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周书·卷四·文政解的原文及翻译

蒂尔妮0333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蒂尔妮0333”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逸周书·卷四·文政解的原文及翻译(共12篇),欢迎阅读借鉴。

篇1:逸周书·卷四·文政解的原文及翻译

逸周书·卷四·文政解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

惟十有三祀,桑在管,管蔡开宗循,禁九慝,昭九行,济九丑,尊九德,止九过,务九胜,倾九戒,固九守,顺九典。

九慝:一不类,二不服,三不则,四□务有不功,五外有内通,六幼不观国,七闾不通径,八家不开刑,九大禁不令路径。

九行:一仁,二行,三让,四信,五固,六治,七义,八意,九勇。

九丑:思勇丑忘,思意丑变,思义丑□,思治丑乱,思固丑专,思信丑奸,思让丑残,思行丑顽,思仁丑会亹。

九德:一忠,二慈,三禄,四赏,五民之利,六商工受资,七祗民之死,八无夺农,九足民之财。

九过:一视民傲,二听民暴,三远慎而近藐,四法令□乱,五仁善是诛,六不察而好杀,七不念□害行,八□思前后,九偷其身不路而助无渔。

九胜:一□□□□,二□□□□,三同恶潜某,四同好和因,五师□征恶,六迎旋便路,七明赂施舍,八幼子移成,九迪名书新。

九戒:一内有柔成,而示有危倾,三旅有罢置,四乱有立信,五教有康经,六合详毁成,七邑守维人,八饥有兆积,九劳休无期。

九守:一仁守以均,二知守以等,三固守以典,四信守维假,五城沟守立 ,六廉守以名,七戒守以信,八竞守以备,九国守以谋。

九典:一祗道以明之,二称贤以赏之,三典师以教之,四四戚以劳之,五位长以遵之,六群长以老之,七群丑以移之,八什长以行之,九戒卒以将之。呜呼,虚为害,无由不通,无虚不败。

文言文翻译:

武王十一年,王在管城,命管叔、蔡叔开导下属遵循文王之政。武王提出禁绝九慝、昭明九行、纠正九丑、尊重九德、防止九过、从事九胜、倾荡九戒,坚固九守、顺行九典。

九慝是:一,行为不善;二,不从教化;三,不循法则;四,做事不用力;五,外臣交结内侍;六,幼小不学德;七,家门不通路;八,家庭不分居;九,大禁不能止。

九行是:一仁爱,二施舍,三谦让,四诚实,五坚定,六安稳,七合宜,八智慧,九勇敢。

九丑是:思慕勇敢,以结怨为耻;思慕聪慧,以狡诈为耻,思慕平稳,以紊乱为耻;思慕坚定,以变迁为耻;思慕诚实,以奸伪为耻;思慕谦让,以毁伤为耻;思慕施舍,以贪婪为耻;思慕仁爱,以自夸为耻。

九德是:一、忠于下民;二、爱护下民,三、赐民爵禄,四、赏赐下民,五、兴民之利,六、使商工得到资本,七、哀痛下民的死丧,八、不影响农事季节,九、使下民财物足用。

九过是:一、对百姓傲慢,二、处理民事粗暴,三、疏远诚信之士而接近虚华之人,四、法令矛盾混乱,五、诛杀仁人善士,六、不加审察而杀人,七、不加思索而伤害行动,八、办事不思前想後,九、苟且偷生,不走正道,帮助坏人侵渔百姓。

九胜是:一、口口口口,二、口口口口,三、共同憎恶的.,就深谋设法除去,四、共同爱好的,就融洽相依,五、用军队征伐有罪恶的,六、送往迎来要有好道路,七、公开送财物,公开施舍,八、幼儿互为教育成人,九、在旧声誉上再立新功。

九戒是:一、朝内有谄谀之臣,二、设立的标志高而不正,三、民众有疲敝闲散的,四、乱臣有受重用受信任的,五、用淫逸作为教化,六、共谋详审而毁坏已成,七、城邑只靠人守,八、有人挨饿却广有积粮,九、劳作休息没有期限。

九守是:一、仁以均衡守,二、智以等同守,三、坚固以典常守,四、承诺以办好守,五、城池以设璋守,六、廉洁以名誉守,七、禁制以诚实守,八、边境以防备守,九、国都以计谋守。

九典是:一、敬重规律而昭明之,二、推举贤能而赏赐之,三、主管众人而教化之,四、依靠亲人而慰劳之,五、设立官长而遵从之,六、聚合老人而奉养之,七、聚合无耻之徒而流放之,八、编制什伍之制而推行之,九、教戒士卒而统领之。

啊呀!无事可做是祸害。没有笃行而不通的,没有空虚而不败的。

篇2:《逸周书·卷四·大聚解》原文及翻译

《逸周书·卷四·大聚解》原文及翻译

维武王胜殷,抚国绥民,乃观于殷政,告周公旦曰:“呜呼,殷政总总,若风草有所积,有所虚,和此如何?”

周公曰:“闻之文考,来远宾,廉近者,道别其阴阳之利,相土地之宜,水土之便。营邑制命之曰:大聚先诱之以四郊,王亲在之。大夫免列以选,赦刑以宽,复亡解辱削赦□重,皆有数,此谓行风。乃令县鄙商旅曰:能来三室者,与之一室之禄。辟开修道,五里有郊,十里有井,二十里有舍,远旅来至关,人易资,舍有委。市有五均,早暮如一,送行逆来,振乏救穷。老弱疾病,孤子寡独,惟政所先。民有欲畜,发令。

“以国为邑,以邑为乡,以乡为闾,祸灾相恤,资丧比服,五户为伍,以首为长,十夫为什,以年为长。合闾立教,以威为长,合族同亲,以敬为长。饮食相约,兴弹相庸,耦耕□耘,男女有婚,坟墓相连,民乃有亲。六畜有群,室屋既完,民乃归之。

“乡立巫医,具百药,以备疾灾,畜五味,以备百草。立勤人以职孤,立正长以顺幼,立职丧以恤死,立大葬以正同。立君子以修礼略,立小人以教用兵。立乡射以习容,春和猎耕耘,以习迁行。教芋与树艺,比长立职,与田畴皆通。立祭祀,与岁谷登下厚薄,此之谓德教。

“若其凶土陋民,贱食贵货,是不知政。山林薮泽,以因其□工匠,役工以攻其材;商贾趣市,以合其用。外商资贵而来,贵物益贱,五出贵物,以通其器。夫然则关夷市平,财无郁废,商不乏资,百工不失其时,无愚不教,则无穷乏,此谓和德。

