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企业文化 促进企业发展

无情铁手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无情铁手”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培育企业文化 促进企业发展(共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培育企业文化 促进企业发展

培育企业文化 促进企业发展

简述了企业文化的兴起与作用,经过对中外企业文化的.比较分析,提出了目前我国企业文化需要建设的内容.

作 者:黄岩峰  作者单位:天津财经大学 刊 名: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英文刊名:SCI/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 ECONOMY 年,卷(期): 15(3) 分类号:F270 关键词:企业文化   导向作用   价值观   创新  

篇2:如何培育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而言是不可缺少的。如何培育企业文化,我们来看看下文。

这个问题有标准答案和非标准答案。

标准答案是营销学里的概念:

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一个企业信奉并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是企业的“灵魂立法”。 企业文化反映了一个企业内部隐含的主流价值观、态度和做事的方式。企业文化可以使公司产生凝聚力并且提供竞争优势。

非标准答案是我的理解:

1、企业文化是一种宗教,在企业这个教堂,通过制度、管理、传播、会议、形象包装等综合性的手段,修订和凝聚企业员工的价值观,并试图使价值观得到相对的趋同性,认同企业的作业模式和盈利模式,成为企业价值链的组成部分并分享部分利益。相信信仰忠诚的员工会为该宗教奉献更大价值,事实上也是如此。这些忠诚的信徒将获得比其他信徒更好的待遇以带动其他信徒的信仰提升。

2、企业文化是从上至下的文化,也是老板文化,不要试图以为自己可以改变企业的文化,除非你是企业的拥有者和决策人。

3、培养企业文化,首先是企业的最高领袖是否具备一种稳定的气质或明确的价值观点,并有专门的人根据这种气质和价值观,对企业进行制度的修订和明确的行为规范。通过不断执行和检查来确保行为被实施。

4、做不到明确的规范,也会形成企业文化,但这种文化的精粹形成的叫“混乱”和“内讧”。事实上,不管企业是否推进,任何组织都会形成文化!

相关介绍

企业文化是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而树立形成的,被组织成员认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 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行为。 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Corporate Culture或Organizational Culture),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

基本概念

企业文化

是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而树立形成的,被组织成员认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 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行为。 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Corporate Culture或Organizational Culture[1]),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式

打造餐饮连锁企业文化的基本程序,一般是在健全的领导机构领导下,做好以下四个环节的工作,即对企业文化现状的调查研究与评价,企业文化理念的定格设计,企业文化的传播、发展与实践巩固,企业文化的完善与创新,在实践中,这四个环节构成餐饮连锁企业文化建设的整体,循环往复,促使企业文化不断升华,趋于成熟。

主要特点

关于企业文化的概念,有许多不同的认识和表达:

1. 美国学者约翰・科特和詹姆斯・赫斯克特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至少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们所共同拥有的那些企业价值观念和经营实践。是指企业中一个分部的各个职能部门或地处不同地理环境的部门所拥有的那种共同的文化现象。

2. 特雷斯・迪尔和阿伦・肯尼迪认为,企业文化是价值观、英雄人物、习俗仪式、文化网络、企业环境。

3. 威廉・大内认为,企业文化是“进取、守势、灵活性--即确定活动、意见和行为模式的价值观。

4. 企业文化是一种新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企业要真正步入市场,走出一条发展较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使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就必须普及和深化企业文化建设。

5. 企业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所创造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所形成的具有自身个性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

6.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在企业内部的综合反映和表现,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影响下形成的具有企业特点和群体意识以及这种意识产生的行为规范。

1.如何倡导企业文化

2.如何宣贯企业文化

3.如何打造感恩企业文化

4.如何搞好企业文化

5.如何正确理解企业文化

6.如何打造一个企业文化

7.如何建立健全企业文化

8.什么是企业文化

9.华为的企业文化是什么

10.企业文化的战略作用

篇3:如何培育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

如何培育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

一p农信社企业文化建设的特殊效应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企业员工在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共同推崇和遵循的精神理念,是企业行为的内在依据。农信社肩负支持农业、发展农村经济的重任,必须充分发挥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建设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具有特殊效应。1、有利于增强员工的集体向心力。在日常生活中提炼、建立起来的企业文化,能够潜意识地改变人们原先从个人角度出发建立起来的价值观念,代之以企业为中心的共同价值观念,对企业产生一种强烈的向心力和荣誉感,强化集体意识,对农信社的社会职能和目标有深刻的理解,从而自觉地运用制度、规定来规范约束自己,实现自我控制,以农信社的整体利益为重。2、有利于提高员工队伍综合素质。企业文化建设实际上是以人为中心,以提高人的素质为中心内容的“软”管理。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多种方式关心、理解和尊重员工,帮助解决和生活中的困难,特别是满足他们实现和发挥自身价值的深层次需要,从而形成凝聚力和共同价值观念。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员工会产生较强的上进心和责任感,企业文化建设又积极开展教育培训、引导宣传等活动,切实为员工总体素质的提高提供了空间。特别是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信社肩负着改革和发展的历史重任,迎来空前的发展机遇。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积极开展以“我爱信合”为裁体的各类文化活动,提高员工经营管理能力,增强对农信社未来发展的信心,最终使农信社的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好的为支持农业、农民、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3、有利于树立农信社的社会形象。农信社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业务范围有着特定性,与其他专业银行相比较,社会影响和知名度不是很高。这就需要开展以创建文明行业为中心内容的企业文化活动,通过为客户提供热情周到、方便快捷的服务,建立农信社良好的信誉和社风;通过广泛的宣传,让社会认识农信社的特殊性和职能,形成社会认同的性合作性银行价值评价标准,赢得社会广泛的理解和支持,有力地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二、农信社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的发展观为主题,以服务于业务为中心,以培育企业精神、树立农信社形象为重点,以提高员工整体素质为突破口,大力实施规范员工行为、规范管理活动,努力培养一支战斗力强的队伍,为农信社自身的改革和发展、为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力量和智力支持。2、组织领导。一是建立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由联社主任挂帅、人教、业务、工会等部门负责的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抓好日常活动实施;二是通过宣传文化建设的意义和目的,使全体员工认识到文化建设与自身密切关系,激发起群众的兴趣和积极性,并积极投入到文化建设之中,自觉把自身言行举止和企业精神、企业形象规范统一起来,使文化建设成为广大员工的共同意志和行为;三是开展“青年文明号”、“文明示范单位”和“青年岗位能手”的创建、评比活动,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即通过有形的活动,促进文化建设持续深入开展;四是开展学历再教育,积极鼓励员工深入学习经济、金融专业知识,为农信社员工学历层次的提高创造条件。3、制度建设。一是要建立健全完整的员工行为规范,从文明用语、劳动纪律、环境卫生和安全防范等方面规范员工行为;二是要健全包括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制度约束,确保企业文化建设既有章可循,又有完善的制度约束。三、培育农信社企业文化的途径根据目前农信社管理的需要,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应采取有形的文化建设形式,并纳入经营目标管理,变“软”管理为“硬”指标,取得文化建设的.实效。1p企业文化建设应扎根于思想政治教育,力求创新、务实。坚持观念创新,做到持续深入。所谓观念创新,即企业文化者一定要有现代的观念,把树立现代化观念作为文化建设的中心内容和重要目标。当前,农信社肩负支持农业、发展农村经济的重任,需要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员工素质,形成一种人人自觉学习新知识、新科技的文化氛围。各级联社领导要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业务的总体规划中,作为一项经常性来抓,做到思想上同重视、计划中同安排、检查中同指导、目标管理中同考核,真正从思想上、组织上、运行机制上保证企业文化向业务渗透。企业文化建设要为促进业务目标管理创造条件。①、坚持内容创新,做到生动活泼。针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应及时组织员工学习,不断赋予企业文化不同时期、不同要求的时代特征。具体内容设计上可把握三个方面:一是实施“铸魂”教育。就是引导企业员工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

