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黄了散文

小为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小为”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银杏黄了散文(共8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银杏黄了散文

银杏黄了散文

秋意浓了,银杏叶该也黄了,我自然就想到太湖西岸的长兴。因为这里有古银杏群林,这里还有帝皇之乡,这里更有积淀深厚的学情。我们应同学之邀,欣然到了向往已久的十里古银杏长廊。

“走遍天下景,难见银杏林”。我们在同学们热情地陪同下,出长兴城往西三十分钟车程,就到了有银杏之乡的小浦八都岕。道路两边,隐于深山之中的古银杏树渐渐多了起来,从疏疏落落到成林成片,间杂竹林、梅树和茶树,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置身于古银杏的怀抱。

首先,我们来到方一村的古银杏公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棵雄性银杏王,有着一千三百年多年的树龄,依旧生机盎然,伟岸挺拔,果实累累。午后,风和日丽,人群熙攘,我们也在这里停留拍照留念。此时,站在大树底下,心境轻松自如,连吹来的山风也显生命的不朽和历史的风流。

我们行走在脚下是布满金色叶片的千年古石道,头顶是一身黄金甲的亿年古银杏,两旁是悠然静立的古宅,再加上那条与山道并行的唱着欢歌的山溪,悠雅,恬静,怡然,清幽。如梦,如诗,如歌,如韵……

山风凉得舒心,天空蓝得清澈。飞舞的银杏叶正演绎着叶落归根的故事。八都岕的`深秋呀!“金叶十里美如画,黄金一席甲天下。”深秋属于银杏的季节。银杏叶的美,在于它的鲜活。尽管经受秋风寒霜,它的叶片依然充满生机。那是带有生命律动的金黄。即便离开树枝,飘落下来,叶片仍保持着那份飘逸和洒脱。斜阳下,朔风中,金色的落叶,轻灵飞舞,宛如天女散花,也像欢鸟觅食。

残阳西斜,斑斑驳驳,行走在上面,枯黄的落叶轻舞飞扬,踩上去软绵绵的,仿佛踩着满地的忧伤。然而,我们在黄色地毯上席地而坐,咔嚓咔嚓…… 留下了最美丽的身影,在满目金色灿烂景色里,在这个富丽堂皇的秋天里,叫人流连忘返。

据说,八都岕村名源于天子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起兵时,屡遭敌军追杀,后来逃到长兴八都岕后,曾在银杏林内烤食白果充饥,后人就有诗赞曰:“深灰浅火略相遇,小苦微甘韵最高;未必鸡头如鸭脚,不妨银杏伴金桃。”刘秀脱险以后,认定银杏有“仙瑞吉祥”之气,能转危为安,故而每有遇难,必来这里躲避,多达八次,称“八躲”。刘秀称帝后,赐名“八都”,意为“八躲”大难。,因“躲”与“都”谐音而一直沿用“八都岕”至今,以银杏闻名全国,被誉为“古银杏故乡”。

银杏有长寿树美誉,白果有长寿果之称,银杏奉献白果之后再奉献叶子,深秋时节由绿转黄一瞬间,年复一年向人类提供良辰美景,游客一年一度只为这一时的黄金季节。人生一世,草生一秋,然银杏树春去秋来,依然灿烂,金色的叶子,织成满廊尽披黄金甲的景色,美不胜收。

八都岕的深秋啊!美得惊世骇俗。那是因为历史的厚重和岁月的沉积,在长兴十里银杏长廊,随处可见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银杏树。几万株银杏树散落在一条蜿蜒而下的山坳里,这里的银杏围着屋,屋傍着树,一副如诗如画悠然自得的原生态美景。

篇2:临安的银杏黄了作文

临安的银杏黄了作文

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坐在驶离的车上,透过车窗看着路旁一棵棵后退的银杏,仿佛那些枯黄的.叶子有一种飘落前的不舍。习惯于小憩的我容易在座位上闭眼睡去,不知道大脑在思索些什么,但总感觉是不必要思索的东西,累累的。

