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教育要有机融入专业教育

眠空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眠空”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要有机融入专业教育(共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大学生创业教育要有机融入专业教育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必将掀起新一轮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热潮。其实,创业教育并非新鲜事物,近年来国内一些高校已在这一方面进行过一些有益的探索。但深入考察,就会发现一些高校开展的创业教育,普遍存在未能将创业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严重脱节的现象。所以,有必要进一步理清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力促创业教育同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创业教育非但不排斥专业教育,而且必须依赖专业教育

专业教育是创业教育的基础。《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由此可知,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承担的基本职责。如果只是片面地强调创业教育,弱化和忽视专业教育,则是舍本求末、缘木求鱼,创业教育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终无法达到我们期望的目标。细数近年来评选出的大学生创业标兵、年度人物,无不是在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才成功创业、服务社会的。比如第九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江利斌就是在刻苦学习了蘑菇种植技术和核桃嫁接技术的基础上,才走上了“核桃+食用菌”的创业致富之路。事实证明,大学生只有接受了扎实的专业教育,才能为成功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没有科学严谨的专业训练,没有专业知识的积累,而以荒废专业知识学习为代价的创业,必将半途而废,不会长远。所以,高校要树立以专业教育为基础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育过程中。

创业教育的实施,对专业教育的改革提出了新要求

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作为高级专门人才的大学毕业生不能仅仅是求职者,还应在创新精神的引领下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必然要求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置于高校教育教学的中心地位,教育教学活动始终围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而展开,把学生培养成视野开阔、学习主动、反应敏锐、勇于创业的高级专门人才。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迅猛发展,专业教育积累了宝贵经验。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专业教育的教育思想、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考核模式等还远远不能适应大学生创业的需要,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对大学生创业的要求。另外,作为高级专门人才的大学生创业,应该是有创新的创业,应该是站在所学专业领域的最高端、最前沿,走学术创业或专业创业的创新创业道路,以区别于社会上一般的创业模式,彰显大学生创业的特色与活力。因此,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应该秉承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开创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途径、方法,努力将教育的触角从专业教育延伸至创新创业教育。可以说,扎实开展专业教育的过程中有效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才是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唯一出路。

促进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是高等教育的新使命

开展创业教育,高校面临着新的使命,即要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首先,高校应该转变传统教育教学理念。一方面尽快改变传统单一的专业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深刻理解创新创业教育是专业教育的进一步延伸和深化,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新使命,两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厚此薄彼、顾此失彼。

其次,建立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机制。高校应以需求为导向积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应以创新创业为导向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新机制,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创业需求紧密对接;应以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作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评价标准,细化创新创业素质能力要求;应以系列“卓越计划”、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等为契机,探索建立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新机制。

再次,健全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的教学课程新体系。高校要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实现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的交叉、渗透、融合,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同时,全面系统开发开设提高学生创业意识、精神、能力等创新创业指导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并纳入学习认证和学分管理。还有,组织学科带头人、行业企业优秀人才,有针对性地开设学科前沿、市场需求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专题讲座、报告等,提高学生专业创新创业的敏锐性。借助发达的网络媒体渠道,推出资源共享的创新创业教育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丰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资源。只有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地开发开设课程群,创新创业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最后,搭建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的创新创业实践新平台。为了让大学生在专业创业实习中更好地认识创业艰辛、历练创业能力、积累创业经验,高校应积极搭建有利于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的创新创业实践新平台,如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等,以实实在在的创业项目对学生进行实战训练,最终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落在创新创业实践中。

全国首个创新创业课程体系——ETC创业课程体系于6月1日正式发布,它是全国大学生创业培训项目多年来在高校创业教育领域的积淀,包括“教育Education、孵化Tutor、投资Capital”三阶课程,共涵盖十六门课程。真正实现以创业教育融合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创新教育的理念,将创业结合产业、专业,首创“创业+”系列课程。

篇2:创业教育融入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途径研究论文

创业教育融入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途径研究论文

1.创业教育小是职业生涯教育的延续

创业教育不是职业生涯教育的延续,二者有着迥然不同的特点和理论基础。职业生涯教育是工业时代的产物,着眼于对工作环境的适应与调整,重点在于个人特点如何在职场最有回报地呈现及如何实现各职业与生活的平衡发展。创业教育源于创新思维,旨在指导创业主体把创意想法商业化,要求创业者必须有好奇心、兴趣、激情、理想,走深入自我探索、自我实现的路线,强调整合资源、跨界与混搭,从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敏锐发现和捕捉机会。二者基于不同的思维体系,更有不同的发展规律,因而,将创业教育视为职业生涯教育的延续极为不妥。即使有些职业教育教材将创业作为其中一部分内容,也仅是在自我分析——能岗匹配一一职业转换之后为保持内容完整而顺带涉及自主创业。创业教育从来不是在一个点或一个面上展开,它是人的深层需要和深刻全面发展的形式,并非要求所有大学生能做到。