德。二是强化创业教育。培养企业员工良好的精神状态,使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和勤俭办社的思想深入人心,做到敬业、创业、勤业、精业。三是深入法制教育。引导员工遵纪守法,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忠于职守,切实提高员工的政策水平,为农信社业务运行夯实基础。②坚持方法创新,做到灵活多样。企业文化建设的决定因素是人。因此,不能单一采取行政命令的方式,应根据人员的年龄、文化水平和岗位等不同层次,采取多种教育方法。一是领导带头。领导者对文化的传播和建立有着不可忽视的榜样示范作用。因此,应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队伍素质,形成一批知识结构合理、有文化素养的领导管理层,带动企业文化建设顺利发展。二是以理服人。认真学习有关政策规定、理论知识和文件精神,切实提高政策水平和文化素养。三是以情感人。员工、生活有困难,联社领导应过问垂询、帮助解。四是大力发挥现代媒体和网络作用。多层次、多方位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和模范典型事迹,感召员工的思想言行。2p企业文化建设应紧密融入于业务,确保业务过硬、成效一流。企业文化建设只有紧密结合业务才会富有生命力。目前,对农信社来说,把从严管理与优质服务有机结合起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突破口。农信社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要本着切实帮助加强经营管理、搞好经营的原则,迎难而上,开源节流,积极清欠盘活,并妥取落实两头,全程监控的方式,适时帮助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培植新的利润增长点,实现银企双赢。3p企业文化建设应活跃于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做到奋发向上、争先创优。农信社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是激发员工的精神动力,形成团结进取、奋发向上和争先创优的强大凝聚力。凭借这股凝聚力,不断提升服务品位、发挥内部潜能,突出文化建设住旋律。增强员工办好农信社的信心,充分调动员工主动性和主人翁精神,实现由“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激发员工学先进、赶先进的热情;组织员工参观革命纪念馆和图书展览等活动,接受爱国主义伟大精神的熏陶。还可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公益活动,如坚持开展人民币宣传活动,发动员工积极捐款、捐物,向灾区人民、贫困学生表达爱心,为企业文化建设增色添彩。

