语学习虽然不能一蹴而就,但也不能漫长无边。那么究竟要多久才能掌握英语呢t据国外语言专家论证,学会一门外语一般需要5年。英美人学习欧洲或其他地区国家语言,包括汉语,也大致如此。国外专家们认为,英美人要把外语真正学好,5年仅可过关,7年才能达到熟练。他们也承认,对于汉语,要达到熟练运用,估计需花十几年。     欧美语言中英语最难学。据专家分析,由于英语多辅音,且拼写和发音之间缺少规则等,造成英美本国孩子识字困难。在识字方面,欧洲大陆国家孩子用1年时间,英国孩子则要用两三年。因此,英美孩子患阅读障碍症?dyslexia?的人数多于欧洲大陆国家。     虽然英语有其难学的一面,但较之汉语,它还不算最难,高中生一门外语过关的目标是可以达到的。笔者认为,学习英语的关键在于连贯,在课时设置和教材选用上要严密衔接,否则学习时间再长,成效也不显著。近几十年来,我国在对英语学习的要求、学习期限的设定等方面摇摆不定,再加上英语教材不断更迭,考试目标和要求经常改变,致使英语教学备受折腾。 词汇!词汇!词汇!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英语语法还是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的,英语难在词汇。它数量庞大,同、反义词一大堆;许多长词难念、难拼;最常用的普通词,虽然短小,但搭配和意义层出不穷!众多的成语,往往非字面能解释。凡此种种,使得英语词汇的理解和记忆非常困难,啃下去要经历艰苦的过程。有的学习者在闯过语法关和掌握了最基础的词汇后,未能在词汇积累上继续下工夫,结果功败垂成。     多年来,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过分强调语法。教师条分缕析地讲授语法,学生不厌其烦地做语法练习题。尤其是多项选择题泛滥,且大多是冷僻偏题。这种偏颇,严重影响了英语词汇教学。至今尚未见对英语词汇有严格的“三考”,其恶果是学生普遍懒于记生词,很少下苦功拼读和默写,一开口词汇忘却,一写句子别字连篇。针对英语教学中铺天盖地的“语法!语法!语法!”我们必须大声疾呼:“词汇!词汇!词汇!”     英语词汇的特点是:来源杂、数量大、且增加迅速。据估计,英语词汇目前已有100万左右,《牛津词典》收词量已达50万之众。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信息时代的来临、电脑网络化的推波助澜,专家推测,每年英语普通词的增长速度为800个左右,专业词汇的增长更不可计数。     英语所生成的词,形态独立的居多。即使通过词干加前缀或后缀派生出来的词,也常常面目变化很大。英语词汇的拼写与读音经常不很一致,单词重音位置变化多端,造成了念、记的困难。相对而言,现代汉语构成新词的方法较简单,方便识记。它主要利用词素,也即称之为字的成分合成,属于“熟字生词”。以基本数量的汉字创造新词,一看就容易明白,因此人们不太意识到汉语新词的增长。例如,millennium――千年,hegemony――霸权, computer――计算机、电脑,hacker――黑客,等词语,英语均以独立的生词面目出现,而汉语均由熟字合成。可见汉语较英语容易识记。     据统计,英语国家的人,平时经常用到的词约3000~5000个,但需要认知的词汇量则很大。那些受过教育的成年人,不查词典能懂得的词,一般可达2.4万~3万个,有的甚至达到4万个以上。即使英语国家的一般儿童,也达到认识约6000个词的水平。不难想象,如果中国学生连英语的日常生活词汇都不知道,那么即使是翻开英美儿童读物也会有阅读障碍。     正因为如此,英语学习者必须立志,毕生致力于巩固、扩大和掌握词汇。在初学阶段,教师常强调记英语单词的规律,如发音和拼写的吻合、重音位置的有序,这对学生可说是一种安慰。这些道理在局部和小范围可能应验,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和接触更广泛的英语词汇后,就会发现词的拼写以及词的发音和重音位置简直很少有规律可循。因此,对于英语词汇,基本上是靠死记,也即反复诵读及默记。对常见的同、反义词,需作比较和归纳。英语中通常一种意思有许多并存的词和短语,它们或可交替使用或有意义色彩差异。如表示“燃烧”的burn,combust, conflagrate, scorch, kindle,catch fire, set fire, be on fire, be in flames等, 表示“解雇”的dismiss, discharge, remove, relieve, fire, sack,lay off, send away等。英语有极丰富的成语,常常非字面意思能解释,需花工夫去记忆,如take the floor(发言),more often than not(多半、往往),once in a blue moon(千载难逢)等均属常见,可惜学生学了多年英语尚不知。短语和成语的教学应着力抓。英语中有大批词汇是通过构词法生成的。掌握常用词根和前缀、后缀等知识,对扩大英语词汇非常有利。因此,老师应不失时宜地传授英语构词法。总之,学校的英语课应强化英语词汇教学。为了今后实现英语一纲多本(教材)的目标,对于中学生毕业时英语词汇应达到的要求必须有明确的规定。英语语法的纲目历年来明白无误,但有关英语词汇的规定却十分模糊。因此编写一份统一精细的达标词汇册,是刻不容缓的任务。这样能使选编教材有的放矢,纵然五花八门,仍将殊途同归,以保证学生通过各级考试和英语过关。     就中国学生个人英语词汇的进修而言,一般认为?掌握3000~5000个常用词能满足表达和交流需要的90%,掌握5000~8000个词就可以有较高的运用英语的能力,阅读原作也无需经常查词典。目前托福考试?TOEFL?的词汇量要求8000个以上,而GRE考试的词汇量则略超出此数。总之,起初应掌握的是常用词汇,然后增加上去的是次常用词汇,进一步扩大的则是仅需认知或偶尔用到的大批词汇,并且多多益善。     学以致用     学习英语犹如学习游泳,必须浸泡到水中去。在懂得漂浮的技巧后,宜投身到江河海洋中去经风浪,以锻炼出更好的水性。在学校里打好英语基础固然重要,但如果老是关在课堂里,抱住一本英语教科书,仅依赖老师的嚼喂,就永远迈不出学以致用的坚实一步。当前英语教学往往内容陈旧、知识狭隘,致使学生学到的东西不切实际。能走出国门,直接到英美等国去学,当然很理想;但即使不出国,也可利用原版刊物、国际互联网以及接触外籍友人,去学习地道的英语。事在人为,出国的人并非都能学好英语,而留在国内的人也有英语学得很好的,关键在于制定一个科学的目标,刻苦学习,大胆实践,真正驾驭英语这门语言。     英语教学改革大潮汹涌,我们对于英语大纲、教材、教法、考试,都需作重大调整:必须强调英语的交际功能?向来对国内英语教学产生深远影响的托福考试,由于过分强调英语考试的标准化,从而误导考生埋头于选择题,使学生的英语水平检测失实,也滋长了“哑巴英语”现象和高分低能者的出现。负责托福考试的机构受到北美学术界愈来愈强烈的抨击。大学教授们抱怨,许多非英语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学生,进入北美大学后,仍不能适应真实的语境,不善于用英语进行课堂发言和写论文。现在考试负责机构已决心进行重大改革,2002年将出台突出英语说和写的托福考试新办法。凡听的内容,除了测试听力外,还要针对内容进行说和写;凡阅读的内容,除了测试读和理解外,还要围绕文章进行说和写;听力方面要求考生除了听英语广播电台的标准音外,还要听各种美国地方音及不同阶层人的说话。     其实,英语教学虽然不断改革,但其基本规律始终未变。作为交际工具,它需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全面能力,使之过关,继而提高,并最终熟练应用。只有广大师生共同努力,大批合格的英语人才才会涌现出来。

篇3:对当前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当前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邹家元,1937年生,英语特级教师。曾作为访问学者公派赴美。长期担任复旦大学附中外语教研组长。主要论著有《实用英汉词典》?副主编?、《高中英语阅读理解训练》、《无师通家教系列――高中英语》、《新编高考指导――英语》、《英语365夜》等。

很多人普遍存在一种困惑:学了许多年英语,却始终没有学好。许多人七八年过去了英语还处于学步阶段。学而无得或无用,最后全部还给老师的大有人在。英语之难学,根源何在,恐怕不是人人都明白的。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因此,摸清规律,知难而进,便能早日掌握英语。

英语的过关

学习语言,包括英语,有一个过关的问题。笔者认为英语过关的必要条件有三:一为掌握基础语法,二为掌握基本词汇,三为掌握基本技能。英语语法知识对中国学生帮助很大,这是大家所公认的。国内英语教学历来重视语法讲授,学生到了初三或高一,基本上已初步掌握了英语语法体系,有了理解英语和使用英语造句的.拐杖,这就够了。但是,不少人过分强调语法学习,而忽略了诸如词汇等重要方面的学习,这显然是不妥当的。

英语词汇浩瀚,但最常用的词汇相对有限。如果是打基础,学生宜掌握3000个左右基本英语词汇及1000个左右英语常用短语,并知道其中每个单词的最常用义?英语一词常多义?及搭配关系?包括短语?,对于这些词要会念、会拼、会用。但是,目前许多学生往往不愿按此要求去做,掌握3000个单词就觉得不胜负担。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必须尽快纠正。教师应告诉学生,没有一定的词汇量,是学不好英语的。

除了掌握英语的语法和词汇知识外,对英语基本技能的掌握也必不可少。英语作为交际工具和手段,从打基础阶段起,就必须培养听、说、读、写“四会”(或听、说、读、写、译“五会”)能力。语言首先是有声的,孩子从牙牙学语始,声音即为载体,后来才接触文字,学英语也应从听、说开始,然后才进入读、写。“哑巴英语”既有悖于语言规律,也会使学习变得很吃力。除英语语法外的另一根学习拐杖,是国际音标的知识和认读能力。初学时就应教学生掌握,这将有助于自查词典和认记生词。有人学英语的目的仅是为了阅读专业资料等,但如果不会用英语进行简单的说和写,阅读也会很不顺当,而且学到的英语也容易遗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和世界加强了沟通,英语学习者面临国际交流的迫切需要,仅局限于阅读而置身于交际之外已不现实。英语过关的标志之一是达到用英语思维,哪怕是局部的