“若有不言,乃政其凶,陂沟道路,藂苴…,丘坟不可树谷者,树以材木。春发枯槁,夏发叶荣,秋发实蔬,冬发薪蒸。以匡穷困。揖其民力,相更为师。因其土宜,以为民资,则生无乏用,死无传尸。此谓仁德。

“旦闻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三月遄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且以并农力执,成男女之功。夫然则有生而不失其宜,万物不失其性,人不失七事 ,天不失其时,以成万财。既成,放此为人。此谓正德。

“泉深而鱼鳖归之,草木茂而鸟兽归之;称贤使能,官有材而士归之;关市平,商贾归之;分地薄敛,农民归之。水性归下,农民归利。王若欲求天下民,社设其利,而民自至,譬之若冬日之阳,夏日之阴,不召而民自来。此谓归德。

“五德既明,民乃知常。”

武王再拜曰:“呜呼,允哉!天民侧侧,余知其极有宜。”乃召昆吾冶而铭之,藏府而朔之。

文言文翻译:

武王灭殷以后,为了稳定国家安定民众,就考察了殷朝的政令,并对周公旦说:“啊呀!殷朝的政令乱纷纷,如风中之草,有时积聚一起,有时空空。对它进行调和,怎么样?”

周公回答说:“听先父文王说,招来远方的人,集聚近处的人,辨别南北地势的优势,审视土地是否宜种,水利是否方便,营建居邑,称之为大聚。先从四郊招引百姓。君王要亲自考察,卿大夫要从众人中选任。赦免及刑罚要宽松,使逃亡者回来,使受辱者除去羞辱,削职赦罪的轻重都有规定,这叫做实行风化。

然后才传令边远地方的商旅说:‘能够带来三户人家的,赏给一户的食用为报酬。’开辟关口,修筑道路。五里之内为邑之郊,每十里有水井,每二十里有庐舍。远方商旅来此,与人交易货物。庐舍有存放货物的地方,市场有平均物价的官员。早晚物价一致,。不断送往迎来。赈济贫乏,救助穷困以及老弱、残疾、孤儿、寡妇、独身者,是为政的先务。这样,百姓也就愿意蓄养他们。

发令:把国分为邑,把邑分为乡,把乡分为间。发生灾祸,互相救助,通力合作办丧事。五家为一伍,以第一家为伍长;十个成年男子为一什,以年长者为什长;各间设立教化,以威信高的.为闾长;全宗族相互亲近,以可尊敬者为族长。饮食相互约制。鼓励勤劳纠正游惰相互为用,耕作互相协作。男女各有婚配,死后夫妇坟墓相连,百姓就有亲人。六畜成群,房屋落成以后,百姓就会聚到那里去。

各乡设置巫医,备办各样药物以防疾病与灾难;积蓄各种草药以备齐酸、苦、甘、辛、咸五味。设立乡正以勤劳民事,设立职孤以训教幼儿;设立职丧以料理死者,设立大葬以处理安埋;立文德君子以修明礼乐,立技勇之士教人使用兵器;立乡射之礼以练习容仪,春季合猎以练习迁行,春季耕耘以教人种植。设立官长,使田土得到开垦。立祭祀,随年成丰歉而用祭物。这叫做教德。

如果土地荒芜,民众不教化,轻粮食重财货,就是不懂为政。山林与湖泊,要加以利用。使工匠做工,以加工那些材料;使商贾往市场,以流通用物。外商携带本地价高货物而来,高价货就会便宜。要使外商带来高价货,带走便宜物,借以流通器用。这样,关市平稳,财物就不积压、不闲置。商贾不缺乏资本,各种工匠不荒废时日,愚昧得到教育,就会没有贫穷。这叫做和德。

如果不加教导,其国政就会凶险。池塘边,道路旁,杂草丛生地以及土丘土堆一凡不能种粮食的地方都栽上树木;春季利用枯槁的树干,夏季利用树叶与花朵,秋季利用可食的果实,冬季利用柴薪,以救助穷困的人家。聚合民力,使他们相互为师。顺应土地性质耕种,作为百姓的资财,百姓就不会缺少财用,死了也不会弃尸荒野。这叫做仁德。

我听说禹的禁令;春季三个月,山林中不准用斧子砍伐,以成就草木的生长;夏季三个月,江湖中不准下网罟,以成就鱼类的生长。并且聚合农民努力操作,以成就男耕女织之事。这样,土地不会失去它的地力,万物不会失去它的功用,人们不会失去他的职事,加之上天不误了季节,就能成就各样财富。种种财富成就以后,发放以供人享用。这叫做正德。

潭水深,鱼鳖就聚到里面;草木茂,鸟兽就聚到里面;举用贤德任用有才之人为官,士人就聚到那里;关市平稳,商贾就聚到那里;分土地、轻赋税,农民就聚到那里。水的本性是向低处流,人的本性是往有利方向去。君王若想招来天下百姓,就先备好给他们的利益,百姓就会自己到来。如同冬天的向阳地、夏天的阴凉处,不召而人自来。这叫做归德。

五德既已修明,百姓就知道过正常生活。”

武王两拜行礼,说道:“啊呀,好啊,百姓真多,我知道治民的办法了。”就召来冶官,把周公之言冶铸在铜版上,放入府中供每月朔日省视。

篇3:逸周书·卷四·大匡解原文及翻译

逸周书·卷四·大匡解原文及翻译精选

惟是有三祀,王在管,管叔自作殷之监,东隅之侯咸受赐于王,王乃旅之,以上东隅。

用大匡,顺九则、八宅、六位。宽俭恭敬,夙夜有严。昭质非朴,朴有不明,明执于私,私回不中,中忠于欲,思慧丑诈。昭信非展,展尽不伊,伊言于允,思复丑谮。昭让非背,背党雍德,德让于敬,思贤丑争。昭位非忿,忿非□直,直立于众,思直丑比。昭政非闲,闲非远节,节政于进,思止丑残。昭静非穷,穷居非意,意动于行,思静丑躁。昭洁非为,为穷非涓,涓洁于利,思义丑贪。昭因非疾疾非不贞,贞固于事,思任丑诞。昭明九则,九丑自齐,齐则曰知,悖则死勇。勇如害上,则不登于明堂。明堂所以明道,明道惟法。法人惟重老,重老惟宝。呜呼在昔,文考战战惟时,祗祗汝其。此有夺误夙夜济济,无竞惟人,惟允惟让,不远群正,不迩谗邪。入汝不时,行汝害于士,士惟都人,孝悌子孙。