篇4:如何培育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

如何培育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

一p农信社企业文化建设的特殊效应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企业员工在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共同推崇和遵循的精神理念,是企业行为的内在依据。农信社肩负支持农业、发展农村经济的重任,必须充分发挥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建设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具有特殊效应。1、有利于增强员工的集体向心力。在日常生活中提炼、建立起来的企业文化,能够潜意识地改变人们原先从个人角度出发建立起来的价值观念,代之以企业为中心的共同价值观念,对企业产生一种强烈的向心力和荣誉感,强化集体意识,对农信社的社会职能和工作目标有深刻的理解,从而自觉地运用制度、规定来规范约束自己,实现自我控制,以农信社的整体利益为重。2、有利于提高员工队伍综合素质。企业文化建设实际上是以人为中心,以提高人的素质为中心内容的“软”管理。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多种方式关心、理解和尊重员工,帮助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特别是满足他们实现和发挥自身价值的深层次需要,从而形成凝聚力和共同价值观念。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员工会产生较强的上进心和责任感,企业文化建设又积极开展教育培训、引导宣传等活动,切实为员工总体素质的提高提供了空间。特别是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信社肩负着改革和发展的历史重任,迎来空前的发展机遇。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积极开展以“我爱信合”为裁体的各类文化活动,提高员工经营管理能力,增强对农信社未来发展的信心,最终使农信社的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好的为支持农业、农民、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3、有利于树立农信社的社会形象。农信社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业务范围有着特定性,与其他专业银行相比较,社会影响和知名度不是很高。这就需要开展以创建文明行业为中心内容的企业文化活动,通过为客户提供热情周到、方便快捷的服务,建立农信社良好的信誉和社风;通过广泛的宣传,让社会认识农信社的特殊性和职能,形成社会认同的性合作性银行价值评价标准,赢得社会广泛的理解和支持,有力地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二、农信社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的发展观为主题,以服务于业务工作为中心,以培育企业精神、树立农信社形象为重点,以提高员工整体素质为突破口,大力实施规范员工行为、规范管理活动,努力培养一支战斗力强的队伍,为农信社自身的改革和发展、为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力量和智力支持。2、组织领导。一是建立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由联社主任挂帅、人教、业务、工会等部门负责的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抓好日常活动实施;二是通过宣传文化建设的意义和目的,使全体员工认识到文化建设与自身密切关系,激发起群众的兴趣和积极性,并积极投入到文化建设之中,自觉把自身言行举止和企业精神、企业形象规范统一起来,使文化建设成为广大员工的共同意志和行为;三是开展“青年文明号”、“文明示范单位”和“青年岗位能手”的创建、评比活动,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即通过有形的活动,促进文化建设持续深入开展;四是开展学历再教育,积极鼓励员工深入学习经济、金融专业知识,为农信社员工学历层次的提高创造条件。3、制度建设。一是要建立健全完整的员工行为规范,从文明用语、劳动纪律、环境卫生和安全防范等方面规范员工行为;二是要健全包括日常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制度约束,确保企业文化建设既有章可循,又有完善的制度约束。三、培育农信社企业文化的途径根据目前农信社管理的需要,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应采取有形的文化建设形式,并纳入经营目标管理,变“软”管理为“硬”指标,取得文化建设工作的实效。1p企业文化建设应扎根于思想政治教育,力求创新、务实。坚持观念创新,做到持续深入。所谓观念创新,即企业文化工作者一定要有现代的观念,把树立现代化观念作为文化建设工作的中心内容和重要目标。当前,农信社肩负支持农业、发展农村经济的重任,需要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员工素质,形成一种人人自觉学习新知识、新科技的文化氛围。各级联社领导要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业务工作的总体规划中,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做到思想上同重视、工作计划中同安排、工作检查中同指导、目标管理中同考核,真正从思想上、组织上、运行机制上保证企业文化工作向业务工作渗透。企业文化建设要为促进业务目标管理创造条件。①、坚持内容创新,做到生动活泼。针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应及时组织员工学习,不断赋予企业文化不同时期、不同要求的时代特征。具体内容设计上可把握三个方面:一是实施“铸魂”教育。就是引导企业员工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

篇5:加强内部监督促进企业发展

加强内部监督促进企业发展

监督是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环节,是搞好生产经营,促进改革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深化反腐倡廉工作,加大源头治理力度的重要措施.当前,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结构调整、扭亏脱困进入关键时期,加强监督工作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健康发展.

作 者:穆树琪  作者单位:峰峰矿务局 刊 名:煤炭企业管理 英文刊名:COAL ENTERPRISE MANAGEMENT 年,卷(期): “”(4) 分类号:F2 关键词: 

篇6:实施品牌战略促进企业发展

实施品牌战略促进企业发展

广州市立白企业集团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大型日化企业。近年来,在跨国集团纷纷介入中国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公司坚定创民族品牌的信念,深入持久地实施品牌战略,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目前,集团精心培育的品牌“立白”已经成为我国洗涤用品市场的主导品牌之一,“立白”商标被认定为广东省著名商标,是我市私营企业首次获得省著名商标称号。在实施品牌战略中,企业的综合实力也显著提高,已发展成为拥有10家全资企业和6家合资企业,在省外设立4家分公司的大型企集团,企业总资产达3.66亿元。,企业销售收入达14.20亿元,上缴税收5105多万元。从起连续6年被评为“广州市私营企业纳税先进单位”。企业乐善好施,造福社会,从1994年至今累计为社会福利体育事业捐款近1000万元。主要做法是:

一、抓质量管理,依靠质量创品牌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品质量是打响品牌、赢得市场的关键。企业成立之初,我们就把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建立了严格、规范的质量管理网络。一是坚持高标准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立白集团是国内第一家采用OEM贴牌生产模式的洗涤用品企业,有各类产品贴牌生产企业29家。针对贴牌生产容易出现管理失控、标准不一等问题的特点,我们根据产品特性,分别采用国家标准CB系列、行业标准QB系列、公司标准Q/(CZ)IB系列,共建立了153个产品标准,形成了从原材料、包装物、半成品到成品的一整套严格、规范的质量标准体系。我们还坚持不断更新、完善,修订、提升各类产品标准,使产品质量始终紧贴消费者的需要,始终领先于其他同类产品。二是坚持严要求实行严格的检验检测手段。在立白集团生产基地――广州立白(番禺)有限公司,建立了50多人的质量检验检测队伍,并从国外购置先进的分析测试仪器,提高了产品质量检测的可靠性。配合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建立了相应的检验检测项目,从原材料到产成品,从常规理化分析测试到产品应用洗涤测试,每一道工序都必须经过产品检测,每一次检测都必须经过生产过程检验、中心化验室检验、集团公司检验室检验“三关”,从而确保了产品的质量。对贴牌生产企业,采取点样分析、随机抽样相结合的办法,解决了生产过程中质量检测代表性问题。当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我们一抓到底,决不手软。企业刚开发生产牙膏的时候,前几批产品部分指标不合格,我们果断决定将这几批产品作报废处理。为此,企业损失了几十万元。但我们认为,为了维护良好的品牌形象和企业的信誉,付出这样的代价是值得的。三是坚持高水平提高工程控制能力。产品制造控制水平往往决定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我们加强了对生产自动控制操作员工的培训,配备工程技术人员作现场技术管理,使生产与质量始终处于良好的控制状态。同时,引进全自动控制生产线,从原材料投产、生产过程控制到工艺参数检测,实现高度自动化,把一切人为因素造成的质量问题降到最低限度,确保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与过程控制的准确性。

严格的质量管理,使企业上下形成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市场、质量就是饭碗的观念,人人重质量,人人管质量,使质量管理落到实处。产品质量有了保证,在消费者中、在市场上也就树立起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多年来,企业产品抽检合格率达100%,客户满意率在98%以上。203月,“立白”获得了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国家质量免检产品证书”,目前正在申报“中国驰名商标”。

