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诗词

我嗑药被抓了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我嗑药被抓了”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辛弃疾诗词(共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辛弃疾诗词

辛弃疾诗词

1.《青玉案 元夕》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2.《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3.《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4.《西江月·千丈悬崖削翠》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千丈悬崖削翠,一川落日熔金。白鸥来往本无心。选甚**一任。

别浦鱼肥堪脍,前村酒美重斟。千年往事已沈沈。闲管兴亡则甚。

5.《西江月·宫粉厌涂娇额》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宫粉厌涂娇额,浓妆要压秋花。西真人醉忆仙家。飞珮丹霞羽化。

十里芬芳未足,一亭风露先加。杏腮桃脸费铅华。终惯秋蟾影下。

6.《西江月·人道偏宜歌舞》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人道偏宜歌舞,天教只入丹青。喧天画鼓要他听。把著花枝不应。

何处娇魂瘦影,向来软语柔情。有时醉里唤卿卿。却被傍人笑问。

7.《西江月·秀骨青松不老》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秀骨青松不老,新词玉佩相磨。灵槎准拟泛银河。剩摘天星几个。

奠枕楼东风月,驻春亭上笙歌。留君一醉意如何。金印明年斗大。

篇2:辛弃疾诗词

辛弃疾诗词

1、《破阵子》

菩萨丛中惠眼,硕人诗里娥眉。

天上人间真福相,画就描成好靥儿。

行时娇更迟。劝酒偏他最劣,

笑时犹有些痴。更着十年君看取,

两国夫人更是谁。殷勤秋水词。

2、《破阵子》

少日春风满眼,而今秋叶辞柯。

便好消磨心下事,莫忆寻常醉後歌。

可怜白发多。

明日扶头颠倒,倩谁伴舞婆娑。

我定思君拼瘦损,君不思兮可奈何。

天寒将息呵。

3、《减字木兰花》

僧窗夜雨。茶鼎熏炉宜小住。

却恨春风。勾引诗来恼杀翁。

狂歌未可。且把一尊料理我。

我到亡何。却听侬家陌上歌。

4、《减字木兰花》

盈盈泪眼。往日青楼天样远。

秋月春花。输与寻常姊妹家。

水村山驿。日暮行云无气力。

锦字偷裁。立尽西风雁不来。

5、《减字木兰花》

昨朝官告。一百五年村父老。

更莫惊疑。刚道人生七十稀。

使君喜见。恰限华堂开寿宴。

问寿如何。百代儿孙拥太婆。

6、《江城子》

留仙初试砑罗裙。小腰身。

可怜人。江国幽香,曾向雪中闻。

过尽东园桃与李,还见此,一枝春。

庾郎襟度最清真。挹芳尘。便情亲。

南馆花深,清夜驻行云。

拼却日高呼不起,灯半灭,酒微醺。

7、《金菊对芙蓉》

远水生光,遥山耸翠,霁烟深锁梧桐。

正零玉露,淡荡金风。

东篱菊有黄花吐,对映水、几簇芙蓉。

重阳佳致,可堪此景,酒酽花浓。

追念景物无穷。叹少年胸襟,忒煞英雄。

把黄英红萼,甚物堪同。

除非腰佩黄金印,座中拥、红粉娇容。

此时方称情怀,尽拼一饮千锺。

8、《锦帐春》

春色难留,酒杯常浅。

把旧恨、新愁相间。

五更风,千里梦,看飞红几片。

这般庭院。几许风流,几般娇懒。

问相见、何如不见。燕飞忙,莺语乱。

恨重帘不卷。翠屏平远。

9、《酒泉子》

流水无情,潮到空城头尽白,离歌一曲怨残阳。

断人肠。东风官柳舞雕墙。

三十六宫花溅泪,春声何处说兴亡。燕双双。

10、《兰陵王》

恨之极。恨极销磨不得。

苌弘事,人道後来,其血三年化为碧。

郑人缓也泣。吾父攻儒助墨。

十年梦,沈痛化余,秋柏之间既为实。

相思重相忆。被怨结中肠,潜动精魄。

望夫江上岩岩立。嗟一念中变,後期长绝。

君看启母愤所激。又俄倾为石。

难敌。最多力。甚一忿沈渊,精气为物。

依然困斗牛磨角。便影入山骨,至今雕琢。

寻思人间,只合化,梦中蝶。

11、《兰陵王》

一丘壑。老子风流占却。

