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目标成本管理及在科研生产中的应用

无锡的风有尾巴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无锡的风有尾巴”参与投稿,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浅谈目标成本管理及在科研生产中的应用(共10篇),希望大家喜欢!

篇1:浅谈目标成本管理及在科研生产中的应用

浅谈目标成本管理及在科研生产中的应用

论述了目标成本管理的原则与方法,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及科研单位的'应用及采用目标管理应注意的问题.指出了目标成本管理在企业的成本管理中,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发挥的重要作用.

作 者:刘振林 LIU Zhen-lin  作者单位:沈阳有色金属研究院,辽宁,沈阳,110141 刊 名:有色矿冶 英文刊名:NON-FERROUS MINING AND METALLURGY 年,卷(期): 21(4) 分类号:F275.3 关键词:目标成本管理   科研企业   经济效益  

篇2:批管理在印制板生产中的应用

批管理在印制板生产中的应用

批管理可以帮助印制板供应商及时、准确地把握自己的成本构成,从而有效地控制成本和发现、解决成本异常;同时可以迅速地给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报价;而且批管理可以让印制板制造者追溯到品质问题的根源所在,从而及时解决客户的投诉.两个方面优点的相加,将会极大提升印制板制造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作 者:刘余东  作者单位:汕头超声印制板(二厂)有限公司,515041 刊 名:印制电路信息 英文刊名:PRINTED CIRCUIT INFORMATION 年,卷(期): “”(1) 分类号:F27 关键词:批   批管理  

篇3:加强目标成本管理

加强目标成本管理

目前在市场中运行的企业,要增加企业效益,提高生产力途径很多,但不外乎都是“多收少支”.而市场利益平均化,却呈收降支升的趋势,从而致使目标成本管理日益重要.在成本管理中,企业更多的把注意力总是集中在基础成本和客户需求上.尽管基础成本控制(ABC)系统的实施,使成本管理和控制水平大为提高;全面质量管理,使产品的'质量发生质的飞跃,产品更具个性,客户需求得到了更好的满足.而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条件下,竞争性目标成本的确定和管理即竞争性目标成本控制(CTC)系统的开发已成为成本管理的关键.

作 者:陈丽生  作者单位:铁十七局远通集团公司,福建,福州,350000 刊 名:引进与咨询 英文刊名:IMPORT INQUIRY 年,卷(期): “”(1) 分类号:F4 关键词: 

篇4:纳米材料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纳米材料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纳米材料(又称超细微粒、超细粉未)是处在原子簇和宏观物体交界过渡区域的一种典型系统,其结构既不同于体块材料,也不同于单个的原子。其特殊的结构层次使它具有表面效应、体积效应、量子尺寸效应等,拥有一系列新颖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在众多领域特别是在光、电、磁、催化等方面具有非常重大的应用价值。

纳米材料在结构、光电和化学性质等方面的诱人特征,引起物理学家、材料学家和化学家的浓厚兴趣。80年代初期纳米材料这一概念形成以后,世界各国对这种材料给予极大关注。它所具有的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人们意识到它的发展可能给物理、化学、材料、生物、医药等学科的研究带来新的机遇。纳米材料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近年来,它在化工生产领域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并显示出它的独特魅力。

1. 在催化方面的应用

催化剂在许多化学化工领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可以控制反应时间、提高反应效率和反应速度。大多数传统的催化剂不仅催化效率低,而且其制备是凭经验进行,不仅造成生产原料的巨大浪费,使经济效益难以提高,而且对环境也造成污染。纳米粒子表面活性中心多,为它作催化剂提供了必要条件。纳米粒于作催化剂,可大大提高反应效率,控制反应速度,甚至使原来不能进行的反应也能进行。纳米微粒作催化剂比一般催化剂的反应速度提高10~15倍。

纳米微粒作为催化剂应用较多的是半导体光催化剂,特别是在有机物制备方面。分散在溶液中的每一个半导体颗粒,可近似地看成是一个短路的微型电池,用能量大于半导体能隙的光照射半导体分散系时,半导体纳米粒子吸收光产生电子――空穴对。在电场作用下,电子与空穴分离,分别迁移到粒子表面的不同位置,与溶液中相似的组分进行氧化和还原反应。