二、抓科研开发,依靠科技立品牌

我们坚持把科研开发作为树品牌、兴企业的根本途径,大力加强产品研究开发。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构建起多层次、多学科的科研队伍。由一批博士、硕士、工程师担纲成立了多个专业课题组,开展从原材料到产品配方的研究开发和技术储备工作。同时,加强与国内名牌大学精细化工专业的专家、学者的.联系,与国内外从事原材料及应用研究开发的多个部门也建立了长期的协作关系。近年来,我们先后与清华大学化工学院、清华大学诚志股份公司共同研究洗涤剂中聚合物应用研究课题,解决了长期使用洗衣粉后衣物纤维变硬的技术难题;与丹麦诺维信公司开展无磷洗衣粉及洗涤剂用酶配方研究,提升了无磷粉的洗涤效果;与无锡轻工大学化工学院共同进行二合一香波配方研究。坚持不懈地开展科研开发,使企业从单一产品发展到拥有洗衣粉、牙膏、液脱类、皂类、个人护理、纸、化妆品等七大类共50多种系列产品。同时企业还完成了数十种高品质、高附加值产品的技术开发储备工作,为产品的升级换代作了充分的准备。

三、抓以诚取信,依靠服务保品牌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把服务作为提升企业品牌价值的重要手段,更新服务理念,规范服务程序,坚持以诚取信,力求以信取胜。我们注重学习国内外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在发展中不断完善企业服务质量保证体系,不断规范整体的服务标准及规章。建立了严格的顾客投诉服务工作程序,设立消费者投诉专线,对于距离公司100公里以内的,安排专人上门;超过100公里的,由市场业务经理或省区经理负责解决或提供服务。仅去年一年,就处理了各类投诉20O宗,投诉办结率达100%。同时,注意规范客户管理,不论是直接服务于生产、销售的供应商、加工厂、经销商等直接客户还是广告公司、顾问公司、银行、物流公司等间接客户,均签订详尽的客户合同,严格执行合同条款,一切按合同办事。我们还专门成立了法务部门,对企业合同文本进行法律审查,规范客户服务和管理工作,使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信誉。此外,公司还严把经销客户管理关,对客户的经营能力和信用等进行严格考察,确保了经销客户的素质和稳定。

四、抓品牌效应,走规模化、专业化发展道路

为了积极应对入世的挑战,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不断丰富产品生产线,实行多品牌齐头并进。目前,公司已先后培育出“立白”、“彩奇”、“碧影”等八大品牌。为了适应企业集团化、专业化生产的需要,我们还不断扩大销售网络,在努力开发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争取自营进出口权,努力参与国际竞争。同时,投资2亿元在番禹永兴工业区兴建了占地200亩的大型生产基地,在芳村购买了8000平方米的办公大楼。我们坚信,只要深入持久地实施品牌战略,企业一定能不断发展壮大。到,我们完全可以实现销售收入超50亿元的目标。打造广州日化行业的“航空母舰”。

努力开拓创新实现跨越发展

篇7:加强计量管理促进企业发展

加强计量管理促进企业发展

1前言 计量是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是支撑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技术基础,指导着人们的生产和活动.1875年5月28日签署的“米制公约”是计量的.开端,计量维护着世界的经济秩序,对促进和加速国际贸易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当今国际商品贸易往来和生产、服务中的质量控制、工业工程科学、人类健康与安全以及环境保护等都离不开计量.

作 者:袁俊 Yuanjun  作者单位: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 刊 名:建材标准化与质量管理 英文刊名:STANDARDIZATION AND QUALITY MANAGEMENT OF BUILDING MATERIALS 年,卷(期): “”(4) 分类号:F2 关键词: 

篇8: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建设;企业发展;和谐发展

【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个性意识及内涵的总称,其能以企业组织行为所体现。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 目前企业文化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已得到长足发展,企业文化学作为一门新兴边缘学科,正在从物质的、制度的层面向文化层面不断发展。

【正文】

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寻求更科学、更系统、更完整的管理体系。企业文化提供了必要的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当代企业要保持平稳和持续发展,必须开发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管理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人类因梦想而伟大,企业因文化而繁荣”。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没有头脑和灵魂的企业,而成功的企业,都是突出企业的文化管理。因此,建塑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不仅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这个时代赋予当代国有企业的时代课题。

当前,国有企业的管理存在着一些普遍问题,影响和制约着企业发展:为什么许多“明星”企业很快成为“流星”企业?为什么一些企业高层与中基层难以达成共识,甚至存在沟通障碍等?事实证明,一个先进的企业有必要也必须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否则即便在短期取得不错的效益,但最终仍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趋于劣势,最终导致昙花一现。

21世纪是文化管理时代,是文化致富时代。企业文化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是企业管理最重要的内容。企业拥有了自己的文化,才能使企业具有生命的活力,具有真正意义上人格的象征,才能具有获得生存、发展和壮大,为全社会服务的基础。

文化,中国历史上最早是指“以文教化”和“以文化成”的总称,从字面意思上解释,文化是一个动词,无论是“教化”还是“化成”,都体现了一个行为过程。“文”是指道德、哲学思想、艺术等,引伸到企业文化中就是企业所倡导

的企业精神;“化”是指教化,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共同持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合。