茅檐上、松月桂云,脉脉石泉逗山脚。

寻思前事错。恼杀晨猿夜鹤。

终须是、邓禹辈人,锦绣麻霞坐黄阁。

长歌自深酌。看天阔鸢飞,渊静鱼跃。

西风黄菊芗喷薄。

怅日暮云合,佳人何处,纫兰结佩带杜若。

入江海曾约。遇合。事难托。

莫击磬门前,荷蒉人过,仰天大笑冠簪落。

待说与穷达,不须疑着。

古来贤者,进亦乐,退亦乐。

12、《浪淘沙》

不肯过江东。玉帐匆匆。

至今草木忆英雄。

唱着虞兮当日曲,便舞春风。

儿女此情同。往事朦胧。

湘娥竹上泪痕浓。

舜盖重瞳堪痛恨,羽又重瞳。

13、《浪淘沙》

金玉旧情怀。风月追陪。

扁舟千里兴佳哉。

不似子猷行半路,却棹船回。

来岁菊花开。记我清杯。

西风雁过山台。

把似倩他书不到,好与同来。

14、《浪淘沙》

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

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

15、《恋绣衾》

长夜偏冷添被儿。枕头儿、移了又移。

我自是笑别人底,却元来、当局者迷。

如今只恨因缘浅,也不曾、抵死恨伊。

合手下、安排了,那筵席、须有散时。

16、《柳梢青》

白鸟相迎,相怜相笑,满面尘埃。

华发苍颜,去时曾劝,闻早归来。

而今岂是高怀。为千里、莼羹计哉。

好把移文,从今日日,读取千回。

17、《柳梢青》

莫炼丹难。黄河可塞,金可成难。

休辟谷难。吸风饮露,长忍饥难。

劝君莫远游难。何处有、西王母难。

休采药难。人沈下土,我上天难。

18、《柳梢青》

姚魏名流。年年揽断,雨恨风愁。

解释春光,剩须破费,酒令诗筹。

玉肌红粉温柔。更染尽、天香未休。

今夜簪花,他年第一,玉殿东头。

19、《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20、《清平乐十六首》

春宵睡重。梦里还相送。

枕畔起寻双玉凤。半日才知是梦。

一从卖翠人还。又无音信经年。

却把泪来做水,流也流到伊边。

21、《踏歌》

厥。看精神、压一庞儿劣。

更言语、一似春莺滑。

一团儿、美满香和雪。去也。

把春衫、换却同心结。

向人道、不怕轻离别。

问昨宵、因甚歌声咽。

秋被梦,春闺月。

旧家事、却对何人说。

告弟弟莫趁蜂和蝶。有春归花落时节。

22、《踏莎行》

进退存亡,行藏用舍。小人请学樊须稼。

衡门之下可栖迟,日之夕矣□□下。

去卫灵公,遭桓司马。东西南北之人也。

长沮粲溺耦而耕,丘何为是栖栖者。

23、《鹊桥仙》

八旬庆会,人间盛事,齐劝一杯春酿。

胭脂小字点眉间,犹记得、旧时宫样。

彩衣更着,功名富贵,直过太公以上。

大家着意记新词,遇着个、十字便唱。

篇3:辛弃疾经典诗词

鹧鸪天(代人赋)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翠竹千寻上薜萝。东湖经雨又增波。只因买得青山好,却恨归来白发多。

明画烛,洗金荷。主人起舞客齐歌。醉中只恨欢娱少,明日醒时奈病何。

鹧鸪天(送人)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余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鹧鸪天(代人赋)

扑面征尘去路遥。香篝渐觉水沈销。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娇。

人历历,马萧萧。旌旗又过小红桥。愁边剩有相思句,摇断吟鞭碧玉梢。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丑奴儿(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

千峰云起,骤雨一霎时价。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间,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午醉醒时,松窗竹户,万千潇洒。野鸟飞来,又是一般闲暇。却怪白鸥,觑着人、欲下未下。旧盟都在,新来莫是,别有说话。

蝶恋花(送佑之弟)

衰草残阳三万顷。不逢飘零,天外孤鸿影。几许凄凉须痛饮。行人自向江头醒。

会少离多看两鬓。万缕千丝,何况新来病。不是离愁难整顿。被他引惹其他恨。

蝶恋花(和杨济翁韵,首句用丘宗卿书中语)