不是你在和树梢远离,而是我在和土地亲近。你的那种黄是一种明白中的淡然,我的那种看是不能解答后的迷茫;你的那种落是一种认清后的看破,我的那种想是抉择中的烟瘴。

可能是你走得不远,可能是我待得太近;可能是你总是在给与,可能是我总是在认可;可能是你从不反抗、或喜随风而扬,可能是我太过顺从、或喜应水而流……

高三:马凯凯马

篇3:麦子黄了散文

麦子黄了散文

在大地母亲怀抱,盖着雪白棉被,美美睡了一个冬季的麦苗,终于醒了。在三月的暖阳下,换上崭新的绿衣,睁着亮汪汪的眼睛,踢踢腿,弯弯腰,浑身集聚着生长的力量,蕴含着孶孽繁衍的勃勃生机。

一过清明,经肥的喂养,水的浇灌,绿油油的麦苗就更像喝足吃饱的孩子,可劲的往上蹿。只几番风摇雨洗,就长成像穿着绿裙的少女,阿娜多姿,婷婷玉立。最后一场灌浆水后,麦子开始拔节、扬花、抽穗、结籽,生产队的几百亩麦田,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绿油油的波浪,长长的麦穗,挺着浓密的锋芒,直直的麦秆,似庄稼人不屈的脊梁。又经几日的暴晒,先前绿毡般的麦田里,就隐约显现些杏黄色了。

说到杏黄色,那些青绿色的酸杏也比赛着,从绿叶下露出些许艳红、淡黄的脸庞来。菜园里的菜瓜也赶趟儿的,穿着绿黄条的外衣,带着它的香甜味儿,吵着庄稼人的甜梦。

庄稼人知道,若要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不,趁晌好的中午,急着把藏了一冬的镰刀找出,放在磨刀石上霍霍磨着,左乖一些,右乖一下,用手指在磨过的刀刃上反复摩挲,手握刀把,试着做几个割麦的动作。生产队的保管,也将扫把、筛子、木锹、簸箕、推刮等一件件夏收物件收拾齐备,整理停当。

饲养场里,饲养员给吃夜草的马,添足草料;把胶皮大车紧紧闸,将破损的马鞍修补好,断了的缰绳赶快接长。电工忙着检修打麦场的线路,给脱粒机松松皮带,紧紧螺丝……一切都在为麦收做着准备。

“杏黄一时,麦黄一晌”。

只几天的工夫,麦浪滚滚,滚滚麦浪。把大地染成一片金黄,黄的赢实,黄的浩荡,黄的荡气回肠。有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壮观,又有奔流入海不复还的磅礴。那闪动的金色,是曾经播种的希望,庄稼人的命脉,都系在了这厚重、欢畅、饱满的麦穗上。

放学的孩子,吟唱着“六月里,麦子黄,公社社员收麦忙,小学生来拾麦,颗颗麦粒都归仓”。

麦子黄了!麦天真的到了!麦收开始了!

学校放麦假了!龙口夺食呀!举全队之力,开始了不眠不休的麦收。

晨露很重,小鸟还未歌唱,大地不曾苏醒。马车吱吱扭扭的咕噜声,碾碎了庄稼人的梦,长鞭清脆的噼啪声,打破了村庄的宁静。大人们拿着麦收工具,揉着惺忪的睡眼,走向麦田。放了麦收假的孩子,被大人摇醒,忒拉着鞋,拿着拇指粗的麻绳,走出家门,等着老师带队。

天空终于露出了鱼肚白,麦收的人已在田里展开了抢收阵势。而最能调动人积极性的,莫过于劳动竞赛了。割麦的大人,以割麦亩数的多少,挣工分,捡麦穗的学生,以捡的重量挣钱,一斤一分钱。