企业文化是反映现代化生产和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新兴的管理理念,是在管理科学和行为科学基础上逐步演变产生的一种现代管理理论,是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社会化水平不断提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它的目的,就是以精神的(感情的)、物质的、文化的手段,满足员工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要,以提高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根据麦肯锡管理顾问公司主管马文.饱尔所描述的一个较通俗的企业文化定义为:“我们处理周围事物的方法”;《组织文化和领导力》一书的作者施恩(Eagar Schein)曾提出一个著名的文化三个层次的荷花模型( Water lily model):水面上的花和叶是文化的外显形式,包括组织的架构和各种制度、程序;中间是荷花的枝和梗,是各种公开倡导的价值观,包括使命、目的、行为规范等;最下面是荷花的根,是各种视为当然的、下意识的信念、观念和知觉。泰伦斯.狄尔(Terrence E. Deal)与艾伦.甘乃迪(Allan A. Kennedy)于《企业文化》一书中表示:“企业文化是企业上下一致共同遵循的价值体系,一种员工都清楚的行为准则”。综合言之,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在发展中形成的一种企业员工共享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以及体现这些企业精神的人际关系、规章制度、厂房、产品与服务等事项和物质因素的集合,但塑造企业文化绝对不是给企业订一些响亮而空洞的口号,就可以做得到的。IBM企业文化是尊重别人、追求卓越、深思后再行动; INTEL(英特尔)企业文化是成果导向、建设性的矛盾、追求卓越、一律平等和纪律。 企业文化融会于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价值观念、群体意识和道德规范等许多方面,它是我国国有企业深化体制改革的重要保证。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加入WTO后,境外商品将不断输入我国,国际竞争和国内竞争将更加激烈。这就要求我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只争朝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勇于进取的竞争观念;破除平均主义的分配观念,树立按劳取酬、效益优先、多劳多得的分配观念。破除迷茫困惑、迟疑停滞、无所适从的

思想,树立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主动完善自我的求知观念。在深化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不仅要用经济的纽带来协调利益关系,更要用文化的纽带来调整员工的思想观念,为深化改革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企业文化的人文力量,可以为员工创造一个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充分发挥各自能力、实现自我价值、具有丰富多彩生活的宽松的工作环境。企业文化的凝聚力能通过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念、企业目标,把员工凝聚在企业周围,使员工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地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汇聚到企业的整体目标上,把个人的行为统一于企业行为的共同方向上,从而凝结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巨大动力。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企业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那种机械的、僵硬的、命令式的管理,已经不适应现代管理的要求。企业管理只有建立在企业文化这个根基上,运用文化的力量和非经济的手段对员工进行管理,完成由过去管“身”到现在管“心”的转变,才有管理的现代化。只有把尊重人、激励人、培养人作为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使企业形成遵章守纪、明礼诚信、团结友爱、敬业奉献,具有健康向上、勃勃生机的内部氛围,企业管理才具有更高的层次。

所以,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想要具有良好的、持续的经济效益,就要不断增加对本企业忠诚的客户群体,提高他们对本企业的信赖度,因此就必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也就是说,良好的经济效益来源于良好的企业形象,良好的企业形象则是依赖于优秀的企业文化。

一、对企业文化现状的认识和各层面的理解

1.企业文化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在国有企业垄断时代,企业文化的代名词就是政治思想工作,直到今天,中国企业改革已经进行了几十年,但对于企业文化的理解却依然如久,政治思想式的企业文化观点根深蒂固,甚至有人将这点归纳为中国企业文化的一大特色。目前,大多数的国有企业的“一把手”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由于历史原因,企业文化工作是由党群部门负责,所以在国有企业,企业文化虽然不叫思想政治工作,但依然带有政治的色彩在里边,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员工都认为企业文化是形式主义,是务虚的最直接原因。

人们对于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认识的深化,既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又是以

经济力量的积累和进步为背景。经过多年的浸润,对企业文化的认识逐渐深入、系统、清晰。普遍的看法认为,企业文化由其传统和风气所构成,是一个信念、价值观、理想、最高目标、行为准则、传统、风气等内容的复合体。企业文化溶于企业管理之中,具有目标的一致性。由“外显”与“内隐”文化两个部分组成。“外显”指的是文化设施、文化教育、技术培训和文娱活动等;“内隐”是总目标的倡导,要求遵循的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工作态度、行为取向和生活观念,或指这些内容融汇而成的风貌或企业精神。

2.企业文化体现出全体员工所共有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 首先,企业文化是企业物质文化,包括企业的产品、技术与装备特色、厂容厂貌等,以及由此折射出的企业经营者的特点、风格和作风等;其次,是企业制度文化,包括企业的规章、规范以及渗透到员工思想所共同遵循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等;再次,是企业精神文化,包括企业的经营哲学、经营战略、价值取向,以及由此体现的企业员工的共同追求、共同意志、共同情感等也就是企业精神。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他具有独特性、难模仿性等特点。任何企业都具有其独特的文化氛围,都有一套教育员工的价值体系。

二、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1.企业文化推动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

经济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发现,企业的竞争力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产品层,是表层的竞争力,第二层面是制度层,是支持平台的`竞争力,第三层面文化层才是最核心的竞争力。可以看出,企业文化对企业增强竞争力的重要作用。在广泛认同的价值观指导下的企业实践活动中,员工会产生归属感、使命感,对企业及领导人、企业形象产生认同感。这是企业文化成为企业发展内在动力的基础。

2.企业文化对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作用体现为五大功能:

凝聚功能。企业文化是粘合剂,可以把员工紧紧团结在一起,使他们目的明确、协调一致。企业的根本目标选择正确,就能够把企业的利益和绝大多数员工的利益统一起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导向功能。企业价值观与企业精神,能够为企业提供具有长远意义的、更大范围的正确方向,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基本竞争战略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激励功能。激励是一种精神力量和状态。企业文化所形成的企业内部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能够起到精神激励的作用,将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与激发出来,使员工都能找到奋斗目标和发挥才华的平台,事业的美好前景发挥了最好的激励作用,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约束功能。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对那些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不该做、不能做的行为,常常能发挥一种“软约束”的作用,为企业提供“免疫”功能。 塑造形象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向社会大众展示着企业成功的管理风格、良好的经营状况和高尚的精神风貌,从而为企业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树立信誉,扩大影响,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形成的价值观念、管理思想、管理方式、团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大致可以分为核心层(精神层),包括企业的价值观、愿景、理念等;中间层(管理层),包括企业的规章制度、组织机构;最外层(物质层),包括企业行为导向、企业工作环境。企业文化是一种更高层层的企业管理理论,是企业强化管理、塑造形象的有效手段,通过企业文化的凝聚、导向、激励作用,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体现以人为本,发挥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

