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semao1128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semao1128”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共10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卫生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和省卫生厅建立全省儿童免疫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的决定,以形成国家、省、市、县、乡预防接种信息网络体系,保障我县预防接种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目标

到底在全县范围内建立儿童免疫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网络平台和国家、省、市、县、乡免疫预防接种网络体系,实现全县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共享与管理。

二、具体目标

1、20完成全县的儿童免疫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作,基层预防接种单位建立并正常运行儿童免疫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

2、已使用并将继续使用其他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地区,必须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数据交换集成标准》的要求,对应用软件进行调整,按照时间安排实现与国家、省、市、县级信息管理平台的数据交换。

三、系统的基本功能

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分为接种点客户端软件和国家信息管理平台两个部分,系统的基本功能为:

(一)接种点基本服务和管理功能

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接种人员通过接种点客户端软件对当天接种的疫苗、冷链运转等情况进行登记,完成免疫服务基本资料的建档。每次儿童接种后及时将接种信息录入系统,同时对下一次接种进行预约。通过从国家信息管理平台将流动儿童的接种信息下载到接种点客户端软件系统中,完成对流动儿童的接种。利用接种点客户端软件,可以随时对儿童接种情况进行查询、统计,还可以打印预约通知单、统计结果和接种卡证。

(二)国家、省、市、县级对接种信息的监测和管理功能

各级通过国家用户权限管理系统授权登录国家信息管理平台,对辖区儿童预防接种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工作人员通过查询儿童的个案信息实现对儿童接种个案信息管理;按《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对一、二类疫苗的接种情况和流动儿童接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通过上传下载日志分析接种点上报的个案数、频率、及时率、成功率,及时发现接种点常规免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四、运行系统的基本条件

(一)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运行系统的基本条件

1、具备用于辖区日常业务管理的计算机1台(处理器频率高于1500MHz,内存大于256MB);

2、保障宽带网络接入(ADSL或光纤)及维持运转;

3、Windows操作系统、防病毒软件;

4、具有2名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并有免疫规划信息管理工作经验的人员。

(二)乡级防保组织和接种单位运行系统的基本条件

1、开展日常预防接种服务的计算机1台(处理器频率高于1500MHz,内存大于256MB),用于接种证、报表或其他资料打印的存折式打印机1台。

如果数据采集方式采用磁卡或条形码等,乡级还须配有相应的数据识别设备。

2、保障宽带网络接入(ADSL或光纤)及维持运转。

3、Windows操作系统、防病毒软件。

4、具有至少2名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并具有一年以上免疫服务工作经验的人员。

承担此工作的人员要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中专以上学历,执业医师(护师),获得预防接种资格证书,年龄最好在45岁以下。

(三)县级如需建立本地系统应用管理平台的条件

1、用于接入公网的.2-10M光纤,至少2个公网IP地址;

2、PC机服务器、防火墙、3000VA在线式不间断电源等各1台;

3、Windows Server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Oracle数据库(市级平台可采用SQL Sever数据库)、NET平台;

4、1名软件、硬件系统维护人员,2名免疫规划专业人员。

五、实施办法

(一)经费

1、儿童免疫预防接种信息系统建设费用分为两类,一类系统硬件设备包括计算机、打印机和读卡器,另一类是系统维护费,包括软件应用安装与培训费、每年系统维护费和硬件折旧费(硬件折旧期5年)。

2、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预约通知空白单。有条件的地区如果使用条形码或磁卡等设备,应以县为单位统一部署。

(二)人员培训

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工作对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需要加大培训和技术支持力度才能保证系统的部署和正常运转,根据信息系统的建设规划,卫生局、疾控中心将对全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管理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客户端软件的安装、使用、系统管理、国家信息管理平台的使用等,培训的重点应放在乡级防保组织和接种单位人员对客户端软件的使用上。培训结束时要求学员均应参加考核,乡级防保组织和接种单位人员须获得地方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软件操作技能培训合格证,并持证上岗。

(三)建立基本信息档案

儿童基本信息档案由建立儿童预防接种证(卡)的原乡级防保组织和接种单位,在系统启动后3个月内对所有在册1月1日以后出生的儿童预防接种历史资料进行信息录入,建立儿童预防接种基础数据库,并为每一名儿童建立唯一的编码,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建立条形码或磁卡等,以便系统自动识别和登录。

(四)职责分工

1、县卫生局

(1)负责本辖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工作的管理,建设和完善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并为系统正常运行提供保障条件。

(2)结合本辖区具体情况,组织制定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工作方案,落实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工作。

(3)定期组织开展对乡级防保组织、接种单位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

2、县疾病控制中心

(1)制定本辖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实施计划,指导乡级防保组织和接种单位开展信息系统实施工作,提供相关技术支持。

(2)负责本辖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业务管理、技术培训、督导和乡级防保组织、接种单位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的质量控制,开展考核和评估工作。

(3)负责本辖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的收集、分析、评价、报告和反馈。

(4)负责本辖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的数据备份,确保报告数据安全。

(5)承担本辖区尚未实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的乡级防保组织、接种单位的预防接种统计信息录入和上报。

3、乡级防保组织或接种单位

(1)建立健全预防接种证(卡)登记管理制度和预防接种信息报告制度。

(2)负责本单位和村级接种单位预防接种服务人员的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培训。

(3)实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的乡级防保组织或接种单位,负责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管理。

乡级接种单位负责儿童预防接种个案信息的收集、登记、录入和网络报告;负责信息管理系统的日常维护和数据备份,确保系统和数据安全。

有村级接种单位的乡级防保组织,还需承担辖区内村级接种单位儿童预防接种接种个案信息的录入和网络报告。

(4)尚未实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的乡级防保组织或接种单位,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有关规定开展接种率报告。