点检笙歌多酿酒。蝴蝶西园,暖日明花柳。醉倒东风眠永昼。觉来小院重携手。

可惜春残风雨又。收拾情怀,长把诗僝僽。杨柳见人离别后。腰肢近日和他瘦。

蝶恋花(月下醉书两岩石浪)

九畹芳菲兰佩好。空谷无人,自怨蛾眉巧。宝瑟泠泠千古调。朱丝弦断知音少。

冉冉年华吾自老。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唤起湘累歌未了。石龙舞罢松风晓。

蝶恋花(席上赠杨济翁侍儿)

小小华年才月半。罗幕春风,幸自无人见。刚道羞郎低粉面。傍人瞥见回娇盼。

昨夜西池陪女伴。柳困花慵,见说归来晚。劝客持觞浑未惯。未歌先觉花枝颤。

篇4:辛弃疾诗词

辛弃疾诗词精选

1.《西江月·贪数明朝重九》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贪数明朝重九。不知过了中秋。人生有得许多愁。惟有黄花如旧。

万象亭中殢酒。九江阁上扶头。城鸦唤我醉归休。细雨斜风时候。

2.《西江月·堂上谋臣帷幄》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堂上谋臣帷幄,边头猛将干戈。天时地利与人和。燕可伐与曰可。

此日楼台鼎鼐,他时剑履山河。都人齐和大风歌。管领群臣来贺。

3.《西江月·金粟如来出世》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金粟如来出世,蕊宫仙子乘风。清香一袖意无穷。洗尽尘缘千种。

长为西风作主,更居明月光中。十分秋意与玲珑。拼却今宵无梦。

4.《西江月·粉面都成醉梦》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粉面都成醉梦,霜髯能几春秋。来时诵我伴牢愁。一见尊前似旧。

诗在阴何侧畔,字居罗赵前头。锦囊来往几时休。已遣蛾眉等候。

5.《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

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

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

揾英雄泪!

6.《水调歌头·相公倦台鼎》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相公倦台鼎,要伴赤松游。高牙千里东下,笳鼓万貔貅。试问东山风月,更著中年丝竹,留得谢公不。孺子宅边水,云影自悠悠。

占古语,方人也,正黑头。穹龟突兀千丈,石打玉溪流。金印沙堤时节,画栋珠帘云雨,一醉早归休。贱子亲再拜,西北有神州。

7.《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都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8.《鹧鸪天·翦烛西窗夜未阑》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翦烛西窗夜未阑。酒豪诗兴两联绵。香喷瑞兽金三尺,人插云梳玉一弯。

倾笑语,捷飞泉。觥筹到手莫留连。明朝再作东阳约,肯把鸾胶续断弦。

篇5:辛弃疾诗词

辛弃疾诗词「精选」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着意寻春懒便回。何如信步两三杯。山才好处行还倦,诗未成时雨早催。

携竹杖,更芒鞋。朱朱粉粉野蒿开。谁家寒食归宁女,笑语柔桑陌上来。

鹧鸪天(席上再用韵)

水底明霞十顷光。天教铺锦衬鸳鸯。最怜杨柳如张绪,却笑莲花似六郎。

方竹簟,小胡床。晚风消得许多凉。背人白鸟都飞去,落日残□更断肠。

鹧鸪天(败棋赋梅雨)

漠漠轻阴拨不开。江南细雨熟黄梅。有情无意东边日,已怒重惊忽地雷。

云柱础,水楼台。罗衣费尽博山灰。当时一识和羹味,便道为霖消息来。

鹧鸪天(重九席上再赋)

有甚闲愁可皱眉。老怀无绪自伤悲。百年旋逐花阴转,万事长看鬓发知。

溪上枕,竹间棋。怕寻酒伴懒吟诗。十分筋力夸强健,只比年时病起时。

鹧鸪天(石门道中)

山上飞泉万斛珠。悬崖千丈落_鼯。已通樵迳行还碍,似有人声听却无。

闲略彴,远浮屠。溪南修竹有茅庐。莫嫌杖屦频来往,此地偏宜着老夫。

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莫避春阴上马迟。春来未有不阴时。人情展转闲中看,客路崎岖倦后知。