[1] [2] [3] [4] [5]

篇4:对当前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很多人普遍存在一种困惑:学了许多年英语,却始终没有学好。许多人七八年过去了英语还处于学步阶段。学而无得或无用,最后全部还给老师的大有人在。英语之难学,根源何在,恐怕不是人人都明白的。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因此,摸清规律,知难而进,便能早日掌握英语。

英语的过关

学习语言,包括英语,有一个过关的问题。我认为英语过关的必要条件有三:一为掌握基础语法,二为掌握基本词汇,三为掌握基本技能。英语语法知识对中国学生帮助很大,这是大家所公认的。国内英语教学历来重视语法讲授,学生到了初四或高一,基本上已初步掌握了英语语法体系,有了理解英语和使用英语造句的拐杖,这就够了。但是,不少人过分强调语法学习,而忽略了诸如词汇等重要方面的学习,这显然是不妥当的。

英语词汇浩瀚,但最常用的词汇相对有限。如果是打基础,学生宜掌握3000个左右基本英语词汇及1000个左右英语常用短语,并知道其中每个单词的最常用义英语一词常多义及搭配关系包括短语,对于这些词要会念、会拼、会用。但是,目前许多学生往往不愿按此要求去做,掌握3000个单词就觉得不胜负担。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必须尽快纠正。教师应告诉学生,没有一定的词汇量,是学不好英语的。

除了掌握英语的语法和词汇知识外,对英语基本技能的掌握也必不可少。英语作为交际工具和手段,从打基础阶段起,就必须培养听、说、读、写“四会”(或听、说、读、写、译“五会”)能力。

篇5: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思考

如何做好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直接关乎着高中化学教学效益的提升。笔者多年从事高中化学教学工作,并且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将自身的体验和经验进行积累。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以氧化还原反应的课堂教学为例进行教学论述,谈谈笔者对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一些思考。

一、课前准备要充分

我们常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在教学实施中也是这一道理。任何一堂课的实施都需要在课前有一个充分的准备,这样才能够为教学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做好充分的准备,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更是如此。因此,笔者认为要上好一堂高中化学课,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就首先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这一准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教师在课前的教学备课要明确目标,一个是学生要及时地对有关的知识点进行预习。教师的`备课是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学生的预习是为了在课堂学习之中更好地融入课堂之中。因此,这两者缺一不可,下面笔者就以学生预习氧化还原反应为例进行论述。

预习其实就是在课程开始之前就对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预设性的学习,借助这个过程学生可以很好地了解教学的内容,教学的目标,并且还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明白该部分的教学内容中会涉及到的重要考点。因此,笔者认为在预习这一环节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地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开展预习学习。

教学实施:

教师在预习环节可以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这个部分的考纲包含有:

1掌握化学反应的几种基本类型。

2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含义。

3掌握常见的几种反应。

4学会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以及数目。

此外,在预习阶段教师还可以预先将该部分一些重要知识点指出来,如: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判断,计算电子转移的数目,学会判断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等。

教学反思:

通过在课前准备阶段的这种预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更好地了解氧化还原反应这个部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这样在预习之中学生就能够有方向地进行学习,从而更好地进入到课堂学习的环节之中。

二、课堂教学巧设计

课前的准备为课堂教学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但是课堂教学这一环节依然值得重视。所以,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笔者认为一定要注意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巧妙地借助设计来更好地实施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巧设计主要是指要设计出教学情境,要借助多媒体设备设计出声、像、形兼具的课件来辅助教学。下面笔者就以创设情境来引出还原剂、氧化剂的教学为例进行论述。

教学案例:

教师问:在初中阶段,大家学过哪些基本的反应类型?

学生1:分解反应、化合反应。

学生2: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教师指着多媒体中出现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问:Fe2O3+3CO■2Fe+3CO2,这个反应是什么反应类型?

学生讨论,发现该反应并不属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中的任何一种反应,于是断定在化学之中还存在别的反应类型。

教师又问:那么大家再根据这个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特点结合初中的学习来分析这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具有什么特点?

学生3:都有氧这个元素的存在,如C+O2■CO2,CuO+H2■Cu+H2O。

教师问:那么,这是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呢?

学生讨论,两者皆有,且有得氧就一定有失氧。

最后,讨论得出结论:一个化学反应中有得氧必有失氧,有失氧必有得氧,得氧为氧化反应,失氧为还原反应。得氧的物质是还原剂,失氧的物质叫氧化剂。

教学反思: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步步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并且创设出这样的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参与其中,和教师、同学进行交流、讨论并最终得出氧化剂、还原剂的定义。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还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多种方式开展课后复习

任何的一个教学过程都分为三个基本步骤――预习、学习、复习。高中化学的学习也一样离不开复习环节的实施。

通过复习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内容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形成相关的知识结构和脉络体系。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习题的训练来帮助学生巩固提高所学知识,发现自身学习之中的盲点,从而更好地巩固学习所学知识,并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实施:

在完成了《氧化还原反应》这个部分的学习之后,复习可以这样进行:

1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所学知识:该部分的内容主要包含了用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能够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2教师出题学生做:找出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如CuO+CO■Cu+CO2;CO2+C■2CO

教学反思:

通过这样两种方式开展复习,学生就可以分别从理论的层面和训练的层面对氧化还原反应部分的知识深化认识和了解。教学的效果将得到巩固,化学教学的课堂效率也将得到提高。

四、小结

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实施方法探究是一个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在上文中,笔者所言只是自身的一些浅见,希望对别的教师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余泓遐。上好一堂课要切实解决的几个问题――新课程高中化学教学例谈,化学教育[J]。20xx年第4期

[2]祝莹。利用演示实验搞好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J]。20xx年第3期

[3]吴兴怀。高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探微,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J]。20xx年第4期

篇6:对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现状的评估和思考

对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现状的评估和思考

从开始的那场关于中学语文教学的大讨论,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恐怕至今还记忆犹新。随着新大纲的修订、新课标的实施和新教材的投入使用,关于中学语文教学的讨论和争议现在已基本趋于平静了。尘埃落定后,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批评和非议似乎已不复存在,社会各界对这一改革的结果好像还比较满意,给人的感觉是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已全部解决,弊端已完全消除,从此“天下太平”,皆大欢喜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旧话重提,似乎不合时宜。但笔者作为一个长期在一线工作的语文教师,对这个问题有着深切的感受和清醒的认识。多年来,对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弊端及产生的根源也进行了一定的思考。在此,不揣冒昧,将一些粗浅的看法形诸于文,与教育界的专家和同行们共同探讨,以期找到改变目前语文教学现状的真正出路。那么,新大纲出台、新课程标准实行后,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如何呢?笔者的感觉是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变化,理由如下:

其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没有明显的提高,语文学科在中学教学中的地位也没有随之提高。

据笔者平时的观察和了解,无论是过去的“3+2”,现在的“3+x”,还是将来的“3+大综合+x”;无论是高中文科班,还是理科班的学生,对语文课的态度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对于理科班的学生来说,数理化和英语是他们心目中的主课和得分的重要保障。学生在这几门学科上花费的时间和投入的精力至少是语文课的'几倍。而文科班的学生则苦攻他们“又恨又爱”的数学、英语,狠背能让他们得高分的政、史、地。谁都忘记了语文这门课的存在。不管语文教师对学生费多少口舌,讲多少道理,也无法改变他们的选择。因为班主任、课任教师和家长和学生都不约而同地达成了这样的“共识”:文科生能否考上大学关键在于数学和英语两门课,谁能把这两门课的成绩考上去,谁就是高考的赢家。

在教育部门的课程标准中,语文始终是排在“大三门”之首的主课,可在学生自己的课程表上,却无情地把它排在了所有高考学科之尾。在平常的学习中,语文课既不属于学生爱上爱学的“小四门”──音、体、美、计算机,又无法和“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数理化以及最热门的英语相提并论,他们怎么会有热情去学习它呢?在大多数学生的心目中,语文课下多大的工夫也不见能得高分,少花点精力也未必吃多大亏;多学少学、学好学坏、学与不学都一样。用学生的话说就是“学了90(分),不学也90(分)”。在学生的心目中,语文连“鸡肋”都不是,哪能算得上主课呢?

不可否认,在学生中不乏真正爱好语文的学生,但在高考的重压下,在现实利益的驱使下,他们都不得不忍痛割爱了。在这样一个功利主义盛行的年代,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也是无可指责的。需要说明的是,随着新大纲的颁布和新教材的投入使用,大多数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没有多大的提高,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也没有根本的改观。如果说,学生对数理化的态度是“又恨又爱”的话,那么,对语文课就是“想说爱你不容易了”。

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对数理化老师的课“盯得很紧”,如果对这些老师的教学态度、水平和方法感到不满意的话,他们马上就会做出一定的甚至是强烈的反应;而对于语文课,相当一部分学生完全抱着一种无所谓的甚至是冷漠的态度,觉得语文老师教得好坏都无所谓,甚至不屑于评价语文课。相当一部分学生觉得语文课可听可不听,可学可不学,学好学坏无所谓。作为我们的母语课,作为最重要的一门工具课,作为一门最具人性、最具感染力和亲和力的人文学科,在学生的心目中竟然处于这样的位置,落到了这样尴尬的境地,每个有责任感的语文教育工作者都深感失落和忧虑。

其二、基层中学的语文教学现状没有根本性的改观。

新大纲颁布、新教材投入使用已经四年了,入校的学生现在已升入高校或进补习班复读。他们是完整、系统地学完了高中语文新教材的第一批学生,可以说是新大纲、新教材的第一批受益者,也可以说是第一批实验品。那么,他们的语文素质──也就是听、说、读、写的能力是否得到了真正的提高呢?同往届的学生相比,是否有了质的变化呢?