不官则不长,官戒有敬。官□朝道,舍宾祭器,曰八宅。绥比新、故、外、内、贵、贱曰六位。大官作为武,小官承长。大匡封摄,外用和大。中匡用均,劳故礼心。小匡用惠,施舍静众。禁请无愿,顺生分杀,不忘不惮。俾若九则,生敬在国,国咸顺,顺维敬,敬维让,让维礼。辟不及宽,有永假。

文言文翻译:

十一年,武王在管城。管叔鲜和蔡叔度自愿作殷人的'监国。东方诸侯也都受到武王的赏赐。武王还接见他们,让他们各自陈述政事。武王训导管叔、蔡叔要用大匡、顺九则、口八宅、口六位。武王说:

宽缓廉洁,恭敬有礼,早晚都显得威严。倡导质朴而不主过分,过分朴实则不显明;昭明质朴于口,思慕口口憎恶口口。倡导忠诚而不私交,私交则奸邪不正;端正忠诚于物欲,思慕聪慧憎恶伪诈。倡导伸展而不展尽,展尽就不能回屈;回屈伸展得恰当,思慕回复憎恶过僭。倡导推让而不背离,背离众人必蔽塞道德;道德推让在于礼敬,思慕贤才憎恶争斗。倡导直立而不忿恚,忿恚则不正直;正直立身于众人,思慕正直憎恶勾结。倡导节制而不限制,限制则远离节度;节度只达于节制,思慕节制憎恶毁伤。倡导清静而不穷居,穷居则非本意;心意活动于行为,思慕清静憎恶急躁。倡导清洁丽不造作,造作则不干净;干净清洁于财利,思慕合宜憎恶贪心。倡导坚固而不疾速,疾速则不贞定,贞定坚固于行事,思慕任事憎恶虚华。

昭明了九则,九丑自会得以纠正。正丑就叫做智,违背九则就必死于勇力。死勇如果威害国君,使国君不能登上明堂。明堂,是用以明道的地方。明道只有效法,知效法才是正人,人必重视老人,重老人是国家之宝。啊呀!从前先父文王,谨谨慎慎,唯

此为敬。你们要早晚恭敬,与人无争,做到公允做到谦让,不远离正人,不接近小人。你们不做到这些,必有害贤士。贤士就是都邑中人士的孝悌子孙。

不任用官吏则无首领,为官教戒必敬上。居官、为民、在朝、在野、居家、为宾、居祭、居丧,叫八宅。安抚协调新旧、内外、贵贱,叫六位。

大官备威武,小官从其上。大安用和法,分封摄持于畿外;中安于均法,赏劳旧臣礼遇新臣;小安用恩惠,施舍以安定民众。禁其所请不使有怨,顺其生理昭明刑杀。牢记而不畏惧,使顺九则。

使全国上下产生恭敬,全国都会和顺。要和顺只有恭敬,要恭敬只有谦让,要谦让只有知礼。君王如果做不到,就难有长久之福。

篇4:《逸周书·卷六·明堂解》原文及翻译

《逸周书·卷六·明堂解》原文及翻译

卷六·明堂解

作者:佚名

大维商纣暴虐,脯鬼侯以享诸侯,天下患之,四海兆民欣戴文武,是以周公相武王以伐纣,夷定天下,既克纣六年,而武王崩,成王嗣,幼弱,未能践天子之位。

周公摄政君天下,弭乱六年,而天下大治,乃会方国诸侯于宗周,大朝诸侯明堂之位。天子之位,负斧依,南面立。率公卿士,侍于左右。三公之位,中阶之前。北面东上,诸侯之位。西阶之西,东面北上,诸子之位。门内之东,北面东上,诸男之位。门内之西,北面东上,九夷之国。东门之外,西面北上,八蛮之国。南门之外,北面东上,六戎之国。西门之外,难免南上,五狄之国。北门之外,难免东上,四塞九采之国。世告至者,应门之外,北而东上,宗周明堂之位也。

明堂,明诸侯之尊卑也,故周公建焉,而朝诸侯于明堂之位。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万国各致其方贿。七年,致政于成王。

明堂方百一十二尺,高四尺,阶广六尺三寸。室居中方百尺,室中方六十尺,户高八尺,广四尺。东应门,南库门,西皋门,北雉门。东方曰青阳,南方曰明堂,西方曰总章,北方曰玄堂,中央曰太庙。左为左介,右为右介。

文言文翻译:

主要是因为商纣王暴虐,杀了鬼侯做成肉干以宴享诸侯,天下诸侯都很忧虑。四海万民百姓欢欣拥戴文王、武王,因此周公辅助武王讨伐商纣,平定了天下。已战胜商纣二年,武王去世,成王继位。成王年幼,没有登天子之位。周公代理政务而君临天下,他平息叛乱用了六年才使天下太平,就在宗周朝会方国诸侯。在大朝诸侯之时,明确明堂的位置。

天子的位置:背靠绘有斧纹的屏风,面朝南站立,众公卿陪待在左右;三公的.位置:在堂上中阶之前,面朝北以东为上;众侯爵诸侯的位置:在堂上东边台阶以东,面朝西以北为上;众伯爵诸侯的位置:在堂上西阶的西边,面朝东以北为上;众子爵诸侯的位置:在内门东边,面朝北以东为上;众男爵诸侯的位置:在内门西边,面朝北以东为上。东方各部族,在东门外边,面朝西以北为上;南方各部族,在南门外边,面朝北以东为上;西方各部族,在西门外边,面朝东以南为上;北方各部族,在北门外边,面南以东为上;塞外荒远的方国以及一世来见一次的方国,都在正门外边,面朝北以东为上。这就是宗周明堂的位置安排。

这个明堂,是标明诸侯尊卑的地方,所以周公建造了它,并依明堂的位置安排朝会诸侯。又制定礼仪,创作礼乐,颁布度制量制,从而天下大服,万国各自献上他们的土特产。七年后,把政务交给成王。

篇5:《逸周书·卷三·文传解》原文及翻译

《逸周书·卷三·文传解》原文及翻译

卷三·文传解

作者:佚名

文王受命之九年,时维暮春,在鄗召太子发曰:“呜呼!我身老矣,吾语汝。我所保与我所守,传之子孙。吾厚德而广惠,忠信而志爱,人君之行。不为骄侈,不为泰靡,不淫于美,括柱茅茨,为民爱费。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不鹿弭不卵,以成鸟兽之长,畋渔以时,童不夭胎,马不驰骛,土不失宜。土可犯材,可蓄润湿,不谷树之竹苇莞蒲,砾石不可谷,树之葛木,以为絺绤,以为材用。