梅似雪,柳如丝。试听别语慰相思。短篷炊饮鲈鱼熟,除却松江枉费诗。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鹧鸪天(用前韵和赵文鼎提举赋雪)

莫上扁舟向剡溪。浅斟低唱正相宜。从□犬吠千家白,且与梅成一段奇。

香暖处,酒醒时。画檐玉箸已偷垂。笑君解释春风恨,倩拂蛮笺只费时。

鹧鸪天(徐仲惠琴不受)

千丈阴崖百丈溪。孤桐枝上凤偏宜。玉音落落虽难合,横理庚庚定自奇。

人散后,月明时。试弹幽愤泪空垂。不如却付骚人手,留和南风解愠诗。

鹧鸪天(代人赋)

陌上柔条初破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野荠花。

篇6:辛弃疾诗词

鹧鸪天(代人赋)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翠竹千寻上薜萝。东湖经雨又增波。只因买得青山好,却恨归来白发多。

明画烛,洗金荷。主人起舞客齐歌。醉中只恨欢娱少,明日醒时奈病何。

鹧鸪天(送人)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余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鹧鸪天(代人赋)

扑面征尘去路遥。香篝渐觉水沈销。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娇。

人历历,马萧萧。旌旗又过小红桥。愁边剩有相思句,摇断吟鞭碧玉梢。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丑奴儿(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

千峰云起,骤雨一霎时价。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间,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午醉醒时,松窗竹户,万千潇洒。野鸟飞来,又是一般闲暇。却怪白鸥,觑着人、欲下未下。旧盟都在,新来莫是,别有说话。

蝶恋花(送佑之弟)

衰草残阳三万顷。不逢飘零,天外孤鸿影。几许凄凉须痛饮。行人自向江头醒。

会少离多看两鬓。万缕千丝,何况新来病。不是离愁难整顿。被他引惹其他恨。

蝶恋花(和杨济翁韵,首句用丘宗卿书中语)

点检笙歌多酿酒。蝴蝶西园,暖日明花柳。醉倒东风眠永昼。觉来小院重携手。

可惜春残风雨又。收拾情怀,长把诗僝僽。杨柳见人离别后。腰肢近日和他瘦。

蝶恋花(月下醉书两岩石浪)

九畹芳菲兰佩好。空谷无人,自怨蛾眉巧。宝瑟泠泠千古调。朱丝弦断知音少。

冉冉年华吾自老。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唤起湘累歌未了。石龙舞罢松风晓。

蝶恋花(席上赠杨济翁侍儿)

小小华年才月半。罗幕春风,幸自无人见。刚道羞郎低粉面。傍人瞥见回娇盼。

昨夜西池陪女伴。柳困花慵,见说归来晚。劝客持觞浑未惯。未歌先觉花枝颤。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赏析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赏析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篇7:辛弃疾诗词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在南宋,辛弃疾历任滁洲知州,湖南安抚史,晚年任镇江知府。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这首词写于1176年。当时辛弃疾南归十余年,在江西任刑法狱颂方面的官吏,经常巡回往复于湖南、江西等地。来到造口,俯瞰不舍昼夜流逝而去的江水,词人的思绪也似这江水般波澜起伏,绵延不绝,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注释]

菩萨蛮:词牌名。

造口:即皂口,在江西安县西南60里。

郁孤台:在今江西赣州市西南贺兰山上。

清江:这里指赣江,它经赣州向东北 流入鄱阳湖。

行人:被金兵骚扰流离失所的人。

长安:此借指汴京(今河南开封市)。这两句说:抬头向西北远望,想看到故都汴京,可惜被万千山岭挡住了。

可怜:可惜。

愁余:我正发愁。

鹧鸪:鸟名,叫声悲切,听时像在说“行不得也”,也借此指恢复中原之事行不得。

[译诗]

郁孤台下的清江水,中间不知有过多少人的伤心眼泪。我站在高处向西北眺望长安,可惜无数的群山一层又一层,遮住了我的视线。但青山毕竟无法阻挡奔流的江水,依旧向东奔流不息。黄昏中我独立江边,深山里又传来几声鸟啼,更令人惆怅。

[赏析]