企业文化的实质就是以人为本,激发员工的潜力,提高员工的全面素质,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智慧,实现员工全面发展。企业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企业做强做大。只有员工都热爱自己的企业,认为只有自己的企业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会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

企业文化强调人本管理,其根本性的意义在于确定人的中心地位,培养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人才,从而达到人企合一的最高境界。

总之,成功企业的共同点是他们拥有一种独特的文化,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导向、凝聚、激励等作用,如企业的主导思想,价值观,信念等。通过企业文化途径使我们能够找到树立和培育企业所期望的品格、创新精神、服务意识、灵活应变等品质及作用,促进企业健康和谐发展。

篇9:浅议企业文化与民营企业发展论文

浅议企业文化与民营企业发展论文

摘 要论述了企业文化的定义及在民营企业中的作用,并从民营企业自身建设现状出发,建议从企业实际出发,建设符合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关键词企业文化 民营企业 建设

“文化”是一个含义极广的概念,早在《易·贲卦》中就有这样的句子:“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创造物的总称,它包括物质技术、社会规范和观念精神。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所自觉形成的,并为广大员工恪守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反映。企业文化是意识形态的东西,但确实具有意想不到的功效。文化力也成为一种力量摆在企业里面,管理界中,言必称海尔,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1 企业文化在民营企业中的作用

1.1 企业文化是一种内聚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企业文化是企业中组织整体以及组织内各个个体的价值观及行为习惯的融合体,是企业的基因,决定了企业在一些重要的商业场合到底开展什么样的业务,以及用什么样的方式开展业务。在西方,所有的企业都非常注重企业文化的培育开发。尽管西方人,尤其是企业家们也非常强调投资回报率,但是他们同样也非常看重商业伦理。他们非常看重利润,但是也同样甚至更加看重比如说诚信、尊重、分享等基本道德操守。无论是沃尔玛的“天天平价”,天天为客户着想,还是惠普在走动式管理中强调的员工尊重以及员工参与,都是此道理。

企业文化是一种内聚力,它能够将本来有着不同远景、不同人生目标的人聚集在一起。能够使得大家求同存异,暂时扬弃各自在性格或者风格上的不同,而选择共同为了一个方向、一个目标前进,那就是企业的整体生存力。从这个意义上看,企业文化对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居功至伟。

1.2 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

纵观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企业的发展历程,经过市场经济的大浪淘沙,大凡能持续发展、成就卓著的企业,都在探索和创新各自特点的企业文化。今天,人们才惊叹发现或是总结出:“文化中存在着一种十分强烈的而又凝聚的力量”,“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创新的源泉,是鼓舞企业职工奋发工作的精神支柱”,“决定企业持续发展进步的正是那股深植于组织全体成员内心深处的抑或热情澎湃、抑或沉稳执著的文化信仰。”企业文化能促进和创造出卓越的经营业绩已经成为当今企业界人士的共同的认识和觉醒,也是世界众多优秀企业所揭示的毋庸质疑的事实。

波司登公司作为民营企业,1976年创办时,它是一个仅有8台家用缝纫机和11个人的村办缝纫组,谁曾料到,经过20多年的奋斗,如今已发展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羽绒服生产企业,其主打品牌“波司登”羽绒服的销量已连续在全国遥遥领先,从1995~累计向国家缴纳税金8.5亿元,在满足需求、繁荣市场、争创外汇、安排就业等方面,作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波司登多年来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强劲势头?公司总裁高德康说:“作为民营企业,我们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发展企业的生命线,紧紧围绕培育员工企业主人翁、社会主人翁、国家主人翁的精神,在创世界名牌的过程中,让每个员工积极承担企业责任、社会责任、国家责任,使大家血肉相连、心灵相通、命运相系,极大地促进了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1.3 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

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看似两个泾渭分明的概念,但其间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哈佛商学院曾经就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方面的问题调查多名企业界人士,但同一个问题在一部分人士看来是属于企业文化范畴,在另一部分人士看来却是属于企业战略范畴,由此分析得出,两者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并且存在着一个交叉,这个交叉既属于企业文化,又属于企业战略。企业经营理论实质上就是企业的经营哲学,它回答了企业为什么而存在、企业凭什么而存在等企业经营管理最深层次的问题。企业经营理论客观存在,没有它就不会有企业。

企业文化是企业对成长环境、能力、经验的归纳与整合,是企业适应变化环境的能力和让这种能力延续发展的能力,企业文化的最深层次即企业经营理论,企业文化也可以说是企业经营理论的的反映。企业文化通过企业经营理论决定着企业战略的制定和经营模式的选择,而企业战略的实施过程又会促进和影响企业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两者之间是相互约束、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当前的很多企业家,特别是民营企业家经常有这样一种看法,即企业通过战略实施本身就能够形成一种企业文化,只要战略的质量高,那么由此形成的企业文化也差不到哪里去,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2 民营企业中企业文化的现状

2.1 认识力度不够

有人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好与差都是领导的事情。这就导致领导把自己的思想、理念表现出来,强加于企业,根本无视企业的客观事实和员工的权利和义务;员工则认为企业文化是领导的事情,根本没有主人翁意识。的确,企业领导要带头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管理者特别是高层管理者的观念和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领导应成为企业文化的第一推动者和第一身体力行者,注重自身影响,热爱企业,关心员工,珍惜人才,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起到核心作用。然而,企业文化还需经全体员工认同后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殊不知,领导和员工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2.2 盲目崇拜观念

“企业文化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有为数不少的人,由于听说过企业文化的作用,因此就将其看做万能药物,无论企业出了什么样的问题,都归咎于企业文化问题,从而忽视了企业文化真正的意义和作用。IBM文化的内核,就是“高绩效文化”,GE前CEO韦尔奇也认为:“我们的活力曲线之所以能有效发挥作用,是因为我们花了10年的时间在我们企业里建立起一种绩效文化。”在每个企业的文化的表述都是分层面的,在不同层面上的基本价值主张,形成了各个企业文化的差异性;而隐含于基本价值主张背后并起整合作用的核心价值观,构成了企业文化共性。也就是说,企业文化有相同的东西,也有其独特的一面,囫囵吞枣,以偏概全是要不得的。