据笔者的观察和了解,新课程实行以来,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质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甚至看不出和以前有什么两样,更没有“旧貌换新颜”的感觉。

在新教材的教学过程中,尽管语文教师试图按照新大纲的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施教,但收效甚微。学生在课堂上仍然不愿开口说话,不肯积极发言,课堂气氛还和以前一样沉闷;学生的口头表达还是那样糟糕、拙劣;写作文时还是那样痛苦,写出的作文是那样生涩、蹩脚;大量的作业和试题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根本没有课外阅读的时间,阅读能力的提高更是无从谈起。

尽管这几年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高考试题的结构和题型发生了重大变化,把考查的重点放在了阅读和写作上,题型也由过去以客观题、选择题为主改为以主观题、问答题为主,而作文的考查形式也由以前的命题作文、供料作文改为话题作文,目的都是为了配合新课程的改革,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写、多练。尽管教育主管部门和高考命题组的专家们用心良苦,但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的读写能力提不高,语文水平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究其原因,是大多数学校对语文新大纲新教材的学习、研究很重视,但对于贯彻、落实并不热心,甚至担心新课改会影响语文课的教学质量。

语文教师虽然都接受过新大纲和新教材的培训,但由于受传统评价体系的影响,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却不敢放开手脚搞课改。再加上大多数学校对语文课教学和学习的投入不够,语文学习的资源严重不足,学生缺乏学好语文的土壤和环境,学生在语文课的学习上花费的时间、精力,同其它课相比,严重不成比例。在高考的形式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中,高中阶段开设的课程越来越多,学生的课业负担越来越重,在哪门课都向学生要成绩的情况下,学生不愿也不可能在语文课的学习过程中投入太多的精力、花费过多的时间。

因此,在和其它学科的竞争中语文课始终处于劣势,无法和其它课抗衡,语文课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和现行的高考制度决定了语文课的存在现状,而且这一局面在短期内还无法改变。

由此可见,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全体语文教育工作者付出艰辛的努力。

篇7:对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现状的评估和思考

对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现状的评估和思考

从19开始的那场关于中学语文教学的大讨论,每个语文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工作者恐怕至今还记忆犹新。随着新大纲的修订、新课标的实施和新教材的投入使用,关于中学语文教学的讨论和争议现在已基本趋于平静了。尘埃落定后,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批评和非议似乎已不复存在,社会各界对这一改革的结果好像还比较满意,给人的感觉是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已全部解决,弊端已完全消除,从此“天下太平”,皆大欢喜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旧话重提,似乎不合时宜。但笔者作为一个长期在一线工作的语文教师,对这个问题有着深切的感受和清醒的认识。多年来,对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弊端及产生的根源也进行了一定的思考。在此,不揣冒昧,将一些粗浅的看法形诸于文,与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界的专家和同行们共同探讨,以期找到改变目前语文教学现状的真正出路。那么,新大纲出台、新课程标准实行后,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如何呢?笔者的感觉是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变化,理由如下:

其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没有明显的提高,语文学科在中学教学中的地位也没有随之提高。

据笔者平时的观察和了解,无论是过去的“3+2”,现在的“3+x”,还是将来的“3+大综合+x”;无论是高中文科班,还是理科班的学生,对语文课的态度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对于理科班的学生来说,数理化和英语是他们心目中的主课和得分的重要保障。学生在这几门学科上花费的'时间和投入的精力至少是语文课的几倍。而文科班的学生则苦攻他们“又恨又爱”的数学、英语,狠背能让他们得高分的政、史、地。谁都忘记了语文这门课的存在。不管语文教师对学生费多少口舌,讲多少道理,也无法改变他们的选择。因为班主任、课任教师和家长和学生都不约而同地达成了这样的“共识”:文科生能否考上大学关键在于数学和英语两门课,谁能把这两门课的成绩考上去,谁就是高考的赢家。

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部门的课程标准中,语文始终是排在“大三门”之首的主课,可在学生自己的课程表上,却无情地把它排在了所有高考学科之尾。在平常的学习中,语文课既不属于学生爱上爱学的“小四门”──音、体、美、计算机,又无法和“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数理化以及最热门的英语相提并论,他们怎么会有热情去学习它呢?在大多数学生的心目中,语文课下多大的工夫也不见能得高分,少花点精力也未必吃多大亏;多学少学、学好学坏、学与不学都一样。用学生的话说就是“学了90(分),不学也90(分)”。在学生的心目中,语文连“鸡肋”都不是,哪能算得上主课呢?

不可否认,在学生中不乏真正爱好语文的学生,但在高考的重压下,在现实利益的驱使下,他们都不得不忍痛割爱了。在这样一个功利主义盛行的年代,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也是无可

[1] [2] [3]

篇8:对当前初中地理教学现状的思考

对当前初中地理教学现状的思考

对当前初中地理教学现状的思考

山东 莒南 ●刘玉仕

初中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关键时期,学生的心理、生理状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做好初中教育工作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理是一门要求学生用理性思维去学习思考的学科。它需要学生有很强的记忆能力与理解能力。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学好地理,刚开始接触地理的孩子有时候会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渐渐地就失去了学习地理的兴趣,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地理这门学科的学习难易相间。关键是看学生是否融入到学习地理的兴趣当中,所以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是至关重要的。诚然,每个老师都有每个老师的教学方法。有的治学严谨,课堂氛围严肃认真;有的则风趣幽默,课堂气氛活跃。但是无论是哪一种教学方法最终的目的都是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大失误。仅凭这一点就不得不引起我们对初中地理教学现状的一些思考。

一、当今初中地理教学现状

1. 教学趋于“公式化”

所谓公式化教学是指教师按照教学计划,制定教学方案,并按照教学方案进行教学。它可以使老师的讲课有条理性。但是它的局限性是使课堂趋于“公式化”。老师在黑板前讲课,学生在课堂上机械地记笔记,这是一种填鸭式教学方式,在少数课堂上我们可以发现这种现象,老师只按照他预先设计好的教学方案来讲课,缺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其实,地理这门课程是一门比较活跃的课程,宇宙那么大,处处都有地理知识。灵活地运用教案是反映一个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

2. 课堂学习气氛不浓

由于学生只知道机械地记笔记,使得课堂的学习气氛比较压抑,一些地理知识不是靠机械记忆才被记住的,需要学生去理解,比如人文地理,各个地区的特产或者代表作物,这些都是与当地的气候有相互关系的,掌握了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就能很快记忆这个地方的代表物产。除此之外,有的地理知识还需要通过计算。例如,老师在讲世界区时,要涉及到一些计算,如果学生不理解什么是区时,或者不知道怎么去计算的话,那么单靠机械地记忆是不能学会这一节内容的。

3. “死记硬背”成了学生学习的方法

“死记硬背”是大多数学生所采用的方法,也是被老师所默认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虽然可以记住知识,但这只是短时间的记忆,时间一长就容易被忘掉,由于老师只注重学生记住知识的效果,没有考虑学生到底有没有真正地理解知识,这就导致学生习惯于“死记硬背”,这种方法不适用于对地理知识地记忆,因为记忆是建立在良好的理解之上。而学习地理知识一定要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再去记忆,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只注重理论,忽略实践的重要性

老师一般讲授的都是地理理论知识,很少注意实践的重要性,很少有老师组织学生去外面观察实践,实践的本真就是探索知识的过程,所以它的重要性不容我们忽视。

5. 学校对地理科目的不重视

这是大多数学校所犯的“通病”。因为地理这门课程不涉及到中考,所以学校对地理这门课程重视不够,试想学校都不重视,学生那就更不用说了,大部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都不是很强,学校不重视的科目他们自然也不会乐意去学。

虽然初中地理教学存在很多不如意,但是我们不应气馁,应该积极应对,寻找解决的方法。再困难的问题只要我们认识到了并认真地去解决,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二、采取的措施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引导学生去积极实践,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多组织一些课外活动,比如在地理课上讲到喀斯特地形时,有条件的地方就可以带学生到实地去参观。这样学生会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知识的`记忆。

2.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地理是一门集科学与人文为一体的学科,它的趣味性很强,如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地调动,就会把地理这门课程学好。

3.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老师可以让学生先通过预习来逐渐地了解地理知识,这样老师讲课会比较轻松,学生可以通过在预习中发现不懂的地理知识,在课堂上找到答案,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只有改变初中地理教学现状,才能发挥出地理科目本身的价值。每个学生都是具有好奇心的,只要发现他们的兴趣取向,认真结合地理教学的方案,并且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强地理教学的创新,认真结合当今学生的学习特点,努力钻研地理知识,不断地总结地理教学的经验和方法,就能提高地理教学的成绩。不同地区要有不同的教学内容,有侧重点地教授地理知识,比如在北方地区的学生就尽量给他们讲一些本地区没有的地理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时也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对于当前的初中地理教学现状我们也不要持过于悲观的态度,认为不会得到改进,我们要积极努力地寻找新的教学突破口,努力钻研,发挥地理教学的作用。

(莒南县筵宾镇初级中学)

篇9:新课改下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

新课改下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

摘 要: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更多地关注其作为自然科学的属性,却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正因为如此,化学课堂往往会出现严谨有余而趣味、活力不足的问题,使课堂气氛过于沉闷紧张,缺少灵动与活泼。因此,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化学教师应努力构建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都能够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化学 新课改 思考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更多地关注其作为自然科学的属性,却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正因为如此,化学课堂往往会出现严谨有余而趣味、活力不足的问题,使课堂气氛过于沉闷紧张,缺少灵动与活泼。因此,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化学教师应努力构建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都能够全面发展。