作者的这首词,用极高明的比兴手法,表达了作者深沉的爱国情思,堪称词中的瑰宝。辛弃疾此首《菩萨蛮》用极高明之比兴艺术,写极深沉之爱国情思,无愧为词中瑰宝。

造口一名皂口,在江西万安县西南六十里(《万安县志》)。词中的郁孤台在赣州城西北角(《嘉靖赣州府志图》),因“隆阜郁然,孤起平地数丈”得名。“唐李勉为虔州(即赣州)剌史时,登临北望,慨然曰:‘余虽不及子牟,而心在魏阙一也。’改郁孤为望阙。”(《方舆胜览》)清江即赣江。章、贡二水抱赣州城而流,至郁孤台下汇为赣江,再北流,经造口、万安、太和、吉州(治庐陵,今吉安)、隆兴府(即洪州,今南昌市),入鄱阳湖注入长江。淳熙二、三年间(1175-1176),词人提点江西刑狱,驻节赣州,这首词正是词人在此时书于造口壁的。

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辛幼安词》条云:“其题江西造口壁词云云。盖南渡之初,虏人追隆佑太后,(哲宗孟后,高宗伯母)御舟至造口,不及而还,幼安因此起兴。”这一记载对体会本词意蕴,实有重要意义。《宋史》高宗纪及后妃传载:建炎三年(1129)八月,“会防秋迫,命刘宁止制置江浙,卫太后往洪州,腾康、刘珏权知三省枢密院事从行。”闰八月,高宗亦离建康(今南京市)赴浙西。时金兵分两路大举南侵,十月,西路金兵自黄州(今湖北黄冈)渡江,直奔洪州追隆佑太后。“康、珏奉太后行次吉州,金人追急,太后乘舟夜行。”《三朝北盟会编》十一月二十三日载:“质明至太和县(去吉州八十里。《太和县志》),又进至万安县(去太和一百里。《万安县志》),兵卫不满百人,滕康、刘珏皆窜山谷中。金人追至太和县,太后乃自万安县至皂口,舍舟而陆,遂幸虔州(去万安凡二百四十里?《赣州府志》)。”《宋史·后妃传》:“太后及潘妃以农夫肩舆而行。”《宋史·胡铨传》:“铨募乡兵助官军扞御金兵,太后得脱幸虔。”史书所记载的金兵追至太和。“与罗氏所记的追至造口稍有不符。但罗氏为南宋庐陵人,又曾任江西抚州军事推官,其所记信实与否,尚不妨存疑。况且金兵既至太和,其前锋追至南一百六十里之造口,也不能说无此可能性。无论金兵是否追至造口,隆佑太后被追造口时情势危急,以致舍舟以农夫肩舆而行,此是铁案,史无异辞。重要的是,应知隆佑其人和建炎年间形势。以靖康二年(1127)金兵入汴掳徽钦二宗北去,北宋灭亡之际,隆佑以废后幸免,她垂帘听政,迎立康王,即后来的高宗。有人请立皇太子,隆佑拒之。《宋史·后妃传》记其言曰:”今强敌在外,我以妇人抱三岁小儿听政,将何以令天下?“其告天下手诏曰:”虽举族有北辕之恤,而敷天同左袒之心。“又曰:”汉家之厄十世,宜光武之中兴;献公之子九人,唯重耳之独在。《鹤林玉露·建炎登极》条云:“事词的切,读之感动,盖中兴之一助也。”陈寅恪《论再生缘》亦谓:“维系人心,抵御外侮”,“所以为当时及后世所传诵。”故史称隆佑:“国有事变,必此人当之。”建炎三年,西路金兵穷追隆佑,东路金兵则渡江陷建康、临安,高宗被迫浮舟海上。正值南宋政权出生死存亡之季。因而作者身临造口,怀想隆佑被追至此,“因此感兴”,题词于壁,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罗氏所记大体可信,词题六字即为本证。