4、村卫生站

负责向乡级防保组织提交儿童预防接种登记基本资料。

篇2: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儿童免疫接种是当今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也是《传染病防治法》明确规定的防治措施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儿童免疫接种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大大增加,免疫接种的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尤其是各接种点之间的资料无法共享,儿童异地接种不便,接种门诊儿童接种数据的登记、报表的统计汇总,监督考核的各项管理工作全面滞后。改革目前的儿童免疫接种管理模式,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管理软件和网络技术,免疫接种档案信息实行网络管理已势在必行。

二、内容

1、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具体负责本地的免疫接种信息化管理的实施、管理工作,建立全县免疫接种中心数据库,负责全县免疫接种信息管理、存储,负责对辖区内各接种点的业务指导和日常管理、查询、校正儿童免疫接种档案信息资料,上传、下载数据。

2、乡镇防保站(包括各预防接种点):及时录入20**年1月1日以后出生儿童资料、接种数据,受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委托负责发放“儿童免疫接种信息管理卡”,定时上传数据。

3、由专业软件公司提供《全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负责软件的本地化修改、提升、升级、安装、调试、培训和其他技术服务。

三、时间安排

1、20**年4月县疾控中心接种门诊首先使用预防接种金卡,20**年6月前全县全面推广使用。

2、各接种门诊将20**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儿童资料接种数据全部录入电脑。

四、其它

因为免疫金卡的使用需要系统支持,即免疫接种系统的维护工程投入较大,本着谁受益,谁出钱的原则,参照兄弟县市的做法,以知情自愿的形式,所收取每位儿童档案信息服务费,按照物价部门审批的标准执行。

篇3:学校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一、现状分析:

校区是20__年9月新投入使用的一处县直小学,隶属师范附小统一管理。学校按照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建设,占地50亩,建筑面积13380平方米,设计招生规模36个教学班,1620个学生席位。现有15个教学班,531名学生,36名教师全部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教师电脑人手一台,均外接互联网,所有班级均新上高标准触控一体机和实物展台,学生微机室一个。其他教学、办公设备逐步招标采购之中。

二、发展目标:

1、尽快完成各种教学、办公设备招标采购,创造高标准的信息化建设条件;

2、探索信息化条件下学校管理新模式;

3、充分发挥现代教学设备功能,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4、培养高素质信息化教学教师队伍,创建信息化建设特色学校。

三、工作措施:

1、协调县教育局和招标办,三月份进入录播室招标程序,四月份完成安装调试。

2、和有关公司合作,安装信息化校园管理系统,组织教师培训,实现内部管理、家校联系、资源整合等方面的网络化运行。

3、尽快完成会议室、多功能报告厅设备设施的招标采购,为教学研讨、交流、培训创造良好条件。

4、邀请教育局电教站领导来校,就如何高效使用先进教学设备、现代信息化条件下课题教学改革、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开展相关专题培训。

5、配备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先进的教育教学专业书籍,创建教师个人博客,倡导实现学习型、研究型个人专业化成长。

6、举办信息化建设微论坛,开展信息化教学业务研讨。

7、举办信息化优质课评选,以赛代练,典型带动,培养一批熟练掌握信息化教学设备的高素质教师。

8、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上级信息化技能比武,学习优秀教师和先进单位的典型经验。

9、选取部分班级,开展信息化教学改革试验,加快学习信息技术现代化步伐。

篇4:特殊教育学校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特殊教育学校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方案

一、背景

--“十五”期间,全国残联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呈快速发展趋势,技术应用环境覆盖全国,技术应用水平不断提高,信息技术队伍扩大。

--80%的省级残联完成了局域网和互联网网站建设;85%的省级残联积极推广使用业务应用系统和数据库;全国已有200余个不同形式的残疾人网站,形成一定规模的网络宣传平台和信息资源集合地;80%的省级残联实现统计数据到县,初步实现了电子化管理。为进一步做好信息化建设工作,依据《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制定本方案。

二、任务目标

--逐步健全和完善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工作基层服务体系。

--连接现有省级残联局域网,建立覆盖全国省级残联的广域网。

--建立和完善统一的残疾人工作业务数据管理系统。

--建立中国残联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残疾人事业信息资源共享。

--制定网站建设指标体系,进一步推动残联系统互联网网站建设。

--优化完善残疾人事业统计指标体系,加强统计制度管理和统计台帐建设。

--组织和推广信息无障碍技术与应用。

三、主要措施

--加强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省级残联至少配备3-5名专职技术人员,地市级残联至少配备1-2名专职技术人员;加强各级残联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的普及培训,制定培训计划和考核标准,切实有效地提高残联系统计算机应用整体水平,保障各级残联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应用需求。

--中国残联制定全国残联系统电子政务网络平台的技术规范与标准,负责整个网络平台的组织实施、协调管理;省级残联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逐步完善适应残联业务需求的骨干网,积极推进地(市)以下残联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完成局域网建设的省级残联应尽快实现与中国残联网络平台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未完成的省级残联,应加快局域网建设,尽早实现与中国残联的网络互联。

--整合残联系统现有业务数据库,建立统一的全国残联综合业务数据管理平台;继续做好“十五”期间业务数据库的推广应用与维护;制定残联系统数据和信息分类编码标准,保证各级残联与中国残联之间的数据正常交换。

--配合重点业务领域做好信息化技术保障工作,完成残奥会残疾人体育综合数据库建设。

--继续推进残疾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经济发达地区基本形成覆盖市、区、街的信息网络;欠发达地区要建立起城市中心网络,并努力向基层延伸,

方案

定点城市要建立残疾人求职、招聘信息网络数据库,并负责向上级网络提供数据。

--积极推进政务信息公开与信息资源共享,充分开发利用残联信息资源。中国残联规划制定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整体框架、管理目录和管理办法,承建全国残联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各省残联负责本省的综合信息管理工作,落实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发布。

--建立残联系统互联网网站建设指标体系,规范各级残联互联网网站建设,丰富网站信息内容,增强网站服务功能;加强各级残联互联网网站的自身宣传与推广,增强网站与媒体的合作与联系。