一、关注学生情感世界,实施有效化学教学

高中学生承受着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压力,他们非常渴望自己能够在学业上取得优异成绩。化学课程严谨、抽象,如果教师忽视学生内在的情感需求,就更容易助长这种压力。因此,化学教学中构建和谐课堂氛围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化学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以高效的课堂教学和显著的教学成果,来缓解学生的学习和升学压力。其次,要形成一种严肃认真的工作习惯:上课前必须精心设计好教案,教案中既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强调课堂教学的有序性。在教学常规中,教师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提高化学教学水平,尽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以高效的课堂教学,化解学生所承受的各种学习压力。

二、切实更新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我国传统文化十分注重等级,强调等级观念:孩子必须服从家长,学生必须服从教师,群众必须服从领导……在这种传统文化熏陶下的教师,往往认为自己的'一切教育教学行为都是为学生好,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学生着想,从而严重忽视了学生的思想和感受如何。教师缺乏宽容心,缺乏对学生表达尊重和理解的技巧,以为自己为学生好,学生就能感受得到。此外,教师经常把学生当成一个成年人来看待,以成年人的行为标准来要求学生,认为自己理解的学生也应该能够理解。当代的高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接受了许多新潮思想和更多的西方文明观念,自我意识明显增强,渴望民主、平等、博爱,个性张扬,强调以自我为中心。所以,许多学生常常会认为教师所做的是侵犯他们自我平等的权利,埋怨教师对他们不尊重、不理解,而不是反省自己学习是否刻苦、勤奋。

化学教师要想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建立与学生的和谐关系,就必须树立这样的工作和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是教师的职责;学生是成长中的孩子,犯一点错、出一点格都是正常的。所以教师应宽容地对待学生,正视学生的差异,采用诱导的方法改变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只有以学生为本的教师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与信赖。为了更好地调动高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化学教师必须摒弃落后的教学理念,顺应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构建和谐高效的化学课堂。

三、善用多种激励手段,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遗传、基础和化学学习习惯三个主要因素可以决定一名高中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力。遗传是无法改变的,基础在较短的时间内也较难改变,能够在短时间内见到成效的是学习化学的习惯。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呢?笔者认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运用多种激励手段,激发其学习兴趣,强化其学习动力,使学生良好的习惯得以固化。通过激励的强化,达到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目的,这是教师应当灵活运用的教育手段。化学教师不但要会用表扬和批评,而且要善于用表扬和批评,即多表扬、少批评。表扬是最简单的激励方法,如每次考试后对成绩好、有进步的学生大力表扬;或者经常抽一些时间对学生的预习、复习、错题的归类等学习习惯进行检查,对优秀者大力地表扬;或者不时请一些学生上讲台书写化学用语,对书写规范者进行及时表扬。让学生经常得到各种方式的表扬,有利于营造积极向上、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批评的使用,则要注意场合、程度,要顾及学生的承受能力,一定要以学生为本,千万不能以分数为本。

四、缩短师生心理距离,实现师生高效互动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团队,在团队中,教师起着多重作用:一是知识的传授者、团队的组织者;二是心理医生、学生的朋友。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他首先期望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者,而是与他平等的朋友和支持者。化学课偏重实验,这给了教师和学生很大的互动空间,有利于教师调节学生情绪、赢得学生的信任、融入学生团队。化学教师一定要充分运用实验课的机会,在保持学科严谨特点的同时,使自己很好地参与到学生的求证和实验当中,参与到支持、协助学生的学习之中,并为学生的每一点发现、每一点成功感到由衷的欣喜。这样,才能形成融洽的师生互动关系。此外,教师还必须十分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点失误,严格地进行纠正。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认识能力,引导学生良好的行为,才能赢得学生的敬爱、信任。综上所述,一位优秀的化学教师,只有立足于化学学科的特点,充分把握化学教学的规律,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灵活地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化学教学水平,善用表扬和批评缩短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才能有效地在化学课堂中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才能使高中学生在这种和谐高效的课堂中提高化学成绩及个人素养和品质。

篇10:对当前监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由于我国的建设监理制起步较晚,计划经济的体制决定了我国监理制度从一建立就有其本身的特点,没有形成社会化的监理模式,至今仍存在着以下误区:

1.1 监理制度仅局限于施工阶段

监理制度应该贯穿工程建设项目的始终,包括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含保修阶段)。但目前,我国监理工作一般仅限于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阶段,监理人员接受委托后,工程马上开工,造成监理人员边干边熟悉情况,对工程并未深入的掌握和熟悉,尤其是水利工程,规模相对较大,技术复杂程度相对较高,战线较长,影响因素很多,不利于监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1.2 对业主行为无规范

业主行为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项目能否顺利进行,建设目标能否如期实现。有的对监理工作干预较多,有的不通过监理工程师直接给承包商下达指令,造成不必要的纠纷和误解。其实,监理工程师应该是工程建设项目现场的唯一管理者,业主委托了监理,就应由监理工程师去实施对工程建设项目的监督与管理,业主的意见和决策均应通过监理工程师实施,而业主所要做的,是如何做好对监理的管理,而非直接对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

业主不规范,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这就要求监理人员必须熟悉监理委托合同,审时度势,正确处理好与业主的关系,从大局出发,顾客第一,为业主服务,对业主负责。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业主的信任,以利监理工作的开展。规范业主的行为,使业主转变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观念,是确保工程建设项目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可以通过对业主招投标或业主代理招投标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

1.3 把监理工程师当作质检员

监理工程师是作为公正的第三方,依据监理合同和工程建设承包合同进行监理,不是承包商的质检员。这个问题涉及到职责问题,还涉及到验收程序。各项验收,必须在承包商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承包商有确保提供合格产品的责任,监理负责检验工程产品,承包商不能把监理当作自己的质检员,监理自己也不能把自己等同于承包商的质检员,监理的检查要全面。

1.4 工程质量是监理出来的

现在,有一种说法,工程中有事情找监理。工程有问题,监理首当其冲,这种认识未免偏颇。监理是按照业主的授权,依据监理合同和工程建设承包合同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监督管理。监理的质量责任可以理解为,在设计阶段有设计质量问题的,设计监理应承担相应责任;在施工阶段,由于施工原因造成工程质量问题的,不论监理是否检测到和发现承包商的不合格产品,监理应承担相应责任,但是不能因此而免除承包商的责任。因为工程建设承包合同中明确规定了承包商须向业主提供产品的质量标准,这需要“三方”端正思想意识

2 监理工作的主要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明确定义:实施建筑工程监理前,建设单位应将委托的工程监理单位、监理内容及权限,书面通知被监理的建筑施工企业。建筑工程监理应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对承包单位在施工质量、建设工期和资金使用等方面,代表建设单位实施监督。在工程建设项目中,目前监理工程师只是进行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而这一阶段主要是质量控制。从目前情况看,让一个监理单位同时具备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的监理能力还比较困难,大多数监理公司也达不到这一水平。结合现阶段的监理工作,监理工程师的工作应重点体现在施工招投标管理和工程承包合同管理两个方面,并向设计监理发展。

2.1 监理单位应具备招投标工作的能力

施工招投标工作的好坏,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业主能否选择到优秀的承包商,能否得到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案。如果监理单位能从施工招投标阶段就介入建设项目,则它对工程建设项目就很了解,对业主选定的承包商也很了解,对工程建设承包合同很熟悉,它的'监理工作很容易开展和实施。

2.2 对工程承包合同的管理。

以法律为准绳,以合同为依据是监理工程师做好监理工作的原则。监理工程师最终所要做的就是对工程承包合同的管理。集国际和国内工程管理的经验和教训,熟练掌握《FIDIC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只有熟悉合同文件,才能管好工程,使工程建设项目总目标得以实现。

3 监理单位的权利问题

监理单位的权利问题也即监理工程师的权利问题,是一个较为敏感的话题,容易引起监理单位与业主之间及承包商之间的矛盾。处理不好,势必造成工程管理的混乱。因此,关于监理工程师的权利,应在工程建设监理合同中作出明确规定,并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区分:

3.1 监理工程师的决定权

主要有:1在工程承包合同议定的价格范围内,工程款支付的审核、签认;2结算工程款的复核与否定,没有监理工程师的确认,业主不得支付工程款;3对索赔事项的审核,确认;4对设计、施工总包单位选定的分包单位的批准或否决。

3.2 监理工程师的审批权

主要有:1审批承包商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2发布工程施工开工令、停工令、复工令;3对工程中使用的材料、设备施工质量检验;4对施工进度进行检查、监督,对工程实际竣工日期提前或延误期限的签定。

3.3 监理工程师的建议权

1有对工程建设相关事项和工程设计的建议权,而不是自主对发现的这一问题进行变更。2要告诉承包商干什么,而不是怎么干。3有对不合格的承包商向业主提出撤换的建议权。

4 当前监理工作应解决的问题

(1)规范业主行为,是“三制”良性发展的先决条件,是工程建设项目实施的必要条件。

(2)监理人员要加强合同法、招投标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依法对合同进行管理。

(3)高度重视并加强对工程建设监理合同和工程建设承包合同的深入学习和研究,这两个合同是监理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据。

(4)工程款应该严格按照合同中约定的支付方式进行支付,工程计量应按照投标书中的工程量清单中表列序号对照计量,对工程变更应按照合同中约定的计量、计价方法予以确认。工程预付款的扣除应按照规定予以计算并扣除。目前,监理工作很难做到这一点,但是,随着投资主体多元化,监理工程师必须胜任此项工作。

(5)加强《水利水电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和《FIDIC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的学习,这是监理市场化之必须。