静谧的麦田里,只有麦子割地倒伏的沙沙声,和往马车上装麦子的吆喝声。露水打湿了割麦人的裤脚、袖口,锋利的镰刀割破了手,划破了脚,挤点刺棘水(一种边缘有锯齿的植物,据说有消炎功效),接着干。沉浸在丰收的喜悦里的庄稼人,苦、累、疼早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学生在割倒、拉完的麦田里,捡拾遗失的麦穗,割断的麦茬,捅破了捡麦穗的手,破损的手,被晨露打湿,隐隐的疼,咬咬牙,心里默念老师的嘱托“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的老前辈,难不难想想当年的南泥湾”,一切,就为了靠麦收,捡拾几个买橡皮、抄本的钱,也为了能赢得家长、老师的赞誉……

太阳当头照,肚子饿的咕咕叫。将近九点多,担着担筐送早饭的人迤逦走来。“开饭喽”一声吆喝,穿破天宇,割麦的大人伸直弯曲了几个小时的身体,捶捶僵硬的腰,揉揉酸麻的腿,将手在裤腿上一擦,陆陆续续走到地头,在放饭的竹筐里,拿起自己家的饭罐或饭盒,三三两两的蹲在一起,稀里哗啦吃了起来。割麦是个苦累活,各家的女人,把饭做的很硬实,有的稀饭烙饼,有的汤面捞饭,有的和子饭烧饼或翻身饼,还要再搭配点凉拌茴子白,清炒土豆丝,蒜泥豆角等可口小菜,有细心的人家,还不忘多带一碗绿豆汤……庄稼人是慷慨的,你吃点他碗里的,他挑点你盒里的,不时赞美几句做饭人的厨艺。得到表扬自己女人的男人,嘴上谦逊,我家的'也就会烙个饼,其它的也不会做。其实,内心早像喝了蜜糖,指不定回去怎样犒赏自己的女人呢。

捡麦穗的学生,也将一小把一小把麦穗,汇集成一大捆,用麻绳捆好勒紧,湿漉漉的麦穗,没过人的头顶,背在弱小身体的后背,像小山一样沉,拖着疲惫的双腿,裹着饥肠辘辘的肠胃,向打麦场走去。

大人们,在田头吃完早饭,还要抓紧时间再大干一个时辰。白天,割麦,晚上,还要轮班在麦场上,脱麦子。和老天抢时间,比速度。五黄六月,太阳像火球一样照着,肆虐的吐着鲜红的火焰,燃烧着大地,身上的汗一甩八瓣。真是个累人的麦收!无怪,那首“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垄黄”的《怜农诗》便和麦子一同在田里生根,一代一代生长着,收割着,吟唱着。

其实,对于庄稼人来说,太阳的炙考,夜以继日的劳作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六月的天,说变就变的像猴子一样的脸。庄稼人用双手收割的速度,远赛不过老天那喜怒无常的脸。

本是快收快打,颗粒归仓的时节,麦收天,先前还毒辣辣的太阳,转眼就下起了雷阵雨,再刮一股风,饱满的麦子遭受了极大的摧残,金黄的麦子倒伏于地面。看着心疼呀!

竟然,地面上的雨水冒着水泡,庄稼人,望望天,心里嘀咕,这老天爷怎连个笑模样也没有,莫不是要下连阴雨呀。难道是要害死庄稼人吗?果真,害怕啥来啥,一连几天,太阳躲在厚实的云层里,天空像被捅破的水缸,淅淅沥沥下个不停。眼看,沉甸甸的麦穗,杵在地里,割不回来,真急人呀!