--省级残联要建立一支熟悉残联业务、具备统计上岗资格、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的专业统计队伍;地市和县级残联要在综合部门至少配备一名专(兼)职统计人员从事基层统计工作,统计人员要加强统计分析能力的'培养,提高统计工作水平,配合残联重点业务开展专项课题研究,做好统计辅助决策服务工作。

--中国残联负责制定基层统计台帐指标和基层统计台帐制度,开发统计台帐管理软件,逐步实现省、地(市)和有条件的县级残联统计台帐电子化管理,条件不成熟的县级残联首先实现纸介质统计台帐并逐步过渡;各省残联要加强统计部门的管理职能, 健全基层统计管理制度,按照统一部署,组织实施本省基层统计台帐的建设,定期做好培训、检查、监督、管理工作,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积极推动信息无障碍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的制定,协调国内外相关单位和技术部门开展信息无障碍技术交流、业务研讨、产品及其它计算机辅助设备的考察、研发、推广等,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四、经费

1.中央经费:用于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建设规范的制定;全国残联系统广域网、信息平台的基础性建设与维护;省级以上残联信息、统计人员的培训;中国残联互联网网站的建设与宣传;信息化建设相关课题的研究;信息、统计资料的编辑及应用软件的开发等。

2.地方经费:各级残联要将信息化建设纳入当地政府发展规划,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本地网络平台和网站的基础性建设,以及数据库的维护、基层统计工作和信息、统计人员的培训等。

五、检查及总结

1.各地须根据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建设“十一五”实施方案,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发展规划。

2.各省残联要根据统一规划,协同建设的原则,配合各项业务,扎实推进电子政务与应用,做好年度检查与评估。

3.按照中国残疾人事业各项统计报表的总体要求,上报统计数据。

篇5:畜牧业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方案

关于畜牧业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方案

能繁母猪信息预警体系建设项目是推进畜牧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保持生猪生产稳定发展和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的重要基础,也是农业、财政等相关部门共享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按照省农业厅、省财政厅《关于加快推进能繁母猪信息预警体系建设的通知》(浙农专发〔〕76号)精神,我县将在8-9月份全面开展能繁母猪信息预警体系建设,为确保这项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分步推进、指导全面”的原则,坚持以能繁母猪个体身份的准确、有效标识为抓手,以建立能繁母猪信息化管理平台为目标,力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基于rfid技术的能繁母猪信息预警体系建设,及时准确地掌握能繁母猪动态信息,尽快发挥系统在生猪生产、宏观指导、政策落实及监督管理方面的作用。

二、实施内容

对规模场及散养户饲养的能繁母猪佩戴无线射频电子耳标;乡镇(街道)动物防疫人员、规模场技术人员利用无线射频识读器采集和输入能繁母猪基础信息;县畜牧兽医管理部门采用识读器核查能繁母猪信息,建立网络信息平台,通过gprs网络,实时对能繁母猪生产数据进行更新、统计和分析,提出预警预测的建议,供各级领导决策。

三、具体安排

(一)实施步骤。

1、前期准备。制定实施方案,开展县级技术培训,主要内容包括:实施方案的解读,无线射频耳标发放、钉载方法、数据采集与核查、数据更新,耳标的.补领、回收,无线射频识读器的使用,预警软件系统平台建设及具体运用。

2、耳标钉载。在全县范围内全面推行能繁母猪射频标识信息系统建设,完成电子耳标钉载、数据录入和更新,构建起较完善的能繁母猪实时数据信息系统。存栏母猪1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户),由本场技术员对能繁母猪钉载电子耳标,并完成数据采集和录入;农村散养户由所在乡镇(街道)组织有关人员统一负责电子耳标钉载、数据采集和录入。乡镇(街道)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专职人员配备识读器,统一保管、发放和领用,定期集中进行数据采集统计并汇总上报。

3、常态管理。当能繁母猪发生免疫、配种产仔、出售、淘汰或死亡时,各规模养猪场技术人员和乡镇(街道)动物防疫员应使用识读器,及时更新数据。在新增(更新)能繁母猪订载数据时,必须向县畜牧兽医管理部门申请,并及时完成电子耳标订载和数据录入。无线射频电子耳标出现脱落、损坏或能繁母猪淘汰、死亡、流通后卸载的耳标必须及时上交县畜牧兽医管理部门进行备案。

4、技术支撑。由项目中标单位负责技术培训和指导,免费提供电子耳标。项目实施所需识读器、耳标钳等器械设备按规定采购。

(二)时间安排。

1、8月14日—8月20日:开展调查研究,制订实施方案。

2、8月21日—9月3日:统计确定并订购需要的识读器、耳标、耳标钳、ic卡等器械物资。

3、9月4日—9月10日:由省级专家对我县开展管理理论和技术培训。

4、9月11日—9月15日:根据今年12月份的统计数据发放耳标。

5、9月15日—9月29日:全面开展钉载工作,并完成耳标钉载、数据统计及有关信息的录入工作。

四、保障措施

1、引起高度重视。能繁母猪信息预警体系建设项目实施系统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务请乡镇(街道)提高思想认识,将这项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认真安排好本辖区的工作计划,切实抓紧抓好。

2、明确工作职责。县畜牧管理中心负责实施方案制定、技术培训和督查指导;各乡镇(街道)负责本辖区范围内的工作部署、组织协调,完成电子标识钉载及信息数据的录入等工作。

3、加强宣传培训。县级培训主要针对各乡镇(街道)动物疫病防控专职人员、相关工作人员及规模场技术人员,确保每位管理和操作人员熟练掌握操作方法。同时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宣传体系建设对养殖场(户)作用,提高养殖场(户)参与体系建设的积极性,确保按时完成建设任务。

