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的复习建议

jyz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jyz”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数学的复习建议(共5篇),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并能积极分享!

篇1:关于高考数学复习建议

一、全面落实双基,保证驾轻就熟

数学试卷中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考查占80%左右的比重,只有一丝不苟地巩固双基,才能突破难题,战胜新题。考生需要认真阅读和理解教材中相关内容,包括每个概念、例题、注释、图形,准确理解和记忆知识点,将课本的目录串联成知识体系,并加以训练。训练中遇到困难在所难免,这时需要对照教材,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彻底扫除障碍。

二、重视错题病例,实时亡羊补牢

错题病例也是财富,它直接反映出我们的知识缺陷、思维不足和方法的不当。在最后冲刺的阶段,建议考生建立自己的专项错题库,特别是对于那些因为概念理解不深刻、知识记忆失误、思维不够严谨、方法使用不当的典型错误,一定要收集成册并加以评注,指出错误原因,经常翻阅,常常提醒自己。

三、抓住典型例题,争取融会贯通

在最后的复习阶段,要保证在最短时间内最大限度提高学习效果,就不能做大量重复的无用功,所以考生要学会选题,抓住一些典型问题,借题发挥,充分挖掘。具体操作的方法就是解题后反思题意,总结此类题目的方法和技巧,将典型问题引申变化,促进知识的串联和方法的升华。

四、精读考试大纲,确保了如指掌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考试对考生的知识要求。针对教材与复习笔记逐一对照,看是否得到了落实,确保没有遗漏。特别是大纲中调整的内容,必须高度重视,明确要求,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外,对试卷的形式,题型、考试时间、分值等等也应一清二楚。

高考数学如何避免粗心犯错

什么叫做“又粗心了”?

许多同学在平时的数学测验和考试后,老是抱怨“又粗心了”。其实,应该好好想一想,为什么我老是在会做的数学题上犯“错”呢?应结合平时解题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逐题找出原因,看其是心理习惯方面的原因,还是知识方面的缺陷,再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会而不对”是大忌

每一个学生都知道,如果能做到“会做的题就不出错”,那么,这次考试就可以得到一个较好的分数。对于在做题中出现的一些常见的失误、计算错误等,平时都以为是粗心,其实这是一种不良的学习习惯,必须在平时的学习中逐步克服,否则后患无穷。也有些同学到了考场上常会出现心理性错误,生怕“会而不对”,为了保证正确率,反复验算,浪费很多时间,影响了整体得分。这些问题都很难在短时间得以解决,必须在平时下工夫努力改正。

“粗心大意”须反思

其实,有不少同学的“错误”,还不仅仅是“粗心”。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对一些基本概念理解得模糊不清引起的。或者是还没有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而造成的错误,就不能简单地说是“粗心”了。出现这类错误后,就有必要在复习时,对一些最基本的概念细心领会,时刻注意概念的正确运用。还应该认真听取老师对错误的分析和讲解。每次测验和考试之后,老师都会对试题中包含的概念和发生的错误,进行精到的分析和讲解。应该对照自己的错误,学会对错误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对发生的错题进行认真的订正。并通过订正的过程,重新体验做题的思维和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从而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不断减少这一类的错误。

“学以致用”才是真

在错误分析中,还应该比照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分析错误发生在数学学习的哪个环节,以利纠正。数学学习有“懂、会、熟、巧”四个阶段,对每一个数学概念和数学的能力,首先要懂,要会,在弄懂学会以后,就要通过做题训练达到熟练,而后才有“熟能生巧”。许多同学总认为:不懂的,我要弄懂,不会的,我要学会。我懂了、会了,就是学好了,最多是一些“失误”。其实不然。小“失误”的积累就是大“失误”,光有懂和会,不能熟练地运用,是造成许多错误的主要原因。只有基础扎实并且思维严密的同学,才能有效地减少错误,使“错过的不再错”,考出好成绩。而扎实的基础和严密的思维,是在经过长期有效的训练后才获得的。

不犯或少犯错,才能减少失分,“既会又对”,才能为获取高分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错误是难免的,要减少在高考中的错误,就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学习规律,认真对待错误,使得每一次的错误都成为收获。使每一次的“失”成为“得”,不断减少失误,那么,你就能获得一个又一个的好分数,取得令人骄傲的好成绩。

[关于高考数学复习建议]

篇2:高考数学复习建议

少做偏怪难题

为了在高考中考出理想的成绩,高考前总复习大多是教师满堂灌,学生题海战,搞得疲倦不堪。要想在短暂的时间内搞好总复习,不同层次的学生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抓重点,突破难点,同时克服巨大的心理压力。

复习前,一定要认真学习考试大纲。考试大纲明确提出了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凡是偏离大纲的偏题、难题、怪题均可放弃,节省时间与精力,树立信心。