“故凡土地之间者,胜任裁之,并为民利。是鱼鳖归其泉,鸟归其林,孤寡辛苦,咸赖其生,以遂其材。工匠以为其器,百物以平其利,商贾以通其货。工不失其务,农不失其时,是谓和德。土多民少,非其土也。土少人多,非其人也。是故土多发政,以漕四方,四方流之。土少安帑,而外其务方输。《夏箴》曰:中不容利,民乃外次。《开望》曰:土广无守,可袭伐;土狭无食,可围竭。二祸之来,不称之灾。天有四殃,水旱饥荒,其至无时,非务积聚,何以备之。《夏箴》曰:小人无兼年之食,遇天饥,妻子非其有也。大夫无兼年之食,遇天饥,臣妾舆马非其有也。戒之哉!弗思弗行,至无日矣。

“不明开塞禁舍者,其如天下何。各修其学而尊其名,圣人制之。故诸横生尽以养从,从生尽以养一丈夫。无杀夭胎,无伐不成材,无堕四时。如此者十年,有十年之积者王;有五年之积者霸,无一年之积者亡。生十杀一者,物十重,生一杀十者,物顿空。十重者王,顿空者亡。

“兵强胜人,人强胜天,能制其有者,则能制人之有。令行禁止,王始。出一曰神明,出二曰分光,出三曰无适异,出四曰无适与。无适与者亡。”

文言文翻译:

文王受命的第九年,时在暮春三月,文王在镐京,告戒太子姬发说:“啊呀,我年纪老了。我告诉你我所保持与我所坚守的,你把它传给子孙。

“吾厚德广施,忠信慈爱,这是人君的行为。不做骄纵奢侈之事,不做过分浪费的事,不贪恋于华美,柱子刮皮不加雕饰,屋顶用茅草覆盖,为百姓珍惜费用。

“山林不到季节不举斧子,以成就草木的生长;河流湖泊不到;季节不下渔网,以成就鱼鳖的生长;不吃鸟卵不吃幼兽,以成就鸟兽的生长。打猎有季节,不杀小羊,不杀怀胎的羊。牛犊不拉车,马驹不驱赶奔跑。土地不失其所宜,万物不失其本性,天下不失其时令。

“泥土可以作陶范,材木可以积蓄。低湿地不能种谷,就种上竹子、芦苇、水葱、香蒲;砾石地不能种谷,就种上葛藤与树木。用以织葛布、为材用。所以凡是闲空的土地,圣人都治理它,全都为民众谋利。因此,鱼类都养在水里,鸟兽归入山林。孤寡困苦的人,都靠它为生。

山林得以长成林木,工匠得以制成器物;百业得以均其利益,商贾得以流通货物;百工不失掉职业,农夫不失掉农时,这叫做和德。

“土地多百姓少,土地就不是他的土地了。土地少百姓多姓就不是他的百姓了。因此,土地多,就发布政令以达四方,四方之人流入;土地少,就让百姓安好家室到外地劳作,向四邻输入。《夏箴》里说:‘国内不能容纳利益,百姓就到外地居住。’《开望》里说:‘土地宽广无人防守的,可以袭击讨伐;土地狭小没有粮食的,可以围困待其枯竭。两种祸患的发生,都是土地与百姓多少不相称的灾难。’

天有四种灾祸:水灾、旱灾、饥年、荒年。灾祸的到来没有固定时间。如果不从事积蓄,用什么来防备它?《夏箴》里说:‘平民百姓没有够吃两年的粮,遇上饥荒,妻子儿女就不属他所有了;大夫没有够吃两年的粮,遇上饥荒,奴隶侍妾以及车马就不属他所有了。国家没有够吃两年的粮,遇上饥荒,百姓就不属它所有了。’警惕啊,不思考不实行,灾祸临头就不远了。

明白以上开放、关闭、禁止、施舍道理的人,他夺取天下就如演化一般的.快;不明白开放、关闭、禁止、施舍道理的人,他失去天下也如演化一般的快。

“人人各自习其所学,而且看重自己的名分,圣人利用他们。所以万物全都可以养育人,人人都得以奉养天子。

不杀怀胎母兽,不砍未成材的树木。不错过农事季节。像这样下去十年,有十年积蓄的为王,有五年积蓄的称霸,没有一年积蓄的灭亡。生十个杀一个的,用物会堆积十层;生十个杀十个的,用物会顿时空虚。堆积十层的为王,顿时空虚的灭亡。

兵力强就战胜别人,人心强能战胜自然。能控制自己所有的就能控制别人所有,不能控制自己所有的别人就控制它。令行禁止,是为王的开端。出令专一叫神明,政出二臣叫分光,政令三出叫无适异,政令四出叫无所适从。臣民无所适从的必灭亡。”

篇6:逸周书·卷五逸周书·卷五·五权解原文及翻译

卷五·五权解

作者:佚名

维王不豫,于五日召周公旦,曰:“呜呼,敬之哉!昔天初降命于周,维在文考,克致天之命。汝维敬哉!先后小子,勤在维政之失。政有三机、五权,汝敬之哉。克中无苗,以保小子于位。

“三机:一疑家,二疑德,三质士。疑家无授众,疑德无举士,直士无远齐。吁,敬之哉!天命无常,敬在三机。五权:一曰地,地以权民;二曰物,物以权官;三曰鄙,鄙以权庶;四曰刑,刑以权常;五曰食,食以权爵。不承括食不宣,不宣授臣。极赏则,得不食。极刑则仇,仇至乃别,鄙庶则奴,奴乃不灭。国大则骄,骄乃不给,官庶则荷,荷至乃辛。物庶则爵,乃不和。地庶则荒,荒则聂。人庶则匮,匮乃匿。呜呼,敬之哉!汝慎和,称五权,维中是以,以长小子于位,实维永宁。”

文言文翻译:

武王生病,于初五日告诉周公旦说:;啊呀,要重视它啊!从前上天开始降命给周,是在先父文王之时,文王能得到上天之命。你要认真辅助太子诵,勤察为政的失误。为政有三机、五权,你要认真研究它啊。要能持中不偏,无务细微末节,以确保太子在位。