光催化反应涉及到许多反应类型,如醇与烃的氧化,无机离子氧化还原,有机物催化脱氢和加氢、氨基酸合成,固氮反应,水净化处理,水煤气变换等,其中有些是多相催化难以实现的。半导体多相光催化剂能有效地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例如纳米TiO2,既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又能耐酸碱,对光稳定,无毒,便宜易得,是制备负载型光催化剂的最佳选择。已有文章报道,选用硅胶为基质,制得了催化活性较高的TiO/SiO2负载型光催化剂。Ni或Cu一Zn化合物的'纳米颗粒,对某些有机化合物的氢化反应是极好的催化剂,可代替昂贵的铂或钮催化剂。纳米铂黑催化剂可使乙烯的氧化反应温度从600℃降至室温。用纳米微粒作催化剂提高反应效率、优化反应路径、提高反应速度方面的研究,是未来催化科学不可忽视的重要研究课题,很可能给催化在工业上的应用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2. 在涂料方面的应用

纳米材料由于其表面和结构的特殊性,具有一般材料难以获得的优异性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表面涂层技术也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热点。纳米材料为表面涂层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使得材料的功能化具有极大的可能。借助于传统的涂层技术,添加纳米材料,可获得纳米复合体系涂层,实现功能的飞跃,使得传统涂层功能改性。涂层按其用途可分为结构涂层和功能涂层。结构涂层是指涂层提高基体的某些性质和改性;功能涂层是赋予基体所不具备的性能,从而获得传统涂层没有的功能。结构涂层有超硬、耐磨涂层,抗氧化、耐热、阻燃涂层,耐腐蚀、装饰涂层等;功能涂层有消光、光反射、光选择吸收的光学涂层,导电、绝缘、半导体特性的电学涂层,氧敏、湿敏、气敏的敏感特性涂层等。在涂料中加入纳米材料,可进一步提高其防护能力,实现防紫外线照射、耐大气侵害和抗降解、变色等,在卫生用品上应用可起到杀菌保洁作用。在标牌上使用纳米材料涂层,可利用其光学特性,达到储存太阳能、节约能源的目的。在建材产品如玻璃、涂料中加入适宜的纳米材料,可以达到减少光的透射和热传递效果,产生隔热、阻燃等效果。日本松下公司已研制出具有良好静电屏蔽的纳米涂料,所应用的纳米微粒有氧化铁、二氧化钛和氧化锌等。这些具有半导体特性的纳米氧化物粒子,在室温下具有

[1] [2] [3]

篇5:纳米材料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2

纳米材料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2

纳米材料(又称超细微粒、超细粉未)是处在原子簇和宏观物体交界过渡区域的一种典型系统,其结构既不同于体块材料,也不同于单个的原子。其特殊的结构层次使它具有表面效应、体积效应、量子尺寸效应等,拥有一系列新颖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在众多领域特别是在光、电、磁、催化等方面具有非常重大的应用价值。

纳米材料在结构、光电和化学性质等方面的诱人特征,引起物理学家、材料学家和化学家的浓厚兴趣。80年代初期纳米材料这一概念形成以后,世界各国对这种材料给予极大关注。它所具有的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人们意识到它的发展可能给物理、化学、材料、生物、医药等学科的研究带来新的机遇。纳米材料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近年来,它在化工生产领域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并显示出它的独特魅力。

1. 在催化方面的应用

催化剂在许多化学化工领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可以控制反应时间、提高反应效率和反应速度。大多数传统的催化剂不仅催化效率低,而且其制备是凭经验进行,不仅造成生产原料的巨大浪费,使经济效益难以提高,而且对环境也造成污染。纳米粒子表面活性中心多,为它作催化剂提供了必要条件。纳米粒于作催化剂,可大大提高反应效率,控制反应速度,甚至使原来不能进行的反应也能进行。纳米微粒作催化剂比一般催化剂的反应速度提高10~15倍。