国内的创业教育研究多从创业教育本身的规律、体系、特点来展开,对于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关系涉及不深。在创业教育的实操和模拟阶段中,有关团队建设与人力资源、市场营销与销售、财务管理与融资等,均与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紧密相关。在创业计划书中的相当部分,工商管理类专业知识和技能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不可或缺。如此看来,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具有天然的适于创业教育的特点,有直接的构成创业教育的部分,因而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某种程度的契合。然而,这是表面上的观点,深入探究却未必贴切。更重要的是,在明确了创业教育必须融入专业教育的观点后,二者如何相互融入,成为理论和实践探索的重点。

2.创业教育融入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的困境

已有的诸多研究将创业教育作为专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把二者视为紧密结合、彼此融通和相互渗透的关系。但我们需要分析创业教育关系紧密的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差异和困境。

(1)内在悖论

各种形式的创业教育正在全世界迅速发展,但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开展创业教育的方向和方式的观点却不一致。现有的创业教育经常以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为依托,必定绕不开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知识。而从理论深层分析,两者有着内在的悖论。

库拉特科认为创业学是商学院的未来,创业学专业的相关教员正转变为领导人角色。商学院教育领域有一个相当有趣的辩证法:控制和创新,即服从于创造,他们是互相矛盾的两种方法,可以归类为不同的思维体系。服从导向的管理学科(如金融、会计)与强调创造和创新的创业学之间存在理念上的巨大分歧。澳大利亚的创业学教授凯文·凯德尔认为创业学教育摆错了位置,它好典型的大学商学院的教育不协调,无论是在教授课程的方式上,还是在评估方式上。新的领域必须拓展到管理学或者工程学领域之外,或许甚至是大学之外。创业学教育家戴维·伯奇认为,商学院教给你的恰恰是创业学的反面;基本上来说,商学院是教你如何为别人工作。欣德尔甚至质疑创业学专业是不是应该在商学院教授,提出创业学属于在任何地方都可教授的课程,只要那里具备了具有创业的天才想法和对待创业的正确态度。

从形式上看,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属于工业时代的产物,细化的分门别类学习,而创业教育具有后工业时代的思维方式特征,强调资源整合、持续发展等。工商管理类专业大致沿着工业时代思维——工具主义——专业细分——显性有边界——传统教育模式——聚集模式的模式进行,而创业教育则是根据后工业时代特点——人本主义——专业融合——隐性无边界——创新教育模式——辐射模式的路线展开。

(2)现实困境

目前的创业教育的课程资源贫乏,内容零散未成体系。加上教材西化的倾向,不能与国情相符合,导致理论单薄,无法支撑创业教育的体系化开展。

首先,创业教育的相关理论已有研究成果从数量上、质量上处于初级阶段,创业教育系统理论薄弱,导致理论研究尚不能对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教学实践充分发挥指导作用。

其次,高校的创业教育脱离学科专业教育,未能融合于学校的整体教学体系中,与学科专业教育的开展并未形成有机联系,更无法做到以创业教育来统领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如能将创业和创业教育作为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特色来构建,本来就相当不容易,二者相互有机融入更加艰难。

再次,高校的创业教育多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创业教育,只注重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误以创业竞赛、创业报告代替创业教育。这种做法的直接后果是创业教育脱离学科专业,从“点’上展开,相应地学生就失去自身专业优势的'有利依靠。

必须清醒地看到,创业教育决不能脱离专业教育而孤立进行,因为人的创新思维和创造精神不能如同具体的技能那样传授,而需要通过现代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所内涵的文化精神的熏陶和教化积累才能潜移默化地生成。

3.创业教育的显性开发融入

创业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包括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创业教育至少可从两方面展开,一是在显性层面进行从事事业、企业、商业等规划、活动、过程的教育,二是在隐性层面进行事业心、进取心、探索精神、冒险精神等心理品质的教育。

(1)创业教育的层面

完备的创业教育具有某种层次性的特点,并非在一个点、一条线或一个面上展开。创业教育具有某种纵向的层次性,大致包括创业思维层面(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层面 (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理论、经济法、税务及知识产权等),创业能力层面(企业运营、组织协调、团队管理、组织策划),创业模拟层面(创业设计、沙盘决策模拟等)。每个层面均可由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来体现和落实,亦可提升学生的投入度。