三机是:一,与家族背离;二,不合道德;三,不学无术。

背离家族者不让他管理众人,违背道德者不举荐他任事,不学无术者不委以重任。唉,重视它啊!天命没有定准,要认真审察三机。

五权:一是土地,土地用以调控人口;二是事务,事务用以调控官员;三是都邑,都邑用以调控城镇居民;四是刑法,刑法用以调控赏赐;五是俸禄,俸禄用以调控爵位。

不遵守法令,就不发俸禄。过度赏赐则财用屈竭;财用屈竭就不得食用。过度施刑就会结仇,结仇过深会反叛。都邑之外人作为奴婢,奴婢才不会灭绝。封国太多就会自满,自满就不会奉上。官多了就事物繁多,多得过分就烦碎了。事情多就杂乱,杂乱了就不和谐。土地多就会荒芜,荒芜了就令人担心。人多了就会溃散,溃散就会逃亡。唉,重视它啊。你要认真协调衡量五权,用得适中,以抚养太子在位,实际上就有永久的安宁。”

篇7:逸周书·卷九·殷祝解原文及翻译

作者:佚名

汤将放桀于中野,士民闻汤在野,皆委货扶老携幼奔,国中虚。桀请汤曰:“国所以为国者,以有家;家所以为家者,以有人也。今国无家无人矣,君有人,请致国君之有也。”

汤曰:“否。昔大帝作道,明教士民。今君王灭道残政,士民惑矣,吾为王明之。”士民复致于桀,曰:“以薄之居,济民之贱,何必君更?”桀与其属五百人南徙千里,止于不齐,民往奔汤于中野。桀复请汤,言:“君之有也。”汤曰:“否。无为君王明之,士民复重请之。”桀与其属五百人徙于鲁,鲁士民复奔汤。

桀又曰:“国君之有也,吾则外。人有言,彼以吾道是邪,我将为之。”汤曰:“此君王之士也,君王之民也,委之何?”汤不能止桀。汤曰:“欲从者,从君。”桀与其属五百人去居南巢。

汤放桀,而复薄三千诸侯大会,汤退,,再拜,从诸侯之位。汤曰:“此太子位,有道者可以处之,天下非一家之有也,有道者之有也。故天下者,唯有道者理之,唯有道者纪之,唯有道者宜久处之。”

汤以此让,三千诸侯莫敢即位,然后汤即天子之位。与诸侯誓曰:“阴胜阳即谓之变,而天弗施。雌胜雄即谓之乱,而人弗行。”故诸侯之治,政在诸侯之大夫,治与从。

文言文翻译:

商汤放桀以前,住在郊野之中。夏桀的士民百姓听说汤在郊野,纷纷丢弃财物,扶老携幼投奔他,夏桀都城变得空虚无人。夏桀请求商汤说:“国之所以是国,因为有家;家之所以是家,因为有人。现今我国中无家,家中无人了。您有了人,让我把国交给您,归您所有啊。商汤说:“不!从前大帝禹制定大法,公开教化士民百姓。今君王毁灭大法,伤害国政,士民百姓迷惑了。我替君王开导他们。”士民百姓只好又回到夏桀那里,说道:“我们以亳地的汤为君王,补充那里百姓的不足,何必又调换桀为君王呢!’’

夏桀与其下属五百人向南迁徙一千里,停在不齐。不齐的士民百姓又奔往商汤居住的郊野之中。桀又请求商汤,说:“国家归您有啊!”汤说:“不。我替君王开导他们。”齐地士民听从商汤回到齐地,再次请求夏桀让国给商汤。

夏桀与其下属五百人迁移到鲁,鲁地士民百姓又投奔商汤。夏桀又向商汤请求说:“国家归您有啊!百姓视我是外人。有人说,“只有他们认为我的道理对,我才能继续干。”商汤说:“这些都是君王的士民,君王的百姓,抛弃他们干什么?”

商汤最终不能帮助夏桀停下来。汤说:“想随君王的随君王!”夏桀与其下属五百人就离开了鲁,住在南巢这个地方。

汤放逐夏桀以后回到亳都,约集三千诸侯大聚会。汤取来天子的印玺,放在天子座位的左边。商汤退下,两拜行礼,然后到诸侯的位次上。商汤说:“这是天子的位置,有道的人可以坐上去。天下,不是一家独有的,而是有道的'人所有的。所以,天下只有有道者治理它,只有有道者经纪它,只有有道者应该长久占有它。”汤因此多次推让,三千诸侯没有谁敢去即位,然后商汤才坐到天子的位置上。还与众诸侯相约束说:“阴胜阳,就叫做变,一变上天就不佑助;雌胜雄就叫做乱,一乱人们就不依从。所以诸侯治理国政,在于他的大夫的受治与顺从。”

篇8:《逸周书·卷六·尝麦解》原文及翻译

《逸周书·卷六·尝麦解》原文及翻译

原文:

维四年孟夏,王初祈祷于宗庙,乃尝麦于太祖。是月,王命大正正刑书。爽明,仆告既驾,少祝导王,祝亚迎王降阶,即假于太宗、少宗、少秘于社,各牡羊一、牡豕三。史导王于北阶,王陟阶,在东序。

乃命太史尚大正,即居于户,西南向。九州□伯咸进在中,西向。宰乃承王中升自客阶,作策执策,从中宰坐尊中于大正之前,太祝以王命作策,策告太宗。王命□□秘,作策许诺,乃北向繇书于两楹之间。

王若曰:“宗揜大正,昔天之初,□作二后,乃设建典命,赤帝分正二卿,命蚩尤于宇,少昊以临四方,司□□上天末成之庆。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河,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以甲兵释怒,用大正顺天思序,纪于大帝。用名之曰:绝辔之野。乃命少昊清司马、鸟师,以正五帝之官,故名曰质。天用大成,至于今不乱。

“其在殷当作夏之五子,往伯禹之名,假国无正,用胥兴作乱,遂凶厥国,皇天哀禹,赐以彭寿,思正夏略。

“今予小子闻有古遗训,亦述朕文考之言,不易,予用,皇威不忘,祗天之明典,令□我大治,用我九宗正州伯,教告于我,相在大国,有殷之□,辟自其作□于古,是威厥邑,无类于冀州。嘉我小国,小国其命余克长国王。

“呜呼,敬之哉!如木既颠厥巢,其犹有枝叶作休,尔弗敬恤,尔执以屏助予一人,集天之显,亦尔子孙其能常忧恤乃事,勿畏多宠,无爱乃嚚,亦无或刑于鳏寡非罪。惠乃其常无别于民。”

众臣咸兴,受大正书。太史策刑书九篇,以升授大正,乃左还自两柱之间。□箴大正曰:“钦之哉,诸正。敬功尔颂,审三节,无思民,因顺尔临狱,无颇正刑有掇,夫循乃德,式监不远,以有此人保宁尔国,克戒尔服,世世是其不殆,维公咸若。”太史乃降,大正坐,举书,乃中降,再拜稽首。王命太史、正升拜于上,王则退。