(6)加强对分包单位

资质的审核,严禁转包。

1严格执行监理程序,填写“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并请业主进行认定。2总承包商承担分包商的责任并对业主负责,工程报验由总承包商组织并填写相应监理表格,报请监理验收,监理一般不宜对分包商直接发布指令。3监理要加强对分包商现场情况的检查,做到对分包商有效控制。4不许承包商对工程进行转包,严禁分包商再次分包。

(7)监理表格要规范化、统一化。目前,监理行业都有自己的不同的监理表格,各地区又有各地区的监理表格。监理市场应有一套统一的监理表格,并应有一套与之相配套的监理应用软件,正如同财务软件一样,能够使承包商及时上报,监理单位及时核定、整理,并向业主报告,并能与工程建设其他部门紧密联系。

(8)承包商应加强在监理知识方面的学习,提高承包商对“监理”的认识,懂得监理程序与要求等,便于工程项目的实施。

(9)应建立一套完整的监理人才大市场,提供合格的监理工程师供监理单位择优录用,提高工程建设监理的整体水平,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充分发挥监理人员的作用。

篇11:对当前翻译研究的思考

对当前翻译研究的思考

大凡自人类开始翻译活动,尤其是文字翻译活动以来,对翻译的研究便从未中断。每次随着翻译活动高潮的到来,翻译研究就趋向深入,翻译研究中的争论也就愈加激烈。这是不足为奇的。近来争论的焦点算是艺术观与科学观之争了。问题的核心是对科学观的意见不一。认定翻译是科学与不是科学的两派各执一端,但不免各有失偏颇。这其中除对“科学”的理解差异外,更主要的似乎还在于持科学主张内部的问题。现就有关的问题谈点我们的看法。

翻译是艺术吗?是艺术!仅就译者必须运用语言重新塑造原文中已塑造出的形象而言,

翻译就应当是艺术。这是无可非议的。但,翻译又不能仅仅是艺术,因为“在艺术世界中,无论是哪一种形态的艺术形象都是以社会生活为自己的生命源泉,都以生动的感性形式去反映生活的本质”’。译者的“生命”源泉仍在于原著之中。即便是文学翻译,译昔对原著的理解也不能只凭直感,任意发挥。这其中还要借助语言、逻辑去正确理解之。况且,翻译除了文学翻译外,还包括科技翻译,政论翻译等等。当然,这类翻译中也有创造,但我们还不至于可以荒唐到或是说这类翻译不是翻译,或是说大量这类的翻译都是艺术的地步吧!因此,无论是文学翻译,或是科技翻译,或其他种类的翻译总还是要讲点科学。关于这个问题,董秋斯先生在《论翻译理论的建设》一文中已有阐述。至于“翻译学”的提法国内早在本世纪十年代,或是更早些时候已有过,并非像有人所说的是“进口货”’。

此后,许多相关学科的发展,这其中尤其是语言学的发展,促使翻译研究沿着科学方向深入探索。近一二十年,广大译论工作者为建立翻译学大声疾呼、呐喊,作了不懈的努力,进行大规模、有益的探索。译界众多学者对建立翻译学寄以厚望,不少学者也为之付诸艰辛。此类专著、专论大量涌现,蔚为大观,但是,这一方面的研究工作常常为人们所误解。应该说,研究工作本身也存在一些不够完备之处,使这一仍处于孕育中的学科屡屡遭人非议。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什么是科学?有些人一提起“科学”二字就联想到物理、化学之类的自然科学,殊不知人间除了自然科学之外,还有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这三类科学研究的对象、方法及途经均不相同。把翻译学与物理、化学相提并论,不免拟于不伦。依此而否定翻译学是一门科学是不足为训的。

学科概念混淆,把翻译学视为一门自然科学加以理解、运作,在国内外皆有人在,致使一潭清水越搅越混了。

其实,科学是知识的体系,但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能立即构成一个体系,一夜之间就使之变成一门科学。正如钱学森教授指出的,“知识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现代科学体系;还有一部分是不是叫做前科学,即进入科学体系以前的人类实践的经验。”“……不管科学还是前科学,只是整个客观世界的一个很小的.部分,而且情况是在变化的。一部分前科学,将来条理化了,纳入到科学的体系里……”依我们之见,尽管人类的翻译活动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基本上是凭借他人或自身的经验进行翻译。现有阐述翻译方法的论著大多还只是这类实践经验的总结。因此,翻译还只是“前科学”。但我们不能因此就断然否定它能向一门科学方向发展。世界在进步,学科在发展。客观的事物不能由某人说是就是科学,说不是就不是科学。不能在学术界搞武断,对刚刚才提出对建立翻译学的思考`时就给予当头一棒,力图抑制她的问世。我们应该允许探索。提出“思考”就意味着是一种探索。所以有人提出翻译是一门正在探索中的科学5,这是较为恰如其分的。

既然是探索,就应该允许人们从多方面,多学科地进行。无端的否定未必即能奏效。即便在自然科学中,如哥白尼的“日心说”得到了伽利略的证实,成了冤案,却在几百年后才得以平反昭雪,何况人丈科学乎?但从另一方面说,我们也不能就因此把翻译学说得玄而又玄,似乎说得越玄乎就越高深。译学研究毕竟是源于实践,而后又回到实践来指导翻译实践的一门学问。译学研究不能脱离实践,这己成了译论工作者的共识。当前有些研究似乎已陷入了纯学院式的研究,说三道四、连篇累犊,却于翻译实践无补。拉上几十门学科,标上无数术语,并不表明一个学科之成熟,只会导致许多概念含混不清。这种“理论”显得极其庞杂,但未必有实用价值。又如对翻译单位的研究,按西方翻译理论的说法,划分为音位层、词素层、词层、词组层、句子层及话语层。就连提出这一理论的作者本人

都感到“翻译的基本难点之一,就是如何能在每个具体情况下,从语言学等级体系中找到相应的层次作为翻译单位。”。连这一“理论”的提出者都感到为难,那这类学院式的研究究竟对我国的翻译实践有多大指导意义,就很值得怀疑了。尤其是对于像汉语这样象形文字与西方语言对译中就更难发现其实用价值。继而再进一步探讨什么“必要和足够层次的翻译”或是“偏低、偏高层次的翻译”,势必就成了一纸空谈。

提到建立翻译学,就必定要设计语言学的问题。应该承认,语言学的发展给翻译学的发展开拓出新的思路。一方面,译者从语言学的角度,通过两种语言的话语对比,对语言中的现象及其实质有了更广泛、更深刻的了解,从而能在翻译中更自觉地掌握某些语言对比规律;另一方面,许多译论研究人员从语言学角度来研究翻译,运用语言学中的术语、概念来阐述翻译实践中出现的语言现象,总结出某些系统的经验,取得了一定成就。这一切都应归功于语言学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现在坚持翻译是艺术的学者基本上也还没脱离翻译研究应用语言学理论所归纳出的翻译实践中某些系统经验,就正说明这一点。但是,正如众所公认的,翻译是艺术。艺术创作本无定规。同一个原著的句子在正确理解的前提下,你可以这么译,他又可以那么译。甚至同一译者在不同时期也都有不同译法,均无可指责,全凭译者在上下语境中去“创造”。这是一;其二,正如语言学派代表人物一再申明的那样,他们“首先感兴趣的正是研究翻译过程的语言学方面”,“纯粹是就语言学的意义而言”’。很明显,他们研究的是语言,并不注重研究原著作者及译者的主体意识。他们只能对现成的译例在语言上作静态对比,只能考虑其表面现象。因此,就翻译研究而言,他们的研究必有偏失,或显得异常肤浅;其三,现代的语言学理论基本上是以西方语言为研究对象,对汉语的语言几乎未加触及。正如陈望道所指出的:“一般语言学的理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能,或者说很少能充分地、正确地概括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历史极其悠久、既丰富又发达的汉语事实和规律”8。汉语语言的起源、语言的总体结构以及语言的运用等诸方面与西方语言截然不同。仅以西方语言模式为基础建立起的语言学套在汉外对译中几乎是行不通的。何况,翻译所涉及到的不仅仅是语言问题。为此,语言学对于翻译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妄图在这样的语言学基础上去创立翻译学,“不仅限于找出翻译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规律,而且要为翻译工作者提供某些规范或`规定’”’,那只能是一场迷梦!

