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力的定义与公式是什么

Daceyaaa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简介】感谢网友“Daceyaaa”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摩擦力的定义与公式是什么(共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摩擦力的定义与公式

计算公式

计算摩擦力的大小时,应先判断该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还是静摩擦力。再用相应方法求出。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计算公式为f=μN,式中的μ叫动摩擦因数,也叫滑动摩擦系数,它只跟材料、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注意跟接触面积无关;N为正压力。

滑动摩擦力:发生在两个相互接触而相对滑动的物体之间,阻碍着它们之间相对滑动的.力。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而不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摩擦力可作为动力也可作为阻力。

静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约等于滑动摩擦力)没有计算公式;

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f=μN。F是物体的压力(不是重力),μ是动摩擦因数,N是正压力。

滚动摩擦力:(实质是静摩擦力)没有。

篇2:摩擦力的定义与公式是什么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1)增大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增大压力;

(3)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等。

篇3:摩擦力做功公式

什么是摩擦力

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做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滚动摩擦、滑动摩擦三种。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发生滑动时,接触面间产生阻碍它们相对运动的`摩擦,称为滑动摩擦。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大小和压力大小有关。压力越大,物体接触面越粗糙,产生的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

1、增大物体表面的压力。

2、增大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

3、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

4、变湿磨擦为干摩擦。

5、用外力将其粘合。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式:

1、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2、使接触面分离【在物体接触面形成一层气垫或磁悬浮】。

3、减小压力;

4、减小物体接触面粗糙程度。

篇4:钻削公式和定义

公式

切削速度 (vc)(m/min)

​主轴转速 (n)(rpm)

​每转进给量 (fn)(mm/r)

穿透率 (vf)(mm/min)

金属去除率 (Q)(cm³/min)

​加工时间 (Tc)(min)

​净功率要求 (Pc)(kW)

​扭矩 (Mc)(Nm)

​特定切削力 force (kc)(Nm/mm²)

​进给力 (Ff)(N)

​用于整体式钻头:(CoroDrill Delta-C,型号840)

fz = fn/2

kr = 70°

γ0 = 30°

用于可转位刀片钻头:(CoroDrill 880)

fz = fn

kr = 88°

γ0 = 15°

钻削定义

​钻削生产率与穿透率vf密切相关,

钻削公式和定义

​可转位刀片钻头 – 一个中心刀片和一个周边刀片中心刀片从切削速度零工作至50%的vc最大值,周边刀片从50%的vc最大值直至vc最大值。中心刀片形成锥形切屑,而周边刀片形成类似于使用大切削深度在内圆车削中形成的切屑。

整体式和焊接硬质合金钻头从中心到周边的两个切削刃。

​背锥

​整体式或焊接硬质合金钻头在其外径稍加研磨成一定锥度,以提供间隙防止钻头卡滞在

孔中。

孔深

​l4 最大推荐孔深度

​计算刀具寿命刀具寿命(TL)可以用米表示的距离、孔数或分钟数来测量。

理论示例:

Dc 20 mm vc = 200m/min n = 3184 rpm

fn = 0.20 mm/r,孔深50 mm

TL(m):15 m

TL(孔数):15 x 1000/50 = 300个孔

TL(min):15 x 1000/vf = 15 x 1000/(fn x

n)= 15 x 1000 /(0.20 x 3184)= 23 min

钻削中最常用的刀具寿命准则为后刀面磨损量。刀具寿命取决于:

切削参数 硬质合金材质和刀片槽型 工件材料 直径(小钻头在较短时间内通过较长的距 离) 孔深(许多短孔意味着多次进刀/退刀,这 降低刀具寿命) 稳定性

篇5:镗削公式和定义

公式

穿透率(mm/min)​

每转进给量 (fn)(mm/r)​

净功率 (Pc)(kW)​

进给力 (Ff)(N)​

*) 注意:zc = 1,用于阶梯镗削​

镗削定义

切削速度 – vc (m/分)

镗削刀具以每分钟一定转数的转速旋转,从而加工出一定直径 (Dc),这样在切削刃上得到一个特定的切削速度vc (m/分)。vc 对刀具寿命有直接影响。

进给 – fn (mm/转)