2.3 无效论

由于人们对企业文化认识的作用不够深入,认为企业文化对企业没有用处,因而也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或者碍于面子,口头说说还行,根本就没有什么实际的行动。中国古代就有“酒好不怕巷子深”的观念。多数企业认为,只要质量和销售上去了,品牌的市场地位自然就高,品牌形象自然就出来了,至于企业文化,那是可有可无的事情。

品牌形象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这个道理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充分的证明,而企业的品牌形象则是从属于企业文化的范畴。人们常常对知名产品、知名品牌点名求购,而对那些非知名产品、品牌不屑一顾。现代消费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消费者对美、对品位、对情感、对个性的需求,消费者的消费,是从他构思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所以,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3 民营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对策

3.1 要有循序渐进的态度

企业文化建设启动比较慢,因此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规章制度的实施有着很大的不同。在企业规章制度的推广中,只采取一些非常强制的措施和手段(如制定严格的赏罚措施),这个制度推行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一般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企业文化推广却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工作,在日常企业经营管理当中,企业家们感到最难的就是企业文化的推广,为什么难呢?说到底是因为企业文化所要达到的目标是要塑造人心、改变观念,而不仅仅是要规范人的行为。企业文化和制度要求不一样,企业制度是为了维护企业秩序,大家在企业制度推广当中只要企业秩序正常运转,这个制度要求就达到了。但我们讲企业文化是塑造人的工程,因此文化的建设所达到的目标和效果我们往往很难在的企业表层感受的到。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员工精神境界、思想观念的塑造是一个非常难的过程。

3.2 要有持之以恒的思想

企业文化始终渗透于企业经营实践的全过程。美国著名学者约翰·科特在享誉管理界的大作《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中认为:“每时每刻我们都在与企业文化打交道”。这样一个理念提醒我们,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不存在企业文化的有无问题。从来没有进行过企业文化建设是不是意味着企业没有文化?不能这样说,存在的只是企业文化优劣高低的问题。在企业经营中总会不同程度存在企业文化,只不过企业文化建立的目的是要把我们那样一种非自觉的、和我们企业经营发展战略不相协调的文化剔除掉,而代之于有利于企业经营业绩增长的企业文化。概而言之,企业文化不存在有无问题,但是却存在着一个优劣、高低的问题。

有些人认为经过企业的管理咨询,企业文化就可以很快建立起来了。咨询公司帮助企业提炼几点精神出来,列出几条企业的宗旨,总结几条经验贴到墙上,然后在全公司范围内宣讲宣讲,大家精神一鼓舞,然后再过上短短的'几个月,一年半载的时间就可以使企业文化完全变个样子。要知道,企业文化建设可不是一天半天工夫就可以取得很大成就的,而是要靠长年累月的积累。

3.3 要有变革的决心

无论战略还是文化都需要变革,战略的变革会带来不确定性和风险,尽管战略变革前企业必须做好各种资源的评估,但由于企业文化的存在,不同个体对战略变革的结果接纳性及风险意识不同,对战略变革的态度就自然不同,甚至战略变革会激起反抗,从而导致文化变革的失败。这些压力可能来源于几个方面:股东、领导层、员工、顾客、政府、供应商和银行,这些都可能是企业的既得利益者,他们抵制变革的原因很多,企业文化变革开始往往让企业成员在观念上无所适从,文化惯性使他们怀疑变革的真实性,既得利益者更加会在非正式场合散播变革的不利因素。如何让变革深入人心,让创新价值观成为坚定不移的价值观取向,是这场变革的关键。文化标杆效应,是让成员迅速适应变革的有效方法,让反对和不支持战略变革的人离开团队,奖励在战略变革中有示范效应的员工,是使员工清楚对与错的捷径。变革是需要付出成本的,解雇不适合战略变革的成员,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观取向的标杆,形成主流文化,坚决清除变革途中的障碍,是向企业成员宣示这场变革的决心的最好途径。

中国民营企业向来不缺乏文化意识,但缺乏文化管理的能力。从战略梳理和管理流程入手,结合人力资源管理的企业文化建设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需求。建立战略导向型企业文化,强调企业文化提升管理理念,通过核心理念与管理制度规范要求相结合,讲究实效性、战略性、管理型的文化应用,回归文化管理的本质,这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诉求与其他文化类型的主要差别。但这种趋势的发展瓶颈将在民营企业管理基础的薄弱上,许多民营企业的基础管理平台较低,而好高骛远的想法使得许多民营企业期望通过一两次管理体系的导入而得到重生,更为重要的是,对管理意识的薄弱导致民营企业战略缺失,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基本没有,这样的管理基础必然使得民营企业文化虚化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形式比内容重要,市场比管理重要,从而形成了“说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做起来不要”的局面,这种意识下的企业文化建设毫无疑问会让民营企业文化建设道路更为艰辛。

当前,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诸多不利条件的影响,它们急需找到适合自己的文化精神支柱,以营造民营企业加速发展的良好氛围,从而在经济浪潮中高歌猛进。

参考文献

1 李宗红.企业文化:胜敌于无形[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篇10: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摘要:本文论述了企业文化的概念及功能,解析了企业文化的构建方法,通过分析美国式和日本式这两种最具代表性的企业文化,以及现有中国式企业文化,展现一个企业中企业文化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构建 企业文化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变迁,管理学这一学科自创立以来,就在结合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不断地完善。由侧重于管理职能组织方式等方面的早期古典管理理论,到侧重于行为科学的现代管理理论,再到由于国际环境的剧变而侧重于战略管理为主的当代管理理论,管理学科也随着时代的脚步完善细化。而企业文化也是在生产力与管理方式相互不适应的条件下产生的,是为了调整员工与旧的泰罗制管理制度模式的对立而应运而生的。

1 企业文化概述

企业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本就是企业管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一个过程,它是以一种文化模式出现的管理方式。