4、列入工作考核。凡钉载耳标、采集录入信息的能繁母猪,将作为享受政府对能繁母猪补贴、政策性保险及理赔和申报畜牧项目的依据,作为明年动物防疫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考核内容。由于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请各乡镇(街道)集中精力、集中时间,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5、加大督查力度。各乡镇(街道)要建立督查制度,及时组织力量对数据质量进行核查,严防数据的虚报、漏报,严禁不钉载耳标、只采集信息的行为,确保输入上报的数据正确。县畜牧管理中心要不定期对各乡镇(街道)进行检查、指导,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工作进度。

篇6:儿童预防接种宣传稿

儿童预防接种宣传稿

一、儿童为什么要打预防针

打预防针就是通过接种疫苗使接种对象和人群获得对疫苗所针对传染病的免疫力,是控制乃至消灭疫苗可预防疾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也是贯彻“预防为主”卫生工作方针的政府行为。建国以来,xx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预防接种工作,先后实施了一系列预防策略,取得了消灭天花、无脊髓灰质炎证实和控制麻疹、白喉等严重威胁儿童健康传染病的伟大成就,保护了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目前xx市已建成市、区、街、村四级免疫预防工作平台,以及完善的国家免疫规划冷链系统和儿童免疫预防信息网络系统,拥有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0个,免疫预防服务定点门诊239个,免疫预防服务人员3000余人,为全市儿童提供安全有效的预防接种服务。

二、出生要打预防针

宝宝出生后24小时内要及时打乙肝疫苗第一针和卡介苗;满1月龄时打乙肝疫苗第二针;满2月龄时吃小儿麻痹糖丸第一剂;满3月龄时吃小儿麻痹糖丸第二剂,同时打百白破第一针;满4月龄时吃小儿麻痹糖丸第三剂,同时打百白破第二针;满5月龄时打百白破第三针;满6月龄时打乙肝疫苗第三针;满8月龄时打麻疹疫苗第一针;满1岁半至2岁时打麻疹疫苗第二针,同时打百白破第四针;满4岁时吃小儿麻痹糖丸第四剂;满6岁时打麻疹疫苗第三针,同时打白破二联疫苗。请记住这些疫苗费是由政府买单的。免费接种,必须要享受的哟!

三、这些疫苗都预防些什么病

以上五种疫苗可预防7种疾病,乙肝疫苗预防乙型肝炎,卡介苗预防结核病,小儿麻痹糖丸预防小儿麻痹症,百白破疫苗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麻疹疫苗预防麻疹。这些疫苗必须要按规定的程序使用,千万记住不可漏打。

四、儿童家长(或监护人)应该履行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儿童必须接种以上5种疫苗,儿童家长(或监护人)应当配合有关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保证儿童及时接种疫苗。一定要依法履行义务!

五、同样的权利,同样的健康

xx市高度重视流动人口及适龄儿童的疾病预防工作,流动人口及其子女她们都居住本市的,享受xx市民和儿童同等的待遇,同样享受xx市免疫预防服务系统提供的服务和5种免费疫苗的接种服务。公安、教育、社区等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部门请给她们提个醒;亲戚、朋友、同事、邻居关心自已的同时别忘了关心身边这些外来的朋友;尊敬的.家长,您的艰辛我们理解。可再忙也不能耽误孩子!一定要履行职责哟!

六、到哪里打预防针

xx市免疫预防服务系统可为您提供及时、安全、有效、温馨的预防接种服务,一方面您可以到您所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免疫预防服务定点门诊接种(郊区到您所在的乡镇卫生院免疫预防服务定点门诊);另一方面您可以拨打以下18部咨询服务电话咨询;同时您还可以登陆我们的网站为您提供服务。免疫机会请不要错过!

七、这些疫苗孩子们要打、成人也要打

为了减轻疾病负担,建立群体免疫屏障,xx市根据疾病流行趋势以及国家和xx省的有关规定,常年或定期开展其它相关疫苗的接种工作,这些信息辖区内免疫预防服务定点门诊会主动为您提供,您也可通过市内媒体的相关报导或登陆我们的网站获取。这些疫苗分别是:甲型肝炎疫苗、流脑疫苗、乙型脑炎疫苗、麻腮风三联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水痘疫苗、流感疫苗、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和口服轮状病毒疫苗等。预防疾病,享受健康!

八、入学要带接种证

预防接种证是记录和查验儿童接种疫苗情况的凭证,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教育部规定儿童入托、入学时,托幼机构、学校必须查验预防接种证。儿童出生后1个月内,其监护人应当到儿童居住地免疫预防服务定点门诊为其办理预防接种证,儿童居住地发生变化时一定要到居住地免疫预防服务定点门诊办理迁入和迁出手续。一定要妥善保存哟!

九、打预防针该注意些什么

1、接受免疫预防服务的对象或者其监护人应按医生预约时间带预防接种证到居住地免疫预防服务定点门诊接种疫苗。

2、接受免疫预防服务的对象或者其监护人应主动向医生了解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并如实向医生告知受种者健康状况后在接种证上签字。

3、第一类疫苗(5种免费疫苗)按儿童免疫程序免费接种,必须接种;第二类疫苗按说明书要求自愿自费接种;接种第一类疫苗的同品种其它制剂的,接种费由受种者自理。

4、接受免疫预防服务的对象在接种后应留在接种现场观察15~30分钟,离开现场后如发现受种者有不适者应及时到附近医疗机构给予处置,并向接种单位报告相关情况。这样打预防针最安全、最有效!