纳米微粒作为催化剂应用较多的是半导体光催化剂,特别是在有机物制备方面。分散在溶液中的每一个半导体颗粒,可近似地看成是一个短路的微型电池,用能量大于半导体能隙的光照射半导体分散系时,半导体纳米粒子吸收光产生电子——空穴对。在电场作用下,电子与空穴分离,分别迁移到粒子表面的不同位置,与溶液中相似的组分进行氧化和还原反应。

光催化反应涉及到许多反应类型,如醇与烃的氧化,无机离子氧化还原,有机物催化脱氢和加氢、氨基酸合成,固氮反应,水净化处理,水煤气变换等,其中有些是多相催化难以实现的。半导体多相光催化剂能有效地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例如纳米TiO2,既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又能耐酸碱,对光稳定,无毒,便宜易得,是制备负载型光催化剂的最佳选择。已有文章报道,选用硅胶为基质,制得了催化活性较高的TiO/SiO2负载型光催化剂。Ni或Cu一Zn化合物的纳米颗粒,对某些有机化合物的氢化反应是极好的催化剂,可代替昂贵的铂或钮催化剂。纳米铂黑催化剂可使乙烯的氧化反应温度从600℃降至室温。用纳米微粒作催化剂提高反应效率、优化反应路径、提高反应速度方面的研究,是未来催化科学不可忽视的重要研究课题,很可能给催化在工业上的应用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2. 在涂料方面的应用

纳米材料由于其表面和结构的特殊性,具有一般材料难以获得的优异性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表面涂层技术也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热点。纳米材料为表面涂层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使得材料的功能化具有极大的可能。借助于传统的涂层技术,添加纳米材料,可获得纳米复合体系涂层,实现功能的飞跃,使得传统涂层功能改性。涂层按其用途可分为结构涂层和功能涂层。结构涂层是指涂层提高基体的某些性质和改性;功能涂层是赋予基体所不具备的性能,从而获得传统涂层没有的功能。结构涂层有超硬、耐磨涂层,抗氧化、耐热、阻燃涂层,耐腐蚀、装饰涂层等;功能涂层有消光、光反射、光选择吸收的光学涂层,导电、绝缘、半导体特性的电学涂层,氧敏、湿敏、气敏的敏感特性涂层等。在涂料中加入纳米材料,可进一步提高其防护能力,实现防紫外线照射、耐大气侵害和抗降解、变色等,在卫生用品上应用可起到杀菌保洁作用。在标牌上使用纳米材料涂层,可利用其光学特性,达到储存太阳能、节约能源的目的。在建材产品如玻璃、涂料中加入适宜的纳米材料,可以达到减少光的透射和热传递效果,产生隔热、阻燃等效果。日本松下公司已研制出具有良好静电屏蔽的纳米涂料,所应用的纳米微粒有氧化铁、二氧化钛和氧化锌等。这些具有半导体特性的纳米氧化物粒子,在室温下具有比常规的氧化物高的导电特性,因而能起到静电屏蔽作用,而且氧化物纳米微粒的颜色不同,这样还可以通过复合控制静电屏蔽涂料的颜色,克服炭黑静电屏蔽涂料只有单一颜色的单调性。纳米材料的颜色不仅随粒径而变,还具有随角变色效应。在汽车的装饰喷涂业中,将纳米TiO2添加在汽车、轿车的金属闪光面漆中,能使涂层产生丰富而神秘的色彩效果,从而使传统汽车面漆旧貌换新颜。纳米SiO2是一种抗紫外线辐射材料。在涂料中加入纳米SiO2,可使涂料的抗老化性能、光洁度及强度成倍地增加。纳米涂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将为涂层技术带来一场新的技术革命,也将推动复合材料的'研究开发与应用。