是曰,士师乃命太宗序于天时,祠大暑;乃命少宗祠风雨百享。士师用受其胾,以为之资。邑乃命百姓遂享于富,无思民疾,供百享。归祭,闾帅里君以为之资。野宰乃命家邑县都祠于太祠,乃风雨也。宰用受其职胾,以为之资。采君乃命天御,丰穑享祠为施,大夫以为资。箴太史乃藏之于盟府,以为岁典。

文言文翻译:

在孟夏四月,成王第一次在宗庙作祈祷,还向太祖文王祭献新麦,这一月,成王命令大正修订刑书。

黎明时候,太仆报告车驾已备好,于是少祝在王前引路,亚祝迎上去接成王走下寝宫台阶,就去到宗庙。大宗伯、小宗伯和内史到社庙祭祀,用公羊一只、公猪三头。太史引导成王走向大堂前东边的台阶。成王登上台阶,立于堂内东墙跟前,就命令太史在右,大正就位偏门之西,都面朝南。九州的首领都进门立于中庭,面朝西。大宰就手捧盛简册的“中”从客阶登上大堂。作册手执简册跟随在大宰之后。大宰坐下,把“中”敬放在大正前面。大祝以成王之命命令作册告大宗伯,以成王命命令内史。作册答应,就面朝北在两根之间宣读册书。

王如此说:“大宗拚和大正:从前上天开始造就炎帝、黄帝的时候,就制定了法典。命令炎帝分管两位卿士——蚩尤与少昊。于是炎帝命蚩尤抵御少昊,以监视四方(一译:命令蚩尤戍卫周边,少昊去管理更远的地方),并主持上天尚未完成的奖赏。而蚩尤却追赶炎帝,与炎帝在涿鹿山下争斗,打斗之声传遍各个山角。炎帝十分恐惧,就求救于黄帝。黄帝抓住蚩尤,在冀中杀了他。黄帝用武力消除了心中怒气,用大正顺和天意,让人们念及秩序。把黄帝的功绩记录在太常旗上,把杀蚩尤的地方命名为绝辔之野。黄帝又命令少昊为鸟师,以修正后来五帝沿用的职官,所以少昊名叫质。天下因此十分和解,到现今仍不混乱。后来唐的儿子五观,忘了大禹的训诫,把国政借与他人,没有大正因此国人相与作乱,终于使国家遭受凶险。皇天哀怜大禹,赐给夏朝彭伯寿,要他安定夏朝疆土。如今我小子听到古代遗训而不述说,因为有我祖父文王的话不会改变,我利用皇天的功德,不忘敬重上天的法典,使我们周朝大治。因此,我们众位族长和州伯教诲于我,要审视大国殷朝的末代君王有背古训,自行作乱,使其国灭,在冀州的族类也失掉了——这一教训。上天嘉惠我们小国,让我们能够长久地作国家的君王。啊呀,重视它啊!如同树上的鸟巢已经颠落,却还有枝叶作美。你们不认真顾恤你们的职事,并辅助我一人成就上天的.显命,你们的子孙岂能经常顾念你们的事呢?不要畏惧权贵,不要施爱于愚蠢之徒,也不要对鳏寡老人用刑。不罚罪以及施予恩惠一仍其旧,对百姓要一样对待。”

众臣们都站起来,作册把册书交给大正,就下了堂。太史在简册上写了九篇刑书,上堂来交给大正,就向左从两根柱子之间回到原位。成王规戒大正说:“敬重它啊,诸位刑官!认真背诵你们的刑书,审视蚩尤、五观、殷纣三事,不要让百姓因循守旧,你们处理官司不要有偏颇,使用刑罚要有选择。遵循你们的道德,榜样就不远。因为自有人会安宁你们的国家,能规戒你们的职事,世世代代不会怠惰。希望诸位都能顺从。”太史就退了下来,大正坐举刑书然后从中阶下堂,两行叩拜大礼。成王命令大正上堂,在堂上礼拜,王才退堂。

这一月,土师就命令大宗伯按天时顺序祭祀大暑,命令小宗伯祭祀风雨,供奉的食物很多。士师因而接受了胙肉,作为他的资财。各城邑就命令百官到富家祭献,不让民众受苦。各种祭品以供祭祀,闾长、里君接受胙肉作为他们的资财。郊野长官就命令各大城邑和县城在大祠堂举行祭祀,长官因而接受胙肉,作为他们的资财。采邑之君就命令……处理丰收,祭祀祠堂,并给以施舍,大夫接受施舍,作为他们的资财。

诸事完毕,太史就将各种文件收藏在盟府之中,把它作为当年的要典。

篇9:《逸周书·卷三·武顺解》原文及翻译

《逸周书·卷三·武顺解》原文及翻译

卷三·武顺解

作者:佚名

天道尚左,日月西移;地道尚右,水道东流。人道尚中,耳目役心。心有四佐,不和曰废。地有五行,不通曰恶。天有四时,不时曰凶。天道曰祥,地道曰义,人道曰礼。知祥则寿,知义则立,知礼则行。礼义顺祥曰吉。吉礼左还,顺天以利本。武礼右还,顺地以利兵。将居中军,顺人以利阵。人有中,曰参,无中曰两,两争曰弱,参和曰强。男生而成三,女生而成两。五以成室,室成以生民,民生以度。左右手各握五,左右足各履五,曰四枝,元首曰末。五五二十五,曰元卒。

一卒居前曰开,一卒居后曰敦。左右一卒曰闾,四卒成卫曰伯。三伯一长曰佐,三佐一长曰右。三右一长曰正,三正一长曰卿。三卿一长曰辟。辟必明,卿必仁,正必知,右必和,伯必勤,卒必力。辟不明,无以虑官;卿不仁,无以集众;伯不勤,无以行令;卒不力,无以承训。

均卒力,貌而无比,不则不顺。均伯勤,劳而无携,携则不和。均佐肃静而无留,留则无成。均右和恭而无羞,羞则不兴。辟必文圣如度。元忠尚让,亲均惠下,集固介德。危言不干德,曰正。正及神人曰极世,世能极曰帝。

文言文翻译:

上天的规律以左为上,所以日月向西移动;大地的规律是以右为上,所以河川向东流动;人事的规律是以中正为上,所以耳目受心役使。心内有肝、肺、脾、肾四佐,四佐不和叫废;地上有木、火、土、金、水五行,五行不相生胜叫恶;上天有春、夏、秋、冬四季,季节不合叫凶。

上天的规律是象,大地的规律是宜,人事的规律是礼。知天象则长寿,知义则立身,知礼仪则事行。礼、义顺应天象叫专。吉礼从左向右旋转,顺应天道以利国本;武礼从右向左旋转,顺应大地以利于用兵;将帅居中军,顺应人事以利于布阵。