篇7: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建设十五实施方案

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建设十五实施方案

根据《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确定的“基本实现残联系统办公自动化和信息网络化,建设公众信息网和残疾人事业数据库,为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提供服务”的要求,结合目前残联系统信息化工作的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任务目标

建设残联系统专用业务网;有条件的省份应努力将网络向市、县级残联延伸。

建立完善残联系统公众信息网。

依托网络建立中国残联办公自动化系统和业务数据库;积极推进省级残联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

建立完善残联系统统计指标体系并加快实现统计现代化。

(二)主要措施

1.搭建信息平台,营造网络办公环境

充分利用各级政府现有信息网络资源和地方残联残疾人就业信息网络系统,依据本省具体情况,制定工作计划和技术方案,建立一个以中国残联为中心,连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残联的业务骨干网。

充分利用网络建立政务信息系统、邮件系统、公文管理系统、业务数据库和统计系统,逐步实现办公自动化,提高办公效率。

2.建立完善残联系统公众信息网

中国残联充分利用残疾人事业信息资源,建立和完善面向公众、基层残联和广大残疾人的公众信息网。

省级残联完成国际互联网网站建设,重视和充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开拓宣传残疾人事业的'新领域,完善网站的服务功能,为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

3.建立与政府横向部门的网络联系

中国残联纳入国务院政府专网,通过“全国行政首脑机关第二代电子邮件系统”,实现与政府之间电子邮件的互送。

省级残联纳入当地政府专网的“二邮”系统,建立与本级政府和横向部门间的电子政务联系。

4.建立统计指标体系,实现统计的计算机化

中国残联依据《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设计统计业务指标,开发、推广事业统计软件。

省级残联统计部门规范统计渠道,加强统计管理;县级残联要逐步实现残联业务数据计算机化管理,着手建立基层统计台帐。

5.加强信息队伍建设,开展多层次技术培训

加强各级残联信息队伍建设,提高残联系统运用现代化办公手段的整体水平。

根据信息工作的需要,针对人员特点,开展多层次的计算机知识普及教育和培训工作。

将熟练掌握计算机作为对各级残联干部培训的内容之一。

(三)经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关于“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有关要求,以及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五”发展的需要,中央及地方各级残联信息工作纳入各级政府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中央财政资金用于中国残联办公自动化建设、专业骨干网建设、数据库和残疾人事业信息、统计工作指导、组织协调、技术培训、监测评估等;地方财政资金用于地方残联办公自动化建设、专业骨干网建设及人员培训。

与残疾人就业信息网建设有机结合,在人员、资金、技术等方面做到统一规划,统筹安排。

动员社会力量,多种渠道募集资金和设备。

(四)实施步骤

中国残联制订省级残联网络建设技术规范。

东部沿海地区和直辖市要借助自身优势,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20**年底前完成省级残联节点建设工作,努力实现内部网络办公环境;在20**年底,完成地市级残联节点建设工作。

中部地区要加大培训力度,提高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能力,20**年底前完成省级残联节点建设工作;积极推进有条件的地市级残联节点的建设。

西部地区要借助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优势,努力实现信息化建设的跳跃式发展,在20**年底,完成省级残联节点建设,积极发展地市级残联用户。

篇8:信息化规划实施方案

信息化规划实施方案

为加快学校信息化建设进程,确保教育信息化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陕西省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以及《石泉县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学校信息化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一)、硬件环境

学校有学生计算机房一间,共15台计算机,3套多媒体投影设备,学校有教师用计算机13台(包括各部室),一台万全服务器,均连通互联网(10兆光纤接入)。局域网内开通计算机共享,学校校园管理信息平台基本建成。曾溪左溪小学还没有接入有线宽带,只有一台模式二接收机。大沟小学已接入有线宽带,只有一台模式二接收机。左溪,大沟还没有建立学计算机房,没有建立电子备课室。

(二)软件环境

学校教师年龄结构趋于中老龄化,虽然均已通过信息技术能力初级考核,且能在日常教学中运用基本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育教学,但不能适应新型式环境下对教师信息技术方面的要求。学校有一名专职信息技术老师兼职电教管-理-员。

(三)、信息化基础

目前学校建有校园网站,设有多个栏目,已经实现了新闻信心发布和对外宣传功能。学校信息管理平台基本建成,搭建了校本资源库,能够实现初步的信息资源、教学资源的共享功能;。

(四)存在问题

1、目前,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对信息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性认识人不足、认识上差异较大。

2、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处于初步阶段(在基本满足课堂教学、教师上网、电子公文收阅等初步水平上);

3、学校现有计算机及校园网的利用率不高,效益没有充分发挥。

4、电子备课的习惯有待进一步养成,教师信息搜集、加工、处理、资源应用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5、硬件设施不足,教师办公电脑不足,没有班班通。村小只有模式二设备,尚无计算机房和电子备课室。

6、校本资源库资源不足,尚不能满足教师教学要求,还许对资源进一步扩充、优化和完善。

二、信息化建设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达到国家教育信息化区域综合试点县的验收标准。提高信息化装备水平,完成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建设任务;加快数字化校园网建设进程,逐步推行电子备课和无纸化办公,构建教育教学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的高水平的信息化师资队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加快教育专网的推广和应用,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备课,上课。强化资源与课堂深度融合应用。

(二)具体目标

1全面改造升级校园宽带网络,实现由10兆光纤到100兆光纤的升级,扩大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改造计算机网络教室。大沟左溪建立符合标准规范的微机室、电子备课室。三所学校全部实现100MB光纤上网。

2、整合校园广播、电视、监控网络、建立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

3、不等不靠,学校多方筹措资金,在-累计投入,一年投入一套电子白板,争取尽快建成电子白板班班通。到,生机比达到8:1,师机比达到1;1。购置从学校管理到教学应用的软件系统(如:学校信息管理平台,极域电子教室等),提升我校信息化教学环境。

4、完善教育信息化制度机制建设,将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

5、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我校教师的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20,启动教育实名网络空间“人人通”建设,我校所有教师开通网络实名制网络空间。通过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和网络教学活动。

5、加强资源建设。开发校本资源,整合网络资源,拓宽信息资源渠道,丰富信息化资源内容和样式,通过课堂教学应用研讨活动,聚焦课堂,开发和应用校本教育教学资源,逐步形成一套各年级各学科的电子导学案和课件,同时通过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水平,更好的服务课堂教学。

三、实施计划

1、

①进一步健全信息中心机构建设,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校委会成员,电教管-理-员为成员的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②进一步建设和维护学校校本资源库