历年高考数学命题将遵循来自教学大纲,不拘泥于大纲的原则。应用型和能力型试题的考查力度会加大,单纯知识记忆型的试题会减少。应用题的出处会更贴近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变化。将坚持入口易,深入难的命题原则,分层设问,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和更大的思考空间,更加注重对考生创新意识的考查。

复习时,一定要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巩固和提高。

回归课本探寻高考命题影子

回顾近四年高考数学命题,有一个惊人发现:理科约98分左右,文科约110分左右,都可在教材中找到命题的影子,甚至有的就是由例题、习题引申、变化而来。

高考命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一定要抓住课本这个根本。建议考生利用好课本,重视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然后加以引申、变化,做到举一反三。训练中,一旦理解题意后,应立即思考问题属于数学哪一学科?哪一章节?与这一章节的哪个类型的题目比较接近?解决这个类型的题目的方法有哪些?哪个方法可以首先拿来试用?

对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函数、不等式、数列、几何中的线面关系、直线和圆锥曲线及新增内容中的向量、概率统计、导数进行强化复习。

做题重归纳不搞题海战

要学好数学,各种类型题目的训练是必须的,但绝对不能搞题海战。理解了10道题的收效要大于匆忙做100道题,做题一定要强调效果,不要做了也不理解,甚至不知道做对没有。

一道题在手,要主动思考我怎么想,该如何下手。待老师讲解时,要对比一下哪种方法更好,为什么会走弯路。及时进行自我总结、归纳,不能做一题丢一题。

加强运算能力训练

数学高考历来重视运算能力,80%以下的考分都要通过运算得到,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明年高考对运算能力的要求会更高。

有学生平时爱用计算器,结果一上考场,本来凭较好的数学直觉和快速反应能力即可获解的题目,最后硬是算不出来。

建议考生平时强化运算能力的训练。尤其是在做解析几何时,对于直线与椭圆、直线与双曲线的有关问题,涉及大量计算,考生在平时一定要独立、完整、准确地做几道此类题目,克服畏难情绪。

三种复习法学

及时复习:每天课后,通过阅读课本和整理笔记完成两项任务。第一,深抠理论,主要指概念、定理、公式、法则。深抠主要弄清四方面问题:1.理论产生的背景和过程。比如为什么提出这个概念?定理是怎样发现和证明的?公式是怎样推导的?2.理论适用的条件。比如什么条件下这个理论不能用?3.理论的结构特征。如数与式子、图形和命题的结构特征等。4.理论的本质与功能。比如要透过形式看本质并关注功能。第二,深抠例题。怎么做的?怎么想的?为什么要这样想?还能怎么想?

单元复习:每个单元讲完后,做单元复习时完成三项任务:整理、串联知识点;归纳单元理论的基本思想、中心课题和数学方法,使理解更深入;筛选单元中的典型例题和习题,以便以后复习。

考前复习考后总结:合上书把单元的理论系统及其内涵从头到尾说一遍,说不下去时,打开书看一看再继续。再把单元复习整理过的中心课题、数学思想和方法照上面的办法说一遍。最后把典型例题和习题分析一遍或者做一遍。考后总结成功经验和失分原因。

[高考数学复习建议]

篇3:临近高考数学复习建议

1、再次梳理知识,及时查漏补缺

这阶段,许多考生备考状况是杂乱无章,没有头绪,心中无底,忐忑不安,效率低下。其实最需做的仍是梳理知识网,查漏补缺。一般来说,在梳理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不是很明白的地方,这时需翻书对照,防止概念错误。另外,要进行重要和典型问题的解题方法的归纳,只有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这里要注意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防止只是形式的简单套用导致原理错误,比如在做数列问题时不要简单套用连续函数的性质,注意离散和连续函数的区别。

2、适量模拟练习,保持临考状态

考前50天一定要有针对性进行套卷训练,一是通过模拟可以查漏补缺,二是提高应试能力,包括答题技巧,心理调节。建议大家练几套有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的模拟卷(包括近几年高考卷),并且自批自改,在模拟练习时一定要了解评分标准,对照评分标准自我修正,提高得分的机会,力争减少无谓的失分,保证会做的不错不扣分,即使不完全会做,也应理解多少做多少,增加得分机会。

3、全科规划意识,突破偏文学科

冲刺阶段,一定要有全科规划意识,高考是看总分的,不管是强势学科还是弱势学科都要有相应的时间分配计划,做到重点学科重点突破。实践表明后期在记忆性学科上多下功夫,会立竿见影,象语文,英语,文综,生物等,考生应向这些学科适当倾斜。但是思维性强的学科,如数学,物理,若几天不做会上手慢,出错率高,因此在后期也应该安排一定的时间去做去练,保持一个良好的临考状态。