(2)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共性

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均具有明显的外向性,即眼光向外才有效果。这种外向性表现在教师视野和实践的外向性,专业课程体系的开放性,以及学生实践的外向性。美国高校教育创业模式的典型三种模式中的“聚集模式”是传统的创业教育模式,主要面向商学院和管理学院的学生。课程内容表现为高度的系统化和专业化,创业教育的师资培养、经费筹措、课程设置等事宜都商学院和管理学院负责、组织和实施。

(3)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优化

创业教育是工商管理类教育的深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在创业教育的创业知识层面和创业能力层面的一部分有共通之处,因而,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可以创业教育为专业支撑,某种程度上可以成为创业教育的载体。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是按照学科门类或技术领域划分的,重在传授工商管理类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而制定展开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课程评价等。以创业教育为导向,完全可能为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专业特色,反过来塑造专业教育,并按照不同教学阶段强化课程实践。

4.创业教育的隐性渗透融入

创业教育在思维层面呈现出持续性、隐蔽性的特点,学生独立意识和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意志品质无法靠显性的课程知识单独承担。

(1)隐性渗透的内容和方式

隐性渗透的创业教育融入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方式,更加具有现实性。创业教育不只是创业知识、能力,先导性的创业的思维和心理准备必不可少。我们的创业教育首先要强化创业意识、捕捉商业机会的敏锐程度,对创业激情和理性的理性关系的把握,保持创业者必须的好奇心、兴趣、激情、理想,使学生始终保持自我探索,摒弃心态而保持风险意识的底线思维。这些内容可以渗透在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大部分课程中,以创业教育作为主线,会使得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立刻饱满起来。另外,对于创业管理而言,某些行业的知识属于隐性的知识,只有身处那些行业中才可以领得到,因而,隐性渗透的创业教育方式在这些方面更好的作用。

(2)创业教育目标的实际达成

工商管理类专业培养的学生中,只有少数人能创业,而创业的学生中能有所成就的会更少。因而,不能把创业成功作为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学生受到的创业教育训练首先是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的方面的,这是一种思维状态的提升,是对市场环境的把握和机会捕捉的敏锐度训练。需要让学生懂得创业的高风险收益特点,懂得把技术、思想商业化,构建商业模式的方法,创业思想落实到团队中并成为团队文化的运行方式等等。总之,除了培养创业意识之外,更重要的是懂得创业的思路和方式,成为学生专业思维体系的一部分,为整个社会积累创业智力资本的存储量。

5.创业教育融入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对策

(1)创业教育师资的开拓

事实上,创业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比普通的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师要深入而全面,除了较高的文化素质,还要具有强化的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解决企业运营实际问题能力、市场策划能力,才能完成创业教育的教学的任务。创业教育的教师应在具有较高受教育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的基础上,具有创业教育的专业关联性,最好是具有创业实践、企业咨询经历,与社会和企业联系的交流能力、对学生的服务意识,乃至某方面的创新能力。简言之,创业教育应具备创业学和创业管理、教育学和教育管理、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才能有效地将创业教育融入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中。

从创业管理角度看,创办企业离不开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风险控制等因素的制约。有过创业和咨询经历的企业家往往具有正反两方面的环境认知和经验总结,对于创业共性的问题会有贴切的指导。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师在企业管理、运营,财务和风险管理方面具有良好基础,是指导创业和企业经营的导师;对于非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需要加强创业项目的策划运营管理和财务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传授。因而,创业教育开展的师资,很可能需要由富有经验的校内外指导者构成创业咨询团队。同时,应构建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师进行创业实践的机制,包括培训、激励和创造条件,以鼓励高校教师创业。

(2)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靠岸”

从创业教育到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课程显性开发和隐性渗透方式,就是工商管理专业教育的改革方向。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若不与行业相结合,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缺乏指向性,无论从学生就业还是专业建设,都容易导致方向模糊。没有方位感的教育,必然导致迷失,如大海上的航船缺少目标,缺少前行的动力。因而,从这个角度看,以创业教育为方向的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指明航向,密切结合行业、企业热点“靠岸”。我们需要做的是在学生毕业之前就能对某些行业特点、规律有常识和经验,对某些行业的供需价格、供应链、销售渠道等有相关了解。