于是,庄稼人坐不住了,三三两两的披着破旧麻袋,或顶个草帽,到麦田里打量。看着金黄的麦穗,被雨水糟蹋,看着到口的粮食,被雨水蹂躏,捶胸顿足,唏嘘不止。

心灵手巧的妇女也不闲着,她们找来一截好的高粱杆,把杆的外皮一头用刀扯开,一头还长在杆上,三两下就扎好一个酷似人形的东西,左手拿纸糊的小簸箕,右手拿几根笤帚枝,称其为“扫霁媳妇”。扎好的“扫霁媳妇”挂在各家的屋檐下,在风里摇来摆去,成为雨天一道别样的风景。“扫霁”的意思是要把很重的乌云扫去。簸箕应是从扫地中得到的启示,那乌云就是要清扫的垃圾。

放了假的孩子们,也被阴雨天憋在家里,家里的大人就让孩子们跑到院里,找一块完好无缺,没有被雨淋湿的砖,立在院里,说是叫“旱砖”,意思就是让老天,快快放晴,由阴天转成旱天。不管怎样,“旱砖”也好,“扫霁媳妇”也罢,都带着一份急切于虔诚,天天希望扫的雨过天晴,扫的云散日出,干的清清爽爽。

直至现在也没弄明白,这个风俗源于何时,有啥根据,但扎“扫霁”立“旱砖”,是一个多好的想象!她像一朵美丽的幻想之花,绽放在庄稼人苦累的日子里,竖立在庄稼人祈盼风调雨顺的岁月里。

庄稼人使出了浑身解数,老天终于在连阴几天后放晴,但不少麦田里,本来金黄色的麦穗,长了一层黑霉,继而麦粒又星星点点,发出绿芽。庄稼人知道,“芽芽麦”也是麦,不能让“芽芽麦”烂在地里,还是抓紧收割、脱粒,晾嗮吧。

不管怎样,麦收结束。一场龙口夺食的麦天总算过出了。没淋雨的新麦,满屋都是麦香,蒸出的馒头香,做出的拉面长。但纯粹的“芽芽麦”,磨成面,不只颜色发灰,蒸成馒头,吃到嘴里,粘牙,发酸。聪明的妇人就将发芽的和没发芽的麦,磨成的面混到一起,烧成烙饼、做成包子,给自己家人吃。

但,每逢农历7月15到来之际,妇人们不会忘记为12岁以前的孙子、外甥,送面羊。常常是把没淋雨的新麦,磨成的头等白面截出,发酵,用和好的发面团,做成如猴子、绵羊、兔子等12属相中的任意两种造型(面羊要成双),再在里面加点红枣、西瓜子点缀。一般蒸面羊要用灶火,因为灶火旺,把蒸笼放在锅上,大火蒸20分钟,面羊就熟了。熟了的面羊,白白的,萱萱的,散发着甜丝丝的味道。趁热在刚出锅的面羊身上,点上红点,亮亮的,用剪刀在身上剪些碎屑,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再搭点水果,给孩子们送去,长辈的殷殷希望,就寄托在这鲜亮的美食里。

“远处的蔚蓝天空下,涌动着金色的麦浪”。一年一度的麦收,忙碌着,喜悦着,哀怨着,把庄稼人的日子,濡染得色彩分明,苦、辣、酸、甜,幻化成了久远的记忆。

篇4:叶子黄了散文

叶子黄了散文

兴安岭的秋来的格外的早,不仅早而且短暂,南方还是初秋,这里已经是深秋时节,眨眼间大雪就会降临。

八月末九月初,前一天的花草还有精神,一夜过去,却都低下了头颅,如同霜打的茄子显得无精打采,只是三两天的功夫,院子里的花草就枯萎了,远处山上的松树青黄相接,浩浩荡荡的秋意将整片天空染黄,好一副江山如画!

秋风劲秋雨凉,落花离人愁断肠,也不觉得可惜,只是有点遗憾,单位院子里的扫帚梅,刚刚开花不久,就画上了离愁,为初秋增添了一抹遗憾。

短暂的兴安岭的秋,让我清晰的感受到时光的流逝,生活的无常,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是意外还是惊喜?我们无从预料,只有珍惜眼前的每一天,把握好当下,才能不负韶华。兴安岭傍晚的秋景是非常美丽的,它能让你感受到天地的辽阔,让你忍不住拿出手机记录下那绝美的秋景,天上舒展的晚霞、山上青黄相接的`松树、鳞次栉比的楼房、采山归来的农人,还有不远处袅袅升起的炊烟。没有高楼大厦繁华、没有车水马龙的拥挤,更没有熙熙攘攘奔名求利的行人,有的是兴安岭独特的宁静,大街上是不紧不慢的行人、院子里有慵懒贪睡的花猫,这一刻,美景驱散了秋凉,也带走了离愁!