威廉・大内(WilliamOuchi)认为:“传统和气氛构成了一个公司的文化。同时,文化意味着一家公司的价值观,诸如进取、守成或是灵活――这些价值观构成了公司员工活动、意见和行为的规范。管理人员身体力行,把这些规范灌输给员工,并代代相传。”

企业文化意味着一家公司的价值观,是一家企业在长期的经营中不断总结和发展起来的,是企业的一种生存和发展方式。

综合西方学者的一些观点,一般把企业文化细化为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目标、企业制度、企业民主、企业文化活动、企业形象、企业素质以及企业的团队意识等方面。不同的企业中由于侧重点的不同,会产生千差万别的企业文化,这就构成企业文化的复杂性与丰富性。

2 企业文化的构建与分析

由于企业文化的复杂性与丰富性,企业文化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及经济环境等等外部条件都需要有不同的体现,而且即便在相同外在条件下,各个企业不同的发展起点、不同的经营历史、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人员构成等不同的内部条件也会造成差异性较大的企业文化。所以,企业文化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

2.1 企业文化的构建

2.1.1 构建企业文化的基本原则。建立企业文化首先要确定企业特有的价值观,并用这个企业文化的灵魂来指导企业运行,规范企业行为。其次,要重视企业人才的培育。由于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模式,主要是因为它重新审视了人的因素在企业中的作用,这就要求在创建企业文化时,需要创立以企业人为主的企业文化。再次,需要重视企业的文化传统。每一家企业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在创建新的企业文化时,应该顺应时代的需求,改造原有的文化传统,继承优秀的原有文化。接着,要重视企业的民主建设。企业民主是企业人全体参与创建企业文化的条件,企业民主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文化的发展层次。最后,还必须重视对企业人的精神激励。企业文化中的精神激励作用在于使人在精神激励下的精神力量最终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2.1.2 企业文化创立的程序。企业文化的创立过程一般分为六个阶段:调查分析阶段、总体规划阶段、论证试验阶段、传播执行阶段、评估调整阶段以及巩固发展阶段。

2.1.3 企业文化发育的环境因素。企业文化不只是一种管理策略,它离不开企业的环境。它是在企业的生产与发展中,不断沉淀不断成长而形成的。所以,企业的环境因素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

企业的环境因素包含企业所处的自然环境,企业建立的人工环境以及企业内部的社会环境。只有良好舒适的环境才能让企业人处于和谐的生产中。

2.1.4 企业文化传播媒介的选择。无论什么样的'文化,都是由传播而实现的。如果没有有效的传播,就不能完成企业文化的构建。主要的传播媒介可以分为:印刷媒介、电子媒介以及其他媒介。而当下常见的传播方法有印刷媒介中的企业报刊、函电,电子媒介中的企业网站,以及会议、赞助等等。

2.2 日本、美国以及我国企业文化的比较分析

企业文化的构建成功与否,在于它的激励功能、推动企业生产力的功能等方面是否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下面列举不同地区的经典案例,分析不同地区的企业文化。

2.2.1 日本的企业文化。案例1:松下电器公司的企业文化。松下电器公司是世界上九大公司之一,是目前日本获利最高的企业,现有职工20万名,产品14000种,工厂分布在130多个国家,其营业额从战后至今,增加了4000倍以上。

松下的企业精神是松下幸之助在自己长期的经营管理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提炼,并最终确立的。其具体内容如下:①产业报国精神。②光明正大精神。③亲和一致精神。④奋斗向上精神。⑤礼节谦让精神。⑥顺应形势精神。⑦感恩报德精神。

日本的企业文化是较早时期就发展起来的,它是在传统的东方伦理基础上建立的。大多数日本企业重视“人”在企业中的地位,认为“人才开发是企业活力的源泉”。以“人”为中心,是企业员工与企业建立命运共同体的关系。重视员工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原则,尊重并信任员工。

2.2.2 美国的企业文化。案例2:IBM的企业文化。IBM公司前总经理小托马斯・沃森称该公司在20世纪前半叶成长壮大为全国杰出公司过程中的氛围是“崇拜式文化氛围”。这种气氛可以追溯到1914年,当时沃森的父亲(大托马斯・沃森)当上了一家小公司总经理,该公司正为生存而苦苦挣扎。当时,大托马斯就有意识地开始为创建一个富有兢兢业业和执着精神的公司而努力。沃森在墙上贴满了标语:“时间一去永不回”;“没有永远静止的东西”;“我们永远不能自满”;“我们出售是是服务”;“公司以其人员而为人所知”。他对个人的行为做了严格规范――他要求销售人员穿戴整齐,着深色工作服,鼓励结婚(在他看来,已婚者工作更努力,对公司更忠诚,因为他们得养家糊口),不鼓励吸烟,禁止酗酒。他还制定了培训计划,对公司新雇佣的人员进行思想灌输,努力招募年轻有为的新人,坚持严格通过实践提拔人才的原则。后来,他创办了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经营的乡村俱乐部,主要鼓励国际商用机器公司人员在内部交谊,而不是同外部交往。 美国的企业文化发展晚于日本,它的理念既含有一些日本企业文化的理念,又具有独特的美国色彩。这就造成美国的企业文化在人文建设的理性民主中,偏重于个人主义与英雄主义的现状。

2.2.3 我国的企业文化。案例3:海尔的企业文化。海尔文化的核心是创新。它是在海尔二十年发展历程中产生和逐渐形成特色的文化体系。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方向、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伴随着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海尔文化本身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员工的普遍认同、主动参与是海尔文化的最大特色。我国的企业文化发展历史短暂,在与同样的东方文化体制中的日本相比,缺乏现代管理理论基础,在企业文化的创建中偏重于创新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推动企业劳动生产率。从不同国家典型的企业文化案例分析,虽然在地域、人文环境等等诸多方面有着不同之处,从而构建出不同特色的企业文化,但是一个成功的企业文化带给企业很多方面的良好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在激励员工的积极性以及推动企业生产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