4、调整心理状态,争取笑到最后

高考临近,有些考生精神过度紧张,甚至病倒。因此提醒大家,防止两个极端的做法,一是彻底放松,破坏了长期形成的'生物钟,会适得其反。另一个就是挑灯夜战,加班加点,导致考前过度疲劳,临考时打不起精神。建议考生,休息调整是必要的,但必须的是微调,特别要把兴奋状态逐步调整到上午9:00——11:30,下午3:00——5:00。高考前还要注意饮食的科学性和规律性,不能大吃大喝,宜清淡又要保证全面营养,总之,生活有节奏,亦张亦弛,保持心态平稳。同时考前保持必胜的信心是非常必要的,走进考场要信心百倍,即使遇到困难也不要慌张,自我暗示,及时调整,只要大家精心准备,充满自信,沉着应战,就一定能笑到最后!

篇4:临近高考数学复习建议

一、回归基础,把握数学学科特点。

高考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指出:数学科的考试,按照“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确定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全面考查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能力是指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共7种。推理论证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是考查的重点,运算求解能力包括数的运算,式的运算,包括精算,近似计算和估算,对运算能力的考查主要以含字母的式的运算为主。据此,首先要求学生要回归基础,把各部分基本知识,包括数学概念、定义、定理、公理、推论、公式等梳理一遍。其次,要求学生要突出主干知识,重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与转化,以数学思想方法为统帅,从本质上抓住这些联系,使数学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个有主有次的有机整体。再次,要通过一些试卷和练习,体会与感悟这些试题所考查的上述7种数学能力,针对自己,找出差距,及时补缺。这样就能更好地把握数学的学科特点和高考要求,就能站在一定的高度更加从容地面对高考,这种状态的`同学高考都会有很好的发挥。

二、做好针对性复习,寻找新的突破。

前面的复习主要是学生跟着老师走,而第三轮复习是个性化很强的复习,强调以学生为主,学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复习。这种针对性复习分为三类。

基础差的同学要坚决放弃一些难题,把重点放在基础题和中等题上,就理科数学来说,它是指选择题的前8题、填空题的前4题、解答题的前3题、选做题,这些题共有109分。这时要进行强化训练,专题突破,比如说你立体几何比较差,那你就专门做十几道立体几何。要求做题时要真正理解,解答完整。

中等的同学要注意总结与反思,及时查缺补漏,注意少丢分和不丢分,要放弃特别难的题目,要对自己较为薄弱的题型进行专题突破。同时注意一些创新题、探究题和应用题。

优秀生要专门安排一段时间回归基础,以保证基础题和中等题不丢分,但时间不用太长,一周就够了。针对近两年福建省高考数学难题偏难的情况,优秀生只有对难题进行专项突破,才有可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可选择近两年全国各课改省份的高考试卷和质检试卷,特别是本省前年和去年各市的质检试卷,专门做它的压轴题,特别是选择和填空的压轴题,会有不少的收获。

一轮复习建议

制定学习计划

高三的节奏快,有很多科目要复习,同时又要做大量的习题。这时候,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就显得非常重要。首先,学习计划要符合自身的学习情况。不要在老师布置很多作业的情况下,又让自己额外做两套卷子。这样就 算完成了“任务”,质量也不能保证。计划一定要量力而行。其次,计划最好不要太详细。有的同学的计划细致到每5分钟做什么,每个课间做什么,这样的计划很 容易被打乱。计划最好是定量不定时的,比如计划在完成作业的基础上额外做10道选择题,可以在任何时间完成,只要做完了就好。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制 定了合理的计划,一定要严格执行。不能总是“放任”自己,那样计划也就是纸上谈兵了。

重视课堂

虽 然高三大部门时间都是对以前的知识进行复习,但是同学们仍然要重视课堂。有些学生自认为有一套很好的复习方法,上课不听讲,完全按照自己的进度来复习,最 后往往会碰得“头破血流”。另外,在听课的同时,一定要做好笔记。曾有一位某市的高考状元,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翻看那本数学笔记,一边看一边做。笔 记中不管是提炼的知识点,总结的做题方法还是经典例题,都是课堂中的精华,同学们一定要好好利用。

高效率地做题

数 学是需要大量做题的科目,那么如何提高做题的效率呢?首先要进行总结。例如要总结题目是什么类型?如何利用已知条件?突破点是什么?一般的解题方法、步骤 是什么?在总结之后,有针对性地找一些相关题目进行练习,数量不用太多,几道典型的题目就可以了。这里要提一点的是,一定要做有准确答案的题目,没有答案 的题目,做完不知道正误,就等于白做。做完以后对答案,这时候不仅要注意解题方法,更要注意解题步骤。很多时候明明会做的题目却被扣分了,原因就是解题步 骤不全。对于做错的题目要加入错题本,进行分析,看看是方法没掌握,步骤不完全,还是马虎出错。只有这样才能高效率地复习,突破数学难关。

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不要太过急躁,须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尤其是数学这门学科,在短期内提高是十分不易的。只要同学们能够做好计划,认真执行,珍惜课堂,高效率地做题,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够进步。

总结:整理的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帮助同学们复习以前没有学会的数学知识点,请大家认真阅读上面的文章,也祝愿大家都能愉快学习,愉快成长!