我贪婪的用手机拍了一张又一张风景,想要留住这一刻的美丽,但是天总会黑、人总要离别,似乎是累了,也似乎是想要融入此刻的诗画之中,我平躺在地上,双臂打开,就那么看着天空一点点变得不再明亮,远处的景色也慢慢的模糊了起来,一股秋风吹来,拂过我的身体,一片落叶恰好落在我的身侧,叶子黄了!

秋来了,终究会走,下一个季节正在不远处招手,我们无法挽留秋的离去,也不能阻挡冬的降临,我们所能做的就在在下一个刹那来临的时候把握好当下,不让韶华虚度,不让自己心留遗憾。

叶子黄了,带着树的梦想随着风远扬!

篇5: 银杏叶黄了短篇散文

银杏叶黄了短篇散文

银杏叶黄了,黄的耀眼,黄的俊俏,黄的柔如琥珀,黄的贵气十足……

林子里的这些叶子,从柳绿蜕变成鹅黄,经历三十多个日子,开始飘落,从星星点点到满天飞扬,周期长达半个多月,片片叶子宛如精致的小扇,旋转着、翻卷着、美到极致!

树梢上、空中、地上都晃动着叶子的倩影,远远望去整个空间,金浪涌动,走进林子感觉,所有的叶子,都在窃窃私语,好像依依不舍,互道别情……

走进这金碧辉煌的林子,欣赏银杏叶的美丽,真的好想驻足,与眼前的金色,一同追溯曾经的过往,在感受秋阳暖意的同时,去聆听风儿的呢喃……

耳边响起了,嫩芽萌动的声音;眼前出现了,柳绿花海的美景;那银色世界,雪花飞舞的优雅,冥冥中感觉,每个季节都以不同的方式,彰显着生命的魅力!

置身于金色世界,让心归零,伴一缕阳光,醉一份思绪,倾听风之低语,静赏落叶之美!

我喜欢在金色的秋天里,捡拾一枚落叶,仔细端详轮廓,感触叶脉的'跃动;喜欢背靠树干,目送每一片落叶,为它们的绽放喝彩;喜欢张开双臂,给叶片一个暖暖的拥抱……轻轻地道一声,珍重!

叶落从容,因为它懂得,季节是在交替中进行;叶儿金黄,因为它懂得,这是一次美丽的蜕变,是为生命书写的华章!

回眸间,偶感,人生何尝不也是一样?!时光深处,有岁月的静美;岁月,因沧桑而绚丽;生命,因历练而丰盈。

深秋,一个风情万种的季节,追逐一抹鹅黄,邂逅一缕斑斓,品读一枚落叶,感悟一份历练……

篇6:叶子黄了散文

关于叶子黄了散文

兴安岭的秋来的非分特其余早,不仅早并且短暂,南边照样初秋,这里已经是暮秋时节,眨眼间大年夜大年夜雪就会降临。

八月末九月初,前一天的花草还有精力,一夜以前,却都低下了头颅,如同霜打的茄子显得无精打采,只是三两天的工夫,院子里的花草就枯萎了,远处山上的松树青黄相接,浩浩大年夜荡的秋意将整片天空染黄,好一副江山如画!

金风抽丰劲秋雨凉,落花离人愁断肠,也不认为可惜,只是有点遗憾,单位院子里的扫帚梅,方才开花不久,就画上了离愁,为初秋增长了一抹遗憾。

叶子黄了,带着树的妄图跟着风远扬!