做好学校数字档案的整理建档,各部门负责人、各教师要按照学校数字校园办公平台(包含校本资源库)下的索引目录不定期上传数字档案,按照“谁负责谁上传和维护”的原则,做好已上传资源的整理工作,确保精品资源按学年度学期存放,并规划使用好服务器磁盘空间。逐步使教师学会学校局域网络使用,使教师逐步形成良好的资源搜集、整理和存放的习惯,学会使用LeapFtp上传和下载资源,进一步使用该工具对资源进行整理。会对恒谦教育资源进行下载和修改,在恒谦教育资源网内建立学校自己的资源库。

③实现所辖村小宽带接入达到100MB光纤接入。曾溪小学利用两台企业级无线路由器,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

④完成office软件在教学中深度应用之一——《powerpoint在教学中的深度应用》培训部分。

⑤学校多渠道筹措资金购置电子白板并逐年投入,争取在年全面完成新的“班班通”。

⑥ 要大力促进教育资源与学科的深度融合与应用,坚持开展教学资源应用与学科整合教学技能大赛,促进应用常态化,并分层次提出应用目标,提升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融合水平,推进应用,研究的普及及和深度融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加大对陕西教育资源网(教育专网)的宣传推广力度,提升网站的使用率。推动优质资源规模化应用,更好地服务一线教师和广大学生。

⑦继续开展学生信息技术实践活动

开展信息技术实践活动和计算机兴趣小组活动,做好校内学生竞赛的组织、考评奖励工作。组织学生参加各级中小学生电脑活动和县级中小学生文字录入“金手指”比赛,并做好组织和指导工作。

2、2014

进一步完善校本资源库建设,充实精品教学资源,逐步完成数字化资源建设。

②完成包括校园视频监控系统在内的集成信息中心建设,另学校单设校园监控室。

③、学校缴费教师实名注册世界大学城云服务支撑平台,实现“三通工程中的”优质资源班班通\"。为每一个班级搭建一个班级云空间,实现国外优质资源智能汇集。

④、开展office办公软件word在教学中的'深度应用及常用工具软件在教学中的深度应用培训。

⑤大力开展基于网络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的应用,提高学生适应信息社会和综合创新的能力。

⑥开展网络教研,探索信息技术与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机融合,深层次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效课堂实施的方法和策略。

四、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推进的安排协调。

2、专业保障:

①项目指导:县电教中心、学校信息技术教师和网络管-理-员

②学科指导:县教研室教研员、教务处主任、各学科组长、小信息技术教师和网络管-理-员

③培训、技术指导:县电教中心、学校信息技术教师和网络管-理-员

3、经费保障。积极争取财政投入和学校自有资金相结合的办法。加大信息化软硬件建设投资力度。按规定,学校要投入年度经费的10%用于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设备购置和维护费用,并逐年增加。

4.师资保障。

全面开展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工作,培养一批能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工作的管理人员,形成一支队伍稳定、技术精湛、经验丰富并具有良好敬业精神的信息资源建设及基础设施管理、维护队伍。大力推动信息化教学应用的常规化。培养出一大批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骨干教师,并形成辐射带动作用,真正提高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

5、机制保障。建立评估考核制度,把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全面纳入管理人员和教师年度绩效考核。要依托县电教中心,充分发挥学校网络中心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激励措施,制定出台《曾溪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考核方案》和《曾溪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考核细则》,为教育信息化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篇9:信息化的实施方案

信息化的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市、区有关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文件精神及我校发展的实际需求,以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和整合为核心,以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结合我校现有的校园网基础资源及人力资源,把握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坚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层发展,积极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和管理中的应用水平。

二、总体目标

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学校特色,充分利用本校现代化教育设施和教学特色优势,以科研为先导,以德育为动力,以教学为中心,明确创建标准、强化创建过程、突出应用、注重发展,积极创建教育信息化应用示范学校。

三、规划

(一)、硬件及平台建设

1、生机比达4:1,师机比达1:1。

2、学校建成一批多媒体网络活动室和网络教室,提高对学生的开放程度,努力做到人(学生)空机不空。

3、学校具有通用的管理、教育的学习的平台。

(二)、资源建设

1、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市、区、校三级教育资源库的开发与建设,形成相应的激励机制。

2、加强本校教育资源库的开发和建设,具有良好的质量,形成一定规模。

(三)、应用水平

1、建立学校网站,有高质量的学校主页、班级主页、教研组主页、师生网页等。

2、通过校园网络,实现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

3、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4、提高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为学生主动学习和个性化发展提供有力的学习工具。

5、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积极主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专项研究课题,成效显著;在形成学校特色基础上,积极带动周围学校共同发展。

(四)、师资队伍

1、网管人员定期接受培训,坚持持证上岗。

2、中青年教师100%通过信息技术培训,网络学习和备课成为教师自我进修的一种重要手段。

(五)、网络安全与制度建设

1、及时建立网络管理制度,确保网络安全畅通;应用适当的`软件,严防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有害信息。

2、对师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提高他们对不良信息的判断和自觉抵制能力。

3、学校通过制定工作计划、建立领导小组、落实专人负责等方式,确保教育信息化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4、经费保证。

5、学校建立有利于加快信息化发展,提高师生信息素养的激励评估制度。

四、推进策略

(一)、优化教育资源,推动教育信息化

1、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应用环境,提高使用效率。宽带教育城域网使学校获取外界资源变得非常快捷、方便,使教师手中的电脑提高其利用价值及利用率,使其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学校逐步投入,不断完善校园网络中心设施设备,添置专业web服务器与非线性编辑系统。另外,根据发展规划,要更新原来教师使用的办公用机。

2、抓好信息化教材建设。信息化教材(音像、多媒体软件)资料建设是开展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我们将继续做好音像资料目录的编印、借阅工作。开展好自制电教教材的评比工作,鼓励教师应用、自制多媒体课件及网络课件。建好教育信息资源库,包括音像资料、教学素材、多媒体课件等,实现网络化发布与管理,不断充实校园网络资源。