(3)运用商业计划书

某种程度上,商业计划书的撰写可以成为工商管理类专业“靠岸”的出入口,它要求专业必须结合行业的环境、规律和特点来展开。商业计划书可以横贯宏微观环境分析,战略分析,生产与运营管理,人员招聘与录用、培训与开发、绩效薪酬、员工关系,新产品策划与开发、营销策划、品牌运作、渠道和销售管理等,财务管理的成本核算、融资并购、会计统计等等。紧密结合行业的商业计划书的高质量团队化撰写既可视为创业教育和工商管类专业教育的结合点,也可成为创业教育的显性开发和隐性渗透的综合性训练,完全可为学生的未来就业创业开辟道路。

篇3:简析创业教育融入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途径论文

1 创业教育不是职业生涯教育的延续

创业教育不是职业生涯教育的延续,二者有着迥然不同的特点和理论基础。职业生涯教育是工业时代的产物,着眼于对工作环境的适应与调整,重点在于个人特点如何在职场最有回报地呈现及如何实现各职业与生活的平衡发展。创业教育源于创新思维,旨在指导创业主体把创意想法商业化,要求创业者必须有好奇心、兴趣、激情、理想,走深入自我探索、自我实现的路线,强调整合资源、跨界与混搭,从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敏锐发现和捕捉机会。二者基于不同的思维体系,更有不同的发展规律,因而,将创业教育视为职业生涯教育的延续极为不妥。即使有些职业教育教材将创业作为其中一部分内容,也仅是在自我分析——能岗匹配——职业转换之后为保持内容完整而顺带涉及自主创业。创业教育从来不是在一个点或一个面上展开,它是人的深层需要和深刻全面发展的形式,并非要求所有大学生能做到。

国内的创业教育研究多从创业教育本身的规律、体系、特点来展开,对于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关系涉及不深。在创业教育的实操和模拟阶段中,有关团队建设与人力资源、市场营销与销售、财务管理与融资等,均与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紧密相关。在创业计划书中的相当部分,工商管理类专业知识和技能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不可或缺。如此看来,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具有天然的适于创业教育的特点,有直接的构成创业教育的部分,因而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某种程度的契合。然而,这是表面上的观点,深入探究却未必贴切。更重要的是,在明确了创业教育必须融入专业教育的观点后,二者如何相互融入,成为理论和实践探索的重点。

篇4:简析创业教育融入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途径论文

(1)创业教育师资的开拓

事实上,创业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比普通的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师要深入而全面,除了较高的文化素质,还要具有强化的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解决企业运营实际问题能力、市场策划能力,才能完成创业教育的教学的任务。创业教育的教师应在具有较高受教育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的基础上,具有创业教育的专业关联性,最好是具有创业实践、企业咨询经历,与社会和企业联系的交流能力、对学生的服务意识,乃至某方面的创新能力。简言之,创业教育应具备创业学和创业管理、教育学和教育管理、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才能有效地将创业教育融入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中。

从创业管理角度看,创办企业离不开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风险控制等因素的制约。有过创业和咨询经历的企业家往往具有正反两方面的环境认知和经验总结,对于创业共性的问题会有贴切的指导。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师在企业管理、运营,财务和风险管理方面具有良好基础,是指导创业和企业经营的导师;对于非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需要加强创业项目的策划运营管理和财务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传授。因而,创业教育开展的师资,很可能需要由富有经验的校内外指导者构成创业咨询团队。同时,应构建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师进行创业实践的机制,包括培训、激励和创造条件,以鼓励高校教师创业。

(2)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靠岸”

从创业教育到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课程显性开发和隐性渗透方式,就是工商管理专业教育的改革方向。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若不与行业相结合,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缺乏指向性,无论从学生就业还是专业建设,都容易导致方向模糊。没有方位感的教育,必然导致迷失,如大海上的航船缺少目标,缺少前行的动力。因而,从这个角度看,以创业教育为方向的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指明航向,密切结合行业、企业热点“靠岸”。我们需要做的是在学生毕业之前就能对某些行业特点、规律有常识和经验,对某些行业的供需价格、供应链、销售渠道等有相关了解。

(3)运用商业计划书

某种程度上,商业计划书的撰写可以成为工商管理类专业“靠岸”的出入口,它要求专业必须结合行业的环境、规律和特点来展开。商业计划书可以横贯宏微观环境分析,战略分析,生产与运营管理,人员招聘与录用、培训与开发、绩效薪酬、员工关系,新产品策划与开发、营销策划、品牌运作、渠道和销售管理等,财务管理的成本核算、融资并购、会计统计等等。紧密结合行业的商业计划书的高质量团队化撰写既可视为创业教育和工商管类专业教育的结合点,也可成为创业教育的显性开发和隐性渗透的综合性训练,完全可为学生的未来就业创业开辟道路。