短暂的'兴安岭的秋,让我清楚的感触感染到时光的流逝,生活的无常,谁也不知道明天会产生什么,是不测照样惊喜?我们无从预感,只有珍爱面前的每一天,把握好当下,才能不负年光时光。兴安岭傍晚的秋景是异常美丽的,它能让你感触感染到寰宇的广阔,让你不由得拿出手机记录下那绝美的秋景,天上伸展的晚霞、山上青黄相接的松树、鳞次栉比的楼房、采山归来的农平易近,还有不远处袅袅升起的炊烟。没有高楼大年夜大年夜厦繁华、没有毂击肩摩的拥挤,更没有熙熙攘攘奔名求利的行人,有的是兴安岭独特的安静,大年夜大年夜街上是不紧不慢的行人、院子里有慵懒贪睡的花猫,这一刻,美景驱散了秋凉,也带走了离愁!

我贪婪的用手机拍了一张又一张风景,想要留住这一刻的美丽,然则天总会黑、人总要离去,似乎是累了,也似乎是想要融入此刻的诗画之中,我平躺在地上,双臂打开,就那么看着天空一点点变得不再通亮,远处的风景也慢慢的模糊了起来,一股金风抽丰吹来,拂过我的身材,一片落叶正好落在我的身侧,叶子黄了!

秋来了,毕竟会走,下一个时令阃在不远处招手,我们无法挽留秋的离去,也不克不及阻挡冬的降临,我们所能做的就在不才一个刹那光降的时刻把握好当下,不让年光时光虚度,不让本身心留遗憾。

篇7:麦子黄了的散文

麦子黄了的散文

夏季的时令,在我们北方,确切地说,是关中腹地,标志着一个收获季节的开始。

油菜角角刚挂上点黄色,就要被割到了,装在车上运到场院堆起来嘧拧4菜角,发黑的时候,再用木杈挑开来晾在太阳底下。风一过,干裂的菜角便蹦出黑色的小颗粒来,那就是菜籽。

还有蹦不净的,那乡亲们便耐着性子,一个日头的摊了堆,堆了摊,有木杈起了拍,拍了抖。一粒粒油菜籽带着菜角,就从枝干上被完全抖落下来。然后,再用木锨扬净了大壳,筛子筛净了末渣,乌黑发亮颗粒饱满油菜籽便被清理出来了。

剩下的就是晾晒,入库,等着赶集的时候用架子车、三轮车或者小轿车等运到集镇上去,到油坊里榨出黄澄澄、清亮亮、香喷喷的菜籽油来,平常日子多多少少放些炒菜香;过节的时候炸麻花、炸油饼,吃着更香。――那仿佛是一个家庭富裕与幸福的标志。

直到现在,收割小麦,有联合收割机;收割玉米,也有专门的收割机与脱粒机。就是,收割油菜的时候,那纯粹是原始的手工活。这不由得令人感慨,农业科技的发展已经到了较高级的水平,而它还有发展、深化乃至于急需创新的空间。也许,这也正是纯菜油之所以珍贵的一个重要因素吧。

谷雨过后,小满接近,种瓜点豆,各家各户都在房前屋后的空地上清理出一个园子,种上时令蔬菜。诸如大葱,黄瓜,豆角,番瓜,西红柿,扯莲,辣椒,土豆,红薯,等等。有大棚的,则成批地栽植香菇,蘑菇,西红柿,辣椒,等等。

去冬今春蔬菜价格疯涨,令人唏嘘不已。现在到了初夏时分,乡亲们终于赶上了趟,在不用为买菜花钱发熬煎了。风调雨顺,过不了几天,门前架上的黄瓜,菜畦里的线线辣子、西红柿等顺手就能摘来,纯天然、无公害的私家菜,稍事加工就会摆满一桌的。

秋玉米已经播种,地膜玉米旺势,平地玉米匀整,三五片叶子在风中显示绿色的生机,轻微的刺啦声欢快无比。这场面,为金黄的田野平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俗话说:“大麦上场,核桃半瓤。”且不说现在农业机械化,大麦好多年前已经没人种植了。那青皮的核桃,能吃的时候还远得没影儿,那“麦稍黄”的杏子却已让人瞧着口齿生津哩。