3. 在其它精细化工方面的应用

精细化工是一个巨大的工业领域,产品数量繁多,用途广泛,并且影响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纳米材料的优越性无疑也会给精细化工带来福音,并显示它的独特畦力。在橡胶、塑料、涂料等精细化工领域,纳米材料都能发挥重要作用。如在橡胶中加入纳米SiO2,可以提高橡胶的抗紫外辐射和红外反射能力。纳米Al2O3,和SiO2,加入到普通橡胶中,可以提高橡胶的耐磨性和介电特性,而且弹性也明显优于用白炭黑作填料的橡胶。塑料中添加一定的纳米材料,可以提高塑料的强度和韧性,而且致密性和防水性也相应提高。国外已将纳米SiO2,作为添加剂加入到密封胶和粘合剂中,使其密封性和粘合性都大为提高。此外,纳米材料在纤维改性、有机玻璃制造方面也都有很好的应用。在有机玻璃中加入经过表面修饰处理的SiO2,可使有机玻璃抗紫外线辐射而达到抗老化的目的;而加入A12O3,不仅不影响玻璃的透明度,而且还会提高玻璃的高温冲击韧性。一定粒度的锐钛矿型TiO2具有优良的紫外线屏蔽性能,而且质地细腻,无毒无臭,添加在化妆品中,可使化妆品的性能得到提高。超细TiO2的应用还可扩展到涂料、塑料、人造纤维等行业。最近又开发了用于食品包装的TiO2及高档汽车面漆用的珠光钛白。纳米TiO2,能够强烈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产生很强的光化学活性,可以用光催化降解工业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具有除净度高,无二次污染,适用性广泛等优点,在环保水处理中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在环境科学领域,除了利用纳米材料作为催化剂来处理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料外,还将出现功能独特的纳米膜。这种膜能探测到由化学和生物制剂造成的污染,并能对这些制剂进行过滤,从而消除污染。

4. 在医药方面的应用

21世纪的健康科学,将以出入意料的速度向前发展,人们对药物的需求越来越高。控制药物释放、减少副作用、提高药效、发展药物定向治疗,已提到研究日程上来。纳米粒子将使药物在人体内的传输更为方便。用数层纳米粒子包裹的智能药物进入人体,可主动搜索并攻击癌细胞或修补损伤组织;使用纳米技术的新型诊断仪器,只需检测少量血液就能通过其中的蛋白质和DNA诊断出各种疾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已制备出以纳米磁性材料作为药物载体的靶定向药物,称之为“定向导弹”。该技术是在磁性纳米微粒包覆蛋白质表面携带药物,注射到人体血管中,通过磁场导航输送到病变部位,然后释放药物。纳米粒子的尺寸小,可以在血管中自由流

动,因此可以用来检查和治疗身体各部位的病变。对纳米微粒的临床医疗以及放射性治疗等方面的应用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据《人民日报》报道,我国将纳米技术应用于医学领域获得成功。南京希科集团利用纳米银技术研制生产出医用敷料——长效广谱抗菌棉。这种抗菌棉的生产原理是通过纳米技术将银制成尺寸在纳米级的超细小微粒,然后使之附着在棉织物上。银具有预防溃烂和加速伤口愈合的作用,通过纳米技术处理后的银表面急剧增大,表面结构发生变化,杀菌能力提高200倍左右,对临床常见的外科感染细菌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微粒和纳粒作为给药系统,其制备材料的基本性质是无毒、稳定、有良好的生物性并且与药物不发生化学反应。纳米系统主要用于毒副作用大、生物半衰期短、易被生物酶降解的药物的给药。

纳米生物学用来研究在纳米尺度上的生物过程,从而根据生物学原理发展分子应用工程。在金属铁的超细颗粒表面覆盖一层厚为5~20nm的聚合物后,可以固定大量蛋白质特别是酶,从而控制生化反应。这在生化技术、酶工程中大有用处。使纳米技术和生物学相结合,研究分子生物器件,利用纳米传感器,可以获取细胞内的生物信息,从而了解机体状态,深化人们对生理及病理的解释。