篇5:简析创业教育融入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途径论文

已有的诸多研究将创业教育作为专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把二者视为紧密结合、彼此融通和相互渗透的关系[1]。但我们需要分析创业教育关系紧密的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差异和困境。

(1)内在悖论

各种形式的创业教育正在全世界迅速发展,但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开展创业教育的方向和方式的观点却不一致。现有的`创业教育经常以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为依托,必定绕不开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知识。而从理论深层分析,两者有着内在的悖论。

库拉特科认为创业学是商学院的未来,创业学专业的相关教员正转变为领导人角色。商学院教育领域有一个相当有趣的辩证法:控制和创新,即服从于创造,他们是互相矛盾的两种方法,可以归类为不同的思维体系。服从导向的管理学科(如金融、会计)与强调创造和创新的创业学之间存在理念上的巨大分歧。澳大利亚的创业学教授凯文·凯德尔认为创业学教育摆错了位置,它好典型的大学商学院的教育不协调,无论是在教授课程的方式上,还是在评估方式上。新的领域必须拓展到管理学或者工程学领域之外,或许甚至是大学之外。创业学教育家戴维·伯奇认为,商学院教给你的恰恰是创业学的反面;基本上来说,商学院是教你如何为别人工作。欣德尔甚至质疑创业学专业是不是应该在商学院教授,提出创业学属于在任何地方都可教授的课程,只要那里具备了具有创业的天才想法和对待创业的正确态度[2]。

从形式上看,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属于工业时代的产物,细化的分门别类学习,而创业教育具有后工业时代的思维方式特征,强调资源整合、持续发展等。工商管理类专业大致沿着工业时代思维——工具主义——专业细分——显性有边界——传统教育模式——聚集模式的模式进行,而创业教育则是根据后工业时代特点——人本主义——专业融合——隐性无边界——创新教育模式——辐射模式的路线展开。

(2)现实困境

目前的创业教育的课程资源贫乏,内容零散未成体系。加上教材西化的倾向,不能与国情相符合,导致理论单薄,无法支撑创业教育的体系化开展。

首先,创业教育的相关理论已有研究成果从数量上、质量上处于初级阶段,创业教育系统理论薄弱,导致理论研究尚不能对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教学实践充分发挥指导作用。

其次,高校的创业教育脱离学科专业教育,未能融合于学校的整体教学体系中,与学科专业教育的开展并未形成有机联系,更无法做到以创业教育来统领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如能将创业和创业教育作为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特色来构建,本来就相当不容易,二者相互有机融入更加艰难。

再次,高校的创业教育多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创业教育,只注重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误以创业竞赛、创业报告代替创业教育。这种做法的直接后果是创业教育脱离学科专业,从“点”上展开,相应地学生就失去自身专业优势的有利依靠。

必须清醒地看到,创业教育决不能脱离专业教育而孤立进行,因为人的创新思维和创造精神不能如同具体的技能那样传授,而需要通过现代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所内涵的文化精神的熏陶和教化积累才能潜移默化地生成。

3 创业教育的显性开发融入

创业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包括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创业教育至少可从两方面展开,一是在显性层面进行从事事业、企业、商业等规划、活动、过程的教育,二是在隐性层面进行事业心、进取心、探索精神、冒险精神等心理品质的教育。

(1)创业教育的层面

完备的创业教育具有某种层次性的特点,并非在一个点、一条线或一个面上展开。创业教育具有某种纵向的层次性,大致包括创业思维层面(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层面(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理论、经济法、税务及知识产权等),创业能力层面(企业运营、组织协调、团队管理、组织策划),创业模拟层面(创业设计、沙盘决策模拟等)。每个层面均可由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来体现和落实,亦可提升学生的投入度。

(2)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共性

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均具有明显的外向性,即眼光向外才有效果。这种外向性表现在教师视野和实践的外向性,专业课程体系的开放性,以及学生实践的外向性。美国高校教育创业模式的典型三种模式中的“聚集模式”是传统的创业教育模式,主要面向商学院和管理学院的学生。课程内容表现为高度的系统化和专业化,创业教育的师资培养、经费筹措、课程设置等事宜都商学院和管理学院负责、组织和实施。

(3)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优化

创业教育是工商管理类教育的深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在创业教育的创业知识层面和创业能力层面的一部分有共通之处,因而,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可以创业教育为专业支撑,某种程度上可以成为创业教育的载体。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是按照学科门类或技术领域划分的,重在传授工商管理类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而制定展开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课程评价等。以创业教育为导向,完全可能为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专业特色,反过来塑造专业教育,并按照不同教学阶段强化课程实践。