这里还有一个如何对待西方翻译理论的问题。应该承认,我们对国外的译论知之太少。远的不说,仅就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引进的国外译论的论著寥寥可数。我们殷切地希望这一状况今后能有所改善,以扩大我们研究的视野,增长我们的见识。但从另一方面说,我们在世界译坛面前不必妄自菲薄。要说我国的翻译事业在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上比西方国家落后,这是事实。但是,要说我国当代翻译理论研究、认识上比西方最起码要迟二十年工`,我们对此不敢苟同。就文化总体而言,各国文化不是依照同一路线发展,不可能按一个普遍的、等同的阶段进行。世界各国人民生活的文化背景不同,面对的是不同的客观世界,由此提出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不一,所具有的经验也不尽相同。因此,就不可能有个普遍的、客观的价值标准来评判任一传统文化的优劣高下,更不能用某种文化价值观念来评判另一文化标准。很明显,我们同样不能拿某个文化背景下产生的翻译理论作为另一文化背景下产生翻译理论的标准。这中间不可能划分时间顺序的先后,而只能是互补、借鉴和相互渗透。

其实,国外的译论也是处于探索之中,也未必已成定论,甚至某些堤法未见合理。翻译学对于我们来说是一门正处于探索中的科学,对西方人何曾不也是如此?基于这祥的认识,我们就不至于会把国外的译论奉为至宝,视若・`圣经,,,或为之惊讶不已。就以奈达为例,他早期认为翻译是科学,到了80年代又强调是一种艺术。这说明人对客观事物认识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应该允许有所改变。这里并不存在什么“正本清源”1“的问题。也不要因他人观点变了,我们就得跟着转。西方译界的论坛上曾提出过equivalence的问题。这一提法在西方也不是没有争议的。  equivalence在自然科学中译为“等值”是指“量值”或“效应”大小方面的“等”。在某些学科中也就只译为“类”,“代”而已。西方人把它应用到翻译中,传入我国后不知怎么地译为・“等值”。于是就有人便在“等值”上做文章。翻译从某种程度上说本是一项不可为而又不得不为之的活动。它涉及到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不同风俗习惯以及不同的思维方式等等一系列问题。在东西方之间这一差别尤为显著。为此,在翻译中就存在“不可译”的现象,这其中何曾有那么多的“等值”可言?况且,至今为止,在人文科学中尚无像自然科学中所具有的量化公式。因此,严格来说,翻译中是无“值”可“等”的。又如上文中所提到的“偏低层次的翻译”和“偏高层次的翻译”,只不过是“直译”与“意译”的换一种说法而已,无“先进”,“落后”之分。认识到世界各国都在对翻译学进行探讨,我们就无需对西方的翻译理论顶礼膜拜了。

改革开放以来,“和世界……接轨”已渐渐成为一个很时麾的“名”词儿。近来我们的译坛上也时而见到这一提法。我们尚不明白“接轨”二字的更多含义,但仔细一琢磨便感到,在世界各国的文化发展中不可能有某个国家,或某些民族先走上“正轨”,而其他国家或民族随后均应顺此轨道发展。翻译研究中,不可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可以由某个民族的学者从他们的翻译实践中概括出全世界普遍适用的规律来。只有懂得东西方语言,具有东西方语言(譬如,汉外语言)或世界各种语对译丰富经验的人,才有资格讨论翻译中真正、普通的现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至今不可能有,也更不能由只懂得西方语言的人来建立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翻译理论。使用不同语言的国家或民族应该按其自己语言的特点,建立与发展其自身的翻译理论。世界的文化不是朝一元化的方向,而是朝多元化方向发展的。我国的翻译理论要走向世界,但这不应牺牲自身的特点,用西方的概念套我们的翻译实践而造出``理论”,而是要按我们的翻译实践提出我们民族的东西口在世界文化之林中,越具有民族性的文化就越具有世界性。

在探索我国的翻译学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看待我国自成体系传统的翻译理论。罗新漳先生在这方面已为我们做出了表率。但这方面研究的成果毕竟还不多。要是说我们对国外的翻译理论了解、研究得不够,那可以说我们对本国的传统翻译理论的研究也显得不足,因应该把我们当前研究中感到不足之处都归咎于我国的传统翻译理论。摒弃前人的翻译理论,将之批驳得体无完肤并不有助于我们的翻译理论研究工作顺利向前发展。当然,不能说我们传统的翻译理论是十全十美了,我们可以死抱着‘`信达雅’’不放,或是说唯有‘`信达雅”好。从现代的眼光看,我国传统的理论体系有许多不足之处,但它毕竟反映了我国翻译研究的历史过程,我们仔细研究国外翻译理论就不难发现,尽管各国都是在其社会、语言、文化的基础上建立起自有的翻译理论,但其发展过程与我国的翻译理论发展过程大致相同。因此,我们不必过多地指责古人的译论。我们不能拿今天标准去衡量过去的一切。历史地、客观地看待我们的传统翻译理论,就会使我们的研究不至于出现“全盘西化”或“中国文化本位”的倾向。从另一方面说,我们不能把传统的翻译理论仅仅看成是一种“包袱”,是一种,`障碍”,同时还应该把它看作为我们研究的基础。一千多年来所形成的我国译论能流传至今,就在于它符合我们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以及我国的翻译实践。它是顺应我国传统翻译理论发展的规律,只要认真研究我国的各家译论,就也不难发现,构成我国传统翻译理论体系中的各家论述都是以我国的文化为背景,以前人的理论为依托,结合我国的翻译实践,吸收国外的翻译理论而创立的。严复的‘`信达雅”便是一个最典型的例证。今天,我们在进行翻译研究中就应该从我国传统的翻译理论中吸取其中合理的因素,以此作为我们研究工作的基础。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吸收当代国外翻译理论以及国内外其他有关学科的最新成果。这种吸收不只是牵强附会地把古人的翻译见解或主张与西方人的某些说法放在一起,一比高低优劣。吸收仍要以我们原有理论体系为基础,考虑到我们与西方人在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以及语言结构等多方面的差异,实事求是地吸吮有益于我们的养分,取各家学说之长,补我们研究之短,以此建立我国现代的翻译理论。

篇12:对当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思考

从历史教学的三大任务的完成情况看

第一、在知识传授方面,总体看较好,但也存在着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具体来说,一是在贯彻整体知 识结构的教学方面,教师应注意从总体上把握教材的基本结构和发展脉络,尤其还要重视对内容的深广度作出 恰如其分的规定,便于有的放矢地教学;二是要重视学生知识结构的转化,即将教材的基本知识结构转化为学 生自己的认知结构和学习能力。

第二、在学生的智能培养方面,虽已有所侧重,但与素质教育的智能培养目标尚有很大的距离。这也是向 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要想使智能培养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应从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入 手,具体说:一是教师应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并进行思辩性的讨论;二是教 师讲授的侧重点应从历史过程为中心转向历史发展的逻辑联系为中心;三是历史教学要联系实际,要谈古论今 ,发挥历史的明理、鉴今、育人的作用。

第三、在思想教育方面,总体看在历史课堂上落实不够是个普遍现象,当然学科的思想教育的阵地作用也 就远未得到充分地发挥。思想教育的内容笼统地讲,在中国史教学中要着重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自尊心及 民族自豪感的培养;在世界史教学中主要是审美观、世界观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相比之下,中国史的思想 教育要好于世界史部分。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与应试教育有直接的关系,历史教师应引以为戒,在今后的教 学活动中予以重视和进一步地落实。

篇13:对当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思考

对当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思考

1.从历史教学的三大任务的完成情况看

第一、在知识传授方面,总体看较好,但也存在着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具体来说,一是在贯彻整体知 识结构的教学方面,教师应注意从总体上把握教材的基本结构和发展脉络,尤其还要重视对内容的深广度作出 恰如其分的规定,便于有的放矢地教学;二是要重视学生知识结构的转化,即将教材的基本知识结构转化为学 生自己的认知结构和学习能力。

第二、在学生的智能培养方面,虽已有所侧重,但与素质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的智能培养目标尚有很大的距离。这也是向 素质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转轨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要想使智能培养真正达到素质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的目标,应从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入 手,具体说:一是教师应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并进行思辩性的讨论;二是教 师讲授的侧重点应从历史过程为中心转向历史发展的逻辑联系为中心;三是历史教学要联系实际,要谈古论今 ,发挥历史的明理、鉴今、育人的作用。

第三、在思想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方面,总体看在历史课堂上落实不够是个普遍现象,当然学科的思想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的阵地作用也 就远未得到充分地发挥。思想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的内容笼统地讲,在中国史教学中要着重突出爱国主义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和民族自尊心及 民族自豪感的培养;在世界史教学中主要是审美观、世界观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相比之下,中国史的思想 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要好于世界史部分。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与应试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有直接的关系,历史教师应引以为戒,在今后的教 学活动中予以重视和进一步地落实。

2.从教学方法看还比较单一、陈旧,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得不够突出

很多教师,尤其是偏远地区的教师在教法的使用上仍是传统的单一型,即以讲解法与讲述法结合为主,学 生的调动很不够,突出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们提倡的教学指导思想是启发式教学。据统计,目前教法已有 14类72种之多。教师应当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尤其要重视学生的主 体地位的体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地去学,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并且要教 会学生分析历史人物、事件的立场、观点,引导学生去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去掌握知识、 运用知识和驾驭知识。

3.从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底来看,还有待于进一步强化

关于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这里从三点来谈一下个人想法:

第一,关于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问题。

&nbs

[1] [2]

篇14:对当前民办学校教育问题的思考

对当前民办学校教育问题的思考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随之不断提高,消费也就越来越成为了人们需要享受和满足的内容.教育,从经济学意义上来讲,是一种为社会提供精神文化生活消费的社会存在.这就要求,从事这项事业的主体--教师,必须具备充分的主体意识--服务意识,民办学校的教师更要具有这样的服务意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作 者:安世友  作者单位:德江县第二中学 刊 名:贵州教育 英文刊名:GUIZHOU EDUCATION 年,卷(期): “”(22) 分类号:G63 关键词: 

篇15:对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的若干思考

对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的若干思考

上半年,世界经济出现复苏势头,整年形势将好于上一年。但复苏势头前强后弱。美国经济情况远不如人们年初估计的那么乐观。美国商务部公布的第二季度美国GDP的预计增长率,按环比折年率计算仅增1.1%。欧洲增长乏力,估计今年只增1.5%。日本经济已经停止恶化,但经济前景并不明朗。日本政府203月发表经济报告认为,年经济将出现零增长。除日本外,东亚经济则在进一步好转。亚洲开发银行于2002年4月和7月分别两次调查本地区的经济增长情况,将不包括日本在内的2002年东亚经济的预计增长率由12月公布的4.7%提高到5.8%。中国经济运行态势良好,2002年上半年估计增长7.5%。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中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进一步思考和研究。21世纪初,世界经济会如何发展,同这些问题有很大关系。

一、全面估计美国在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002年初,人们一度认为美国经济在年中将出现比较强劲的增长,从而带动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但情况发展并不是这样。除增长速度不如人意外,失业率、企业投资等情况也远不如人们预料的那么好。7月12日白宫宣称,2002财年,美国的财政赤字将高达1650亿美元,大大超过不久前估计的1000亿美元大关。20,美国贸易逆差达4114亿美元,占GDP4%左右。2002年的贸易逆差可达4980亿美元。