上阕头句“郁孤台下清江水”起笔横绝。由于汉字形、声、义具体可感之特质,尤其郁(郁)有郁勃、沉郁之意,孤有巍巍独立之感,郁孤台三字劈面便呈显出一座郁然孤峙之高台。词人调动此三字打头阵,显然有满腔磅礴之激愤,势不能不用此突兀之笔也。进而写出台下之清江水。《万安县志》云:“赣水入万安境,初落平广,奔激响溜。”写出此一江激流,词境遂从百余里外之郁孤台,顺势收至眼前之造口。而造口,词境之核心也。接着又纵笔写出:“中间多少行人泪。”行人泪三字,直点造口当年事。词人身临隆佑太后被追之地,痛感建炎国脉如缕之危,愤金兵之猖狂,羞国耻之未雪,乃将满怀之悲愤,化为此悲凉之句。在词人之心魂中,此一江流水,竟为行人流不尽之伤心泪。行人泪意蕴深广,不必专言隆。在建炎年间四海南奔之际,自中原至江淮而江南,不知有多少行人流下无数伤心泪呵。由此想来,便觉隆佑被追至造口,又正是那一存亡危急之秋之象征。无疑此一江行人的泪中,也有词人之悲泪呵。“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长安指汴京,西北望犹言东北望。词人因回想隆佑被追而念及神州陆沉,独立造口仰望汴京亦犹杜老之独立夔州仰望长安。遥望长安,境界顿时无限高远。然而,可惜有无数青山重重遮拦,望不见也,境界遂一变而为具有封闭式之意味,歇拍虽暗用李勉登郁孤台望阙之故事,却写出自己之满怀忠愤。卓人月《词统》云:“忠愤之气,拂拂指端。”正是如此。

下阕头两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写眼前的景色。赣江原是北流,词人为抒发胸怀,不受拘泥,在这里言东流。无数青山虽可遮住长安,但终究遮不住一江之水向东流。此处若言有寄托,则难以指实。若言无寄托,则遮不住与毕竟二语,又明显带有感情色彩。周济《宋四家词选》云:“借水怨山。”可谓具眼。此词句句不离山水。试体味遮不住三字,将青山周匝围堵之感一笔推去,毕竟二字更见深沉有力。返观上阕,清江水既为行人泪之比喻,则东流去的江水也有所喻,当喻祖国一方。无数青山,词人既叹其遮住长安,更道出其遮不住东流,则其所喻当指敌人。在词人潜在的意识中,当并指投降派。东流去三字尤可体味。《尚书·禹贡》云:“江汉朝宗于海。”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江河行地与日月经天同为“天行健”之体现,故“君子以自强不息”(《息·系辞》)。杜老《长江二首》云:“朝宗人共挹,盗贼尔谁尊?”“浩浩终不息,乃知东极深。众流归海意,万国奉君心。”故以江水东流喻正义所向。然而时局并不乐观,词人的心情也很不轻松。“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词情词境又作一大顿挫。江晚山深,此一苍茫暮色又具封闭式意味,无异为词人沉郁苦闷之孤怀写照,而暗应合上阕开头的郁孤台意象。正愁余,语本《楚辞·九歌·湘夫人》:“目眇眇兮愁予。”实为词人的肺腑之言。楚骚哀怨要眇之色调,愈添意境沉郁凄迷之氛围。更哪堪闻乱山深处鹧鸪声声:“行不得也哥哥”.《禽经》张华注:“鹧鸪飞必南向,其志怀南,不徂北也。”白居易《山鹧鸪》则云:“啼到晓,唯能愁北人,南人惯闻如不闻。”鹧鸪声声,其呼唤词人莫忘南归之怀抱耶?抑钩起其志业未就之忠愤耶?或如山那畔中原父老同胞之哀告耶?实难作一实指。结尾两句写朝廷一味妥协,久未光复中原,作者心中满怀愁苦,表现的极其悲凉。

梁启超云:“《菩萨蛮》如此大声镗鞳,未曾有也。”(《艺蘅馆词选》)此词抒发了作者对建炎年间国事艰危之沉痛追怀,对靖康以来失去国土之深情萦念,为南宋爱国精神深沉凝聚之绝唱。词中运用比兴手法,以眼前景道心上事,达到比兴传统意内言外之极高境界。其眼前景不过是清江水、无数山,心上事则包举家国之悲今昔之感种种意念,因为难以一一指实最后都通过景色写了出来。但其主要寓托则可体会,其一怀襟抱亦可领会。此种以全幅意境寓写整个襟抱、运用比兴寄托又未必一一指实之艺术造诣,实为中国美学理想之一体现。全词一片神行又潜气内转,兼有神理高绝与沉郁顿挫之美,在词史上完全可与李太白同调词相媲美。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赏析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赏析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篇8:辛弃疾诗词

喜迁莺(谢赵晋臣敷文赋芙蓉词见寿,用韵为谢)