5. 结语

纳米科学是一门将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集于一体的新兴科学,主要包括纳米电子学、纳米材料学和纳米生物学等。21世纪将是纳米技术的时代,为此,国家科委、中科院将纳米技术定位为“21世纪最重要、最前沿的科学”。纳米材料的应用涉及到各个领域,在机械、电子、光学、磁学、化学和生物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纳米科学技术的诞生,将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并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面临的许多问题,特别是能源、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等重大问题。 21世纪初的主要任务是依据纳米材料各种新颖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设计出各种新型的材料和器件。通过纳米材料科学技术对传统产品的改性,增加其高科技含量以及发展纳米结构的新型产品,目前已出现可喜的苗头,具备了形成21世纪经济新增长点的基础。纳米材料将成为材料科学领域一个大放异彩的明星展现在新材料、能源、信息等各个领域,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其制备和改性技术的不断发展,纳米材料在精细化工和医药生产等诸多领域会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篇6:控制图在炼钢生产中的应用

控制图在炼钢生产中的应用

文章简要介绍SPC理论,以转炉出钢碳、连铸中包过热度两个重要参数为例,说明控制图在炼钢生产中的`应用.

作 者:高秀兰 宋江波 罗海炯 金文俊 GAO Xiu-lan SONG Jiang-bo LUO Hai-jiong JIN Wen-jun  作者单位:高秀兰,金文俊,GAO Xiu-lan,JIN Wen-jun(包钢(集团)公司炼钢厂,内蒙古,包头,014010)

宋江波,SONG Jiang-bo(包钢(集团)公司技术中心,内蒙古,包头,014010)

罗海炯,LUO Hai-jiong(包钢(集团)公司科技部,内蒙古,包头,014010)

刊 名:包钢科技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OF BAOTOU STEEL(GROUP) CORPORATION 年,卷(期): 29(z1) 分类号:F23.3 关键词:SPC理论   控制图   应用  

篇7:复合酶制剂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

复合酶制剂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

酶制剂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始于上世纪70年代,但酶制剂的商业化实际应用不到的'时间.由于家禽的肠道较短,加之微生物又少,很难提供足够的酶来降解饲料中的营养物质.

作 者:姜春林  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市园林管理处南山公园动物园,264000 刊 名:山东畜牧兽医 英文刊名:SHANDONG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年,卷(期): 30(2) 分类号:S816.79 关键词: 

篇8:半胱胺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半胱胺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半胱胺又称β-巯基乙胺,相当于半胱氨酸的`脱羧产物.就半胱胺的理化性质、促生长作用机理、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促生长作用的优势、作为动物生长促进剂尚待解决的问题及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作 者:金光明 潘娟  作者单位:安徽科技学院动物科学学院,安徽凤阳,233100 刊 名:现代农业科技 英文刊名:XIANDAI NONGYE KEJI 年,卷(期):2009 “”(4) 分类号:S81 关键词:半胱胺   促生长作用   畜禽生产   研究进展  

篇9:谈生物素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谈生物素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生物素是一种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水溶性维生物,文章简述了近年来生物素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及其缺乏引起的`猪裂蹄及其防治方法.

作 者:揣德强  作者单位:大庆东华油气开发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大庆,163713 刊 名: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英文刊名:CHINA NEW TECHNOLOGIES AND PRODUCTS 年,卷(期): “”(3) 分类号:Q95 关键词:生物素   猪裂蹄   防治  

篇10:生物学安全工程在养鸡生产中的应用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下,养殖业生产模式已由过去 的农户小规模向大型的、集约的工厂化生产模式转 变,但工厂化养殖由于人为的创造环境,饲养密度的 加大、营养的限制、引种的频繁、防疫体系的缺失等 使得规模化养殖场疫病层出不断。同时也由于大量使 用抗生素等,造成药物残留,也使肉品安全成了一个 主要问题。为了防止疾病发生及向人类提供无病和无 害的合格产品,建立具有良好生物安全水平的生产体 系自然极为重要。

众所周知,疾病的发生必然是病因通过一定途径 作用于动物机体突破了动物的防御能力而致。传染性 疾病则由传染原、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三要素构成疾 病发生的环节,这三个要素互相作用和影响,在一定 条件下发生影响畜禽生产力乃至生存的疾病。因此, 有效减少和暂时、局部消灭病原,切断传播途径,增 强动物抵抗力,降低易感性,是防止疾病发生的关 键。生物安全就是一种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包括全 部良好的饲养方法和管理实践在内的预防疾病发生的 生产体系。