3、做好网络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学校网站的维护与更新。加强对师生进行系统安全、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的教育,明确网络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对网络定期检查维护,确保网络安全畅通。网站制作者要精心建设好、开发并完善在建栏目;建立好各校、各科室通联队伍和信息送交制度,开辟教育教学信息专栏,让复合型网站成为教师信息库、备查处,展示学校素质教育的精品窗口。

(二)、加强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应用素质

1.全校教师掌握基本计算机操作及在网上查找资料的能力,35岁以下青年教师能进行课件制作及具体网络的基本技术。

2.逐步实现教师无纸化办公。以熟练运用校园网管理平台、学校资源网进行教学工作与开展科研工作。

3.明确课堂教学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要求,鼓励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制作计算机课件,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改革和实验。提高教师应用计算机的意识和能力,促进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4.以学校为基地,在教师制作课件的实践中、在运用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及能力。促进教师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的结合,大面积地提高教师的能力,为全面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奠定人才基础。

5.科研先导,开展区域性教改实验研究,努力探索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和新途径。探索网络环境下互动教学新模式,启动以建构新型师生关系为目标的互动教育新模式的研究,积极开展运用网络实现教与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校与社区互动的试点研究。

6.寻求教育信息化新的突破口。开展探索网络环境下互动教学新模式的实验,在已积累的相当数量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根据“整体规划、校本建设、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思路,通过“自创课件、网上下载与市场购买相结合”等措施,系列性地、专题性地集中建设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库。

7.在教育信息化实施的过程中,广大教师要形成积极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论的氛围,培养一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理论的新型师资队伍,形成覆盖各科、自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改的骨干教师群体。

(三)抓常规,充分发挥装备设施效益

1、进一步抓好电教器材的保管和借用。抓好现有设备的维护、保养,技术室定期进行维修、保养。鼓励教师借用,及时做好登记,期末进行检查、考评。

2、进一步抓好班级设备的使用。宣传发动全体教师用好网上电教课登记系统,科学、合理、规范使用信息化教学设备,每次用后及时做好记载。定期公布使用情况统计,教师完成电教课的数量将与教师年度工作目标考核挂钩。

3、进一步抓好专用教室的管理。加强计算机网络教室管理。实验室要做好实验器材的保管,积极开展实验教学,制定好各年级实验计划,认真填好《实验纪录》,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图书室除了要做好借阅记载外,要开展各种评比活动,加强校、班两级图书室(柜)流通,提高学生课外阅读量。信息技术教研组要加强学生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认真上好信息技术课,让学生学习和使用上网浏览、收发邮件、文字输入等技能,组织兴趣浓、基础好的学生开展电脑作文、电脑绘画、网页制作等趣味活动,培养和发展特长学生。

4、根据学校工作整体计划要求,制定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并在学校年度(学期)工作计划中,对信息化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健全信息化设施使用、管理、维护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有利于加快信息化发展,提高师生信息素养的激励评估机制。

(四)抓科研,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信息化对现有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都提出了严峻挑战。网络教学的尝试实践则能加快现有教育思想与教育模式的根本转变,能为教师进修和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便捷的工具与场所,使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到教会学生自主学习上来。我们要利用好江阴教育区域资源的优势,利用好全国信息技术应用示范校的优秀资源,大力研究,敢于尝试,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结合课程实际,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观念,积极尝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整合,提高教育教学实效。

篇10:科普信息化实施方案

科普信息化实施方案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科普传播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满足城乡广大居民的需求,更好地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遵循《科普法》和《辽宁省科学技术条例》,深入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根据辽宁省科普工作会暨科普信息化工作经验交流会、市科协五届七次全委会精神和省妇联总体工作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创新工作思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科学技术普及工作,为服务“三农”、全面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做出贡献。

二、建设目标

科普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坚持“联合协作、资源共享;城乡一体、由点及面;搭建平台、系统运作;统筹兼顾、分步实施”的原则,以市科协、市妇联和中国移动盘锦分公司为主导,相关部门支持配合,建设“专家服务热线”、“科普短信息”等信息化平台;以县(区)科协、妇联为主体,依托科普惠农服务站,建设“科普视频”平台,共同打造具有盘锦特色的惠及广大公众的科普信息化工程。

三、主要任务

1、打造盘锦科普视频服务平台。具体工作包括:①以盘山县、大洼县科协为主体,依托科普惠农服务站资源(光合水产有限公司、鑫叶蔬菜有限公司、甜水香瓜协会、丰香草莓养殖基地),设立科普惠农服务分站100个,并配备专用设备(电脑、摄像头、耳麦等)提供视频咨询服务。其中大洼县拟建分站57个,涵盖大洼县内所有的14个乡镇,水产、棚菜等多种产业;盘山县拟建分站43个,利用县级学会、农技协和科普示范基地等资源,从水稻、河蟹、棚菜、畜牧四个主导产业为农民服务;②技术支持,依托互联网建立QQ群,实现上网视频服务功能;③选聘专家并对其培训;④平台管理,对服务效果进行统计和评估;⑤面向社会广泛宣传。服务内容包括:科普惠农服务站专家对分站农户通过网络视频就水产养殖、棚菜种植、大棚香瓜栽培等进行方便、快捷、高效的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服务。

2、开通盘锦“专家服务热线”。具体工作包括:①软件开发,技术支持;②选聘专家并将专家资料录入省移动公司平台;③在省移动公司语音客服设立专用台席转接咨询电话;④对服务效果进行统计、评估;⑤面向社会广泛宣传。服务内容包括:通过热线联系专家解答广大农民在生产遇到的各类技术难题,比如:种养殖技术问题、农产品安全生产问题、农业防灾减灾问题、病虫害防治问题、测土施肥问题等等;通过热线联系专家解答城乡居民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科学常识问题,比如:营养保舰低碳环保、食品药品安全、疾病防控、心理、法律、理财、防灾减灾等方方面面的'常识咨询;通过热线联系专家解答城镇劳动人口和农民工遇到的实用技能和安全生产等问题;通过热线联系专家还可以解答未成年人当中普遍存在心理教育和生理教育等各方面的问题等等。