暑风凉月。爱亭亭无数,绿衣持节。掩冉如羞,参差似妒,拥出芙渠花发。步衬潘娘堪恨,貌比六郎谁洁。添白鹭,晚晴时,公子佳人并列。

休说。搴木末。当日灵均,恨与君王别。心阻媒劳,交疏怨极,恩不甚兮轻绝。千古离骚文字,芳至今犹未歇。都休问,但千杯快饮,露荷翻叶。

永遇乐(赋梅雪)

怪底寒梅,一枝雪里,直恁愁绝。问讯无言,依稀似妒,天上飞英白。江山一夜,琼瑶万顷,此段如何妒得。细看来,风流添得,自家越样标格。

晓来楼上,对花临镜,学作半妆宫额。着意争妍,那知却有,人妒花颜色。无情休问,许多般事,且自访梅踏雪。待行过溪桥,夜半更邀素月。

永遇乐(戏赋辛字送十二弟赴调)

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得姓何年,细参辛字,一笑君听取。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

世间应有,芳甘浓美,不到吾家门户。比着儿曹,累累却有,金印光垂组。付君此事,从今直上,休忆对床风雨。但赢得,靴纹绉面,记余戏语。

归朝欢

书不借出

万里康成西走蜀。药市船归书满屋。有时光彩射星躔,何人汗简雠天禄。好之宁有足。请看良买藏金玉。记斯文,千年未丧,四壁闻丝竹。

试问辛勤携一束。何似牙签三万轴。古为不作借人痴,有朋只就云窗读。忆君清梦熟。觉来笑我便便腹。倚危楼,人间何处,扫地八风曲。

瑞鹤仙(南剑双溪楼)

片帆何太急。望一点须臾,去天咫尺。舟人好看客。似三峡风涛,嵯峨剑戟。溪南溪北。正遐想、幽人泉石。看渔樵、指点危楼,却羡舞筵歌席。

叹息。山林钟鼎,意倦情迁,本无欣戚。转头陈迹。飞鸟外,晚烟碧。问谁怜旧日,南楼老子,最爱月明吹笛。到而今、扑面黄尘,欲归未得。

玉蝴蝶(叔高书来戒酒用韵)

贵贱偶然,浑似随风帘幌,篱落飞花。空使儿曹,马上羞面频遮。向空江、谁捐玉佩,寄离恨、应折疏麻。暮云多。佳人何处,数尽归鸦。

侬家。生涯蜡屐,功名破甑,交友搏沙。往日曾论,渊明似胜卧龙些。记从来、人生行乐,休更问、日饮亡何。快斟呵。裁诗未稳,得酒良佳。

满江红(寿赵茂嘉郎中,前章记广济仓事)

我对君侯,长怪见、两眉阴德。更长梦、玉皇金阙,姓名仙籍。旧岁炊烟浑欲断,被公扶起千人活。算胸中、除却五车书,都无物。

溪左右,山南北。花远近,云朝夕。看风流杖屦,苍髯如戟。种柳已成陶令宅,散花更满维摩室。劝人间、且住五千年,如金石。

雨中花慢(关于似见和,再用韵为别)

马上三年,醉帽吟鞭,锦囊诗卷长留。怅溪山旧管,风月新收。明便关河杳杳,去应日月悠悠。笑千遍索价,未抵蒲萄,五斗凉州。

停云老子,有酒盈尊,琴书端可消忧。浑未办、倾身一饱,淅米矛头。心似伤弓塞雁,身如喘月吴牛。晚天凉也,月明谁伴,吹笛南楼。

洞仙歌(所居丢山为仙人舞袖形)

婆娑欲舞,怪青山欢喜。分得清溪半篙水。记平沙鸥鹭,落日渔樵,湘江上,风景依然如此。

东篱多种菊,待学渊明,酒兴诗情不相似。十里涨春波,一棹归来,只做个、五湖范蠡。是则是、一般弄扁舟,争知道,他家有个西子。

洞仙歌

其盛,故未章有裂土分茅之句

旧交贫贱,太半成新贵。冠盖门前几行李。看匆匆西笑,争出山来,凭谁问,小草何如远志。

悠悠今古事。得丧乘除,暮四朝三又何异。任掀天勋业,冠古文章,有几个、笙歌晚岁。况满屋貂蝉未为荣,记裂土分茅,是公家世。

相关专题 诗词辛弃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