1 养鸡生物安全工程的系统目标

为达到保持鸡群高生产性能,发挥最大经济效益 的总目标,系统要达到以下具体目标:(1)保持洁 净的环境,控制可能存在的病原体(2)保持繁育和 生产鸡群无特定病原体(SPF)化。(3)创造良好的 生态环境,提高和保证鸡群的健康水准(4)对种鸡 尽可能提供最洁净和安全的环境。

2 养鸡生物安全工程的基本原理

在养鸡生产中,人们最担心的是病原微生物。病 原微生物的致病力至少受4个因素制约,一是病原微 生物的遗传变异能力。二是环境条件对病原微生物的 致病力有重大影响。三是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四是宿 主动物的抵抗能力。

环境对所有生物的生存、繁殖都有至关重要的影 响。对于鸡来说,不利的环境条件会引起应激反应, 会严重影响鸡的生产性能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因 此,应尽量减少应激,对于不可避免的可以用药物来 减轻对鸡群的损害。

养鸡生产时一项经济活动,由于受到成本因素的 制约,不可能把鸡饲养在绝对无菌的环境中。因此, 在生物安全中我们要追求的理想环境是对鸡的健康有 力的生态环境,而同时又不利于微生物繁殖的微生物 生态环境。这一追求越来越体现在专门的鸡舍和设备设计中。

养鸡生物安全中最重要的一环是易感鸡群,在集 约化生产中,工作的对象不是个体而是群体。因此, 要抓住三个最重要的因素:一是群体的结构、群体的 一致性对于生物安全是最有利的;二是必须注意群体 之间的影响;三是抓住鸡群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 疫之间的关系,

所以要通过环境、营养、管理措施使 鸡群体质改善有利于提高免疫效果。

3 生物安全工程的内容和方法

3.1 养鸡技术设计

虽然中国养鸡技术设计水准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对 外交流的深入,已有了长足的进步,由于经验不足, 对生物安全上考虑的不够周密,难以定出统一的技术 标准,但至少可以考虑以下设计原则:(1)合理划 分功能单元:按照各个生产环节的需要合理划分功能 区,尽可能把生产区和生活区分开。(2)一个鸡场 只养一个日龄的鸡群,实行全进全出,还可以实行阶 段饲养。减少应激和污染

3.2 鸡舍和养鸡设备

鸡舍和养鸡设备必须充分满足技术设备的要求, 同时应充分满足鸡的生理和行为学要求,以保证鸡群 良好的健康素质和生产性能。如:鸡舍应注意相对密 封性好,光照、通风要好;养鸡设备应考虑到耐冲 洗、耐消毒。

3.3 生产和安全管理系统

在大型集约化养鸡企业中,生产和防疫的管理两 者是密不可分的,因此管理系统的要点为:全员防 疫、全面监测。认真做好防疫、消毒工作的同时,必 须具备监测计划,把所有监测结果和数据应当及时向 各部门管理人员反馈,建立档案。这样可以及时发现 生物安全上的漏洞,避免了盲目性。监测的内容可以 分为:环境参数的监测、饲料饮水质量监测、死淘鸡 和废弃物监测等,也可以根据本场情况增减监测项 目。

4 生物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1 生物安全只能把疾病发生的危险降至最低;

4.2 对生物安全综合防治措施中的重要性认识不 足,过分依赖生物制品和药物;

4.3 对生物安全的全部内涵认识不清楚;

4.4 生物安全缺少大范围、全系统的生物安全协 调作用,作用发挥受到限制。

4.5 生物安全的直接效果不能客观显示出来,长 期全面、彻底地执行极为困难;

4.6 生物安全中对动物的舒适、安宁、福利重视 程度差,和世界发展不相吻合。

针对以上问题应加大培训力度,系统宣传生物安 全在解决防止疾病发生中的重要作用。也可以通过国 家、行政部门等在全国或同一生产体系大范围组织生 物安全的实施,确保生物安全效力的充分发挥。在不 同管理层次实行“计划-执行-检查-总结”(PDCA)循 环这一科学方法,探索和完善适合本企业和本地区客 观实际情况的生物安全措施,不断提高生产水平。

相关专题 浅谈成本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