4 创业教育的隐性渗透融入

创业教育在思维层面呈现出持续性、隐蔽性的特点,学生独立意识和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意志品质无法靠显性的课程知识单独承担。

(1)隐性渗透的内容和方式

隐性渗透的创业教育融入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方式,更加具有现实性。创业教育不只是创业知识、能力,先导性的创业的思维和心理准备必不可少。我们的创业教育首先要强化创业意识、捕捉商业机会的敏锐程度,对创业激情和理性的理性关系的把握,保持创业者必须的好奇心、兴趣、激情、理想,使学生始终保持自我探索,摒弃心态而保持风险意识的底线思维。这些内容可以渗透在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大部分课程中,以创业教育作为主线,会使得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立刻饱满起来。另外,对于创业管理而言,某些行业的知识属于隐性的知识,只有身处那些行业中才可以领得到,因而,隐性渗透的创业教育方式在这些方面更好的作用。

(2)创业教育目标的实际达成

工商管理类专业培养的学生中,只有少数人能创业,而创业的学生中能有所成就的会更少。因而,不能把创业成功作为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学生受到的创业教育训练首先是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的方面的,这是一种思维状态的提升,是对市场环境的把握和机会捕捉的敏锐度训练。需要让学生懂得创业的高风险收益特点,懂得把技术、思想商业化,构建商业模式的方法,创业思想落实到团队中并成为团队文化的运行方式等等。总之,除了培养创业意识之外,更重要的是懂得创业的思路和方式,成为学生专业思维体系的一部分,为整个社会积累创业智力资本的存储量。

篇6:大学生要如何创业

大学生要如何创业

一、要主动适应

社会不是为你而造的,要去适应它。与其抱怨社会环境不好,不如换个心态,每一次危机就是一种转机,每一次变化就意味着机会。对社会的变化始终保持兴奋,才是创业的良好心态。大学生不要把精力放在愤世嫉俗上。

二、有危机意识

不管自己有再强的实力,或者多么的自信满满,大学生创业者们都应该清楚明白的一点是,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有危机意识。不光是创业的最初,就从自 己开始跨入大学的那一天起,就应该给自己压力,知道自己担负了多少东西,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所以在创业之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包括心理准备和社会经验的 准备,才能有双保险。

三、有市场意识

当你发现市场机会时,你应当像猛虎扑食一样把它抓住;市场意识听起来像是空泛的大道理,然而它确实是创业成功的关键。大学校园不应该成为困住大学生的象牙塔,大学生理应分出一部分精力加强对社会的了解,主动地分析市场。

四、要摆正心态

如果一旦想要创业,就要立刻转变心态,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要尽快从学生到社会职业人的快速过度和转变,这一角色的成功转换对你的创业很有帮助,我们都知道“心态决定成败”,所以只有内心真正的改变了,才有可能成功。

五、有创新意识

市场竞争是针锋相对的,与其在针锋相对中拼个你死我活,不如求新求变。从这种竞争中跳出来,不但自己轻松,而且效果更好。一个人的成功是需要能够走一步看两步的,要不断开阔眼界求发展。

六、要坚定信念

一旦决定创业,就要给自己充足的信心,信念一定要坚定,要让自己能够走下去,在面对成功和失败,以及路上的困难的时候,一定要保持一颗平常心。

就中国目前的现实讲,以下这些领域可能会使你的钱赚得更容易一些:

一、延年益寿领域。虽然青春是花再多的钱也买不到的,但人们为了留住青春,防止衰老,是不惜金钱的。

二、休闲娱乐领域。原始人一般情况下不会想到休闲和娱乐,因为在那时人们首先要考虑活下去。而等人们有了一点钱,人休闲的欲望就产生了,随着钱越来越多,人的这种欲望就越是强烈。

目前,国内这些方向更容易赚钱,更容易创业

三、满足人的虚荣心领域。虽然虚荣心最要不得,但人都有一点虚荣心。人人都希望让别人觉得自己很伟大,自己很重要,很了不起,所以在这个领域里,你一定会大有作为。

四、物以稀为贵的领域。人类永远都不能抗拒稀少物品的诱惑,所以,如果明天有人说萝卜白菜马上要在地球上绝迹,说不定明天就有人掏高价抢购。世界“三大男高音”在北京开演唱会,一张票美元,没有人你可能花高价钱还买不到。

五、高档或廉价领域。无论什么样的社会,都存在着高收入阶层和低收入阶层。高收入阶层自然会将自己的消费定位于高价物品之上,而低收入阶层自然会把目光盯在廉价上。所以,再贵的东西有人买,再便宜的东西也有人买。