它是当地喜爱栽植杏树的乡亲,多年摸索经验,精选优质芽芊嫁接而成的最为理想的品种。果实个大、色鲜、肉厚、味甘,不苦不涩,成熟早,又耐存储。

刚好赶上端午节上市,与鲜桃一起,加上麻花、粽子、醪糟与别有地方风味的布艺――簇簇(当地老年人会做的布艺名称,用小布片做成,用各色丝线绣成寓意吉祥的,莲年有鱼、猴子、公鸡、蛇、蜘蛛、松鼠等图样,作为小挂件),为出嫁的女子或者外孙们追节(送节),带去长辈的一份祝福。

这种杏,品类较多,难于嫁接,果实个大量小,能吃到它,简直是你在这个季节的一个最大的荣幸。我们小时候,把它叫“桃杏”,大概是说它的个头像桃那么大吧。

自古山前麦搭镰,山后麦渐黄;县东麦子收,县西麦子青。这前后要差十多天,但是,现在麦子的品种都适宜当地的气候,山前山后,县东县西的小麦收割期也差别不大,最多也就三五天。

于是,轰轰烈烈的小麦收割旺季即将开始,村村镇镇,广场岔道,集中了从南方渐次赶来支援夏收的联合收割机队伍。司机师傅们操着不同的口音述说着沿途的见闻感受,但大多都能听懂,都是我们关中的口音,或是大的说他们都是“咱老陕人”,操的是“秦腔”。于是,主人与主顾,有闲聊的,有套问价钱的,有直截了当讨价还价的。讲定了价钱,联合收割机便载着他们奔赴三夏大忙第一线――成熟的麦田,突突突、刷刷刷的割起麦子来。

一垄垄金黄的麦子,被收割机齐刷刷地翻卷着割倒,金黄的麦秸匍匐地倒在一旁,金黄的麦粒滚着拥着归到车后的仓里。然后,在地头等待的主人家用袋子分装仓里的麦子,用机动三轮运回合适的地方――就近家里的柏油路、水泥路和如今稀缺的场院去晒干。留很少一部分够自己一年的食用消耗,剩下的绝大多数麦子便卖给收麦子的商贩变现,以供自己家里平常用度,以及供子女上学花销。

此刻,苹果已经膨大到套袋的.程度。农家人最为忙碌,除了防备雷雨天气打搅,趁着好天气收割晾晒小麦――龙口夺食以外,侍弄好苹果树似乎成了时下乡亲的第一要务。这似乎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最好诠释。我们再没有理由不节约每一粒粮食,不是吗?

以往那些原始的收割运送碾打小麦的工具,长短镰刃,散镰,散麦杆子,磨刀石,架子车,碌碡(方言念loucou)等,早都看不见。而就连头顶上标志夏收的银白簇新的草帽也没人戴了,地头那带攀拴绳的储水罐也看不见了。

那些年,麦子入库后,家家要相互帮助着把摊好碾撤的麦秸堆成一个尖尖圆圆正正的麦秸垛(方言叫麦架摞)。堆麦架摞的过程,叫递麦架摞,那场面极其壮观。男男女女,青壮劳力齐动手,甚至小孩子也跟着上了阵,一柄柄木杈铁叉挑起一拨一拨的麦秸,端上前,挑上去。麦秸垛上有人接着,渐高,挑的难度就越大,其中的大个头、小能手便显现出来。麦垛堆圆了,顶子收正了,还需要目中掉线的人(其实就是一种经验,自己有一定的标准)去撕底下周围的一圈麦秸,撕掉一圈,不但型好看,而且也利雨水,漫长的雨季不会淹黑麦秸,一遍用着的时候粉碎来喂牲畜。

远远看着集体的劳动成果――麦架摞,端端正正就像光头老汉头上扣了顶崭新的草帽似的。大家便嚷嚷着,有叫哥嫂的,有教叔婶的,有叫爷婆的,有叫老侄子老孙子的,嘻嘻哈哈的要喝香槟啤酒的,要吃雪糕冰棍的,还有的直喊着“炸油饼,炸油饼”。

主人家嘴里喊:“没有!没有!”