篇5:高考数学复习五大建议

考生在数学首轮复习中,往往存在两个误区,一是只顾埋头做题而不注重反思,只要结果对了就不再深思做题中使用的解题方法和题目所体现出来的数学思想;二是只注重课堂听课效率,而不注重课后练习,这会导致考生看到考题觉得自己会,可一做就错。针对这样的问题,在此向进入数学第一轮复习的同学提五点建议:

一、夯实基础,知识与能力并重

没有基础谈不上能力;复习要真正地回到重视基础的轨道上来,要扎扎实实,不要盲目攀高,以防眼高手低。要把书本中的的常规题型做好,所谓做好就是要用最少的时间把题目做对。部分同学在第一轮复习时对基础题不予以足够的重视,认为题目看上去会做就可以不加训练,结果常在一些“不该错的地方错了”,最终把原因简单的归结为粗心,从而忽略了基本计算的训练和常规方法的积累,造成了实际成绩与心理感觉的偏差。夯实基础还指要搞清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体验知识形成过程以及对知识本质意义的理解与感悟,同时,对基础知识进行全面回顾,并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讲究复习策略

在第一轮复习中,要注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复习要以中档题为主,选题要典型,要深刻理解概念,抓住问题的本质,抓住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应在老师的指导下,精做题。数学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学习数学就是学习解题。搞题海战术的方式、方法固然是不对的,但离开解题来学习数学同样也是错误的。解答任何一个数学题目之前,都要先进行分析。相对于比较难的题目,分析更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知道,解决数学问题实际上就是在题目的已知条件和待求结论中架起联系的桥梁。这个过程反映出对数学基础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理解程度和数学方法的灵活应用能力。

三、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如仔细阅读题目,看清数字,规范解题格式,部分同学自我感觉很好,平时做题只是写个答案,不注重解题过程,书写不规范,在正规考试中即使答案对了,由于过程不完整也被扣分。也有部分同学平时学习过程中自信心不足,做作业时免不了互相对答案,也不认真找出错误原因并加以改正。这些同学到了考场上常会出现心理性错误,导致“会而不对”,或是为了保证正确率,反复验算,浪费很多时间,影响整体得分。这些问题都很难在短时间得以解决,必须在平时下功夫努力改正。“会而不对”是高三数学学习的大忌,常见的有审题失误、计算错误等,平时都以为是粗心,其实这是一种不良的学习习惯,必须在第一轮复习中逐步克服,否则,后患无穷。可结合平时解题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逐题找出原因,看其是行为习惯方面的原因,还是知识方面的缺陷,再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必要时作些记录,也就是错题本,每位学生必备的,以便以后查询。

四、加强做题后的反思

做题时,一定要全神贯注,保持最佳状态,注意解题格式规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题后,一定要认真反思,仔细分析,从中总结出一些解题技巧和解题的思维方式,并总结出对问题的规律性认识和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对做题中出现的问题,注意总结,及时纠错。

解题后的总结至关重要,这正是我们提高的大好机会,对于一道完成的题目,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总结:

1.在知识方面,题目中涉及哪些概念、定理、公式等基础知识,在解题过程中是如何应用这些知识的。

2.在方法方面:如何入手的,用到了哪些解题方法、技巧,自己是否能够熟练掌握和应用。

3.能不能把解题过程概括、归纳成几个步骤,以便于形成完整的解题思路。

4.自己错因在哪里?要重视对错因的剖析和对错误的订正。可以参考《状元纠错笔记》的订正方式。

五、加强典型习题本的复习

典型习题本是老师曾经讲解的典型题目、自己曾经出错题目的汇集,因此复习典型习题本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能同学们觉得题量太大,无法复习。这里告诉同学们一个非常成功的办法:筛。将平时总结的题目利用课余时间去复习,经过复习,一本子的题目,一般大部分都能掌握起来,可能只剩下几个或几十个,将这些题目标出来,然后再次复习时则只需复习这些题目。这样,到高考的时候,经过你几次的筛,一般也就剩下几十个题需要考前再复习一下。反之,如果不这样复习,到高考前你会觉得典型习题本上的很多题目都不会,但又没时间去复习,到那时你就真正成了热锅上的蚂蚁了。

[2017高考数学复习五大建议]

相关专题 高考数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