六、独生子女“领域。中国的父母无一例外都望子成龙或望女成凤,他们自己宁愿吃糠咽菜也不能委屈下一代,尤其是随着计划生育国策的实行,子女也就成为了”稀缺“的东西,那么你也不妨把你的创业方向转移到这个领域。

七、给人提供方便的领域。人是一种懒惰的动物,科学技术的发明就是要让人能够越来越”懒惰“而且还不耽误事。所以,只要你的产品,能够满足人们的这种看起来上不了台面的愿望,你的产品肯定会热销。

八、女性领域。女性是一群缺少理性和逻辑思维的群体,因此,她们的钱容易赚一些,但前提是要让她们的理性和逻辑思维能力丧失殆尽。而要做到这一点,你只要紧紧抓住”青春“、”美丽“、”魅力“、”身材“、”爱情\"中的一个,就足以使她们就范。

篇7:大学生要怎么创业

开展教育与培训课程。

你可以利用自身所学的专业和优势,联系一些权威的人物,比如说你的老师或者你的师哥师姐什么的,让他们跟你一起开展一些心理学、教育学或者医学等方面的教育与培训课程,也是可以收获蛮多的。

建立家教服务中心。

作为一名大学生,肯定能够胜任指导中小学生的作业与教学等方面的工作,所以你可以寻求志同道合的同学们一起组成一个团队,然后联系本市内的一些重点中小学的老师寻求合作,这样你就不愁找不到可以培训的学生了。

做设计争取拿到订单。

如果你是设计方面的人才,那你还可以争取做一些设计,比如说包装设计,或者服装设计,这样设计出来的产品做成样品后,寻求一些厂商洽谈,看有无合作的可能。若是有人看中你的设计才华的话,你也可以依靠这个来创业。

可以做一些外包业务。

如果你可以经常出去跑的话,那你还可以专门成立一个小分队,负责跑一些外包业务的,这样不仅有人跑,还有人做,就能够将你的队伍很好的运作起来。不过做外包业务也挺累的,要坚持得下去才行。

考虑去摆一下地摊吧。

如果你觉得自己没有以上这几方面的能力,这个时候你还可以单独依靠自己一个人去摆一下小摊,这个时候不要求你有多高的资金,也不要求你有多大的能耐,就主要能吃苦耐劳就好了。

可以做一下网络营销。

如果你是学市场营销或者网络营销方面的专业,这个时候你还可以考虑做一个网站,或者开个网店或者微店等,反正你可以先找那种不用压货的产品来做,这样有订单的时候再发货,就不需要什么成本了,也是可以考虑的。

除了家里条件较好的大学生之外,其他的大学生创业可能需要贷款,因为大学生还没有工作,本身生活费都需要家里来出,更是没有钱创业了。在申请贷款之前,一定要先写好大学生创业方案,这样有利于银行看到我们的项目利润所在。

篇8:大学生要怎么创业

故事一:

聚美优品的CEO陈欧也是一名标准的大学生创业者,他的大学生创业经历要追溯到他的上一个创业项目GG游戏平台。陈欧16岁的时候考上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作为一个资深游戏爱好者,在大四的时候陈欧决定在游戏领域创业,凭着有限的资源做出了后来影响力巨大的GG游戏平台。作为当时没有任何资源的大学生创业者,那时的创业经历是非常艰苦的,据陈欧回忆,那时候他为了节省成本,不得不每天都吃最便宜的鱼丸面,最后吃得都有些“脑残”了。

后来,陈欧出售GG平台,获得了千万级别的收益,也为自己后来的创业道路做了极好的铺垫。而他创造的GG游戏平台,仍然是现在东亚地区最受欢迎的游戏平台之一,全球拥有超过2400万用户。

故事二:

风靡全国,中国最成功的桌游三国杀,其创始人黄恺正是一位标准的大学生创业者。黄恺2004年考上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游戏设计专业,他在大学时期就开始“不务正业”,模仿国外桌游设计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国人娱乐风格的桌游《三国杀》。2006年10月,大二的黄恺开始在淘宝网上贩卖《三国杀》,没想到大受欢迎,而毕业后的黄恺并没有任何找工作的打算,而是借了5万元注册了一家公司,开始做起《三国杀》的生意,2009年6月底《三国杀》成为中国被移植至网游平台的一款桌上游戏,2010年《三国杀》正版桌游售出200多万套。粗略估计,《三国杀》迄今至少给黄恺带来了几千万的收益,并且随着《三国杀》牌品的发展,收益还将会继续增加。

故事三:

铁血网创始人蒋磊——典型的大学生创业者,16岁保送清华,创办铁血军事网,20岁保送硕博连读,中途退学创业。如今,铁血网稳居中国十大独立军事类网站榜首,铁血军品行也成为中国最大的军品类电子商务网站,年营收破亿,利润破千万。

倒回2001年,16岁的蒋磊初入清华园,电脑还没有在这个普通宿舍出现,他只能去机房捣鼓他的网页,他想把自己喜欢的军事小说整合到自己的网页上,他的“虚拟军事”的网页一经发布,就吸引了大量用户,第二天就达到了上百的浏览量。蒋磊很兴奋。他把“虚拟军事”更名为“铁血军事网”。

2004年4月,蒋磊和另一个创始人欧阳凑了十多万元,注册了铁血科技公司。期间蒋磊还被保送清华硕博连读学习了一阵。2006年1月1日,蒋磊最终顶住了家庭已经学校的压力毅然决定辍学创业,以CEO的身份正式出现在铁血科技公司的办公室里。经过12年的努力,目前蒋磊的公司拥有员工200余人,他创办的网站已成为能够提供社区、电子商务、在线阅读、游戏等产品的综合平台。据透露,截至2012年12月,网站已有1000万注册会员,月度覆盖超3300万用户,正处于稳步且高速的增长中。

故事四:

舒义19岁就开始创业,读大一时就是国内较早的web2.0创业者之一,创办过国内优先一批博客网站Blogku,Bolgmedia,还创建了一个高校SNS和一家校园电子商务公司。2006年舒义第三次创业,创办了成都力美广告有限公司,后发展为中西部较大的网络广告公司之一。2009年舒义成立北京力美广告有限公司(i-Media),两年内发展为国内靠前的移动营销解决方案公司,并于2011年获得IDG资本投资。目前舒义开始尝试天使投资,投资创办过多家移动互联网公司。

故事五:

李兰大学期间在做微商,代理一些母婴用品,每个月赚了点小钱,李兰觉得母婴用品前景很好,自己也很有兴趣,李兰的父母是做服装生意的,家境不错,李兰毕业后在父母的帮助下开了一家母婴用品店,当时信心满满,以为从此走向人生的巅峰,可是母婴用品并不是那么好卖,几天下来,生意惨淡,李兰也不知道问题出现在哪里,就这样开了一个月,李兰才卖出去几百元钱,不靠父母根本没钱交房租,李兰也想了很多方法做宣传,可是效果很一般,半年后,李兰在父母的劝说下关店了。

以上就是三个大学生的创业故事,也是我身边的朋友真实故事,有些时候创业能否成功与机遇有关系,有时候与选择有关系,努力没有错,但是不要盲目的努力,要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你是追求安逸还是勇于挑战。还有经营理念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故事六:

“风青阳”,本名张伟煊,他出生于广东潮汕地区的一小山村,家中排行老三,现就读于武汉某所理工大学。当他与记者第一次见面时,他穿着一件海蓝色的西装,梳了个大背头,脸上挂着礼貌的笑容,身边还站着他的女友。他坦言这是第一次接受媒体的采访,“上一次上报,是武汉的媒体约我写篇高考作文”。又说自己常和Q群的粉丝交流,不担心自己与陌生人交流。这次上京,他早已跟“风青阳”微信公号里的6万粉丝们“提前备案”,“我从开始写这部《龙血战神》时,就承诺过每天更新1万字。这两天我欠了他们6000字,回学校再补上。”

曾登上各大门户网站头条的“心星逍遥”对媒体讲起自己的写作状态,“每天要敲击键盘几十万下,日复一日从未停止。每根手指都有了厚厚的老茧,那是打字时手指之间摩擦生出来的”。“风青阳”、“心星逍遥”同为玄幻写作圈子的新秀。作为新人,日更新1万字几乎是他们的“标配”。“要是哪天凌晨前还没更新,我肯定不敢去点QQ千人粉丝群,肯定炸开锅了。”风青阳的女朋友莎莎说道,为保证风青阳写作不被打扰,平时的粉丝经营都由她来打点。

至于那些已在网上如雷贯耳,如起点中文网的“白金大神”写手——“唐家三少”,他还有另外一个外号“码神”,曾连续86个月不断更新,作品总字数超过2100万字,平均每天更新7000字。

一位青春校园频道的资深网编说,频道差不多有100部小说的日更新量。大多数新人作者日均码字1万上下,“但真正赚钱的还是要数玄幻类的作家。在这个行当,男写手的路子比较宽,都市、历史、玄幻什么类型都可以写,路子广,与之对应的读者基数大,男作家有钱的明显更多啊。”

相关专题 要有大学生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