人体有中的叫三,无中的.叫两。两相争故力弱,三相和故力强。男人生来就成三,女人生来就成两。三二为五就成家室,家室成就生人,人生下来就有定数。左右手各握五,左右足各踩五,叫四肢。头叫做末。五五二十五个兵叫一元卒。一元卒居前的阵

式叫开,一元卒居后的阵式叫敦。左右各一元卒的阵式叫闾,四元卒成围的阵式叫伯。每三伯立一长叫佐,每三佐立一长叫右,每三右立一长叫正,每三正立一长叫卿,三卿立一长叫辟。

人君一定要英明,卿一定要仁慈,正一定要聪慧,右一定要严肃,佐一定要平和,伯一定要勤劳,士卒一定要尽力。入君不英明,就不能选用下级官吏;卿不仁慈,就不能聚集众人;正不聪慧,就不能口口口口;右不严肃,就不能口口口口;佐不平和,就不能口口口口;伯不勤劳,就不能执行命令;卒不尽力,就不能接受训导。

士卒尽力等同而无背违,背违则不顺从;伯勤劳等同心,离心则不和睦;佐温和一贯而不怠慢,怠慢则没有成功;右严肃一致而不辱人,辱人则人不奋发。

君王必有文德,神圣如法度,高度诚信而崇尚谦让,待人一致而惠爱下人,就能安集固守大德。厉言而不伤德叫正,正兼及神和人叫极,世世代代能极叫帝。

篇10:《逸周书·卷三·小开武解》原文及翻译

《逸周书·卷三·小开武解》原文及翻译

原文:

卷三·文儆解

作者:佚名

维文王告梦,惧后嗣之无保,庚辰诏太子发曰:“汝敬之哉!民物多变,民何乡非利,利维生痛,痛维生乐,乐维生礼,礼维生义,义维生仁。呜呼,敬之哉!民之适败,上察下遂信,何乡非私,私维生抗,抗维生夺,夺维生乱,乱维生亡,亡维生死。呜呼,敬之哉!汝慎守勿失,以诏有司,夙夜勿忘,若民之向引。汝何慎非遂,遂时不远,非本非标,非微非煇壤非壤,不高水,非水不流。呜呼,敬之哉!倍本者槁。汝何葆非监,不维一保监顺时,维周于民之适,败无有时,盍后戒,后戒谋,念勿择。”

文言文翻译:

文王告诉左右之人,连做梦都担心後嗣不能守住基业。庚辰这天,教诲太子发说:“你要警戒啊!百姓的情性多变。百姓为何趋向那有利之处?趋利有害则生苦痛,知苦痛则知足而乐,活得快:乐则能守礼节,守礼节则会处事合宜,会处事则待人必好。

啊呀,警惕啊。民众会乱来,在上者细察下面才有诚实。为什么向往那私利?谋私利必生对抗,相对抗就生劫夺,相劫夺就生**,**就生逃离,逃离必生死亡。

啊呀,警惕啊。你要慎守不要丢失,命令各级官吏,早晚不要忘记,要像百姓的向导。你为何谨慎你的行为?行动的`时机并不遥远。没有根本就没有末梢,没有微亮就没有光辉。土,没有土就不再增高;水,没有水就不流淌。

啊呀,警惕啊。背离根本的就枯槁。你为何保住那根本的坚固?不只是一个固住根本顺应时机,还要懂得民众会乱来,没有法控制。后戒啊后戒,要反复考虑,不要厌倦!”

道德的辅佐为诸侯,诸侯的辅佐为公,公的辅佐为卿,卿的辅佐为大夫,大夫的辅佐为士,又多又美啊!君王的辅佐为国,国的辅佐为都,都的辅佐为邑,邑的辅佐为家,家的辅佐是无止境的上进心。

举大事有三极,办小事有九因,九因含四戚五和。三极明则值得敬重,可你们只知有畏惧与劝勉。为何只看重那些礼义?为何畏惧那世道?为何劝勉那享乐?

谋大事得到三极就无止境,办小事得到九因就无阻碍。尽力利用三极,顺势攻击奸邪。那敬重之情在心,就会充实这个道德。

春季养生,百草出土,遍地皆是;夏季养长,花枝茂美;秋季成才,常发水涝;冬季大杀,树节枯落。违背规律,何以成谋?依照那岁时规律行事,符合上天的昭示。

啊呀!你们何不观察那岁时,何不修养那道德,何不光大那九因,何不利用那三极?要遍告民众;图谋争斗,不得善果。反复告戒后人,要夜以继日地努力。

篇11:《逸周书·卷八·职方解》原文及翻译

《逸周书·卷八·职方解》原文及翻译

卷八·职方解

作者:佚名

职方氏掌天下之图,辩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与其财用九谷六畜之数,周知其利害,乃辩九州之国,使同贯利。

东南曰扬州,其山镇曰会稽,其泽薮曰具区,其川三江,其浸五湖,其利金锡竹箭,其民二男五女,其畜宜鸡狗鸟兽,其谷宜稻。

正南曰荆州,其山镇曰衡山,其泽薮曰云梦,其川江汉,其浸颍湛,其利丹银齿革,其民一男二女,其畜宜鸟兽,其谷宜稻。

河南曰豫州,其山镇曰华山,其泽薮曰圃田,其川荧雒,其浸陂溠,其利林漆丝枲,其民二男三女,其畜宜六扰,其谷宜五种。

正东曰青州,其山镇曰沂山,其泽薮曰望诸,其川淮泗,其浸沂沭,其利蒲鱼,其年二男三女,其畜宜鸡犬,其谷宜稻麦。

河东曰兗州,其山镇曰岱山,其泽薮曰大野,其川河郑其浸庐濰,其利蒲鱼,其民二男三女,其畜宜六扰,其谷宜四种。

正西曰雍州,其山镇曰岳山,其泽薮曰强蒲,其川泾汭,其浸渭洛,其利玉石,其民三男二女,其畜宜牛马,其谷宜黍稷。

东北曰幽州,其山镇曰医无闾,其泽薮曰貕养,其川河郑其浸菑时,其利鱼盐,其民一男三女,其畜宜四扰,其谷宜三种。

河内曰冀州,其山镇曰化验山,其泽薮曰扬纡,其川漳,其浸汾露,其利松柏,其民五男三女,其畜宜牛羊,其谷宜黍稷。

正北曰并州,其山镇曰恆山,其泽薮曰昭余祁,其川虖池,呕夷,其浸涞易,其利布帛,其民二男三女,其畜宜五扰,其谷宜五种。

乃辩九服之国,方千里曰王圻,其外方五百里为侯服,又其外方五百里为甸服,又其外方五百传统为甸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我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为采服,又其外方五百里为卫服,又其外方五百里为蛮服,又其外方五百里为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为镇服,又其外方五百里为籓服。