刀具的轴向运动速度被称为进给率 (fn) ,测量单位为mm/转。总进给率为每齿进给率(fz) 乘以有效齿数 (加工出最终表面的齿数) 。进给率是决定加工表面质量和确保切屑形状在刀片槽形范围内的关键值,

穿透率 – vf (mm/分)

穿透率 (vf) 是指刀具轴向运动速度,与生产效率密切相关。

金属去除率 – Q (cm³/分)

金属去除率 (Q) 是指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可以去除的材料量,该值与粗加工的效率密切相关。

切削深度 – ap (mm)

切削深度 (ap) 是指已加工孔半径与未加工孔半径的差值。​

主偏角 – kr (º)

主偏角 (kr) 是指刀具接近工件时主切削刃与进给方向间的夹角。

净功率 – Pc (kW)

净功率 (Pc) 是指机床必须能够提供给切削刃以实现切削作用的功率。在选择切削参数时必须考虑机床的机械效率和电气效率。

扭矩 – Mc (Nm)

扭矩 (Mc) 是指镗削刀具在切削作用中产生的扭矩值,也就是机床必须能够提供的扭矩值。​

篇6:螺纹加工公式和定义

什么是螺纹?

​螺纹是从外部或内部切入工件的螺旋线,螺纹的主要功能是:

通过组合内螺纹产品和外螺纹产品形成机械连接。 通过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线性运动传递运动,反之亦然。 得到机械优点。

螺纹牙型和术语

螺纹牙型确定螺纹的几何形状,包括工件直径 (大径、中径和小径);螺纹牙型角;螺距和螺旋角。

螺纹术语

牙底 – 连接两个相邻螺纹牙侧的底部表面。 牙侧 – 连接牙顶和牙底的螺纹侧表面。 牙顶 – 连接两个牙侧的顶部表面。

P = 螺距,mm或每英寸螺纹数 (t.p.i.)

ß = 牙型角

ϕ = 螺纹螺旋升角

d = 外螺纹大径

D = 内螺纹大径

d1 = 外螺纹小径

D1 = 内螺纹小径

d2 = 外螺纹中径

D2 = 内螺纹中径

中径,d2 / D2

​螺纹的有效直径。大约在大径和小径之间一半的位置处。

​螺纹的几何形状基于螺纹中径 (d, D) 和螺距 (P):工件上沿着螺纹从牙型上的一点到相应的下一点的轴向距离。这也可以看作是从工件绕开的一

个三角形。

定义

​vc = 切削速度 (m/min)

ap = 总的螺纹深度 (mm)

nap = 总的螺纹深度 (mm)

t.p.i. = 每英寸螺纹数

进给量 = 螺距

普通螺纹牙型

​适用于机械工业所有领域的

一般性用途

​V型60°

​V型55°

公制 (MM)

UN

​燃气、水和污水的管道配件

和连接件

​惠氏螺纹 (WH)

​NPT (NT)

​蒸汽、燃气和水管的管螺纹

​BSPT (PT)

​NPTF (NF)

​食品和消防行业的管连接件

​圆形 (RN)

​航天航空用螺纹

​MJ

UNJ (NJ)

​传动装置的螺纹

​梯形 (TR)

​ACME (AC)

STUB-ACME (SA)

​油气

​API 60°

V-0.038R、V-0.040

V-0.050

​API圆形60° (RD)

​API偏梯形 (BU)

公式

​采用进刀量连续递减方式时,每次走刀进给量的计算公式,

​示例:

工况

外螺纹加工

螺距: 1.5 mm

ap:  0.94 mm

nap: 6次走刀

计算

​结果

第1次走刀,进给量

= 0.23 mm

第2次走刀,进给量

0.42 - 0.23 = 0.19 mm

第3次走刀,进给量

0.59 - 0.42 = 0.17 mm

第4次走刀,进给量

0.73 - 0.59 = 0.14 mm

第5次走刀,进给量

0.84 - 0.73 = 0.11 mm

第6次走刀,进给量

0.94 - 0.84 = 0.10 mm

篇7: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及公式

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与规律

(1) 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v_0=0、a=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速度公式:$v=gt$

位移公式:$h=frac{1}{2}gt^2$

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2gh=v^2$($h$ 为物体下落的高度,不是距离地面的高度)

相关专题 摩擦力公式