问题是,迄今为止,我们常常是,或者说,更多地是从增长的角度,而不是从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观察世界经济和美国经济。美国无疑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这种状况短期内是难以改变的。但美国经济中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也大(注:美国商务部不久前调整了以来的GDP数据。按环比折年率计算,年GDP季度数据连续三个季度衰退。商务部将2001年美国GDP增长率由先前的1.2%调整为0.3%,同第二季度5%以上的增长速度成鲜明对照。)。这种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常常带有突发性质,因而使其影响更为巨大,也更难以防范。“9・11”恐怖袭击对美国经济的直接影响大致已经过去了,但它对人们心理等的深层次影响是不可能很快消失的。美国许多公众认为,“9・11”事件是在美国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发生的;现在美国对恐怖袭击作了这么多的防备,如果再发生比较大的袭击事件,它对美国的影响将是非常严重的。令人深思的是,“9・11”事件刚刚过去,安然等大公司假账案又接踵而至,并且其揭露也像任何一件突发的政治、军事事件那样地出人意料。到2002年10月,公司丑闻刚刚略为平息,美国对伊拉克开战的可能性又因为美国国会同意对伊动武而日益增长,世界油价随之进一步上升。提前出版的2002年10月21日的《商业周刊》的文章说,据Goldman,美国一家企业经济研究机构的估计,如果有50%的可能战争不会发生,美国经济下一年度预计增长2.4%;如果有30%的可能对伊拉克动武成功,美国经济可能增长2.3%;如果战争使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等产油区遭到严重破坏的可能性有15%,美国经济可能只有1%的增长。现在看来,美国经济这个火车头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既给世界经济带来增长,也给世界经济的增长带来重大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我们既要充分利用美国给世界经济带来的机遇,又要做好充分准备以应付它带来的各种问题。至少从这两年的情况看,对于这二者,我们应当同样地予以重视。21世纪的世界经济不但需要增长与发展,还需要健康与稳定;不但需要带动增长的火车头,也需要能够促进稳定发展的因素。21世纪的世界经济应当是繁荣和相对稳定的世界经济。这些,都不是美国一个国家能够做到的。

二、欧盟和中国是促进世界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因素

2001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01432亿美元,占世界GDP的32.7%。目前,世界并无一个经济体能取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地位而代之。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也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完全抵消由于美国的不稳定发展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影响。这决定了今后一个相当时期,不稳定发展仍然是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我们不能把世界经济的不稳定发展完全归因于美国,但在21世纪世界经济诸多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中,美国是其中最大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

另一方面,目前世界上也有一些经济体,他们的发展,相对来讲比较平稳。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和平衡了由于美国的不稳定发展给世界带来的影响。在这些经济体中,欧盟和中国的情况最值得注意。目前美、欧的经济规模实际上是大体相当的。起码相差并不大。2001年,美国GDP为101432亿美元,欧盟为78828亿美元。同比较,2001年欧盟的GDP反而少了8672亿美元,但在此期间,欧盟经济是以1.3%~3.4%的速度增长的,究其原因主要在汇率的变化。如果按1995年的价格和汇率计算,2001年的美国GDP不应当是101432亿美元,而是90835亿美元;欧盟GDP不是78828亿美元,而是99417亿美元,反而比美国多8579亿美元。欧盟经济增长速度不如美国,但发展比较平衡。最近十来年大致保持2%左右的增速,通胀率一般低于2%,财政赤字占预算的比重控制在3%以内,内债占GDP比重低于“马约”规定的60%,投资收益率一般在3%~4%。2002年头9个月,欧元区的贸易顺差达233亿欧元,和上年同期的62亿欧元比较,有较大幅度增加。失业率虽然较高,但近年内也已从20世纪90年代末的11%降到7%~8%。欧盟经济的总体情况是健康的。今后十年,欧盟经济将继续保持比较平稳的增长速度。21世纪,欧洲是促使世界经济平衡增长的重要因素。认为目前欧洲经济处于“停滞、徘徊”状态,并无充分根据。

其次是中国。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为世界经济的繁荣和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这种贡献,其程度超过中国在世界经济和贸易中占有的份额。这种情况引人思考一个问题:在科学技术和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条件下,一个国家对世界经济的作用、影响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一般说来,这个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的份额越大,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越密切,它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越大。但“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的份额”和“它与世界其他国家联系的程度”只是决定这个国家国际影响的两个基本因素,但并非全部因素。一个国家如果能在世界经济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时刻,以一定的经济力量为依托,采取正确的政策,常常能够发挥比其经济所占份额更大的作用。东亚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对世界经济稳定增长所起的作用,其重要性超过当时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份额,就是一个例子。

三、欧洲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它将对21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多年来,欧洲经济的规模虽然和美国不相上下(注:2001年,欧盟进出口总额为46250亿美元,远远超过同期美国的进出口总额19114亿美元,但欧盟进出口总额中60%以上(约28380亿美元)为欧盟区内贸易。见WTO:2002  Annual  Report,page  22.),但它不是一个整体。为解决一体化问题,在近半个世纪时间里,欧洲一直在为建设一个单一的内

部市场而努力奋斗,但欧洲单一市场的建设比人们原先设想的要复杂得多。1993年1月1日欧洲宣布单一的内部市场建成时,只是基本上拆除了阻碍商品、人员、服务和资本自由流通的非关税壁垒,实际上全面的统一市场至今并未建立。据欧盟有关机构的统计,在欧盟1339条所谓“单一市场规则”中,目前只有70%被所有成员国按规则作了转化,尚有30%尚未成为成员国的国内立法。即使已经转化为国内立法的,真正实行和贯彻也还需要时间。根据203月欧盟里斯本首脑会议作出的承诺,欧盟要到才在成员国之间开放电信和电力市场,在这两个领域实行统一的规则和法规。里斯本首脑会议还规定,建成统一的金融和资本市场,在这之前先建立统一的“市场监管委员会”,而目前在欧盟内部有40多家金融监管机构。它们各自为政,使统一的金融市场难以形成。除此之外,目前欧盟内部还没有统一的劳动市场,各国的养老金等制度并不统一。在企业层面上,目前欧盟成员国的利润税等制度也远未统一。

近年来,欧盟为完善单一的内部市场采取了许多措施。2002年上半年,一个最突出的举措就是欧元如期进入流通领域。欧元和本国货币“双币”流通的时间还从原来规定的半年缩短到了两个月,有的'国家甚至提前完成了货币的兑换工作。如法国法郎2002年2月17日便已停止使用。6月下旬,笔者在法国、德国和比利时考察时,欧元已无一例外地成为这些国家流通中唯一的合法货币。市场非常平静,没有因为法国法郎和德国马克永远地退出历史舞台而发生任何**。欧元进入流通领域确实是水到渠成的结果。欧元问世反过来又必将促进欧洲的一体化进程。欧洲有的公众说:欧元问世首先是促进了欧洲人对欧洲的认同感。

除欧元进入流通领域外,2002年欧盟还为金融一体化采取了一些重要措施。比如欧盟委员会提出了方便公司在全欧洲范围内融资的议案。该议案建议,只要公司制作一份文件或发行证券说明书,便能够在整个欧盟区进行融资。该文件将为公司的潜在投资者提供详细信息,内容包括公司的管理及筹资方式。人们认为,上述议案是欧盟在20协调其15个成员国的法律差异,建立一个单一的证券市场的关键。它应于2002年9月份提交。

如果说,欧洲的经济一体化是20世纪下半期欧洲取得的最大成绩,那么一体化作用范围的扩大将是21世纪初欧洲历史上的一件大事。目前,中东欧国家都已提出加入欧盟的申请。欧盟的第五轮扩盟可望于完成。目前欧盟正就东扩问题同波兰等国家进行谈判。一般估计,在今后10~内,欧盟将会拥有27~28个成员国,其中包括已经提出加盟申请的中东欧和南欧12国在内,土地面积达400万平方公里,有5亿多人口,GDP将超过11万亿美元。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目前欧洲的政治版图,但它也将给欧洲一体化带来新的问题。

四、区域经济合作呈现加强趋势

2002年上半年,在世界经济复苏缓慢的形势下,许多国家都在努力加强地区性的经济合作。其中东亚和拉美地区的区域合作进展最为明显。

2002年东亚经济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东亚经济一体化过去一直停留在争论阶段,现正在实践中向前推进。2001年11月5~6日在文莱举行的中国与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上确定了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目标。2002年底,“10+1”领导人会议将签署《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目前有关各方正为此进行着紧张的准备工作。年初将全面启动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并全面启动湄公河流域的开发。现在,有关国家都已同意,开发湄公河不应以牺牲下游国家利益为代价。另一方面,经过十年的准备,东盟六个老成员国(文莱、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于2002年1月1日正式启动自由贸易区,标志着东盟经济合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除此之外,7月23日在墨西哥结束的亚太经合组织部长会议发表的《宣言》强调,该组织成员将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共同目标而加强合作。最后,令人注意的是,东亚地区的安全合作目前有新的起色。2002年底召开的“10+1”领导人会议除了讨论地区经济合作外,还将讨论非传统领域的安全合作问题。现在看来,加强东亚地区经济合作和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是解决地区内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地区内安全问题的解决反过来将进一步促进地区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的发展。二者对于促进地区经济的增长与发展都是重要的因素。