3、搭建盘锦科普短信息服务平台。具体工作包括:①开辟专用场所、研发专业系统(MAS机)、配备专门人员;②由县(区)选择试点村(社区),收集服务终端用户资料,建立档案分类管理,初步拟选定用户7000人,盘山县、大洼县各2000人,双台子区、兴隆台区各1000人,市直1000人;村妇代会主任、社区妇联主席492人;③聘请专家撰写科普信息;④技术支持和程序维护,对服务效果进行统计和评估;⑤面向移动用户广泛宣传。服务内容包括:①有针对性地向用户发送应时应季的农业优质、安全、健康的生产技术指南和有关的农业政策等方面信息;②面向城乡居民定期发送各类科学常识、应急科普、民生科普以及法律法规、防灾减灾等信息。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市、县(区)依托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科普信息化工作组织机构。

市科协、市妇联和中国移动盘锦分公司为牵头部门,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直机关工委、市农委(含市畜牧兽医局)、市海洋与渔业局、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农机局、市水利局、市卫生局(含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气象局、市地震局、市环保局、县(区)科协、妇联等单位为配合部门。

(二)组建队伍

服务专家的选聘。由相关部门协调推荐,并结合市、县(区)科协专家库和社区科普大学讲师团中的专家资源,精选专家30人为科普信息化建设的特聘专家。涵盖水稻、水产、畜牧、棚菜、卫生、气象、地震、环保、营养保舰法律、心理咨询、理财、安监、消防、水利等多个领域。

(三)建章立制

1、建立工作制度:市、县(区)科协、妇联、移动公司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建立各平台工作制度和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2、出台管理办法:市、县(区)科协、妇联、移动公司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出台《专家管理办法》。

(四)责任分工

1、市科协:承担盘锦市科普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发挥组织、协调、指导、监督职能。拟定方案,建章立制,选聘专家并组织培训,开辟专用场所建设科普短信息和科普视频管理平台,投入一定经费,配置科普视频设备(电脑、摄像头、耳麦),培育宣传典型,对优秀服务专家和工作人员实施奖励,通过主题科普活动和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

2、市妇联:协助市科协承担盘锦市科普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发挥组织、协调、指导、监督职能。拟定方案,培育宣传典型,通过主题科普活动,利用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

3、移动公司:负责软件开发,配备专用场所、设备和接线员,建设“专家服务热线”平台;重点对“专家服务热线”和“科普短信息”平台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以及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对服务专家和信息员进行培训和量化评估并给予相应的补助;面向广大公众通过信息化传播渠道广泛宣传科普信息化平台建设工作。

3、相关部门:负责本系统专家的选择、推荐和管理。

4、县区科协:建立视频管理平台;选择好作为试点的村(社区),收集试点村(社区)用户资料;推荐相关专家,建立档案入库管理;培育典型,总结经验,定期统计汇总服务情况上报市科协。

5、县区妇联:负责收集全市各村妇代会主任、社区妇联主席用户资料,培育典型,总结经验,定期统计汇报服务情况上报市妇联。

6、科普惠农服务站:按照要求选择确定分站和科普示范户;选聘组织专家在线服务;向市县科协提供专家资料;定期向市县科协报送科普视频服务情况。

五、经费预算

1、“专家服务热线”和“科普短信息”平台

市科协:

①专家培训、表彰:30名*2000元/名=6万元;

②外出考察、宣传等其他费用:10万元

共计16万元

市移动公司:

①“专家服务热线”平台搭建及通讯设备配备:2.5万元;

②“科普短信息”专业设备:2万元;

③专家补贴:50人*200元/月*12月=12万元/年

④对外宣传:5万元

共计21.5万元

注:“专家服务热线”和“科普短信息”平台建设费用按照预算由市科协和中国移动盘锦分公司分别承担。

2、“科普视频”平台

市科协:

①电脑100台*3500元/台=35万元;

②摄像头、耳麦、话筒:100个*200元/个=2万元;

③高清摄像头:6个*5000元/个=3万元;

共计40万元

注:“科普视频”平台建设费用通过盛市、县科协三级配套来解决。

六、预期效果

由于盘锦城区居民和农业人口各占50%,所以本《方案》中“专家服务热线”、“科普短信息”和“科普视频”三个平台将同步启动、整合互动,以期达到“面向全市,覆盖城乡,针对性强”的效果。

“专家服务热线”、“科普短信息”和“科普视频”三个平台预计在运行3-6个月之后会被广大公众熟知并认可,能有效地解决农民生产和居民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同时,带动了农村主导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特别是“科普视频”能够与专家面对面的让上万农民足不出户解决生产问题,即提高效率,又降低成本。

七、方法步骤

1、筹备阶段(5月――6月):赴外地学习考察科普信息化建设工作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形成科普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草案。与中国移动盘锦分公司沟通协调,达成合作协议,进一步修改完善科普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2、启动阶段(7月――8月):分级成立科普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建服务队伍;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选好地点、配好人员、装置好设备,完成平台基础建设并适时启动。

3、实施阶段(9月――翌年9月):“专家服务热线”、科普短信息、科普视频三个平台同步实施,科普信息化建设的技术和管理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4、总结阶段(翌年10月――12月):将“专家服务热线”、科普短信息、科普视频三个平台的实施情况,由下至上进行统计分析,推出典型,及时表彰;总结经验,适时推广。

附件1 盘锦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附件2 各单位推荐专家名额分配表

盘锦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科普信息化)领导小组

上一篇:面膜公司电商运营方案  下一篇:企业运营方案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