凡国公侯伯子男,以周知天下。凡邦国大小相维,王设其牧,制其职,各以其所能,制其贡,各以其所有。王将巡狩,则戒于四方,曰各修平乃守,考乃职事,无敢不敬戒,国有大刑。及王者之所行道,率其属而巡戒命,王殷国亦如之。

文言文翻译:

职方氏职掌天下的地图,辨别各诸侯国、公卿采邑、四夷八蛮、七闽九貊、五戎六狄的人民与其财用、九谷、六畜的多少,全面掌握他们的利与害,然后区别九州的国家,使他们互通利益。

东南方叫扬州。它的名山叫会稽,它的大泽叫具区,它的河流是三条江,它的水利是五个湖。它的地利物产是金、锡、竹、箭。它的男女人比例是二比五。那里养牲畜适宜鸡、狗、鸟兽。那里种粮食适宜水稻。

正南方叫荆州。它的名山川衡山,它的大泽叫云梦,它的河流是长江、汉水,它的水利波水、滢水。它的地利物产有朱砂、白银、象牙、犀牛皮。它的男女人比例是一比二。那里养牲畜宜于鸟兽,那里种粮食宜于水稻。

黄河以南叫豫州。其名山叫华山,它的大泽叫圃田,它的河流是荥水、雒水,它的水利是颍水、湛水。它的地利物产有竹木、油漆、蚕丝、芋麻。它的男女人比例是二比三。那里养牲畜适宜六种家禽家畜,那里种粮食适宜五种谷物。

正东方叫青州。它的名山叫沂山,它的大泽叫望诸,它的河流是淮水、泗水,它的水利有沂水、沭水。它的地利物产是蒲草、鱼类。它的男女比例是二比三。那里养牲畜适宜鸡、犬,那里种粮食适宜稻、麦。

黄河以东叫兖州。其名山川泰山,它的大泽叫大野,它的河流是黄河、济水,它的'水利有卢水、潍水。它的地利物产是蒲草、鱼类。它的男女比例是二比三。那里养牲畜适宜六种,那里种粮食适宜黍、稷、稻、麦四种。

正西方叫雍州。其名山叫岳山,它的大泽叫弦蒲,它的河流是泾水、衲水,它的水利有渭河、洛河。它的地利物产是玉石,它的男女比例是三比二。那里养牲畜宜于牛、马,那里种粮食宜于黍、稷。

东北方叫幽州。其名山叫医无间,它的大泽叫簇养,它的河流是黄河、济水,它的水利是淄水、时水。它的地利物产是鱼与盐。它的男女人比例是一比三。那里养牲畜适宜牛、马、羊、猪,那里种粮食适宜黍、稷、稻三种。

黄河以北叫冀州。其名山叫霍山,它的大泽叫扬纡,它的河流是漳水,它的水利是汾水、潞水。它的地利物产是松、柏。它的男女人比例是五比三。那里养牲畜适宜牛、羊,那里种粮食适宜黍、稷。

北方叫并州。其名山叫恒山,它的大泽叫昭馀祁,它的河流是滹沱河、呕夷河,它的水利是涞水、易水。它的地利物产是布、帛。它的男女人比例是二比三。那里养牲畜适宜马、牛、羊、猪、狗五种,那里种粮食适宜黍、稷、豆、麦、麻五种。

还要区分九服的国家:王城方圆一千里叫王畿,王畿以外方圆各五百里是侯服,侯服以外方圆各五百里是甸服,甸服以外方圆各五百里是男服,男服以外方圆各五百里是采服,采服以外方圆各五百里是卫服,卫服以外方圆各五百里是蛮服,蛮服以外方圆各五百里是夷服,夷服以外方圆各五百里是镇服,镇服以外方圆各五百里是藩服。

大凡邦国,分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以遍知天下邦国多少。大凡邦国,都是大小相维系,周天子设置牧伯。制定他们的职事,凭他们各自的能力;制定他们的贡物,依他们各自的所有。天子将巡视境内,就先向四方发布戒备命令,说道:“各自整治你们的邦国,考察你们的职责,不可不认真戒备。因为国家有大刑。”到天子出发上路,诸侯走在前,还要率领下属巡察执行戒命的情况。不是巡狩之年,众诸侯朝见天子,也是这样。

篇12:逸周书·卷九·王佩解原文及翻译参考

逸周书·卷九·王佩解原文及翻译参考

王者所佩在德,德在利民,民在顺上。合为在因时,应事则易成。谋成在周,长有功在力多。昌大在自克,不过在数惩。不困在豫慎,见祸在未形。除害在能断,安民在知过,用兵在知时,胜大患在合人心。殃毒在信疑,孽子在听内,化行在知和,施舍在平心。不幸在不闻其过,福在受谏,基在爱民,固在亲贤。祸福在所密,利害在所近,存亡在所用,离合在出命。尊在慎,威安在恭己,危亡在不知时。见善而怠,时至而疑,亡正处邪,弗能居此,得失之方也,不可不察。

文言文翻译:

君王佩带的应该是德。佩德在于利民,利民才能使民顺从主上。

当做的`事要抓住时机,顺应事理就容易办成。计谋的成功在于考虑得全面而长远,功绩大在于协同用力。昌盛强大在于克制自我,不犯过失在于多次警戒。不受困穷,在于预先谨慎,发现祸害要在未产生之前。消除祸害在于能够果断,安定百姓在于知过就改。用兵打仗在于掌握时机,战胜大祸在于迎合人心。受害遭殃在于轻信可疑之言,使嫡子遭孽是听了嬖妾的话。教化的推行在于懂得不用粗暴,施惠赦罪在于心地平正。遭遇不幸,在于不知自己的过错,得到幸福,在于能接受劝谏。为政的根本在于爱民,地位稳固在于亲近贤臣。遭祸还是得福,在于与谁亲密;得利还是受害在于与谁亲近。生存还是灭亡,在于任用什么样的人;人心的向背在于发布什么样的命令。受人尊重在于慎施威力,保持安定在于对人谦恭,遭受危亡在于不明天时。 “见善事而懈怠不做,时机到了而犹疑不决,舍弃正大而处于邪道,这样就不能安居了。

这些,是得与失的技巧,不可不仔细观察。

相关专题 原文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