受世界经济形势等的影响,目前南美国家的经济普遍不景气,许多国家都遭受经济衰退的干扰,有些国家经济危机还在深化,阿根廷和哥伦比亚则分别陷于严重的金融危机和内战之中。为了摆脱目前遇到的困难,拉美国家正在加快地区合作的步伐。2002年7月26~27日在厄瓜多尔港口城市瓜亚基尔举行了第二届南美国家首脑会议,与会领导人共同签署了《瓜亚基尔关于一体化、安全和基础设施发展的共识》的声明。会议进一步强调了地区基础设施一体化和能源合作在振兴地区经济中的战略作用。与会各国领导人一致认为,会议为南美地区的一体化开辟了新的道路。

五、贫困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从2002年上半年的情况看,世界贫困问题变得更加突出了。目前的特点是,贫困和失业更加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在失业问题中,半失业和隐形失业更加凸显。秘鲁国家信息和统计所提供的材料显示,秘鲁目前的失业率为11%,半失业率则高达57.7%,贫困人口占全国人口54%,其中27%的人生活在绝对贫困之中。东亚金融危机后,有的亚洲国家的失业人口一直在增加。印尼目前的失业人数已达3800万。此外,还有“至少5000万人是依靠临时做工养家糊口。”(注:翟景升.失业――印尼的沉重话题.经济参考报.2002.08.07.)如果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方法,印尼日均生活费用不到2美元的人数已经突破5000万人,占全国人口1/4以上。

2002年,发达国家的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美国劳工部10月4日宣布,美国9月份的失业率为5.6%,比8月份的失业率(5.7%)略有下降。但美国几家大企业近日发布的最新裁员计划,却为就业形势蒙上了一层阴影。受美国可能对伊拉克动武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美国多数公司目前不愿意大规模增加员工。美劳工部的一项调查表明,由于雇主不愿增加新人,失业者的平均失业周期在延长,目前达17.8周,是1994年以来的最高记录。美国目前约160万名失业者的失业时间超过了半年。美国失业人群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过去,受教育少的低收入人群和少数族裔雇员受经济衰退的打击最严重。最近的统计显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白领阶层和白种人的失业问题,这次更为严重。(注:白卫涛.美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经济参考报.2002.10.15)德国联邦劳工局近期公布的报告说,德国东部地区2002年的失业人数将达140万人,2002年将成为德国统一来东部就业形势最严峻的一年。整个德国的失业率5月份为9.7%,6月份为9.8%。日本的情况也令人瞩目。20世纪90年代是日本失业率翻一番的十年,完全失业率从1991年的2.1%上升到年的4.7%。到2002年3月31日为止的最新财政年度,日本的完全失业人口已经连续12个月上升,2002年3月份达到397万人,失业率(5.2%)创

历史最高纪录。如果加上隐性失业人数,日本的失业率有可能超过欧盟。贫困和失业人群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为解决贫困问题增添了新的困难。

六、西方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今年以来,源自美国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有进一步发展的势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001年9月,美国总统布什做出决定,对被指控为倾销和进行补贴的外国钢铁企业进行全面调查。2002年3月初,美国政府宣布对进口钢材征收额外关税,受到欧盟、日本和俄国等国家的强烈反对。

2.美国在欧洲重要港口派驻海关人员以检查输美货物的集装箱。欧盟担心,此举有可能“使欧洲其他港口的对美运输业务受到排挤。”

3.2002年5月,布什签署了一项新农业法,大幅度提高了政府对农业的补贴。决定在今后十年里,美国政府用于农业的拨款将达1900亿美元,比旧农业法规定的开支增加了80%。

美国一方面加大了对本国产品保护的力度,同时又千方百计地利用美国目前在世界经济和政治中所占的优势,迫使其他国家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7月27日,美国众院通过一项提案,给予布什总统同别国进行贸易谈判的更大授权。几乎同时,7月26日,美国农业部长维尼曼在五方农业会议上提出,要求将全球家农品关税从目前的62%降低到25%以下,并要求世贸组织成员在五年内将农业补贴减少到该国农业总产值的5%以内。该提案还建议世贸组织成员增加所有农产品的进口配额,幅度为20%。提案一出,欧、日坚决反对,认为美国要求其他国家降低农产品关税的幅度远远大于美国自己的降税幅度,因而严重脱离了平衡性原则。加拿大则表示,加“对提案的内容非常赞同,但我们现在更关心美国如何使其新农业法和提案相一致。因为美国在新农业法中大幅度提高政府对农业补贴的做法说明,他们所宣扬的政策和实际行动并不相符。”

收稿日期:2002.10.17

篇16:对当前监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监理单位是专业化、社会化的中介服务机构,受业主的委托,以自身的专业技术、管理技术有效地控制工程建设项目的进度、质量、投资,公正地管理合同,使工程建设项目的总目标得以最优实现。监理制度在西方已经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并已成熟完善。

FIDIC制定的《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已经为国际承包市场普遍认可和广泛应用,对业主、监理工程师、承包商的责任、权利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是工程建设项目有序进行的保证书。我国也开始参照执行。

篇17:对当前监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由于我国的建设监理制起步较晚,计划经济的体制决定了我国监理制度从一建立就有其本身的特点,没有形成社会化的监理模式,至今仍存在着以下误区:

1.1 监理制度仅局限于施工阶段

监理制度应该贯穿工程建设项目的始终,包括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含保修阶段)。但目前,我国监理工作一般仅限于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阶段,监理人员接受委托后,工程马上开工,造成监理人员边干边熟悉情况,对工程并未深入的掌握和熟悉,尤其是水利工程,规模相对较大,技术复杂程度相对较高,战线较长,影响因素很多,不利于监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1.2 对业主行为无规范

业主行为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项目能否顺利进行,建设目标能否如期实现。有的对监理工作干预较多,有的不通过监理工程师直接给承包商下达指令,造成不必要的.纠纷和误解。其实,监理工程师应该是工程建设项目现场的唯一管理者,业主委托了监理,就应由监理工程师去实施对工程建设项目的监督与管理,业主的意见和决策均应通过监理工程师实施,而业主所要做的,是如何做好对监理的管理,而非直接对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

业主不规范,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这就要求监理人员必须熟悉监理委托合同,审时度势,正确处理好与业主的关系,从大局出发,顾客第一,为业主服务,对业主负责。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业主的信任,以利监理工作的开展。规范业主的行为,使业主转变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观念,是确保工程建设项目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可以通过对业主招投标或业主代理招投标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

1.3 把监理工程师当作质检员

监理工程师是作为公正的第三方,依据监理合同和工程建设承包合同进行监理,不是承包商的质检员。这个问题涉及到职责问题,还涉及到验收程序。各项验收,必须在承包商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承包商有确保提供合格产品的责任,监理负责检验工程产品,承包商不能把监理当作自己的质检员,监理自己也不能把自己等同于承包商的质检员,监理的检查要全面。

1.4 工程质量是监理出来的

现在,有一种说法,工程中有事情找监理。工程有问题,监理首当其冲,这种认识未免偏颇。监理是按照业主的授权,依据监理合同和工程建设承包合同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监督管理。监理的质量责任可以理解为,在设计阶段有设计质量问题的,设计监理应承担相应责任;在施工阶段,由于施工原因造成工程质量问题的,不论监理是否检测到和发现承包商的不合格产品,监理应承担相应责任,但是不能因此而免除承包商的责任。因为工程建设承包合同中明确规定了承包商须向业主提供产品的质量标准,这需要“三方”端正思想意识

2 监理工作的主要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明确定义:实施建筑工程监理前,建设单位应将委托的工程监理单位、监理内容及权限,书面通知被监理的建筑施工企业。建筑工

[1] [2] [3]

篇18:对当前物价问题的几点思考

对当前物价问题的几点思考

曾几何时,通货紧缩一直是萦绕在中国经济上空的一个梦魇.然而下半年以来,中国粮、油价格在短期内陡然走高.中国经济究竟是冷还是热?成为各方争执不休的热点问题,通过对近期物价上涨原因的分析,发现物价的`走势,提出当前货币政策应努力的方向.

作 者:乔方亮  作者单位:山东经济学院,财金系,山东,济南,250014 刊 名: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年,卷(期): 27(2) 分类号:F822.5 关键词:通货膨胀   蝴蝶效应   货币政策  

篇19:对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思考

对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思考

农村信用社改革从20开始,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其产权依然没有明晰,法人治理结构依然没有落到实处,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依然困难重重.农村信用社只有进一步在立足实际的基础上坚持沿着既定方向继续改革,才能真正改革成功.

作 者:郝耀东 HAO Yao-dong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法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刊 名: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XI ECONOMIC MANAGEMENT INSTITUTE 年,卷(期): 17(4) 分类号:F830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   改革   产权   法人治理结构  

篇20:对当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思考历史教学反思

对当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思考历史教学反思

从历史教学的三大任务的完成情况看

第一、在知识传授方面,总体看较好,但也存在着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具体来说,一是在贯彻整体知识结构的教学方面,教师应注意从总体上把握教材的基本结构和发展脉络,尤其还要重视对内容的深广度作出恰如其分的规定,便于有的放矢地教学;二是要重视学生知识结构的转化,即将教材的基本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认知结构和学习能力。

第二、在学生的.智能培养方面,虽已有所侧重,但与素质教育的智能培养目标尚有很大的距离。这也是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要想使智能培养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应从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入手,具体说:一是教师应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并进行思辩性的讨论;二是教师讲授的侧重点应从历史过程为中心转向历史发展的逻辑联系为中心;三是历史教学要联系实际,要谈古论今,发挥历史的明理、鉴今、育人的作用。

第三、在思想教育方面,总体看在历史课堂上落实不够是个普遍现象,当然学科的思想教育的阵地作用也就远未得到充分地发挥。思想教育的内容笼统地讲,在中国史教学中要着重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自尊心及民族自豪感的培养;在世界史教学中主要是审美观、世界观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相比之下,中国史的思想教育要好于世界史部分。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与应试教育有直接的关系,历史教师应引以为戒,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予以重视和进一步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