大家回敬:“啬皮!啬皮!”(吝啬鬼的意思)

直到主人家马不停蹄地早已把备好吃的喝的拿上来,就地摆满一场院,大家才明白他是有意开涮呢。于是大家围上一圈,手伸上去抢到了自己的最爱,吃着喝着乐着,场面比刚才更欢快了。

这家的场清了,大家又奔赴另一家场院,毫不惜力地干了起来。这就是,人多力量大,互助人心亲近的原因吧。

那杏子呢,甜核的,苦核的,人们也不稀奇。红了黄了,软了落了,随便。即使是正熟,那也不管,留给费事的孩子们敲打着玩去吧。可要叮嘱他们:少吃点,吃多了,吃坏了肚子,就会发烧的……

/5/31作

篇8:大麦黄了优美散文

大麦黄了优美散文

仿佛夏日的阳光一下子来到了乡下,没在意,田里的大麦都低了头,褪去青春,让绿色仓皇而逃,连田沟里席地的风都焦焦的。

大麦黄了!老农们拄着锹,眯着眼端详着他们心中的麦子。

大麦黄了!孩子们也会惊讶这突如其来的成熟。

大麦黄了,油菜也黄了。村子里开始躁动起来。屋山上生了锈的镰刀该磨了,门口的稻场该碾了,院子里的机械该修了,通往田地的道路该整了,经过一个冬天、一个春天的酝酿,庄稼成熟了,心也沉甸甸地落下了。

麦客们准备上路了,准备去远方的,等着远道而来的,都是早谋划好的,大麦的门一打开,小麦也会蜂拥而至,麦客走过的地方,会是大片大片的`成熟,大片大片的丰收,闷热的天气挡不住农事的喜悦,那份热情和汗水一样流淌着,激动着小村,饱满着小村。

布谷鸟犹如一位高深的居士,隐在长满青果的叶间,果香味的叫声里催促收麦的人们,大麦黄了,新的一茬收获从挂满露珠的清晨开始,薄雾是季节的轻幔,村庄之外,金黄开始绵延。

大麦黄了!游子开始惊叹岁月的飞逝,农耕时代的记忆只会在梦里浮现,纵然有许多不相信,但麦子依然自顾地成热,毫不吝啬地脱去绿色外套,让饱满的麦穗在闪耀着光芒的麦芒上宣誓,每一线生机都飘着麦香,牵动着小村以田为生。

遥远的乡下,大麦诠释着庄稼的要义,一年一度啊!父母总是坚守着土地,坚守着信念,把青春和梦想根植在麦香里,直到一茬又一茬的麦子拔光了他们身上的全部营养,白发成了他们一辈子结的籽,而后陪麦子慢慢变老。这个时候,都会打电话,让外出打工的儿女循着麦香归家,收割乡情,收获欢乐。

大麦黄了,从泥巴窝里滚大的孩子都会抛却客居的异乡,抛却身后的绿色行囊,随着风,拥抱骄阳,拥抱丰收,还原他们农人的本领,让麦芒照亮乡下的忙碌和劳累,丰硕一家人的渴望。

还没来得及丢下身上的行囊,就迫不及待地扑到大麦田的麦浪里,和年迈的父母一起,挥汗如雨,庄稼活累啊!父母的怜爱和关怀都不管了,只管咬着牙干,不分白昼,把刚刚成熟的大麦请到场上,成为麦场上的第一个主角。

大麦黄了,小麦也快熟了,秧苗也该下田了,庄稼都在一步步地往前走,谁知道前面还会有哪些庄稼还在苦苦等待。

相关专题 银杏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